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一心理课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0: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一心理课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一心理课论文

第1篇

(1)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作为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以便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诱导。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其次,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但是学校对在行为上过于放荡,思想工作又长期失控的个别学生按有关规定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也是必要的,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一些挫折教育、自立锻炼以及心理调节培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的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2)学校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群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否重视激发、培养和发挥其成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在工作或学习上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只有使那些厌学的学生充满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使其严于律己,勤奋学习,推动其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学校是执行社会化使命的专门群体,教师对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以自我意识的社会化方式去影响学生,多做点思想教育工作,多启发诱导,排除其自卑、厌学等心理障碍。其次,学校要用得当的奖惩方式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奖惩方式的实施,个体受到感化,久而久之,个体就会慢慢地从社会群体的心理行为规范变成个体的心理行为规范,达到改变厌学的目的。

(3)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作为思想活跃的中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接受,而企望通过课外活动或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来获取其需要,印证所学的知识,这就大大激发其学习动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勤学成才”等为主题的讲故事、演讲、读报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可以结合教材,组织、布置或指导学习,有目的地到外地或家乡进行社会调查,搞一些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其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类组织兴趣小组或特长班,让学生充分施展其才华,以此推动学生勤学。

第2篇

一、农村初中生厌学现象及成因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我们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校甚至还很严重。面对严重的厌学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及家长均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加强德育工作、严格控制辍学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娱乐场所管理等,但是收效并不显著。这需要我们对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

1 主观原因:(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2)学习方法不当,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

2 客观原因:(1)社会原因。①受社会“流行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②受校外玩乐场所如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等影响,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③受毕业分配,就业难及滥招生影响。④受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然较为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

(2)家庭因素。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此外,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习。而农村初中不少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的关爱缺失,厌学更是严重。

(3)学校原因。①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②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

二、解决厌学心理的对策

鉴于以上对厌学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解决厌学心理问题,应采取如下相应的对策。

1 把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放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突出地位来抓。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有发奋进取的欲望。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言行,活动的指导,推动和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使个体正确地,认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身份和作用,可以帮助个体确立起正确的生活目标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可以使个体建立起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个体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2 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其次,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但学校对在行为上过于放荡,思想工作又长期失控的个别学生按有关规定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是必要的。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些挫折教育,自立锻炼以及心理调节培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的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3 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群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否重视激发,培养和发挥其成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工作或学习上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只有使那些厌学的学生充满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使其严于律己,勤奋学习,推动其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首先,学校是执行社会化使命的专门群体,教师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自我意识的社会化方面,可以多做点思想教育工作,多启发诱导,排除其自卑,厌学等心理障碍。其次,学校要用得当的奖惩方式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4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课余时间是第二课堂,课余活动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作为思想活跃的中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接受,而企望通过课外活动或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来获取其需要,印证所学的知识,这就大大激发其学习动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勤学成才”等为主题的讲故事,演讲,读报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可以结合教材组织,布置或指导学习有目的地到外地或家乡进行社会调查,搞一些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其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类组织兴趣小组或特长班,让学生充分施展其才华,以此推动学生勤学。

第3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新生;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17-02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加大;同时独生子女和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增多,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加之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和手段比较滞后,德育工作远未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使得心理教育面临新的课题和任务,同时也对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挑战。

一、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现状

根据我院近三年来的新生问卷调查,每年都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且人数逐年增加。同时根据我院每年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人数统计,有超过55%的咨询学生都是大一新生,因此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二、高职院校新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中学时代由于竞争淘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现实的不情愿,而升入大学后,生活和学习的条件及环境变了,自身的社会角色变了,家庭和社会的要求也变了,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的适应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

1.环境适应问题。高职新生面临的第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环境的变化。多数学生从中小城市、乡镇农村到大城市读书,在家庭所在地就读的高职生也从走读变成住校。能否适应新环境,就成了高职生们必须迎接的第一个挑战。从自然环境上来说,大多数学生属于异地求学,他们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从东西南北汇聚到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学校,气候、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有较大改变。

2.学习问题。刚进入高职的新生,满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来。由于高职的学习方式和中学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学习的压力特别大,从而产生焦虑、郁闷、厌学的情绪,并逐渐失去自信,甚而怀疑自己的能力。高职自习课、课外活动增多了,很多学生却不知道该去做什么,觉得十分茫然。

3.人际交往问题。进入大学后,人际关系的类型、交往方式都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大学校园比起中学来说更接近于社会,同学来自于全国各地,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思想观念、语言都会有一定差别,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挫伤,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则是因为交际能力欠缺,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够积极主动,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是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他们在同学中不被理解而被排斥,久而久之就产生被冷落或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自我定位问题。高职新生产生自卑心理往往是由于自我定位的改变而导致。在大学以前,学生受周围老师、同学的喜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进入高职以后,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在其他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能更受推崇。而那些来自偏远贫困地区或者一心埋头苦读而很少注意全面素质发展的学生,深感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劣势而滋生自卑心理。另外,还有一些学生高考发挥不理想,没有被录取到理想的学校或专业不接纳、不认同,心理上的抵触情绪比较严重,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自卑感。

三、团体辅导在高职新生班级中的运用

1.团体辅导有利于消除陌生感,融入集体,加强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过分依赖手机和网络,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似乎可以填充很多新生的业余时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明显变少。很多学生一学期甚至更长时间以后,还是只熟悉本宿舍的同学,交流的范围很小。通过团体辅导,每次都让学生打破宿舍团体,和其他同学组成小组,不断扩大交往的圈子。设计“名字滚雪球”、“内圈外圈”活动,强调学生的微笑和真诚,在不断的重复中,结识更多的学生,消除陌生感。对于相对内向的、人际交往有压力的学生在不断地向别人自我介绍、听别人自我介绍中,虽然只是简单的重复,但是通过眼神,能观察并学习到别人交流的方式,逐渐消除内心的疑虑,可以更大胆地和人交往。

2.团体辅导有助于增强合作,增加集体荣誉感。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凝聚力差、集体荣誉感不强的问题,这可能和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的教养方式等有关,学生缺少合作意识,我行我素,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总抱着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班级活动仅靠几个班干部在维持。因此首先设计活动“爱的抱抱”,让学生体验到孤独和失落,渴望拥有集体的感觉。其次通过“队旗设计”、“同舟共济”、“怪兽”等活动,在学生展示作品时,充分体验到因团队合作而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不断提高集体荣誉感。

3.团体活动有利于发现自身优点,增强自信,合理自我定位。首先就目前高校的录取顺序来看,高职院校的录取排在后面,因此,相对来说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普遍是文化基础不太好的一批学生,高职生大多被认为是“高考的落榜生”,这加剧了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很多学生形容自己的将来是“前途无亮”。同时,高校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得分数不再是评判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这使得很多以前只会读书没有很多兴趣爱好的学生,看到别人每天生活得很丰富,也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在大学里不知道可以干什么。因此设计活动“天生我才”、“优点轰炸”等,通过自我的审视和同学真诚的赞美,能发现自己以往忽略掉的长处,增强自信。

4.团体活动有助于增强彼此信任,改善人际关系。“90后”学生独立意识强,加之家庭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很多学生觉得现在凡事都要靠自己,别人都是靠不住的。很多学生在实际咨询中经常会提到“我觉得我很真诚地对待别人,可是别人都好有心机,我觉得我没办法相信他们了”,大学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淡。因此在班级中设计“互助圈”、“信任背摔”、“疾风劲草”、“盲人之旅”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带动个体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新生班集体形成初期,充分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将对加快新生适应,合理定位自我,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合作与信赖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2]鄢呈玥,蒋宇.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J].心理健康,2007,(1-2).

[3]朱静.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第4篇

由于我出生并成长于农村小镇,父母均不识英语,自幼缺乏学习英语的土壤。邻居小伙伴的父亲为英语教师,那个小伙伴在幼儿园之前即可熟背英语字母歌,我当时颇为羡慕,惊为天人。当时小学并未开设英语课,我在中学之前连英语字母都认不全,很是惭愧。1984年我进入镇上的一所普通中学,才开始接触英语。启蒙老师是我当时的班主任张文彦先生。先生毕业于一所中专院校的中文专业,并未学过英语。分配到镇上时,镇上不缺语文教师,缺英语教师。先生遂开始一边自学英语,一边教授学生。印象中先生教学比较活泼,所以大家并不讨厌英语课。当时流行一部台湾电影《搭错车》,其中由苏芮演唱的主题歌《酒干倘卖无》红遍大江南北。一次课上,忘记何故先生竟然唱起此歌,引得全班瞠目,至今历历在目。自此以后,嗓音大气飞扬、高亢入云的苏芮一直是我最爱的女歌手,无人能出其右。

初二结束的暑假,南开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的二哥带我去看了一部美国电影《罗马假日》,电影里那世外桃源般的纯真爱情故事让我艳羡不已。于是,这部电影成为我至今最爱的电影,影片里英俊潇洒的格列高里・派克与人间天使奥黛丽・赫本成为我最爱的男女演员,无人可以取代。这部电影也开启了我最大的一个业余爱好――看英语电影,并使我间接对英语开始有了一些好感。我始终坚信:一切方法皆是可有可无的天际浮云,发自肺腑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也不例外。

1987年初中毕业,我由于成绩较好,考入当年全市排名第一的重点中学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1990年我参加高考时该校排名全省第二。进入全市重点,我才见识到人外有人!高一时我在全校成绩最差的四班,高一结业时我在全班60人中排名第26位,数学仅55分,物理才57分,感觉自己前途渺茫。当时我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异常严重,沉迷唐诗宋词中无法自拔,厌学情绪高涨。高二的12月,有一晚实在忍无可忍,我找到父亲,明确要求退学。“退学之后做什么?”“读唐诗!”“唐诗不能当饭吃啊!”之后父亲说了一段至今令我刻骨铭心的话:“孩子,咱们家一没有钱,二没有关系。如果考不上大学,你只能去当个工人!”面对冷冰冰的现实,我跑到外面的街上痛哭,没有人能帮我。

第二天,我选择奋起直追!英语是我认为最简单的一门课,花的时间也最少。每天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几乎从来不学英语,只是每天早自习七点半到八点时坚持晨读,背熟了高中三年全部六本英语教材。我坚持每天复习昨天背过的文章,每周一复习上周背过的文章,期末复习半年背过的所有文章。英语考试也成为最轻松的游戏,完全按照语感做题,不需思考,正确率极高。我的总成绩也从全班第26名跃升至全年级前5名。

高中时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李白一样的诗人,“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高考前,班主任建议我报考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被我断然拒绝,我给出了一个年少轻狂的理由:“如果那样,20世纪的中国就没有诗人了!”当时我决意要报考自小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不过最终被我的偶像二哥劝止。二哥认为我高中已经读完《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参考资料》等几乎全部中文系本科教材,重学无益。应该读英语专业,博览英美文学原著,“双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读宇宙文章”。年轻气盛的我颇为心动,转而改考英语专业。

1990年高考题目很难,满分为640分,一本线为444分,重点线为461分。我一举估分515分,估分为全校第一。本想报考北大英语专业,但全省只招四人,本校就有四人报考,风险颇大。一时冲动,我决定改报当年总分要求更高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分数下来,自己多估了30分,实际考了489分,英语得了89分(满分为100分),被北外录取。当年河北省文科类及外语类总分状元也在我们学校,总分535分,但英语考了77分,最后该同学上了北京大学英语专业。

高中学习英语的经历使我至今坚信:背诵是提高英语实力和考试分数最好的方法。

北外的学习生涯是我人生中学习英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北外英语系1990级共120人,46位男生,74位女生,我才真正见识了“天外有天”。我的同学中有当时外交部翻译室主任的弟弟,有莎士比亚作品的最牛中译者朱生豪先生的唯一嫡孙,有北外教授子弟以及各地高考状元。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同学中有几十位杭州、南京、长春、武汉等外国语学校以及北京四中等全国名校的保送高才生,从小精研英语听说读写,进入大学时的英语水平就相当于英语系大二学生水平,令我们这些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望洋兴叹。

当时的北外,大师云集,灿若星河。北外的三大英语泰斗――语言学泰斗许国璋、英国文学泰斗王佐良、美国文学泰斗周珏良如三足鼎立,遗憾的是三位泰斗当时已经不给本科生上课了。数十年来,《许国璋英语》风行全国,妇孺皆知。学校曾经组织全校学生在大礼堂聆听许先生的讲座,讲座内容我已经几乎全部淡忘,只记得先生登台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提了一下裤子,感觉煞是亲民。我还曾在窗外偷窥过王佐良先生给研究生上课。我在校园中也常偶遇陈琳、张道真、薄冰等语言、语法界泰斗。当时的北外不愧为英语爱好者的天堂!

给本科生授课的教师也是群星璀璨。文坛泰斗冰心先生的两位女儿吴冰与吴青教授美国社会课程,英文写作权威熊德倪先生教授写作课程,当时北外英语系主任、《新概念英语》中文合著者、美国博士何其莘先生教授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名宿钱青先生教授美国文学,主持人杨澜女士的父亲杨鑫楠等先生教授英语精读。而当时的青年教师现在已经成为北外的资深教授,如侯毅凌老师、申雨平老师、李又文老师、王一虹老师。20年之后,对于这些老师我仍然记忆深刻。

当时的北外名闻遐迩。1990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次主持人大赛,1986级北外大四学生杨澜一举拿下一等奖,1988级北外大二学生、后来的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荣获三等奖,在全国引起一阵轰动。我入学时,杨澜已经毕业,校园中倒是常常可以见到许戈辉的身影。1992年,现在蜚声国内的湖南卫视当家主持何炅进入北外阿语系,住在我的楼下。每天傍晚吃饭的路上总是能听到校广播站主持人何炅独特的声音。上学期间,央视举办了一次全国小品大赛,何炅拿了大奖,闻名全国。

的全国考研英语命题组组长。由于自己在上大学前没有专门学习过语音,天赋也欠佳,我的语音不是很好。吴教授从全班20位同学中选出四位语音欠佳的同学下课单独辅导,我“荣”列其一。每天下课后我反复跟读模仿张冠林先生的《语音入门》,屡屡模仿却不能过关,自己心里颇为焦急。经过半年的训练,考试才得以合格。只是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语音阴影,此后我一直认为自己语音有问题。

听力也是印象最深的课程之一。有一门听力课程每周两次课,每次课的时间为两小时,要求学生全文听写正常语速的BBC、VOA新闻。由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这门课对我是个极大的挑战。于是,我课下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语音教室,那里有浩如烟海的英语磁带,我与大家争相借阅聆听,设法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那时,一位叫做梁艳的年轻听力老师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梁老师教学风格异常活泼,大家都非常喜欢。很多时候当我们愁眉苦脸地进入听力教室时,梁老师会兴奋地告诉我们:“孩子们,今天咱们不听写新闻了,看美国电影!”这是我们最喜欢听到的消息。有一节课,梁老师让我们用英语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班上两位女生谈论的是当时穷困潦倒、其貌不扬、一无所长、无比叛逆的王江涛,而我用英语介绍的是古往今来我最爱的朋友――庄子。虽然小时候,我的一只耳朵被顽皮的小朋友掏坏过,但由于对梁老师的喜爱,听力课程成了我大学期间成绩最好的一门课,5分制中,我常常可以获得5或5-的成绩。

大学时,口语是我学得最差的一门课之一。当时学校规定,从大一到大四,每位学生每天必须和同班的一位异性练习一小时口语,全班所有男生和女生每天轮换,地点不限。现在想来,这倒是谈恋爱的好机会。可惜当时女生们似乎都瞧不上我们这些土得掉渣的男生,而男生也看不上那些趾高气扬的女生,恋爱的人并不是很多。多年之后,当我们重新聚首,却感觉男生人人英俊潇洒,女生个个性感漂亮,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比较而言,英语精读是大家普遍不太喜欢的课程,每周五都要进行一次小测验,计入期末总成绩,每次测验前我都如临大敌。当时我上这门课时经常趴在桌上睡觉或默写唐诗宋词,现在回想起来很是后悔。如果当时知道自己以后会以英语教学为生,我应该会学得异常刻苦。当时北外每班只有20人,小班教学,班上有人睡觉,老师应该是一目了然。但现在想来惭愧的是,没有一位老师因为学生课上睡觉批评过任何一位学生。这一点我望尘莫及,如今在新东方教学十年有余的我,即使看到500人的班上有人睡觉或玩手机,仍然心中不爽。

相反,英语泛读课是很多同学喜爱的课程。大学前两年我们不分专业,重在夯实英语基础,大三分为英美文学、翻译、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关系等几个专业方向。我自然选择了英美文学专业,每周泛读的书目就是英美文学名著,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呼啸山庄》《双城记》等。我们课下泛读,课上讨论,最后还有期末考试。由于老师多是女教师,泛读书目多为爱情文学,令我们这些“清高”的男生很是痛苦。

第5篇

论文摘要:笔者通过对数百份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到大学“职前教育”的现状,试图探究大学“职前教育”概念、大学职前教育存在的意义以及在大学开展“职前教育”模式。

当前,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能在就业以前接受到全面的大学“职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的找到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的理论以及实践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挖掘职业潜力,确定职业定位,找准职业走向,使得大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尽其所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成就最大的伟业”,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今年来,各高校大学纷纷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职前教育”,有的学校以系列讲座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有的学校已将就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作为选修课或必选课开设。南京仙林大学城聚集了近10万大学生,专业涉及文、理、工等多学科,多所高校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前教育活动。本文作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职前教育的现状及大学生对职前教育的态度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发出1000份问卷,遍及多所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占93%。论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调查结果

1 大学生对职前教育的了解度。大学生对职前教育的了解仍然处在较低水平。从调查来看,2.1%同学对职前教育非常了解并且很清楚职前教育的具体形式与内容,58.51%同学对职前教育一般了解,但不清楚具体内容,35.11%同学对职前教育并不了解,还有4.26%的同学没有听说过职前教育。从调查获得的资料来看,同学们对职前教育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听说过”但对具体职前教育内容等实质性问题却是“一知半解”。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普遍的职前教育,培养学生自觉接受与完成职前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学校开展相关的职前教育的频度。有9.57%的院系经常性开展,62.77%院系只在特定的时期针对特定的人开展,27.66%是没有系统的相关课程,并很少开展。

3 大学生职业讯息获得的途径。从调查资料反映的数据信息来看,大学生获得职业讯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报纸杂。这个比例占到了52.44%;除此之外,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职业讯息的占到了21.95%;通过参加校外的职前教育培训机构获得职业讯息的占到了17.07%;也有8.54%的学生对职业讯息并没有实地去搜寻过,这个比例占到了8.54%。

4 大学生眼中适合开展职前教育的时间。这里的“职前教育”针对的是大学生,所以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职前教育”开展时间的把握对大学里更有效的开展“职前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从大二大三就开始之前教育应该是最合适的时间。21.28%的学生主张在大二上即开展职前教育培训:巧合的是,同样是21.28%的同学主张在大二下开展,有25.53%的学生主张开展职前教育活动,支持率最多;除此之外,7.45%的同学主张大一上即大学刚入校即开展职前教育相关课程;8.51%的同学主张大一下开展;11.70%主张在大三下;只有3.19%的同学主张在大四上开展职前教育活动。

5 大学生较倾向的“职前教育”模式。46.81%的学生比较倾向于实践大于理论的模式,32.98%的学生认为需要理论跟实践相持平是最好的,8.51%的同学认为理论要大于实践,11.70%的同学觉得只要有提升,什么方式都可以。

同意建立职前教育网络课堂的人数占到17.25%,希望有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开展相关课程的占到29.66%,赞成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素质拓展活动的占到了20.32%,期望有计划的提供更多实践活动的同学占到了30.72%,而建议实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的占到了9.2%。

二、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学里“职前教育”还是一个新名词,而实施专门的大学“职前教育”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笔者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薄探究。

1 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自古以来,我国儒学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及求取功名作为基本的求学准则,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近代中国大学,因为大学生人数较少,就业的顾虑较少。但近年来,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转型,与之相适应的大学教育体制也在慢慢发生变化,逐渐取消了国家安排工作代之的时需要学生自己走出校门,走向市场推销自己,自谋生路。这就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顺应社会的发展,为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锻炼。而现在的大学教育依旧还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依旧把读书看成是最重要的,而相应的对学生能力方面的锻炼相对而言弱很多。这使得很多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很难达到社会对他们的能力要求,成了无用之才。所以,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2 应试教育后期逆反。应试教育体制下出来的不少大学生,往往自进入大学第一天,就开始了与传统的高压式学习模式的对抗,以作为对这些年来受应试教育压迫的反抗。他们开始厌学、逃课,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打算,没有规划,没有设计。作为应试教育出来的一代,他们更多的是学习如何去机械的记背知识,而很少会去灵活应用知识,缺乏自己思索探究的能力。前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唤醒大学生“职前教育”意识也是一种无形的阻碍。

3 大学生对身份转化意识薄弱。大学不仅仅是进行更高层次进修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人在一生中重要的转型期;大学里如何发展,如何去挖掘自己意味着四年之后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路途。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很多人由于出现逆反心理,不会去规划自己的路途,并没有意识到身份转化是需要在大学完成的。“大学是一个中介口,在这个中介口中需要不断的磨炼自己以期获得成为社会人的能力,完成完美转型。”大学生对身份转化意识单薄也是产生阻碍大学开展“职前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大学“职前教育”还处在初期的发展阶段。我国现在正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阶段,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各个大学也在不同程度的开展创新性教育,而大学“职前教育“作为一个新名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处在改革前言上不被广大同学老师接受有其自身的时间性空间性问题,也是教育改革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由幼小到成熟的过程。所以说从大学“职前教育”自身来说也是原因之一。

三、建议

笔者认为,“三位一体”的方式比较适合我国当前的大学“职前教育”。所谓“三位一体”是指将网络课堂,理论课程,实践活动三者相结合,共同起作用,均衡发展。

建议学校加快形成一套制度化的大学职前教育体系,应当从大学生一入学就逐步进行“职前教育”,通过形式丰富、引人入胜的网络课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趋向教育;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挖掘学生的职业潜质;最后,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理论学习可以通过博雅课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选修课程、辅修课程进行开设。学校应该通过跟社会各种机构联合,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获得经验,提升能力更职业素养。

我国大学职前教育刚处于起步阶段,及时了解大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对于及时调整教育政策、提高教育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致谢:南京师范大学博雅课程建设项目资助:南京师范大学“科学思维与方法”博雅课老师,地科院,GIS科学院院士汤国安教授的指导与赞助。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摘要:笔者通过对数百份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到大学“职前教育”的现状,试图探究大学“职前教育”概念、大学职前教育存在的意义以及在大学开展“职前教育”模式。

当前,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能在就业以前接受到全面的大学“职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的找到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的理论以及实践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挖掘职业潜力,确定职业定位,找准职业走向,使得大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尽其所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成就最大的伟业”,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今年来,各高校大学纷纷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职前教育”,有的学校以系列讲座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有的学校已将就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作为选修课或必选课开设。南京仙林大学城聚集了近10万大学生,专业涉及文、理、工等多学科,多所高校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前教育活动。本文作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职前教育的现状及大学生对职前教育的态度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发出1000份问卷,遍及多所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占93%。论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调查结果

1 大学生对职前教育的了解度。大学生对职前教育的了解仍然处在较低水平。从调查来看,2.1%同学对职前教育非常了解并且很清楚职前教育的具体形式与内容,58.51%同学对职前教育一般了解,但不清楚具体内容,35.11%同学对职前教育并不了解,还有4.26%的同学没有听说过职前教育。从调查获得的资料来看,同学们对职前教育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听说过”但对具体职前教育内容等实质性问题却是“一知半解”。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普遍的职前教育,培养学生自觉接受与完成职前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学校开展相关的职前教育的频度。有9.57%的院系经常性开展,62.77%院系只在特定的时期针对特定的人开展,27.66%是没有系统的相关课程,并很少开展。

3 大学生职业讯息获得的途径。从调查资料反映的数据信息来看,大学生获得职业讯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报纸杂。这个比例占到了52.44%;除此之外,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职业讯息的占到了21.95%;通过参加校外的职前教育培训机构获得职业讯息的占到了17.07%;也有8.54%的学生对职业讯息并没有实地去搜寻过,这个比例占到了8.54%。

4 大学生眼中适合开展职前教育的时间。这里的“职前教育”针对的是大学生,所以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职前教育”开展时间的把握对大学里更有效的开展“职前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从大二大三就开始之前教育应该是最合适的时间。21.28%的学生主张在大二上即开展职前教育培训:巧合的是,同样是21.28%的同学主张在大二下开展,有25.53%的学生主张开展职前教育活动,支持率最多;除此之外,7.45%的同学主张大一上即大学刚入校即开展职前教育相关课程;8.51%的同学主张大一下开展;11.70%主张在大三下;只有3.19%的同学主张在大四上开展职前教育活动。

5 大学生较倾向的“职前教育”模式。46.81%的学生比较倾向于实践大于理论的模式,32.98%的学生认为需要理论跟实践相持平是最好的,8.51%的同学认为理论要大于实践,11.70%的同学觉得只要有提升,什么方式都可以。

同意建立职前教育网络课堂的人数占到17.25%,希望有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开展相关课程的占到29.66%,赞成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素质拓展活动的占到了20.32%,期望有计划的提供更多实践活动的同学占到了30.72%,而建议实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的占到了9.2%。

二、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学里“职前教育”还是一个新名词,而实施专门的大学“职前教育”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笔者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薄探究。

1 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自古以来,我国儒学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及求取功名作为基本的求学准则,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近代中国大学,因为大学生人数较少,就业的顾虑较少。但近年来,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转型,与之相适应的大学教育体制也在慢慢发生变化,逐渐取消了国家安排工作代之的时需要学生自己走出校门,走向市场推销自己,自谋生路。这就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顺应社会的发展,为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锻炼。而现在的大学教育依旧还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依旧把读书看成是最重要的,而相应的对学生能力方面的锻炼相对而言弱很多。这使得很多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很难达到社会对他们的能力要求,成了无用之才。所以,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2 应试教育后期逆反。应试教育体制下出来的不少大学生,往往自进入大学第一天,就开始了与传统的高压式学习模式的对抗,以作为对这些年来受应试教育压迫的反抗。他们开始厌学、逃课,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打算,没有规划,没有设计。作为应试教育出来的一代,他们更多的是学习如何去机械的记背知识,而很少会去灵活应用知识,缺乏自己思索探究的能力。前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唤醒大学生“职前教育”意识也是一种无形的阻碍。

3 大学生对身份转化意识薄弱。大学不仅仅是进行更高层次进修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人在一生中重要的转型期;大学里如何发展,如何去挖掘自己意味着四年之后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路途。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很多人由于出现逆反心理,不会去规划自己的路途,并没有意识到身份转化是需要在大学完成的。“大学是一个中介口,在这个中介口中需要不断的磨炼自己以期获得成为社会人的能力,完成完美转型。”大学生对身份转化意识单薄也是产生阻碍大学开展“职前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大学“职前教育”还处在初期的发展阶段。我国现在正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阶段,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各个大学也在不同程度的开展创新性教育,而大学“职前教育“作为一个新名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处在改革前言上不被广大同学老师接受有其自身的时间性空间性问题,也是教育改革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由幼小到成熟的过程。所以说从大学“职前教育”自身来说也是原因之一。

三、建议

笔者认为,“三位一体”的方式比较适合我国当前的大学“职前教育”。所谓“三位一体”是指将网络课堂,理论课程,实践活动三者相结合,共同起作用,均衡发展。

建议学校加快形成一套制度化的大学职前教育体系,应当从大学生一入学就逐步进行“职前教育”,通过形式丰富、引人入胜的网络课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趋向教育;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挖掘学生的职业潜质;最后,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理论学习可以通过博雅课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选修课程、辅修课程进行开设。学校应该通过跟社会各种机构联合,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获得经验,提升能力更职业素养。

我国大学职前教育刚处于起步阶段,及时了解大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对于及时调整教育政策、提高教育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致谢:南京师范大学博雅课程建设项目资助:南京师范大学“科学思维与方法”博雅课老师,地科院,GIS科学院院士汤国安教授的指导与赞助。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求职;心理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金融风暴的来袭,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前所未有,尤其是高职毕业生,随着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的萎缩倒闭,一时间很难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矛盾、自卑、盲从、焦虑、抵触等不良情绪,此时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这一特殊社会背景下的学生加强关注,积极的给予干预和疏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就业环境,最终在就业的激流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高职学生求职中常见不良心理

1.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是毕业生在求职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之一。论文百事通如:毕业在即,是选择专升本呢,还是直接就业,二者均有其利弊,即内心产生“双趋-双避式”冲突,此时个体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也有的毕业生在学校里读书时,感觉良好,一心抱着毕业后进城市大公司,找份体面舒适的工作,当真正步入社会时,才发现工作难找,好工作是难上加难,人多岗位少,竞争是如此的激烈,此时就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随之而来是悲观失望、绝望迷茫等不良情绪。

2.攀比心理

毕业生在求职中攀比心理非常普遍,而这种攀比往往是不客观的,倾向于眼前利益(如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的比较,而没有充分考虑个人特点及职业发展前景。如A同学所在的公司实习期没有工资,但是对实习生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规划;而B同学所在的公司实习期工资为1000元,但是公司却没有对其职业发展作出具体的规划。此时,A同学往往会感到心理不平衡,很想换个跟B同学一样有工资的公司,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职业发展前景问题,最终,由于过于挑剔,而失去了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3.自卑心理

高职毕业生的自卑心理往往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职教育缺少全面正确的认识,对高职教育缺少认同感,认为自己读的是三流学校,档次低于普通本专科院校;二是求职受挫后,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不被社会认可,产生无价值感;三是自身身体存在某些缺陷或者在校表现不够突出,求职过程中缺少自信。

4.逆反心理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自我期望值高,很多毕业生很难找到他理想中的工作,甚至连湖口的工作都难找,此时部分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把找不到好工作归咎于学校教育和体制问题,认为是学校耽误了其美好前程,于是对与学校相关的人和事均会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客观地评价事实,不愿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配合学校办理毕业生相关的手续,最终导致无法正常毕业。

5.盲从心理

由于毕业生缺少正确的自我评估,自我认识不足,对就业环境缺少分析,导致求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盲从现象,认为大部分人的选择就是正确的,缺少应有主见和独立性。如:在求职过程中,班级求职氛围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有些班级找工作很积极,落实工作速度也很快;而有些班级找工作不紧不慢,没有危机意识,很多同学持观望态度,最终错过了很对就业机会。

二、高职学生求职中不良心理对策分析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及早作好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由两部分学生组成,即普高生和“三类生”(包括中专、职高、技校)。对普高生而言,高职院校属于最后批次的学校,进这种学校读书很多并不觉得光荣,相反有很多同学会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长期积压下来就很容易引起自卑情绪,认为自己读的是三流学校,和普通本专科不是在同一档次的学校,在这种自卑情绪的笼罩下,开始迷失自我,最终在求职中受挫。因此,要想毕业生求职成功顺利,在大一刚入学时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为目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列,并非低层次、低水平的高等教育,树立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并指导其作好相应的职业规划,尤其是大学三年的规划,要使其清楚“我来大学是干什么的?”、“我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沿着自己的规划走好大学三年的路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长为有思想、有理智、有技能、有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最终成功就业。

2.就业指导课应注重透彻性和实践性,切实指导学生作好求职准备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并针对大

一、大

二、大三的不同特点分别开设了不同的课程。但是在课程的透彻性和实践性方面有所欠缺。如:有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分专题讲授,每个专题2-3个课时,总课时10个左右。但是往往每个专题涵盖很广,仅用2-3个课时很难把一个专题讲透彻,实践性较差,学生听完课后,只是对这些知识的模糊认识,而按教师所讲的应用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应加大就业指导的课时量,增强就业指导课的透彻性和实践性,真正起到就业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培养,掌握相应的求职技巧等,这无疑是使学生克服各种不良求职心理,提高求职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3.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对学生进行个案咨询

每个学校几乎都有就业服务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往往注重服务,求职咨询指导方面有所欠缺,专业性和职业性不够,较难对学生进行个体咨询,给学生提供切合其自身特点的建设性意见。因此,在高职院校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并配备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对学生进行个体咨询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那些对自我评估不准确,自我认识模糊,对就业环境缺乏了解求职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指导,是使学生克服不良求职心理,提高其求职成功率的又一有效方法。新晨

4.加强就业专职队伍建设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专职队伍均有就业办老师和各系部辅导员组成,他们是就业指导课的主要任教教师,是就业工作的主要咨询者和服务者,这支队伍的实际水平如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就业指导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求职质量。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就业专职队伍的建设,使其尽早向职业化和专家型转变,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作为就业专职人员个人,要懂得研究性开展工作,即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注重职业素质培养,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而作为校方,应尽量给就业专职人员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和平台,如,一个月至少组织2次以上就业专职人员就业工作研讨会;积极创造校外就业工作交流和考察的机会;组织就业专职人员走访企业,市场调查;拓宽专业培训渠道,在政策上鼓励就业专职人员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实行课题研究传帮带等。

高职学生求职中存在矛盾、攀比、自卑、盲从、逆反等心理特点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多角度多方位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逐步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在竞争激烈形势严峻的就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字:大学英语教学 翻译教学 教学翻译

一、再认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两个概念

“教学翻译”(teaching translation)和“翻译教学”(translation teaching)两个概念是加拿大翻译家德利尔(Jean Delisle)在1981年首先提出来的,经过中国翻译界学者多年来的热情关注和辛勤工作,对这一对概念的理解在学术界已经趋于一致:“教学翻译”指在语言教学的基础阶段,用翻译的方法训练、运用和掌握语言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翻译教学”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两种语言的技巧和理论,提高翻译能力。但在此为什么还要讨论呢?原因有二:一是我国学者对这一对概念的讨论是在加强翻译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对这两个概念的移植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取向的偏差,造成了“对‘翻译教学’的推崇和对‘教学翻译’的偏见”,“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被排除在外”和“对这一对概念的模糊认识在不断加深”(罗选民,2002);二是随着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加强,翻译能力对大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毋庸置疑,不能忽视占大学生绝大多数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的培养。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成为进行“翻译教学”的主力军,“但从他们所发表的研究论文来看,许多人并未分清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区别,因此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穆雷,1999)。因此,加深对这一对概念极其区别和联系的认识,是理论界特别是大学英语一线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在大学英语中进行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是手段相同而目的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活动。既然“教学翻译”也是一种翻译活动,是否可以取代“翻译教学”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呢?回答是否定的。原因至少有二:

1.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虽然一个人同时注意两件事情是可能的,但效果往往很不理想。请看一个心理学实验:让一个人听完故事后马上进行复述,正确复述故事的项目的数目是31,而若让他边听故事边进行加减运算,然后复述刚刚听过的故事,则正确复述故事项目的数目是10(只相当于单一活动正确复述项目数的32%)。由此可见,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只有一心一意地干一件事。况且翻译是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认知活动,若期望在用翻译的方法学习语语法或词汇知识时“不知不觉”地有效培养翻译能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珀森(Otto Jespersen)研究发现,居住在德国中部的卢萨蒂亚(Lusatia)的文德人(Wends,斯拉夫人的一支)会同样流利地说本族语和德语,但却不会将两种语言对译,因为大家都会说双语,翻译不大必要,翻译的技能也就没有得到训练和发展。这个例子说明,即使源语(source language)和译语(receptor language)水平很高(况且这一点当今大学生很少具备),不懂得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也是不能做好翻译的。

2.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广大教师一直很重视用翻译的手段来教授学生语言基本知识。若“教学翻译”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的话,那么,翻译应当是当今大学生的强项,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张锡九教授等连续两年对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翻译题的答题分析。2001年(随机抽样250份试卷,此题满分15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14分,全距(range)为14分,平均分7.77分,平均得分率为52%,及格率为39.6%;2002年(随机抽样200份试卷,此题满分10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8.5分,全距为8.5分,平均分5.215分,平均得分率为52.15%,及格率为34.5%(张锡九:2001、2002)。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翻译能力差且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学翻译”不能代替“翻译教学”,翻译能力作为语言的五大基本技能之一,只有在技巧和理论指导下,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才能获得。而且,在大学英语中进行翻译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翻译的技巧和理论,提高翻译能力,还是对学生基础阶段听说读写等几项能力的一次大检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进一步学习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文化修养,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翻译教学的有效途径

1.将翻译教学提高到一个学科的高度来对待。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翻译学应该是一门介于语言学、文学、符号学、美学、思维科学及一些现代学科之间的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它只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穆雷, 1999)。经过十多年的学科建设,翻译学已经初成体系,它主要包括理论和技巧两部分。我们在大学英语中进行翻译教学,一定要意识到翻译是一门学问,有其独立的学科体系,在对翻译理论和技巧加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有计划、系统地安排翻译教学,从而避免翻译教学的随意性和偶然性。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在翻译教学中既要重视翻译技巧,也要传授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是人们多年翻译实践向学生讲授翻译的技巧,这对于初涉翻译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增强他们对翻译的信心。但光学技巧是不够的,这是因为翻译技巧毕竟是他人经验的总结,只能告诉我们在某些具体情况下应该使用的技巧,只是部分情况,不是全部,因而很不全面,有局限性。实际上语言实践是千变万化的,有很多情况翻译技巧还没有也不可能涉及,并且翻译中有很多规律性的问题,如翻译的标准,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等,“技巧”是解决不了的,只能靠翻译理论来解决。

2、深刻认识翻译教学特点和充分考虑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关于翻译学,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我们不必深究。但纵观他们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又是一门在基本理论指导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介绍翻译基本技巧和理论,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提高学生语际转换的技能。翻译课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双语基础,学生对两种语言基础知识和规律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翻译教学的效果。

3、将翻译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使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五项技能协调发展。由于翻译是大学生日后工作中利用英语的主要方式之一,对翻译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广大英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始终,重视翻译教学。

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词类转换”这一翻译技巧,我们可以从《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中,找出下列句子让学生翻译:

My shock and embarrassment at finding Mother in tears on Wednesday was a perfect index of how little I understood the pressures on her.

很多学生觉得这个句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翻译。有的学生则将其翻译成:我星期三发现妈妈在哭时所感到的震惊和窘迫,是我多么不理解妈妈身上压力的一个迹象。这样的句子显然不合乎汉语语言规范。这时如果提示学生将“index”翻译成动词“表明”,则很多学生能很轻松地翻译出该句子了:星期三我发现妈妈在哭时所感到的震惊和窘迫,表明我是多么不理解妈妈身上的压力。然后,我们还要详细讲解一下“名词转译成动词”的适用情况并辅之以例句,让学生操练:

An acquaintance of world history is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current affairs.

His very appearance at any affair proclaims it a triumph.

A view of Mt.Fuji can be obtained from here.

其次,充分利用讲解单词、练习等一切机会让学生运用翻译技巧和理论。翻译技巧和理论,是前人大量翻译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只有通过自己大量的翻译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翻译能力,作为一种技能,必须在技巧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提高。由于在大学英语中一般不开设专门的翻译课,以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外很少有机会进行翻译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做翻译的“有心人”,根据实际情况,抓住讲解单词、课后练习等机会随时让学生运用翻译技巧和理论,以及收集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时代气息的英汉美文,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结论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出发,论述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关系,并强调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只进行教学翻译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中有效的进行翻译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努力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制定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纲,大学翻译教材建设,翻译师资培训等,需要关心大学英语教学的教育界和翻译界同仁至上而下同心协力,才能做好。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中国翻译》2002.4。

[3]、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5]、李荫华等:《大学英语》(精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7]、张锡九等:《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译汉试题评估与答案分析》,《上海科技翻译》,2001.4。

[8]、张锡九等:《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译汉试题评估与答案分析》,《上海科技翻译》2002.4。

刘宝才:江西中医学院外语系。

第9篇

幸福教育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我国应该是近十年的事情。檀传宝教授1999年发表的论文《幸福教育论》,[1]算是比较早的理论研究文章。刘次林的博士论文《幸福教育论》(1999)则对幸福教育做了更细致、丰富的探讨。随后又不断有一些学者以幸福教育为主题作为自己学位论文的选题。而2007年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年会把“教育与幸福”作为研讨关键词,则引起了更多学者对幸福教育进行理论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幸福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有些学校开始把“幸福教育”作为研究和探索的课题。这对于当前中国的教育来说,无疑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有的人把幸福简单地理解为愉快、快乐、高兴,误将“幸福教育”混同于“愉快教育”。把幸福理解为愉快、欢乐、高兴并没有抓住幸福的实质,也势必制约幸福教育活动的开展。

我们认为,幸福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体验,而主体客体之间的互化融合则是其内在机制,幸福便是发生互化融合时的主观感受。以“互化融合”作为幸福感发生的内在机制不仅使我们不同于以往根据情感内容确认幸福的做法,也使我们对幸福的理解更加符合生活实际。我们知道,幸福的婚姻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新婚夫妇般的激情、高兴和快乐的生活,而是夫妇之间同甘共苦、同悲共欢,乃至“同仇敌忾”的生活。有了夫妇之间的“互化融合”,新婚的“同甘共欢”是幸福的,对家庭生活中不幸事件的“同悲共苦”、对外面“敌对”势力的“同仇敌忾”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幸福呢?所以,“幸福只是当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一种情感状态,与情感内容并无直接联系,它既可以表现为高兴、快乐、愉快,也可表现为不安、悲恸、气愤、痛苦,还可表现为悲喜交集、苦乐兼具。”[2]由于从深层次的机制上来理解幸福,教育中的幸福也就不再是浮泛的、廉价的、单一的快乐,而是内源的、深刻的、基于生命投入的丰富感受。

幸福的互化融合是一种分享和分担,是一种投入和沉浸,是一种深刻的理解、迷醉和忘我。其工作程序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转化达到融合,通过融合使主客体双方实现确证、丰富和提升。其中,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是主体忘记本色的自我,顺应环境、纳入客体内容,丰富自我内涵,实现自我超越。而主体客体化则是发泄、表现自己的本性,将自己的力量外化到环境,在环境中见证自己的本性力量,这是另外一种融合的路径。互化融合机制把幸福的外在享用过程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体系,又用内在的素质去反作用于学生的幸福感受。幸福教育的设计应该根据这种幸福机制,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幸福教育的实践架构

1.互化共生的幸福教学

根据幸福感产生的“互化融合”机制,我们从课内、课外、组织结构三方面入手,有意识地制造学生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的相互投入和融合。

(1)理解与表达:幸福的课堂教学

通过生活化、心理化等原则,在教学内容中寻求、改造、开发幸福元素,在学生生活中发现学习素材,帮助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形成互化融合的生命关系。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使学生心理与学习内容相互“走进”,形成充满生命感的“原生课堂”,让学习的过程成为理解、体验、发现、思考的过程,成为表达、探究、表演、交往、创造的过程。这是一种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幸福体验。在这种幸福体验中,学习材料与学习者都获得了新的意义。

(2)体验与表现:幸福的课外教学

在学生的本色自我与角色自我之间形成互化融合。通过才艺汇演、作品展示、科学苑、书画苑、校园吉尼斯、六一狂欢节、社区服务、社会考察等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忘记角色自我,个性化表现,一方面使学生“站出”本色自我,设身处地进行角色活动,从而促进本色自我与角色自我之间的互化和融合,以丰富学生的自我世界,扩展学生的自我空间。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内外互养的幸福过程。

(3)班组串换:幸福的教学环境

这是我们从1999年开始进行的德育实验,在现行班级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时段进行班组串换活动,目的使学生由于面临新的学习环境而学会交往、合作、竞争、清零。其中,生活场景与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产生了不同角色之间的体悟认同,不同场景中的适应与互动,这是个人自担责任、自主发挥和同伴彼此欣赏、共同分享合二为一的融合过程。根据学龄,我们又把班组串换分成三个阶段。

a.快乐串组。从低年级开始实施快乐串组,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定期进行小组重组,让孩子自主选择学习伙伴,承担小组角色任务,习得基本的选择、交往的能力。

b.班际互访。在低年级已获得一定的选择交往的能力基础上,让中年级学生走出“小组的我”、“班级的我”,走向“班际的我”。班际互访是本年段学生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措施。

c.竞选走班。“竞选走班”主要在高年级实施,操作的方法是让一部分学生自愿失去班籍,自己设计自荐材料,到其他班级接受新班级面谈组的询问,陈述加入新班的理由,如双方面谈成功,就可以进入自己选择的新班级进行学习。由于“竞选走班”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利,对学生的自我实现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所以,能够体现学生的主动获取幸福的能力。

2.互换同边的师生关系

互化融合的幸福机制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就是“互换同边”。师生关系的许多冲突是因为教师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造成的。由于师生特殊的关系,教师要主动与学生站在同边,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一边,学生也愿意站在教师一边,那么,教育的人际关系将真正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爱与尊重的和谐关系。

许多新任教师都希望能够按照《教育学》教材的说法,与学生形成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美好关系,但是,不久以后他们往往发现这种善良愿望并不能得到学生方面的善意回应。相反,学生认为这种老师“好说话”,没有惧怕心,所以敢于调皮,甚至反过来欺负老师,造成“亲密产生轻蔑”的现象。面对这种尴尬情况,有些教师没有办法,只好像某些老教师一样,放弃书本“教条”,板起面孔,凶巴巴地扮演起教师的权威。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原来,人与人之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亲密关系和敌对关系。亲密关系是“同边”的,就像亲友之间的“我们”关系,双方都以对方为虑,互相礼让。对于亲朋,我们并不利用对方的“示弱”,反而可以成为对方的力量。相反,敌对关系一定是“你死我活”的,你弱我就强,你强我就弱,一方示弱,对方必然趁机侵犯。新教师带着朋友关系模式来处理师生关系,而在学生心里,教师往往是他们的对立面,是管着他们的人,是按照“敌对”关系来处理的。当朋友关系模式面对敌对关系模式时,必然出现“不对劲”的情况。教师如果转而采取敌对态度,师生双方只好“对峙”下去,难以改善了。

我们主张,教师要主动、坚决地站在儿童一边。法国有一部教育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说一所被称作“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一贯采取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原理治理学生,凡是学生出现过错,所有的教师都很熟练地根据这种教育原则处罚学生,师生关系处于敌对状态。新去做学监的马修是一位失败的音乐家,他对学校原有的做法很不适应,学生也都习惯性地把他看做对立面,嘲讽他、捉弄他,处处给他难题。但是他却主动地站在学生那边,当学生犯错其他教师要处罚学生的时候,他替学生打掩护、说谎、作弊,渐渐地,学生认识到他原来与自己是“一边的人”,于是他们也愿意站在这位学监的一边了。学监由于偶然发现学生有音乐才能,又带领学生组成合唱团,即使校长后来声称要取消这个团结大家也让大家获得幸福的合唱团,学监仍然带领他们转入“地下活动”,坚持用音乐转移了学生的暴力冲动。整个学校也因为这个学监的“同边”实践而全面革新,教师的态度改变了,师生关系改善了,学生幸福了,文化健康了,这个放荡不羁、暴力丛生的乱班终于迎来了“春天”。英国夏山学校的校长尼尔与一位14岁男孩谈话时发现男孩的手指已被香烟的尼古丁熏黄了,便递给他一支香烟。男孩说他从不抽烟。尼尔微笑地说:抽一支吧,你不要骗我啦。于是,师生两个人一起抽着烟。尼尔知道男孩是因为偷窃而被原来学校开除的,就问他:我知道你经常骗人,你骗钱的最好方法是什么?男孩赶紧声称:尼尔先生,我从不骗人!“啊!这可不行,你得试一试才行,我可知道许多方法。”于是,尼尔与他交流了一些骗人方法,让男孩听得目瞪口呆。校长当然不是教唆男孩抽烟、骗人,但是,这样做使尼尔与男孩原来学校的校长完全不同,校长与男孩站在了“同边”,成了同伙,这次谈话给男孩造成了极大的教育影响,使他“这一生都不会忘记这次谈话”。[3]

体察教育生活,我们也发现,教师站在了学生的同边,表扬能够激励学生,批评也被学生理解为呵护,一切教育手段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融合的幸福感;相反,教师站在了学生的对立边,表扬往往被学生认为是别有用心的阴谋,批评更是被学生怀疑其公正性而不服气。可见,表扬或批评本身不是制造幸福与否的关键,主客体双方是否“同边”才决定这些教育手段能否产生教育的力量、能否给学生幸福感受。

师生同边可以反映在三个方面。(1)身体同边:教师成为学生身体力量的延伸,是学生可以安心借助的可靠外力。(2)心理同边:教师能够给学生以安全感,不管学生表现如何,都会从教师那里得到理解、支持、鼓励,不会因为表现不如意而受到指责、打击和伤害。所以,为了挽救学生的颜面,教师有时候可以替他圆谎。同时,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倾诉对象,帮助学生释放他的心理压力。(3)伦理同边:教师能够理解、认同儿童的价值观,对事情与学生有同类的态度和看法,教师不是学生的教育者,而是同边者。在师生同边的关系中,教师不是学生的对手,而是学生的助手。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你若站在对立面,越发动“教育”活动,其教育力量越小。相反,越能够真心实意地与学生“同边”分享分担,学生反而可以不露痕迹地随着教师发生变化,并且这些变化能够在幸福的体验中悄然完成。

3.互剂平衡的幸福能力

幸福的量和质统一于“度”,任何幸福,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幸福的反面。幸福作为一个具有理性和德性内容的主观感受,其度的把握需要较高的智慧,这种幸福的智慧就体现为把握各种幸福感受的互剂平衡能力。

(1)课程互剂

目前学校的课程安排主要是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计划进行,只求在课表上排足课时而已,或者为了表示对“主课”的重视,把它们集中排在上午的黄金时段,并没有考虑课程的安排是否顾及了学生感官刺激上的适应程度,心理上的接受程度,而这样的状况就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器官的疲劳,阻碍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在班级教师的搭配上,我们一般考虑教师之间水平上的均衡搭配,以保证班级授课教师能力之间的大体公平。通过幸福教育实践,在课程的安排上,我们尽量根据学生的感受性特点,根据不同学科的知识特征,在课程顺序上做到文理搭配、脑手搭配、感性与理性搭配。对于每一堂课,我们也追求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以适应学生不同器官的需要,使学生既有感官上的愉悦,也有思考中的乐趣,还有通过人际关系所带来的享受。在班级教师的编排上,我们不仅考虑教师的教学能力搭配,更考虑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尽量使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教师。所有的这一切,是想让孩子的学习器官能得到平衡的滋养,从而使学习本身成为一种幸福的享受。

(2)作息平衡

使人疲劳的不仅是过分的劳作,过分的休闲也可以造成疲劳。幸福教育需要在劳作与休闲之间制造动态平衡。我们的实验采取长短课交替的方法,合理搭配学生的作息时间,避免学时过度,使学生有足够的课间时间调节自己。目前,一些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学生课余跑动,甚至安排班干部督察,以保证学生安静地下课休息,其实这是不符合小学生的生活方式的。我们根据张弛有度的幸福原则,建立了一小时的“快乐午间”、半小时的“下午阳光体育活动”等作息制度,保障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健康地发泄体力。

(3)阈限调节

幸福感作为人的一种感受,同样存在“度”的现象,幸福度由幸福阈限表示,不及这个感受下限,学生就不能感受到幸福,而超过这个度也可能走向幸福的反面。学生的幸福感受性是需要并且可以培养的,通过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受性能够提高,曾经让学生无动于衷的甚至反感的事情可能成为幸福之源;曾经容易过度的事情现在可以得到理性的调控。另外,幸福作为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其感受性又具有适应性、对比性、个体差异性,所以,幸福阈的上限和下限都是“灵活变动”的。幸福教育有必要教给学生进行阈限调节的方法,有了这些幸福方法,学生可以自主调节幸福阈限,可以使幸福阈的下限降低、上限提升,从而扩展幸福阈幅。罗素说:幸福既需要必要的外部条件,却更需要“思想条件,即实现幸福的内在条件”。[4]这个内在条件,就是对幸福度的自主把握能力。

(4)内外相长

幸福教育需要设计和感受大量的幸福经验,但是,对于感受性差的人,尽管他们经验着许许多多的“幸福”生活,但这些很难转化成他们的生命价值,所以他们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如果最终要养成学生幸福素质,幸福教育不仅要在教育中创生丰富的幸福资源(目前很多教育不能做到这一点),鼓励学生充分享用现有的各个方面的幸福资源,过上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也要在学生的幸福经验中注意培养他的幸福能力――努力创造幸福资源、正确面对幸福资源、充分享用幸福资源的能力,实现内外价值的互化相长。如果我们只注意前者,学生尽管享用了很多幸福,但幸福仍停留在他们之外,没有了教师,学生就找不到幸福。学生内在幸福素质不是在享用幸福时自发养成的,它需要自觉的教育。内外两方面是共同生长、有机统一的:只有丰富的幸福经验才能养成深厚的幸福素质,只有利用深厚的幸福素质才能使学生在即使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也能对现有的幸福经验给以最大限度的积极享用。

三、幸福教育的理念变革

1.情感取向的哲学观

幸福教育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于人的幸福情感上。比起认知,情感更具有本源性,人一生下来并没有认知,但是一定有情感。本源性的东西往往也是归宿所在。人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而人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不断出现、不断自我超越的需要,以便安顿自己的情感。人若忘记了这个情感目的,他的一切活动都将走入异化。教育之不幸可能是因为教育把情感当成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使它为教育的认知目的服务。幸福教育相信,认知不是教育的目的,发展也不是教育的目的,认知和发展都得满足人的情感目的。人不仅要活着,不仅要发展,还要享受生命、享受生活、提高生存质量。

2.人格取向的基础教育观

基础教育的“基础”有三种含义。首先是知识、技能的基础。然后还有体制的基础,把小学作为进入中学的准备,把中学看做进入大学的准备,当然,大学又是进入社会谋生的准备。所以,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本身没有生命价值,是需要尽快摆脱、越过的人生环节。“未成年人”概念的使用往往隐含着它是走向“成年人”之前的过渡环节,“成年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为了“以后的辉煌”,儿童就应该牺牲眼前的幸福。幸福教育主张把基础教育看做是学生人格基础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话,人格培养应该是教育任务的核心,小学教育更是培养全面人格的基础。

受知识为本的教育观影响,我们给小学生过早地进行理性知识的教学,由于受学生身心发展的约束,这种过早的知识教学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其实,小学期间的大量知识在儿童长大一些以后是很容易掌握的,而我们偏要在学生难以掌握的阶段过早地、强行地给他们,使学生莫名地感受到学习的困难,无辜地遭受学习的失败,并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小学教育不能为了知性发展,要围绕儿童精神的健康发展进行教育,幸福的童年对于今后的幸福人生具有奠基价值。幸福教育不排除知性学习,但是知性学习一定要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要成为一种幸福的体验。幸福教育反对那种靠蛮力获取成绩的做法,也反对那种为了简单的轻松而降低学习要求的做法,希望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生命化表达这种“互化融合”来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人重视教育吗?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教育的投资是目前家庭投资的主要部分,有些家庭为了孩子的读书,可以不惜“倾家荡产”。但是,我们重视的是什么教育呢?是知识本位的,是体制本位的。我们什么时候转向了人格基础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够取得成功。

3.过程取向的课程观

幸福教育重视过程,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反思、沉淀、表现,并且把一切教育经历都当做教育的幸福资源。于是,成功、失败、各种情感、伦理等都是有待于师生开发利用其价值的中性词。课堂提问如果是为了得到正确答案,那么就会追求正确,斥责、排斥、打击不正确,如果是幸福教育,则追求表达过程之中发生的内化、外化。一切经历和感受对于幸福素质的积淀都具有幸福价值。

一个小男孩走近一个少林大师问他能否成为一个出色的少林弟子,以及需要多久才能像他那么出色。大师答道:“至少10年。”这个一心想做少林弟子的男孩就说:“10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久呢?”大师答道:“20年。”男孩又问:“那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大师答道:“30年。”男孩很是困惑,就问:“大师,为什么越加努力,你就告诉我需要越长的时间呢?”这个故事其实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学习原理:学习是需要在过程中反复尝试、细加体会、用心内化的,如果想急于得到功利结果而忽略过程感受,往往只能囫囵吞枣,既无法获得真正的功利结果,也不能享受学习的过程。幸福教育的互化融合正需要这种充满感受、咀嚼、享受机会的过程体验。它看似超功利,实则完成了最根本的功利。

幸福教育课程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把幸福作为内容,让教师教会学生什么是幸福,如何创造和享受幸福,如何形成健康的幸福观,等等。此谓专门的幸福课程。二是把幸福做成过程,让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使幸福成为洒遍教学过程的隐性课程。前一种幸福教育固然需要,它可以教会学生幸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后一种幸福教育却是更重要、更根本的。如果教师和学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互化融合,幸福教育就失去了它最真实的内涵。

注释:

[1]檀传宝.幸福教育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

[2]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

[3]尼尔.夏山学校[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29-3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