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0: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语文教材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教育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健全完善的学科体系作支撑,这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学科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满足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要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而小学教育专业又需要多个专业的支撑,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音乐、美术等,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科基础的有效建设。因此,玉林师范学院在小学教育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多科学、综合性、厚基础的原则,然后再突出初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小学各学科课程等学科,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学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上的均衡。知识是基础,所以学科体系建设要满足基本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需求;而能力与素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所以学科体系建设还要满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教学需求。总之,小学教育专业学科体系的建设,需要正确确立知识、能力的素质结构,拓宽专业教学领域,建立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重视人文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从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坚持职前培养与小学教育发展的适应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新任务,所以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职前培养需要积极与小学教育的发展相适应,要把高校周边地区的小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基地,通过更多的小学教育实践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人才职前培养与现代小学教育发展的积极适应,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自身教育职业的理性认知,从实实在在的教育现场中获取更多的职业感悟。因此,玉林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非常重视同社会、小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同更多的学校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创建校外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现有玉东小学、实验一小、实验二小等多所小学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基地,真正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思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精神的培养。学校积极建设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构建校内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教学实训室、教师能力提升实训室、教师教育行为观察室、微格教室等,为学生的职前实训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这将有助于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与小学教育实践的协调与适应,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创新人才而言,其毕业后进行小学就业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需要格外注意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做了积极的探索。首先,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如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开设了识字教学、朗读教学专题、小学文本解读、教师口语训练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大大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例,还要求学生积极进行专业实践课程的拓展训练,如课前五分钟实训、微型课试讲、有效教育模式演练等,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丰富多样有效的形式。其次,根据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教学计划,高度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小学教育教研室自编教育见习手册,从大一起就每个学期安排学生去见习,培养学生对小学教师职业的情感和倾向性,在见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做好教育见习的记录、总结和反思,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实习的时间延长至三个月,充分的保证了学生的实践要求。另外,在一些班级中探索双导师制,给学生在校内外安排了指导老师,尤其是校外的实践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在校外基地的教育实践,在见习和实习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学生在教育专业素质上的缺陷,做到及时的查漏补缺,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从师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第一时间适应工作岗位。
四、建立健全再教育机制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各维度上的综合体现。从6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共同点:
(1)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多元。从目标的表述上,6所高校均致力于“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的培养,但在具体表述上各有侧重,如培养“教育工作者”(学校A)、“应用型小学教师”(学校B)、“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学校C)、“专业人才”(学校D)、“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E)、“复合型人才”(学校F)等。
(2)培养目标在素质要求上追求全面。6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大多数强调人才培养的“一专多能”“能力全面”“素质较高”,从“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到“教育管理能力”“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
(二)专业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的比较
专业培养规格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反映了本专业培养的最基本要求,是新入职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标准。从6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的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出,在培养规格上,6所院校专业培养规格具有如下共同内容:
(1)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具备儿童保健知识与能力,注重个人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
(2)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一定的小学生保健知识。
(3)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6所高校在专业培养规格上均突出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兼顾到时展对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如艺术素养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三)课程体系结构与学分、学时分配的比较
分析从6所高校制定的课程计划表来看,课程体系结构一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又称“教师养成课程”或“教师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又称“任教学科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构成。从表1来看,6所高校在课程结构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比较的具体情况如下:
(1)在学分学时比上,6所高校总学分幅度为160~18分,课内教学总学分幅度为125.5~154学分,课内教学总学时幅度为2072~2472学时,6校之间学分最大差距2分,课内学时最大差距为400学时。
(2)在周学时安排上,六所高校课内教学总周数幅度为104~112周,课内教学周学时幅度为19.2~22.时,6校之间的平均周学时数差别不大。
(3)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分配上,6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6.1%~33.4%;“教育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1.2%~37.6%;“学科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15.3%~27.1%;“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10.6%~27.2%。6校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分配上,除“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差距不大外,其余三大类课程学分比例的最大差距均超过10%,依次为16.4%、11.8%、16.6%,可见各校在课程学分分配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
(4)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时分配上,6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34.0%~40.1%;“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25.3%~45.6%;“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18.9%~34.6%。可见各校在课程学时分配上总体还是呈现出较大差异。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比较分析
6所学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情况比较如下:
(1)关于“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6所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一致,范围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习领域,具体内容基本包括思想政治、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四类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21.2%~26.7%,学时比例幅度为27.8%~31.6%;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4.1%~8.2%,学时比例幅度为5.4%~10.0%。可见,6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差别不是十分明显,但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存在明显差距。
(2)关于“专业课程”①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35.3%~43.8%,学时比例幅度为44.3%~53.3%;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6.1%~17.5%,学时比例幅度为9.7%~20.1%。可见,6校在“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差别较明显,必修课程最大学分差距为22学分(8.5%),最大学时差距为344学时(9.0%),比例均接近10%;选修课程最大学分学时比例差距均超过1倍,其中学分比例差距接近2倍。
(3)关于“实践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必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8.1%~21.4%;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5%~11.2%。从学分分配上来看,6校实践课程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分配差距较明显,必修课程学分最大差距接近2倍,选修课程学分差距接近4倍。至于学时分配情况,从统计表上来看必修课程差距不大,比较一致的地方是,六所学校都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集中(或综合)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但在选修课程上有一定差别,由于各校实践类课程设置不一致,有些课外拓展课程不便统计学时,导致在学时安排上差别较大。
(五)专业必修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从6所高校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具有如下共同点:
(1)6所高校专业必修课程的组成部分基本一致,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艺术与技能类课程。
(2)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中,教育学基础、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6门课程是6所高校基本都开设的课程。
(3)在学科类课程设置中,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两门课程是6所高校都开设的课程,现代汉语、写作、高等数学、初等数学等四门课程是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专业学科必修课程。
(4)在艺术与技能类课程设置中,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教师技能课程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等艺术素养课程被绝大多数学校列为必修课程,反映了对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的重视。不过,6所高校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
(1)教育学类课程设置的门数、学分存在较大差别,门数幅度为9~18门,学分幅度为26~46学分。
(2)在学科类课程设置上,课程门数、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门数幅度为5~11门,学分幅度为13~34学分,在学科方向门类课程设置上,大多数学校仅开设小学语文、小学数学2个学科方向,仅2所学校开设有3个及以上学科方向。
(3)在艺术与技能类课程设置上,课程门数、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门数幅度为0~12门,学分幅度为0~24学分。
(六)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6所高校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具有如下共同点:
(1)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皆是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力求达到在门类总量上的一种平衡。
(2)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类和学科方向类两大课程模块。差异性表现为:
(1)专业选修课程在学分学时上存在较大差别。选修学分幅度为11~28学分,学时幅度为232~416学时。
(2)选修课程的类型上存在差别。四所学校专业选修课程仅设有专业任选课程,两所学校既设有专业限定选修课程,还设有专业任选课程。
(3)选修课程可供选择的范围上存在差别。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范围最多有四大类课程,最少仅一类课程;可供选择的课程学分与所需学分的比例最高为2.8∶1(50/18),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比例最低为1.1∶1(24/22),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小。
(七)实践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6所高校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如下:
(1)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必修课程。
(2)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选修课程。
(3)创新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实践等反映时展需要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并未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仅有两所学校开设有此类实践课程。
(4)实践课程设置在门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多达16门,最少仅3门。
二、讨论与对策
根据对6所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修订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培养方案的基本特点
1.在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要求上
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是6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定位,但6校又各有侧重,有的偏重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的偏重于教育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有的偏重于学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6所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求均比较全面,人才素质结构既包含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如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也兼顾到时展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如艺术素养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等。
2.在学科归属和培养模式的选择上
在学科归属上,6所学校一致同意,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修完规定学分,可以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学校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反映其培养模式的差异。6校培养方案表明,学校A、E倾向于“综合培养”模式,学校B、F倾向于“分科培养”模式,学校C、D倾向于“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中间模式。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三种主要模式。
3.在学分与学时分配与安排上
六所高校平均总学分为175.1学分,课内教学平均总学分为140.3学分,课内教学平均总学时为2301.8学时,课内教学平均周学时为21.3学时,课内教学学分学时比平均为1∶16。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3∶2∶2,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大致为37∶35∶28,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为3.5∶1,学时比为3.4∶1。以上数据表明,6所学校的总学分略微偏高(160~170为宜),课内学分和课内周学时比较适宜,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较适宜,但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比例(≈1∶1较合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7∶3较合适)略微偏高。
4.在课程设置上
(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没有较大差异,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四大块,学分学时的分配与安排各校之间差别不大。
(2)专业必修课程体系比较全面,涉及教育心理类、学科类(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方向)、教师技能类、艺术素养类,各校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在心理学类课程设置上比较一致,但在其他类型课程设置上是差异性大于共同点。
(3)专业选修课程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涉及教育心理类和学科方向类,并呈现出一种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平衡的特点。
(4)实践课程相对比较集中在一些传统项目上,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是6所高校共同的实践课程,但在素质拓展性实践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上,除少数学校有所重视外,其他高校相对都较为缺乏或忽视。
(二)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的多元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即是回应专业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虽然目前在国内,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定位在理论上达成了培养“小学教师”的共识,但就具体学校而言在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颇,培养目标的外延较为宽泛,内涵素质要求较高。从湖北省属6校培养目标来看,6校均倾向于培养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优秀小学教师,即“教育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我们认为专业培养定位明显存在偏高的倾向,仅靠4年的职前培养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从世界范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的成长必然要经历“师范生———新教师———优秀教师”这样一个过程,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磨砺,方能实现“优秀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
2.专业培养特色上的模糊
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自设置之日起,目的就非常明确,即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落脚点是“小学教师”,“本科层次”是针对原有培养模式下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学科程度不高和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而提出来的。那么小学教师,相对于其他学段的教师而言,在专业培养上其特色应该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学校尚未进行过深入思考,现有的培养方案或沿用中师的“浅泛型综合式”培养方案,或沿用高师培养中学教师的“学科本位”式培养方案,或采用当前多数高校采用的文理“分科教学”的培养方案。国外不少发达国家在专业培养特色上更注重小学教师“怎么教”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相对弱化“教什么”的知识与能力。专业特色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培养模式、学科归属、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
3.专业学科归属上的矛盾与纠结
由于在专业特色问题上不明确,因此,在专业的学科归属上也存在含糊的认识,虽然6所学校一致同意在学生修完规定学分的基础上颁发“教育学学士学位”证书,但在一些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还是存在诸多矛盾的地方。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在国内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从学科归属上来看,到底是属于“教育学”学科,是属于语文、数学等具体某一学科,还是属于“双专业”学科。从学位授予情况来看,6校又一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显然存在相互矛盾之处。
4.课程设置上的两难分立
鉴于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综合性特点,要培养合格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就既要兼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双专业教育”(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并重)的专业个性,又要兼顾“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专业特性,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平衡,这就给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6校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中的两难问题不可避免,一方面表现为课程设置“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游离”,同教育学专业和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小学教育专业在“师范性”上难以与教育学专业相匹配,在“学术性”上难以与学科专业相抗衡,“师范性”不足,“学术性不高”的问题必然会阻碍专业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综合培养”与“分科培养”的“分立”,取向于“综合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学科专业的丧失,取向于“分科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又导致教育专业的迷失。
5.课程数量与质量要求上的分野
湖北省作为全国较早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省份,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专业设置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专业发展与建设方面参差不齐、各自为政,各校之间尚未达成明确共识,“协同创新”的意识有待加强。从培养目标定位来看,虽然共识大于分歧,但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显然是分歧大于共识。譬如专业总学分差距最大达2分,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2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17学分,实践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30学分,教育专业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9门,学科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8门,实践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13门。同为省属高校同一专业,但在课程设置数量与质量上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反映了对小学教育专业知识构成的基础与范围的认识不足,对具体课程设置对小学教师从业影响力的分析不够,反映了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性认识不深,对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不强。
(三)培养方案调整和修订的思路与策略
1.结合小学教育、小学教师的特点,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培养道德高尚、知识丰富、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为小学生的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制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基本取向与多元取向的关系,在坚持基本取向的基础上兼顾多元。即在坚持围绕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基本取向上,构建素质要求的多元化,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理念、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管理、科研及教育创新等综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为将来造就小学教育专家、优秀校长奠定基础。
2.坚持“综合培养”思路并赋之新的内涵,打造专业培养特色
关于小学教师综合培养问题,国内学术界在设计理念上基本达成共识,争议较小,但在释义和实践操作层面存在明显偏差。也就是说,现在存有争论的难点是“课程如何综合”的问题。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坚持“综合培养”思路,从小学教育教学和儿童认知规律出发,赋予“综合培养”思路新的内涵,凝练和打造专业培养特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应在建立“双专业”(即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学科基础上,坚持“综合培养”的思路,打造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即大学普通教育的通识性;也要体现高等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即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更要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性”,即小学教师教育的全科性与综合性。
3.依据教师专业标准,逐渐规范专业课程设置
一、色彩的概述
如今音乐和美术作为艺术表现的两大主要模块,我国教育改革中也渐渐加强了对这两门课程的重视。美术主要是由点、线、面、造型和色彩组成,从生活实际出发,运用丰富的联想,对艺术进行再创造的形式。色彩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延伸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中,比如我们运用简单、明亮的色彩装点城市,使其更具现代化气息,我们运用运用复古色装点教堂等欧式建筑,比如蓝色的海,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草原给我们一种舒适的心情,比如用冷色系装点快餐店有利于提高营业额,在对美术和心理学的结合研究中,人们学会重视色彩,也逐渐学会运用色彩。
二、小学美术色彩教育教学研究
(1)视觉与色彩
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靠视觉,而实际生活中我们获得的信息都充满了色彩,这些色彩也赋予了极强的情感色彩。即使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语言不同,但是人们对美术色彩的感知都是一样的,比如说红色,它是我国国旗的主要色彩,它赋予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热情奔放,当人们消极时,能有效激发人们的进取心,给人莫大的勇气。比如说黄色,它是我国古代皇朝中用色的主要基调,象征着高贵,黄色是太阳和向日葵的颜色,它属于暖色,是明度最高的颜色,我们经常用一抹亮黄,光芒四照等词语来形容黄色,它本身明朗而引人注目。比如说绿色,绿色是植物的颜色,象征着大自然,因此绿色给我们一种平静、祥和的心理感觉,它象征了新生和生命,经科学研究表明绿色也是对我们眼睛最有益的色彩了,近年来世界上更加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提倡和谐,久在城市中操劳的我们也越来越想要回到大自然中得以休憩。
(2)色彩与知觉
视觉是我们通过眼睛在光的作用下感知到了物体,而色觉是我们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是在光的作用下,我们的眼睛能检测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将物体的这一系列特征映入脑海中进行检验,大脑感知到的色彩便是色彩知觉。大脑能有效保存我们对于色彩的记忆,比如看到蓝色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广阔,这是大海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想到绿色便心情舒畅这便是自然给我们留下的感官印象,这些色彩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记使我们对色彩拥有了感情和知觉。
三、小学美术教育中对色彩的教学研究方法
(1)小学国画的色彩教学
中国画作为我国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近来被引进到小学美术课堂中,它作为我国的国画,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在小学课程中宣讲中国画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绘画方式,不仅能使孩子提高绘画潜能,又能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小便能感受到我国国画的艺术魅力。中国画不像西洋画中色彩艳丽,相反它色彩十分的少,通常以墨色为主,通过下笔的轻重,勾画的整体线条,再加以渲染,最后缀以简单的朱色画龙点睛,只求神像,不求形像。我国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国画的历史也发展悠久,若按传统方式中单是给孩子教授知识,加上小学生的自制力不高,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就造成上课效果差,这就要求老师改革上课方式,以故事的形式将某段绘画历史,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以动手为主,教授基本的调墨方法和绘画方法后便让孩子自行动手画,让他们大胆的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可以从临摹最简单的竹子等静物开始,在绘制过程中,教师走入孩子中间及时改正他们的错误,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
(2)小学水彩的色彩教学
水彩因拥有鲜明、艳丽的色彩作为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重要课程,顾名思义,水彩是由颜料和水勾兑而成,不但具备水的清澈、透明和灵动,而且具有五彩斑斓的色彩,它能通过色彩强烈的给人视觉冲击,传达强烈的情感。水彩画由于是水和颜料的勾兑,勾兑比例不同或颜料之间调和的比例不同都会导致颜色不同,比如单是一个蓝色就可分上百种,比如一副远景画,远处海天相连,主色调都是蓝色,这就要求孩子对其辨认,提高他们的色彩感,并培养他们能自行调出不同颜色的能力,而孩子天生对色彩比较敏锐,这就要求加强小学课程中水彩画的教学,提高他们的水彩感和对色彩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和艺术情操。
四、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发展趋势
如今随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跳房子、过家家、玩泥巴等传统儿童游戏也一去不复返,不管是青少年还是儿童都变成了受网络游戏和手机极大影响的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但与此同时孩子的交际能力、基本能力的培养都会受到莫大的影响,再加上如今大部分父母都忙于工作,与孩子缺乏沟通,导致孩子的精神世界匮乏。小学课堂中也受到了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单纯的注重分数只会让孩子从小产生压力和等级观念,忽视了孩子的素质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不管是家长还是小学课堂中,都要将“色彩”的观念灌输到生活中,家长需要言传身教,从自身做起,注重孩子的思维培养,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东西,授予孩子基本的道德理念,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教授孩子基本的课堂知识,还要优化班级氛围,给孩子造就和谐的成长环境。
五、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优化建议
理工类学生学体特点为对专业学习十分重视,欠缺人文思考与人文情怀,尤其对于个人“成才观”的养成还处于原始的模糊感知阶段。我项目组成员设计了一组有关学生成才观的调查问卷。选取理工科专业两个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其中问卷第6题“你觉得目前你是哪一类学生?”的分析中,有72人选择了B选项“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努力”。这充分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及个人价值,没有真实的、可触的认识。对于理工科高校学生除了院系辅导员及相关负责老师在日常工作交流中的有益灌输和启发外,学生很少能够有参与到关于“成才观”问题的思考中来。
二、大学英语教学在理工科高校学生成才观养成中的作用
问卷第5题“您认为自己价值观的确立,受到什么影响最大?”的答案中,有60人次选择了“家庭教育”,29人次选择了“学校教育”,这说明学生普遍认为,家庭和学校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渠道。理工科高校学生如同其他大学生一样,在进入大学学习后摆脱了高中时期家长的“时时看管”,家庭因素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加之理工科院校学生接触人文思考,尤其是对于“成才观”这个重要问题的思考机会是少之又少。而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其实是一个未被重视的成才观“培养皿”。高校新生入学两年内都会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学期总学时最低也在48学时,某些学周较长的学期可达90学时,《大学英语》课程学时总数在理工科学生每学期的总学时数中绝对是“重头戏”。目前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材均使用每单元选取一两篇课文的编辑形式,课文内容一般会涉及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各个方面。如果课文选得好,内容贴切,积极向上,发人思考,大学英语课堂就会变成大学生正确成才观有效的培养阵地。
三、《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中成才观相关课文的分析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第三版共分四册,每册8个单元,每单元配有PassageA和PassageB共两篇课文。笔者对该套教材课文作了梳理,其总数为64篇,其中课文主题与大学生成才观直接相关的就有20篇,占总四册教材总篇数的31.25%,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这些课文材料的内容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地促使学生思考课文内容,总结作者观点,内化蕴含的道理,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接收到其中“隐性”的大学生成才观教育,进而引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养成正确的个人成才观。
四、一些疑问
在讨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理工科高校学生成才观养成中的作用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持怀疑态度,在理论高度及具体操作层面都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大学英语不是主要教语言技巧吗?
怎么开始承载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了?这正体现了很多人对英语教育的误读。不可否认,英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它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知识的讲授。但对于成功的语言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双语语言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思想观点有深刻认识。上述图表显示了课文与大学生成才观的有机契合。英语教师在分析篇章内容结构时,通常会反复地操练学生的阅读、总结等技巧,当学生完全掌握课文内容时,就会做到一种无意识的成才观培养。
2.一线英语教师们会有这样的学生成才观培养意识吗?
目前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确实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成才观方面欠缺自发性和主动性,这与社会对大学任课教师的工作职责定性不无关系。随着高等教育及管理的发展,高校各部门职责愈发精细化。公众对于任课教师的工作,一般定义在“传道、授业、解惑”,而“育人”这个职能则似乎责无旁贷地被仅限于高校辅导员老师的本职工作中。其实,在当今中国高校教育发展的潮流中,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是“生活的指导者”,甚至“人生的方向标”。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利用理工科学生较为新奇的人文气息,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社会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成才观。
3.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成才观的养成能有多大影响?
这个领域前人鲜有思考。究竟理工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对学生成才观有多大的影响,我们确实难以界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固然不能替代原有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体系,但其在理工科高校学生成长观养成这一问题上的作用可以用之前的“锦上添花”来形容。大学生的成才观养成主要来源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个人家庭教育以及学生交际圈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尤其对于理工科高校学生而言,是他们能够接触到个人成才观思考领域的一个重要辅助途径,是高校学生成才观教育的有益补充。
五、对理工科高校英语课堂的展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汉语拼音;规范性
拼音是汉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入门学习的重要内容。汉语拼音既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语文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课程。它是学生初接触书面语言的好帮手。无论哪一版小学语文教材,都严格重视教材中的注音规范性与应用性,以便夯实学生的汉语言学习技能。但从教材考察结果来看,教材中存在诸多注音不规范现象。其中一些问题具有隐蔽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忽略。这些错误的注音,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 语文教材中注音不规范现象
细数语文教材中注音不规范现象较多,并非编写者精心大意,而是在汉语拼音的实际应用及教学大纲的参照方面存在差异。一种是分词未连写问题,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指出,凡双音节或三音节为同一个整体概念的结构,其注音需要连写;但四音节及以上结构的词,如能按词划分,则分开注音,不能按词划分的仍需连写。但在教材中确实存在分词分开注音的现象。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一、二年级的课文中所出现的词语,都以单字的形式进行注音,没有按分词连写的形式注音。
第二种是人名地名注音不规范问题,人名的姓氏与名字首字母都应当大写,如三音节及以上的名字部分应当连写,如复姓,其姓氏也应当连写,合并为一个分词处理。这种现象在一、二年级教材中也是较为多见的。比如sī mǎ guāng(司马光)这个人名,应标注为Sī Mǎguāng,dōng fāng shuò(东方朔)Dōngfāng Shuò。作为地名来讲,应区分专用名和通用名,专用名应连写,且首字母大写,而通用名可分写。如专用名Běijīng Shì(北京市)。
第三种是应该大写处,没有大写。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要求,凡诗词、诗歌作品,每句开头字母应大写。但一、二年级教材中经常出现的《静夜思》等名篇名作并未进行规避。
二、 注音不规范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来看,既有客观条件限制的因素,也有主观编写的因素。从客观角度来看,我国一、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多采取“逐字注音”的方式,主要基于对学生识字辨字能力训练考虑,便于学生区分不同的生字,而对词语的理解有所取舍。这一点并非教材编写者的主观意识或客观精心所致,而是出于对教学大纲与学生大脑发育程度的考虑,且这种现象在二年级教材中出现的情况则相对减少了。
从教学大纲要求来看,一、二年级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满足学生的汉字识记教学。重点在于识字。对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而言,词语仅限于生活用语的了解,而对于书面用语,从理解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来看,还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水平,因此从教学大纲即引导教材重视识字教学,而并没有将词语理解列为主要教学任务。
从教学实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过于重视识字教学、看图说话等识记层次的教学,反而忽略了从接触语文学习开始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技能;对《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这一规则的落实,没有提起校方重视,落实不彻底;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以识字教学为主,往往忽略对注音的细节考虑。
三、 注音不规范问题的优化解决
小学语文教材注音不规范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从主观意识来看,一是提高教师对教材解读的细节关注,以教学大纲为主导,但并非完全依附于大纲要求,在教材的使用上应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做到详略得当;二是要求教材编写者、审核者坚持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作为注音标准,尤其在注音标准与教学大纲发生冲突时,应站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基本技能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考虑取舍。
从客观环境的完善来看,从学校角度认真贯彻《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对教材中出现的大纲与注音标准冲突问题,就不同问题进行不同讨论,以为拼音教学的规范化提供正确的引导。从教材审核者角度来看,坚持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作为教材中注音内容的审核依据,对教材内容的审批严格化,以促进教材与注音标准的统一。
本文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注音不规范现象,并就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对教材编写产生的影响,对教学实施产生的影响,对夯实学生语文学习技能的影响。注音规范性问题是细节问题,但细节对学生的影响更为严重。要解决教材中存在的注音不规范现象,还需要从教学大纲的准确把握和教学实践经验等方面不断优化注音编写及审核环节,以提高注音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一、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预习前给方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新课标》中仍没有摈弃。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听到的都是汉语,看到的都是汉字。孩子一出生就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加之,小学生学习语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学习方法,进行预习指导,扫清生字词障碍,围绕思考与练习自学,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课堂中给时间。《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也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所以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的沟通。只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反复读书,在读中感悟,读中联想,读中圈划,读中品美,读中创造,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3.总结时给机会。善于总结,才会有提高。学生的总结,既是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综合,又是下一个学习过程的起跑点。当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教师、读本之间的对话达到颠峰时,一些生成性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洋溢万分,教师给了机会,让学生自主总结,在情感声得以升华,在学法上得以概括,与读本对话将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自主学习才有保证。
二、变单一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1、告诉学生合作交流去学什么。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交流的问题。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之前,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出作教学预设,哪个阶段要解决哪些问题,选择哪种最佳呈现方式,让学生明确这阶段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2、告诉学生合作交流怎样做。首先要明确小组角色、分工,做到全面参与,然后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交流意见,让个体在小组中动起来,最后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学生成长于家庭,由父母抚养长大。关爱家庭、感恩父母是一种自然的反哺跪乳之义,并会经教师引导发扬光大。如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单元,课首情境图即是孩子帮助妈妈整理衣服。这样的情境在学生那里会有所见,但不一定有所为。因此,教师透过此图引导学生明白在享受父母的关爱的同时,也需要回报父母、关爱家人,这种感恩之心会明显比日益仪式化的“洗脚”行为有意义的多。
(二)将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培养寓于平时
如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保护野生动物、节约用水等,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而与此相关之教育素材,或通过情境图,或通过例题与习题等呈现,在教材中随处可见。仅以三年级上册为例,如13页有习题涉及“采用哪些节水方法”、15页有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涉及濒危动物保护、30页有习题涉及超市购物、79页与125页分别有例题与习题涉及观赛、观影、排队购票等。教师适时加入相关公德知识教育,对学生公德心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三)做好“五爱”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爱”公德是我国宪法第二十四条的明文规定,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显然,五爱教育不应是空洞口号,而应是触手可及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小事。这一点,在教材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各教材中有多幅与运动及运动场有关的图片,以此引导学生热爱运动非常自然;又如,教材多处出现国旗、或以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为背景材料等的练习题目,以此为契机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效果良好。
二、创新教学,将德育教育鲜活化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需要趣味因素,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兼顾二者,需要教师紧扣教材、适当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作为教材的补充并合理发挥,以多样化的形式使学生更多地受到品德教育的浸染。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积极的学习心态
学生学习需要有一定的价值,从小的角度说,是利于个人未来的成长;从大的角度说,是服务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这种价值的正确认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讲解与帮助学生学习有关数学知识,如分数、百分数、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统计图表时,要适时结合实际说明它们与工农业生产中的某些应用,既可帮助学生体会其实际效用,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也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与内驱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乐学”数学
有学生学习了几年数学,以为数学就是没完没了地做题目,而对数学之“美”“趣”等毫无感受与认识。显然这与教师的不当教学行为密切相关,没有能够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与感受数学存在的乐趣,没有能够引导学生从探究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与和谐。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必须要以充分的教育智慧为基础,结合教材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等来开展,以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之大美,在“玩”中玩味数学。如玩转魔方挑战赛、24点游戏挑战赛、数独挑战赛七巧板挑战赛等数学游戏,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先人智慧、提供才能展示平台,促进数学学习等,意义重大。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日常引导、鼓励、评价等密切相关,并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与发展服务。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在具体的数学学习行为中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细节的引领,以学生感性、详实而细微的认知作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前奏,把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实、做透。
三、结语
【关键词】跨文化导入西南师范大学版小学英语教材本土文化外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92-02
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那位韩麦尔老师说的一句话道出了民族语言的巨大力量:“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英语与汉语都包含着自身的文化和价值。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跨文化导入,是实现两种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有效途径。
一 概念界定
1.文化与语言
美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对于文化的理解,现在社会存在把文化作为知识、价值、思维方式、修养、行为、态度、信仰、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一定的语言总是历史地和一定文化相关联。语言是相关文化的关键。各种语言本身只能在交织蕴藏语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语言和文化总是被一起研究的。”著名语言文化教育研究专家Kramsch在《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中认为,应该把语言和文化看做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使语言和文化教学融合为一体。
2.跨文化对比
外语教学的目的并非要让学习者变得越来越“外国化”,而是要通过外国语言文化学习的“跨文化对话”让学习者具备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和理解意识(cross-cultural awareness),做到母语文化与第二文化的互动(interaction)。语言交流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跨文化对比应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注意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其次,培养正确的文化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外国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化无好坏之分,对待外国文化应采取客观、宽容的态度,避免用我们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外国文化或拒绝外国文化。
二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
本文选取了西南师范大学编写的小学英语教材(下面简称西师版),对教材中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教学实践分析文化导入中出现的问题,论证跨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看得见的文化与看不见的文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西师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文化的模块和单元,比如小学六年级,每个单元都会设有Culture Garden,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1)关于全球化下的共同文化。以六年级上册为例,第一单元介绍Air School,Internet的普遍运用。(2)生活方式的文化。如不同国家的交通规则(Different Traffic Rules)。(3)风土人情。米饭在不同的国家的不同吃法。看不见的文化包括:(1)价值观念。这些文化行为内容包括礼仪观、面子观、关系观,如颜色、数字、手势、动植物、物品的文化联想等。(2)思维方式。不论是思考问题的模式、方向还是情感态度、观点意见、个人隐私、时间还是空间等的概念,中西方间的差异很大。(3)交际文化。外语交际属于文化型交际,其中有不少交际文化问题,所以,外语课程中要注意介绍中西方交际文化差异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知识和能力,如称呼、招呼问候、寒暄、介绍、邀请、拒绝、拜访、约会、帮忙、送礼、告别等中西方礼仪礼节知识。
2.跨文化的碰撞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交流。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范畴,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碰撞。汉语文化氛围的影响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迁移或负迁移。西师版教材中没有单独将这两种文化拿出来作比较,只是在不同的知识点中一笔带过。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跨文化的碰撞无处不在,任何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比如中西方对颜色(例如红色)的不同意见等。因此,应在课程内容中增加目标语文化、中国文化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通过讲故事、英汉翻译、对比讨论、案例分析、观察、调查、采访等尽可能多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相关或必要的文化知识、语言功能和交际策略。
和大多数教材一样,西师版的教材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文化的内容多偏重于事实的介绍,缺少深层次的感同身受。其次,本土文化介绍的比重小。为了营造英语语言学习的氛围,英语教材中更多的是展示外国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介绍则一笔带过。再次,文化内容不系统,大多是根据知识点的需要引入,点点分布,相关内容并不面面俱到,并且缺少归纳性的描述。
三 小学英语文化内容的导入策略
1.夯实传统文化,不失本我价值观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对小学生而言,对传统文化体系、文化蕴涵、文化精髓的认识并不全面和系统,因此在语言教学的文化导入时,要先夯实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的文化意识。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保障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且还可以在导入外国文化时避免产生混乱,避免学生将外国文化作为自身态度、情感价值观取向的严重错位。
教师的教学信念和文化素养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给学生普及常识性的知识,依据教材提供的知识点有层次地导入文化,能够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英语语言。
2.多种方式导入,构建文化体系,注重开放、包容与实践
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基础之上,要注重建立开放、包容、实践的文化意识。文化始终处于多元化和变化发展之中,需要构建开放的文化体系。文化本身没有对错,跨文化的对比与交流要保持包容的态度,不以本民族的标准衡量其他文化的差异。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流,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交流不同文化的价值也是英语教学者的教学目的之一。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跨文化导入中首先要夯实传统文化,再将外国文化导入,进而进行跨文化对比,不仅可使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且可以更深地理解语言的文化含义,避免出现“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阿尔封斯·都德.最后一课(郝运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57:71~75
[4]Claire Kramsch.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文化 渗透 教材 教学实践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注意到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容忍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只有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俗、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了解了英语运用的文化背景,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呢?
一、善于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的文化
即通过布置学生收集资料,然后互相交流分享(在交流的时候能够结合所学的外语进行,这样就关注了语言和文化共同发展),最后汇总。
比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国家、国籍这一模块知识内容时,由于不是直接地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直白地教授相关国家的文化所取得的成效不是很明显,我就布置了以下的前置性练习。
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完成了以上的表格,对相关的一些国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熟悉,为下一步的学习做了铺垫。把这些国家的中文名用英语来表示,同时结合一些代表性的建筑物或者自然风景,了解了异国的自然文化以及人文文化并且巩固了相关动物的语言知识,同时预知了有关花朵的语言知识等等。
二、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异国文化并与本国文化对比
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外文化之间的异同。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
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unit 6“let’s eat”时要掌握的单词有cake(蛋糕)、hamburger(汉堡包)、hot dog(热狗)、french fries(薯条)、bread(面包)、chicken(鸡肉);常见的饮料有water(水)、juice(果汁)、milk(牛奶)、coke(可乐)、coffee(咖啡)、tea(茶)。中国传统的食物(chinese traditiongal food for good wishes)有汤圆、粽子、月饼和饺子。这样有了强烈的比较,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食物的同时,学会了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食品,真正实现了跨文化交际。
三、通过各种形式体验文化,并运用在语言实践中
1、通过写作
在学会了如何描述心目中的偶像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写作(描述心目中的偶像或者英雄人物),复习了相关的知识,如国家、国籍、服饰、外貌特征等。
2、通过观察、讨论
在学时间表达用语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各国的时差,并了解到时差是怎么来的。时差是由于地理位置造成的,北京下午两点的时候,伦敦是上午六点,纽约是凌晨一点,悉尼为下午四点。
3、通过实践、总结
学习食物和饮料等相关知识时,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国家的饮食文化,并做成手抄报的形式。又或者让学生亲自到麦当劳、肯德基餐厅吃东西,感受异国的饮食差异;同时制造机会,综合服饰、购物用语的知识,让学生表演shopping。通过小学生的语言实践学习,了解了异国文化。这些实践活动包括听、说、玩、演、做等,尤其是情景对话,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四、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资源途径学习外国文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外国文化。如提供一些网址,让学生查阅复活节的来历,了解各国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些节日的。这样,既能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照片等;还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等,利用声、光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身临其境,弥补书本文字的不足。教师
平时应注意收集有关文化方面的音像资料,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自己设计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立体地、形象生动地展示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并注意利用图像资料做好跨文化方面的对比教学。
总而言之,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外语语用能力,是跨世纪的中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育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对跨文化交际教学在当前教学中的地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在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中全面反映出来,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jean brewster,gail ellis 等 著 王晓阳 等 译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
2、洪子锐 惠幼莲 李升平 著 小学英语教学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3、倪佳 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