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班级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9: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班级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班级管理论文

第1篇

众所周知,每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都需要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学生的行为与心理。因此,技校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对集体舆论的正确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评论以及讨论,从根本上树立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1.积极培养一批具有责任心的管理队伍要想从根本上促进班级管理的发展,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责任心的管理队伍,将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因此,选拔班干部,培养班干部的时候,技校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观察,将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遵守纪律,服务他人的学生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使这些同学能够自觉接受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成为班级管理与建设中的主要带头人。在整个实施的过程,技校教师要对出现的各种好人好事进行表扬,使其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威望,让学生的管理心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2.积极设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是对班级进行管理的重要指标,是技校教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技校教师要积极设立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并且按照该项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使其奖罚分明,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在整个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纪律、卫生等进行一周一结,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而表现较差的学生则要适当地进行处罚。与此同时,如果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师要及时指导与帮助。值得注意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导的时候,要讲究方法,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其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教师只有用诚恳、真挚的话语才能逐渐感化学生的心灵。

3.积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班级管理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以及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学生只有树立良好的荣誉感与责任感,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班级的进步,才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因此,技校教师要利用各种大型活动,比如课间操、文艺演出等,让学生积极参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是整个教育工作的灵魂与核心,要想使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得到良好发展,就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加强对学生荣辱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并对此进行发扬。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让学生担任部分职位,比如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担任一天的管理人员,使学生感受其中的艰辛,从而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为教师排忧解难。

二、在班级管理中积极融入情感因素

技术学校与普通学校在教育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技校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需要被人尊重。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且在社会上面对着偏见与轻视,因此更加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技校教师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要积极融入情感因素,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与爱护,从而能够接受教师,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那么就要帮助学生化解矛盾,使其打开心结,让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情绪认真学习。对于做错事情的学生而言,教师不要挖苦与讽刺,要用委婉的语气进行教导,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结语

第2篇

班主任要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不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就不会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此,首先不论上课或下课,都要经常走进他们的宿舍、教室、实习车间,多与他们接触,勤与他们交流,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以及思想动向,对于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或不文明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教育。其次要多思考,学生之间交往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次出现,班主任都要认真全面地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到适合的方法来解决,最重要的处理方法是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再次要多与家长联系,勤与家长交流,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征求家长需要老师改进的地方、需要学校改进的地方,让家长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往往这个效果是最好的,因为他们会及时反馈给学生,间接地在学生心中树立了学校和老师的形象)。第四要勤动手,班主任要经常查看学生的作业,帮他们讲解疑难问题,尤其在实习教学中,要不断变化教学方式,例如做一些工艺品,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最后,勤谈心、多与学生感情交流,时刻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习的目的,并加强品德教育,使其尊重师长,孝敬父母,时刻让学生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推心置腹地与他们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就业,倾听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二、做好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为了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学生往往只害怕班主任,对任课教师的批评教育不容易接受,更有甚者还会当众顶撞老师,因此在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班主任的协调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剂。班主任要想在任课老师和学生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首先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虚心听取他们对班级学生情况的反映,采纳意见和建议,使任课老师能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中,要深刻地认识到在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中,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更要经常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对学生的要求要做到宽严适度,尽量一致。任课老师如果遇到学生棘手问题应避免正面冲突,应及时交予班主任处理。其次,班主任要时刻在学生中维护老师的形象,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积极评价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正确引导学生尊重任课老师的劳动成果,全面展现任课老师对班级的贡献。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让任课老师深入其中,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焕发学生对任课老师的尊敬之情。最后,班主任还要经常教育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老师的工作,以感恩的心态去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样齐抓共管,效果会非常好。

三、善于引例,引起共鸣

第3篇

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进行高中班级管理的意义有很多方面,由于篇幅所限,针对其中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高中班级管理可以促进学习的全面发展。良好的高中班级管理可以帮助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相应的保障,同时,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显然这些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之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另一方面,进行高中班级管理对于学校的综合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学校而言,只有创建了良好的校园秩序,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可用之才,班级管理水平决定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由此可见,班级管理是学校综合情况的一个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情况。

2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过分重视教学

忽略班级管理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视的阶段,也是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最重的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高中生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高考,很多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高中教学质量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造成了学校忽视班级管理,单方面地重视教学改革,但是取得的效果往往不甚显著。

2.2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存在问题

高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执行者,他们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意识对于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由于班主任管理理念的落后,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响,也正是这些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高中班级管理的进程,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提高班主任管理意识,增强班主任管理能力对于提高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方面的缺失是造成我国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首要因素。

2.3管理方式

不当高中生的年龄都接近成年,性格已经基本形成,有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之中需要注意方法的应用。现阶段,我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之中对于学生管理的方式较为单一,很多情况之下只是依靠教师和班主任单方面的管理,这种方式明显是不利于学生管理的,教师的高压管理政策只能对学生造成更大的叛逆心态,对高中班级管理没有直接的效果。

2.4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学生是管理的对象,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但是,高中生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部分家长和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尽量让学生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对生活上和时间安排上都大包大揽,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缺乏作息时间的有效安排以及有计划有目的学习的能力,自主管理水平较低。

3加强高中班级管理的办法与策略

3.1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决定了整个班级管理的直接效果,也是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之中,我们应该充分注重提高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对于提高班主任管理理念与方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较为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应该积极引导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方法与理念的自学,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其次,学校应该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参观,让班主任通过这些活动获得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促进我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推进。

3.2转变管理方式

实行人性化管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原有的以分论英雄的管理方式。首先,减轻学生负担,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其次,尝试创办综合性的高等中学,从源头上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最后,变学生管理为人性化的服务,立足于学生需求,给予学生更多心灵上的支持与鼓励,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3.3增强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

第4篇

对话管理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管理。在对话管理过程中,学生既是管理对象,又班级管理者。在对话管理过程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参与班级管理事务,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可以更好的构建民主人文的班级管理模式。对话交流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效沟通方式。把“对话”引入班级管理,倡导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迫切要求。在平等对话教学的条件下的班级管理要注重人性化,理应贯穿“对话”的管理艺术。班级对话管理,指的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与协商的形式,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对方意见的相互交流,在平等交流意见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平等的交融,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班级事务进行协商。是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和班级契约并共同践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对话管理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接触,以活动为中介,旨在建设班级的良好形象,使学生联合起来,反思学习、生活现实,改造班级。通过对话和交流,学生才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了解别人的愿望,了解班级规约,了解班主任的意图,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改造自我、影响他人、构建和谐、充满活力的班级。班级“对话管理”和常规的班级管理相比具有更有效,目标更明确的特点和优势。

1.管理的目的性明确。

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才能知道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只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目标,学生才能更好的遵守。学生对班级管理的理解和支持,决定了班机管理制度执行的效果。新课程要求课堂上实行平等对话,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实行平等对话。有许多老师总认为小学生缺乏自觉性,对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就是老师管理学生,学生只要听话就行,所以表现在班级管理中基本上就是老师说,学生听.制度是老师制定的,学生只有执行的份。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管理,而不是学生主动接受管理。对话管理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是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事务,对班级的制度,规定都能够参与制定。管理的目标明确,学生也能主动的接受班级制度和管理。在对话式的管理制度下,学生自己参与制度的制定,也就能自觉的遵守自己订立的制度。明确的管理目标,自觉的参与班级管理,是对话管理的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最为明显的管理优势。

2.管理具有开放性。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在班级对话管理中,学生既是被管理者,也是主动管理的参与者。在班级管理中,对话管理使管理的对象和内容都具有开放性。对话管理既是一种制度,也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的形式。在班级管理中,开放的管理内容和管理形式,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和接受,使管理更有约束力。

3.管理的有效性。

源于学生内在精神发展需要的对话管理,本质上体现了民主性和科学性,从决策、规约到过程展开、实施监控直至成果的反馈都在全员的推动之下、行动之中,一切都在正常的轨道上高速运行,这样的管理无疑是高效的。

二、小学班级“对话管理”模式的建构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行班级对话管理的前提。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平等的对话,也就不可能有效管理。有许多老师总是恨铁不成钢,动辄就训斥,整天板着脸,使学生敬而远之,你不爱学生,学生又怎么能去爱你呢。据报道,有一个小学老师用针扎不听话学生的手,用烟头烧学生的屁股,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还罚学生抄写100遍。平时讽刺学生,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的老师大有人在。试想,不爱学生的老师怎么可能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呢,你不爱学生,学生怎么又可能喜欢老师呢。没有爱的德育是不会有效果的德育,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可能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对话管理模式。学生对老师不信任,就不会和老师对话,就不可能自觉的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作用,是对话管理的基础。学生是被管理者,要学生自觉的接受管理,参与管理,就要教育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班级管理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以前他对班上制定的什么制度都看不惯,什么都不满意,总觉得这个制度不合理,那个制度是错误的。自己参与班级对话管理中,他一人就提了20多条意见。在班级讨论中,老师虚心听他的意见。采纳了他关于每月班级举行一次体育活动的建议,并委托他负责组织和安排。后来,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他都能够自觉参加。自己定立的制度,自己更能理解和遵守,对班级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对话管理的内容很多,生活上的管理需要对话,要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在学习上也要对话,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在班级活动的安排上也要和学生对话,吸收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意见。

三、结语

第5篇

班级管理手段企业化是指将企业管理模式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将班级看似一个正常运营的企业,将学生作为员工进行管理和培养,学生管理者可以作为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或者中高层领导干部。置于企业经营的前提条件下,班级成员拥有了职业身份,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加强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潜意识的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职业素养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组织机构的设置和管理

实施企业化管理的班级,班主任作为班级的董事长拥有管理权和决策权,同样承担着学生心理辅导、道德教育和普及法律知识的责任,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班长作为班级的总经理,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的处理和活动的组织。班长可根据不同的班级事务分为不同的部门,并指派专人担负部门负责人。班级中的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爱好自动归类,即所谓的部门,在日常生活中协助班级管理者开展工作。

2.激励制度的构建

调动班学生与管理者工作积极性的最佳方法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根据班级现实情况,学生管理者按照学习成绩建立虚拟的班级奖金池,按照分值设立虚拟奖金数值,按照班级成员为班级带来的价值大小分配奖金,违反班级管理规定的则需要扣除奖金。奖金的类别可以参照企业设置全勤奖、先进工作者、突出贡献奖等等。

3.规章制度的构建

企业中制定的规章制度主要涉及到员工的出勤、工作守则等,学校班级管理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类似的管理制度。比如出勤制度,学生针对旷课、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制定出详细的制度进行奖惩。其次在请假方面,参照企业的管理制度限定请假的范围和时间限制,并按照一定的请假流程进行申请,并设置专人进行监督和考核。另外对于班级劳动纪律必须明确强调,制定值日表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开展集体劳动日,维持一个良好的班级容貌。

4.团队文化的塑造

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共同的文化。因此,在发展个性和注重特性发展的今天,共同的文化追求成为团队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塑造优秀的文化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核心。学生的团结一致,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建设优秀文化团队的重要根基。学生干部作为班级领导的核心,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建立一支民主、自由和深得学生信任的干部队伍是塑造优秀团队的重要支撑。

第6篇

作为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善于从多角度观察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善于给他们以信任,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作为班主任,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应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进步。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教育基础,来自不同的家庭,智力水平不一样,因而,学生的发展是多层面的,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可以了,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要求学生,多考虑学生自身的优点,因材施教,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和获得承认、表扬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最终达到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二、允许学生犯错误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可能犯错,更何况是各方面都尚未全面发展的学生呢?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信任和尊重,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教育语言震撼在学生心灵深处,这样才能够创设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做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我们在面对学生出错的时候,应改善一下互动模式,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急于责备学生,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做好家访活动并开好家长会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家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是联系学校、家长、学生的纽带。家访时目的要清楚明白,准备要充分周到,内容要具体真实。由于农村家庭文化层次的特殊性,在家访时应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教育的理念,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教育孩子,怎么教育孩子,并随时与老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行为。其次,还应适时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不能简单的开成向学生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和成绩,而是要针对学生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的新问题和困惑进行交流和指导,交流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第7篇

以他人的优良品行作为榜样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受到深刻的教育,是班主任最常用的一种激励方法。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其实就是最好的榜样,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努力丰富自身的学识、修养,尽自己最大努力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其次还可以把班级中做的较好的学生树立为榜样,如乐于助人的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或是成绩一般但是能积极努力不断取得进步的学生,只要没有太大的缺点并能找到明显的闪光点,就可以立为榜样。在树立榜样后,还要对向榜样看齐并设法去超越榜样的学生进行表扬或奖励,使学生学习榜样的动力更充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对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是非常有好处的。

2物质激励法

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奖状、奖品等奖励。这个方法简便易行,是一种激励学生的好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奖品价值不可过高,象征性的学习用品就好,奖品能达到鼓励、鞭策的效果即可。

3情感激励法

情感激励法也是一种较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运用得当会对学生的行为带来明显的影响,甚至对世界观、人生观也会产生影响。古人说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这是有道理的。班主任只有以饱满、诚挚的真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帮助,对心理进行引导、疏导,才能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4兴趣激励法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在恰当的时机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合日常生活中一些比较有趣的事例来向学生进行说明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经常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还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班主任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挖掘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并加以积极的引导,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5目标激励法

在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有助于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充分的激励。重视目标价值,实现目标的概率就会越高,被激励的程度就越强。作为班主任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有大小、远景、近景目标的目标系统。特别是在带后进班时,特别要注意制定一些学生稍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当前的状况制定一个短期目标,比如一个月或是一个学期,这样班级目标就转化成了学生具体的个人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重视这个目标,从而努力去实现它。另外在制定目标切勿好高骛远,防止因达不到目标而灰心导致失去目标的价值。

6赞赏激励法

第8篇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始终强调做人要诚实,脚踏实地。可是毕竟是低年级的孩子,说过却也没有做到的孩子有很多,这就是不好的品质。比如,我班背书,背一课要在他的语文书上打一颗星,结果有一孩子自己打了星,骗老师,骗家长是老师打的星。做为老师的我并没马上责骂他,而是问他,看看他是否会说实话,亦或是有什么缘由,跟他讲道理,让他自己承认错误。然而,错误是承认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毛病又犯了,于是坚持跟他说。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犯过这种错误了。我觉得对学生的教育就应该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我们要用爱去感染学生。每个班级,学生的特点也各不相同,不能因为他有着良好的品德而更加关爱,而拥有不良品质的孩子却责骂,严惩。班主任要公平、合理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是一个有感情、有灵性、活生生的人,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对待不良品质或“差生”时,我觉得更要用心。作为班主任有必要去了解形成他们不良品质背后的原因,以便更好地来开展工作。更要用心去呵护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适合他转变的环境,挖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扬长避短,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教师要做到富有爱心,有师德,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起到表率作用,用行动去引导学生。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应该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化的作用。例如,要求学生书写工整美观时,首先自己要做到书写美观;在要求学生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时,应规范自身行为,当看到教室或者其他公共场合有垃圾时,应主动捡起来,从而给学生树立榜样与示范,潜移默化地规范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品质。班主任应富有爱心,心系学生,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良师益友。

2.以耐心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作为班主任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班主任要认识到“播下一个行动,可以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可以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可以收获一种命运”,并坚持不懈、努力践行。我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长和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以此反复实践,严格要求。同时作为老师家长要树立榜样,逐步发展,持之以恒。相信定能从学习的各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样重要,在班级中,班主任也要引起重视。低年级的孩子比较散漫,没有目标,首先我们得确立目标,一切要从生身边事做起、小事做起,作为班主任就要耐心的给予指导,从简单做起,对学生中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给以表扬,遇到复杂的困难,要给予指导,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体会劳动的乐趣。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强化训练。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本着良好的习惯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定会找到小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

3.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

第9篇

1.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差。

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迟到、旷课、上网吧、早恋、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少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明知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违规违纪行为成为家常便饭,屡教不改。

2.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

五年制高职学生招收的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一般在15~16岁,录取分数在200分左右,有的地方录取最低分数为160分。在初中阶段就没有打下或养成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不爱学习、不会学习。进入五年制高职学校后,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很费力。

3.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

许多学生进入五年制高职学校学习是“无奈之举”,有不少学生是在家长的逼迫下才走进学校重新上学的,他们大多数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厌学情绪,因此,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只为应付家长。为此,在他的潜意识里就是自己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前途渺茫,意志消沉,情感冷淡,自暴自弃,遇到挫折就更难以承受了。

4.意志力差。

许多学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无原则地溺爱、宠爱,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思进取,不谋求解决,只有退缩或放弃。有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就业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总嫌工作苦、工作累、工作时间长而经常炒老板的“鱿鱼”,不停地找工作、换工作,游荡于社会。也有部分学生遇到挫折干脆回到家里“啃老”。

二、用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班级管理

依据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应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提高对学生的需求满足的重视程度,增强以人为本意识,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指饥饿、睡眠和性需求。他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基础或根本,只有这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进一步激发高层次的需要。现在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宽裕的,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的;对于少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要主动帮助他们申请享受到国家资助金,而且要从生活上、情感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和帮助;还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勤工俭学,自强不息,战胜困难。学校在教学安排时必须顾及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每节课的上课时间不宜超过45分钟,否则时间过长容易出现疲劳、瞌睡、开小差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师不妨告诉学生,什么时间吃饭才符合人体的自然规律吃得更健康、更科学、穿衣打扮色彩如何搭配才漂亮、怎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使自已精力充沛、为什么对异性有好感、怎样才能引起异性的关注等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只有满足了学生的生理需求,学生才会更好的学习,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安全需要。

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安全的需要。作为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对安全需要的渴望更为强烈。五年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在中学时期时被视为“差生”,自信心遭到挫伤,失落感较强,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更害怕在学习中犯错误,导致严重的焦虑、抑郁,缺乏安全感,产生了厌学情绪。可见,安全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学生学习的最起码的保障。为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管理必须以教育管理观念变革为先导,树立“学困生”不是“坏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的观念。在教育中要识才、“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长处,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此外,客观环境的安全也十分的重要,尤其是随着中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接二连三的校园安全事故(如黑龙江宁安学生遇难事故、四川通江县小学踩踏事故、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恶性杀人案件等)一次又一次地为学校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首先,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使安全知识扎根于学生头脑,安全措施立足于学生生活,防患于未然。其次,确保学校硬件设施无任何安全隐患。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尤其是室内的电线、电器设备应定期检修,各种室内附属物应定期检查加固。同时还要警惕建筑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再次,保证班级同学不受外界暴力威胁,防止班内学生“称霸”现象的发生。

3.社交的需要。

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其归属与爱的需要。马斯洛曾说:“每个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都需要有自己的团体和集体,以寻求团体和集体的认同、支持和温暖,否则个体将无法生存和生活。”爱和归属这一基本需求是任何个体的成长都必不可少的,温暖的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同学的友爱、班集体的归属感这些需求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老师要帮助学生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同学之间的有效交流;正视和积极引导班内的非正式群体,使其积极地融入班级之中;优化班级结构,把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融于和谐班级建设之中。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活动中里找到自己的定位,看到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4.尊重的需要。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与成人完全平等的人。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基础,站在平等的地位,倾听学生的想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不仅包括他的长处,而且包括他的缺点,尤其是尊重“学困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甚至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还要做到:首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才能。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肯定、表扬和认可。这些初中所谓的“差生”,有一天得到了表现其特长的机会,他将会非常珍惜,加倍努力。一旦他在某一方面得到了认可,找到了自信,这种情绪将会传染,会影响到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石,赏识和鼓励往往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和工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班主任要经常换位思考,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第三设立必要的奖励机制。马克·吐温说:“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活上两个月。”老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表扬和赞美。特别是班级“后进生”,“后进生”是班级管理的“短板”,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看到后进生的每一个进步,适时地给予指导、鼓励和表扬,使其增强信心,迎头赶上,实现班级有效管理。

5.自我实现需要。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