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9: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食品卫生检验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 药品常规检验中微生物学检查最为重要,只有进行方法学验证才能保障检查方法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对目前药品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中现存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的限度检查标准,为建立有效的药品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规范管理。以防止药品安全监管失控现象。
【关键词】药品;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问题及建议
几乎所有药品在应用于临床前都要进行安全性检查,一般分为“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检查”,其中最重要的检查方式就是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检查项目包括:酵母菌数、细菌数、控制菌、霉菌数检查。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为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验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是否无菌的检查方法称之为无菌检查法。检查项目包括:厌氧菌、需氧菌以及真菌检查。自1980年颁布《药品卫生检验方法》以来方法基本成熟,1995年颁布的《中国药典》又提升为国家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最明显的是标准中的可操作性不够、不统一、不集中等问题。
一、目前的现状分析
1、检查验证试验来源: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进行此项工作,其中冷门产品、老产品更是没有进行此项检查,药品检验所抽查时也找不到相应的检验方法。有的畅销产品、新产品正在试验中,但也无法提供此项检验的方法。有的企业已经完成检验但以技术保密为由而不愿意提供给药品检验所,担心如按此方法检验产品不合格给自己找麻烦。这样使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很难正常实施监督的权力。
2、检查验证方法的执行:“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的,不得出厂。”这是《药品管理法》中的规定。未经微生物限度检查合格不得销售或者使用。但是实际上只要药品微生物学检查项目合格,也不论是否经过方法学检验都可以进入市场而且也不影响销售。因此,为了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性必须完善药品质量保障体系,严把生产企业源头,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必须进行监督抽查,加强规范管理。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是执法机构,是执行法定质量标准的职权部门,而不是在抽验过程中探索建立新方法。
3、检查验证方法的权威性:生产企业的实验室和药品监督检验所的检验肯定有一定的不同,而且98号文件中也指出“同一个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因原料来源不同,工艺改变或不同实验室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比如无菌检验法中需要用黑曲霉为对照,因为黑曲霉有很大的毒性,必须用专业的净化工作台或者实验室,只有达到一定实验条件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微生物限度检查容易受试验条件的影响,其别是对药品中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成分尤为突出。“当供试品有抑菌活性时,应消除供试液的抑菌活性后,再依法检查。”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对所检的药品中每种药品的抑菌或者抗菌程度都不清楚。生产企业大部分并不委托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进行检查验证,而且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出具的检验证明生产企业也不认可;生产企业给提供的检验方法,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也不认可。当前,很大一部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缺乏权威性。
4、建立检查验证方法困难:由于微生物培养周期长、微生物限制检验方法工作复杂,必须经过多次的试验,这就使得部分抽查工作很难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全国各地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名称不同规格的药品、不同名称的药品、同规格不同辅料、原料、生产工艺的药品,全都建立或者审核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这一工作量是巨大的。对于一线的药品监督检验机构日常工作量更是繁多,而且从时间、经费和人力上都无法正常进行科学研究。
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的建议
1、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过渡时期方法:在统一检验方法未出台前,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行业方法或者自己制订的内控方法对生产的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或者“无菌检查”,对于未经验证的,不予以出厂销售或者使用。各级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对抽查的药品在未统一之前仍可使用原方法进行检验。
2、尽快统一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为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各生产企业都要用“微生物限度检验”或者“无菌检验”的方法。98号文件指出“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特别是中成药,因原料来源、工艺、辅料的不同,药品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抑菌特性”,而且随着药品的成分或者原检验条件改变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统一。对于同一种药品,可能存在多种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各个方法之间在试验相对误差、检验方法科学性、检验系统的适应性、检验方法重视性、试剂、检验仪器设备的简便易得性、经济节约性等各方面都有差异。国家可以在征求生产企业和监督机构意见后,再依据现在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建立科学、可信、准确、可行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并提交给药品监督检验机构,按照品种、原料、辅料、剂型等分类报上,由国家指定的部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整理出合理的验证方法并公布。
3、药品微生物限度缺项检验:药品监督工作中不能因为难以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或者“无菌检验”,而对规定检验的项目进行缺项检验。
4、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增加经费:“微生物限度检验”或者“无菌检验”的方法比正常检验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各地负责机构应追加相应的检验试验经费。
参考文献:
[1]马绪荣,苏德模.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5(09)
[2]单亚.《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标准及有关规则的讨论[J].安 徽医药,2006(03)
[3]田颂九,丁丽霞,田洁.国内外药典中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简述 [J].中国药学杂志,2007(01)
一、文献综述
回顾近十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共有50项之多,如:2006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事件,不法厂家瓜子中掺入矿物油;2007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发生的瘦肉精事件,用瘦肉精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484名市民中毒;2007年9月3日,万方牌豆奶中毒事件,吉化公司所属中小学校中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2008年2月,哈尔滨香香鸟食品有限公司用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2008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的猪血变鸭血事件,不法厂家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2008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查处的白砂糖事件,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2009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2010年5月11日,散装白酒事件,广州市民饮用含有剧毒工业酒精甲醇的散装白酒中毒死亡;2011年8月16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2012年11月12日,苏丹红鸡蛋事件,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有些不可避免,但是有些是不法商贩恶意为之,对这些只要采取正确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简称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是一个为国际认可的、保证食品免受生物性性、化学性及物理性危害的预防体系。
20世纪70年代HACCP概念与方法首次在美国被提出,当时,美国拜尔斯堡公司应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的要求生产一种100%不含有可有致病性微生物和病毒宇航食品。Pilobury提出HACCP的概念。专门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危害的环节,而所控制的过程包括原材料、生产、储运直至食品消费。
近年来HACCP体系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1992年2月,加拿大规定申请水产食品的登录的必备条件为水产品应施行以HACCP为基础的品质管理计划;1993 年6月食品法典委员会(FAO/WHO CAC)考虑修改《食品卫生的一般性原则》,把HACCP纳入该原则内;1993年FDA公布了强制水产品HACCP实施草案,并且正式公布一年后正式实施,同时考虑将HACCP的应用扩展到其他食品上;1995年5月,日本通过食品卫生法的修正而公布《综合卫生管理制造过程》,将其管理制度纳入法规,从乳、乳制品以及肉食制品等开始实施。同年,法国农业部公布《直接提供消费者的食品卫生相关法令》、《家禽屠宰场的卫生条件》、《生鲜肉加工、流通的卫生条件》并积极推动普及HACCP制度,作为生产者管理的指针,促进食品安全。
1990年,国家进口商品检验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食品专业委员会开始进行食品加工业应用HACCP体系的研究,制定了在出口食品生产建立其质量管理体系导则及一些在食品加工方面的HACCP 体系的具体实施法规,在全国开始引起讨论。在第十一届亚运会食品卫生防病评价中也体现了他的体系原理。同年,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等单位开始对乳制品、熟肉及饮料3类食品生产实施的HACCP体系监督管理的课题进行研究,有关报道现已屡见在科技杂志上。但如何执行HACCP体系,保证食品安全的问题,与国外相比,我们的研究及经验仍然缺乏。1999年农业部水产品行业标准《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水产业执行HACCP,但HACCP概念、原理、应用等问题仍未引起食品生产企业甚至是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在食品领域中应加强宣传、推广和应用HACCP体系。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HACCP主要是通过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分析和查找食品生产过程的危害,确定具体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关键控制点,并实施有效的监控,从而确保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它将食品质量管理的重点从依靠终产品检验来判断其卫生与安全程度的传统方法向生产管理因素转移,将不合格的产品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产品在生产线终端被拒绝或丢弃的数量,消除生产和销售部安全产品的风险,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为控制由食品引起的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本次我的论文题目是《梅乡食品公司HACCP体系设计》,我的立意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凉果行业的工艺进行研究,然后导入HACCP体系,增强传统行业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研究方案(框架)
本文是以普宁市梅乡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对中国传统凉果行业的HACCP体系进行设计与研究,重点即HACCP系统的7个基本原理,难点即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本文共分五大部分:一、HACCP体系简介;二、HACCP的相关理论;三、中国传统凉果行业潜在的问题及根源;四、以普宁市梅乡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凉果产品的HACCP体系实施过程;五、梅乡食品HACCP体系展望。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 介绍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着重笔墨将重点放在 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上。思路为分析现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凉果产品的HACCP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凉果产品的HACCP体系的改革思路。
四、进度计划
20xx年12月15日之前,确定论文题目;
20xx年12月28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查阅开题报告,进行开题检查;
20xx年2月10日之前,开始阅读资料、考虑方案、实验调试等毕业设计工作,并将毕业设计的部分成果交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20xx年3月10日之前,提交论文目录和论文初稿;
20xx年3月30日之前,做必要的实验演示操作及必要的修改,提交论文目录和论文定稿;
关键词:食品卫生学;改革;授课模式;考核
食品卫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健康的保证,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食品卫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先决条件。“食品卫生学”是一门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科学之一,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的课程,也是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食品卫生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以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并能熟练地应用到食品生产卫生设计管理中,将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对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食品生产环境和过程日趋复杂。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日益提高的要求,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实用型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针对“食品卫生学”课程进行了探索、改革,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1]。
1“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食品卫生新问题的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环境下激发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创新能力,一大批食品加工新技术就此诞生。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会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化学合成物及有毒物质,如瘦肉精、三聚氰胺、亚硝酸钠等。这样不仅将有毒物质带入人体,还破坏了大自然的有机循环,造成环境日益恶化。最终,禽流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感染冰激凌等事件出现,暴露出食品污染在造成食品安全事故以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不良影响。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不完善的食品卫生体系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导致经济损失。因此,要改革“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为社会培养食品卫生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应对食品卫生带来的新问题,同时还要完善食品卫生体系,为中国进入世界强国打下坚定的基础。
1.2“食品卫生学”教育的现状
当前,“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框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已经明显滞后于国际食品安全新形势。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是实现高效教学,提高授课质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课堂教育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所以“食品卫生学”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例如,授课方式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以听记笔记为主,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很不活跃,在课程设置上,“食品卫生学”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设计性课程过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当前的教育过分强调重点建设,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某些重点学校或重点专业,使得“食品卫生学”相对冷淡的专业不受国家的重视,导致恶性循环,人才相对缺乏。因此,“食品卫生学”课堂有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在课程改革、课堂改革及多元化教学等方面必须根据时代需求和食品安全为前提加以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2]。
2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传统的讲课方法为授课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即教师主要以讲课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授课方法,虽然很好地讲解了课本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让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学习技能的机会。学生长期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习,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需要对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改革。TBL(Team-basedlearning,TBL)授课模式是以团队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它是在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课堂小组互相学习为主、以讨论问题为重点,同时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新型授课模式。TBL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提高学生查阅、利用和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教师应该将TBL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中。将TBL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课程内容[3]。
2.2“食品卫生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把双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之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顾名思义,双语教学是采用2种语言同步进行教学的授课方式,教师在开展教材使用、课程讲授、考试等教学环节时,同时使用汉语、英语2种语言,完成部分或全部的教学内容。与国内相比,发达国家更早关注并研究了食品安全问题,由此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且新成果、新理论仍不断涌现。由于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要想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在学习和工作的同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及时获取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在“食品卫生学”授课过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国际食品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借助英文文献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助于其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3课堂讨论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围绕书本知识上课,教师的主动传授与学生的被动接受,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在传统理论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当前社会上一些食品卫生等热点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便可以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其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样的讨论一方面增加了教学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不断获得教学内容改革的灵感。
2.4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在“食品卫生学”课程中,仅传授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用于指导日常生活和工作,才能体现出理论的应用价值,而实验课教学就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必须摒弃理论课教学优先于实验课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全面包含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与实际应用接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并丰富实验内容,增加实验内容的质量。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重视基础内容实验的同时,还需要穿插一些相应的具有设计性的实验,即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完成实验。设计性实验应当遵循“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即由于该部分实验内容教材中并没有现成的材料,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一般要经历学生自己选题、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方法、自主实验、总结报告等。教师在设计性实验中,只是起到引导、辅助、监督以及协调的作用。这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课授课模式,使学生从模仿实验变成主动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及学习效率,促进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4]。
3综合考核方式
3.1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纪律、作业完成率以及在课堂讨论环节中的参与程度等。课堂讨论主要从发言的积极主动性、语言的逻辑连贯性、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思维的创新性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平时成绩需要课堂评估记录,学生的综合表现成绩才能全面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
3.2改革课程的考试方法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反馈方法,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措施。试卷不仅需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及规范化标准涵盖所学章节内容,并以学时数分配题量。试卷还需要有开放性的讨论题和思考题。
3.3改进实验成绩考核方式
目前,“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的成绩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完成及数据处理情况等作为实验课成绩判定的主要标准。传统的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等,在传统实验的考核中,这些并不能很好地反应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操作情况以及对实验过程的掌握情况,这种实验考查方法会使学生不重视实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在实验报告中增加开放性的思考题与讨论题,综合地评估学生实验的准备情况,其中包括实验的设计情况、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熟悉程度,着重是考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需要对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成绩考核。学生的设计性实验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论文要按照科研论文的格式,写明材料和方法、分析结果和讨论过程与结论。其中,主要考察实验选题、实验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4结语
课程是构成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要素,高校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与教学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食品卫生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课程之一,对其授课进行探索改革已成为科学发展的需求。相信上述教学方法以及考查方法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食品卫生学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孙璐,武靓靓,孙娜,等.将科研引入实践教学,加强《食品卫生学》教学效果[J].时代教育,2015(13):65-66.
刘斌,何晓华.基于卓越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索[J].亚太教育,2015(19):134-136.
张培旗,常志娟.TBL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1):855-858.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分析
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致病菌的检测条件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出现的食源性致病菌能够很好的监测。食品安全历来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在众多食品中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以李斯特菌为多见,革兰氏阴性菌以沙门菌与大肠杆菌为常见[1],为全面了解本地区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的相关情况,现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对食品集散地进行抽样检测,将具体检测情况与结果相关情况现报告如下。
1方法
对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的监测主要选择食品的集散地,多对本地区的食品厂、菜市场、以及乡村水产市场和城市超市进行检测,监测的食品包括肉质类食品、蔬菜水果类食品、主食类食品(米、面)、淡水与饮料以及烹饪食品。检测方式主要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取小部分样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根据样品进行分类处理,定向检测可能含有的致病菌。最后经广西CDC复核。
2结果
经监测,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合格情况。对6种(类)食品进行采样,共检测样品345份,合格273份,合格率79.13%。2011——2012年6种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合格情况见表1。
本辖区发现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如下表1。
3讨论
本辖区的食品微生物的检出率较高,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致病因子而导致的感染或中毒,大多数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和蠕虫引起。文献调查表明,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是一个动态的情况,从农场到餐桌的食物链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病原体种群不是一成不变,食品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许多病原体可以通过食物传播。维持食品安全的标准将取决于监测和监督时刻保持警惕。
通过检测345份样品结果显示,我辖区市售食品中检验合格率仅为79.13%,微生物污染严重。肉质类等大肠菌群超标严重;在蔬菜水果类、冷菜类制品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检出率相当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污染严重的食品大多数是个体摊点,没有经过无菌包装就在市场上暴露经营,加上经营者不进行无菌操作,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此外,婴幼儿配方粉、婴幼儿谷基辅助食品,由于经过无菌处理后包装,标明有效期后出销售,不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目前,我市市售食品卫生质量存在严重隐患,微生物污染的食品由于生产加工规模小,加工环节环境卫生较差,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缺乏无菌操作,因而极易造成微生物污染。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熟肉、鲜榨果蔬汁制品类等的监督和管理,对食品生产中存在问题,应及时提出并促其改进,尤其是夏季食品,要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普及食物中毒知识,强调食品的高温杀菌作用[3]。
参考文献
[1]黄家兵,汪艳平,司徒谊萍,余枫华,吴谨呈,周红雨,程德明,Huang Jia-bing
,Wang Yan-ping,Situ Yi-ping,Yu Feng-hua,Wu Jing-cheng,Zhou Hong-yu,Cheng De-ming.2006年宜昌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126-128.
[2]杨瑞军,金莞尔,张建民,王文英,于丽莉,Yang Rui-jun,Jin Wan-er,Zhang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开放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48-03
实验学习是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开放性实验作为近年的一种新型试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作用,是大力倡导的实验教学改革课题。目前国内许多高等院校都在做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教学对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作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并于2009年、2010年将开放式实验教学法应用于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验教学中。
一、实验过程
1.实验设计。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教师首先给出开放性实验的题目为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预防,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况,查阅相关资料,在咨询指导教师、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订实验检测的内容,最后教师根据各组提出的检验内容和学生进行再次讨论,并结合公共卫生系中心实验室的条件等因素最终确定实验内容。主要进行食品中重金属砷、食品包装材料(塑料制品)的卫生问题、食品添加剂及蔬菜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包括储存、加工后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在确定实验检测的内容后,分两组每组承担两项实验,查阅文献,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方法、原理、步骤及实验所需的仪器、样品、试剂等。例如样品的选择,可选择学校附近农贸市场和超市不同厂家的蔬菜、酱油、塑料包装袋等作为样品。设计实验检测方法时,学生至少选择两种及以上的测定方法,并阐述原因和理由。最后教师根据可行性、实验室条件、经费等因素对各组的实验设计进行批改,使其进一步完善,与学生进一步讨论后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
2.开放性实验的实施。学生根据确定的实验方案选购好样品,领取所需的实验器材、试剂等,然后开放实验室,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同时要求学生独立操作每一项实验步骤,包括选购样品、配试剂、仪器使用和结果记录等,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解决或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不了再与教师沟通,共同商讨。教师只负责现场指导及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而教师只需提供学生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设备、试剂等。
3.结果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束后,依据实验结果,对取得预期结果的实验组,让学生分析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如果实验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失败的原因,并重新进行实验。
4.撰写论文式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为了使开放性实验从形式到内容更接近课题研究,则要求学生撰写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加深学生对科研全过程的认识,使其撰写论文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论文式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开放性实验的目的、原理、主要仪器、设备与材料、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等,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所测食品的卫生状况及安全性。
5.成绩评定。教师对学生的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操作过程、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给出成绩,成绩评定分3个方面:实验设计占40%,实验过程占20%,论文式实验报告占40%,主要考查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通过考核,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效果
我们对参与本次实验的2006级预防医学专业、2007级预防医学专业地方病防治方向的8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开设开放性实验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开放性综合性实验对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查阅资料文献的能力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人际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见表1)。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开设开放性实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其提供一个很好的掌握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机会。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有足够的理论和实验资料做支持,才能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所以学生必须查阅大量的文献,包括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实验方法、原理、步骤等,对检测结果要进行综合分析,撰写论文等,这为学生创造了一定的科研机会,为今后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开设开放性实验教学,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另外,由于整个实验过程要求实验室开放,学生对试剂的使用易造成浪费,也易损坏仪器设备,加之实验时间长,这些都增加了实验运行的成本。同时,由于实验准备任务重,组织工作及指导难度大,与普通实验相比,教师在准备和指导实验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要大得多,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又不能忽视操作的安全性及实验的成功率,因此,为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保证实验能顺利地开展,学校需要制订激励政策,提高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运行经费,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实验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石玉祥,李存,闰金坤,等.设计性、综合性试验在动物医学专业试验教学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09,(6):118-119.
[2]周俊宜,骆晓枫,颜少平,等.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3-4.
[3]赵伟明,刘贺荣,李国莉,等.开放性实验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教学中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7,(1):42-43.
[4]王荣,吴应宽,宋沈超,等.开放性综合实验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尝试[J].贵阳医学与昂学报,2009,(34):223-224.
[5]李灵芝,崔颖,龚海英,等.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设立开放性实验的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5-6.
[6]韩峻,李玉卿,吴冠儒,等.医学生物学实验室开放性实验教学尝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6):47-48.
[7]陈玉霞,曹冬梅,卢建.设计性实验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40-41.
1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尽管从2011年开始,学院启动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过去两年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1.1学生主观学习的意愿不强,专业课学习效果不理想自治区从2006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改革,专科毕业生不再计划分配,2007年开始除部队生源外,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也不再计划分配,均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但这种改变并没有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就业本领。2012年自治区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使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这种政策一直持续至今。自治区区内毕业生就业基本上都寄希望于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公开考录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学生毕业后进企业或其他单位就业的意愿较低。由于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与专业相关不大,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不够重视,专业课程学习较差。
1.2实训实习教学条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差距为了较好地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就需要实训场地、实习基地。目前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加上学校所处的林芝地区食品加工企业较少,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法获得严格和广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训练和技能的应用[2]。
1.3学科基础比较薄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仅10余年的时间,专业教师也仅有11人,学科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学院学科带头人建设薄弱,虽然学校下文任命了学科带头人,但至今还没有出现在和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带头人,所有这些都影响着学科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和发展。
2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紧密结合的种养殖与加工结构,以最大程度服务于地区经济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与个性化教育为特色,对食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调整[3]。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力争使课程更贴近于学生,更符合食品工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努力探索“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德、智、体、美和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适应食品行业发展需要,具备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掌握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检验与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技能[4]。能在质监、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卫生防疫机构、科研院所等部门及相关企业工作。从事产品研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5]。使学生毕业时具备食品研发、食品加工、食品保藏和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的基本能力。具有在食品企业、食品质量管理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及国家机关中从事食品研发、生产、管理、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能力。通过专业技能训练,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
2.2确立主干课程原来的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较多,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归纳出专业的核心内容,培养的学生在专业上没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6]。针对这一问题,教学计划调整的核心就是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质,经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多次调研与探讨,确定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理化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畜产品加工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食品工厂设计和食品包装学13门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
2.3调整教学课程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成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基层公务员。其中部分人员会到各地区工商、质监、药监、农牧和粮食等系统从事与食品专业相关的工作,少数学生会到食品企业就职。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生毕业后授予农学学士学位。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和专业培养要求,在座谈征求意见及全体专业教师专题讨论的基础上,对专业课教育做了相应的调整。一是削减了部分工科学时,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均由以前的80学时降到了64学时。二是优化了部分课程设置,如将农产品原料学和畜产品原料学两门课程合并成了食品原料学,课时由以前的共96学时降低到了现在的64学时。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两门课程合并成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课时也由以前的112学时降低到了现在的64学时。三是减少了人才培养学时总量。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总学时由2012级的2727学时降低到了2013级的2567学时。人才培养方案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3教学方式改革和探索
3.1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有利于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7]。大学农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从两年前仅有《食品生物化学》等极少数课程利用多媒体上课到目前80%以上的课程均由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2实行双线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实行“学院行政-教研室-教师线”和“学院党总支-辅导员-班主任线”双线管理,第1条线主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实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第2条线配合学校“两课”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培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深厚的国家感情及民族感情。努力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两年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学术活动,到目前为止学院共有两队选手获自治区“成才杯”三等奖,1对选手获国家“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3.3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比例增大2012年至今,学院争取到了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个,新到位实验室设备价值200余万元,实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验开设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实验开设过程中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如在畜产品加工学课程中就开设了畜产品加工综合实验、乳制品加工综合实验以及蛋制品加工综合实验。在食品工厂设计中开设了工厂设计实验、工厂制图实验。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开设了特殊人群食谱设计、个人食谱设计、不同阶段人群食谱设计、营养学调查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3.4毕业实习改革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采取了大学生创新实验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近两年通过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占毕业学生总数的50%左右。对于没有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学生,教研室采取了关口前移,提前安排部署,在第7学期开始的时候便给学生指定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便于学生提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避免第8学期毕业论文实验与毕业就业实习冲突。
4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双师型”教师不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将两者融合于教学过程的能力[8]。为了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克服运作逻辑上存在的脱节现象,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懂教育、通实践的教师队伍[9]。在过去两年中,教研室充分利用自治区实训项目,积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名教师取得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资格,11名教师深入到林芝地区乳品企业进行了实践实训,提高了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教研室老师基本上都成为了“懂教育、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5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10]。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由于大学农牧学院现有的校内实习基地已不能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的需要,学生实习更多地依赖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对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食品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年来,学院先后与林芝地区贡布乳业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分中心等多家单位达成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协议。特别是林芝地区贡布乳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学院学生校外实习和教师实践实训的重要基地。为学院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结束语
关键词 预防医学;应急能力;设计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33-02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而目前各医学高校所培养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突发事件应急队伍的后备军。本课题组前期调研发现,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理论知识缺乏,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较差,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1]。由此可见,作为培养应对突发事件人才的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其培养模式急需改革[2-3]。
因此,本研究以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主线,以学生应急能力培养为目的,打破学科的界限,重组实验内容,设计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希望通过探索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塑造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
【实验目的】通过开展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强化学生应急处置能力,包括接报正确处理能力、证据采集筛选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生物安全防范技能、实验室理化分析技能及微生物检验检疫能力、报告撰写能力、事件防控能力等。
【课程计划】打破学科限制,按学科将实验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实现多学科的整合;打破理论与实验课的界限,将部分实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放在实践课上讲解(如各种调查处理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相关标准条例的解读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加校外实习学时(如自来水厂水处理过程参观等),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做实验。
【教学方法】PBL案例教学法:在典型案例的引导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法:提高学生实验内容专业英语素质,并为留学生相关学科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课程组织】由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协调安排,将各实验模块分配到相应教研室,由各教研室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工作及考核工作,具体课时安排和开展顺序可参照下文。操作过程中,一方面依托公共卫生实验中心,开放学生与科研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建成满足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培养的多元化综合性教学训练平台[4];另一方面实行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导师制[5],学生在实验授课教师和课外科研导师的双重指导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实验工作。
【实验流程】
1)感性认识:了解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基本情况(参观自来水厂、食品加工企业等),启发学生分析环境及食品中有害性物质的存在对人体的危害。
2)理论讲解:介绍各实验要掌握的内容、方法,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对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性;介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现场监测技术、现场采样的原则、方法和质量控制。
3)现场流行病调查、监测及采样:模拟现场,由学生按照理论讲解内容,分组分模块对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及采样。
4)实验室分析及数据统计处理:对现场所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汇总现场问卷调查、环境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5)总结评价:综合现场调查结果及实验室分析结果,全班共享,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写出综合实验评价报告。
【考核方式】
1)实验操作考核(现场演练):接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问询处理;现场采样(食品、水、生物制品等);理化
分析;生物安全防护;无菌操作;实验专业技能操作等(占总成绩的60%)。
2)调查报告撰写:基本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病因分析、鉴别诊断、结论、防控措施、附件(国家标准等)(占总成绩的30%)。
3)实验理论考核: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与程序、科研论文的撰写等(占总成绩的10%)。
【课程内容】
背景资料 2006年9月23日上午10:00,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人电话报告:YYY乡ZZZ村86人发生不明原因群体性腹泻,主要症状为起病急、恶心、腹痛、腹泻(呈粘液、水样便),部分病人有低热、呕吐和里急后重等症状。接报后,当地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病工作。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亲临现场指挥,县卫生局立即抽调当地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院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0名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经详细调查及采样检测后确定这是一起水源性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暴露因素为村民饮用了被产毒型大肠杆菌污染的水源(2号水井)。通过采取病人隔离治疗、污染水源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调查处理模块汇总如下。
流行病学模块
实验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学时)
实验02: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1学时)
卫生统计模块
实验03:调查问卷设计指导(1学时)
实验17:科研论文的撰写(调查报告)(1学时)
环境卫生模块
实验04:突发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讨论课)(1
学时)
实验05:自来水厂参观(4学时)
实验06:水体污染源调查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学时)
实验07:水质检测和卫生学评价(水中硫酸盐的测定)(2学时)
食品卫生模块
实验08: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讨论(1学时)
实验09: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与技术处理原则(GB 14938―94)(1学时)
卫生微生物模块
实验10: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2学时)
实验11: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2学时)
实验12:粮食中真菌的检测(2学时)
附:综合实验评价报告模版
1)基本情况:事发地点地理位置、气象环境、人群分
布、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特点。
2)水源情况:通过饮水调查了解病例发生与水源关系,筛选可疑污染源。
3)发病情况。
①临床特征:临床症状及体症,以及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
②流行特征:人群分布、空间分布、时间分布。
4)实验室资料。
①患者致病因素的检测结果(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②水、食品样品采集及检测结果(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5)病因分析: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及实验室化学分析、生物样品的检验检疫,总结分析出致病因素,并列出主要分析依据。
6)诊断依据:结合中毒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现场流行病调查及实验室化学分析、微生物检疫等手段,做出疾病诊断。
7)控制措施:结合案例致病因素及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江敏,刘达伟.我国预防医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现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36-38.
[2]李华,万成松,郑莉,等.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1013-1014,1023.
[3]李乐,龙鼎新,唐双阳,等.新形势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举措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3(8):765-767.
[4]袁国保,李乐,龙斌,等.创新师资与平台建设模式 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应急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1(3):
540-543.
我们用生命簇拥,那神圣而永恒的长江之源。
那静流如歌的涓涓细流,
是我们用生命谱写,那沧海桑田的壮丽诗篇。
广纳千湖百川的精灵,
我们用生命聚集,至刚至柔的长江之魂,
那万古不绝的滔滔江水,
是我们用生命延续,那生生不息的长江之脉。
我们百转千回,我们一往无前,
因为我们看见了无边的大海。
这首扣人心弦的《长江脉》气势恢宏,催人奋进。歌词作者戴彦榛,就是怀着这种长江精神和大海的情怀,艰苦卓绝的创立与发展生生不息的长江脉事业,失志不渝的践行成就社会的人生追求。20年如一日,初衷不改,矢志不移。
20年前,年轻朝气的他决意放弃外资药企总经理职位,选择自主开创消毒产业,当时我国的消毒产业长期处于传统落后状态,数千家作坊式小企业长期生产着原始落后的毒副作用极强的老产品,市场消费观念也相当原始。
戴彦榛基于所学专业的独到视角和对世界疾病预防与控制事业的前瞻性认识,从而确信未来卫生消毒产业必将兴起并将成为朝阳产业,而当时的消毒产业的现状一定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市场需求,他看到了未来消毒产业的希望与曙光,因而,在消毒产业与市场依然弱小的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已经坚定了发展现代消毒科技产业的决心,确立了“发展消毒科技产业,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增强民族健康水平”的事业理想。
如今,医疗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全民的卫生消毒意识正在全面提升,各行业对消毒技术与产品的需求全面展现且不断提升,市场规模迅猛扩大。戴彦榛和他的长江脉・健之素事业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春天。
20年的坚韧与坚守,20年的专业与专注,回顾这20年,真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白手起家,艰苦卓绝的走过这20年,20年只做一件事,这是什么样的定律?什么样的恒心?又是什么样的情怀?
2003年,一场民族灾难和在这场民族灾难面前的所作所为,证实了戴彦榛当年的判断,更体现出戴彦榛的事业情怀。
实业情怀
让我们回到2003年的那一幕,在人们为“非典”紧张、焦虑和无助的时候,戴彦榛和他的长江脉与为树立广大市民战胜非典的信心,与北京电视合举办了一场《携手同心,抗击非典》的大型公益演唱会。晚会现场,戴彦榛朗诵了这样一段文字。
“在我的心灵深处,总是渴望头上的天是蓝的,脚下的地是绿的,在蓝天与绿地之间,在快乐人群的上空,有一道美丽的彩虹,这道彩虹就是我们的心愿,就是我们毕生的事业。我们只想用一生的努力,为全民健康换得一场春雨,架起一道彩虹。”
浑厚而饱满的男中音在深情而悠扬的小提琴曲伴奏声中,一位男儿志者的一腔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人有情、情有缘,戴彦榛10年创业,就为那场春雨、那道彩虹。
“非典”疫情一开始,长江脉・健之素就进入了24小时高负荷运转的特殊时期,当SARS病毒蔓延到北京时,全国各地各行业都在紧急调集和储备消毒药物,来自全国的紧急需货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戴彦榛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因此而窃喜,却是深感责任之重大。
“惟愿世间无疾苦,宁使架上药生尘”,在民族灾难面前,戴彦榛和他的长江脉选择的是神圣的社会责任,而不是最大化的企业利润。在这种特殊时期,戴彦榛拒绝了无数带着现金与支票来高价收购产品的商家与用户,在责任与利益面前,长江脉人深知,作为抗击“非典”主战场的医院和卫生防疫系统此时此刻更需要“健之素”,“健之素”在那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戴彦榛再次把握住了一个成就社会和成就事业的机会。同样,在我国历次自然灾难和公共卫生危机之际,戴彦榛都用真情回报社会、成就社会。
同样,在历次国内外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及自然灾害救灾过程中,健之素都是灾后防疫工作中的主导产品,从1998年抗洪救灾到2003年的抗击“非典”,从东南亚海啸、巴基斯坦大地震、海地大地震、朝鲜及缅甸水灾、墨西哥猪流感、中国汶川大地震、防控甲型H1N1流感到西非埃博拉等过程中,健之素都曾是其防疫消毒的主导产品,为灾后防疫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成就社会为企业使命”是戴彦榛创立长江脉之初确立的企业价值观,20年来,坚定不移的坚守,无怨无悔的践行,在成就社会的过程中,铸就了“健之素”品牌特殊的社会价值。
促使他选择从事消毒产业的最初冲动,源于早年间他在医院工作时,无数医院感染事故使他的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刺痛,当时的全国医疗系统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及科学消毒意识非常淡薄,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困难重重,有意识的落后与顽固,也有无知和无谓,还有道德、法律与法规的缺失。在客观现实面前,戴彦榛建立了“以学术为先导”的市场发展战略与理念,为此,长江脉学术推广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20年来,开展省、市级学术推广活动近千场,为全国数百家医院开展过专题学术讲座,并支持、促进和参与了关于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学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的研究与制订,为更深层次推动学术发展和行业规范化建设,长江脉与中国医院协会联合设立“中国医院感染防控长江脉科研基金”,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深度医院感染学临床研究,同时设立“中国医院协会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长江脉优秀学术论文奖”,每年度颁奖50名。长江脉还与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联合设立“青年消毒科研基金”,组织开展公共卫生防疫消毒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一系列的学术发展促进行动,20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极大的促进了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与消毒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了全国医院消毒与感染防控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建设,全行业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职业道德素养及风险与责任意识得到了全面加强,对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认识与接受水平全面提升。以“健之素”为品牌的系列消毒新技术与新产品在全国医疗市场上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推广与应用,成为了全国7000多家医院长期应用的专业级消毒产品。
随着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医院消毒市场逐渐步入现代化,而长江脉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国现代消毒的奠基人,中国医院感染发生率从15年前10%以上的水平下降到了5%―7%,不知道有多少患者及医护人员免于了医院感染。等等这些,正是长江脉企业价值观给历史留下的光辉的一页。
“以成就社会为使命”,长江脉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长江脉人用20年的心血与汗水、20年的真情与奉献为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为全社会换来了一场春雨,架起了一道彩虹。
根植于社会,成就于社会,社会必将回报于企业,长江脉事业因此而得以长足发展,长江脉事业的空间与前景越来越开阔,“健之素”也因此而成为了中国专业消毒的先锋品牌。
先进科技,学术先导
戴彦榛深知我国消毒行业技术与产品的落后状态,他渴望改变这落后局面,渴望对现行传统而古老的消毒产品进行全面更新换代,渴望提高整个社会对消毒行业的认识。然而,谈何容易,当时,人们卫生意识的淡薄,消毒专业知识的欠缺,几十年来传统消毒方法与消毒产品的使用习惯等等原因,致使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步履维艰。于是他开始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确立消毒产品市场推广战略与战术。结果他坚定的确立了“以学术为先导”的市场方法论,从此开始了他从更高境界创导与发展消毒产业市场的征程。
“以学术先为导”的实践将更任重而道远。
戴彦榛先后考察了西方二十几个发达国家,全面了解消毒药的国际发展水平,并与一些消毒药的权威研究机构建立科研协作关系,特聘了2名国际知名的消毒学和医院感染学专家作为公司顾问。
他用最快速度建立了具有国内一流的科研条件的“健之素消毒技术研究所”,组建了一个由专家、博士、硕士等组成的高素质科研队伍,参照国际消毒学发展趋势,重新调整科研方向,2年多时间,研究所就完成了8项科研成果,正在审批之中,其中一项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一类消毒新药,有些技术指标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7年里他走遍全国,与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级学术团体协作办了400多场学术交流大会和消毒专业培训班,为500多家医院及相关消毒学专题学术讲座,并协助一些专业单位进行专题研究,资助全国50多个关于消毒学及医院感染学专业的科研课题,并多次独家赞助有关消毒学,预防医学医院感染学等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这为全国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建设及医院感染学学术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大卫生”事业先锋
“大卫生”是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大卫生”才会有“大健康”,有了“大健康”才会有“大发展”。
针对我国“大卫生”事业当前的核心问题――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问题, 长江脉在巩固发展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将事业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了食品卫生与安全领域。食品产业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而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问题也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健康与社会问题。5年来,长江脉就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问题展开了全方位的调研与开发,近二十多项新技术与新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验证与认可,现正全力面向具有千亿市场容量的食品卫生与安全市场展开推广。
为推动我国食品卫生与安全事业的整体发展,一个宏伟的科研与产业计划正在我国中部城市武汉展开:“长江脉”携手中国食品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合作机构联合在武汉共同投资建设“中食健之素(武汉)食品卫生与安全科技产业创谷”及“长江脉食品卫生与安全科技产业基地”, 该创谷与基地将全方位建立食品卫生与安全科技产业现代化配套功能,建立食品卫生与安全综合性生产基地,聚集全国相关科研机构与产业,形成我国食品卫生与安全科技与产业的核心区。
长江脉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产业涵盖“动物养殖卫生与安全”“农作物种植卫生与安全”“食品工业卫生与安全”“餐饮业及家庭食品卫生与安全”及“绿色食品添加剂”“绿色食品包装材料”“快速食品卫生与安全检测试剂与仪器”等7大市场领域,建立“长江脉食品卫生安全联合研究院”“长江脉食品卫生安全工程技术服务中心”“长江脉食品安全学院”“长江脉食品卫生安全检测院(第三方检验鉴定中心)、“国际食品卫生安全科技交流中心(食品安全博物馆及会展中心)”“食品卫生安全新技术及绿色食品交易中心”6大核心功能产业基地,既服务于园区,更服务于全国食品产业,必将成为中国食品卫生与安全科技核心区和产业核心区。
为全方位解决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源头问题,“长江脉”还正在组建“动物防疫事业部”,准备全面进军动物养殖业卫生防疫市场,动物养殖业位于食品产业链的最前端,是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关键环节,做好养殖动物的防疫消毒工作是食品卫生安全的核心工作。新的使命启动,“长江脉”定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解决动物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
1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基本状况
1.1市场食品安全在流通领域的状况(参考了2008年数据)
近年来,由于大力推行认证、索证、索票、信用档案、场厂(地)挂钩等准入制度,市场食品安全把关作用得到加强。调查显示,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45%通过了ISO9000、ISO14000和OSHMS18000三类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7.11%设立了无公害产品专区,16.31%设立了绿色食品专区,6.14%设立了有机食品专区,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础建设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环境因素的占59%,实行食品卫生安全岗位责任制的达91%,把食品安全指标量化并作为考核依据的达86%。2004年,全国32.9万家食品经销企业中,有15.1万家建立了进货验收制度,14.5万家建立了购销台账制度,11.9万家建立了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1.2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在市场实行监管作业
批发市场普遍实行了自检制度,实施检测的零售店铺数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务部门定点检测机构已覆盖了较大的范围,并形成了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机构受托检测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三道“防线”。据调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2.6%设立了检测室,55.1%配备了专职检测人员,其中最多配备了62人;连锁超市中,73%配备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建立了目标责任体系,21%向其所属门店派出卫生质量巡查专员。
2食品经营者的自律及防范
2.1食品经营者自律
1)食品经营者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对经营的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严把食品质量入市关
2)食品经营者要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食品质量查验责任,设立食品质量监督员。严格执行食品质量查验,查验食品质量的真实性,严防有毒有害、污染、变质、不合格食品、冒牌食品进入经营场所,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3)食品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对所经营的食品向消费者做出质量承诺。
4)食品经营者经销的食品质量必须合格、价格合理、计量准确,不经销有毒有害、污染、变质、过期、不合格食品或者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日期的食品、冒牌食品。
5)食品经营者销售食品必须向消费者提供相关质量合格证明,出具销售发票等购物凭证。
6)食品经营者对消费者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的食品,或者经国家有关部门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食品,或者经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检验检疫等部门确认的消费者申诉举报的假冒伪劣食品,可凭购物发票等凭证予以退换,并依法予以赔偿。
7)食品经营者应当积极负责的维护消
费者权益。对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进行清理、登记、向工商行政管理或者质量检验检疫、卫生行政等部门报告。
2.2经营者自律是根除违法经营行为的关键。
近年来,尽管各地农村工商所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整治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销售超过保质期、“三无”、变质等食品和未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进销货台账制度)的违法行为,但这些违法行为在农村尤其偏远农村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重要一点在于农村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未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严格做到自律经营。
1)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
农村工商所可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让每个农村食品经营者知晓该法,并入心入脑,增强经营者自律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宣传时,农村工商所一定要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食品经营者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比如,笔者所在的农村工商所,就在该法颁布之前,向辖区内的所有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发放了“食品安全温馨提示书”,把农村食品经营者最常见的6种违法经营食品行为和相应付出的违法成本以表格的形式一一列举在提示书上,并在提示书中提醒他们如何去做才能降低食品经营成本,食品经营者一看提示书就明白自己该如何自律,很容易接受工商部门的善意提醒。
2)加大市场检查的频率和查处的力度
农村工商所要加大对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食品经营者的市场巡查频率,认真、细致地查找经营者店堂和仓库中的食品,检查其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情况。发现其有违法经营食品行为,刚开始时务必要考虑到广大农村食品经营者的实际状况和心理接受能力,建议推行行政指导和柔性执法,保护绝大多数农村食品经营者守法的积极性,相信他们会自觉行动起来,担负起社会责任,改正违法行为,做到自律经营,绝不能粗暴执法,一罚了事。但对那些屡教不改者,要坚决依法予以重罚,直至其关门倒闭,以此警示其他食品经营者,促使其自律经营。
3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有以下问题(以农村为例)
3.1集市散裸装食品的“两防”设施不够完善,农村集市食品近60%为散装、裸装,虽然有的业户添置了网罩,解决了防蝇问题,但防尘效果不理想。食品店的散裸装食品标示不清晰,调查发现,农村商店所售的散装食品多数无原料说明,无加工日期,无保质期,消费者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3.2农村杂货店食品混放严重。农村杂货店规模较小,卫生状况较差,商品类别较杂,洗化用品与食品混放,存在食品被污染的隐患。
3.3销售三无产品、超期食品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经营业户销售本应淘汰的过期商品,少数业户为牟取利润违规销售三无产品,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3.4部分食品质量堪忧。集市和小食品店出售的果冻、汽水等食品普遍存在色素、有害菌超标现象。部分饮料由糖精、色素和水简易勾兑而成,未经杀菌处理,便进入市场流通。
3.5部分食品外包装质量低劣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小企业、小作坊为降低成本,选用质量低劣的塑料袋或塑制瓶进行食品外包装,有些企业使用未经充分消毒杀菌的二次包装,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6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1)部分生产企业和批发商、零售商盲目逐利,形成了劣质食品供应链。一些小企业、小作坊为降低成本,用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以低价战略向农村倾销;部分批发商贪图利润,批量采购低价劣质产品;一些零售商只顾“适销对路”,对食品质量置若罔闻,销售低价“三无”商品。很多劣质食品和“三无”食品,正是通过这一供应链条流入农村市场。2)农村消费能力偏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农村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农民购买能力不强,质量过硬的名优食品难以占领市场。很多农民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受害者。同时,多数农民辨伪能力不强,在消费时没有查验证照和索要发票的习惯,给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和城市淘汰食品流入农村埋下了隐患。3)农村市场存在监管薄弱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已呈现出“跨区域流通、多部门交织”的特点,多数劣质食品由外地加工窝点制造并向本地输出,打掉这些加工黑窝点,需要区域合作、部门配合,存在一定难度。农村食品销售网点多、分布散、流动大,难以实现集中监管。
4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见建议
4.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制。
要有效整合监管资源,促进监管工作高效有力地施行,真正形成各监管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助、无缝对接的联动机制。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切实做到监管工作全履盖和经常化。
4.2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做好监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还要继续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提高整体防范食品安全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鼓励其积极举报违法案件,达到实时监管的效果。
4.3强化食品源头监管
要继续加强农产品源头的监管,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快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产品建设,对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基地的产品实行动态监管。要继续加强对外来食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实现食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把好食品市场准入关,确保食品源头安全.
4.4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监管
要大力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要切实落实经销企业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质量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销毁、公布制度,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流通环节经营秩序规范。
4.5加大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餐饮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加大对餐饮卫生的监管力度,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对餐饮单位食品、餐具等进行经常性检查、监测机制,保障食品消费安全。要加大对无证经营的整治,开展集中整治卫生不合格现象,规范其经营行为,保证食品清洁卫生。
4.6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培训教育
要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要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增强企业法人的第一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把好食品安全“入口关”。
4.7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制定、落实国家和行业标准、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作用,在诚信建设、规范经营行为等方面形成自律机制,从而作为支撑食品流通安全的重要社会组织
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