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气象灾害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8: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气象灾害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气象灾害论文

第1篇

1.干旱。

干旱是指由于水分的收支及供求失衡而造成的水分短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极为显著。我国的干旱情况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季节性与区域性。我国的干旱平均两三年就会发生一次,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特大旱灾发生次数至少十余次。我国的干旱横跨四季,春季集中在华北、东北、云南、四川等地,夏季在东北、华北、西北、黄淮地区,秋季在东北西南、黄淮、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南等地,冬季则主要集中在南方。

2.洪涝。

洪涝灾害的形成与降水量、土壤结构、地理位置、植被、季节等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洪涝灾害都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我国江河众多,每年汛期都会有一定的洪涝灾害发生。尤其是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耕地密集,洪灾频发必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特点分为:一是普遍性。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都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侵蚀。二是高损失性。根据1991年到2007年的中国历年洪涝灾害损失官方数据,其中损失中重度以上的年份个数有八个,损失金额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三是突发性。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然而防洪能力较弱,经常是洪涝灾害突袭来临,造成损失较大,突发性较强。

3.台风。

台风源自于热带海洋上产生的低气压,当近地最大风速超过17.2km/s时就称之为“台风”。我国在气候上受到了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气旋的影响,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受灾严重,台风也被人们称为全球上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台风具有影响范围广、季节性强、受灾程度大、出现频率高、以及灾区较为集中等特点。台风一般发生在5月到11月之间,由于受到西北太平洋与热带季风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成为台风的高发区,间接影响达到32个省市。

4.冰雹。

在农业气象灾害范畴内,冰雹是一种区域性较强的气象灾害,它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果实、枝叶以及杆茎上,属于机械性损伤。冰雹灾害产生于强对流天气中发生,与地理位置、外部环境以及气象条件所形成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在山区、平原、内陆、沿海均由分布,可以说一种比较常见的气象灾害。近年来,在不经常发生冰雹灾害的湖南、江西等省也遭受了冰雹的袭击。我国的北方山区地带是冰雹灾害的高发区,导致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危害。

5.冷冻。

冷冻灾害主要指由于温度较低而引起的霜冻、寒冻等气象灾害,根据冷冻灾害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冻害与低温冷害。冻害产生于冬季期间,一般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冻害分为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两种,在此种条件下。农作物较易产生冻害,严重时农作物则会死亡。低温冷害则指的是由于温度偏低而使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发生障碍的情况,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的气象灾害。

6.其它气象灾害。

除了上述五种气象灾害以外,还有低温连阴雨、雪灾等也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乃至农业经济都受到一定影响。根据报道,2007年,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遭受了连续十几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导致了很多农作物产生霉变,有的已长出的农作物也产生的烂果现象,致使农民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我国湖南、广西等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雪灾侵害,直接影响到冬季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减产,农业经济稳定性失衡。

二、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气象灾害的产生,它对农业的不良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国疆土辽阔,包括多种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冰雹、冷冻等等,不同种气象灾害都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以洪涝灾害为例,每年七八月份是洪涝灾害的高发期,此时也是长江流域玉米的生长盛期,此时,如果发生洪涝灾害,容易造成大片玉米的绝收。

2.对农作物种植时间的影响。

如果时值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却发生了气象灾害会导致推迟农作物的种植,如果继续提前播种,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该农作物的整体产量与质量。以山东省冬小麦的种植为例,到了小麦的生长发育期却恰逢冷冻气象灾害,为了能够使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与诸多外界因素相适应,势必要延迟播种时间。如果提前播种,就会出现小麦在入冬前长势过旺,造成小麦过冬时遭受冷冻灾害侵蚀,从而引起冬小麦的产量下降。

3.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人们为了抵御气象灾害或者是不良气候条件而进行的工程农业,如保温、加光、人工建筑等,主要以花卉果蔬、田间作物以及水产畜牧营造一个小型的气候环境。气象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气象灾害也会对设施农业造成破坏,如暴雨、冰雹、冷冻等,都会造成相关设施的毁坏。

三、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农业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我国的农业经济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显著的上升走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分为十五个阶段,其中,1988年到1991年的农田受灾面积达到了全国农田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均每年的经济损失达到750亿元以上,而受灾面积则达到47952万平方公顷。根据2007年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受灾面积达到50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占我国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3%。2008年,同样尤其气象灾害导致我国农业经济损失超过4100亿元,占GDP总值的4.5%。

2.农业经济影响频率加快。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至今,其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分别为12.5%、42.9%、60%、70%、100%,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频率不断加快,危害随之增加。平均每年国民生长总值的4%都被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所抵消,损失严重。

3.农业经济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气象灾害的发生,不仅对农业经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对其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旦气象灾害产生,将会极大地降低农业产量,而产量的降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季农作物的市场价格,由于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将会增涨,气象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短期通胀压力,不利于我国市场的稳定。

四、我国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1.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各地政府应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到农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内,由政府牵头对气象防灾减灾进行通盘部署,其构建完善的防御工作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系统,以统一领导、联合进行的方式,有规律组织气象灾害的防御指挥、预报警报、防御实施;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从而保障各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开展大型农业设施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系统,减低灾害的破坏率。

2.掌握气象规律,调整农业布局。

气象灾害的产生与当前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要求相关政府与防灾减灾工作人员了解环境变化、掌握气象规律,提高农业对气象变化的防御性,进而调整农业布局,以达到农业发展与气象资源充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而实现农业高产、高质,农业经济高效的目的。

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首先,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系统,将减灾教育纳入各类农村教育体系中,通过该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气象灾害易发区人群了解灾害的起因及防御措施。其次,提高从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充分发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的建设效益,从而减少农业生产损失,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逐步建立农业灾害保险与补贴机制。

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天气农业保险模式,建立由政府牵头,商业保险公司参与,补贴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新模式,有效化解农业灾害风险,稳定农业生产。

5.增强生态意识,农业生产与气象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气象灾害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以对水资源污染控制与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与防灾减灾进行统筹考虑,比如对山、水、林等合理开局,统筹考虑村镇小气候形成,避免发生气象灾害。

五、结语

第2篇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9月主汛期,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15](图2);2~5月冰雪冻融期次之,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10月、11月、12月、1月为低发期,主要诱发因素为人类工程活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

2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特征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降水在甘肃引发的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征。

2.1突发性特征局地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短时强降水强度大,历时短,覆盖面积较小。可形成突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尤其是泥石流灾害,往往形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典型的如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距离县城15km的东山站记录的小时降水量达77.3mm,过程降水量达96.6mm,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4]。

2.2群发性特征区域性的暴雨往往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因素。据调查和统计,5月下旬~9月上旬,为甘肃大暴雨或暴雨发生期,其中7月上旬~8月中旬,为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集中期,同时也是崩滑流的集中发生期。如2013年陇东南部“7•25”群发性地质灾害,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区形成了滑坡、泥石流数量近千次。

2.3滞后性特征大型滑坡一般出现在降雨过程后期,甚至降雨结束后数天。典型的如天水珍珠沟滑坡,在经历了2013年4次强降水过程后在2013年12月21日发生大规模滑动。

3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研究

3.1研究思路从理论上讲,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应全面考虑前期岩土体含水量、未来降水以及实时降水情况。但目前准确获取前期岩土体含水量还不具备条件。因此要解决问题必须从宏观上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综合分析研究,建立适合的模型,得出有效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目前国内采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多是把崩滑流灾害考虑在一起,但实际情况是泥石流的激发雨量比滑坡小,且往往为短历时强降雨。因此考虑地质灾害预警的实际需求,本次将分别建立泥石流和滑坡的预警模型,并考虑如前期降水、新近强震、地面高程等关键影响因素。

3.2滑坡预警指标和模型

3.2.1滑坡与降水关系据统计降雨类型的滑坡约占滑坡总数的70%,同时调查表明95%的降雨型滑坡发生于雨季[17]。对1967~2010年8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与滑坡灾害的关系分析表明,滑坡与雨型、前期降水等具有显著关系,根据甘肃实际降雨可归类为连阴雨型、暴雨(雷暴)、前期—暴雨型、持续暴雨型(表1)。根据对汶川地震、岷县漳县6.6级地震研究表明,地震烈度大于6度区时,各种雨型对应的滑坡临界雨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降幅可达20%~50%[18-19]。例如2013年7月25日,岷县漳县地震灾区烈度Ⅵ度区范围内降雨量仅30mm,就出现了大量的小型滑坡,对抢险救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2.2滑坡预警模型构建前述分析表明,滑坡与雨型、过程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历史滑坡灾害资料、降雨资料和灾害易发度综合统计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建立基于综合有效累积降雨量的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和基于实时雨量的滑坡实时预警模型。(1)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基于综合有效累积降雨量,并考虑地震影响,建立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式中:RL为综合有效累计雨量,Ri为前i天实测雨量,包括当日最新实况雨量(i=0-4),RF为24h预报雨量。a为前期降雨影响时间衰减系数,一般取0.5~0.8,b为地震烈度修正系数,取1.25~2.0。对应不同的灾害预警等级和灾害易发度等级,两者共同确定某一综合有效累积雨量值为该易发区内该预警等级的指标临界值,具体数值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动态调整。(2)基于实时雨量的滑坡预警模型目前甘肃省气象、水利、国土等部门建设的雨量计接近4000处,网格密度5~30km2,基本可以满足滑坡实时监测预警。因此综合考虑不同雨型特征,建立基于实时监测的区域滑坡预警模型。采用临界雨量系数来表征。公式(6)适用于1h、3h、6h暴雨雨量计算;公式(7)适用于12h和24h暴雨雨量计算。

3.2.3滑坡气象预警等级划分根据全国统一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将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表2),当预报出现1~3级地质灾害时,对外预报或预警。

3.3泥石流预警指标和方法

3.3.1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分析对甘肃东部武都北峪河、舟曲三眼峪沟、天水市桦林沟、罗峪沟等典型泥石流的22组成灾过程研究表明:泥石流发生时的10min雨强最小值为8.3mm,最大值为24mm,说明灾害性泥石流的暴雨初始雨强是非常大的;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大都集中在一场降雨的前期,主要集中于3h之内,3h雨量达到了过程雨量的45%~100%(表3)。进一步研究表明,降水量与降水历时呈指数相关(图3,表4),相关系数在0.89~0.99,说明引发泥石流的降水过程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四条典型泥石流发生的10min雨量差别不同,在图3上基本重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则出现自南而北、自西向东雨量不断增大的趋势。

3.3.2泥石流临界雨量确定根据省内各地资料状况,选用历年积累的泥石流灾害调查资料、实测大暴雨资料和历史洪水调查资料,优先选择资料较为充足完善的地方,依据上述典型泥石流研究方法,采用内插法计算全省不同时段泥石流临界雨量值。

3.3.3泥石流实时预警模型泥石流的发生和雨强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当预警判据中的临界雨量达到下限时,已开始产生泥石流,当30min降雨达到临界雨量时,则可能暴发大规模的泥石流;根据牛最荣[21]等研究,同一流域内各时段暴雨和高程具有密切关系,暴雨雨量随高程增高而增大,并呈直线相关。因此基于泥石流暴发的雨强特征,建立基于临界雨量和实时雨量为参照的泥石流预警模型,该模型考虑高程对暴雨雨量的影响。

3.3.4泥石流预警等级划分参照滑坡预警等级,泥石流预警等级仍设定为四级,当1/6h、1/2h、1h、3h临界雨量系数符合表8的规定时,分别对应于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表8)。

4预警模型检验

2013年甘肃省连续遭受强降水、暴雨袭击,从5月14日开发预警信息,直到9月24日结束,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平台共122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产品(因降雨范围、强度发生变化而有34个降雨日一天内了两次预警信息),其中红色预警信息(Ⅰ级)9次、橙色预警信息(Ⅱ级)37次,黄色预警信息(Ⅲ级)68次、蓝色预警信息(Ⅳ级)8次。成功预报367起地质灾害(图2),转移安置145868名群众,114363.9万元财产及时的进行了避让,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年度是首次采用24h预报、临灾(2~6h)预报,预警信息量是多年平均量的150%,地质灾害区域成功预报率达22.82%。典型案例如天水6.20、甘肃东部7.25(包含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图4)、文县8.7等强降水过程引发的群发性地质灾害。

5结论

第3篇

台风类论文在撰写后可以进行投稿的刊物有以下这些方面:

《气象灾害防御》(季刊)是创刊于1983年,由吉林省气象局主管、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为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气象灾害防御》的办刊宗旨为:聚焦气象灾害,刊发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学术成果,促进气象系统专业理论、观点和技术交流,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的栏目有:气象灾害、灾害防御、风险评估、适应工程、农业与气象、气象观测与网络、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与生态等等。

第4篇

关键词:气象灾害事件;耦合;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67-03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pling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GUO Xiang1, ZHANG Ai-rong2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2.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Nanjing 210095)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model in concept o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vents, tha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vents is the result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information, behavior as main body and accordingly analyzes the coupling driving force, it points out the structure of driving force and power source, at last further analyz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pling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from the interest pressure and the information divide.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coupling; dynamic mechanism

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成为近年来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一个巨大现实问题。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市内80%的地区被水淹没,1200多人死亡,全部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在该事件中,政府应对失误导致此事件由单纯的气象灾害向人为的社会事件转变,造成10万人被困避难所且缺水断粮,整个新奥尔良市的正常社会秩序完全被破坏,抢劫、放火、杀人等严重事件也频频发生——一场天灾演变为一场人祸[1]。在我国,2007年广东湛江遭遇两百年一遇罕见特大暴雨,也出现过在面临严重洪涝灾害的应急管理的同时政府却要处理关于即将引发大地震的谣言的情形。

大量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管理失败的案例表明: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项极具风险的挑战性活动。气象灾害事件的产生与发展固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气象灾害事件也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对气象灾害事件内在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展开,有助于气象灾害事件的减缓和恢复。

一、气象灾害事件的界定

气象灾害事件,亦即因气象灾害所引发的社会事件,是指因气象灾害而引发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发展途径和演变规律尚未确知,灾害程度难以预计,常规防治手段失效,对区域内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的社会事件。

气象灾害事件不同于气象要素,这表现在气象灾害事件本质上是诸多气象要素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气象灾害是因气象要素所引发的灾害损失,是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气象灾害事件是气象灾害在人类社会领域的逻辑延展。前者是后者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气象灾害事件是气象要素在影响上的扩大。当气象要素仅局限在气象领域内,其不构成气象灾害事件。只有当其对社会性的人产生巨大影响的时候,才被称作为气象灾害事件。气象灾害事件是对社会自身的容忍度的突破。

气象灾害事件具有耦合性、快速扩散性以及变异性等特征,是一种社会非常状态,更多表现为全新类型、全新危害特征,与常态社会下的解决方案有很大差异。

气象灾害事件不是气象灾害本身,而是气象灾害所引致的社会事件。当气象灾害现象如台风、干旱、暴雨等出现后,其破坏性影响最初是根据其内在的自然规律来发展、演化的。考虑到气象灾害现象是对人类社会系统造成的损害,气象灾害事件实际上是各类气象要素与社会因素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图1即为气象灾害事件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因假设。

根据此概念模型,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与演化涉及4个方面因素的作用——社会因素、行为主体、气象要素及信息。在这一模型中,气象要素是气象灾害事件发生的逻辑前提,信息在气象灾害与行为主体之间建立起联系,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耦合作用,相关耦合信息为行为主体所感知,行为主体对此产生心理异常并引致行为变异,最终导致气象灾害事件。

同时,根据此模型,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存在有两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气象要素与社会因素的耦合作用,其次是耦合作用信息对行为主体的传播。耦合作用中的社会因素众多,包括政府管理中的信息沟通因素、应急处置因素、政府协调因素、政府决策因素以及公众的心理恐慌因素、公众的危机意识、行为倾向等。其中,促成气象灾害事件中众多社会因素发生耦合作用的动力机制是需要首要厘清的问题。

二、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的驱动模型

所谓动力机制是指推动事物发生目的性变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机制则是指推动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该机理的各种关系所构成的综合系统。动力机制是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之所以发生的动力源,也是进一步认清气象灾害事件演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气象灾害事件中的耦合作用是推动气象灾害事件演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是在一定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实现的。耦合必须有动力,无动力驱动则无法形成耦合。因此,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驱动模型可用图2来描述。

根据这一耦合驱动模型,在最初的原始动力源的驱动作用下,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了耦合作用,耦合作用的结果会以信息的形式扩散,并对动力源造成影响,以此发生循环反复。根据这一驱动模型,信息生成与信息扩散构成了耦合作用发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三、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动力构成分析

(一)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分类

相关研究表明,气象灾害事件耦合可以分为:①持续性耦合、间断性耦合和一过性耦合;②条件性耦合和随机性耦合;③诱发性耦合与演化性耦合;④结构化耦合与非结构化耦合。根据这样的分类标准,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类型也可以作相应划分[2]。

(1)持续型动力和间歇型动力

持续型动力是在气象灾害事件中,推动耦合作用连续进行的原因,其包含于整个气象灾害事件诱发和演化过程。持续型动力在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阶段表现为自然力的持续作用;在演化阶段,则表现为各种社会力的持续作用。间歇型动力是导致间断性耦合的原因。以气象灾害事件中的谣言耦合为例。谣言往往伴随着心理恐慌、泄愤、寻求合理解释等会出现传播的和低谷。当政府信息不透明、公众对气象灾害事件缺乏足够认识的时候,谣言就会与特定气象要素发生耦合;反之,当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则推动谣言耦合的动力将会不足,导致耦合作用减弱或不发生耦合。2007年的湛江暴雨事件体现尤为明显。

(2)结构性动力和随机型动力

结构性动力是指导致耦合不可避免的发生的动力。该动力与气象要素、社会因素的特征和结构无关,是由耦合动力的本身特性所决定的。此时,推动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耦合的作用力是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随机型动力则是指本身具有不定性、无规则性的特征而导致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原因。随机型动力推动的是随机性耦合。

(二)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源

一般来说,研究者往往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方面动力源展开分析。对于危机或公共安全事件的动力机制研究的文献只有王伟等人的研究[3]。王伟等人提出了危机演化中的信息动力机制,提出了“5力模型”(图3),将危机事件演化界定为演化的内趋力、形成的诱发力、自身的破坏力、管理的控制力和媒介的影响力等5个方面的合力共同推动的结果。该模型对于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动力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在气象灾害事件中,与5力模型作用不同的是,耦合动力作用的对象即各种社会因素是不确定的,同时,施加影响的力本身也是不确定的。这大大增加了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不确定性。

从宏观层次来看,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源可以分为自然力和社会力。

(1)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自然力

根据刘静暖[4]的研究,广义的自然力是指自然物质天然具有的影响人类福利的能力,是效用、使用价值、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力以及承受其他物质扰动能力的总称。自然力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力的作用对象与效果。在气象灾害事件中,自然力尤指物理、化学规律。自然力的作用阶段相对比较确定,主要集中在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阶段。自然力的作用客体主要是自然环境类耦合因子,这主要包括水文因素、地理地质因素等。

(2)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社会力

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社会力是指在气象灾害事件中,特定的行为主体为了追求特定的利益所形成的行为选择的趋向力。王浦劬

[5]认为,所谓利益,是指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由需要(即人的心理基础)、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3部分构成。利益驱动是社会力的核心。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各主体间结成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对于社会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各主体的能力的大小即为社会力的大小。

四、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机制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利益压力和信息势差构成耦合作用动力机制的完整结构。

(一)利益压力

利益压力是利益主体在利益理想与利益实现能力之间的差距。利益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时变性。气象灾害事件中,不同时刻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压力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时刻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压力也不一样。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错综复杂,彼此纠结在一起,共同促进了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作用。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利益压力主要受到利益的内容、利益主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益主体的利益感知能力对于利益压力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感知敏感亦即利益认知能力强,则容易导致多重行为选择。在2011年由于暴雨而导致的各地的“看海”事件中,不同的政府部门、各地市民都对事件的不同方面提出了不同利益要求,对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形成了严重的舆论压力,而政府只有正视相关信息,努力改正才能够减轻舆论压力。

气象灾害事件中,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的耦合由利益压力而启动。各社会利益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促进耦合作用。并且,利益压力越大,则越容易发生耦合作用;反之,则越不容易发生耦合作用。

(二)信息势差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各主体的信息拥有量是不对等的。政府作为信息的拥有者拥有大量的信息,而公众的信息则需依赖于政府。这样就会导致政府和公众之间出现信息的差距,由此而导致信息势差的存在。所谓信息势差是指不同信息主体所拥有的信息的差距以及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

信息势差的存在有其结构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这主要表现在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主体的差异以及信息主体在信息分配上的差异。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基本的信息主体构成有应急决策者、应急执行者、承灾者和公众。这样,由于信息主体的物质技术的差异、环境条件的差异等会导致信息势差的存在。比如,政府决策者根据其所具有的决策者地位,可以在法定范围内获取相关部门或组织提供的各类信息;而公众和承灾者则只能根据政府提供的信息或者小道消息或者谣言来充实自己的信息。

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势差扮演着耦合的催化剂的重要角色,从外部为耦合作用提供推动力。2008年1月10日~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接连出现四次严重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致使我国南方近20个省(区、市)遭受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由于灾害的突然出现,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等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进而演变成灾害性天气事件,此事件最终导致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虽然相关气象专家指出:2008年1月份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此次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直接原因,但是,由于信息势差的存在,加之信息沟通不畅,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未被社会所重视,对于冰冻灾害事件加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冰冻灾害事件的高峰期,也曾出现与其他类型的灾害性天气事件相似的谣言问题,导致公众的心理恐慌,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负面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势差的强大威力。

同时,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势差与信息的分布、信息手段紧密相关。比如,湛江暴雨事件中,暴雨爆发后,关于湛江即将爆发地震的谣言在短时间内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广泛传播;同时,政府在初期未及时应对也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一旦政府辟谣,则在短时间内相关谣言被攻破,谣言丧失了传播的土壤,避免了更大程度的社会混乱的出现。因此,在对信息势差管理中,政府如何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化解信息势差的壁垒,来缓解或消除气象灾害事件是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琦. 灾难过后的反思:关于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研究综述[J]. 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 (2):241-250.

[2]郭翔.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信息扩散与耦合机理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王伟,靖继鹏,魏仲航. 基于复杂特性分析的危机信息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 情报杂志, 2007 (10):105-106.

第5篇

摘要以乐清站多年气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乐清市的几种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大雾、高温、大风、雷暴等,并提出防御对策,以期为应对城市气象灾害、减少损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对策;浙江乐清

城市建设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引起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行为,它意味着建筑物林立、街道纵横以及局地气候的产生。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统计,大城市自然灾害事件中约有90%是气象灾害或气象衍生灾害。由于城市人口集中、财产密集,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相对较大[1,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后,乐清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1998年城市化进程为45.5%,2008年已达56%,且每年保持约1%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城市人口和财产大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气象灾害带来的威胁也更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暴雨、大雾、大风、高温、干旱等各种气象灾害对乐清市的影响也日益加剧,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日趋严重。

1乐清市主要城市气象灾害

1.1暴雨

城市暴雨导致的灾害是重要的气象灾害,暴雨对城市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失效,导致洪水冲毁道路、输电线路等设施,使城市的运输、供水供电等中断。据统计,1934~2005年72年间,乐成区域日最大雨量的前10位有7次发生在1980年以后,占70%。2004年,受“云娜”、“海棠”、“麦莎”台风影响,乐清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陆续发生3次严重的洪涝灾害,市区和虹桥、柳市、北白象、大荆等几大集镇都曾1次或几次被淹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活、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全市经济损失总计高达数十亿元。2005年7~8月“海棠”、“麦莎”台风连续2次引发特大洪水之后,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1.2大雾

乐清市境内历年平均大雾日数为19.6d,其逐月分布及其出现几率见表1。由表1可知,自9月开始雾日逐渐增多,至翌年春季及春末夏初达到峰值;自6月起逐月减少,至8月为全年最低值。一天之中,雾的出现几率以夜间至早晨最高,且浓度也最大,以午后出现的几率最少。

大雾特别是持续2d以上的雾害,会引起输电线路短路、跳闸、掉闸等故障,造成大面积断电,对交通和供电系统造成严重影响。2006年3月29日,受大雾影响,高速公路乐清雁荡至湖雾路段连续发生5起交通事故,10辆汽车先后相互追尾、刮擦,造成2人受伤。2007年5月9日受大雾影响,乐清段近300m的路段上双向共发生6起交通事故,14辆过往车辆相继追尾,造成5人受伤,其中2人伤势较重。

1.3高温

乐清站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是一致的。由图1可知,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距平上升率为0.32℃/10年。其中60~80年代负距平明显,为相对偏冷期;90年代开始,正距平显著增加,为相对偏暖期。乐清站各旬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1971~1980年为573d,1981~1990年为613d,1991~2000年为637d,增幅明显。高温不仅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还造成城市供水、供电紧张,并加剧城市光化学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

1.4大风

据风洞试验,高层建筑物的周围也会出现大风区,即高楼前的涡游流区和绕大楼两侧的角流区。这些地方风速都要比平地风速高30%左右。如果高楼底层有风道(通楼后),则该风道口处附近的风速可比平地风速高2倍左右。也就是说,当环境风速为6m/s时,风道附近就可达到18m/s,也就是8级大风。城市风灾会造成广告牌倒塌、简易房倒塌、输变电路刮断、信号灯和交通指示牌翻倒等,导致行人压伤、死亡,大面积停电断水、交通受阻等事故。据统计,乐清站1975~2000年26年间,风速≥10m/s的总日数达到205次,≥12m/s的次数达到72次。随着乐清高楼大厦的增多,城市风灾威胁也越来越大。

1.5雷暴

乐清市年平均雷暴日为51.3d,属高雷区,全年均有可能出现雷暴,雷暴次数自2月开始逐月增加,8月达到最高,为9.1次,9月开始逐月减少。乐清市10年雷暴总次数20世纪70年代为441次,80年代为398次,90年代为366次,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市中因雷击引起的财产损失(以计算机、仪器设备和电力线路等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损失动辄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防雷工作任重道远。

2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由于城市气象灾害种类多,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对灾害情况进行认真研究、细致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防御措施。

2.1加强科技研究,提高科技贡献率

气象科学是防御气象灾害的“尖兵”,在防灾、减灾中起着先导作用,许多城市气象服务的产出与投入效益之比为20∶1,有的达到40∶1。加强科学研究,应围绕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应对,组织精干力量对乐清市暴雨、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的物理量场特征进行总结,提炼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关键物理量特征指标,对上级气象部门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进行本地化。加快未布点乡镇的自动站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业务服务,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不仅要力求报出落时落点、量级范围,还要延长预报时效。

2.2加强预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城市气象服务能力

根据乐清市防雷工作起步不久的特点,加快建立雷电监测系统和防雷减灾应急体系建设,对易遭雷击的单位,应严格做好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防雷不合格的建(构)筑物不得投入使用。加强油库、加油站、化危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经营储存场所的年检[3]。

继续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积极推进水文、国土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气象防灾知识普及能力,充分发挥部门协同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提高城市气象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根据气象灾害轻重程度的预测结果,及时完成影像、图标警示信号的制作,迅速气象灾害信息。在城市中心或人流密集区设立电子显示屏,争取最大的信息覆盖面,为防灾减灾争取时间。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站、因特网、咨询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气象预警信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灾害性天气的最终识别和预警,建立基于gis的省-市-县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联防系统。

2.3完善预案编制,提高社会防灾综合能力

应高度重视近年来乐清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度增大、频次增多的客观事实,提高城市防汛排水系统的防御标准,加强城区排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城镇一级的各种预案,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气象及衍生灾害,并纳入预案,使得救灾人员和物资第一时间投入应急处置,并有效发挥作用。加强气象灾害评估和区划工作,有重点地合理配置好城市气象灾害应急防御队伍和物资。建立部门合作机制,提高城区气象灾害管理和防御能力[4]。

预防和减轻城市气象灾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需要一个强大的公共防灾、救灾体系,体系建设应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以人为本为原则。在救援方面,加强低保户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险和赔偿力度;加强小区、校园等社会基本单元或重点单位的气象防灾演习;加强市民自救互救的共同防御城市气象灾害能力。

2.4改善城市生态气候,重视气候资源保护

改善城市生态气候是防御城市气象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程度的空气污染都与大气中的空气流动、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有关。日照在城市总体布局中也有重要作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要考虑日照的年、季、日变化规律。城市绿化对净化大气、改善市区生态气候有重要作用,可起到降温、增湿、降低风速和减少噪音的作用。

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气象灾害,还可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气象局应抽调精干力量,研究建立城市气候模型,将气候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使城市和建筑物与城市气候相适应,作出最优化的建筑设计,创造出适宜居住的城市生态环境。另外,应该根据经济的发展和气象观测数据及气候变化研究,综合分析城市规划、设计等与气候资源之间的关系,修正有关规划设计体系和规范,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经济效益。继续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编制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建设规划,以指导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全面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5,6]。

3结语

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复合系统,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涉及社会各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种基础设施与建筑物的安全是防御城市气象灾害的基础,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是防御城市气象灾害的重要保证。气象局应当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开展大范围的宣传工作,利用宣传挂图、播放影音资料、气象科普小册子等形象生动的形式,让广大市民充分认识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努力提高市民接收和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和水平。

4参考文献

[1] 章国材.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2006年世界气象日主题[j].气象,2006,32(3):3-5.

[2] 韩淑云.气象预警塔预警防范气象灾害[j].城市与减灾,2008(2):48.

[3] 董旭光,王栋成.济南城市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c].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

[4] 胡晓梅,钟琦.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17-18.

第6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为农气象服务;内蒙古莫力达瓦旗

中图分类号 F320.3;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340-02

气象为“三农”服务一直是莫力达瓦旗气象工作的重点。近几年,莫力达瓦旗气象局针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始终在努力提高为“三农”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时效,虽然人员缺乏、工作基础薄弱、服务手段单一,但在莫力达瓦旗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1 气象为“三农”服务现状

1.1 队伍状况

莫力达瓦旗气象局现有职工16人,气象专业毕业且长期从事预报业务的只有1人,其他从事预报业务的人员,除新毕业1人外,其余都是长期从事地面测报,知识结构单一,老化严重,对当地作物生长规律缺乏认识,不能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气象服务的需要。

1.2 工作基础

2004年开展的生态监测业务,站点单一,代表性不强,取土设备陈旧,仍以人工采用土钻取土为主,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自2005年以来共建设了16个区域自动站,做到了全旗每个乡镇(办事处)均有区域自动站;全旗共有8部人工增雨火箭架,主要分布于北部和西北部乡镇(办事处),东北部乡镇(办事处)主要靠驻旗农场和部队增雨。全旗8个火箭作业点均有作业人员,但无专业作业技术人员,部分作业点达不到“两库一室”的建设。全旗仅有2010年建设的3块电子显示屏,无信息机,80%的村屯无广播大喇叭。

1.3 已有的流程和规范

电视天气预报规范化服务流程;气象信息规范化服务流程;气象决策服务流程;气象灾害服务流程;常规天气预报服务流程。

1.4 主要服务手段

1.4.1 加强组织建设。成立气象为“三农”服务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气象部门的指导产品并结合本地实际特点做好各项预报服务产品的订正工作,按照上级的服务技术指导开展针对性的为农气象服务。及时预报重大灾害性、突发性、转折性天气;建立了灾害直报系统,及时收集、上报灾情;在农事关键期制作农事专题气象预报。制定《气象服务周年服务大纲》,定期气象旬报、月报,在春播秋收关键期、低温阴雨、干旱和农业病虫害高发期,及时相应的指导预报,指导农业生产;及时短期气候趋势预测。完成了全旗农业气象服务区划工作,对大型农业开发和名特优品种的引进和种植提供了气候和生态认证服务。

1.4.2 建设区域自动站网。自2005年来,共建设区域自动站16个,分布于每个乡镇(办事处),基本形成了覆盖全旗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实现气象监测自动化。

1.4.3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在全旗建设8个人工增雨火箭作业点,合理布局,基本构成了人影作业网络,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每年抓住有利的天气时机,适时开展全旗人工增雨作业,每次作业效果明显,对旱情的解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抢占了农作物播种的有利时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4.4 多渠道气象信息。建立了飞信手机短信平台信息库、预警信息平台信息库。每天在电台、电视台、飞信手机短信平台、预警信息平台和互联网电子邮件上全旗各乡镇(办事处)24 h天气预报和旅游景点预报,遇有重大灾害性天气多次滚动播出,使全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了解气象信息,做好防范准备。

1.4.5 利用气象信息开展专项服务。利用已建气象区域自动站监测网,在汛期密切关注全旗各区域降水情况,及时制作气象雨情信息,开展适时汛期气象服务,确保安全度汛,减少了突发性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防火期,每天根据各气象要素实况观测资料以及未来天气形势分析,对火险做出等级预测,每天在电视上播出,及时做好森林防火防范工作。

1.4.6 大力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利用安全生产月、科普宣传月、“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宣传活动月、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对防洪防汛、防雹增雨、防雷减灾和防雷击急救方法等知识进行专题科普讲座,让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深入到千家万户,有力地促进了人民群众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

2 气象为“三农”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服务的精细化水平较低

农村气候地域差异明显,常伴有暴雨、冰雹等突发性灾害天气,现有气象区域自动站点观测项目少,气象服务的总体水平、服务内容等不能满足为“三农”服务的需求,特别是短期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的定时、定点、定量方面差距较大,预报的针对性、精细化水平低,服务产品单一,没有规范的服务工作流程[1-3]。

2.2 农业气象信息渠道单一,不能满足需要

过去由于需求简单,预报准确率不高,气象信息的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固定电话定时。近几年,手机短信、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莫力达瓦旗气象局曾试图解决信息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及时下传“三农”需要的信息,指导农民利用科学信息开展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然而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后一公里”仍是为“三农”服务的瓶颈,由于基础条件差,有线电视网络不能覆盖到乡下,有很多村屯地处偏远,手机无信号,互联网还没有普及,虽然建立了气象助理员和气象信息员,但由于地方政府资金不足,气象助理员和信息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起不到气象信息很好的辐射传递作用,气象信息的传递中间环节还较多,农民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丰富的气象产品。

2.3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不能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快,现阶段农民亟需得到更为丰富、更为贴近农业发展的农业气象信息,这就要求有更好的平台来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为农服务产品。而当前的气象服务产品准确性、适用性、针对性与农业生产发展需求有差距,长期预报、年景展望不够准确,不便于调整种植结构和安排农业生产,时间偏晚,农事建议指导性不强,服务人员的相关知识面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要求。

2.4 气象灾害预警响应体系建设不能满足农村防灾减灾需要

目前,莫力达瓦旗气象信息主要传播媒介有广播、电视、网络等。农村基础条件差,70%的农户掌握气象信息仅来源于电话传真的短期公众服务产品;气象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农民无法及时有效的接收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4]。

2.5 为“三农”服务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基层气象局距农村生产实际最近,处在为“三农”服务的最前沿,是气象部门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近年来,基层气象局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对农业实时动态掌握不及时,重理论、轻实际,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指导性不强,不能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气象服务的需要。

3 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分析

莫力达瓦旗是呼伦贝尔市的主要农区,是农业大旗,农业结构布局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二元经济结构,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占有一定比例,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种植业生产中,普遍种植一年一熟制作物,受水资源分布空间不均等因素的约束,基本属于雨养型农业,大豆、玉米、马铃薯、水稻是莫力达瓦旗种植业主导产品,中草药、菇娘、黄烟作为特色种植产品,发展较快。目前,全旗耕地面积达50.67万hm2,粮食生产在全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地位。近年来,莫力达瓦旗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灾害性天气呈加重趋势,气象灾害仍是制约莫力达瓦旗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灾害性天气如雷电、大风、干旱、冰雹、低温、寒潮等每年均有发生,农业生产力低,因此,做好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预报预警、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对全面推进莫力达瓦旗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措施

4.1 大力提升气象服务的科技水平

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和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提高中短期、短时、临近及灾害天气预报预警水平。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工作,突破传统、单一的天气预报信息服务模式。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调查和影响评估;不断提高对农业病虫害、地质灾害等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5-6]。

4.2 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和完善气象服务流程和规范,制定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多种形式的气象信息传播平台[7]。建立乡镇(办事处)气象信息服务站,乡乡有分管领导、有气象助理员、有应急响应预案、有预警信息接收设备,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和预警信息接收设备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优质的气象信息服务。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优先完善天气敏感区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使所有乡镇(办事处)和部分行政村都能建有自动气象站[8-9]。二是按乡镇(办事处)种植面积不同,配备作业系统和作业技术人员,抓住有利的天气时机实施人工增雨抗旱防雹作业。三是建设气象灾害预警响应体系,在乡镇(办事处)、行政村、自然村建设气象灾害信息自动接收系统,落实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快速响应机制。

4.4 加强部门协作,完善气象信息渠道

加强气象与农牧业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等部门的合作。利用其为农服务相关项目建设中的硬件设备提供信息服务,开展联合会商、服务信息。增加和调整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频次,增加滚动字幕。建立气象为“三农”服务热线电话[10]。遇有重大气象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通过移动、新联通客服部集中。

4.5 加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利用区域自动站获取的资料,合理开发气候资源。进一步开展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和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揭示不同类型农业气候资源特征、规律和合理开发的途径,开展气候资源精细区划、气象灾害区划和种植(养殖)区划,指导农民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科学防御气象灾害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陈俊春,陈颖.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三点”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8(1):142-144.

[2] 党修伍,张学贤,张永芹.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7):2119-2120,2122.

[3] 和平,田锴,王英.小议公共气象预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生产[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9):61.

[4] 山嶷,张永财.海东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思考[J].青海气象,2007(2):51-53.

[5] 朱明,赵世黎,梁代荣.气象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9(4):175-177,180.

[6] 杨祥珠,娄伟平,董家明.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服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9):2772-2773,2782.

[7] 张鹏,杨秀华,杨秋利,等.新农村建设中气象服务的探讨[J].农技服务,2011(3):366-367,370.

[8] 吴延年,王建胜,严春银.需求与对策: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调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5-37.

第7篇

论文摘要:结合黑龙江省2008年短期气候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分析了2008年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气候总趋势及农业气象年景,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估计,并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农业生产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指导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

1 农事活动季节天气气候总趋势

预计2008年3~10月全省气候总趋势是:降水总体正常,气温接近常年,生长季热量前期较高,后期部分月份略有不足。

b.夏季 降水全省接近常年,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降水集中在7~8月。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值,7~8月有明显阶段性低温。

c.秋季降水全省接近常年,基本呈东多西少的局面。气温正常略低,全省平均比常年低0~0.2℃,并且明显低于近几年,初霜大部分地区略旱。

2 农业气象年景展望

利用气象资料,综合上述短期气候预测结果分析认为2008年热量基本够用,降水正常,总体气象条件接近常年,好于干旱的去年。影响全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春旱、夏季阶段性低温和病虫害,农业生产为平偏丰年(与近5年平均比较)。

3 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分析

b.阶段性低温。预测全省7~8月将发生阶段性低温,对作物生长发育有一定不利影响。

c.局地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或虫害。

d.局地有冰雹、大风、暴雨、洪涝等突发性灾害发生。预测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易发生局地短时洪涝灾害。"

4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a.播种期全省主要农区的大部市县封冻前耕层土壤处于干旱状态,底墒较差,加之预测2008年春季大部农区降水偏少,因此2008年春播期可能出现明显干旱,主要旱区位于西部,松嫩平原西南部旱情尤其严重,对小麦和大田作物适时播种不利,且影响播种质量。其它地区墒情适宜,有利春播正常进行。

b.大田生长期 夏季气温正常,热量基本够用,但7~8月有明显低温时段,对作物生长不利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可能导致局地发生短时洪涝灾害,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c.灌浆成熟期 秋季气温正常略低,且明显低于近几年,初霜大部分地区略早。整体来看,气象条件对作物子粒灌浆成熟不利。

5 农业生产建议

a.建议农民朋友要建立防灾减灾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克服麻痹思想,增强科学种田意识,积极参加大型科技普及活动及科技培训,精心做好备春耕工作,精选种子,提早检修农机具,抓住有利天气进行整地、耙地、送粪。

b.建议旱区尤其是西部要做好抗春旱、保春种工作,以保墒、增墒、抢墒为重点,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另外,由于2007年全省发生严重的夏季干旱,降水异常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水资源短缺,对水田生产极为不利,因此稻区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

c.各地要参考气候预测,充分考虑当地作物生育期热量状况来选择作物品种,防止越区种植,切记不能把2007年的热量作为参考来选择品种,因为2007年是罕见的高温少雨年份,2008年的热量将不如2007年,建议各地将早、中、晚熟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以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

d.低温是影响2008年全省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地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形势,提前做好抗低温的工作。

第8篇

(1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甘肃西峰745000;2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为了对当地苹果生产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有必要对苹果花期霜冻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对西峰农试站苹果开花日期观测资料及结合灾情调查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庆阳市苹果花期霜冻危害的致灾因子主要是西峰区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和正宁县4 月极端最低气温,两因子的影响权重分别达24%和76%;进而建立了庆阳市苹果花期霜冻危害风险模型并计算了灾情指数。使用该模型对1990—2012 年苹果花期霜冻灾害风险评估结果与相对气象产量进行对照分析,表明灾情趋势完全一致,且灾情等级有差异,即发生霜冻危害程度与苹果所处的开花时期有关:苹果开花初期遇低温霜冻时危害较轻,开花末期或坐果期遇低温霜冻则危害较重。评估结果与实际吻合,所得模型具有客观实用性。

关键词 :庆阳市;苹果花期;霜冻;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S166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594

基金项目:甘肃省气象局科技处“果树气象灾害风险的综合评估技术和方法研究”(2014-12)。

第一作者简介:张谋草,女,1964 年出生,甘肃宁县人,高级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农业气象应用工作。通信地址:745000 甘肃省庆阳市气象局,Tel:0934-8213784,E-mail:zhangmc8811@126.com。

收稿日期:2014-06-23,修回日期:2014-09-22。

Risk Assessment of Meteorological Frost Disaster During the Blossom Phase of Qingyang Apple

Zhang Moucao1, Yao Xiaohong2, Zhang Hongni1, Zhou Zhongwen1, Che Xiangjun1, Du Jun1(1Qingyang City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Gansu Province, Xifeng 745000, Gansu, China;2Tianshui Meteorology Bureau, Tianshui 741000, Gansu,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of local’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ssessthe risk of frost disaster during apple florescence. This paper used statist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observeddata from of apple’s blossom date which were got from Xifeng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main hazard factor of frost disaster during the flowering phase of Qingyang apple, was the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of Xifeng during mid April to early May and Ningxian’s in April. These twofactors’influence weights had achieved 24% and 76%, respectively. Then, we built an evaluation model offrost disaster during the flowering phase of Qingyang appl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frost disaster duringthe flowering phase of apple from 1990 to 2012 by the model, it showed that apple was frosted would be harmedlightly while its early blossom phase, but seriously while its final blossom phase or fruit bearing phase.

Key words: Qingyang; Blossom Phase of Apple; Frost; Risk Assessment

0 引言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业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为了应对气候的这种变化,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人们在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2-4],刘德祥等[2]、邓振镛等[3]和王鹤龄等[4]认为宜将过去以粮为主的格局向粮、经等多种种植的格局转变。庆阳市种植业结构也由过去以粮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向以粮、牧、林果等多种种植结构形式的转变。庆阳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区,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光、热、水在年内时空分配不均,形成了冬冷多晴,夏热雨丰的气候特点。该地年平均气温8.7~10.0℃,年降水量409.5~609.8 mm,年平均无霜期150~193 天,年日照时数2262.2~2527.0 h,太阳辐射总量5000~5600 MJ/m2,苹果生长季≥10℃积温为2800~3040℃,日照时数为1020~1140 h。这种气候有利于苹果的着色和甜度增加,因而该地苹果在国内属优质果品,苹果种植也是其主产果业,2012 年全市种植面积达78600 hm2,产量达42933×104 kg。姚玉壁等[5]认为庆阳市气候宜以苹果的种植最为有利,但是近年来气候变异,暖冬现象日趋明显,造成果树萌动期提前,初春寒潮降温天气增加,晚霜冻危害出现频繁,影响着果品的品质和产量[6]。为了估算灾害对果业造成的影响程度,为农业生产安排提供依据,杨仕贤等[7]、陈香等[8]、李美荣等[9]和许彦平等[10]就不同气象灾害对农、林果业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提出定性评估模式。由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具有地域性,同一强度的气象指标在不同的地域上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笔者拟对此类评估模型及其参数进行验证和修正,以期建立苹果花期霜冻危害风险模型用以对庆阳市苹果花期受霜冻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果农进行果园管理,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计算方法

文中用到的计算及数据分析均采用Excel 电子表格中统计函数及数据分析工具。

1.2 产量资料的处理

苹果产量(1991—2012 年)取自庆阳市统计局。庆阳市苹果种植主要分布在正宁、宁县、西峰、镇原、庆城和合水6 县(区),且苹果种植后基本是从第3 年挂果,第5~6 年是苹果产量最高时期。该地苹果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变化,每年有新增种植面积,也有老树退化面积。因此采用单产进行气象产量的分析不仅不同树龄的产量有差异,而且不同果园的产量也有差异。因此,为消除此因素影响,对该地苹果总产采用Excel 电子表格中的二次曲线拟合方法进行分离,同时为消除空间上的差异,用相对气象产量[4]作为分析指标。Ys=(Y-Yt)/Yt …………………………………… (1)式中,Y 为庆阳市苹果总产(kg),Yt 为趋势产量(kg),Ys为相对气象产量。

1.3 苹果开花期日期及花期遭受霜冻气象资料气象资料取自相应县的国家气候站。正宁、宁县苹果开花期一般在4 月上旬至下旬,西峰、镇原、庆城和合水县苹果开花期一般在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由于苹果的物候观测资料不完整,正宁、宁县、镇原、庆城、合水这5 个县苹果开花日期以调查和走访群众为主,西峰区苹果开花期资料取自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观测资料。苹果花期受冻气象指标主要是最低气温<0℃持续天数、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11- 14]。物候资料和气象资料年代是同步的,其中西峰、正宁县资料年代为1990—2012 年,宁县、镇原、庆城、合水资料年代为2001—2012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致灾因子的确定

统计了各县(区)对应开花期的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最低气温<0℃持续天数、极端最低气温与<0℃持续天数积等因子进行两两组合后与苹果的相对气象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苹果花期霜冻危害影响因子与相对气象产量的回归模型(见式(2))。由此可知,庆阳市苹果在花期受晚霜冻影响的主要因子是西峰区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和正宁县4 月极端最低气温。

Ys=0.1026+0.0129Tn 西峰+0.0415Tn 正宁(n=23,F=1.1683>F0.33) ………………………………………… (2)式中,Ys 为相对气象产量,Tn 西峰为西峰区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Tn 正宁为正宁县4 月极端最低气温(℃)。2.2 开花期霜冻灾害风险评估2.2.1 灾情指数灾情风险指数采用模型[10]见式(3)。P=H×V ………………………………………… (3)式中,P为灾情风险指数,H为相应灾害的影响权重,V 为相应灾害等级值。实际工作中可按照灾害发生的概率设定可能等级,按损失的强度或根据灾害对其造成的灾情程度设定等级强度进行风险评估[11-16]。以苹果花期西峰区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和正宁县4 月极端最低气温作为霜冻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作为苹果开花期霜冻灾害风险评估指标(Pi)(见式(4))。

Pi =Σj =12 (Hj ×Vij) ……………………………… (4)

式中,Vij 为苹果花期霜冻灾害等级分值,i 为1990—2012 年各年份排序(i=1,2,…,23);j 为霜冻灾害2个风险因子,j=1 为西峰区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j=2 为正宁县4 月极端最低气温;Hj为相应灾害因子的影响概率,即H1=[0.0129/(0.0129+0.0415)]×100%=24%,H2=76%。灾情指数(Pi)越大,表明苹果花期受霜冻灾害危害越重,对苹果产量影响就越大。

2.2.2 分级标准用逐年西峰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正宁4 月极端最低气温与其相应因子<0 年份的平均值之比作为灾情等级的分级标准。其比值<0 的年份为无灾,≥0 的年份值按照数值的离散程度将灾情确定为轻、中和重3 级。

依据灾情指数和分级标准得出该市霜冻灾害风实际产量等级的对照情况(表3)。由表3 可知,在所分析的23 年中,苹果相对气候产量出现负值的年数是8年,评估中有灾年数是8 年,评估准确率达100%,无漏评年份。而指标评估等级与产量实况等级差异较大,在出现灾害的8 年中,仅有1990 年和2003 年的评估与产量实况一致,其余6 年的评估等级与产量实况有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霜冻发生时苹果所处的开花时期有关,一般苹果在开花初期,遇低温霜冻危害较轻,在开花末期或坐果期遇低温霜冻危害较重,特别是在坐果期遇到低温霜冻时会造成绝收。如2006年霜冻评估级别为重,产量实况级别是中,霜冻发生在4 月12日,此时苹果处在开花始期;2010年指标评估为重,产量实况级别是轻,霜冻发生在4 月14 日,此时苹果处在现蕾期。

3 结论与讨论

庆阳市苹果主产地位于南部和中部地区,因此选取中部的西峰区和南部正宁县的4 月至5 月上旬的极端最低气温资料能代表该地区霜冻出现时对苹果的危害情况,且两因子的影响权重分别达24%和76%。用此两因子进行该市苹果花期霜冻危害评估与其相对气象产量进行对照,其趋势完全一致的,因此用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灾害评估因子,利用(4)式模型进行庆阳市霜冻灾害发生时对苹果危害的评估是可行的。

用笔者建立的灾情指数模型进行趋势评估与相对气象产量是一致的,但用模型进行评估的等级与相对气象产量的等级有差异,模型预测的等级比相对气象产量得出的等级量要高。主要原因在于霜冻灾害出现后,由于不同果园所处的周围环境、土壤肥力、管理措施等条件不同,同时不同果园灾后所采取的恢复措施也不一致,灾害对苹果产量的影响程度就不同,因而灾情评估等级要视低温霜冻发生时苹果所处的开花时期及其果园的环境、管理措施等而定。若低温霜冻出现在现蕾或开花始期,则评估所得的灾害等级比相对气象产量等级高;若低温霜冻出现在苹果开花末期或坐果期,则评估等级与相对气象产量等级基本吻合。这与许彦平等[10]采用模型做的天水市蜜桃霜冻灾害等级的评估有差异,说明该模型在使用时应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因素。今后还应在苹果开花的不同时期(即分现蕾期、开花始期、开花普遍期、开花末期、坐果期)对气象因子和地理环境因子进行同时试验,对模型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 李袆群,王春乙.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2):123-129.

[2] 刘德祥,赵红岩,董安祥,等.气候变化对甘肃夏秋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5,27(6):806-812.

[3] 邓振镛,张强,刘德祥,等.气候变暖对甘肃种植业结构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J].中国沙漠,2007,27(4):627-632.

[4] 王鹤龄,王润元,张强,等.甘肃省作物布局演变及其对区域气候变暖的响应[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3):413-421.

[5] 姚玉壁,李耀邦,张谋草,等.陇东黄土高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林果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73-77.

[6] 蒲金涌,姚小英,姚晓红,等.气候变暖对甘肃黄土高原苹果物候期及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8,29(2):181-183.

[7] 杨仕贤,张好艳,张春红,等.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技术及应用研究[J].安微农业科学,2010,38(18):9738-9740.

[8] 陈香.福建省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生态学杂志,2007,26(6):961-966.

[9] 李美荣,朱琳,杜继稳.陕西苹果花期霜冻灾害分析[J].果树学报,2008,25(5):666-670.

[10] 许彦平,姚晓红,万信,等.天水蜜桃开花坐果期霜冻灾害气象风险评估[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5):606-610.

[11] 柴芊,栗珂,刘路.陕西果业基地苹果花期冻害指数及预报方法[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4):621-626.

[12] 屈振江,刘瑞芳,郭兆夏,等.陕西省苹果花期冻害风险评估及预测[J].自然灾害学报.2013,22(1):219-225.

[13] 李健,刘映宁,李美荣,等.陕西果树花期低温冻害特征及防御对策[J].气象科技.2008,36(3):318-322.

[14] 张海娜,李晶,吕志红,等.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估[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3):24-28.

第9篇

[关键词]气象服务 公共气象 服务主题

[中图分类号] Q938.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90-1

0前言

公共气象服务指的是气象部门利用一系列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将气象信息和技术服务提供给政府、社会、公众以及生产部门的过程。公共气象服务包括很多个组成部分,比如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等等。我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是在2008年成立的,它的成立代表着在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已经加入了公共气象服务的内容。在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公共气象服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等等。目前,政府职能在改变,社会对气象部门公共服务有了更大的需求,开始逐渐凸显出来了公共气象服务研究主题。

1数据与方法

在数据来源方面,本文以气象服务为主题,对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了搜索,在2013年以前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得到的论文有4500篇,将那些会议发言稿、简讯以及作者不明的文章给剔除掉,一共剔除了300篇文章。

研究方法:本文选取了文献计量学范畴中的知识图谱方法,比如词频分析、因子分析、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等等,作为一种图形可视化方法,可以将学科内部知识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给直观化的显示出来。其中,在文章或者讲话中,一个词语出现的次数就被称之为词频。通过对主题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对某一个领域或学科的研究热点有效获取,从而对可能的研究热点转移趋势进行捕捉。词频分析法指的是找出那些关键词,这些词语可以将文献核心内容给揭示或表达出来,通过对研究领域文献中关键词出现频次高低的分析,可以对该领域研究热点以及发展动向进行有效的确定。

2公共气象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在气象服务中,继“效益”、“气象条件”以及“对策”和“数据库”之后重要的研究关键词就是公共气象服务。对所选的论文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出的关键词数量为2900个,如果关键词在词意方面有合并关系,就进行合并,处理后,大于5的关键词一共有84个词,代表了本研究领域在方面至少在5篇以上。将检索关键词如气象服务、气象、服务等取消之后,位居前列的就是公共气象服务。比如气象服务的词频为250,气象信息的词频为100,气象的词频为98,服务的词频为67,公共气象服务的词频为37排在它后面的有专业气象服务、服务系统、系统设计、灾害、农村以及天气预报等等。

通过共词分析可以将相同研究主题文献间的联系给揭示出来,对本领域的学科结构以及相关领域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反映出来。通过同时感知到两次的相对频率可以有效衡量两个词间的联系。利用共词词频次矩阵可以有效量化多个关键词两两共现情况,对这些关键词的共现词频进行了统计,得出一个共词频次矩阵,我们可以看出来按照词频大小与公共气象服务相关的关键词分别是公共气象、应用、系统、应用气象等等。

公共气象服务研究的分类识别:运用相关的统计学方法来因子分析共词频矩阵,就可以得到公共因子抽取情况,通过相关的图表我们可以得知,抽取出来的13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解释贡献率为87.23%,也就是说将关键词分为13个类别,可以对气象服务研究领域87.23%的信息进行解释。提取的关键词是旋转平均正交,因子负载不小于等于0.5的因子。命名这些因子,就可以将中国气象服务领域研究热点分布给得出来。其中在公共气象服务类别在因子负载方面都没有小于0.7,说明在气象服务研究中,一个热点就是公共气象服务。

公共气象服务研究的层次性:采用系统聚类法来分类上文所提到的共词词频次矩阵,在分类的时候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并且依据的是组间距离的相似性,这样可以将研究领域主题聚集的情况给反映出来。主要可以得出这些结论,一是在气象服务主题中,总体上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分别是气象信息服务研究和气象灾害防御,前者的关键词是气象信息,后者的关键词是防灾减灾。二是关键词聚集程度可以将研究领域内被关注的层次性给直观的反映出来,那些比较明显的领域层次分别是气象信息服务、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应对、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应用气象服务等等。三是应用气象服务领域研究层次包含了公共气象服务研究领域,在气象服务背景下,公共气象服务研究主要关注的内容分别是灾害、系统、服务农村等。公共气象服务研究领域下有着分散和扁平的主题,说明公共气象服务研究有着较为广泛的涉及面,并且应用和实践比较的偏重。

其中,气象服务总体评价的两个重要维度是服务专业性和气象时效性,服务专业性指的是关注气象服务中气象服务内容和气象服务技术手段的程度,而气象时效性指的是对气象服务业务内容时效性关注的程度。

3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公共气象服务主题已经成为气象服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公共气象服务主题,希望可以促进公共气象服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