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9: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1P2P传输模型在P2P传输模型中,各个节点所起的作用是对等的,一个节点(同一时刻)既可以是资源的提供者,也可以是资源的需求者,如图2所示。P2P技术将各节点互相结合成一个网络,共享其间的带宽、共同处理其中的信息。
1.2P2P协议P2P技术发展至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件共享协议,根据拓扑结构的关系可分为4种形式。(1)以Napster为代表的中心化拓扑,所有节点的位置关系依然需要中心节点的参与,可扩展性差。(2)以Gnutella为代表的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是一种纯粹的P2P网络,网络节点可以随意扩展,但可靠性较差。(3)以KaZaA为代表的半分布式拓扑,具备一组超级节点提供服务,支持复杂查询但是可维护性不高。(4)以BitTorrent为代表的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自适应节点的变化,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好。气象宽带网是一个结构稳定的网络,为了在减小中心节点压力的同时保证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最适合采用BitTorrent协议。另外,BitTorrent协议采用数据块传输机制,支持断点续传,这种方式能够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1.3P2P技术的优缺点P2P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气象宽带网MPLS-VPN的网状结构,将中心节点分发压力分摊到各个节点上,利用所有节点的参与实现数据从单数据源到多目标节点的共享,如图3所示,针对国家级节点A需要向若干省级节点(至少大于1)共享数据,国家级节点会将数据拆分成若干数据包,分别传输给广东、湖北、河北3个省级节点,然后这3个节点再分别进行交换传输直到数据包接收完整。然而,在气象通信业务中直接使用现有的互联网P2P软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节点的可控性、可管理性差,网络中各个节点随时可能退出系统,共享交换的信息随时可能被删除或者被终止共享;二是节点间传输不可控,容易造成骨干网拥塞、网络流量风暴等问题。
1.4解决方案(1)内容可靠性。为了解决传统P2P传输中内容可靠性的问题,需要融合CDN网络[8]的思想,CDN的全称是ContentDelivery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网络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中心节点的内容到最接近用户且服务能力最好的节点(即超级节点),使用户可以从超级节点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提高用户访问节点的响应速度。为了将P2P和CDN有机融合,设计了一种基于节点-服务器的模型(P2SP):在一个共享网络环境中,保证有足够的服务能力较好的超级节点已经具备初始数据源能力,然后与所有节点进行共享。如图4所示,当国家级节点A需要向各省提供共享数据时,首先选择向国家级节点B和服务能力较好的北京节点进行数据拷贝,生成BitTorrent协议中的数据源,然后由这3个数据源节点同时向其他省级节点服务,各省级节点会根据实际网络状态选择优先连接的节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解决传统Bit-Torrent协议可靠性差的问题。(2)传输控制。为了解决P2P技术中节点间传输不可控的问题,需要在BitTorrent协议基础上,在软件中合理设置和调整节点间传输的最大上行和下行速率,避免网络流量风暴和拥塞问题。
2应用实现
2.1功能组成基于P2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主要目标是实现从单一资料源节点以BitTorrent协议将资料共享给网络中所有的节点。从逻辑上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数据服务器,保存需要共享气象数据的一份原始拷贝,又称为种子。该数据服务器和业务系统存在接口,实时获取并更新种子,气象数据可以按照指定的目录进行存储。每一组共享传输试用特定的P2P通信端口。(2)torrent文件,即种子文件,记载BitTorrent协议的相关信息。BitTorrent软件负责制作和生成种子文件,逻辑上把将要共享的数据文件重新编排,然后按照议约定的256KB大小进行切割,最后将编排和切割后的索引信息存放入torrent文件中。(3)Web服务器,用于存放和分发种子文件。(4)Tracker服务器,保存整个P2P网络信息的中心服务器。(5)节点客户端,负责定时或根据需要从Web服务器下载并解析torrent文件,实现P2P方式数据的共享传输。节点客户端通过与Tracker服务器以HTTP协议进行交互,能够得知网络中已下载完成的节点数以及正在下载的节点数,每个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等。节点客户端(A)与另一个节点客户端(B)建立TCP连接过程如下:A首先向B发送握手消息,等待B返回相同格式的握手反馈信息,达到完全握手状态。与此同时每个节点客户端都需要维护一张所有与自己连接节点的链表。
2.2应用流程基于P2S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流程如下。(1)中心节点源数据制作并:中心节点从逻辑上包括数据服务器、Tracker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中心节点需要将所有需要共享的数据组织成torrent文件并到Web服务器上,如图5中流程①②③。(2)超级节点获取torrent文件并获得原始拷贝:中心节点临近的超级节点会首先获得种子文件和完整的共享数据从而成为超级节点。如图5中流程④⑤。(3)所有节点参与共享:各节点客户端会实时下载torrent文件并进行解析,然后从中心节点或超级节点下载数据片段并从其他节点获取余下的片段,如图5中流程⑥⑦⑧。
3业务试验和比较
考虑到实时气象业务的不可中断性,不可能在全国31个省级节点实际业务环境开展大规模的试验。针对P2SP技术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性能评估,采用网络仿真和小规模的比较试验成了最佳可供选择的测试和验证方法。
3.1可行性模拟验证PeerSim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开发的基于生物启发技术的P2P模拟器[16]。PeerSim由配置管理器、网络拓扑对象、结点对象、协议对象、动态对象、观察对象以及模拟引擎对象等组成。PeerSim是一个模拟P2P覆盖网络的软件,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P2P网络模拟。通过BitTorrent协议的修改和部署,实现了基于P2P的仿真试验。使用PeerSim模拟BitTorrent协议从1个中心节点向固定的30个节点共享100000KB数据的表现情况。100000KB的文件将被拆分成391块(390×256KB+160KB=100000KB),限制上传、下载速率不超过100KB/s。在试验的时候,为了模拟P2SP场景,随机选取了部分节点作为超级节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800s内这些数据完成了全部节点的共享拷贝。经过10次的模拟,所获得的试验结果相似。
3.2性能比较试验为了评估该应用在实际业务中效率以及稳定性,搭建了一个利用中国气象局局域网环境的试验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试验。由于P2P需要多节点的参与,因此在试验中除中心节点外至少选择2个节点参与。现在国内通信传输业务比较多的使用AFD,它是一个自动的支持多协议的本地和远程数据收发软件,在气象通信系统中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AFD的FTP协议。AFD支持并发传输,因此在进行单数据源多目标节点分发时,会通过消耗中心节点的资源获得传输效率。为了使两种应用具备可比性,通过软件功能限制中心节点平均速率,并且AFD的传输并发数设置为1,P2SP传输应用也设置为1个TCP连接。(1)数据总量对于传输效率的影响。在测试中选择文件大小为1MB至300MB的数据文件。当子节点个数为4时,两种应用传输效率结果如图6,测试次数为3次,结果取平均值。当数据量逐步增大时,在中心节点同等网络流量条件(不超过1MB)下,当数据文件大于10MB时,P2P应用传输效率优于AFD应用。从理论上分析,P2P应用通过子节点之间的网络流量消耗换取了效率的提高。在数据总量较小时,由于P2P应用还存在节点相互握手和与Tracker服务的交互访问导致效率低于AFD应用,而当传输大文件时,P2P应用对提升多节点互传的效率起到明显的作用。(2)节点个数对于传输效率的影响。为了与实际业务场景更接近,进行大量小文件在不同节点数条件下的传输测试,选择单个文件大小在50B~150KB的总大小约28MB的1000个小文件,这些文件被打散分布在至少3级层次的目录中。子节点个数分别设定为2~6个,将3次测试的平均结果记录在图7中,可以看出:当节点个数逐步增大时,在中心节点相同网络流量条件下(不超过30KB),AFD应用的传输时间成线性增长,而P2P应用随节点增多产生了明显的加速效应。
3.3小规模业务试用通过可行性模拟验证和性能比较试验,基于P2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可以满足单数据源多目标节点的气象数据共享需求,并且在不增加中心节点资源消耗的情况下随着数据量和目标节点增加,P2P的传输效率也随之提高。考虑实际业务应用效果,我们将该应用部署在气象宽带网的部分省级节点上开展小规模业务试用。选取北京、四川、河北、广东、湖北、内蒙等省级节点,在MPLS-VPN网络中使用PC服务器进行试验,操作系统为SUSELinux,选择实时卫星资料进行传输,各节点传输速率控制在1MB/s内,试验结果表明,全部数据在150s内完成了176MB文件在所有省级节点的传输。此外,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我们还进行了气候模式数据文件的传输试验,模式数据量为2GB,在各节点传输速率控制在1MB/s内时,P2P用时20min完成了全部数据在6个省级节点的共享传输。而对于AFD应用,采用单线程方式,即使不限制中心节点传输速率,全部共享完所有数据耗时也超过了1h。利用P2P技术的一个附加好处是:不需要对共享的目录结构进行传输配置,因为P2P应用将所有目录信息都记录在torrent文件中,接收端的目录结构和发送端的目录结构在默认情况下会保持一致。而AFD应用必须逐一配置指定路径来保证资料传输到目标节点的对应目录,当目录数过大时容易导致中心节点配置错误。
4结论
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作为一种心理反应,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存在一定的个人偏好和差异,但是幸福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愉快和满足的客观心理反应。对生活整体的满足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愈强。如何提升乡镇公务员的主观幸福感,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当前政府面临的一个要题。
一转型时期乡镇公务员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自我意识、自我效能、人格因素、价值观等,而外部因素则主要包括生活状况(收入状况、居住状况、医疗保障等)、工作状况(权力资源、福利待遇、晋升考核制度、工作环境等)和社会关系(婚姻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乡镇公务员主观幸福感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中国传统官权弊病遗存。一是权力层级化产生扭曲。部分乡镇公务员存在官本位思想,权力配置等级化,身份等级森严。官权制要求的是绝对服从关系,使团体盲从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一些乡镇公务员在面临制度与人情时,通常难以抉择。一些法院、公安等有执法权力的部门工作人员常常需要冒着违规违法的风险,违心地妥协于领导干预等外部压力,在明知要依法行政的情况下,最终却选择了相反的方向。不仅要面对自己良知的拷问,还要担心承担法律责任。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06-1
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特别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气象服务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气象服务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对我国新农村的实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满足农村需求
目前我国气象服务方面仅仅停留在对天气的预报,并且这种预报有时还不是特别准确,这就限制了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很多气象服务不但没有,而且很多气象部门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例如农业需要的气象服务,名特优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气象保障服务、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气象服务必须能够跟的上这些服务。尽可能地为农业提供及时、准确、时效性的气象信息服务。
1.2 气象科普的匮乏
由于气象部门资金的匮乏,很多气象科普不能直接选到农村,很多农民不能了解到比较科学的气象知识,只能是通过电视等一些媒体得到有限的气象知识,这就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气象服务,又何谈去利用好这些服务呢。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留守的一般都是老人、小孩,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再就是富余的人们直接搬到城市居住,这样的人口结构对于气象的普及起着消极的影响。再就是很多气象服务人员对农村的了解不多,这导致了很多气象服务不符合农村的现状,这样就浪费了财力,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1.3 防雷知识的空白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已经能够认识到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对于雷电的避防还是处于空白阶段。很多农民还是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这就会出现雷击而遭雷击伤亡事件。农村绝大部分的民房没有防雷装置。
2 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2.1 体制改革和人才建设
随着农村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多样化,这就要求气象部门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气象部门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思想,不能把传统的服务一成不变地强压给农民,气象部门一定要提供适合农村需求的预报产品,这样的话就对气象部门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要求,要对整个气象运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队伍的建设。
2.2 建立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加强对农村的气象监测网络的建设,这对农村减少天气及地质灾害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国家气象卫星和地方监测的数据为农村提供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雷电等各项服务,提高遥感遥测技术在农村气象监测的应用水平,为农村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这样就可以为农村提供服务,也可以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建立和完善气象监测预报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3 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
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气象部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科普知识,能够让农村的农民非常容易的接受这些科学知识。气象信息的提供一定打破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来进行传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要利用好现代工具和传统工具,气象部门还要定期给农民培训一些科普知识,通过举办农村气象技术培训班,传授经济实用的农村适用技术,培养乡土气象专家,从而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气象信息的水平。
2.4 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
雷电知识的普及对于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好的帮助,通过科普知识进行宣传,让农村人们认识到雷击的危害,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日常工作规范管理中,建立完善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要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到位。
参考文献
[1] 韩佳芮.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问题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2] 周文韬.我国气象信息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4,(04).
[3] 陈利敏.合理利用气象经济 促进农产品营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8).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气象信息需求和传播,针对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建设,初步探讨公共气象服务3个层面的具体服务需求以及服务要点、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介绍了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服务目前的建设情况,着重介绍深圳市气象局研发的新系统、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新做法,指出应当以大型体育赛事气象保障工作为契机,通过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建设,积极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需求调研,充分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等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公众及行业对气象服务的内容要求越来越细致,对服务手段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对服务及时、准确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部门可以通过对各个层次用户使用气象信息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借以提升自身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11年在深圳举行的背景下,如何在依托气象业务部门现有的业务系统的基础上,藉大型体育赛事气象系统建设来提升气象部门的服务能力,以及如何在现有服务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是大运会气象服务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气象信息需求分析、气象信息的传播以及大运会气象服务与公共气象服务建设3方面进行探讨
1公共气象信息的需求
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信息的需求主要分为3个层面:决策层、公众以及专业行业用户。
决策层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主要从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层面来考虑,要求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具有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对大运会开幕式及各项体育赛事等的决策气象保障要求预报在时段、活动区域的高度精细化,气象服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敏锐性。
在夏季,公众普遍较为关心“高温天气”和“最高气温”,对天气实况信息的关注度比气象部门预期的要高,而灾害性天气预警则处于次关心的地位。气象部门一贯认为的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实际关注点可能有偏差。大运会公众气象服务需加强与高温有关的预报产品的研发工作,还需增加天气实况信息服务。
深圳大运会行业气象服务更多的体现在对整个城市的运行保障中。深圳8月台风、大风、暴雨、高温等灾害天气频现,各行业都有一些针对性的需求。例如,大运会期间游客数量激增,交通运输行业(港VI码头、高速公路等)希望针对台风、大风、低能见度开发服务产品,以保证大运会官员、运动员、教练员等的出行和体育运动设施的顺利运送。同时,在高温频现的8月,气温的小幅上升就会对电力负荷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气温变化趋势监测及服务,配合电力能源部门做好在大运会期间的电力运行保障。
2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
大运会期间信息量巨大,为了将气象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社会各层面,气象业务部门应当致力于丰富气象服务手段,同时拓宽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
气象信息现有的传播渠道主要有:电视、广播、12121服务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络、气象信息电子显示牌、报纸、小区广播等,各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2009年深圳公共气象服务调查表明,电视仍是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而手机短信首次超过网络成为第2主要渠道,见证了深圳气象手机短信业务的蓬勃发展。调查还指出有近40%的公众希望“增加气象渠道”,实际上目前已有超过8种途径向公众气象信息,然而每种渠道的受众面和信息传达率有较大差异,公众个体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深圳气象局通过大运气象信息服务建设,在继续发挥新兴传播渠道特长的同时充分激发传统媒体的优势,建立一个立体的传播网络,以达到公共气象服务“以人为本,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目的。
3大运会气象服务与公共气象服务建设
大运会使深圳公共气象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此前的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的成功,给深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如何借助大型体育赛事的气象保障服务,了解服务需求、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是气象部门最迫切的关注点。结合大运会气象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实践,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升。
3.1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建设
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涵盖了大运会官员、运动员、政府决策部门职员、国内外观众、旅游者、全体市民和公众的多种需求,是公共气象服务的综合和缩影,其业务量无论在预报时效还是在预报精度方面都会远远超过目前现行的13常预报业务。各种气象服务系统的建设,不但能有效保障大运会所需的精细化预报,也能为今后开展相应的业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工作,着眼于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和现有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探测信息处理能力和准确性,提高预警预报的服务水平,提升气候产品的开发能力。目前主要建设的系统和平台中,PONDS(Platform of Now—casting Decision Supposing)临近预报决策支持平台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该系统是分区预警多种临近预报产品集成显示及量化分析功能模块,依照FDP08的模式,集成多种临近预报产品统一的显示界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预报产品,实时生成对比的实况检验图。将多种临近预报定量产品转化为预报员分区预警定量化指标(图1)。
深圳市气象局自主开发的精细化气象灾害分区预警系统,可制作精细至街道辖区的分区预警产品,自动形成短信、传真、图文、字幕和报文等,与短信平台、各服务网站和传真分发系统等自动连接分发预警信息,为大运会场馆的精细化预警预报奠定了基础。
深圳市行业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升了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该系统以气象高敏感行业的服务需求为导向,集监测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程建设、行业调研信息和用户基础信息管理、专业预报模型建立等业务为一体,包含了气象信息收集、处理系统,行业基础信息分析与处理子系统,消息(因子、事件)驱动子系统,行业专业预报子系统,行业服务产品生成系统,行业服务产品分发系统(图2)。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按行业、按应急级别和需求种类,以及区域监测和地理信息自动分类转发,完成了专业预报产品制作平台,实现了对深圳东部华侨城的个性化对点服务等功能。目前该系统仍在不断完善之中,它的运行不仅能在大运会气象保障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对深圳公共气象事业发展的意义也是积极而深远的。
除以上自主研发的临近预报、预警分发、综合服务系统外,深圳市气象局还引进了一些科技攻关项目。如OFIS奥运场馆预报系统、欧洲中心32d集合预报产品系统等。从北京引进的OFIS系统,在完成深圳本地化工作后,提供了本地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深圳城镇精细化预报数据和SAFEGUARD场馆精细化客观预报数据的接入口。OFIS系统将成为大运会期间进行场馆预报的重要工具。欧洲中心32d集合预报系统每隔7d更新一次数据,提供深圳周边49个点未来32d的集合预报,图形产品分时间序列蜡烛图和要素空间分布图,给中长期天气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3.2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需求调研
深圳市气象局自2006年起每年都会开展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2009年为了科学定量评估“气象服务年”的公众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开展了《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的模型和框架延伸至高端用户。调查除了解大运会运动项目本身的气象需求外,对气象服务效益和决策层、公众、专业用户满意度进行调研,了解各层面用户的服务需求,科学评价气象服务效益,不仅能为大运会气象服务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为深圳的公共气象服务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引。
3.3充分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
深圳市气象局在筹备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在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加强气象信息有效传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首先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电视媒介的作用。通过高收视的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节目中的气象连线直播节目,预报员与公众“面对面”讲解天气,将第一手的气象信息以最直观的方式传递出去,保证了天气预报的权威性,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次是充分激发广播媒介的潜在优势,使其在新的背景下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至2008年,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已实现了深圳气象信息在本土电台的全覆盖;2009年12月,在南粤之声电台增加了每日科普互动节目,节目以新颖的方式,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的内容,吸引了公众的关注,反响热烈。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有节目均由一线预报、服务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直播连线,保证了节目的高度权威性,容易获得公众的认同。
此外,开发了多级气象服务网站,其中的决策气象服务网在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使决策部门第一时间做出科学决策,决策网在主页正中醒目地放置了预警信号、信息快报、热带气旋消息警报、专题天气预报、全市自动站监测预警等内容(图3),还提供数值天气预报、全市的自动站气温、雨量、风速风向地理分布页面。在2009年深圳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决策部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有69.2%的决策部门每天都会从决策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充分说明了决策网在气象信息传播方面的有效性。决策网将在大运会期间为深圳决策气象保障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传播平台。
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气象事业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两大主题,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搞好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气象服务体系,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防灾减灾水平明显增强
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全市建成195个乡镇气象工作站、2736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197个乡镇电子显示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市气象局与农业、林业、水务、电力、交通、国土资源、卫生、环保等8个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期间,全市9县区均建立了车载式流动火箭增雨作业点,宕昌县和武都区共修建标准化高炮防雹作业点11个,适时、科学、高效开展了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市县气象灾害防御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正在加紧建设。
(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
期间,全市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集“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监测预报预警和公共气象信息”为一体的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了“10630121”气象预警信息专用代码,全市气象服务手机短信用户达45.1万户,占本地手机用户总数的51.9%。在电视台开通了有主持人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完成了《气象》频道在本市的落地和播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0%。专业气象服务领域覆盖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等行业。开展了针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
(三)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明显提高
以强化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建立完善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为平台的短中期预报预测业务系统、精细化气象要素城镇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县级综合业务平台等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等;充实完善了农业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医疗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期间,精细化要素预报最长时效达到7天,0—120小时预报准确率的温度预报质量提高了31.0%,晴雨预报质量提高了11.5%,降水预报质量提高了16.8%。
(四)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57号)和《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33号),成为全市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了全市气象应急响应队伍,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服务流程逐步完善,应急处置培训、应急服务演练等工作逐年加强。气象应急响应和决策服务内容更加注重敏感性、时效性、针对性,实现了从单纯提供预报向提供预报加决策建议的转变,在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年7月17日大暴雨、年8月12日特大暴雨以及历次公共事件应急、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日臻完善
期间,全市共建乡镇自动区域气象观测站85个,全面完成了9县区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9个气象台站建成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接收系统9套、实景监控系统9套、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9套,建成L波段雷达一部,大气电场仪一部。市县台站全部建成气象视频会商系统。所有发报台站配备了无线通信备份线路,升级改造气象广域网设备,市局到省局由2M升级到4M,县到市由64K升级到2M,全市高速气象数据通信系统初步形成,传输可靠性大大增加。
(六)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期间,市气象局进一步完善了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了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截止年底,全市气象部门有硕士学历2人,本科28人;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人,工程师61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十五”末提高了63%,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18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0篇,另有4篇论文入选相关论文集。
(七)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台站面貌极大改善
期间,全市气象台站的工作条件和业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累计投资5027.8万元,实施市县局部分业务办公用房维修配套设施改造建设项目17个。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开展了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与技术支持保障5大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县气象台站水、电、路、暖、消防、办公条件、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受灾较重的台站通过灾后重建,办公条件、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单位形象全面提升。
(八)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在加强业务、服务工作的同时,坚持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为重点,加强科学管理,气象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府及办公室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陇政发〔〕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陇政办发〔〕124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气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依法开展气象行政执法,规范了防雷行政许可服务,防雷装置检测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气象观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十二五”气象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
国家相继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经济社会、关中—天水经济区等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十二五”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和迫切,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二)气象防灾减灾的客观需要
位于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特殊的地理区域使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重发等特点,是全省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冰雹、高温、高温干旱和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呈明显增多和强度增强的趋势,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山体松动,暴雨衍生的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极易发生,强度愈来愈大,灾害造成损失越来越重,增强和提高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气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特色农产品;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发展壮大有色冶金、农林产品加工、水电能源、医药化工、建筑材料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打造五大精品景区,提升四大名牌景区,建设“2225”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城镇建设、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新形势下适应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多样,太阳能、风能、空中云水资源、山区气候资源等具有很大的合理开发利用价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气候变化问题研究,揭示地区气候变化事实,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提出气候变化防御对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监测、详查和开发利用评估,努力把潜在的气候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亟待增强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防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服务信息传播覆盖面有待提高。
(二)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预报准确率、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单一。多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还不高。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预报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卫星、雷达、区域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基础薄弱
气象信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对重大气候事件的演变特征、规律和成因机理的研究不深。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定量评估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不足,缺乏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和系统模型。
(四)气象综合观测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有待提高
气象观测站点分布密度不够,不能准确监测中小尺度降水分布;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率仅为71%,亟待提高;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装备明显不足;专业气象观测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五)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强
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与气象业务服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科技成果向业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现代气象业务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亟待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加强,气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概念的界定,明确了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构成要素、特征与实现途径,分析了市场化运作与政府信息服务和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区别,并从思想认识、制度设计、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等角度分析了前市场化运作的相关制约因素。
“公共部门远离市场机制,使我们很难评估公共行政运作的效率和价值,如果某个政府机构生产的产品不能在开放市场上自由出售,那么,便难以确定其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渐渐为各国采纳,并成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内涵与特征
公共信息资源是公共利益的反映,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产,其开发利用涉及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在信息经济时代,依赖政府单方面的信息供给已难以满足广泛的社会公共信息需求,“没有任何信息提供者设计出的现代信息产品能够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的需要,相反,市场力量和企业家的能力对于了解用户需求、为满足公众需求所采用的各种分配及市场技术以及增值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公共部门所生产的公共信息具有潜在的市场利用前景,同时也是私人企业进行新的增值信息服务的基础。
国外有学者指出,市场环境下信息资源最优配置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给定的生产技术和消费者偏好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信息经济资源进行分配,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要,市场化运作是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在公共信息资源稀缺的环境下借助市场激励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生产与消费、成本与收益、权利与义务以及行为与结果的统一l4j。就实际运用而言,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公共信息资源的微观管理领域,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献资料服务、图书情报服务以及政府与行业的信息提供、信息咨询,而且还包括了以电子为手段、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类信息加工服务及软件服务,如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和数据库产业、以提供信息内容为主体的信息门户网站建设等,几乎涵盖信息服务业的每个领域。
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由下列基本要素构成:①私人资本注入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行业,而不再是单一的公共投入。②追求利润、满足部分用户需求成为重要的组织目标。③市场供求状况成为决定组织经营内容、品种、规模的关键。④信息提供内容以有增值空间的公共信息资源的再利用为主,如地理信息、气象信息、市场信息的深度开发。⑤服务对象锁定在有信息消费能力的特殊用户群体而不是所有公众。⑥市场定价的收费原则。⑦国家对市场化开发利用的范围、秩序、价格等拥有调控权。⑧聚焦政府信息公开,接受政府委托、许可、授权,进行公共信息服务,与政府部门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各类信息组织市场化运作的重要形式。
从市场主体资格来看,政府信息机构若将“裁判员” 与“运动员”集于一身,势必会造成市场介入资格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因而,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开发建设的主体往往是政府行政系统之外的信息机构,包括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国有企业、私人企业以及非营利性部门中参与信息市场竞争的部分组织,但政府信息机构在信息提供中可依法进行一定的成本性收费。
当前,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的广泛普及,有相当多的公共信息服务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完成,各种信息企业若要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从竞争策略上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一是对已经公开的基础性公共信息资源进行重新包装或者转售,如法律规范、政策文件的结集出版;二是进行具有市场前景的信息增值开发活动,如欧美国家在地理信息服务业中,“由政府授权,使者对于公共数据具有一定的权力,如以一定的折扣从地质调查机构获得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编辑、维护或数字化和分发服务等。并要求者将其服务所得收入的一部分支付给委托机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地质调查局信息资源的维护和服务。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服务对于技术的依赖性,在发达国家,网络服务提供商也成为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一部分”。在图书情报领域,从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情况看,“采用市场经营手段并不仅仅意味着增加利润,而是要通过市场导向策略,宣传图书馆的服务和产品,提高人们对图书馆服务和产品价值的认识,使图书馆成为一个主动的、活跃的组织去获得高水平的顾客满足度”。商业化的数字图书馆和电子期刊数据库已经成为很多大中型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市场手段补充完善现有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正在成为各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
当前,公共信息服务市场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4个层面,一是政府信息机构与非营利性信息机构之间的竞争;二是政府信息机构与私人信息机构之间的竞争;三是私人信息机构之间的竞争;四是国有非营利性部门信息机构与私人信息机构的竞争。不同层面的竞争均围绕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价格、质量、形式等要件展开,重在利用各种可供利用的有效资源来提高管理的效率。
国外有学者认为,商业性开发公共信息或政府信息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私营部门通过公共信息市场交易牟取利润;二是政府为了获取额外的财政资源而面向公众提供公共信息,以免费或收取边际成本的方式公开他们所拥有的公共信息,企业则借此通过信息形式和内容两种方式进行信息增值活动,然后再由政府以市场价格出售这些信息产品]。与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提供和公共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相比较,市场的最大特征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包括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具体内容见表1、表2。
笔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并不是要把现有的信息机构全部企业化,把所有公共信息资源不分性质类型全部投向市场,而是指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承认市场因素的作用,积极探讨和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以及约束机制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供给过程,恰当地运用市场手段来管理和配置公共信息资源,实现国家以较少的资源与较低的成本投入来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信息服务。
2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类型与途径
1)可进行市场化开发利用的公共信息资源类型。在欧洲各国公共信息资源的资金投入比重中,占首位的是地理信息,包括制图、土地登记、气象服务、环境数据以及水文标识信息等,占第二位的文化信息,如图书馆、博物馆拥有的信息,以后依次是统计信息、企业信息、专利与知识产权信息、法律信息、旅游信息以及官方文件和出版物等]。但不同类型的公共信息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也各不相同,地理信息、经济与社会类统计数据以及市场服务类信息的市场价值远高于文化信息。同时,不同类型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形式也各有区别,具体内容见表3。
2)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途径。气象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甩睛况具有一定代表性,从西方国家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来看,主要分为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美国式——公私分明型。美国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以后,1953年,产业部部长提交了一份题为“天气是全国人民的事”的报告,建议发展私营气象服务。1977年,天气局设立了“产业气象特别助理”,专门负责处理天气局和私营气象部门的联系,1991年,天气局又进一步明确了在气象信息服务中政府一私营气象服务的伙伴关系与各自职责。
与美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相一致,政府气象部门与私营气象信息服务商之间组织边界清晰,基本气象信息服务如公众气象服务等由政府气象部门和部分私营气象信息服务商承担,而面向特定行业、特定人群的针对性气象服务则由私营气象信息服务商完成,但政府气象部门必须公开原始气象数据资料。私营气象信息服务商则根据市场需求采用公司化运作,广泛涉猎航空航天、远洋运输、能源交通、国防、商业、农业、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气象服务。
第二种模式,英国式——公私竞争型。英国政府气象局不仅仅是单纯的国家气象管理部门,而兼具了气象产品开发与提供职能,直接参与气象信息服务的市场竞争,在面向社会提供免费的公众气象服务基础上,与私营气象信息服务商一同积极开展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并设有专门的商业产业部,全面负责气象信息产品的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生产及服务供给等业务。目前,在英国整个气象信息服务市场中,现已形成了稳定的二元格局,即气象局的商业气象服务占70%,私营气象公司占30%。
从1996年4月1日开始,政府不再给气象局直接拨款,而是通过气象服务收费实现经费自收自支。其主要经费渠道有两个:一是由信息服务、气象咨询、气象软件、业务网络等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收入构成,占总收入的15%;二是面向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气象服务收费,也称贸易基金(tradingfund)。英国政府规定,政府部门和单位必须使用英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服务,而不能自行使用私营公司的产品,同时,这些部门所支付的费用除直接服务成本外,还包含一定的气象基础设施建设费和维持费。新西兰通过将政府气象部门改组成气象服务公司,以签订合同的形式,与相关行业及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之间形成稳定的气象服务关系,即按照国有企业的运营模式,成立董事会,实行完全市场化运营并上缴利润。
从实际作用与效果看,美国公私分明型市场化开发利用模式收效明显,政府部门通过国家财政资助公共信息的收集、生产,并向社会公开,鼓励了非营利性信息机构和私人信息部门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类型,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税收,只是难以计量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欧洲国家政府部门直接介入公共信息资源商业性再利用的做法遭遇了来自公众、私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自身的批评,很多学者提出其实质是公共财政在不同政府部门间的转移支付,并没有真正节省资金。荷兰内政部的一项委托研究表明,“当公共数据以边际成本价格出售时,产权效益最大。所谓边际成本是所有与公共信息传播有关的成本,包括出售、促销成本、人力以及信息技术成本等”。尽管空间地理信息的市场开发利用前景最为看好,但荷兰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的一项凋查结果再次说明,“降低市场上地理数据价格的60%会导致每年数据流通量4o%的增长,外加大约800人的就业增长。那些以较少价格获取公共信息的公司还会将节省的投资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进而扩大潜在市场范围和份额”。同时,美国一项对欧洲环境数据商业化开发利用的研究表明:那些将知识产权运用到政府数据的国家,限制了政府收集数据的利用范围,并在科学研究的信息整合和共享上形成障碍。
3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
英国学者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公共信息的市场交易需要有关信息获取和市场化运作的清晰而明确的政策界定,需要有信息管理的国家标准,需要有基于信息资产价值认识的组织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市场商和商业伙伴之间关系的有效管理”。在现实层面,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市场交易的特殊商品,除一般商品市场管理的共性问题如产权问题、交易成本问题外,还面临着透明和公平竞争等市场化运作基础条件因素的限制。
1)公共信息商品属性的认识问题。一方面,人们习惯了公共信息尤其是政府信息的免费提供,且一直认为纳税人已经通过税收的方式支付了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费用,缺少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氛围,对市场化模式持有怀疑态度,并由此导致信息消费的不足。如我国中小企业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是自行调研和依靠社会关系网络,购买信息的比例只占其信息总来源的8.4%¨;另一方面,则是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过度,将公益性信息服务与商业性信息服务相混同,如在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上设置种种限制,通过排他性权力设定将公共信息资源转化为特定部门资源,尽可能压缩公益空问,损害公众利益。
2)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制度设计。“公共部门往往是某一类信息生产的唯一部门,因而具有相关信息的自然垄断特征。这会导致高费用、对某一机构的排他性特定许可或者非常有限的市场竞争者”,但对具体的公共机构而言则会有短期利益,可以保证一段时间的稳定收入。因而,需要政府的调控和干预,即健全的可操作性的法规制度是保证市场化运作规范有序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信息公开、版权利用、隐私保护、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定价、服务标准等。
英国为方便公共信息资源增值开发者,还建立了专门的指导网页(http://www.inforoute.hmso.goc.uk/inforoute/),通过简单友好的网络界面详细列出政府信息再利用许可办理条件、哪些信息可以再利用以及具体办理程序等相关信息。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私人信息企业抱怨政府的政策不清晰不透明、申报及审批过程及程序过于繁琐,缺少具体的指导和标识,让人无所适从。
3)公共信息资源市场主体的发育程度。市场主体的成熟程度不仅决定了其在信息市场的整体运作水平和盈利情况,而且也决定了其在信息市场竞争的方法手段。独立而规范的信息企业会凭借其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优势按照市场规则行事,而发育不成熟的信息企业则倾向于以非市场手段盈利,如凭借与政府部门的特殊关系获得信息经营特许、通过公共信息资源的内部交易赢得超额回报等。由于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信息机构往往是政府下属的公共事业性信息组织或者国有信息企业,其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对于规范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管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产业工程气象学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产业工程气象学》是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气象学与产业工程主要行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产业工程系统对大气环境的反馈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等。课程可以开拓气象服务领域,优化服务层次,提高各地各行业气象服务水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0年就开设该课程,有较好的课程理论基础与实践积累,在2009年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后,该课程的建设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和要求进行,取得了较好的课程建设效果。
一、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概况
《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受天气气候敏感的建筑、交通、旅游、水利电力、城市规划、公共事业等主要产业与气象的作用和影响机理,探讨如何确定有关指标、参数及其相应临界值,吸收国内外产业工程气象学研究的新成果,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较顺利地适应多种气象服务行业工作。
2009年是我校的“教学改革年”,学校提出人才培养必须满足气象人才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要求,充分利用大气、电子、环境、管理、人文学科齐全的优势,全方位的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设成为中国气象局的人才培养基地,非气象专业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气象类基础课程,《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内容已被作为全校2009版教学计划中的特色课程之一在学校各专业开设。课程组老师结合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完善,课程设计和习题训练注重实践,并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了连贯配置,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多年来,《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是我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在该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我们不断完善《产业工程气象学》大纲,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且参考国内外先进教材编写了授课讲义。同时,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与江苏省气象局华东交通气象业务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泰州市气象局等产学研基地合作强化实验实习课等,师生对本课程的结构和教学质量、效果的评价较好。
二、教学条件和教学改革分析
课程采用章澄昌先生在1997年编写的《产业工程气象学》作参考,内容涉及到大气环境对建筑工程、交通运输业、冶金、矿井、石油业,水利、电力、通讯业、商品仓储业等各产业和工程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各产业、工程系统对大气环境的反馈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随着专业气象服务实践的不断深入,《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授课内容与原教材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编写《产业工程气象学》教材已经被列为学校规划,在新教材中我们会将产业工程气象涉及到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热点问题有所体现,使其更加适合作为一门教材使用。
《产业工程气象学》教学团队成员大多数来自于气象部门,对气象与各产业、工程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好的了解,具有指导实践的能力,同时具有大量的实习数据供学生使用,这为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校为教师、学生的网上作业、交流提供了适宜的网络环境。同时,学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书籍,购买了较为完整的数据库资源。
课程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以大力提倡“学生参与”、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为鲜明特色,在教学手段上以高度重视网络教学、全面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特点,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1.课堂传授教学与学生参与、相互研讨结合。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讲授、提问、讨论、辩论、座谈、布置作业等活动,让学生系统、深入地理解产业工程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高度重视课程的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和实践教学是课堂讲授的重要补充。在产业工程气象学的实验教学中,适当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这些实验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题设计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
3.鼓励大学生进行课外科技创新研究活动,重视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为了建立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良好氛围,我校设立了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的内容,利用华东交通气象业务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泰州市气象局等产学研基地平台,开展课外科研活动。
4.将本科生毕业论文与产业工程气象学教学链接起来。毕业论文研究是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知识的系统运用过程。因此,本课程教学充分利用教师充足的科研课题和经费,注重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后续指导,使书本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加大作业、考试等改革力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式:课外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考查、期末考试、实习等形式,真正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效果。
三、课程建设效果
校内督导专家认为,该课程是应用气象学科具有特色的一门课程,内容在气象服务于产业工程原理、指标、预报等方面进行了很好地整合,为学生提供了开拓性思路和理念,理论体系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很强,符合用人单位对应用气象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要求。课程定位准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料齐备,主讲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讲授内容丰富、条理清楚、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案例教学方法,不但内容组织得好,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很有效。
四、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措施
随着社会对教育和人才培养不断地产生新的需求,《产业工程气象学》建设的探索与发展还在继续,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1.课程教学团队经常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讨论,进行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重点、难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理解,提高创新思维。利用相关仪器进行观测,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增加课后答疑时间,教师有针对性进行指导与辅导,理清每一章节的框架及前后章节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将新知识难点与已掌握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章澄昌.产业工程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2]景元书,申双和,刘寿东.以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气象专业发展,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4):270-272.
[3]余跃.《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2-34.
关键词 大型赛事;体育;气象节目;服务
中图分类号P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090-02
体育比赛是整条产业创造收益的主要途径,保持体育赛事的正常进行是极为关键的。从历年来各种大型赛事的运营情况看,气候环境对赛事造成了很多的不利影响。鉴于体育赛事潜在的经济价值,为体育赛事提供全方位的气象服务有助于赛事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各地气象局做好本单位的本职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气象信息,努力改善目前的气象节目服务工作。
1 大型体育赛事的现实意义
体育赛事是比较有规模有级别的正规比赛,目前全球规模大、影响力大的体育赛事有世界杯、奥运会、一级方程式赛车、NBA,也包括了各类洲际体育赛事和各单项体育组织的世锦赛等。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推动人文素质水平提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最有效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型体育赛事对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宣扬了“体育精神”的人文价值意义,也带动了整个城市地区经济产业的改革调整。新时期,一些具备经济实力及运动条件的商业城市,力争能够获得承办大型赛事的权利,这其中不乏经济利益的驱动,从侧面上反映了体育赛事潜在的经济作用。
2气象变化对大型赛事的不利影响
所谓“气象”,主要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通过观测大自然气象环境的变化,能够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以免遭受气象环境变化而约束实践行为。随着全球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各国体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一些著名的商业城市开始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但是,气象变化对体育赛事也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些均已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主要影响:1)成绩。很多参加大型赛事的运动员,面对异常的气候变化均会造成成绩方面的影响,如:一级方程式赛车,赛中遇到雨雪天气,赛道容易打滑而发生车辆冲撞;露天体育场举办世界杯,遇到大雨天气同样会干扰球员水平的发挥;2)收益。恶劣气象环境下,现场观看赛事的观众数量大幅度减少,直接导致主办方门票收益减少,降低了实际的经营收益。
3 完善气象节目服务的主要内容
实践证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有着多方面的意义。针对气象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体育赛事的进行也会受到诸多干扰,这就需要气象台及其相关部门做好观测工作,为体育项目的实施提供优越的服务。目前,气象服务按气象服务对象划分,气象服务可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完善这三种气象节目服务是保证赛事正常举办的有效措施。具体情况:
1)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的气象服务,将其运用于体育赛事的工作指导,有助于主办单位合理地安排赛期,避免因气候变化而造成各种干扰。各地气象台需调整工作模式,通过预测及时捕捉到真实可靠的气象信息,如图1,为政府、体育局、主办方制定赛事方案提供指导;
图1 天气预报预测流程图
2)公众气象服务。是为公众提供的日常气象服务,这是一种平民化的气象服务内容,从受众的角度考虑,公众气象服务能够为受众提供良好的观赛环境。大型赛事的观看率比常规赛事高出很多,气象节目中应提供真实可靠的气象信息,引导观众把握好观看赛事的时间;
3)专业气象服务。为了向各行各业提供的针对行业需要的气象服务,完善气象节目服务工作必须提高其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搞好体育赛事。此外,积极引用先进科技改进气象节目服务工作,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也更加准确地捕捉了气象信息,提高了气象节目报告的准确度。
4结论
总之,全球经济发展背景下,体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项目,而是转变成为一个具备综合性体系的赛事项目。由此形成了一条宽广的产业链结构,推动着各国经济事业的持续进步。考虑到气象环境变化对体育赛事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是政府及各级气象局需要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庆宝,苗世光,孙桂平,张苏平,刘学刚,Liu Xiaochu.青岛奥帆赛场不同背景条件下的海陆风特征[J].气象,2008(S1).
[2]郑美琴,张民凯,张建军,费艳琴,周秀军.日照帆船比赛期间风的特征分析[J].气象,2008(10).
关键词:防雷工作;行政审批工作;努力的方向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1 做好防雷行政审批工作的重要性
1.1 防雷审批工作是气象部门的重要行政审批工作之一
气象部门应该认真遵守其相关的法律,要保证审批工作与审批工作的程序的合法性。在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后,对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标准要求更高。气象主管机构的防雷部门应该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同时仔细考虑该如何能够更好的履行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如何规范审批的程序。在办理审批的程序时有3个步骤:
1.1.1在办理前应该对需要申请行政审批的防雷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的鉴定。
1.1.2应该由专门的防雷部门的人员持申请资料到气象窗口提出申请,而且如果窗口人员在当场审查递交的相关资料时,不符合就会退回申报资料,《防雷审核资料补正通知》,如果符合申报条件才会给予受理并《防雷审核受理回执》。
1.1.3如果有图纸审核必须由多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审核人员根据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对设计的图纸进行审核。
1.2 要充分认识到深入开展行政便民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在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应该采取措施来深化行政服务工作,这对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也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防雷行政审批的工作人员都要深刻认识到做好防雷行政审批的重要性,切实的增强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使命责任感。防雷行政审批工作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气象部门的重要载体,如果想深入的开展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必须要近一步的明确行政审批工作的重要性,行政审批服务作为政府部门的重要平台一定要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健全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有助于加快审批的节奏,还能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
2 如何办好防雷行政的审批服务工作
2.1 建立优秀的防雷行政服务机构的管理队伍
应该建立优秀的防雷行政服务机构的管理队伍,再有规范的防雷政策之后,还得培养优秀的防雷行政审批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去贯彻执行。强化自身的监管职责,树立管理上的权威,增强管理的效力,促进防雷工作的快速发展。建立健全独立的防雷行政管理队伍,选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入驻地方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履行行政管理职责,负责相关的防雷行政的管理等等具体的工作[1]。因为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而且需要管理的对象时间错综复杂,繁琐,而且还事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等等问题,所以对从事防雷行政审批服务的工作人员具有非常熟练的专业知识,并且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的要求熟练程度也很高,还有具备较好的协调能力,擅长与人沟通,可以提供微笑服务。在防雷行政工作的审批中,不断完善设计审核制度,规范审批的程序,是现如今防雷事业的发展的需要,也是可以保证气象部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 严格挑选在窗口的工作人员
如果要规范窗口的服务质量,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2.1应该做到实行两集中和两到位,在窗口的整个审批流程中,要做到一站式的审批。
2.2.2服务人员要主动提供服务,办事要灵活,对于要审批的项目应该尽量尽快一次审批完。
2.2.3要健全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有顺序的审批流程,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独立的负责人,严格挑选在窗口的工作人员,不能有疏忽。
2.2.4要加强窗口业务人员的考核,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窗口专业人员的考核,要严格要求窗口的纪律,提高服务质量,不管怎么样都不能与人民群众发生争执,及时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2.2.5提高对防雷行政审批服务窗口的重视性,这个窗口的位置是无法取代的,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的桥梁,也是协调每个部门的的重要纽带,提高了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效率是赢得客户的关键,由此可见窗口的业务受理职责的重要性。
2.3 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与防雷技术服务的区别
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与防雷技术服务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防雷工作的组成部分,但是性质完全不同。随着防雷及相关的法律的日益完善,还有随着防雷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防雷行政审批作为法律要求气象部门的必须履行的职责,必须不能与防雷技术服务严格分离[2]。
2.4 完善防雷行政审批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对于在防雷行政审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一定要做到精雕细琢,不能马虎,及时地公布相关的审批信息,增强对外开展的宣传效果。防雷技术人员要及时的深入到需要他们的地方比如建筑工地要像施工者讲解一些相关的防雷的知识,还可以利用相关的部门开展一些有关的讲座或者是举办技术知识培训,这都有助于相关的行业人员更深层次的了解审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提高办事的效率。通过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可行的措施,实行定期的业务交流制度管理,让工作人员们及时进行工作中的交流,及时共享新鲜信息,各自取长补短,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3 结语
雷电灾害的防御是政府所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防雷工作作为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基本保障工作,如何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是对公共安全气象的理念的时间,是构件健康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推进,行政审批工作制度的改革的深入,建立健全的防雷行政审批的服务机构并规范地运行,优化审批工作的程序,使审批制度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增强,建立规范的法律程序,不仅是体现气象部门的防雷方面的管理能力,也是促进防雷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克.防雷装置技术性审查的内容及审查流程规范化的思考.2007年湖北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全省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