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4: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群众体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它是指在广大社会成员余暇时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社会文化实践。
群众体育的管理
是指群众体育的管理者遵循群众体育的发展规律,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提供最佳的方法和手段,对群众体育工作进行组织、宣传、计划、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
群众体育工作计划
是针对有组织的群众体育而言的。它是管理者对未来的群众体育工作进行的安排和部署。在制定群众体育工作计划时,既要确定未来群众体育的目标,也要具体指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因此,在群众体育管理活动中,计划既是对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目标的展望,又是通往群众体育发展目标的桥梁。
身体锻炼的原则
是人们长期身体锻炼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是身体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是身体锻炼参加者在锻炼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身体锻炼原则应贯穿到身体锻炼的全过程,指导身体锻炼过程的各个方面。
自觉积极性原则
是指身体锻炼参加者在充分理解身体锻炼的目的、意义的基础上,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进行身体锻炼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是指在身体锻炼中,要根据锻炼者自身的情况,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既能使身体产生一定的疲劳,又能承受,并能与休息合理地交替。
持续不间断原则
是指锻炼者按预定的锻炼计划,持之以恒,不间断地从事身体锻炼。
针对性原则
是指在身体锻炼过程中,根据锻炼者的个人特点以及季节、地域等客观条件,合理地确定锻炼内容、选择方法手段和安排运动负荷,使之符合实际需要。
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
是指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锻炼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锻炼者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通过身体锻炼,提高锻炼者心理状态的适应能力,在身体锻炼中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心理训练手段,还可改善注意强度,克服情绪紧张等心理障碍,提高具体的心理素质。
健身运动
指为强身健体而从事的身体锻炼。通过锻炼,增强锻炼者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健身运动可根据个人特点和爱好选用锻炼内容,既可采用竞技运动项目,也可采用日常生活中有锻炼价值的动作。
健美运动
指在健身的基础上,为增加身体美感而进行的锻炼。通过练习形成良好的体形和姿态。
医疗体育
又称康复体育,指病患者为了配合治愈某些疾病而进行的身体锻炼。医疗体育的内容,即根据疾病性质相应采取的手段。一般采用动作轻缓、运动负荷较小的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按摩、保健操等。为提高康复效果、缩短疗程而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在医生指导下,按运动处方进行定量锻炼。
矫正体育
指某些人为了弥补身体缺陷或克服功能而进行的身体锻炼。练习内容,应针对身体的特殊性专门安排,如轻度驼背可做脊柱弯曲矫正操,近视眼可通过眼保健操适当恢复视力或控制近视加深。
娱乐体育
指为了丰富生活、调节精神、欢度闲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娱乐体育以消遣、娱乐为目的,内容选择以个人爱好为前提,如游戏、球类活动、郊游、钓鱼、打猎、登高等。
防卫体育
指为提高防身和应变能力而进行的身体锻炼。这种锻炼既可强身,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如摔跤、拳术、擒拿、攀登、爬越以及各种灵敏性、自我保护性的专门练习。
重复锻炼法
是指根据锻炼者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练习条件固定和反复进行,对于间歇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反复练习达到锻炼身体、发展体能、培养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目的。
>> 社区老人健身需求对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江西省体育健身市场的现状与对策 论江西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的发展策略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探讨 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推动社区群众健身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健身指导的可行性研究 江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优化策略 对发展城镇社区体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研究与探索 关于社区体育及全民健身普及状况的调查研究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模式的构建机制研究 武汉市东湖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城乡结合区农民体育健身社区化研究 城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参与式”运营模式研究 社区体育资源优化共享研究 浅谈健身俱乐部对社区体育的影响 全民健身路径设置对社区体育开展的影响 体育舞蹈在社区健身中的应用 关于优化视角下的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 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人民日报,2005-02-20
[3]华景梅,徐祥辉.和谐社会构建视角下的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模式[J].体育科学,2006,(7):
[4]王凯珍.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兼论社区体育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1993
[5]肖淑伦.关于社区体育的几个问题.全国职工体育论文报告会获奖论文,1993
[6]王凯珍.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6):
[7]吕树庭等.社会学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概论[J].体育文史,1993,(3):
[8]任海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组织特征[J].体育与科学,1998,(2)
[9]胡国雄.社区体育概念新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12.
[10]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88
[11]李云林.在浙江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R].
,2006,2
[12]凌翔.上海市郊县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研,1998,3:
[13]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72一74
[14]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94一95
[15]郭亦农等.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因素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0:121
[17]中群众体育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18]王凯珍,李相如.社区体育指导[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37
[19]顾拜旦.体育颂.At:http:///open /milian/tys/tys.htm.
[20]国家体育总局.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At:http:///fsgovout/Web/Article/2005/03/02/0821301382C78768.aspx.
注释: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94一95
2.郭亦农等.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因素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0:121
4.中国群众体育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自从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使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多元文化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利于丰富群众文化教育的内涵与方式,另一方面也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新要求,特别是过去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一定程度制约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面对新的形势与发展趋势,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肩负着新的任务,必须以新的思路和方式开展教育活動,完善教育内容与方式,才能顺应时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1群众艺术教育的重大意义
在多元文化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务是认清当前的文化环境,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思想上充分理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重要性,这样才能做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被提高到了新高度。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生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也指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总的来看,文化代表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国家间的竞争看做是一种文化竞争,因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支柱,没有文化的国家、民族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文化的高度上认识群众文化艺术的意义。众所周知,文化艺术是美育的基本载体,在文化素质与精神素质培养上有着重大作用。从这一点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目的是陶冶人的精神情操,美化人的品格,净化人的身心,提高人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进而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由此可见,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全民素质提高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2现阶段我国群众艺术教育现状及主要问题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经过多年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已经初具规模,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等自成体系,在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上起到了明显作用,尤其是利于激发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人的精神文化世界。但是从实际情况下,现阶段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我国群众文化工作发展。
2.1群众文化艺术淡薄
群众文化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大众文化,离不开社会大众。然而很多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依然是对娱乐活动的简单运用,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缺乏新意。而且,相关部门和领导对群众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群众文化艺术建设比较滞后,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影响力自然不高,很难顺利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
2.2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投入在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中的资金相对匮乏,根本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需求,严重阻碍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一,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系统构建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较低,绝大多数的资金都投入到基础设施等方面;第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本身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有着较大的投资需求。很多人都忽略掉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投资需求,只顾眼前,使群众文化艺术难以形成后续发展力。
2.3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落后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接受教育水平相对不高,很多地方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可以开展教育工作,却难以产生高质量、高效益的工作成果。为此,需要加强对工作者的专业培养。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直接造成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滞后,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出现了组织涣散等情况。
2.4区域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差异性表现突出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联,活跃的经济表现将会带动当地群众文化发展。我国幅员广阔,中东部与西部的经济水平差异明显。中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顺利,形成了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缓慢,相关教育活动没有很好的开展。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区域性差异明显,各地区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问题。
3完善与加强群众艺术教育的相关措施
3.1立足现状,解决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3.1.1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群众文化意识
群众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转变传统不重视、不作为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文化意识,认识到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联系起来,提高群众文化的地位,使相关的教育工作顺利展开。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从小抓、持续性的坚持,有计划性的进行。如,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与学校艺术教育结合起来,使群众文化融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从小培养群众文化意识,使人们潜移默化的形成群众文化意识。或者,结合一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组织“xx歌”、“xx舞”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节,激发人们的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主动的推广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产生良好的体系效应,创造活跃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氛围。
3.1.2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发展
针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中的资金问题,相关领导必须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认识到资金是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为此,适当增加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配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引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积极争取社会资金,逐步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上的资金投入规模,适应群众文化发展的基本需要。
3.1.3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专业化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队伍
专业化师资队伍是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群众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第一,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优选力度,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入职门槛;第二,与相关艺术类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设立群众艺术专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第三,定期进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第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进入群众文化领域,优化从业者整体知识结构。
3.1.4促进群众文化的多元融合,逐步消除区域性差异
对于区域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差异性问题,除了发展区域经济,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外,还能促进各地区的群众文化融合,加大区域之间的群众文化交流,建立更为多元化的群众文化发展形式。例如,实际工作中,从业者可以利用的互联网、多媒体等、电视等宣传各地区的群众文化,组织大家学习,了解不同地区群众文化的特色,进行群众文化融合和创新,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3.2着眼于创新,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方式转变
3.2.1创新群众文化艺术的载体,开展多样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
为实现进一步发展,从业者必须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载体,将教育融合各类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在活动开展动态的教育。如,广场舞、声乐演唱、相声小品创作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動,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能明显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成效。
3.2.2加强艺术辅导,积极宣传群众文化艺术
积极组织讲座、阅览、演出等活动,向人们宣传群众文化艺术,激发人们的群众文化创作与表演。人们有了参与的欲望,才能投身于表演与创作活动,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此外,还要转变传统的教练模式,采用互教互学的教育模式,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互动、化学的氛围下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形成良性的双边互动,优化群众文化教育方式。
3.2.3增强艺术创新精神,创造性的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
群众文化本身是一种艺术活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教育工作也应当如此。所以,从业者们应当增强艺术创新精神,以新的思维方式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相关工作,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开创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如,广场舞一直存在扰民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无限频道播放广场舞音乐,为每一位广场舞者配置无限耳麦,通过无限耳麦接受广场舞音乐。这样一来,解决了广场舞扰民问题,也满足了广场舞爱好者的健身锻炼需求。
4结论
关键词:高水平优势项目 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 互动和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45-01
1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在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长期保持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及优异竞赛成绩的基础上,需充分发挥其优势,开拓广泛的群众性,将其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脱节现象,进行完善整合,使得两者之间相互融洽,共同发展。以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带动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重要基础,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关键支撑,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互推作用。
2 互动和发展的主要表现
2.1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的发展现状
2.1.1 基本概况
我校于2005年获准成立西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由健美操、跆拳道、乒乓球三个优势项目组成,现有高水平运动员近100名,在学校统筹领导下,实行整体管理模式。近年,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不断地在运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竞赛外还涌现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扩大了学校办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极大地推动了校园群众体育文化整体发展。
2.1.2 对外发展现状
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自建队以来,在强大优秀的教练员团队带领下,及我校运动员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多次代表中国、四川省、西华大学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的体育竞赛,为我校争夺荣誉。跆拳道荣获亚洲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团体季军、个人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啦啦操荣获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第六名,健力宝亚运啦啦队选拔赛全国总冠军,先后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表演;乒乓球荣获第十六届、十七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甲组团体冠、亚军。这些都是我校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将其利用与发展对我校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3 对内发展现状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均开有体育教学课程,利用优秀的教师资源培养全体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在学生第二课堂中,学校开展有每年度的校内啦啦操比赛,从中选出一批爱好及优秀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校啦啦队学习和培训;在学生社团中,我校成立有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吸引了大批兴趣爱好者加入;在大型校园活动中,啦啦操和跆拳道也参与其中,将其专业的表演呈现给全体师生;在校园承办跆拳道、啦啦操和乒乓球的全国或省、市的比赛中,吸引了许多师生的关注,等等。但这些都还远远不足,未能全面充分的利用,若借助这些优势将其壮大,必将我校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2.2 互动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对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不足,未充分扮演好示范者和引领者的角色。高水平优势项目在对外运动竞赛中屡次获得突出成绩,但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互动这块却过于缺乏。校内运动竞赛举办过少,高水平优势项目仅有啦啦操在校园内举办每年度的啦啦操比赛,而乒乓球、跆拳道竞赛这块就相对缺乏;高水平优势项目在专业知识和技术传播方面不全面,仅开设有体育教学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通过传统教育教学让学生只能对其有初步认知,未将强大的物质资源合理利用和衔接,对于开展高水平优势项目运动员平日训练和运动竞赛的观摩活动太少,大多数学生对此都处于懵懂状态,并不懂得其内涵和意义;高水平优势项目在校内学生社团中建立有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却还未建有啦啦操协会、健美操协会等学生组织,这说明我们对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识还未完善,不要将其现有资源予以空置;高水平优势项目取得优异成绩后,未做及时和全面的宣传,普通学生对其了解甚少,不曾知晓运动员背后的艰辛和赛场中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的精神,使得彼此间存在距离感;高水平优势项目作为我校最主要的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同时还需要一群强大的拥护者,才能把此元素迅速传播,带动发展。全体师生是主体,只有把主体有效整合,把资源最大化利用,才能实现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快速发展。
2.3 存在不足的原因
我校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已初步渐入发展,但因意识不够强,只能停滞在初级层面,且对于建设其观念还不够深,开展相关活动颇少,普通学生对此兴趣且只持有观望状态。我们要做的是把高水平优势项目深入群众,以学校领导和校园群众文化建设为主要支撑,在思想上突破和转变,使校园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交流畅通。在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因缺乏一种固定规模,无目标无计划,未制定思路清晰的方案和制度,这对其互动与发展有极大地局限性。若有框架,普通学生就能清楚地了解学校对于群众体育文化建设重视程度,这也是开展一系列校园群众体育文化活动重要支撑。而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未能积极地主动地深入群众,这是一种缺憾,若将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利用到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中来,是壮大其发展的丰富资源。
论文关键词:四川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
1 四川省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分析
1.1 四川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经济基础
自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据四川省市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89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0302元 [1]。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有力地保证了全省各项事业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得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消费目标向娱乐、精神消费转移,体育消费也逐年增长。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众多城镇居民特别是体育健身娱乐消费者的一种共识。
1.2 体育消费动机
消费动机是诱发和维持人们进行体育消费以达到个人对体育需求目的的内在动力。体育消费行为则是这种内在动力的结果[2]。通过对四川省各年龄组城镇居民进行体育消费动机调查结果统计发现,四川省城镇居民进行体育消费动机的排序依次为:身心健康动机;休闲娱乐动机;调整心情动机;健美体形动机;社会交往动机;体验乐趣动机。其中,前四项平均选择率达到86.92% 。这一点充分说明城镇居民的思想进步,思维活跃,体育消费动机和态度是积极的,这种积极态度将为全面健身计划实施、参与体育的人口增加及诱发体育消费和促进体育市场发展奠定基础。
1.3 体育健身消费动机水平的比较
四川省城镇居民在体育消费动机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一,男性的休闲娱乐动机和健美体形动机明显高于女性,且消费价值观也存在性别差异。其二,不同年龄群体在健身娱乐消费的金额上明显不同,中青年群体明显高于老年群体,老年群体更讲究消费需求的实效性,他们进行体育消费主要是追求健身效果, 自娱自乐,并不存在多少货币支付行为,而中青年群体既追求健身效果,同时也追求娱乐休闲。其三,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在体育健身娱乐消费价值量上也存在差异。
2 四川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形式与特点分析
从居民的体育消费形式上来看,24~45岁城镇居民消费比例较其他年龄段要高, 首先是体育实物消费,实物型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消耗的实物产品。其次是体育信息消费,是指人们购买体育类期刊、书报或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等所进行的消费,这类消费正逐渐上升。最后一类是观赏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增长较快,消费比例居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运动水平的提高,观赏型消费支出会增大。四川省的体育消费支出从整体排名来看,处于中上水平,高出全国水平,处于西部领先水平[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进一步加大,四川省体育消费市场将会展现出更大的潜力。
3 对四川省体育消费市场发展的思考
3.1 以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选择和能力为立足点开发体育市场调查表明,四川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和消费能力存在明显的消费主体特征,体育论文范文根据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和生活水平消费的城镇居民依其体育消费动机和消费承受能力对体育服务产品消费做出切合实际的选择,因此,开发与之相适宜的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推出符合各类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并根据区域性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体育市场的走势。
3.2 培养体育市场消费主体,强化群众体育消费意识和行为。体育人口、体育消费需求和体育消费水平是决定体育市场大小的三个基本要素,因此,努力培养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积极倡导和鼓励群众进入体育市场参与体育消费。在不断开发多样性体育市场、提高体育物质产品引发居民体育消费欲望的同时,配合各种媒体宣传以强化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和行为。
3.3 加大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力度
体育娱乐健身市场和竞赛表演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市场。重点开发强身健体、欢度余暇、愉悦身心和体育康复等健身保健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也应重点开发那些进入职业化管理且竞技水平高的、观赏性极佳的各类竞赛项目,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发社会体育活动竞赛市场和商业性竞技市场,以高品质服务吸引消费者进入该类体育市场。并且不断完善体育市场体系,加强对体育市场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
4 结论与建议
(1) 四川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使城市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不仅使居民消费支出连年增加,而且有一定剩余,为体育消费奠定一定的基础。
(2) 强身健心、防病治病、休闲娱乐是四川省市城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动机。
(3) 中青年是四川省市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24~45岁居民消费比例较其他年龄段要高。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支出水平从整体排名来看,处于中上水平,高出全国水平,处于西部领先水平。
(4) 四川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发展态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消费和参与消费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5)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加强体育消费的宣传力度,并加强四川省体育娱乐健身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发展,为我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消费条件。
(6) 加强宣传与体育消费引导,引导人们合理支配时间,拉动体育消费。运用价格杠杆,刺激中低收入者体育消费需求,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2008 四川统计年鉴 [M]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06.
[2] 肖沛雄.论体育市场和大众传播[J].体育科学,2001(21) 5-8.
[3] 刘红. 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J] 商场现代化 2008(6.
关键词:自觉锻炼;体育理论;教学探讨
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以及较全面的卫生保健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身体、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上体育实践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的教学、训练以及团体活动等,都能得到事半功倍之效。怎样才能上好体育理论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
二、体育理论论文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
相当部分中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经常干农活,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关节扭伤肿大后,立即揉一揉就会好”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锻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三、讲授所教项目,做到学有所用
我国在很多运动项目上已进入了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体育运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不可少的地位。很多学生希望对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这些运动项目成为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而且还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使学生将来不但能够参加组织比赛,并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体育,带动和促进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到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极书工整,图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史及历史典故,讲解“篮球运动的产生”、 “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五、体育论文结合重大赛事,进行宣传教育
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躁,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躁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博精神。
六、定期进行考核,引起学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