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就业安全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9: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就业安全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就业安全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市场应该履行政府帮助、扶持毕业生就业的职责,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成效并不明显。本文以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为例,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构想。

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来配置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高校毕业生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和补充,是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然通过市场调节来配置。随着网络时代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了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大学生就业无形市场即信息市场,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电子邮件、报刊以及其他通信和传播手段完成供求双方的联系、洽谈和签约过程。而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市场组织者为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就业洽谈和招聘活动。本文以重庆为例,就建立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作一思考与研究。

一、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概况分析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全国毕业生人数以每年超过50万的数量递增。2008年全国毕业生总数将超过550万,就业压力更加凸显,而重庆市将历史上首次达到11.5万高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承担着运用市场机制开展大学生人才交流,配置大学生人才资源,实现大学生人才社会化服务的重任,其现状如何呢?笔者调查了解,目前,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按主办者分类主要包括人才市场招聘会、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

人才市场招聘会的主办者是各类人才市场。重庆市人才市场共计98个,其中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1个,区域性人才市场22个,基础性人才市场68个,网上人才市场(人才网站)7个。为数不多的人才市场招聘会更多的是面向社会各类求职者,仅在极少数时间举办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

二、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问题

2004年11月,国家人事部为重庆大学生就业市场揭牌,该市场以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高校毕业生为服务主体,致力于解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各种问题,主要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推荐、就业指导、人事政策咨询、人才素质测评、网络求职、人户申请、档案托管及定期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服务,是当时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第一家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性人才市场。其后,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方兴未艾,逐步经历着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第一,人才市场招聘会服务大学生就业职能发挥不够充分。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显现。但是,从人才市场从事的人才交流活动来看,其服务大学生就业职能的发挥不够充分。一是服务目的明确性不够。人才市场招聘会单纯追求企业赢利的经济效益,忽略扶持就业的社会效益,在招聘活动中,不管单位性质、无论岗位质量,只要招人交纳展位费都欢迎人场;不管学历水平、无论专业水准,只要找工作买门票都欢迎人场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而导致人才市场招聘会的招工单位良荞不齐,鱼龙混杂,这既影响了各类人才(包括大学毕业生)有针对性地求职择业,也严重损害了人才市场的社会声誉;二是服务功能系统性不够。就重庆市现有人才市场看来,占地空间面积狭小,面试模式简单陈旧,后续服务手段匾乏是较为普遍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人才市场在满足企业和人才多元需求方面显得力所不逮;三是服务大学生就业针对性不够。重庆市人才市场有的由政府举办,有的由民间个体举办,政府举办的区县级人才市场较少涉及大学生人才服务,也有一般仅针对本籍毕业生,范围不够广泛;其他人才市场举办的大学生专场也很少,尽管这些人才交流会都不排斥毕业生,但由于其参会单位质量不高和缺乏针对性,大学毕业生通过这一形式成功就业的比例很低,因此,这种运作模式下的人才市场无法在严峻就业形势下充分发挥服务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资源配置功能。

第二,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整合大学生就业资源不够强效。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具有规模大、壁垒少、选择面广等优势,在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整合大学生就业资源上仍显捉襟见肘。一是安全隐患制约双选会的规模成效。重庆市毕业生综合性双选会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都是由市教委统一协调,在集中的时间内(通常为15天左右)连续举行,一般为市教委主办一场(2006年文科、理科分场举行,2007分专业大类举行),各主要高校分别举行一场,总量在20场左右。这种集中统一的双选会形式由于参会学生人数众多(个别双选会参会学生超过万人),组织单位运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规避意外事故发生,市教委在组织重庆市毕业生双选会时,不仅进行文理分场,而且有意识地控制参会单位数量,从而限制了双选会的规模,也影响了双选会的成效。二是参会单位准入资格审核难度大。重庆市各综合性双选会参会单位数量一般在300家左右,个别高校双选会参会单位数量甚至超过500家,参会单位中既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三资、民营等企业,行业覆盖广,既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型企业,既有本地企业,也有外地企业。尽管组织者在企业资质审核程序上采取了相关措施,但受人手、经费等限制,不能排除个别运营不规范的企业或借招聘名义进行企业宣传的单位参与招聘,从而导致参会单位质量良秀不齐,增大毕业生择业就业难度。三是人才供需双方双向交流浅尝辄止。由于参会毕业生人数众多,双选会现场空间地域狭窄,供需双方无法进行深入沟通,用人单位的多数考察招聘形式难以实现,从而无法完成有效的双向交流,双向选择停留在面上感觉,导致用非所需、录非所愿的情况发生,人为增加毁约行为。

第三,小型专场招聘会引导大学生就业不够高效。小型专场招聘会属于定单招聘,根据所需,寻求所用,避免了供需双方在双向选择中面临多元选择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缺陷,最大的弊端就是成本与效果不对称,由于就业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人才需求信息没有规范的交流渠道,就业市场有效信息不畅,小型专场招聘会的参会单位单一,应聘学生专业较为单一,在解决就业高峰形势下大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只能是烛火微茫;学校在组织专场招聘会时涉及场地安排、会务服务、人员接待等一系列事务,必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组织的专场招聘越多,投入越大。显然,小型专场招聘会在帮助毕业生就业中不够高效。

三、对建立重庆市大学生专业就业市场的思考

第一,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基本要素。所谓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是指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专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经常性举办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培训测评以及其他就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的具有明显公益性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很明显,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对象主体是大学毕业生和招聘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非大学毕业的其他求职者及其对应的招聘单位不是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对象;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内容涵盖大学生就业的一切事宜,从求职前的培测评等就业指导到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招聘会的举办以及毕业生人事等后续服务,甚至可以包括毕业生就业派遣;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性质必须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其区别于其他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的根本特征之一。为保障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公益特征,其管理主体必须是教育行政部门或高校联合体。重庆人才市场也挂“重庆大学生人才市场”的牌子,但其服务对象众多,缺乏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针对性,而且公益性不明显,因此不具有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基本要素。

第2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主体,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线工作者,能够把握学生不同个体的特点,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客观分析及就业心理调试,制定符合个体情况的职业规划,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特别是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深入,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也大力出台相关就业政策,鼓励和推动大学生就业,特别是鼓励大学生由从业者向创业者转变。大学生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主体,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线工作者,能够把握学生不同个体的特点,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客观分析及就业心理调试,制定符合个体情况的职业规划,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一、注重分阶段,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大学生从踏出校门到成功找到工作岗位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辅导员都需要分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1.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进入准确定位阶段。 

俗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凡事早作准备,总是有好处的,就业也不例外。辅导员引导好刚刚跨入大四年级的学生,建议他们从现在开始就好好思考:一年之后,他们想做什么工作?适合干什么工作?能够做什么样的工作?同时宣传好相关的就业政策,对大学生的就业,国家出台了很多的就业政策,有很多的就业渠道:①上岗就业;②考研(或出国深造);③考公务员;④报考部队士官;⑤“西部计划”;⑥“三支一扶”即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⑦大学生村官;⑧自主创业等等。帮助他们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让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建立起就业信心,同时让他们明白老师都在为他们的顺利就业正积极努力的工作着,国家、学校、老师是他们强大的后盾,关键是他们要认真对待自己,对自己负责,准确定位好自己以后的发展,结合实际,脚踏实地。 

2.引导大学生关注就业信息,进入就业准备阶段。 

在前一阶段,应届毕业生定位好自己以后,辅导员接下来应引导应届毕业大学生如何就好业?如何增强就业意识?建议应届毕业大学生根据个人以后的就业发展意向,关注相关就业信息。例如,有同学毕业后打算去深圳找工作,他就应关注该地区的就业信息以及岗位人才需求条件;另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招聘会,同时带着几个目的去参加招聘会:①亲身感受当前的就业形势,提高竞争意识;②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特别是与现场招聘会的人力资源人员交谈能力,提升自信心;③熟悉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比如,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就应该了解哪一种编程语言岗位需求较多,是c语言、c++、还是java等等,熟悉岗位需求以后确定好自己的专业目标,提高自己毕业设计的质量。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大学生自己的专业项目成果或者毕业设计作品作为自己应聘的硬实力。 

3.告知大学生了解毕业流程,进入顺利就业阶段。 

应届毕业生,在大四这一年并不轻松。经过前期的就业准备,这一阶段学生开始大量离开学校找工作,容易忽略学业问题。辅导员要提前告知应届毕业生了解毕业的流程,什么阶段必须完成什么学业任务等相关的学业问题,为他们以后顺利毕业做好准备。要强调的是务必保证辅导员与学生信息的畅通。有很多情况下,是辅导员联系不到外出找工作的学生,造成工作无法推进。现在的信息渠道非常多,如手机、电话、班级群和电子邮件等,保证信息畅通的关键是调动学生自己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和辅导员联系,不定时和辅导员或者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沟通一下,这样学生身在校外也能了解学业信息,以后能够顺利毕业与就业,对学生自身利益是有好处的。信息的畅通能够让辅导员放心学生在校外的就业安全,同时及时地将就业信息给合适的学生,推荐相应同学,促进学生就业。 

二、注重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引起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因素有很多: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什么;简历投出无回音;同学间比较(例如:我的工作要比别人的好,为什么他的比我的好?);父母亲的期望值高;害怕回家乡工作;害怕人际关系太复杂不敢迈入社会;担心本科生学历低缺乏竞争力等等。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无所适从,焦虑等不良情绪,其结果是出现盲目的考研热,考公务员热,零工资就业,父母替子女应聘,啃老族,校漂族,听霸、面霸、拒无霸等就业畸形现象。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工作一线老师,是大学生就业遇挫后最容易进行倾诉的对象,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工作,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认清大学生求职择业常见消极心理 

就业本身就是大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压力因素,通常会产生焦虑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等消极心理。如: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的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感到心惊胆战;有的同学对自己向往的单位因应聘人多、录用条件严格,失去了被录用的信心;还有的大学生不是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而是一味地等着家里亲戚、朋友给自己找路子,或者自以为自己有某些优越的条件,坐等学校帮忙落实单位;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信心,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 

高校辅导员及时掌握每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对于出现消极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调试,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如,对于比较自卑的学生,鼓励其正确评价自己,多找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优势以长补短,寻求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对于容易产生焦虑和依赖情绪的学生,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就业,树立竞争观念,克服求职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客观的分析自己,合理的设计求职目标,增强求职勇气,减轻焦虑情绪。同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正确认识失败,克服恐惧心理,重新找回自信。帮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试。 

2.避免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择业是“一种使人焦虑痛苦、剥夺人的安全感的自由,一种促使人想要逃避的自由,因为你必须选择,无人能代替你选择,且须由你对选择的后果负责”。 

大学生由于阅历浅,心理不成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进入心理误区。如,期望第一份工作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的“一步到位”心理;“先找个单位混口饭吃”的“落脚”心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盲目自信;“挣钱第一”的心理;盲目攀比的“赶时髦”心理等等。 

产生这些就业心理误区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在就业前未做好职业规划。辅导员老师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注重个人爱好,做好职业规划来克服就业心理误区。如引导大学生应更多地注意自身的一些能力,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优缺点来进行职业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根据客观环境及个人的转变而调整职业目标。同时根据个人的职业兴趣,选择学习的对象,从而有利于个人的人生发展。另外,辅导员帮助大学生客观面对就业形势,认清求职过程中要求适当,保持平常心和谦虚的态度,更容易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以指导大学生正确就业,就好业。 

3.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 

在求职时,大学生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辅导员引导其不要过度担心,帮助大学生学会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 

通过大学生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平时不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在发现自己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顺利。 

三、注重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 

高校辅导员在完成事务性工作的同时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一是做好用人单位的调研工作,辅导员掌握学生的特点及地域需求等情况,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获得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等,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档案;二是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学生就业后,做好跟踪调查,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档案。辅导员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确定就业研究方向,努力成为就业工作的研究者。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德育工作甚至招生工作等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保证高校就业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 嘉.试论高职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2008(30) 

2 刘凤利.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人力资源,2009(12)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预警机制 援助系统

[作者简介]艾军(1968- ),男,湖北武汉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广西 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89-02

一、引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高等教育价值和大学生人才价值的主要形式。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以28.23%的速度递增,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各界高度的关注。在政府的政策、社会和高校自身的指导和帮扶层面,均结合其职责出台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对策研究与探索也成为学者们涉及较为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一。

针对缓解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和探索而言,国外学者比较注重整合利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如有学者认为美国政府就业机构应该:去中央化;弹性化,各州甚至同州各地的实施和运作方式都各不相同;强调公私资源整合;经济导向。同时,有学者认为美国就业指导体现了以下特征:高度重视性,美国高校虽不承担责任,但因为学生招生行情、公司捐款和知名度等的影响,美国高校对就业指导也责无旁贷;就业指导体系完备;内容多样性;就业指导的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自由灵活性,随着就业市场的需要,美国高校可以自由地增加新的学习科目和淘汰过时的科目。国内研究者在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途径和措施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及其尝试。如有学者认为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机制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应该从法律角度进行帮扶,如认为应该关注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规制和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加强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途径,如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和水平,加强校企合作等;大学生就业工作应该走信息网络化的道路。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和实践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干预,对缓解和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而言,我国高校擅长群体服务,工作特点是先面后点,点面结合,主要精力侧重于指导课和招聘会。不大注重个体化和专业化,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在应在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能。特别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个体化服务比较滞后,又没有形成系统性,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难形成实质性的帮助。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和实践的局限性,通过实践将涉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帮扶的各条途径进行了整合并使之系统化,提出了符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和实际的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基本思路是提前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和就业市场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援助,形成个性化指导。

二、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

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对造成就业困难的自身因素和就业市场因素提前预警。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分为筛选、评估、个人档案、跟踪四个部分。

1.筛选。这一部分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筛选为第7学期,针对全体毕业班学生在学业困难、就业意向等方面进行排查、筛选,同时结合筛选情况进行共性援助。第二次筛选为第8学期初,在第一次筛选基础上,对仍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筛选。筛选的形式主要分两种:一是毕业生自评,主要涉及就业心理、就业信息、就业技能和学业等个人因素。二是教师和同学的他评。主要涉及身体、家庭、经济等环境因素,对筛选后的学生进行小范围、针对性的援助。第三次筛选为第8学期中期,在前两次筛选的基础上,筛选出就业极其困难的学生,并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援助。

2.评估。建立就业困难学生预警机制的相关制度,根据实际制定就业困难筛选标准,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的筛选和援助结果进行评估。

3.个人档案。根据筛选结果,综合各方面情况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主要内容涉及学生实际困难情况,当前求职进展和亟须援助、指导性意见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填写就业情况登记表。

4.跟踪。成立以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组成的工作团队,以时间为维度,根据筛选阶段的特征进行跟踪。主要涉及核实学生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及进度,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并填写就业情况追踪表。具体操作是:筛选第一阶段,每四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筛选第二阶段,每两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筛选的第三个阶段,每一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

三、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系统。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的对象为在校全体学生,以年级和专业等特征纬度,结合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使大学生就业指导不仅实现就业指导的系统化全方位指导,而且能实现个性化指导。援助系统主要分为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校企联合、就业市场开拓、校内教师资源等部分,各部分之间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互动性。

1.自主创业。该部分由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创业专家咨询团组成,同时制定《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章程》,规范相关责任与活动。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由已毕业正在从事创业和校内对自主创业感兴趣的学生组成,构建自主创业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创业专家咨询团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聘用,主要由校内和校外在大学生创业领域具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经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对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进行指导。

2.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分就业安全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咨询指导等内容。就业安全指导包括就业信息安全(真实性和合法性等)和就业个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两个方面。就业信息指导包括就业信息多渠道的收集、提炼、和追踪等内容,该项工作贯穿于毕业生就业全过程,缺一不可。就业咨询指导主要依托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征,逐步形成科学的职业指向。同时对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并建立跟踪和指导机制;对大三、大四学生开展就业形势、专业需求、求职技巧和法律方面等辅导和咨询。

3.校企联合。学校或学院(系)与相关企业或用人单位合作,在毕业班与非毕业班中召集对该企业或用人单位有就职意向的学生,采取自愿原则,成立实验班,对学生进行准订单式培养。不仅可以让用人单位及时找到合适人选、减少招聘成本、宣传企业文化,而且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内容等。

4.就业市场开拓。在学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的统一安排和协调下,依据学校毕业生历年就业的主要区域,按照专业特点或用人单位需求进行科学划分,学校各学院(系)据此依据自身特色专攻特定区域就业市场。一方面需要与用人单位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另一方面搜集就业信息、掌握就业动态,并与其他学院(系)保持相互联系和及时沟通。

5.校内教师资源。积极拓展就业资源,挖掘和整合校内教师资源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援助。一般来讲,学校教师群体由于专业的原因,与社会上类似专业的用人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学校要积极整合这些资源,制定适宜的制度,调动教师群体关注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另外也可以依托其他主题让教师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并形成机制。如组织教师党支部将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分配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模式等。

四、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工作的展望

1.存在的问题。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针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1)由于涉及的学校相关部门较多,其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在同一目标下各部门协调一致是发挥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功能需要面对的问题。(2)就业预警机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筛选,将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进行分层和分类,同时提供科学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真实地评估就业预警机制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3)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学习,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在就业理论和技能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各高校也存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教师人数不足的现实问题。(4)就高校整体工作部署而言,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工作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5)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涉及在校的全体学生,也涵盖了只涉及毕业班的就业预警机制。实践证明,就业援助系统与预警机制之间的融合和衔接尤为关键。由于各个高校实际情况不同,因此二者之间需要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

2.相关工作的展望。虽然基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和援助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其所具备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扩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的空间,而且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好地深入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实践中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和援助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从两个部分展开:在学校和学院(系)层面,首先是优化专业结构,其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是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在大学生自身层面,首先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是调整就业观、择业观,最后是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就高校内部而言,其今后相关工作主要是解决上述涉及的问题。

针对高校以外的层面而言,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必须与政府举措和社会援助等进行有效地衔接。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尤为重视,2009年初,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2009年4月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和再部署。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总参谋部等13个部门密切协作以空前的力度制定了与国办文件配套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的实践必然是贯彻国家政府文件精神的有效举措,是深化文件要求的科学尝试。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挖掘社会社会资源,其研究和发展方向必然向社会化、结构化、时代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嗣洪.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

[2]袁新国.透析国外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1).

[3]胡拥军.论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规制[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8(1).

[4]陈楠.劳动合同法视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文教资料,2009(35).

[5]张翼.大学生就业难反映高等教育的尴尬[J].财经政法资讯,2007(6).

[6]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

第4篇

[论文摘要]在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走向社会化、市场化、法制化的今天,面向大学生开展就业法律素质培养,使其提高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制观念,是防范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被侵权和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分析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构建法律素质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树立正确观念,重视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制订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计划,丰富就业法律素质培养的方式及内容;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咨询援助机构等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法律素质培养的体系。

[论文关键词]法律素质;职业发展;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就业形势日趋严重,已经为大学生就业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然而在大学生就业发生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市场化,当就业率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效果和专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时,全国各大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时,基本上强调就业观念和就业技巧的培养,时常忽视了法律素质的培养。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利用大学生法制安全意识淡薄的特点,设置收费陷阱、扣证陷阱、试用期陷阱、培训陷阱等,侵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很容易被卷入劳动纠纷中。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大学生不懂法、不知法,心存侥幸,不能做到诚实守信,而走上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法律素质培养是大学生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是高校提高就业指导效果和完善就业指导职能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构建法律素质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一)构建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体系是帮助大学生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逐步走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模式,各种招聘活动和形式不断涌现,用人单位参差不齐,有些用人单位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匮乏、维权意识淡薄等弱点,屡侵大学生合法权益。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构建法律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了解法规、政策、树立法律意识;学会辨别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虚假现象,以免上当受骗;用法律的理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非常重要的。

(二)构建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体系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需要

在近几年的毕业季里,一些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职位,增加自己的求职“资本”,铤而走险,私刻公章伪造荣誉证书、等级证书或是职业资格证书,而这种行为一旦被用人单位发现,不但会失去这份工作,而且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大学生不能诚信就业,一方面是由于就业法律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由于就业法律知识匮乏所致。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体系是高校提高就业指导效果和完善就业指导职能的需要

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660万人,2012年更是达到了680万人,呈明显上升趋势。大学生本人、高校及社会的压力不断增加,就业率也成为评价一所高校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就业率,帮助毕业生就业,许多高校都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偏向就业观念和就业技巧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教育。在法制化、市场化经济下,在机遇与挑战并有的形势下,要让大学生顺利地、正确地、满意地就业,高校在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时应当顺应时展的需求,加大法律教育,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指导学生依法就业和学会自我保护,从而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设。

(四)构建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依法治国方略确定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各行各业都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目前,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他们已成为社会就业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主力军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大学生初次就业经验不足,与用人单位相比应属弱势群体,也常常因法律缺乏而被侵权。然而,大学生就业事关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地区,如果处理不好或是不及时,也是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构建法律教育体系在当前的就业形式下具有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法律素质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关就业法律的课堂教育投入不足,形式单一

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计划中给予法律知识教授的比例极少,学生得到的法律知识渠道非常有效,多数学生仅仅是在《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上对法律有所涉及性的学习,而且该门课程大一就开设,课时少,学生都不重视。在就业指导课中,关于就业法律教育也往往只有一两节课时,其中还包括就业安全教育和社会保险知识教育,就业法律知识的讲解往往一带而过。其实,教育大学毕业生依法就业、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是一两天或一两节课所能做到的。

(二)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时,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

目前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帮助学生就业,几乎将所有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就业观念和就业技能方面,而没有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教学生怎样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大学生能就业,但不能安全就业,因为他们缺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或是不懂得自己的一些就业行为已经触犯法律。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法律素质培养的师资力量有限

目前,许多高校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师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和辅导员老师组成,这些教师学科背景各种各样,平时也常常忙于日常事务,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研究相关法律知识,就更难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法律指导,这完全不符合师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大大制约了就业法律的指导效果。

(四)大学生对学习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不重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近年来,为了保障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然而许多大学生对这些法规政策知之甚少,从思想上就根本不去关心,不知其重要性,不知这些法律与自己的关系,对自己有哪些帮助,造成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知怎样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甚至合法权益被侵犯都不知道。同时,由于个别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在就业过程中,求职心切,铤而走险,通过造假的方式增加自身就业资本,从而让自己顺利就业。而对这些行为,许多大学生都声称自己只知道这是欺骗,没想到这是违法的,不知道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五)当在校大学生或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生法律纠纷时,无法得到高校或母校的帮助

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当其遇到法律纠纷时,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得到哪些法律救济,应该去找谁帮助自己,因而使其陷入茫然之中。这时,作为大学毕业生坚强后盾的高校应该为毕业生提供任何帮助。在我国各高校中均未建立专门服务于大学生的法律咨询援助机构,认为只要学生顺利就业即可,没有从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没有能意识到只有为毕业生提供法律服务才能实现自身作为高校毕业生坚强后盾的作用。

三、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的思考

(一)从树立正确观念,重视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因而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针对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应摆在较高的位置。高校就业指导要树立正确的指导观念,充分意识到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律素养和法律观念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高校教育的重点之一。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大法制观念的教育,使每位大学毕业生知法、守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才能使大学生顺利进入社会大环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才能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和发展。

(二)制订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计划,丰富就业法律素质培养的方式及内容

首先,在大学毕业生中将就业法律教育作为重要的就业指导课内容。目前有的高校在全校范围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中也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但由于时间、场地等原因,法律教育的效果不明显。而在以往的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所提问题能反映出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渴望。所以,可以将就业法律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中的重要内容。当然,在课堂教育中应突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教育、契约意识教育、合同意识教育、司法救济意识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并引导学生自学有关就业的法律知识。

第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法律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精通就业法规、政策的师资队伍,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在教师要教授学生全面、细致的法律知识时,其自身就必须有更多的就业法规、政策知识,学校就要建立一支真正精通就业法规、政策的师资队伍。学校可逐步建立起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律教育教师队伍,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对就业指导教师开展就业法律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第三,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自觉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同时,要突出维权教育,使大学生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可以选择怎样的救济途径,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然,这需要学生充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由于大学生们基本上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高校还应在就业法律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强化大学生对就业协议重要性的认识,慎重选择,认真履约,避免陷入合同陷阱。高校也应当重视培养大学生自我提高法律意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认清社会形势和就业现状,培养学生学习就业法律知识的兴趣。

第四,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模拟实践教育,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就业法律知识。(1)大学生就业指导法律教育的形式应当尽可能的丰富,高校不但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通过咨询、个别辅导、法律援助、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不拘一格,达到实效。(2)丰富宣传形式,如发放就业法律指导宣传手册,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就业法律知识,并将其上传到网络,便于学生自学;设立专门的宣传橱窗进行宣传;利用校园广播、校内刊物等宣传媒介传播就业法律知识。(3)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模拟实践教育方式,通过组织模拟法庭,参加庭审旁听、开展案例分析讲座、法律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模拟招聘会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寓学于乐,更加容易的接受就业法律知识。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咨询援助机构,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提供法律援助

第5篇

>>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非正式学习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文科大学生毕业论文现状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与策略研究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研究 当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校治理视角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及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精力投入调查研究 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慕课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调查与启示 转型期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饮食现状调查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安全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8-14.

[2]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特质性探析[J].江苏高教,2009(2):66-67.

[3]杨叔子,王筠.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7(4):1-3.

[4]谢纷晖.大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19-20.

[5]Schaufeli W B,Salanova M,Gonzalez Roma V,et al.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71-72.

[6]王为一.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投入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2(12):165-169.

[7]熊炳奇.原来在国内我上的不是大学[N].东方早报,2011-04-27(A21).

[8]崔文琴.当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2(6):67-71.

第6篇

工资“被平均”,市民“被幸福”,毕业生“被就业”……眼下而言,“被就业”已经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创意。6月18日《中国青年报》消息说,南京某高校被爆以“限离令”和论文答辩逼迫学生“被就业”。校方苦口婆心,“同学们,考虑到大家的安全问题,现由学院规定所有没签署就业协议书的同学不得离校实习,否则按缺勤处理。5月前没有签约的同学,将没有论文答辩资格。”

有如此“温馨提示”在先,各种注水就业率自然就如鱼得水。“被就业”当然是要严禁的,就如同每年6月份的炒作高考状元禁令,禁令年年有,炒作时时在——同样,尽管早在去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发出通知,提出就业工作“四不准”: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然而,“被就业”还是像套在红富士上的“药袋”,好像只剩下监管部门不知不觉罢了。

谁是注水就业率的幕后推手呢?看起来,学校是最直接的“导演”。因为?根据国家规定,第一次就业率统计时间大约在8月,而二次就业率则在12月。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普遍以学生毕业离校时间计算“一次就业率”。就业率是什么?它就像汽车安全上的“五星碰撞”标准,或者起码像牙防组盖在牙膏包装上的印戳,甭管有用没用,总能吓唬不明就里的公众。一方面,就业率高了,招生的时候忽悠起来就更加顺风顺水了,何况现在的高校早已是“买方市场”,学校多、生源少,千校一面,几无特色,唯一能差异化竞争的,也就剩下冠冕堂皇的就业率了,这个时候不“增肥”啥时出手呢?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演变历史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信息机制基本内涵。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普通高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学历青年人数正在以较快速度增长。这种快速的增长的招生比率带来了就业市场的极大压力.如何有效实现大学生就业.如何尽量减小就业压力,是整个社会需要关心的话题。我们认为,目前在结构性矛盾存在的情况下,应该实现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充分流动.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机制,是必须而迫切的。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

大学入学率的提高.提高了适龄青年的入学率,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也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占就业人口比重的上升,从而导致了大学生毕业生以及大学毕业生与其它就业人员之间的强烈竞争。竞争的激烈程度我们从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可见一斑。

据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从2005年到2010年,2005年是338万,2006年达到397万,2007年464万,2008年532万。根据预测,2009年592万、2010年达到652万。也就是说,每年在原有存量的基础上增加60万,在“十一五”期问将有1500万大学生毕业。

而从2001--200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其他求职人员的比例来看,2002年,我国在读大学生已经占到同龄人口(18至22岁)的l4%。大学毕业生占其他求职人员总数的10%一l5%。根据预计“十一五”期间,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在总的求职人口中的比例会达到20%一25%。也就是说,四五个求职人员中,就会有一个是大学毕业生,这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竞争激烈。

按理说,社会应该为这么多的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确实我们也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但是,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岗位数目的增加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经济增长点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目有所下降。“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提供240万就业岗位。但是现在,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也就只能提供7O、8O万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瞿振元:大学生的择业观与职业素质培养2005首届大学生就业论坛)。而根据预测.当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一9%时,可以增加3O一4O万个就业岗位。整个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与大学生毕业生毕业人数相比较,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显然非常大。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演进及其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演变,大学生就业机制也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到“自主择业”等阶段。(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就业主体的变化,从政府为主,到以政府、学校为主,再到大学生为主。表面上看政府的职能弱化了,实际上是政府的职能转变了.政府从前台退到了幕后。但作用并没有削弱。政府职能从直接下计划分配人才,到宏观调控。而企业成为选择的主体.企业有了自己用人的权利;大学生也成为选择的主体.大学生个体在择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自己的主人.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些主体的变化,既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也有利于人才资源的调配.也有利于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实现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些方便,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是,与成熟的市场经济机制相比较,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市场主体各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从表象上看,大学生找工作很难.甚至面临失业。而实际上,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看,我国大学生人数还远远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主要问题是我们没有有效实现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择业信息的对接,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发送不畅通,信息发散不及时,影响了企业用人和大学生择业的效率。结果是.企业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大学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工作。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机制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应该建立科学的、高效率的信息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大学生、人才机构之间的信息网络(如图1所示),促进就业信息的充分对流。目前,我国除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部分政府人才市场外.还有许多的社会机构在从事人才的中介工作。但问题是这些信息机构良莠不齐,的信息可信度不高,信息的滞涩现象较多。那么要充分实现信息的对流,应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信息机制,包括信息发送机制、信息检验机制,以保证信息对流和接受的真实性、可靠性。

政府、学校、企业、职业介绍所和大学生同时构成一个就业信息流动机制,在这个流动机制中,不同的主体起着不同的作用。学校是信息中介、信息交换中心、发散中心、传递中心;企业和学生是需求信息发出中心;政府信息中心和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机构是信息接受和反馈中心;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应答。其中,学校和政府信息中心应该成为主要的骨干,人才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应该是政府信息中心的有益补充。

在我国市场经济规则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信息中心的信誉较高,更容易得到信任,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以政府信息中心为核心的信息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信息中心的优势,实现信息的充分对流。

政府主要应该抓政策引导和宏观凋控,抓规范服务和创造安全环境。高校主要发挥培养基地、指导中心和信息交换中心的作用。高校一般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中心的工作大体分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职业指导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要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通过以上这些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增强大学生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

就业指导中心还应该重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应该收集、整理就业信息并及时公布,供学生随时查阅;除此之外,还应该向企业推荐学生,举办就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企业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

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职能。目前,我国的中介机构职能不够全面和规范,更多是一种“档案馆”,主要是帮助暂时没有就业或已经就业的学生寄存档案。其实他们的作用应该多样化,不仅仅保存档案,应该是政府信息中心的补充,成为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并负责未就业大学生的岗前培训、实习安排等。

第8篇

1.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界定

就业质量的概念缘起于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这一概念。体面劳动的最初定义是“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体面的工作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过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其享有社会保险的权益等。可见,体面的,有质量的就业是自由而安全,平等而有尊严的工作,其实质包含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但是以就业质量为主。党的十提出“更高质量就业”的提法后,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就业质量的关注。不少学者就“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对“更高质量就业”做出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更高质量就业就是不仅要满足于大家都有事情干、有岗位呆、有报酬拿,更要干得舒心、呆得称心、拿得开心。”也有的学者认为“更高质量的就业是指找份收入高、压力小、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的工作。”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指出,“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宏观层面讲的,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3]还有研究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考察“更高质量就业”含义,认为就劳动者个体而言,就业质量是与劳动者个人工作条件相关的要素,而就国家或地区而言就业质量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劳动者的就业状况或者工作条件的优劣程度[4]。以上对“更高质量就业”内涵的解释虽然很具体但是并没有体现出“就业质量”的本质含义。在《辞海》里“质量”的含义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如工作质量、教学质量、服务质量等。就业指的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活动”,说明就业是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的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另一个是“报酬”,说明就业能给劳动者带来一定的收入,这里的“收入”除了是让人们生活得更丰裕的物质收入外,更重要的是就业带给劳动者的那种受尊重、受认同、受重视以及实现自身理想的满足感。因此,本研究认为,就业质量可以从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就业过程来看,就业质量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满足感,这一满足感可以来自工作条件,也可以来自劳动过程本身。在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其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工作任务、工作成就感等是否良好,是否达到劳动者的要求,这是衡量就业质量的标准之一。另一方面,从就业结果来看,就业质量是劳动者在劳动之后获得的满足感。在实践了劳动之后,劳动者的报酬是否对等、福利待遇是否够好、通过就业是否能够让劳动者获得满意的物质报酬和精神报酬等。这是从“结果”来衡量就业的质量。近几年,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我国学者曾向昌在分析就业与高校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就业质量的概念,认为就业质量是指大学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与自身所学专业、学历水平、以及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并且工作符合本人的就业愿望。这一定义虽然结合了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但比较片面,不能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整体状况。也有较多的一部分学者研究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的建立,如李菲菲的硕士论文从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和工作满意度提出了评价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八项指标[5];刘红艳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准职业形象等三个维度提出了包括就业地域、性质、规模、声誉、前景、福利、待遇、专业对口等八项评价指标,其研究发现成绩、时间、英语水平等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有显著的影响[6];也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还有学者从性别、专业差异等方面比较就业质量的差异性[7-8]。可见,目前对于就业质量的定义还没有一个较统一的解释,对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和本质缺乏全面的分析。本研究比较认同秦建国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定义,即:大学生即将或正在从事的工作的优劣程度以及工作本身的特征满足大学生需要的程度[9]。

2.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维度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耶鲁大学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Alderfer)提出了著名的需要理论(“ERG”需要理论)。E、R、G分别代表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tedness)和成长(Growth)的需要。他认为这三种需要是共存与人们的内心的核心需要。大学生就业质量本质上是大学生即将或正在从事的工作具备某种能力的属性,正因为该工作具备了某些能力的属性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就业能让大学生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提高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大学生的物质生活需要;就业还能让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学会处理各种关系,满足大学生保持重要人际关系的需要;就业还能让大学生在劳动中找到个人的自尊感、社会的认同感、自身的理想和内在愿望等,满足大学生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需要。由此,大学生就业质量包含三个方面的属性,即满足大学生物质生活需要的属性,满足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需要的属性,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的属性。高质量的就业就是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这3种核心需要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笔者初步提出大学生就业质量包含3个维度的理论构想,这3个维度分别对应其三个属性,即就业生存、就业关系和就业成长。就业生存是大学生的生存需要在就业中表现,主要体现大学生对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工作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要求的满足程度;就业关系是大学生的相互关系需要在就业中表现,主要体现大学生对工作中人际关系或劳动关系方面的要求的满足程度;就业成长是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在就业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大学生为对个人尊严、工作前景、社会认同感、安全感、受重视程度等内在愿望方面的要求的满足程度。3.初始问卷的编制结合部分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您认为什么是就业质量”“高质量就业具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根据大学生就业质量结构的理论构想,按照对每个因子的内涵的界定,每个因子分别编制7~10个项目,3个因子共编制28个项目,形成《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初始问卷。问卷中的所有初测项目都采用项目Likert自评5点记分,符合程度从低到高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按等级分别计分,记1~5分,得分越高表示就业质量越高。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结构探索与验证

1.研究被试与程序

(1)调查对象

本文采用的研究数据来自于本课题组对福建部分高校的2011和2012届毕业生所进行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询问和问卷邮寄等形式向毕业生发出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81份,有效问卷662份,有效回收率94.57%。其中2011届256份,2013届406份,男生284人,占42.90%,女生378人,占57.10%,人文类有296人,占44.71%,理工类有198人,占29.91%,医学类有168人,占25.38%,样本的结构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程序1)形成预测题项。预测题项是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获得的。先对几十名教师、大学生和就业指导者进行了访谈,再对访谈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之后将归纳好的题项逐条检查,并请专家进行指导,避免问卷中出现意义相近或者重复,以及有歧义的题目。2)形成正式问卷。正式问卷的形成要经过初测的程序,因此,发放初测问卷,对部分被试进行调查,并采用项目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数据,使最终形成的正式问卷更具有科学性。3)信效度分析。为了解正式问卷的信效度,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

2.项目分析

为了保证问卷的质量,对问卷数据进行项目分析。主要采用临界比法和相关分析法剔除不合格的题项。剔除的标准是在前27%高分组和后27%低分组的t检验中不显著的项目以及与总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在0~0.3的项目。在此标准下,笔者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质量初始问卷总共被剔除8个题目。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剩下的20个题目进行分析,剔除结果中因子负荷在0.4以下的题目,最后有16个题目符合要求,由此形成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正式问卷。

3.探索性因素分析

按照奇偶法将随机编号后的662个样本数据分成两组,随机选取其中一组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这里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采用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以检验该问卷数据是否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的结果有两个指标一个是KMO指标值,一个是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统计量。数据的检验结果为:KMO指标值为0.819,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统计量X2值为1200.597,达到显著性水平(df=105,P=0.000)。从这里可以看出,正式问卷中的16个题目存在着共同性,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第二个步骤是在第一个步骤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因子的提取,这是形成问卷结构的主要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共同因子,用正交旋转法求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剔除不合格的题目,剔除标准是因子负荷在0.4以下,共同度在0.3以下的题目。笔者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质量初始问卷总共被剔除1个题目,剩下15个题目。表1的项目负荷值和共同度显示: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并结合陡坡检验确定3个因子,3个因子中各项目的因子负荷值都在0.5以上,特征值分别为4.028、1.997、1.555,解释率分别为26.854%、13.316%、10.366%,3个因子共解释了总方差的50.536%。根据各因子所包含的项目的具体内容对析出的3个因子进行命名,依次为:1)就业生存,指的是就业具有满足大学生生存需要能力的属性;2)就业关系,指的是就业具有满足大学生人际关系需要能力的属性;3)就业成长,指的是就业具有满足大学生个人谋发展等内在需要能力的属性。

4.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验证大学生就业质量结构模型的合理性,笔者对随机分组中的另一组数据,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于验证性因素分析,笔者采用模型探索,即模型设定探索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在不同模型的对比中寻找出最优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数据的基础上,笔者探索后的模型分别是三维模型和单维模型,即M1和M2(图1和图2)。本研究还采用了NFI、CFI、IFI、GFI、RMSEA等拟合指标来评价模型,一般认为,X2/df越接近1越好,小于5可以接受;RMSEA、RMR应该小于0.050,越接近0越好;GFI、AGFI、CFI、NFI这些指标越接近于1,拟合性越好。表2的结果显示:探索后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结构模型M1和M2相比,模型M1的各项拟合优度指数整体优于M2模型,选择取模型M1(图1)为大学生就业质量问卷的验证性分析结构模型。模型M1的X2/df为1.795,RMSEA和RMR分别为0.050和0.049(小于0.08),其他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均大对于0.9,说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三因素结构模型是合理的,从而再次验证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理论构想。

三、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对于量表的信度,笔者采用的是同质性信度分析,及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Alpha,即α系数)表示,其结果如下:总量表α=0.907,就业生存α=0.892,就业关系α=0.799,就业成长α=0.819。可见,自编的《大学生就业质量问卷》各因子的α系数在0.799~0.892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07。这说明《大学生就业质量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较好的。

2.效度分析

(1)量表的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对命题逻辑性,测验的合理性以及取样的充分性的判断。首先,本文理论构想是在查阅了相关的文献以及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而初始项目是在理论构想的基础上编制了开放式问卷进行测试和检验的,并且笔者还征询部分高校大学生、教师、就业指导者和专家的建设性意见。正式问卷形成之后,笔者还邀请了劳动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对的初始项目进行审查、评定和修改,之后才确立了最终问卷。因此,大学生就业质量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量表的结构效度

本研究对量表各维度间以及维度与总量表间进行了相关分析来分析量表的结构效度。本量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22~0.481之间,呈中等相关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1);各因子与量表总分之间相关在0.804~0.849之间,高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1)。这一方面说明了大学生就业质量问卷的三个因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三个因子与量表所要测查的内容有很高的关联性,因此,大学生就业质量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四、讨论与结论

1.讨论

(1)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结构

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理论构想,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该理论构想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问卷采用SPSS21.0和AMOS21.0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得出调查结果。这种质和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结构有很重要的意义。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综合了前人的研究,从质量的原意出发,立足于研究者现有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定义,以奥尔德弗的“ERG”需要理论为理论基础,形成大学生就业质量包含三个方面的属性,即就业生存、就业关系和就业成长的理论构想,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理论构想的合理性。

(2)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量表

在问卷的编制过程,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对于更科学地探索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结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效标效度分析和结构效度分析等来理论构想的合理性,从而使大学生就业质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使问卷更科学和合理,可用于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

2.结论

第9篇

论文摘要:随著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双向选择”这种断的枕业形式大大强化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和选择权利,但与此同时“双向择”也给毕业生带来了许多困惑。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最青昧的行业与最禽要人的行业之间有校大的错位,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造成错位的因素有很多,如高校专业设1、大学生心理预期等等,本丈将针对错位的成因进行研究,希望能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人事部在其官方网站了《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分析显示,研究生、本科生就业走势将保持平稳,专科生呈现下滑趋势。2006年统计地区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lddsoa4名,与2005年各地已吸纳的2141233名相比有大幅度降低,降幅为22.0%。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 ,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学历来看,2006年对研究生的需求较2005年吸纳的研究生数增长较快,增幅为30%,对本科生需求与2005年吸纳的本科生数基本持平,预计研究生、本科生就业走势将保持平稳。专科生的需求比2005年吸纳的专科生数有大幅下降,降幅达390,预计专科生就业走势将呈现下滑趋势。针对就业难现象,媒体以及专家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孟庆伟将大学生就业难归为“七大成因”:结构性矛盾、知识陈旧,转化率低、生涯模期、依赖性强能、创造力弱、选人用人缺少标准等。。绝者根据网络及专业期刊上的资料进行编合整理,大致将这些观点归为以下四类:

1.扩招增加了大学生人致.造成就业难。一些学者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因于扩招。从1999年开始,各高校连年扩招,而就业岗位相对增长缓慢,也给就业压力增添了硅码。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有145万,2003年达zlz万,2004年达2so万,2005年将达到380万。毕业生数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级慢或与往年持平的,这自然也就增添了就业压力。不过,亦有学者认为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如果没有扩招,很学生就会失去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而他们同样还要进入就业市场。扩招并没有“变”出更多需要就业的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人。但如果以每10万人中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来看,1996年为1410人,而美国1995年的数字为16004人,日本1994年的数字为6994人,澳大利亚1996年的数字为16655人,印度1996的数字为1905人。目前我国扩招的目标是到2005年实现在校生人数达到适龄人口(18-22岁)的15%。早在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

2离校学科设皿脱离实际。高校专业结构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索。近年来,一些高校出子行政业绩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对某些专业进行超大幅度扩招,不顾自身是否具备条件,什么专业热门就一窝蜂地设里什么专业。结果造成了一方面培养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迫切需要人才的工作岗位又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的现象。

3一方面用人标准偏理,另一方面毕业生稼合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藉求。许多用人单位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立即派上用场,马上就能创造效益。大学生为了能在择业时增加筹码,往往会选择到校外上辅导班考证书,甚至不惜逃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差。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_用人单位不愿意录用这样的毕业生。三是某些单位“看不起”大学生,“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不要”。

4.大学生就业市场行业、地域、单位性质等错位。首先,大学生最青睐的行业与最需要人才的行业之间有较大的错位。上海市劳动部门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2005年对应届毕业生需求量聂大的十大岗位分别是:营销采购人员、机械设计人员、广告客户服务人员、英语翻译、财务会计、网页制作、行政文员、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人员、房地产企划人员和路桥规划人员。不过大学生最青睐的行业是IT、电信、广告、传媒。从媒体以及招聘会现在我们都可以看到.企业最缺的是销售类人才,大学生往往觉得辛苦,没有技术含量而不愿意从事。另一个特点是低端人才饱和,中高端人才稀缺。

其次是单位性质错位。从《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来看,预计2006年不同性质单位需求高校毕业生的数蛋和比例分别为.党政机关64528名.占3.9%事业单位242789名,占14.6%;国有企业418336名,占25.2%;非国有单位937333名.占56.3%。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小组”在苏州市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的1001)名大学生就业行为和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有。近20%的学生选择了“党政机关”。高新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国有大中型企业”排在第四位。两数据进行对比,不难发现造成错位的原因所在。

还有就是地域错位。“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小组”调查发现,22.6%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而77.4%的学生不愿意去。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6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由于学生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而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沿海地区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第三改变错位现象的具体建议:

建议(1);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整个就业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城市都已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但对于已经工作的毕业生流动则有限制,特别是对那些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如果要回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

建议(2):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整体专业家质不高,滞后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据了解,欧美国家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就业工作专职人员与毕业生比例为1:200左右。而我国高校二级学院的学生就业工作往往由辅导员兼任。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