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0 16:24: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第1篇

酒店业需要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

我国的宾馆酒店业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此后一直蓬勃发展至今,现已具有了相当的产业规模。每一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确立了方向和目标之后还应有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并落实到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具体的措施应让每一位员工都清楚了解,真正让其认识到自己在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所有的员工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而要想达成这种共识,依靠的是团队精神和一种不可缺少的企业文化。酒店业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我认为当前“诚信”是最重要的,“诚信”的内涵既是切合实际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因为整个社会都在倡导“诚信”,只有诚信的企业才能获得公认,才会立足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一方面要靠不停地宣讲,使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依靠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定势,形成一种风气。

酒店业需要在管理上提高层次

酒店的员工普遍年轻,多是二十三四岁的青年男女。又大多是职高生。年轻是本钱,可靠吃青春饭又能吃几年呢?他们自己对这点可能认识并不深刻,但是作为酒店的管理方,在用工的同时,是否考虑过员工的自身发展呢?同时,在不少酒店中经验主义盛行,不重视学历教育,与社会脱节。中、高层的管理者基本上都是从这个行业的最基层干起来的,按年龄算一般都是干了10~20年,甚至更长,从前台服务生到主管层,再到经理层,熬的年头越长,经验越丰富。但是因为文化功底差,做起事来并不一定得心应手,缺乏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综合素质不高。全方位的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但目前相当一部分酒店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是各个岗位的职责不明确,工作中有推委现象,例如,有的酒店前台的备用金管理屡屡出错,经常丢钱,错账等,对此必须改进。一是制度要健全,如针对每个岗位应有明确的职位说明书,二是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奖惩分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每月评选最佳员工,动机是好的,但收效甚微,因为没有明确的评选标准,缺乏公平、公正性。三是高度重视培训,加强培训管理。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如对高级员工的培训,应使他们不断接受最新的管理理念,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至于中层管理者,因为他们是中间力量,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要求他们既要有娴熟过硬的业务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协调能力,所以对他们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水平的培训;直接服务于一线的基层人员占酒店人员的近1/2,对他们应加强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岗位培训。超级秘书网

第2篇

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在管理过程中,更多强调某一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领导艺术,而忽视了制度的构建和规范。这样,就导致酒店的发展受领导个人因素的影响很大,如果幸运地遇到了较为开明、能力较强的领导者,酒店就会迎来发展的春天;而如果不幸遇到了思想保守、能力较差的领导者,酒店的发展就会遭遇寒冬,这种管理模式的风险很大,通常很难左右。而西方成熟的管理,更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以良好的制度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这就为酒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2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特定组织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对人力资源实施科学的组织、培训和配置,使人力与物力之间、人力与人力之间,保持恰当合理的配比关系,同时,对该组织人员的精神意识因素和行为模式进行科学的诱导、控制和调配,从而使该组织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确保特定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2.1员工培训

现代意义上的培训,是指酒店雇员通过学习,使自身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不断提升,从而适应现在的或将来的岗位要求。在之前,培训基本上处于不固定的自由发展阶段,每个酒店都会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员工的特点,开展道德、业务培训。但随着人力资源在酒店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培训工作逐步步入正规化。现阶段酒店培训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对象的普遍性。上至领导层,下至一般员工,都会纳入酒店培训的范围,这样有利于酒店员工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与范围广泛相对应的,必然是培训内容的广泛性,涉及生产、销售、行政等各个环节。二是对象的终身性。这既是当代社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也是酒店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酒店的成长壮大,员工不能仅靠在学校受到的书本教育,还应当不断补充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挑战。三是方式的多样性。当下的培训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酒店,还应包括学校、酒店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训系统,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培训,使员工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四是内容的计划性。改变了以往培训“野蛮发展”的阶段,而是专门由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因而,也会有相对稳定且不断增长的培训经费作保障。

2.2薪酬绩效

薪酬是指酒店员工通过付出体力或脑力,而获取相应的物质或非物质的回报。现在的薪酬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物质的,即货币、实物等;二是非物质的,比如良好的办公环境、服务人员的配备,以及因工作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等等。薪酬不仅仅是对自己劳动的补偿,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表明,要想实现有效激励,单纯依靠增加薪金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必须重视激发员工的工作成就感和自尊心。所以,现如今的薪酬激励,不单是指金钱激励,这只是薪酬激励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隐含着成就激励、地位激励,以及发展前景、工作愉悦感、自由度和开放度,等等。激励是管理的核心,而薪酬激励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薪酬激励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好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用不好,就可能会培养员工的逐利心理,这对全身心投入工作是很不利的。

2.3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酒店员工的职业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最为著名的当属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舒伯认为,选择职业生涯的过程其实就是个人不断实现自我概念的过程。每个有着正常智商的人都是具有理性的,这种理性其实就是一种驱动力,它不断推动着个人将自我概念融入工作中,并在工作中更为深刻地理解自我概念,实践自我概念。具体来讲,舒伯认为,每个人在能力、性格、兴趣、需求等问题上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所从事的特定职业。职业和个人之间应当存在较大的自由选择度,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身能力、性格、兴趣和需求的职业,职业应当成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而不是谋求生存的目的。上述个人的特质,包括自身情况,以及对职业生涯的选择,都会随着自身的成长而发生很大变化,但是一般在青少年后期会逐渐稳定和成熟。个人职业生涯选择的过程,也是自我概念在探索、定型、巩固以及衰退的过程。当前,在现实过程中,职业生涯的选择不可能像理想状态那样,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性格、兴趣和需求的事业,在自我和社会之间适当做些妥协也是无奈的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个人在工作中所获取的满意度应当与其体验到的自我概念实现的程度成比例。

3酒店走出人力资源管理困境的对策

3.1通过制度化建设来落实改革与创新

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一个完善的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和酒店发展的速度。一是要立足于现代人力观念,着力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二是健全岗前培训和学习培训终身化制度,不断提高酒店员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将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四是大力培养酒店文化和协作精神,增强员工团队意识,持续不断地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3.2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

现代酒店的管理模式应当是扁平化的结果。在以往多层级式的管理中,酒店领导下达命令,然后逐级传达,基层一线反馈信息,也要逐层上报,层级越多,信息失真越多,这样造成了酒店上层和一线员工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传导机制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对酒店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而,精简中层领导机构,使酒店的组织尽量扁平化,就成为现代酒店管理的一个潮流。酒店组织的扁平化,必然使人力资源主管机构更趋扁平化,这又必然要求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必须要转变角色。以往承担人事管理的部门,只是单纯就管人事而管人事,与酒店战略发展关系不大,相应地,人事管理人员也不大能够站在酒店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现代管理的趋势是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随之也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必须建设成为领导高层决策的参谋部。二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主动剔除在人才观念上的片面化认识,只把人才理解为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其实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工作人员才是酒店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素质高低、工作积极性如何,才是决定酒店发展的根本力量。因而,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及成才观。再者,选拔人才不应当拘泥于学历,还是应当在实践一线中去考察评价人才,真正把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人员选拔到合适岗位,发挥才能。三是要健全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切忌把人才选拔变成领导个人行为。要牢牢把握住发现、开发、聘用、考核等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力求制度化、规范化,给广大员工一个良好的预期,只要努力工作,技能够硬,是金子早晚会发光,一定会得到酒店的重用。

3.3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酒店文化

第3篇

大多数酒店在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工作中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严格的面试、录用测验等来获得求职者的信息,从而判断求职者的技能、知识是否与工作要求相符。但求职者却缺少相关信息来判断自己对所应聘的工作是否满意,是否能胜任其职。大量研究表明,如何在招聘工作中让求职者充分了解所应聘工作的内容,自己在酒店将来可能的发展状况,及所将会面临的困难。将会有助于酒店选择到更为优秀的员工,也有助于坚定其在酒店长期工作和奋斗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酒店应在员工招聘中向求职者全面客观的介绍酒店情况,员工工作的内容、要求,酒店所能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晋升、薪酬、福利等。让求职者有充足的信息来决定自己是否愿意在酒店工作。

二、酒店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

为了减少员工由于技术过时或工作中出现挫折而降低满意度从而导致生产力下降的可能性。酒店应从员工一入店开始就指导员工确定自身的职业目标,帮助其设计个人的成长计划,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酒店可以采用的较为有效的职业生涯开发实践方法来提升员工素质,首先,是重视员工培训,在培训中,抓好岗前培训不仅能够使新员工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而且还能让员工掌握最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其次,是建立店内招聘系统,酒店应采取公开方式如布告牌、组织出版物等向全体员工提供空缺职位的信息,使符合要求的员工有机会参与应征。同时,在酒店职位发生空缺时,首先,应在店内进行公开招聘补充。店内无法补充时,再从店外进行补充。第三,是定期的工作变动,酒店员工特别是服务第一线的员工通常工作比较单一。员工长期从事重复的工作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服务质量也会降低。酒店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安排临时任务等途径变动员工的工作,给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经验,使他们熟悉多样化的工作。最后酒店要为员工提供多种晋升途径,酒店中,服务第一线的员工往往发展前途只有一条,便是提升到管理岗位。尽管不少优秀的服务人员经过培训和锻炼后走上了管理岗位,并且完全能够胜任行政管理。然而,也有不少优秀的服务人员却无法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或者不喜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而服务工作第一线却失去了一批骨干。对此,酒店可为前台服务人员和后台服务人员制定两类不同的晋升制度,并为每个职位设立几个不同的等级。

三、酒店要特别加强与员工沟通,促使员工参与管理

酒店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酒店应为员工营造一种和谐的大家庭气氛,使员工能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管理。作为服务第一线的员工,他们比管理者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和要求,更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必须加强与员工的双向沟通,才能做出更优的决策。管理者可以采用总经理意见箱、总经理接待日、与总经理共进午餐等方式来加强与员工沟通。此外,管理者不仅应加强与企业现有员工之间的沟通,而且也要重视与“跳槽”员工往往比酒店现有员工更能直接、详实的指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酒店还应营造一种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促使员工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国外酒店普遍推行“咖啡小聚”方式,不仅把咖啡应当作员工交流的场所。员工可以在此展开各种讨论,分享工作经验,相互学习。酒店让员工参与管理,可以进一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员工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更清楚的了解管理人员的要求和期望,更愿意和管理人员合作,做好服务工作。

四、酒店要充分发挥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激励作用

1.直接报酬

直接报酬主要指酒店为员工提供的基本工资、加班费、津贴、奖金等。为了提高服务人员的待遇,酒店应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岗职工资制度。岗职工资制是从总经理到员工按决策层、领导层、督导层、服务层分成许多级别,各级别有因技术工种的不同有所不同的工资制度。这样便可以避免单纯按行政级别来划分工资高低,工作多年的服务人员的工资还比不上初出茅庐的管理人员的工资的不合理的现象。酒店还应采用年功序列奖励制度,根据工作年限、贡献大小来给予奖励。此外,酒店还可实施利益共享划,设立职工股,让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分享企业成功的利益。马里奥特公司创始人Marriot便是第一个倡导利润共享计划的人。在九十年代马里奥特酒店每年要拨出约2000多万美元的利润来发给员工。

2.间接报酬

间接报酬主要指员工的福利。现在,酒店大多采用统一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金、带薪假期等福利。事实上,由于员工个性的不同,对各种富。的价值的主管评价是不同的。为了使激励的绩效达到最大,酒店应考虑员工的个人需要,给予员工充分主动权,为员工提供“自助餐”式的福利,由员工自行选择。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便是:酒店为每一个员工建立一个灵活的、规定具体金额的福利消费账目,并为每种福利标明价格。员工可以自行选择福利项目,直到他们账户中的金额用完为止。

3.非金钱性报酬

酒店管理人员应认识到员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精神的需要。因而,管理人员应适当的考虑员工的精神需要,通过各种精神鼓励措施来激励员工,如评选“最佳员工”、授予“XX岗位能手”称号等。管理人员还应注意到:不同的员工的精神满足是不同的。管理人员还应注意到:不同的员工的精神满足是不同的。管理人员应根据员工个人的差别有针对性的采用各种激励手段。如有的员工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酒店可以多组织一些生日聚会、舞会等社交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有的员工希望受人尊敬,拥有较高的威望,酒店可通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来激励他们。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酒店要想真正建立起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管理人员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给予调整。希尔顿曾经说过:“只有快乐的员工才会有快乐的顾客。”酒店管理人员只有本着为员工服务的观点,将员工放在第一位,只有一点一滴地做好“人”的积累,“人”才会真正成为酒店永不枯竭的财富。

【摘要】在酒店管理中,人是第一因素,如何在管理中能把员工放在第一位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酒店员工第一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第4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各大企业也迎来自己的发展良机,这也带动了我国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民以食为天,饭店管理公司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也引来了发展的高峰。随着饭店管理公司的不断扩张和发展,饭店公司公司企业内部的员工数量也开始不断增多,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能够使得到企业员工能够在为实现整个集体的工作目标过程中,不断满足其自身的需要,进而能够激发企业员工本人的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当前我国的饭店公司的企业管理者而言,其应该从我国市场竞争的高度出发,更新企业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思路,而做到其认真研究企业职工的精神以及物质变化需求,而制定相应的企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和以及激励手段,充分调动的饭店管理公司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服务,也为企业的扩张发展奠定基础。

一、饭店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当前的饭店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可以从客观以及主观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就饭店管理公司企业资源管理的客观问题主要指的就是薪酬的分配机制不合理,以及对于人才的重视不够还有绩效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就其主观问题而言,那就是企业的员工劳动的生产率过低以及人才资源管理措施落后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科学,下面就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客观问题

饭店管理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也就是薪酬,绩效管理以及对人才的重视这三个方面:

薪酬分配机制不合理。对于当前我国的饭店管理公司而言,在薪酬制度上普遍执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而不是随着员工的工作职责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也即是在饭店管理公司中基本是以人定岗,这是难以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的要求的,就饭店企业内部的员工分析来看,基本有管理层,后厨,前台,服务员这些部分构成的,现在的饭店管理公司是普遍的重视厨师,对管理层以及前台服务员等等岗位不够重视,这也在薪酬的分配上体现出来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饭店用餐时,追求的不仅仅是口感,而且还有精神的愉悦,这是服务行业也应该重视的。

绩效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饭店管理公司的绩效考核主要是指对企业员工的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考评,对于饭店管理公司而言,在这方面虽然制定各种考核办法,但由于,饭店内部员工工作的复杂性,这使得在进行考评是却是粗略总体评价,而且缺乏科学的考评标尺以及没有具体和细化的评价标准,不仅如此,在考评中,考评人员一般都是凭经验以及平时的印象给予评估缺乏科学的指导这使得绩效管理的体系基本是名存实亡。

对人才的重视不够。由于我国的饭店管理公司的特殊性以及饭店服务行业效益等等问题,使得饭店管理公司一直沿袭几十年来用人的惯例,也即是以亲疏定岗,实行家族式的企业发展道路,这不仅阻塞了人才引进的通道而造成有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难以得到进入企业以及得到重用,不仅如此,饭店管理公司还普遍的存在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缺乏树人意识和战略眼光,对于饭店企业来说,用熟不用生也是很重要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这些弊端使得饭店企业内部的拔尖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二)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观问题

就目前我国的饭店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观问题来看,主要就是员工本身的生产效率低以及企业内部没有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以及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员工劳动生产率低。由于我国是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而我国的饭店管理公司由于属于服务行业,且属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这使得有些稍微上档次的饭店在某些地区存在着自然垄断地位以及先天的市场优势,这使得员工的待遇好,而饭店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低,甚至还出现饭店管理公司劳动力过多以及人浮于事,使得企业的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偏低以及其生产积极性高。

人力资源的管理措施不够先进。目前我国的饭店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来看,基本采用的都是以过去的人事管理措施,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过于形式化,注重于岗位,没有考虑到饭店管理公司本身的劳动复杂性这使得饭店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无法去激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低。由于目前我国的饭店管理公司管理体制以及市场经济等等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我国的目前在饭店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配置上,没有做到合理的人才总体结构。主要表现在:在企业内部的各专业之间的员工素质以及工作的配套设施的分布不平衡,另外,在企业的新型技术岗位方面,如随着社会发展,饭店不再是以做菜做饭为主,开始有了更多相关的饮食产品,这也使得饭店开始引进更多的专业设备,不仅如此,饭店为了加强对饭店整理的管理,开始引入更多的电子先进设备,但就目前饭店的人力资源配置来看,饭店对这些优秀的专业人才极度的缺乏。

二、完善饭店管理公司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方法措施

由以上的现状可知,如果要使得饭店管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对现状的解决就是刻不容缓的,下面就从饭店管理公司的薪酬制度和饭店管理公司的上岗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和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以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几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

(一)饭店管理公司的薪酬制度的改革

在我国当前的饭店管理公司中,其薪酬制度是极为不合理的,其执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对于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而言是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的,因此在对饭店管理公司的薪酬制度而言,首先就应该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而根据当前的我国的社会中先进经济体制中的按劳分配而进行薪酬的划分,从员工的职责以及其承担的责任还有就是其劳动的效益和其劳动的成果而划分出合理符合企业竞争力的薪酬制度,简单的来说,就是不再仅仅以厨师作为重点,在对厨师重点照顾的同时,应该考虑与饭店管理相关的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定,以及与饭店服务质量相关的饭店服务人员的薪酬制定,使得能够激励企业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推动饭店企业公司内部的良性竞争,进而推动饭店的发展。

(二)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对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考评制度的核心部分应该是评定以及测量饭店管理公司员工在其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而且要使得绩效考评结果能够与员工的薪酬福利挂钩,这样科学的考评制度不仅能促进饭店管理公司的民主也会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其工作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饭店企业内部所以员工的考评是,科学的考评制度的制定要注意以下两点:考核指标要量化,也就是客观考核指标为主以及能科学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那就是应该是针对性的以及符合饭店公司内部员工自身工作的特点的考核机制,这才能够做到真正符合企业的科学考核。其三,要据考核结果而给出相应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即能够做出奖惩饭店企业员工的措施和激励饭店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合理的选拨用人制度

随着近年来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饭店管理公司而言,其人力资源的素质也应该要做到符合饭店这种服务行业的本身发展需要,因此在饭店管理公司的各个部门全面的实行竞争上岗以及优胜劣汰的用人和选人制度,这是必然的趋势,同样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

只有这样的选拨用人制度,才能够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够让企业本身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以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具体来说,也就是应该对饭店企业各部门的人员实行考评,在考评的基础上,决定员工的去留。不仅如此,企业还应该加强对饭店发展中各种新型的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从而使得企业形成一种动态的人力资源管理。这种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才能够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规律的需要,也只有这样的机制能够打破了身份界限和开阔选才领域以及增强饭店管理公司发展活力,进而以及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四)培训是提高员工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对于提高员工生产效率而言,培训是主要的手段也是可以达到目的的手段,通过专业的培训可以提高饭店管理公司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企业员工的自信心,能够激励他们取得期望中成功。

对于培训而言,其首要的那就是培训的目的要务实,这就是要求培训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也是能够达到效果的。其次那就是对培训有着全面计划和系统安排,使得能够有广泛的企业员工参与以及必要的反馈和交流。最后,也即是对于员工来说最重要的培训即为对企业的员工的职业生涯开发培训,这种培训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以及能够促进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认识,简单的来说,也就是使得员工能够认清楚自己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能够鼓励和激励饭店员工去终身学习和认真工作,从而使得企业员工自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五)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任何的事企业单位,良好的工作环境都应该是以办公环境以及工作氛围构成,对于饭店也是一样的。办公环境主要指的是,应该具有合适的办公空间以及办公设施,能够达到饭店管理公司企业员工的工作的需要,饭店公司这方面的要求就是能够尽可能的为员工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卫生的工作环境,尤其是对饭店内场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也就是指的是工作地点的良好的氛围,这能够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加的简单以及更加的真诚,有利于工作的展开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饭店管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在平时的管理中,不仅仅要注意对饭店办公环境的建设,还应该注重对饭店工作环境氛围的营造,能够定期的举行一些饭店员工间的交流活动,加强饭店企业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以便工作上互动和互相进步。

三、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旅游专业毕业生;酒店;人力资源管

酒店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酒店是以人为中心的行业,酒店的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大学生员工是知识型员工的代表,是酒店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酒店能有效地吸引旅游专业到酒店就业,能有效地降低旅游专业毕业生员工的离职意愿,成为提高酒店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一)旅游专业毕业的对口就业率低。根据,郭倩倩的研究发现旅游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在旅游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1】。

(二)饭店业缺乏高素质的员工。根据,仇学琴的研究表明,2001-2002年云南省星级饭店员工学历层次专科及以上为37.1%、高中(含同等学力)及其以下占63.9%【2】。

(三)高离职率。根据浙江省饭店协会的《2008浙江饭店白皮书》近5年来酒店业员工离职率分别为25.64%、23.92%、24.2%、22.56%、23.41%,比一般行业5%—10%的员工离职率要高出1—3倍。据其不完全统计杭州市内酒店学生员工三年内离职率高达66.1%,进酒店一年就离职高达48.2%,甚至有些饭店招聘的大学生员工一年内全部离职。【3】

二.问题的原因

(一)薪酬低。据国家统计局《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工资情况统计公报(2009)》了解,2009年餐饮业员工平均年收入为21193元(非私营)和15623元(私营)。为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4.7%,在19个分行业中居倒数第二【4】。

(二)劳动强度大。据笔者对在酒店工作在酒店工作的同学不完全统计,他们一天工作时间是10—14个小时,远远大于国家法定的8小时,且没有节假日(节假日的劳动强度更大)。

(三)酒店的“逆向”选择和淘汰。由于酒店业对员工的隐性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5】,所以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把许多有到酒店就职意愿的旅游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拒之门外。另由于对隐性知识的培训成本高,酒店就采取更方便的方法——挖墙脚,造成了高的离职率。

三.问题建议

(一)在校期间

1.就学校而言。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以案例教学为载体的理论教学;以实习实训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以职业训练为核心的第二课堂【6】。要坚持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把学生培养为适应社会、适应酒店的高素质人才。

2.就酒店而言。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到酒店中兼职,为酒店发展储存人才。

3.就学生本人而言。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学会热情待人的处事方法;善于人际沟通、善于学习。总之要不放过充实自己的每一次机会,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酒店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实习期间

1.就酒店而言。在安排工作岗位时,应尽量考虑实习生的能力、综合素质、心理状态,因人设岗。对实习生的进行必要的培训。让实习生充满自信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使他们能在工作中感到成功、成长的快乐,提高成就感【7】。酒店要支付给实习生合理的薪酬;要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关心和帮助实习生【8】。

2.就学生本人而言。要通过建立同事、师徒、上下级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资源。通过具体的工作,了解酒店的经营模式、总体规划;学习到各种工作技巧;丰富酒店工作经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要以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员工,而不是酒店实习生。

3.就学校而言。要尽量选择高星级酒店为实习合作单位,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10】。

(三)正式上岗期间

1.就酒店而言。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更好更快的融入酒店;尽可能通过内部提拔,争强员工的积极性,留住大学生员工;尽可能使员工感到公平,这不仅仅是工资的公平,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公平、提拔机会的公平;合理工作安排,由于酒店行业的特殊性,员工工作时间和个人生理与家庭需要之间产生一定矛盾和冲突,导致员工工作压力较大,这也是员工离职率高主要原因之一【9】。

2.就大学员工而言。要干一行,爱一行;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回报酒店、回报社会;积极为酒店发展献言献策;不仅仅把酒店当做工资的来源,还要把酒店当做家来热爱。

3.就社会而言。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到酒店工作,对到酒店工作的提供政策(如户籍、劳动、人事等)支持。

四.结论

要解决教育和行业需求不适应,学校与酒店人才供需错位现象,不仅需要我们高校的努力,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更需要酒店的努力。只有高校、学生、酒店、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国酒店业和旅游高等教育稳定的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倩倩,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8(3),p65-71

[2]罗明义,旅游管理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6,P59-67

浙江饭店协会,2008浙江饭店业白皮书[M],2008

第6篇

(一)缺少完善、严谨的成本管理体系。

多数酒店从经营初期就没有制定成本预算指标,也不下达消耗定额,或者制定的成本预算指标很笼统,成本管理粗放,缺乏科学、合理、完整、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另外,还有很多酒店企业没有制定采购成本预算、餐饮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餐饮成本率、每间客房消耗定额、各部门的物料消耗定额等,更不用说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和利润预算表了。

(二)成本管理意识落后。

1.缺乏成本意识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企业管理方式粗放,成本管理范围狭窄,酒店仅将成本管理的范围限定在直接的生产过程即对客服务过程中,而对供应及销售环节考虑不多,对酒店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2.创新思维缺乏,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未能充分贯彻实施。酒店行业成本控制仍停留在一般的介绍和阐述层次,未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框架,基层员工对成本管理的制度重视程度不够。

(三)成本管理对象片面。

多数酒店仍将成本管理局限于传统的简单、狭窄的模式之内,只是把材料费、人工费等有形的、短期的成本项目确定为其成本管理的对象,而对时间成本、信誉成本等无形的、长期的项目缺乏考虑,导致成本管理对象的残缺化和片面化,忽视潜在的损失。

(四)成本管理的人员素质降低。

酒店的财务人员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人员,其对成本管理成效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许多酒店中,财务人员地位较低,无法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仅作为后勤人员,对企酒店成本事前、事中控制只是空谈。

二、解决酒店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引进完善、严谨的成本管理体系。

现代酒店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突破将传统成本管理局限在微观层面下的现状,把重心转向酒店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通过对内部物资流程、外部采购模式、服务产品定位、财务运作模式、竞争对手及市场环境等的成本分析,有利于酒店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酒店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酒店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酒店整体经济效益。

(二)更新成本观念,合理设置机构。

采购部门与库房应直属财务部,财务部又由财务总监直接分管,这样便于财务总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降低酒店的经营成本,及时调整采购的品种及其比重,防止滥用资金和积压物资。这样做会有以下优点:

第一,有利于酒店采购成本的控制。采购成本一般由采购部与财务部共同调查确认,对任何一项采购申请单,一定要充分调查,实行货比三家,最后由财务总监统筹决定。

第二,有利于调控餐饮成本率。餐饮成本率高低、如何变化与采购部进货价格的变化关系密切,如果餐饮成本率发生异常,财务部就可以立即做出反应,一是分析存货周转率是否有异常、库存数量是否科学;二是分析采购成本是否合理,必要时可减少采购品种和数量,从而将采购价格和餐饮成本率调整到适当的水平。

(三)制定成本预算,明确对象和内容。

成本预算是成本管理控制的具体量化表现。只有对每一项成本项目制定科学、合理、完整、细化的指标,并且对此进行考核,成本控制才有了现实意义。制定成本预算时,要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针对性、执行性、挑战性等等原则,若指标过于苛刻,实践中便无法完成,也就失去了努力的动力;若指标订立的过于宽松,很容易实现,那也失去了控制的意义。

(四)建立科学、细化的成本考核指标。

可以参考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结合本酒店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成本费用、预算管理体系。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科学、细化的成本核算管理目标的定位主要还是追求成本的持续降低。

(五)调动酒店员工积极性,提高人员素质。

酒店的成本管理是需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才能完成的。优秀的员工是服务型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应发挥员工参与管理和主观能动性,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增强员工工作满意度和敬业精神,激励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