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0: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核心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
(一)学生缺乏自主性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年纪,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注重对书本知识的教授和灌输,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从而导致小学生活跃的思维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对课堂的积极性也大大减退。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性变差,习惯去依赖教师来学习课堂内容,解决学习问题。
(二)注重应试教育
我国的主要教育制度就是应试教育,对于任何一门学生学习的科目,学校都会采取期末测试的方式来对比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然而音乐是一项灵活多样的科目,它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纸张文字之上,也不只是一两首乐曲可以检测出来的。所以,应试教育通常忽略了学生本身具有的天赋,只看到了学生书面上的成绩。不仅如此,应试教育会让音乐成为学生的一项任务,学生会对此产生排斥和抗拒。由此导致上课无法积极的思考和参与,最终影响了音乐的基础学习。
(三)教学内容单一
音乐在各项学科之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学习的内容也不够丰富。多数学校的音乐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教学,没有实际的操作。例如,某校教师在教习音乐的课堂上,只是单纯的带领学生认识五线谱和音符。挑选个别同学来进行演唱的示范。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音乐课堂上可以使用到的道具或者是乐器,学生只能听老师单调的解说,或是老师在讲台上用钢琴为同学将乐曲演奏一遍。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出现枯燥乏味的状况,降低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重视兴趣培养
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了解学生的喜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教学生学习一些容易上手的小乐器。例如,某位教师为同学准备了笛子,上课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演示,学生就可以紧跟着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好奇心,专注于老师讲解的内容,有不懂的问题也会积极的向老师提问。最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团体的演奏,虽然不够熟练,但是学生对简单的乐器操作有了基本的认知,课上不再是单一的听讲,也能让学生活跃起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内容中。教师应秉持寓教于乐的原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提倡实践操作
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就不能让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书本教学,这只会让正处在贪玩好动年纪的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多进行动手操作。例如,某小学曾经的音乐教学模式,仅仅是在课堂上简单的演示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不能跟着老师参与进去。经过教学改革之后,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媒体设备和一些小乐器,课上教师不仅单独为学生演示内容,还会邀请学生一同演奏。像是在讲解《雪绒花》的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乐曲短片,然后又带领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乐器演奏。学生对这种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充满了好奇,在课堂上积极跟随老师的思路,加快了完成课堂任务的脚步。
(三)丰富课堂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基本知识的讲解和简单的乐器演示之外,还应该更加丰富课堂的内容。在内容的丰富上,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演唱和乐器学习等方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带有趣味的课堂小活动。例如,某校园内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带领学生进行演奏,还会在学生学习和了解了乐曲的内容之后,根据乐曲阐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意义来编排一个小型的音乐剧。安排部分学生进行音乐剧的表演,部分学生进行乐曲的演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都积极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也很好的利用了他们贪玩的特点。在“玩”和“教”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的表现更加的积极,对乐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四)改善教学环境
由于传统教学的特有的教学模式,音乐课堂的环境相对较为简单。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学校应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资力度,首先要保证师资力量的雄厚,调整教师的薪资水平,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其次,应该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音乐教室提供更多的器材和用具。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也要为音乐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和全面的感受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声乐演唱;本科毕业论文;管理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毕业论文管理方面,针对当前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管理和论文管控等方面的改革工作,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调整。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是各大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或专业理论知识的方法之一。
一、音乐类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体系
(一)组织管理环节
1. 管理方式及内容
按照我国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管理的具体流程,在毕业论文的设计和指导方面,主要以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共同组建起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的形式进行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主要负责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或设计的确定、分派指导教师、对导师指导过程的监控、对论文答辩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对论文或设计质量的评估及对答辩后的理论论文及设计类论文的存档等。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需要从领导小组组建开始,贯穿整个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和答辩完成之后的存档等环节中。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毕业论文的组织和管理按照各校具体形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如分级管理负责制,主要以毕业论文的具体工作为基础,在教务处的统一筹划和安排下,由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毕业院系、指导教师、教研室等构成整个毕业论文管理体系,从各自的职业范畴来对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的管理进行责任的划分。
2. 管理的弊端
分级管理负责制尽管条理明晰,对毕业论文管理涉及的各个负责部门的工作进行划分,以确保论文管理的各一个环节可以按照相关规定顺利开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而导致失败或出现信息传递的失效等问题。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管理涉及教务处、教研室、各个系、本科生毕业论文小组、指导老师等多个方面,难免因为交叉管理和层级检测而出现制约论文管理规范性等的问题。
此外,由于各类高等院校在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实践检验和调研单位的参与,如某学生的论文内容主要就某公司所筹办的音乐会的流程和管理等进行研究,在检验和监控论文质量时,指导老师、院方无法就该名学生是否深入实践进行调研而进行检测。此外,针对专业技巧等方面的研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借助案例来检验,但是学校和公司之间缺乏合作,无法为学生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或实验的机会。因此,在此方面当前音乐类院校本科生论文的命题研究方面很容易趋向毕业论文的设计而轻视理论性论文的现象。
(二)管理程序环节
我国各类音乐高等院校在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时,最容易出现管理问题的环节主要在管理程序的实施过程中。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需要覆盖到从选题到论文的写作,再到答辩和论文总结报送等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的全过程。按照不同的程序需要,目前每个环节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选题环节的管理
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环节的管理主要集中在选题时间、选题方式、选题的具体要求等方面。具体到时间的安排问题上,一般音乐类高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定在第八学期,选题需要定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具体的选题时间需要按照各个学校和院系的具体安排来执行。在选题方式上,当前我国高校基本设定为学生自拟或院校代为拟题两种形式。在具体选题方面,学生必须按照自身的专业目标和教学的基本要求来确定选题,题目同时要提交指导教师审核。如果音乐类高校实施由学校代为拟题方式,则需要选择富有教研经验的专业教师来拟定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并提交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来审核,审核后提报到教务处做题目备案。在拟题过程中,必须要保障题目的设定数目多于现有的毕业生数目,避免出现学生的擅长领域与选题不相符,无法顺利选题的问题。在毕业论文的选题设计方面,以学生本科期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创作激情为理念,从助力学生综合使用知识的角度来设计选题。
2. 写作环节的管理
对于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针对此类学生所选定设计的内容和在内容中对专业技巧的运用,校方必须明确毕业设计的流程和要求,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两方面按照格式和内容分别列出明确的要求并将此信息传达到学生个人。格式要求由于涉及写作的规范性,因此必须统一,而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则是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原则的基本规定。
3. 答辩和总结环节的管理
答辩环节在开题环节之前按职责分配到音乐学院的各院系,在具体的执行中同样由各个院系按照学校规定的章程和时间来组织和实施。音乐学院的各院系的具体答辩流程、规定、审核的方式及总结提报要有差异性,在对答辩和总结两个环节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对答辩的时间、组织方式、答辩的程序、论文成绩的审定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答辩结束后,学生的论文需要报送到各个院系的论文管理小组备案,对论文的归档进行保存,就论文的工作总结报告等方面进行存储并按照成绩进行汇总。
4.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时间通常集中在第八学期,而此学期一般是就业高峰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同样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尽管目前采用学生自主拟题和学校代为拟题两种方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与企业之间合作的脱节,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具体论证中,只能从理论角度进行论证或设计,实用性并不高。在对指导教师的资格认证方面,目前仅限于对本校的教师进行职称梳理,校企共建中的企业指导教师无法被纳入到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中来,论文设计和管理均具有局限性,尤其是校企共拟选题的设想显然缺乏落实的土壤。
(三)监管程序环节
监管环节在不同的学校落实的方式不同,主要借助监督工作来开展,具体包括学校的自检、毕业论文撰写的中期抽查、毕业论文撰写完成之后的抽查、对毕业论文导师的抽查等。其中,学院的自查需要将抽查到的结果提送相关部门,中期检查则主要针对论文的进展和撰写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进行检测。对于答辩前毕业论文的检测主要在于对毕业论文的重复率、抄袭、拼接等方面进行抽查和检测。前三个环节比较容易实现,第四个环节,即对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情况的检测,由于受到各类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把控。
二、音乐类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体制改革
(一)明确管理意义,明晰管理方向
针对我国当前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阶段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对其进行整改就务必从源头出发,如明确管理体系构建的价值和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本身,而在于如何以毕业论文为基础,对本科毕业生的知识架构、专业理念、专业技术、艺术素养及综合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和指导,力争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前找出学生目前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争取在就业之前加以完善。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考评的最为直接的标准和评估要素,同样也反映着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等。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独立二级指标,应体现在音乐类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里,按照具体的要求来执行考评标准。
(二)确定工作目标,提高质量意识
论文质量是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之一,同样也是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因此在对论文管理的过程中,务必按照每一个阶层的要求开展工作。在明确工作目标方面,注重管理和组织是首要任务;在监控教师和学生就毕业论文工作开展方面,需要在思想动员的同时,强化绩效考评政策,强调各个环节中管理的质量要求和行为规范要求,尤其在选题把关、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核、训练指导、中期检查、审阅和评阅、答辩及最终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方面,均需要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质量意识的前提是构建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先进的管理理念、认真负责的管理精神和规范科学的管理方法等,力求在增加执行力度的同时,为论文质量的把控提供基本保障。
(三)建立校企共评机制,灵活运用考评标准
在一些音乐类高校,校企合作作为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方法之一,应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引入企业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如何筹划音乐会等方面所提供的经验课堂教学指导,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企业的指导人员也可以作为学生论文或者设计里,实践方面的指导老师。此种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们在毕业论文撰写和毕业论文设计时,融入更多的创意,在拓展他们思维空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就业后视角的开拓和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熟练操作能力。灵活运用考评制度,将原本的传统考核和考评制度及规范延伸到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评中来,将实践作为评分标准之一,转移到企业的考评和管理中来,可以更有利于减少学校在毕业论文管理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1]刘平,周琪.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0).
[2]黄灿.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2012(04).
[3]胡廉民,李英.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研究[J].内江科技,2012(11).
[4]贝金,王春雨.基于PDCA循环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J].科技与企业,2011(12).
[5]静文佳.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分析及改革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04).
音乐创新教学是指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运用各种音乐材料进行创造性音乐学习的教学活动。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1。文章首先从对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论述激发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然后论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再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几方面论述了关于初中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音乐创新教学;创新能力;教师;学生
ABSTRACT
Music innovative teaching mea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music in the teaching for train, develop student initiative spiri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use various music materials to carry on the teaching activity of study of creative music.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which our educator should study conscientiously .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fact from understanding to course standard of the music at first that it is a core of training creativity to stimulate creative thinking , then expound the fact that trains basic route and method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n describe the cultivation about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usic innovation ability to several respects such as several questions that should notice while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Music innovative teaching ; Creative ability; Teacher; Student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 ………………………………………………………………………Ⅱ
引言……………………………………………………………………………1
1、音乐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1
2、激发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2
1. 培养形象思维,发展想像能力……………………………………2
2. 培养发散、聚向和逆向思维能力……………………………………3
3、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 培养创新能力……………………………………3
1. 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3
2. 留给学生创新的机会…………………………………………………4
4、基本途径与方法……………………………………………………………4
1. 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价值……………………………………………4
2. 优化音乐课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
3.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5
4. 针对学科特点,恰当选用教学手段…………………………………6
5. 加强音乐活动教学……………………………………………………6
6. 运用学科多元化法……………………………………………………6
7. 努力改进评价方 ………………………………………………………7
5、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
1. 更新观念,转换教师角色……………………………………………7
2. 音乐教学应重视音乐体验、感悟和积累……………………………8
3. 创造教学内容应融进各项教学内容之中……………………………8
再细读他正式出版的这一论著,更觉有写篇书评的必要。我从来都认为演奏家的理论高度与其表演立美的程度是相互辉映、交融的,对于段召旭的追求和选择,难道不值得支持和鼓励吗?
该论著的特色在于:
一是历史与逻辑的交互
段书以肖邦大赛的核心理念“肖邦精神”与“纯正性”作为逻辑基石,放在逻辑的起点与终点,贯穿全书,并将其置于肖邦音乐的发展及肖邦国际比赛的历史背景中加以审视,使论点的展开、论域的递进既有论述的聚焦,又有历史发展的动态和相关视野的辐射力。从引言第一页始,“肖邦精神”与“纯正性”就被作者郑重推出。第一章第四节《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历史上的几次争议》都是围绕评委和参赛演奏家在比赛作品的弹奏中对“肖邦精神”与“纯正性”理解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分歧,导致评价的大相径庭进行了讨论。第二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演奏的美学分析》四首曲目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原则亦是紧扣“肖邦精神”与“纯正性”。在第三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判的主流意识》中,作者在第一节又集中全面地分析大赛对“肖邦精神”与肖邦演奏“纯正性”的倡导。第四章《不同演奏倾向的美学聚焦》分析的个性化表演,其参照对象还是“肖邦精神”与“纯正性”。
但是作者的笔触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让这一鲜明的聚焦点在历史的发展中、在不断变化的时空中展开。如在第一章论述每次比赛争议时,作者不只交待矛盾双方对核心理念理解的差异,还探究了其原由并从后续发展的角度展现了这些有异议的演奏家当今的现状。又如第三章第三节,作者把肖邦比赛的主流意识和西方音乐表演美学观念演变进行了相关的链接,找出大赛强调的“肖邦精神”与“纯正性”与表演美学流派的新古典主义的联系,突显其来龙去脉的历史轨迹。由此可见,点与面、核心理念与相关音乐文化时空发展的互动,使观点的阐明与展开,论述的层次与布局具有逻辑和历史的交互。
二是宏观与微析的结合。
作者在论著第一章花了三节的笔墨介绍1―16届肖邦国际比赛的全貌,包括比赛概况、评委和前三名获奖选手的具体信息,又在附录《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历史回顾》中图文并茂地加以翔实罗列。给读者对大赛具有十分全面与宏观的整体感。同时,又在第二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演奏的美学分析》中,以肖邦的《“英雄”波罗涅兹》《第一叙事曲》《第三谐谑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四首乐曲为例,比较不同演奏家的风格、纯正性和独特个性。
以《第一钢琴协奏曲》为例,作者把前苏联女钢琴家、第四届肖邦大赛冠军达维多维奇,第五届比赛第三名中国钢琴家傅聪、第七届冠军阿根廷女钢琴家阿格里奇、第八届第一名美国钢琴家奥尔逊、第二名日本女钢琴家内田光子五个版本进行比较,首先从整体比较了他们演奏全曲的速度和风格特征,指出达维多维奇版的稳健经典、傅聪版的诗意深沉、阿氏的豪爽潇洒、奥尔逊版的恢宏多彩、内田光子的灵动精巧。然后,作者从某些闪光的细节进一步分析他们的特色。如达维多维奇在第二乐章演奏的如歌优美,101―103小节弹奏的宁静空灵。傅聪弹奏引子的爆发力,音乐层次的清晰细腻。阿格里奇的抑扬张弛,第三乐章的疾风骤雨。内田光子触键干净、音色漂亮,处理上却有些造作,不够自然。次之,作者从几个版本对乐谱的遵照和依据的程度来进行比较。他认为傅聪的演奏基本上尊重乐谱,在作曲家没有具体力度标记之处,就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阿氏没有按乐谱行事的细节是把第三乐章第260小节强记号弹成弱,与前面的渐弱衔接自然。奥氏的演奏忠实乐谱,只有个别细节与谱子不同。再者,作者比较了版本中演奏家的个性发挥。他指出,达维多维奇与傅聪版在第一乐章速度保持统一,表现了他们演奏的一丝不苟,而傅聪更是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奥尔逊高度忠实于乐谱形成强调客观性的特性,内田光子演奏的古典风韵使肖邦古典与浪漫交织的风格凸显。召旭在此章的细微剖析与比较体现了其论著宏细结合的特点,同时亦仍然离不开逻辑基石的纯正性、演绎肖邦精神的个性化以及两端张力的平衡与分寸。
三是理论与实践的交融
作橐黄音乐美学的博士论文、一部从美学角度审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专著,是构建于表演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正如其导师张前教授在著作序言中指出的:“段召旭这篇论文的特点和新意在于它的美学视角,在于它在更深和更高的层次上,对肖邦钢琴大赛所倡导的‘肖邦精神’和肖邦演奏的‘纯正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解读……对音乐原作与表演创造的辩证认识与论述,是该论文对音乐演奏美学论述的核心所在与出彩之处。”?q?
音乐演奏作为二度创造其解读原作的客观性与演奏家个性展现之辩证关系、平衡程度从来都是音乐表演美学关注的基本论题。段著以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实践为研讨、思考的论域,从动态、多元的角度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动态的角度。即以发展的、可变的视角来分析掌握这一原则的关键――“人”的因素。作者借鉴了身体美学的研究成果,从“身体活动和思想感情这两个‘人’的基本方面入手,探讨音乐表演‘纯正性’中的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性之间的关系。”?r?他认为基于人身体结构的同与异,演奏家忠于作曲家所指示的“演奏动作图示”既有与之一致的普适性,又有因人而异的差别。加上,肖邦时代的普利耶尔钢琴的限制,他无法想像出当代的演奏家在现代钢琴上展现其作品的表现力,乐器制作的区别更加大了这种差别。再从更重要的心灵体验看,尽管很多演奏家都力图回到肖邦的时代、进入他的感情世界,但毕竟时过境迁、人的感情又复杂多变,作曲家的心灵与演奏家的内心是无法达到完全的一致的。所以客观性与个性创造的辩证关系,要从动态的视角理解,静态、机械的强求不符合音乐的实践、社会的实践、人的实践。
多元的角度。作者认为肖邦音乐内涵的丰富性、精神世界的多样性为表演者提供了演绎这种辩证关系多元化的基础。成为演奏家不同出彩亮点的依据。无论是波利尼的抑扬张力还是傅聪的东方诗韵,无论是阿格里奇的挥洒畅意还是内田光子的古典色彩,都是忠于肖邦音乐基调上的多元创造。
这种多元还来自不同文化的评委和获奖选手以不同文化的角度理解肖邦音乐以及演绎肖邦音乐的张力,把握纯正性与个性挥洒的程度。同样作者强调的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的关系,也存在视界理解与变化,不断的历史生成与新旧视界融合程度的多样性。这样的多样性亦令客观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具有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理论的阐释不仅从整体布局上紧扣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实践,而且在论述与分析上也紧密联系自己对大赛获奖者演奏的感性体验,自己演奏肖邦作品的心得。正如作者在书中强调的“笔者除了对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思考之外,特别注重反复聆听与比较分析历届肖邦大赛前三名获奖者演奏的肖邦作品的录音录像。力求从实际音响入手,对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进行美学审视,避免纯粹的纸上谈兵和空泛的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s?这充分说明他的研究具有形而上的观照与形而下的实践操作的互动,道与器对应的优势。
笔者认为段召旭著作的价值,首先在于对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面面俱到的介绍和深入细致的评析。在此可以了解到一切与之相关的信息。其次,作者对肖邦作品演绎的具体剖析、对肖邦演奏纯正性的精细阐述,有助于一切热爱肖邦音乐的欣赏者、演奏肖邦作品的表演者、研究肖邦艺术的学者以一种发展的、开放的、多元的心态来理解“肖邦精神”。
再者,论著中对音乐表演美学客观性与创造性辩证关系解读的新颖角度、独到见解,对不同表演版本个性精细入微的分析,为音乐表演美学的理论探究具有另辟新径、增色添彩之功。
最后,书的价值,充分显示了作者积累的丰富资源、蕴涵的独特素养、积淀的大量实践、形成的气质与个性。作者与他的作品两者之相恰、统一,是这本论著的又一亮点。
从段召旭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到钢琴学习、演出实践与艺术理论的学习、钻研如同复调的呈示、展开,在其人生中交织进行。段召旭生长在一个音乐之家,其父是中国铁路文工团歌剧演员,曾师从臧玉琰、朱崇懋等名家。家里的音乐氛围培养了他对音乐的兴趣,从5岁习琴师从名家周广仁教授,10岁登台演奏,11岁获河北省钢琴比赛中学组第一名,便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17岁就读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周铭孙教授,钢琴硕士毕业后留校从事钢琴的教学和演奏并多次在国内外钢琴比赛中获奖、多次担任钢琴赛事的评委。他在国内外成功举办几十场钢琴独奏音乐会,无论是在泰国、新加坡、香港的舞台上,还是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等艺术圣殿的演奏,都以精妙的技艺、鲜活的音乐形象、准确生动的演绎令听众纷纷喝彩!笔者尤其喜欢他弹奏的李斯特作品,激情澎湃、气势非凡、触键干净清晰、色彩炫丽多姿!在一些高校举行的讲解音乐会,他都会对每首乐曲的旋律特点、表现技巧、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等相关知识和盘托出。精彩的讲解与美妙的弹奏交相辉映,让整场音乐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更让笔者欣喜的是他在审美趣味上对流行音乐的兼容。200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疯狂钢琴》有其改编的7首流行音乐的钢琴曲。在高校的演奏会上,他也弹奏了自己根据张信哲原作编写的钢琴曲《直觉》与《别怕我伤心》。这令他在钢琴上有更开阔的发挥空间,在美学领域有更多元的比较视野,具有雅俗共存的度量。
段召旭在中学时期兴趣广泛,除了音乐之外,还喜欢看书、画画、写诗歌和小说、打乒乓球、健身等。大学任教后,亦醉心于写乐评、搞研究,因此,他终于进入音乐美学研究的领域,完全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他写的乐评《诗意与抒情的展示――听陈萨“盛宴李斯特”钢琴独奏会》介绍了演奏家陈萨别开生面的李斯特演奏风格,抒情的诗意诠释了李斯特音乐深刻、哲理的内涵,考究的音色、清晰的布局、适度的控制表现了形与神的高度融合。言之有物的论述、栩栩如生的描绘令欣赏者顿悟、阅文者身临其境。他发表的论文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自由穿梭,既有实践的理论升华又有感性的通透妙悟。为了在这样两个领域中不断进取,他还继续拜石叔成和周广仁教授为师提高钢琴水平,拜张前教授为师攻读音乐美学博士,从此开始了新的征途和新的飞跃。
笔者期待段召旭在该著作再版时能精益求精,对其核心概念“肖邦精神”与“纯正性”进行精确界定,注明谱例所引用的版本。在阐释不同版本个性化技巧的发挥时更多地联系不同演奏家对乐曲内涵的独特理解及其文化渊源,著述定会更加周全。
《教育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在学科理论上主要阐述教育领域的心理学问题,或者反过来说,心理学领域中的有关教育的心理问题。因其与教育教学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所以在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本科学段,历来被作为师资教育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而《音乐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分支的一门新兴学科,学科产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中小学音乐师资的培养,为本科音乐师资教育方向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之一。因此,《音乐教育心理学》在本科音乐师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理应也被视为必修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对我们从事本科音乐师资教育方向工作的专业教师来说,感到十分遗憾的是,在国家政策和法规所规定和承认的层面,《音乐教育心理学》目前并不是作为音乐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而是作为选择性选修的课程出现,甚至也没有进入到选修课程中的限选课程之列。[1] 本文将针对《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这一话题,展开三论三思,同时结合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的课程教学实践情况,对本门课程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设想,以供同行们讨论。
在行文之前,首先还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术语“音乐师资教育”专业方向。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各高校对这一术语名称的表述不尽相同:有称作“音乐教育专业”的,如许多高校建立的音乐教育系;有称作“音乐学(师范)专业”的;也有称作“音乐学教师教育”的;还有其他的称谓。尽管叫法名称是五花八门,但都是指音乐类本科专业中,对普通音乐师资的培养专业,一般在业内口头语言或非正式文件语言中俗称或统称“音乐教育专业”。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的名称,如教育部2004年颁发的有关文件称作“本科音乐学专业(教师教育)”,2006年的文件中称作“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可见,基本上是作为音乐学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而设置。2012年10月,教育部新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2012版”),[2] 由于“2012版”中音乐类没有“音乐教育”这一专业的设置,而“音乐教育”这一专业方向的庞大招生和培养计划只能挂靠在“音乐学专业”之下,作为一个培养方向而存在着。本文为了行文中概念所指的清晰,因此下文中统一定名为“音乐师资教育”方向,实际上就是约定俗成的、口头语言通常所说的“音乐教育专业”。[3]
一论一思:从专业培养方向的必要性看,本门课程应调整为必修核心课程之一
众所周知,音乐师资教育的本科专业培养方向是“音乐教师”,是未来能够从事音乐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教师,或者更进一步的定位是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师资。对比音乐类本科设置的其他专业看,以“2012版”为依据,“音乐师资教育”不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定位,更不是“作曲专业”方向,而是挂靠在“音乐学”理论专业之下的教师教育的一个方向。笔者更赞同音乐师资教育要设置为本科音乐类的一个专业,而不是一个方向,[4] 但如今,仅就这一方向的学习专业性来说,应包含两个方面的核心课程,否则,培养的师资人才则与学习专业性不对接,或者说,不符合师资人才的专业性要求。
第一个方面应是有关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核心课程。目前来看,全国各高校的“音乐师资教育”方向,都比较重视这一方面的课程建设,然而,可叹的是,“音乐师资教育”的培养课程却一味地与“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标齐,在音乐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走入了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定位轨道,从教育思想导向上引导着“音乐师资教育”的教师和学生们走向了音乐表演专业的学习定位,这十分不利于合格的“未来音乐教师”人才的形成。这一点已被许多敏锐的学者发觉,我们从发表的许多有关音乐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论文中可以解读出来。
需要明确表明的是,本文的观点反对“音乐师资教育”的“音乐表演”化,是指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方面的趋同表现,“音乐师资教育”是应有着独立专业性特征品质的一项专业,而不是音乐类所有专业都可兼容和替代的“O型血”专业。本文不反对“音乐师资教育”的一些技能性课程,在教学要求方面趋同或参考“音乐表演”专业的标准,毕竟音乐学科的最为独有的特征之一是音乐技能的表现,作为未来的音乐教师,不具备音乐表演技能,也不能算是合格的人才。
第二个方面应是有关音乐教师职业的核心课程。目前来看,这方面的课程建设,各高校“音乐师资教育”方向就参差不齐了,这除了受各高校的教学师资力量的影响和限制外,本文认为,最为核心的关键性根源在于“音乐师资教育”的专业地位缺失。由于“音乐师资教育”在本科音乐类专业中并不是作为一个专业设置而存在,体现专业存在的核心课程也就不复存在了。“音乐师资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应体现在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职业培训上,正如“音乐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体现在舞台音乐表演的职业训练上,也如“作曲”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现在音乐作品的创作工作的训练中。无论何种音乐专业,开设的音乐本体知识和技能的课程,都是所设置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是对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积累汇聚的渠道,是学生的学科知识储备途径;而未来的从业行业方面的课程设置,则是所设置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的体现。似乎这种说法容易招致某些质疑,譬如会有一种疑问,音乐方面的课程就不是专业性的课程了吗?
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牵涉到“专业”的概念界定,这是跨学科专业学的问题,同时也要涉及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概念界定问题,这将是硕博类论文才能完成的任务,篇幅所限,本文不做具体梳理。查询资料可见,专业“是指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5] 很明显,专业是指的从业领域中的职业技能。由此,音乐师资教育的专业性体现,应在于教师职业的技能,而音乐本体的知识和技能,是从事职业技能的学科知识基础,是构成专业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专业的全部;或者进一步明确说,只能算是“音乐师资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部分”,另一部分“专业方向部分”则体现在“师资培训”的课程设置方面。
综上两方面所论,“音乐师资教育”如果作为一个本科音乐类专业,其核心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在音乐和教育两个方面的整合,缺失任何一方,或任何一方中课程设置不足,都将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或者换句话说,培养的音乐师资,在未来的教育职业中,达不到应有的专业性水准。
那么,当前的“音乐师资教育”并不是作为一个本科音乐类的专业而存在,而是作为音乐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它的核心课程设置应为音乐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并不能完全体现出“音乐师资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以“2012版”为据看,音乐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为:理论方向核心课程有四类,“音乐史学类、民族音乐学类、音乐美学、论文写作”;俗称作曲方向四大件类,“和声、复调、曲式、配器”;还有“钢琴和视唱练耳”。很明显,这些核心课程的设置,是体现音乐学理论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本无法体现出“音乐师资教育”的专业方向。再看教育部有关文件,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规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6] 中规定,培养目标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培养规格是“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从必修课规定的设置中我们看到,音乐方面学科专业的课程有10种,共52学分,占必修课总学分58的90%,而教育方面专业方向的课程仅有1种6学分,只占总学分的10%。这种严重比例失调现象,也说明了“音乐师资教育”的专业性地位的缺失。
那么,体现专业培养方向的核心必修课程应有哪些呢?本文提出,根据音乐师资教育培养方向的定位,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事业,教育方面的从业专业性课程应体现在学科教学论课程方面,应包含四种必不可少的课程:《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师技能》。这四种课程应作为教育方面专业方向性的核心课程,是音乐师资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体现着本专业的专业方向性,代表着培养人才的从业上岗的专业性。然而,上述教育部文件中体现出的必修方向性课程,只有《音乐教育学》和《音乐教学法》的一门整合课程,《音乐教育心理学》和《音乐教师技能》课程均设在了任选课程之列,且占有很低的学分。这种课程设置的地位,导致在实际开课中,各教学单位积极性并不高,教师的开课积极性也不高,学生选修的积极性则更低,最终结果是选修开课几率很低,课程也成为纸上谈兵,致使培养的未来音乐教师专业能力低下,专业性体现不强,专业地位则更差。
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课程开设为例看,占据一半以上人数培养规模的音乐师资教育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在核心必修课程的设置中也遵照了上述教育部的文件规定,仅有《中学音乐教材教法》一门课程体现出了音乐师资的专业方向性,几乎其他所有课程都是音乐方面一边倒,最为严重的是,在师生们的思想意识深处,音乐教育专业似乎低人一等,大家竞相标齐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教师开课,学生选课,都追求的是音乐方面的学科课程,特别是技能性的课程,师生均以技能性的表演方向为自己的专业自居,而恰恰能够体现音乐师资教育的专业性课程受到极大的冷遇,几乎无人问津。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深有体验,所开的《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等专业性的课程,就受到了冷遇,教师们不愿选择教学这些课程,学生也不愿选学这些课程,这种教学的实际状况,在全国其他院校,相信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存在现象。
本科音乐师资教育的从业专业定位十分明确,从职业专业所需求的必要性上看,教育方面的专业方向课程理应设定为必修的核心课程,其中《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是从事教师专业职业所必须的基础之一,对未来师资人才的教育教学水准和层次有着必然的紧密联系,作为教师专业的必要性来看,设定为“音乐师资教育”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是理所应当的专业需求。
二论二思:从学生发展需求的角度看,本门课程也应成为核心必修课程之列
本科“音乐师资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指向未来的发展需求,无非是工作和继续深造这两方面的需求。对于学生来说,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基本也是体现在这两种需求中。培养单位是否能够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求角度,来开设相关课程,是决定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音乐师资教育”专业的学生,首要的需求是未来的工作需要。走向基础音乐教学岗位的未来音乐教师们,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不掌握教师教学心理规律,不懂得学习的心理理论,也即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试想,这如何能够干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这能算是合格的音乐师资人才吗?《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承担着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专业性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课程所无可替代,这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如果缺失,将会直接影响到音乐师资人才的从教专业性水准。
学生未来发展的另一需求是继续深造的需要。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研究生教育已经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本科毕业后会有很大数量和比例的学生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这就要求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能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深造奠立知识基础,指引学科方向,助力成就学生发展的梦想。从这一点上来说,《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担负着这样的一项责任和功能。
仍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的课程开设为例说事。《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开设对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定位十分明确:
其一,课程教学任务承担着培训学生毕业工作后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功能。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和其他社会人员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7] 由于青岛大学属于非师范类的高校,而作为音乐师资教育方向的学生,要想取得教师资格,必须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其中《教育心理学》是必考科目之一,因此,本门课程的开设为了学生未来工作发展的需要,承担着培训学生考试的任务。 其二,本门课程承担着培训学生未来从教工作中理论知识的奠基功能。正如前述所言,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奠基学生基础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能够初步掌握音乐学习的心理规律,了解基本的教育心理特征,能够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理论知识基础。
其三,本门课程还承担着学生未来继续深造发展的功能。课程教学不仅仅未来实现以上两个目标,还要体现出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奠基作用,最为直接的目标,是学生毕业后考研奠定一定的基础,无论从学科知识内容体系方面,还是学科的发展方向方面,给学生建立一种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致力于课程教学为学生考研助力的努力方向。总之,本门课程的开设,在对本院学生的教学中,努力与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相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尽可能的为学生实际需求服务。
由以上所论思考,《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能够为“音乐师资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最基本的一些需求,把它列为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核心课程应该不为过。
三论三思:从目前学科建设综评看,如何进一步发展学科建设
《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在高师“音乐师资教育”本科专业的首次开设,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进而也首次形成了体系化的教材建设。[8] 通过粗略网络检索可见,当前以音乐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材仅有三部;[9] 另外,从一些资料记录中可知,我国最早出现《音乐教育心理学》著作是在1937年。此外,还有一些数量也不多但与音乐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著作,如较为有代表性的《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10] 《音乐教育与心理统计基础》、《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11] 《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12] 从这些著作可以看出,一些学者已经涉足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之中,但人数并不多,研究成果也不能算是丰富多彩。
关于本门学科的研究性论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以“音乐教育”并含“心理学”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检索篇名,发现共有65篇相关发表的论文,逐一排查后,去掉无关的和参考价值不大的,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建设相联系的论文只有20篇左右,几乎没有音乐类重量级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且多数是从学科理论的角度谈某项音乐表演技能的学习,可以说,本门学科的科研理论研究方面仍然十分的薄弱。
以上出版的专著教材和研究性的科研论文,从这两个最为基本的评判指标看,本门学科的建设仍然处在一个早期和较为低级的发展状态,学科建设缓慢。这里面有许多原因,但本文认为,最为关键的核心原因,依然是本门学科的核心课程地位问题,由于“音乐师资教育”专业的专业地位缺失,导致服务于该专业的课程地位也缺失,《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建设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还是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的课程教学实践作为例说:
首先,课程开设处于尴尬的境地。《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开设,从国家颁发的最新版本科目录“2012版”中找不到可以开设的依据,作为教学单位的音乐学院上报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时,只能以“音乐教育方向”单列的一项教学计划,开设一项综合的课程《教育心理学》的计划之中,而实际的教学是两个学期,分别讲授《音乐教育学》和《音乐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可以说,由于国家法规文件中对“音乐师资教育”的专业地位的缺失,造成了服务于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地位的缺失,在课程开设和教学实践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这也是本门学科建设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其次,现有的课程建设成果难以应对具体课程教学实践。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以上所罗列的课程专著教材,在具体教学中使用,感觉与实际有所脱节,或者说,并非十分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实际。譬如,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如在教学中使用这本教材,“学科构建与发展篇”部分,作为理论研究的科研参考资料是比较合适的,如作为本科生的课程讲授内容,则有深浅不适之感;另外两篇“音乐学习心理”与“音乐教师心理”,在讲授中也感觉理论基础略有不足,并未能向学生展示本门学科的特征风貌和独有的专业性属性。再如,马淑慧著《音乐教育心理学教程》,在实际教学中使用这本教材,总感觉内容单薄,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脱节,教学犹如隔靴搔痒,难以直达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又如,郑茂平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注意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与音乐学科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感觉内容较为凌乱,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犹如云山雾罩,思维逻辑尚欠清晰。此外,上述另外几部与音乐教育心理学相关的专著,就某一音乐教育心理方面作内容展开,如曹理的专著偏重于音乐学习与教学的心理方面的实践探索,周世斌的两部专著在心理统计方法和研究方法方面做出了研究,吴跃跃的专著重在讨论音乐学习心理的理论与实践,这些专著如作为本门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参考资料是比较合适的,但如作为课程教学的教材,则感觉内容不足,或者无法给学生展示本门学科的整体面貌和独有属性特征。 特别申明: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评述,纯属个人在教学中作为教材的使用体会,实为下文提出学科建设实践问题的论据,没有任何批评和褒贬的意思。实际上,这些前辈学者的专著,在本门学科领域都是筚路褴褛,具有开山之功,笔者深为敬佩;同时,这些研究专著,构建起了本门学科最基本的学科建设基础,没有这些前辈学者们的辛劳建设成果,就没有今天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
由上所论思考,应如何提高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地位,促进课程的建设发展呢?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课程建设的意见,以供讨论:
第一,做事者努力作为,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事《音乐教育心理学》教学和科研的高校教师们,应为本门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自己的事情,如果都不能认真地对待,努力地去做,则本门学科的发展真是没有希望了!也许我们无力扭转“音乐师资教育”的专业地位现状,无法改变课程的弱势地位处境,但我们自己绝不能妄自菲薄,对所从事的专业和课程失去信心,以至于工作中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我们应做的事情是,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认真对待本门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信顽石也能炼成金!
第二,开发课程教材,推动课程教学的发展。一门学科的地位稳固,教材内容丰富系统,教学工作顺利稳定,学生受益面深广,是学科建设成熟发展的核心指标。根据目前学科发展的状况,我们可以首先致力于教材的开发建设,进而推动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使广大音乐师资方向的本科生,从本门课程的学习中得益良多,为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人才彰显出本门学科不可或缺的力量和功能,则也是为推动学科专业和课程地位的发展而助力。
第三,教材内容建设应着眼于未来人才的持续发展目标。正如前文所述,教学内容要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上,学生的未来有两大方面的需求,工作和继续深造。关于工作方面的需求,本门课程应努力提供给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知识基础,也应给学生提供未来能顺利进行教师从业资格考试能力的知识基础。如果课程的教学,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则教学内容是陈旧的、落后的,至少也是不切实际的,当然对学生来说,也是缺乏吸引力的课程。
关于学生未来继续深造方面的需求,这是一种教材在内容建设方面知识系统化的追求,这里需单独谈谈。学生继续深造,主要表现为毕业后考研的需要,或者未来涉入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科研研究需要,这两方面的需要,都要求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提供给学生《教育心理学》最为基本的知识框架,最为核心的“学习理论”的知识体系。毕竟《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是《教育心理学》的下位分支学科,没有上位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支撑,下位的学科知识难以形成体系化的思路逻辑。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我们现有的《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是关注具体音乐实践行为的心理阐释,这本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问题是,教学后的效果反馈显示,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没有建立起对本门学科的课程体系思维框架,更具体一点说,学生连最起码的“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学习理论”都认识模糊,甚至对代表性的几位理论家和学派也不甚了解,这不能不说是《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失败,从学生未来继续深造的角度看,课程教学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
由此思路出发,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为例,笔者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很注重学科知识上下位的逻辑联系,力图展示给学生一种完整的“音乐教育心理学” 的学科知识逻辑框架体系。教学内容的设计彰显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逻辑隶属关系,给学生呈现出上位学科最为核心的知识基础,从而使下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知识内容呈现体系化,教学内容具备理论的基础。这种注重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的教学思路,能有效地为学生未来继续深造助力,体现了课程教学为学生发展需求服务的宗旨。
定位与内容
《黄钟》副主编田可文认为,国内音乐刊物的定位存在问题。按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多数期刊挤在高端,学报类理论期刊栏目一样、内容一样,“千刊一面”,形成雷同。而国外专业期刊分工明确,定向发展。我们音乐期刊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音乐学》副主编秦序认为,刊物分层发展的设想很好,但各家刊物有个“出身”问题,主办单位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黄钟》主编刘永平认为,音乐学院学报文章的选择,学校里面有一个平衡问题。相同水平的文章,得优先考虑本校师生的文章。《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杨明康认为,中央院学报一半外稿、一半学校师生稿件,其中硕士博士论文占30%,这个比例比较合适。《中小学音乐教育》主编晓其介绍选稿标准:对每期作者范围有一定要求,例如,每期稿源作者分布不得少于10个省。
自律与规范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郭树群认为,当前学术腐败与泡沫学术现象严重,大量论文书刊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据统计有原创水平的文章只占1%。期刊的学术探索应不断质疑现存理论,推动研究深入发展。不能停留在接来稿发文章,等米下锅的被动状态。作为掌握学术文章生死大权的编辑,如何把关十分重要。学报编辑要有自律意识。副主编秦序认为,编辑的自律是立身之本,自律比他律更为重要,那些不研究前人成果,不具备学术水准的文章不能让其出台。
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问题,不同期刊有不同标准,关于注释问题,文章格式与篇幅问题,《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期刊介绍了自己的经验。《音乐研究》陈荃有提出该刊论文“三不发”具体标准:1、描述性文章没有论述的不发;2、论文没有系统论述低于4000字文章不发;3、论文没有参考资料与注释者,或西方音乐研究论文参考书没有外文版者不发。《音乐与表演艺术》副主编冯晓刚提出一稿多投的电子邮箱“群发稿件”一律不发。
改革与市场经济
面临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大潮,网络的出现与信息社会的到来,音乐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已经改变,如何面对现实,寻求发展,是各家刊物共同关心的问题。晓其认为,期刊面临生存、服务和发展三个问题,尤其普通音乐期刊,首先必须解决生存问题。抛开抓发行、广告,也可以搞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有经济效益的活动。现在办期刊不能当“老大”,居高临下对待读者。尊重每一个读者,为每一个读者服好务,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关于发展问题,是改革不要盲目,改版不能乱改,内容必须明确,定位必须明确。改错了读者就会不订阅。
论文关键词:与欢快的旋律结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稚、乐观、浪漫的气息歌曲由七个乐句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平稳的节奏与略带跳动的音调,表现了夏雨下个不停第二乐段节奏较宽,是主人翁情感的抒发后两小节节奏紧缩,曲调迂回,点明了歌曲的主题意境
二、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要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新型师生关系、体现新的评价方式。我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导入时用《小雨沙沙》的音乐创造一种有关雨的氛围,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做到整体把握。在歌曲教学中我采用多次聆听来达到学生能演唱的目的,对美妙的音乐有所记忆,利用沙锤伴奏来让学生探索乐器的特点,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了,并且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创作表演中,各组组内交流合作,努力探究创造小学音乐论文,各组互评,学生自评,从而完善了评价机制,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便实现了新课标规定的音乐课程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雨的音乐,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雨的形象,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并表现歌曲中的节奏,养成细心倾听音乐的习惯。
3、让学生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的能力。
4、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孩子用优美的声音、愉快的情绪表现《踩雨》。
2、难点:歌曲中相似旋律及切分节奏、附点八分音符的表现。
五、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小乐器(沙锤)、钢琴。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音源创设情境 听唱式、表演式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营造课堂气氛)
2、导入: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到地上都不见 (以谜语激发学生兴趣)3、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设计意图:铃声响了,师走向讲台,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激起学生兴趣)用上你们的耳朵和眼睛,(提出活动要求)把你们的观察告诉我。(学生更加精神集中,猜测即将发生的事情)”师说出了一个简单的谜语,学生感觉出乎意料,骄傲地说出了谜底,接着音乐响了,雷声轰轰﹑风声呼呼﹑雨声哗哗﹑师随着音乐的速度与节奏与课前准备好的几个学生出其不意﹑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动作划一的舞动。学生被震撼了﹑惊呆了,数秒钟后,掌声雷动,跺脚声咚咚,全班都开始了。师问了几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室内顿时气愤热烈,按捺不住地举手发言交流,积极主动地思考发现。热烈讨论后,师归纳大家的意见,播放轻快的歌曲《踩雨》。
4、歌曲《踩雨》教学:
①聆听歌曲《踩雨》观看下雨情景图小学音乐论文,说感受:(情境创设,自然引入雨天
的情境,有趣而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
设计意图:消除顾忌打开心扉说出真心话说出真感觉。
②快乐旋律三分钟训练,引导学生用各种雨的声音来训练力度记号的表现。
1=D 2/4
pf
3 45 5 5 - ︱3 4 5 5 5 - ︱
小雨 沙沙 沙 大雨 哗哗哗
fp
5 65 4 3 4 5︱34 3 2 1-
大雨 大雨 哗哗 哗 小雨 沙沙 沙
设计意图:音乐课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参与,这既是师德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眼中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凝聚。简单的练声使每个学生都很平等的参与着,简单的基础上同学们想出了不简单的方法,比如合作表演,比如为旋律配伴奏等等。学生的精彩表演师都用歌曲的各种节奏作为奖励送出。为下一环节的演唱做好铺垫。
③聆听感受歌曲:
·旋律(节奏)训练引出歌曲(多次聆听为演唱做好铺垫)
·师送歌声给学生
设计意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也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学生觉得也不会再难为情不好意思等。
· 多次聆听(轻声模唱)感受歌曲描绘的情绪(培养学生细听轻唱的习惯)
· 感受哪一句歌词最能表现出我们在雨天里踩着小雨时的乐趣
· 给歌曲伴奏 (让师生一起探索乐器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的想法各式各样,在单独表演时都比较容易,但在合作表演时错误较多,所以有些学生在把自己创意展示时,其他学生应做忠实的观众或听众,可在接下来的合作表演中得心应手。
·“踩呀踩呀……”让学生们站起来一起有节奏的做一做脚上的动作。
(合作 探究)
④演唱歌曲: (让孩子们用欢快活泼、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演唱歌曲)
·相似旋律处对比演唱
·歌曲处理找困难全班帮助解决 (互帮互助养成良好学习氛围)
·借助乐器用优美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⑤创作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表演,表现出音乐之美)
设计意图:这一创作活动留给了学生自主体验,自我探究的空间,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合作机会,体验
了与他人合作的愉悦。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通过教师更富有激励性的个性评价语言,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音乐论文,逐步获得创造、表演、感受、评价等艺术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往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⑦结束:师呼喊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踩雨
教学反思:
再好的方法,如果一直延用,长时间没有变化与改进,学生都会对之慢慢失去兴趣。“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应是我们教师的不断追求。如果我们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自然会保持音乐课堂的恒久魅力。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创造了简单﹑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导入环节中教师用肯定的语句激中了学生的精神,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歌声送给学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最后环节学生的创作表演体现了课标的合作性。从这一案例中,我深深地感到有效的的学习方式给我们音乐课堂带来的是学生兴趣的高涨,是教师有效的教学,老师们放开手让孩子们发挥课堂的分分秒秒吧!
一、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活动。
二、有关学术委员会的专家申报编写“十一五”高师本科音乐课程教材。
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教师培养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继续进行收集资料工作,并于今年8月召开第三次核心组全体成员会议,届时每一组课题拿出一个内容体系相对完整,具有说服力和价值的研究成果,年底交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四、2006年下半年同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联合举办“珠江杯手风琴比赛”。
五、拟正式开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网站”(简称“中国音教网”)。
六、各学术委员会工作:
1. 基础教育器乐学术委员会:2006年下半年举办全国中小学生竖笛邀请赛,包括系列八孔笛合奏、重奏和独奏;在此基础上,年底将举办全国中小学生竖笛冬令营,营期将进行颁奖和演奏交流;编辑出版中小学竖笛教材与重奏、合奏曲集,为全国比赛提供资料;编辑中小学器乐教学论文集。
2. 基础教育舞蹈学术委员会:2006年上半年举办“高中舞蹈教学研讨会”。会议内容为: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舞蹈选修模块和教材的介绍;舞蹈选修模块及教材中“跟我学”模块基本教学方法的培训;高中舞蹈模块教学示范课例展示观摩;高中舞蹈教学实践交流与研讨。
3. 基础教育童声合唱学术委员会:组织中小学以录像的形式进行合唱评选活动。
4. 中等师范教育中心:于2006年6月召开常务理事会,就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做好职业音乐教育工作进行研究;中师声乐学术委员会和钢琴学术委员会将于2006年11月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全国中师(含高职、小教、大专)40岁以下教师声乐钢琴即兴伴奏比赛;同时举办声乐、钢琴论文评选活动。
5. 高师钢琴学术委员会:组织以我国近年来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包括与钢琴教学相关的理论、观念、方法以及教材使用方面的经验体会等论文评选活动,并于2006年9月中旬召开钢琴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会议主要内容为钢琴教学改革学术研讨和获奖论文颁奖。
6. 高师合唱学术委员会:2006年5月在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第二次合唱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大会;组织编写合唱与指挥教材;继续编印《高师合唱通讯》。
7. 高师手风琴、电子琴学术委员会:2006年5月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同时召开电子琴学术研讨会;继续做好高校手风琴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
8. 高师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2006年10月在江西南昌召开学术委员会年会;组织主题为高师理论作曲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评选。
《时间与静默的歌――20世纪西方作曲家的孤独吟唱》是以作曲家为主线,采用随笔的形式对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进行全面的解读。田艺苗以学者的理性,乐人的热情,文人的优雅,女人的敏感,教师的勤勉与细致,鞭辟入里地向读者娓娓解说她对20世纪西方音乐的独特理解。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勋伯格、欣德米特、施尼特凯、布列兹、里盖蒂、约翰・凯奇、乔治・克拉姆、梅西安、潘德列茨基……几乎所有的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代表人物都在她的笔下重现。但这不是音乐家人物传记,也不是系统的音乐学教科书,更不是高深莫测的现代音乐作曲技术分析。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位爱乐人的音乐随笔或读书人的读书笔记。这种轻松的文体是我所喜欢的,它可以让业外人士和普通爱好者减少一些阅读专业论文带来的技术障碍。但作者在写作时又始终不负乐人的使命,她似乎在不经意间将音乐家与作品、风格流派、创作技法、时代背景,乃至美学追求、艺术趣味、人文素养、心理状态、个性特征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散文化的笔触、漫谈式的口吻一一向读者娓娓道来。她的笔法轻松随意,不板着面孔说教,不生搬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只为音乐而谈音乐。她更注重多元文化的渗透,与读者作心灵上的交流,谈自己的聆乐体会与对音乐的感悟。这样,在她的笔下,西方现代音乐家那一张张冷峻的面孔就变得感性起来,西方现代音乐那些艰涩诡秘的音符就变得和蔼起来,读者接受起来也就轻松愉悦,少一些隔阂。
一般来说,作家写的音乐随笔往往游离于音乐之外,门外谈乐,说不到点子上。音乐家写的专业论文又往往满口的专业术语,将音乐作外科手术式的解剖分析,读起来枯燥乏味。田艺苗的文章恰恰是将两者中和了,嚼起来有味道,消化了又有营养。《时间与静默的歌》一书,是构建在丰厚的人文底蕴和广博的音乐文化基础上的,尤其是田艺苗的专业方向促使她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她对20世纪西方音乐作品的广泛涉猎和精心搜集、潜心聆听、孜孜求索,是写作这一系列文章的前提,也使她在这一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对20世纪西方音乐名作如数家珍,专业上的驾轻就熟致使她在写作上显得游刃有余。
我相信当下许多人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态度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无论是观念上还是语言上,多多少少还有隔阂。读了田艺苗的文章或许可以帮助音乐爱好者消除一些隔阂,提高一些修养。《时间与静默的歌》一书是由若干短篇组成的随笔集,语言精练,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主旨鲜明,作者在写作时抓住了三个重心,即20世纪西方作曲家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一般来说,第一个问题应由音乐史学家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应由作曲理论家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应由音乐美学家来回答。田艺苗在写作《时间与静默的歌》一书中,无意中扮演了三重角色,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由于是写给一般音乐爱好者阅读的随笔,而非长篇论文,其学术深度也就略显逊色了。
读田艺苗的文章,在轻松休闲中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如《谁是古拜杜丽娜》一文中,谈到女作曲家时,她分析了音乐史上为什么鲜见大师级的女作曲家的原因。在《夜莺在它自己的国度》一文中,写布里顿引出了“英国为什么几百年间迟迟没有出现一个音乐大师”的话题。写巴托克时谈到两次世界大战给作曲家带来的心灵创伤。在《砍柴打水都是道》一文中,写约翰・凯奇引出了中国的道家思想和东方的禅宗。在《接近创造的核心》一文中,评介勋伯格时谈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她是把音乐置于广博的文化背景上解读的。因此,我更愿意将田艺苗的文章定位为“音乐文化散文”。
其实,研究20世纪西方音乐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正如作者在她的后记里写道:“很多现当代音乐作品效果骇人,连最资深的音乐爱好者也对它满怀质疑。可是当代音乐不可或缺。那些100多年前的音乐,即使被这个世纪的天才演奏家们完美诠释,重新塑造,它们所表达的也是从前的情感,与当下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即使前面有巴赫的大海与贝多芬的高峰,20世纪的作曲家也要挺身前行,寻觅这个世纪的音乐语言与表达方式。……除了职业音乐家,大部分人是以娱乐的态度来听音乐的,而作曲家们是以学术的严谨态度看待自己的这份音乐事业的,听与写矛盾重重,难以调和……在娱乐时代,艺术家也不肯低下骄傲的头颅来娱乐大众……即使找不到听众,这些天赋秉异的人,也要专注一生写作这种晦涩难懂的音符,勇于突破他人的法则,也从不墨守自己的陈规,为它翻山越岭,一意孤行。只因心里始终有一束信仰的光芒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