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学档案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8: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学档案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学档案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医学教学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一、医学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制度存在不足。在我国有很大多数医学院在档案管理制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基层教育的档案管理十分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比如一些医学院未建立规范的立卷部门,很少有固定的人员负责归档工作,多数是临时抽调出的老师来负责。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具体的人员予以负责,其在档案管理制度构建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二)教学档案质量不高。教学档案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档案所产生的价值和效果,而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管理的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关系。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是来自各种教学文件材料,因此,教学文件材料质量是取决于教学档案的质量好坏。但是,依照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注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对于其档案的形成并没有予以高度重视,医学教学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或者没有进行及时归档总结,或者没有形成文字性资料,难以形成具体的档案资料,造成很多教学档案的质量不高。(三)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依照我国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信息化建设已经日渐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支撑。而信息化建设的辐射范围也应当包括医学教学档案的管理,只有对教学档案的管理不断推进信息化进程,才能够保证其档案管理的持久性。但是,更多的院校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档案管理方法上,其信息化建设开展不足。即使部分院校已经逐渐推进信息化建设,也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档案管理之中,水平不高。(四)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医学教学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服务教学,坚持以教学为根本。但是,在当前的很多院校中档案成为“保存”的象征,其利用率并不高,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档案的使用效能低下,档案的服务性质没有得到体现,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加强医学教学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在进行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构建方面必须要结合本学院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细化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责任。在此方面应该由分管的校长进行负责,通过相关的专业人员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规范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必须要创建适应各个教学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一些医学院起步较晚,缺少足够的教学档案管理经验,在制度构建方面容易忽略,多数档案可能没有及时进行归档和收集,而且很少进行系统的分类,很难真正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因此,院校必须要注重经验的总结,不断完善学校医学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规范,建立适应各系教学档案的规章制度,创建具体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职责,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二)提高教学档案质量。真正要提高教学档案质量,就必须重视教学文件材料的选取和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保证教学材料在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性,也就是说其档案的内容必须真实的来自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记录,让开展的教学工作以文字性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予以落实和保存。另一方面,各类教学文件必须具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也就是所保存的档案必须依照相应的规范而进行,通过具体、统一的要求保证其教学档案的质量可靠性。在载体的选择上,格式和书写上以及整理、立卷上都必须达到规范标准化。此外,每一种教学文件材料必须要归档完整,所保存的档案应当贯穿教材、教案、教师讲义、教师授课情况以及学生反馈等各个方面,只有保证档案的全面性、完整性,所进行的档案管理才具有意义。(三)加快教学档案信息化进程。在教学档案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提升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使得档案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同时也是档案事业未来发展上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在纸质载体的各种教学档案上,必须实施案卷级、文件级的计算机录入的保存和检索,努力实现全文数字化,创建出比较完善的教学档案信息数据库,最终达到向数字化储存利用的发展目标。另外一方面,必须注重电子载体类教学档案进行归档工作,对于学校的多数教学档案必须实行纸质与电子档案两方面共同存储的信息管理,把教学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相互结合实行教学档案的双向信息输送,努力实现文档管理的一体化。此外,在教学档案管理的阅读上完成全面的计算机检索机制,使得教学档案信息真正的公开化,利用现今发达的网络完成教学档案资源上的共享以及教学档案信息内容的远程终端服务。(四)做好档案服务工作。将建立的教学档案真正有效的利用起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服务工作,这才是档案存在最大价值的体现和最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满足使用者对需要查阅的教学档案信息的需求,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档案的使用率,促使档案价值的实现。在实际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考虑到本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各类的检索工具进行及时的编制,这里特别要注重的是对教学档案的内容上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教学中重大事件,现有在校学生的统计等,在这方面档案的编写上,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由档案部门自行编制或者与学校其他部门联合编制。

作者:张晓君 单位:南平市第二医院

第2篇

从目前来看,笔者认为,编写上岗教材较易出现三个问题:其一,内容过多,编著者想要面面俱到。比如,编著者试图通过一本教材涵盖各门类档案,以及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二,学理性的知识点过多,教材的实务性不够明显。比如,利用相当的篇幅介绍公文写作、格式排版和档案发展历史。其三,章节逻辑不够明确,章节前后内容有所重复。比如,在声像档案章节中已经介绍了照片档案的利用环节,而在后面的档案利用章节又有所涉及。

二、编写原则

参照上述上岗教材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上岗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简约而不简单上岗教材应更多地突出实用性,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减少理论部分的编写,缩小涉猎范围,突出档案如何整理、如何组卷这些重点,做到教材内容简约而不简单。

(二)章节有效衔接不重复狭义的档案工作包含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与保护、利用六个环节。而按档案的内容来看,又通常将其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同时,还包括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声像档案”、“电子档案”。这些内容大多相互交叉。所以在教材编写时,我们要合理安排体系框架,设定好章节先后次序,不要出现重复编写、交叉编写、逻辑不清等问题。如遇到不同档案类型的公共性问题,可单设章节统一讲授。

(三)章节名称明确且合理一个章节的名称要能涵盖本章内容主旨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教材在编写“文书档案管理”和“科技档案管理”前,介绍“文书文件”和“科技文件”的知识是必要的,且“文书文件”和“科技文件”档案人员有机会能够接触到,故在此章节编写中,加入“文书文件”和“科技文件”的基础知识部分会更好,其名称也可定为“文书文件与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文件与科技档案管理”,而不应是“文书档案管理”或“科技档案管理”。相反,就“会计档案”和“人事档案”而言,由于“会计文件”和“人事文件”档案人员几乎不接触,故教材章节不用将其列入,标题则可直接定为“会计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

(四)针对性选取档案门类就教材而言,档案门类显然不能全部涉及,要挑选普遍的档案类型编写。例如,仅就专门档案来说,其内容包含有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商标档案、诉讼档案等。因此,应挑选“会计档案”、“人事档案”,或本地区、本系统常见的档案类型编入其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构建教材体系。

(五)合理组成教材体系第一,从整体到局部。比如,第一部分设定为综合概述,有利于学员宏观把握档案行业的基本常识,为之后三个部分打好基础。第二,逻辑明确。比如,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为“纸质档案管理”和“非纸质档案管理”,从逻辑上合理涵盖了全部的档案类别。其中,在“纸质档案管理”章节,按档案内容的标准,再次进行划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业档案”,这种划分在档案分类上也是符合逻辑的。第三,分和有序。比如,“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故这四个门类的档案管理章节一次性编写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与保护、利用六个环节内容。相反,“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在收集、整理、鉴定环节各有特色,故在教材中分别编写,而在统计、保管与保护、利用环节有较强的共通性,故在教材中作整合编写,以此避免重复。

三、档案专业在职上岗教材的体系组成

根据上述五个基本原则,笔者认为,一本档案专业在职教育上岗教材的体系应由如下方面组成:

(一)第一部分的内容组成教材体系第一部分称之为“综合概述”,由“第一章:档案概述”和“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述”组成。其中,在第一章里,教材应基本涵盖档案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与划分依据、价值与性质等内容;在第二章里,教材应基本涵盖档案工作的构成、内容、特点、性质、基本原则、注意事项、相关专业术语、广义和狭义之分,以及档案法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职教材偏重于实操性的特点,第一部分作为综合概论,不要过多涉及档案的理论内容,如“档案”一词的词源解释、从古至今的档案发展史等内容。

(二)第二部分的内容组成教材体系第二部分称之为“纸质档案管理”,由“第三章:文书文件与文书档案管理”、“第四章:科技文件与科技档案管理”,以及“第五章:专门档案管理”组成。具体为:在第三章里,教材应细化为三个小节。首先是“文书文件基础知识”,即涵盖档案前期(处于文件阶段时)的相关内容;其次,依照文件级、案卷级的整理方法分别划分为“以件为单位的档案管理”、“以卷为单位的档案管理”,并涵盖其收集、整理、鉴定等内容,而“保管与保护”、“统计与利用”环节,由于其与科技档案有共通性,故放在第四部分特别讲授。在第四章里,教材应分为“科技文件基础知识”、“科技档案管理”两节内容。其中,由于前者不是档案人员的主要工作,向学员简单介绍为主;后者为档案人员的主要工作,故应作详细讲授,内容涵盖收集、整理、鉴定等内容,“保管与保护”、“统计与利用”环节,与文书档案在第四部分同讲。在第五章里,教材应选取专门档案中常用的两个门类开设章节,即“会计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与第三章、第四章不同的是,由于专门档案各门类间共通性不大,故本章一次性讲授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与保护、利用六个环节内容。其中,由于“人事档案”不属于档案部门直接的业务内容,故可以作适当说明或简要介绍。

(三)第三部分的内容组成教材体系第三部分称之为“非纸质档案管理”,由“第六章:声像档案管理”、“第七章:电子档案管理”组成。与第五章类似,由于这两种门类的档案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故这两章内容依然从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与保护、利用六个环节讲授。

第3篇

(一)档案袋(portfolio)评价起源

最初使用档案袋管理形式的是欧美的画家和摄影师,他们有选择地收集自己的作品向委托人展示。档案袋的提供者同时也是档案袋所收集作品的创作者。在学习效果管理中引入这种评价方法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学生通过计划和反思学习过程而构建起来的有关学习过程信息的系统收集,旨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故此,这种档案袋可以称为“学习过程档案袋”。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档案袋中应当选择收集哪些信息资料,并无统一的标准。它可以包括各种资料,比如学习管理档案袋中可以包括学期初的学习计划、阶段性学结、课外自学资料、课堂互动过程记录、期末成果以及就学习问题与教师沟通的信件等。而且,档案袋不仅是学习材料的一个归集,同时也应该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学习方法的一个过程。

(二)档案袋评价的基本思路

档案袋评价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方式,在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教学评价手段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评价的重点由重“量”转向了重“质”;既重视学生学习成果也重视学习过程。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专业英语教学注重的是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就业之后能干什么,因此,每个学生档案袋的构建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由每位学生自行构建自己的学习管理档案袋,期末交由任课教师评价成绩。档案袋在英语教学中的引入,使教学活动突破了课堂的限制,自主学习有了更新的意义。同时,在档案袋评价法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从档案袋的创建,到内容资料的充实,以及最后的成绩评定,教师的指导示、范和建议不可或缺。

二、档案袋评价法的具体实施

(一)档案袋的类型

过程型档案袋主要突出表现的是创作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或学习成果,从而达到了解该创作者在这段时期内的具体发展情况。作品型档案袋就是要集中表现出创作者为满足外界需求而开发的特定信息资料的汇集,目的在于表明该创作者达到了一定的实际水平,可用以获得资格证书或某种奖项;而展示型档案袋则是创作者个人最佳作品的归集,据此可以给予创作者一定时期内发展情况的一个总结性评价。这三种档案袋的构建原则都是在计划和总结的基础上收集过程中的不同信息资料,不同之处在于档案袋的目的、所收集资料的类型以及收集这些资料的具体方法等。需要强调的是,大部分档案袋的归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通常是几种类型的相互结合。从上述关于档案袋类型的阐述中可以发现构建档案袋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同的使用目的、不同的提交对象以及创作者不同的具体情况都会使档案袋的构建过程有所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档案袋的构建都服务于一定的目的,构建之前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由于我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主要可以按过程型档案袋来进行具体的构建。

(二)档案袋评定法的设计与实施

在学期初开始构建档案袋,向学生解释档案袋评价方法,将档案袋的构建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要求教师与学生同步构建教学档案袋,整个构建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在学期初告知学生本学期的教学规划和学习内容。

教学规划由教师撰写,并放入教师教学档案袋中。根据以下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撰写出本学期学习计划,将学习计划放入自己的学习评价档案袋中。工商管理专业英语的学习内容包括(1)书面教材和课外阅读资料(雷涯邻,JohnAParnell.工商管理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2版;傅伟良.英文经济报刊精读.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教材的学习主要通过课堂讲解完成,课外阅读资料的学习由教师每周指定阅读文章学生课后完成。(2)课外听力练习,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自行选择听力材料,推荐CCTV-2的经济新闻和CCTV-9英语新闻。(3)课堂演讲(Oralpractice),按照学号轮流进行,每次课两位同学进行演讲,演讲内容不做限定,其余同学要求认真聆听,并提出问题。

2.要求学生将每周的学习活动资料放入档案袋。

具体包括:对书面教材每周一个教学单元的学结(summary)(此学结教师也要自行撰写并放入教学档案袋);每周所选听力资料或听力练习记录一次;每周轮流做演讲(oralpractice)的同学所用的演讲材料。

3.撰写期末总结,放入档案袋。

学习期末,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期初所制定的学习计划,结合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撰写期末总结,内容应包括本学期学到的主要知识和取得的进步,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欠缺和不足。此总结要求教师与学生同步撰写,并放入各自档案袋中。

4.根据所构建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和学习目标实现程度来评。

期末由教师制定档案袋评价标准,并进行成绩评定。由于对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的评定具有一定主观性,因此最终成绩的评价以档案袋内容的完整性为主。在档案袋的构建过程中,学生除了放入教师所要求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成果之外,也可将学习过程与教师和同学互动的学习心得体会加入,以备日后的查阅和学习,同时也可体现出档案袋的个体创新之处。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继续深造,有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毕业就业;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在学期初进行学习计划的撰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其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教师也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计划为其布置恰当的书面作业(在指定阅读材料时可以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阅读文章),并在考核时一并考虑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给予成绩评定。

三、结束语

第4篇

评价模式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分级评价,用于测评学生的入学水平,有助于学校对学生实行分级教育,比如升学考试;第二类是终结性评价,用于测评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后的能力和水平,如毕业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普通话等级测试等;第三类是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测评,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为教学实践提供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师改善教学效果。传统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关注阅读教学结果。而基于档案袋评价模式进行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则侧重对学习者进行形成性评价,重点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相关表现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独立学院专业英语阅读课程的传统评价模式—注重终结性评价在独立学院传统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传授学生相关的阅读技巧,如“扫读”(scanning)、“略读”(skimming)、研读(studyingreading)等。受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注重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相关的阅读测试,并且主要通过平时的阅读测试和期末的阅读考试对学生的成绩高低、阅读能力优劣进行评价,其重点评价对象是“学生的阅读成绩”。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具备选拔优秀素质考生的可能性,劣势在于教师过少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态度、阅读方法与策略。学生心理上具备“被评价”的压迫感和威胁感。

(二)独立学院专业英语阅读课程的档案袋评价模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基于档案袋评价模式进行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则注重对学习者进行形成性评价。王正、孙东云指出:“教师主要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参与者。”[2]学者刘桂秋也指出:“档案袋评价在功能上更多的是促进发展的过程性的,其评价主体主要是学生自己,他们通过对档案袋内容的思来进行自我学习方法和效果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制作的档案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对自我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3]

(三)独立学院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档案袋评价材料及评价方式独立学院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档案袋评价材料主要包括:个人阅读报告(60分)、合作阅读材料(20分)、阅读效率考试成绩(20分)等。其中,个人阅读报告是核心部分,这部分阅读材料包括阅读外文报纸、原著、《英语世界》及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文章。阅读报告内容包括:阅读时间、阅读篇目、阅读资料来源、阅读摘要、小结或问题等。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得分,同学互评得分以及教师评价得分,最后得分取三项分数平均值。

二、档案袋评价模式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档案袋评价模式适用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其特点、优势契合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其应用优势主要有:

第一,彰显个性、激励创新的档案袋设计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档案袋。有的同学在档案袋封面上写上勉励自己的话语,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有的同学别出心裁,在封面上画上一朵俏丽的黄色雏菊;有的同学则在封面上贴上自己喜欢的卡通图片,如“蜡笔小新”“A啦多梦”等等。这些个性化的内容加强了学生对自主阅读的兴趣。

第二,个性十足、富有动态的多元评价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活动伊始,老师引领学生规划新学期的阅读蓝图,让学生设计出档案袋里要装的内容并写出目录。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主动地对自己的阅读表现进行相关的评价。教学实践表明:学习者对自己阅读表现的评价通常呈现动态化的趋势。举A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评价为例。“哇,《傲慢与偏见》,压力山大,有木有”“啊,阅读小说真是太难了”“今天,看懂了一点点”“体会到读小说的乐趣”“读完了一本原著,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由此可见,学生不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是积极地参与阅读当中。与此同时,教师也会在档案袋里写下点评,把学生吸引到阅读过程和阅读心理体验之中。

第三,注重过程、强调探索的评价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专业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阅读档案袋可以把学生的阅读过程、阅读努力程度、平时的阅读测试成绩及期末的阅读成绩记录在案。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意志、阅读动机、学习创造性等个性特征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学生渐渐改变了只重视记忆和背诵语言知识的学习方式,开始注重语言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注重挖掘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潜力。

第四,反馈及时、内容翔实的阅读档案袋有助于老师调整教学方法并实现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浏览学生制作的阅读档案袋,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辅导,对自己的阅读教学工作进行及时的内省,并对未来的阅读教学实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结语

第5篇

关键词:文书工作档案管理教学特征教学改革

0引言

文书与档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文书,“经国之枢机”,“政事之先务”。文书的系统整理和保存,最终使档案形成,有了档案,人们就可以“疏通知远”,了解历史。档案,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文书与档案是人类社会本身发展的需要,文书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书的延续。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在秘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是高校文秘、行政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关键技能模块,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和操作性。现代社会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特征表现为:在理念上应尽力适应社会上相关职业岗位群对秘书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着力从学科体系建构、理论知识完整向注重实用、知识精讲、侧重实务操作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科式、授课型教学方法向技能型、训练式、体验式教学方法转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建构系统的学科体系,具备完整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公务文书协作处理和档案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尽快胜任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

然而当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学工作往往立足教材,以阐述文书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为主,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甚至没有见过档案柜、架、盒等实物,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专业技术能力的实践培训。一旦参加实习或工作之后接触实际问题,又要从头学起,因此课程教学的目的难以达到,专业特色也无从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文档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例如文件和档案数量日益增加,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传统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了文件和档案的质量等。这些实际问题要求在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1转变教育观念,完善课程体系

传统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理念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老师讲,学生听,从理论到理论”。因此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首要前提是转变教学观念。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方针,切实遵守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原则。从培养实用性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人员入手,在讲授档案资源的利用、文档一体化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前提下,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密切联系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领域最新的动态、资料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岗位需求设计专业培训能力模块,在边教学边实践的基础上,安排理论知识学习后的集中实习周或实习月,系统训练涉及该课程的所有操作技能,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积极探索研究,改革教学方法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课程设计从总体上讲要以实用为原则,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不局限于条条框框,强化针对性和实用性,将教、学、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2.1编写修订教材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载体,学科发展的程度、深度应该在教材上体现出来。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教材,包括一部分针对高职院校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大多是对本科教材或档案专业教材的简单“改良”,只是泛泛地罗列一些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环节和工作场景的模拟几乎都没有涉及到。针对这一现象,根据社会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特点,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我主动追踪文书与档案工作相关知识的发展前沿,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有关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鉴定、归档,新的档案归档载体的使用和介绍等新兴问题,多方面整合知识资源,修订编写了顺应文秘专业特点、实用性较强的校本教材,这样做不仅保证了知识的前瞻性,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有所用,为学生提供职业环境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事实告诉我们,科学知识并非一成不变,有些知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被认识和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问题。

2.2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科学规律加大了教学实践过程中实践训练的比重,以此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并在课程中体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再认识理论、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应改革过去纯理论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习实践的教学力度,实训实践课时数应占40%以上,将平时的所有实训、实践课都结合相应理论教学,在适当的时机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同时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书档案的办公现场进行实习,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升华。实习实践的基本形式可以打破传统,可以到学校的文书与档案课程实验室、学校综合档案室或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对文书与档案工作的直观认识与切身感受。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课程以及相应的实习实践教学进行课题分解,确定每个实习实践课题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所需课时,灵活设置相应环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欲,提升实习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2.3探索新型教学方法

2.3.1范本教学法俗话说:“熟记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范本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教师可以收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不同类型的文书范本和档案范本,在此基础上适当加以修改和加工,作为案例以小组讨论、分析答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当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领域最前沿的规定以及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2.3.2情境教学法面对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打破枯燥无味的教学桎梏,情境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重点教师创设相关场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模拟中体会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授“收文处理”这一知识点时,设置如下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秘书、主管领导的角色,绘制收文登记簿和文件处理单,将收文处理的程序一一进行演练;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指出其中的正确与不足之处;然后由教师作点评。通过情境模拟,使学生对收文处理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掌握了收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处理环节,与纯理论式讲授相比,情景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3.3实物演示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教学,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文书与档案教学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一旦出示实物,学生便能豁然领悟。例如在讲解“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这一章节的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知识点给学生展示档案盒、小型缝纫机、塑料螺钉、起订器等专业工具,同时也可以充分挖掘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展示档案库房、缩微品阅读复制设备、易耗低值物品等的相关图片资料,把枯燥的理论介绍变成直观生动的形象演示,更加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为学生所接受。

2.3.4参观学习法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前往地区、县市的档案馆参观,将档案馆、档案室变成我们的第二课堂,通过实地观摩学习加深学生对档案馆的库房建设、检索工具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切身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习现代数字化、科学化的现代档案信息处理技术,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通过网络为相关单位进行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业务等服务。除此之外,通过参观也能使学生学习档案工作人员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档案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往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着片面性,例如重理论,轻技术,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偏重于理论水平等。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正确定位和有机结合,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加强宣传,转变人们的观念,一是要转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将培养计划纳入议事日程,制定相关的政策,将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转变专业教师自身的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中去。对于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文秘专业的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秘书岗位进行专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并为他们获得文秘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提供实践和机会;对于从行政转行过来的教师,可以给予他们进修学习的机会,引导鼓励他们开展学术研究,提升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此外,还可以从有关单位引进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素质人才,寻找、鼓励并帮助优秀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通过他们把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行业发展的信息和新观念带入学校,帮助在校任职教师开阔眼界,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提升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因此,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人才也是提高“双师型”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师队伍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将先进的教学改革理念有机地融入到传统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文书档案管理人才的需要,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工作者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教学改革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王文亮.浅论高职教育秘书专业《档案管理学》的教学改革[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

[2]张小玲.“双师型”文秘教师队伍的建设[J].秘书杂志.2005(12).11-14.

[3]梁健平.浅析技校《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7).85.

第6篇

1.1我国教学档案管理的难点

1.1.1专业分类多,学制时间长在我国,综合类院校比较多,多专业化且学制长是其主要特点。以医学院校为例,医学院校的专业分类更甚其他类院校,且各专业的交叉内容较多。医学院校的学制也要比其他类院校的学制更加灵活,目前的学制有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等。1.1.2部分机密性的教学档案收集阻力大对于一些涉及教师自身学术资源、科研成果的资料,往往受到保护,当事人一般不愿提交,这就为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1.2我国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1.2.1信息报告类其中主要包括学校的政务文件以及教学文件,如学校在教学管理与实践中的改革措施和改革计划、科研方向、储备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制度的制定、会议记录、调研报告、招生计划、学校宣传文件等等。1.2.2学校发展建设类其中主要包括学校的重点发展建设、各院系科室、专业、实验室等单位的建设发展所形成的文件。

2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现状

2.1教学档案管理观念匮乏,未受到足够重视

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对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然远远不够。一方面,校领导对于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视还仅仅局限在教学资料的收集记录上,与校园建设的其他方面远不在一个水平上;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职员工更认为教学才是自己的本职,至于教学档案的收集提交,跟自己没有关系。再加上医学院校的教学,尤其是临床教学过程中经常涉及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出于安全考虑,更不愿意交由学校保管。

2.2缺少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或制度落后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近年来才逐渐受到各高校重视,因此,在制度上的落实普遍滞后。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是照搬国家制定的高校档案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对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什么作用;有些制度涉及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对于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依托的档案管理新环境,早已不适用。

2.3档案管理部门权限较低,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配合

档案的收集、分类、归档是一个庞大、繁杂的工作,如果仅仅靠档案管理部门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才能高效、精确、全面的完成。然而现实中,许多学校在部门权力的分配上,过于偏重学科建设、专科研究、教学等方面,使得档案管理部门的权力普遍有限,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对于归档工作的配合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3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档案管理的优势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用户能够从容地在这个信息大海中乘风破浪尽情驰骋。由于各地高校的高速发展,使教学档案的规模也非从前可比。针对各地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现状,将计算机技术引进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大大简化档案管理工作,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档案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3.1教学档案的管理更方便快捷

传统的档案收集分类工作,需要各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合作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效率、准确度和全面性都相当有限。而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教学档案的自动收集、分类、归档等。

3.2教学档案的存储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档案形式单一,纸质的记录方式既浪费空间,又浪费时间,有时很难以还原最初的教学情况。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将声音、影像都准确地记录下来,在使用时提供第一手资料,使档案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3.3信息分享便捷,不受地域限制

随着各地网络办公与自动化办公的逐渐成熟,在互联网上,几乎可以获取任意一所高校的信息。基于这种平台,可以很方便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档案管理中,并实施在线共享。简化管理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流程复杂繁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显著简化管理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4借助计算机技术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各地高校的显著发展,教学档案管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网络办公、自动化办公的逐渐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众多优势,使高校迫切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来提高教学档案管理的水平。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的基本情况,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档案管理改革。

4.1建立统一档案信息库

高校可以以档案馆网站为基础,建立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库,将档案部门的资料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上传至信息库中,实现电子档案的实时管理与应用。同时,学校的档案馆还要与各部门进行紧密合作,以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

4.2将档案信息库与教学办公网络进行绑定,实现自动上传和下载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信息的收集工作是最大的难题之一。对比传统的纸质信息档案,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档案信息库与学校的办公网络进行绑定,从而实现电子文件信息的自动上传和下载。

4.3强化沟通服务渠道,开展在线预览等服务

传统的档案服务,需要借阅人到档案馆,凭借有效证件进行借阅查看。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电子档案时代,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预览等服务,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档案馆的服务。

4.4实行网络认证,强化安全管理

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电子档案,拥有传统档案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安全性方面,远不如传统的纸质档案。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使网络病毒和黑客有机可乘,使档案存在随时被恶意删除或篡改的风险。因此,需要实行网络认证等手段,强化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

5结语

第7篇

教学档案是高校师生在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历史记录和真实反映。教学档案由文字材料、图表、音像、照片等材料汇总而成,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客观反映和具体总结。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档案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对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各种工作的不足和问题都会在相关的教学记录上有所体现,因此,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教学记录上的内容,可以直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它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作为教学工作情况的重要记录,教学档案记载了长期的教学活动情况、科研情况,以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当教学活动或教学管理需要作出新的决策时,教学档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和以往所总结出的各种经验,从而促进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相关决策。比如,教学大纲的完善和修订,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进行,都可以借鉴教学档案所提供的具体材料。

第三,它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评估过程中,教学档案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最直接、最坚实的方面,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在教学评估环节,专家主要通过查阅和阅读档案资料,尤其是教学档案的资料来掌握相关的具体情况,如果没有完整、真实和相应的教学档案,将无从佐证教学活动和管理的水平,从而缺乏说服力和实证性。因此,从教学评估的角度来看,教学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当前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展开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规范具体教学教务工作的展开。

1.教学档案的搜集

教学档案的搜集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如文字、图片、图表、录音、录像等。作为教学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积极的搜集、整理、分类、归档等,从而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合理把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计划,力争做到对教学档案的搜集有计划性和实效性。

此外,由于教学档案的来源相对分散,从而使得教学材料的搜集相对难度较大。同时,因为教学活动学年性的特点,使得教学档案的归档与其他档案的归档工作不能同步进行,从而容易产生漏档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教学档案的搜集环节中应该着力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第8篇

必然带来了培养手段的迥异。而培养手段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对于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来说,实现其培养目标必定要走“学院派”的常规培养路线。与其他高等教育的学科相同,培养手段通常是让培养对象从档案学的历史来源、基础学理入手,加之情报学、图书馆学、文书学等临近专业、学科和公共课程的研修后,使其档案学知识由浅入深地逐渐提高,最终达到具有一定档案文献、史料编研的能力,以此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和一定的学习年限,培养出档案行业中的“建筑工程师”。对于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来说,实现其目标必定要走“职业派”的特殊路线。为了使“非档案学”专业的档案人员快速达到从业水平,对各单位的基础业务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故培养手段往往侧重于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其课程设置也较为务实且针对性强。比如,“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会计与声像档案管理”等。而宏观、学理性的课程,如“文书学”、“档案发展史”等则分量较轻,以此培养出档案行业中的“建筑工人”。

二、培养师资不同为了使培养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

培养师资的选择就成为要仔细斟酌的一个问题。这就好比说,培养“建筑工程师”的人,其本身一定也是“建筑工程师”;而培养“建筑工人”的人,其本身也一定是“建筑工人”。而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培养师资必定是具有较高的学理知识和文献、史料编研能力的档案行业的教育家、学者、教授、讲师等诸如此类的“学院派”人物。因为他们掌握着丰富的学术资源,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档案学动向,参与并编写相关的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编研造诣。同理,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培养师资必定是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实操经验,多年从事档案行业的监督指导人员,以及相关行政业务人员。因为他们常年接触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熟悉档案整编的实操流程,对于部分机构特殊的档案管理状况具有丰富的处置经验。总之,由于培训目标和培训手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培训模式在师资来源选取上要有所差异。相同性质的师资培养相同性质的学员体现出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培养师资侧重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反映出两种培养模式的本质差别。

三、培养周期不同

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可以说是“道”与“术”的关系。所谓的“道”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全面,偏向于档案实际工作中的研究与编研;所谓的“术”更侧重于实践,知识结构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偏向于档案实际工作中的“收集、管理、借阅利用”。由于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训手段、培训师资的侧重不同,故在通常情况下,前者的培养周期要远高于后者。就前者而言,培训周期一般为几年(无论是本科阶段或是研究生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被培养者的知识体系建构,以及学科敏感性的养成;而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培训目标、手段较为有针对性,主要关注于档案日常工作中一些常见问题,故其培训周期可以精华至一周或十余天。

四、结语

第9篇

(一)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受重视度低

成人教育作为高校的附属,在档案管理上受重视程度低,学校领导并未对成人教育的学籍档案管理安排专人管理,而是和全日制学生档案一起交由教务处管理,但教务处在档案管理的重心都放在了全日制学生上,忽略了成人教育档案管理,这就导致了毕业时学生档案信息的缺失和不全面,同时信息化的档案整理手段并未普及到成人教育中,基本是由手工完成的,此种情况对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是有不利影响的。

(二)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完整性不足

入学通知书、考生信息表、学生登记表、成绩单、学籍卡、毕业实习考核鉴定表和毕业生登记表,这些是成人教育档案的组成部分。在档案管理中,这些内容缺一不可,这是学生档案有效性的保障。但是在目前各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中,档案缺失的现象严重,其中档案缺失严重的为入学通知书与档案照片,入学通知书是学生入学的有效凭证,但在学生注册后,大多档案管理人员并未对其进行回收与归档;成人高考报名时需要考生信息表,但由于档案中缺失照片,在考生信息表里不会显示照片信息,这就降低了学生学籍档案的可信度,对学生进入社会参与岗位竞争产生不利影响。

(三)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现在信息化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各高校也开始采用信息化管理,以往的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模式不适于信息化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成人教育相对于以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时对档案管理有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方式的改变迫在眉睫。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是成人教育学籍档案质量和完整性的保障,可以有效提升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以往档案被他人拆档、泄密的现象发生就是管理模式落后造成的,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档案重视度,建立管理体系

提高学校领导与档案工作人员对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重视度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需要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对档案进行管理,管理人员上岗前需对其进行培训,要求完全掌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定期对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跟随教育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与方式,通过系统的管理让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地进行。档案管理还需要学生自身参与,在以往的档案管理中,学生都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掌握自己档案的完整度,在填写资料时也没有保持谨慎的态度,这对其未来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新的档案管理模式下,需要先提升学生对自己档案的重视度,其次引导他们正确、谨慎地填写档案相关表格。

(二)强化学籍档案管理意识与管理水平

学籍档案是学生参加工作的基本资料,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同时是用人单位录取人才的依据,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完全掌握《档案法》的前提下开展档案的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部门普及相关法规,树立员工档案意识,使其从根本上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有效地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并利用档案的有效管理来推进成人教育的开展以及普及。档案管理需要在完善的管理体系下进行,这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

(三)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

成人教育的学生覆盖面广,由此形成了学籍档案种类多、资料数量庞大的特点,信息化技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已经在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管理是发展的需要,且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对学生的学籍档案的完整性起到了保障作用,学校或者用人单位查询学生档案时可以直接通过信息系统来进行,这不仅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

(四)加强档案管理,保障学籍档案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档案的基本性质,学生学籍档案最终要交由用人单位保管,这就提升了用人单位对档案的重视度。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做评价时需要保证真实性,杜绝空话、虚话,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毫无作用的。档案要求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真实的评价,因此要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的填写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学生自己填写档案的鉴定栏,严格地保障学籍档案的真实性。

三、结束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