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阳光体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9: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阳光体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阳光体育论文

第1篇

以往在学校内部常常会有定期的体育运动会,但是在体育运动会之后,往往由于后续宣传工作没能及时跟进而使得学生们无法对体育锻炼抱有持续性的热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需要对体育教学工作制定详尽的月工作计划和周工作计划,使得各类体育运动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让学生们的锻炼意识和体育精神在每天的体育活动中都得以强化。

2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以往的体育教学之所以无法激发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往往是由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导致的,所以,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将当前流行的、学生们易于接受的体育项目和传统的民间活动融入到阳光体育教学中,为学生们提供各式各样的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乐在其中,并在体育锻炼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心里认可阳光体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们以往对体育教学的抵触情绪,切实保证阳光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3增强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

作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仅靠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的锻炼,是无法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体育技能的,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们丧失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以,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最重要的除了锻炼学生的体魄之外,还需要完成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让体育锻炼能够贯穿到学生的一生当中。所以,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学生的成才阶段,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特性,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点所在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和学习方法,调动起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在阳光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谨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为学生们营造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体育环境,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出学生们在课堂的创造力以及对阳光体育教学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们的潜力得到不断挖掘,同时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信心,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喜欢上体育锻炼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环境

阳光体育教学之所以能够获得众多教师与学生的认可,是因为伴随着阳光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在课外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还是日常的体育课都为学校以往单调的学校生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校园的文化氛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所以,在今后的阳光体育教学工作中,还需要为学生们营造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文化环境,让体育锻炼从以往枯燥无味的田径以及球类运动中释放出来,根据学生们的需要,大力推进各类体育社团和协会,诸如乒乓球社团、篮球社团、游泳社团、滑板协会等的建设工作,让校园体育锻炼文化氛围不断活跃起来,使学生们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自我展现机会,让自己的运动潜力得到不断的挖掘。

5增强资金投入与体育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相关的体育运动设施并未能充分满足体育课堂以及学生锻炼的需求,而相关部门也未能对此给予充分的关注。因此,要想增强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需要从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以及学校的管理层出发,提高政府和学校在体育经费上的投入资金,对体育设施进行改革。而在对体育设施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本,在充分了解学生爱好兴趣的基础之上,对体育场馆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建。除此之外,许多省市大型的体育场馆还需要对学生采取各类优惠免费政策,并对体育运动设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与问题维修工作,保证无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大型体育设施都能够良好的服务于学生,让我国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得到稳步提升。

6加大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

作为阳光体育教学内容的设定者与课堂环节的引导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将对阳光教育的教学效果产生直观影响。所以,学校需要专门针对体育教师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并根据最终的结果予以一定的奖励,从而不断激发体育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大幅度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教师们定期开展培训课程,保证体育教师们的专业知识能够得到及时更新,不断开阔教师们的视野,从而让教师们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创新模式,提高学生们投入到体育锻炼中的热情。

7结语

第2篇

共设计中学生、体育教师两套问卷,发放中学生问卷1400份,收回1363份,回收率为97.36%,其中有效问卷1324份,有效率为94.57%,吉首市307份,泸溪县113份,凤凰县231份,花垣县115份,保靖县149份,古丈县71份,永顺县187份,龙山县151份;发放体育教师问卷份140份,收回136份,回收率为97.14%,有效问卷133份,有效率为95.00%。

向州教育局、市教育局、县教育局、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行政领导、体育教师负责人进行咨询。

通过检查实习期间对各学校实地观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真实情况。1.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求得百分比、平均数、相关系数等参数,根据统计数据绘制表格。

2结果与分析

2.1湘西州学校启动阳光体育运动的状况

通过表1调查可知,“阳光体育运动”实施3届以来,湘西自治州8县市35所学校领导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2007年启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只有8所学校占22.86%,2009年有19所学校,占54.29%,2012年启动的有5所学校,占14.29%,至今未启动的还有3所学校,占8.57%。从调查情况看,市区35所中学启动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同,关键是学校领导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解还不深刻,主要是抓学生学习,忽视学生的健康因素,在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政策上还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几年来启动的时间不一样,说明领导重视程度也不一样。

2.2湘西州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认识情况

通过表2对学校体育教师的调查发现,湘西自治州8县市35所学校133人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情况为:非常必要有33人,占27.82%;有必要61人,占45.86%;不太有不要28人,占21.05%;没必要7人,占5.26%。在调查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到位,说明很有必要,但还有少数教师思想上没能领会到阳光体育运动的精髓,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落实不到位。

2.3湘西州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了解情况

通过表3,可以反映出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有很了解和了解的同学占76.66%,主要从网络、启动阳光体育长跑仪式、体育课堂教学等途径了解阳光体育运动长跑活动,还有23.34%的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程度较低,这也反映出部分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和发动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的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信息,更不利于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4湘西州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情况

学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载体,阳光体育实施的好坏,关键看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知情况的了解。通过调查发现,湘西自治州8县市35所学校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情况还比较理想,其中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占66.61%,表明学生对阳光体育的整体认识比较全面,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有一定的认识。

2.5湘西州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间情况的调查分析

通过表5可以看出湘西自治州8县市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间情况,其中在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占的比率较高,均在35%以上,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主要是早操时间和课间操时间,只有阳光体育运动落实较好的个别县市在其他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得比较好,如吉首市、花垣县、龙山县。由此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还存在一定不足,将学校体育课等同于阳光体育活动,片面的理解为阳光体育活动。

3结语

第3篇

通过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增强学生体育运动氛围,并在运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正面影响,培养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在活动中人人享有体育乐趣,身心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学校五、六年级383人。

3研究方法

3.1文件资料法。通过多种方式查阅我国相关政策、资料等有关数据和信息,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3.2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健康及每天参与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为课题提供依据。3.3实验对比法。根据实验对象体能素质的个体差异,用运动处方的形式指导活动,动态分组分层次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改变组织形式等教学实验。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进行实验前后对照的教学分析。3.4经验总结法。多种渠道收集获得有关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科学方法,并吸取有经验教师的经验,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按研究的规范要求进行总结分类,使其更具理论性。

4实施原则

4.1活动项目开设上,遵循科学性、趣味性原则

五、六年级的学生好动、精力旺盛,偏爱竞争性、趣味性的活动项目,设置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内容。

4.2学生体质健康方面,遵循发展性、全面性原则

通过活动的认真实施、有效开展,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全面性指的是:活动的实施与开展应面向四、五年级的所有学生;活动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避免单一,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4.3学生安全教育上遵循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原则

活动开展前就要做好每项活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预判,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最大程度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5实施形式

5.1体育课程除进行传统内容的教学外,还增设一些新兴体育项目的内容

开设阳光体育活动,要与体育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要选择优秀的传统教学内容,也要开展新兴的项目,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需求,如飞叠杯、呼啦圈,等等。

5.2规范体育活动时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把阳光体育活动纳入到教学日课表中,使每个学生每周每天至少一次参加体育活动。

5.3营造体育活动氛围,阶段性开展竞赛活动

日常体育教学很重要,但每个项目教学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举办一次年段内的专项比赛,如40人循环跳绳赛、40人单脚跳接力赛、20人绕圈接力赛等,每年还可定期举办体育文化节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进行一次全校范围内的检测,更是最大程度上给学生竞争、展示平台。

6结果与分析

6.1实验结果

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实验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实验,五项体能素质指标明显高出实验前,如50M*8项目,由实验前19人优秀到实验后55人优秀,优秀率从4.9%到14.4%;坐位体前屈的优秀人数从16人到47人,优秀率从4.2%到12.3%,良好人数从146人到201人,良好率从38.1%到52.5%。指标呈显著差异,说明以多种形式开展体育活动及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为手段的实验深具成效。

6.2实验分析

由于各种原因,给学困生的体育活动带来了一定困难,在运动技能上有明显差异,学习效果欠佳。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实验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设定不同的锻炼目标,变换教学内容,转变组织与教学手段,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动机有正能量的影响,从而达到其运动技能和体能有阶段性的提升。6.2.1转变教学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做好三点:一是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合作意识、个性发展的最佳途径。二是有组织的实施阳光体育活动,每天上午大课间集体活动,时间30分钟;傍晚第二节课后进行班级分组活动,时间40分钟;三是活动内容多元化,具体有:集体项目(广播操、跳长绳等);分组项目,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实施由各班选出的2个项目,6个班级共12项,按星期每周轮转,更多方式途径让学生掌握技能;学生自主项目,是以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发展的各种活动,有体验游戏(合作跑、弹球、飞叠杯、滚铁环等),球类活动(轻排球、小篮球、地弹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跳绳、踢毽子、呼啦圈等)6.2.2加强理论指导,总结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制度实验组的老师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建立健康档案,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定期写出总结报告。6.2.3分层次教学根据实验对象体能素质的个体差异,具体教学中由常规的进行分组转变成按学生体能素质情况分组分层次教学,视学生练习进行动态分析并随时做出调整,使学生都能按要求各阶段的目标任务。

7结论

第4篇

(一)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的强动力

我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提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仅是每个家庭的梦想,同样是整个民族的梦想,这要是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初衷。

(二)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出发,开展了覆盖全国的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在各级学校同步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手段。

1.教师队伍在整个阳光体育运动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想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离不开体育教师队伍,反过来讲,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能够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整个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极高的造诣,这必然会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和素养。

2.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财政支持,要求相关部门提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相关经费,而足额的教育经费必然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阳光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体现

(一)阳光体育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从实质来讲,阳光体育是一种教育教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阳光体育的开展所代表的一种学校文化对于整个学校文化的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出学校以及整个师生的精神面貌。总之来讲,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推动了学校文化建设,能够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阳光体育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推动力

学生身体素质是全面素质提升的基础环节,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阳光体育运动所代表的一种文化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如果脱离了学生的身体健康,那么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无从谈起,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然大打折扣。因此,以阳光体育为代表的体育运动就成为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的重中之重,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特别注重课外运动的组织和指导,通过加强课外运动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竞争是学生综合素质竞争中的一个部分,也是最为基础的一个部分。总之,阳光体育运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基础部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必然会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三)阳光体育是反映新时期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来带动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同样能够促进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通过阳光体育教学的窗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能够体现出学校的秩序管理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此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三、阳光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功效

(一)阳光体育有利于创建新时期校园文化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阳光体育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强势进入学校,开启了新的体育教育模式,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课外文体活动时间”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多年不见的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体育锻炼场面重现校园内外,阳光体育为校园文化带来生机。

(二)阳光体育有利于改变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封闭性,增强开放性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校园文化的纯净性而采取封闭式教学,给校园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弊端。阳光体育活动的大范围开展,能够从各个方面增进学校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得学校和社会的互动增多,通过吸收社会文化生活中积极的部分,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弥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使得学生积极向社会学习。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学生不仅仅能够与社会进行接触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样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

四、结束语

第5篇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与课余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规定使85%以上的学生每天必须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要将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形成制度。实际上学生的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外完成的,单靠每周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在阳光体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阳光体育使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有了重要的保障,推动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相结合,既完成了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又促进了课外活动的开展。如每到节日和重大活动的时候,班级就会组织一些文艺体育节目,这些体育节目的完成要靠在课余的时间来完成。班级之间组织的体育比赛、训练比赛也要在课余时间完成。因此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补充,学校要从增强学生的体质出发,开拓思路,发散思维,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全面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阳光体育的行列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2.阳光体育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是传授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体育的知识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会影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的需求,还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更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推动了学校体育环境、体育安全、体育营养等知识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加强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风貌,有利于校风的建设,有利于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3.阳光体育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阳光体育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促进作用,体育活动大多在同伴的相互交往、合作中完成,比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频繁接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虽然现在提倡给学生减负,减作业,但由于学生升学压力的影响,这种提倡就成了口号,学习压力、教师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压力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对立的心理。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正确地对待失败,以此树立良好的信心。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积极地参加运动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放松,消除紧张和烦躁,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4.阳光体育活动推动了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和体育场馆是必不可少的,要有相应的运动空间和体育器材做保障。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逐步得到完善,并不断丰富起来。但总体来讲,中学体育场地与设施不足,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体育场地缺乏尤为严重。阳光活动开展五年多来,这种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首先是学校的领导重视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场地有了保证;其次是体育器材得到补充或者更新,阳光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需要大量的体育活动器材,学校也会专款专用,合理配置。最后,体育场地建设规划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中。学校要发展,不能只发展智育,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第6篇

1.1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只重于形式,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并未在学生群体中有效落实,学生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例如第一届阳光体育运动为冬季长跑,但很多高职院校的执行力度仅限于要求学生在早晨课间围着操场跑两三圈而已,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不利于开展和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其真正价值也得不到体现。再如,很多高校虽然对阳光体育运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但又缺乏必要的支持,尤其是在活动资金方面,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活动虎头蛇尾,不甚理想。

1.2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

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理念是非常认可和支持的,但在其开展过程中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部分高职院校针对体育运动的场地区域不足,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带来了一定困难;2、学校狠抓学生的学业,导致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上投入太多精力,在体育运动中常常表现得力不从心,或者完全忽视了体育锻炼;3、高职院校没有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导致体育运动事故发生,学生由此也对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兴致全无。

1.3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度较低

据调查,在众多高职院校中,仅有35%的学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剩下65%的学生缺乏对阳光体运动的了解。其中,非常热爱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有16%,持一般态度的有54%,抵制参与的有30%,众多数据表明,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缺乏认识,积极性和参与度较低,调查还显示,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抵制参与体育活动主要原因是课程中体育技能要求具有较大的难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过高,所以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

1.4教学内容和课时较少

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体育课程以篮球、田径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主,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没有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情况来进行合理设计,在开展过程中也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导致学生始终不能将“生命在于运动”、“将运动习惯保持终身”的理念建立在心里。据近几年调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喜爱网球、足球、游泳、山地车等体育运动,但有些高职院校对此视若罔闻,久而久之,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积极性逐渐丧失。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时安排较短,没有按照国家体育部门的要求在两年时间内达到144个教学课时,据调查,有70%左右的高职院校所安排的体育教学课时不足144个,这种状况导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随意性较大,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相对较低。

1.5缺乏基础体育设施建设

在高职院校生源不断增加,体育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却得不到相应的扩大,调查发现,有些高职院校大力兴建科技楼、实验楼等建筑,对体育活动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严重缺乏,还有些高职院校体育场地仅占到全校总面积的1/5,例如塑胶跑道圈长仅为200m。此外,大部分高职院校不注重体育活动器材与场地的维护与更新,例如塑胶跑道和篮球场地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篮球架过于陈旧,这些现象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带来了安全隐患,同时也难以满足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求。

1.6缺乏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体育教学模式,发挥体育教学的职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水平,但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师生互评率仅占10%的比例,教师互评率则占有80%的比例,缺乏学生自评、互评,这种现象说明了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没有发挥出学生在主体作用,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2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2.1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在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专业性、职业性,丰富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对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创新,让学生能正确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健康锻炼方法,促进学生建立终身运动的理念,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以体育运动为主,锻炼身心为辅的选修课程,结合专业学科进行交叉教学,以获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改革成效,例如可依据实际情况,开设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网球、足球、武术、轮滑等课程。

2.2完善体育活动机制

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各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建立起体育卫生工作小组,从而形成系统性的工作体系,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另外,还要完善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安全管理机制,做好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工作,同时拟定意外伤害应急管理方案,完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加强院校医务处和医务人员的建设力度,按照1∶600的比例配备专业的卫生医务人员,每所高职院校还应确保至少有1名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取得医师资格证的专业医师,同时还要按照规定,建设心理咨询处和心理健康导师。

2.3创新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和个性特征来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与健身和体育竞技有机结合,比如针对一些体能不足、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引导其进行难度较低的基础性体育锻炼活动,以提升体能和身体素质为主要任务,例如健身性的体操、太极拳等等;针对体育技能较强、身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可进行专业的体育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竞技水平为主要目的,可组织学生参加篮球赛、羽毛球赛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此外,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增加体育教学课时,并编制完善的体育教学计划方案,以学生为主体,并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确保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宣传教育工作,例如通过课堂宣传、网络宣传,或者组织学生在宿舍楼里发放宣传手册、粘贴海报,全面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创建良好的阳光体育运动环境,带领学生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去。

2.4开展多样性的课外体育活动

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周某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网球、足球、羽毛球的小比赛,还可开展轮滑、街舞、攀岩、山地车等现代体育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参与,并允许学生自带器械或随时借用器械,同时加强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建设,充分利用其职能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例如山地车协会可定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骑行;足球协会可定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等等,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5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体育设施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硬性保障,高职院校体育设施一般包括篮球场、塑胶跑道、体育馆、羽毛球场以及各种体育器械等等。随着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也要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来相应改革的号召。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吸纳社会资源从多渠道筹集资金,或寻求企业或事业单位赞助,并邀请其加入院校阳光体育运动行列。在各方条件的支持和允许下,对现有的体育设施进行翻修或新建,并严格要求质量,避免篮球场和塑胶跑道出现坑洼的状况,同时要还保证体育器材的供应情况,进行有效管理维护。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具体分析可行性后建设一些现代体育设施,例如网球场地和教学器材、游泳馆、练舞厅等等,逐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保证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有可靠的硬件支持。

2.6建立健全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短期评价与期末评价结合起来,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率以及取得的进步为评价依据,将评价模式分为三个部分——平时学习态度和表现占20%比例,阳光体育运动出勤率占30%比例,期末考核占50%比例。另外,可制作出教学满意表,将一学期内所学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可根据平时表现予以互评。通过这种有效的评价体系,能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共同发展。

3结语

第7篇

(一)

易飞龙虽然已经58岁,但他浑身上下焕发出阳光的气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他深知,爱运动的人是阳光的,阳光的人是快乐的。因此,他始终坚守一个理念——让每一个孩子真正爱上阳光体育。

他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积极抓好教学常规,努力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努力发现与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他不断设计学生喜爱的运动情境,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每一个学生在他的要求下都能积极锻炼。他注重技能培养,在训练中,大到姿势,小到动作分解,他都手把手地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完备的动作技能。他尊重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以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他带出的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尊敬他、佩服他。

易飞龙敢于尝试教学改革,积极参与“青蓝工程”,每年都坚持为组内教师上示范课。在他的指导下,罗俊明等多名青年教师所上的《跳绳》等体育课参加上级教学比武获得了一等奖,撰写的多篇体育论文《篮球儿童、少年运动员的选材》《体育游戏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的应用》等均获省级奖项。2012年,他针对学生喜爱球类运动的心理,问卷调查征求学生意愿,创新开设了体育大课程——人人会打一种球,将同一个年级400多名学生安排在同一个时间上体育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5种球类项目中自主选择喜爱的一种球类来学习。家长对这样的体育教学改革非常欢迎,纷纷表示:孩子们可喜欢体育课了。

(二)

易飞龙坚持倡导大众体育,用体育精神感染周围的每一位师生。学校工会组建“教师阳光俱乐部”,作为学校的工会副主席,他一马当先,全情投入,积极地策划、筹备:俱乐部分别为乒乓球、羽毛球、健身舞、游泳、登山、跳绳,各个分部都有专人负责,全体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目前,北正街小学各个俱乐部的健身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对学生,一方面他积极贯彻落实“阳光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大课间“阳光锻炼”活动。每天大课间时间都会先做七彩阳光广播操、北正街小学快乐自信操,然后开展师生环形跑等活动。由于每天都坚持了锻炼(下雨除外),学生体质得到了切实提高,调研测试成绩明显上升。另一方面,他根据学生的身体水平及年龄特点积极组织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如六年级“三人制”篮球赛、五年级排球赛、三四年级迎面接力赛、一二年级跳绳比赛等。每学期,学校体育组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将本学期的各种擂台赛在校园网上公布,并制作醒目的海报吸引大家关注,营造了浓郁的体育氛围。

最让学生难忘的是每年六一的“快乐童年游戏节”和“快乐运动体育节”。游戏节里,体育组设计了新颖、富有童趣的体育游戏,如“一家大小跳长绳”“三人同步行”“滚铁环”等,学生、父母、老师一起参加游戏运动,大家玩得无比开心。体育节是学校每年的体育盛事,在易飞龙的带领下,体育节从原来单纯的竞技体育扩展到竞技与趣味相结合,以“亲子、趣味,和谐”为主题,从仅有学生参与到面向家长开放,从单纯的比赛到多姿多彩的方阵表演,师生、家庭充分享受竞技之乐,对推广全民健身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告别了一支又一支体训队伍,告别了一群又一群学生,操场从煤渣变成了水泥,又从水泥变成了塑胶。易飞龙就这样一直守候在那里。曾有人对他的坚持表示不解:你个人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换个工作岗位呢?他总是笑笑:我喜欢体育,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的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每一天静静流过的日子里,师生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他那份为了体育甘之如饴的奉献精神。

那年,妻子突然妊娠发作即将分娩,他正在武陵区小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岳母不断打电话催他赶紧回去,可随着一声发令枪响,他的眼神、他的注意力立即转移到1500米跑道上的学生身上。他守在操场内侧,抓住每一个机会鼓励学生:加油,别灰心!当学生顺利跑到终点,他立刻扶着学生沿着操场缓缓地走,并叮咛“不能马上坐下来”……当他赶去医院,才知妻子难产刚刚脱离险情,看到岳母愤怒的脸色,看到妻子疲惫的神情,他只有深深的歉疚。

弹指一挥间,孩子长大要结婚了,儿子婚礼的那天早上,易飞龙又站在了训练场上。儿子结婚大喜的日子,“固执”的老易竟然都舍不得请半天假。喜宴上,亲家们都穿得潇洒漂亮,可老易居然就穿着早上带孩子们训练的一身黄色训练服。这身带着汗迹的训练服,让老易看起来,是那样平凡,是那样普通,又是那样幸福。

易飞龙是武陵区小学体育教学界的绝对权威。因此,除了担任学校的体育工作外,他还经常被抽调到市(区)体育局、区政府、区总工会等部门,协助组织开展大型体育类竞赛活动。他先后担任过第六届至第十一届省运会和省常年赛的游泳裁判、副总裁判长和编排长,1985年至今的常德市市运会游泳比赛的总裁判长,亚洲皮划艇锦标赛、全国赛艇、皮划艇冠军赛和省内比赛的裁判,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裁判等。期间,他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裁判员”荣誉称号。不过,就算再忙,只要他没有离开常德,他总要赶到学校与学生一起在操场上展开训练,“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若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就失去体育锻炼的意义了”。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体育的真谛!

42年来,易飞龙到底带出了多少学生,没有人详细统计过,可是,在北正街小学,大家只要一提起老易,就会马上想起他站在操场陪着学生训练的情景。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带领着年轻的体育老师迎着朝阳,伴着余晖,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风雨交加,他都和孩子们一起蹦着、跳着、跑着、练着,一招一式,毫不懈怠。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06-03

夏玲玲,浙江省特级教师,1959年出生,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理事,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组成员,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名师名校长工作站体育学科名师工作室导师,现任教于温州市瓦市小学(集团)。从事一线体育教育教学工作37年,始终秉承“立足课堂,追求体育本色”的教育理念,将生活、生存、生命教育融入现代体育课程中,倡导学生在课堂上“四动”,即“动脑(学生的创新思维)”“动嘴(课堂师生对话)”“动眼(观察)”“动体(体能训练)”,努力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活泼、快乐、精心、包容、创新”独特鲜明的教学艺术风格,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赞誉。

在《水平一(二年级)各种姿势的合作走教学设计》的观摩展示课中,温州市瓦市小学夏玲玲老师根据水平一儿童观察模仿能力较强、辨别空间位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的身心特点,以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以“各种姿势的合作走”作为主要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情景教学法。通过讲解模仿、重难点分解、尝试体验、纠错练习、完整展示、评价激励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尝试―引导―实践―展示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层次、反复地练习,抓住重点、分解难点,循序渐进地予以逐步突破,从而扎实有效地完成了合作走的技能教学任务。整节课在夏老师出神入化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引领下,孩子以小组合作学练为主线,学习兴趣高涨。自然流畅的“模仿体验―实践尝试―互助互评―改进―完善”的学练过程,使孩子们在愉悦身中地达到掌握技能、发展能力、锻炼身体的教学目的。

记者:您代表浙江省担任本次教研活动的展示课任务,有何感受?

夏玲玲:当我接到省教研员余立峰老师电话确定为上一节常态课(推门课)时,我欣然地答应了:“没问题!”因为上课对我而言是“爽事”,不是“难事”;是“享受”,不是“累活”。但得知有四位老师上课,并要上交个人简介及教学教案时,才知道原来这不是一节“简单”的体育常态课。于是怕自己难以胜任这个角色,曾向余老师推辞过,但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去上吧!反正课上得再完美也有不足之处,上得再差也有亮点之时。

记者:作为特级教师,尤其您这个年龄,通过这种展示,您最想传递给同行们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精神?

夏玲玲:上好一节课首先是教师心中“装有”学生,想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没有想到的;再是心中要有点与线,能根据操场上现有的点、线、圈进行组织队伍排练;最后是手上有“活儿”,不管你年龄多大、操场甚小、器材奇缺、教材枯燥都能将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乐园,让师生的人生因课堂而精彩!

记者:通过这些年教育教学历程的感悟,您能否告诉年轻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夏玲玲:我之所以几十年如一日地站在操场上为孩子们上课,永葆激情与热情,是因为我有信仰、有追求、有自律、有执着……既要做好人,又要处好事,两者缺一不可,因为真正把教师距离拉大的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和人品。

我的感悟是:首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是管理者,又是榜样者),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预警在先,清楚规范,规范执行;彼此关爱,接纳包容,陪伴孩子。其次,作一位受欢迎的老师,乐意帮助他人,有问必答,有求必帮,从不推辞。不计较个人得失,搞好人际关系。再者,上好每天每一节体育课,做好每一件小事,把“简单”的东西做精、做细。最后,积极主动,多问自己“有什么我需要努力的?”,多请教“我从哪些方面努力?”多反思“有什么地方还做得不到位?”

俞向阳,1966年出生。江苏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盐城市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 领衔人。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练员、盐城市党代表、盐城市优秀党员、盐城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执教全国、省、市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担任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体育与健康”主讲教师、省农村小学“四项配套”工程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参编省编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丛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教师用书、《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等教材。现任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盐城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从教27年以来,一直潜心于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形成了自己趣味、灵动、朴实、和谐的教学风格。

俞向阳,1966年出生。江苏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盐城市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 领衔人。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练员、盐城市党代表、盐城市优秀党员、盐城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执教全国、省、市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担任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体育与健康”主讲教师、省农村小学“四项配套”工程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参编省编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丛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教师用书、《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等教材。现任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盐城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从教27年以来,一直潜心于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形成了自己趣味、灵动、朴实、和谐的教学风格。

在《水平二: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一课中,江苏盐城市实验小学俞向阳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启发式教学,简化动作技能,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从跨越地面橡皮筋斜拉橡皮筋拉直橡皮筋的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动作技能。利用橡皮筋一物多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练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方法,掌握技能,获得成功。课中适时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使学生树立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记者:俞老师,由于原本担任此次研讨展示的特级教师受伤,您在开幕式前一天“临危授命”,作为本次活动承办单位的副校长,您在肩负会议接待任务的同时,又要代表本省进行教学展示,有何感想?

俞向阳:接受本次教研活动的展示课任务,自己没想那么多,只为需要。正如活动的主题“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这份责任,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推动苏、浙、沪三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交流与合作尽一点绵薄之力。在临时接受任务时,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最终能承担起来的勇气还是要归结为多年来教学中不断磨练所带来的自信。最难得的是我得到了向更高层次专家、名师学习的机会,而专家指导、观摩互动、同行探讨,不仅使我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再次得到了提升,也促进了我校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深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对各地区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层感悟,更给了自己审视课堂、反思课堂的机会,对于教对、教会、教好的课堂功夫,我们还任重道远。

记者:作为从教多年的特级教师,通过此次展示课,您想传递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俞向阳:目前,“体育放在教育之上”“跳出体育谈体育”“通过体育的各种手段促进人的发展”说法不绝于耳,而从“保证体育课”到“强化体育课”的新要求,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必然。我觉得课堂就是我们的立足之本。课堂应靠教师的智慧来生成,而智慧则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等多个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的智慧更是要求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感受、去判断。以创新的理念有效转化各种矛盾,迅速调整教学行为,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才能。在教学中,我们要表现出聪慧睿智、高度灵活的教育个性,给学生以引导、启迪和教育。这种教学智慧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唤醒学生的美好情感,或引发学生思考,或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位老师在教学发展过程中永远追求的教学梦想。那么,追求自己的教学梦想,还要有股“劲”,是韧劲、强劲、较劲、使劲、冲劲、攒劲、鼓劲……还要能“不松劲”。正如那句广告语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记者:通过这些年的教育工作,能否告诉年轻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俞向阳:以我自身的感悟,概括四个字让我们向优秀体育教师的行列迈进,那就是:爱、德、勤、能。

爱字当头。热爱所从事的体育工作,视他为生命存在的表现方式,干起工作来就有幸福感、荣誉感。有了爱岗,才上升到敬业;有了爱,才能志存高远,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乡村残疾教师陆永康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乡村教育,跪教了36年,那份坚守、顽强、不屈和奉献精神,将人民教师的职责、爱心、责任感等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作为“感动中国”的典型感动了亿万群众。

德字为首。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们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实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品格,传递正能量,使教师的高尚情操、优秀的道德风范成为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精神力量。

勤字为本。晚清第一名臣留下的《家书》可谓影响深远,他认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是他的传家之宝。体育教师的勤学、勤练、勤问、勤思理应成为自我成长的代名词,“勤能补拙”对我特别受用。当下的学课标理念、练专业技能、问课堂效果、思教法创新等,需要我们沉下心去“勤学苦练”,让自己不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能字为荣。没有体育教师的学校是没有生机的和活力的,学校的大小活动离都离不开我们,而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调控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又有更高的要求,在与学校、学生共成长的生命历程中,这些能力缺一不可。我们要争取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展现自己、提高自己,积极面对现实,以己能促发展,勇当教学能手和课程改革的排头兵。

陆倍倍,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参加工作,就职于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2010年获得静安区“新突击手”“静安区世博青年先锋”称号;2012年代表静安区参加上海市第一届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比赛获团体三等奖;2013年荣获静安区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评选二等奖。2009年独立完成了上海市青年研究课题《发展小学生身体柔韧性内容与方法的研究》,2011年,《阳光伴我成长》获得静安区阳光体育论文、案例评选一等奖。

教育格言:耐心关注孩子,真心接纳孩子,细心体会孩子。

上海市名师工作室、全国著名的、73岁体育特级教师明老师专门指导的《小学二年级立定跳远》一课,由上海静安外国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陆倍倍执教。本课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和谐、互助的自主健身意识为指导思想。以卡通游戏“超级玛丽――玛丽竞技场”为学习主题。通过游戏形式体验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让学生在玩玩、说说、看看、想想、练练中,逐渐建立正确的动作,使枯燥的跳跃练习通过器材、多媒体等手段整合,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记者:在承担此次展示课任务的过程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通过前期的准备与实战磨练,觉得自己在教学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陆倍倍:一是对于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认识改变。以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方式进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多,而且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在讲,通过这次展示,我意识到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探讨的机会、更多表达他们想法的活动。这在我后面的课堂上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至少在教学内容上就已经开始了改变。

二是意识到教学设计反复实践与修改的重要性。从教学设计的准备到后面的试教、上课等环节,对教学设计反复进行了多次修改,每一次都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精练,重点和目标越来越明确,自己的教学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三是感受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课堂语言表达一直是我的弱项,语言不够清晰,表达不够生动。因此,在这次展示前在这方面自己做了很多准备,当然,上课时语速依然有点快,但好在语音语调上有了抑扬顿挫。另外,教学指令上较以往明确、精炼了许多,整体调度、把控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