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程伦理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1: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程伦理教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工程伦理教育论文

第1篇

在20世界60年代工程管理专业出现,部分留美人士以及工程经济专家在我国开办了技术经济学科,在开办该学科的同时,将技术活动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在1963年到1998年间,我国高校本科先后经历了四次修订,不仅将原先的基本建设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建筑管理工程进行整合,并且还使原先的学科内容进行创新改革。本科与专科的工程管理学生需要具备对投资经济理论与知识有所掌握的能力,对工程管理理论方法掌握的能力,对各种项目建设政策、法规有所了解的能力,对国内外工程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发展现象了解的能力;具备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能力等。因此,可以将工程管理学科进行准确定位,使其在研究中能够涉及到计划、组织以及指挥、控制等管理问题。

二、对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的分析

(一)工程管理学科教育发展的主线

1、学校教育。达瓦•纽曼教授曾说过,社会在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非常多,如果仅需要社会科学或者工科,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本质上而言,在工程管理教育出现在高校之后,世界各个地区的大学先后对工程管理学科进行设立。

2、培训。现如今,校外培训是当前最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它是集现代教育与终身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当工程师离开学校踏入社会之后,单位没有办法对工程师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了解,并且企业在发展中没有特定的管理场所对员工进行培训与教育。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各类培训机构出现。

(二)在工程管理学科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管理学科教育中,其存在的问题非常多,比如像工程管理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工程管理学科的教育方法如何,工程管理学科的侧重点是什么,工程管理学科教育中如何形成统一、协调。问题一需求是工程管理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在国外诸多教授的研究中,可以得知,需求主要是指市场需求与城府研究需求,是根据相关需求所制定的,每一位教授在进行研究中都认为需求的原则不会发生改变,并且问题的本质藏于深层次之中,其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追不上需求的发展变化。问题二工程管理学科教育四平台:法律平台:工程发生当地或关联地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经济平台:主要包括了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会计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公司理财以及保险等。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了管理学、市场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以及运筹学等。技术平台:主要是指在某一个专业范围内工程师所具有的基础结构,这个专业领域的范围比较大们可以是电力,也可以是化工。问题三在我国这个问题极为突出。大学各相关专业课程间的课时安排比例不尽合理,文科类课程课时较多,而专业课课时比例则偏低。在我国各大高校之中,周学时数与年学实数相较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的差异,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忙则应付考试这,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第2篇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其优势在于让学生以主动、团队合作、课程与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学习方式,获取与工程实践相关的知识与能力。CDIO培养大纲将工科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4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只有把知识、能力、社会需求融合起来,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科知识和社会需要为依托,整合课程组织结构,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CDIO工程教育以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为主线,提炼出项目开发经历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4个主要环节,培养学生系统开发的能力[3-4]。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基本原则是落实“做中学”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它体现了现代工程师所应具备的服务于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的全过程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

2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改革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1)学生分组,导入项目。课程教学以项目导入的方式开始,首先鼓励学生搜集编译基础理论和技术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成功案例;其次引导学生搜集开源的编译工具,按照支持的源语言和语法分析方法分类。以上两项前期工作对应CDIO模式的构思部分,需明确客户的需求,考虑技术、企业战略和制度等因素,不断改进概念、技术和商业计划。项目的最终目标是用C语言编写一个PL/0语言处理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项目计划书,划分项目的功能模块;指定各个模块的负责人,模拟实际项目开发,进行分工协作。2)案例驱动,模仿提升。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充分体现“做中学”,以“项目案例”为载体组织整个教学过程,以案例开发过程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启发式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要为学生构建项目开发的情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缺少自主训练和探索,虽然通过了课程考核,但是实际只了解到一些基本概念和零碎的知识断点,不具备运用所学原理和技术进行编译器开发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编译系统的技能,我们将编译原理的学习过程分为模仿和提升两个阶段。(1)模仿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以PL/0语言处理系统为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算法,激发学生兴趣。项目开发分为8项子任务,这些任务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1:安装测试用C语言实现的PL/0语言处理系统;完成PL/0语言语法的EBNF描述。任务2:PL/0编译程序中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和实现。任务3:PL/0编译程序中语法分析程序的设计和实现;自顶向下递归调用子程序的方法。任务4:PL/0编译程序中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任务5:PL/0编译程序中符号表的设计与实现。任务6:PL/0编译程序中运行时的存储组织。任务7:PL/0编译程序中的目标代码生成。任务8:PL/0编译程序各阶段整合运行,编写PL/0语言使用说明书。教师可展示用C语言实现的案例,要求学生模仿整个实现过程,用Java语言再次实现PL/0语言处理系统。学生则通过此案例,模拟项目开发全过程。(2)提升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习编译器开发的流程,学会运用编译技术进行项目开发。本阶段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编译器程序设计提高。定义一个待实现的源语言,如PL/0语言的扩充或者C语言的一个子集,要求学生用C或者Java实现编译程序。步骤2:编译技术扩展。引导学生学习面向对象语言编译技术,如收集整理开源编译器GCC的资料,描述GCC的总体结构、编译流程、代码组织。步骤3:编译器实用工具。引导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编译器及其工具的应用开发,包括C和Java编译器开发。步骤4:项目实训。引导学生利用编译技术进行项目开发,如设计开发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评分系统、基于语法分析技术的企业名称识别算法、基于语义分析的数据驱动型漏洞检测方法、编译原理在通信协议转换中的应用、编译原理在反病毒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等。3)开放资源,自主协作。CDIO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重视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发挥团队的力量,协同工作完成任务。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和协作学习要求教师提供充分的网络资源。在教学中,课程组搜集整理了国内外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资源,整理了各种实用编程语言及其表示规则,设计了适合学生需要的“做中学”项目和任务,并在课程的教学网络平台共享,通过开放资源和自主协作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开展学习讨论,用课外学习弥补课程学时的不足;通过课外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现、自由探索”,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并参与项目组的学习和研讨活动,让个人融入项目团队,提升整个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4)考核评价,多点多面。CDIO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考核评价要兼顾这种特性。所谓多点主要是指编译原理具有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因此对知识点的考核应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为目的,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查。教师可通过查看学习记录、平时作业和练习情况,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小组活动记录,查看学生在项目组讨论中的活跃度,了解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考核学生的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所谓多面主要是指编译原理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多面性,因此考核评价方式要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多个层面开展。教师可通过对项目构思与设计展示、子项目实施情况、项目汇报与答辩、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评价等多种方式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个人自身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设计项目和开发系统能力。

3CDIO模式编译原理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目前,从事编译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教师不多,有编译器开发经验的教师比较缺乏。编译原理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奇缺。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工程学院制定政策,资助并鼓励青年教师进入相关企业与工程师合作解决实践中的技术难题。同时,湖北工程学院每年派出专业课青年教师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进修深造。通过这两个途径,学校可以解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2)学生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问题。毕业生就业难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性人才短缺问题一直是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共同的困扰。学生综合能力是就业成败的关键因素,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化工程应用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希望为解决这种困扰提供帮助。湖北工程学院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合作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湖北工程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获得教育部批准。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学院已经与国内10余家IT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层面深化,操作方案细化,实现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 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人文素质教育可行性方式

先生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他告诉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是培养和谐的人――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现今,我国高校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上,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则相对薄弱,往往由学校划定专门的机构或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相关素质。其实,人文素质教育不是单凭某一门课、某一个机构或某个老师就能完成的,它应该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而专业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观上师生都很重视,客观上这些课程有相对较多的课时量,因此,把专业课的课堂作为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其优势毋庸置疑。

1.在理工科专业课课堂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将人文知识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给理工科的自然科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一定难度。但“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文明,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本身,还在于让学生了解这种结晶当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说,离开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而离开科学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造就的同样也只能算是一种并不丰满的人文素质[1]。自然科学与人文素质的紧密联系告诉我们,在理工科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2.在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

笔者从2005年开始尝试在课堂上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些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是如何将专业课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

2.1就地取材,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内涵。

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学科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记住的。在讲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时,笔者谈到微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谈到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辛勤付出,并针对一些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谈了这样一个观点: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一些是知名的,但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知名的科学家、工程师身上往往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而更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们也同样值得我们敬仰。从专业学科中挖掘出的人文内涵,使人文素质教育尤为深刻具体。

2.2博览群书,找学科间的交叉点。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学生的知识面十分广博。教师如果仅仅只是加强专业知识的钻研,就可能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适当涉足其他学科领域会对教学甚至科研大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人文学科和本学科的交叉点,教师适当引申,不仅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例如:在广泛的阅读中,笔者发现《周易》中蕴涵二进制思想,然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该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和一些自己的看法,后来很自然地将其引用到《数字电子线路》课程“数制与编码”章节的教学中,使课堂增色不少,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申,和学生谈起《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人文精神。

2.3关注时事,找时事和专业知识的交叉点。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或多或少地会给我们一些人文方面的启示。因此,教师应关注时事,找到时事和专业知识的交叉点,在课堂上自然引出并加以引申,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例如:在《电子测量与仪器》的课程教学中,谈到“深空探测技术”,笔者很自然地引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探月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这些举世瞩目成绩的取得是我国科技进步与发展的象征,这无疑会增加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谈到“传感技术”时,举例引出“汶川”地震中使用的“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设备,然后给学生谈在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事迹、谈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责任感。

2.4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引导。

在专业课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地,因为学生亲身的体验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其认识上的内化,促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试验教学中,笔者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学生挫败感教育、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4.1加强学生挫败感教育

很多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历练,心理比较脆弱,这对他们的发展不利。在实践中经历挫败,在挫败后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利用实验本身对学生进行挫败历练外,笔者有时会在实验准备阶段随机地给一些组的实验设备配上若干接触不良的导线或信号线,让学生在反复的测试、调试中经历挫折和失败后再体会成功后的喜悦,从而磨砺学生的心性,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

2.4.2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培养

在社会中,人不可避免要与他人接触,在工作中,更是需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在实验教学中一般采取分组实验,一是实验的需要,二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处理好和他人合作的关系。

2.4.3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结语

将人文教育寓于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教师要注重把握实质,不拘泥于形式,不急功近利,针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见缝插针。在这整个过程中,理工科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是关键。

第4篇

1)专业能力目标:具有选择合成用原料、溶剂、催化剂能力;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的合成路线设计和评价能力;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的合成步骤设计能力;常规实验室设备操作能力;优化实验条件的能力;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产品生产和DCS操作;能拟定操作规程和拟定事故处理预案;具有一般事故处理的能力。2)方法能力目标:具有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具有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外文资料的阅读能力;通过自学获取新技术的自我更新能力;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行业国内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评估工作结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3)社会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协商能力;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遵守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2教学模式的设计

2.1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

精细合成技术采用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与企业实际相似的学习情境(项目)中设置若干工作任务及工作程序化。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所需的获取信息、设计方案、制定操作规程、操作等完整实践过程,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运行中,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以研究性、实践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形式。教师的作用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与组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监控(激励、答疑、纠错)、评估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2.2教学做一体化

设计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场景,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形成“学做合一”,以“做”为主的课程整合模式。课程所在的实训场所是开放式教学的实训中心,为方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形式,它集理论知识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学习、训练为一体,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指导,小组讨论协作为一体,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实训的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3教学内容的设计

3.1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与精细化学品合成岗位的工艺技术骨干进行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的研讨,确定了精细化学品合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以项目组合作形式,参与产品的开发合成;能够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宜的原料,设计出不同的合成路线;确定最佳合成路线并进行实验室合成和反应条件的优化;能够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磺化、硝化、氧化等反应系统的工艺操作;能够使用实验室常规设备和反应设备及其辅助工具;能够按照事故处理预案解决工艺操作中存在的一般故障;能够遵守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根据规定使用和处理使用过的原料;充分重视操作质量,实施过程控制,检查评价自身的工作过程和成果;适应团队工作,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与协调。

3.2教学内容的设计

针对以上分析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项目),以实际的工作任务内容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学习情境设计以产品的合成技术为载体,以产品的开发流程为主线。根据精细化学品合成涉及的典型合成技术,如卤化、磺化、硝化、烃化、酰化、还原、氧化、氨解、重氮化、水解、缩合等,选择7个具体产品为学习情境,按照产品的开发流程,原料的选择-产品的合成路线设计-合成路线评价-产品的合成-设备操作和工艺参数控制-产品分离-产品分析-成本核算的流程重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完整的产品合成的工作过程使学生掌握精细合成技术的实际应用、产品的开发过程和反应参数调节。每个学习情景都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下设若干工作任务。实现了传统学科体系的解构与工作过程系统化知识的重构,体现工程教育特色,学生也真正体验了工程师的职业生涯经历。学习情境的安排不仅基于工作过程,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

3.3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

每个工作任务主要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估。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为:学生接受工作任务→学生进行课外查资料,合作(分组)策划项目完成的途径,包括产品合成路线选择、实施任务的材料和器材、工作流程、工作时间等→教师在了解学生项目策划情况下进行评议→学生修订后,按企业要求交项目负责人(教师)审核批准→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训练→记录工作状况、数据、训练中出现的事故及处理方法→教师将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研究、讨论和总结→实训结束后,由学生进行清场,组长(学生)检查,项目负责人(教师)抽查→学生撰写项目报告→教师批改→对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学生,予以纠正。

4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根本途径。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引导文法、头脑风暴法、演讲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六步法教学中的运用。

5教学手段的设计

1)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每个项目实施中,教师的讲解、学生方案的演示、讨论和工艺流程的展示等均采用多媒体,既生动又可以节省黑板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2)充分利用仿真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可利用仿真技术开发与生产装置逼真的学习仿真系统,学员不出校门,就能了解实际生产设备,并能进行产品生产工艺操作,包括开车、停车、模拟事故并进行事故处理、优化工艺操作条件等,学员可反复练习。在练习操作的同时又可熟悉工艺流程、操作规程、控制方案、正常工况的工艺参数范围等知识。3)通过课程网站建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通过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拓展了课程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空间。

6考核方法的设计

以多元化的考核形式来满足社会对学生能力的多元化需求,科学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了较完善的评分体系。课程的考核分为终结性评价(占30%)和过程性评价(占70%)两部分。过程性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包括学习态度(占10%)、小组成员自评互评(占10%)、操作考核(占30%)、结果考核(占20%)等多种形式,全面、科学地考核学生专业能力掌握、理论知识应用、团队协作精神、计划和决策能力、完成工作任务质量、自我学习能力等多元能力。终结性评价以三个主题(工艺路线评价、合成路线设计、安全操作知识,各占10%)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安全环保的掌握。

7结束语

第5篇

成功的定义很多,例如成就功业或事业;成就的功业,既成之功;事情获得预期的结果;成效,收获等。成功也指在不侵犯他人的权利的前提下,从生活中获取自己想要的成就的过程。成功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一种境界。对于社会,创造除了一定的社会财富与精神财富,那么对于这个社会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对于个人,只要你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潜力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成功的范围很广,关键在于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成功并不能仅仅只用成绩来进行衡量。学习知识衡量成功的一个方面,每一个人都有其自己的闪光之处,当将自己的闪光之处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成功;学习中的一个小小的进步也是一种成功。当踏入社会后能够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在学习上的成功并不一定是成绩名列前茅,当每一次考试的时候成绩比前一次有所提升就是一种成功。在生活中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对于他们一些非常尊重的人,他们能够做些什么,可从给他们带来的帮助来看,私服对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是否在这些方面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在体育课中,对于某些体质较差的学生,他们无法立刻就能达标,但是只要他们能朝着目标努力前进,并且每一次都有进步,那么他们就是成功的。对于中学生来说有进步就是成功。成功也许就是平凡人的自我满足和心灵充实,还有小小的成就感吧。乐观地面对困难,积极地行动,人在地上行走,心在天上观望,这又何尝不是成功的人生。

二、体育课中对学生的成功感培养

追求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的动机趋向。顾明远教授在《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一文中指出:我赞成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教育,让学生学到实在的知识,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启迪。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程的实施要依托教学过程,而教和学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评价是这一过程的关键。然而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是,在体育教育中重视技术的传授和学生体质的改善,轻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感需求、意志品质等诸多方面的培养。接下来就主要探讨对学生的成功感的培养。

(一)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和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对中学生来说,要完成学习科学文化,攀登科学高峰的任务,成为本世纪杰出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曲折和失败,如果缺乏坚强意志是很难达到成功彼岸。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不免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浮华和躁动,通过调查、观察,大部分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缺乏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不思进取的竞争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差,在学习生活中形成了“强迫式”的社会现象,给中学教育带来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升。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细微的量变到比较显著的质变的过程。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总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式上升的。可根据活动的素材,充分挖掘其中潜在的心理素质教育因素,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如从“背摔”的体育游戏入手,教育学生要学会信任他人,应该做一个心胸宽广、乐观开朗的人;又如,在“模拟盲人行走”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盲人生活的艰辛,引导学生要乐于助人,珍惜生活。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成功观念。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跳马,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也常常会体现出来。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及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二)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是成功的重要规律之一。自信心培养是对学生成功心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激发运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尽可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才能,体验运动的乐趣,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如在进行耐久跑训练时,把学生带出运动场在校园内按选定的路线进行自然地形跑,并鼓励学生说:这样既锻炼了身体,还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因而,在某种条件下就会产生自信心不强的现象。在体育活动中胜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是经常出现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遭受挫折和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分析失败原因,利用“降低动作难度──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技术动作”模式,使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如单杠教学,初中学生过去没有学过,教学中把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由易到难,加强辅助练习,逐步完成组合动作。

(三)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是存在各种个体差异的,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抓住契机进行指导,对于不善于交往、胆怯、怕羞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可多安排他们参加跨栏、跳高、单杠等活动,培养勇气,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对于性格内向,甚至孤僻的学生,则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促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合作,锻炼交往能力。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渴望,例如跳高教学中,如果用同一高度要求每个学生完成练习,就可能使一部分较弱的学生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利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设置不同的高度,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每当前一练习成功完成,学生就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就能使学生以更大的愿望和意志力去完成下一个练习任务,用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四)激励性评价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热情的鼓励来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这不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质疑与探索。但是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不能仅仅是以“对”或“好”作简单的评判。如果激励性评价方式的方式过于单调,则会使得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评价要恰如其分,有礼有节,否则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在体育课中许多学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是关注动作练习的成功与失败,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这时教师就应运用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安全感,获得情感的补偿,获得自信的力量,获得取胜的勇气。不管学生是否最后达到了要求,只要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就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他的成功。而这种情况只有在激励性评价中才能够体现。

第6篇

1.1来源复杂,个体差异大

(1)基础参差不齐,个体的差异大。远程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在入学时的基础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远程教育的学生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在这些学生中有些是高考落榜的学生,有些学生是中专和技校的毕业生,还有的是为了能够多掌握一项职业技能的大专学生,同时这些学生在年龄阶层的跨度也非常大,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在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上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差异,年纪比较大的学生在学习的自信息和耐力上都要差一些。

(2)学习需求多样化,社交需求不容忽视。一些国外的著名学者指出,在成人的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所学的知识必须是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更好的得以应用的,成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其需求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些人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有的是为了找工作,有的是为了交朋友,这些需求当中,交友的需求呈现出非常强烈的上升趋势。

1.2文化基础不同,功利化明显

(1)文化基础不同。远程教育的学生在文化基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其学习的能力也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其中,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学生会养成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同时还能在课下认真复习上课所学的知识,这样学习效果也更好,而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需要在教学管理者的督促之下被动的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这样也会使得学习效率较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2)学习目的功利化。对于一些在职人员而言他们要展开学习活动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得更高的学历证书,从而也为自己在职业选择中获得更多的优势,这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而满足学习者功利化的要求也成为了当今很多人学习的主要目的,这种学习动机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沉下心来,学习时的自我约束力也比较差,这也使得学习失去了其本来应该有的功能。

2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的现状

2.1师生关系紧张,母校意识淡薄

在远程教育当中教师通过行为和言语上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少的,所以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少的,因此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当前社会中的一些商业化的模式也影响到了远程教育,而学生交纳学费,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将这种方式当成是一种商业交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非常强的母校意识,甚至还会和教师产生激烈的矛盾和争吵,这也使得师生关系日益紧张起来。

2.2对学生的支持和服务不到位

通常我们所说的获得支持的远程学习就是每一个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中都能够得到其需要的服务,同时该服务也应该是教师应该主动向学生提供其需要的服务,在服务和教学等方面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予以提升,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远程教育学生所得到的服务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加强和改进,否则学生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大。

3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

3.1制度保障

将“以学生满意为目标”作为学校的首要目标,提出“让学校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专门成立学生工作处,每年召开学生工作会议并表彰先进,并制定一系列制度,确保了“思政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1)经费保障制度。为配合“思政导师制”,学校除了每月给思政导师发放导师津贴外,还专门划拨学费收入的2%作为活动经费,鼓励学生开展各类活动,从经费上保障了思政导师工作的顺利开展。

(2)思政导师工作职责。思政导师的工作职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指导学生实现人生愿望;定期开展班级活动,增进相互了解;研究探讨远程开放教育思政工作的方法。(3)思政导师考核制度。思政导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政治坚定、品德高尚、业务娴熟、治学严谨、教学科研水平高、对学生热情、有爱心和责任心。学校制定思政导师考核制度,并由专人负责落实,每年进行考核、评优。

3.2增强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降低辍学率

(1)招生服务。这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预期,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做好规划。同时,让学习者体会到远程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充分认识作为成人学习者更应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白顺利通过学业同样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及时调整好工作、学习和家庭三者的关系。

(2)导学服务。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的现状,学校非常重视学习方法及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通过网络优势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分层次教学,将面授与网上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利用课程讨论区答疑解惑,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用各种方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功利价值人本价值

高校成人教育主要是指由普通高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体系中,高校成人教育是一个最有影响力的不易替代的中坚力量,其社会功利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社会客观环境的作用,在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在较长一段时间和较大层面上存在着功利性教育走向,影响着人们对高校成人教育本体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功能意义的发挥。高校成人教育应当发挥自身价值,更好地追求培养人才的价值意义。

一、高校成人教育功利性的含义

高校成人教育的功利性是指高校成人教育的功效和利益性意义。高校成人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为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而实施的一种与穷国办大教育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形式,它是高校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起来的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更丰富更灵活的部分,也是我国成人教育体系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共毕业本科和专科生一千多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人数累计已经超过二千万人,非学历培训工作也开始向建立岗位培训体系制度的阶段发展,高校成人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高校成人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显示出了深远的功利性意义。

从教育学原理来分析,高校成人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调整社会结构和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前者主要通过改变受教育者社会集团的归属和重组社会结构来实现的,后者则是通过学校与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互换与成人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的整合来实现的。高校成人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传播和培育人们的进取、公正和民主意识与团结、协作和奋斗精神,进而提高民族素质,维护社会秩序;高校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是通过培训劳动者而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和智力资源的保障,同时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其提高经济收人和社会经济地位川;高校成人教育由于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而又面向全社会成员,因而也承载着传递和创新社会文化的功能。高校主要以扩大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通过在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生产技能和适应能力,拓宽求业渠道,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社会成员扩大自身价值和优化职业生涯创造条件。普通高校发展成人教育是解决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实现社会功能的内在要求。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紧缺,普通高等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国民要求,普通高校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仍然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高校成人教育责无旁贷地担负着重要使命,并必将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主体和核心,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一种重要标志。

二、高校成人教育的功利性教育走向

所谓功利性教育走向是指将教育的公益性直接或间接地转变为以赢利为目标的商业化交换的教育行为的过程,也是一种将公共教育资源转化为个人、团体、机构和系统的产业化加工的经济运作工具的趋势。教育的功利性与功利性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的功利性是教育公益性目的实现的社会价值体现,而功利性教育则是在忽视教育公益性的状态下片面追求教育的赢利性目标的经济运作。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成人教育的功利性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并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认识发生了偏差,高校成人教育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功利性教育走向,遭到了社会广泛的非议和怀疑,严重影响了高校成人教育的社会声誉。

近几年来,人们对高校成人教育功利性认识的扭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在行政管理层面上,由于国家对成人教育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政府管理部门机构淡化了对成人教育政策和理论的研究,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自身也都出现了不重视成人教育的问题。在高校层面上,办学理念的不成熟导致成人教育办学方向和教育目的不明确,绝大部分高校对成人教育的功能的追求仅仅局限于实用的层面,甚至把成人教育看成是附属产品甚至是赚钱的工具。对高校成人教育在对象、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界定上的混乱,更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不能很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没能真正形成成人教育的办学特色。在高校成人教育机构层面上,大多数高校的成人教育机构由于过分依赖普通高教而过度注重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比重很小,办学机制比较单一;对普通高教移植过多,片面强调专业要求,忽视成人学员的实际需要和基本素质的提高,因而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很少有所作为;机构系统构建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层面上,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技能和重讲解轻操作的状况,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简单,考试形式呆板,教育质量难以保障,致使学历文凭不能反映学员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严重削弱了高校成人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高校成人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在学员就业、工资晋级和职称评审等涉及个人经济利益方面往往起到关键作用,一部分成人学员的着眼点在于获得学历证明而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其学习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严重影响着成人教育的需求,使高校成人教育的功利性教育走向有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市场。

在市场经济商业化影响下产生的高校成人教育功利性教育走向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功利化为指向,在一定程度上又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社会功利化的走向。功利性教育走向过分夸大了教育的工具性意义,导致实用主义盛行和急功近利思想的泛滥,这是高校成人教育的一种悲哀,但这并不是高校成人教育本身的缺陷。我国高校成人教育虽然依托高校自身的资源来运作,但其运作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向学生收费而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运行机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灵活性,经济社会中的市场供需关系在高校成人教育上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依照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高校成人教育显然具备公益性特征,但营利性与以营利为目的的概念是不同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学校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必须以营利性活动为基础,而营利性活动并不一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以学养学大多只是营利性活动而已,关键在于高校自己如何处理好成人教育功利性和公益性的关系问题。高校成人教育不排斥功利性,但不应过于功利性,高校成人教育不应单纯追求片面的功利价值,而应更多地追求成人教育本身的意义,这一点应该成为高校成人教育教学机构和每个学习者的共识。

三、高校成人教育的“功利价值”与“人本价值”

第8篇

调水工程中输水渠道的糙率是渠道设计与运行控制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投资规模和渠道的输水能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设计糙率为0.015,为验证其合理性,对国内近20个大型输水工程和灌区的渠道糙率进行了调研考察[4],并对其中漳河灌区、武都引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及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等4个工程进行了现场渠道糙率实测[5],见表1。成果表明,影响渠道糙率的因素主要有:①渠道自身结构,即渠道衬砌和渠道形式(弯道、变断面等),其中衬砌的类型、施工工艺和质量对糙率影响较大,衬砌面平滑、接缝小、衬砌块完好的渠道糙率较小,而弯道和断面变化则有一定的阻水作用,如调研资料表明,衬砌良好的顺直段曼宁糙率值介于0.012~0.013之间;②与渠道运行维护管理和跨渠建筑物有关,渠道建成运行一定年限后,衬砌表面的水泥浆脱落,衬砌接缝增大,水生物(主要是藻类)滋生以及渠底泥沙淤积等因素都会增大阻水作用,如实测的东深供水工程由于年限较长,渠道过流壁面脱落成麻面状,模板错缝凹凸不平,测得糙率为0.0163;武都引水工程由于渠底淤泥水草和跨渠桥墩的存在,实测糙率达到0.018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衬砌采用现浇混凝土板,施工工艺控制较好,衬砌表面光滑,接缝较小,但渠道弯道与变断面较多,沿程有大量跨渠渡槽和桥梁桥墩位于渠中,实测渠道综合糙率为0.0148,满足设计输水能力要求。但在总干渠全线通水运行后需继续加强渠道的糙率监测,做好渠道日常的维护及淤,确保衬砌面光滑无损以保持渠道正常输水能力的要求。

2节制闸流量计算公式

中线总干渠全线含有几十座倒虹吸及渡槽,在渡槽进口和倒虹吸出口均设置节制闸站进行分段控制,节制闸(图2)过闸流量是渠道信息化运行调度的关键水力条件,传统计算堰闸流量采用的方法是先判别流态类型,再根据不同流态套用对应的经验公式(1)计算。

3穿黄工程布置形式及其水力特性

穿黄工程位于郑州市以西约30km的孤柏山湾处,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跨越黄河的交叉建筑物,也是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直径最大的倒虹吸输水隧洞,工程设计流量为265m3/s,加大流量为320m3/s。在水力学方面重点研究的问题有:隧洞的过流能力和压力特性;进出口局部水头损失及流态;控制闸的布置方案及闸门启闭原则和允许的开启区间等。针对不同的设计阶段,前后进行了3种布置方案的水工模型试验(见表5),其比尺分别为30,25,25。主要成果有:(1)经试验修改优化后的3种布置方案隧洞过流能力及主要水力特性满足设计要求。方案Ⅰ的控制闸设在隧洞进口,小流量运行时,因进口处水位较低,易发生跌流或洞内水跃;大流量时,进口前有游动的立轴漩涡,气泡和漂浮物易被带进洞内,对隧洞的安全运行不利。(2)方案Ⅱ和方案Ⅲ将控制闸设在隧洞出口,通过闸门调度,可避免进口处产生不利流态;在闸墩上设置侧堰,可以简化闸门调度;闸下的消能防冲可通过简单的工程措施解决。此外,还对隧洞进、出口弯段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ζ进行了精确测试,方案Ⅱ进口为0.126,出口0.337;方案Ⅲ进口安装安全栅时为0.518,不安装为0.124,出口0.432。(3)方案Ⅲ在隧洞进口胸墙前左右各出现间歇性吸气漩涡,分析认为与进口淹没深度、来流流速及水流对称性等因素有关,为此对进口段体型进行了针对性修改,分别从加长引渠长宽比和改变墩头体型,调整胸墙倾斜度(方案1),改变进口顶缘椭圆长短轴比例(方案2、方案3、方案4)(图4)等方面进行探索试验,综合考虑水力特性和工程造价选择采用椭圆顶曲。,该方案与原方案相比消除了进口吸气漩涡,水力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进口流态也较好;此外还对隧洞压力特性、侧堰过流能力、出口流速流态及闸门滑落模拟进行了试验研究。

4突发事件下应急调度

总干渠沿程没有在线调节水库,参与运行调度的控制闸数目众多,包括63座节制闸、54座退水闸、1座泵站和85座分水闸(不含天津干渠),突发事故时快速的渠道联合应急调度难度极大;此外,闸控设备的机械指标(最大机械速率0.4m/min)也限制了闸门的操控速度;加之总干渠全线跨越大,且沿程地质气候条件复杂,遭遇意外事故的风险较大。结合中线工程总干渠设计和运行调度特点,对中线工程突发事件下应采取的紧急调度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从突发事件识别分类到应急处置响应,最后应急终止评价的整套应急调度预案体系(图6)。研究将突发事件分为水质污染、渠道及建筑物结构破坏、设备故障和社会安全等4类,根据其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分为特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针对4类4级事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应急调度数学模型(图7),提出了完整的总干渠全线闸门应急控制策略(节制闸、分水闸、退水闸),见表6;对影响应急调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敏感性研究,解析其影响机理,优化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总干渠全线各渠段应急工况的运行控制参数(节制闸关闭速率、安全水位、预警水位、退水闸启闭水位等),经过全线各渠段数百种应急案例的模拟计算表明,提出的闸门控制规则和控制参数能及时有效控制突发事故,不会发生次生灾害且渠道弃水量总体较小。本项研究成果目前已嵌入中线工程总干渠供水调度自动控制系统,成为其实时在线应急调度模块,为工程的运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5冬季冰期输水

中线总干渠由南向北跨越北纬33°~40°,沿线气候从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工程冬季运行时,黄河以北700km渠道水流将有不同程度的冰凌产生,总干渠将处于无冰、流冰、冰盖输水等多种复杂运行状态,安阳以北的倒虹吸、闸门、渡槽下游、曲率半径较小的弯道等局部水工建筑物附近可能发生冰塞、冰坝危害。为解决总干渠冰期输水的运行安全问题,满足各种复杂运行工况下水位流量的控制要求,分别于2011,2012年对中线工程京石段开展了历时2个冬季的冰凌原型观测(图8(a)和图8(b))[32],掌握了大量宝贵的渠道冰凌生消演变第一手数据资料(表7)。研究表明,京石段渠道冬季冰情发展具有全线同步性、串行差异性、多点供水影响性、气候影响主导性特点。即整个京石段进入结冰期及融冰期的时间基本是同步的;串联的单个渠段在各自渠段内呈现出不一样的冰凌发展过程;多水源进入渠道致使水源上下游的渠段冰情发展有别于其他渠段,呈现出不一致的变化特征;整个冬季渠道冰情的发展过程是由气象条件变化决定,渠段地形、结构等物理条件只能引起局部差异。研究得到了关键的冰凌动力学参数,岸冰形成、表面流冰层形成和冰盖开始融化等封冻期和开河期冰情发展的水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等。此外,初步建立了符合总干渠冰情演变的二维冰水动力学发展数学模型(图9),开发了冰凌动力学模拟程序软件,并结合中线冰情发展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图10),可作为中线工程冬季运行冰凌预测的有效手段。

6结语

第9篇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全国和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确保学生平安稳定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及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强基础、育特色、创品牌”为主线,全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大工作体系”和推进“四大工作体系”建设,系统规划,整合力量,全力以赴,努力做到开创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二、系统推进“大学工队伍体系”建设,构建专、兼结合,数量够、质量优的大学工队伍体系,培育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

第一,要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是以全日制研究生为重点、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转岗教师为补充选拔引进一批专职辅导员,增加专职辅导员队伍数量。二是通过培训、考核、奖惩、建立退出机制等手段,优化专职辅导员结构,提高专职辅导员素质。第二,要设立班主任队伍。高职院校的部分班级的学生具有自律意识较差、进取精神不强的特点。为加强对此部分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学校决定采用班主任制。学校将按照“校级层面统一解决经费、二级学院选拔出合适的人选并且控制总量”的思路,设立一支管用的班主任队伍,承担对重点班级的管理任务。第三,要加强思想导师队伍建设。一段时期以来,“思想导师制”是我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措施。新的条件下,学校将围绕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和更好的转化后进学生的目的,进一步加强思想导师工作,出台新形势下实施“思想导师制”的工作方案,优化思想导师工作待遇、评价、奖惩等方面的运行机制,进而切实发挥思想导师在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要以推进省校两级“提升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提高学工线人员科研水平与工作能力。第五要以筹备召开第三次“团代会”为契机,把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关,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通过发挥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来锻炼提高学生干部能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

三、以推进“535德育模式”实施为重点,深化“学生日常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

第一,加强“班级主题班会”建设,进一步在把握规律性、加强实效性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其学生日常教育主阵地作用。第二,出实招,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例如,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宣传、加强检查、严格考核”等措施,重点加强学生“升旗仪式”时纪律教育。通过加强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充分彰显新生军训工作的教育功能。第三,按照“五早”要求,以确保学生不出现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极端事件为目标,继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积极探索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例如,建立学期制的班级与学生的评优评先机制。推动二级学院组织好每学期本学院的开学典礼。

四、加强“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水平

第一,以抓好关键时段的卫生保洁工作为重点,做好校园卫生保洁工作,提高师生的劳动意识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第二,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一是5月底6月初,再次对学生住宿进行调整,以杜绝新生开学时与老生混住的情况。二是加强宿管老师与学生会宿管干部培训,提高他们工作水平。三是完善宿管考核制度,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第三,以抓好学生控烟工作、集会纪律工作等为切入点,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把握严肃和规范两个原则,切实做好学生违纪处理工作。同时,进一步做好严重违纪的预防教育工作。第四,以校级勤工俭学制度出台为契机,全面落实国家“奖、助、贷、减、免、补、勤”等学生资助政策,切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第五,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强化安保力量,严查各类安全隐患,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创建平安校园。

五、推进“学生活动体系”建设,提高学生艺术、体育、审美、组织、表达等综合素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