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0: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节能减排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节能减排是为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调整和规范经济发展的空间秩序,成为必然之选和必由之路。
去年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发出了调整和规范经济发展空间秩序的强烈信号。
《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了“三个支持”、“三个不支持”和“一个创新”的新要求。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国家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对列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淘汰类的新建项目、耗能和污染问题突出且整改不力的企业和项目及列为落后产能的项目不予支持;鼓励银行开展节能减排授信创新。
这一系列金融授信管理规定的出台,无疑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的空间格局。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将因无法得到信贷支持而逐渐失去发展甚至生存的能力,而能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的企业,则将因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而发展壮大起来,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从而使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产业、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消亡,逐步退出经济发展舞台。银监会的这一“意见”,压缩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空间,扩大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空间。这两个空间的一收一放,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空间秩序的形成。
科技领域也在为这一新空间秩序形成做出努力。
在日前召开的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科技部已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的科研经费,调动全社会500亿元的资金投入,实施科技节能减排工程,规模化推广一批重大节能减排技术,重点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攻克一批重点行业、重要区域急需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众所周知,当前包括节能减排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不少,却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到企业生产、人民生活中来,不仅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也影响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着生产行为和经济发展方向。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让社会看到高新技术和环保技术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它们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流力量,将有效地扩大高新技术经济体及其产品的生存、发展与竞争空间,使工艺落后、产品初级、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的经济体及其产品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
在市场经济中,金融和科技是影响市场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任何经济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信贷资金的投向,影响着产业或企业的发展方向,决定着经济发展空间的构成;而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支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保障,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社会,以什么水平的科技手段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力量,决定着它们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科技的运用和提升,影响着不同发展模式在经济空间中的消长兴衰,对经济发展空间秩序的完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长期以来,在我国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对经济发展空间秩序的完善缺乏足够紧迫的认识,导致市场经济体系这样那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价格与价值体现的错位,不顾成本、不惜后果的恶性竞争,在落后的产业基础和狭小的经济空间里重复建设、恶性循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环境问题也由此愈演愈烈,缺乏经济发展空间的科学划分和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的合理引导,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必然在单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原有的经济发展空间中运转而没有脱胎换骨的动力。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形势下,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成为贫困地区的倚重,也成为一些正在转型地区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的鸡肋。
顾名思义,所谓“节能”就是在能源的利用上做到节约、不浪费,“减排”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进而减少污染,而“优化调度”是指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对资源做到合理安排、分配。短期火电系统的节能减排优化调度是指在一定的调度周期内,即24小时内,在满足系统负荷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各机组负荷实现最优分配。而所应用的优化发电调度方式,是按照机组发电效率确定次序的调度规则,是实现电力工业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可以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的效率,对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压力有重大意义。火电系统的节能减排优化调度问题是一个高维、非凸、非线性的有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国内外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常见的方法有遗传算法、差分进化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本文即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分析解决火电系统的节能减排优化调度问题。
2优化算法在节能减排调度中的应用
国内外学者对应用到火电系统的算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有遗传算法、差分进化法、粒子群算法等,接下来对各算法一一进行分析。
2.1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遗传算法是是模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学机理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遗传算法是解决搜索问题的通用算法,其步骤一般为复制、交叉、变异。
2.2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Evolution)
差分进化算法是由Storn等人于1995年提出的,它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的随机模型,通过反复迭代,使得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存了下来。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具有保优思想的贪婪遗传算法,同遗传算法一样,差分进化算法包含变异和交叉操作,但同时相较于遗传算法的选择操作,差分进化算法采用一对一的淘汰机制来更新种群。对于优化问题。
2.3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
粒子群算法是在1995年由Eberhart博士和Kenned博士提出,源于对鸟群捕食的行为研究。该算法最初是受到飞鸟集群活动的规律性启发,进而利用群体智能建立的一个简化模型。粒子群算法在对动物集群活动行为观察基础上,利用群体中的个体对信息的共享使整个群体的运动在问题求解空间中产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从而获得最优解。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类似,也是一种基于迭代的优化算法,但是它没有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和变异,而是粒子在解空间追随最优的粒子进行搜索。同遗传算法比较,PSO的优势在于简单容易实现并且没有许多参数需要调整。基于此,决定用粒子群算法来解决短期火电系统的节能减排优化调度问题。
3结论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企业的一些机房的设备要求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企业在机房里增加设备的数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机房中对设备的制冷要求也就越高,但现如今的机房中往往会出现制冷的供应不足的现象出现使得机房中的一些设备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从而大大影响了其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使得周围的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现企业中的用电量来看其中制冷系统所占的比例接近整个机房一半的用电量,对企业来说在机房中的制冷系统能够做到节能减排的话对企业在用电量方面的投资可大大的降低,也可使机房周围的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因而对数据中心机房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不仅仅可使企业的利益更大化也可使环境受到的破坏更低。
2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技术
在企业中机房中要做到节能减排,主要侧重点可方在在制冷方面和散热方面上的改变。以下对企业机房的节能减排提出几点意见:
2.1针对性制冷
在机房对设备的制冷时,工作人员可对每一个设备的发热情况进行统计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得出相应的数据后再对每个设备的制冷要求进行规范并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控和改进。在不断的改进后做到对机房中的每个设备制冷的适当度做到真正的节能减排,又可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2.2自动化的调温设备
在企业机房中的一些设备常因体积过大而使工作人员无法经常性的对设备进行制冷的控制,在这样的设备的制冷时利用自动化的调温设备可最到机房里的节能减排的效果。这样的调温设备的基础主要是建立在传感器上,当机器的温度过高时传感器将感受到温度的差异,然后对设备进行相应的制冷、送风等处理,使得机器最终达到原来的工作温度。这样的技术使机房中的设备长期处于较合适的工作温度使得工作的效率不受到温度的影响更降低保证了其工作的效率,也对机房的用电量的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准确性的通风
在机房中准确性的同风对设备的降温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也在用电量上可大大减少。在机房的设备中对设备较易发热的部位进行较好的通风,可使设备的温度上的调节更加有利,在机房中主要是对设备的下部进行通风,在这设备部位的通风上可在机房中安装智能通风地板可准确的对设备的下部进行及时的通风,在智能通风地板的安装上要根据设备的每部分的发热需求进行智能通风地板的安装,来供求设备需要的送风量,做到在机房里的真正节能减排。
2.4对数据中心的跟踪、分析、管理
机房的节能减排上对数据中心的跟踪、分析、管理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数据中在对机房的节能减排上有着主导的地位,因此加强对它的跟踪、分析、管理是一项不可小视的过程。在对机房的数据跟踪时,要做到能够快速的得到各个设备中的发热数据,对于设备中的一些异常的数据要能够及时的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就要对着些异常的设备进行相应的制冷处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平时对一些设备出现异常后的处理还要注重对一些以往数据的记录,并进行完整的分析、记录和归纳,以便在日后的设备故障处理上更加的快和精确,也可通过对数据的归纳对一些设备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防御。在工作人员的对机房节能减排技术的掌握下可使企业的利益更大化。
2.5合理的机房布置
在机房设备里设备的安置,对机房中的通风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些机房中常常出现因机器过多而导致了设备通风差的现象出现,因而对机房的合理布置也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在建设机房时要对每一个设备所占的体积进行精确的计算,也要考虑到在工作中因需要所需空出的空间和未来短时间内可能需要增加的设备空间进行规划布局。使设备在布局上更加合理在工作时也更加的有效率。对机房的整体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使,整体机房里的设备运行更加的有效率、节能性更强。
2.6设备的先进
企业在要使机房的节能减排进行的更好就要保证其机房设备的先进程度上得到保障,在制冷系统上要求则更高企业要尽量采用国际上的一些较先进的制冷设备,这些设备有着较高的实用性,其性能也较好在对设备制冷的处理上更加有力度。在有这样的设备条件下企业中的人员在对各个系统进行管理、控制进而使机房中的设备的使用效率更高节能减排上也做得更好,使得机房里的管理更加的科学化、有序化。同时机房设备的安全性上也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机房里要注重对设备的防水性、避雷等进性间隔性的抽检对有问题的要及时的进行相的处理,保证机房设备的安全性。
2.7可持续发展性
企业对机房里的系统的设计上和规划上要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性,对一些系统的设计上尽量做到易更替、可升级等特点来保证系统的使用时间较长久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对一些以后可能需要扩增的设备则要预留一些线路,方便日后设备上的增添。设备的可持续性能够使设备的利用率更高也做到更加的节能减排,使得企业的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3结束语
兰州西站在钢结构施工阶段,面临内部细小钢结构构件吊装问题,主要钢结构构件采用400t履带式起重机跨外吊装技术,对于内部细小钢结构构件存在空间锁闭,400t履带式起重机无法吊装的情况,必须在结构板上进行辅助吊装。原有施工方案中为400t履带式起重机将50t履带式起重机吊装至9.700m结构楼板上,必须对结构楼板进行脚手架回顶,保证结构楼板安全,通过吊装方案优化,经过结构受力计算复核,取消50t履带式起重机,改为25t汽车吊在9.7m楼板上进行行走,配合400t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吊装钢结构,保证了9.7楼板下脚手架的顺利拆除,减少脚手架租赁费用100万元。
2节电器的应用
兰州西站站房钢结构体量为1万5千t,焊接作业量大,因此相应的用电量负荷大,为此,项目部从节约能源角度考虑,在项目伊始即在施工现场两个主配电室安装工业用节电器装置,通过节电器的电容补偿装置,调节电流运行情况,大幅减少无功功率,通过对比,安装节电器(图4)的费用为9.2万元/套,有效使用期为10年,作为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折旧,兰州西站自工程开始至竣工结束,共计用电量为4680098kW•h,节电器节电率按平均值取9%进行计算,节电器节省电量4.63×105kW•h,按0.85元/kW•h成本进行计算,扣除设备成本,共节约成本24.2万元。通过节电器的应用,不仅充分体现了新设备在节能减排上的作用,更为大型工程中应用树立了良好的标杆,通过自身节约成本开支,使建筑施工企业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应用这一设备。
3钢筋直螺纹技术的应用
在兰州西站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对于梁的主筋采用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彻底改变传统钢筋主筋之间连接依靠焊接的方式,使传统的土建工程变成类似安装工程,后台精确下料和套丝加工,使得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手中的工具由传统的焊机、焊把变成了管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施工效率,由于取消了传统的钢筋搭接焊,施工现场减少了动火作业,降低了火灾发生概率,整体减少搭接焊共计节约钢筋533t,节约成本213万元,节约电力50万元,共计节约成本263万元。
4盘式脚手架的应用
盘扣架操作便捷、搭设速度快,满足了施工进度要求,相对于其他支撑体系安全、快速、经济、美观,通过利用盘式脚手架,对于现场更改的脚手架情况,避免重新搭设10000m3,节约成本13万元。
5BIM技术的应用
通过BIM技术对施工的前期虚拟施工,提前发现实际施工中会发生的问题,避免发生了返工情况,杜绝了拆除材料的废弃处理,节约原始材料,通过BIM技术,兰州西站施工现场未发生一起因碰撞而造成的拆改情况,节约原材成本20万元。
6结束语
积灰和结焦是锅炉运行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到锅炉运行的效率。这往往是因为煤炭的质量不合格,导致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粘结物,在锅炉的受热面聚集,在长期受到高温的影响下,就会产生积灰和结焦,对于热能的利用以及水资源的使用都会造成影响。机械法和化学法是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清除方法,但是清楚效果都不是很好。
2我国锅炉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2.1大力推广使用清洁无污染能源在当前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及运行成本不断增大的大环境下,针对大耗能的锅炉,应该对生产中使用的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进行推广。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加快对相关生物工程的改造,尽可能地使用秸秆、稻壳、天然气来作燃料。如此不但会使煤炭等能源的使用量减少,还不会产生更多的污染物,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2.2不断提高锅炉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在锅炉生产中,为使能源被高效地利用,同时能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那么锅炉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就要不断的提高,从而确保锅炉系统能高效安全地运行。企业中,锅炉操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技能培训需要不断加强,这样锅炉操作人员对锅炉设备的使用就更加熟练。此外,锅炉操作员还要定期试验锅炉设备,积极联系检修,进行设备消缺工作,以确保锅炉设备处于高效运转的最佳状态。
2.3积极改造锅炉的燃烧系统要通过锅炉设备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就需积极改造和升级当前的锅炉设备,例如对锅炉中的燃烧室进行不断优化。某电厂改造机组低碳燃烧器,即让燃烧器各喷口标高和一次风喷口结构型式保持不变,在燃烧器上方增加四层SOFA风以达到炉膛空气分级燃烧的目的。对二次风喷口面积进行重新设计,确保二次风速。改造后,优化锅炉运行的配风方式。利用炉膛空气分级燃烧和优化配风技术,使锅炉NOx的排放量低于450mg/Nm3,同时改善锅炉结焦积灰的情况。
2.4在企业中积极推广锅炉水的相关处理技术按照相关测算,锅炉内的水垢厚度每增加1mm,那么锅炉的热效率就有约3%的下降率,并且这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也会产生影响。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及改革力度,在锅炉工作场所对新的水处理技术和除垢技术积极推广,从而加强对锅炉中给水、原水、回水及锅水的质量分析和检验,以实现锅炉无水垢运转的目的,促进锅炉热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5气化小油枪改造从根本上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在锅炉低负荷稳燃及运行启停时,还要关注助燃油的消耗成本。某电厂改造了两台330MW机组的气化小油枪,即利用压缩空气的高速射流,直接把燃料油击碎并雾化成超细油滴,从而进行燃烧,而燃烧产生的热量再对燃油进行预热,扩容,后期加热,对此油滴的蒸发气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直接把燃油变成了气体燃料,进而使燃烧效率和火焰的温度大大提高了。60kg/h是单只小油枪的出力,而单只大油枪的出力为300kg/h,两者有差不多的助燃的功效,消耗的成本也大大缩减了,这样的改造使得低负荷稳燃及开停机的成本节省了很多,节能方式的成效十分突出。
3结语
(二)运用财政杠杆撬动企业技术改造1.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在工业发展资金中设立80万元的节能降耗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节能宣传和培训、节能示范项目补贴、节能新技术推广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支持陶瓷企业加大环保节能技术研发。2.财政激励引导升级。凡列入省市级重点节能示范项目的,免征其土地设施所涉及的县级行政收费,所形成的电力、天然气节约量,按照节约价值的5%给予一次性奖励;列入国家、省、市节能示范项目的,帮助申请国债资金的补助和支持;对集中建设排污设施的,由县财政给予补助;对重点耗能企业申请银行贷款用于节能降耗项目改造的,由县财政给予3%的项目贷款贴息。米兰诺公司获省2008年第一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80万元,水工机械和汇丰陶瓷公司各获省2008年第一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10万元。3.搬迁关停强制节能。加大清理整顿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力度,公布淘汰企业名单及淘汰时限;落实节能环保搬迁补助资金,对列入关停、取缔名单的企业采取“五停”(停水、停电、停运、停贷、停气)等强制性措施,促进污染企业搬迁。规矩水泥环保搬迁已正式获省经委核准,7月30日已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6月底搬迁完毕。
(三)运用税收杠杆助推质量效益升级1.税收能源消耗挂钩制度。针对全县陶瓷行业均是中小企业且税务监控难的实际,由两税、统计等部门深入企业、气、电等能源供应部门调研,广泛收集企业产能、产值、总能源消耗等数据,测算出行业平均气、电、煤等单位能耗产值,结合行业实际分产品大类,将产品单位能耗作为税收的重要参考,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降低能耗。2.节能项目税收优惠制度。企业从事节能项目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年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前三年县级企业所得税全部返还,第四年至第六年企业所得税减半返还;企业购买并使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节能设备,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缴纳税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3.节能研发税收抵扣制度。企业为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年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三大特点凸显节能减排成效
(一)走出了一条政府多种手段调控能耗的新路子1.节能降耗初见成效。2008年1—6月,全县130家模以上企业,总能耗76万吨标煤,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285吨标煤,较去年同期下降8.08%,节约标煤6.687万吨。2.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率先在四川省施行环保信誉考核制度和乐山市在建立乡镇环保办,企业环保信誉考核制度和约见谈话制度不断巩固,网格式环境监察不断扩展,新万兴公司投资566.55万元,治理喷雾干燥塔5座、压制生产线5条和磨边生产线5条,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911.2吨。2008年1—6月,全县削减二氧化硫1021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84.96%。3.生态环境初步改善。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成片造林5000亩,四旁植树35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0.6个百分点,全县城区环境质量好于二级天数占总天数的93%。2008年1—6月,全县财政投入140万元,撬动企业和社会各界投入3.5亿元投入节能环保技术改造。
(二)走出了一条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新路子1.开展废料循环利用。建辉、新万兴等21家陶瓷企业建成废水处理循环利用设施,抛光线日耗水从2000吨/条减为600吨/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1%;全部陶企废水沉淀物压滤干化后再次用作陶瓷生产坯料,减少原料消耗和废物排放;峨佳、峨顶水泥厂每天使用陶瓷废渣200—300吨,年产熟料水泥20—25万吨。2.实施工业窑炉节能。推广陶瓷窑炉一次烧成技术、窑炉内堂涂节能材料及加长燃气喷枪、改造风机和烧嘴脉冲助燃,威尼陶瓷改传统的二次烧成为一次快烧,年节约天然气达150万方以上,节能率达20%;明珠陶瓷改单层为双层燃气生产线,下层煅烧窑炉的热能直接作用于上层干燥窑炉,综合能耗下降20%,产能提高30%。3.实现余热余压利用。重点在陶瓷行业推广窑炉尾气余热复用喷雾塔技术和陶瓷辊道窑余热发电技术,东泰陶瓷厂利用蒸汽发电机余热发电,可满足企业自身50-70%的生产用电,年可发电250万度,度电成本仅为0.05元;米兰诺等企业利用窑炉尾气余热复用喷雾塔,可节省喷雾塔原煤或天然气耗用,尾气利用率达到30%,节能率达13%。4.推进机电系统节能。以电力电子技术传动方式改造机械传动方式,采用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重点推广高效节能电动机、稀土永磁电动机和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合理匹配电机系统,消除“大马拉小车”现象。5.推广能量系统优化。重点在陶瓷行业通过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和改善管理,提高能源系统效率。近两年,新中源、新万兴、米兰诺等企业投入技改资金达7亿多元,科达陶瓷在省内陶企业中首家通过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西部瓷都陶瓷产区实现煤渣固体垃圾的零排放。
(三)走出了一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子1.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3家企业进入了全国建陶行业销售收入30强,2家进入“四川省行业领先中小企业”200强。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改善。组建四川省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档红坯陶瓷共性技术研发取得初步成果,研发出“玉晶石”系列产品,利用钒钛矿渣生产有色仿古砖技术得到突破,企业新获专利授权3件,建辉公司被命名为四川省建设创新型培育企业。3.品牌战略实现突破。目前全县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个、省级名牌2个和16个国家免检产品。新万兴年底将建成中国名牌产品,建辉、米兰诺将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三、四位一体建立节能长效机制
(一)完善行政问责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节能减排责任,对本行政辖区内节能减排考核结果实行四挂钩。1.跟政绩挂钩。将节能排污总量指标分值和经济增长的分值实行同等权重。2.跟职务任免挂钩。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被评为差和较差的不予提拔。3.跟评先评优挂钩。节能减排差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4.跟执行纪律挂钩。对监管失职、渎职、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造成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给予纪律处分。
(二)完善能效准入制1.制定目录。根据国家、省、市产业政策以及夹江县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及产业发展的现状,加快制订夹江县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能耗审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或节能篇(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必须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3.能效标识。严格执行国家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加强对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产品的监督检查,积极推动节能产品质量认证。
(三)完善激励约束制1.奖励机制。坚持和完善财政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新机制,对重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等关系节能减排成效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财政专项奖励资金与节能减排量挂钩办法,多节能减排,多奖励,并在气、电、运等要素配置及项目申报上给予优先考虑。2.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节能降耗的政策调控,对不认真实施节能管理,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企业,在调峰错峰时将首先限制其用电,在生产要素配置、项目申报和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方面不予支持,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相应处罚。
(四)完善监察督导制1.网络监察。重点抓好县乡两级自动监测联网建设,主要搞好重点节能减排企业、污水处理厂、主要饮用水源地、小集镇和工业集中区五个方面的在线监控设施建设。2.强化执法。建立以企业节能环保自查与执法人员现场监测检查和日常执法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的节能环保监察制度,提高节能环保执法能力和水平。3.挂牌督办。坚持以查促改,对突出的节能减排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县发改、环保、工业、监察、统计等部门密切配合,限期解决。4.责任追究。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严格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行政责任追究,确保查处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5.能耗公示。每周通过电视台、西部瓷都网站等媒体公布一次主城区的空气质量预报,每季度向县“四大家”和县级各部门通报一次全县节能减排状况,每年底对节能减排“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摘要:夹江县巧用行政、财政和税收三大杠杆,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重点企业,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跟踪和管理,加大重点河流污染治理,建立GDP能耗公报制度,着力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1建设高水平监察队伍,提高环境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在环境监察工作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节能减排措施落到实处,就需要建设高水平的监察队伍,有效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其中要求环境监察人员将理论教育、素质教育和业务教育三项内容结合起来,积极组织环境监察人员开展业务素质培训学习活动。除此之外,还应该组织监察人员学习环境监察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节能减排落到实处,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1.2加大基层环境监察的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
1.2.1加强对各个地区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严格督管。基层环境监察单位在日常监察过程中,对于排污量严重超标的单位应该加大惩治力度,对其进行严格督管。同时,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单位实行警示和罚款处理整顿。
1.2.2进一步强化已建工程的环境监察。基层环境监察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应该进行详细监察和管理,使其达到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的新标准。然而,对于那些没有达到节能减排标准的项目应该加大监察力度。同时,可以成立相应的监察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的对策。
1.2.3加强整治城区、居民产生的环境污染行为。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城区附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在城区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促使人们树立起节能减排的思想意识。
1.2.4对污染源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基层检查部门在日常监察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检查各个环境污染源。通常情况下,基层环境监察部门都是每年检查一次重要的污染源,每个月检查一次较为严重的污染源。同时,除了实行定期检查之外还需要进行不定期的监察,加强对各种建设项目产生的噪音进行监察和治理,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1.2.5认真处理环境监察中的案件,切实维护环境保护的权益。在群众的众多利益当中,环境权益必定是其中较关键的组成部分。而做好环境问题的工作不但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同样也是整个环境监察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环境监察单位必须对条例进行认真的学习,以此来规范工作的程序、提高相应工作人员的处理水平。同时,应该健全办、接信仿、紧急、登记等环节,将“早调查,快解决”的原则始终贯彻在案件的工作中,以此来一一化解各种矛盾。另外,对于上级转办的案件要及时的进行调查、处理与反馈。
1.3按照排污程度实行收费,有效遏制排污量基层环境监察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严格执行“排污费用征收条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排污程度做好登记和审查工作。同时,还应该对排污源进行全面调查,准确把握各个污染源的排污类型和数量,确保记录的排污量数据的准确性。
2结语
(一)模型构建通过将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方法相结合建立多目标投入产出线性优化模型,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低碳目标,在投入产出平衡经济系统内寻求低碳与经济增长双赢的产业优化路径。模型构建过程如下:1.目标函数设定。(1)区域GDP最大,即所有产业增加值的和达到最大。式中,xi(t)为第t时期i部门的总产出,是模型中的可控优化变量,aij(t)为第t时期j部门对i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n为产业部门的个数。2.约束条件设定。对模型中的约束条件需要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低碳环保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发展指标。其中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目标也是东北地区的指标和任务。因此,本文将2020年作为规划期,中国宏观的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指标作为基本约束。经济增长约束:终期国内生产总值要能够达到一定经济增长率下的预期值。东北地区近十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于10%,但由于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2年经济增长率已经低于10%,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考虑到上述因素,本文以2010年为基期,设定到规划期2020年的经济预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7%(GDP翻一番的增长率)、8%(正常发展)和9%(快速发展)三个档次,进而计算得到2020年三个档次增长率所对应的GDP约束的下限值。低碳约束:根据中国政府的减排承诺,分两种情境设定东北地区2020年碳强度目标,分为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和45%两档,用每个产业的碳排放系数(见表2)乘以其增加值再求和算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计算,2005年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为6.38吨/万元,按照减排目标,2020年的碳排放强度约束为3.82~3.51吨/万元。产业结构约束: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就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占比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因此,将规划期末第三产业达到期望比重作为产业结构约束。图1为东北地区2006年以来三次产业比重变化。近年来,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状态,第一产业平均比重在11%左右,二次产业比重占到52%,三次产业平均占比为37%。各省也在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产业结构要进一步得到优化,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关注,使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本文设定到2020年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的下限为40%。投入产出平衡约束:该约束条件中,最终使用Yt按照GDP呈现的年均增长速度保守估计各产业增加值的期望下限值,At按照上文所论述的方法取值;另外,模型中各产业部门的产值及引入模型中的正负偏差变量都要求为非负值。模型中,xi为各产业的总产值,是优化变量,vi是i部门的增加值率,Y0是基期(2010年)的GDP,rk表示不同的预期增长率,ci是i部门的碳排放强度,C0表示东北地区基期(2005年)碳排放强度,rh表示碳排放强度降低率,C0(1-rh)Y0(1+rk)表示第k经济增率和第h碳排放强度降低率下CO2排放总量的上限值。第三个等式为产业结构约束,17部门划分中,x16为商业、运输业,x17为其他服务业,均属于第三产业。
(二)模型数据本文的基准数据为国家信息中心编制的2002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东北区域17部门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如表1所示。相关数据分别来自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模型中需要预测东北地区2020年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t,直接消耗系数反应了某一产业部门单位产出对其他部门的消耗,又称为技术系数。东北地区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其技术效率相对较低,可用经济技术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直接消耗系数当前值替代东北区域2020年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另外,对于模型中的增加值系数向量Vt,通过2002年和2007年东北地区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各个产业增加值系数的年均变化率,进而推算出2020年的增加值系数向量。由于统计年鉴中缺乏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需要通过计算得到。本文综合补充了以往的对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并结合东北地区实际的能源消耗情况计算出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C。其中,ECj表示第j个行业的CO2排放量,Fij表示j行业对第i种能源的消耗量。分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可以从各省的统计年鉴中获得。由于东北地区分行业能源消费量无法直接获得,因而需要依照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出吉林、辽宁、黑龙江三个省份分行业CO2排放量,然后将其加总得出东北地区17个行业CO2排放量,进而除以东北地区2005年GDP计算得到东北地区各产业CO2排放强度。
二、东北区域低碳约束下产业优化结果分析
表4~6①模拟出经济增长率为7.17%(GDP翻一番的增长率)、8%(正常发展)和9%(快速发展)和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和45%六种情境下的产业优化结果。表4显示了在满足2020年的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发展要求时,各产业部门在两种低碳约束下模拟得到的最优总产出和年均增长率。由上表可以看出,为了满足经济增长和低碳的双重目标,各产业发展表现出显著差异,增长速度分布离散,17个产业部门中7个产业部门的增长率需要达到两位数以上,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运输业的年均增长率需要达到17%以上,而建筑业总产出呈现负增长,即应该减少其总产出。2020年要达到增加值翻一番,则2007~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需要达到9.4%,达到这一增长率要求的有10个产业部门,包括采选业、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石化工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商业和运输业、其他服务业,即这10个产业部门应该优先发展,加快其增长速度。该优化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与节能减排所要求的优化结构还有较大差距。另外,在GDP翻一番的前提下,碳排放强度约束由40%增加到45%时,农林牧渔业、纺织服装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械工业、电子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及其他制造业这6个部门增长率有小幅度增加,调增幅度均在0.05%以下,商业运输业的增长率有较大幅度提升,增长率从17.22%提高到18.17%。这7个产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相对较小,它们的发展既能保证经济发展水平,又具有低碳化的发展空间,对东北地区的低碳化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表5是2010~2020年年均增长率在8%时各产业部门在不同碳强度约束下的发展趋势。17个产业部门的增长率同样表现出较大差异,商业、运输业及其他服务业所属的第三产业仍然表现出较大的增长幅度。换算成以2007年为基期时,年均增长率需要达到10.3%,该表中达到或者超过这一平均水平的部门有10个,与表3中的部门相同,即这10个部门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与表3情况不同的是,碳排放强度从40%增加到45%时,该种情境下有6个产业部门增长率增加。农业部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机械业的增长率开始小幅下降,分别需要降低0.27%、0.13%和0.12%,采选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增长率调增,调增幅度为0.05%和1%。也就是说,在较高的经济增长的目标下,进一步加强减排强度时,对农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机械业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对采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经济增长较为有利。表6是2010~2020年年均增长率在9%时各产业部门模拟优化结果。换算成以2007年为基期时,年均增速为10.8%,表3和表4中发展较快的10个部门在该种情境下继续表现出较高的优化增速。与表3和表4不同的是,除建筑业外,其他16个产业部门的增长差距减小,各产业部门增速分布相对更集中,即在更高的经济发展要求下,碳排放约束对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减弱。建筑业在6种情境下均出现负的增长率,说明建筑业对东北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小,应该缩减其产业规模。另外,在该经济增长目标下,石化工业的发展情况与表3和表4中该产业的发展呈现反向变化,随着碳排放强度的增强,其增长速度反而需要调增,表明了该产业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调整力度,本文测算了17个产业部门的产业结构调整潜力。产业结构调整潜力是指优化后的产业结构中各个产业所占比例与现有产业结构中各产业比重之差,这是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依据。正号表示该产业存在扩大潜力,即该产业在总产出中的比例调增;负号表示该产业存在缩小潜力,即应该缩减其在总产出中的比重。表7是不同经济增长与低碳约束下各产业结构调整潜力。表7显示,每个产业部门在6种情境下的结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仅表现为调整幅度的不同。17个产业部门中9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的结构调整潜力,尤其是第三产业(商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在不同的经济增长和碳减排约束下均具有很大的调整潜力,调整幅度达到5%以上,即相对于2007年的产业结构而言,2020年经过优化后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总产出在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中的比例至少应该提高5个百分点。其次,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也具有较大的正向调整潜力,不过可以看出随着碳减排约束程度的加大,其正向调整潜力幅度明显降低,主要由其行业本身特征决定,在生产电力、热力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其具有较高的碳排放强度。另外,注意到具有较高碳排放强度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12吨/万元)、石化工业(6.62吨/万元)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12.15吨/万元)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也具有增加趋势,它们的平均调增幅度分别为2.6%、1.01%、0.88%,虽然这些产业总产出的减少对于CO2减排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它们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远高于其他行业,东北三省“十二五”中也均将它们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纺织服装业和包括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业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品废料在内的其他制造业也都呈现出正向调整潜力,但调整幅度均较小,分别为0.07%和0.42%,这些产业碳排放强度较小,产业基础发展水平不高。此外,在这些产出调增的部门中,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其调增幅度在减缓,这说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着调整潜力,但这种潜力是有限度的,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还应注意产业部门技术效率的提高。同时,17个产业部门中8个产业部门存在负向调整潜力。农林牧渔业在6种情境下的平均调减幅度为2.44%,该调整幅度基本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并且随着低碳约束的加强其缩减幅度下降,但缩减幅度很小,说明第一产业受低碳约束的影响很小。优化后的产业结构中建筑业呈现出较大幅度的缩减,平均调减幅度达到5.13%,虽然其碳排放强度很小,仅为0.22吨/万元,但建筑业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小,并非优势产业,因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对于机械工业,在低碳强度约束相同时,其缩减比例的绝对值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而增大,经济增长为7.17%、8%和9%时对应的缩减幅度分别为0.99%、1.11%和1.14%,在经济增长较慢(7.17%)和较快(9%)时,该产业缩减幅度随着碳强度约束的加强而增加,在经济增长处于中间时(8%),碳强度约束由40%增加到45%时,其缩减比例反而有所降低。采选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也都应该缩小它们在总产出中的比重,缩减比例均在1%以下,表明现在的产业结构中这些产业部门所占的比重是较为合理的。
三、结论与启示
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构建含有经济增长和低碳双重目标的投入产出优化模型,测算三档经济增长率和两档碳排放强度目标下各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和各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潜力。结果显示:
1.从产业经济增长方面看,调整碳排放强度和优化产业结构对各产业总产出和经济增长率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产业部门在不同经济增长率和碳排放强度约束下都呈现出较高的增长潜力,包括采选业、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石化工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商业和运输业、其他服务业,这10个部门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潜力远高于其他行业。在经济增长目标较低时,低碳约束的增强对农业、纺织服装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械工业、其他制造业的经济增长较为有利;在经济增长目标较高时,随着低碳约束的增强,采选业、石化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产业反而有着更高的增长潜力;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商业及运输业由于无论是在高经济增长还是低经济增长目标下,碳排放约束越强,它们的增长潜力越大。
2.从产业结构调整潜力方面看,在6种情境下,每个行业在调整方向上具有一致性,调整幅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农业、建筑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存在较大的负向调整潜力,即应该降低它们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同时,由于前两个产业的碳排放系数较低,当碳排放约束增强时,它们的缩减比例有所降低,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随着低碳约束的增强需要进一步地调减其在总产出的比例。采选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械工业和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均需要小幅度地调减。商业、运输业、其他服务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四个产业需要加大幅度提高它们在总产出中的比重,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石化工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和其他制造业具有小幅度的正向调整潜力。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些技术上的建设性意见,建立节能环保的交通运输设备体系,积极运用像甩挂运输这样的现代运输方式,大力推广甩挂运输节能工程,形成长期有效的甩挂运输机制,从而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009年到2013年之间,国家陆续了《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交运发[2009]808号)、《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交运发[2010]562号)、《关于第1批公路甩挂运输推荐车型的通知》(交运发[2012]27号)、《公路甩挂运输推荐车型(第2批)公示》;同时2013年国家启动了公路甩挂运输第三批试点工作。(1)通过甩挂运输方式的广泛运用,大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扩大业务网络,增强经济实力,保证自己的运输质量,从而形成一批优秀的运输企业。(2)重视对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建立存储、包装、运输一体化的大型企业。(3)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制定一套完整的物流调整方案,实现公路的甩挂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完美结合,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2加强运力调控,促进公路客运组织管理水平的提升
加大运力的调控力度,不得增加实载率不足70%的客运线的运力;不断改善客运线,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扩大企业的规模,并提升企业的集约化水平;加强实地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组织模式,既要保证服务质量,又要适当提高实载率,细化公共服务,对干线客运、乡村客运、旅游客运等不同层次的客运体系进行系统化管理,提高客运的管理水平,减少能源的消耗。
3优化车辆运力结构
3.1建立严格的准入和淘汰制度,优化车辆运力结构。车辆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车辆自身的质量对大气污染也有着直接作用,引进高质量的车辆,将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车辆淘汰掉是保证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交通运输企业是交通行业的主体,对交通运输企业采取准入和淘汰制度是运输行业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制定严格的运输车辆准入与淘汰制度,两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运输企业的准入与淘汰制度。
3.2使用新能源车辆,优化车辆运力结构。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车辆也陆续上市,大力应用新能源车辆,促进车辆结构的优化,是交通运输业完成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下是车辆运力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客运新能源车辆运力结构:(1)公交车运力结构。减少汽油、柴油车的使用量,积极引进电动汽车和天然气机车,并扩大其使用量,逐步将燃油汽车全部淘汰。(2)出租车运力结构。先选择一些试点城市,将所有出租车都更换为电动汽车;扩大天然气出租车在全国的使用量。(3)城际客运车辆运力结构。对于短途客运,可以使用压缩天然气汽车,对于中长途客运,可以使用液化天然气汽车。货运新能源车辆运力结构:大力使用甲醇和液化天然气汽车;进一步推行生物柴油等新清洁燃油的使用。
4合理规划运输线网,科学设置客货运站点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科学选择运输的起止点,对能源的消耗将产生直接影响。公路枢纽站是公路线网的重要节点,在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运输网线布局和货运点设置时要坚持将运输战场和枢纽作为中心点,将普通客运站和货运站作为辅助点,对整体路线进行全面合理规划,实现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完美衔接,缩短运输路程,减少能耗。客货运站点的布局与当地城市的发展状况及其产业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进行运输线和客货运站点设计时要深刻分析城市的发展现状,依据站场布局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城市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分布,实现点、线、网的协调。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