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8: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机电产品市场营销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地方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57-03
引言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愈来愈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连续位列榜首。由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企业更希望能够觅得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营销技能的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如何把专业知识融入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便成为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而在全国2 286所高校中,地方院校就占到2 179所,占比95.3%[1]。因此,地方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专业的比较优势就是专业特色,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和学生的就业。对于一般地方院校而言,常常在某些专业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素质也较好。但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在地方院校多数是较新专业,缺乏吸引学科建设资源,因而也往往是地方院校的相对“弱势”专业,其按照传统模式培养的营销专业毕业生,也往往因为不具有比较优势而不具备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取长补短、错位竞争,既体现地方院校特色,又具备营销专业基本技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期望能对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思路起到开拓作用。
一、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杨柳(2006)在其硕士论文中对于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必要性作了十分详细的分析[2]。尽管作者是站在整个高学层面上讨论该问题,但本文认为,在市场营销专业特色建设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杨柳在其论文中认为:
第一,特色建设是高校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分配都是由中央统筹管理,学校的任务就是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但在市场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改变,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考虑市场需求,实现差异化培养,而特色培养则是最为有效、可行的实现途径之一。
第二,特色建设是高校获取有效资源的必然要求。资源的有限性是管理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伴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就读大学的人数则呈减少趋势,如何通过特色建设,吸引优秀生源就成为企业未来生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第三,特色建设是高校自身层次性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和部属院校相比,地方院校在师资、生源、可利用资源等各方面略逊一筹。地方院校避开这种劣势,进行特色人才培养,总体上也丰富了我国人才的层次。和飞(2003)认为,多样化是美国高等教育保持高水准的基本原因[3]。
第四,特色建设是高校满足区域经济差别发展的外在要求。地方院校更多地承担着为所属地方培养人才的任务,因而,从现实角度考虑,地方院校也必须考虑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和人才要求的特色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日趋深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加强各专业人才的特色培养,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当前需求最为旺盛的专业之一,也必须未雨绸缪,加强特色人才的培养,以满足日趋明显的差异化需求。
二、 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特色,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那就是“事务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从解释可以看出,特,具有独特性、统一性、代表性和积淀性的特征,既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优异本质表现,又是事务在发展中的历史沉淀。因此,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就是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授课内容及运行机制等。关于特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许多文献都有论述,如毛成等人从培养方案方面描述了几点不足,包括未反映社会需求、缺乏特色和个性化、重理论轻实践等[4]。结合众多文献和作者自身的认知,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地方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尽管很多学校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中都有培养目标,但多数大而空,不具备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且,培养目标上没有考虑到所依托学校的优势专业,使得培养的学生缺乏竞争优势,就业压力也就比较大。尚钢在《关于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理论思考》中也提到,在人才培养特色建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三个重要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培养目标建设[5]。因而,目标作为导向,没有明确的目标,人才的培养就失去了方向。
(二)专业课程设置过于机械
目前,多数高校课程设置都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育,共性课程多,培养的学生尽管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对相关行业知识的了解。因而,学生毕业后需要长时间熟悉产品知识和行业背景知识,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风险。另外,由于课程设置中实践训练环节太少,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基于上述课程设置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因缺少行业知识而缺乏竞争力。戴林富[6]在其文章《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刍议》中,强调培养创新包括培养内容的创新,而培养内容则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因此,相对于目标作为方向,课程体系则为载体,良好的载体是通向目标的重要条件。
(三)培养手段过于单一
目前,地方院校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手段多是采用“课堂+实验”的培养方式。课堂,即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传授学生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则是学生走进计算机机房,利用模拟软件对营销的某个环节进行模拟。基于上述方式培养的学生尽管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也了解一些软件的使用,但其整个学习过程完全和社会脱节。即使一些学校能够提供和创造条件开设一些专业实习课程,大多也是由老师带领一批学生到企业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四)专业优势未能充分利用
很多地方院校都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的学科优势,但学校在进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时,往往忽略了这一优势。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广西区工科类院校的代表、全国四所著名的电子类高校之一,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通信工程与微电子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学校的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学科优势。尽管近年来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明确提出专业的“带机、带电”,但实现工(科)管(理)的真正结合,还需要不断的借鉴和探索。
综上所述,地方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尽管拥有自身的专业优势,但并没能实现专业知识和营销技能的有效结合。如能把这种专业优势和市场营销技能融入到营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势必能够培养出专业优势突出,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
三、 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对于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为了使对策更加具体化,下面的对策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一)关于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
关于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那就需要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用文字的方式明确培养目标。
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方向有突出特长,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从事营销策划、商贸业务、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该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对营销专业知识、计算机和外语水平的培养目标,并没有体现出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有效结合。因此,针对该目标,本文认为应该加以修正为:具备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掌握电子信息类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在信息产业领域从事营销策划、商贸业务、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关于培养手段问题和专业优势问题
关于培养手段和专业优势问题,本文提出了“1+1”培养模式。一方面解决培养手段单一化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突出专业优势,即关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机电、通信等学科方面所拥有的传统学科优势。
“1+1”培养模式,即“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电子信息教育”。前者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后者强调利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专业优势,突出行业背景及产品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
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共设两个方向:销售管理和国际市场营销。但这两个方面所开课程均没有体现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类学校的专业优势。因而,本文认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应该把本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于为我国的电子信息类产业服务。根据营销人员工作环节的不同,从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环节入手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结合该校作为电子信息类高校的优势,突出“带电”色彩,保证学生一方面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信息产业的发展背景和信息类产业相关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产品结构。
(三)关于课程设置问题
关于课程设置的问题,关键是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特色模块的学习,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区别于其他高校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大众化培养。该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分析出目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培养目标,加以修正,从而从内容上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目前的课程群设置
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群的设置如表1所示。
上述表格中,“专业”均指市场营销专业,基础也指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基础,因而所有课程设计中均没有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专业特色的衔接。这种课程设置尽管可以很好地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知识的通识教育,但缺乏行业背景和产品知识的教育,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培养的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学生就业压力增加。
2.调整的目的与思路
本论文通过研究,挖掘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类高校的专业优势,以便对课程群进行重新设置。经过调整后的课程群将在以下两个方面突出特色优势。
第一,课程设置方面具有电子信息行业特色优势。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将必修信息产业经济学、电路分析基础、机电产品基础等课程。学校拥有开设这些课程的基础,商学院拥有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机电产品基础也是商学院曾经开设的课程。
第二,教学实践方面具有行业特色优势。信息产业被广西“十一五”列为支柱产业,桂林市拥有大小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00多家,产值占全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2/3以上。目前,已有清华同方、中软公司、国信科技、托普公司等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在桂林安家落户,因此,桂林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市场营销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集中实践环节提供了扎实基础和基本保证。
结合一般地方院校的专业优势,开展对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7],尽管在很多专业特色明显的高校已有应用实践,但理论研究不足,系统性不够,因而缺乏推广依据。本文利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结合地方院校的专业优势,力求对地方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系统分析,从而为全面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分析基础。另外,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背景,或工科、或理科、或医学、或农业等不一而从,这些地方院校都在自己的传统学科里颇具特色和优势。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院校在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本身所具有的专业优势,使得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日趋同质化。仍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该校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类专业方面颇具优势,但该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却抛弃了这种优势,从而失去了专业特色,使得专业缺乏竞争优势,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因此,就地方院校而言,如何培养出既懂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又具有产品知识和行业知识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本论文希望在前述的基础上,能够对地方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小峻.彰显特色:地方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08,(1):46-49.
[2] 杨柳.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4):6-8.
[3] 和飞.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J].高教探索,2003,(4):24.
[4] 毛成,蔡玲丽,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磁性材料特色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09,(1):70-72.
[5] 尚钢.关于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理论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00-103.
关键词:营销课程 课堂实效性 研究探索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深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在机电类专业中开设营销课程是培养综合性技能型人才的必需,是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必需,是提高新时期大学生职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它有利于培养高职大学生理性认识市场经济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开设营销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掌握相关专业操作技能和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对于机电类专业,培养学生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市场经济认识能力是培养综合性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与义务教育阶段不一样的是要重点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一种“坐下来会写,站起来会说,走出去会干,善于沟通和传播”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其次,我国仍处于发展建设时期,要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此对于机电类学生而言,机电产品营销也是很好的一个就业方向。
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随着大学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导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亟待提高,也为高职院校的文化教育提出了难题。据调查,目前大一阶段100%的学生拥有手机,70%以上的学生拥有电脑,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虚拟的刺激的世界里遨游,导致对上课的兴趣越来越小,导致上课玩手机、聊天、打瞌睡、听音乐的现状越来越严重。因此,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分析现象,形成这种不良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教师方面讲
由于评职称和晋升的压力,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写论文、做课题、申请项目上,由于精力有限,在备课、上课、听课上显然花的时间少了,多年来,用的是同一个课件,内容也没有根据学生情况的改变而修改,导致上课乏味、学生打瞌睡的情况。
2.从学生方面讲
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上课玩手机、听音乐、打瞌睡,而打瞌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头天晚上上网玩游戏或看电视睡觉太晚造成的。有不少的学生就读的专业是当初调剂的,对专业兴趣本来就不多,再者,加上目前网络充斥的各种非主流文化的熏陶,导致学生厌学、厌课情绪比较严重。
3.从教材方面来看
现在很多课程所选的教材三五年都不变,特别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内容发展变化较快的课程,不及时更换教材,就不能体现课程的特色和专业知识的与时俱进。
4.从教学方法方面看
现在的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都较完备,差不多每个教室都配有投影设施,大部分的老师采用的都是多媒体教学方法,而单一的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只浏览PPT内容,不听老师讲的内容,长期下去也达不到好的效果。而且单一采用PPT演示教学,会导致教师的授课能力得不到提高,过多的参考别人的课件。
三、营销课程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因此教师本身的知识和业务能力很重要。要摒弃只为晋升和评职称的不好现象,行使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派相关专业教师下企业调研和锻炼,将企业和市场的最新知识带到课堂上来。要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专心上课、经常听课,要不断强化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要多关注时事新闻,网络热点,多跟学生沟通和交流,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对你感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对你上的课产生更大的兴趣。
2.采用多形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目前机电类专业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跟机械类知识打交道,因此,营销作为一门理论前沿课程,只要认真去揣摩和备课,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一,多讲授营销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二,要多讲案例,让学生在一个个现实的故事里将知识融会贯通;第三,让学生多参与,让学生站起来、让学生说出来,不断地提供他们上台讲话的机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第四,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布置一些小的方案设计和调查研究,做成PPT进行全班演示讲解。
3.确定课程定位,架构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是教学的基本架构,目前已有许多高校在研究本校教材建设,目的就是要让教材更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教师因材施教更有理有据。针对机电类专业的特色,将课程的教材依据机电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将教材细化为知识、能力、素质架构,将整本教材分为主要三个部分,再根据机电类学生的特色,对人际交往、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等能力目标相关的教材内容进一步细化。
4.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目前在学校硬件设备条件提高的基础上,从以前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已经演变为“一台电脑,一块屏幕”的教学方法,对于营销课程来说,单纯的采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是不可行的。应该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应该主要以多媒体教授为主,以案例教学为辅,重要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小结和归纳。可以采用图标或框架总结的形式,让学生对营销的基础知识不至于感到枯燥。
对于能力目标培养部分的内容,比如要掌握市场调研的方法和品牌商标设计的要求等内容时,可以采用市场调查分析的方法,布置小课题,让学生自己组队安排任务,进行市场的实际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做成PPT进行汇报演示。
对于素质目标培养部分的内容,例如市场预测里的头脑风暴法和小组讨论法的应用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分析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布置新的任务,让大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角色扮演来解决问题,在情景模拟中让大家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掌握营销的专业知识。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教学,让学生没有空余的时间去做打瞌睡、玩手机之类的事情。其中的“想方设法”就是要根据机电类学生的特色,将课程内容细化到一定程度,对于细化后的课程内容,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就能很好地提高营销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效性,获得双收互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秀峰.高职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与实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2]张丽娟.提高高职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5).
关键词:机制专业;教学改革;模式
机械制造是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一门学科,其中,制造技术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目前机械制造行业虽然还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为主,但是,现代制造技术正在迅速取代传统制造技术,掌握新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为生产现场输送既懂现代制造技术,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工艺技术人才,正是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发展的广阔市场前景。
目前,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基本上是参照普通高校相同专业建立起来的。因此,高职教育除了和普通高校机械制造专业一样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外,还有与职业技术教育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在此笔者就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改革提出一些思路。
一、注重素质培养,建立以现代制造技术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以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为依据完善课程体系,采用适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推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较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突出了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专业课程体系上,精缩传统机械理论课,增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课程。现代化的机械制造技术就是本领域里的先进科技和信息科技的紧密结合,信息科技的关键又是计算机技术,大量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是机械行业的方向,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中的核心技术。
在具体课程设置上,遵照“够用”的原则,精减一些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一些不常用的知识,整合一些课程,减少一些课时。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合并为工程力学,以材料力学的内容为教学重点;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两门课程整合为机械设计基础,以机械零件的内容为教学重点。
在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上,遵照“实用、管用”的原则,精减一些与专业方向不一致的课程,把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合并为机械制造基础;增加计算机应用技术、CAD技术、数控加工技术、PLC控制技术、数控系统维修技术、CAD/CAM技术的课程和上机练习的时间。
在选修课的设置上注重培养具有专业扩展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双重特点。一是在限定理论选修课中,主要进行了专业扩展,开设了工业管理、网络技术、计算机编程语言、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工程检测技术、工厂供电、机电产品营销等10门课程,要求选择其中5门;二是在任意理论选修课中,主要进行的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开设应用文写作、文学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社交礼仪、心理学、书法、演讲与口才、管理科学、中外民俗、市场营销、领导科学、公共关系、工商管理、普通话等课程,要求选择其中5门。
二、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现代机械制造实验实习基地
现代加工技术,很多时候都是在人们的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情况下进行的,和传统加工相比,它显得更抽象。所以有机械学科的院校,都不惜花巨资建立现代化的CAD设计中心、数控加工实习基地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实习场地,以加强CAD、PLC控制、数控技术、CAD/CAM的试验与技能培训,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在金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上,精心设计各种综合性的试验与实习项目。金工实习,尽快从传统的普通车床操作过渡到数控机床操作;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力争结合生产实际选题,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手段进行开发性设计,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手段的技能,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的思想很大部分是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与教材的选配上,所以精化、整合老教材,增编新教材是进行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一步。传统的基础知识要讲,人文知识要学,新知识要加强,实践要增加,课时还要压缩,要处理这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做到主动积极地学、自觉地学、创造性地学,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CAD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教学方法开发过程中引入“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设计方法”。它主要包括两个基本过程:第一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工人专家访谈会”确定某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顺序,并对其进行分析描述。第二步,学习领域设计。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学习领域,针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准确确定和描述所对应的学习领域,给出学习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并将学习领域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得到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计划,完成学习领域设计。
四、教学与科研并重,造就新一代师资队伍
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知识更新达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及动手技能,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也是职业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论文摘要:生产发展的严重滞后是制约我国出口产业整体竞争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生产对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形成产品差异性以及推动生产国际化、降低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是“十五”期间增强我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出口贸易的发展,是一国出口产业竞争力的反映。2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一个出口大国。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出口贸易规模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位次迅速前移。1 980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仅为 181.19亿美元,1999年出VI贸易总额上升为1 949.31亿美元,是1 980年的10.76倍。中国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排位由第26位上升为第 9位。在服装、棉布、皮鞋、玩具、箱包等方面产品的出口量占居世界第一位。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已实现了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结构转变,制成品的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比重逐步上升。但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鲜明的粗放增长和数量扩张型的特点,在当代多阶梯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还处在较低的分工层次上,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1.出口制成品的整体结构水平低.出口品深加工精加工程度不够,附加价值不高。我国出口商品虽然已经完成了初级产品为主向加工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但是,从初级制成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和高附加价值产品为主的转变则刚刚开始。根据海关出口商品统计分类,我国工业制成品主要分为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其他商品五大类。杂项制品主要包括服装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1998年这一项占制成品出VI总额的比重为43 左右;属于资源和原材料密集型的轻纺、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1 9.8 ,这两项合计共占62.8 左右另外两项化学及有关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基本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只占37.1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占0.1 。
2.加工贸易比重过高,外贸发展严重依赖外商的技术和市场。1 998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为104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6.9 ,远远超过了一般贸易成为第一大贸易方式。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增加,有70 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这种状况表明,我国出口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很弱,而制约我国出口产业整体竞争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产发展的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产业主要是通过利用外资和对硬件技术的大规模引进来发展的。从产业发展过程来看.一般应包括开发创新~加工制造__市场开拓三个环节。通过硬件引进,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很多世界名牌产品都是中国加工制造的.但我们增长的主要是加工制造的模仿能力,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生产的发展远远赶不上工业生产能力增长的需要。生产.包括科技研究开发、管理咨询、工程设计、金融保险、法律、会计、运输通讯、市场营销、工程和产品维修等多个方面。生产是相对消费服务而言的.消费服务满足的是一种最终需求.生产主要是满足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中间需求。即它是一种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某一生产过程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占所需生产资料总量的比重,称为生产软化系数。生产的软性化是当代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我国来说,由于研究开发、管理咨询等生产供给不足.难以根据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创造竞争优势,只能主要以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这种依据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所进行的贸易活动。受到了国际经济发展现实的挑战。按照现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处于成熟期的产品,它所面对的是过度竞争的国际市场,而且国际市场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到以劳动力禀赋优势扩大出口的行列,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必定引起贸易条件的恶化和出口收益的下降。另外,从贸易方式来看。对加工贸易的过度依赖,也是在我国研究开发服务和市场营销服务落后情况下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加工贸易中,我国充当的是发达国家的出口加工基地。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加工工序与生产服务之间的新的国际分工,影响产品价值链的诸多重要的生产服务环节则仍由外商掌握.外资总公司承担着产品设计、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和国际市场的拓展,销售、接单、采购供应原材料、资金的筹集调度等业务都由外商控制。这些高附加价值的业务。构成企业产品利润形成的主要部分。我们的贸易所得只是占产品价值构成很小比例的加工费。因此,笔者认为。“十五”期间。要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首先必须实行战略性转变,从追求出口贸易量的扩张。转变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提升我国在整个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方面来。而要实现这一转变。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大力发展对出口产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生产。
从全球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已经由以产品为基础的经济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国际企业的竞争战略也已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产投入方面竞争的加剧。全球GDP的产业构成显示。现在世界国民财富的6O 以上是由服务产业创造的。服务业的内涵已经得到大大扩展。远远不限于一般的消费服务,生产获得空前发展这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管理方式变革所引起的。战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制造业内部分工的进一步深化。那些原来包含在生产企业内部的。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和保障而发挥作用的生产出现了“外部化”趋向,导致了制造业内部制造工序和生产服务的分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费用,发达国家的许多工业企业把精力集中在生产活动方面,更多地将与生产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服务交给专业服务公司去做,使得各种商业公司发展迅速。而且日趋专业化。同时,服务业本身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不断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联度日益密切,并渗透到制造业中。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的动力。在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庞大的财力支撑下.也高度重视企业“内部化”的生产的发展以此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生产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多方面。
1.生产的重要性首先来自它对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所起的作用。科技研究、教育等服务产业部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总体水平,尤其重要的是。技术和知识在生产过程中被实际地应用。大多是通过科技开发、管理咨询等生产的投入来完成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生产。起着把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服务产业还是正在兴起的新经济革命的重要部分。信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的规模远比信息制造业的规模庞大,通过信息服务业。使各行各业中得以采用新兴的信息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来推动经济活动.而这正是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关键。
2.生产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生产无论是“内部化”服务,还是“外部化”服务都对产品价值增值起着关键性作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中,企业利润的主要价值链已经不在加工制造,而在产品的研究设计、市场开发等生产链条上。在生产的上中下游阶段都有对专门服务的需求:在上游阶段,要投入的专门服务有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与设计、市场研究等。在生产的中游阶段,有的服务与商品生产本身结合.如质量控制、设备租赁、保养与维修等;有的服务与生产中游阶段并行出现,如会计、人事管理、保险等.在生产的下游阶段.需要广告、运输销售等。生产提供了产品增加总值中越来越大的部分。一个生产企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是保持上中下游三个阶段服务的优势,因为贯穿于生产三个阶段的服务在产品价值链中都胜过生产制造阶段。
3.生产是形成产品差异性和企业之间进行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从有形生产要素的角度来论证竞争的比较优势,它强调通过使用本国具有资源禀赋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取得价格竞争优势。在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作为差别产品的非价格竞争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价格竞争而上升到首要地位。现代科技的发展。先进生产线的使用使不同企业的产品在物质形式方面的差距很小或者不存在差距.要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就要靠大量的生产的投入,服务是产生差异性的主要手段。
4.生产是加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纽带.在推动生产国际化、降低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界的商品交易活动.在信息搜寻、贸易谈判、货物交割、货款支付等方面,比国内贸易困难大得多,交易成本与交易风险也大得多。现代服务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结构提升,服务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经营方式,尤其是服务业的电子信息化使远距离地理空问对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不复存在也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因此.高度发达的服务网络系统是扩大国际贸易业务.拓展国际市场不可或缺的条件。
我国出口产业生产供给不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服务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对生产投入不够重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抑制。改革开放后,服务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尤其是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但是.服务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水平。1 998年.中 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2.9 ,不仅与高收入国家6o-7o 的水平相去甚远,而且也落后于低收入国家4o 左右的水平。从结构上看,主要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生产发展严重不足。1 997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中.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以及金融、 保险业三项就占到58.1.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只占1.9 ,许多新兴的服务行业我们还是空白。 对提升出口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的研究开发服务、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咨询、信息、金融服务等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研究开发能力薄弱是我国出口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宏观层面上.我国科技研究与开发服务业与生产部门严重脱节.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不畅;微观方面.企业自有的研发机构不足,大多数企业不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我们还没有形成开拓市场所必须的高效的服务产业体系。产销分离的管理体制.使大多数国内企业没有国际市场的营销权.对外贸易主要是由专业外贸公司来进行的。这本来有利于发挥外贸公司的专业化优势,但由于大多数国有外贸公司是适应计划经济而建立的。目前它们的产权改革还没有到位,它们还没有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能力大大落后于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我们的结算制度与效率.我们的出口信贷.远没有对出口贸易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我们选取1 998年全球国际竞争力评价计算的若干与生产有关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国际比较中我国生产发展的低下水平。中国研究与开发支出综合竞争力列世界第 35位.研究与开发支出占 GDP的比重为0.482%.科技活动人员总量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是0.265 ,这两个指标日本分别为2.982 、1.413.美国分别为2.c118%和0.712 。我们研究开发支出总额只是美国的2.1.日本的2.6;中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水平列世界第43位.国际电话成本列世界第45位;就世界一流水平的企业管理质量水平评价,中国列第52位(所有参评国家中倒数第二位),重视产品设计能力评价列第45位.应用市场营销技术评价列第48位,采用信息技术管理程度评价列第53位。
改变生产发展滞后的状况,应该成为“十五”期间增强我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笔者拟提出如下对策思路。
1.从产业发展政策来看,应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把它放到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加以重视。一定要纠正仅仅简单地把服务业等同与商业、餐饮、酒店等行业的认识上的误区要看到由于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服务产业部门已经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服务业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加入WTO之后,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框架下,中国服务产业的许多重要领域都要扩大开放,这对我们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既是压力又是机遇,可以通过利用外资及国外先进技术,加快服务业的总量扩张与技术水平的提高服务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问题,是要尽快消除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一些重要的服务产业部门。应降低进入壁垒,让一些民间资本得以进入经营,减少垄断性,增强竞争性,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来提高服务业的经营效率,以增加有效的服务供给。
2.调整与优化服务产业的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的生产,通过生产的发展促进制造业的结构升级与竞争力的提高。目前,我国一些传统的服务业如批发零售、餐饮、公路运输等行业发展较充分,但一些高层次的服务产品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应当是扶持那些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产生影响的基础部门,如教育、科研服务等。可以说.我国最大的结构性短缺就是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落后,教育和科技的优先发展应是结构转换政策的重中之重。同时还要重点扶持对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影响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电信、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等
3.出口企业的竞争战略要逐步转换。从着力于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发挥,逐步转向依靠生产的投入创造竞争优势,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增强开拓市场能力,从而减少对加工贸易的依赖,提高外贸的经济效益以及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研究开发、管理创新、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要通过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解决好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的合作问题。
4.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无论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生产产业的发展,还是增加企业自身生产的供给,拥有高素质人才是最关键的,国际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高层次的生产业的发展,面对的是人才缺乏与人才流失并存的困境。在目前我国服务市场有限度的开放中,一些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及信息服务企业以高薪、出国培训及优越的工作条件,已经吸引了国内大批优秀人才。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产业,我们一定要把人才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可利用多种渠道强化人才培养,同时应通过深化改革,尽快建立人才激励竞争机制。采取成果重奖、科技成果入股、关键岗位高薪聘任等优惠政策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主导;在教学设计上,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宗旨;在课程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在师资建设上,努力建设“双师型”队伍。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在实现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它回答了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并规定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的方向,同时也制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构建的特定的由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能力与素质结构、教学装备、评估与反馈等因素组成的一个方程,是一个教育的系统工程。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明确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的是“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教学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而培养同一类型的人才,其培养模式不是惟一的,而是可变和多样的;但对于某种类型的教育模式,为实现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其风格或特征必然有较为稳定的基本范型。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培养目标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适应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有关方面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实训环节、考核评价、教师培训等一系列环节入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主导
专业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主动、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自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专业设置方面,与地区的市场需求、职业岗位要求具有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专业方向也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要方面,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陕西省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采用“交叉复合、分合有序”的方法,实行多专业方向,大类化、市场化、个性化教学,以扩大毕业生就业适应面。
制造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将逐渐成为陕西“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相关行业的人才将成为人才需求的重点,根据此趋势,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一是新增现代服务业的空中乘务专业;二是把一些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如在原营销与策划专业中增设机电产品营销、金融保险营销方向;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增加物流连锁、市场营销连锁方向;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开设财务方向和税务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增设导游方向和酒店营销方向。并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每年调整一次专业设置方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
通过以上专业设置的改革,建设起来的专业将具有几个特色:第一,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较快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热点的转换。第二,重点突出,特色较为明显,能够充分适应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势。第三,节约教学成本。专业设置范围不离“群”,在教学条件、师资、实训等方面可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益。
(二)在教学设计上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宗旨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的做法,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这个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本文以营销与策划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分解岗位能力。对有关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这是高职专业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由企业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依据一线市场营销人员的岗位(策划人员、销售人员、市场调查分析人员、客户管理人员)能力要求,对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进行分析并具体分解,有选择地确定该专业的学生能完成哪些具体岗位工作,确定本专业人才定位。
第二,确立专业核心能力。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核心技能,确定岗位核心技能,形成销售能力、营销沟通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客户管理能力4个专业核心能力。
第三,构建能力课程模块。依据岗位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要求,构建职业道德与身心素质、营销策划能力、营销沟通能力、销售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5个能力课程模块,并由此建立专业的支撑能力课程群。各能力课程模块中分别设置工学结合课程,并以工学结合课程为支撑,培养学生相应能力。
第四,依据企业活动流程,安排各能力课程模块在教学过程中的顺序,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同时完成配套教材、教学课件、精品课建设等教学资源方面的建设,形成以职业活动流程为主线、能力培养为主导、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第五,根据社会需求灵活安排教学进度。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培养目标,对每学期的教学进度进行灵活安排。在企业经营销售的旺季,及时把学生送到企业工作岗位上,用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企业用人需求旺季过后,学生再回到学校课堂,总结实践经验,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论知识。用灵活的教学节奏,建立灵活的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同时达到服务社会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这种专业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对教学进程进行简单的计划和安排,而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一线营销人员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充分体现岗位核心能力,以工作流程安排课程教学顺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最大限度地缩小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三)在课程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仅仅依靠在学校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有足够的时间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对环境的感受是与在课堂完全不同;现代企业理念、良好行为习惯、应变能力、新的实用技能、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学到或形成。培养什么样的职业岗位人才,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岗位教育环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只能在工学结合中实现。
一是建立讲、学、练相结合,教师学生互动的情境授课模式。在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穿行来自生产实际的典型案例讲解、虚拟环境演练等综合性模拟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使理论教学更加鲜活。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将课堂教学内容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突出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实现,为今后的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二是学习场地的多元化。根据教学的需要改变原有单纯在教室上课的模式,分别在教室、实训基地、企业和工作现场实施教学,实施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理论性较强、需要讲解、讨论、练习的内容,可以在教室展开;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有效利用陕西经济、文化现有资源,实施现场教学,把实际工作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在与工作岗位的零接触中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知度,培养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如西安高职院校在上《旅游文化》课中讲到饮食文化时,可在西安饭庄上课;讲到建筑文化时,可在钟楼、鼓楼上课;讲到宗教文化时,可带学生去大小雁塔、法门寺体会等。
三是推广应用任务教学法。将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成课程任务,通过带领学生对任务的一项一项完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商品学、消费者行为、商务谈判技巧、营销软件应用、ERP沙盘模拟等课程可逐步采用任务教学法。
四是利用项目承接锻炼学生应用能力。首先充分在校内挖掘可供专业教学和能力培养利用的活动项目,由学生来承接一些校内的项目。例如校庆、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的策划,毕业生回访、学生状况调查等的调查报告的完成可以交给学生来做,并将完成项目的情况作为课程考核的指标,使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实际项目的承接中完成。在此基础上,由学校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和一些其他途径,承接校外的策划、调研等项目,既培养学生能力,又利用学校资源服务社会。广告理论与实务、卖场管理、营销策划实务等课程可实施项目教学法。
五是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真切地负责特定的工作岗位,训练学生的市场调研、人际沟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能力,并以工作业绩作为考核能力的方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四)在师资上建设“双师型”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难度很大、费时较长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拟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聘请技能实训教师和兼职教师。聘请相关专业的行家里手担当专业课和技能实训课教师。这种做法所具有的好处是:一是弥补技能实训课教师的不足;二是保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三是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四是保持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有利于专业的调整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对于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分期分批地派遣他们到工商企业实习、顶岗锻炼,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产品营销和职工培训等,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进行教师资格认定。逐步在专任教师中(不含公共课教师)根据个人不同的经历、资格和能力,分别进行“双师经历”、“双师资格”、“双师等级”教师的资格认定,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精心设计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和工学合作,打造“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1.贸易经济专业定位尚待进一步明晰
目前,在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大部分对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模糊。从全国各大专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归属的院系来看,有些在商学院,有些在经济学院。27所开设有贸易经济专业本科院校中,很多学校是近年来才开设的新专业,对该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清楚。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专业建设中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因对专业方向认识不足而学习积极性不高。
2.贸易经济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
在主流西方经济学中,无论从研究方向,还是专业设置上来看,都没有专门的贸易经济研究和专业。而作为贸易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贸易经济学(流通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并没有系统的存在,只是在某些著作中以交换、交易、市场、商业等名词相关联而出现。长期以来,我国贸易经济(流通)问题一直以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流通理论垄断着我国流通理论界,被作为惟一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是放在整个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之下来分析,揭示了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分配过程、消费过程的关系,没有也不可能放眼世界尤其是无法解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流通问题,这种理论基础的单一性导致了中国流通经济学的先天不足[2]。
3.贸易经济专业市场认知度低
从笔者所在高效贸易经济专业就业来看,用人单位对贸易经济专业认知度相对较低。比起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具有鲜明特征、特色的专业而言,相当一部分企业(包括大部分超市和连锁经营企业)对贸易经济专业不太熟悉,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直接影响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就业,对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形成制约。
4.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急需优化
商贸流通产业人才的质量直接关系商贸流通业的兴旺发达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电自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零售业逐渐壮大,新型贸易模式如E贸易大量出现,大流通、大消费、大贸易的格局基本形成,迫切需要通晓贸易理论和实务高素质零售商业流通人才,目前贸易经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其课程开设庞杂,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明显,知识相对陈旧,人才培养与岗位实际需要的能力标准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迫切需要贸易经济专业在课程开设上体现特色,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5.贸易经济实验与实践教学欠缺
贸易经济是一项技术性、实务性很强的工作。熟练的进行实务操作是一项衡量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准,作为贸易经济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多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多接触实际业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贸易经济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大部分院校或是由于资金问题或是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商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环境滞后,而且大多数学校贸易经济专业教师大部分所学都是别的专业,大多没有贸易商务实战经验,在从事商务实践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
二、贸易经济学专业建设建议
1.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
依据新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应明确贸易学科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科,其培养目标应准确定位为专业素质硬、执业能力强和职业道德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符合零售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贸易经济专业建设应以以打造“贸易经济”专业特色为主线,积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适当细分专业方向,灵活设置专业课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塑造学生的特色素质,不断提高各专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打造特色”的专业建设思想。本科院校贸易经济人才培养要体现出专业基础扎实、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水平、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设置专业方向有利于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各校贸易经济专业的特色。在方向的设置上,应着重体现服务于新经济形态,例如,服务贸易、E贸易。
2.确定贸易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模块教学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本文认为,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必须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显特色”的原则。在保障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开设的基础上,应根据市场需要多开特色课。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两方面组成。专业主干课主要介绍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以及为制定贸易政策和商贸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一些市场调研与决策的技术,包括贸易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批发贸易、零售学、商业技术、物流经济学等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主要介绍贸易方面的一些具体经营与管理技术,与实现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一些学科知识等。在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上,本文认为应处理好贸易经济专业与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科的关系,在选修课中,本文建议采用打破常规模块化教学完整课程体系,突出“宽口径”和专业性结合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我们在贸易经济专业选修模块设置了三个方向:其一,“零售方向”。该模块包括《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零售技术》、《连锁运营与管理》等课程,突出用新经济的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原有的贸易经济专业,围绕零售业态与商圈、连锁与特许经营、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及现代技术应用、超市与配送中心建设等方面,以信息、物流和现代商务技术为手段,造就满足新经济要求的高素质贸易经济人才。其二,是“工业品批发与贸易”方向。该模块包括《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汽车贸易概论》、《批发市场学》、《机电产品与工程材料》、《生产资料流通》等课程,发挥贸易与管理融合的优势。其三,是设置“商务管理”综合性方向。该模块包括《会展经济学》、《房地产经营概论》、《拍卖与典当》、《期货市场学》、《服务经济学》等课程。三个模块采用以各个方向为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志向选择,根据学生选定的方向,在老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设计职业生涯方向,拓宽学科的发展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
3.贸易经济专业建设应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贸易经济学科应加强与政府和商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以服务与企业经营管理及地方社会经济为己任,借此提高贸易经济专业的影响力。校企合作是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要形成常态化,实现深度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要找到校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机制与模式,要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加大学院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主动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笔者所在高效贸易经济专业建设过程当中就加强了与永辉超市、沃尔玛超市等的全面合作,同相关企业一起探讨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教师和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强化教学实践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为创新性商贸流通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性,贸易经济专业是属于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应用学科,一定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贸易经济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贸易经济本科教育必须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在课时安排、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凸显实践教学的特点与要求。地方性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应该主动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确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率和开出质量。比如,加强贸易经济专业本身的综合商务模拟和物流技术等试验课程,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同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实验课程、专业认识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论文方面,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实践类题目的比重,切实保障各实践环节的时间和效果。
5.加强学生课外素质拓展,着力培养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我们通过开展大量商业文化活动、大学生挑战杯、模拟商业街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经过这种训练的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都有较大的提高。
6.进一步加强科研和实践工作,提高教师学术和实践水平
公司通过集中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核心职能,实现了公司的集约化经营、集中性研发、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协作,促进了公司运营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主要工作成绩
2013年,中国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紧紧围绕公司年度方针目标和重点工作,以管理提升为契机,以全面预算为抓手,以降本增效为目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了各项预定的工作目标。
(一)以管理提升为契机,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按照中国南车和公司要求,2013年初财务管理部制定了与公司总分架构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提升工作目标,内容涵盖财务预算、资金、财务业务标准化、会计报表、成本费用、价格管理等专项工作,按计划完成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算管理持续加强,资金管理成绩显著,物耗成本同比下降,财务报告进度加快,存货占用有所下降。
在推进管理提升工作的同时,财务人员围绕公司总分架构和集权管控模式,对预决算、资金、成本、价格、税务等财务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归纳,编撰形成了六篇专业论文,并已集中对外刊载。总结巩固财务管理成功经验,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履行财务管理各项职责,更好地提升公司经济效益。
(二)以全面预算为抓手,持续加强预算管理
通过季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的形式,持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本着以查找问题为主的原则,财务管理部狠抓了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为公司决策提出改进意见,包括项目成本管理、子公司亏损、质量损失、业务外包等方面,通过摆问题、查原因、提措施、促整改,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经营管理,对降本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进一步落实成本管控的两个延伸
针对以前成本调整流程不规范,责任判定不明晰等现象,2013年,财务管理部优化了有关工作流程,完善了有关工作要求,明确了有关工作责任。通过成本管理基础工作的不断夯实,加强了各单位和各部门成本管理责任,促使各单位各部门提高了降本节支意识,推进了成本管理链条向设计、工艺、采购等源头延伸。
(四)加强了质量损失管理工作,延伸了管理链条
质量损失是一种无效消耗,吞噬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而公司目前的质量损失管理薄弱,存在着流程不完整、责任不确定、考核不到位、损失追溯不充分等问题,为了降低质量损失,财务管理部组织召开了加强“质量降损”财务管理工作会议,统一了各部门的认识,明确了要着力解决质量损失责任不明和缺失的问题,利用ERP管理平台,对发生的每一笔质量损失及其原因分析、责任判定、责任追究等全程监管记录,加强供方和第三方责任导致的各种质量损失的追索赔偿管理,确保追索赔偿及时足额到位。公司相关部门对此也引起了高度重视,按照会议精神开始前期启动准备工作,为形成完整、系统的质量降损体系打下了基础,确保质量损失控制在公司指标以内。
(五)完善项目成本管理,提高出口产品盈利能力
为提高出口产品盈利能力,确保实现公司经营目标,财务管理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体现制定项目预算,实施利润导向型的目标成本管理,根据产品生产特点,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成本分解管理体系,推行责任成本制,及时制定下发了项目管理产品成本指标,力促在产品设计及工艺方案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经济性评价,结合项目进度和成本目标进行对比,及时掌握成本完成情况,分析成本偏差,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成了预算目标。
(六)强化资金调度,改善筹资结构,财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融资规划,创新融资方式,提升融资能力。根据短期波动性资金需求,以三个月以内的短期融资为主,优化融资结构,努力降低融资成本;充分挖掘和发挥进出口合同融资功能,通过金融机构在海外低息融资节约利息支出;在贷款利率低于现金折扣率的情况下,加强与主要供应商磋商,提前付款取得现金折扣,减少财务费用;此外,按照资金成本最低化原则,适时采取委托金融机构贷款、代融资以及通过中国南车香港公司进口付汇等渠道,节约财务费用。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难以预料,财务管理部将规避汇率风险与海外低息融资相结合,以出口订单融资为依托,适时与金融机构协商,通过锁定海外银行放贷及远期还贷汇率等措施,既实现了低成本融资,又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
(七)加强经营性现金流管理,提高盈利质量
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预测,强化对公司现金流量的监控,实施大额资金的跟踪监控,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精准化资金管理,完善细化资金计划,按月滚动预测货币资金收支,提前筹划、以收定支、严控支出;综合平衡、合理调度资金,在保证公司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所需资金的同时,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应收账款回收管理方面,制定月度清收计划,指定专人分解、落实清收指标,严格执行月度应收账款绩效制度,减少坏账损失,防范经营风险,及时回笼资金,努力完成经营性现金流指标。
(八)加强价格管理,积极落实“保增长”措施,降低物料采购成本
2013年,财务管理部在贯彻实施最低价中标采购策略的同时,加强了采购标底价的管理,对市场采购的物料,在充分掌握市场行情的情况下,做好与同行业的对标工作,按孰低原则提供标底价;对专供商供应的自备料物料,采取重新核定工艺资料来确定标底价,通过以上措施使标底价更加科学、合理、严谨,最大限度的维护公司利益,而严格的标底价管理为降低采购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公司国际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拓,公司投标报价、询价报价工作量日趋繁重,为满足营销需求,财务管理部不断完善、优化公司产品报价系统,快速反应、精益求精,全年完成对外投标及报价询价近百(批)次。
(九)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为切实改善公司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总部对各分(子)公司、分部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主要是对照检查、总结交流、整改提升三个阶段,深入检查了各分子公司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及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内容;另一方面对部门领导下达了具体的会计基础工作检查方案,通过互检、自检,由上向下推动,促使各单位积极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防范了风险,提高了管理水平。
2013年完成了财务标准化手册编制工作,工作手册范围涵盖了预算管理、资金业务、采购业务、销售业务、成本费用、资产管理、财税业务、财务报告及其他业务九大模块45个业务项点,并对财务管理部全部岗位职责、财务制度、常用财务表格进行了汇编,同时修订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夯实了会计基础工作。
(十)加强财务决算管理,快速反映经营结果
财务决算工作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成果的重要途径,决算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着企业的经营水平,是对全面预算的检测手段,2013年,公司决算工作主要突出筹划进度,将筹划中重点、难点工作表单化,做到了优化各项财务指标、堵塞管理漏洞,同时全体财务人员加班加点、辛勤工作,克服总分架构下层级多等困难,季度决算报表比股份公司要求提前三天完成,各所属公司在上报时间、质量均到达预定目标,为经营活动分析奠定了基础,决算报告通过了会计事务所的验审,并得到集团公司的肯定。
二、几点不足
回顾总结2013年以来的工作,中国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仔细分析,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目前公司在质量损失管理方面存在着统计不全面、流程不完整、质量责任不确定、责任考核不到位、损失追溯不充分等问题。
第二,去年下半年开始推行成本管理向总部延伸、向工艺设计源头延伸,但在执行过程中基础工作不扎实,如何优化目标尚待探索。
第三,在总部架构下对分公司的管理模式有待改进,以便更全面的评价分公司业绩,调动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如某分公司已有非资条件的采购权,仍延用分公司的目标成本管理方式不能全面评价业绩。
第四,对销售部门归口的销售费用的约束和激励方式需改进,现既纳入预算管理,也执行营销提成办法,建议完善提成办法。
现今的国际贸易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调整学科专业确定的,属于应用经济学,在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它同其它9个二级学科同属应用经济学,在国际贸易学(020206)中指出:“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家(地区)间商品与劳务交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但是,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人员、知识产权交换及国际间的经贸合作,这些比纯粹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更为重要的内容没有包括在内。在业务范围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与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组织”。从当今学科发展的实践来看,它注重了理论与政策,贸易的实务,没有指出国际经济合作这个内容极为丰富的领域,业务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在指定的博士学位专业课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研究,跨国公司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硕士学位专业课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这些指定,一是笼统,二是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贸组织、国际金融、国际经贸法规等类重要课程没有提及。在指出的主要相关学科中,仅列出了“金融学和世界经济学”。而与之关系极密切的国际经济法、企业管理、国际关系等没有提及,比起其他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来相关学科很单纯。
在以上学科研究范围的指导思想下,很多学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设置的研究范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总体上以文字中规定的为主,领域较小,对我国整个对外经济贸易战略有重大作用的对外投资(走出去)、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引进来)研究较少,偏重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当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点院校与研究机构未受影响,影响主要是对一般性大学,它们多局限于以上给出的范围。实际的对外经贸情况早已突破了上述设置的范围,研究外资、外经的文章充满了主要国际贸易学类杂志,但在权威的“指导简介”中没有。
更为不可理解的是,在2006年国家社会学科基金申报填表的学科目录中,在应用经济学24个二级学科里,竟然没有了“国际贸易学”这个二级学科的名称,我们申报表只好填写成“应用经济其他学科”,作为全国最权威的管理和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个学科领域及其地位的,我们不得而知。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我国国家标准Gff13735-92将学科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划分是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它有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但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一些新的知识也归于原来的体系,这是任何学科都存在的发展规律。划分学科的目的,是为了专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进行研究,以求学科有新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1)从国际贸易最初的知识体系来说,就是直接的出口和进口,后来有了国际投资,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二者可以互相替代(Mundel,1957):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流动,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二者具有相互替代性;Bhagwati(1973):过多的引致投资可能带来贸易的“悲惨性(贫困化)增长”。Markuson(1983),Svensson(1984):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具有互补性,如果贸易和投资之间不合作,则出现相互替代关系,如果相互合作,则是互补关系,商品的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将互相促进。还出现外贸对外资的促进发展(陈泽星等,2005);相当多的学者都承认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相互渗透发展的现实和趋势。(2)我国实践也证明,外资利用大大促进了对外出口和进口。在经济全球化下,生产要素和人员的跨国流动,跨国投资,它的地位和利益的所得,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出口和进口,仅以外贸来衡量利益的大小已经不能反映一国得到的外贸实际利益,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是对外贸易自然的延伸或替代。
无论任何学科,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总战略服务,为政府和企业服务。从目前我国主管对外经济贸易的国家职能部门,也可看出国际贸易学应该研究哪些领域:最高有国务院的经贸委,国家商务部,以下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商务厅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在以下是市县的相应部门。商务部的主要下属职能机构有近20个,但无论多少,职能业务总体可分为外经贸法规政策部门、进出口管理部门、外商投资管理部门、对外投资或对外经济合作部门四大类,当然新设立的商务部增加了管理国内市场和商贸一项大内容,倾向于内外贸一体化,这也是个新的研究点。省级商务厅或外经贸厅的主要职能机构有:没有设商务厅的省暂时不管内贸,其他管理职能部门如同商务部:外经贸法规政策(原政策法规处,现为综合处)、对外贸易(有贸易发展处、贸易管理处、贸易促进、机电进出口处)、外商投资(外资处、投资促进处、开发区处)、对外经济合作(外经处、境外处)。对于无形贸易,如旅游、运输、金融、保险的进出口,则属于其他政府部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学,它应该的研究范围是很宽泛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界的生产要素大规模流动成为必然,载体是跨国企业和人员,因此,对跨国企业和人员及其文化的研究是越来越重要了。还有,国际竞争的加剧,多边贸易体制运转不好时,次多边即区域一体化组织,或几个国家的一体化组织,或双边一体化的发展都在涌现,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应放在一个日益关注的地位。
国际贸易学科研究面较小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学校对纯理论研究较多,应用性对策研究较少,成果鉴定重期刊发表及档次,轻政策对策性研究报告,使我们的理论成果与实际需要脱节,失去了研究成果应有的价值,也抑制了研究面的扩大。
此外,学生,甚至我们个别的同行,也把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范围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内容理解为仅是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这种对学科和专业的片面或错误理解,导致的负面效应是严重的。首先,它使我们研究领域局限于狭小的范围,不利于开拓应有领域或新领域,使研究水平很难提高,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其次,由于这个专业的热度非凡,我们的学生和其他有关从业人员是社会上人数增长最快和总量居前茅的,但学生如果仅做外贸单证或坐办公室,跑海关和工商税务局,这种单一的就业面,现已人满为患,中专生、高职生、大专生、本科生,同抢一个饭碗,我们的本科生与他们竞争没有多少优势。这样片面的认识会影响我们全方位、多层次外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能简单地就理解为国际贸易专业,而是一个“大外经贸”专业。
二、国际贸易学科应拓宽的研究领域与方向
(一)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对学科专业的改革结构调整提出了原则,如提出:学科专业调整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优先发展适应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科专业”;“大力开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的新机制”我们应根据以此指导思想并结合外经贸发展的实际和未来的趋势,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
(二)学科研究总体要增加的内容
在对学科研究规律内容的界定中,应增加“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与交换”,以补充原来仅有的“商品和劳务交换”,体现当今经济国际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和趋势。强调应用性、对策性,体现学科特点。在主要相关学科中,除原来列出的“金融学、世界经济”外,应增加“国际法学、国际关系、企业管理”等几个重要相关学科,体现与它的知识体系相关的重要学科。
(三)从整个再生产纳入全球的现实来考虑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
我们要从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国际化来看学科的研究领域。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它与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利益的分配也不局限于哪一个阶段。我们可以从国际化生产的整个再生产过程的三大阶段来看:
G--W...P...W’---G’
传统的出口贸易是仅在W’--G’间,纯粹用的是本国的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口,也叫一般贸易。
传统的进口贸易是G--W,从国外进口来直接消费。
加工贸易,外商用进口的原材料加工出口,则是G--W...P…W’---G’。
如果是在境外国外利用当地原材料生产并就地销售,则是W…P...W’--G’。
这几种方式,都是与贸易有关的,包括了直接出口(传统出口,或自己进料加工出口);直接进口(传统进口);间接出口(来料、来样加工出口,外商要扣除进料外汇);间接出口和进口(跨国企业利用母国的设备、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力加工生产后在东道国当地销售,或转销其他国家,或产品返销母国)。
以上表面上是进口与出口,实际上是利用外资来加工生产再出口;对外投资进行生产在东道国销售或转销他国或返销母国。这就是现资、加工、生产、贸易的复杂关系。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直接进出口,也就是传统的外贸,这是第一层次的外贸,也是狭义的外贸;第二层次的外贸,是利用外资加工生产后的外贸和国内贸易;第三层次的外贸是到境外国外投资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产后的出口(产品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或返销母国的进口。从利益上讲,第三层次的外贸综合利益最大。所以,仅以简单的出口和进口来看国际贸易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看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是与贸易直接有关的且利益更大。
以上是国际贸易学最核心的内容,可概括为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简言之,即外贸、外资、外经三大领域,我国管理外经贸的政府机构,主要是围绕这三大领域设置的。
(四)从与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知识与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性来分类细化研究领域与方向
以下研究领域大都出现于外经贸实践中,但从全国各大学及研究机构来看,研究领域总体较小,有的研究虽然有,但不深入,有的没有开拓和创立,应拓展领域和方向。这里并非要每个学校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指全国应有如下研究: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从古典到当代,各种理论与学说,这是最基本的重点的研究领域,要开拓新方向;(2)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国际经贸惯例、贸易合同、争议与仲裁、物流、运输与保险、信用证等单证运用、商务谈判等,要深入研究,开创新的方向;(3)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研究:WTO规则,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议,原料生产与输出国组织规则,联合国经济贸易组织规则,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组与协议;(4)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研究: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区域和次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双边贸易关系,要深入或开创研究新方向;(5)国际贸易法规政策研究:国际经济贸易法,国内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各国政策,要开创新研究点;(6)货物贸易研究:机电产品、纺织品与服装类、农林渔水产品贸易研究、原料与资源产品贸易研究,要深入研究或开拓新研究方向;(7)服务贸易研究:金融、电信、运输与保险、旅游、会展等研究,领域大,行业多,在不断扩展,地位日渐重要,是重点开拓研究的领域;(8)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走出去”战略与政策,投资方式、投资环境等,这是现在和未来都要大力进行并开拓的,是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引进来”战略,产业政策,招商引资环境、方式,开发区,跨国公司研究,与上面都属国际投资的内容,研究理论多,形式及内容更多,要深入研究,以外资促进外贸;(10)国际工程承包研究:国际承包市场,招标投标,竞争能力等,要深入研究,开创研究新方向,是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u)劳务输出与自然人流动研究:这是现在和未来要大力拓展研究的领域,是我国服务贸易增长的重点项目,可部分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是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以上(7)、(10)、(11),是我国重点开拓的贸易增长新领域,必须加强研究;(12)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市场预测分析,营销策略与手段,开拓的新领域;(13)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金融市场,贸易融资,国际货币体制及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与运作,要结合外经贸深入研究;(14)贸易方式研究:、经销、加工、补偿贸易、租赁贸易、采购、期货贸易及电子商务等,要大力开拓、开创研究;(15)国际企业管理:跨国经营与管理,要重点开拓研究,为“走出去”服务;(16)贸易摩擦与应对研究:问题层出不穷,要深入进行研究。
三、国际贸易学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换名或同名及可否上升为一级学科问题
从以上国际贸易学需要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看,它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从字面意思上看,它没有包涵这些内容,与实际要求的内容差别太大。更重要的是用“国际贸易”这个学科名,容易使人们对它产生狭义的或错误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少数人,甚至包括了实际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我们在毕业论文封面上写学科与专业名称时,不只是学生写错,而且相当部分老师也是模糊的,其他专业的人,就更不用说是片面理解和错误理解了。这种误解,对学科研究与专业的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不如将学科名称与专业名称互相替换,学科名称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称定为“国际贸易”。但从“大贸易”或“大经贸”看,专业名和学科名都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