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1: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艺术绘画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综合绘画材料的特性与美感
在创作实践中,我们经常接触和应用很多物理特性不同的材料,这些材料的肌理、质感及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大有不同。各种媒材总能一目了然地透过肌理表达材料的特性,如软的质感有温暖、舒适感,硬的质感则具有刚强、冷漠感。又如粗糙、荒疏的材料容易产生艰涩、困难、沉重、力度的感觉,有男性粗犷、坚毅之感。相反,在细致、光洁、莹润的质料上则使人感受到一种精心、秩序、甜美,一种女性的温柔与文静。
除此之外,丰富的材料种类同样带给观者不同的情感暗示。如彩色玻璃的晶莹剔透、华丽感;贝壳的色泽妖娆感;木材纹理别致、自然淳朴;石材光泽美观、稳重;钢铁坚硬、挺拔刚劲;铝合金轻快、明丽;塑料细腻、致密;现代纤维材料温暖、柔和、亲近。这些都是材料本身具有的独特美,是其它材料不可替代的,甚至有些材料作品还会触发观者的味觉、触觉和听觉感受。
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可利用的材料,如何发现和获取则需要艺术家具备独到的鉴赏力和对材料的掌控力。面对现有的材料,我们要去把握它;面对没有被利用的材料,我们应该去尝试它;面对司空见惯的材料,我们可以将其打破重组,使之成为新材料,产生新精神。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开阔和现成品的采用,艺术创作的媒材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有时,材料本身固然具有迷人的性能和表现力,但单纯展示材料表象特征不是目的,真正要做的是借用合适的材料表达艺术精神。当艺术家的情感和观念与材料的内在精神产生契合点时,作品的表现张力是具有相当震撼性的。
材料艺术性的探索与拓展
所谓艺术性,是指艺术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反映社会生活、表达鲜明、准确、生动的思想情感。艺术性的高低与艺术作品的思想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性作为对一件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的衡量标准,主要是指在艺术处理、表现方面所达到的完美契合程度。针对综合绘画材料而言,主要包括:材料语言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材料形式的准确性和鲜明性;艺术情节的完整性;艺术手法的精当性和多样性;材料表现的民族性和独创性等。自从毕加索在材料艺术那儿打开一扇窗,之后的很多画家便开始不同程度地在作品中探索材料表现力。分离派代表画家克里姆特,在许多作品局部大胆运用蛋彩、沥粉、贴金箔、镶螺钡、贴孔雀羽毛等特殊技巧,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装饰意味和造型与色彩表现的感染力。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在晚年也曾用色纸拼贴的手法代替油彩的涂绘,这一方法也使其画面变得简洁明快,呈现活泼有趣的效果。超现实主义巨匠达利为了拓展画面视觉的张力,也常实验渗入沙石和应用纸板,扩展材料自身的语言魅力。
在现当代艺术领域中,材料作为传统绘画媒介的附属作用早已消逝,脱胎换骨地成为艺术家感悟和表现客观物象的最有力的工具和武器。当下,材料作为观念和艺术语境的重要特征,逐渐突破了单纯的画种间和画材间的禁锢。通过借用和吸纳许多非绘画材料的成分,获得崭新的艺术效果和震撼的视觉张力,像裂纹漆所呈现的不同纹理变化,纸类拼贴的自然条纹,乳胶沉重的流淌感等。在材料选择上除了前面所提及的玻璃、石材、塑料、钢铁等,媒材还被广泛拓展到稻草、泥土、铅块、油漆、胶合板,甚至将洗衣粉、肥皂、火药等用于特殊效果的制作中。材料成了艺术家不折不扣的表现语言和形式逻辑主体,也成了艺术家标新立异、不断进行形式探索的核心。
但材料的应用已不仅涉及技术方面,更多地包含着艺术家创作中观念的更新和对新材料的理解。德国“新表现主义”重要艺术家基弗,成长于德国战败的沉重历史背景和阴影之下,他选择了一种彻底、纯粹的本土艺术,充分利用各种综合材料,包括使用油彩、泥土、铅、石头、模型、照片、版画、沙子、稻草、虫胶和其它有机材料,他所描绘的一系列风景画充满了痛苦与历史追索意味。巨大的画面,复杂的肌理,以及“合理”的材料语言,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并赋予作品主题和观念以鲜明的触感。
因为综合绘画本身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表现力,媒材的多元性又为画面增添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因此,许多现当代艺术家在创作手段和途径方面大动脑筋。他们经常采取间接制作效果,比如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制作样稿再喷绘成数码照片,设计制作底纹和肌理效果,应用丝网印刷技术,塑料薄膜压印手段,以及用汽油、煤油淋洒、点燃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等各种方法。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为了迎合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需要,经常利用丝网印刷进行多次复制,以此反映在美国消费文化下人们复杂的变异心态,推进了20世纪中期的材料艺术语言的探索。
有时,艺术家们发现利用间接制作手段表现出的画面效果常令人惊喜,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偶发性的存在。如材料使用后呈现的神奇的色彩层次,火药燃烧留下的斑驳痕迹,石蜡融化又凝固后的流淌状态。这些意外收获都有可能成为当代材料创作探索新层面的酵素,由此打开以材料本体语境打动和感染观者的发展新格局。
劳申伯格对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尤其对丝绸质地的运用手段很高明,效果让人着迷,其实此类材料作品的效果来源纯属偶然。据说一次艺术家在工作结束后,用废丝绸团起来擦拭机器上的油墨时,无意中发现油墨一层层地渗透进丝绸里,层层叠叠,扑朔迷离,之后凭着对材料的敏感,劳申伯格抓住这次偶发的灵感,经过多次试验,最终解决了丝绸、丝网印与油墨的技术难题,作品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观念与材料的结合
何为观念,它不是一个概念、一种主意、一些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思想,而是指人在感性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水平和感悟能力,即充满悟性、禅机的智慧。在力透表象的反省中,观念性包含着艺术家对材料感觉的敏锐和渗透思想的醒悟,所以他们关注当下社会人的本质与价值、精神信仰与尊严,强调对现实的批判;所以他们注重艺术的情感性,通过材料形式语言中不同的暗示信息,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思想情感印记,带给观者各异的视知觉感受;所以他们使材料传达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内涵,它承载着艺术家自觉反思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慧地对待自然、对待万物的思想情怀。
艺术家呈现在综合材料创作中的感悟性和观念性的特征有两个,一是对当下生存思考和人文关怀,二是对新旧媒介的综合,两者共同构成了现当代艺术家对材料敏锐的捕捉能力,这就与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方法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区别。除了提倡创作中应打开无意识的大门,发掘潜意识的因素之外,更强调材料探索性和手段选择性,如何让材料作品中的思想与手段有机结合,这就需要艺术家智慧地探寻到那些具有他所需要的媒材形态和艺术观念高度吻合性的材料。
材料大师塔皮埃斯认为,一件艺术品所具有的感人力量并不仅仅取决于材料本身价值的贵贱,重要的是它承载着艺术家的精神。在他看来,只有将材料作为媒介把艺术引向象征,才能创造出不可见的震撼。塔皮埃斯常利用材质的美感、简约的色彩以及肌理与刮痕等手段,表达出塔氏的神秘意境和哲学象征。《作品2号》运用水墨、石灰等综合材料,在灰蒙蒙的纸上浮现出类似茧状形态的白色图形及与之相对的黑色图形,以黑白灰和点线面的组合使一团原本杂乱无章的线条成为了开启整个画面的智慧和光明的思想。从他创作意识和思维观念中看出,他的思想具有东方审美哲学的影子,这应该与他深入研读《道德经》等东方佛道、家文化经典的个人经历关系很大。
其实艺术家在材料创作中接触媒材的动机无外乎有两种,或是带着构思去苦苦寻找他中意的材料,或源于最初迷恋材料媒介的材质美感,却渐渐发现潜藏于内的观念表达。不论是哪种情形,在选择媒材时艺术家都要先对材料及其特性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充分的探索,同时与自身经历和性格喜好相联系,找到契合点,有过此番经历的作品必定带有艺术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感染力。但这一完满过程通常很难在短期内随着艺术家本人的意愿实现,他们总要经历一番实践探索和创作意志的考验,需要不断的培养和严格的训练,以及多个阶段与材料相互磨合。
第一阶段作为一种创作手段的补充,凭借材质的特征美感丰富加强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力,这是材料参与创作的初级从属阶段。
第二阶段才真正进入材料本体表达的审美阶段。由于材质的本体展示有不可替代性,直接将材料特性应用于创作实体,在展示材料作品留给观者的初步记忆的同时使“视觉潜质”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和表达。但此阶段还只是媒材进入审美本体观念的确立阶段。
第三阶段是物质内涵的升华阶段。综合材料创作表达中除了要表现材料的审美功能,还要通过精神观念提升使其进入具有特殊意义的视觉语言。材料既是艺术家的记忆性物质和精神联合物,同时又具有广泛普遍的象征性,能否“读懂”材料,是否把观念和材料语言“合理”地融为一体,材料作品中是否传达着艺术精神性,这才是艺术家在材料创作中追求的真谛和此阶段最需要解决的关键。
有人说尚扬是中国美术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富于否定自己和渐进性强化材料表现的艺术家。他经常在画布面前“折磨”自己,苦苦思索,在一遍一遍的尝试中期待材料、技法中出现的奇迹来牵引自己的创作构想,从他的艺术历程看所言属实。从早期的《黄河船夫》的苏式风格到《状态》系列、《大风景》系列及《董其昌计划》系列,从单纯架上绘画到使用多种材料的“综合”,他的作品手法和创作观念变化剧烈而彻底。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表现黄土高原的拙朴、苦涩,尚扬就曾实验使用油画颜料和高丽纸,首次尝试不遵守规则的游戏。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了《状态》系列,这一系列作品迥异于他以往的风格,纸浆、石膏、乳胶的混合物挤压在板上或布上,然后再粘上报纸,利用材料本体的审美特性表达近乎抽象的表现风格。之后,为了以更触目的视觉样式呈现后现代世界的危机和它对人类身心的挤压,尚扬的《94大风景》成了火山内部剖面中的景观,《大风景诊断》成了由人体的病理透视胶片组构的内部影像,《深呼吸》成了以医疗教学挂图式的肺部风景。尚扬将自己作品的精神性品质定位为对“世界这片大风景”的追问和思索,对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存前景的关注。提起《董其昌计划》,艺术家更将焦点投向了自然山水的质变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质变,以多幅图式并置的方式呈现自然的异化,材料作品中的董其昌式自然山水不仅风化,而且消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
纵观尚扬的艺术风格演变,每一次都是由有意识地关注焦点到深入创作内涵,努力探索材料与艺术观念性的“契合点”,智慧地将观念和材料语言“合理”地融为一体,赋予材料作品真正的存在价值。
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当代艺术家成功穿越传统绘画的樊篱,无论从材料实验还是观念融入都蕴涵着丰富性和多元性,有些甚至将材料转换和时空错位揉搓到作品中,使其具有超现实主义的视觉空间和观念范畴,这类作品又因创作过程的艰难引发观者的深刻感悟。日本艺术家三岛喜美代就将硬脆的陶质与柔软又褶皱的纸质进行材料置换,魔术般地将陶质作品变成“陶纸”作品:揉团折叠的报纸、各种包装纸箱和贴满印刷品的方盒变成“纸感的陶瓷”。国内艺术家徐一晖也应用过类似的智慧性表现形式,他用陶瓷把小红书做成圣经式的神圣书籍,周围布满鲜花,像祭坛一样放在展馆,体现对特定时期文化现象的反思。
综述
本文作者:张天佐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水彩绘画艺术中,正是由于“水”这个媒介材料的介入,才会使水彩画面充满了水色轻灵、秀美朦胧的意境之美。水,成就了水彩艺术独特的艺术特质。无论是油性材料的油画还是水性材料的水彩和国画,这时材料媒介在画面上呈现的状态则有一个相同的共同点,那就是材料都是为画面的形象服务的,是塑造画面形体的辅助手段。然而当毕加索和勃拉克把将报纸、图片、木屑等现成材料引入绘画开始,画面中的材料就逐渐开始了另一种诉说的轨迹。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材料在绘画中的地位已经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现当代绘画的语境下,大理石粉、沥青、土质材料、油彩、沙子、铁屑、铅皮、稻草、树枝等等更多的材料开始运用到画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材料混入到画面并被充分利用起来,材料开始逐渐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出现,寻求着自身本体的一种表达和述说方式。绘画者采用的创作方式也开始多样化,拼贴、综合材料、装置、影像等艺术形式变成了关注材料语言的艺术创作者的主要表现手段。材料开始转变为了画面的主体语言。正如刘骁纯所说:“在古典艺术中,比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颜料、水、胶、笔、墙壁乃至涂色、勾线的工具、材料、色、线、点、面、体、光、空间、结构又是塑造人和物的手段、人与物又是为组成故事服务的,故事又是为宗教教义服务的。媒介物质在这里是手段的手段,‘仆从’的‘仆从’。经过近现代艺术的一系列变革,‘主人’的‘主人’一层层退位,‘仆从’的‘仆从’一步步升格。媒介物质终于在当代艺术中从‘仆从’上升为‘主人’。”[1]“在材料的利用中,随着混入的材料越来越复杂和新材料越来越多地被起用,媒介物质一步步自主自立,从艺术语言的辅助手段上升为艺术语言本身,这里最重要的是生命与物质材料的对话,思想与材料物质的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最终留下的是注入了生命和思想的物质痕迹”。
当物质材料广泛运用到绘画中所形成的语汇就变得极为广泛且多变,当物质材料完成了从为画面形体塑造服务到主体语言的角色转换时,其内涵便出现了多义性,从而完成了从物质到精神的超越。材料作为主体语言运用到画面,是利用材料本身所具备的物质和文化属性来实现的。任何的物质材料本身都具备两种特性。一是材料本身具备其作为物的“表情”,也就是物质本身的材质感,材料首先就是通过自身的材质“表情”作主体语言参与到画面的组构上的。二是材料同时也具备其作为存在而具备的文化积淀。材料在存在的过程中必然会融合历史为它所赋予的文化内涵。木头、土、乳蜡、油脂具备的是暖性特质;钢铁、水泥、玻璃具备的是冷性特征;斑驳的铁锈和枯黄的稻草代表的是破败,国画书法所用的材料载体宣纸在经历了千年的沉积,其本身就成了中国东方传统文化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之一……,这些都是材料本身所具有的一定的文化指向。材料正是依托其本身的“物”性和所承载的文化内质与绘画者赋予的精神相结合,才实现着物质材料与精神的穿越与渗透。在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基弗和他的老师博伊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觉到材料语言所带来的这种材料与精神的完美融合。基弗作为二战后崛起的德国艺术家,他对战后所造成的破坏和伤害有着极为深刻的感触。干裂的泥土、残破的废墟、荒芜的大地充满着他那巨大的作品中。在材料运用上,他把钢铁、铅、沥青、油彩、油墨、沙土、丙烯、稻草、水泥等等材料综合运用的画面,材料在画面上反复堆砌,让观者在视觉上就能感觉到画面物质的重量感和可触摸感。在他的作品《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中,基弗用腐蚀过的铅皮制作成一部部敞开的巨大书籍陈列在两个高大的书架上,他通过把材料进行重新制作和组合,同时保留着材料的符号特性,通过物质材料在视觉上所产生的喻示来描述着德国的历史和磨难。博伊斯是基弗的老师,他用毛毡和油脂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毛毡和油脂本身就具有暖性的特征,在作品《动物脂》中,博伊斯正是利用这种材料物性特征来完成他的艺术构想,实现着材料的艺术性话语转变。我国画家朱进在他的《时光》系列作品中,运用五色土、黄色土、褐色土质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由于土质材料本身就因为人和土的亲密关系而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量,他正是利用土质材料这种物质属性和亲和力来实现着自己的艺术诉求,来拉近作品和观看者之间的距离。在画面上,土质材料所独具的物质表情和文化内质成了画面的主体语汇,画面的形象倒是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观看者面对画面所产生的内心触动几乎都来自于这些涂抹、堆彻、龟裂在画面上黄褐色土料。从众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材料的介入已经为绘画者实现其独特的绘画语言打开了一扇更为宽阔的门,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段。材料语言在绘画中的这种语义转变是有着自身的表述特征的。首先,材料语言更强调实验性和偶然性。实验性和偶然性是材料作为主体语言运用到绘画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所有的材料运用都是一种实验性的探索,这种探索是在研究材料语言应用的无限可能性的基础上的。无论是绘画创作者还是观看接受者,对材料本身的特质和内涵最初的认知上都是停留在表层面的,尤其是作为艺术创作者,为了有效利用材料,传达自己的艺术主张,就要对不同物质材料进行反复的实验运用,探知材料在画面上所能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语言和精神。材料应用的无限可能为艺术语言的形成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使偶然性成为了画面的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正是这种实验性,使偶然性成为了材料绘画艺术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品质。其实画面上的偶然性因素一直都是一切绘画艺术创作者最为珍惜和重视的。达芬奇说:“激发大脑的各种发明,是让人们观察断壁残桓,未息的余烬,以及斑石、云朵和土块,因为这些不规则的‘偶然性’形态中能使人产生奇妙的发现,使艺术家进入一种梦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想象力就开始在那些墨点和不规则的形状中施展魔术,而同时这些形态又反过来帮助他进入一种朦胧的虚幻状态,使艺术家的内在视觉得以投射到存在的事物上。”
在对各种材料的运用和实验中,画面会形成一种具有美感和抽象意味的偶然“迹象”,绘画者对这种偶然之象重新进行选择和组构,把那些具有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的“象”保留下来,形成了新的视觉审美趣味。其次,强调观念性和精神性是材料语言语义转变的本质诉求。材料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其本身是不具备观念性和精神性的。是艺术创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物质材料进行分析、运用和转化,并赋予其一定的思想和精神,从而使材料成为了创作者精神表达的载体。当“物质材料”被创作者当作传达精神与观念的载体在画面上直接呈现出来时候,物质材料所蕴涵的特定的文化暗示就传达出来,材料便具有了全新和独立的艺术价值,材料作为画面主体语言的地位便得以彰显和提升,在创作者的画面中,它们变成了充满象征性、精神性、观念性的抽象语言,成为艺术家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和精神的隐喻和暗示。材料语言在绘画艺术中的这种语义转变,使绘画艺术的边界有了更多的外延,使绘画艺术最终走向了综合。
据记载,曹雪芹本身就是一位极其出色的画师,在曹雪芹友人留下的诗篇中,有很多是称赞曹雪芹的画作。敦敏的《懋斋诗钞》中有《题芹圃画石》一诗:“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芹圃是曹雪芹的字,从诗题中就可看出敦敏此诗是题于雪芹画作之上的,以画石来书写心中愤懑,更衬托出了作者的傲骨与不羁。曹雪芹另一好友张宜泉也在《伤芹溪居士》的小注里写道:“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便可看出曹雪芹在绘画造诣上的不凡。我们今日虽然无缘得见曹雪芹的画作,但是从《红楼梦》的文本里可以了解曹雪芹的绘画理论和情趣,并进而对明清以降的绘画流脉和创作理论有所认识。纵奇才。而张彦远的观念则重在后天的物质培养。应该说,这两者都是成为艺术家的重要途径,但侧重点的不同也分别说明了两人的审美意向。曹雪芹的这种观念与道家的“真”性情是分不开的,与传统的绘画艺术精神也紧密相合,这在文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在第十七、十八回的游览大观园中,贾宝玉力排众议,以稻香村为契机,阐述了他对“自然”的认知———“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③,同理,只有师法自然、得自然之气,才是真正的“善画者”,这与道家的“化工”之论,主张浑然天成、反对人工造作的主旨是相吻合的。应该说,不单是对绘画艺术创作主体,甚至在整部书中,曹雪芹都在推崇有“真心”和保持自我人格的独立性。
二
曹雪芹在绘画领域的观念主要是通过薛宝钗之口娓娓道来。这也与宝钗博学多闻的才情有关,从宝钗嘴里道出这炫技般的绘画理论也不会让读者觉得突兀。第四十二回众人商讨惜春画大观园的时候,宝钗的论述极为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宝钗的话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绘画中的写意。宝钗道:“……藕丫头虽会画,不过是几笔写意。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画诀》中道:“读万卷书,行也影响了曹雪芹,这是文中极为典型的一例。
三
画论之余,薛宝钗又谈到了绘画的材料工具。受禅宗影响,传统的文人山水画也有南北二宗。一般而言,南宗提倡笔情墨趣,气韵天成,因此重墨不重色,用纸不用绢。北宗画宗师唐代的李思训父子,以青绿山水为特色。很显然,大观园的创作更倾向北宗画法,因此,“又大又托墨”、“禁得皴染”的雪浪纸决然不适合《大观园图》了。实际上,薛宝钗很明智地选择以建造大观园的图纸为原型,依传统的描摹法复制成《大观园图》。以建筑图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增删剪裁,添补人物,再以工细楼台之法制成即可。不得不说,薛宝钗的建议大大减轻了惜春的负担,也颇值得今人借鉴。薛宝钗随即又提出了具体的制作方法:“配这些青绿颜色并泥金泥银,也得他们配去。你们也得另爖上风炉子,预备化胶,出胶,洗笔。还得一张粉油大案,铺上毡子。”⑦这是典型的工笔金碧山水的颜料和制法,惜春听罢犯难:“我何曾有这些画器?不过随手写字的笔画画罢了。就是颜色,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这四样。再有,不过是两支着色笔就完了。”⑧惜春说的四种颜色的确是写意画的传统用色,但用于《大观园图》这类工笔兼写意的作品则显不足。由此引出了薛宝钗罗列画具的篇章。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曹雪芹在书中真真假假,古董摆设都是亦假亦真,这里列出的这张单子却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基本将工笔画的画具包含在内,甚至对用绢的矾制提出了要求。而且在忙里偷闲中,还穿插了黛玉的插科打诨:“你要生姜和酱这些作料,我替你要铁锅来,好炒颜色吃的。”淡妆浓抹总相宜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⑤这所谓的胸中“丘壑”自然是与创作者的阅历和知识素养相关的,宝钗此处用“丘壑”是指创作主体对创作客体整体的把握和认知。只有具备初步的领悟,才能方便下一步的构图创作。而所谓“看纸的地步远近……该露的要露”正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切要因素之一———写意,也是构图的关键所在。正如宝钗所言,倘若完全按照现实来画,未免拘谨,形似而无神,唯有按照胸中“丘壑”分主宾、增添得当方能得其精髓,于画上造出意境来。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论”中就有“经营位置”这一重要法则。在传统的文人画中,尤其是山水画,位置的远近经营极为重要。曹雪芹论画,并非一味写意,尤其是大观园有很多亭台楼阁,并非纯粹的山水画作,因此又提出了“界划”问题。宝钗的原话是:“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划的。一点不留神,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矶也离了缝,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⑥按,“界划”即“界画”,亦即陶宗仪《辍耕录》里“画家十三科”中的第十科“界画楼台”。界画需要用尺引笔,虽然工于细致,但不免近乎“死笔”,易成匠气。但若以写意为之,又难免如宝钗所言,可见画亭台楼阁之难。
在传统的文人画中,不但要求景物的写意,人物同样要气韵生动。这也是宝钗画论中的第三个要素———“要插人物,也要有疏密,有高低”。写意山水、飘渺楼阁,于大观园来讲是不够的,起码是不完整的,正如贾母所讲“成了房样子”,因此人物是必不可少的。总的说来,如果真要创作出一幅完整的《大观园图》,工笔界画,写意经营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对创作者要求是很严格的,无怪乎四姑娘犯难了。雍正时期,宫廷画家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和楼阁界画正风一《红楼梦》里既有大段论画的篇章,如第四十二回薛宝钗论绘画、列画具,也有很多章回是名画、名家点缀其间,它们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由于曹雪芹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画师,有着丰富的创作实践,因此他对创作主体也提出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要求。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的正邪两赋论颠覆了传统儒家的大善大恶理论,如果粗暴地以善恶划分人性,那必然不能细致地认识和了解人性的意义所在。鉴于此,贾雨村提出了秉正邪之余气诞生的一类人。他列举的这些人物中,大都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所成就者。仅书画领域就有宋徽宗、米芾、顾恺之、倪瓒、唐伯虎等。当然,曹雪芹举出这几个优秀人物,除了要展示人性的复杂多样外,也表明了自己对优秀艺术家的理解———“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①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提到:“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高逸之士,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②两者其实都在肯定只有保持人格的独立才有可能成为“善画者”,但曹雪芹侧重灵性,以秉正邪二气之余而淡妆浓抹总相宜惹得众女儿开怀大笑,行文显得极其活泼。宝钗也笑着解释:“那粗色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了,一经了火是要炸的。”⑨宝钗事无巨细,考虑周全,无怪乎众人赞叹了。联系上文宝钗的“兰言解疑癖”,宝钗和黛玉此刻的关系很是亲密,较之前些章回两人的紧张关系,本回也是宝钗黛玉关系的重要转折点。因此此处插入黛玉的一番戏谑,既使得行文不至乏味,也推动了故事情节,深化了人物形象。让读者对宝钗的博学和黛玉雅谑的一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出曹雪芹对传统绘画的熟悉,以及明清以来文人画的盛行。
四
除了集中在第四十二回的绘画技法和材料的描述外,书中还有不少的画作穿插其间。然而,虽然创作者是实有的,大多数作品却是虚构的。第五回贾宝玉在秦可卿房内见到的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即是此种情况,有其人而无此作品。唐伯虎即唐寅,号称“江南第一才子”,以诗书画传世,擅长人物、仕女图。这里虚拟的《海棠春睡图》自然是为了渲染秦可卿屋内的奢靡,与贾宝玉在另一房中看到的劝人苦读的《燃藜图》恰成对比。值得一提的是,《海棠春睡图》旁边有一副秦太虚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按,对联要到明以后才盛行。秦观的这幅对联自然也是虚构的,秦观一字太虚,作者巧借他的名字来谐音“情太虚”,与屋内奢侈的摆设形成对比。也与本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的主旨相联系,行文处处有伏笔,无怪乎批评者赞叹文本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另外,探春房内有一副米襄阳的《烟雨图》,旁边是颜二鲁公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颜真卿的对联自然也是假,但颜真卿的书法向以筋力见长,对联的内容和颜氏书法的特点极其符合探春的个性。米襄阳即米芾,宋四家之一,米氏父子所创的“米氏云山”在绘画史上独树一帜。这幅画也不见传,应是杜撰。小说借用了米芾画作的特色,为三姑娘的居处平添了一份大气和儒雅。同样的以画写人在后四十回中也有体现,第八十九回写潇湘馆内挂的是仿李龙眠白描笔意的仕女画《斗寒图》。李龙眠即李公麟,号龙眠山人,北宋著名画家,以白描见长。这幅画以“斗寒”命名,联系黛玉的处境,其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一)人物比例
研究者们总是对格列柯画的人物比例失调的现象颇有说词。一方面说格列柯之所以总是将画面人物画成九头身(有的则达到12个头长)是因为其患有错视症。然而,格列柯在罗马学到了正确的人体解剖素描和几何透视关系1,有着过硬的解剖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格列柯最初接触的圣像画训练是绝对不允许画家出现比例失调的问题。当时的艺术认知尚还不能接受人物比例受到改变的先例,就连格列柯的老师提香在这方面也是尤为循规蹈矩的;最后一点,托列多的圣多明哥修道院为格列柯带来了大量的订件,代表着当时的旧没落贵族并没有对格列柯异常修长的人物比例提出质疑,且变相地承认了格列柯的这种画风,我们有理由相信格列柯的“有意图而为之”。对于绘画艺术研究来说,去深究格列柯是否患有错视症,终究无意义,刻意拉长的人物比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才是关注点。显然,与同类画作相比,格列柯的人物更具有震撼力,其画中人物能够将观者的视平线和人物的下部置于同一平面造成仰望的效果,上小下大。观者本身的渺小和审美对象的立体宏大与希腊人物雕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色彩
在格列柯的艺术作品中,人物表情通过色彩表达。受早期门徒训练时的影响,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主棕色调和提倡理性作画的杰出大师列奥纳多•达•芬奇2,格列柯将情绪方面的发泄投射到了画面的色彩中,人物的眼神本不会说话,是个死物,在画家笔下色彩的渲染后,眼神逐步能表达一切,给观者一种默会3的认同,无表情的演绎是极为高超的技法。格列柯又擅长色彩诡异的冷色调,营造神秘的宗教气氛。
(三)构图
有别于提香的构图的丰满,格列柯的画面存在一种“未完成性”。提香的画面存在一种上升式的瞻仰和顶部构图的戛然而止,而格列柯的构图旨在强调一种单纯为上升式的强调。在他的画面中,动荡的背景和僵直的身体、过度夸张的人物造型,其所望之处都能够在观者的脑海中继续向画面边缘逐步延伸。因而说,格列柯的构图也是为“望”这个动作服务着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格列柯的仰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格列柯式专有的人物比例、色彩、画面构图共同为“望”作出铺垫,从而营造出一种宏大、动荡、永无止境的视觉效果。格列柯式的“望”与美术史上特别是中世纪宗教画的一些艺术作品相比,具有充满戏剧性的悲剧意识,在画家的营造下,人物的“望”如同一把凛冽的剑,直指心灵,这同宗教带来的效果如出一辙。
二、格列柯的画作在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然而,所有这些见道之言,却并未能引起人们应有的正视。因为,正如吴湖帆在生前的日记中所言,以他所过从的并世的一些“传统”大家,真正懂得传统之精义的,世不一二!这样,当大批不懂传统、误读传统的专家,控制了对于传统的话语权,对传统的弘扬,沦於束施效颦、南辕北辙的局面,也就是必然之事了。于是,而有了明清的文人画,尤其是野逸派是“表现”的、“先进”的艺术,唐宋的画家画是“再现”的、“落后”的艺术这样的传统观;有了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传统四大家”这样对於20世纪中国画的总结性结论。
199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当代十大画家》一书,而吴湖帆正是其中的一家。当时,北京有一位专家见到我,认为以吴湖帆作为“当代十大画家”之一不够格;我便问他谁够格?他表示应以石鲁替换吴湖帆。我当即表示怀疑:石鲁尽管有少量精心之作,但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精神失常情况下的渲泄,不免过于草率了吧?该专家竟说:“这才是表现的艺术!天才的艺术家就是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这样的言论,出之于一位“前卫”的青年之口,自不足为怪;然而,它竟是出之于一位“传统”的专家之口!
这里,不是要否定自徐渭、、石涛直至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和石鲁的成就。作为传统中奇文化的一格,毫无疑问,他们在中国画史上的成就自足以辉映千秋。然而,把仅具特殊性真理的奇文化传统作普遍的推广,显然是不可取的;把奇文化传统作为唯一的传统,并以此来否定正文化传统,更是不可取的。
出身于世代簪缨诗礼之家的吴湖帆深知传统的奇正之辨。所谓“奇正相生,循环无端”,从普遍性而言,只有立足于正文化才有积极的价值。因此,他尽管也十分欣赏奇文化,包括、石涛,但他个人的价值取向,则是更倾向于正文化的。这,从他的人品、画品,书品、词品乃至藏品,概可以反映出来,清真平和,堂皇典丽,一片雍穆气象,而绝去怪力乱神,狂肆怒张的酸颓落拓。
论他的人品,他的一生也颇多挫折,接二连三的打击降临到他的身上,一点也不比那些野逸派的画家轻微。再加上他的祟性,又是一贯的高高在上,不甘人下。然而,他却并没有丧心病狂地怨天尤人,愤世嫉俗,而依然恪守温良恭俭让的准则宠辱不惊。
论他的画品,虽由董其昌、四王的正统派南宗起手入门,但却以眼界之富,见识之高,不为所囿,进而取法唐寅,赵孟頫、郭熙等倾向于刻画的北宗风格。堂堂正正的千岩万壑、云泉掩映,严重恪勤的十日一水、五日一石,心平气和的惨淡经营、勾皴点染,气象高森的水墨丹青,金碧辉耀,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高华韵致,温文尔雅,足以使作者和观者愁烦中具洒脱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晴空青天,从而涵养人们对于美好理想生活的追求,化解人与社会的不和谐。
无疑,对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传统的弘扬,我们需要野逸派的奇崛风格,但更需要而且应该大力提倡,普遍推广的,则是如吴湖帆那样中正平和的艺术风尚。
那么中国的艺术体系融合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文明制度下产生的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创作的原则,师造化可以理解为:1、向古人学习2、向大自然学习其修成的正果由胸中抒发出来,变成自己的作品,这是形而上的内修外练的过程。庄子《秋水篇》云: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己。庄子认为大自然山水中,天地是无穷大的,其他以外的事物再巨大都极其渺小,“不见水端”的北海在天地间就像“小山小木在大山”,四海在天地之间就像“礨空之在大泽”,这种“无穷的天地”时空转到今天来讲也是高深莫测的领悟,甚至可以升华为人们的精神世界里一种寄托。北宋画家郭熙提出了“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平远”类似于西方绘画里的焦点透视,从高处往低处俯视。“高远”是站在低处抬头看前方迎面而来的高大山峰。“深远”是借景步步移,层层推进,层层有奇景。都是由近至远地观察方法,这就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很早就研究“空间感”了。一副好的山水画,人看了会“身临其境”,融入画中,山水“造境”之法就是空间气氛的营造之法。
二、中国山水画的绘制是利用的散点透视
这跟西方的焦点透视观察方法不一样。古人创作山水画不像今天画画的人要提着画板,拿着纸笔对景写生,这太局部。他们不带任何工具,只是用纪游的方式到山中有眼睛观察,用大脑记忆。把大山中的特征,美好的事物默记于心,回家通过描绘一些草图创作出全景山水来。前面是一丛婀娜多姿的绿树,参差不齐地长在几处很有特点的土石之上,往后推移是亭台楼榭和小院,院内有芭蕉数丛,假山怪异嶙峋,周边有小桥流水围绕。走到园后是一片幽竹和树林,树林间瑞霭穿梭萦绕至山脚。中间层次是一座座山脉相连,苍翠雄浑,大山深处更有山居人家。最后举目眺望,层云浮动,远山若影若现,或高或低,犹若仙境。这就是借步移景法,空间的压缩,用自己的体会来表现大自然,提炼出其精髓,师自然不完全抄袭自然,将大自然的规律和法则融入心中,用笔墨展现出山川云野的博大。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人对绘事的奇思妙想。在《芥子园画谱》中,树法的第一讲就是画出树的出枝空间关系,即“树分四枝”,古人称:画树必须分清阴阳相背,左右顾盼。我们可以理解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用线条的穿插连断,来表现树枝的空间关系,精练凝重的线条经过墨色的浓淡变化,长短虚实变化,能概括出树与大自然的空灵感。李成《寒林平野图》中的松树线条勾得苍劲有力,墨色滋润饱满,将自然界所见的松树化腐朽为神奇,其造型“奇”而不怪,“秀”而不薄,树与树之间相互倚让,相互照应,表现出松树的劲挺多姿和旺盛的生命力。古代画家还把画石头的方法称为“石分三面”,跟西画不同的是,山水画只用“勾、勒、皴”表现出了石头的阴阳关系,西画则用“黑、白、灰”的调子不断塑造来完成。哲学可以根据客观规律归纳万事万物的势态及变化,科学是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画和西画
三、在特定的条件下就是哲学和科学的体现
这是“和而不同”。“树有穿插,石亦有穿插,树之穿插在枝柯,石之穿插在血脉。”这是画石大间小小间大之法,层纍取势即成大山。五代董源《夏日山口待渡图》将丘陵以大小相间之法叠画出了秀润华滋的江南山。这种一望无际的空间,恐怕只有中国山水画才能表现出无穷的魅力,这跟画家的蒙养和气度,阔达的胸襟相辅相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也展示了空间的浪漫。唐代诗人王维提出画中要有诗的意境,诗里要有画的无穷景象,《鹿柴》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短短几行字,概括出了诗中山水画的大气局,使人构想出一幅林木深深的山中有行人往来,虽看不到,却容每个读者去想象的巨大空间。这个无形想象空间远比人们在现实中看到的美景要广阔得多,这么深厚的功力,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是无法达到的,也体现了诗人在诗画方面的禀赋和灵气。同样,书法也讲究线条空间跌宕起伏的线条充满了无穷大的气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虽然每种书体笔法形式不一样,但是其空间布白之理想通,它的用笔线条需要千锤百炼,追求的是圆、厚、润、畅,结体在严整的条件下,每一笔要用气来完成,笔断意不断。横、撇、竖、捺、折、勾是写字的基本笔画,当它们被气连贯起来形成文字的时候就会出现空间布白来。由此类推,每个字与字之间也会形成空间,即所谓的行气。所以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有一种真气充盈,其阴阳布白是由气生成了让人舒坦的空间感。宋代米芾的《蜀素帖》很能说明其中的道理,线条的粗细长短变化体现出通篇文字的丰富感,顿挫使转的有力线条便产生空间气息,随意却不失章法,用高山流水之势直抒性情,大气、个性、有条不紊。由一笔产生出的千万笔,是时空转换的过程,万法归宗,归根还是一笔之气。《石涛话语录》第一章: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一笔也是一样,中国根深蒂固的哲学美学思想更多引用了老庄思想,将太极的阴阳辩证法运用到主观审美中来,一笔一个太极,即一个空间。
四、在绘画这个艺术大体系中
我们大多是在幼儿园、小学里上美术课的时候才接触过绘画,但这还不能称其为对传统绘画的学习,只能算是对绘画的一种启蒙教育。但也正是这种启蒙教育,才为一些人将来走上专业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等到了初中,虽然也开设美术课,但是随着学习任务的日益加重,画画就成为了一些热爱绘画或将来想走专业道路的人的“专利”。在高中开设美术课的学校则更是少之又少。除非拜师学艺或到一些美术机构里学习,否则,直到大学,才会有继续系统学习绘画的机会。实践证明,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初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加强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是第一要务。从事绘画方面工作或爱好绘画的人,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往往也是从小时候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不感兴趣,你还能指望他对此有什么更高的热情和投入吗?所以说,加强对绘画兴趣培养的确非常重要。在这里我不否认有一些学生出于某种考虑,选择报考专业性较强,或者是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这其中不乏“临时抱佛脚”者,并不是从兴趣和爱好出发。但是,要想真正学好绘画,还真得加强对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我们如何培养人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呢?当然最好还是从小开始。然而,我们不能一上来向其灌输较为专业的绘画知识。试想,我们对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讲什么绘画产生的历史背景、笔法、技法等,他们会听得懂吗?其实,他们只是对那些画面上五颜六色的色彩感兴趣,属于纯感性认识,所以,我们要从他们的感知入手。孩子们对色彩的认知,往往要超过他们对文字和说教的理解。我们要先给他们看一些色彩艳丽的美术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点,再辅以教他们画一些简单的小动物、小花等常见的事物。等他们画完了,无论画的好坏,我们都要给予孩子们一定的鼓励,使其有一定的成就感。不过,不能急于求成,毕竟小孩子的兴趣点容易多变。在这个阶段里,除了为了培养其对绘画产生兴趣之外,主要还是为了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增长见闻,使其受到多方面的培育。
二、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
如果他们对绘画的兴趣还能够继续保持,条件也允许,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对绘画进行继续深入地学习。即使将来不走专业之路,也可以适当地向其讲授一些绘画的相关知识。这就好比老人在向自己的子孙讲述光荣的“家史”一样,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使其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在绘画相关知识的讲授方面,对于学画的人来说,我们在教学上主要还是应该先以普及传统绘画基本知识为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其了解到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一门高雅艺术。在传统绘画产生的初期,人们在生活中就已经学会了用矿物颜色在岩石、陶器、青铜器等物体上面描绘各种美丽的图案。经过数千年不断地革新和发展,人们创造了具有鲜明中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为了增长绘画方面的阅历,还可以带其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地参观美术作品展览,或向其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古今知名画家的绘画作品。然后通过讲解,使其较为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在工具和材料方面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在题材方面有人物、山水、花鸟;在技法方面有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还有各种流派等之分。托物言志,寓情于诗、于画是我国文化作品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向学生们讲授绘画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们通过对先进的传统绘画艺术内涵进行了解,从而使其充分地认识到绘画者、绘画作品在思想和艺术创作上也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敢于抵抗任何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这是除了相关的基本知识之外,我们向学生进行传统绘画教育的另一个重点,体现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先进性。
三、在绘画作品中
人们关注绘画艺术就是关注人们的内心情感世界,一个时代的艺术杰作之所以能成为那个时代的艺术杰作,就是因为作品能让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心灵受到感动、甚至震撼,就是因为作品能让那个时代的人的最本质、最深刻的情感得到完美地表达。当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艺术家对那个时代的深刻认知和情感体验。艺术家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家的情感内涵和表现方式就不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不同。马蒂斯的作品《舞蹈》,描绘的是一群舞者,手拉手围成圆圈,疯狂舞动,背景颜色为蓝色和绿色,人体是朱砂色极具概念化。画家马蒂斯准确把握舞者的表现特征,对舞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无限的感性情感和创作激情,升华作品思想内涵,对绘画表现形式进行大胆舍弃,大胆概括线条,大胆运用单纯色彩及色块描绘对象,使绘画艺术中感性情感与理性情感得到完美表现。
二、绘画艺术中的感性情感与理性情感分析
1.绘画艺术是感性情感与理性情感的有机融合
任何一件成功的绘画作品,都必须是神形兼备,作品只有表形,没有神韵,形体再美,作品都没有价值和意义。因为神韵就是作者对绘画内容赋予了情感,并且通过作品把这种情感传输给观者,让观众思想产生碰撞、心灵产生火花,收到感染观众、震撼观众的艺术效果。作品既要形似更要神似,作品才能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形神兼备,两者缺一不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秦始皇陵兵马俑,石窟造像,规模宏伟,气势雄壮,醒目彪悍,有形、有势、有神韵。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人物绘画的传世经典之作,细细品读欣赏,作者意图表现得鲜活灵动、淋漓尽致。若单独观看部分形体,情感表达就不完整,甚至是丑陋无比。若去掉部分,仅留下情感特别丰富的部分,这些也会让人感到空洞乏味、单调呆板。只有全部呈现整幅作品,使感性与理性合理搭配、充分结合,才具有形式美、形体美和神韵美。
2.感性情感是理性情感的基础
创作者在创作时,先是对创作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全面感知,产生感性认识,调动各方情绪,直至情绪兴奋、激动、冲动,创作者脑海中迅速闪现出最基本的色彩、构成、线条等基本绘画知识,这些理性知识帮助创作者梳理激动情绪,形成理性情感,并快速记录、清晰完整表达出来,这就完成了作品创作。创作者在创作《人体》绘画作品时,动笔之前先在模特周围转几圈,细细观察模特,观察模特每个角度的色彩构成,对模特进行全面感知,等找到感觉之后,创作者的专业绘画理论知识迅速在大脑中显现,理性地指挥创作思维、并在大脑中开始构思画面,理性地快速绘画。创作者追求画面的色彩效果,黄色的人体躺在红色床单上,画面背景是淡淡的湖蓝色,色彩单纯、浓烈,模特更加耀眼突出,显得格外地安详温暖。创作者理性情感来源于平时的感性积累,创作者就注重对色彩、构成、结构、色调、光线等知识的认识感知,没有这些感性情感积累,观察模特再认真、再仔细,也产生不出作画的理性情感,更创作不出感人的成功之作,所以说感性情感是理性情感的基础。
3.理性情感是感性情感的升华
绘画创作,找感觉很重要,找到了感觉就是创作者的感性情感得到了升华,找到了感觉就是创作者找到了绘画的灵魂,画作就有了理性情感,画作就有了神韵意味。创作者到一个新地方去写生绘画,首先要四处转转,了解人文环境等,大脑中有个初步印象后,再寻找作画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再构思画面,确定画什么,在哪里画。寻找感觉的过程就是感性情感在升华的过程,升华到一定程度,感觉找到了,感性情感就升华成了理性情感,理性融合感性的思维指挥着创作者在画布上塑造空间、组织形象、运用色彩,一幅画就完成了。画家波洛克在创作一幅作品,他准备一个大画框,绷好画布,一连很多天只对着画框看,不动笔。很多天过后,他终于动笔,在画布上挥毫泼墨,行云流水,不到半天就完成了一幅作品。作品一气呵成,整个画面清新流畅,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作品《关山行旅图》描绘的是关陕一带山水,写景绘形比较概括提炼,整个画面气势雄壮、意味深长,充满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画中景物很少,蓝天白云、山间小村、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令人心驰神往。如今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创作者对过去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留恋不已,就以这幅作品来表达对优美环境的向往,唤醒人们治理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三、结语
论文摘要:装饰绘画汲取了优秀的中国及世界传统文化营养,使得其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下文化艺术处于多元化格局的大文化语境之下,把握时代的脉搏,以现代的全球化、多元化文化观念,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合的审美视角来审视装饰绘画的认识观,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装饰绘画本体语言的内涵
沈柔坚先生说得好:“任何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强调特点为的是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性,求得更充分地发挥它的特殊效果。”的确,任何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装饰绘画是一种既现代又传统的艺术形式。我国装饰绘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历代的新陈代谢,新旧交替,从远古时代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春秋战国的漆器,到汉代的像砖,魏晋至唐宋的敦煌壁画,明清的民间木版年画……上下几千年,形成了我国装饰画独具风格的艺术传统。装饰绘画脱胎于装饰艺术,它之所以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趣,即装饰画的本体语言。装饰画的语言包括“求变”的语汇,即寻求“变化”的构成元素;求美的“语法”,即追求形式美的法则;求合的“句式”,即综合多变的表现方法,三者的有机结合,焕发了装饰绘画的独特魅力。
二、装饰绘画的语态认识观
装饰绘画灵魂是求美,形式美感高于一切,即形式高于内容。这正是装饰绘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装饰绘画艺术功能在各种绘画中比较起来更长于歌颂、象征、启发、诱导”…的原因。正因如此,装饰绘画被有些人认为是肤浅的,缺乏崇高的审美理想,而难登大雅之堂。艺术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艺术形式就像不同的演员,它们在艺术的舞台上极尽能事表现自己,目的是在愉悦中教育观者。在这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形式,都有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当然这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
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全球化”的生存趋势也影响着艺术领域,艺术语言、艺术风格趋向国际化、多元化,而多元化、民族化的文化特征,使得装饰绘画在现代社会显示出特有的生命力和特殊的艺术价值。装饰绘画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形式,审视装饰绘画的语态认识观,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1.装饰绘画的“现代”时态认识观
“现代”时态的语态认识观,是将装饰绘画的语言,放置于当下的时代文化大背景之下,使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保持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装饰的风格是以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中心思想为基础一~诸如宗教、哲学、王权、风俗、实用和唯美等意识形态所产生出的装饰艺术,往往会形成一种不同于前一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已故工艺美术家陈之佛先生曾说:“装饰艺术即是思想的表性,故装饰亦与其他美术同样有其时代的背景。埃及时代的装饰,希腊时代的装饰,罗马时代的装饰,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王权中心的装饰,自然各自由时代思想为背景而表现出来的。”由此可见,任何艺术形式、美术样式都不能脱离当下的时代文化背景。要坚持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就必须将其置于当下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只有坚持“现代”时态的认识观,才能更准确、更有效地反映时代的精神。
(1)全球性、多元化的时代背景
当我们穿着牛仔裤,吃着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看着世界足球赛,挂在互联网上聊天、购物,欣赏着高清好莱坞大片,谈论着次贷危机、金融风暴的时候,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在人们的13常生活中,正在发生着全球化的过程。“全球化”是一个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多维、复合的概念。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也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正处在全球范围的国际性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中国艺术也在这样的语境中转型。一个民族的艺术想要得到振兴发展,必须吸收他种文化先进的、科学的、有益成份,经过异质同构,使民族民间的艺术获得新生。“当一项艺术开始拒绝向另一项艺术吸收营养时,它就开始僵化了。”丁韶光先生的重彩装饰绘画,就是传统中国重彩画与西方现代观念的完美结合。丁韶光先生的画作融中国线条、中国风格的重彩、敦煌主题,以及西方画家毕加索和马蒂斯创作中的平面变形人物于一体,形成了一种风格独特的现代装饰重彩画。由于有中国古代工笔重彩的传统技法、又有西方装饰绘画的韵昧以及世纪末分离派艺术的情趣,丁先生的现代装饰重彩画作品能为东西方普遍接受。
(2)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
后现代主义也是当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哲学思想潮流,它深受尼采、弗洛依德的影响,表现出深刻的怀疑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艺术家试图突破传统审美法则的约束,淡化和消解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主张艺术贴近民众,大量采用大众传播媒介。在多数作品中带有某种戏谑的调侃的意味,带有强烈的娱乐性。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探索,实际上都是要求改变以往西方文化艺术“人”的“主体”和“物”的客体相分离、相对立的状况,以人们需要为本,进入“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联系,相融合的更高的境界。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同传统文化的联系,在其创作中,传统被引用、被改造和重构,使之生成新的意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的装饰艺术吸收历史上各种装饰风格,汇集了各种文化、历史、美学和视觉语言的材料,表达出了从未有过的多种多样的方式;鲜亮色彩的不调和,在自然中看似矛盾的材料组合,奇异造型的堆砌,让材料自身说话,以表达个人情愫,使艺术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美国艺术家麦克·j·阿信布莱纳的作品常以玻璃、金属、麻绳以及树皮等材料制作,以表现“骨骼”为主,以此来象征战争之恐怖。他的作品通过综合材料和奇特的造型构成关系,给人的视觉和精神上带来强有力的刺激,风格独特、制作精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和合的审美趋势
自从“国家问世界”转变成了“全球世界”,许多知名学者提出了关于全球文明的见解,其中先生与张立文先生的学说最有代表性。先生认为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我国文化应在“天人合一”、’中和位育”、“和而不同”的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加上新人文精神的追求,促进世界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和谐共生状态;张立文先生指出,中国文化目前面临着人类共同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不同文明间。他根据和合生存世界(地)、和合意义世界(人)、和合可能世界(天)的原理,提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用和合观来化解冲突、构建新文化。“和”即和谐,和睦,和平;“合”即融合,结合,合作;“和合”即是两种以上不同要素的协调、结合、融合与和谐。和合包括了冲突和融合,冲突是融合的原因,融合是冲突的结果。这些不同的要素处于共同存在、共同生长的状态。
滕守尧先生在《审美文化与艺术生存》一文中指出了文化与艺术的关系,“一种健康的文化最终必然发展成一种审美文化,而审美文化就是以文学和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就是物质生活不断向审美和艺术的层面提升的文化,也是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文化。”张先生的“和合”的文化观建构了“融突”、和和愉悦、审美意象,以及审美体验的主客体、情与景、心与物、善与美的融突和合。这些和合美学要素的构成方式,是最具生命力的方式,是艺术创造和心灵境界的生命活动。但它们只有在融突和合中才能获得生命的存在、延续以及发展,“全球化”、“多元化”、“后现代主义”、以及“和合”的审美趋势,是装饰绘画本体语言的大语境,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要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就要坚持“现代”的语法时态。
装饰绘画的“主动”态认识观
装饰绘画本体语言的演进和丰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在不断地自我增益、完善中成为了语汇丰富、句式多样的语言形式,它不断以主动的姿态完善自我,作为主体的创作者也应以主动的姿态坚持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
自然界的物种多种多样,才使得整个生物世界的生态保持着平衡;人类的艺术世界也因为不同艺术门类,不同画种各自独立的面目,才使整个文化艺术世界生机勃勃。纵观人类艺术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具有其它艺术门类不能替代的本体语言。同样是戏剧,话剧不能代替歌剧;同样是曲艺,相声不能代替小品;同样是绘画艺术,油画不能代替版画,水粉不能代替水彩,装饰不能代替装饰绘画。不同艺术门类的本体语言构成了艺术种类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根源,就在于客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们审美感觉能力的丰富多样。装饰绘画以其独特的面目和形式,记载和表达了人类的情感,扩大了人类的审美感受,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如果装饰绘画不坚持自己的本体语言,而向某一大画种看齐,那它就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因为装饰绘画原本就是借助于别的画种的表现方式,由于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得以脱离依附,具有任何画种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装饰绘画如果放弃自身的本体语言,就等于放弃了装饰绘画本身。
装饰绘画在装饰艺术的母胎中经过了漫长的孕育,并且逐渐成形、不断完善起来的,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装饰绘画在材料、技法、风格等方面的特性,才使得装饰绘画能从装饰艺术的母胎中脱离出来,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表现形式。当代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现代人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装饰绘画所特有的轻松、乐观、唯美,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压力,释放不良的情绪。试想,一幅冷色调画面、图形简洁明快新、线条圆润优美、微微流动而有韵律感的长形现代装饰绘画作品,置于工作节奏快、严谨、高效的现代高科技企业的办公室、会客室、休息室内,人们会产生惬意、舒畅、平和的心情,起到了缓解现代工业环境下的人们的紧张和不适感。再如,将质地粗矿的大型纤维艺术品,缀以自然属性的竹材、木块、或粗陶、石块,搭配色彩不同的织物,作成装饰壁饰作品放置于某人工智能齐全的现代化办公环境中,就会打破单调、冷漠的人工化的空间氛围,激发出人们对自然的追忆,产生返朴归真的亲切感。这说明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以及由本体语言而产生的独特审美魅力,在当代社会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蕴涵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每一位从事装饰绘画创作的工作者,都应充分发挥装饰绘画的特点,在当代“全球文化”的大环境下,坚持装饰绘画的语态认识观,并将它运用于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