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9: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软件技能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软件运行出现性能方面的故障也是不可靠性问题之一。软件产生运行故障特指客户在使用软件时,忽然出现故障问题,致使软件产生了不科学的反馈。例如软件忽然跳出或者造成系统死机。当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软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运行问题。拿微软最著名的WORD软件来讲,用户在应用软件过程中,会发生软件没有任何征兆地跳出的情况。假使客户事前没有保存文档,就会导致之前编辑的内容统统作废。这时,软件的BUG就会给客户使用软件造成非常大的麻烦。此外,一些软件存在着安全漏洞,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化成为未来发展的走向,用户通常会在网络环境中应用计算机软件。但是用户发现部分软件的性能没有问题,安全方面却存在着巨大的纰漏,一旦使用这些存在安全漏洞的软件就会加大本地计算机的安全风险。我国名企生产的QQ软件,就是由于出现安全漏洞才使用户密码经常被人盗走,给用户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2软件不可靠的解决对策
2.1做好软件的评估审核
在实施软件技术发展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随时做好软件的审核评估工作,以减少错误现象的发生概率。为保障软件技术发展各个环节的标准一致,我们需要把软件开发设计依据程序化实施,规避出现开发环节的跳跃性问题。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当中要及时进行对软件的审核评估,这样可以随时察觉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关的审核人员需要由管理、设计及保障人员共同组成,也包括不同岗位、各个领域的专家,以确保审核的专业水准。软件的评估审核主要课题是考察设计人员交付的软件文档是否与之前文档的准则与要求相统一,而且需要在考核后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得出相关的处理方案和评估结论,而质量保障工作人员则能够根据审核的意见与结论进行具体的操作。通过这一系列环节的任务能够有效降低软件开发的不可靠风险,以提升安全可靠性。另外,我们必须建立系统的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管理机制,不应该一味地实施软件开发人员的编码、独立设计与单独测试,规避增加技术管理缺陷的发生概率。
2.2功能设计合理化
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合理化功能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应当知晓软件设计出来是要让客户使用的,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客户是使用的主要群体,而且软件的功能设计必须符合客户的普遍需要,这样该软件的开发才有意义。假使客户要求的功能没有,用户则会以为软件设计技术存在着重大的失误。所以,软件在开发之前,程序员不能总是以满足自己的喜好来实施设计,必须要按照客户的需求合理取舍,实现软件设计与用户需求的平衡。另一方面,使用适当的语言设计软件程序过程中,如若选择的语言设计相对比较合适,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假如使用的语言设计不合适,那么该语言就很有可能不符合软件的需求。譬如你要设计一款管理学校图书馆的应用软件,就必须依据图书馆数据量的大小挑选最能符合软件功能需求的数据库软件,再选择兼容性比较强的接口软件。
3结语
近年来,软件行业进入第二春,供需两旺。据调查,以北京为例,软件工程师每年需求50000人左右。据IT英才网数据显示:北京IT职场每月需求达3380个。 [1]但是,软件行业市场的供需出现了错位,一方面,IT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却不高。究其原因,是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要求。
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新增的专业。该专业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专业,实践性很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计算机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制订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2]
曲靖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从2008年开办至今,已经培养5届学生,一直以来,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相对完备、效果好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实验室建设是硬件基础
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硬件保障,实验室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实践教学体系执行的成败。一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实验建设能充分满足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硬件要求。实验设备采购的指导思想是实验设备要先进、实用,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实践教学需要。
该专业已经建成硬件实验室有2个,分别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有2个,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软件类的实验室有3个,分别是“软件开发与测试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同时,为适应当今云计算的研究需要,我们投资200多万建立了云计算平台。
以上实验室的更新及新建,能充分满足师生完成实践教学的需要。
3 软件工程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抓手
在学生大学期间,为了在不同学期适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结合“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展了贯穿大学4年的专业技能训练。我们把专业技能训练当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抓手,专业技能训练根据训练大纲,着力提升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我院的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两个级别,一级是课程设计训练,本训练以课程为依托,制定课程级别的训练大纲;二级是综合设计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软件论文项目的开发能力,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综合性、设计性的软件项目。下面分别对这两级训练作详细介绍。
3.1 课程设计训练
“课程设计”是一个多义词词条。它可以指“为掌握某一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设计”[3]。课程设计是课程实验的高级环节,课程实验是提升学生立体实践能力的根本,课程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实验,我们在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课程设计实验,提升学生的课程综合实践能力。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为例,课程设计的目的:利用Java语言的语法特性,结合数据结构算法、网络知识、文件处理和数据库等知识完成综合题目的设计和代码实现,并培养锻炼分析程序、撰写报告等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的已经开出课程设计的课程有4门,分别是: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我们针对这些课程,在编写实验大纲时,要求包含课程设计,设计方案要经过专业系的审核和教授委员的审定。最后,以审定通过的课程设计为依托,为后续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综合设计训练
综合设计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设计和开发一个小项目的能力。这些项目有“JAVA程序设计”、“商业数据库开发”、“J2EE企业应用”、“JAVA Web开发”等,这些小项目的训练要基于几门课的知识和技能,如“JAVA Web开发”就需要学生综合数据库、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语言等知识与技能。
综合设计训练要与毕业设计区别开来,此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和掌握项目开发流程,同时锻炼综合应用所学课程来完成一个具体的小项目。
3.3 软件工程专业技能训练安排
]
为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得技能分,我们规定,学生参加通过全国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中级),可以获得2学分,参加通过软件资格(水平)考试(高级),可以获得3学分。
4 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总结性的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计算机技术及软件工程能力的练习。[4]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技能整合,我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作重大改革,着力打造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公司实习,同时要在公司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余下的学生在曲靖师院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经向教务处请示,允许我院结合专业实践性强的实际,改革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改革思路包括三点,一是我院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设计为主,弱化对学生文本的要求,强化对实践动作能力的提升和检查,二是做好规范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文件,如:“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发文档的撰写与打印规范”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发文档”等。
5 校企合作助力实践教学体系
为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就业质量。我们自2012年开始,与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的合作,该公司是一家集软件外包、信息服务、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公司,在以上业务深耕12年,在全国小有名气。我们的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实习有两种类型,一是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二是为期四个月的就业培训。三个月的专业实习分为Java开发方向和计算机网络方向,Java开发实训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水平,计算机网络方向的实训重点是提升学生的网络规划、设计、实施、部署的能力。
从2013年开始,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几乎都参加校了企业合作的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了,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就在四川成都就业、创业。
6 结语
本文结合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不同的实践环节有机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业论文 认知情况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面对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 除了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外, 培养食品方面的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让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企业、融入岗位, 发挥自己的重要性,除了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外,实践过程尤为重要, 而大学 4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毕业论文(设计)。4年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安排于第7学期的10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面临工作时间紧张、求职考研压力冲击、工作条件欠缺和管理疏漏等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了解专业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知状况或建议,探索适合当前形势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方法,我们在近3 年的毕业论文(设计)实践中, 对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专业学生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为加强食品专业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 在大一新生入校的专业介绍中对专业培养方案作了专题讲解; 在3~5学期中,学校推出创新性实验等项目,为学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做铺垫;第7学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真正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对于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知晓情况, 学生于第1、2 、3、4 学年知道的分别为27. 10%、52. 40%、77. 24%和98.12%。近3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的调查结果显示, 99.12%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并亲身感受到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锻炼思维培养。调查结果还发现,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设计)能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锻炼表达能力的分别达到71. 35%、82. 82%、80.14% 、90. 61%、71. 65%、68.67%;还有34.20%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对考取研究生非常有帮助。
2.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综合能力
2.1 检索文献的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是一次综合检验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写作能力的过程。食品专业学生在第5学期均选修了文献检索课程,但是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47. 38% 的学生从未进行文献检索,42. 56%学生仅偶尔检索过专业文献, 仅10. 06%的学生经常使用校图书馆数据库进行文献查阅工作。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 94.63%学生使用校图书馆数据库,35.42%的学生使用Google、百度文库等网络工具,11.52%的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过纸质期刊。认为文献查阅这个过程可帮助论文选题的为77.32%,课帮助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的分别为58. 715%和97. 14%。
2.2 实验操作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文献检索、选题后进入实验操作阶段,选择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分别占58. 76%和41.24%。选择毕业论文部分的学生54. 17%的不知道如何开展实验,仅11. 51%学生清晰知道实验的开展顺序、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 57.50%的学生使用了统计软件、作图软件及画图软件,采用的统计软件类型主要是Excel,画图软件为Excel和CAD。 虽在论文工作前, 89. 48%的学生已经学习运用过某种相关软件,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有25. 78%的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类软件, 而74. 22%的学生不太熟练甚至生疏。
2.3论文撰写能力
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前,有64.12%的学生不知道论文的基本格式,只有10.30%的学生清楚的指导论文撰写的内容和格式。73.33%的学生基本掌握了统计图表的使用, 但在论文(设计)撰写工作中, 初次使用统计图表时,仍出现较多的错误, 其中表题图题、表目设置、有效数字、表线和图形图标错误率分别达19. 83%、45.11%、32.32%、16. 81%。通过老师指导和专题讲座, 学生基本掌握了开题报告书写格式和要求, 其中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预期成果、技术路线等内容书写正确率分别为91. 40%、82 50%、68. 17%和74. 37%。
3.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评价与建议
调查学生关于“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关注程度”评价, 80.42%学生认为带教老师非常关注, 14.44%的学生认为老师关注程度一般入, 另有54.24%的学生人认为带教老师完全不关注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
调查学生关于“自己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过程的精力投入”结果显示, 89.10% 的学生认为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自己能全身心投入, 通过查阅文献、实验数据分析、及时与老师联系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和质量, 而10.90%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投入毕业论文(设计)精力一般。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学生认为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因素包括学生时间保障和重视程度、指导老师的能力和投入、工作条件、考研求职压力影响和过程管理等, 回答率分别占94.34%、90.12%、85.30%、80.46%、62.07%。
4.结语
实践证明,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实施能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生通过近10周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可以拓展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并融入到实践中, 进而真正体会到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文献资料检索、阅读和翻译工作, 可以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专业知识面;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分类, 可以巩固统计软件和计算机知识和能力;通过论文(设计)选题, 可以调动学生科研思维,促使其发现实际生产工作急待解决问题;通过论文的修改和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通过论文答辩过程, 可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总之, 毕业论文(设计)为学生搭建了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平台[1-3] 。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各环节,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苏政权,毋福海,黄丽玫,等.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08,416.
会计实践性教学是指通过会计模拟实验或到单位实习等手段,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形式。目标是使学生体验会计工作环境,从中得到技能的培养和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能动性,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会计实践性教学包括课内实验教学、模拟综合实训、校外专业实习、撰写论文等,教师应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我校会计系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作者认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可从以下几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着手。
一、课内实验教学
课内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教师将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它融合在日常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课内实验教学是实践和理论联系最紧的交汇点,这一环节是实践教学的开始,也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
在课内实验阶段应大力提倡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并通过课堂讨论等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实际动手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同时案例教学又能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激发学生发散式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案例教学应融入各专业课的学习中,一般在会计实务操作的有关理论、程序内容结束,都应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财务案例。例如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可结合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绍,穿插企业的案例,使学生理解方法的实际运用,并了解企业的成本管理状况。
二、模拟综合实训
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是让学生在模拟的会计工作环境下,运用会计实务的操作方法对虚拟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的实践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将教与学、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不但能获得对会计学的感性认识,还能从中掌握会计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技巧。模拟综合实训是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论方法之上的技能训练,是通过较集中的训练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模拟综合实训包括会计综合业务实训、会计软件应用实训、成本会计业务训练、公司理财技能训练、管理会计业务训练、审计业务训练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教师在此阶段,主要起提示作用,向学生介绍模拟实习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解说实习的操作过程。
为了较好的开展会计模拟综合实训,应该在校内建立会计的模拟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的硬件构建要尽量做到仿真,包括实验室的布局、实验数据贴近实际。应建立以企业生产经营基本业务为基础的核算体系,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审计等实务流程。同时软件建设要尽量做到突出会计流程中各岗位操作要领与技巧,而不是企业财务软件的流程演示。使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如同置身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达到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战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校外专业实习
校外专业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企业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专业实习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诸方面的业务,实习目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具体做法是由学校统一制订实纲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持学校介绍信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大纲要求的实习任务,回校后提交有关实习材料及实习报告,由学校组织统一考核确定成绩。为了保证校外专业实习的质量,高校应挖掘潜力,广泛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实习导师,全程督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
我校会计系安排了三次校外专业实习,分别在第一、二、三学年后的小学期进行,由于不同阶段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程度不同,对各阶段的实习要求也不一样。例如第一阶段学生刚初步接触了基础会计学知识,因此这一阶段的实习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实习单位组织形式、经营特点、生产规模等内容的基础上,侧重了解会计主体各个职能部门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的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了相关会计理论及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了解会计理论与方法在实际工作单位的应用,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第三阶段的实习是在学生已经基本学完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要求学生通过实习对所学的专业课程有一个完整的实践认识,在实践中锻炼会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及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实践基础。
四、撰写论文
1.1专业定位不适应社会需求
专业人才培养不具有明确针对性,人才培养结构合理性欠缺,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相对单一。造成这一问题根源是地方院校对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不明,导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毕业生虽然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全面,但实际工作能力不强,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1.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建设是地方高校软件工程未来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核心。从调研地方本科学校现有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实情来看,传统“学术型”课程体系架构占据主导,“应用型”与“学术型”课程体系架构区分度不明显。
1.3教师队伍应用型能力欠缺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现有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双师型结构教师比例低于30%。
1.4专业人才就业率低与企业“无人可用”矛盾冲突明显
软件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同时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不高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没有与行业就业有效对接,导致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实际需求,导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无职可就,软件开发行业以及相关软件应用单位招不到满意的员工”现状普遍存在。
2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设计
以行业、企业实际对人才需求为引导,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调查为依托,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一线教师众多教学研究成果为参考,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学习经验体会为借鉴,围绕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存在事实问题,来对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设计建设。设计建议如下:
2.1学科建设
以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当前使用的主流开发工具或技术为依托来不断调整专业架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系统性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从而实现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
2.2校企办学
学科建设以输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嵌入资格认证课程模块,实训课程以企业开发项目方式贯穿培养环节以达到提高专业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
2.3师资建设
采取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开发,共同承接开发项目等方式锻炼提高师资队伍实战能力。教师在企业实战经历和相关经验成果带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不仅能促进专业教师学术、科研能力提升,还能够最大程度丰富、提高专业学科建设。
3三层结构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项目实战为背景,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理论知识体系以及实践能力为宗旨。学生完整地专业培养环节结束后具有程序设计,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网络和移动通信终端应用开发能力。
3.1基础理论
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
①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涵括地方高校各现行必修公共课程,
②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必修前导课程,是对软件工程专业基本“计算”概念理解、掌握,问题计算求解能力和构建中小规模软件系统综合能力的初步培养。
3.2专业理论
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行业最新前沿技术为引领、专业骨干课程为核心、专业素质全面拓展和综合素养整体提高为目标来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3.2.1面向行业认知能力培养课程主要包括对行业、企业认知学习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等专业认知方面课程。一般包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从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管理常规模式,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等认知类课程。
3.2.2计算机编程与算法设计能力课程算法设计类课程主要包含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以及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课程;编程课程主要包含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课,还包括当下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最流行的技术前沿课程。
3.2.3软件工程专业系统分析课程系统分析能力课程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系统类课程。
3.2.4系统实现与集成能力课程系统实现与集成能力方面课程主要包括网络编程、移动互联开发编程、编译技术、软件开发以及软件测试等课程。
3.3实践
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手段,一至两学年时长为周期,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为指导,综合技能全面提高为目的来对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如下:
3.3.1校企共同建设实训课程以项目介入为主线,企业实际效益项目和高校产学研项目为实际授课主体。引进企业优秀项目人才或具有企业项目实战经验的教师来对专业人才展开课程实训,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养。校企共同培养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知识转化生产实际速度,同时反向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知识的热情,最终提高就业竞争力。
3.3.2合作企业岗位实训针对毕业学生和部分专业老师做岗位综合实训:
①学生岗位实训:让学生真实参与企业项目实战,充分消化吸收前期所学理论和技能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就业夯实基础。
②老师岗位实训:专业老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并将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和技术进行梳理总结、编纂成册,运用到实际日常教学环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缩短理论转化实际成果周期。
3.3.3校企合作运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提升高度的一次全面的考核,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次全面的实训。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多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流于形式,与实际脱节。通过与企业合作运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弱化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抵触情绪,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实际运作规范及最新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和技能能力的培养,为毕业后从容就业夯实基础。
4结语
关键字: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实践
一、毕业设计概述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环节大概由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
习等组成,其中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技能和水平,通过一个多月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在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使用工具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尤其是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并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作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发现毕业设计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本文就毕业设计及指导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1、不太重视毕业设计
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一般在大三的第一学期(也就是第五学期)后半部分进行,一般而言学生已经在此时签约了用人单位,部分已经去单位上班,学生在思想上认为毕业设计不太重要,在六七周的设计时间内,可在可不在学校,只要把论文完成了,提交给指导教师即可。所以,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态度不积极,很多时间愿意呆在宿舍打游戏看视频,而不来机房与指导教师商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到马上进行毕业答辩了,有些学生就从网上随便下载一些论文,然后进行简单的修改,在答辩会上问的问题要么不会,要么答非所问,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
2、毕业设计内容不够充实
对于软件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设计大多为开发一个应用系统软件,严格来讲,件系统的开发完全要按照软件工程的七个阶段来执行,从前期的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到中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再到后期的测试和维护,每个阶段都有大量的工作可做。但是事实上,学生做毕业时并不是按照这个过程来执行,他们大多所选择的内容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无非就是增、删、改、查、存、取等,这样的系统在课程设计周或实训周时已经做过,而且这些系统在网上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由此看来,毕业设计的内容缺乏灵活性、多样性,没有完全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安卓技术”等软件行业比较流行的技术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软件技术专业特色和软件行业特色。
3、论文格式不规范,文字表达不强
通过近几年的答辩前准备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在临上场答辩前一两个小时,都是忙于修于修改论文的格式,而事实是论文格式规范之前早都下给每一位学生,他们要么没有看论文规范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要么未严格按格式规范来做,论文中经常出现资料页不全、目录非自动生成、标题正文字体不合适、字体间距过大或过小、表无编号和名称、图无编号和名称、图片尺寸过大或过小、总结性的文字未完全针对本次设计、参考文献格式不正确、参考文献数目过少等等问题。学生常常在临答辩前忙于修个论文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而延迟了正式的答辩时间。另外,论文整体文字表达欠缺,专业术语、专业描述不是特别到位,对于自己所完成的那部分内容没有突出重点和特点,有的论文长篇大论粘贴了十几页代码,完全没有把所有代码都放在论文正文中的必要性。
4、设计任务划分不明确、任务不饱满
通常一个毕业设计题目由三到五人完成,设计时间六到七周,但是纵观这几年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一个毕业设计任务往往由一至两人完成,其他学生或因工作因培训因其他而冠以名,收到的毕业论文往往是一个题目四五份相同的内容,有的甚至连总结部分都相差无几。所以整个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之间的对任务的划分没有做到责任到人,人人负责一部分内容,而是由一两个人包办完成,其他同学进行复制拷贝,以应付最后的论文提交。此外,有的小组尽管按人数分配了任务,但是设计任务量偏小,三五天内就完成。
三、 毕业设计解决办法
1、 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可以针对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松懈的状态,在大三第一学期第十周末考结束以后,由各个分院组织召开一次全分院范围内的毕业设计动员会,由分院院长带头发言、各教研室主任强调毕业设计要求和规范,各指导教师和学生签订毕业设计承诺书,进一步规范和严肃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让教师和学生从思想深处重视,从行动上执行,对于剽窃、抄袭、虚假等不端行为做斗争,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学生和对应的指导教师。
2、增加技术含量高的题目,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外延
毕业设计不同于以往的课程设计、课程实训,应该围绕软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炼、软件行业岗位需求、软件工程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开发,作为指导教师可以指定毕业设计题目,但每年要有更新,不能一个题目沿用很多年。也可以根据当前的形式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跟生活、工作等紧密相关的题目,如汽车租赁系统、校园物流快递系统等,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有的学生参加了安卓、IOS、物联网、嵌入式等方面的培训,也可以根据培训内容,自行确定工作量适中的毕业设计任务。有的同学未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自行创业,那么就可以写跟创业相关的一些内容。
3、加强实践监控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之所以难于把控,原因是在于毕业设计在大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后的下一周进行,而随着招聘会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了工作,于此同时有的学生办理了离校手续,指导教师见不到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紧紧通过网路、电话进行联系。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学院有必要出台一套毕业设计监管制度,比如每周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和教师进行通话联系,汇报本周以来完成的情况、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教师进行一一记录,并且能够进行有效解答。同时每一周学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毕业设计任务,并且形成相应的文档资料提交于教师以备存档。
4、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大毕业设计奖励力度
毕业设计几乎是所有实践课程中进行时间较长的一个环节,那么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大胆设计,尤其是有某方面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更应该抓住这个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努力勤奋出好作品。作为指导教师也要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不唯书本是图,要放开思路,拓宽视野,不断地进行修改和更新毕业设计内容,力求精品。学院也要从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对于最后毕业答辩和毕业论文十分优秀的学生要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让此项制度良性循环,同时也让每一位学生秉着诚信、诚恳、诚实的态度完成好毕业设计任务。
四、小结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实战课,是学生由学校走向职位岗位前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为学校要出台相应政策,实现奖励和惩罚并举,作为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完全按毕业设计规范来执行,作为学生要认真对待和用心完成毕业设计,三方齐心协力站好毕业前的最后一班岗,提交一份合格的高质量的论文。
参考文献:
关键词:PacketTracer,网络教学,模拟模式,物理工作区,活动向导
0 前言
为了对Cisco认证考试提供仿真培训,市面上已经有了多种口碑不错的模拟软件。BosonNetsim使用效率还算高,仿真度也较高,能完成包括CCNP的大部分实验;RouteSim一点通路由模拟软件占用资源非常小,运行速度快,提供的设备类型少,能完成CCNA的部分关键配置,仿真度低,另外RouteSim提供了华为设备配置的版本;GNS3是集成Dynamips路由器硬件模拟核心的图形界面,必须下载Cisco路由器IOS镜像文件安装到模拟的路由器硬件,仿真度最高,能完成的实验最全,但是占用系统资源大,软件本身配置复杂,运行速度较慢;Cisco Packet Tracer是Cisco自己开发的模拟器,它的功能更人性化,除了具备以上软件的网络拓朴逻辑视图外,还有体现楼宇和机柜布局的物理工作区视图,有设备和接口的物理外观,有展现数据包转发过程和数据包结构的Simulation模式,提供的设备类型丰富,PC等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多种服务,可以完成CCNA的配置训练并且包含了无线网的配置,随着后续版本的不断推出,支持的配置功能越来越完善。这款软件占用系统资源不大,运行速度快,而且是免费的,是目前最适宜于学校网络教学的模拟软件。博士论文,活动向导。
鉴于Cisco Packet Tracer的CCNA实验教程已经比较丰富,以下主要就PDU模拟、物理视图、技能考评等内容展开论述。
1 用模拟模式仿真PDU转发流程
在网络教学中,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格式和转发流程很抽象,学习理解难度大,通过应用Packet Tracer的模拟模式(simulation mode)可以直观展示,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举例如下:
第一步:在逻辑工作区视图中创建网络拓扑。
第二步:点右下simulation mode切换到模拟模式,然后点Edit Filters过滤需要捕获并展示的PDU类型,如图1所示。
图1 模拟模式
第三步:点右侧AddComplex PDU键,再点源主机172.16.1.1,弹出添加PDU对话框,如图2所示,这里的应用是HTTP,源端口5000,捕获一次通信过程。
图2 创建PDU
第四步:点Capture/Forward进行单步捕获,拓扑图中展示PDU的转发过程,多次单击可以使通信完成,完成后,在Event List列表中双击捕获的事件,在拓扑图中可以看到相应的转发PDU,如图3 ,这里交换机广播了数据包,而172.16.1.2并不是目的地址,所以PDU被丢弃。
图3 捕获到的转发PDU
图4 PDU格式及字段值
第五步:在Event List列表中,点击要查看的PDU项的Info块,查看PDU的格式及字段值。这里点TCP握手过程中回到172.16.1.1的PDU,可以查看OSI模型,点击Inbound PDU Details标签查看PDU字段,如图4所示。这里展示了三个层次的PDU,Ethernet II展示了以太网帧格式,其中DATA字段的内容包含第三层的PDU,即图4中的第二部分IP数据包,IP数据包的格式中可以看到源IP是172.16.1.253,即服务器回应的IP数据包,IP数据包格式中的DATA字段包含第四层的PDU,即图中的第三部分TCP报文,从TCP报文格式中可以看到服务器的源端口是80而目的端口是5000,且SYN和ACK置位,表示是服务器对连接请求的响应。
2 用物理工作区展示现实环境
物理工作区(Physical Workspace)视图能够从综合布线的角度展示楼宇、管理间、机柜的位置,展示机柜中设备的放置,能更直观地模拟网络建设中管理间、机柜、设备的需求。举例如下:
第一步:在逻辑工作区(Logical Workspace)视图中创建网络拓扑。
第二步:点击窗口左上的Physical Workspace标签,切换到物理工作区,把默认的城区(HomeCity)更名为具体项目城区,点击该城区进入城区,把默认的建筑名(Corporate Office)更名为具体建筑名并移动位置,点击窗口顶部的New Building创建需要的更多建筑并命名,点击建筑物进入大楼平面图,把默认的线柜名(Main Wiring Closet)更名并移动位置,同样在每栋建筑中点击窗口顶部的NewCloset创建线柜并命名,创建好各要素后点击窗口顶的NAVIGATION,可以查看物理布局的各要素列表(Physical Locations),并可以切换当前位置。建筑物分布和导航要素列表如图5。博士论文,活动向导。
图5 建筑物分布和导航列表
第三步:把设备移动到规划的位置。默认情况下,在逻辑工作区中的设备都放在第一个机柜(Wiring Closet)中了,要把设备进行移动,在这里,Switch1-0、Switch1-1、Switch1-2应该移动到学院办公楼的设备间,Switch2-0、Switch2-1、Switch2-2应该移动到一教学楼的设备间。在Physical Locations列表中选中Switch1-0,点Jump to Selected Location,切换当前位置,在机柜中找到Switch1-0,点击窗口顶的Move Object,点击机柜中的Switch1-0,在目的位置中选择“Move to 办公设备间”,如图6所示,其他设备照此操作进行移动。
图6 设备移动
第四步:点击窗口顶的Back返回上级界面,查看布局和连线情况。点击NAVIGATION,查看导航要素列表,或者再次进入建筑内的机柜,点击机柜内的设备,能够打开设备的配置界面。
3 用活动向导进行技能考评
活动向导可以创建操作考试的配置文件,利用这个配置文件,可以让操作考试和评分智能化,也更人性化。举例如下:
第一步:在逻辑工作区创建测试的初始网络,并保存为pkt文件,再按照实验要求配置好各设备使实验完成,保存为另一个pkt文件作为评分的答案网络。
第二步:选主菜单中的Extensions中的Activity Wizard启动活动向导,在Welcome分支中设置测试项目名称。
第三步:选择Instructions在Edit框中录入考核内容及注意事项,也可以用Import导入。如图7所示。博士论文,活动向导。博士论文,活动向导。
图7 活动向导—录入考核要求
第四步:选择Answer Network设置答案网络。点Import File to AnswerNetwork从第一步保存的文件中导入答案网络。有四个标签:Assessment Tree在答案网络要素中设置要评分的项目,如图8所示;Connectivity Test可以用模拟模式中创建的PDU测试连通性以作为评分项目;Overall Feedback设置完成或未完成的提示文本;Settings设置考试时间限制和动态显示得分比值等。
图8 活动向导—答案网络
第五步:选择Initial Network设置初始网络。点Import File toInitial Network从第一步保存的文件中导入初始网络。界面中有两个标签:Locking Options限制考生能够使用的操作功能,例如在此禁止考生操作设备的配置标签,考生只能从桌面或者命令行方式进行配置,如图9所示;Initial Network Setup设置初始网络中设备已定义的项,如图10所示。
图9 活动向导—锁定操作
图10 活动向导—设备定义
第六步:保存考试活动为pka文件。
第七步:操作考试。将第六步保存的考试活动pka文件给考生,考生双击用Cisco Packet Tracer打开进入考试,如图11所示,考试过程中,可以点Check Results查看具体的得分和失分项,如图12所示,考试完成后,考生用主菜单File的Save As Pkz项保存考试结果,并提交给监考人员。博士论文,活动向导。
图11考试界面
图12 活动评分
4 总结
Cisco Packet Tracer不仅提供了网络配置的练习平台,而且是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良好的辅助工具。博士论文,活动向导。在此主要从仿真PDU转发流程,物理工作区展示现实环境,活动向导进行技能考评等三个内容举例论述,这些特殊的应用为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冯昊.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狼人传说.Packet Tracer 5.0软件使用教程深入详解[EB/OL].blog.chinaunix.net /u2/79877/showart_1335028.html,2008.
[4]小漏.gns-3教程[EB/OL].netemu.cn/bbs/thread-1750-1-1.html,2007.
近几年,各大学积极探索与地方企业合作办学,形成了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政府主导、校企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综合性大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利于发展的因素,比如在合作过程中各方的利益保障和风险承担、各部门的政策差异等,仍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培养软件专业的人才,需要与企业合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流不畅通
高校与企业虽然已经开始合作,但是校企之间缺少信息交流,学校很难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情况,企业也较难了解学校科研方面的新成果。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对当下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技能都知之甚少,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起以社会发展为主导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还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应用型课程开设的少,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偏离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
(二)校企合作没有真正做到服务地方经济和特色产业
校企合作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做到,使得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没有建立互惠互助的合作模式,因而合作积极性不高。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科研大多是以自己的爱好兴趣进行,没有结合地方企业的发展情况,脱离实际。从企业方面来看,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学校的科研成果虽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但是企业重视眼前的利益,经营周期短,不愿大学生来企业实习,对引进的新技术缺乏科技内在助力。
(三)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及政策法规不健全
校企合作模式中,虽说学校与企业之间在某些层面中达成了合作的关系,但是在其管理体系上尚没有一套统一的合作机制,导致管理层面失效或缺失现象出现。另外,校企合作关系中,两者各自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有其相应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中往往会因为利益关系而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所以,校企合作模式办学,亟待一套完善统一的管理体制以及政策法规来规范和协调双方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校企合作的共赢开展。
(四)校企双方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校企合作双方是隶属于不同机构的部门,对合作所得利益的分配存在差异,如科研成果转让过程中的价格问题、合作共建研发实体的各方投资比例与利益分配问题、成果的归属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相互兼职待遇问题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和制度。
三、软件专业综合改革措施
(一)采用“3+1”办学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现在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们闭门造车,偏重理论知识。对于这一情况,学校采用“3+1”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通过校内学习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熟悉各种专业软件的操作技能。1年在企业进行实习和顶岗见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真正的软件开发项目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了解一些软件的业务工作状况和开发软件所用的工具等,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备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人才培养方案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教学的一整套教学培养措施和方法。制定优良的教学方案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情况来设计,制定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优秀软件工程人才。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这一环节,学校与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机制和顶岗实习制度,由于学生刚进企业,对企业的环境还不能适应,应定期组织企业、学生、老师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在教育方面,实现资源共享,老师进企业学习,工程师进教室授课,老师与工程师合作开发软件项目等。通过共建、共享校企双方的优质师资队伍,不但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让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够充分的结合,适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
(二)建立学校和企业互动平台,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ject have many practice links. Graduation thesis and design have hardware requirements. While for newly 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all aspects shortcomings.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thesis anddesig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 is low. It is point out that fast and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is to do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uch as perfectingthe system and doing well the topic selection,enhanc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reform,do the existing contingent of teachers and guidance modes. It wa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give the reference to the university and other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sis (design)quality.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措施;软环境
Key words: new local colleges;science thesis (design);measures;soft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195-02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为专升本的院校[1],其基本上本专科教育并存,多数以专科教育为主,定位是培养大量下得去、 留得住、 用得上,富有实干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它通过升本的机遇大量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实验室建设,使学校科研工作得以快速发展。其功能和以往相比,除了教学以外,加大了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即立足于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在为地方培养人才的同时,利用自身在科研上的优势,通过参与社会经济技术活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2]。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它们已成为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人才库和技术革新的思想库[3]。
2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是大学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本科生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4]。而理工科类专业主要培养科学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其实践环节多,毕业论文多有硬件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因地理位置的制约,在生源质量、经验交流等方面处于劣势,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再加上历史原因,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缺乏、学生重视不够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计划不完善,就业与考研复试冲击,学生普遍存在论文基本攻薄弱等因素[5-8],这些不仅制约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
3提高毕业论文的措施
硬件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要解决当前的困难,更有效的方法是做好软件建设。
3.1 加强动员,完善制度,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论文效率加强动员,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知道撰写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本科阶段必须完成的一门必修课,是与毕业直接关联,获得学位、求职或继续深造的先决条件;让他们明确撰写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人才培养过程,是科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文献资料查阅能力等的形成和提高过程。学校和系部统一思想,对不合格的论文决不手软,只有确定了明确的标准并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才能够使学生打消侥幸心理,有压力去完成。学生重视,基本功扎实,可以提高实验(设计)数据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论文写作质量,减轻老师指导的难度。
3.2 通过合适的选题来弥补硬件的不足优化选题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除了在选题方面严把质量关,做到难易适宜外,还可以通过合适的选题来弥补硬件的不足。
3.2.1 与地方企业联合,利用企业的经济优势共同研究和开发科研课题,为学生毕业论文提供素材。论文(设计)命题一直或部分时间到科研合作单位、实习单位或有工作意向的单位进行,完成后由学校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自行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避免从书本到书本的纸上谈兵,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通过毕业论文的训练得到锻炼,学到实际本领,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也解决学生在就业和学习方面的矛盾冲突。
3.2.2 加强与资深的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两类院所师生的“双赢”。很多资深的科研院所高级职称和博士较多、科研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而充足,很多对新升本科院校来讲很难申报的前沿课题,但对省重点高校或更高层次的高校老师手中往往有两个或更多的项目却课题组人手不够,这正是新升本科院校的缺口。因此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加强与这些高校或研究所联系,利用他们的课题和资源优势解决自己课题方向老套、脱离实际、仪器设备不足等问题,为新升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注入一定的活力,让更多学生有进行科研工作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机会,实现两类院校师生的“双赢”。
3.2.3 做设计类课题。现在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有个人电脑,可选择应用计算机进行毕业设计。调查发现历届理工科毕业生,无论是在工厂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在公司从事经营贸易,还是在政府机关就职,几乎都需要使用计算机。作为培养掌握最新科技人才的高等院校,当然应该顺应这个潮流。
3.2.4 选题时间提前、内容放开,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论文(设计)。一方面可以鼓励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自己或学校立项的科研课题或实验室建设课题中。一方面毕业论文(设计)与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过程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某一问题的质疑、改进或推广,只要能够体现学生科研能力,都可以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教学实践中的综合性或创新型实验,只要能够体现水平的,也可以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教师可以不定期的向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结合,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利用兴趣这一强大动力提高论文质量。
3.3 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实习、考研、就业与论文写作之间的冲突,同时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提高基本功。狠抓教学质量,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好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开设专业文献检索、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训练方面的课程,使其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提高外语与计算机水平,对于论文有关文献的查阅以及日后论文的撰写、排版、定稿都大有帮助。改革实践教学,强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构建由简单到综合,由单一到复杂,循序渐进的系列化实践教学体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适当引导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范文,从内容到形式,反复揣摩,以便能够有效地借鉴它、模拟它。同时,老师可每学期给学生布置一两个与其专业相关的写作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评语有针性的攻克自己写作的弱点,争取每写一次论文就能进步一点。课程实习、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都有总结报告和社会实践报告,这些写作都可以较早地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着素材储备、技能准备等多方面的作用。
3.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指导模式改革
3.4.1 现有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指导老师科研能力培养,鼓励其勇挑科研重担,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提高论文(设计)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实习、参与工程项目设计等,组织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生产和工程实际,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论文(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指导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可适度聘请外校教师或企业高工参与到论文指导中来。
3.4.2 论文指导模式改革首先可采用教师团队指导方式,即以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为组长,在充分考虑老师的专业特长与教龄基础上,组建毕业论文指导团队,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方式将发挥教师在各个领域的知识优势和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可以较好的完成论文指导任务,同时也培养了青年教师论文指导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其次可采用双导师制。对于校内课题,青年教师可以作为副导师、高职称教师的助手身份参与指导论文。因为教授经验丰富,但是指导学生时间相对较少,而青年教师精力充足,时间多,但是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需要不断提高。每个学生都配有导师和副导师,可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这种联合指导方式,真正体现了教授“传、帮、带”的学科带头作用,加速了具有知识创新和科研攻坚能力的学术人才的形成,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将大大提高,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课题来自企业的采用校企双导师指导制,这样做可以将学校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尽快的融入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硬件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提高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可以从完善制度,合理选题,做好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及现有教师队伍建设和指导模式改革等软件建设着手。
参考文献:
[1]辛彦怀,王红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现状及发展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5,(5):31-34.
[2]刘海林.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0(3):89-92.
[3]陈蕾.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发展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9-10.
[4]李小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5):213-214.
[5]吴平.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和教学环节对应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2):194-196.
[6]刘正远,段玉玺,呼汉卫等.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3):3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