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8: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体育健康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体育教育必须具备健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选择最佳的教法很重要的,要实现体育教学健身健心的目标,教师就必须集思广义,挖掘教法,把"快乐体育"带到教学中去,因为"快乐体育"是以快乐为导向的渐入佳境的一种启蒙的诱导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论文关键词:有氧健身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
根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约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和其他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导致自杀倾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心理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的问题之一。因此,探索适合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是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有氧健身操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最常用、最有效方法,但同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氧健身操是女大学生健身运动中较常见和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本研究以有氧健身操作为干预手段,制定干预方案, 试图通过增强实验者的体育活动来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改善大学生的心肺功能,从而减轻实验对象的心理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的大专一年级1476名学生进行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用SCL―90进行调查问卷。将SCL―90中强迫症状因子≥2.2分(共有240名)中,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 将一年级女大学生90人(表1) 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作为本研究的正式研究对象。制定1学期有氧健身运动干预方案。实验组每周训练2次,每次时间为60 min。对照组除其他项目的体育课外,不进行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自行调适。
1.2 研究工具
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计分方法采用李克特式总加量表法(Likert-type rating scale)的五点分量表方式编制而成,评分受试者根据题目所叙述内容,1.持续2.经常3.有时4.偶尔5.无体育论文,依序记4分、3分、2分、1分、0分。
1.3 研究方法
1.3.1 运动干预方案 运动干预方案按照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原则制定期刊网。具体内容有基本健美操,基本步伐操、排舞、拉丁操以及形体练习等。运动时间:每周2 次,每次60 min ,共计12周。运动强度: 基本控制在中等水平,也就是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75%,练习中心率一般控制在120~135次/min。
1.3.2 用SCL―90调查主要结果
1426名女大学生SCL-90测验总均分即总症状指数(GSI),以常模总均分的+1.96S为根本标准,将被测评为心理健康者(GSI<X+1.96S)心理问题者(GSI≥+1.96S)。
表1 1426女生大学生 SCL-90总均分评定结果(发生率%)
心理健康者心理问题者
GSI<+1.96S+1.96S≤GSI
人数1186240
百分比83.1316.87
表2 试验前两组间研究对象心理状况比较(±S)
组别人数 人际敏感(In)强迫症状(Ob) 忧郁(De) 恐怖(Ph) 焦虑(An)偏执(Pa)
实验组 452.17±0.49 2.22±0.47 2.07±0.51 1.62±0.29 2.07±0.51 1.94±0.48
对照组 452.15±0.492.24±0.51 2.05±0.48 1.63±0.28 2.08±0.53 1.92±0.45
1.3.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对SCL-9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平均值和标准差( X ±S) 表示,组间差异用t 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
通过对1426名女大学生SCL-90的心理测验,结果(表1)有16.87%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人际敏感(In) 、强迫症状(Ob) 、忧郁(De) 、恐怖(Ph) 、焦虑(An)、偏执(Pa) 等方面。原因是:女生天性比较敏感,考虑问题比较细腻,一些小的事情也容易引起消极的情绪反应,同时,更在乎别人的评价,因此,体验和感受到上述的心理症状。
2.2 有氧健身操干预前各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从表2可知,试验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忧郁、恐怖、焦虑、偏执的得分没有明显区别,说明试验前2个组心理健康状况一致。2.3有氧健身操干预后各组心理状况变化比较
从表3可知,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体育论文,试验组在人际敏感、强迫因子得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抑郁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恐怖、焦虑、偏执因子得分虽然也减轻了一些,但无显著的差异;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基本上没有变化。
表3 试验前后两组内研究对象心理状况变化
指 标 对照组(n=45)实验组(n=45)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人际敏感(In) 2.15±0.49 2.11±0.43 2.17±0.491.77±0.44**
强迫症状(Ob) 2.24±0.51 2.18±0.47 2.22±0.471.81±0.41**
忧郁(De) 2.05±0.48 2.0±0.412.07±0.511.70±0.46*
恐怖(Ph) 1.63±0.28 1.61±0.23 1.62±0.29 1.49±0.29
焦虑(An) 2.08±0.53 2.05±0.49 2.07±0.51 1.91±0.48
偏执(Pa) 1.92±0.45 1.88±0.41 1.94±0.481.82±0.42
*表示干预后比较P < 0. 05 , **表示干预后比较P < 0. 01
3. 讨论与建议
实验组经12周,每周2次,每次时间为60 min的有氧健身操锻炼,研究对象SCL-90量表得分有了显著性下降,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可能由以下原因共同作用
3.1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恐怖、偏执等症状,与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2 有氧健身操展现的是人体美、动作美、音乐美及艺术美,能有效提高练习者对实际生活的审美情趣,重新找回对实际生活的美好憧憬,有利于转移她们的注意力,树立自信心。
3.3 有氧健身操练习强调锻炼气氛,练习间相互交流与互动,体现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多样的感,逐渐发现实际交往与沟通的美好与乐趣,从而有效缓解人际、强迫、忧郁症状,
3.4 有氧健身操能改善实验组学生心肺功能,使安静心跳率降低,每博输出量增大体育论文,使动、静脉含氧量差距加大。运动能加强新陈代谢,疏泄负性心理能量,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预防和减轻强迫症的一系列症状。
3.5 有氧健身操能有效增强心理问题者的身体素质,增强食欲,改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与生活质量,能使心理问题者心情舒畅,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3.6 有氧健身操对减轻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等症状有显著的效果;建议以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用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对比研究,寻找最好的方法和项目,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极盛.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摸的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8-10。
[2]杨洪辉.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J].山东体育科技,1998,20(4):65-69
[3]李斌,张孝民.分组群体评价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6):60-61
[4]樊新生.体育教学如何增进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体育学刊,2000,(2):99-101
[5]梁德清.高校学生的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5-6.
[6]廖小华,黄晓丽.有氧健身操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24(6) :98-101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健康水平;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身体锻炼和游戏,而是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基础出发,因材施教,发展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促进身体形态发育,加强学生社会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培养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
一、高校学生身体健康现状
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黑龙江省平均及格率为75%,我校学生的及格率略高于平均水平,但男生肥胖率由去年的24.25%提高到28.29%,女生在形体比例上控制较好,但在力量和爆发力测试方面不及格率达到29.30%在对东北农业大学30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59.59%的同学在体育课外没有参加任何体育运动,28.5%的同学认为在体育课上运动量明显不够,有85.4%的同学认为自己需要锻炼,这说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还是很清楚的,但是学习的压力、没有较好的场地和专业指导,以及个人缺乏主动锻炼意识等方面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另外有相当多的同学认为没有建立起运动兴趣是阻碍运动的主要方面,这和我校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体育教师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以及课堂结构设计陈旧有关。在对大三年级的测试中发现,大三学生的身体素质较一二年级下降很快,这和他们没有体育课,心理压力大思想负担重有关。
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现存问题
1.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很多体育教师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体育教学在很多高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排除校领导观念方面的因素,体育教师自身努力不够也是主要原因。很多教师安于现状、工作热情不高、创新能力不够,这些都制约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运动兴趣的建立,所以,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感、紧迫感、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体育工作的主导作用,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更高、更广泛的要求。
2.没有进行因材施教,同一内容,同一标准,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有些同学先天身体素质较差,运动激情不高,对于他们不能简单地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次、分内容教学,使他们的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运动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达到自身运动极限,实现全面发展。
3.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不能落到实处。很多高校在进行身体健康测试后,没有进行数据分析,无法了解本校学生的不足情况,体育课上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练习,使体质检测和体育教学脱节。在课外活动上和各项体育协会的练习中,专业体育教师参与较少,使课外运动无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起到普及的作用。
三、以学生为根本,发动教师的主动性。多角度调动学生的运动激情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学校要制定一套可行性的奖罚制度,在专业素质、备课和授课能力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定期评比,以促进教师的工作热情,一堂好的体育课不仅能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爱好体育,爱好生活。相反,消极的体育课不仅是浪费了学生90分钟的时间,同时,也会使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敷衍了事的学习风气。所以,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2.建立多项目、多层次体育课程体系。虽然很多高校已经采取了分项教学体制,但在实际运行中,很多学生因为过多的限制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在相同项目中教学内容相同、考核标准一致,使得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吃不饱”,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完不成”,即使做了最大的努力,也无法步人优等生的行列,这一事实,打击了先天素质较差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提高幅度方面的认可程度,使考核标准与学生身体条件及原有运动基础相联系,这样既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能够对学生的进步和提高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运动自信心,使各层次学生均能有较好的发展。
1.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出现偏差。目前,很多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是下设于学生管理部门的,很多工作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分管和领导的,所以出现了完全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把二者的概念混淆,而且在高校里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多是简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没有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独特的学科性和实践主体性[1]。还有一些高校把心理咨询或心理干预工作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身上,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补救性目标层次上,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目标,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2]。
2.师资人员多元,专业素养较低。目前,高等学校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学方面的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等。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配置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不足较为普遍,配备多元,结构复杂,而且兼职人员相对较多,专职人员缺乏。屈正良等人调查我国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师生比约为1:10985,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名学生[3]。二是缺乏具有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多是由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转型而来的,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少专业资质,进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
3.课程教学随意,忽视学生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公共课形式开设,课时少,覆盖面窄;任课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课程内容设置随意,缺少针对性,没有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切身感受,而且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需求。
4.机构机制不完善,运行效果不理想。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大多隶属于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同时,仍然存在一部分高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学校的教育与咨询工作机制不完善,责任和分工不明确,工作经费、专用的团体训练室以及团体辅导和培训设备得不到有效保障,工作内容和形式多是走过场,覆盖面窄,缺乏针对性,以上种种原因,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和学生心理发展需要。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方法和途径。经过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总结得出,只有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和系统化,才能提高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1.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当前高校里几乎都是“90后”大学生,他们早早接触到了网络,熟悉网络操作,能够灵活运用网络,所以很多人也依赖网络。他们的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到2013年7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人,网民中年轻和高学历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但手机网民数量大幅上升,达到4.64亿,手机是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在当前网络普及和发达的前提下,网络也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平台。大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接受这种学习的模式,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及时运用网络开展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扩展了宣传和教育覆盖面。传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主要依赖于发放心理健康图书资料、印发宣传纸质材料和开展心理咨询,利用广播站、电视台、校刊校报、橱窗、宣传板等媒体,这些宣传方式会受到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然,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它是新形势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4]。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和博客等网络载体具有覆盖面大,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特点,扩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和覆盖面。
3.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预防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每一个学生才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主体,因此,自我调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电子刊物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面向全体学生推行,以方便、快捷的形式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学会有效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达到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循不同时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注,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讲授、课外知识宣传和咨询中心干预的被动状态,实现了网络宣传、网络教育和咨询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面,不仅对传统教育方式是有益的补充,而且促进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
1.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助于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等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层策略,即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浮在表面,应该面向在校的全体学生,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高校要严格执行“学校—院系—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成立专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级主管领导工作小组和二级院系主管领导工作层面,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统筹领导,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反馈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危机预防工作体系以及“发现、监控、干预、转介、善后”五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系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2.规范心理委员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朋辈辅导作用。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模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5]。在大学生中间朋辈心理辅导的开展主要依靠班级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较少的重要补充。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有效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需要规范和完善心理委员的选拔、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心理委员实行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可以从自评、班级考评和辅导员评议三方面进行,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心理委员工作的认可度,促进心理委员工作的主动性。
3.做好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培训,扩大培训面,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中纳入学生宿舍的宿舍长,可以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链。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是建立在舍友之间,他们同吃同住,彼此深入了解,相互倾诉,建立信任关系。因此,宿舍长扮演着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倾听、共情、沟通和帮助、支持、引导的角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心理档案的建立、朋辈辅导的技巧、沟通技巧、心理问题识别、心理危机干预流程等。通过定期对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培训,提高了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胜任力。其次,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要应用各种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基层力量作用,契合自身生活实际与班级同学心理状况,以班或宿舍为单位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剧等活动,建立班级心理档案,并实施动态信息更新等。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91-02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生走在了时代前沿,成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但由于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国外文化良莠难辨,面对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大学生在认识社会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未找到有效措施,未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阻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从根本上分析大学生心理需求,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又被称为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它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在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种内在力量控制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内在力量就是动机。而动机的产生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导致的,这些需要按照个体人格发展的程度不同对需求的差异进行了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的排序,这就构成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处于需要层次的最底部,是人类对于生活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类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不可避免的最强烈的维持生存的行为动力,包括对空气、水、食物、睡眠、分泌、生理平衡和性的需要。在这些需要中,除了性以外如果有其中任意一项不能够被满足,人类将无法正常地运转生理机能,甚至威胁生命。马斯洛认为,只有在满足这些基本需要,能够维持生存之后,人类才会对其他因素产生新的需要。
安全需要与生理需要相比要高一级,已从生理方面上升到了思想层次。安全需要来自于稳定生活的欲望。对于每一个社会人来说,都会存在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以及防御实力的欲望。人类在生理需要满足之后转而想要得到有保障的生活,因此产生了对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工作安全、家庭安全等因素的需要。
社交需要又被称作归属与爱的需求,这比安全需要的产生原因更为复杂,与一个人的民族、生活地区、生活习惯、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个人性格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要求得到关心和照顾,在家庭、团队、同事、朋友中得到理解的爱护,是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需要,有着无法度量、难以察觉的性质。
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三部分,也可以称之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望。这是人们追求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能力和成就能够得到别人认可的需要。从外部来讲,尊重包括受信赖、高度评价、有社会地位;从内部来讲,是指能独立自主、有实力、能胜任等。这些尊重要求会使人充满热情和信心,对生活十分享受,体现自身的价值。
自我实现的需要位于需要层次的最顶端,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群,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着较一般人较好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需要在合适的工作中展示这些才华,发挥自身的潜力,让自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物,从而感到快乐。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然而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中,人的需要是有差异的,并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在了解了人在每一特定时期或环境里的具体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和管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所要面临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多。大学生作为刚刚成年的特殊群体,心理尚不成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诸多客观因素很容易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大学生自我判断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在面对心理问题时难以疏导、消除障碍,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沉淀,容易形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强大的阻力。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平均水平较低,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适应性障碍。适应性障碍主要存在于大一新生和毕业实习的大四学生中。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化会产生诸多不适应。例如,新环境的不适应、教育模式的不适应、生活习惯的不适应等。多数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更愿意选择异地求学,这来源于大学生对于认识新鲜世界和摆脱父母约束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但在面对崭新的校园、陌生的面孔、生疏的地区风俗等不同因素时,茫然失措的慌乱由心而生。对于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后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而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却无法合理支配大学相对宽松的时间,不知道如何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在大学里目标不明确,从而挂科、留级,浑浑噩噩而无所收获。
对于正在参加实习工作的大四学生来说,强大的竞争和就业压力让刚刚准备走出校园的他们有些望而却步了。校园生活单纯而轻松,但社会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职场。因此,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选择了逃避,将目光放在了考研究生,继续学业上。而那些准备好迎接挑战的学生在工作实习时,被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社会环境的不适应卷入了职场大浪中不能自拔。恐惧、无措、疲惫、不自信等心理问题无处不在。
2.人际交往障碍。大学时代是集体生活的模式,同学之间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和了解,这就体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城市,生活背景、文化习惯、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差异都将影响同学之间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大学生思维纯粹,对于人际关系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思想隔阂造成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落差。由此导致的错误归因给人际关系带来了更加消极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产生了自卑、胆怯、孤僻、自暴自弃、忌妒猜疑和悲观厌世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甚至未来发展。
3.学习障碍。大学的教学模式与中学时代的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在大学里,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学习时间和教学内容都相对轻松许多,但这种没有强制性的制度却造成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更大的学业压力。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及院校扩招造成的竞争压力增大等原因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一旦这些压力和障碍不能得到合理排解或通过不正常的举动宣泄出来,对学生自身、学校甚至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都是无法估计的。
三、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才能从中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解析。
1.生理需要障碍。受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部分大学生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家中经济状况不能满足其在大学生活中的生活正常开销。学费无法按时缴纳、生活费用无处可出等不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带来的巨大生活压力给尚不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无法保证学业的正常进行。同时,在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和热情洋溢的大学同学时,明显的心理落差令贫困大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阻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
2.安全需要障碍。在大学生刚刚入学和即将步入社会这两个阶段,都存在着影响大学生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现实。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对未知社会的不确定、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以致缺乏安全感。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从稚嫩青年到一个完全的社会人之间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迷茫和无措是必经的心理过程,也是对自身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大部分大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调控,平稳地度过这段没有安全感的特殊时期而得到成长。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无法摆脱这种心理障碍,尤其是在屡遭挫折之后更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影响到了日后的工作和学习。
3.社交需要障碍。复杂的人际关系将某些大学生的神经调动得十分紧张。由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增多,同学之间在课堂之外相处的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比中学时代有所增加。但人际交却不是每个人都擅长的。人们都希望能够在大学生活中找的真挚的友谊和纯真的爱情,但在所谓的缘分背后,与人的交流和相处方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乐观热情、善于与人交往的学生较容易获得社交方面的心理需求,内向孤僻的学生不善言谈总是在人群中被孤立,更加缺少社交需要的满足。这样的恶性循环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与世隔绝、闭门造车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社会人成功的案例。
4.尊重需要障碍。大学生仍处于学生时代,对于未来生活有梦想,虽然距离梦想实现可能还很遥远,仍渴望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希望受到别人的信任和高度评价。因此,有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开始竞争,加入学生会,参加社团,活跃在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这就是为梦想努力,满足尊重需要的表现。但这些优秀的学生干部毕竟是少数,剩余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目标不明确,感到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十分颓废却又对改进无从下手。他们隐没在人群中仰望那些优秀同学所散发出来的光芒,但由于缺乏自信让他们从来都不敢去尝试。日益增长的自卑情绪助长了悲观厌世的心理,成了不健康因素。
5.自我实现需要障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也应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群体,这就使得大学生对于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能够从事称心如意的工作,完美地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让自己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但在现实社会里,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市场需求体制的改革使得大学生面对着强大的就业和工作压力。调查表明,在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性质相关工作的大学生只是少数,在职场中能够从事自己感兴趣和擅长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自我实现梦想的破灭,由此而产生的无奈及悲观情绪不利于大学生对于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高校应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成熟,还有很大的可塑空间,这就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契机。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校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对高校应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增加经济补助和就业扶持。对于部分贫困大学生而言,最大的要求莫过于能够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完成学业。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完善“奖贷助补勤”的助学体制,给不同困难程度的学生提供切实的经济保障,确保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在资助过程中,重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励志辅导,疏导不良心理,培养自信乐观、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此同时,学校应以学生个人特点为前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拓展校外企业合作,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营养科学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人才库,肩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而高校体育课是以“健康第一”为培养目标,健康不仅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而且还要与科学的饮食相结合,而在笔者的调查中,高校中除了专业的体育院校、医学和食品院校开设营养课外,普通的高校根本就没有营养课,这也使锻炼和营养相脱节。而且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对营养科学了解甚微,更不知如何将体育锻炼和科学的饮食相结合。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锻炼时间会更少,如果再不从饮食营养搭配上注意的话,身体机能就会下降,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陕西省部分高校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在部分高校分别发放问卷共计1000份,其中男生500份,女士500份。回收问卷男生495份,女生498份。有效问卷男生488份,女生491份。
1.2.2数理统计法:对所回收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用百分比对统计数据进行一般性描述。
1.2.3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本课题相关的专著和论文。
2结果与分析
1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和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调查
选择项不了解 了解一点 了解 懂 得
男n(%)75(15.3)300(61.5) 64(13.2)49(10)
女n(%)36(7.3)247(50.3)142(29) 66(13.4)
2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营养注重程度的调查
选择项不注重 偶尔注意 注意非常注意
男n(%)84(17.2) 199(40.7)106(21.8) 99(10.3)
女n(%)40(8.3)100(20.3) 203(41.3) 148(30.1)
3对大学生了解锻炼与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的调查
选择项媒 体家 庭体育课 同 学
男n(%)98(20.1) 173(35.4)132(27.1) 85(17.4)
女n(%)124(25.3) 159(32.4)109(22.4) 99(20.1)
4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与营养知识的需求程度调查
选择项不需要 需 要非常需要
男n(%)55(11.3) 295(60.4)138(28.3)
女n(%)30(6.2)199(40.3) 262(53.5)
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了解一点和不了解的人占到76.8%(男)和57.6%(女),这充分说明了目前大学生对健康知识非常缺乏,。论文参考网。我国现实生活中营养科学的普及还很不够。而在表2中的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不注意和有时注意占了57.9%(男)和28.3%(女)这说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和营养的注重程度偏低,健康观念淡薄。论文参考网。其中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普遍认为自己身体好,在饮食上没有控制,女同学由于对身材追求比较多,所以较之男生更为关注一些。而且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对早餐不够重视,基本每天吃的65.9%,偶尔吃的13%,很少和不吃的11.1%。另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挑食、偏食和有嗜好者较多,且依嗜好来饮食的有49.4%。实际上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都与不科学的饮食有关。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和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体育课只占到了27.1%(男)和22.4%(女),说明体育课对学生需求了解不够,体育课老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没有把运动和营养的方法常识传授给学生,高校体育课急需充实教学内容。表4的调查中可以发现88.3%(男)和93.5%(女)的同学需要和非常需要得到科学的锻炼和营养指导,还有11.3%和6.2%学生的健康观念需要正确的引导。
3结论与建议
3.1大学生在健康观念上缺乏科学引导。建议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加强生活方式教育,加强健康的行动能力及其行为改变的技巧与方法的教育,以丰富体育与健康教育,使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成为一种完整性教育,从而使体育与健康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3.2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与饮食科学的相关知识。大学生仍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同时面临着紧张的学习和生活,锻炼与营养是否合理,将对他们成长和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大学生离开了中学时代父母对膳食的安排,独立选择食物,逐渐养成了具有个性的膳食习惯。在这一习惯的形成过程中适时的给予指导,必将使他们受益终生。建议高校在体育课中,每学期拿出4个学时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饮食科学教育,有效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宣传。
3.3增加健康指导员,推广营养餐。健康指导员主要是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需要,安排合理的锻炼和食谱。目前高校的食堂仍采取的是用餐人自选,由于缺乏营养科学知识,学生很难保证自选的每一餐都作到科学合理,改变这一状况的最好办法就是推广营养餐。由学校健康指导员根据学生来源、饮食习惯、生理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每餐和每天的配膳,使膳食中的营养不仅种类齐全量充足,而且比例适当,这样就可以和体育锻炼很好的结合起来,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3.4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食堂的监管力度。论文参考网。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体育基础设施跟不上校园人数的增加,各方面条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另外,高校领导对食堂应加强监管,对食堂原有的厨师队伍不断调整,引进高学历和高技术水平的厨师,严格控制无健康证的人员从事食堂工作,要求食堂配备营养师,推广营养餐。
参考文献
[1]赵长录.试析大学生体质与营养和运动的关系[J].体育学刊,1999.2
[2]谢佩娜.大学生饮食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2.3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锻炼 研究现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40-02
根据本研究目的和内容,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三大数据库系统以"体育锻炼"、"体育健身"、"体育学习"、"身体锻炼"、"身体消费"等关键词进行了多重检索,共检索到了1994―2010年12月发表相关论文426篇,硕士论文53篇。另外,在互联网GOOG L E,百度等搜索引擎上搜索相关文献80余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可以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2)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体质关系的研究;(3)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意识、习惯和行为的研究;(4)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对策研究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居多。既有以全国为调查对象,也有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法;调查研究的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大致属于同一范畴,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常生,陈及治(2004)发表于《体育科学》的"中国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指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锻炼阶段参加闲暇体育锻炼的频度、时间和强度差别具有显著性;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与锻炼阶段存在相关;年体育消费水平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每周的平均闲暇时间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不存在相关。由此推论,大学生不参加闲暇体育锻炼,非闲暇时间缺乏所致;接受媒体体育信息状况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建议重视大学生锻炼后的愉悦感受,在对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中,应引导选择集体锻炼形式,促进锻炼氛围的形成,同时,应重视和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坚持性。"
赵一平,马力(2005)发表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指出,有90%以上的学生参与了课外体育锻炼,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不同家庭条件的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周参与次数、每次锻炼时间上存在差异;锻炼场所呈分散趋势,锻炼方式男生倾向于和同学一起,女生倾向于单独练习,锻炼内容男生喜爱球类项目,女生喜爱中长跑锻炼价值取向呈多元化与统一性特点,锻炼的时间与方法主要是随自己的喜好,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同一因素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影响程度不同。
另外,肖桃芳,刘建炜,黎冬梅(2006)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江西省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董晓虹发表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现状分析"; 李建疆,范磊,张惠(2010)发表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育锻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等研究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国大学生这一整体参与体育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很有远见的对策,为本研究做好了铺垫。
2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体质关系的研究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日常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其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和机制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得到阐明和证实。
何颖,季浏(2004)在《体育科学》发表的"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及其心理中介变量(Body-esteem)的研究"显示,锻炼组被试抑郁水平和Body-esteem水平都有显著变化,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针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改善抑郁水平、Body-esteem水平的效果不同;Body-esteem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
蒋碧艳等人的研究也证实: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中学生消除疲劳,减缓紧张、愤怒、抑郁、慌乱,提高自尊感,增进心理健康水平。李林,陈丽娟,季浏认为: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受运动处方的影响。季浏,汪晓赞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即小学生适宜采用中、小强度以及运动技能较为简单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大强度锻炼对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无益,中学生则适宜参与大、中强度以及技能相对复杂项目的锻炼,从而揭示了中、小学生在进行不同运动项目以及不同运动强度的体育锻炼后,将会产生不同的体育锻炼心理感觉,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能获得较多的运动愉,而运动愉的获得有益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徐波指出: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何颖的综述也指出:体育锻炼可以调节情绪,强化自我概念和自尊,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季浏认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提高心肺适应能力;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的柔韧性。李茹萍指出:体育锻炼可以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何颖的综述也指出: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变,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预防骨裂,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等,从而对人的生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意识、态度与习惯的研究
锻炼动机则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健身的一种内在动力。从动机理论来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人参加一种活动可以有多种动机,不同动机有不同强度,动机的强度与需要的迫切性成正比。
张中江,陈善平,潘秀刚(2009)发表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一文,通过对2072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男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结果表明:1)与男大学生相比,女生每次锻炼的时间短,锻炼强度小,锻炼频率低,锻炼坚持差;2)男生的健康动机、能力动机和社交动机比女生强,女生的外貌动机比男生强,乐趣动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3)大学生健康状况和体型的性别差异存在显著性,男生的健康状况比女生好;4)应该通过学校体育制度、体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改革缩小在体育行为和健康状况方面的性别不平等。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态度的趋向是肯定、否定或中性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邓志茂(2010)的硕士论文"昆明地区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1)师范类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要好于非师范类大学生,原因与他们将来的就业方向有关。(2)大学生对参与锻炼的自不够充分。(3)大学生的主观标准较低。(4)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大学生的锻炼态度有年级特点。(5)不同性别、生源、专业的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表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类似的研究还有,王放(2007)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锻炼习惯", 刘晓莉(2009)的"参与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各阶段影响研究", 魏瑶(2009)的"目标定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机的影响", 潘秀刚(2010)的"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影响",等等。
4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在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方面,比较全面的有:杨娜(2010)在其硕士论文《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得出,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强度方面,呈现出女生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偏低的现象,每周锻炼 3 次或 3 次以上的占 11.4%,每次 30 分钟或 30 分钟以上的占 44.0%,达到中等强度以上的仅占到 29.15%;影响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身因素排在前三位依次是个人兴趣、个人时间安排、个人锻炼习惯;外部因素前三位依次是:适宜运动项目、运动设施、学校氛围,等结论。
赵薇薇(2007)的硕士论文《长春市女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与研究》指出,(1)长春市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但体育参与意识不强,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偏低,造成认识与实践相脱节。(2)长春市女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高校体育教育对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和体育行为的促进起到决定性作用。(3)长春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频度偏低,时间、强度现状良好。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体育人口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被动参与型已成为女大学生的主体,她们缺乏自我锻炼的主动性,运动的依赖性较强。(4)影响长春市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缺少运动伙伴、懒惰、学习压力大、场地器材的缺乏、没有技术指导。
另外,在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某一侧面的文章研究的比较多的有"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调查","女大学生经期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2009)","关于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研究","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研究"等。
综上所述,近年来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已卓有成效,涉及内容也相当广泛,如体育锻炼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健康与体质的关系;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动机、习惯的调查研究等。但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参与体育现状的研究还不多见,对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现状的研究基本是空白,特别是对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参与体育现状的整体性研究还寥若晨星。在目前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大背景下,从女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出发,对其体育行为、体育动机、体育态度、体育取向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常生,陈及治. 中国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4(9):69-72
[2] 赵一平,马力.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897-899
[3]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何颖,季浏.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及其心理中介变量(Body-esteem)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5):32-36
[5] 史小英.江苏省民办大学生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08
[6] 杨娜.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尤其以体育教育为突出。免费论文,养成。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其一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连年下降,为此,国家颁布了多个有关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文件,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工作。《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运动参与目标中的关键内涵,也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会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今后高校体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迪,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大庆市3所高校在校的大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大庆石油学院等3所高校在校的996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其中男生603人,女生383人。就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体育锻炼态度,以及体育项目的爱好等问题进行调查。
1.2.2 访谈法
调查问卷的同时,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内容包括体育课应开设什么项目,课外体育活动应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等。
1.2.3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为此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数据上的支撑。免费论文,养成。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
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体育锻炼习惯是人们经过了认真思考,并理解身体锻炼的价值及其所具有的效果,明确了个人通过锻炼期望达到的目标,懂得了身体锻炼的一般规律,掌握了身体锻炼的原则和方法,能准确的评价和判断自我体质的情况,且具备了良好、比较稳定的身体锻炼自觉性。本研究以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活动所用的时间等方面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大学生是否具有体育锻炼习惯。
2.1.1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喜爱程度差别很大。
表1 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程度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内部动机选课的大学生主要倾向兴趣和形体;由外部动机选课的学生主要倾向运动特点和学习环境;不同年级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在客观上为高校广大体育舞蹈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对推动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课程 动机
体育舞蹈是大学生交流思想,抒感,消除隔膜,相互沟通,增进友谊的最好形式之一,它不仅是联络社会、民间、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友谊纽带,又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肢体语言,更是任何语言无法替代的艺术。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从传统的跑、跳、投和球类等基础体育教学向新型的体育选项课转变,而体育舞蹈课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首次进入了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并迅速成为大学生最受欢迎的体育选修课之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综合、师范、理工、医学、农业等五类普通高校的大一、二年级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8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0-2010年度有关我国体育舞蹈和体育动机的相关优秀硕士论文或体育核心刊物论文,查阅《社会学》、《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行为学》、《运动心理学》等著作,依据已有的研究资料作理论依据,找出前人研究的不足,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2.问卷调查法
根据动机的来源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进行问卷设计,形成初始问卷后进行项目分析(即区分度分析),确定问卷的题目和内容,进行预调查,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3.专家访谈法
访问广州市普通高校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或专家,通过实地访谈、电话访谈,了解各学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情况,获得详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4.数理统计法
问卷回收后,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并通过EXCEL2003等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状况
图1 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的动机情况
从图2-1的动机情况看,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包含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选择内部动机占59%,外部动机占41%,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主要由内部动机决定,受外部动机因素影响选课的只占少数,说明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多数是有备而来,是因为喜欢体育舞蹈而选课,在选课前对体育舞蹈有一定的了解,选课目的明确。
1.内部动机情况
内部动机是来源于主观内部原因的动机,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行为的动力来自内部的自我动员,本文对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内部动机设定为兴趣、形体、社交、健康和能力五方面。
大学生在内部动机的五个因素中,选择兴趣占26%;选择形体占26%;选择社交占22%;选择健康占18%,选择能力只占9%。数据表明,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主要倾向于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塑造形体为目的,社交和健康也是大学生比较重视的两方面因素,只有9%的大学生希望通过体育舞蹈课程提高自己的能力,说明体育舞蹈的社交功能已经被弱化,而体育舞蹈的个性化被加强。新的2002年《纲要》明确指出,体育教育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显然,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2.外部动机情况
外部动机是来源于客观外部原因的动机,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行为的动力来自内部的自我动员。外部动机设定为教师、运动特点、学习环境、舞伴和其他5个方面。
选择运动特点占32%,居第一位;选择学习环境占28%,居第二位;选择教师占18%,位居第三位。选择舞伴占17%,位居第四位,选择其他的仅占5%。数据表明,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的外部动机主要考虑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和学习环境两个因素,其次是教师和舞伴因素,其他因素对大学生选课影响极小。
综上分析,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内在动机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塑造形体,特别对体育舞蹈的娱乐性和挺拔的舞姿是吸引学生选课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体育舞蹈的社交功能和健身功能也很重视;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外在动机主要考虑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和学习环境,尤其是体育舞蹈的优雅特点和社交功能,同时对教师的能力水平和人品特别重视,对舞伴、教学设备、考核标准也表示关注。从此可见,体育舞蹈的社交功能并不是现代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的主要动机,取而代之是体育舞蹈的娱乐性和塑身性。
(二)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差异性
1.不同性别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差异性
表2-1可看出:男大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课时,选择内部动机占39.01%;选择外部动机占60.99%;女大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课时,选择内部动机的占65.14%;选择外部动机占34.86%。数据显示,男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是以外部动机为主,女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是以内部动机为主。根据卡方检验结果P=0.000
根据何建东《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认识和评价现状分析》一文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生理上的差异,男女生在运动项目上的选择存在较大不同,男生在进行体育课选项时主要考虑表现性、竞技性和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运动量相对较大。而女生主要选择塑身性、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和对抗性相对较小。体育舞蹈是一项融娱乐、塑造形体、社交、对抗性小的室内有氧运动,对于喜欢打扮、注重形体美、追求时尚的女大学生非常合适,这也是导致体育舞蹈课上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的主要因素。
2.不同年级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的动机差异性
如表2-2所示:一年级大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课时,选择内部动机占56.03%;选择外部动机占43.40%;二年级大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课时,选择内部动机占60.94%;选择外部动机占39.06%。数据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都是以内部动机为主。根据卡方检验结果P=0.099>0.05,说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内、外动机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三、结论
(一)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多数以内部动机为主,占59%,少数由外部动机决定选课,占41%,由内部动机选课的大学生主要倾向兴趣和形体;由外在动机选课的学生主要倾向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和学习环境;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多数男大学生由外部动机决定选课,多数女大学生由内部动机决定选课。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1年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获二等奖,研究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邱习勤,李信.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活动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
[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C].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
[3]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 王和平.当代大学生体育动机及同一与差异性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51-1352.
[5] 王爱丹,王俊海.大学生体育动机、兴趣、行为的探讨[J].上海体育科研.2003.2.
[6] 裴德超.高师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7] 袁广锋.终身体育动机、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