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1: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语文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树立人文价值信念
要想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求教师树立人文价值信念。“所谓人文价值,就是崇尚人文的价值,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人文的核心就是“人”,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如果忽视了人,看不到教育对象的人格特质,就根本没有教育的科学性而言”。因此,教师要树立人文价值信念,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建立新的教师观和课程观,要把学生真正当做一个“人”。备课时,不仅要备内容,更要备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真地备每一个“人”的课。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允许学生质疑,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自由交流,自由沟通,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2.提高人文知识水平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它主要与精神生活有关,具体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等知识,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通过提高人文知识水平而形成的文化底蕴。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告诫人们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要增加古典文化知识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的人文知识,不仅影响着其精神生活,而且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作为语文教师,提高人文知识水平显得格外重要。杜威指出“: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人文知识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师内在的气质,丰富内心感受,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
3.提升人文品格
有学者认为,作为教师,其理想的人格特征应该是“能体认教师角色的神圣性;能坚持教育使人向善的乐观信念;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不为物诱的牺牲精神,对学生有爱心、耐心、恒心的教不厌诲不倦的教师性格。”要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品格,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愿意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它更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把教书育人当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至高无上的一部分,教师才会感到生活的充实和人生的价值。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无论成绩的好坏,要平等、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使师生之间建筑起信任的桥梁,这样学生才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后,作为语文教师,对祖国的语言文字要热爱、虔诚和敬畏。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体会祖国语文文字的丰富、优美、生动、形象,才能在教学中感染学生,使学生也能感受到祖国语文文字的优美,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4.展现人文行为教师的人文素养
不仅表现为教师内在的人文价值、人文品格,更为重要的是要展现人文行动。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身为教师要表里如一,为人师表,一视同仁,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教师要志存高远,明白立志的重要性。古人云“: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说的就是志向远大对事业成败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始终树立终身从教的志向,热爱教育事业,紧跟时展,不断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最后,教师要善于反思和自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乎教师准则;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反思对学生的态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等等。教师的不断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进步。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意蕴,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1.挖掘蕴含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作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人物形象。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志向;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持;《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圣地亚哥为了证明自己有坚强的勇气和毅力,为完成那项别人无法替代的任务,他坚持一定要捕到一条大鱼,但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圣地亚哥没有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从另一个意义来看,他是一个胜利者,虽败犹荣。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虽然描述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无论在生活中遇到多么大的不幸,生命总是永无止境的,是顽强的、永恒的、美好的。人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生命的长河中前行。这些都告诉人们要成大事,必须要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恒心、意志、毅力等品质,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益处。
2.挖掘蕴含胸怀阔达的宽容意识的作品
如今中学阶段大多为独生子女,多受父母的溺爱,没有阔达的胸襟、缺乏宽容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恕精神,表明中华民族宽容待人的处世哲学。这种精神在语文教材中多有体现,如“管鲍
之交”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共同做买卖,一起从军打仗。合伙做生意时,鲍叔牙的本钱比管仲的多,赚钱后管仲却多拿了一份。旁人对此说三道四,鲍叔牙替他解围,说他家里比较贫困,应该多拿一份。打仗时,管仲总是躲在众人后面,撤退时他却跑得最快。别人对他很不满意,鲍叔牙仍为他辩解,说他家里有老母亲,是出于孝心。管仲对此感激不已。后来,他们成了患难之交,携手干出一番大事。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正是因为蔺相如阔达的胸襟感动廉颇,才有了“负荆请罪”的美谈。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宽容的精神,让他们学会宽以待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挖掘蕴含
博大精深的仁爱精神的作品“仁者,爱人。”“仁”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思想,经过无数哲人先贤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贾谊的《过秦论》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醒当权者要施行仁政。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宁愿自己的房子是破的,希望天下人都能有房住,可见,杜甫的仁爱之心是多么感人,多么深刻!
4.挖掘蕴含浓浓深情的亲情、爱情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模仿和抄袭。”创新是人所具有的原始欲望,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常表现为敢于突破前人的规范,善于变换角度重新审视事物,善于从前人或他人的失误和错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知识是动态的,不完善的,发展的,是没有终极的真理,敢于坚持正确的看法,不唯书,不唯上,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定自信,敢于尝试和实践也是创新。何为创新教育?简单地说,创新教育是指根据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方法,实践启发式或讨论式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我国中小学来说,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基础上,激扬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
二、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缺失的主要体现
1.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学生主体虚假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理念早就达成共识,但在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今天,虽然一直在谈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还是大行其道,一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各种考试的指挥棒走。教师、学生承受了太多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只有考试成绩显著,学生才能前程似锦,才会被社会所认可,所以,教学中一切都按照考试大纲来“传导授业解惑”,考试考什么就讲什么,考试怎么考就怎么教,整个过程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中的创新,都是设计好陷阱让学生跳,却要做出一副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发现的样子,一个问题的结论早在教师心中的,但教师绝不轻易说出来,而是“循循善诱”、千方百计地从学生嘴里引出自己所需要的结论。
2.重工具教育,轻人文教育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把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工具的掌握运用能力视为主要任务,而忽略语文的人文性,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包括感情倾向、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文章主题以及对句子和修辞方法的学习,而忽略了通过语文使学生与作品、作者产生思想碰撞,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不到陶冶,审美能力得不到提升。
三、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1.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提供一种心情愉悦、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乐教,使学生乐学。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以欣赏的态度肯定充满灵性的“离经叛道”。所有这些都能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和期望,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开动脑筋,主动学习,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创造。
2.运用灵活的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实施建议中也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新课标将语法修辞知识独立于五大板块之外做出说明,可见语法修辞知识不可不教,而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语法修辞知识的掌握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良好语感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属对练习是一种不讲语法理论而实际上相当严密的语法训练。属对的综合性、趣味性、多样性使其更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将属对教学作为语法教学的一种具体形式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学生通过属对教学明晰词类系统。传统属对教学首先使学生了解词的“虚实死活”,属对教学中所谓的“实字”、“虚字(活)”、“虚字(死)”、“助字”等字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助词,其划分与我们现代语法的分类基本上吻合。属对讲究对仗工整,从形式的角度来看就要相同的形式相对。而进行训练时,从“一字对”开始训练学生对词类的概念,将相同词性的词进行主动的归类,对词类有了系统和理性的划分。其次学生通过属对教学培养造句能力。在练习“一字对”的基础上学生能初步明晰此类系统,那进一步行文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二字对”、“三字对”等多字对进行,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如主谓、动宾、偏正等基本造句格式。虽然我们如今的语文教学不要求学生们进行严格的属对创造,但就多数语文课堂不涉及属对,或只把属对停留在鉴赏层面而言,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属对训练,对其语法观念的形成和其他综合语文能力培养有着很好的作用。所以,语法教学不可不进行,属对教学对于语法教学的启示在于语法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完整的语法体系、记忆艰涩的语法术语,而是在于培养语感、合理表达、力求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从而进行表达与创作。
二、传统属对教学对怎样进行语法教学的启示
那么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应该怎样进行属对教学,怎样通过属对教学对学生进行语法修辞知识方面的指导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和思考。首先,是否应该将属对设计为独立的教学板块?早在宋代,属对已经是同句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了,并编有相应的教材如《对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今日的教学基本上是以阅读、写作为中心的五大板块的教学模式,教材的编写也多遵照这种方式进行单元的编排。属对教学应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大板块的学习中都有所涉及。但分散在五大板块之中进行教学可能会部分教师忽视属对的教学或仅仅将其作为课外延伸或是形式化的点缀,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语法修辞知识学习的作用。特别是在初中学段是可以在属对方面进行多一些系统深入学习的阶段,教师若是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重点地进行属对教学,将是对学生语法知识乃至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教材的编写也会起到一个提醒作用,将属对中的一些语法知识巧妙地编入教材,更是对属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其次,怎样通过属对教学对语法知识进行学习?传统的属对教学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根据张志公先生的论述,进行属对训练时依次进行“一字对”、“二字对”、“多字对”的练习,从少到多,从明确词性到掌握句法规律再到掌握各种格式的变化,这种从字到词再到句的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从流行较广的属对教材《笠翁对韵》中可以发现书中按三十个平声韵编排,每组韵都从一字对开始依次字数增加,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那么在现代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属对教学。由于针对语法学习的属对教学面对的是初中学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基础,在明确语法修辞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属对的创作指导。属对教学可以渗透在古诗文的之中,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其中的对偶、对仗句进行属对方面的教学。此外,可以也进行一些属对教材的学习,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在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练习。
三、结语
现代的教学模式中都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自由地发挥。我国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秩序有组织有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在上课时必须要坐有坐姿,站有站态。反之,就会被视为无组织无纪律。从学生的坐姿上我们便已经把学生的思想禁锢了。我记得看过一次国外的中学生视频课,教师一上课并没有直接走上讲台,向学生互相问候,开始一节的课程,而是打了一个倒翻的动作,开始了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学生们的坐姿非常随意,并且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话,向教师提问问题。整节课学生都是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度过的,学生的活动不断,提问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正是我们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敢想,敢做。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就像朋友一样。鉴于此,我也改变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讲授知识的时间最多十五分钟,剩下的让学生讨论,自学,回答问题。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集体学习,辩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有时可以让学生来讲解知识。根据中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表演话剧,情景剧等形式,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组织形式,扩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和信心,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学生最大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自主学习为主,尝试多种途径进行教学
学生要想学会知识,必须要亲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学过的知识才会被牢牢地掌握在心中,记忆才会深刻。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对课堂知识质疑、提问,才能说明学生已经被知识所吸引,已经主动地开始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总结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讲解《最大的“书”》这一课时,我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据我观察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喜欢看书,能说说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这时我说道:“读书能让我们获得知识,也能从中得到快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希望大家一直保持爱看书这个好习惯。那么世界上最大的书是什么呢?”这时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我便开始这一节的讲课。首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教师列举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回答。然后评比出回答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师在讲解知识同时,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地给予讲解,更正,说明。小组之间还可以互相质疑,互相学习,组与组之间不仅是竞争还可以是学习的模式。互相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及解决方案,以求共同进步。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主动探究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语文教材作为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其中含有作者的智慧、人生经验和情感。并且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经过精挑细选而确定的,大多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成为典范及精品。同时在语文教学大纲当中也明确指出,所选的课文内容应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此,教师可从语文教材当中进行情感的挖掘。这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分析,理解课文当中表现出的真、美和善,将课文当中的情感因素找出,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体现出的情感进行感受,并置身于作品所展现出的情景当中。同时,为更好的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师应将作品中的客观世界转换为自身的主观感受,将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和语言,生动的展现作者的情感,缩短学生与教材及时空之间的距离。例如,教师在进行《最后一课》的相关教学时,文章体现出较强的画面感,教师可采用生动的语言及课文中的配图展现各个人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让学生逐步的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其中,该课文主要体现的是爱国情感。教师应对写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国家对于个人的深刻含义,产生共鸣,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2.在中学语文中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贯穿有各种意境。而意境体验往往又是激感的较好方法。为此,教师可对其进行充分的应用,将情感氛围的因素调动。教师可结合实物演示,或是通过挂图、音乐渲染、朗读、挂图,以及现代电教方法和多媒体等各方面的应用,进行各类情境的创设,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尤其是通过播放录像和录音等,能够促进教学的形象性,让学生能够调动各个感官,并融入到情境当中,感受作品人物及作者的真情实感。例如,在进行诗歌《,你在哪里》的教学时。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详细的介绍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之后为学生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学生通过低沉压抑的声调,以及令人动容的画面,能够产生怀念、悲痛和敬仰的情感。然后教师应借助其意境,为学生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境视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将学生对的哀悼情感发挥到极致,并对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达到教学的目标。
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介绍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培养学生的情感
大多作者在写文章时均怀有较深的情感,怀有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感,并对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教师应将作者的情感转换成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激发出效仿的欲望。在具体的教学中,可在课前让学生到图书馆或是通过网络完成相应资料的查找,对作者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等进行了解,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置身于作者所处时代当中,对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进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看其是否需要进行作品背景的介绍。且部分文章应对其时代背景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在进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对当时南宋所处的境地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面对岌岌可危宋朝的焦虑情感。让学生深刻体会文天祥将所有家当捐给国家做军费,并组织军队奋勇杀敌的爱国情怀。进而向学生灌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为进一步的深化文章主题,教师还可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让学生讨论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方式。但对于部分文章,教师应对作者的生平进行详细的介绍。如《涉江》,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屈原两次被流放的事件,以及不与奸臣同流合污、保持高尚品质等,尤其应突出其被流放的原因为被奸臣陷害,激发学生对屈原的敬仰及同情之情,以及对昏君及奸臣的憎恶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在中学语文中融入名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材当中的名词名句大多为作者情感表达的极致,从中能够分辨出喜恶与爱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让学生进行名句的摘录,并看其准确性及完备性,通过学生的深入了解,激发其情感。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中蕴含的深远意义进行探讨,学生能够被作者以国家的富裕及发展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教师可借助该文章对近年来的爱国人物进行介绍,如孔繁森,让学生知道爱国不分年代、不分方式,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代均具有自己的爱国方式。通过对名句的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把握好文章的主旨,并拥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对于语文教学极为有利。
“情感”一词反映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它不仅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而且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更侧重于人的社会性需要。这种社会性需要是内隐的和相对不稳定的,但它却是构成个性或道德品质的稳定的成分。它包括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和教材的情感三个基本要素。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教材本身的情感虽为丰蕴,却是内隐不动的。以现在中学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为例,选文基本是文情并茂的好文章。教材中既有表达个人爱情观的《致橡树》,也有抒发革命豪情的《沁园春•长沙》,既有表达审美艺术的《谈中国诗》,也有表达人情美、人性美的《边城》等等。然而这些情感本身依附于文字,并不具有直观可感性,所以为内隐的。而学生的情感却犹如一座资源丰富的矿藏,每一个学生都有或相似或相异,或明晰或模糊,或向上或卑下的情感体验。学生整体构成的情感总和又是零乱杂芜的,所以他们的思想情感最丰富而又最游离不定,往往是“导之以恶则恶,导之以善则善”。因而教师在“树人之才”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利用情感感化以“塑人之德”。换言之,与教材与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相比,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其感情的稳定性和指向性。“情感虽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东西。”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只有先“燃烧自己”,“沉入课本”,方可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化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因而,发挥好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理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还应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活动和德育行为,但从教学实际看,部分地区或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重视的还不够,仅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忽略情感因素的激发,以至于把活生生的语文课“讲死”,把活生生的学生“讲死”,严重影响语文课应有的功能发挥。
二、如何做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指出:“一个教师如果不落后于现代化的教育进程,他就会感到自己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这段话深刻的指出,教师是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一堂课能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能不能使学生透过特定的文字符号理解其中深藏的意蕴,进入教材预定的情境,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较好地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巨大的“中介”作用,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语文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教学激情和情感修养
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如能激情洋溢,学生便可渐入情境,课堂被浓郁的艺术气氛所笼罩。一堂课结束方能有一种犹如刚刚欣赏一场好戏后,步出剧场的充实、愉快之感!正如W•詹姆士所言的“只有纯粹的知识性质,它是惨淡的、无色的心态,缺乏情绪应有的温热”。真正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是经教师综合内化各种情感的、非情感的因素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教学激情,是教师在教授一堂课时以坚定的自信心,充足的知识储备,周密的课堂设计,全神贯注的工作热情为前提的。因此,这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较高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对所授课程内容有深刻理解,并由此率先产生强烈情感体验,然后通过语言、表情乃至动作引发学生想象力,把学生逐步引入作品所设定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于漪老师说的好:“要使学生感动,首先教师自己就要感动;要使学生热爱语文,首先自己要对祖国语言文字一往情深,钻研入迷;要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革命接班人,做教师的心中就要揣着一团火,对党对社会主义有着满腔的热忱满腔的爱”。这就是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所应具备的教学激情。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如果按照教学法指示办事,做的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可见,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激情不是一种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也不是浮泛的、做作的虚情假意,它是教师整体的人格结构、知识结构、审美理想的全部参与,是教师个人知、情、意三方面的整体体现。惟有真情、真知、真理方能撼人心灵。清人沈得潜说的好,“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语文教学亦应如此。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审美修养,这些都是发挥教学激情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语文教师要融入课本创设情境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刺激情境中产生的某种情感能够感染在场之人,并使其产生性质类似的情感,达成情感“共鸣”。现行语文教材的选文大都文质兼美。既然为文者是“情动而辞发”,观文者也就理应是“披文以入情”。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在研读某篇文章时,须深刻体会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情感,进而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通过教学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受感染,并体验到它们。如卢梭在《爱弥儿》中的谆谆告诫:“千万不要和年轻人干巴巴的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让他们思想的情感和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呢?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激情,来创设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如学习《呐喊》自序一文时,可先形成一种气氛,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期待心理和渴求满足的心理。可创设如此情境:“提到鲁迅先生啊,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从初中到高中学习了他的很多作品。下面请大家不妨和我一起回忆一下有哪些作品呢?对(师生共答),有唯一一个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有在一轮圆月下,《故乡》中一个项戴钢圈,手持钢杈的少年《闰土》;还有与双喜一齐划船偷豆,看了一场并不好看的《社戏》……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我们列举的这几篇小说出自鲁迅先生的哪一部小说集呢(众生答曰:《呐喊》)?”这样,通过描述性的话语,一方面回顾已学课文,一方面把学生思维牵引到即将学习的课文上;既达到引出新课文内容的目的,又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结语
“为人师表”,一语中的,道出了老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树立自己的威信、地位。这一点上,笔者觉着不局限于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严肃、庄重,更多的是要求语文老师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正所谓“以今率人,人若身先”,“身正”,对老师来说尤为重要。老师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为什么学生喜欢听某个老师的课,乐意服从某个老师,而这个老师的课学生的成绩一般都会好?这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起了很大作用了。正是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了学生、感染了学生,学生不忍心“伤害”这个老师,不知不觉地就转化为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
二、适当的语言气氛激发师生的情感共鸣
在教学设计中,单纯地按部就班分段落,学词语释义,总结中心思想,已然使课堂过于平静,毫无生趣。而情感课堂,要求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投其所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子,使学生自然地参与到课本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的喜忧,体会广阔的情怀。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要适当释放自己的热情,声情并茂地再现画面,让学生在高低起伏的音符中去感受语言的力量,去寻找心灵的冲击,激发他们内心的共鸣。还记得《大堰河,我的保姆》那首诗么?用极富热情和强烈地感情、放荡不羁的排比来抒发了自己对乳母的回忆和追思,生动刻画了一个伟大的慈母形象。老师若是能通过一定的情感注入奔放的气势、优美流畅的节奏来引导、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慈母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情怀,达到师生、作者的情感共鸣。有诗句曰“润物细无声”,是的,语文教学是与情感教育分不开的,它拥有强大的正能量,能增进师生沟通、心灵共鸣,是一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良方。
三、适时开展情景再现表演
语文,它就是一个个小故事的传递,一个个有生命的画面的展现,老师要结合课堂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情景再现的表演活动,主要作用有二:一是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文章描绘的意境、情感,比如从中,可以让学生感知艰苦,学会珍惜;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友谊,学会真诚。二是在组织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学会合作,分享等。比如《一个都不能少》,分角色表演电视台的演播室、大排档、回村途中、回村后的情景,让学生感受那份执着、坚定、真切。《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再现父亲、儿子的场景,让学生更深刻参透直面挫折的意义。四、将语文的美作为一种精神来宣扬数学的美在于紧锣密鼓的逻辑关系,而语文的美则在于文字的表现力上,文字组合就像拼图,能给人展示出一幅幅不同意境的画面,激发人内心无限的遐想和希冀。是的,语文教材有丰富的表现力,文字组合就像拼图,能给人展示出一幅幅不同意境的画面,激发人内心无限的遐想和希冀,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是的,语文文字拼图能带我们置身祖国的美好山河,感受人间的冷暖苦甜,领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气概,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我们应该把语言的这种美看做一种精神来敬仰、来宣扬,内心充满了敬意,以欣赏的态度来“悦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参透做人的道理,明理知轻重。
四、结语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课堂内容封闭,教学方法单一,制约着语文课堂的效率,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症结在于语文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缺失了时代的生活气息。学生死读书,不能自主实践,以至于语文课堂沉闷,学习范围受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语文教学要走向时代,走向生活,要有开放性,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活动课就是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实践的课型,是解决课堂中学生参与程度低这一问题的一条捷径。语文活动课需要的是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一定要有系统的教学目标,有适合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内容要有序开展,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内容。教师不能把它当做点缀,而应该是有时间安排,有空间活动,真正列入学校的课程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活动课顺利开展,也才能保证语文教学活动课真正得到落实。
二、发挥语文活动课的优势,突出其实用价值
语文活动课虽然是教学活动,但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语文课。它主要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确切地说,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课。这种活动课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不能视为必修课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实用性,走向生活,走向实际,可以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有时代的特点,要有生活的色彩。开放性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比如,学校发生了重要的事件,有了重要的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行新闻会,让学生主动在课堂中自我锻炼。在学校的各种宣传中,或者是墙上的壁报中常出现错别字,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开展一次错别字普查活动。这样,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主动去纠正错别字,净化学校的语言环境。很多学生都喜欢精美的文章,也喜欢优美的词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编抄报,开展评比。语文活动的内容很广泛,这些活动实用性强,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内容,根据自己喜欢的形式选择喜闻乐见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如有的课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主,如“故事会”“演讲会”和“辩论会”,可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课锻炼他们的口才。有的课则侧重于学生的书面表达,如开展作文竞赛,或是组词成句等活动,就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只要教师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学生就能在活动中受益,也就会对语文课充满信心。
三、加强语文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中学生的思维往往以经验为主,这些经验是具体、直观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多参与,亲自实践。比如,在描写景物练习时,教师可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学校的花池旁,观察月季、玫瑰花的形态、花蕊,观察枝叶和长势。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描写院落的冬青、槐树,如它们形态各异,各具特点,都在点缀着校园,成为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走向村落,走向社区,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感受当地的民风民俗,写下自己的调研报告,真正体验一次文化的旅行。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时,教师不要向学生讲授抽象的概念,枯燥的条条框框,而要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多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语文是交际工具,就像庖丁解牛一样,需要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其前提是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进行有效的训练。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把握语文学习的要领。经过长时间有计划的训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应该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自我设计,主动体会。这样,学生就能够将语文知识消化、吸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
四、关注活动过程,提高语文活动课的实效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提倡利用青少年的记忆黄金期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通过对经典诗文和名篇名句的学习,使学生打下传统文化的修养,理解其思想内涵,汲取人文精神,丰富自身文化。
1.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价值
中学语文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语文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更加使语文学科大放异彩,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对于中学生的思维、智力发展、审美能力、自身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对听、说、读、写的全面贯通,而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作为语文文化的精华,经常诵读和品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
(2)提升口语表达。
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欠缺,并没有规范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而传统经典作品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面,这些名篇名著蕴含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文化的精髓,长期诵读经典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规范、积累语言能力,培养说话的逻辑性,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能够逐渐将其吸收和内化,在口语表达时能够“出口成章”,“随机应变”。
(3)扩大阅读视野。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报纸报刊、电视媒体、互联网络等都已进入到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但作为中华传统经典的作品,是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来源,因为经典的价值是恒久的,而且传统作品中立意比较巧妙、语言比较优美、描写的比较细致、意境比较深远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所以诵读经典作品能够扩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4)提高写作能力。
我国有一句名言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千万,写作时就能挥手即来。语言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大大的提高,而对于语言素材的积累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经典名篇佳作是提高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大量诵读和背诵古文佳句时,在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语感,学习到经典作品的佳句,精致的修辞,巧妙的布局,感受情感表达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等,在写作时引章据点,为自己的习作增色不少。
2.提高学生自身价值
(1)健全人格。
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和未来的发展。通过名族优秀的传统和优秀的民族精神,使中学生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民族的认同感,以健全学生优秀的人格。
(2)强化记忆。
对传统经典的诵读有益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值记忆的黄金期,诵读经典作品可与记忆力发展相互促进,诵读经典的传统文化,领略先哲的教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不断提高。
(3)增强审美。
在对学生的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经典作品之美,通过对经典作品美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美的创造。
(4)提高修养。
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有助于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充实精神生活,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和中学生的精神家园,塑造完美人格,提高自身修养。
二、实现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价值的途径
1.每天定时阅读和经常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学生自身要主动和积极的进行阅读经典文化,对古诗文的意境和语言的了解,长期如此,对学生的感悟能力,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语文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组织定期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古诗文朗诵、背诵比赛和相关的活动等,推动诵读经典活动的深入和持久发展。
2.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内经典作品只是一小部分,对于大量的课外的优秀的经典作品,还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在周末和假期鼓励学生去游览历史文化公园和历史名人的文化古迹,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实现传统经典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3.培养个人兴趣
对于传统经典作品,学生要自主选择,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自由的汲取营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目的。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