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命科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1: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命科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命科学论文

第1篇

1.1非生物专业学生对学习“生命科学”课程意义的问卷结果及分析表2是对问卷进行显著性检验后的结果,其对应的卡方值为26.179,p<0.001,差异极显著.说明组别与选项之间呈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由表2可知,无论是非生物专业的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不分男女,有64.3%的人都赞同开设“生命科学”通识素质课,这一结果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非生物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的结论是一致的,该校78.73%的非生物专业学生认为“开设‘生命科学’通识素质课有意义”.[2]此外,还有23.8%的学生观点不清,可能与一些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在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有关.值得警惕的是,有超过10%的学生不认同“生命科学”课程,笔者认为这部分学生可能有比较狭隘的专业思想,平时不注意多元知识的摄取;亦或是一直以来没有获得过来自学校以及家庭的生命教育,因而由于知识的匮乏而导致兴趣的丧失.另外,无论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在不认同“生命科学”通识素质课的学生中,女生所占的人数和比例远大于男生,这是否与女生对女性社会角色定位和专业的认同度较高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显然,对此题进行问卷的目的是想了解非生物专业的工科男女学生和文科男女学生对开设“生命科学”课程的“价值”的认识.良好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课程“基本态度”的核心要素.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就能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使“生命科学”的素质教育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此题的问卷结果看,高达35.6%的学生对开设“生命科学”课程———这门具有素质教育意义课程的不认同,学生这种对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科学”不认同的情形应引起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

1.2非生物专业学生对“你选修生命科学课程的目的”的问卷结果及分析表3是对问卷进行显著性检验后的结果,其对应的卡方值为31.265,p<0.001,差异极显著.说明组别与选项之间呈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由表3可知,出于主动目的积极获取知识的需要而选择该课程的同学占到总人数的54%(“喜欢”占26.2%和“就业需要”占27.8%);为满足短暂利益(获得学分)而选择的占16.7%;另有近29.4%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学校的要求.其中有趣的现象是,工科学生有29.4%(“喜欢”占8.0%和“就业需要”占21.4%)的学生是出于喜欢或就业目的而主动选择该课程的,有10.4%的受访工科学生是被动接受该门课程的(“获得学分”占4.0%,“学校要求”占6.4%);文科学生有23%的人是出于学校的要求而被动接受,另有12.7%的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被动接受,出于“喜欢”或“就业需要”主动选择的学生只占24.7%,这一比例略低于工科学生.对此题进行问卷的目的是想了解非生命科学的工科男女学生和文科男女学生对选修“生命科学”课程的行为动机.价值观是一个上位的心理特征,它解决的是人认识一件事情是否“有价值”的问题,但“有价值”的上位概念之下还有一个行为动机取向,同样有动机高低之分.从一定意义上讲,良好的学习目的性(动机)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行为)与教学效果呈正向关.从学生对选修“生命科学”课程的行为动机取向看,有近五成学生是被动和消极的.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许多学生对选修“生命科学”课程价值的认识不高,因此不能端正学习行为动机.二是可能与我国学生长期以来被动接受教育所形成的“缺乏自主意识”的个性特质有关,因此,造成29.8%的学生学习目的是听从于“学校要求”,16.7%的学生学习目的是为了“学分”.华东师范大学对学生进行访谈后的研究也证实了学生中存在学习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了“混学分”的严重的现象.[3]近几十年来,尽管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要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但应试教育主宰教育的情况并没得到根本的改变,学生不知如何学习,如何选择,如何思考的问题依然是学生学习行为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3非生物专业学生对“你对生命科学课程学分与学时安排的要求”的问卷结果及分析表4是对问卷进行显著性检验后的结果,其对应的卡方值为24.256,p为0.004,差异极显著.说明组别与选项之间呈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由表4可知,无论工科还是文科,亦不分男女生,均倾向于素质通识课的学时数以16-24学时为宜.对此题进行问卷的目的是想了解非生命科学的工科男女学生和文科男女学生对选修“生命科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从表4呈现的问卷结果看,47.6%的学生要求“生命科学”课程授课学时为16;39.7%的学生要求“生命科学”课程授课学时为24;7.9%的学生要求“生命科学”课程授课学时为32;4.8%的学生要求“生命科学”课程授课学时为48.换句话说,随着“生命科学”课程授课学时的增加,学生对“生命科学”课程授课学时的诉求呈递减趋势.这一结果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非生物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性.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问卷调查的结果是,1.44%学生希望“生命科学”课程授课24学时;11.78%学生希望“生命科学”课程授课32学时;4.31%学生希望“生命科学”课程授课40学时;71.26%学生希望“生命科学”课程授课48学时;11.21%学生希望“生命科学”课程授课64学时.[2]合肥学院非生物专业学生与兰州大学非生物专业学生对“生命科学”课程“重要性”的认知产生如此之大的偏差,究竟是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还是两所高校学生学习负担的不同所带来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尽管学生对授课学时要求的多寡,并不一定逻辑地反映学生对“生命科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但作为一门既有丰富内容又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生命科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是需要一定的基本学时做保证的.在欧美发达国家的许多著名大学,非生物专业的学生选修“生命科学”课程授课学时高达80学时.从中不难看出,“生命科学”课程一定量的授课学时在实施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活动中重要意义.

1.4非生物专业学生对“‘生命科学’课程是否需要实验配套”的问卷结果及分析表5对应的卡方值为22.754,p为0.007,差异极显著.说明组别与选项之间呈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由表5可知,有75.4%的受访者赞同开设配套的实验课,亦有18.3%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态度,另外还有6.3%的受访者明确拒绝开设实验.同样,兰州大学非生物专业学生在回答“‘生命科学’课程是否要配套开设实验课程”时,认为需要开设的占65.52%,不需要开设的占34.48%.[2]这说明合肥学院非生物专业学生和兰州大学非生物专业学生回答这一问题的比例没显著性差异.对此题进行问卷的目的是想了解非生物专业的工科男女学生和文科男女学生是否认知“生命科学”是“什么样的学科”,进而意识到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能提高自己哪方面的素质.从表面看,“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实验途径加以获得或强化,“生命科学”课程实验是否配套似乎仅仅是为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问题.因此,对学生不愿意开设配套实验可以简单看成是学生对“生命科学”专业认同度不高,不愿意动手实践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技能.事实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学校开设“生命科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但是实验过程却是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在这个“探索性”过程中,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分析科学问题的思维模式、解决科学问题的毅力品质,以及在“探索性”地成功实现实验目标后的心理体验等等特质的养成将使学生终生受用.因此,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生命科学”的认知水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问卷调查结果对我们有效开设“生命科学”课程的几点启示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已受教育界广泛认同,其意义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生命科学对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和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学科,它甚至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但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价值认知尚不尽于人意,心理定位也有所偏差.换言之,“生命科学”课程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在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定位”两方面加以引导.

2.1注意加强对学生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价值和必要性的引导心理科学研究表明,对任何事物“价值”和“必要性”的认知是任何人学习行为的原动力,并具有强烈的可持续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开设“生命科学”课程前,精心准备“绪论”课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绪论”课的讲授中,一是要强调开设“生命科学”课程这门通识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把这一心理定位清晰地展示给学生,是为了努力纠正非生物专业学生认为“‘生命科学’”课程是一门了解奇异大自然的‘科普课’”的认知误区,使学生的心理定位回归理性.二是教师要充分思辨“生命科学”课程这门通识课程与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生物学知识与培养人对自然的热爱之间的逻辑关系;美化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与满足人本身对物质的需求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与培养人的科学创造能力,建立一个基本的对事物认知、判断、运用的思维模式的逻辑关系;通过对生命科学的学习与人多种思维方式形成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过程中,对“生命科学”课程的“价值”和“必要性”有一个科学的心理期待和较为理性的逻辑思考.

2.2注意“生命科学”课程的内容设置既要科学又要合理我国特定的高考制度使的我国的大学生缺乏较强的生命学科知识背景,尤其是文科学生更甚.因此,在选择“生命科学”课程的内容深度时,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大学生的知识和专业背景,又要意识到“通识教育”的特点和教育之要义.换言之,在“生命科学”课程的内容深度设置上,既不能一味迁就满足学生对授课内容“浅、趣、新”的心理期待,把“生命科学”课程变成一堂“故事会”,也不能忘记教育对象是非生物专业学生,而把“通识教育”变成“深、难、全”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原有对“生命科学”课程的学习热情被悄然扼杀.在选择“生命科学”课程的内容广度时,在有限的几十个授课学时内,如何选择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生命学科”的具体内容,的确存在技术难题.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题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们在选择“生命科学”课程的内容广度时,以“生命—人类—社会”为课程内容的主线.笔者以为,这是非常科学的智慧选择,它不仅凸显了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知识以及自然与人、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成为课程重点关注的内容,体现出“人文关怀”意蕴,而且这一主线也较好地贯彻通识教育所期待的实现“生命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一“生命科学”课程的根本教育目标.

第2篇

我们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让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相结合,这样就能为中医学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契机。本文将从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出发,提出对中医学发展的新的见解,并对这一见解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做出相应的探讨。

2中医学发展中生命科学技术的分析思路

通过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生命科学技术能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他们之间已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生命科学技术成了中医学发展的推动力。即使是这样,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也要遭遇一个瓶颈期,因为很长时间以来,阻碍中医学发展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为了保证我国中医学的发展,我们必须在生命科学技术上找到一个发展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是我们发展中医学的关键,那么这个突破口包含几个方面的意思呢?我认为其一是,中医中症状的科学解释。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之所在。而所谓的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学的思维,以辨明疾病的原因。诊治的时候,我们要着眼于症状。因此,中医学的症状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以中医症状理论研究作为中医学发展现代化的突破口是理所当然的。其二是,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药方和药剂是中医用于临床防治疾病的形式和手段,药房和药剂本质就是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所以我们如果想要揭示他隐藏的科学内涵,我们可以要对症状进行规范化的研究,并把对它的描述由定性变成定量。为了能做到这些,我们可以围绕中医学上望、闻、问、切的手段和方法所能获得的资料,建立一个可以定量检验的数学模型,为症状的科学内涵的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们确定生命科学技术的分析思路是把症状作为机体的一种异常功能状态,不应该奢望在解剖学上找到相对应的组织、器官,而应该在基因组、蛋白质组、细胞组等上寻找其具体的功能网络。而且我们还要在阐释具体功能网络时,不仅要有反映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研究,而且还要有反映患者心理状态与遗传背影的相关信息。做到这些基本上就能全方位阐释症状的本质。

3中医学发展中生命科学技术的实施策略

通过上述我们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就能得出中医学现代化的实施策略。第一,我们要找出和完善一个能快速而高效的提取和分离中草药里化学成分的方法和思路。比如,我们可以利用LC-MS、GC-MS等技术来建立一个中药成分的代谢产物组,来科学地解释中医中中药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为日后的中医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二,我们还要找到和完善一个能够适合中医药物的筛选方法。现实中由于中草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并且是它里面的多种成分发挥药效,所以,用对西药筛选的方法难以完成对中药的筛选。我们需要从生命科学技术出发,找出一个从细胞、器官及整体水平上进行药物筛选的方法。

4结语

第3篇

在实验室实验中,有一种形式比较新颖的实验,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实验,即学生主要通过互联网查询并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书本中所没有的知识,并加以应用。本类型的实验在所有实验室实验中所占的比重仅为7%,但在整体教材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实验类型,是现代生物教学的重要体现,是生物实验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将生物学的知识与信息检索紧密联系。对生物科学的学习不应只仅仅局限于教材中已有的知识,还包括了通过独立自主地收集查阅资料而了解一些课外的知识。经过利用互联网实验的训练,学生可以基本掌握如何探索课外知识。因而,本类型的实验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充与丰富。利用互联网的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许多教材中没有的生物学知识,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态度的教育。模型模拟实验。在所有的实验中,共有4个模型模拟类型的实验,即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明并构建模型,将模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生活提供便利,或者模拟某种生物现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模型模拟类型的实验在全套书中所占比例不大,但该类型的实验较为新颖,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帮助。这四个模型模拟的实验分别为:“模拟腹部按压术”“动物的生境“”太阳能炊具”和“编制真菌野外指南”。这些实验都是应用性比较强的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2实验室实验的编写特点

2.1观察或验证类实验示例

以《生命科学•动物》第一章“动物学入门”第二节“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中的“观察腔肠动物”为例,教材设计是:(1)现实世界的问题:水螅对食物和其他刺激产生怎样的反应。(2)目标:预测:水螅对各种刺激产生怎样的反应;观察:水螅对刺激如何反应?(3)材料略。(4)安全防御(以图片示意)略。(5)实验过程:略。(6)结论和应用:分析:当水螅被触到时,会发生什么?水螅的其他部位发生了什么?描述:说出触手为水螅提供的帮助。(7)交流你的数据:与其他同学比较你的记过。讨论是否被其他研究的所有水螅都有相似的反应,这些反应对水螅生存具有怎样的帮助。

2.2自主设计类实验示例

以《生命科学•动物》第一章“动物学入门”第二节“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中的“比较自由生活的和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为例,教材设计是:(1)现实世界的问题:扁形动物的身体如何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和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的适应是否一样。(2)目标:对比和比较:比较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和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功能;观察:扁形动物如何适应它们的环境?(3)可能用到的材料:略。(4)安全防御(以图片示意)略。(5)形成假设:对你认为的营自由生活的蠕虫可能具有的适应提出假设。这些适应的益处是什么?(6)运用科学方法:验证假设:制定计划:①以小组为单位,将你设计用于比较和对比扁形动物类型的方法编列成表。从老师那里获得如何处理活的扁形动物的信息。②选择你在步骤①中描述的其中一种方法。列出你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确保对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描述。③列出你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材料。④在你的科学日记中自主设计一张数据表。当你的小组开始收集实验数据时,充分利用这张数据表。执行计划:略。分析数据:解释: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与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有哪些相似点?描述:找出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和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的差异。结论和应用:辨别: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中哪一种身体系统发育更完善?辨别: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中哪一种身体系统更复杂?推断:哪些适应使一些扁形动物营自由生活?(7)交流你的数据:与你的同学一起讨论实验设计和结论。需获取更多帮助,请参考《科学入门》。

2.3编写特点

实验室实验的编写体现了本套教材“做中学”的特点,在实验的一开始提出一个“现实世界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探究这个现实问题。教材对每一个实验都提出明确且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并用图片来提醒学生注意该实验安全的哪些事项。接着再由学生自主实验。教材在实验室实验“结论和应用”部分,一般都会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设置“分析”“描述”“辨别”“推断”“解释”等部分,从实验的现象或结果入手,分析实验,然后再把刚习得的技能或知识运用解决拓展的问题,对迁移运用知识。如“观察腔肠动物”中的“结论和应用”阶段,教材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观察,说出水螅被碰到时发生的身体变化,然后再描述触手为水螅提供的帮助,从而要求学生思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自主设计类实验特别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来设置实验,要求学生经历形成假设、验证假设、分析数据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志趣。在实验的最后,教材还设置了“交流你的数据”环节,要求学生与同学分享探索的结果,或是发散思维进一步思考,如在“观察蚯蚓的行为”实验中,提出“写一个故事来描述蚯蚓一天的生活,列出蚯蚓的活动、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问题以及它们的生境”。

3实验室实验特点分析

第4篇

创新实验大赛的文件准备创新实验大赛的相关文件是竞赛实施的第一关。只有准确把握竞赛内容与规则,科学组织好相关文件材料,才能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因此,大赛前要组织相关专家对“竞赛章程”“作品申报书”“评审细则”“竞赛通知”等文件仔细打磨、认真推敲,确保对竞赛过程的组织、评审和准备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文件下发后各高校根据具体要求在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邮寄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并报送要求的电子文本。创新实验大赛的奖项设置与评审标准创新实验大赛的奖项设置对营造创新实验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将起到引导性作用。因此,根据创新实验大赛实际情况,奖项设置分为学生奖项、教师奖项和集体奖项三部分。学生奖项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教师奖项设优秀指导教师特等奖和一等奖;参赛高校设优秀组织单位奖。科学地设置各级奖项的比例,尽可能使参加复赛的项目都有获奖的机会,以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创新实验大赛的评审是否公平、公正、公开,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大赛的权威性。因此,严格按章程和评审细则评审是关键。创新实验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评定要根据作品类型按申报材料完整性和作品水平评分;复赛重点通过参赛者作品汇报、专家问辩、幻灯片制作等方面给出成绩;决赛重点根据创新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创新性和特色等方面给出成绩。最后由大赛评审委员会将作品分数提交组委会终评,依据各级获奖名额比例确定奖项。优秀指导教师奖根据学生获特等奖、一等奖成绩而定。优秀组织奖根据参赛队获奖成绩及竞赛组织过程中的表现相应得分确定,提交大赛组委会进行最后终评。评审专家的遴选与评审过程的组织汇集生化学会和相关高校的专家组建大赛评审专家库,竞赛前由组委会在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随机抽取专家,成立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根据不同学科进行分组,每个组设一名专家组长,负责组织竞赛、协调事宜。整个评审过程均采取背靠背、匿名评审的方式进行,要求评审专家不得询问参赛选手所在学校等个人信息。如打分有改动,评审专家和组长需签名。评审过程有争议提交评审专家委员会最后裁决。全程在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完成,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2对创新实验大赛的思考

创新实验大赛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实验大赛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竞赛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流程、完成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相互协作[6]。创新实验大赛在形式上是比赛,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追求达到更高、更新的目标要求[7]。因此,以创新实验大赛作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载体,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兴趣,调动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8]。创新实验大赛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升创新大赛涉及生物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或科学研究热点,参赛的虽然是学生,但指导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指导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科科研上的优势,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9]。通过参加创新大赛,可以加强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总结交流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相互促进,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指导竞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寻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大赛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创新大赛的组织和开展,引导和推动各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改革[10]。在创新大赛中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反映出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因此,高校以创新大赛为契机,针对竞赛中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改善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调整实验项目,不断优化教学、完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科学性和多向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实验大赛持续发展的几点设想一是建立学科竞赛实践基地。根据竞赛需要,学校依托现有实验条件引导企业参与,建立学科竞赛实践基地。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机会,同时承接学校组织赛事、赛前培训等重要工作。并引进企业资金来支持大学生的学科竞赛活动,搭建起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平台[11]。二是建立竞赛培训环节。可以利用假期集中培训,也可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与学科竞赛有关的内容,或举办学术沙龙、科技成果报告会,了解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12]。三是完善竞赛激励制度。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原则出发,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13]。对于学生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奖学金或创新实践学分;对于指导教师可计入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给予一定的教学奖励津贴;对于参加集体可在教学管理评估中给予一定指标和权重[14]。

3结束语

第5篇

1.1中国生命科学技术伦理研究现状

生命伦理学在中国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伦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和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其中,对生命科学技术伦理的关注尤其是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相关伦理问题的讨论一直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旨归。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各种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从多重领域和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而审慎地探讨,不同领域学者观点的碰撞和交流为我国生命技术伦理研究提供了优秀的思想和学术资源。例如,邱仁宗集中讨论了异种移植和基因治疗中的伦理问题,认为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某些高新生命技术不会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前,应该对这些高新生命技术采取“有罪推定”,暂停人体试验,而用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代替。姚大志和陆树程对克隆人的合理性以及相关的道德伦理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商榷和探讨。姚大志从没有生育能力的人有权要求借助生殖性克隆享受生育繁衍后代的权利和人们的道德观念会随着历史发展、技术进步而改变两个角度切入,分析总结了人们反对克隆人类的三个道德理由:

(1)克隆人类破坏了人的尊严和神圣性;

(2)克隆人是否能够健康成长;

(3)以“非自然”的方式创造人挑战了上帝的权威。陆树程对姚大志的观点进行了回应,他认为人们对应用于优生优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器官组织移植的治疗性克隆,在伦理上是宽容的;人的生殖性克隆即使有很高的技术可行性,仍然会引发侵犯人权等严重的社会伦理问题,违背目前的生命价值论和道义论等伦理原则。张明国认为生命技术是一种风险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安全和伦理风险,进而导致相应的伦理问题;分析和研究了生命技术风险的本质、特征、存在方式和成因,提出应建立和完善有效规避和控制生命技术风险的制度和伦理原则规范。方兴着眼于高新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委员会建设,分析了我国伦理委员会发展受制约的原因:隶属关系混乱、组织形式和人员构成不规范、审查依据的法律规范不统一和法律定位模糊等,认为应在一定范围内授予伦理委员会行使部分行政职权的权限,建立独立的审查系统,充分发挥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有效作用。除了生命伦理学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在法律法规方面,近年来,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引导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填补我国生命科学技术相关政策领域的空白,我国在重要的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例如,原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人的体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9年的《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附录九“人基因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和2003年的《人基因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这些政策法规的内容仍是主要侧重于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对相关的伦理问题关注度不够,缺乏伦理道德规范方面的详细内容和规定,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2009年3月2日,原卫生部出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我国医疗技术创新和医疗抉择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国家政策层面对现代医疗技术带来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伦理和法律问题的界定和解决给予了官方解释。然而,现代医疗技术发展面临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往往十分复杂,《管理办法》并不能有效解决和消除现代医疗技术的伦理和法律困境。

1.2生命技术伦理研究的中西差异

作为顺应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兴学科,生命伦理学于1971年在美国出现,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影响到欧洲、亚洲等其他地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生命技术伦理研究在认识“人”的问题时,往往局限于“人是目的,而非工具”和“人是道德的主体”等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基础上,认为应该充分尊崇个人的自由意志,并要求对个体自的尊重。“以人为中心”的极端后果是在思维里刻上了“人之外的万物皆为工具”的烙印,造成对非人类生命主体的轻视和不尊重,将其视为实现人的目的而可被利用的工具。例如,恩格尔哈特在其论著《生命伦理学基础》中论述“行善原则”时,区分了“尊重”与“行善”,认为人不应理所应当地对动物进行利用和索取,提出了人对动物负有行善义务的观点,但仍是基于“人是道德的主体”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墨家学说中的哲学和宗教思想中蕴含着人类行为不应只考虑人类自身的利益,还应尊重和关照动物的生存权利的先进理念,如“天地好生”、“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合一”,表达了爱护尊重除人之外的天地万物的观念,提倡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发展,比西方传统的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伦理思想更具有关怀性。另外,中国传统伦理中有很多与西方类似的原则或价值,如不伤害、有利、尊重、公正等,这些价值根源于中国本土的哲学和文化传统,其哲学文化基础和实现方式与西方不尽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某些落后传统思想与当今生命伦理思想存在矛盾甚至激烈冲突,会对生命科学技术研究进步造成一定的阻碍,应予以摒弃和改革。例如,清代名医王清任历时40余年通过观察和剖视乱葬岗瘟疫致死儿童和行刑场死囚的尸体,绘成和刊行《亲见改正脏腑图》和《医林改错识要》,为中国解剖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却因质疑中国传统中医的脏腑理论而遭到众多中医名家的批判,被视为“离经叛道”、“毁坏祖制”和“哗众取宠”的异类,认为他解剖、毁伤他人身体“极其不仁”、是“教人于胔骼堆中杀人场上学医”。中国解剖医学进步的脚步也因此停滞不前,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国的生命技术伦理研究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良资源,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和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道教“重人贵生”的生命观,佛教“因果”、“轮回”、“慈悲”、“福报”等宗教思想,更加注重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境,实现生命技术伦理学研究的本土化。例如,在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个人与家庭、社会群体的关系要比某些崇尚个性与自主的西方国家紧密得多。因此,在中国等亚洲国家地区推进和实施知情同意等原则时必须重视和考虑家庭和社会群体因素。

1.3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对当代生命技术伦理困境的疏解

恩格尔哈特认为,当今西方世俗社会面临着经济与文化双重危机,主要指“由于西方社会—民主制福利政策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以及西方文化由于家庭解体所引发的社会危机。”以恩格尔哈特为代表的众多西方生命伦理学家认为儒家智慧能为这双重危机的疏解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儒家思想既有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独特道德意识和道德主张,也有随着历史沿革和社会进步历久弥新的普世道德考量。儒家思想和学说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其伦理观念和规范影响深远,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现代社会伦理生活中仍然有着持久影响,尤其是在家庭、社会群体、人际交往和个人道德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儒家学说对现实生活和人事的关注及其独特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等,符合我国当代生命伦理学发展的客观现实需求。当代中国的道德观应该与儒家的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生命伦理学具有人文性和人文精神,它不仅解决现实的生命技术与人的需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还研究人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命伦理问题。而儒学在本质上也是关于人的学问,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等思想,蕴含着对天理与人性的透彻看法和对生命意义、人性价值的终极思考,以及人与天地自然万物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台湾学者李瑞全尝试建立了一种儒家生命伦理学,分析生命生殖和基因技术等生命伦理问题,对我国当代生命技术伦理研究具有十分有益的参照作用。其理论框架如下:以“不忍人之心”作为道德根源和动力;在此基础上阐发出以“仁”为核心的自律(自主)、不伤害、仁爱(有利)、公义(公正)四个基本原则;由以具体化为咨询同意(知情同意)、保护主义、保密、隐私权、诚实、忠诚等规则;当原则或规则在具体情境中发生冲突时,以儒家的“经权原则”来寻求反思的平衡,作出道德判断。

2加强我国生命科学技术伦理规制的设想

我国若想在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取得先机,应灵活采纳和融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等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如“以道驭术”,从我国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应对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伦理难题。

2.1“以道驭术”的生命科学技术伦理实践

尽管“道”与“术”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引申意义,但从技术伦理学层面看,我国古代从一般意义上对技术与道德关系的讨论,可以概括为“以道驭术”,其中“驭”的意思是驾驭、节制,“以道驭术”指的是“技术行为和技术应用要受伦理道德的驾驭和制约”。“以道驭术”强调人与技术、人与世界多方面关系的协调解决,已经成为解决当代技术社会各种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以道驭术”注重技术应用的正负效应,主张技术要合乎“道”和“利人”的标准,技术活动各要素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和谐发展,以技术道德规范约束技术相关人员的技术活动,通过对技术的有效道德控制,消除和限制不适当的技术应用带来的消极影响。上述理念同样适用于生命科学技术的伦理规制: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从事科研活动合乎于“道”,追求崇高的道德精神境界,遵循科技伦理规则和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道德规范,而不是迷失和屈从于追逐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服从于“道”,以造福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避免和消解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道德滑坡和伦理困境;人们看待高速发展的生命科学技术要顺应于“道”,改变严重阻碍生命科学技术进步的落后错误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念,增强反思,建立和完善引导生命科学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2.2构建生命伦理治理机制

第6篇

一、转变教育观念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指出:“课堂教学应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她所阐述的有意义的生命经历不仅仅是对学生,更是对教师而言,有意义的教学对处于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任何人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语文课成了最没意思的学科代名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教师上课从学期始至学期末基本上是同一模式、同一套路:老师上课缺乏激情,课堂缺乏生气与活力;教学内容单一,重复已知知识的学习,忽视思维与理性的训练……总结一下不难发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忽视学生的需要,忽视语文课上沉闷、压抑的氛围,不积极创造自己有意义的生命经历。课堂教学的改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施力。其中教师的改变是基础,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生的受教育观念才能转变。语文课堂只有有意思、有意义,具有生命活力,学生才能乐于听课,教师才能更加精心打磨自己的教学。这是良性循环,而教师的有意义的教学始终是这一链条中的起点与终点。正如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说的“课堂改变,学校才能改变”,往前一步讨论,课堂怎样才能改变呢?答案就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教师的观念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施,同时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直接参与者与体验者,因此我们可以推论教师改变了,学生才能转变,课堂才能改变,最后学校才能改变。

二、建构生命整体性范畴的意识

那么,教师改变有多难?应该怎么改变?我们结合生命的高度来看看语文教学该如何改变。生命是一个整体性范畴,正如姜赞东在《尼采生命观论析》中分析尼采的生命观:“精神与肉体、意识与本能、理性与感性等二元要素,在生命中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命是丰富的,甚至是复杂的。因此,教师不能用静态的、停滞的观点看待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个体,学生本就不是一个静止的物体,他们的生理、心理都经历着发展与变化,他们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灵动的个体,教师要抓住其中生理性要素与精神性要素的“体用不二”的关系,不H要了解学生的本能需要,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有吸引力的语文教学,符合学生需要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下功夫研究学情,如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心理情况,针对具体文章收集学生的困难之处等,这种对症下药的课堂学生更乐于接受。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性需要,精神性需要是以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现阶段,我们更加弘扬人的个性,强调全面发展,而不再是像机器一样生产出无数的复制品。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渗透精神价值教育,适当设计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引导,为其精神世界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动态生成的角度来说,生命的本质已经给了很好的解释:生命的本质在于增长,生成且是趋强的。因此,语文教学要符合这一发展趋势,要满足学生不断增长、不断发展的需要。那满足这一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需重视的是什么?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已将审美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提出。其一,要让学生学会审己,让学生成为自己,不断进行自我超越,让其形成真实的“自我”概念。其二,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对生命的体验是有局限的,对美的感悟也是浅显的,而语文书中的篇篇文章正好给予了他们媒介,让他们得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生活,感受到更为丰富的生命体验。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局限于固定而重复的知识层面的学习,局限于模式化的教学流程,学生对美、生命的感受力基本都为机械的知识所掩盖。这就造成了现在的语文课堂缺乏生命的涌动,缺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动态生成、不断趋强的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真与假、善与恶的辨别能力以及对美的体验与感悟能力、欣赏与评价能力、表现与创新能力。

第7篇

    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甘甜的,但有时又是苦涩的;水是宝贵的,但有时它又泛滥成灾;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却变得污浊不堪;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但在一些特别需要水的地方,它却变得那样吝啬……面对我们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我们知道的到底有多少? 

    当前,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可以说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低于3000立方米/人的平衡线,属于轻度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人口众多和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加剧了缺水问题;严重的水污染又使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6亿的高峰,再加上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到那时,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因此,水污染防治是水资源保护的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家统计的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八五”末期削减了15%左右,部分地区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是,总体形势仍相当严重,我国污水的排放量已从80年代的310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620亿吨,占全国年用水总量的10%以上,自净能力已是杯水车薪;受污染河段已超过总河长的1/3;水生态系统蜕变严重。这不仅见于统计数字,甚至于每个居民都能接触感觉到。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有限的水资源被污染,使得供需平衡雪上加霜;我国南方严重的水污染已经使相当多的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使守着滚滚长江的太湖流域缺水喝;我国西部大开发,随着资金的投入,工矿业的发展,水污染加剧已见端倪,如此下去,将使那里十分缺乏的水资源难以为继;西南地区水资源量较为丰沛,但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已成隐患。因此,在21世纪对我国的水污染防治,需要高度的重视、创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 

    一、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机理 

    (一)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回顾半个多世纪对水污染的斗争,全世界,尤其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几千亿的产值,治污就需要逾千亿的投入,而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还难以遏制!污染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指导工业化的西方经济学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化的新发展。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起,西方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代代最大限度地开发,后代不就所剩无几了吗?如何符合代际均衡的原则,怎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多创造社会财富是没错的,但是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害物,我们能够允许财富和害物的创造并行发展吗?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什么是利润呢?从经济学上来讲,利润是产出减去投入的净所得,治污的投入也是投入。如果治污的投入不被考虑在内,高利润、高污染的产业导向就会使污染愈演愈烈,人们的真正受益就越来越小。 

    目前水污染的重要指标是富营养化,实际上有机营养物就是食物,正是人类至今还缺乏的东西;目前水污染的另一重要指标是重金属,实际上这些重金属正是珍贵的工业原料。因此20世纪提出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主要出于照顾人们对传统经济的认识;从21世纪的知识经济理论来看,仅从经济效益-利润来看,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水污染也是减少利润的。过去的情况,只不过是由于认识片面,政策不同,改变了利润的分配罢了。在新世纪人类开始了对水污染认识的第四阶段-清洁生产、资源循环阶段,就是从大系统看问题,工业生产和污染不一定是孪生兄弟,可能优生,即只有生态型生产这个独生子。 

    (二)排污就是用水 

    过去人们只认为从水体中取水,改变了水资源的量是用水,水体在量上有承载能力问题;而向水体排污,改变了水资源的质则不是用水,水资源在质上不存在承载能力问题,这种思想是不科学的,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类不管从量上还是质上改变水资源,都是对水资源的利用,鉴于水资源已是短缺资源,量和质都要合理利用,科学配置,都要受到限制。排污实际上是挤占了环境用水,所谓“环境用水”就是必要保持一定量的净水-即维持水体的自净能力。而“生态用水”则是维持植被、动物群落和地下水等整个生态系统要素的用水。 

    二、当前水污染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的水污染形势有了新的发展。 

    (一)以前主要是工业的点源污染,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大大增加,农业面源污染开始逐渐与工业点源污染平分秋色。 

    (二)以前主要是城市污染,而随着乡镇“五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污染开始逐渐与城市污染平分秋色。 

    (三)由于多年排污的积累,江河湖库的内源污染迅速上升,水生态系统严重蜕化,自我修复能力大大降低。 

    三、以新经济与科学观点防治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认识,水污染防治的创新考虑的出发点是:从大系统的观念出发,各部门协作,整体规划,防治并重,以防为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把污染挡在上游;与此同时,在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陆地和水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综合治理;在可能的条件下,大力稀释、清淤,加强水生态系统建设。 

第8篇

【关键词】预科教育;语文教学;生命意识

Abstract: Now on the national minority preparatory course students’ lif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still have a large gap. This article tries from the sense of life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psychology and extern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approach and method in preparatory Chinese teaching in,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ents to form the self consciousness of life, teach students to love life, cherish life,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ife, so as to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

Keywords: Preparatory course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Life consciousness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的特殊教育措施。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高校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享受民族政策降分录取的准大学生,进入预科接受的教育却是过渡性的,仍是知识为本,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模式。预科学生学习起点低,学习基础较差,又面临进入象牙塔后的美好憧憬和升科考试压力的双重冲击,再加上预科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特殊性,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笔者从多年来对预科学生的接触和分析中看到,不少学生因此表现出烦躁、焦虑、彷徨、消极等负面情绪,当这些压力不知如何缓解时,当他们看不到生命的意义而徘徊苦恼时,开始变得游戏人生,外在表现为对自己生命的浪费或否定,对他人生命的漠视,甚至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这无疑反映了其生命意识的严重缺失。所谓生命意识指人对生命的存在、生命的价值及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认识,针对预科学生展开生命意识的培养是极其必要和紧迫的。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生命意识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大量生命意识教育的资源,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为一名预科的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渗透,借助教材的具有生命意识的经典篇章,引导学生关注、珍爱、善待生命,探寻生命意识和人生价值,培育健全人格。下面以笔者使用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试用)《大学语文》(下文简称教材)为例,谈谈在预科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生命意识教育的构想。

一、探讨生死——反观生命存在的美好

孔子曾说:“不知死,焉知生?”海德格尔也认为“向死而生”。死亡是每一个生命必须面对的生存事实,对死亡的理解不同,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理解就不同,人们的生存状态也不同。死亡意味着人存在的有限,正是因为人生的有限,人们才倍加珍惜生命的存在和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文本渗透死亡意识,并不会加剧学生对死亡的焦虑和不安,相反,通过对生死的探讨,能帮助学生合理认知死亡,正确理解生命的有限,从而珍惜生命的存在,探索生命的真谛。

教材选编的《海子诗》(二首),是讨论生死话题的可用资源。海子的诗执着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充满田园情怀和浪漫精神。教材所选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意象——麦子,这是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双重思考,“麦子”作为粮食,暗示着生存,同时“代表着乡土、故乡,是对‘归去’的意愿的影射”。诗人本身也在用短暂的生命历程追寻生存的价值和美好,他一方面“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表达对在尘世生存的追求;另一方面,他又看到生命注定要遭受的阻力,于是他表现着生命的痛苦。在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对抗中,学生能体会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学会去积极地面对生命痛过后新生的美。

映照死亡的是生命,是对生命的留恋和不舍。“《古诗十九首》由强烈的‘死亡意识’而导致的对个体生命的诊视,对‘友谊’、‘ 爱情’、‘亲情’等一切体现生命美好的因素的珍爱,在讲究自我克制,视个人生命如草芥的中国传统社会显得更加可贵。”教材选择了《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从生命意识的角度观照这篇诗文,会看到其中流露出的对在世生存的思考,对生命存在的肯定。诗歌中有这样的句子,“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思妇美好的年华在等待中消失殆尽,细细品味会发现,作者在借用诗句感叹生命的孤独寂寥,时间流逝的无奈,在对命运虚幻、不可把握的认识中,流露出来的恰恰是对生命的挚爱和珍惜。这是一种对生命有限性的自觉,也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呈现。在教学这段文字时,教师以哀婉无奈又充满希望的情绪进行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思妇的内心世界,感悟那份对人生、对生命的责任与尊重。

第9篇

一、高考生物学科命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高考命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考命题包括考试内容规范表和试题规划表的制定,试题的编写及全卷试题修订和组配;1]狭义的指试题的编写,包括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与命题的表达三个环节。本文讨论狭义上的命题。试题规划表是命题专家根据考试内容规范表的需要事先制定的命题规范文件,命题教师应根据试题规范表开展具体的试题编制工作,期间应经过材料选择、问题设计、命题表达等阶段。其中,材料选取既是命题的起点,也是命题的关键,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后续工作的开展;问题设计是命题的核心,科学思维是生物学问题设计的主线;命题表达是命题技术的体现和命题质量的深化。三者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均已成为当前编制高考试题的挑战和亟须规范的问题。

问题一:材料选取的挑战。随着高考命题权的下放,高考生物学科命题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受到极大的重视,尤其是试题本身的科学性被认为是评判合格试题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性为生物学科命题素材的选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即题干背景的来源和表达必须是真实、可靠、无歧义的。此外,高考生物学科命题应突出能力立意,公平性、科学性成为材料选取的难题。

问题二:问题设计的挑战。问题设计的出发点旨在考查考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新课程高考更注重能力立意。生物学科能力是学生参与生物学科活动(知识学习、实验操作、生活实践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固却不容易或不能被直接观测的一种心理特质。高考要考查和测量此类“隐蔽”目标,必须设置一定的情境刺激考生产生认知,通过考生的外显行为判断其思维或能力水平。问题设计还包括难度设计、区分度设计、参考答案设计等。显然,问题的设计是否恰当,能否起到刺激考生应试思维等问题,都是对命题者的极大考验。

问题三:命题表达的挑战。审视近几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命题人员的试题编制技术日趋成熟,但也伴随着诸多问题,或题干信息冗余,或表述含糊不清,或表达存在歧义。诸如此类欠规范的命题表达方式严重影响了命题的质量。同时,后现代主义推崇者对高考命题工作提出自由化、个性化及人文关怀等要求,对命题表达环节也是一大挑战。

二、科技论文作为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素材的理性思考

(-)科技论文的发展评述与内涵释析

科技论文起源于17世纪6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的世界第一本学术期刊《哲学汇刊》。该刊集合了牛顿、伽利略等科学家的前沿性成果。18世纪至19世纪,随着多种自然科学类期刊的迅速增长,科技论文的内容几近覆盖科学的所有领域。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使科技期刊的网络化检索变得十分强大,我国也形成了以中国期刊网、万方期刊网等为代表的期刊集群。2003年教育部成立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推动科技交流、科技应用与科技再创造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平台。

概念上,“科技”即科学技术,主要指自然科学方面的技术,“论文”即论证性的文章,是描述科研成果的书面文件。科技论文属于学术论文,因此具有学术论文的基本特性。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明确指出:“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做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美国生物学编辑协会认为,科技论文必须“易于人们的感官接受、本质上持久、不加限制地为科学界所使用,并能为一种或多种公认的二级情报源所选用”。

由此可见,本质上,科技论文以学术理论为依据,以新思想或新进展为核心,以实验数据为例证,以书面语言为载体。在内容上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权威性,在表述上必须具有准确性、严肃性和逻辑性。作为报道、交流、存储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科技论文是科技发展的总结,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都在应用科技论文所表达的科技成果。

(二)选用科技论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长期以来,高考命题或选择中学教材、中学教辅、大学教材及课外资料(报纸、参考书等)作为命题背景材料,或选择已有题目进行改编,也有少部分试题是命题专家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直接设计。这类传统选材方式在命题实践中存在许多纰漏,易在科学性、公平性、时效性,甚至安全保密性方面产生问题。以科技论文为试题背景的命题方式与传统选材有本质区别,不仅能提高试题各项属性水平,还能提高命题质量和命题效率。现将传统选材与科技论文选材方式进行比较(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科技论文选材具有许多优势,选用科技论文进行高考生物学科命题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分析

其一,保证了试题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科学性是评价高考试题的一项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中学教辅、课外资料、旧题改编等方式无法比拟的。试题中引用的任何数据乃至成题后的文字表述,取自具有国家法定权威或专业权威的公开出版物[6],命题者往往心里很“坦然”。在此基础上,命题专家凭借自身专业技术对论文作出准确的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高考试题公布后可能产生的各类负面影响。生物科技高速发展,试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应用生物学科技论文命制高考试题从根本上保证了试题内容的时效性,体现科学实践与教育教学的统一。

其二,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若选材来自中学教材、中学教辅或是旧题改编,做过类似题目的考生自然受益,一方面产生不公平,另一方面进一步激发考生和教师的“题海战术”意识,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校教材原本是_个良好的命题素材来源,只是由于经过多年的命题实践应用,特别是自分省自主命题以来,每年都要有十几套高考卷结果出现命题者辛辛苦苦命制出来的考题,一经检索才发现,早就有相似的考题了。而科技论文选材却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生命科学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巨大,海量的选材要能“撞上”是很困难的。这样不仅体现了选材公平,也能有效避免“撞题”。另外,高考命题前的资料准备是高考涉密内容,往往慎之又慎,若能将“海量”的科技论文替代有限的材料,岂不解决了安全保密问题?实践证明,这—做法在某些通过临时抽调命题专家入围命题组的省份,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安全措施。

其三,体现能力立意。高考试题强调能力考查。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才能考查其能力水平。[7]应用科技论文作为背景材料更易实现考核目标能力化,因为,大量生物学科技论文的特质就是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带有生物实验论证类的论文,不仅具有科学的、最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还有翔实的实验数据。而以中学教材等作为背景材料只会偏重考查知识目标,不利于能力立意。

其四,提高命题效率和命题质量。论文通常是以过程性方式呈现生物学实验研究成果,具有问题的提出、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的讨论等,这与新课程强调的探究性学习是—致的。以科技论文作为命题起点,命题者具有呈现试题的科学思路和方法,同时免去一些对科学性疑问的论证,提高了命题效率。试题以图表、文字、数据等多样化的形式呈现,不仅体现了试题所蕴含的科学素养,也使卷面更加活泼、美观,提高试题的命题质量。

2.可行性分析

首先,持续、大量更新的生物科技论文和各种引文数据库为科技论文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中生物学考查内容涉及生物学_级学科下的12个二级学科,同时可扩展到农、林、牧、医、渔等各个生命科学领域。编制如此广泛的生命科学高考试题,仅取自传统素材显得远远不够。丰富的论文来源和便捷的检索系统可以彻底改变命题者“江郎才尽”的窘境。

其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简称“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为“选用科技论文作为试题素材”这项新举措提供了改革的科学依据。基于新课程高考改革的大背景,选用科技论文不仅体现了生物科学素养,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统一。

再次,大规模教育考试理论决定了将科技论文改编为局考试题是可行的。局考试题的本质是根据选拔人才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通过考生解答问题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推测考生具备某一心理特征(知识、能力)的程度。基于科学性的保证,对科技论文素材进行基于考试测量要求的适当改编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丰富、灵活的命题技巧和命题手段是其重要的保证。

三、基于科技论文背景的高考生物命题实践

基于以上讨论,高考生物命题亟待构建一套基于科技论文背景的命题模式。2009年以来,本课题组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进行了四次高考命题实践,初步总结了一套基于科技论文背景的高考生物科命题解决方案。下面分别从三个维度讨论以科技论文为命题起点的尝试。

(一)材料选取的维度

1.背景材料的选择

理论分析:选择科技论文作为试题背景,在—定程度上保证了试题背景材料的科学性、权威性。考虑到科技论文在试题命制中的特殊用途,选择的科技论文应进行如下三个方面的有效性判定:(1)选择近期发表的较高水平的科技论文,以保证材料的科学性和时效性;(2)所选论文应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研究,以考查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所选论文主题词应与考试大纲“生物知识内容表”中的“II”®要求一致,以突出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体系的掌握,体现生物科学素养。

操作方法一:选择近期发表的较高水平的科技论文。一般来说,应检索来自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简称CSCD)的论文。CSCD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收录有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上百种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以2010年全国高考福建生物卷第26题第I小题(简称“2010福建高考26—I题”)为例,试题背景选自“几种环境因子对高生物量赤潮甲藻——东海原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海洋科学》2009年第12期)一文,是关于我国东海海洋污染中赤潮发生机理的研究,该题以“东海原甲藻引发我国东海赤潮”为情境,考查被试在真实背景中的知识迁移能力,涉及社会领域和学术领域的热点话题,所选背景材料角度新颖。

操作方法二:选择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热点话题。例如,2011年全国高考福建生物卷第26题第I小题(简称“2011福建高考26—I题”)选自两篇文章:《rh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机制研究》(《沈阳部队医药》2009年第1期);《rh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解剖科学进展》2008年第2期)。众所周知,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辐射危机,一时之间,核辐射在世人面前引起极大恐慌,科学地认识核辐射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该题避开人类灾难的宣扬,着眼于科学分析和科学利用核辐射,将核辐射与高中生物学涉及的免疫、细胞凋亡、诱变育种以及实验探究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明白核辐射虽然可怕,但可以防治,也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这样的考题具有测量选拔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统一。

操作方法三:结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生物知识内容表”中的II层次要求。考试大纲对考查内容界定了层次要求。实际操作中应以II层次要求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一般来说,不用I层次关键词,但不代表I层次内容不作考查,而是在II层次主干知识和能力考查中常常可以衍生出对I层次的考查,体现试题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考查。如细胞代谢中“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关键词为“光合作用速率”和“环境”,由此检索到《几种环境因子对高生物量赤潮甲藻——东海原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文,编制试题时,可以衍生考查I层次的考点:赤潮的根本原因 海水富营养化。

2.试题情境的设置

理论分析:生物科技论文的撰写框架包括实验材料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讨论和总结等。由于科学研究是一项原理复杂、步骤繁琐、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论文表述的实验原理和步骤等可能涉及许多生物学科的专业性或前沿性内容,如信号通路、重组人白细胞介素、基因敲除等;呈现的数据大多经过SAS、SPSS等统计软件处理,如呈现的图表常常涉及^(显著性差异)、置信区间、姑(极显著)等统计学词汇或符号。我们将这些或是超纲或是不必在考查中出现的内容称为冗余信息,冗余信息会干扰考生正常答题思维,影响试题的信度和效度,甚至造成严重的系统测量误差。

操作方法一:简化复杂实验条件、方法的表述,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高度概括复杂的实验原理

和步骤,体现实验条件的简约性。[9]例如,2011福建高考26—I题以“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4组”替代原文中“实验动物C57纯系雄性小鼠,18〜20g,购自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室’’、“动物模型及分组,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等复杂的实验步骤,使考生对试题情境不感到陌生,能致力于核心问题的解答,从而保证试题的公平性和可读性,提高试题的效度。

操作方法二:剔除冗余信息,简化图表数据。生物学经常涉及实验图表数据,简化图表数据或对图表进行特殊处理变得非常必要。例如,2011福建高考26—I题,试题省略置信区间,以实验的样本平均值又代替总体平均值将实验检测处理方法省略,直接以“细胞凋亡相对值”替代;剔除差异显著性分析,默认实验数据均有差异显著性。以上处理,都是为了帮助考生快速从题干中获取与测量目标相关的信息,实现试题考查的目的。再如,2010福建高考26—I题,论文用散点图和回归线描述东海原甲藻光合作用随温度变化,由于高中没有对散点图作考试要求,试题剔除散点图这一冗余信息,直接以回归线呈现。当然,剔除和简化的操作应以科学性为前提,操作的手法往往就是用大概念笼统地描述小概念。例如,以“染色体变异”替代“染色体桥、微核、染色体断片”等超纲词语。

操作方法三:可对试题必须呈现的超纲内容做信息补充。例如,2009年全国高考山东生物卷第2题的题干是“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奢侈基因”是考生未曾接触过的新名词,此处极易干扰、迷惑考生的思维,增加考生在高考考场上的心理压力,造成考生答题思维上的“眩晕”。若能在题干中提供“奢侈基因”的名词解释,将转化阻碍考生答题的瓶颈,避免超纲嫌疑,利于考生答题。

(二)问题设计的维度

1.认知水平和能力布局

理论分析:通常一道实验探究题可以设计3〜5个小问题,考查考生对多个生物学事实的认知水平和多种生物学能力。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由抽象到具体、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问题设计的认知水平应由易到难、步步深入,考查能力测量目标的层次也应逐步提高,从而将相对独立的小题通过一个完整的问题链串联起来,形成一道有序的完整题目。1D]

操作方法一:将低层次的认知水平前置,高层次的认知水平后置,逐步形成认知的梯度布局。布卢姆(BiS.Bloom,1956)等将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大类。[11]问题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承受度,操作上可按照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编排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

操作方法二:将低端能力前置、高端能力后置,逐步形成能力梯度布局。可按照考试大纲对生物学科能力要求的编排顺序,首先考查理解能力,其次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或获取信息能力,最后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如2011福建高考26—I题由四道独立的问题组成,四个小问题依次考查考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形成能力的梯度布局。

2.基于能力立意的问题设计

理论分析:新课程高考倡导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命题思想。能力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因此,高考试题的问题设计应强调在新情境中考查考生科学思维的品质,多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中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应用等迁移能力,少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单纯记忆。设计的问题要结合题干背景材料,牵涉的知识应用要宽广,解题思路要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操作方法一:运用新情境,产生新问题。取材于科技论文的题干资料是考生尚未接触过的材料,可赋予这些材料新意以引申出新问题。例如,2011福建高考26—I题呈现的实验数据只有三组,将原论文的第四组数据隐藏,并设计成问题:“设置第四组实验的目的是(),要求考生通过对比分析第三组实验数据,分析设计第四组实验的意图。一方面考查考生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操作方法二:围绕问题核心,尽可能延伸拓展多个知识点。2011福建局考26—I题是一道典型的实验探究题,以核辐射诱导细胞凋亡为切入点,融合考查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细胞凋亡、诱变育种等多个跨模块、综合性知识。显然,试题不是单纯考查被试的记忆情况,也考查被试在复杂背景下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命题表达的维度

1.信息呈现的控制

理论分析:信息量过多过少都可能增加考生阅读负担,使部分考生思维无法产生趋同反应,影响试题的难度、信度和效度,特别是对答题毫无帮助的冗余信息更是如此。

操作方法一:从字数上控制试题信息量。试题信息包含题干信息和答案信息,设置与答案信息相当的题干信息量,有助于提高考生答题效率,同时提高试题与测量目标的相关程度。一般来说,可以依据该题所占分值来确定题干的字数以及答题的字数。统计近些年各地高考卷相似题型的字数,并将其作为信息量控制的参考是常常采用的有效办法。

操作方法二:采用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信息。生物科学往往以生物绘图或图表方式呈现科学研究方法或成果。试题应尽可能采用图表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倡导理科科学思维和习惯,另一方面有效缩减阅读量,使考生读题更加准确,试题的直观性和美观性都得到较大的改善。例如,2011福建高考26—II题采用表格的方式呈现高中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染色方法,其字数要比纯文字表达少得多,且更直观、准确。

2. 语言表达的限定

理论分析:措辞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考生思维瓶颈,影响考生正常思维,不利于考生真实能力的体现。那些以增加试题难度为目的,采用增加阅读量或刁钻古怪、模棱两可的表述方式并不可取。此外,具有歧义的表述难以使考生达到趋同思维,可能导致考生答题不全面、不准确,且使答案多样化,加大阅卷难度。

操作方法一:修改模棱两可的表述方式,使试题清晰、明确。例如,2009年福建高考生物卷第27题第4小题:“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其中的“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表述过于晦涩、模棱两可。一般来说,遗传育种常常是为了获得生产上需要的品种,但这里设问却是“可能无法获得”,导致许多考生无法理解题意,只好将各种情况的杂交组合都写出来。该小题抽样实测难度为0.16,与预测值相距甚远。

操作方法二:对于有歧义的表述应加入限定词。应用科技论文为背景命题,在题干表述上常常会出现与中学生物教学不一致的提法,可能来自较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也可能来自生物学实践与中学生物教学理论的脱节,这时就需要对有歧义的表述加入必要的限定词。例如,2010福建高考26—I题增加了“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的表述,因为高中生物学教材(人教版)中未提及“净光合速率”,从而避免产生歧义。

3.人文气息的渗透

理论分析:后现代主义对高考命题工作提出了自由化、个性化、人文关怀等要求。命题者应加强对考生的考场人文关怀,力求试题的叙述和设问方式贴近考生的思维习惯,保证考生一直拥有轻松、激励的应试心态。要努力避免刻意“挖陷阱”式的命题方式,有效保护考生正常的考场应试思维。

操作方法一:贴近考生思维,避免突兀设问。例如,仔细斟酌2011福建高考26—I题第

(1) 小题和(3)小题的表述,其中“已知IL一18是一种淋巴因子”与“与第③组相比”看似多余,实际是为了引导被试顺利作答;审视第

(2) 小题和第(4)小题的题目要求,其中“从(组别)两组数据可知”和“其特点是(至少答出两点)”,两处填空后均用括号补充说明,是为了贴近考生思维,减少答题失误。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