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1: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体育教学研究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

第1篇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树立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般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毋需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

教师要特别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环境,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只有当学生有了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才会在课后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解放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解放学生的头脑,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究。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就十分重视知识的运用,强调各项知识(包括事实、规律和原理、规则方法如科学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和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用明确的结论和动作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并认为学生跟着教师做得越快越好,就是学生聪明的表现,或者是教师水平高的表现,其实如果老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越来越淡。学生也习惯于教师给与标准答案,否则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形,这实际上是现代教育的悲哀。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多这样提问: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同时老师也要清楚,这种问题如何没有课后学习实践的积累,是不会有满意的答案的,所以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教师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而课后的延伸性学习为学生开辟了丰收之路。

三、延伸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形式

目前许多学校的体育设施和活动尚不完善,而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较为单一,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和社会的联系很少,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学生主动地去寻找延伸性学习的机会,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为学生寻找良好的学习机会,创立适当的实践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

1、传统的兴趣小组等形式,仍是学生的首选

兴趣小组实际上是我国中小学包括中等职校延伸性学习的最主要一种形式,它针对性强,易于操作,安全简便等优势。因为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体育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能够为学生离校后参加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实践打下基础的。我校有篮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由体育教师专门进行指导,以参加比赛为主要目标,在市级各类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如男女篮球、运动会均在区级比赛中获得冠军;乒乓球比赛无论是团体还是单打的冠军也都属于我们。

2、体育俱乐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中等职校学生可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这样就为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然而,许多学生却出现了手足无措、蒙头转向的现象,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而且也缺乏相应的场地、器材和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的体育活动很盲目,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们丧失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甚至使学生又走进了游戏室、网吧或其他娱乐场所,这就难免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避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盲目性,也提供了老师、场地和器材,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通过俱乐部的形式,也有利于学生专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一技之长”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校各种运动竞赛的开展,挖掘大批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促使其迅速成长,为国家输送竞技运动后备力量。体育俱乐部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有了兴趣,搞体育就执著,冬练三九不怕冷、夏练三伏不怕热。体育俱乐部应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仅要培养一般的兴趣,而且要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因为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志趣,有了志趣,才能真正献身于体育事业。运动训练往往是枯燥的,而运动比赛却是很吸引人的,而且比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争胜心,促使学生自发的去训练,同时比赛还是训练过程中的调节剂。因此我们可以经常举行一些班级内部、班级之间的教学比赛,比赛的组织、编排、执行等程序都可以有学生来负责。这样一来,既缓和了训练的乏味,又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为将来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参加并协助举行社区和社会体育活动,溶入社会大家庭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把一个完整的人推向社会,因此,尽早地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体育活动,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熟练应付社会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是各学科都应开启的智慧之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竞技体育高速发展的同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在国民体育中也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第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大众体育热潮,使体育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极有社会意义的组成部分。

我校有标准的足球场,许多单位都愿意到这里来踢足球,尽管这对学校管理、草皮维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但我们也看到学生将在这些活动中将受益菲浅,所以我们积极寻求学校领导的支持,努力做好场地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并参与校外合作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4、建立家庭亲情学习的纽带

家庭教育内容丰富广泛。由于家庭是儿童青少年长久生活的场所,儿童身体素质如何,首先取决于家庭体育。世界上许多教育家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都主张把家庭体育放在第一位。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就是“家庭体育首位”的倡导者,他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陶行知先生认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作为中等职校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练的指导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在家庭中担负起家庭体育的组织和指导活动,既能锻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带动家庭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它体现着亲情体育、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诸多广泛意义。我们的做法是一方面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家庭里指导和带动家人进行锻炼;另一方面组织一些趣味性体育活动请学生家长一同参加。学生可以把体育课上学会的各种运动技能与家长共享。这种做法不仅是家庭内部的交流,更形成了社会人群的相互交流,同时也是一种体育活动时间上的弥补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过程。这种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的达成非常有好处。

综上所述,在延伸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活动通常是独立自主的活动,老师则起着辅导作用,从内容和形式的来看,延伸性学习一般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以在学校里进行,也可以在社区或大片进行,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延伸性学习多表现为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参与,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与新课程标准秘强调的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练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是极其吻合的。

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

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依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在学习理解“健康第一”新理念、新思维的基础上,在改革传统体育课教学的探讨和研究中,构想构建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形式。

一、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育目标

体育教学俱乐部教育目标是“以人为本”。在比较传统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客观合理地把体育课教育人、塑造人的预期目的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终身体育,重视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身体教育为主线,使学生终生受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终身体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体育,应包括学前体育与学后体育的连续过程。所以体育教学俱乐部,改变了过去那种把体育简单的理解为竞技体育或单纯地从生物观点来理解体育任务的观念,使广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多方位的体育教育,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

2.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基础,因为人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浅薄,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成效=能力+动机,可见提高学生的能力是何等的重要。大学生体育能力与健康理论、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密切相关,是在两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他们形成必要的体育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3.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评价能力。体育锻炼的自我评价能力是指导学生对自己的锻炼效果和身体状况能够予以测量,分析和判定。通过自我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锻炼情况和体质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锻炼计划和方法,避免锻炼的盲目性,从而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在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示要有意识地教授一些评价知识,基本的方法和标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控制运动负荷、强度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能科学的指导他人和自我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奠定基础。

二、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特点

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是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自主学习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

1.在教学指导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育能力和行为习惯。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育形式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是由学科结构向学习结构方向转移;二是由关心技能或体力发展向关心技能情意协调发展方向转移,将某方面的狭窄课程扩展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社会一体化的广义课程。社会一体化的广义课程体系,体现了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性。实现高校与社会体育的衔接;三是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及创新精神为核心,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教学主题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通过教学俱乐部的教育教学,鼓励学生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自我发挥的一个平台。从宏观上为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3.在教学秩序上采用单项俱乐部教师授课挂牌开放式.即学生自由选择,教师竞聘上岗。做到知识、健康、娱乐、竞技、兴趣一体的多元化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在运动项目上具有多样性,其项目设置,除了传统的球类、健美操、武术等项目外。还设置了轮滑、体育舞蹈、搏克等项目。不仅体现了竞技性,更体现了娱乐性,健身性,地区性(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因此,大学生选择项目的空间加大了,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也满足了学生不同性别和不同爱好的需要。

体育教学俱乐部在选择上还具有民主性。大学生选择单项俱乐部,完全出于自愿。项目、时间、教师、自由选择,不受约束,没有任何强迫性,充分尊重了大学生的个性。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体现了俱乐部灵活多样的多元化体育教学。

4.教师由原来主授者的角色,转换为组织者和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过渡。改变过去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秒表、皮尺为主的教学方法。由灌输型教学向多媒体、网络化、社会体育活动等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过渡,使体育教学更加有实效性。体育教学俱乐部,是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过程,其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的角色必须由居高临下的师长转变为合作者、组织者、辅导者。

三、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实践

大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日趋成熟,迫切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体育锻炼。同时大学生通过初、高中教育已在运动形式,运动技能上具备了专项教学的基础,因此,高校采用教学俱乐部形式进行体育教育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努力寻求高校体育课的最佳教学形式,找出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的优越性,并积极将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的具体运作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完善。

1.分项教学。传统教学要实现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育目标是困难的。因此,我校大胆地进行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从1997年开始对原大纲进行三次修改,制定新的教学计划。通过多次教学的改革实验,在原来一年级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专项体育课,三、四年开设选修体育课的基础上,2002年底构建了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实施方案,2003年下半年开始了体育教学俱乐部实质性实践。新生一入学就自主选项上课,专项体育课学习由原来的一年增加到了2年或3年。教学内容项目,由原来的5项增加到了12项。开设了大学生喜爱的竞技、娱乐、健身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散打、健美操、体育舞蹈、轮滑、搏克)等。主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水平。实验证明,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又满足了学生的愿望,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2.分级教学。我们在体育教学俱乐部管理办法中制定了俱乐部实行等级制。因人而异分级教学,即:初、中、高三级。学生在选项时可根据自己的运动经历和运动能力的实际,并参照三级教学计划的内容、任务、要求及考核标准进行选择。另#1-,在该项无运动经历的学生通过初级学习,如想在该项继续提高一个层次,那么,就要达到基本合格线(升级线),否则不予升级,同时规定不准重复选择同项同级。

实验证明,这样分层次教学既体现了体育教学俱乐部“以人为本”的理念,又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学生专项技能参差不齐,顾此失彼的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力地调动和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对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及角色换位也是较好的促进。

3.学生上课的自由度。是指学生上课的选择权,留给学生的时间空间越多,自由度也就越大,自由度越大灵活主动性也就越大,这就从主观上调动了学生参与俱乐部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当然自由度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也就增大了,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就加重了。

以往矛盾比较集中的就是在开学初的前几周学生专业课的选择上和体育课时间的选择上,所以经常出现撞车问题,而不得不调整体育课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方便于学生利用所剩无几的空余时间参与体育教学的愿望,我们采取了:(1)变以往教务处统一网上选课,为体育部及单项俱乐部专人负责组织指导学生选项报名;(2)教学时间从周一至周日,早8:O0时至晚7:O0时对学生完全开放自由选择;(3)为了使学生在课时要求上能够达到有关规定,灵活的采用,因事因故的误课,可在其他时间其他班的体育课补上;(4)允许学生在开课三周内试上课或做出调整(时间、项目、教师)。

实验证明,增加学生的自由度,既体现了在享受教育权力面前人人平等,又使学生有了一个宽松而满意的学习环境。

4.考试办法。更新考试观念,完善考试办法,体现“以人为本”重在参与教育宗旨,我们在考试上采取的基本方法是:(1)要求学生一学期出勤达到36学时,即可获得50分,无论什么原因请假,误课都应自觉利用便利时间补满36学时;(2)学生掌握的技、战术的技能和参加教学比赛,占体育课成绩的40分。学生的体育成绩除技术、技能、达标、技评占一定比例外,要与比赛挂钩。例如,排球、不仅要看其基本技术(传、垫、扣、发)动作的规范性,而且要看在实践中运用技术的熟练程度及比赛意识,配合意识,比赛中的实际发挥和进步幅度,从技术动作、体能、配合等方面综合评定专项分;(3)理论部分占体育课成绩的10分,主要是考查对专项运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试形式开卷。

四、阶段性实践结论

1.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是可行的,较传统体育课教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2.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按专项、分级教学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和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3.增加开放教学力度,上课时间既固定又灵活,使学生在宽松、自信、主动愉快的环境中参与和接受体育教育。

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中学体育;大学体育;体育教学

一、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目的的对比研究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张宏成教授,对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曾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得出:目前教师对体育新课标认识不够,首先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够,其次教师对我国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了解不够,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感觉到教学难度加大的情况,但是从新课标本身讲,新课标总体是促进学校教学的。

总结其原因就是我们体育教师对我国体育课标改革的目的不清楚,要想深入了解新课标的精神,真正了解不同阶段体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并且要了解不同的学习阶段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以哪个方向为主体,小学体育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校体育,给他们以正确的体育学习思想和方向意义重大。我们小学体育的教学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这个特殊的年龄段,要充分从他们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特点进行分析。1.小学生的生理方面,它们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旺季,身体柔韧素质比较好,相反他们的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等都处于初期发育段,所以我们的小学体育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它们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良好的体育活动、参与习惯上。2.小学生的心理方面,体育教育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快适应从家庭迈向学校的第一步。现在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家的地位,造成了他们在心理上优势感。由于很多体育项目其本身的特点就是强调的合作精神,所以通过体育课积极地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自立、自强的精神,为他们将来跨入社会成为真正的人才做好第一步的铺垫。

中学体育教育是小学体育教育的继续和延伸,从生理角度来说,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顶峰,也是接受新事物最强的阶段,在中学阶段,学生最容易掌握新鲜事物,掌握体育动作和健身方法的能力也处于高峰,正确积极地传授健身方式和方法,能对学生将来的终身体育和我国的全民健身工程做出积极的贡献,正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对中学体育课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

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正规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的重点阶段,也是实现我国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从生理角度讲,大学生身体发育基本结束,身体形态基本定型,身体素质处于最佳状态。从心理方面讲,大学生心理趋近成熟,接触新鲜事物越来越复杂,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通过体育课正确的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实现大学生由学生时代向社会迈步的重大转折打好基础。

二、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

根据我国不同阶段体育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在不同的体育教育阶段采取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小学体育要把自由还给学生,由“传授”转向“发展”,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初步接触正规体育教育的阶段小学生,接受新事物和自控的能力比较差,加上小学生本身掌握得健身方法和知识的有限性,可以说放任自由的体育课会让我们的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小学体育教育必须要以教师的积极组织作为前提。同时要注重,在以教师组织为主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创新模式,我们可以称这个阶段为“保姆式”教学,我们要手把手的给他们介绍和传授体育知识,同时要充分的发挥他们积极的创造性。所以小学体育教育要完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置上课内容还存在分歧,还存在着实施上的困难。

中学体育则是处在小学体育教育结束后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健身活动方式和方法,并且中学生的自制能力等都已经得到了提高,所以中学体育课的“放”与“收”应该是相对好调整,加上中学生的身体特点是接触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所以我们在中学采取的教学模式要义“传授式”为主。大学生体育课的开展相对于中小学更具有开放性,大学体育面对的是具有相当自主能力的大学生,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育观。在学生的体育课堂上我们要主张,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上要采取“朋友式”的互动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终身体育观”,同时注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创新,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最好一步准备。

三、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对比研究

小学生由于自身身体和生理方面的特点决定了,要注重他们的身体柔韧性和身体形态的发展,为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对应我们的教学目的的要求,我们要安排柔韧性、娱乐性的体育舞蹈、健美操、韵律操等为主,同时要注意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上的积极作用。小学生是伴随着体育游戏长大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而且它通常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这种人际交流的开放性构成了对竞争、协同合作和团队精神培养的独特功能。

中学生由于他们接受能力比较强,我们要积极的、及时地向他们传授体育技术和技能,为将来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同时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为保证健康的身体打好基础,也为他们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下转第120页)

(上接第104页)

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参加体育活动,这对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做了铺垫,同时大学内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都为大学生体育观念的培养创造了机会。所以在大学体育课中我们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体育活动,培养积极的体育参与观,大学体育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大学教师是大学生人生转折点的导师。体育是我们现在在社会当中加强交流的中介,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活动,能为学生在刚迈入社会的阶段更快的适应他。大学的体育教育思想更能在学生踏入社会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大、中、小学体育教育衔接的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终身化和体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化,大、中、小学的体育教育从内容、形式到考核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教育来说改变还是存在较大的区别,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学生身体和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情况。体育作为贯穿全过程的一根红线,如何来适应这三个阶段的需求,并实现完美的衔接呢?小学是打基础阶段,中学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阶段,而大学是保持运动状态积极提高阶段,也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三个不同的阶段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世界观和终身体育观。做好各个阶段的良好衔接对实现我国全民健身工程和终身体育计划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宏成,魏磊.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6,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湖北教育出版社.

第4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终身体育学校体育素质教育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执行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的面对课程改革。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

(5)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2.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能例外。这是因为:(1)凡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利用的权利。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其所教全体学生负责。(2)课余时间训练辅导学生的提高,也应当是学生自身的提高,而决不是“通过他人经受训练来提高自己”,也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提高了全体学生。所谓普及与提高关系,如果脱离二者之间的纵向作用,而只追求横向影响力,显然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很不正确的。(3)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性格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尽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思考并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3.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的特点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这一特征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

(3)基础性。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教会学生健体。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娱乐性。娱乐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5)竞技性。我们说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而体育的娱乐性可以说主要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大多来自体育的竞技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如果失去了竞技性,体育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

(6)主体性。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7)选择性。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8)民族性。在现代学校体育的多样性中,还将鲜明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些体育传统,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体育中来,学校体育也必须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传统。

(9)开放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必将冲破学校的樊篱,与社会体育沟通。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和提高生存能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将自主地积极参与社会体育,与同学和亲朋好友一起愉悦身心。其次是,学生家长和热心学校教育与热心学校体育的人士,将被请进学校,参与学校的运动会、体育节等。

第5篇

本研究对体育硕士教师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方式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8.9%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偶尔运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有21.7%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经常运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有19.6%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较少运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在运用学术报告形式方面,有54.3%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偶尔运用学术报告的形式,有30.4%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经常运用学术报告的形式,有15.2%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较少运用学术报告的形式。在授课形式方面,有21.7%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较少运用启发式的授课形式,有52.1%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偶尔运用启发式的授课形式,有26.1%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经常运用启发式的授课形式。有26.1%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从不运用研讨式的授课形式,有41.3%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较少运用研讨式的授课形式,有26.1%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偶尔运用研讨式的授课形式,仅有6.5%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经常运用研讨式的授课形式

二、吉林省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

吉林省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多数为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指导小组指导或二者相结合,多数院校对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实践、参加学术报告会、社会实践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施情况,研究生的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有待于改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运用启发式的授课形式较理想,但在理论课程讲授中普遍较少运用研讨式的授课形式。

三、吉林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再构建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能力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基层教师的重要基地,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突出自身专业的特色,更要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田径教学作为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田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效地把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本领。

1.1田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掌握现代田径教学与训练理论的能力、掌握田径教学目的和原则的能力、挑选教材的能力、制定田径教学计划的能力、编写田径教案的能力等。

1.2田径教学实践能力。包括选择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讲解与示范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突遇问题解决能力、合理安排负荷能力、纠错与指导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等

1.3田径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学生成绩评定能力、裁判能力、构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能力等

2.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必要性

2.1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田径教学能力是体育师资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在现今的考试中,我们仍存在着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考评。学生的教学能力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才能得以提高。在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中,要合理确定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比重。转变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要培养大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而体育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把提高教学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很重要的。

2.2适应社会的必然需要。现代社会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现代人要适应社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适应社会,否则,必然会落后,而被逐渐加快发展的社会淘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田径教学力求适应体育大市场,发挥其锻炼、健身、教学和竞赛的作用,立足基础教育,丰富其运动内容形式,把民族的、本土的运动项目融入到田径课堂中,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途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面临的工作对象复杂且富于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和实践能力。而教学能力则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实践能力,是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途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目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从而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未来体育教师的岗位也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经历,所以,完善田径运动教学是很重要的。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3.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技术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才能注重加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

3.2丰富拓展教学内容,适应社会新形势。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宽松,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设计几项教学内容,供教师和大学生根据课堂情况进行选择,以满足实现学习目标的需要。在田径课内容的设计中,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大学生能够运用和创设各种手段进行健身的能力,加入新型的田径项目如: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程,才能增加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得繁荣发展。]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普通体育院校体育育专业是培养合格标准,面向现代化的全面、系统、新型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在田径普修课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技术、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同时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有实战的空间去发挥和探索,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促使学生在课前要去翻阅大量的资料,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自学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3.4修订教学大纲,加强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指导性。教学大纲是指导一线教学的重要文件,体育院校本科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也同样需要从教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以实现教学能力形成的。鉴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对教育实践课可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采用实习、见习等多种教学模式,适当调整田径课教学计划,在技术课教学前安排基本理论课讲解,进一步加强理论课同技术课的紧密结合。将教育实践课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学习过程中,促进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及个性能力的发展。

面对当今社会的转型,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师人才需求标准的转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才质量与社会的不相适应性,体育院校要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为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优秀体育教师做好一切工作。

参考文献

1.曲飞.论大学生田径教学能力培养及教学改革对策,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

第7篇

一、独生子女化与体育教学的相应改革

独生子女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对多数。因此研究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并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仅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怎样扩大教育功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紧迫课题。

“独生子女不可独处”,要让独生子女从“独处”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独生子女与同龄人的交往机会相对较少,易产生孤独和寂寞感,因此,独生子女有强烈的交际欲望,追求集体活动。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提高集体项目的比重。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一定的优势。分组练习就是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练习。以小组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精神。分组练习是一种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以各个小组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这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集体主义的观念。小组练习将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相互作用视为教学活动中赖以进行的动力源泉。小组练习不仅讲合作,而且还要竞争。学生之间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全力以赴,与同伴和睦相处的能力。分组练习能够增加独生子女之间的接触,使得优、差生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改变独生子女不合群和胆小的不良性格。

二、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它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在山东省教委公布的1985年至1995年全省学生体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省中小学生在耐力、柔韧和力量素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体育课,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儿童少年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儿童少年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儿童少年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练习中,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或中等负荷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力量练习,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改善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儿童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反应快,所以小学阶段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教学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宜于儿童少年练习,但在具体安排中应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距离的长短、重复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另外,在固定跑台上练习跑步时,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小学生不宜采用。

3.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自然发展过程中,是较薄弱的环节。目前我省小学生耐力明显下降,令人十分担忧。体育教师不能不进行耐力练习,但也不要过多地进行耐力练习,耐力练习应作为全面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必要方面安排在计划之中,但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距离,适当合理地安排中等强度的耐力练习,并有间歇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以便发展耐力素质。

4.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灵敏与人体对空间定位和对时间感觉的能力有关,也和速度与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关。灵敏是一种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活动性游戏和各种基本体操等方式,以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5.柔韧素质

第8篇

【论文摘要】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党和国家对教育十分重视,针对当前教育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明确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中,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学校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它是知识能力的内化和升华。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它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成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社会对劳动者所要求的各种必要的要素质量都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和高度,使受教育者都能真正受到最佳的和最全面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个体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改的主题。从整体意义上出发:“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文化、信息将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力。因此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讲求学到了多少知识,更不是学科成绩的高低,而是是否学会了自觉主动的学习,学会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否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观念,是否具有随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随时面临选择,社会不仅需要有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才能的人,而且需要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有健康的体魄。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有判断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能力,这是21世纪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品质。所以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不少教师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形成“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教育观念难以自我突破,因此,学校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培训广大体育教师,使教师弄清什么是素质,为什么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进行素质教育,使其提高素质教育的观念。教师要积极面对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展不同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理论学习,使学校体育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推动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中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施教过程中切实贯彻素质教育,以适应新世纪教书育人的工作,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2、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其基本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在体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的参与体育活动。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主体性有目的的活动中才能完善和发展自身素质。教师在加强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同时,认真对待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尽量选用各种趣味性、竞争性、实用性、易学易练的项目,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主动的发展。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有反映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目标;既要增强全体学生体质、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也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3、为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异思维。教师工作的本质在于创造。教师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及所授课的内容,善于发现并采取措施,创造具有求异思维气氛的情景,提供途径,指出方向,通过灵活的、恰当的“设置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多向思考,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还要成为师生交流情感、产生思想交锋、阐明个人观点,展示个人才华的主阵地,使学生的智力灵活性得到高度的发挥。

在体育教学中把学习一种新技术、新技能当作一个问题去唤起学生新的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对新技术、新技能才会感兴趣,印象深,使学生在激烈的撞击中溅起疑问“火花”。

创设问题情境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既可以采用“启发式”,也可以采用“游戏式”和“发现式”,既可以面对全班,也可以面对个别同学,安排诱发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以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有意识的鼓励学生求异意识,注意教学的探索性、动态性、综合性,提高发散思维的数量和质量。

(2)在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每个学生都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基础激发和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受到锻炼、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根据系统、规律性的教学内容,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是盲目的学习和重复练习,而是有思维、有目的的活动,就能使学生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既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例如:在田径课教学时,提出了“后蹬跑和跨步跑的区别在哪里?”这个问题让学生考虑,同时组织学生观察这两个动作,学生很快发现跨步跑的后蹬角比后蹬跑的后蹬角大,跨步跑的摆动腿的大腿比后蹬腿的摆动腿的大腿抬得高,跨步跑时整个身体腾起高、重心抛物线轨迹也大,进而让学生考虑两者的作用。经过提问、观察、思维,学生把两者区别弄得很清楚。学生从理论上弄清了问题,在技术上也进一步得到提高,使智力与能力也从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培养、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产生创造性效果。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的创造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更离不开逻辑思维的能力,它是在逻辑思维不断发展的同时产生和发展的,只要引导得法,每个学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培养。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教师把原则、方法、注意事项讲给学生,让同学们自己去发挥,不管水平如何,通过开展趣味活动,调动女生的积极性,终归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这种要求已变得更迫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了大量具备良好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专项人才,不久的将来,定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当代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苏克娜.对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3)86.

第9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39-02

【Abstract】To make clea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is a practical tas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s. This essay reveals two defects in previous researches, one is a tendency to hot spots while choosing topics, and the other is the detachment of theory and reality.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disciplines, we need to make a balance between issues and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to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theory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ssue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a change from higher dducation research to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Relation research

坚持学科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色。这其中,“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目前,学者们倾向于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主要泛指高等教育领域内一切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而高等教育学研究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中一般的、共性的问题,属于理论性的教育规律探讨。由于完善学科体系、追踪现实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两大任务,因此,理清“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关系辨析为视角,分析研究实践中“热点趋向”和“坐而论道”的两种倾向,以期有助于加深对“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的认识。

一、热点趋向: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偏向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来说,“问题”是指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提出的问题,而“理论”则是指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与理论体系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学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一开始便是“学科指向”的,研究实践问题、构建学科理论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两大中心任务。

但是,在高等教育研究的实际进程中,“问题”和“理论”的关系却成为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在诸多有关探讨中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研究存在偏向,就是仅重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忽视学科理论的研究。有学者将这种偏向概括为“热点趋向”,即学科理论研究的轨迹以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为转移。胡建华等认为,“这一现象在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追逐热点问题、以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主线”。[注1]

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来看,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可以表述为高等教育研究偏重实践问题的研究,忽视了以构建学科理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必须关注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实践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出理论分析和对策应答。但是,学科研究一旦形成“热点趋向”的偏向,很可能会出现以问题研究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了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实践中的问题未经过科学的建构就成为研究对象,造成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对实践问题亦步亦趋,“难以摆脱就事论事的工作讨论模式,失去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深度”;[注1]“难以进行基础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探讨;研究问题没有经过学科性选择,制约了研究的水平,不能有效揭示发展规律;永远处于经验描述的水平,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造成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肤浅与表面”。[注2]二是就事论事的讨论热点问题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没有积极意义。正如有学者认为的“如果学科研究不能促进学科知识的积累,那么学科的发展水平也就无从提高。许多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缺失随着热点问题的消失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注1]因此,研究热点问题的偏向会导致以探索实践问题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给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乃至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带来危机。

二、坐而论道: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反思

“坐而论道”是指研究者脱离高等教育实践进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另一种值得关注的倾向。追求科学完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看,“坐而论道”可以表述为,学者在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时,忽视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抽象地就“理论”而“理论”,使得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缺乏理论创新。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关注,起源于80年代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起点、研究方法等诸多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探讨。这些探索对于高等教育学科的科学化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往往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内在逻辑,忽视实践的客观需要。其结果,或是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或是直接引用外国的或外学科的理论框架来简单验证或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问题,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研究还不够深入,也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理论成果。如潘懋元先生所指:“中国不少高等教育文章,理论一大套,颇具声势,却是‘不结果的花’,……花不结果,恐怕只是过眼云烟。”[注3]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关怀,必然会对高等教育实践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我国的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不少可能是‘假命题’,或者是人为的命题,缺乏实践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学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没有人会在意研究成果是否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并服务实践。”[注4]通过反思,学者们日渐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似乎与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实践关系不大。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潘懋元先生就曾指出,“坐而论道”既无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也无助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注5]

三、“问题”与“理论”的平衡:“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再认识

应该承认,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问题研究,但问题研究并不能自觉构成一门学科体系。因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早日走向成熟,有必要平衡好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的关系。

1.以问题研究为基础,深化学科理论思考。

在西方国家,尤其以美国为代表,一般认为高等教育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至多算作一个研究领域。阿特巴赫就认为,“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注6]西方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多强调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问题,“高等教育研究以院校研究的建制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注7]高等教育虽然至多只能称为一专门的研究领域,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西方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一批从哲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著作已成为本领域的经典,例如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其对“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的反思和重估,就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经典范例。我国虽然坚持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但是高等教育学研究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辨析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强化研究者学科研究的意识,提醒研究者不要满足于停留在实际问题研究的“虚假繁荣”,要从问题研究热中冷静下来,沉心静气,踏踏实实地进行理论反思,为推进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一些基础工作。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表明,学科理论研究必须重视理论的实践来源。正如波普尔所说,科学仅仅从问题开始。强化问题意识,关注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问题,为改革和发展服务,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点。可以说,高等教育实践以及实践中的“问题”,构成了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信息来源和依据。

2.推动“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

问题也有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热点、问题都能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概念内涵上说,既然高等教育研究将一切高等教育活动都纳入到了研究的视野,那么,作为以学科理论研究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肯定也应该从属于其中。但是,高等教育研究如何才能成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呢?根据上述的分析,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首先,要科学选择研究对象,要坚持学科立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进行学科化的筛选,找到能够体现高等教育特殊矛盾的基本问题。这就要求研究者要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存在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抽象,从而提炼出真正符合学科内在逻辑、关乎学科发展的“真问题”;其次,高等教育学研究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检验已有理论,提出新的概念与假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大量低层次问题研究基础上概括抽象出更为科学的学说与理论。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是简单的现象分析或实用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而要用科学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理论思维的课题,追溯其理论内涵,提升其理论品质,并以此构建起一个由一系列比较稳定的概念、原理、原则等要素组成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因此,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是形成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础,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化和学科化的总结即为高等教育学。沟通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之间的联系可以把学科建设与实际问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有效防止学科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研究“两张皮”的状况。

3.加快构建高等教育中层理论

在研究实践中,“问题”与“理论”的脱节往往表现为具体问题与宏大理论之间难以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推动高等教育研究走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还需要推动高等教育中层理论的构建。中层理论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倡的一种研究思路。他认为:“中层理论的意义在于架通抽象理论研究与具体经验分析之间的桥梁,是一种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与具体经验性描述之间的理论。”[注8]中层理论并不排斥宏观经典理论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建构策略,而是针对宏观理论因普遍化、抽象化所产生的理想化和空洞化的弊端,旨在开辟被宏观理论所忽视的具体领域和研究方向,增强理论研究的适应性和指导性。实现这一理论设想的策略是:“通过区分宏观理论问题和微观现实问题,建立针对经验调查的中层理论构想和假设,并使这些构想和假设能够在具体的经验调查中得到证实。”[注9]尽管“中层理论”是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形成的,但是对高等教育研究也有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既可以提升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研究的理论层次,避免问题研究停留在就事论事层次的弊病;也可以帮助高等教育学研究脱离长期局限于宏大理论阐释的局限,避免理论研究陷于抽象推理和纯粹思辨的困境,从具体问题出发,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炼理论,从而开辟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的路径。

注 释

1 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M],2006:17~18、20、21

2 胡晓钦.高等教育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关系辨析:兼论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J].南通大学学报,2005(6)

3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的比较、困惑与前景[J].高等教育研究,1991(4)

4 王建华.走向从实践出发的高等教育[J].江苏高教,2008(2)

5 夏 P.“求真”与“求用”.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反思[J].江苏高教,2008(3)

6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2(4)

7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