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5: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气候学家根据多年观测认为,地球表面温度在过去几年的确在持续升高。
按照他们编制的计算机模型,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大气层中直接接触地球表面的部分,即对流层的温度,也应该随着地表温度持续逐渐升高。但实际上,无论探测气球还是卫星观测自1970年以来,对流层温度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赤道区域对流层温度还有过降低的情况。数据之间的这种矛盾,使很多人开始怀疑究竟是否真的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最近一期的《科学》杂志刊出了三篇论文,试图解决这一困扰气候学家多年的问题。
首份论文称,过去40年中,全球各地的气候观测站固定每两日一次,在格林威治时间正午和午夜12点分别释放探测气球,收集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数据。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探测气球使用的无线测温设备存在种种技术误差,造成观测数据的系统性偏差。因此,气候学家往往会对气球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修正。但问题是,过去使用的这套修正值本身也存在误差,存在矫正过度的问题;也就是说,经过数据矫正之后的大气温度数据有可能被显著低估了。
第二份论文则称,过去20年来,卫星观测数据主要是对安装在卫星上的微波探测器收集对流层发出的微波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的。但问题是,卫星探测方式是从外向内穿过整个大气层探测对流层微波信号的。探测器接收到信号后,首先需要对平流层信号的干扰做出修正,但检测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温度数据值还是会比对流层表面的实际温度低。
第三份论文也支持前两组研究的结论,即之所以出现计算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大气观测结果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于收集和计算数据体系本身出现系统偏差所致。因此,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确实不可掉以轻心。
克隆狗第一次成功《时代》周刊2005年8月15日8月初,韩国首尔大学兽医学院黄禹锡教授及其课题组培育出的世界上第一条克隆狗Snuppy公开露面。这个名字取自“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国立首尔大学)和“puppy”(小狗)。
狗是目前科学家公认最难克隆的动物。自1996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埃安维尔穆特博士课题组克隆出第一只绵羊“多利”后,各国科学家接连克隆出了老鼠、奶牛、山羊、猪、兔、猫、骡子、马及人类干细胞胚胎,但没有人成功完成过克隆狗。包括美国加州基因存储与克隆公司(Genetic Savings & Clone)七年来斥资1900万美元一直努力的克隆狗试验,也未取得成功。
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克隆狗的最大困难是收集卵子。几乎所有的动物是在成熟阶段排卵受精,只有狗是在未成熟阶段排卵,而且体外培养狗的体细胞的克隆过程难度非常大。另外,狗每年一般只有两次,具有非常特殊的繁殖生理学特征。
论文关键词:气候变暖,碳汇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由此而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并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此国际社会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围绕缓解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国际社会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讨和协调行动,并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92年6月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立,专门负责各国的工业温室气体的清单调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UNFCCC)于1994年3月正式生效后。但由于在关键性“承诺”条款的内容上存在模糊性,使得在UNFCCC框架下的法律实施和执行都存在诸多的问题。
在1997年12月11日,国际社会根据公平原则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通过了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京都议定书》的通过使世界各国在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中国也于1998年签署了该协议。《京都议定书》第一期将于2012年到期,在2009年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京都议定书》未来的发展令人担忧。
1.2 研究意义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国度排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为70%左右,比国际水平的27%高43个百分点。据估算,2000年—2008年,中国一次性能源总消费量累计183.3亿吨标准煤,总排放二氧化碳累计450.4亿吨碳当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碳排量较大的国家之一。
尽管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期的行动中,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强制性的减排任务,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将继续增加,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制约作用凸显。
1.3 碳汇及碳汇项目概述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之首,而人类社会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则是气候变暖的根源。因此,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的手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排放源;二是增加吸收汇。
根据议定书中的定义,源是指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森林能清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属于碳吸收汇,简称碳汇论文下载。①
碳汇项目是指通过造林从而恢复森林植被,以吸收、固定大气中的CO2气候变暖,以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缓解气候变化。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机制,即排放贸易( ET)、联合履约(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排放贸易( ET)是指已经达到减排目标的发达国家把温室气体排放权卖给其他发达国家;联合履约(JI)是指发达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共同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将获得的减排额度相互转让;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通过开展项目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将项目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完成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①
2 现状分析
2.1 主要推动力
中国开展碳汇项目的主要推动力有两个:
第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变,再加上我国巨大且持续增长的人口规模,使我国面临者庞大的能源和资源需求。根据我国“多煤、少气、少油”的资源禀赋,形成了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我国面临着排放总量增加、生态破坏范围扩大以及能源供需矛盾严峻等严重问题,已经危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来自国际社会要求履行减排义务的巨大压力,中国必须做好迎接后京都时代挑战的准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估计,2001年—2008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为12.28%,总量从27亿吨提高到70亿吨,累计排放量为415亿吨。[1]中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趋势显示中国必须在减排上作出努力。国际上,美国、日本及欧盟等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面临着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艰巨发展任务,承受着国际上要求减排的巨大压力,因此需要在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之间寻找平衡。从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技术水平较低上看,目前中国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与发达国家开展碳汇合作项目的代价较低。
2.2 优势分析
(一) 稳定的政治环境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CDM项目的实施需要合作双方国家政府部门的认可和保证,包括国家CDM项目活动运行规则和程序的确定、项目的审核批准,以及邀请公约缔约方大会指定的独立经营实体对CDM项目进行和个性认定和减排量核实、证明等。一个国家只有政治、经济环境稳定,才能够保证CDM项目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保障项目细节的具体实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都非常稳定,具有实施碳汇项目所需要的稳定、可靠的社会制度保障。
(二)中国森林发展空间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我国森林碳吸收情况进行了比较精确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森林表现为碳的净吸收汇。2004年—2008年进行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表明: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2054.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比五年前第六次森林资源普查时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15个百分点。②根绝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目标,预计到2020年,新增森林面积296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4%以上;到2050年,新增森林面积469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我国森林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国开展碳汇项目有着资源优势。
(三)有利的技术合作环境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这使我国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引进技术的机会增多、成本减少。目前,中国和欧盟之间已签署《中欧关于气候变化的共同宣言》,美国也发起《亚太地区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等多边合作,均是基于低碳技术的国际合作。
另一方面,经过中国过去30多年的造林和护林活动,目前可供造林和急需护林的地方多为条件极差的华北西北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河谷地区以及石质山区,这些地方的造林和护林存在着较大的技术瓶颈,急需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2.3 存在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在开展碳汇合作项目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如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市场机制不完善气候变暖,而碳汇项目本身对我国新能源项目发展也存在一定制约的因素。
(一)市场不完善
从市场边界角度看,碳汇项目的交易开展市场属于国际市场,目前碳汇交易的双方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碳汇的交易市场过大,导致市场交易参与者获得信息的成本过高,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又存在较大的信息技术水平差距,进一步推高了信息获得成本。
从市场机制来看,由于碳汇交易市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都不能充分体现,交易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必然会损害居于不利地位一方的利益。中国目前在碳汇交易市场上属于供给方,处于不利地位,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二)发达国家走减排捷径,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允许发达国家把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的净排放量作为本国的减排量,这个规定使得发达国家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大打折扣。对发达国家而言,在发展新能源、减少石油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等方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代价很高,很可能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很多发达国家通过植树造林护林等碳汇项目于发展中国家合作。我国也成为开展这个项目的重要发展中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发达国家对投入成本较高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合作项目的实施,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对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的技术引进,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目前,对中国来讲,一方面通过CDM项目合作的大都是在森林碳汇方面,对中国走节能减排的实质作用有局限;另一方面中国对新能源等技术的引进仍是走商业途径,代价较高,这打打增加了新能源研发的成本。
(三)公众对开展碳汇项目的作用不大
目前,在中国,公众对全球气候变暖很关注,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主动意识更没有渠道参与到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二氧化碳减排的公共事务中论文下载。中国目前有2000多家环保非政府组织,但是大多处于自发、松散和各自为战的状态,徘徊在体制之外。碳汇合作项目一般都由政府部门负责,造林护林一般涉及到的是国有林区,民间资本并未进入,所以公众与环保非政府组织虽有满腔热情,但对于碳汇合作项目开展所起到的作用不大。
3 对策分析
3.1 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碳汇项目顺利交易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
首先,根据碳汇交易市场的边界建立一个统一的碳汇供需信息库,充分收集信息,提供给交易需求各方,减少交易双方寻求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还要提升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减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需要从引进技术和培养专业人才两方面入手;
其次,完善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避免价格长期偏离价值,在定价方面要充分考虑国际市场上的供需情况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等问题。
3.2 继续碳汇合作项目的同时,走开发新能源之路
碳汇合作项目是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的一个捷径,但是对目前中国来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节能减排任务基本上是从增加吸收汇方面完成。所以,在今后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碳汇项目仍是中国节能减排的重点。
在继续开展碳汇项目的同时,也要从减少排放源方面进行研究开发气候变暖,积极发展水能、风能、核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如在农村可以开展沼气项目,在城市可以通过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标准,发展绿色建筑,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对节能建材的研究开发给予支持。
3.3提高森林碳汇容量的“外延”和“内涵”
碳汇项目的开展是以森林作为依托的,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之以前有利很大的提高,这都得益于我国的造林护林运动。在新的形势下,要保障碳汇项目的顺利进行,仍需做到:
首先,在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导下,继续进行造林护林工程,弥补长期以来森林资源过度耗费所造成的碳汇缺口。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现一个显著增长趋势,但是要达到我国林业发展战略制定的目标,仍需要更加努力。这是从“外延”提高森林碳汇容量。
其次,提高森林碳汇容量的“内涵”,即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我国大多数森林资源的质量较低,固碳能力较弱。大力培育碳汇林和生物质能源林,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能力;同时要抓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森林资源的损失。
4 结论
本文对中国开展碳汇合作项目进行了分析,中国有开展碳汇国际合作的先天优势,如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碳汇交易市场的不完善。 总的来说我国在进行碳汇国际合作上有巨大的潜力,我国也成为重要的碳汇交易的供应方。但是在继续进行碳汇国际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大力度进行风能、水能、核电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从根本上走上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①此段文字来源于《京都议定书》
①三种机制的概念来自于《京都议定书》
②数据来源于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低碳生活
在最近几年,全球的气候,一下子变暖了许多。秋天要等到10月份才到,夏天4月份就开始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原来,是人类自己闯的祸。
21世纪,人类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使我们的地球逐渐变成一个热球。也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二氧化碳,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造成的。二氧化碳。现在全球汽车越来越多,地球也就越来越糟。我们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恶劣。
二是家庭电器,夏天天气炎热,在家吹空调成了人们的一大爱好之一。可是空调会向外排放大量的甲烷气体,还会浪费电。所以要尽量少用空调或不用空调。
最后一点是:保护水资源。在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是水,可是能喝的却只有百分之二是淡水。动物和植物都需要淡水。动物的生物链严重破坏。水成了问题,人们就大量开发矿物质,燃烧出了C02气体严重破坏臭氧层。南极和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洞。这样下来的话,人类的生活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这样下去,太阳就会直直射入南北极,冰川就会融化。然后,陆地变少,人类也就少了。如果我们不保护,总有一天我们人类会从这个星球上消失的。我们可以从低碳开始:一、少买衣服,二、不吃牛排,三、要住小房子,四、绿色出行,这几个方面做起。然我们共创美好的家园吧!
坪山中心小学
刘然,男,湖南常德人,现任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
摘 要: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方向和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整合生态环境各主要部分,谋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这其中,气候问题一直是全球热议的中心问题,“气候”正在脱离原有的狭隘的生态和社会建设层面,逐渐与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方向和角度,即气候政治。本文通过对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刘然教授的采访,总结概括了若干问答内容,以解释气候政治的独特内涵及影响意义。
关键词:气候政治;生态政治;气候外交;生态政府
曹:刘教授您好,很荣幸能跟您探讨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问题。
刘:你好。
曹:当今世界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工业革命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另一方面,它衍生出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文化特质,特别是在对待环境问题上的行为和态度,给全世界带来了无法愈合的破坏。气候的破坏直接导致生态的失衡,并且会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您是生态政治方面的专家,在去年的五月初,您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德国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首届中德学术高层论坛”,并提交了《用中国传统政治学的概念分析生态环境自主治理的可行性》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已经由《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刊出。那么您如何看待此次论坛?另外,您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该如何去理解气候变化呢?
刘:此次能够就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参加中德高峰论坛,我感到非常荣幸。不仅能够与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对于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学者参与到全球气候分析与治理的体系中来,我感到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这次会议让我们中外学者齐聚一堂,畅谈气候变化的感想和体会,不仅对于学术的交流和融合有很大的助力,更对气候问题全球治理的未来充满信心。我所提交的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从中国传统道家的生态思想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为例,结合西方公共产品理论,阐释论证了文化构建在生态环境自主治理中可发挥的效用,着重强调民间组织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有机会我们可以详细交流一下这次会议的成果。
如果要从纯粹自然地理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气候变化,就你所知我还称不上是专家。但是我们研究政治的,有必要从政治科学的视角去认识气候变化。我们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我想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主题更多的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气候变化的三个表现:全球气候变暖、酸雨以及臭氧层破坏,而全球气候变暖更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这也是全球变暖主要的元凶。它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冰川消融、极端气候、粮食减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等问题,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曹:“生态政治”这个概念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可,它所强调的政治视角下的生态化建设,符合当前世界的生态现实。气候问题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世界都在寻求可行的解决路径,各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中的主张和做法也可以反映其观念上的差异。您认为气候变化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确实,生态政治这个概念已经在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研究。但是有些学者将生态政治等同于绿色政治或政治生态,在我看来这是有待商榷的。绿色政治是西方绿党、绿色社会政治运动以及绿色政治思想有机统一的总称,国内相关的绿色政治一说,只是在其意义上的引申和拓展。而政治生态,从“感性”方面来说,它是指某单位、某区域、某国家政治活动及社会政治生活出现的一种有序或无序的现象。从“理性”方面来说,则是指影响政治体系运转的内外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现象。因此,我认为,政治生态是政治的一种运行的氛围,比如政治民主、行政自觉、政治参与都是政治生态的具体表现。一句话来说,政治生态是一种政治运行环境。但是生态政治跟政治生态有很大的差异,它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和立场去分析具体的生态行为以及影响,这是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情况下,对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衍生出来的具体学术分支,并快速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成为很多西方国家逐渐引以重视的一种政治思想。气候政治正是生态政治的更为微观的表现和反映。
谈到气候对政治的影响,我们首先来搞清楚气候政治是什么。从学理上说,气候政治是面对这个具有强大外溢效应和市场失灵特征的大气世界,人们用了20年时间试图学会在一个越来越热的世界里相互依存。但这显然并不容易,气候变化,已经从一个科学问题演变为了政治问题,叫做气候政治。我们接下来谈下气候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金融 银行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为了全面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1997年的一个重要法律文件《京都议定书》,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义务首先由发达国家去承担,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2012年以后,在去承担节能减排方面的相关义务;(2)国际贸易减排的机制(IET),联合履行的机制(JI)和清洁发展的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对温室气体进行减排的三大种机制。
低碳经济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项重要举措,备受全球关注,一并达成共识。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低碳经济的特性体现为较低排放、较低污染、较低消耗和较高效益、较高效能以及较高效率。国际社会将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转型发展的基本途径,低碳经济也是工农业文明后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进步标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在发展经济中必须选择低碳经济这种形式。金融与低碳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作用甚重,发展低碳经济必然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支持,低碳金融产品的开发、低碳金融制度的完善创新等将会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低碳金融毫无疑问将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一次重要的理论成效。
低碳金融是指与低碳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环保)相关的不同种类的金融交易活动和金融制度创新,其内容主要有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投资和交易。低碳金融的不断推进,促成低碳金融长效完善制度,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业的主要动力的银行,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保护环境,敢于创新,积极发展低碳金融。
一、国内银行业开展低碳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分析
低碳金融,顾名思义也被称为“绿色金融”。低碳金融泛指低碳与金融的交融,即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服务,内容包含碳排放权交易及其相关的如银行信贷等等。所以银行的重要意义在低碳金融中得到非常充分的体现。2009年刘明康提出,两个重要的成分需要银行去发挥:一个是实行推广低碳金融的观念,二是努力去创新低碳金融相关的业务。2010年马骁说,虽然对于低碳金融,银行试图在发挥一些些的作用和措施,然而仍然没有发挥到实质的程度,很难对金融机构造成影响。
银行作为低碳金融开展的主力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经济转型发展、银行业的转型发展、民生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充分发挥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低碳金融发展势在必行。
(一)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伴随经济增长背后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低碳口号,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思路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实施的节能减排任务工作,遏制高耗能、高污染投资,发展低污染、低耗能投资,优化资源配置,这些都需要金融手段的支持。低碳金融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低碳金融是银行业发展的一大创新
低碳金融是银行业发展自我、应对现代复杂经济形势的自主选择,是实现银行业有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型的最佳路径。开发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相关配套设施不可避免地需要研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融资方式,而低碳金融的提出正合时宜,延伸了金融创新的创新空间。低碳金融也推动了银行业的转型发展,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三)低碳金融是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银行的社会责任不仅表现为缴纳税收和创造利润,进行慈善捐助,更表现在通过自身的银行业服务特别是信贷,向那些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益的环境友好型企业或者项目发放贷款,优化信贷资金配置,达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双重功效。低碳金融是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银行业通过低碳金融服务和业务创新,既可以达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实现自身的企业价值。2008年,兴业银行率先公开宣布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全国首家、全球第三十六家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机构,也成为了低碳金融的先行者。
二、国内银行业开展低碳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
(一)低碳金融得到银行业普遍认同
赤道原则,国际大多金融机构遵循建立推行的,它的依据是世界金融银行及公司相关的规则,主要是评判、估测以及管理各项融资服务中的相关社会和环境风险的一项标准,旨在管理和发展与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作为用来规范银行业项目投融资的赤道原则目标是对银行企业项目在投融资时,综合评判、考察此项投融资对环境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为了在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的运行。赤道原则为金融机构的融资提供了行业标准,已成为国际惯例。赤道原则适用于全球各个项目资金总成本超过1000万美元的所有新项目融资和因扩充、改建对环境或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原有项目。赤道原则的意义在于把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和项目融资具体化,为银行信贷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准则。截止2006年,位于世界各地的90%以上的金融机构在利用《赤道原则》进行全球的项目投融资业务。联合国大力倡导各国开展低碳金融的相关立法。
我国第一家赤道原则使用的兴业银行,在2009年,在项目融资服务上兴业银行为扩大福建华电永安发电,赤道原则遍布全世界69家的金融机构,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85﹪是其提供的。
(二)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
我国当前的低碳金融以绿色信贷为主,主要开发一系列相关的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项目,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扩张。绿色信贷为转变银行信贷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绿色信贷主要依赖于银行,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进行大量的积极探索和大胆的实践。到2009年末尾,兴业银行总计总计发放了金额高达165.83亿元、共计223笔的节能减排的贷款项目。兴业银行在绿色信贷说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银行业的低碳金融创新
一段时间内,快速发展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断出现与低碳金融相关的金融创新项目,包括各种产品创新、融资服务以及其他金融服务。
在2007年,中国银行有了“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理财产品,随后深圳发展银行也推出了。2010年4月8日,《中国光大银行碳中和服务协议》是北京环交所与光大银行签订。同时,私募基金和我国信托公司在低碳金融相关义务进行开拓。在信贷中为了应对金融环境类风险,在积极支持低碳金融相关类的融资项目,国际银行开展了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对“双高”项目减少贷款,同时严格检测环境风险。
三、国内银行业开展低碳金融业务的不足
(一)我国低碳金融的政策法律支持不足
就目前而言,我国低碳经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政府对于低碳金融的关注日益增强,然而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没有成型,信贷投融资和税收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服务的不完善,不能够达到为低碳金融发展的投融资提供宽松的政策支撑。
(二)我国的低碳金融服务业务的准备不足
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低碳金融尚处于初级阶段,金融业特别是银行类的利润幅度、利益空间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没有优良合理的安排好银行业的人员分配、公司治理、机构配备的各方面的情况。低碳金融业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成套的风险包括社会风险、环境风险、科技力量风险、国内市场化的风险及一切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
(三)金融业特别是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比重仍小
目前,在绿色信贷方面,中国主要倚重的是绿色信贷银行公司,很大范围的体现在银行上。银行不断提高的绿色信贷利益在银行业的信贷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依然是较低的,导致此结果的原因是绿色信贷所需要的外部环境的不乐观。目前绿色信贷仍然较模糊,银行业金融机构缺少专业的相关人员,绿色信贷的产业项目标准和指导目录仍然不明确,无法去制定金融机构内部的考核评定办法和无法细则化。
四、国内银行业发展低碳金融的完善建议
(一)加快建立与低碳金融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金融企业的相关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没有制定出来相关的法律法规。就目前而言,我国低碳经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政府对于低碳金融的关注日益增强,然而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没有成型,信贷投融资和税收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服务的不完善,不能够达到为低碳金融发展的投融资提供宽松的政策支撑。我国虽然大力宣传赤道原则,但是效果欠佳,金融企业对此回应甚少。所以,建立健全的低碳金融法律法规,明确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使之体系化是当务之急。在现在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贷款人的相关义务,科学审慎的评判金融企业的环境社会问题。同时,对社会环境的评估报告去参照赤道原则做出相应的更改。
(二)完善低碳金融投资市场体系
低碳金融业务要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现在,银行业的产品相似和一些规则制度的相近,银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活力不足,银行准入的不完善,在市场竞争中让银行之间竞争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推动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显然是力不从心。经理人市场竞争机制在推动低碳金融发展中的意义得到证实。低碳金融投资市场体系的完善对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发挥着重要积极地作用,低碳金融普遍得到公众的认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需要建立完善的低碳金融投资市场体系。
(三)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绿色信贷的推动
关键词:气候变暖;淡水养殖;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67
1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广东气候变暖现象未能例外
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物理基础》及决策者摘要,根据报告,“气候系统暖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相对于1961―1990年,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85℃。”。我国的《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显示,从1909―2011年的一百多年历史来看,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0.9~1.5℃。《报告》预测,到本世纪末,中国仍将持续增温、降水变多、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广东省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近50a来广东省平均气温震荡上升,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其中珠三角地区的气温增速达到每10a0.3℃。
2 气候变暖对广东淡水养殖的影响
广东省水库池塘众多,淡水养殖业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 2015年广东省淡水产品395.74万t,增长2.6%。淡水养殖已成为广东大农业的主导产业。伴随着广东气候的变暖,通过大气环流、降水分配、水温等的改变而影响到渔业生产的稳定、渔业病害等许多方面。
2.1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淡水养殖业损失惨重
世界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曾经指出,气候变暖将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气象灾害更加频繁发生。陈新光等分析了近10a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广州市出现了极端性的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秋冬干旱、严重“龙舟水”、灰霾等气候事件[1]。由于近些年来气候变暖,广东这个地处亚热带的省份大面积养殖了一些暖水性鱼类,同时多年的暖冬,让众多水产养殖户缺失防冻害的意识。一般暖水性鱼类生长的水温在10~12℃以上,罗非鱼在水温8℃以下就会被冻死,大多数鱼类在10℃以下就会被冻死。遇到极端寒冷天气,就会造成重大损失,例如2008年一场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让广东成为重灾区,罗非鱼、鲮鱼、淡水白鲳、南美白对虾等暖水性鱼类受到了惨重的打击。广东省受灾面积11.79万hm2,损失水产品产量23.9万t,渔业经济损失达21.8亿元。
2.2 气候变暖导致水温升高,水产频繁发生病害
随着气候变暖,淡水温度升高,有利于原本生活于较高环境温度中的水生动物和病原的入侵。鱼类免疫反应等生理机能直接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小范围变化可改变鱼的代谢和生理机能,水温高于或低于生理适宜水温都会造成鱼类应激,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发病。受暖冬影响,水塘中的一些病菌和寄生物等会在冬季存活下来,细菌、真菌的繁殖时间相对缩短,病原的种群数量增加,造成水塘严重污染而不利于水产养殖[2]。病菌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的,往往在高温环境下也能够生存,甚至一些病菌在气温的持续偏高的环境下,还会促使其繁殖的速度加快,加之冬季的水环境温度升高,在捕捞的时候,使得养殖物挣扎而使得体表的鳞片脱落而导致其受伤,如果水体环境已经遭到了污染,这些受过伤的养殖物就容易被污染物所感染而患病,并在水环境中传播、扩散。
3 气候持续变暖情形下淡水养殖的对策措施
3.1 对淡水养殖环境加以改善
宏观的角度而言,面对气候持续变暖的环境现象,要避免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淡水养殖的经济损失严重,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养殖环境。而改善淡水养殖环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要做好规划工作,包括渔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标准高,而且更多地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将水产养殖示范区建立起来是非常必要的[3]。通过建设示范区而不断积累经验,将成功的经验向周边环境扩散,以发挥辐射效应,起到带动作用。具体而言,可以启动“三改”措施,将浅水塘改为深水塘;小水塘改为大水塘;死水塘改为活水塘。注意做好水塘的日常管理工作,不仅要及时将水塘中的污泥清除,而且还要做好护坡固岸工作,以避免水塘中的水渗漏,还可以防止水塘外的水流入到水塘中。要求水塘周围的水系要保持畅通,以使得水塘中所养殖的各种生物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微观的角度而言,水塘养殖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要使其发挥生态效益。水塘养殖要做好清塘工作,并对水塘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日常的水塘管理工作中,可以使用漂白粉或者生石灰对水塘进行消毒处理,对放养的生物,也要做好消毒工作,以避免由于外源性病菌而引发污染。如果在水塘中所养殖的是虾、鳖或者是螃蟹,就要在水塘中养殖一些水藻等等,放养一些螺蛳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起到为水塘遮蔽阳光并降低水塘温度的作用,而且这些水藻和螺蛳还可以作为养植物的食物,同时起到了水体净化的作用。
3.2 采取科学有效的水体病菌的预防措施
处于持续高温环境下,各种病菌会大量繁殖,特别是寄生虫会寄生在养殖物的体表或者是身体内而引发病症。为了避免类似的状况发生,就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当处于高温环境中,水体就出现严重的分层现象,即水体的上层与下层不在对流,而使得下层的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使得各种有害物质被分解出来,包括二氧化氮、硫化氢、氨气等,导致水体的下层长期处于缺氧状态[4]。此时,可以采用底质改良剂将水体的下层的环境进行改善,同时增氧剂投入,或者使用增氧机对水体的下层增氧。处于夏季的高温环境下,还可以向水塘中泼洒一些化学药物,在高温环境下药效会增加,可以避免水塘的水体发生变化而使得水体的缺氧状态严重,同时还可以预防病菌大量繁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淡水养殖业是环境温度持续升高的现象,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别是由于负面影响而导致淡水养殖在经济上受损。这就需要对气候持续变暖对淡水养殖的影响以充分认识,并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新光,潘蔚娟,张江勇,罗晓玲.气候显著变暖使广州极端气候事件增多[J].2007,29(2):24-25.
[2]中国环保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35-141.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情境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18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地理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地理审美情趣,爱国爱乡的情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全球意识及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等。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细化。作为一种体验性目标的培养,地理课程标准把它按体验的层次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层次: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基于此,笔者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从三个方面谈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一、创设情境,增强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需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去实现。地理典型情境通常具有“美、趣、智”的特色,不仅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更可使其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教师应选择恰当的素材,努力创设新颖性、时代性、实用性的情境;及时把握情境设计的时机和切入点,真正发挥地理情境的感染作用。可以借助故事、问题、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如播放电影《后天》中冰盖断裂、龙卷风等壮观的场面及展示美丽岛国图瓦卢的图片,通过多感官的刺激,触动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把静态的文字、图片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实现图文声像并茂,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
二、开展探究,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并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课堂上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探究,能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鉴别和评价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发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露。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师生心灵沟通,分享彼此的见解、情感和理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达成共鸣。在探究过程中师生互动讨论,了解学生探究地理问题上的态度和努力,拓展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途径,使学生在习得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如根据不同时间、空间气候变化的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释气候变化的特点,说明气候变化的原因。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利于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时,可将学生分为4个组(生态环境组、自然灾害组、农业生产组、人类健康组)分别探究,每个小组再分正方(谈利)和反方(谈弊)进行答辩,以培养学生探索地理奥秘,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然后可以从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角度让学生展开联想:“全球真的变暖了吗?气候变暖是福还是祸?减缓气候变暖有哪些措施?”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忧患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三、重视实践,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阵地,实现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可通过撰写小论文、开展主题班会、结合有关环境日进行宣传等方式,使学生将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如地理调查活动、野外考察、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亲近自然、社会,亲自感受和体验地理现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充分施展个性、展示奇妙的创造,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将意识转变为行动,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法;低碳经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转变
低碳经济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工业化时期出现新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模式可以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能源,并且具有清洁、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特点。发展低碳经济,其主要是为了能够解决全球出现的气候变暖现象以及自然资源浪费的现象,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对能源的使用机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不但可以有效的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同时也能够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在这期间,也会影响到国际经济法中的一些相关法律制度,并且对国际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国际经济法能够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适当地进行改革,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一、低碳经济贸易与国际贸易法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前,无论是从国际上来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上来看,都在为缓解全球变暖这一现象不断进行经济体制上的变革,从此也不难得出,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政策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衡量低碳经济的标准也越来越多,例如碳足迹、碳标签等等。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法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大潮,也积极地参与到变革的潮流中来。碳标签的对低碳环境的衡量,是一种新型标注形式,它是将所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投入使用的这个阶段内,所排出的碳量标注出来。然而,碳足迹则是通过它的大小,来体现产品在整个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碳足迹越大说明碳排放量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全球变暖的现象就会越明显,自然,对人们生活的危害也就越严重。
(二)低碳贸易与自由贸易化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的贸易交流应该是自由平等并且没有任何歧视的。但是,受到低碳贸易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国家之间自由贸易往来的进程。碳标签的出现影响了非关税贸易的政策,成为了在贸易之间经济自由往来的障碍。由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在测量碳足迹的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所以,就必须要从发达国家中花费大量的资金去购买测量碳足迹的技术,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成本上的优势。同时,发达国家也在利用各国之间技术上的差异,在用自身高端的科技来压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正常往来,在破坏国际自由贸易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上的歧视。
(三)国际贸易法的变革
近年来,国际贸易正在逐渐向低碳贸易、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在低碳理念与国际贸易自由往来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可以利用国际贸易法来进行调节,但是,在国际贸易法进行调节工作时,也需要自身的不断变革与进步。首先,在制定《京都议定书》以后,明确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对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所应该履行的责任。并且,一些发达国家也不能利用各种手段来对高端的环保技术进行垄断,发达国家有义务将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传授给发达国家,实现国家之间共同拥有,并且共同建造低碳环保的经济局势。第二,发达国家应该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低碳经济贸易的标准,给发展中国家留有一些能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促进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进程,让低碳经济逐渐转变为国际间进行贸易交流的核心。
二、跨国低碳经济投资与国际投资法
跨国的低碳经济贸易可以在向国际上其它国家进行资金投资的时候,利用低碳经济的投资方式,这样的投资方式,无论是在针对本国对外投资还是国外对内投资上,都会达到良好的投资效果。目前,就碳投资的热点话题而言,这种投资方式主要是侧重于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生态能源的保护和一些环保产品的制造。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投资法产生的影响,就拿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随着大量的三资企业加入中国市场,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企业大多都是以产品加工的贸易为主,然而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特点正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加之我国是贸易大国,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国家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在国际投资法当中,各国的国内立法也被包含在其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严格控制碳排放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也不断地出台各种相应的法律制度以及管理手段。例如,碳排放的交易机制、单独的碳税收取制度以及对一些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企业进行整改,甚至对一些问题严重的企业进行取缔等等。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实行低碳经济方面就仍需加强,并且改变以往的投资方式以及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渠道,同时,也要对那些在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企业在进驻本国市场时提高入驻的标准。其一,禁止发达国家中带有高碳排放量的企业进驻到本国市场,从源头上控制碳污染转移的现象发生。其二,鼓励那些具有清洁环保能源、低碳排放量的企业进驻本国市场。其三,加大自身的科技水平,研发新型环保的低碳能源,与此同时,也要创新思维,多方引进对本国低碳经济有益的外资企业,让它们融入到本国市场的发展中来,并且能够互相交流制造新能源的研发技术以及使用方法,共同努力减轻经济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
在低碳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国际的投资法也在发生着变革。这种经济模式以及理念上的转变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以往的、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也控制了在进行对外贸易往来时所带来的碳污染,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除此以外,国际投资法的改变,也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绿色、健康,改变了发达国家将碳污染排放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三、低碳经济对国际税法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发生变化,向发展低碳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国际税法势必会受到全球经济变化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中,它们会为了发展低碳经济,降低对产生化石能源的需求标准,与此同时,也会将国内的碳排放量企业进行重新的分配,把碳排放集中区域的一些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此来减轻国内的碳排放压力。同时,也加强了国家之间工业生产的技术交流,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在企业转移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些国际上的税收问题。然而,在国内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针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例如征税、补贴等等,这些政策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国内的税收问题带来影响。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税法也随着这种经济体制的形成,依据生态能源、自然资源、碳排放量等因素制定了碳税率以及纳税种类,并且,一些与之相关的税法内容也依据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做了进一步调整。碳税率通过对一些碳排放量高的企业区提高税率,以此来抑制这些企业的碳排放量,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四、低碳经济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
在《京都议定书》中已经规定了为碳排放提供的交易市场体制,分别为国际排放交易、联合机制、清洁发展等。其中国际排放交易主要是指在一些发达国家之间针对碳排放的制定机构要求进行碳经济的发展,实现节能减排。联合机制则是指发达国家之间互相进行技术上的交流或者碳排放量的分担来降低碳排放量。清洁发展,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正在发展中的国家,通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的帮助,来使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能够完成节能减排的工作,改善整个节能环保工作的流程,改进降低碳排放量的技术。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逐渐形成,在国际金融上对于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金融市场也在发生的转变,各项金融法律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中。
当前,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这种经济形式也在逐渐促使国际经济体制向环保、循环经济迈进,金融的投资方向也更加注重于发展低碳排放、清洁新型能源。在投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受到新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国际金融无论是从法制上还是从市场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变化也使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士乐于投资一些低碳环保的企业,银行也发行了一系列的碳经济衍生品,比如碳期货、碳证券、碳基金等。在国际低碳经济的市场当中,银行具有对碳经济信贷资金的约束以及配属的责任,其中碳基金就是整个金融交易中的主体,它承担着一定的金融价值,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碳金融与国际金融之间的结合也会越来越密切,这样一来,相应的国际法律也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乡土素材;地理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乡土地理素材在地理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新课改大潮下,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发挥乡土地理素材的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乡土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乡土素材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
高中教材必修①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的‘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给刚刚进入高中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对于刚进入高中------初中地理知识薄弱且空间想象能力有限的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会使他们对地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我们就要想办法利用乡土地理素材,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感性化,以便于学生理解。比如,我们在学习太阳辐射及太阳高度角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在白天时影子的变化来理解这一概念;再结合本地广泛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除了太阳高度角外,还有气候、地貌等因素。这样既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了,同时也让同学们意识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二)乡土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地理教材中的某些素材对于我们边远地区的学生来说的确有点遥不可及,这时如果将其换成本地的地理素材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比如必修②中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农业区位选择因素及其变化时,如果只用教材上的素材就会让学生觉得乏味,而结合本地农业的发展和变化,尤其近年来兵团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三师各农牧团场的巨大变化来讲,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其中的原因,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事实证明,最终的教学效果要比其他形式的课堂效果要好。
(三)乡土素材可以增强学生珍爱家乡的情感
由于现在大多数的高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她)们做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大多漠不关心,更不用说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有多么了解,有多么热爱了,地理教学尤其是其中的乡土地理知识刚好可以填补这块空白。我们可以利用本地(南疆)近几年的一些现象:比如冬天越来越暖和、降水的变率越来越大,夏天越来越炎热,以及2009年以来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的洪水和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等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气候的变化及其影响就在我们身边,明了这些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使学生们树立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以减弱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展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讨论会;利用本地由于随着人口的增多、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事实,让学生们懂得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使同学们逐步形成保护家乡乃至全球环境的观念。
二、乡土素材的运用
乡土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利用好本地的乡土素材呢?这无疑是我们每一个地理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而且要想真正让乡土素材在地理教学中发挥优势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南疆乡土素材及其运用
在南疆这片广袤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地理素材,比如戈壁、绿洲、荒漠、原始胡杨林、唐王城古迹、化石沟、图木舒克历史博物馆等,在讲述相关知识时便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也可以在学过后让学生自己去看看。还有代表着新疆维吾尔族风情的特色民居、清真寺等等。把相关素材在人教版必修③第二章《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的教学中有机结合进去效果非常好,在学习选修模块《旅游地理》时,可以巧妙地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乡土地理素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讲述、去讨论、去分析,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结论,再举一反三,以此类推,效果明显。
(二)南疆特色乡土地理素材的运用
其实南疆有着很丰富的乡土地理素材,以本学校所在的喀什地区农三师小海子垦区为例,小海子垦区是一个特色农业非常有名的地方:棉花、西瓜种植、苹果、梨、油桃、红枣、巴达木栽培、葡萄种植等并在形成其独特的文化积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农三师的棉花品牌,闻名国内,本地的学校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素材,以这一典型的特色农业优势,去分析其发展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成为学生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的优秀素材。在这方面我们试着组织学生在假期对棉花生产等特色乡土素材进行了调查,学生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调查成果,并且还请农业技术方面专家就棉花生产方面做过一次报告,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过程肯定要比老师在课堂上干巴巴地讲其他地区的农业模式效果要好,而且学生们对此也非常感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实际上,任何一个地区可以挖掘的有价值的乡土素材都是很丰富的,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尤其是新课改后的地理教学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资源的数量,而在于我们如何把有限的最具代表性的乡土素材用得精、用得巧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挖掘并发挥好乡土素材对于充实中学地理教材、活跃地理教学以及在新课改的形式下,体现课改理念、实现素质教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材的灵活性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把本地区丰富的有特色的乡土素材有效地应用在地理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地理教学更具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究性,使地理教学更加生机盎然,为新课改的推进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