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冬季施工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0: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冬季施工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冬季施工论文

第1篇

(1)冬季施工首要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做好各方面安全措施;(2)冬季施工和常温施工对工人技术要求不同,采取的施工规范也不同。因此,要求工人必须具有冬季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熟悉冬季施工技能方法;(3)确定冬季施工主要实行的项目,做好安排部署,制订合理的冬季施工管理措施,做到不间断的施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4)冬季施工对前期准备要求充分,冬季施工的种种不便,也为了不拖延工期、增加施工成本,就要对施工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技术准备、特殊物料准备、技术人员准备等;(5)确各分部分项技术负责人和岗位职责,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冬季施工方案,确保每道工序都能按规范和方案组织施工,认真执行质量检验制度;(6)外加剂的管理,应禁止施工现场使用无计量而临时配置的外加剂。

2冬季建筑施工的技术

2.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在冬季,土由于遭受冻结,挖掘起来非常困难,施工费用增加,回填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事先必须进行技术经济评价,选择合理方案可进行。土的防冻尽量利用自然条件,以就近取材为原则。其防冻方法有三种:地面耕松耙防冻、覆雪防冻、隔热材料防冻。冻土的破碎与挖掘一般有爆破法、机械法和人工法三种。在查有关的规范看具体情况适用采取哪种方法。回填土:由于土冻结后成为硬土块,在回填过程若不能压实或夯实,土解冻后就会造成土体下沉,所以对于冻土回填应该认真对待。在冬季回填土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把回填用土预先保温;(2)在冬季挖土时,应先挖出未冻结的土堆积起来加以覆盖,以备回填用土。(3)回填土方前应将基底清理干净;(4)采用人工回填时,每层虚铺度不得超过2m,夯实厚度为10-15cm。

2.2钢筋施工技术由于气温过低使钢筋塑性及韧性降低、脆性增加,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加工性能下降。影响钢筋冷脆倾向的因素有:化学成分的影响;焊接的影响;直径的影响;冷拉的影响;工艺缺陷的影响。其中负温冷拉、负温焊接是钢筋最主要的施工技术,且冷拉钢筋的闪光焊或电弧焊,应在冷拉前进行。钢筋负温冷拉其温度不低于-20℃。可采用控制应力的方法,其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应符合国家规定;钢筋负温焊接主要有两种焊接方法:闪光焊、电弧焊,当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这两种焊接,当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焊接。风力超过4级时,应采取挡风措施。除以上这些钢筋施工工艺外,还应注意钢筋的腐蚀防护。钢筋的存放也很重要。钢筋存放场地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对沾泥的钢筋清理干净后,才能吊到作业面绑扎。钢筋堆放用木方垫起,离地面距离大于100mm,以防雪、水、泥土浸泡引起钢筋锈蚀。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直螺纹连接和搭接连接,使钢筋工程受冬季施工的影响较小。施工现场降雨雪前,施工单位对钢筋材料进行覆盖,防止下雪钢筋结冰。焊接时将钢筋提前运入加工棚内,焊接完毕后的钢筋待完全冷却后才能搬运往室外。在运输、加工、倒运过程中,应防止钢筋碰撞、刻痕等现象出现。

2.3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常温施工各地差异不大,影响因素亦较少,但对于新疆冬季施工来说,由于气温较低,要降到0℃以下,无论在材料、设备选择、施工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一些特殊的措施,这些都是由于冬季施工的特殊性而定的。混凝土在负温作用下,内部水分冻结成冰,体积膨胀,产生的冻胀应力破坏了混凝土内部结构,使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遭受到损害,引起混凝土的冻害。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主要是研究混凝土在养护硬化期间遭受冻害,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以及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等性能的损失,降低强度与防止措施。新浇注的混凝土必须防止遭受冻害。混凝土早期遭受冻害后,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将有较大的损失,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都要有降低。采用的方法就是调整配合比方法:(1)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如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2)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3)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4)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5)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

2.4外加剂的选择在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应该使用无氯盐外加剂,外加剂的使用应该符合应用技术规范。外加剂使用前必须有完整的质量保证,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防止破损和受潮,使用前营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报告控制掺入量。

2.5装饰工程施工技术装饰工程的冬季施工有两种施工方法,即热作法和冷作法。热作法的施工在进行室内抹灰前,应将们窗口封好,门窗口的边缝及脚手眼、孔洞等亦应堵好。施工洞口、运料口及楼梯间等处搞好封闭保温。应尽量利用外架子搭设暖棚。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需要抹灰的砌体应提前加热,使墙面保持在5℃以上,装饰工程完成后在7d内室内温度仍不低于5℃;冷作法的施工,所选用的砂浆必须在暖棚中制作,砂浆使用的温度应在5℃以上。砂浆中掺入亚硝酸钠作防冻剂或氯化钠作防冻剂都应满足一定要求。抹灰基表面如有冰霜雪时,用抹灰砂浆同浓度的防冻剂热水溶液冲刷,将其表面杂物清除干净再抹灰。

3结语

第2篇

1.1灰土拌和、摊铺、整平、碾压工艺不符规范

施工技术操作中施工工艺,考虑冬季特殊性及工艺重要性,存在一些常见问题:(1)拌和不充分。石灰、土等材料到场,由于时间、温度、机具影响,拌和时间较短,使得搅拌不充分、均匀;灰土未采用集中场拌方法进行拌制,而采用现场路办法进行拌合,石灰掺拌量不均匀;(2)摊铺不均匀。由于冬季风大、气候干冷的特点,路床干燥影响粘合度,摊铺的平整、均匀;(3)整平缺乏精度。冬季材料进场后,摊铺工作未做到随铺随平,精确找平;(4)冬季气温寒冷,灰土冻结时间加快,碾压工作照常规执行,不能满足作业要求。

1.2依气温变化灰土路基养护,防护管理不到位

冬季灰土路基施工后,灰土路基养护和防护管理尤为重要,但是这部分工作没有严格按标准、要求实施,于是实际工作中存在切实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1)覆盖保温不严密。石灰土初怕受冻,因此冬季施工需要特别注意,温度出现零度以下,但施工地段往往较长,检查不周全,未能做到覆盖保温,一旦出现冻融现象,将极大地影响灰土路基质量;(2)灰土含水量控制不严。水分是影响灰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往往掺灰、拌合、晾晒等措施不严密,掺杂进带冻结土块,加大了含水量,于是影响了灰土强度和压实度;(3)防护管理环节缺乏合理性。施工中石灰质量等级、掺灰重量控制不足,灰土掺拌、摊铺等工序的选择与执行和施工温度等条件缺乏合理性融合。

2灰土路基施工关键点、温度、养护管理的针对性策略

冬季灰土路基施工除遵循一般灰土路基施工规范及技术措施外,还需针对施工中现存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冬季灰土路基施工关键点、施工温度、养护管理的合理性策略,以期保障施工质量。

2.1合理确认路基施工关键点、配比和压实度

冬季施工严把施工要求和技术措施:(1)严控施工关键点。考虑冬季防冻,随填随压防止工作面冻结;交通运输畅通,以确保运、填、压工序不受冻;不使用冻土、冻料,使用排水性的填料;路基基地受冻前完成;(2)严格按照配料比例,正值冬季,严禁掺入冻料,及时检出冻块避免碾压困难和含水量过大;选择抗冻性较好砂性土;(3)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低后高、轮迹重合原则外,还需考虑根据不同土质对压实度有不同要求,此时考虑气温对填料的影响,灰土路基填筑后充分多遍碾压,气温寒冷将结块填料应充分粉碎,另外考虑使用化学添加剂起到防寒及改善压实性能。

2.2保证灰土无冻土块、灰土施工气温适宜可行

冬季施工,由于气温影响,在施工材料和工艺上要求有所不同。首先,灰土无冰雪附着,不得含冻块、结块,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铺,若土块不宜拌碎应增加拌和遍数,灰浆保持正常温度,且灰浆机具采取保温措施。其次,安排专人进行每日气温测定,以便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及灰土施工温度控制。当连续有5天出现平均温度小于5度,则不宜进行灰土路基施工;可采用早9点至下午5点气温在0度以上时,进行灰土填筑施工,并当日碾压完成;最低气温在-10℃以下时,不得进行灰土路基施工。施工前清除基底冰雪和保温材料,回填土上层采用透水性好的回填土,当日摊铺,当日碾压完成,并应将施工的灰土进行覆盖保温,再次施工如发现出现冻结则应挖除重新填筑压实,压实后覆盖草垫覆盖保温。

2.3优化成品养护,做好测温、保温、管理措施

冬季施工,成品养护十分重要,做好排水、保温、管理的措施,避免灰土由于冰冻收缩产生不必要的裂缝和受冻。采取冬季施工保护措施,,具体可以采用加盖薄膜覆土或覆盖草垫养护,防止受冻。其中养护时需要特别注意:冬季施工测量放线必须揭开保温材料时,应该在进行完后立即覆盖;对于保温薄弱的地方,先覆盖塑料薄膜再加盖草垫或覆土,压实、封紧、密封严实边角薄弱部位,需要加盖并密封严实。

3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冬季;混凝土施工;措施

我国地域广阔,北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当环境温度降到0℃以下后,需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浸冻。结合小孤山的施工情况,谈谈冬季混凝土施工中的施工重点。

小孤山水电站位于黑河大峡谷中下游,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电站厂房距张掖市86km,是黑河流域规划中的第6座梯级水电站—石羊岭电站的替代方案。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采用引水式开发。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及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电站装机容量98MW,多年平均发电量3.804亿kw.h,可承担调峰任务。

坝址区属干旱气候,海拔2062.5米,干燥少雨,蒸发强盛,据有关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75.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378.7mm,极端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33℃,多年平均气温8.5℃。黑河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和融冰化雪,一般4~6月为春汛,7~9月为主汛期,10~11月为退水期,12~3月为枯水期。黑河一般在11月中旬开始流冰,1~2月为封冻期,3月底开始解冻。如果按环境温度考虑,冬季施工贯穿11月份至4月份初,长达半年之久。小孤山水电站冬季混凝土浇注的任务非常繁重。

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较快;而当温度降低到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态(水)变为固态(水)。当温度继续下降,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强度就不再增长。

水变成冰后,体积约增大9%,同时产生约2500千克每平方厘米的冰胀应力。这个应力值常常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旱期受冻破坏)而降低强度。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浇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考虑通过提高混凝土自身温度、提高浇注仓位的温度、加快运输和浇注速度、运输保温和仓位保温养护这些方面来确保冬季混凝土浇注的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施工原材料温控处理措施

1)砼施工所需的砂石料尽量提前堆存于净料堆场进行储存保温,在砂石料中不得掺杂冰屑、雪团和冰块;

2)在净料堆场搭设暖棚,尽量避免砂石料暴露在外;

3)必要时在暖棚内对砂石料进行预热。

二、砼拌和时的温控措施

1)将净料至搅拌站的输送皮带等部位采用采条布等材料封闭,以尽量减少输送过程中的原材料的温度损失;

2)拌和时热水超过60℃时,改变加料顺序,将骨料和水先拌和,再加水泥,以免假凝。热水温度控制在80℃以内;

3)适当增加砼拌和的时间;

4)保证砼入仓温度不低于5℃,拌和物出机口温度控制在10-15℃。

三、浇筑前准备

1)混凝土运输

枢纽混凝土运输距离在0.5km右右,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温度损失1~2℃。混凝土搅拌车罐体包裹一层牦牛帆布被。混凝土运输自卸汽车车厢顶覆盖牦牛帆布被。混凝土运输车辆要求运输速度要快,车到就卸料,不等车,避免混凝土倒运,车辆保温效果要好。

当采用砼泵送砼施工时,待砼泵安装就位后,用帆布搭设保温棚,内挂碘钨灯取暖及照明,泵管外包石棉和双层麻袋布。

2)混凝土表面处理与清基

混凝土施工缝一律采用人工手钎凿毛,用高压风吹干净,并及时覆盖牛绒保温被。冬期缝面不用高压水冲毛,采取干法施工,以免打湿保温被。

3)基础及旧混凝土缝面处理

为防止接缝面新混凝土受冻,对旧混凝土或基岩表面以下10~20cm加热至正温。采用蓄热法,一般情况下建基面清理干净后,用保温被覆盖,直到混凝土浇筑覆盖时再揭开。采用搭设暖棚法浇筑混凝土施工,则旧混凝土表面很容易达到正温。

4)钢模板保温

模板肋间填塞2cm厚双层高发泡泡沫块。组合钢模板表面覆盖牦牛帆布被保温。

四、混凝土浇筑

为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一般都要求混凝土有较高的浇筑温度。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浇筑温度寒冷地区不宜低于5℃,一般为5℃~8℃。初冬及早春季节拌和楼出机口温度不应低于10℃,12月~2月拌和楼出机口温度不应低于15℃。

1)蓄热法:适用于一般初冬(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或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季节,最低气温不低于-10℃期间。采用蓄热法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层顶面的受冻情况主要与外界温度、混凝土入仓温度、混凝土暴露的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混凝土运至浇灌部位后,应采取快铺料、快振捣,及时覆盖的快速施工方法。冬施期间小仓位混凝土的浇灌均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

2)暖棚法:适用于室外气温低于-10℃,严冬季节(12月中旬至2月上旬)。暖棚顶盖全部采用钢管,间排距@3.0×3.0m,钢管上铺少量竹跳板,然后盖牦牛被。暖棚四周悬挂牦牛被,搭接30cm右右。支撑结构四周利用模板竖向围令延长,中间预埋钢筋蛇形柱或搭设钢管,间排距@3.0×3.0m。暖棚高度以超出砼收仓面1~1.5m为宜,棚顶挂溜筒下料,下料时揭开暖棚顶上对应的一块牦牛被即可。暖棚内利用电钨灯和电暖风机供热,暖棚内温度须保持正温。

五、保温

混凝土收仓后,混凝土平面需覆盖彩条布和毛牛帆布被。采用暖棚法浇筑完毕后,将暖棚保留3天右右后拆除。冬施混凝土表面不洒水,保温被一直覆盖,如上层继续施工,可分片揭开,施工完毕后继续覆盖。

冬期混凝土模板拆除时间安排在白天10点~16点气温高时进行。拆模时机可通过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压测定强度后决定。对已拆除模板的混凝土,应迅速跟进覆盖保护,永久暴露面采用贴两层2cm厚的高发泡泡沫板予以保护。泡沫板应紧贴砼面,利用模板拉筋头或螺栓套筒孔内塞木楔,外面钉木条,尤其是砼棱角部位应保护好,搭接严密。结构缝面采取预先在模板和混凝土接触面贴1cm厚的低发泡泡沫板,拆模后再加贴2cm厚的高发泡塑料板。施工临时缝面仍采取贴双层高发泡板的方式(避开插筋头)。

六、混凝土的养护及温度监测

从11月1日开始进行大气温度测定,配合混凝土的施工进行规项目的测定。

1)大气温度采用自动测温仪器,如人工测温每天不少于4次。

2)暖棚内气温每4h一次。

3)混凝土出机口温度、运输过程中温度损失及浇筑温度,根据需要测量或每2h测量一次。温度计插入深度不小于10cm。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3d内应加密观测温度变化,内部混凝土8h观测一次,其后宜12h观测一次。

5)超过养护期后,混凝土温度可以在气温发生大变化时抽测。

在2006年5月份,对2004年3月~2006年4月施工期间所浇注的混凝土进行了检查,主要通过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检查来验证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否过关。总体而言,通过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小孤山水电站枢纽枢纽闸坝冬季混凝土施工取得了成功,在黑河上树立了一座永久的丰碑,再次展现我们葛洲坝水电建设者的风采。

第4篇

冬季施工,由于天气变化原因混凝土会受冻,在混凝土内部的水分结冰、溶解的过程中,水分转移现象是肯定会存在的,而这种水分转移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当混凝土结冰的时候,水分被挤入其内部结构中,相反,当混凝土表面所结的冰溶解的时候,外部应力就又会把水分从混凝土内部结构中挤出来,这样就形成了水分的转移,同时也会使混凝土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硬度。所以,混凝土水分的转移也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

冬季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强度降低的应对措施:

1合理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

想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合理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是其最基本的前提。在选择的时候,可以考虑以下两个的方面,一是原材料必须要满足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二是原材料要满足其和易性。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笔者认为,水泥的选择可以是中热硅酸盐水泥,除了它可以达到混凝土的要求外,它还可以使混凝土的放热量降低,减小热量裂缝产生的可能。此外,粗骨料可以选择卵砾石或碎石,因为它们的硬度较大。细骨料则可以采用中砂、粗砂,而且保证水灰的比例在1:2—3:5范围内。同时水下混凝土可以掺加减水剂等外加剂,但在掺加之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试验。

2合理配合原材料

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要使混凝土在内外温差小于25℃的情境下进行配合,而且所使用水泥的水化热程度要较低,然后可以用掺加外加剂或者掺合料的方法来减少用水量;用膨胀剂、减缩剂相应的减少其收缩量;对水灰比、砂的含水率和搅拌用水的比例也要严格的控制。同时,再搅拌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配合好原材料的比例,搅拌时绝对不可以再增加用水量。若想使混凝土的冻胀应力降低,可以延长搅拌时间,或者用碘钨灯加热,此外还可以事先对配合好的材料进行预热等,这样就可以提高拌合物的出罐温度。

3对运输和浇筑过程的控制

因为在运输的过程中,混凝土的热量会被损耗,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减少这种损耗,运输时要尽量选择相对来说距施工地点比的地方来对混凝土进行配制。此外,运输混凝土的容器也最好选择能够起到保温作用的。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注意冰雪可能存在的位置,例如钢筋、模板等,而且浇筑前必须将一切杂物清理干净,才可以进行浇注。如果需要分层浇注的话,切记要保证上层混凝土的温度相比较计算温度要略高一些。对于浇筑后的混凝土要做好其的保温工作,可以使用棉被或者锯末等物质覆盖,因为这些材料的导热能力小、便宜且容易获得。但这种保温层对外界的干燥通风情况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要注意防潮。这样可以对混凝土内外的温差进行有效地控制。

4合理利用冬季外加剂

第5篇

【关键词】劳动工资劳动统计

劳动统计(又称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反映劳动和工资等劳动经济现象的数量及构成和分配使用等方面情况的统计资料。工资水平的高低与消费水平、消费的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搞准劳动统计数据对各级领导在经济工作中的准确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年来基层劳动统计工作而言,实际情况却难如人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再加上一些主观客观原因,劳动统计数据收集的难度越来越大,与客观上对劳动统计成果的需求形成较大差距。

一、当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认识的偏差

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是制约劳资统计工作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劳资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劳资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有一些领导,对劳资统计工作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对劳资统计信息的作用不以为然,特别是相当部分的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严重不足,表现在很少听取统计人员的工作汇报和为统计人员解决具体困难,特别是一些单位根本没有明确领导分管统计工作。至今仍有人认为统计是“软工作”、“统计只是加加减减、填填写写的事,是估计加统计”,只要得个大概数就行了,多点少点无所谓。

1.2劳动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基层统计人员大多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工作开展较困难。由于一些领导对劳资统计认识不足,工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人员形同打杂,要兼顾多项工作,劳资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且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其他方面,致使劳资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好统计,造成多数的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必需的知识,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更不用说要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对当年单位经济核算运行情况做出恰当的分析了。加上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大部分劳资统计人员在统计岗位上工作都不会超过三年,并且刚换上来的统计人员往往是临时变换,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统计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做起劳资统计工作来,不知从何着手。只能模仿以前的报表,随意找几个数字,就当作是统计数据,上报了事,这必然会出现差错,甚至会造成统计失实。

1.3统计制度不健全或不具执行力

通过每季度的人事劳资统计检查,发现大多数单位原始记录齐全,建立了统计台帐及相关统计报表制度,劳资统计数据与财务账目核对清楚。但仍有一些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统计台帐,致使账目不清,统计指标无从查起,造成统计数据的不真实;基层劳资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统计人员没有持证上岗等,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统计制度、制度不健全或不具执行力造成的。

1.4统计信息范围狭窄,渠道单一,只关心统计结果,不注重统计分析

在日常的统计工作中,企业统计系统收集统计数据主要是由各个对口部门逐级上报,实行定期报表和各种临时报表制度,如每月、季、年报等逐级编制、汇总、上报各种统计资料,由于各种报表注重主题一般比较单一,信息包含内容有限,导致信息范围狭窄,信息统计渠道单一,同时存在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只重视对劳动工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而往往忽视对统计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和预测,没有真正使劳动工资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帮手作用。

1.5统计手段落后,信息化配套建设程度低

由于统计原始数据信息的采集自动化水平较低,统计调查的方法主要是定期报表制度,利用计算机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有限,因此在统计信息化建设方面上比较落后。一是仍然没有实行网上直报,造成基层统计人力、物力的浪费;二是报表处理程序审核、汇总等环节不够严密,造成数据出错难于及时发现,只能在汇总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汇总方法单调,难以进行深加工。或只能将数据导出后程序外操作,使审核程序复杂化。

二、影响基层劳动工资统计准确性、及时性的原因

2.1基层统计人员兼职多,专职少

在基层站队极少有专门从事劳动工资统计的人员,大多是站队的办事人员兼职,他们的工资待遇、工作态度,也直接决定了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上报的及时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各基层站队的办事人员大多年纪都很大了,单位照顾老同志,就让他们在不用倒班的岗位上,因为年纪大都无心再考取资格证书,因此他们的岗位工资都很低,甚至比在运行岗位倒班的职工还要低上一、两百元,这样就更加挫败他们的工作热情,对待工作没有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都是等、靠心理,所以普遍都存在报表无法按规定的期限上报。每次多数单位必须通过电话催报才能收集报表,个别站队要催二三次。例如:每年仅上报一次的工资总额台帐,让劳资部门的工作人员真是大伤脑筋,发放统一的报表格式不用,为了省事就用前一年度的,这样职工的名字就不用重新填写,但是表格和公式却对不起来了,无疑给劳资部门的人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本来一天就能汇总完成的工作,为了对应数据,调整表格就要增加好几天的工作量,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统计工作量和统计成本,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给数据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由于按照劳动工资制度要求全面统计其工资总额数据的准确性越来越差,已不能够完全反映单位的真实情况。

2.2基层统计工作估计多,数据少

基层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对指标含义、包括范围的理解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上报报表的数据质量。基层单位人员因工作变动频繁,普遍反映对劳动工资统计指标解释不太了解,靠一年一度的年报会几个小时培训时间太短,很多问题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完成。实行年薪制的单位(如建行、农行等)平时只发给职工生活费,年底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一次性发给职工剩余的大部分工资和奖金,这样一来平时的季报与年报数据就相差很大。但按照劳动工资制度上的要求,其工资总额要填报告期内的实际发生数,这与现行制度就发生了矛盾。

三、今后做好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建议和想法

3.1领导重视

加大投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领导更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同时要求各级领导不仅要了解基本的统计方法、统计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更要善于运用统计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企业领导的重视下,各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才能有明显改善,才能保证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以及保证统计部门能够独立开展统计工作。

3.2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对统计对象各单位的基础工作,尽可能的保证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统计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应多到各报表单位和统计人员沟通并督促、检查其基础工作执行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能符合劳动统计工作的要求。培训的内容针对性要强,一般理论知识要讲精、具体操作要讲清。要让参加培训的统计人员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知道从业人数、平均从业人数与劳动报酬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劳动统计数据的质量。

3.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劳资统计工作要求统计人员既熟悉人事劳动管理的业务知识,又要掌握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的统计手段。如何提高劳资统计人员素质呢?一是要求劳资统计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二是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业务知识的学习,树立依法统计的观念,强化统计意识,熟悉劳资统计指标体系,精通统计业务,在上岗前要取得统计人员上岗证;三是强化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动统计人员熟练运用现代化统计手段的能力,通过培训,统计人员全部取得计算机中级证书。

3.4依靠制度

规范工作准确、可靠是劳资统计工作的价值所在,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要严格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从基层的统计抓起,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使劳资统计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做法:一是严格统计人员上岗资格制度。二是规范基层报表制度,落实责任。三是抓原始记录,建立制度并加以落实。四是做好表彰评先工作。

3.5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统计质量保证体系

企业统计工作的关键是基础工作,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和统计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统计工作过程中,对基础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和要求。统计数据的生成涉及诸多部门和单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全面、及时、有效,必须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质量保证体系,把统计工作涉及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源点,都纳入到质量保证体系之中,同时要充分运用运算检验、逻辑检验、关系检验和法制检验等一系列检验手段,形成有效的统计质量体系。

3.6理顺统计渠道,提高统计结果分析和预测,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统计追求的是“结果”,但应该更注重于“过程”,统计工作要做到超前预测、系统分析,为企业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只有真正理顺了统计渠道,不断强化统计工作的预测功能,企业的生产经营要以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为基础依据,通过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充分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研究,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做出科学的预测,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同时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武装劳动工资统计部门,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不仅可以减轻统计人员的强度,同时大量的统计数据储存于计算机的磁介质中必要时可以快速的进行检索、查询和反馈,提高工作效率,使统计资源得以高效高质的开发利用,并可实现“一源多用、信息共享”,这也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

通过以上做法,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了;人员经过培训,素质得以提高,报表质量有所改善,数据更准确了报表上报时间提前,数据及时了。随着各企业的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数据挖掘。劳动工资统计不仅在人工成本分析上要依靠它,而且它也是企业制定有竞争力薪酬设计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劳动工资统计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做好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提出了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周党伟:如何作好统计工作为企业服务,铁道统计2004,(4).

[2]赵冬根: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存在问题及对策.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6).

第6篇

1.1工程概况

三峡右岸地下电站进水口预建段工程包括进水口和引水隧洞。引水隧洞预建段为六条长94.58m,衬砌后的直径E13.5m的圆形隧洞。隧洞衬砌厚度分别为1.0、1.5、2.0m。由于洞径大,采用底拱和边顶拱两次衬砌的方法施工,先行衬砌底部100—范围的底拱部分,然后衬砌边顶260—范围内的边顶拱部分。

1.2采用翻模的原因

1.2.1砼表面气泡

砼表面气泡是国内外工程施工中广泛存在的砼缺陷,在三峡工程中如何消除砼表面气泡,特别是隧洞衬砌的表面气泡,是工程难题之一。如采用常规模板衬砌,气体不易排出,势必造成砼表面缺陷,专家组多次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经综合比较,最终决定采用翻模施工。

1.2.2翻模的主要优点

翻模施工与钢模台车施工分析比较见表1。翻模施工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施工方法。采用翻模可消除砼表面气泡,缩短工期,还具有拆装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故采用翻模是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施工方法和工艺

2.1翻模材料

右岸地下电站引水隧洞底拱砼衬砌施工模板采用定型翻模,钢面板厚度为3mm,单块尺寸120cm(弧长)*100cm(宽度),翻模工艺图见附图一。

3.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方案分析比较表

表1

方案

指标

方案一:定型小翻模

方案二:底拱钢模台车

技术性

1、能有效地消除砼表面的气泡,提高砼表面质量;

2、由于翻转模体移动方便,运用灵活,对工期没有影响;

3、较费工、费时。

1、技术先进,应用较多;

2、省工省力,运行可靠;

3、对消除砼表面汽泡没有把握;

4、由于体积庞大,同一条引水隧洞不能同时使用边顶钢模台车,不能进行交叉作业,工期将延误72天;

5、由于右岸引水隧洞预建段洞身短、洞数多,每套钢模台车需安拆三次,底拱钢模台车拼装较困难,安拆将占直线工期,对工期影响程度较大。

工期

单洞总工期42天

1、设计、制作10天;

2、安装1天;

3、底拱浇筑30天;

4、底拱定型小翻模拆除1天。

单洞总工期127天

1、设计、制作45天;

2、安装5天;

3、底拱浇筑72天;

4、底拱钢模台车拆除5天。

经济性

六条洞底拱翻模费用总额:11.84万元

1、2*48块/套*60kg/块*0.65万元/t=3.744万元;

2、人工费增加:6*12*30工日*37.36元/工日=8.070万元。

六条洞底拱钢模台车费用总额:59.2万元

1、2*30t/套*0.65万元/t=39万元;

2、液压系统:2*8万元/套=16万元

3、安拆费:3*60*0.03万元/t=4.6万元;

4、轨道标准件:2*5万元/套=10万元;

5、安拆费:3*2*120*0.03万元/t=21.6万元;

6、板材费:9*1676.48元/m3I10000=1.5万元.

2.3模板安装及固定

待上述常规工序完成,底板钢筋绑扎结束并且验收合格后,根据定型翻模安装位置测量放出过流面结构线,挂线将一端带有尼龙锥套(靠过流面侧)的螺栓焊接固定在支撑钢筋网上,然后微调尼龙锥套旋,使之顶面高程与过流面高程齐平。支撑定型翻模的尼龙锥套沿水流方向布置9排,垂直水流方向每侧布置4排,支撑钢筋选Φ25,直接撑在岩面上。尼龙锥套固定、调整结束后,将模板放在调节好的尼龙锥套上,校正模板位置并用拉筋固定模板。拉筋位置的尼龙锥套不考虑作为支撑使用,拉筋宜在模板就位后再进行安装,为保证拉筋上紧,预装时尼龙锥套宜离模板1~2cm,紧螺栓完成后,如有空隙则进行堵塞,以利拆模后拆除尼龙锥套。为增加拼装定型模板的整体刚度,后面用槽钢制作的背担固定模板,背担由三段组成。

2.4刮轨安装

底拱衬砌中间无定型翻模部位采用刮轨收面控制体形。刮轨采用角钢或圆钢弯制而成(如加工条件允许应优先选用角钢),用Φ25的插筋支承加固在基岩面上。

刮轨用角钢或Φ20圆钢弯曲。刮轨垂直水流方向布置,刮轨顶面高程与过流面高程齐平,然后用钢筋支撑焊接固定在底座板插筋上。

2.5吊脚平台搭设

吊脚平台搭设时,至少利用底板预埋的2根灌浆管做吊脚平台站管支撑点,灌浆管预埋时均与结构钢筋焊接牢固。吊脚平台搭设时用钢筋插入底板布置的灌浆管中,并在钢筋上面插入1.5寸钢管作为支撑吊脚平台的站管;然后再在两边墙上搭设八字形钢管,通过连接钢管八字形钢管与站管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钢管中的横向顺水流方向钢管间距应小于1.5m。吊脚平台的上层满铺竹跳板作为砼入仓导管布置的平台,下层为抹面平台,竹跳板根据需要进行铺设。详见附图二。

2.6砼浇筑

底拱砼浇筑是从一端至另外一端进行通仓分层下料,浇至模板下口处时进行充分振捣,再从左右两边墙均匀下料进行边墙砼浇筑,逐层铺料直至分缝高程,且控制砼来料强度不低于15m3/h,上升速度控制在0.8m/h,这样可以使定型翻模的底部与顶部砼凝固时间一致。砼浇筑过程中为防止大量砼从底座部中间空的部位冒出,用三分板紧贴最下面一块定型翻模进行封堵;待砼浇筑结束后及时取出三分板。砼浇筑至分缝高程时,用刮尺紧贴刮轨对底部中间无定型翻模部位的砼找平,局部不平处用抹子擀浆找平,然后取出刮轨,最后用抹铲进行压光,以满足平整度要求(顺水流方向不大于1mm/m,横向检测不大于5mm/m)。

2.7翻模及抹面

定型翻模施工最为关键的是掌握翻模时间。翻模时间过早会影响砼质量,过晚则形成缺陷,达不到翻模目的。砼浇筑过程中,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测资料随时观测与掌握砼的凝固情况,及时定型翻模抹面。翻模采用手动葫芦挂于抹面平台上,下端用Φ12钢筋弯成的挂钩于模板背肋上临时焊接的吊耳或预留孔上将模板提起,也可用人工翻模;翻模后应及时进行抹面作业,并用直尺和弧形靠尺检查平整度和曲率。翻模顺序为先浇先翻的原则,通常是在初凝前3~5小时先拆除最早收面处的一块翻模,当砼塑性很小时即可翻模,即由底部向两边侧。设专人进行找平、抹面,抹面一般不超三次,避免砼表面的过多扰动,造成表面砼松散。拆模后对模板及时清洗,损坏的及时修理。拆出的模板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

2.8质量保证措施

2.8.1保证浇筑后过流面体形结构尺寸;

2.8.1.1支撑模板的尼龙锥套不能直接与主筋焊接,而是用钢筋直接撑在岩石面上。支撑钢筋之间根据需要设置纵向连接钢筋,增加支撑钢筋的刚度。

2.8.1.2中间设置的刮轨宜选用刚度大的角钢弯制,垂直水流方向布置。刮轨间距控制1.0m~1.5m之间。抹面时先用直尺(铝合金方钢,垂直度满足过流面要求)沿垂直水流布置的刮轨刮平,然后用定制的弧形刮尺沿水流方向检查过流面体形尺寸。

2.8.2保证浇筑过程中砼的质量

2.8.2.1振捣工必须入仓振捣,直至人员不能入仓振捣时,采用纵向堵头模板上预留的窗口振捣。进人口位置一般设于侧向堵头上,对于结构衬砌厚度为2.0m的可设于纵向堵头模板上。

2.8.2.2边墙砼浇筑振捣时,为防止大量砼涌入底拱,可紧贴定型翻模下口加一块临时挡板,待砼浇筑结束后取出该临时挡板。

2.8.3砼表面的保护和养护

2.8.3.1抹面结束后,及时用麻布或是EPE保温被覆盖砼表面进行保护。

2.8.3.2终凝后,保持砼面湿润,及时洒水养护28天。

3.工期及资源投入

3.1单块循环时间

单块循环时间见表2。

单块底拱浇筑循环时间表表2

施工工序

耗用时间

单位

工程量

时段(天)

备注

1

2

3

4

5

6

7

清底

12

M2

168

扎筋

36

T

8

立模

36

M2

110

含抹面平台搭设

止水

12

M

14

验收

12

1

浇筑

24

M2

120

合计

120

3.2人工投入

人员投入情况如表3。

人员投入情况表表3

工种

人数

班长

砼工

钢筋、模板

抹面

一检

二检

电工

备注

单班人数

1

8

4

8

1

1

1

共用5天,365个工日

三班人数

3

24

12

24

3

3

3

3.3设备投入

设备投入情况见表4。

设备投入情况表4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使用时间(h)

备注

1

砼运输车

EVA

2

24

2

砼输送泵

三一HB60D

1

24

3

电焊机

交流

2

36

4

振动器

软轴插入式

8

24

3.4材料耗用

主要材料耗用情况见表5。

主要材料耗用表表5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耗量

周转次数

备注

1

翻模

T

4.83

15

仅为翻模工艺

2

脚手架钢管

T

3.7

10

增加材料耗量

3

尼龙丝套

90

3

4

支撑筋

kg

1400

4.翻模施工优、缺点及工艺改进探讨

4.1优点

翻模施工可有郊消除砼表面气泡、拆装方便、缩短工期、成本低廉等优点。

4.2缺点

三峡右岸引水隧洞预建段底拱翻模经一年多的施工实践,存在以下问题:

4.2.1底拱翻模施工大都采用人工进行,用工较多,砼表面质量与施工人员熟练程度有关;

4.2.2砼体形控制较难,需使用大量的支撑和拉筋材料,材料耗量大;

4.2.3机械化程度低,工艺较落后,对长隧洞工效不高,且周转次数较少。

4.3隧洞底拱的翻模结构的改进

从分析比较表中可看出,当隧洞较短时,翻模具有工期短较经济的优势,但对于长隧洞来说,由于周转次数的增加。经济上就不占优势,且人工、支撑材料耗用较多。但由于翻模能有效地消除砼表面缺陷,对提高质量是有利的,所以有必要在长隧洞底拱砼衬砌中采用翻模,但从技术、经济和进度方面考虑,应对翻模结构进行改进,具体方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4.3.1使用底拱钢模台车进行改造,将面板设计可翻转模板或者是将底拱钢模台车加高,通过液压千斤顶提升分段模板,留够抹面空间;

4.3.2底拱翻模台车设计时,考虑砼初凝随砼入仓时间的不同有所不同,翻转模板可分段翻转。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文档管理

1、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下的文档管理新特点

1.1在办公自动化的环境下文件与档案的界限变的模糊。从这些意义上来说,档案就是有相关联互性的文件的集合。而规划整理和集中保存则是文件转化为文档的必要途径。但是在办公自动化的环境下,文件的规划整理和集中保存发生了变化。文件的生成是在设定好的系统环境下,文件的类型一目了然,规划、存储与阅读变得有序易控。档案是有相关联互性的文件,当文件的生成就是在共性的环境下时,文件其实就是档案,文件与档案已经是一体。

1.2在办公自动化的环境下文档的管理不再是档案管理部门的自己的事情。而是需要多部门多方面的参与在办公自动化的环境下催生了一种新的文件——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载体当然不是纸张,它涉及的方便也从单一的文件管理部门到文件管理、网络、信息技术等多个部门。脱离了其中任何一方,电子文件的管理都不完善。

1.3办公自动化对文档的标准和规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办公自动化的环境下文档管理有电子文档和纸质文件管理两部分。纸质文件的管理方式与之前变化不大,但新增加的电子文档管理则涉及较多部门。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的操作与管理都要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权限的划分,而且要在操作时能够体现。

2、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下的文档管理的优势

2.1文件的归档变的更容易。在传统方式文件的归档要先进行全方面的文件审阅,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在办公自动化实现的条件下,在设定条件下生成的文件本身就属于同一文档,不需辨别,在非设定条件下生成的文档,工作人员只需按照同一文档所要求的条件搜索点击归档即可,方便快捷。

2.2信息检索的效率提高了,档案的使用变的更加高效捷。如何从众多的文档中找出有用的资料一直是档案手工管理的难题。办公自动化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办公自动化可以实现关键字检索与指定类型的搜索,能够在极快的时间内多方位的检索到所有相关信息。搜索效率提高了,档案的使用也变的更加高效快捷。

2.3办公自动化系统稳定性高,文件管理更加安全可靠。传统文档是纸质版,容易受虫蛀、潮湿、明火、氧化、人为损坏等多方面的影响,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时间越长档案越易坏。办公自动化下催生的电子文档与之相比无疑具有很多的优势: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选择电脑、移动硬盘、光碟等多种载体,存储时间长不易损坏。传统的资料管理安全工作多靠人力,占用资源不说,漏洞多,安全系数低。办公自动化实现的情况下,档案管理系统可以设置保密系统,使用权限操作对不同的人员加以限制。能很好的避免资料外泄、数据篡改等问题。

2.4资源的共享变的更加快速与安全。日常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就必须使文档在地域上发生转移。多数情况下都是使用邮件来收发。受到距离长短的影响,邮递的时间也会发生变化。少则一天多则几天。而且在传递过程中邮件的损坏或者丢失是难以避免的。时间长且不安全,这些都影响了人们就行文档分享的意愿。电子文档则可以使用网络进行传递,时间不过几秒,文件也不会丢失受损,大大的提高了文件传递的安全性和实效性。

3、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下的文档管理措施

3.1提高企业管理者及公司员工的重视程度。一项工作开展是否顺利,离不开企业管理者是否足够重视并将工作落实到位,也离不开公司广大员工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档案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工作,与公司各项业务息息相关。因此,在现实工作中,不仅需要企业管理者在人力和物力上的投入,也需要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利用相关办公设备资源等协助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2普及档案教育,统一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企业须大力宣传档案方面的知识,譬如增加有关档案方面知识的培训,让更多的员工了解国家及行业关于档案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实施力度;同时,要建立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并切合自身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及分类方案,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加深员工对办公自动化的熟悉程度。要想办公自动化在企业中运行妥当,不仅须加深广大员工对办公自动化的了解程度,还必须提高员工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对办公设备等设施的运作熟练程度。要做到让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参与到办公自动化这个工作模式中去,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电子网络与档案管理在工作中、相辅相成的目的。

3.4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基础建设。当今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趋向于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录入资料、搜索条目等,有的企业甚至要求用扫描档案资料的方式,来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料辅助开展工作。简明来说,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改变,日后将逐步实现档案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的紧密结合,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地快捷简便。所以,企业必须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基础建设,让办公自动化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强大后盾保障。

3.5注意做好信息保密工作,以防泄露机密。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普及到各个阶层,但其安全性和保密性仍比较差。特别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大部分工作需要互联网来支持,很多信息资料都必须通过互联网来获取。这样一旦与互联网连上,就很容易导致企业机密泄露。建议的做法是,有装载档案系统的计算机必须与外网隔绝,这样子才可以断绝与外界的联系,阻止黑客的入侵,从而防止公司机密外泄。因此,做好保密工作是尤为必要的。

3.6完善对电子文件档案的监督管理职能。实体档案由于多是纸质文件,较容易遭受火、水、虫等灾害的破坏,而且如果档案文件多次被借阅,也容易造成资料缺失、纸张损坏的可能。因此,现在的档案管理,比较偏向于电子文档的保存,是以实体与电子文件共存的方式,来进行文件资料的保管工作。但是,电子文件又由于使用计算机等设备设施的缘故,容易因为计算机系统瘫痪等原因而造成文件遗失等。所以,必须完善对电子文档的监督管理职能,日常工作中,做好电子文件的分类归档特别是备份工作,确保文件完整无缺。

第8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提高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迅猛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就是运用了具有自动检测功能与自动控制功能的电气装置,可以实时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调节、控制、及监控。在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的同时,通过信息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工程的远程控制与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自动化的电网配置、配电网技术协同工作。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对电力工程的各项信息进行统计、收集、分析从而加强电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减轻了以往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充分利用电力工程中的自动化设备进行监督,在面临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采取信息处理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地处理。而配电网技术可以配合电气自动化技术改善城乡配电网,加强城乡电力网络运行工作,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城乡电网中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从电气开关到电力工程都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身影。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电力工程的不断发展。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变电站及配电自动化的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从而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减低了变电站及配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变电站及配电站人员的安全性及整个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不仅如此,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多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安全检测以达到高效控制的目标。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通过新型的设备代替以往的电磁式装置从而使得现场的监视操作更加智能化、可视化。变电站自动化除了满足变电站运行操作任务外还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监控设备的更新,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提高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降低运行维护的成本,高质量输电过程,经济效益提高很多。

2.2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电网的总调度能够通过大屏幕显示器、计算机服务等自动化系统对电网进行远程监控。根据电力工程中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监控电网的实时状态。通过各个分系统传送的电力工程中的生产数据、控制发电的数据,对电力工程整个系统进行评估、调配和预测,从而减少了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电力故障及异常情况,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作出判断,检测更加及时。从而减少了电力工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事故。另外,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对整个电网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调度从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的采集信息,找出电气事故的发生地并提出应对措施,防止事故的扩散,减低影响。

2.3分散测控系统自动化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的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通过太网、过程控制单元、工程师工作站、高速数据通讯网等对分层对电厂的生产状况进行测试和控制。经过过程控制单元可以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接受热电阻、热电偶、电气量等信号,处理运算的结果、参数等,通过这种方式对电网进行监控,从而提高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检测、保护和控制功能。

2.4计算机自动化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引入了计算机操作系统,通过微型计算机让整个电力系统自动记录、反馈电气设施的实际工作情况。同时,对反馈信息进行的误差判定。加强软件的查找、分析、测算的应用,从而在电力工程中实现操作技术的使用性,更加便于电力工程的管理。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还要注意对监控方式、现场总线监控进行设计。只有全面加强电气设备的监控信息及监控方式,才能提高监控系统的效率以及整个系统稳定性、可靠性。

2.5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9篇

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的方法很多,“动态博弈网络技术”问题是研究在进展过程中,项目内容动态变化下的网络技术,包括在动态网络下阶段状态的评估定级、关键链的管理、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等主要问题。动态博弈网络技术常常用于突发事件的管理,突发事件管理的博弈双方为“突发事件”与“突发事件管理者”。针对于我国石油供应危机所对应的突发事件及其应对可看成双方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又由于应对主体需利用资源的调度去减缓或消除危机,故可利用网络计划予以刻画。这一过程会随着应对主体的应对而使博弈双方的博弈地位不断地发生变化,动态博弈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然。

二、基于动态模拟网络技术的国外石油供应策略

根据动态博弈模型,对我国石油开发策略的选择进行博弈分析。设定:

1.局中人。

“危机管理者”与“危机事件”,其中“危机管理者”为我国政府,“危机事件”为石油供应危机。

2.策略空间。

危机事件:根据我国进口石油运输线路的安全情况,将石油供应危机事件划分为两种状态S1、S2,危机事件的状态空间表示为S={S1,S2},其中S1代表我国石油进口通过马六甲海峡处于正常通航条件下的石油供应状态;S2代表马六甲海峡处于不能正常通航条件下的石油供应状态。两种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为pij(i,j=1,2)。危机管理者我国政府在石油供应危机中可选择的策略。

3.石油供应量与保障率的关系。

根据策略选择的不同,石油供应保障的程度也不同。石油供应保障程度用供应保障率表示,其取值范围为0到100%;按照我国石油的需求量与各方案的相关因素,结合专家调查法确定石油供应量与保障率之间的关系。

4.方案评价。

根据我国石油进口各路径、管线的长度、运输能力、预期投资及成本等因素对各方案评价。假定博弈双方危机管理者(我国政府)与危机事件(石油供应危机)共进行两轮博弈: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危机管理者先将本国生产的石油用于消费,将其记为方案Ⅰ;在博弈的第二阶段,我国政府有五大类方案可供选择,即{d1,d2,d3,d4,d5}。按照方案的评价结果d1,d2为较优的备选方案,分别将它们记为Ⅱ,Ⅲ;由此形成的博弈第一阶段的策略空间为{Ⅰ},在博弈的第二阶段的策略空间为{Ⅱ,Ⅲ}

5.支付函数。

设危机管理者的支付向量为二维向量,其中第一分量表示供应保障率,第二分量表示成本。

6.状态转移函数。

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危机事件以概率pi选择第i种危机状态,定义第二阶段的状态转移函数为pij=(fa1,i,j),其中,a1表示在博弈第一阶段针对危机采取某种方案后预计达到的保障率;i表示转出状态,j表示转入状态。根据预先的信息设p11=0.95,p12=0.05;p21=0.5,p22=0.5。

7.两阶段动态博弈过程及支付情况。

8.危机管理者的决策目标、决策准则与预案的生成。

(1)决策目标:在第二阶段博弈结束后,石油供应危机应能被控制(即第二阶段的预期保障率要尽可能达到100%),在此约束下成本越小越好。如果第二阶段博弈结束时保障率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可以通过支付较高的补偿成本,预计补偿1%的保障率所需支付的成本为5单位,决策准则采用期望成本最小原则,成本用C表示。(2)预案生成。通过计算、比较可知:如果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危机事件以状态S1出现,则危机管理者的最优策略是在博弈的第一阶段选择方案Ⅰ,在博弈的第二阶段选方案Ⅱ;如果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危机事件以状态S2出现,则危机管理者的最优策略是在第一阶段选择方案Ⅰ,在博弈的第二阶段选方案Ⅲ。即若我国石油进口通过马六甲海峡处于正常通航条件下,我国政府的选择为在利用本国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建设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石油管道的力度;而在马六甲海峡处于不能正常通航条件下,我国政府的选择为在利用本国石油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建设中缅线,即把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经远洋油轮从印度洋运至缅甸实兑港输送上岸,再通过长达900公里的输油管线经过缅甸曼德勒、云南瑞丽,直达昆明,或延伸至重庆。

三、结论

1.我国石油供应危机事件可以博弈双方危机管理者(我国政府)与危机事件(石油供应危机)进行动态博弈来模拟刻画。

2.在马六甲海峡处于不能正常通航条件下,我国政府的选择为在利用本国石油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建设中缅线。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