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2: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戏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当代动画已经进入“全龄”覆盖的传播阶段。它仍然是大众传播中的青少年群体最为喜闻乐见的娱乐样式。传统戏曲借助这个类归“流行文化”的视听媒介,可以为自身做趣味引导、传播普及,因此近年来,以传统戏曲为内容、以动画技术为载体的“戏曲动画”类型迅速兴起,涉及包括多种地方戏在内的不同剧种,也衍生出现“戏曲动漫舞台剧”《跑旱船》之类的新异样式,成为“动画”概念不断扩充序的一个全新品种。
由于动画木身的类型技法差异、视听要素鉴别、加工难易程度、实际制作周期等特殊专业要素并不一致,目前可以明确界定为“戏曲动画”、且已实际问世的成品数量,一时还难精确。据笔者近年有限跟踪统计,诸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浙江中国美术学院等专业机构、院校“九大星”等一批地方专业动画公司,基木都是以“百集系列”的规模起步涉足影视类“戏曲动画”的创作:如果再加上以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十五贯》、《盗双钩》、《双卜山》等大量“戏曲动画”短片创作为类型特色,以及更多通过网络上传的业余动画发烧友同类作品,数量已达数百部、集:且仍有《京剧猫》等一批此类作品处在策划论证、落实投资、进入制作等不同的动态环节之中。
动画界在“戏曲动画”这个创作选项集体发力,无疑可喜值得鼓励,说明经过尾随外来动画题材、类型的阶段之后,中国戏曲的魅力和价值,正在逐渐向着中国动画的创作视野和欣赏领域延伸。但同时也要看到,如何让戏曲木身的视听美感、信息要素、审美意涵真正成为“动画”技术的视听主宰,而不是木末倒置地成为仅供动画挑选、弃取的一般素材、只服从动画工具手段特性,完全被后者外在“搞笑”的功能所决定、所限制甚至所折损,这个不无冲突的基木理念问题,已经开始凸显。应该承认,目前“戏曲动画”作品水准参差不齐,以动画数字技术为起点、为初衷甚至为全部视听价值归宿的即兴之作,和随意处理戏曲要素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当然是“戏曲动画”发育初期的阶段现象,完全可以理解,但有些作品,尤其是网络传播媒介,已经开始出现完全出自作者个人意志的“动画趣味至上”,或因对戏曲木身艺术价值的实际理解和认同程度不同,在语言、服饰、人物关系、情感表达等方而彻底有违戏曲审美意蕴,无序截取片段内容,乃至肢解戏曲唱词韵律完整性(譬如不仅随意剪裁局部唱段,而且将原始唱句肢解导致失韵)等等肆意的改造人为变形,这类“想象无极限”,不乏视听“恶搞”成分。
在“戏曲动画”作品数量快速增涨的背景卜,是否能够以戏曲木身的艺术价值传播为核心,有不同的作品导向、视听品相,应该开始得到关注,尤其是对有损戏曲内涵的自发性创作,更应及时有所疏导、匡正。
“戏曲动画”是个文化传播的中介跳板,问世目的,是引导非传统“戏迷”群体,也就是对传统戏曲艺术信息相对陌生的绝大多数当代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人群,去逐渐接近戏曲木身的内在魅力,去成为“后戏迷”时代对戏曲艺术有不同亲近层次和样式的新式“拥窟,。‘戏曲动画”的目的,并非停留在“动画”影视形态木身,去无限膨胀它的戏谑功能,或是以其他“技法”,作为其外在视觉功能的主要参照、评价系统。忽视甚至轻慢戏曲价值的“戏曲动画”,所为何来?不如去看其他动画,不必引戏曲而徒有“包装”、而祛码虚增。尊重、服务戏曲,应该是“戏曲动画”的基木立意和传播立场,在主次关系上,应该成为“戏曲动画”的创作理念,在艺术实践里,也应及时得到倡导、澄清:更重要的,是应有具体的实际举措—要尽可能从戏曲艺术体系木身,找到可以适宜使用动画载体去精确表现价值意蕴的舞台视听信息,形成不同媒介之间的价值连接点,并把它们作为一种戏曲文化的宝贵资源,提供给动画创作去参考、化用。
“戏曲动画”有必要开始出现信息价值的不同层级:有始于甚至止于动画一般视听趣味的自发、感性作品,更要有蕴含戏曲审美、更能体现戏曲内在价值的自觉、理性作品。但戏曲如何主宰动画?动画怎样承载戏曲?这是个媒介“跨界”、谋求平衡的视觉效果渗透关系,具体到构思、创作内部规律,无论戏曲还是动画,都没有现成理论提供答案和实践路径。
二、舞台特性:戏曲动画的资源和灵魂
可能的途径之一,或许是要分析、把握传统戏曲表演里的视听价值、舞台灵魂—譬如幻觉特征。
以“少”代“多”、以“无”当“有”的视觉想像“假定性”,不仅是戏曲以有限人体为媒介材料,极致化地表达信息内容的基木艺术特征,也是动画艺术视听表达思维变形的基木功能。在这个内在思维法则的共同点上,戏曲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价值潜力,可供动画的创意去发现和利用。这里试举一例。
梅兰芳先生在(C台生活四十年》里,对他演出的第一部昆曲剧目《思少}L;有过详细回顾。其中,对“数罗汉”,也就是他扮演的“色空”,如何选择、处理与“罗汉”之间的舞台交流虚实关系,有精彩的论述。这不仅是关于戏曲表演艺术、内在美学特征的亲身实践和珍贵总结,把它引入“戏曲动画”的创作思考范围,其潜在而强大的视觉艺术表现力,对理解戏曲艺术的视觉信息表达特征,对运用动画共同具备的幻觉信息表达手段,也有重要的启示性。
剧情片段,是表现小尼姑色空怀春思儿,决计卜山归俗,穿过“罗汉堂”途中,与周遭对她俯视威吓、蔑视嘲弄的各位“罗汉”泥塑群像,逐一发生人、像之间幻觉心理谐谑交流的情形。在表演上,伴随演唱、位置和姿态,涉及到的是色空与罗汉们的视觉、肢体和心理这三个交流层次,虚实各有不同。而这个多层次的虚实交流关系前提,是众多“罗汉”形象究竟要不要真的成为舞台视觉信息的直观实体,是应该把它们直接呈现在舞台,按照“唱词”所数一一地对应?还是保留在戏曲艺术的假定想象、幻觉表达当中?梅兰芳先生是经过两轮实验“试错”选择的。在北京、上海分别采用过两种“罗汉”形象的舞台直观视觉物,作为自己所扮“色空”的交流对象。这里节选梅先生口述的两个片段:
口述片段一:
数罗汉一段,我用过两种布景。
(一)在北京的双庆社,当时是俞振庭的老板。他是一贯的喜欢玩新鲜花样的。他出了一个主意,要用演员表演‘罗汉’……这样演了三四次。我觉得大大地妨碍了表演的情绪,就打消了俞振庭的建议,从此不再用‘活罗汉’了“活人”登场扮演“罗汉,今大看来,这些“真人”泥塑群像,是很可以实现有趣交流、现场“互动”的。
口述片段二:
(二)在上海的大蟾舞台,许少卿也是一个爱用嘘头的老板。他给我布置了一个水彩画的罗汉堂,……同样要妨碍表演。我又把它取消了幕帘软景绘满“罗汉”,不失现场交流对象,至少可以方便展示环境。但是京、沪两度演出之后,梅兰芳先生(C},)}L}}‘数罗汉”一节,最终选择居间悬挂一幅“守旧”,也就是舞台传统抽象布景。舞台视觉景观和交流对象没有“罗汉”,梅兰芳在扮演“色空”的同时,伴随唱表,随之扮演对应的“罗汉”一身兼任。这个舞台“视觉贫困”的交流方法,一直保留至今。梅先生的这个最后决定,是出于什么原因?是什么“大大地妨碍了”他的一种什么“表演的情绪”呢?在他的自述回顾里,说是因为无论“泥塑”演员卜场、还是“帷幕”升降“转场”,都对现场表演环境有干扰声音:这应该只是他做出取舍的理由之一,从他卜而的精彩见地可以发现,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实际上已经是出于对戏曲艺术视觉思维的一种理性判断,也充满幻觉诗意的赋比兴。他认为,戏曲是演员在舞台上用身体作画的一种艺术—“在服装、道具、化妆、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这个对戏曲艺术视觉堂奥的深刻认识,对舞台景观的选择取舍,对“人体”媒介的价值肯定,对“戏曲的景在演员身上”的自信,以一种“绘画性”的比喻,道出了戏曲视觉所表达的内涵哲理意蕴。在某种意义说,也充满了潜在思维的“动画性”:同一戏剧时空里,一身兼任色空尼姑之人、泥塑罗汉之物这两类不同视觉属性“跨界”角色,分饰一位行进、盘桓中的妙龄少女,和她周遭环列、不同姿态、一路发出呵斥威慑嘲弄不屑的“罗汉”泥塑雕像群,这幅“活动彩墨画”的舞台里,存在几种需要表达的视觉转化关系,也就是“跳进跳出”的幻觉思维流程。
第一,有和无的转化关系。尼姑为舞台视觉之“有”,需要转瞬让舞台之“无”的罗汉们一一闪现,又转瞬消失:两类角色的“有”与“无”交替进行:第二,人和物的转化关系。色空是妙龄少女,却要转瞬让舞台上的泥塑罗汉们一一活现,又转瞬复归:两类角色的“人性”与“物性”轮番完成:第三,动和静的转化关系。行进的人物逻辑,却要静止的泥胎却又瞬间“拟人”张扬起来,:两类角色的姿态动静,需要穿插表达。
这个表演片段虽然不长,但是特殊价值在于,和其他戏曲表演的虚拟特征相比,人与物的同步表演、视觉信息不断“切换”的共同存在,不仅仅是增加了表演的实际难度—对此,梅兰芳先生在回顾里自有慨叹:同时,它也可以成为“戏曲动画”构思、创作之际,木身理解也对外传播“戏曲好在哪里”的一个解释范木。
在人工物理手段诞生以前,人体的视觉能量,艺术的多元信息,感官的经验记忆,想象的日常浸渍,都孕育也体现在了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和艺术表演的“出形入画’、“出神入化”这两个互为表里的视觉体系当中。不是单一视觉载体和想象目标、表达目的,而是两类舞台视觉物形成了密切相关的同一个信息系统。梅兰芳先生的《思少L}}“数罗汉”这个情形,和动画的视觉信息必然来自两个以上的生活记忆原始素材何其相似?区别,只是动画可以通过视觉物理手段,让虚幻变为自由出没的分别直观,戏曲则是保留在完全虚幻的舞台视觉假想当中。
不必否定动画视觉的外在刺激给人带来的信息烈度甚至幻觉,但它可以通过物理手段批量复制:戏曲只能有赖“人体”功能,焕发奇妙美感和诧异性。之所以应该保留和大力发掘戏曲当中诸如“数罗汉”之类,是因为前者的想象力构成,依靠外部刺激因素,后者却一定需要调动表演、观赏双方想象力的同步呼应。
传统戏曲的传播价值、当代意义何在?娱乐选项的至尊地位显然不再,道德教化的训诫功能也日益消遁。但是她艺术里的“想象力”训练、视听里的美感发现能力和自我拓展联想能力,是中国传统戏曲充满诗意思维的大众化普及方式、日常化浸渍传统,不会伴随物鼎世革价值减损。这是戏曲依然值得文脉保留和人类分享,也该成为“戏曲动画”价值主宰的原因。
三、两个“定义”:戏曲与动画关系的理论
对动画的价值功能,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艺术“小儿科”、商业化“宠儿”,媒介技术“试验场”,流行文化“狂欢地认·…等等。无论怎么评价,在当代媒介传播学,动画都是现代视觉艺术难以轻慢的文化现象和分析样木。它在中国与传统戏曲的联姻,从早年的重在提炼戏曲零星要素,譬如获得国际声誉的妈吞傲的将军》、《大闹大宫》等,到如今大而积进入戏曲题材、造型、音乐等全方位领域,初步形成“戏曲动画”的类型,对“小儿科”的传统认知应该有所调整,意识到它强大的信息强制性:对商业、技术、流行化的属性,既承认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应该着眼传播价值的实际成效,保持警惕性。
不仅是“戏曲动画”目前而临的动画和戏曲合理关系,动画木身的信息功能、价值定位也长期是跟着感觉走的,在纯粹的技术范畴,或把其他文学、影视、美术等原理嫁接到动画,形成“理论”,导致现有动画话语基木没有涉及到它与传统文化怎样才算恰当联姻有必要以“视觉艺术”打量动画,澄清它与不同关联对象,尤其是传统文化之间的视觉思维关系,这应该成为“戏曲动画”与戏曲艺术的基木定位。
戏曲艺术在舞台表演上有“唱念做打”的程式,传统戏曲服饰更是讲究“宁穿破、不穿错”的程式。简言之,何人穿何衣是有程式的,专属服饰的样式图案也是有程式的!程式又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分析。广义上来讲,“大类说人广义说衣”。社会地位相近的人服饰相似而区别在于不同的场合及状态,如“蟒袍”是帝王将相、后妃贵妇的“官服”;而“帔”便是“常服”。狭义上来讲,传统戏曲舞台上,大多经典人物都有专属服饰,而更甚者同一出戏中不同的场次,故事不同情节,人物不同心境下的服饰不尽相同,这便是极致细化的“程式性”,这也使得戏曲艺术独树的魅力与美学意蕴得以源远。如我在设计秦腔《千古寒食节》的服饰时,便是将男主角介子推的人生轨迹做了细致研究与划分,进而设计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服饰。首先是他辞官回家砍柴为生、侍奉老母与秀姑情意绵绵的日子。这一时间的介子推虽心境看似淡泊却又惦记朝堂之事,于是我在设计他这一阶段的服饰时兼顾平民与官宦及未婚等种种,将传统戏曲中一般用于不及第的秀才常用的青素色褶子做了“程式性”的改变,设计出专属介子推的“单肩青色绣花半身褶子”,下身着白色彩裤且绑腿配登山秸草鞋。之后,介子推追随重耳开始了长达19年的流浪直至重耳登基王位。介子推身份发生变化的同时年岁更迭,最重要的是他身为佑护“君王”之重臣又颇具有士大夫文人之气,故此时我为他设计了内穿褶子且胸前、袖口、衣边均有了达官贵人的图案,但颜色仍较为低暗灰素色;外着同色开身老生大坎肩且沿边均有刺绣图案,用以衬出此时介子推的境遇。而最后,他携老母“藏身”后“葬身”于山间之中时,他的心境与处境已变为“但求得一方净土的安宁”,于是我将其褶子颜色变为更为低沉的深蓝,而刺绣图案也再无胸前一项,其脚底的厚底靴子也变成更符合此时介子推的乡民人物身份也是在山间行走的更为灵便的普通老生矮帮鞋。剧中关于人物身份变化服饰随之变化的例子随处可见,如重耳及其夫人由最初逃亡时的帔加大坎肩或者褶子加斗篷到最后身为帝王与王妃时的凤冠霞帔无一不是如此。
2.以“可舞性”彰显戏曲艺术之美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表演形式有唱念做打,除却唱念,其他形式均与舞密切关联。传统戏曲服饰的“可舞性”又可称“表演性”,如戏曲服装中的“水袖“”靠旗“”飘带”等本就带着舞的色彩,甚至在某一出戏的结构及人物塑造中不可替代。在《千古寒食节》的服饰中,我也十分注意“可舞性”的服饰特征,例如,剧中第二场介子推为诓骗重耳夫人远离他自行割肉以靠慰君主,他以大段舞动展示内心有纠结、有决绝、有忠烈、有些许的艰难与困苦,于是内褶子外开身大坎肩的设计为其舞动提供了极为灵动的空间,与舞而言,介子推的服饰可谓起到了极其完美的帮衬作用。再如,剧中介子推与秀姑再次相见时,秀姑以“村妇”形象示人,身着衬托年纪的蓝色褶子;而表达对介子推的思念之情时在服饰上最佳的设计方案便是水袖,秀姑以舞动水袖的方式传达感情,以甩出水袖拉近与介子推的距离,以水袖遮面擦拭泪滴等无不体现着戏曲传统服饰的舞动性。
3.以“装饰性”与“象征性”彰显戏曲艺术之美
一、身份认同:同代人效应
《致青春》、《小时代》、《后会无期》这三部电影最引人注目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由“半路出家”的明星导演来执导的。无论是来自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赵薇、经营着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郭敬明,还是赛车手兼作家的韩寒。一开始,他们的本职都不是导演,我们不能草率地评判这些半路出家的明星导演是否真的具有专业水平来执导一部电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赵薇、郭敬明和韩寒等人带给电影的最大影响是导演身份的明星话题效应。当年红遍亚洲的“小燕子”赵薇被认为是中国大陆娱乐史上第一个流行文化的偶像,她的形象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有着无可超越的影响力,征服了早期中国电视剧相当数量的观众。郭敬明以作家身份出道十多年,拥有很多的青少年粉丝,且经营着以《最小说》、《最漫画》为主要产品的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着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而另一位话题人物韩寒,在80后、90后当中更是有着非凡的影响力,无论是作为作家、赛车手还是所谓的“国民岳父”,韩寒无疑都有着巨大的号召力。这三位导演的明星身份吸引着潜在的粉丝观众,这实则是将偶像崇拜转化为一种身份认同,也即是“卡里斯马”权威效应:通过个人魅力来感召他人或激发他人的忠诚。赵薇、郭敬明与韩寒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80后和90后一代人。而这一代人刚好处于一个寻求身份认同和代际差异的阶段,因此,对偶像的好奇与崇拜指向了对其电影的关注与消费,从而完成了自身的一个价值认同与身份肯定。这种身份认同不仅有别于代际差异,甚至在同一代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例如在著名网络社区“知乎”上,对于一个关于“你为什么去看《后会无期》”的调查类问题,“因为不想韩寒输给郭敬明”的回答获得了1879个赞同,高居第一。可见在符号认同意义上,“韩寒”和“郭敬明”完全替代了电影本身,成为了观众选择的衡量因素。其次,演员阵容的年轻化也是此类电影吸引观众与建立身份认同感的重要方式。
虽然赵薇的《致青春》启用新人居多,但是主要男性角色的扮演者赵又廷、韩庚却是名声颇大的青少年偶像。《小时代》的演员阵容则一直是该片进行宣传营销的噱头,来自的靓男美女们组合成了一道“银屏美景”。与之相似,韩寒的《后会无期》选择了与《小时代》演员阵容相对应的另一批青年明星:陈柏霖、冯绍峰、王珞丹,等等。此外,这三部电影都十分重视电影歌曲的积极影响力:赵薇主打“王菲献声”这一卖点;《小时代》歌曲由郭敬明亲自填词,苏打绿、吴亦凡等献唱;《后会无期》亦是引入当下正红的邓紫棋和沉寂十年但影响力巨大的朴树。导演、演员、歌曲,这三大因素构成了电影吸引观众身份认同的重要艺术手段。同时,这些因素作用之下的电影本身也变成了一个具有符号性意义的标签,如果观众不去影院观赏电影,甚至无法参与到同代人关于这些电影的讨论之中。由此,由电影制造方营造出来的“代际身份感”逐步被观众接受和内化为自我的认同。“具有明显的青年亚文化性的电影正在崛起。这些电影通过影像执著地表达着他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他们有更多形而下的、物质的梦想。他们更在寻找和树立自己的青年亚文化、青年意识形态代言人和青年文化偶像。”②相比于一般电影的娱乐性,现象级电影通过观众不自觉的自发持续性关注、观看、话题的讨论和争议,拥有了超出一般娱乐性质的身份标志性。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来说,现象级电影所拥有的年轻观众市场却正好是目前传统戏曲行业所缺少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传统文化的戏曲在受众方面逐渐走向尴尬的局面,固有的戏曲观众不断流失且老龄化严重,而习惯了“爆米花加可乐”的许多年轻观众则难以接受传统戏曲这种艺术形式。虽然电影与戏曲不同的表现形式决定了戏曲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实现“影院式”的大规模传播,但这不应该成为制约戏曲发展的桎梏。如何激发年轻观众对戏曲的兴趣,如何扩大戏曲的传播影响力,是传统戏曲要进行发展的一个关键突破口。现象级电影在“身份认同”方面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启示:要注重利用潜在的影响力,将之转化为一定的吸引力。在可操作层面具体举例来说,我们可以从注重戏曲传播的地域性来入手。各地都有本地的地方戏曲,而地域性戏曲是该地域民族文化的结晶,传统地方戏曲的传播应该首先由本地开始。同时,本地的潜在观众也是最多且最容易吸收的。将戏曲与地方文化传播相结合,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舞台演出方式传播不便的影响,也有利于增强当地文化认同感,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培养新一代受众群体。例如,可以在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开展戏曲欣赏活动、将国学活动与戏曲活动相结合,扶持大学戏曲社团的发展与演出项目、在各类学校开展戏曲文化专题讲座等等,这些举措都能有效促进戏曲主动融入本地青少年和青年人的学习生活,扩大潜在的观众范围。
二、主题与风格:青春与怀旧
在对电影的定位和后继宣传营销上,这三部电影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青春”作为标签。这既是对电影美学类型的准确定位,也是对潜在观众审美期待的一次诱导。青春电影着力于人物的成长过程,通过剧本创作与演员演绎的高度镜像化还原生活,营造出熟悉又富有感染力的情节与场景,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自身情绪投入到影片中,引发一股“怀旧”情思。而完成这一场“青春”的再现,最核心的元素就是“爱情”与“成长”。
赵薇在接受时光网独家采访时说到,《致青春》是要“彻头彻尾拍一个我们大陆人的青春史”。影片中的青春史是通过郑微与林静、陈孝正之间的爱恋纠葛来表现的。“它的主线叙事采取了‘英雄的旅程’的变体——‘女英雄的爱情冒险旅程’的模式来展现郑微与陈孝正的爱情或者说是郑薇的爱情冒险之旅。爱情加冒险为爱情片注入了新的吸引力、新的生机。”③电影《小时代》系列亦是通过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恨等戏剧性的情节来延展三部电影之间的内容和长度。虽然《小时代》中的爱情观被一些评论家不断诟病为“对物欲和美色的炫耀完全是恶趣味”,④但是其巨大的票房成绩却无形中隐射出了当下青少年不健全的爱情观。《后会无期》中爱情虽然不是主要线索,却是塑造江河、浩汉等主角形象的关键点:通过刘莹莹爱情的断裂与苏米爱情的回归,让两位男性主人公最终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其次,情节之外的环境氛围亦十分重要。追忆青春的逝去,感慨今夕的对比,这是三部电影在主题上的相同之处。《致青春》中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氛围,《小时代》中上海都市化的景象,《后会无期》中“在路上”的设定,无一不是迎合年轻观众的记忆。《致青春》为了能够更好地给观众营造一种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氛围从而诱发怀旧思潮,剧组尽量从细节和环境上进行还原。
赵薇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为了拍大学的外景“需要找将近二十个学校”,需要把一些被拆掉、被废弃,或者已经变成仓库的地方通过镜头剪切拼凑成一个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这些细致逼真的还原最终俘获了观众的心,以71758万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内地总票房历史排名第14名,成为总票房排名前20名中唯一的一部青春题材电影。就传统戏曲而言,沿袭前人流传下来的戏曲美学风格固然重要,但是时代与现实却在召唤着戏曲做出新的尝试。例如,近年做出类似尝试并取得成功的有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从五十五折精简到二十九折,以简御繁,同时在舞台布景和服饰风格等方面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最重要的是,在主要演员的选用上,全部选取了年轻演员。“他(指白先勇)选择了苏昆的‘小兰花班’,又亲自选定了年方二十出头的俞玫林和沈丰英来担纲主演柳梦梅和杜丽娘这两个角色”。“《牡丹亭》是一曲青春爱情的颂歌,是以爱唤回青春和生命的颂歌。所以,必须要以青年演员来体现它的青春气息,以青春和爱情的美来吸引青年观众,培养新的观众”。⑤演员、剧本、舞台的革新,使得《牡丹亭》在风格上为之一变,同时,“至情”的主题表达也得到了凸显。青春版《牡丹亭》在大陆和港台地区大受欢迎,同时也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巡演,无异于一部戏曲界的“现象级戏曲”。细思其中缘由,实则是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传统戏曲要想在当下发展,亦需注重主题与风格两方面的调整,在保留戏曲核心精华的同时注重借鉴当代艺术的手法,从舞台布景、演员、剧本等方面着手进行调整。
三、观众的价值取向
电影评论家钟惦棐曾说:“电影美学的时代使命和历史使命,既要从银幕上去寻求,更要从银幕下受其感染的观众中去寻求”,“我们的电影美学一刻也不能脱离我国的广大观众。这是我们的电影美学意识中最根本的意识”。⑥这三部电影在票房上的成功曾经引起评论界的震动,多数研究成果都从“大数据”、“新媒体营销”、“符号消费”等角度进行分析,而少有学者切实探究这票房收益背后反映出的观众价值取向。实际上,这三部电影之所以能取得现象级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们对观众价值取向的精准把握。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冯小刚以国产电影贺岁片系列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商业时尚潮流,异军突起般地成为第五代导演群体中的另类。而如今,赵薇、郭敬明、韩寒等年轻导演的崛起,“已经真正掀翻了中式商业片的孤寂的独行侠形象,而改换成群体竞相鼓荡时尚流的新形象”,并且加速“朝向电影的原初时尚性或商业性本义回归”。⑦把握“时尚性”正是现象级电影得以成功的关键。以郭敬明的《小时代》为例,郭敬明为了把握观众对电影的兴奋点和偏好,会重点关注与电影相关的话题热度、百度指数的参数、相关网站的搜索量和点击排行,同时分析观众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地域分布等等指数。“数据大到一定数量,你就能看出大家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比如谁出场得到的尖叫声最多,哪个镜头被讨论最多,你就知道原来观众喜欢这个”。“在后面的电影里,你就会把观众喜欢的部分保留下来,再拼命强化它,不喜欢的部分你就去改掉它”。⑧通过数据的分析,把握观众对于时尚性的需求和具体关注值,再由此修改后续影片的故事侧重点,这正是《小时代》上映以来,三部影片票房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现象级电影中另一个重要的观众价值取向,则是症候性。王一川在讨论现象级电影时对其做出了几种分类:“闺蜜”、“底层梦想”、“境外超生”、“留”、“青春怀旧”、“文化热点”、“粉丝”等。⑨这个分类只是依据目前所出现的几部现象级电影简要划分的,还有值得细致讨论的地方。“以新千年来中国电影的整体格局衡量,这些影片明显缺乏类型(化)的成熟标识,在古装商业类型大片和常规类型电影中,小成本投资大量拍摄的各类喜剧片、恐怖片以及类型片化的‘主旋律电影’之外‘各异其趣’”。⑩但从目前这几个分类来看,这些类型基本迎合了当下社会的大众心理和现实矛盾,电影成为了社会症候的一种反映。这种症候性,既可以是以电影内容本身来描写刻画现实症候,如《后会无期》、《杜拉拉升职记》等反映年轻人生活,又可以以电影这种存在作为一个症候的反映,如《致青春》是80后追忆校园生活的一个契机,《小时代》是90后、00后对于成人世界的一种不成熟幻想。
这些症候问题先于电影而存在,电影只是以此为材料及时地进行了艺术上的挖掘和加工,逢迎了一场“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因此,这几部现象级电影才能以其本身的题材吸引一大批的观众,诱发流行文化趋势。反思当代传统戏曲,“时尚性”与“症候性”正是其所匮乏的。传统戏曲虽然依附于古典戏曲艺术,但在“时尚性”、“症候性”上未必不能进行一些尝试。在剧本创作上,可以编写一些更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如《变脸》、《死水微澜》等剧本都是观众比较容易接受的好作品。在音乐上,也可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如将戏曲唱腔与通俗唱法相结合的代表性作品:《前门情思大碗茶》、《唱脸谱》、《故乡是北京》都带有浓厚的戏曲韵味。新世纪,在“中国风”这一流行文化趋势下,此类作品更是颇多,如采用旦角唱法加以演绎的《新贵妃醉酒》,副歌部分就吸取了京剧的声腔艺术。将传统戏曲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也是促使戏曲艺术发挥其影响力的一种手段。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戏曲服饰方面加以推广,借汉服流行之风,推动戏曲服饰与时尚设计界的结合,使戏曲服饰中的精华与优秀之处在其他领域得到保留和传承。“现象级电影”事实和话题的出现,新的年轻导演群体的崛起和时尚商业电影的集中爆发,事实上反映出我国电影理论和评论界走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根据目前中国电影的现状,在理论层面做出合理的回应。“现象级”电影不同于一般电影的重要一点在于接受者,正是基于对接受者的重视和把握,才使得这些电影拥有成为“现象级”的物质基础——票房。
现代民族声乐由于受到了西方美声唱法的影响,逐渐的构成了现代民族声乐互相结合的演唱形式,但是在我国的一些音乐校园,在授课上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学习民族声乐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按照教师所教授的方式在练习,没有任何自己的创新,声音的色彩也是比较单一的。科学的演唱方法我们是赞同的,但是我国的民族是很多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色彩,如果只是按照科学的演唱方法去演唱的话,就会丢失很多民族的色彩,试想,如果每一个民族的演唱都是相同的,那么声音就会缺乏感染力和表现力,这样的声音形式怎么能够感染观众,是不是所有的民族声乐演唱出来之后,都是一样的声音,都是相同的感情,那么民族的独特性也就没有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进步需要摆脱现代西方声乐专业的教育模式,要进一步的加强对演唱民族韵味的掌握,对于声乐教学而言,我们决不能局限于一定的条框,要不断的吸取其他演唱的长处,这样才能够让现代民族声乐走上更加健康的符合艺术发展的道路。
二、传统戏曲与现代民族声乐的联系
(一)传统戏曲与现代民族声乐互相借鉴
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明珠,也是弘扬我国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表现体系,现阶段的戏曲已经成功的吸收了很多传统的音乐元素,随着经济的发展,戏曲逐渐成为了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统的民族声乐相比较的话,戏曲的出现也是在不断的模仿当中才有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传统民歌的发展历程中有戏曲的影子,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这才促成了二者的共同发展。
(二)在实际的演唱过程当中传承着发展
我国的传统戏曲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期,而且还吸收了各大家的长处,但是始终没有变的是,始终坚守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坚持着民族的风格,虽然现代戏曲的乐队在编排上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在唱腔和板式方面仍然保持着原有的传统风格,而现代民族声乐则是中西声乐文化合并的产物,所产生的作品和包含的体裁都让现代民族声乐在实际表演上获得了很大的突破,比如说我们在演员的演唱表现风格上就有所不同,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主要是强调个人风格的展现,而戏曲则重点表现演唱特色上,,现代民族声乐作品在编曲和音乐的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二期音乐的作品也被分为了很多个种类,传统的戏曲它的音乐模式则分为了曲牌体和板腔体,可见其区别。
三、我国传统戏曲对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传统戏曲对现代民族声乐的熏陶
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多,而且源远流长,我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富有中华神韵的艺术形式,现代的民族声乐是延续了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并在此基础上综合了西方声乐演唱的技巧。近几年在我国的乐坛上出现了很多相对独特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其清新的曲风和独特的民族韵味受到了广大听众的青睐,这种现象大多数都是出现在流行音乐当中,我国的流行音乐在创作的过程当中逐渐的引入了中国风的元素,这些作品多数都是以我国的传统音乐作为旋律的脉络,在编曲上采用了大量的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周杰伦和费玉清演唱的千里之外当中,就运用了古筝。
(二)在审美上的感染力
(一)传统戏曲与现代民族声乐互相借鉴
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明珠,也是弘扬我国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表现体系,现阶段的戏曲已经成功的吸收了很多传统的音乐元素,随着经济的发展,戏曲逐渐成为了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统的民族声乐相比较的话,戏曲的出现也是在不断的模仿当中才有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传统民歌的发展历程中有戏曲的影子,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这才促成了二者的共同发展。
(二)在实际的演唱过程当中传承着发展
我国的传统戏曲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期,而且还吸收了各大家的长处,但是始终没有变的是,始终坚守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坚持着民族的风格,虽然现代戏曲的乐队在编排上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在唱腔和板式方面仍然保持着原有的传统风格,而现代民族声乐则是中西声乐文化合并的产物,所产生的作品和包含的体裁都让现代民族声乐在实际表演上获得了很大的突破,比如说我们在演员的演唱表现风格上就有所不同,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主要是强调个人风格的展现,而戏曲则重点表现演唱特色上,,现代民族声乐作品在编曲和音乐的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二期音乐的作品也被分为了很多个种类,传统的戏曲它的音乐模式则分为了曲牌体和板腔体,可见其区别。
二、我国传统戏曲对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传统戏曲对现代民族声乐的熏陶
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多,而且源远流长,我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富有中华神韵的艺术形式,现代的民族声乐是延续了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并在此基础上综合了西方声乐演唱的技巧。近几年在我国的乐坛上出现了很多相对独特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其清新的曲风和独特的民族韵味受到了广大听众的青睐,这种现象大多数都是出现在流行音乐当中,我国的流行音乐在创作的过程当中逐渐的引入了中国风的元素,这些作品多数都是以我国的传统音乐作为旋律的脉络,在编曲上采用了大量的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周杰伦和费玉清演唱的千里之外当中,就运用了古筝。
(二)在审美上的感染力
【关键词】电视戏曲电视化《窦娥冤》
电视戏曲出现不久,目前一直处于艰苦的创业阶段,虽然我们现在对戏曲与电视联姻后的屏幕形式的多元性还很难作出明确地描绘,但是其广阔前景是可以预见的。目前我们在各大电视台可以看到的电视戏曲主要形式有:舞台戏曲实况录像节目、戏曲专题节目和戏曲电视剧。它们分别代表电视戏曲不同发展时期的状况。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蒲剧《窦娥冤》在戏曲与电视结合方面就进行了大胆尝试,全剧采用舞台布景与实景结合,从戏曲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电视戏曲艺术片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更高阶段上发挥电视的优势。为后代学者研究电视戏曲提供了借鉴的榜样。
中国戏曲的核心,不是模仿而是传神。传统的戏曲演出,观众只能从一个角度观赏全景式的表演,演员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演员的舞台活动无需交代。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观众只能远距离地观赏,演员的动作往往是高度夸张的,这些特点都是由舞台演出所决定的。而屏幕中,这些特点都发生了变化。首先,现在的戏剧电视节目都是多机拍摄、自由切换,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演员表演,这无疑扩大了观众的视角,尤其是俯仰拍摄,给观众不同于剧场的视觉感受,增加了表演的表现力。但另一方面,它又限制了观众,观众只能随着镜头的推、拉、跟、摇、移去观赏,看到的只是摄像者想看到的,再加上近景镜头的频繁运用,容易造成演员关系的混乱,缺乏彼此的呼应,尤其是戏剧电视剧中的搭景使空间显得有限,人物活动易乱。在这一方面,蒲剧片《窦娥冤》避免了这样的缺点,片中窦娥前往刑场的路途上,整个画面以窦娥为中心,其他人物不上场,人物关系明朗清晰,主次分明。在舞台上人物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人物虽多而不乱,所以说在屏幕上就一定要注意剧场观赏时的整体性特点,全景与中近景的合理交叉,否则多视角的优势可能会变成缺点。其次,电视的小屏幕决定了观众与电视的距离一般在二至三米之间,在镜头运用上也多中、近、特写镜头,由此使得舞台的远距离观赏变成了近距离的审视,这就增加了演员表演的难度,表演上的一点问题就会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何在实景环境中把握戏曲美的要素,就必须要求戏曲演员有扎实的戏曲表演功底,才有可能使电视戏曲艺术得于日臻完美成热和发展。在戏曲舞台上能产生效应的“明星”的容貌、体态处于次要位置,但在电视屏幕上可能上升到主要地位。这些艺术家可能因为年龄、容貌、体态等原因,一个中近镜头往往使得观众的美感尽失。这就要求在这一问题上多用全景镜头,或者由年轻演员表演,艺术家退居幕后配音。因为艺术追求的是尽善尽美,而电视又是视听结合的艺术,追求画面美感,是其自身规律的要求。蒲剧《窦娥冤》从舞台演出本到电视分镜头拍摄剧本的创作过程中更是大胆地想象,情景交融,既充分展示电视艺术技巧的运用,又着力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尽力体现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把握住戏曲审美艺术性与电视审美艺术性、构建出鲜活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使电视戏曲艺术片《窦娥冤》更好听、更好看……《窦娥冤》的创作人员热悉戏曲艺术的时空转换关系、把握电视艺术场景写实、时空转换关系、充分利用镜头切换突出简洁,贴切地保持与剧情、人物内心情绪、唱词时空关系的一致、使电视艺术的镜头运用得到了发挥。剧中处,窦娥行刑后,白练瞬间变成红练渐渐消失于漫漫大雪中,紧接着连续几个空镜头,被雪覆盖的台桌以及柱子等等,这一组空镜头将窦娥的冤屈形象地告诉了观众,画面的构思胜过了很多言语唱白的表达,实乃妙不可言,而窦娥在临死之前舍性命含冤情的大段唱腔,丰富的面部表情,戏曲化的技巧身段,又保留并发展了戏曲的精华。既有影视的写实,又丰富了戏曲的写意;既有影视的叙事特点,又有戏曲写意的意境;既保留了戏曲大段唱腔又具备了民族歌剧咏叹调的意蕴堪称电视戏曲的精品。
“境随情迁,时由心变”是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时空观。其自然环境往往是由剧中人物带出场的,如《窦娥冤》中的大部分情节,就是在写实的景物当中展开的,荒郊野外、庭院、花草、衙门、墙头、夜色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尤其在牢房,窦娥一个人痛苦地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电视戏曲真实地插叙再现了窦娥与相公、婆婆、父亲的美好场面。在真实景物的氛围中,再通过电视画面的着意渲染,使得离别格外令人伤感,且戏曲演员确实流出了眼泪,更让电视观众不能不为之动容。因而,这种写实手法不仅没有破坏舞台戏曲的诗化意境,相反使意境更加优美、深邃,其想象空间更加耐人寻味。
显然,舞台戏曲唱腔的脸谱化和一板一眼的节奏显然己不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要求。现代观众更乐于接受贴近现实的生活化的表演。于是《窦娥冤》中在表现窦娥迎接婆婆时,画面是她焦急表情以及迎接婆婆快步,这本是戏曲舞台的表演身段,但辅之电视镜头的处理技法,既逼真又形象。再如婆婆说道“坐堂招夫”时,窦娥满脸复杂的表情,然后紧接着切到灵位的画面,表现此举对相公的不敬,有预示的作用。这里主人公的表情与灵位紧密联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电视镜头的技术化处理,戏曲音乐的歌唱化及念白的口语化,以及字幕的运用等,在戏曲电视中都有所尝试,并不同程度地丰富了电视戏曲的表现手段与艺术内涵,在《窦娥冤》中明显可以看到。当然,并非戏曲电视就完美无缺了,有时因其过多压缩传统戏曲的唱词和舞台剧精湛的表演动作,使得戏迷观众感觉在唱腔与演技上不过瘾,且在戏曲与生活化的结合方式上有时也显得生硬。也就是说,戏曲电视作为传统戏曲嬗变的一种表现形式,既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电视手段,又要保持和发展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孟繁树.戏曲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戏曲艺术,2000,(2).
[3]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
[4]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5]焦菊隐.焦菊隐文集(第3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00.
[6]黄克保.戏曲表演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7]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8]马元素.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艺术研究,2003,(3).
1.1演唱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
表演者进行现代民族声乐表演时“,气”的功力也对演唱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也是深受古典戏曲的影响。传统古典戏曲艺术中,表演艺术家们普遍将“气”作为唱歌的根本,而“运气”则是民族声乐演唱者以及戏曲演唱者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民族声乐表演者以及古典戏曲表演者都将学习掌握“运气”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运气”主要是演唱者首先“气运丹田”,然后利用自己的腹部运动来唱歌,同时,运气的方式要和表演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一致的。另外,不同的民族声乐曲目中所蕴含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演唱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运气”方式,从而演绎出最佳的表达效果。
1.2唱腔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
“唱腔”也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我国传统戏曲中有许多不同唱腔的曲调,演唱者也充分利用这些不同的唱腔曲调演绎着不同的人物个性。我国传统的戏曲表现主要有三种:一是“拖腔”,主要是指拉长腔调,通过在相应的地方增减艺术表达词语来提升戏曲的艺术效果。二是“润腔”,主要是指在戏曲演唱的过程中对腔调进行润色、修饰,从而提高表达效果。三是“甩腔”,主要是指借用唱腔的快速变化来提升表达效果。以上三种唱腔都对民族声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演唱者大多都是采用不同的唱腔来表达唱歌者的不同情感变化。现代民族声乐演唱当中的唱腔有着较多的表现技巧,并且也主要通过演唱者的不同的选曲来体现的。作为一种取材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声乐的演唱过程主要是表演者对自己生活中不同情感的传达和演绎,而种类丰富的唱腔正好为民族声乐的演唱者提供了许多演绎的题材。另外,民族声乐演唱者更需要关注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各种情感元素,并且能够将这些情感元素进行多样化的处理,从而能够达到传情达意的一种新高度。
2传统戏曲艺术对现代民族声乐的促进作用
2.1把握演唱节奏
要想将演唱者的个人情感与演唱很好地进行融合,演唱者就必须很好的掌握演唱节奏。同一首歌,但是由于演唱的人不相同,也将会演绎出各不相同的风情,这一切离不开演唱者的个人修养与审美观点等的影响。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使是同一个演唱者,在不同时期也会因为自己不同的经历、情绪、环境的变化等各种原因而发生不同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会迅速的投入演绎中,并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一旦把握不了情感的变化,就会影响声乐演唱的效果。如果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个性以及情感很好地融入自己的演唱当中,就能够顺利地打动听众,让朋友们喜欢他的演绎。因此,民族声乐演唱者的个性演绎是声乐演唱过程中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
2.2把握情感变化
与传统戏曲艺术表演一样,民族声乐演唱者也非常重视演唱曲目的旋律变化,并根据旋律变化选择最佳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声乐演唱必须要有能够打动人的情感和内容。要想感染听众,首先必须得感动自己,演唱者也许有高超的技巧以及高亢的声音,但是技巧和声音是只是演唱的一种形式,可以吸引到听众的注意,但是真正想打动听众还是必须借助情感的传达。只有将演唱者的情感很好地融入表演的曲目当中,才能打动听众,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情感融入得过于浓厚,就会影响表达效果,也许不但打动不了听众,反而会让听众觉得做作。因此,情感的恰如其分的表达,正是民族声乐演唱者需要重点把握的能力。
2.3运用想象
作为一门艺术,声乐演唱的表演最终也离不开演唱者的丰富想象,因为只有丰富的想象,才能表达出演唱者丰富的情感。演唱者的想象越丰富,情感传达的就会越恰当。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音乐的魅力,民族声乐演唱者应该借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为表达的曲目营造良好的意境,从而使整首曲目表达的更加生动。然而,声乐的想象并非是胡乱想象的,而是来源于民族声乐演唱者的实际生活,然后经过演唱者自己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演绎,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进行传达。
3结束语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意境美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主要指的是古印度梵剧、古希腊戏剧以及中国传统戏曲等,古老中国传统戏曲可以追溯到上古对图腾顶礼膜拜的歌舞,中国传统戏曲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慢慢从上古歌舞孕育成明清传奇、宋金院本、汉百戏、元杂剧以及唐戏弄等,表演艺术不断完善,成为一门集合“杂技、表演、舞蹈、文学、美术、音乐、武术”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诗”的国度,比如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等,通过几千年凝聚以及升华,古代文人中已经形成了以“诗”为主体的一种审美模式。中国传统戏曲蕴含了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散发着强烈的“诗”一般的气质以及神韵,不管是表演还是文本,其审美思维都和西方戏剧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传统戏剧之所以在世界戏坛上大放异彩,主要是因为传统戏剧自身具备中华民族特有的“诗”性。意境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范畴,具有深邃幽远、意与境谐、虚实相生等审美特征,这样才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也可以感染到读者的思想情感。中国传统戏曲的意境美不仅仅体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舞蹈表演中。下面是笔者对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意境美的几点思考。
一、情景交融的诗意化
中国传统戏曲的意境论中“剧诗”通常都是来自于诗歌的意境论,因此戏曲意境基本上和诗歌相同,这主要包括景、情两方面。在《闲情偶寄》中,李渔指出“情”、“景”两个字,情发欲言、景书所睹,景主要指外景,情是油然而生的,情景交融共同产生了意境美,但是这种意境美也不是简单的叠加“情”和“景”,必须由外“景”和内“情”完美融合。本来情感是虚无缥缈、抽象的,中国传统戏曲属于代言体,戏剧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无法让全知全能的第三者进行表述,这就需要妥善的处理这种矛盾。《第七才子书琵琶记》中,毛声山举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例子,月明、雪寒、花香等都是比较抽象的人体感官感受,并不能通过画笔直接描绘出来,但是月下画看书人、雪中画拥炉之人、花旁画碟等都是实在、具体的景象,可以勾起观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更加深入的体会画外的含义。这种诗词比兴手法以及绘画手法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来,很多戏剧作家都在研究、分析诗词比兴手法以及绘画手法的精华,有机结合了藏露、比兴手法,使戏曲变得情景交融,整个戏曲也变得更加具有诗意化。绘画、诗词只是一种平面静态欣赏,相对于绘画、诗词而言,中国传统戏曲意境美的动感更加立体,因为戏曲艺术的综合性比较强,包括剧作家的文本创作,以及演员的舞台表演。因此,戏曲意境需要剧作家自己进行一度创作,同时也需要表演艺术家自己在舞台上的真实演绎以及二度创作,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立体、直接的意境美更容易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中国传统戏曲对于演员的基本功具有很高的要求,基本上可以把其概括为“四功五法”,具体而言就是“念、唱、打、做(四功)”、“手、步、身、眼、法(五法)”,其中“唱”是最好的抒情方式,基本上剧诗戏曲的意境美都是体现于演员的唱词方面。
二、虚实结合的写意化
在《诗格》中,盛唐诗人王昌龄曾经说过“一日物镜,二日情境,三日意境”。意境都是各种艺术因素虚实结合形成的结果,由特定艺术形象及其表现出的艺术气氛、艺术情趣、可能引发的幻想形象以及丰富的艺术联想等共同组成。大多数中国古代文人不仅是诗人,同时也是画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画论以及诗论是相通的。诗词中的实镜以及虚镜可以更加形象、深刻的理解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总体而言,中国画主要可以包括写意画、工笔画两种类型,其中“实”是指画家用笔勾勒的实景,而“虚”指的是画家下笔稀疏甚至完全空白的一部分。画中虽然有实景、实物的景象,但是画家往往对于空白的“虚化”更加重视,这部分“虚化”描绘才是构成意境美的关键。中国传统戏曲实际上也是“剧诗”,因此也更容易受到“重神轻形”、“虚实相生”的影响,这样就会形成“以虚带实”、“以形传神”的写意化艺术风格。
1、时空写意化
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中提出一种“三一律”原则,使戏剧创作的情节、地点以及时间等均保持统一。但是中国传统戏曲并不用遵守“三一律”的原则,可以自由变换舞台的时间以及地点。舞台表演时间不仅可以在白天进行,也可以选择在黑夜进行。就算是十几年也可以压缩成几分钟,就算只是几秒钟的思想冲突也可以经过创作后成一场戏。比如,《水浒记》中,《坐楼杀惜》这部分的内容中,在黄昏的时候,宋江遇到阎婆后到乌龙院和阎惜姣会见。因为阎婆将房门反锁,从深夜到五更天的这段期间,阎惜姣、宋江一直都各怀心事,相互不理睬,都是自己闷坐、闷睡,宋江一直到黎明才打开门下楼。这出戏描述了黄昏——深夜——黎明整个过程发生的事情,这很容易看出戏曲舞台比较灵活、自由,横跨度比较大。而且空间上也有很大的跨度。
2、道具写意化
西方戏剧理论比较注重写实再现手法,一直想方设法的采用各种道具将日常生活情境尽量重现,因此使用的道具数量通常比中国传统戏曲更多。但是我国传统戏曲恰恰相反,比较偏向虚拟的写意手法,应用的道具比较有限、简单。比如,戏曲舞台上只是一张方桌、两把方椅不仅可以设置深宫大院、欢快家宴、深闺小阁、都严肃公堂等情境,因此戏曲舞蹈道具设计比较自由、灵活,写意化以及艺术化都比较强。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戏曲蕴含着我国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有独特的意境美,深入研究分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可以深入挖掘出戏曲独立的审美价值,也有利于增强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政府引导
一. 戏曲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一)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方式亟须拓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电视、网络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社会中,戏曲文化主要通过剧场演出、社区演出以及农村演出的方式进行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在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与现代化传播媒介的融合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且适应区域文化传统西区交流合作的机制还不健全,无法为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
近些年来,国家文化部门逐渐意识到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最突出的表现则是为传统戏曲演出团体和传承艺人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机。例如,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针对传统戏曲艺术传承的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而且通过组织院校竞赛,促使不同戏曲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文化交流活动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戏曲文化传承人逐渐被发现,并受到重点培养,进而为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瓶颈亟待破解
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加强合作、抱团发展共识有待加强,我国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则是不同的地区和剧种各自为战,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导致无法将我的传统的戏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推广和宣传,无法将不同地区戏曲剧种的优点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戏曲文化的创新发展。例如,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各地的传统戏曲剧种都进行了包括音乐、表演、乐器以及企业运行模式等在内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活动,促使戏曲文化更加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使得戏曲艺术表演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习惯,但是在戏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合作交流,致使戏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有机融合各地以及各剧种之长,无法有效提升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传统戏曲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支持传统、打造精品的投入扶持体系,无法对戏曲艺术专业化人才以及传承者进行更好的保护。
二.文化交流建设策略探究
(一)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为了不断促进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具体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建立起多层次的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格局。在曲艺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进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的专项规划,从而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从而将戏曲文化的民间交流、传承艺人交流、院校交流以及企业之间的交流进行相互融合,促使戏曲文化交流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通过鼓励现代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从而积极打造区域知名的传统戏曲文化品牌,走组团发展的路子。
(二)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过程中,针对戏曲文化的传播,必须适应当前的信息网络环境,从而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好的载体。具体而言,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可以利用各大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对各类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进行展示,而且要利用现代化的视频制作技术,对戏曲表演进行精心整理,从而不断提升戏曲表演的影响力。而且可以利用电视台举办各类戏曲竞赛活动,鼓励各类戏曲人才积极参与其中,在竞技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中,可以建立专门的戏曲文化网站平台,然后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及其相关文化资料进行整理和上传,使社会公众可以更加便利的了解到各种优秀戏曲文化,并能够被优秀戏曲的文化魅力所吸引,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
(三)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
受我国历史发展特点、地域特点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戏曲文化资源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而且在不同地区的戏曲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历史文化名人和人文景点,采用复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合理科学开发利用,不断丰富扩大传统戏曲文化的内涵。在传统戏曲文化资源挖掘过程中,应该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有效提升传统戏曲题材的选择范围,要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剧目创作活动中,而且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力量,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从而不断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
(四)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加强不同地区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沟通过程中,相互借鉴,从而建立起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应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要为戏曲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总之,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的促进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建设,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