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气象与生活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1: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气象与生活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气象与生活论文

第1篇

科技论文;生物科学素养;文献检索

高中生物学教学使用的教材以及生物科技书籍与生物科技新进展存在较大的时差,将生物科技论文中的新观点、新作法,以及相关的新知识、新成果和新应用传播给学生,可促进学生对不断发展的生物科学及其研究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生物学学习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

一、科技论文的概述

所谓科技论文是指论证、描述运用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获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学术性文章。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明确指出:“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做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科技论文能体现最新的科技成果及科技发展,科技成果已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科技论文,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科技论文的选择

应选择近期发表的较高水平的科技论文,注意选择研究角度新颖、涉及生物学热点话题的研究文章。如学习有关育种知识时,介绍有关华中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克隆出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该科研成果可加速水稻“两系”不育系培育,促进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引导学生由此相关信息为主题,检索有关科技论文,让学生获取科学性、权威性的基因工程育种的最新科学进展。

还应注意选择有关促进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研究的科技论文。例如,在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时,根据不断加剧的“雾霾”天气,引导学生学习《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北京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中的气象因素和气溶胶演变特征。学生结合“雾霾”天气亲身体验,加深了对“雾霾”天气的了解,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许多实验验证性的科技论文包含有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不仅具有科学的、最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还有翔实的实验数据,让学生易于理解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体现科技论文的应用价值与社会意义。

三、科技论文的教学应用

首先在课堂上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份论文,要求学生围绕“文章的研究的目、研究的对象、研究的结论或结果、研究的问题对社会或研究领域有什么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快速地获取有关信息的 能力。

然后指导学生罗列论文中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难理解的专业名词,并尝试理清生物学概念与难理解的专业名词之间的关系,通过新情境的构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应用等迁移能力,为理解实验和科学进展打下良好基础。

科技论文表述的实验原理和步骤等具有前瞻性,专业性比较强,学生难以理解。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简要地解释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尝试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简化复杂的实验条件和方法,设计相关类似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四、科技论文的教育价值

1.促进学生学会文献检索

指导学生从公共媒体如报纸、公共科学杂志,比如《新科学家》《科学新闻》或者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采用“文献检索方法”“数据库检索方法”“出版物检索方法”,使用关键词搜索,在论文期刊上网站上或搜寻合适的论文,比如早期原创性研究论文,进行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最迅速、最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掌握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是建立在一般概念、原理和规律之上的对生物学核心问题认识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生命的本质,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生物学主干知识。在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核心概念学习中,以关键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速率等”检索到《不同营养条件对金鱼藻净化作用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静止和充气培养条件下光强对龙须菜光合生理效应的影响》等科技论文,通过学习,拓宽视野,加深对光合作用速率、光合效率、净光合作用速率等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和图表处理能力

生物科学经常以生物绘图或图表方式呈现科学研究方法或成果,在教学中尝试将论文的数据用简化的图表进行特殊处理,剔除冗余信息,并将图表与文字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习惯,提高图文转换和图表处理能力,加深对新的科学实验的理解。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第2篇

[关键词] 优质小麦 高产栽培 技术 措施 探析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38-01

近些年来,黑龙江省全面开展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集成了小麦高产攻关技术的规程,将各项技术环节都落实到位,实现了小麦高产逐年提升,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具有很强技术性的工作,必须要对其采取配套的标准化先进栽培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改进以及提升优质小麦品质以及产量,使得优质小麦能够实现高产,最终取得更好经济的效益。下面,笔者就浅谈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实施的关键技术

1.优选品种,是保证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

为实现小麦优质高产,选择丰产性强、品质优良、采用“三圃田”方法提取的垦九10号原种,以及克丰12、龙幅麦19等作为主栽品种。

2.适期适量适墒播种,保证小麦高产

科学确定小麦的播期,是高产的关键,通过近几年的试验表明,适时早播,能够获得高产。

3.精细整地,秋深施肥,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苗床

茬口豆茬为好,重耙两遍,轻耙一遍,地块要达到“平、深、细、透、碎、实”的达播要求,达到上虚下实,地块平整,表土无大块,耕层无暗坷垃,真正做到精细耕作,能够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

4.坚持配方施肥,分期施肥,大力推广氮肥后移和增施钾肥技术

采用基肥、种肥、喷肥相结合的办法,能合理分配肥料用量,确保后期需肥量,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结实率和抗病率,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和高产目标产量,设计亩施纯肥22斤,N:P:K=1:1:0.4,磷钾肥2/3基肥、1/3种肥,氮肥4/5基肥、1/5种肥,结合化学除草在三叶期、五叶期每公顷喷施尿素5公斤,在抽穗前结合防病每公顷喷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3公斤。

5.推广密植栽培模式,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

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密度是关键性措施之一。为此,我们近几年设计亩保苗株数由过去的50万株提高到55万株,并且在提高匀度上下功夫,主要采用450条播机缩垄增行,由原来的15公分行距调整到最小11公分,在增加密度的基础上使小麦群体与个体发育更合理,使小麦产量得到提高。

6.加强田间管理,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必要保证

针对高产地块高密度、高肥量的实际,控高是高产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我们的思路是在三叶期结合化学除草喷施一遍矮壮素,公顷配方为:苯磺隆0.1公斤+2,4 D异辛酯0.5公斤+壮丰安0.45公斤+尿素5公斤。抽穗前如果株高高于45公分结合防赤霉病喷施第二遍矮壮素,公顷配方为:麦壮灵0.4公斤+多菌灵1.5公斤+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3公斤。

7.适时收获,保证质量

因小麦收获期正值雨季,要保质保量将小麦收获,根据气象条件,对小麦完熟期进行以割则割,以联则联,保证小麦收获及时,颗粒归仓。

二、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播前准备、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选用优良的品种以及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精细播种这三个方面对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余卫东;陈怀亮;;河南省优质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霍治邦;;影响西瓜F_1代种子数量的遗传因素初探[A];纪念全国西瓜甜瓜科研与生产协作50周年暨第12次全国西瓜甜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静;抗病、优质小麦—簇毛麦—黑麦三属杂种种质材料的选育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4] 陈仲军;;浅谈五味子作用功效及栽培技术[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第3篇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等。石涛是位风格多变但又极易辨认的大师。能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强烈的个人风格的艺术家,通常都有着奇特的一生。石涛自号苦瓜和尚。石涛生于明朝末年,十五岁时,明朝灭亡。国破家亡后石涛颠沛流离,晚年才定居于扬州。他带着内心的矛盾与隐痛,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精湛作品。他的画奇险中兼并秀润,笔墨中包含着淡淡的苦涩,那是和苦瓜近似的韵致。

石涛强调“我”的重要性,因为人是创作的主体,艺术本身就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自觉意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识。“我”是本真的我,是佛学中所说的大我,真我。是破除“我执”,精神与万化同和,悠游自在的“无我”之“大我”。石涛号大涤子,“大涤齐抛掷”以返归自己的本根,也就是“本真之我”。石涛说的大涤,就是穿越凡尘的一切,穿越所有的执迷,返回本真之我。人的精神性层次才是真我的真正本质。回到了本真之我,也就领悟了艺术创造之道。一切对艺术的企及,都离不开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

在石涛的绘画作品中,物与我、自然与我,都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充满于天地之间。石涛给山水画下过一个定义:“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他在《黄山图》的题诗中说“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蜂无不有。”在他的绘画世界中,黄山,也就是外在于自己的世界,和自己是一种相互的存在。人和天地间的一切都源于造化,人和万物有同样的根源,也有同样的力量。石涛所认为的自我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

石涛在《画语录》中指出作为创作主体的画家必须具有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视野。身在万物之中,心在万物之上,最终又物化于万物。个人的生命连结着宇宙间的万物,死亡成为奉献。“不能实现的,在想象中描画它;破灭的,在心灵中恢复它;逝去的,在心灵中追溯它;宇宙永远没有回答,那就化作风,化作云,化作晨曦,化作晚霞,那就是我需要的回答。石涛绘画的意象就是这样,无可奈何的美感,迷离的美感。”

作为明王室的后裔,石涛自幼被迫出家,云游各地,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晚年才定居扬州。经历虽坎坷,但却使他海纳百川,成为一个无比丰富的人。 “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认为古人那一套画法已经束缚住了自己自由驰骋的心灵,所以他一定会打破它。艺术是唯一能够安顿石涛那颗敏感而痛苦的心的所在。纯粹的我手写我心,才是艺术家真正的大潇洒大快乐。

此外,敢于画自画像,更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突出表现。

自画像使个人作为唯一的画中主要形象出现在画面的中央位置,并且尽量排除一切无用无益的影响因素,以便突出画者的精神气质、社会地位等,尽可能都在画面上展现出来。梵高说过,他要画一个人,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可见石涛思想的现代性。明末清初,画家的自画像还不多见,石涛却敢为天下先,展现其英姿勃发的须眉气象。年轻的石涛英姿勃发,面容和善灵秀,洁净的脸庞上,明亮的眼睛静观天地,表现出了一种坦荡的胸怀。

石涛的自我意识在他的坎坷的一生中逐渐茁壮,一个人一旦有了清醒的自我,就势必会感到孤独,感到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差异。“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创造。那么这种自我意识究竟是靠什么实现的呢?石涛提出了“蒙养”与“生活”。蒙养的意思就是:要去体验感受远古之时“无法”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的浑然一体,然后领会无形世界的宏大、抽象,扩大自我审美理想的空间和价值,这样才能够在落墨之时,胸怀广大而不局限,笔法自成而不拘泥,这就是石涛所追求的蒙养之功。生活的意思就是:天地间的万象都能赋予画家以灵感,画家要细腻体会它们给自己带来的滋养。有生活作为深厚基础,笔墨才会有表现力。“蒙养与生活”强调的就是一种心和身的体验,也就是自我体验过程。生活是为了满足蒙养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体验。提高修养就必须加强身、心两方面的修炼,达到内心的自我提升,再将这卓尔不群的精神境界自然而然地表现到笔墨,成为独特的审美格局,终于在画中成就了自我。

进入艺术,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射进去,把艺术当做自己的明镜,是石涛生命中最本真的事情。石涛最终超越于凡俗之上,达到自己“大涤”之境,他代自然立言,为所有有情的生命写照。这是他作为一个万物之灵的人类个体最独特也最真实的意义。

第4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应用;气象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1 气象信息服务的概述

传统气象信息服务主要为社会大众提供相应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在操作上较为简单,这一类型的用户一般对气象需求相对较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B/S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气象信息服务站,该网站可为用户提供一种图文并茂的气象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气象服务的水平以及质量,尤其是随着GIS系统的引入,推出了更为个性化且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基于GIS这一系统的支持,不仅能够使气象信息和有关地理信息有效地融合,同时还可为用户提供一种可视化服务。

2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信息服务的应用作用

2.1 抗旱保障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天气变化的异常,使得一些极端旱灾时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各地农作物生长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鉴于此,气象台和政府联合成立了相应的抗旱指挥部,通过气象台对近期天气形势的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使经济损失可降到最低。同时,气象信息服务还借助于卫星云图与天气雷达,进行人工降雨,使得旱情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在挽救农民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为农业生产稳定实施提供了更为可靠且全面的保障。

2.2 防汛保障

强降水天气预报与服务措施,借助于气象部门所有的这一健全网络系统,把暴雨天气预警信息及时发送出去,使人们能够及早做好准备工作,继而降低财产的损失,避免发生意外的安全伤亡事故。

2.3 利用网络把气象信息和农业信息有机结合

通过2者的结合,拓宽气象信息和农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以此为农民及时带去相应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以及防雷减灾等相关知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全面且系统的服务。

3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信息服务的应用所存问题

从近几年,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尽管其所获得的成效较为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的及时性较差,且准度较低。如在应用过程中,对于龙卷风、雷电或者冰雹等一些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其预警时间相对有限;气象信息的针对性较低。就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所的这些气象信息基本均为常规性,大多数为拷贝版本,未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而这一问题也使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气象信息服务所具备的这一指导被弱化。

4 提升气象信息服务水平的相关策略

树立一种正确且科学的服务理念,加大农业生产特点的研究,基于不同农作物对于气象条件的具体要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将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的保障以及农民增收作为核心内容,把关键时期农作物生产与防灾减灾作为服务的重点,逐步完善其服务体系。还应根据当地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供具有特色的气象信息服务。

积极研发新的气象预报模式,将近年来我国所储存的这些气象历史资源作为研究素材,把现代MICAPS综合型处理技术与ArcGIS地理技术作为研究的方式与手段,利用现有的高级编程语言以及现代化的数据库技术,构建各种关于农业生产的数据库,并将这些数据库实施整合,使其成为全面且系统的农业生产气象信息系统。

尽管当前我国信息传播技术也十分的发达,但因各地区经济的差异与主流媒体分配情况的不同等,使得气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受到影响和干扰。鉴于这一情况,在今后气象信息服务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气象信息最终传递这一环节的管控工作,在最终传递过程中,可适当地加大其传递的次数或者频率,又或者细分各地区,采取细分化信息传递方式,尽量使气象信息能够传递至每个人。此外,气象部门在传播相关气象灾害信息的同时,还应把和农业生产有关的大气压强、光照、湿度以及温度等信息传递至人们,以此使人们能够基于天气变化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可视化、互联网以及移动通讯等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气象信息服务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想使气象信息服务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所服务,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当前现有的这些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基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供优质且具有针对性的服务,继而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翟国芳.农业生产中气象信息服务的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2,32(06):130.

[2] 陈燕,陈建新,易伟霞,等.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C].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1-4.

[3] 周立清,唐小清,张瑞,等.浅谈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24,171.

第5篇

关键词:科学调度,预报调度,洪水资源化,生态调度

 

黄壁庄水库位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工业和城市生活、环境供水为一体的大(1)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2.1亿m3。免费论文,洪水资源化。

1黄壁庄水库调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水库预测预报能力不足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下垫面情况发生重大改变,给水文预报带来很大难度。免费论文,洪水资源化。目前水库常用的常规预报和河北雨洪两种预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预报的精度仍不够高。洪水遇见期短,水库防汛决策支持手段落后,基本没有实现实时制定和比选洪水调度方案的目标,仍停留在基于事先制定的洪水调度方案开展洪水调度的阶段。

1.2水库洪水资源利用低,防洪兴利矛盾突出

水库承担的防洪任务越来越重,兴利要求也越来越高,防洪与兴利的矛盾非常突出。目前水库汛期调度采用分期汛限水位,但主汛期调度仍采用汛限水位“静态控制法”,严格按照设计的汛限水位进行控制,不考虑实时降雨预报和洪水预报成果,只要水库超过汛限水位,洪水过后必须降到汛限水位,许多地区多数年份仅在主汛期来一次洪水,往往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后,再无洪水可蓄,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免费论文,洪水资源化。免费论文,洪水资源化。

1.3 岗黄水库调度方式严重影响了下游的生态环境

20世纪60年代以后,滹沱河下游逐渐成为一条泄洪河道,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河道常年断流。滹沱河河道常年干涸,河滩裸露,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二是石家庄市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三是流域内大量洼淀、湿地逐渐消失。调蓄流域洪水的主要场所从平原洼淀转移到了山区,由于洼淀干涸多年,大都被开辟为农田。

1.4 水库水污染形势严峻, 威胁供水安全

水库水质保持在Ⅱ类和Ⅲ类水质,水库水质明显改善,达到了国家地表水饮用水标准。但是由于上游沿河两岸分布着许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乡镇企业,这些小企业产生的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水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库区农民在征地线以下种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高水位时淹没耕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偏高,造成夏季水库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质、色度等指标超出国家地表水饮用标准。

2 加强水库科学调度管理的基本思路

目前黄壁庄水库调度现状还满足不了新时期对水利的需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水库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根据治水新理念,水库科学调度管理要实现以下四个目标:一是不断提高水库预测预报水平,实现防汛调度指挥科学化,确保流域防洪安全。二是水库防洪调度要承担适度风险,实现洪水资源化。免费论文,洪水资源化。三是把生态调度纳入水库调度统一考虑,建立防洪、兴利与生态协调统一的水库综合调度运用方式,不断改善下游生态环境,确保流域生态安全。四改善库区水生态环境,确保水库供水安全。

3 水库实现科学调度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预报预测能力建设,实现防汛调度科学化

解决水库预报预测能力不足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水文遥测站网的建设,还需增加一倍才能满足预报的需要。二是加快遥测、遥感等新技术的应用,以获取更多更精确的水文气象信息和森林植被、土地利用、水库塘堰等下垫面信息。三是研制高精度水文预报模型。人类活动对流域下垫面的影响很大,用过去的观测资料率定的集总式模型参数,显然难以正确模拟当前的水文过程了。可以借鉴模拟在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和下垫面及土壤含水量存在空间差异条件下的水文过程。四提高降水预报的精度,提高水文预报预见期,建议在岗黄流域采用新一代雷达测雨技术提高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视能力。此外还要不断完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建立洪水调度方案实时制定和比较分析系统,改善防洪调度分析手段,建成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实现防汛调度指挥科学化。

3.2开展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工作,探索水库洪水风险管理模式,实现洪水资源化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课题在2006年正式立项研究,2008年初提交初步研究成果。应根据研究成果编制水库调度规程,进一步明确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时间与条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并从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水库洪水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对雨洪资源的现代化管理,大大提高水库蓄水能力和雨洪利用率,使水库更好地为下游经济发展服务。

3.3 结合下游河道的综合整治,适时开展水库生态调度,逐步修复下游生态环境

黄壁庄水库应结合滹沱河的综合整治工程在近期重点解决城市河道断流问题,在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水体水质改善、湿地保护、城市环境美化等方面发挥作用。在南水北调通水后水库要考虑进行维持下游河道生态流量的调度,改变几十年来下游河道断流的局面,恢复河流基本生命。

水库可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和水库弃水,向下游河道、湿地进行生态补水。在适宜地进行地下水回灌,有效遏制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不断涵养地下水源,明显改善石家庄市地下水生态环境。

3.4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改善水质,确保水库供水安全

水库应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力度,把改善水库水质,确保省会居民饮用水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免费论文,洪水资源化。一是加强水库库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取缔网箱养鱼、库区旅游等一切可能污染水源地的活动。二是加大水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围乱捕、电毒炸等不法行为,保持水库渔业生态平衡。三是对水库实行封库禁渔,每年定期向水库投放鲢、鳙、草等滤食性鱼种,有效抑制和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四是加强入库排污口管理,狠抓流域内污废水的达标排放,从根本上截断污染源。

第6篇

[论文摘 要]学校推进科技教育与创建科技教育特色,需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运演路径选择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通过建立合作、整合、体验、活动四大机制,能促进校内价值认同一致、学科渗透互动、学习走向生活、智能多元开发,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并更好地体现其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配置是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择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特色发展,课程是关键。当前,小学科技教育愈来愈引起重视,推进科技教育,特别是创建科技教育特色,须充分认识校本课程运演策略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因为学校特色课程文化的重建与否与学校特色教育的内涵发展有着必然联系,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和科技教育特色建设的创新发展就必须重视学校课程文化的重构和实践运演。

一、建立合作机制,多界面价值认同

当代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表明,影响特色课程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课程本身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而在诸多因素中,学校理念文化在课程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因为一所成功的特色学校,应有不同于一般学校传统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必须根据学校传统教育文化特色、师生特点、教育环境、办学信念及独特的发展方向确定特色课程目标、结构和内容。耐斯等人的研究发现,全校性的改革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学校文化、资源、组织结构和领导四个因素。学校文化方面,要求学校内成员必须认同及分享以下价值取向:强调学习、珍惜互助与合作、接纳不同专业的意见、重视相互参考与支持。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力军,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在特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整体性行为,全校性的课程改革就会容易成功。也就是说,教师的开发态度、合作精神、合作行为是校本课程有效实施和整合的有效保证。

学校在建构科技教育特色建设理念时,有位教师提出了“传承科技启智未来,学做合一提高素养”的建议,他认为这与学校办学理念“在实践中求真,在实践中求学,在实践中求发展”以及校训“强学力行”具有较大的相融性。教师对科技教育理念文化的深度思考,反映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文化自觉,能以学习、开放、反省的方式投入课程开发。此后,学校通过“建立组织,明确职责;宏观指导,落实责任;强化培训,提高教师;挖掘资源,编撰教材;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健全制度,加强评价”等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使科技教育文化以强大的影响力规范着学校教育的精神气质,科技教育特色创建工作逐步成为全校教师的普遍自觉,体现在每个教师的期望和态度中,不断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还通过学校理事会和家长学校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科技教育特色文化,使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街道、社区、家长的广泛支持。通过多年努力,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科艺苑》纳入课程后,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为了用好校本教材,教师们主动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实现资源共享。

笔者认为,校长对课程的领导主要包括课程的价值领导和课程的教学领导,而课程的价值领导主要是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变为具体的引导决策,拓展校本课程的合作领导的空间和质量,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教育的内容需要向现代科技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课程目标、类型、内容需要不断完善,只有确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开发质量的主要决定者的意识,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共同担当科技教育特色教育责任,合作参与课程开发,才能反映学校对课程的价值追求。如果学校领导、师生、家长对学校特色教育课程理念没有一致的价值认识,就会缺乏课程建设的动力机制,教师缺乏创造性,并得不到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那么再好的校本课程也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建立整合机制,多学科渗透互动

众所周知,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正向协同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新趋势要求加强学科联系,让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美国普渡大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约翰·斯塔韦尔认为:“完善的科学教育都强调科学是认知方式和认知体系的统一体,主张将科学探究与科学知识学习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认为,人作为社会性存在,其发展不是割裂的行进,而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因此,科技教育不仅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学科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精神气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的综合性教育行为。应该承认的是,不同学科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同学科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思维和教学方式,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和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然而,教师们更应该认识到科学课程文化的重建是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这需要多学科教师的合作、交流和互动。为保证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配置,学校应建立开放的组织氛围和教研制度,引导不同学科的教师打破同一学科和年级的组织和界限,围绕科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的主题,建立起新的非正式的开放的组织气氛和组织制度,以利于设计和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整合的学习和教研主题,推进不同学科教师的互动和学科整合。

如学校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备课组,让科技教育骨干教师参与其他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在此过程中,语文、品德等学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人文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艺术学科组织学生绘科技幻想画、临摹获奖科技制作、排演科技小品、让学生在场景中扮演科学家的角色等;数学学科在计算、测量等教学中,密切结合科学学科教学,指导学生将科学实验数据转换成简图、表格、图像等,并指导学生运用图像和表格中的数据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指导学生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等运算方法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让学生在整合性学习中激发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由此可见,科技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内容拼凑在一起,教师应该形成多学科角度思考问题的综合性课程观,加强研究,积累丰富的科技教育整合性资源。学校要赋予教师课程职责,让教师在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提高课程合作、课程沟通、课程建设能力,推进课程开发实践,形成科技教育特色课程。

三、建立体验机制,多渠道走向生活

课程的主要内容都是人类科技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人类科技文化的基本成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知识经济”概念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基础教育的概念需要扩展,需要把经济、技术及实践性的知识包括在内,使科学教育结合现实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了解科学原理、发展智慧潜质、增长知识技能。因此,小学科技教育的课程设计更应关注与生活的联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现代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整个中国必须接受科学的洗礼,方能适于生活。”

为了使课程的内容实用化、生活化,就必须结合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实际,把生活、社会、科学、技术各个方面的问题和知识不断纳入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学中。如学校十分关注本地区的人文底蕴、自然风貌、科技进步,通过搜集、归纳、分类等信息加工过程,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经济、人文科技、生态面貌等方面的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建立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形成有质量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并组织教师围绕“小学生科技教育生活化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引导师生发现和探究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环境教育等方面的科技现象及现代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原理。根据校本教材的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生活科技实践行活动”,以专题形式加以设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定期请专家作环保科技专题讲座,请园艺师作栽培现场指导,请工程专家作“感知教育”基本知识讲座等,并带领学生走进姚桐斌故居等科技教育实践基地,让地方和社区的自然人文资源成为科技教育课程开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型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追求的基本形态,强调体验和参与,课程设计理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验,坚持不懈地关注和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获得对科学知识的深刻认知,并通过实践环境主动建构科技知识。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在他们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价值和重要意义。如学生自主研制的风能太阳能双能驱动小车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0个学生的科技小制作获国家专利,其作品内容和项目均来自生活实际,证明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科技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使其与校本课程有效对接和互补,才能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使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既能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建构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四、建立活动机制,多形式开发智能

任何教育都是从活动开始的,科技教育课程建设更是如此。在建立活动机制的实践中,必须确立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兴趣为主题的课程观,十分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小学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所选内容无疑是学校科技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学科知识是从一定的知识体系中选择加工形成的,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是与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相适应,因此,学校的课程开发应弥补科学学科课程的不足,重视开发和丰富活动课程,平衡课程类型,让学生在自主性体验活动中提升和发展科学素养。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意志、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如果没有学生自我参与的主体活动,任何外在的“灌输”都是无效的。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必须尊重和满足个性的兴趣、需要和意愿,在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将知识掌握和智力发展统一起来。如学校的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下设的少儿感知气象工作室,借助学校数字化气象台和实时气象数据网上平台,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公布气象信息,学生十分喜爱;以制作“小三模”,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金钥匙工作室”,每周组织学生学习航模基本知识,动手操作拼装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定期组织班校竞赛活动,并积极参加省、市科技模型大赛,学生对杆身橡筋飞机、空中轿车飞机、东风一号模型火箭、太阳能气垫船等模型制作兴趣浓厚;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拼装、编程、调试等技能的“罗伯特工作室”,引导学生从小就接触前沿科技。各工作室设相应的班级工作站点,在以上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参加相应的工作室和工作站点,让学生各选其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完善的科技教育活动课程应该分年级、分程度设置,使其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相匹配。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研究、实践和改进。为了克服活动课程内部缺乏连续性的缺陷,学校通过多年实践研究,逐步发现各学年段学生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和各年龄段学生的兴趣中心,并根据这种自然顺序,不断完善、充实校本教材的工艺制作、园艺栽培、模型制作、智能机器人四大模块,初步确立活动指标和预期学习活动结果。活动中,由师生根据预设的课程目标,通过查阅资料、计划组织活动、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安排从事的评定程序,初步形成科技教育的活动课程体系。这一活动课程体系适合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具有与生俱来兴趣的特点,学校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注意难度适中,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匹配分析能力和策划能力提供了历练平台。如课内课外结合型科技活动,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科学学科课程中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普及科技制作型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制作杆身直升机模型开始,随着年龄的上升,再制作放飞杆身橡筋动力飞机、空中轿车飞机、东风一号伞降火箭、太阳能气垫小船等;在文娱表演型活动中,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各种科技类文艺节目,使校园科技节与艺术节融汇一体;在评比竞赛型活动中,组织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学校主动承办、协办各级机器人大赛,为学生展示新兴科技技能和特长创造机会;在科普宣传型活动中,让学生以自己制作的科技制作、科学幻想画丰富校园环境文化;在探索研究型活动中,组织学生写科技小论文、搞小发明参加专利申请等。开展这些活动的宗旨是用丰富的科技活动去实践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文化理念,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6).

[2]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J].教育研究,2004(3).

第7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建筑的特性

生态建筑在重新审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之上提出, 生态建筑在设计、建设及运用的进程中详细地斟酌了人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以便可以连续发展为指点理论, 综合使用科学技术、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就建筑设计、建设以及运用中的各个环节, 进行合理科学计划的整体设计, 达到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舒适健康;达到建筑的运用中高效、无污染、低耗等。它是以自然为根基, 增加以科学合理的人工创造, 创建统一与谐的环境, 达到人、建筑、自然的生态平衡。

因地制宜在建设进程中使用生态建筑的地区性很显明。这种地区性表示为以下层面:

1)生态建筑和气象、地理等实体要素的统一;

2)生态建筑和人文、历史等抽象要素的统一。

生态建筑其本身即实体元素, 达到建筑正常功效的根本请求是生态建筑和当地的地理、气象等地区自然要素特点相适应, 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部分与参与部分, 必定请求和地区历史、人文要素特点要相互适应。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 请求设计要尊敬地区特点,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建筑生态理论的很好实践, 这个进程也赋予了生态建筑的一定地区特点。[1]

二、生态建设的设计原则

2.1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该是设计的基本原则,这因人是社会的主体,寻求高效勤俭不能以下降生活质量,捐躯人的健康与舒适性为代价。在前面设计的一睦太阳能建筑中,有较小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适度较低,没有认真达到合理设计与以人为本,伴随着我们生活水准的不断进步,这种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与国家宏风请求也相符。

2.2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目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目从,国内的绿色彩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文的就是好的。并且未知,西文发达国家和国内的建筑模式不同,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应讲究地区性特性,建筑设计应充足联合当地的气象特性以及其他地区条件,最大限度地应用自然采风,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与制冷,从而缩小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与污染。

2.3讲求勤俭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主要的是要遵守节能原则,也是勤俭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运用应该尽可能应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厉达到建材的无害化。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请求应用各种手法来创造一个利于我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达到向自然索取和回报平衡,构建一个与谐高效应用资源的生存环境。[2]

三、生态建筑的发展

跟国外相比,国内的生态建筑起步比较晚,还须要进一步地完美与发展。因为国内环境与其它发达国家的环境不同,所以在建筑节能方面,与同地形同气象的国家相比,国内要运用的建筑材料大约是其他国家的几倍左右;在绿色设计上、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环保建材等技术研究方面,国内也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生态建筑在能源的运用上,要充足地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再生资源,要安装太阳能热水体系、太阳能空调及雨水收集体系,在资源应用上达到全方位的节能减排。在建筑材料上,达到建筑材料的循环应用,大量采用再生材料,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石膏墙、再生骨料、工业废渣等;达到生态建筑的智能化,最近几年在我国也涌现出了不少生态型建筑的典范,例如国内著名的皖南民居,宁波五龙潭山野间的山居酒店,上海的佘山国家旅游公园,上海的手动生态样板楼等等,这些生态建筑很好的与当地生态环境相联合,达到了建筑的生态化。再如新疆昌吉世纪花园,它是集生态、环保、高科技、人性化、智能化于一体的“世纪花园”,广泛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计划设计超前性、先导性与高起点、高标准相联合,充足体现面向21世纪住宅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它在具备了节能减排与新能源运用技术的同时,与新疆特有的地形与地貌有机地联合起来,为居民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也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质。[3]

四、生态建筑景观设计

对于生态景观设计是建筑环境创造不能少的主要部分。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进程中,应该把景观看作是自然生态体系与人工生态体系的复合体,通过借助生态学的原理与方式来进行处理,使其在满足人类须要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满足自然生态的须要,并尽可能恢复已毁坏的生态体系,成为注重生态的景观。传统景观设计的首要内容都是环境要素的视觉质量,而“生态景观设计”是通过兼顾环境视觉质量与生态效果的综合设计。其中的操作要素与传统景观设计类似,但设计中既要斟酌当地水体、气象、地形、地貌、植物、野生动物等比较大范畴的环境现状与条件,同时也须要兼顾场地日照、通风、地形等具体条件与需求。可以说,建筑景观生态问题的妥善解决,有赖于对景观生态体系更加深入而体系的科学研究,有赖于更先进与可靠的地理信息体系与分析技术及其与景观生态计划的联合。(目前景观生态学定量分析根基上的景观计划还远没有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景观生态计划还刚刚开始),更有赖于一种新的生态景观计划与建设理念及思路的形成,即注重景观的整体个态效应,同时将人类视为影响景观的主要因素,从整体上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最终达到建筑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可连续发展。[4]

五、生态建筑的节能分析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建筑就像有机生命体―样,是须要不断输入能量并进行能量消耗而得以生存与运行的,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进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建筑从其周边环境中获得能源的能力及对能源的有效应用水平是体现建筑生态性的主要方向。如何在满足我们生理、心理须要的同时,使建筑有效应用能源,将建筑能耗降至最低,从而不但勤俭能源同时又能缩小对环境的污染与毁坏,是生态建筑所关注与探寻的主要内容。

建筑能耗通过生产能耗、运输能耗及其建造能耗所组成,在各种能耗中,狭义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运行能耗。显然在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下,对于建筑被运用的全进程中,应该充足而有效地运用各种能源。其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说,即场地选择及其计划节能、建筑设计节能及其辅助设备体系的节能。对于建筑护结构是建筑能量消散经过的主要部件,外窗、外墙及其屋面保温隔热与防热对于达到建筑的热工节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外窗的的热工节能来讲,有以下一些主要技术措施,即控制各朝向窗墙面积比,进步窗的气密性,进步窗玻璃、窗扇与窗框的保温隔热能力,用活动装置保温隔热;窗的日照涉及房间在冬季应用太阳能采暖,而窗的遮阳与通风是达到房间夏季防热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外墙的热工节能来讲,在北方寒冷地区,建筑保温尤其主要;在南方炎热地区,建筑防热尤其主要。外墙保温隔热主要采取外保温隔热、内保温隔热与单一材料承重保温隔热。而对于外墙的遮阳与通风是南方炎热地区防热的主要途径之一,各种通风墙或防晒墙可以起到较好的防热作用,其中应用植被对外墙进行遮阳防热效果很好。对于屋面的热工节能技术,北方地区寒冷,采取倒置屋面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做法;而针对南力地区炎热,在屋顶设置通风间层、运用植被绿化遮阳、应用屋面蓄水及被动蒸发冷却,都可达到屋面防热的目的。充足应用自然光是达到照明节能的关键。

六、结语

生态住宅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它须要科学技术的进步,理乐能离开在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与正确引导,只有在设计进程中各专业人员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出发体系地评价与设计住区的室内外环境,才会有更多更好的生态住宅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奎.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谷云峰.环保生态住宅的设计与建设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9(6):56.

第8篇

一、教师本人要不断地丰富生活地理知识

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要想地理教学贴近生活实际,我们就必须多关注日常社会生活,多看、多听、多记、多交流、多请教……这样才能不断地拓宽知识视野,充实知识容量,举起事例才能信手拈来。所以,我们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看书、学习,要成为阅览室、图书馆的常客,要经常购买一些有教学价值的书籍;同时对网络上一些精美图片、简短视频短片、相关素材要细致地保存下来;业余时间到一些街头闹市、田间地头、周边乡村进行察看,把一些好的乡土素材记录下来。如果条件允许,地理教师更应该在寒暑假周游祖国的大江南北,一览各地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此外,教师还要博览群书,加强一些地理生活常识探究,例如:什么时候“进伏”“进九”?“伏天”的长短是怎样计算的?什么时候“闰月”?“月食”和“日食”的形成原理是怎样的?等等。

二、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

纵观储多课堂,“照本宣科,举陈腐案例”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贴进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少得可怜。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就必须转变教法,转变思想认识,不能“书云亦云”,不能书上举什么例,出什么题,教师就讲什么内容,没有内容的变化、迁移、延伸。所以,教学设计中的内容要紧贴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这样才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神经器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动地迸发出来,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讨论中。例如:当地怎样安装太阳能最科学,当地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当地的地形特征,当地有哪些农作物,当地的人口流动情况,当地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有哪些,怎样预防灾害,等等。这些问题的讨论,使课堂氛围热闹非凡,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欣赏生活实景

尽管一些教师“讲功”超群,字字珠玑,但就地理教学而言,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课堂气氛就非常沉闷。而一幅图片、一段视频、一段录像,往往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更大震撼;它无须多余的说明,却能更加简单明了地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一方面,随着高考试题中“景观图”的频频出现,另一方面,随着各学校电子黑板等硬件设施的加强,我们地理教师更应充分借助优越的教学条件,把各地的风情地貌、植被景观、农作物种类、城市标志、工程建设、环境问题等生活实景一一展现到学生面前,以提高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到“坎儿井”如何利用地下水时,笔者剪切了纪录片《美丽中国》有关“坎儿井”的一小段视频,学生看后,对如何利用地下水的原理一下就了解了。

四、关注国内外重大生活时事,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动向,随时了解世界最新动向,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要求。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试题内容常常联系重大时事,考查学生对生活热点知识的探究程度。所以,当遇到一些重大的时事时,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调整教学计划。因为此时学生最为关注,听课也更聚精会神,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因此,教师应通过网络广泛地搜集相关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重大时事的地理背景知识(如位置、自然环境特征、人口资源分布、工农业状况等区域地理知识),事件发生的原因(自然原因、社会经济原因),解决措施等。使课本知识充分地与热点生活紧密相连。

五、加强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培养

地理课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我们除了在教室里“谈地说理”,还要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扩大地理知识视野。把课堂中获得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所以,我们在搞好安全保障的同时,应就当地的条件每学期至少组织1—2次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当地乡土地理研究,调查当地工矿业、农牧业、交通、环境等内容;到气象站、工厂、水库、环保局、居民小区参观和调查;识别不同云象,探究一些物候变化;地震防范演习……

六、组织学生举办“黑板报”或壁报

第9篇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活用教材,优化资源,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充足而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我们要结合科学教材的内容,活化教材,优化教育资源,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外部资源。我们首先要挖掘校内课程资源,特别要加强科学专用教室的环境建设,包括实验仪器、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及其他教学设施。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应积极开发的教学素材,如教学材料、实验方案、教学论文、课件、图片、学生优秀作业和小论文等,使之形成资源库,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要敢于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河流、农场、田地、各种动植物,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开发区、工厂等。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真正的科学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发和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更加丰富和便捷,信息化资源进入课堂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我们还要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都是开发并整合教学资源的活动。在科学课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构建和探究体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探究、合作、创新等科学素养,提高科学课课堂的教学效率。

这样,以教材为依托,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给学生培植科学学习的沃土,给学生的科学学习开拓更为宽广的时空,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关注实践,亲历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他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究。学生是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现实世界中的,他们的学习生活与气象万千的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教育者所要做的,不过是促使儿童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促使儿童从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而已。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亲自探究的机会和平台。

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因为探究既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就一定不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肯定其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探究出现障碍或然后失败的时候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并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三、课外延伸,拓宽途径,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科学探究不是随课堂铃声为起止的,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核心,去点燃学生课前、课后持续探究活动的激情,体验探究的乐趣。因此,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更要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有益于拓宽学生的实践和创新途径,有益于深化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1)拓展知识,学以致用。在学生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一项(或一段)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接着讨论后续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知识等,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这样一来,学生的科学学习就会实现自主互助,学以致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循环往复,效果显著。我就把这几个问题作为这节课的拓展活动:利用同种器材,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相信你能解决以上问题,会有更多的发现。这样,学生的自主互助探究会继续进行下去,学生的探究学习也会持续发展下去。

(2)学会观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及各种生活现象,开展各种趣味十足的研究性学习,学会观察、发现、探究、积累。如: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研究神秘的星空,关心天气变化,调查沙尘暴,发现温度计的秘密等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