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学篮球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8: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篮球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学篮球论文

第1篇

人在做某一件事时,兴趣是他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加上坚持就使其向成功之路迈进了一大步。在篮球教学中使用快乐的、活泼的教学法,会使学生们不觉得辛苦,不容易中途放弃。传统的篮球教学过于强调训练的强度和密度,常常令学生感到精疲力尽,这显然不利于篮球教学的成功。要提高成绩,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篮球的教学法诟病百出,是我们要果断抛弃的。快乐体育将是未来篮球教学中的主流,它能让学生个人的体育能力和素质得到显著的、有效的提高。

二、快乐体育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友好

自古以来,老师就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人。在中学篮球课程的教学当中,体育老师有时因为过于严肃而被学生们疏远。想要改善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就要将快乐的教学法引入课堂,学生们学得轻松,老师也乐得自在。良好的气氛可以循环利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长久留存。

三、快乐体育应用于篮球教学中的方法

由于快乐体育的概念在中学甚至高校中还没有被彻底普及,体育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将快乐体育的思想植入到课堂上来。把篮球选项教学的课堂变成快乐体育的实践基地,使学生愉快的、健康的学习篮球,这就需要我们总结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方法。因地制宜,使用科学的观念引导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开展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

1.普及快乐篮球的体育模式。所谓快乐体育模式,就是让学生能够终身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并且把它当作目标。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们认识篮球,了解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逐渐在篮球运动中找到自身所求。给学生普及快乐体育篮球的概念,既要让他们从脑海中浮现快乐体育的基本内容,又要与实际活动相连接。在加强锻炼方法的培训和增强情感兴趣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篮球项目热情的培养。学生们只有爱篮球,爱运动,才能不断找寻快乐运动的方法,以此达到快乐体育和高校篮球项目教学的无缝对接。

2.开展小组之间的互助互动。古语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生们在篮球运动方面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故而把优势互补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进行学习是必要的,他们能发挥各自的特长,避免进行无意义的比拼。自古以来帮助别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们如果能懂得互助的要义,也是快乐体育的目的所在。

第2篇

在合作教学模式当中,良好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增进友谊,相互鼓励,良性竞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可以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达到更加理想的引导目的,从而高效地完成整体学习目标。

2相互合作

相互合作是合作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要求学生在合作教学模式当中,以统一的学习目标为基础,在完成自身个体任务的同时,也为组内成员提供所需的帮助,相互合作,彼此信赖,实现个人与整体目标的有机结合,体现良好的合作性与高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随着电视、网络等多媒体的发展,美职篮与中职篮等知名度非常高的篮球联赛广受关注,在此大背景下,初中生,尤其是男生受到较大的影响,越来越热衷于篮球运动,篮球运动在初中生当中的普及率比其他各项运动都要高出许多。并且篮球运动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并不高,设备较为简单,这也是篮球运动得以在初中生范围内得以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4]。在初中篮球教学当中应用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对于促进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基于此,笔者从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篮球教学中的实际作用为切入口,分析其应用条件与方法。

3.1完善相关的评估体系

合作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篮球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第一个方面是对整个合作小组的评价,分析合作小组对老师所安排的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完成所需时间,以及完成质量等,刺激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达到教学目的。第二个方面是对组内成员的个体评价,以成员个体在小组内的表现,以及对小组完成学习目标的贡献为依据,结合组内其余成员对其的评价,适当对成员个体进行奖励或教育,从而促进小组与小组成员个体的共同发展。完善的评估体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篮球活动,培养合作精神,记录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篮球教学方案。

3.2以鼓励性教育为主

初中生的身体机能,以及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发育都尚不成熟,因此在篮球教学活动中,体育老师依然是中心人物,起着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性非常强的篮球运动当中。由于大部分初中生接触篮球的时间不长,因此对于篮球活动的相关规则,技术等都欠缺充分的了解,因此合作模式下的初中生篮球教育其中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老师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与行为,引导学生参加篮球运动,亲自为学生讲解篮球规则,示范篮球技巧,根据学生的个体素质差距,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合作模式,并不仅仅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时也强调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篮球对抗赛,以及老师亲自下场与学生打比赛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两种形式。

3.3高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体育课的课时比较少,并且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跨度也比较大,一般在五天以上。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并保持学生对于篮球运动兴趣的持续性,已经成为了目前初中体育教师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合作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扭转了传统的说教式的体育教学方式,增强了其中的互动性,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帮助,赋予了学生更大的篮球活动空间,达到加强交流与沟通的目的,从而实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保证篮球教学的质量,以及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此外,合作教学模式,增进了初中学生之间的友谊,有助于达成保持学生对于篮球运动兴趣的持续性的目标。

3.4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

个体的进步才更好地提高团队的水平,因此在合作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篮球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在安排分组,进行对抗赛的时候,要注意将篮球水平高的学生与篮球水平较低的学生混合编排,达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效果[3]。此外,部分学生由于生理或是心理的制约,难以融入到团队当中,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不高,老师此时需要及时地加以开导,帮助其融入团队当中,鼓励组内的其余成员帮助其进步。只有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其以后的发展,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当中的意义才能得到真实的体现。

4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4.1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个人品质

篮球教学中的合作教学模式,强调以相互配合为核心,注重团队成绩与个人成绩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无私奉献、互帮互助等良好的个人品质,摒除了初中生曾经懒惰,以自我为中心的陋习,对于他们以后人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有助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4.2增强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长期以来,初中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在社会上一直饱受诟病。的确,初中生由于家庭的宠爱,长期养尊处优,缺少必要的户外活动,因而身体素质低下。篮球运动能够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增强身体的各项技能,合作模式下的初中篮球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达到增强初中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4.3提升初中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水平

合作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寓教于乐”,在初中篮球应用当中,先由老师划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由外部环境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水平,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引起初中生对篮球等体育运动的爱好,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语数英等主科的学习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5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持球突破 篮球教学训练 学生 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46-01

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等相结合,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技术,是现代篮球进攻、战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篮球运动的最大特点是发展为高速度、高强度、高空优势的激烈对抗性争夺,而且全场紧逼人盯人技术广泛使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要在比赛中取得主动,必须提高对持球突破重要性的认识,要有所创新并提高技术素质,这是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持球突破可以打乱对手的防守部署,为本方创新更多、更好的攻击机会。突破若巧妙地与投篮、传球、假动作等技术动作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将使突破技术更加灵活多变,从而显示出突破技术的攻击性。在NBA联赛中,NBA球星的眼花缭乱的持球突破技术动作漂亮、潇洒,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从而使同学们去盲目模仿。但是,由于没有经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同学们在学习、实践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走步、动作脱节、突破不了防守等。因此,在进行持球突破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 注意持球突破技术的教学步骤

在持球突破技术教学中,应注意持球突破技术教学的教学步骤,应先教交叉步突破,接着教同侧步突破,最后教前转身突破和后转身突破等难度较大的动作。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通过形象的讲解、正确的示范指导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不要在细节上花费过多精力,以免因过强或过弱的刺激引起泛化现象,应强调掌握动作的主要环节,以取得重点突破的效果。随着学习的深入,大脑皮层中分化抑制逐步发展,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兴奋、抑制过程在时空上的分化都日趋完善精确,运动技能也逐渐准确、熟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动作,前后动作连贯准确,初步形成运动力定型。这时,教师应该强调对持球突破动作细节的要求,加强对持球突破动作的分析和思考,并纠正整套动作不合理和不正确的部分,以促进其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运动动力定型趋向巩固,皮层运动区兴奋与抑制过程不论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更集中,动作更精确、协调、省力,动作细节也正确无误,初步形成了自动化,在不利条件下运动形式也不致遭到破坏,植物性神经功能的协调配合已成为整个运动技能的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对动作技术理论和力学原理进行探讨,以加深学生对动作内在联系的认识,防止运动动力定型消退,并配合运动实践最终促进持球突破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二 学生学习持球突破技术时易犯的错误

第一,交叉步持球突破时,由于跨步脚尖方向不对,造成转体过大。

第二,突破时侧身、探肩不够,身体重心高,后蹬无力,加速不快。

第三,运动突破时球的落点靠后,没有放在脚的侧前方。

第四,中枢脚离地面过早或中枢脚不以前脚掌作轴,突破瞬间为提踵,造成走步违例。

三 学生学习持球突破技术的纠正方法

反复示范正确动作,讲清动作关键,明确中枢脚概念,剖析造成错误动作的原因,建立正确动作的表象。

多做徒手模仿练习,体会正确的要领,再在慢速中持球突破练习,逐步提高突破速度。

借助障碍架(或由他人用两手平举站立代替)进行练习。并提醒转身探肩和降低重心,强调加快速度和蹬地力量。

四 对学生学习持球突破技术的教学与建议

持球突破教学,首先要讲清楚其动作结构特点与在竞赛中的作用,强调各技术环节间的相互联系及竞赛规则对持球移动的限制。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脚都能做中枢脚,并能及时合理地向不同方向突破。

在掌握持球突破技术的基础上,要把突破技术与其他技术进行组合训练,提高突破与投篮、突破与传球的结合运用能力。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勇猛顽强、敢打敢拼的精神,加强突破意识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107-03

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是以培养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为目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体质并传授篮球运动技术技能,发现和培养篮球后备人才。黑龙江省现有省级中学基点校66所,省级中学篮球基点校28所,黑龙江省中学体育基点学校已经为国家、省市专业队、高等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然而随着篮球运动高度职业化,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传统、低效的运动员培养方式则愈发的显得不适应现在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因此,黑龙江省篮球基点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必要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改善黑龙江省中学篮球人才培养状况的对策,为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能够得到有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14所中学篮球基点校教练员与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期刊网查阅关于体育基点学校相关资料,分析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为研究做好充分的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

访问10名有关体育教学专家、省教育厅体卫处领导、基点校校长、教师等,就本论文研究方法、研究的意义、目的、论文思路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听取并征求专家的意见,获取本论文的相关信息。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的地区分布情况采用分层次抽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黑龙江省14所中学篮球基点校中的教练员与运动员。调查学校分别是:哈尔滨市第四中学、哈尔滨市第五中学、齐齐哈尔八中、牡丹江一中、佳木斯一中、大庆实验中学、鸡西一中、七台河高中、伊春二中、鹤岗一中、黑河中学、绥化一中、兰西一中、宝泉岭中学。对教练员发放问卷28份,回收24份,回收率85.7%,有效问卷23份,有效率95.8%。发放运动员问卷228份,回收217份,回收率95.1,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88.9%。

2结果与分析

2.1影响黑龙江省篮球基点校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主观因素影响严重,制约基点校发展

(1)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黑龙江省部分篮球基点校的领导“重智轻体”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过分注重升学率,认为运动队的训练会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教学与训练时间又时常发生冲突,造成运动员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影响了参训学生课余训练的积极性。

(2)班主任的支持程度。表1可知,近20%的班主任对运动训练工作有着很深的认识,对于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都能组织同学积极参加,鼓励有天赋的学生参加训练。而70%以上的班主任认为学生除了学习之外的活动都不应参与,担心训练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怕特长生给班级平均分拉后腿。无形中将这种思想传播给了学生,阻碍训练工作的正常开展。

(3)家长的支持程度。在对运动员的调查中了解到,有18.6%的家长非常支持,有30.7%的家长比较支持,有10.5%的家长持一般的态度,28.4%的家长不支持,而有11.8%的家长坚决反对子女参加课余训练,见表2。

通过访谈了解到,家长不支持子女参加课余运动训练,主要的原因是怕运动训练耽误孩子的学习,影响升学。其次是担心孩子在训练中受到损伤会影响今后的生活,另外,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影响了家长对子女参与运动训练的支持程度。

2.1.2缺乏高水平教练员,训练系统性不高

目前,所调查的基点校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练员仅有4人。缺乏高水平的篮球教练员已成为阻碍中学篮球基点学校发展的瓶颈。再加上多数学校没有专职从事课余体育训练的教练员,很多教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基本都是“兼职”在做教练员。还有一些“兼职”教练员的专业不对口,自己都不懂篮球还去教学生。

调查发现,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训练内容比较单一,过分重视技、战术的训练,忽视理论知识讲授和心理能力的训练,在所调查的学校中仅有5%的学校教练员进行过心理训练,7%的教练员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另外,运动员训练损伤情况出现比较频繁,缺乏对运动员训练方面的保护机制。

2.1.3生源不足,运行模式单一

调查显示,有85.1%的教练员认为所在学校的运动员生源数量不足,不能满足运动队的梯队建设。目前造成我省高中篮球运动员数量不足的首要原因是小学和初中学校领导对篮球项目的训练不够重视,致使学生对参与训练的热情不高,数量减少,没有形成“小学一初中一高中一大学”的基点校建立模式,直接影响了高中运动员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其次,家长都不愿让运动训练耽误学习成绩。另外,参加运动训练非常辛苦,偶尔还会出现伤病,所以很多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子女参加训练。

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部采用学校独立运行的模式进行运动员的培养。这种运行模式本质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实践证明,要想有所发展,培养出符合黑龙江省体育发展特点及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体育人才,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必须有所变革。

2.1.4管理制度不健全,三级管理机制形式化

调查发现,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的运动队管理,是采用主管体育副校长一体育组长一教练员的三级管理机制,而现在的中学绝大多数都采用校长负责制,仅仅是主管体育的副校长在球队的建设、经费的审批等方面的权利也很有限,致使很多事情都无法妥善处理,最终影响球队的正常建设。在所调查的14所学校中,除运动员档案制度建立良好之外,财务制度、奖励制度及人事制度等量化指标不健全。这种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基点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2.1.5参加国家级比赛机遇较少,缺少检验平台调查发现(见表3),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参赛的场次不足,参加比赛的级别较低,参加国家级比赛1~2次的仅占12.3%,3~4次或者5次以上的学校没有。三年内参加省级比赛1~2次的学校有83.6%。市级比赛参赛情况还比较乐观,三年内参赛5次以上的学校也达到了35.4%。

2.2黑龙江省中学体育基点校篮球项目开展对策

2.2.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视科学化训练

首先,为了保证运动队的运动成绩和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在招收和培养运动员时,要考虑运动员的年龄、年级结构是否合理,各个年龄段、各个年级都应有相应数量的运动员,不至于在老队员毕业后,出现断档的情况。其次,优化教练员的群体结构。教练员应该实行专职制度,对于兼任的体育教师,给他们提供学习与进修的机会以适应运动训练发展的需要。聘请高水平的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指挥和辅导,使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的运动队训练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2.2.2完善竞赛制度,增加比赛数量

黑龙江省教育厅体卫处应加大组织比赛的力度,增加基点校的比赛数量。比赛在学校和学校之间进行,基点校可以先以区划分,在所在辖区进行比赛,所在区前两名参加市级比赛,而参加市级比赛前两名的队伍代表所在市进行省级比赛。也可以根据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成南北两个赛区,最后两个赛区的冠军再进行决赛,以上所有赛事均在周末进行,保证运动员不影响正常的学习。

2.2.3正确处理“训”与“学”的关系

有关领导、班主任和教练员要经常深入课堂、运动队检查作业,定期召开运动队领导和运动员会议,听取情况,及时处理。做到文化课学习和训练两不误。及时了解学生在班级的表现和文化学习成绩的情况配合班主任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同时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加强联系和沟通,定期组织对运动员进行考核评议;组织班主任观看运动员训练,了解运动员训练成绩等。

2.2.4建立训练保障制度,激发学生训练热情

(1)学校运动队应配备专业医疗人员,帮助运动员及时消除运动疲劳,及时处置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损伤,学校应拿出一部分专项基金为运动员购买医疗保险,使运动员出现伤病伤病后的损失降到最低;(2)教练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定期对运动员进行生理生化的监测,保证及时对训练负荷做出调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购置有助于运动员恢复的相关器材,帮助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后尽快恢复体力;(3)学校还应设立运动员奖励制度,对成绩较好的运动员给予一定奖励,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4)学校应有充足的体育器材及场馆设施满足运动员训练的需要;(5)学校还应为运动员的升学提供有利保障。

2.2.5完善人才流通渠道,促进基点校有序发展

首先,要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基点校的篮球人才流通渠道畅通。黑龙江省高级中学的篮球基点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属于自己的下线(初中篮球基点校),也可采用一些优惠政策来鼓励非篮球基点校的初中为其培养人才。同时也可以扩大招生范围,吸收其他地区甚至外省的篮球人才。其次,要建立中学篮球基点校和高校运动队的输送渠道。

3结论

(1)影响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制约训练的有效实施;高水平教练员欠缺,训练系统性不高;运动员生源不足,运行模式单一;管理制度欠缺,三级管理体制形式化;参赛机会少,运动员缺少展示平台。

(2)加强中学篮球基点校与高等院校、专业队、体育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人才优势,拓宽学生的出路

(3)拓宽招生渠道,加强科学选材,并要处理好学生文化课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同时,篮球基点校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创造条件,增加省内中学篮球比赛的机会,提高训练质量。

(4)建立基点校篮球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制度,其实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减少教练员兼职情况出现,采用竞争上岗机制。

参考文献:

[1]唐建倦,湖南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运动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0.

[2]李梅杰,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男子篮球课余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

[3]吴合斌,影响山西省中学课余篮球训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素研究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519-521.

[4]张新宇,黑龙江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5]潘桂芝,李晓春,李成军,等,黑龙江省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3):87.

第5篇

关键词: 篮球运动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1.引言

随着体育文化在中国不断普及,篮球运动以其独特的竞技魅力在青少年甚至中年人群中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篮球长期以来就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1],是青少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参与社会交际、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所以篮球运动对于青少年生长发育、身心健康、人际交往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重要意义。由于篮球运动高强度的身体对抗和激烈的拼抢,增强比赛观赏性的同时,也提高篮球运动过程中受伤的几率。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运动损伤会直接影响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可能导致缩短运动寿命、退出赛季甚至残疾。对篮球运动中产生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如何预防损伤和发生损伤后该采取何种措施,有效减少“损伤”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是我们该探讨深究的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浦城第三中学高二篮球队学生21人。

2.1.2浦城三中校队共13人。

2.1.3浦城三中高一(6)班学生篮球爱好者,共计14人。

2.1.4浦城青少年宫室外篮球场篮球爱好者6人(随机)。

共计:54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浦城县图书馆和中国期刊网相关专著及研究论文,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观察法:观察研究对象在篮球运动中身体哪些部位容易出现损伤,并找出原因。

2.2.3访谈法:去篮球场采访篮球运动参与者与篮球教练,交流运动损伤的原因,并做好访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2.4逻辑分析法:通过上述几种方法的调查与研究,采用逻辑分析法,分析形成论文初稿。

3.研究结果分析

表 篮球运动参与者损伤部位、损伤类型、损伤原因所占百分比

由此表可以得出:篮球损伤以脚踝部位发生率最高(占28.07%),其次是手指和膝关节,大约为18%。在损伤类型中,皮外伤比率所占最高,其次是软组织挫伤,合计占到全体的60%左右。在损伤原因中:热身不足、技术动作和犯规等原因合计占到60%,成为篮球损伤原因中较大的因素。

4.引起运动损伤的因素

4.1主要原因

4.1.1热身准备活动不足:热身准备活动是体育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热身准备活动的功能是在较短时间内,使篮球参与者中枢神经系统迅速达到兴奋刺激的状态,加强心、肺系统的循环功能,提高心输出量、脉搏输出量,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肌肉黏滞性,提高其弹性,增强关节柔韧性,使机体柔韧性和敏捷性提高,使参与者迅速进入篮球运动或比赛状态[3]。但是由于参与者忽略这个环节,或者热身活动不充足,导致机体没有完全处于兴奋状态,出现韧带拉伤、软组织挫伤、骨折甚至更严重的运动伤害。

4.1.2技术动作:在调查和走访中发现很多篮球参与者都是中学生和青少年,这个群体的特性是:缺乏篮球理论知识和正规系统的技战术训练,因此没有形成规范的技术动作。其中许多篮球动作都是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违反力学原理、人体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的特点。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者错误,导致篮球参与者在从事篮球运动过程中出现节奏错误,时机控制不当,手型、步伐错误而产生皮外伤、擦伤甚至跟腱断裂等严重的运动损伤。

4.1.3犯规原因:现在的竞技运动不断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竞技运动,其目的就是获得比赛胜利。因此在激烈的比赛和高负荷的身体对抗中,由于对手或他人的犯规致使自己处于运动受伤境地,或者由于自己犯规导致其他篮球参与者受伤,表现形式有:肘击、拉拽、推挡、冲撞等,这些都是篮球运动损伤中重要的因素[6]。

4.1.4客观场地、器材条件: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学校和大众户外篮球场地采用的都是水泥质地的地面。少量室内篮球场采用的是木地板质地的地面。有的篮球架出现年久失修,板面破坏,没有篮圈的情况。这对篮球参与者的保护是十分不利的。篮球运动是集速度、力量、耐力、智慧等于一体的运动,技战术包括跑、跳、投、急停、转向等。要求场地条件尤其地面一定要平整,具有弹性等。但是由于经费问题和相关部门不重视,导致场地建设时大多采用水泥地的质地地面,特点是坚硬、无弹性、很光滑,导致篮球运动参与者摔伤、跌伤等。

4.2次要原因

4.2.1体能不足:篮球运动要求篮球参与者有非常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突破和防守时需要高负荷的体能。体能下降的同时导致身体迟钝、反应速度下降,表现为抢夺篮板时,落地崴脚,踝关节韧带撕裂闭合软组织挫伤[4]。突破时,身体重心跟不上篮球,出现摔伤甚至骨折,对抗时出现肌肉拉伤等。

4.2.2气候、服装条件:不良的气候是运动损伤的原因。夏天气温较高,气候闷热,引起机体大量出汗,参与者大量暴饮,影响体内水盐代谢紊乱,出现中暑、脱水、抽筋等现象。冬天温度较低,使肌肉的黏滞性增强,心血管系统循环降低。出现肌肉坚硬,没有弹性,弹跳下降,身体协调性下降引起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

从事篮球运动最好穿专业的篮球鞋,这样对踝关节是有效保护,专业的护踝、护臂、护腰对篮球参与者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调查发现很多参与者穿着低帮田径鞋、没有佩戴任何护具就参与篮球运动,自我保护意识差。

4.2.3心理因素:心理原因是篮球运动损伤不可忽略的因素。篮球参与者大多是青少年,其心理和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身心处于发展阶段、情绪不稳定,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如遇篮球比赛会出现赛前综合征,焦虑,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对自我情绪调整缺乏强有力的调控等表现。加上赛前高强度的训练,疲劳也会导致运动损伤。

5.预防篮球损伤的措施

5.1加强篮球正确的技战术训练和篮球理论知识学习,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

5.2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提高机能水平,坚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杜绝疲劳和过量训练[5]。

5.3尽量选择场地条件好器材完善的场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调节心理素质的能力。

5.4篮球训练、比赛前,加强准备活动的力度和强度,尤其是容易受伤的部位,应该尤其注意热身幅度。

5.5在着装上,应该穿专业的篮球服和篮球鞋,天气恶劣的环境中,建议不要参加篮球训练和比赛。

5.6篮球运动中遵守篮球规则,遵守体育道德。

6.结语

6.1篮球运动中,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中要加强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运动后要积极做好放松准备活动。

6.2篮球运动损伤中,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

参考文献:

[1]陆海.体育学院篮球专业教学中常见损伤及预防措施[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6).

[2]司高峰、代会莹.分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机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3.

[3]张楠,孙培江.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0,(4):116-117.

[4]周庆玉.篮球专修学生踝关节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及致因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4):22-28.

第6篇

论文摘要:农村中学生丝比较热爱篮球,怎样提高学生的篮球运球上篮技术水平?采用合理的教学顺序、科学的教学程序和加强课外辅导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 

 

篮球在体育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是农村中学开展比较广泛的一项运动,深受农村中学生的欢迎。由于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篮球运球上篮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一项技术之一。下面是我在体育教学中篮球运球上篮之浅见。 

一、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的兴趣,对学生学好这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的导入阶段中首先向学生展示现在学生最感兴趣、最熟悉的nba、cba的篮球明星,比赛集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明白成为篮球明星的梦想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练习,为学习篮球运球上篮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以讲一些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做一些篮球的游戏,让学生看一些篮球比赛的教学片。 

二、合理的教学顺序 

篮球运球上篮是由行进间运球与投篮两个技术部分组成,可安排的教学顺序如下:1、熟悉球性;2、原地的高低运球;3、行进间(先慢后快)直线高低运球;4、运球急停急起;5、原地的双手或单手肩上投篮;6、行进间(先慢后快)双手或单手肩上投篮;7、完整的运球上篮练习。 

三、科学的教学程序 

篮球教学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都有其教学程序,要想教好学生又使学生学好这项技术,教师必须了解它的教学程序: 

1、讲解示范 

讲解示范是篮球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讲解时教师要层次分明、系统连贯生动形象。示范时,教师动作正确,又要舒展大方。 

2、选择、组织合理的练习形式 

讲解与示范后,采用什么形式进行练习,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学习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形式。而练习形式的选择与组织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篮球教学中选择和组织哪种练习形式是很重要的。如运用篮球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如运球作为篮球基本技术的一部分,是篮球运动中的基础动作,因此应重视学生运球能力的提高,而中学生运球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

但是,由于中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耐久力差,不易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种活动上。因此,将某一种动作单调重复地进行练习会使中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特点,提高中学生运球能力过程中将适量的篮球游戏与运球技术练习相结合,有利于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状态。这样不仅能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达到提高运球能力的目的,还可以增强学生提高运球能力的信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练习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动作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寻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纠正时教师可采用重新讲解与示范,或模仿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纠正或让学生观看其他同学的正确动作。如运球时用手去打球,而不是用手腕、手指动作去拍按球。纠正方法:讲解并示范运球经肩(或肘)关节为轴,手腕随球的上下起付柔和地触球的正确动作要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先采用原地运球练习,体会动作;后进行行进间的运球练习。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逐步形成并掌握正确的运球技术。 

4、在练习中巩固与提高相结合。 

当学生在练习中正确地掌握技术动作时,应转入提高强度的难度的条件下进行练习。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注意贯彻和运用由简到繁、由慢到快、由原地到行进、由单个技术练习到综合技术练习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技术。 

四、加强课外辅导 

由于农村中学相比城市中学来说体育器材较缺乏,一个五十人左右的学生上一堂篮球课也就有五六个篮球,一两个篮球场;再加上农村学生没有城里学生有机会参加少儿篮球俱乐部,因此要想在课堂上好篮球运球上篮教学很难,只有平时加强课外辅导篮球基本功,使学生熟悉球性、原地的高低手运球、行进间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等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学好,教学生学习篮球运球上篮技术自然就水到渠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终上所述,在篮球运球上篮教学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学生学好篮球技术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振峰·《篮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34~74.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吉林市中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调查与研究

 

引言

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中学体育运动发展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无论从体育运动的内容还是从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来讲都有了新的进展。中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学校体育发展的程度,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对全民健身都有重要的意义。吉林市体育局在业余体育锻炼方面也加大了力度,重点放在了吉林市中学生的身上,在中学生业余体育锻炼加大力度的同时,吉林市各个中学也面临着种种的困难与障碍,例如:在资金、人才、场地、运动器械等方面,使吉林市中学生体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的种种需求,因此,本文对当前吉林市中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目的在于促进中学生课余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吉林市三所重点中学(吉林市29中学、吉林市第七中学、吉林市第三十中学)共1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业余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分析

从调查中可见,男生喜欢程度更大一些,将近一半的男生非常喜欢业余体育锻炼,女生也有不少的人群喜欢参加业余体育锻炼体育论文,有极少的一部分不喜爱业余体育锻炼,其原因在与身体或者思想上的种种原因,对这部分学生应进行有效的措施,使其激发出对体育的兴趣。

2.2 学生对自己体育基础的评价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一般对自己的体育基础的评价持肯定态度,认为个人的体育基础很好和较好的分别占总人数的13.2%和16.7%,而不好的占到了20.1%论文服务。而女生则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基础较差,占了女生总人数的60.5%,由于女生自信心的缺乏,极大的影响了对体育的兴趣,在学校的体育课上,也影响到对业余体育锻炼的学习质量。

2.3 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2.3.1 学生对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目的分析

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目的中男生的提高各种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的需要仅占到了总数的6.89%,而女生占到了总数的21.83%,从这一点上来讲女生的身体素质条件不是很好。学生对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和通过运动等级及为其它体育运动打基础为目的的选择都不高,对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培养体育意识的选择男生和女生都超过了总数的20%,说明学生对体育运动技术的追求并不高,而对体育运动的习惯和体育运动的态度方面要求较高。男女生在掌握健身方法与提高各种身体素质和机能两项上差异较大。

2.3.2 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项目分析

男生选择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篮球,吉林市中学中仅有实验中学有体育馆,其它学生都没有体育馆,所以体育论文,学生在从事业余体育锻炼的时候,能够开展并开展较好的还是篮球项目,其次,吉林市部分中学开设了羽毛球项目,所以,在学生当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季节性的参与羽毛球项目的比例还是较大的。

2.3.3学生对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分析

男生和女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频率差异并不明显,大部分男生女生都能在每周参加3-4次的业余体育锻炼,这组数据明显的说明了吉林市中学生对业余体育锻炼的重视与喜爱,这一点为吉林市中学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4学生每次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分析

通过对学生每次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分析如表6所示,男生和女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分别占14.36%和26.43%,在这一选项上的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女生的身体质素限制使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不适合于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过大及时间过长,从整体上来看体育论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其耐力和参与运动项目兴趣有关。

2.3.5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分析

中学男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依次:为1.篮球2.羽毛球3.游泳4.足球5.排球6.田径7. 健身器械8.乒乓球9.网球10.健美操11.武术。由于性别差异,所喜欢的项目也不同,女生所喜欢的业余体育锻炼项目的排序依次为: 1.羽毛球2.排球3.健美操4.田径5.乒乓球6.游泳7.篮球 8.网球9.足球10.健身器械11.武术,由排序看来,羽毛球项目是同学们普遍喜爱的项目,因此,学校应当多为学生开设场馆,及场地,并且延长开放时间,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在业余体育锻炼中得到放松,在业余体育锻炼中达到娱乐健身的目的,使学生从紧张和繁忙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在身心健康上得到全面的放松。

2.4 影响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2.4.1影响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分析

由表9可以看出,由于学习任务重导致的没有时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多半,男生有33.4%女生有22.4%的人,身体素质差,和缺少体育兴趣,成为了影响学生的第二因素,也存在极少的一部分人对体育没有兴趣。显然,没有时间参加业余体育锻炼成为了主要因素,说明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负担重,这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应当适当的给学生一些时间,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有时间去参加课外的体育锻炼,增强自信心,提高对体育方面的兴趣体育论文,使学生的体育和学习双丰收,即全面发展。

2.4.2影响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设备因素分析

由表10可见发现器材和设施的缺少,严重限制了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毫无疑问的成为限制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而参加课外业余体育锻炼器材的数量和借器材的不方便,也给学生参加课外业余体育锻炼造成了困难,其他因素是器材的老化,陈旧和运动器材的不够标准,这也给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这些种种原因造成的困难,一般来说是学校在器材和设施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或者得不到重视造成的,可见如今的体育器械和场地的缺乏,陈旧和老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已经成为一种阻力,阻碍着吉林市业余体育锻炼方面的发展,想要解决问题就应当从根源出发,提高学校对体育的认识,尽可能的加大对运动器材方面的力度,并且翻新陈旧老化的运动器械,使其提高利用率,来更好的解决这些器材场地方面的影响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与环境。

2.4.3影响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其他因素分析

由调查可知,影响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其他因素中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因素在男生和女生的选择中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1.83%和20.68%,班主任的不重视男生和女生分别占总人数的18.39%和13.79%,家长不重视因素男生和女生选择分别占到总人数的16.09%和10.91%,这三项为影响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论文服务。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吉林市中学生对体育的热情较高,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并且能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也比较明显,丰富课余生活,体验乐趣,增强体质。男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排在前三项的依次为1.篮球2.羽毛球3.游泳。由于性别差异,女生所喜欢的业余体育锻炼项目排在前三项的排序依次为: 1.羽毛球2.排球3.健美操。通过调查发现,吉林市在体育锻炼的设施器材等方面,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不到学生满意的标准,这个影响因素给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也同样造成了困难和障碍。

3.2建议

建议吉林市能尽可能的增加体育场馆、场地、器材设施等的投资力度,改建并且完善旧的和老化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提高其利用率,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业余体育运动的形成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而形成之后又是比较稳固而持久的。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竞争和更好地工作,转变学生对业余体育锻炼的消极态度,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转变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消极态度,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和终身体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刘一民,孙月霞.通过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12-13.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修订本)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峰.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报,2002,(2)13-15.

[4]李志容,张春蒲,普通中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性别比较分析[J],南京体育学报, 2003(3) 80-81.

第8篇

论文摘要: 篮球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中学生灵活运用综合性各项技、战术,这就是篮球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在篮球比赛中起着决定胜负的重要作用,它的形成需要长期从篮球技术训练、篮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作风训练等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训练,是在训练或比赛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所建立的条件的反射。 

 

篮球运动是一项相当普及的体育运动,大到世界级篮球赛,小到校园的小型对抗赛。篮球比赛的特点是素质、技战术、智慧、心理意志的全面对抗,在消耗之中拼搏取胜,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双方对抗,相互攻守转化。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在比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变化往往在瞬间,具有突然性。可见,对中学生篮球意识的训练、培养和全面衡量就成为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核心。 

一、所谓篮球意识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的总称。简言之,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比赛规律客观实现的主观反映。篮球比赛的特点是攻守转换频繁,场上对抗争夺激烈。因此要求运动员要有精湛而全面的技术及应变能力,在能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对出现的情况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并及时采取恰如其分应变措施,即合理运用篮球意识能力。这一意识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是比赛中指导正确行动的活的“灵魂”。 

二、培养中学生篮球意识的方法 

1.在技术训练中渗透篮球意识,培养正确篮球意识。 

(1)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门窗,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条件。中学生视野范围的大小决定观察效果的优劣,视野宽阔,接受各种方向、角度、距离、速度的各种刺激就愈多,反射速度就会不断加快,“正确意识”形成的范围就愈宽广,球场经验积累就愈丰富。在这里特别强调,提高余光观察能力,提高前后距离的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2)培养中学生的眼、手、脑并用的能力 

现代篮球运动要求视野的广度,反应的速度(对方意图的判断,个人技术运用的合理性),战术的运用(个人、集体攻防战术的变化策略和反应)等方面。对每个队员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在训练中眼、手、脑也是分不开的,应从理论上去提高、去认识、去培养、去锻炼,才能具有很强的能力,才能使体力、智力得到发展。 

(3)掌握真假技术动作与“正确篮球意识”的关系 

在篮球比赛中,我们常常要求中学生在运用技术动作时,根据不同情况做到动作上的真假变化,以求迷惑对手。这种要求实质上是为了培养中学生在激烈的攻守对抗过程中具有“篮球意识”中的“空间差”、“时间差”和“位置差”,这能使中学生更好地主动制造攻击机会,增强攻击效果,增强运用与应变技术能力。 

2.通过战术训练强化篮球意识。 

技术是战术的基本,战术是技术的运用。一套完整的战术是由多种基本配合所组成的,在战术的教学训练中,要使中学生掌握战术组成的结构特点和配合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求中学生掌握运用战术的时机,要知道什么情况下采用何种战术,明确该战术路线、位置、职责、运用的时机,参加战术配合的人数、方向、时间、空间、位置的变化。

同时还要在战术训练中培养队员独立作战的应变能力、攻击能力。在比赛中既要有规定的战术打法,又要有灵活运用与应变的技战术能力,这是中学生是否具有良好意识的标志。在训练过程中鼓励中学生勤思考,学会用头脑打球。比如一个局部配合不能只限于一种打法,一条路线。一个动作可随场上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提高在激烈多变的对抗争夺中斗智斗勇,随机应变的意识。赛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球员脑后,要经过思维立即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技战术行动,才能赢得场上的主动权。球员建立起牢固的技术,必须具有运用意识,如没有战术意识,仍是一盘散沙。在战术意识的培养中,教练要主动引导队员领会和明确战术意图,全面贯彻战术意图,还要根据比赛的实战情况,实行应变战术。这种战术思维和实战能力主要通过观摩和实践来培养。所以,培养中学生的篮球意识是一项耐心的而长期的过程。 

3.通过心理训练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的篮球意识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篮球意识是随着在教师的技、战术训练下而逐步形成的,加上认知训练、意志训练和心理调整训练等一般心理辅助训练,可以使学生的篮球意识结构要素的心智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为篮球意识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有目的的心理辅助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觉的反应速度。而专门化知觉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应在训练中加强学生的球感和临赛感觉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创造临场时的良好心理环境,为在正式比赛中的正确意识活动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利用校与校之间或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友谊赛,在比赛期间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篮球意识的有效手段,即通过赛间、临赛的心理训练,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的状态,保证学生在比赛中能在正确的篮球意识支配下采取正确的行动。 

4.狠抓作风训练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保证。 

在比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仅要面对比分的落后和领先,而且要面对比赛中的焦灼纠缠,这就要求中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技术和牢记团队战术配合外,还要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及过硬的比赛作风,领先时不骄傲,落后时不气馁,比分平着时头脑冷静,正确处理突发事件,运用正确的技、战术,赢得比赛。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曾提出“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十六字方针,它既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经验总结,又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发展方向。十六字方针既反映了我国中学生具备的和将要培养的特点,又深刻反映了正确篮球意识、良好作风和精神风貌。 

5.多进行直观性教学和训练,观摩高水准球队间的比赛。 

教学和训练中可利用挂图、录像等一些直观性的资料进行分析讲解。在方式上,可让学生们参与讨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在分析商讨中求得共识。另外,临场观摩高水平球队间的比赛,对学生们自身篮球意识提高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篮球意识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篮球界的普遍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运动水平的提高。篮球意识属于运动心理学范畴,但它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与技术、战术、心理训练、作风训练多方面相结合。所以,只有提高篮球意识,才能够真正提高高中学生的篮球实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红建.心理训练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2001,(1). 

[2]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67. 

第9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致力教改,建设具有新区大港中学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  工作目标任务: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并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培养终身学习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每人每天必须保持2小时学习时间。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运动队长年训练计划,并积极贯彻落实到位。

4、认真备课,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5、加强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多开实践课,努力用新课改理论来指导实践,同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本学期每人开1-2次校级公开课,市、区级骨干教师每人开2次公开课,新分配五年内的教师本学期开2次校级公开课。

体育组开课表

姓名周次星期节次班级

张体成8三2九(5)

15四3九(6)

邵继忠11一4八(8)

常玉春15一2八(9)

张征兵17三3七(4)

於海燕16三3七(1)

刘岳松12三2七(12)

翟庆梅12二6八(2)

15三3八(7)

宣扬14三3七(3)

16三3七(3)

朱月芳13二 3九(7)

18二3九(7)

 6、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有教师开课时,其他无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走进课堂,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认真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7、各位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总结工作,积极参与各类论文与教学案例的撰写与评比,每人每学期撰写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养成及时写教后感的习惯。

8、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使得年轻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  本组的基本情况及重点工作:

(一)本组的基本情况

新区大港中学体育组成员名单

姓名毕业院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术职称训练主攻方向及擅长项目

宣  扬苏州大学1966、11本科中学高级总教练,负责运动队训练的全面工作。主攻方向:投掷、跳跃及运动后的恢复手段

翟庆梅苏州大学1968、3本科中学高级大型运动会入场式及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篮球队技术及裁判规则指导

王桂林江苏教育学院1954.5大专中学一级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田径裁判

邵继忠江苏教育学院1969.1大专中学一级短跑,田径裁判

张征兵苏州大学1973.3本科

 中学一级投掷,中长跑,体育心理及健康。

朱月芳扬州大学1974、3本科

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研组组长,长跑及“冬锻三项”

常玉春扬州大学1973、6本科中学一级短跑及跳跃,篮球队

於海燕南京体院1974、7大专中学一级教研组副组长,年轻运动员的选拔及长跑

刘岳松江苏教院1967、1大专中学一级主攻方向:“冬锻三项”

张体成扬州大学1980.5本科

学士学位中学二级体育保健、篮球裁判及训练

 

四、  教科研安排

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科研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和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初一备课组组长:於海燕  初二备课组组长:翟庆梅  初三备课组组长:邵继忠

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级课题《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对初中学生爆发力提高的实验研究》的攻关工作。迎接11月份市课题组的检查。

五、  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安排

张体成老师在教学、教科研方面由朱月芳指导,运动训练方面由宣扬指导。

 

六、  本组具体工作安排:

1、制定教研组计划及科研计划,上传本组公开课计划表

2、各人上传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3、制定校田径队常年训练计划。

4、加强运动队训练,积极备战镇江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5、做好镇江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报名工作。

6、参加镇江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7、各人按期开课,本组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

8、继续加强校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对市运动会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进行总结。

9、准备参加镇江市第七届“冬锻三项”比赛。

10、全面总结校运动队工作,写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