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1: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混合式学习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借助Blackboard平台,构建良好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
混合式学习的有力保证是达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有效创建,因为数字化的混合式学习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加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机会、途径和方法,充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和困难,同时数字化的混合式学习环境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其实现了学生正确设定和进行学习规划,使规划内容和学习的交流更加顺畅、便捷和有效,具有强大的学习支持服务作用[3]。此外,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任务和考核标准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虚拟情境、实验和实践任务,让所有参与教学任务的教师与学生在最快、最便捷的环境中进行各种交流与互动。
1.学生应用Blackboard平台。由于Blackboard平台具有强大的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共享功能,因此学生可以在这里查找和浏览任何有关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相关信息,达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目的。同时,学生可以借助blackboard这个平台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等进行整理和规划,并作出详细的计划,从而在这些计划和任务的合理安排下进行课程的预习、学习、掌握、反馈、总结。另外,学生还可以快速地在Blackboard平台与教师或者学习伙伴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稳步提升学习效果[4]。
2.教师应用Blackboard平台。教师在实际的多媒体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Blackboard平台进行课程规划、课程设置、课程管理和课程反馈、总结等活动。诸如,在Blackboard平台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学要求和课程计划上传精心制作的各种教学内容、文档、音频视频等资料,规划与学生和教学任务相关的信息。教师在Blackboard这个平台上与学生进行有关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互动,充分实现网络教室方便快捷、有效的教学目的和创设初衷。此外,在这个平台中教师还可以更加有效地、便捷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状况和运用能力进行追踪跟进,从而进一步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有效、科学和完善地达到师生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成果,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设计合理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使其具备评赏多媒体画面的技能、熟练掌握图像处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5]。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和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科学和完善的规划来实现上述教育目的,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Photoshop的学习与运用、多媒体平面设计基本理实际应用的艺术规律和创作设计的创意思想等。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课程包括专业应用、基础应用两部分。 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课程总共划分为九大模块,其中不同的模块对应不同的学习方法,该模块体现出学生的阶梯式知识结构。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行为导向等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知识,设置学习讨论和问题解答活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6]。除教师讲解和解答外,学生还拥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通过网络协作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网络平台中询问相关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模式,并进行自主学习。在最后课程审核环节中,应设置络学习经历、期末考试、上机实践及平时成绩等考核内容,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结语
【关键词】混合学习理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并不长。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供多种学习内容,让学生全面的了解所学习的内容的现状和动态,还能以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满足诸多学生的需求,并且使得教授者和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新型技术手段,具有多重优势,因而受到了当代教师的青睐。本文从将从混合式学习理论入手,剖析在现阶段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手段及意义。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关于混合学习,研究者们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其中最为简单的理解就认为,混合学习是以事先规划的形式将网络学习、面对面学习、自定步调的学习等整合为一体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而有别于单一的学习方式。Maegatet 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学习指的是四种不同的概念:(1)结合或者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如实时虚拟教室、自定步调学习、写作学习、流式视频、音频和文本)实现教育目标。(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构建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利用或者不利用教学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3)将任意一种教学技术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相结合。(4)将教学技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使学习和工作协调一致。混合式学习过程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其研究的本质是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其关键是对于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二、混合式学习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1.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重视学生参与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展开。但是这不意味着在进行混合式学习时,学生脱离教师进行学习,教师要在混合式学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笔者所在的学校就经常利用虚拟网络教室或者电子讨论板(BBS)进行高中诗歌的在线学习。
2.利用活动教学的方式 强调学习过程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要求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种注重体验的教学方式使得混合式学习在学习通道上的选择优势大大体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以培养学生品鉴诗歌的能力为重点,利用各种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将学生编组,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诗歌意义的阐述。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互联网资料查阅、互相讨论,形成对于某一诗歌的理解的共享,从而形成小组的观点。在课堂上,小组以陈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学之间可以分享对于诗歌的看法,享受学习和交流的过程。
3.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服务学习目标
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目前,流媒体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利用PPT等课件进行教学之外,还可以引入互联网,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笔者认为,使用网络流媒体播放音视频来辅助高中语文诗歌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古今第一首长诗”《孔雀东南飞》就被艺术家摄制成为了电影,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用播放电影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情境中,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情境,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
4.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价 及时调整策略
混合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方式以及所采用的媒介,由于采用计算机技术、依靠互联网,因此教学过程中所接触的信息量很大,学习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诗词的学习又是一种感性的学习,重在理解和感受。一种信息量极大、复杂多变的教学方式遇上一种感性的文体,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前进行精心的架构和思考,才能完美的把控诗歌的学习。同时,由于这种学习的开放性,其过程和结果都是难以掌控的,但这与高考对于分数的要求又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因此在开展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诗词背诵、词汇掌握方面的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严格掌握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在欣赏诗歌之美的情况下,能够对语言知识、诗歌内容做到完全掌握。
三、结论
总的说来,混合学习的出现是和时代的发展分不开的,有了技术的发展才有了混合式学习。这种降低学习成本、方便快捷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但现代网络、计算机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工具时,也会因信息的冗余和直白剥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可能造成所有学生在观看完一部电影之后,对于某一诗词的感受几乎一样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的说来,以技术为主导的混合式学习与诗歌学习是需要磨合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邹娜.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
[2]张苗苗.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
〔摘 要〕混合式学习有机整合了传统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优势,是国际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结合高校文检课的课程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文检课教学策略,并阐述了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法。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文检课;课程设计
1 混合式学习的引入“混合式学习”,译自英文名BlendedLearning,是继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e-Learning)之后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上世纪80年代,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e-Learning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以其新颖的沟通机制和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而广泛被教育界所接纳。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虽然e-Learning能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并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却无法取代学校教育中传统的面对面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课堂学习和e-Learning学习并存的混合式学习逐步成为教育理论发展的新趋势[1]。混合式学习最早于2003年引入国内,在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何克抗教授首次正式提出和倡导“混合式学习”。他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3]”此后,混合式学习理论逐渐被国内教育界人士引入教学研究中。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作为检索字段,输入检索词“混合式学习”,选择精确匹配,检索时间是2012.12.04,检索得到134条记录。分析这些文献,发现混合式学习被广泛引入到计算机课程[4-5]、大学英语[6-7]、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学[8-9]以及继续教育[10]和成人教育[11]的教学研究中,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从文献量的逐年增长来看,2009-2012年间共发表114篇论文,占总文献量的85.1%,反映近几年混合式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校文检课教学设计的提出混合式学习有机整合了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优势。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通过集中学习,学习者能快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而在线学习的显著优势就在于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实现个性化教学。综观高校文检课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表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特征:(1)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检索已经成为课程教学的最主要内容,信息内容更新速度快。(2)很多高校没有指定学用教材,网络站点链接是学生获取参考文献的重要途径。(3)上机实习课占课程总课时比例较大,有些高校实习课时高达总课时的1/2。(4)在课题检索实习中,学生倾向于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命题,个性化学习特点比较明显。(5)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为高校文检课网络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6)一些高校图书馆纷纷承担文检课网络教学系统的研发,并提出了一系列多功能模块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12-18]。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高校文检课选用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既是合理的,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关键词:Moodle平台;混合式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59-03
一、引言
1.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结合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1] 形式上有机整合了面对面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的两种学习方式,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的集合,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2]
通过学生线下自主小组探究学习,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教师主导的课堂。现代科技支撑下学习变革得更加高效,而混合式学习的开展离不开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将虚拟网络学习平台与真实教学环境相结合,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Moodle平台简介
Moodle是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 LearningEnvironment的缩写, 即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3]
Moodle平台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源代码软件, 作为一个基于 Web的课程管理系统 (CMS), Moodle可以帮助教育者建立有效的在线学习社区。[4]教师不必了解其技术功能的实现,只需掌握平台上提供的功能模块的应用,就可以设计自己的网络课程。
由于其开源、免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发、教育理念先进等特性,Moodle平台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教学平台之一,深受全世界教育工作着的欢迎。[5]
以Moodle和混合式学习关键字检索知网上的论文,从最早2007年发表的《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为始,共检测到50篇相关论文。其中硕士论文16篇,期刊34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如图1所示。
学者们对Moodle平台下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学习模式研究以及实践应用研究较多。但是对其效果分析研究却寥寥无几。故而探寻混合式学习在Moodle平台上的学习效果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基于Moodle平台的《电子化学习专题》混合式学习模式课程设计
1.《电子化学习专题》的课程简介
电子化学习专题是高校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电子化学习(E-learn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数字化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它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了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的沟通机制的学习环境。[6]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本课程采用混合学习方式进行授课,课程开始前学生进行分组选择专题,然后开始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每组学生在自己专题学习周期内时以教师身份授课,其学习流程为: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课程上线、课堂答疑以及交流讨论等等;在它组学习专题开展时则是以学生身份,其学习流程为:自主探究、在线学习、课堂讨论以及作业提交等。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切换工作,还要同时兼顾本组和它组的学习任务和进度,大大考验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2.分组专题学习
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专题进行学习,教师参与指导分配。小组组长授予教师身份,在Moodle平台上有教师权限(上传资料、分配学习任务)。分配好每个小组的学习段时间,每个小组在不同时期内处理好自己的角色扮演,按时完成专题学习。
3.课程上线
在规定时间内要分配好专题学习任务,供别组成员学习。以某小组的教育学习平台专题为例,课程设计任务如图2所示。
通过Moodle平台上传学习资料,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等。在教师角色下学生能更加投入到专题学习中去。同时,为了能提高本专题的学习热度,小组成员也要去捧场其他专题学习。这样循环下来,起到了一个激励促进作用。
4.在线学习
在面对面授课之前,它组小组成员要完成本时段的专题学习任务。观看在线学习资源,完成在线学习讨论等等,同时还设有讨论区,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发散思维。
5.课堂答疑
本环节主要是小组成员课堂补充讲授,同时对他组学员进行讨论答疑的过程。教师主导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答疑讨论。
6.小组讨论
在课程设计中有后续作业以及平台上有讨论区的设计。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专题学习的终止。讨论区中的答疑、分享以及讨论依旧在继续。
三、多元评价方式
由于混合学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因此评价方式也不能只局限于课程的考试成绩,应该是多元化、多方面的。[7]
针对本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笔者采用了电子档案袋评价、自测题评价以及综合技能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1.电子档案袋评价
电子档案袋评价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评价方式,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具体实施的计划和方法。[8]
本文所使用的电子档案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平台的登录次数、浏览专题的次数以及论文帖子的次数。后台数据的自动记录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对于平台的使用情况,侧面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Moodle平台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账户,通过跟踪记录学生的登录频次、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质量、参与讨论区的热度等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机抽取8名同学的后台数据,提取后台数据如图3所示。
虽是随机抽取,但是毫无例外抽取的每位学生的学习活动记录图都呈现出尖峰上形式。红色线(最的线)是浏览次数。无独有偶,每个学生都在某个特定的日期红色的线达到高峰。而这个日期即是其小组专题学习周的日期。
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在没有课程上线的日期,浏览量、活动次数以及其他活动几乎为零;在非其小组的专题课程上线时,浏览量、活动次数以及其他活动的次数的线条也趋于平缓。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点主要在本组的专题学习,对于别组专题的学习热度比较低。
2.综合技能评价
综合技能评价凭借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小组合作度、综合作品完成情况等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本文的总技能评价包括:小组互评和综合作业两部分。小组互评又包括组内互评以及组间互评。组内互评是在本组专题的学习结束后,由组内的学员相互打分。包括对本组组员的合作情况、分工情况、工作实际完成度等情况进行打分评价。设置如图4所示。
组间评价则是在专题学习结束后,由他组学员对该组学生进行的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课程平台设计安排、课堂答疑情况以及对专题的了解程度等等。具体设置如图5所示。
综合作业包括专题作业的完成度,他组作业的完成度以及后续的辅助学习情况。
四、反思
通过本次的研究显示,学生的关注点主要在本组的主题学习,对于他组专题学习的热情较低,其作业完成度也比较低。
同时在课程设计时,对于如何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其对于平台学习的热情尤其要重视。利用Moodle平台开展混合式学习,如何吸引学生主动进行在线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成为下一个研究点。
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的角色转换有待提高。在课程学习时,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导向作用。在课堂答疑讨论时进行指导,在学生进行专题学习的教学设计时(在小组将课程上传平台之前)应与教师做好沟通交流。学生在进行本专题与他组专题学习时的角色转换还不够灵活,不仅要关注局部,更要着眼于整体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杨丽,赵冬生.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学习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6-9.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式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3]梁小晓.基于Moodle虚拟学习环境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4]张雪云,马志强.国内Moodle平台研究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7(6):96-99.
[5]林军来.基于Moodle平台的协作学习环境建构与实践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电子化学习.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 com/link?url=kyB5SXv4byKtHigoLX5tx 21HEdEtB4 MYMgrui_n_gtrlVq8lXF2c5GFwAzksoy49EtXHLlAez TFQcRecL215_a.
论文摘要: 混合式学习理念从学生需求的角度考虑教学组织形式,既体现教育的人本化,又突出信息时代的特征。作者从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混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混合、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混合等方面在物理教学中尝试混合式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1.混合式学习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作为一件新生事物蓬勃发展起来。e-learning在培养学生基本学习技能、创新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它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出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这种缺乏教师深度参与,完全依靠学生自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e-learning,效果令人感到沮丧,人们逐渐体会到它不尽人意之处。2002年12月,《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明确提出“e-learning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e-learning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能改变课堂教学目的和功能”等观点。显然,怎样体现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习和研究方法、人格影响的渗透优势,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的概念应运而生。
2.混合式学习理念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把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要合理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方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在对e-learning反思基础上诞生的blended learning,其学习过程吻合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主模式”教学理论,体现教师面授和在线学习的完美结合,既展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又正视了学习的传统本源对教育技术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究其实质,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在师生二元论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与计算机网络的整合,既强调学习伙伴间的协同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倡导学习者知识的自我建构。从其内涵看,混合式学习是各种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当然,各种元素不是随意地混合,关键是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资源,如何把各种学习资源有机整合,达到1+1>2的效果。
3.混合式理念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尝试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面对面学习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线学习是对面对面学习的补充。物理新课改的理念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对混合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
3.1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混合
回顾教育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前,以中国“师道尊严”为代表“教师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如何教”而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90年代后,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侧重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两者都过于偏颇,让教与学不能和谐统一。混合式学习理念提倡把“教为中心”和“学为中心”两种观点有机混合,既不侧重“教师中心”,又不夸大“学生中心”,而是既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和谐统一。教师在混合式学习中,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参与网络讨论、控制教学过程,保障学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起到主导作用;学生通过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协作交流,自主探究,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
3.2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混合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混合式学习要求在物理课堂上,采用传统黑板板书与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恰当引入eda技术等辅助的教学方法,将黑板的板书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虽是低结构化的,但能便利地引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教学环境。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物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复杂的图形或波形用动画的形式在投影上显示出来,能弥补黑板板书单调且浪费时间的弊端。运用eda技术仿真虚拟物理实验,直观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向学生讲清楚,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既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又能让学生动手参与物理仿真实验设计。另外,必要的黑板板书,可避免过多的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有效注意力,防止学生因长时间“电灌”而“疲劳”。
3.3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混合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教师以板书、肢体语言、教学语言和个人魅力等成为学生注意的中心,在师生双边活动、信息交流中占有优势,而在线学习不受地点、时间、空间约束,自主性和人机互动性强,有些教学内容要在教师面授方式下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而有些内容通过网络教学方能提高学习效率。
譬如,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编排了“超重和失重”内容,传统讲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出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学生往往对超重与失重的内涵似懂非懂,更无法亲身体验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在教学上的优势,运用eda技术仿真虚拟物理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体验物理的探究过程,用探究的方法研究“超重和失重”。同时,设计了一定量的学生活动与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探讨结论。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根据信息技术平台互动的特点,设计知识自评和在线交流网页,实现“人机对话”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4.结语
混合式学习理念把“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当结合起来,吸取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建构一个较为理想的学习平台,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便教师监控课堂教学活动有序进行,顺利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保证传授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便于学生对创新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和健康情感的培养,能够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混合式学习是将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相整合,综合使用同步技术和异步技术来传递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和学习理论。本文从混合式学习的背景谈起,阐述了什么是混合式学习、使用混合式学习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探讨了在设计混合式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等的一系列变化。作为一种全新现代的教育方式,E-Learning在全球的发展十分迅速,它在课堂教学和网络化教学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01年开始,国外E—Leaming进入低潮,国外教育技术界和企业培训界开始试图用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理论来辅助和改造传统的E-Learning。现在混合式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它是随着对网络学习(E—Leanring)的反思和传统课堂学习(C-Learning)的回归而逐渐被关注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
一、混合式学习概述
(一)混合式学习产生的背景
提到混合式学习,不得不提到远程教学,因为它实际上远程教学发展到现阶段的最新成果。早期的远程教学手段诸如报纸、邮政、录音带和录像带等速度较慢而且有时间限制。尽管这种方式的传递异步、灵活而且允许学习者在任何方便的时候白定步调完成,但效率低下。
现在的远程教学因为信息技术的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互联网这一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的交流途径大大改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方式。技术上的进步以及交流方式上的改进使得远程教学变得更为有效和方便,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它的普及程度。
E-Learning(网络学习)相对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授课方式有着许多优势。自由度高是E-Learning主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够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课程内容,而学生可能正全职上班或是呆在家里做家务,或是有自己的事业或是还在上另外的课程等等。
远程教学的自由度使其在初等和中等教育上发展迅猛,高等教育上也出现了同样的变化。大学机构开始意识到那些不能参加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的学生可以参加远程教学,而且用以进行远程教学的物理空间的需求以及费用都大大减少了,网络学院开始大行其道。然而,当基于网络的学习变成惟一的教学手段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生之间联系过少是一个主要的缺陷;二是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网络学习的辍学率较高;三是学生可能会在网络课程中遇到技术困难,产生的挫败感将影响学习;四是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准确可信的评估是个难题。基于网络学习的上述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如何能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的优势取得最佳效果,这时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就出现了。
(二)混合式学习的含义
混合式学习将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相整合,综合使用同步技术和异步技术,它采取教育学方法,使用不同的学习交流策略综合用于传递在线学习内容,同时提供面对面教学。Anthony(2009)从两个方面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广义上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将多种技术或媒体与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活动相融合,我们可从图l看出,技术/媒介与传统面对面教学及在线教学相混合的方式。
狭义上的混合式学习则是指在线教学如何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其中并未考虑技术/媒介在混合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如下图2所示。
(三)使用混合式学习的原因
一是面对面教学手段的使用减轻了网络学习中学生可能存在的孤独感和认同感,加强了师生关系;二是网络教学手段的使用减少了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可以更多的访问所需资源,灵活性强;三是教学资源得到了更有效充分的使用;四是解决了评估难的问题;五是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可以使用更多积极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促进教学。
二、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混合式学习中学生目前面临的挑战
1.教学资源的访问带来的困难:远程学习的最大优势就是灵活机动,即学生可在任何有空闲的时间、任何地方都能进行学习,而且还能继续工作、照顾家庭。但由于技术故障问题使得教学资源的访问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最大障碍。
2.地理位置带来的困难:如果他们住得离学校太远,那抵达学校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将大大阻碍着面对面时进行的学习。
3.上班时间带来的困难:即使他们住得离学校较近,但一些学生常常要白天上班甚至要兼二份职,这也使得他们很难在固定时间的课表上腾出时间来进行学习。
4.家庭和社会责任带来的困难:无论学生住得远近,一些学生已有家庭和社会责任,这使得他们在参加特定地点的面对面课程会有许多困难。
(二)面对挑战学生、教师、学校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解决现存问题
首先,混合式学习的学生应能做到:一是进行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克服地理位置带来的困难;二是在自己学习上有更大的责任感,保证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三是学会掌握复杂技术,应用在线教学系统进行学习。
其次,教师则应做到:一是以“混合”方式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克服因时间不够、支持不足、资源匮乏等带来的困难;二是通过培训,掌握新的教学和技术技能。
最后,从技术层面考虑,学校的管理者应做到:一是实时跟踪教学教程,避免因教师变动、技术故障等原因使得教学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二是提供稳定、用户友好的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图书馆资源能24小时全天在线访问,为站点内的交互视频、语音、资源上传下载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教师在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时,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提供资源。
三、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策略研究——基于多个目标的混合模型
(一)混合式学习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是事先制订好课程计划,合理安排好包括课程大纲、文本内容、阅读材料、任务安排等,确定学生在何时该做些什么、该如何做。
二是课程提纲必须事先完成并且清晰简洁,如必要最好将特定停息包含在其中。使用红字标识学生作业中需要注意的内容,这将使他们学习起来更容易。除非万不得已,课程提纲一旦完成最好不要更改;以免打乱教学计划。 三是无论何时,课堂会面不要排得太紧,避免影响学生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四是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先熟悉电子教室管理系统,先学习再实践,然后再熟练应用它。五是教师应时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保持教学进度与计划相一致,确保教学内容被学生所理解接受,提供学生作业的反馈,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参与讨论,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及时给出帮助和建议。
(二)混合式学习教学策略研究——基于教学目标的混合模型
图3描述了一个基于教学目标的混合模型,这模型是由美国州立大学的Anthony G.Picciano教授提出的,它呈现了六种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以及实现的教学方法。这一模型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师在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的技术和方法。本模型呈现了六种教学目标,下面具体介绍:
1.以培养社交/情感为目标:在这一目标下,混合模式强调教学不应只关注学习内容或是某项技能,而应更多支持学生在社交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发展。因为这是任何一个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交能力和情感的培养通过网络教学是较难实现的,因此,面对面授课方式更适合这一目标。
2.以辩论或是答疑为目标:这是教师探究学生是否理解所学内容并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的一项重要活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以帮助他们批判性的思考问题。对于以辩论或是答疑为目标的教学来说,电子论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论坛以某个主题为中心,学生围绕主题讨论,在评价他人观点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3.以思考总结所学内容为目标:这一活动要求学生对他们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并且将所得结果与教师和同学共享,这将拓展和丰富学生的思想。无论是小组日志和个人博客,无论是小组实践还是个人实验,都可作为学生用于反思他们所学内容和课程其它活动的有力工具。
4.以小组合作或拓展学习为目标:在面对面教学中,小组合作逐渐流行起来,并且在许多课堂活动中都很普遍。在过去,面对面教学中要进行小组合作,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然而,电子邮件和其它电子通信手段的应用,准备工作所花时间大大缩短了。最近,wikis逐渐流行起来,正成为小组项目和写作的得力助手。
此外,之前以项目报告形式进行的小组工作,在上交给教师任务完成后就结束了,学生没有继续研究的机会。而wikis允许学生在整个学期甚至是学期结束后生成可与他人共享的内容,此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拓展小组的学习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5.以综合性教学或评价为目标:CMS(内容管理系统)及其它网络工具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学辅助功能。试卷、测试、作业、学习档案这些都是用于评估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现在已逐渐电子化了。像作业和学期项目报告可通过E-mail传递。学期成果的现场展示也让位于视频会议和播客。电子学档逐渐发展成为包含图像、视频和音频的多媒体展示,这远比以前的纸质材料有表现力得多。每周的课堂讨论可在论坛或博客中进行,这也给教师提供了电子记录,以便他们可以反复查看从而了解学生是如何参与其中以及目前的进展。总而言之,网络技术的使用使得学生成绩的评估真正公平公正,并且有电子记录,这些都可被师生反复查看。
模型的六个组成部分应尽可能以一种无痕方式融合到课程中去,就像将多种不同颜料相混合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色彩。但需说明的是,不是模型的所有活动和方法都必须整合到课程中去。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他们整个的学习计划以决定课程的哪一部分适应于用模型的哪种方法,但前提是应服务于整个的教学目标。
一、简介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今的教学活动与网络及多媒体的联系越来越深。由于大学并不会如初高中那样限制学生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大学课堂对数字化学习实践更多更深。如何将实际的课堂与数字虚拟化的课堂练习起来成了近年来教学中的焦点。
混合式学习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学习理论,它强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 1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问题一:混合式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如何?
问题二:大学生和教师对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态度如何?
(二)研究主体
本文参与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来自的2011届(大三)、2012届(大二)及2013届(大一)的同学共90名,每届30名,以及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五位专业老师。本文将从上课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使用网络技术教学、对混合式学习的看法几个角度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采访五位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英语老师,通过他们的个人教学经验,观点和看法来了解混合式学习在大学里的实际应用程度和带来了什么影响;同时,另外采访来自不同年级的五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混合式学习的应用和影响。二是网上问卷调查。通过人人、微博等公共社交网络平成问卷填写,扩大填写的范围和人数。三是实际课堂观摩和视频观摩。选择浙江农林大学的英语课进行观摩,并对课程内容记录总结。
(四)研究步骤
一、资料收集。通过网络,寻找关于混合式学习(Blend Learning)的相关理论、文献、论文、问卷。二、数据收集。根据先前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制作问卷,并将其到网上。另外,采访五位浙江农林大学的老师和同学,进行实际课堂观摩和网络课程观摩,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记录。三、数据分析 对已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三、结果与讨论
(一)应用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教师的访问,我们发现混合式学习这一学习理论的概念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在实际的问卷填写和采访中,几乎全部的受调查者都表示并未听说或接触过这一学习理论。然而,虽然很少有受调查者并不了解混合式学习理论,但实际上混合式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应用程度较高。大部分的英语老师在教学中都会使用多媒体教学,ppt可以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另外,有3位老师提到他们会让学生通过网络邮箱布置作业、发送相关学习资料和上交相关的课后作业,有1位老师提到利用网络平台这一方式也正慢慢的在老师中流行。
(二)学生和老师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混合式学习这一理论较受大学生和老师的欢迎,认同度也较高。在90位接受问卷调查的同学中,有被试中有28%表示“非常感兴趣”,有54%比较感兴趣。有11%表示感兴趣,2%不太感兴趣,5%不感兴趣。另外,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形式,大部分认为混合式学习理论对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业和积极意义。可以说大部分的受访者对这一学习理论都持有积极正面的态度。但也有学生和老师反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混合式学习理论易受教室的多媒体条件的限制,学生在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时容易被其他丰富的网络娱乐资源所吸引注意力而降低学习效率。
(三)总结
混合式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被应用的程度较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的结合方式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被实践的越来越多。其实用、便捷等特点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广受青睐和认可。虽然这一学习理论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相信其在今后实践的深入中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四、小结
论文关键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混合式学习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来源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切密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要素等。下面我们从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两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1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它对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提出和验证学习假设、评价学习结果乃至最终的意义建构都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问通过会话进行交流,它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最终目标.就是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对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1.2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并非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T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探索法、发现法等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搜集和分析资料,善于提出问题假设并加以验证.在协作交流的基础上,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学习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混合式学习的提出及其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1999年,美国专家JayCross最先提出E—learning这个名词,掀起了人们对E—learning的热情。它采用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课堂相比,它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它会使“没有围墙的大学”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然而,随着对E—learning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单纯的E—learning~并非至善至美,其弊端日益明显,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有效,并非所有的教学对象、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E—learning的学习方式.而且缺少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也并不是特别理想。于是,人们开始理性对待E—learning,并对它进行反思,认为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各具利弊.E—learning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是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国际教育界和培训界也逐渐达成共识:只有将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此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应运而生。
混合式学习在E—learning遭受质疑的时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并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它融合了传统学习和E—learningfl~优势,使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既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又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多将混合式学习界定为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的有机整合。还可以从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为了适应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要求需要多种学习理论指导混合式学习;学习资源来源丰富多样,如印刷材料、光盘、录像带、收音机、电视机、互联网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习者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知识的有效获取和内化,离不开学习环境的支持。在各种环境中,教室是典型抽象化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是真实的情境化学习环境,信息丰富的信息化环境能够有效地充当拟真化的虚拟学习环境.它们构成了全空问的学习环境:为了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或者同一个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可以将多种学习方式混合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最终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集体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式学习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以某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它不是一元的,而是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是多元的。从总体上看,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并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得到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环境下的学习,是利用资源、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提倡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昆合式学习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在教师帮助下,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的能力。这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是致的。
3.2混合式学习帮助教育界重新认识建构主义
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两点值得反思:第一,是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还是强调主导一主体相结合。传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他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和新型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统一起来。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指对内容的讲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还表现在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多种学习资源的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选择、学习评价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体现得越充分,最终形成一种学习的共同体结构;第二,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是主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混合式学习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重视学习者的经验和原有认知结构,又要重视客观事物对学习者所产生的刺激。
摘要:新型网络学习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青睐,高校也逐渐将网络学习形式引入课程的教学改革当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讨论了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混合式教学增强了面对面课堂互动,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学习形式;混合式教学;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单纯的面对面授课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编程的能力,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培养学生对于C语言的学习兴趣,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我校专业教师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们初出社会时,在工作岗位面临编程时就会发现无从下手,似乎学校里学习的C语言和实际应用中的C语言存在着天壤之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为此,课改小组积极去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于C语言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变成我想学,并且实现独立编程的能力。
一、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经过对本校该课程近几年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认真梳理和仔细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学分设置不合理,教学课时严重不足,高职学校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只有两年半,时间短课程多,无法再增加课时总数;(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落后。C程序设计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填鸭式的讲法,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更心烦。课下布置编程作业,大部分学生疲于应付,程序抄袭现象严重;(3)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学中存在着重语法,轻算法的现象,迷失了学习方向,丧失了学习信心;(4)教学内容及安排顺序有待调整。自该课程开设以来,受课时限制,课程后半部分的指针、结构体等核心内容很难从容展开。
二、引入混合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流程
2.1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
混合教学是人们对传统课堂上的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将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学习资源和不同学习环境如教室和虚拟的网络环境的混合。混合式教学核心是在恰当的的时间为适合的人采用合适的学习技术来传递合适的技能来优化教学内容。C语言课程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只有让学生多操作多练习,且让教师能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立马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由于课程课时数的限制,往往不能实现,而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将重要的需要面授的知识点放到课堂上,不太重要的知识点部分借助第三方平台放到网络上,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检阅即可。这首先解决了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赢得了更多的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问题的时间。
2.2线上学习,引导自主学习
每周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上传课前预习通知,让学生根据通知进行课程预习,预习内容包括课程动态视频,视频总时长一般不超过60分钟;单元知识点的课前小测,用于了解学生观看视频后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线上课程的讨论区,考虑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有疑问,一般又不习惯在课堂上提问,在讨论区上留言,不然能及时解决疑问,也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对问题集中整理分析,选择共性问题在课堂重点讲解、答疑或讨论,除了预习通知以外,还有课后小测以及课后讨论区,学生通过完成课后小测,让教师能更好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后讨论区是为了让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后,将学习的心得体验,亦或是仍然存疑的部分提出来,让教师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学习体验调整授课的方式。
2.3线下学习,提高授课效率
线下学习即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授课,课堂教学活动的教授方向是以课前线上学习任务的完成为基础,就线上学习的课前讨论区整理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强化重点、难点和易错知识点,采取案例程序分析的形式,分析程序算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再进行案例程序的改写,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编程的能力。在讲解完单元知识点以后,增加上机实践时间,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任务,程序编写和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先在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在课堂巡查中,进行针对性个别引导,就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分析指导,上机实践课结束之前要求学生上传实践任务书,任务书内容主要是算法分析以及编程代码。
2.4考核评价设计
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可通过提高线上学习部分考核分数在总成绩的占比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网络教学平台里,有课前视频学习、课前作业、课后小测、讨论、答疑、交流、公告、文件下载等几个助学模块,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每个助学模块来汇总学生的成绩,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区学生的活跃度评价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中投入的总体情况。
三、结语
从整个实施过程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和实践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网络教学平台使得教学资源更加的多样化也更加丰富,学生对于混合教学的方式接受度很高,课堂授课互动效果较好,上机练习机会增多提高了学生程序分析及设计能力。但想要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改进。
引用:
[1]陈旭.混合学习模式下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办发展的策略研究[D],2010.
[2]杨颖、曹红兵、王诗兵等.基于MOOC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