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2: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

第1篇

目前,高职音乐专业建设滞后,缺乏资金支持,师资力量薄弱等传统问题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解决,制度、机制建设也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市场发展变革的需要,这些都成为制约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

1.缺乏发展的资金急剧的盲目扩招和跨越式发展使高职院校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教学经费不足是很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高职院校随着招生规模和校园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资金也是捉襟见肘。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主要依靠财政支持,政府投入是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大量音乐器材设备的购置和场馆的建设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完全依靠社会资金显然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现有的体制机制并没有为社会资金的进入提供畅通的渠道。

2.缺少高素质的师资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本应该是“双师型”,但遗憾的是,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规划建设中,都偏重汽车、园林、信息工程、机电设备等实用性较强的理工类专业,对于音乐等艺术类属于文科范畴的学科建设重视不够。一些高职院校是从普通中专转化而来的,师资力量就更加薄弱了。我国有些省份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音乐专业,没有音乐院系,甚至没有音乐教师。这些院校大都是从专业性较为单一的中专转化而来,即使设置了音乐文化教育课程,也过于简单,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

3.缺乏师生的认同与参与

目前,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思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仅仅局限于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机电设备等工科专业,至于音乐文化等文科范畴的专业,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合作内容较为简单,有时仅仅局限于校内,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走出去。这种与社会对接主要依靠高职院校的音乐院系来完成,很多活动具有公益性,难以真正调动学院、老师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从目前一些电视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好声音选拔比赛的现场活动来看,很多优秀歌手并不是真正专业性的音乐院校培养出来的,有的甚至没有大学文凭,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高职院校开展的音乐文化产业化建设并没有考虑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自然无法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4.缺乏管理部门的重视

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并没有实现与市场的对接,一些制度上的局限并没有被突破,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高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在制度建设、体制创新、资金支持、人员保障等方面逐步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变革与实践发展的需要。

5.缺乏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

目前的高职院校走外延式扩张发展道路,学校建设规模和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学校的内涵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内涵主要指管理体制和机制。没有制度的创新,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就缺乏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脱离社会实践需要和市场发展需要的高职院校音乐文化很难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6.缺少适应市场发展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空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在高职院校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学校的音乐系并不具有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权力,也不是市场化运作的主体。这种身份上的尴尬处境将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与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割裂开来,也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然不具有竞争优势。

7.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相比于一般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相当凌乱、模糊不清的,也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不相适应。由于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难以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之中,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要想取得更大发展,只有统一规划,化不利的制约阻力为发展动力,才能实现音乐文化产业化的进一步创新。

1.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

本着谁投资、谁发展、谁受益的原则,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促进其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在当前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改进管理体制,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推动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规范管理体制,主动融入社会发展需要之中。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师资队伍上:普通高校的教师是研究型的学术型的;而高职院校囿于其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其师资力量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试想,一个连舞台都没有上过的老师怎么可能教出舞台表演娴熟的学生来,一个连车床都没有摸过的老师也教不出熟练的高级技工。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适应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3.深化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

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应循序渐进地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赋予音乐院系及老师学生更多的发展权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院校、院系、教师、学生参与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畅通院校(系)与市场和社会对接的渠道,变单一为多元,积极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4.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参与程度

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话语权来激发他们参与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虽然没有普通高校那样完备,但是旅游、通信、电气、艺术设计等实用性强的工科专业还是很完备的,可以尝试相关院系学生在自身的专业实践设计中融入音乐文化元素,既提升了自身专业的发展,又促进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准切入点,增强大学生对音乐文化认同感和参与度,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与感受,能真正深入理解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建立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基地

重视应用性和实践性的高职院校,对信息、电气、旅游、物流、测量等实用型学科的发展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及时促进音乐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建立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依托高职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音乐文化更好地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从而实现音乐文化自身发展的目标。

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产业融合只是为各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机遇和平台,要想实现产业本身的发展,还得依靠产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融入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中,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才能提升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和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

7.制定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第2篇

音乐文化产业是一种以知识作为基础的产业文化,在音乐文化中具有很强创新的理论设计,也有的是有能力的劳动者自己创建的,通常都是将音乐文化作为核心观念,聚集音乐文化、信息技术、传播方式、自动化技术等结合在一起的知识的结晶,所以自身的知识性就很强。

二、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每个地区都设立了专门从事音乐产业发展的部门,也慢慢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管理体制,这给现代化建设阶段里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1.缺少自主发展以及穿凿能力,造成竞争力低下由于音乐长时间都受制于传统体制,几乎不具备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虽然音乐出现了很多新产品,但是有价值的确很少,有些音乐企业只是看重生产,并不关注市场情况,一味的投入忽略产出,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对内容只是进行仿造,缺少接近大众的好产品。使得整个音乐市场都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约束,制约了音乐市场的前进,造成竞争力下降。

2.缺乏高素质音乐人才,造成原动力不足音乐人才是音乐发展的主要资源,现在我国的音乐产业人才还很少。由于原有教育培训机构的影响,我国音乐产业的人才量、结构以及整体素质还不能满足音乐产业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缺少具备音乐知识与技术、经济的综合性人才,造成创作的原动力不足,影响了音乐产业的发展。

3.缺乏健全的法律体制音乐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它的版权维护问题也是文化产业的问题。最近几年,虽然一些唱片公司给其做了很大的投资,也创造出了精品文化,但是却让一些盗版商偷窃了,造成唱片公司大量的经济损失。除此以外,由于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音乐文化也被在网络上公共使用和下载等,这些都给传统音乐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造成音乐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迫害。总结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关键还是有关音乐文化产业的一些法律体制不够健全,法律制度缺乏操作性,监督管理也不好。

三、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造音乐品牌来提升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是进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更是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健康、迅速发展的基础。品牌经营是音乐产业形成的开端,最后慢慢再发展成产业经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发展音乐文化的时候不但要将这个优势充分利用,还要不断创新,将时代的新元素融入到音乐当中,创建出真正属于我们的品牌。所以要将音乐创意品牌和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精品,形成的品牌。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市场的宣传,将自己的品牌推入市场,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音乐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

在现在的经济条件状况下,音乐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结合是一种趋势,所以在培养音乐人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逐渐健全人才教育机构,尽量培养一些高技能人才。第一,一些高校要专建一些音乐经济、音乐管理以及音乐营销的音乐,然后再和另外的学科结合,强化对学校的教师、音乐装备以及教学技术的培养,加快音乐专业人才素质的提升。第二,音乐企业要强化对职工的培养,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第三,要借助不同的方式来创建音乐文化氛围,激发音乐人的创作灵感,促进音乐人创作的积极性。

3.建立健全的法律体制

第3篇

关键词:秦皇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286-01

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秦皇岛市,拥有上万年的人文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了很大比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古老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逐渐脱离现代生活,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成为历史永远脱离人们的视野。

一、秦皇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资源概况

秦皇岛市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昌黎皮影、满族寸子秧歌、青龙猴打棒、青龙皮影戏、抚宁鼓吹乐、抚宁太平鼓、北戴河的任家班鼓吹乐、山海关喇叭等。目前,一部分民间音乐文化资源还有演出的空间,但多数都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已经逐渐脱离人们的视线,如果不加以保护,迟早会淡出现代生活。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需要一一解决。

(一)民间艺人缺乏产业化发展意识。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人主要是民间艺人,由于民间音乐文化多在民间传播,民间艺人多数不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意识,要将民间音乐文化引上产业化发展之路,需要民间艺人扭转陈旧观念,针对现代社会人们的欣赏需求,创新传统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思路,同时也不能失去原有的艺术精髓。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相关政策尚不完善。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方面,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已经引起了秦皇岛市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但是针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还不够明确。作为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如果缺乏政策扶持,很难顺利实现产业化。

(三)针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投入和开发力度不够。对于还处于产业化发展初级阶段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来说,投入力度大小直接决定着其是否能够得到充足的发展资本,而充足的资本则是一个新兴业态顺利发展的关键。目前,秦皇岛区域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上需要有关部门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另外,秦皇岛区域丰富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资源多数还没有被开发出来,这些散存在民间待开发的音乐文化资源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市场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虽然秦皇岛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具有独特的风格魅力,但是不少民间艺人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间艺人市场意识薄弱,不会将资源转化为商机;2、缺乏系统的组织机构,没有一个带头人将本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表演组织起来,打开市场;3、政府对于民间音乐文化的市场开发不够重视;4、民间音乐文化主管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当地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外界的充分认识;5、当地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机构,没有形成针对民间音乐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6、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又不懂民间音乐,复合型人才相对较为匮乏。

三、与旅游业相结合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捷径

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戏剧;音乐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38-02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戏剧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也在逐渐加大,它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也逐渐渗透到了音乐文化相关产业中,我们应该积极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少数民族戏剧加快发展。

一、少数民族戏剧发展促进了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旧时的戏剧主要是指戏曲艺术,当代的戏剧则包含了戏剧、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艺术形式。中国戏剧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种类丰富,各民族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多种,少数民族戏剧也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少数民族戏剧主要有蒙古族二人台、阜新蒙古剧、朝鲜族歌舞剧、满族新城戏等。

从音乐方面来说,少数民族戏剧的曲调多是在本民族曲调上发展而来的。满族新城戏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流传于吉林省扶余一代的满族戏剧剧种,因为扶余镇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故而定名为满族新城戏。它的唱腔是在“八角鼓”基础上,大量吸收满族民间音调、清代宫廷音乐以及宗教音乐形成的。常用板式有慢板、三眼、原板、弹颂板、行板、快四板等,曲牌以四句板、靠山调为主。朝鲜族的戏剧主要指的是歌剧,由韩国传到中国,它的曲调主要来源于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盘索里主要以唱为主,曲调也是多来源于朝鲜族的民歌。

从伴奏乐器方面来说,一般都是采用本民族的乐器,例如蒙古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头琴、四胡等,马头琴、四胡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乐器,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从戏剧题材来说,少数民族戏剧选用的题材都是在本民族有影响力的故事,例如满族新城戏的代表作《红罗女》就是选自于满族古代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少数民族戏剧题材最初关于宗教的内容比较多,随着社会发展,世俗化的内容越来越多,戏剧题材涉及比较广泛,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变化,这是戏剧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戏剧另外一个重要的表演元素就是舞蹈。许多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种类繁多,能够表现不同的生活含义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这些舞蹈不仅丰富了戏剧的表演手段,还突出了戏剧的民族性。通过这些舞蹈语言,使观众突破语言障碍,更加深刻理解戏剧表达的含义。另外,少数民族戏剧中的唱腔、对白、服饰也都有各民族的特色。

二、少数民族戏剧发展态势

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提升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层次和质量,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少数民族戏剧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部分,其中很多剧种都被列为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如满族新城戏被列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列为吉林省新兴的三个地方剧种之一,成为吉林省重点扶持的地方剧种。

少数民族戏剧发展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本民族、本地区的人民是它的主要受众,他们热爱自己的戏剧,并将这种热爱传承下去,因此也培养了许多剧作家、表演家,促进了本民族戏剧的进一步发展。例如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他是蒙古族戏剧音乐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是在他的引领下,蒙古族戏剧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使得蒙古族戏剧在北方少数民族戏剧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少数民族本土艺术家就是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的动力。

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丰富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潮流激发了少数民族戏剧的蓬勃发展。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国家完善的法律、政策的扶持、振兴民族文化等一系列的举措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

三、对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的建议

(一)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

纵观戏剧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发展的重要阶段,甚至是文化繁荣阶段,都会出现大量经典的作品,正是有了这些经典作品,才促进了戏剧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求作品的“量”,更要求作品的“质”。“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在创作中,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把“中国精神”当做“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一方面努力培养创作人才,给予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条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少数民族戏剧创作中。

(二)鼓励民间演出与交流

以前,文艺演出主要是由文艺团体承办,例如吉林省有吉剧团、朝鲜族歌舞剧团、松原满族艺术剧院等,他们肩负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尤其是戏剧表演发展的重要责任。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单纯的文艺团体演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也不利于戏剧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加大支持文艺团体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民间演出与交流。重视培养民间演艺“达人”以及民间演艺团体;扩大喜欢少数民族戏剧观众的数量;增强专业团体与业余团体的交流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让少数民族戏剧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而不是成为“高岭之花”。

(三)加强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发展

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戏剧在传承过程中,除了少量的文字记载外,大多数是靠口耳相传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承往往增加了传承了难度,而且“流派”问题也增加了传承的复杂性。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或学到一些戏剧,但是关于少数民族戏剧的内容,尤其是不出名的戏剧或戏剧流派还是比较少的。因此,我们应该多借助与现代媒体推广少数民族戏剧,让人们更加方便地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来欣赏、了解,甚至学习它。

通过政府、民间举办演出、比赛等形式来推广提高少数民族戏剧水平,也是促进少数民族戏剧传承的重要手段。扶持少数民族剧团的创作和演出,努力挖掘优秀作品,促进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

(四)强调少数民族戏剧要多元化发展并逐步形成品牌优势

文化元素多元化发展也要求戏剧发展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不同需求。现代文化发展、传媒力量的增强使观众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快速提高,广大观众在观赏能力方面往往是“见多识广”、“兴趣各异”的,要想吸引他们,就必须编排戏剧精品、编排各种各样适于不同人群的戏剧。从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状况来看,也要求少数民族戏剧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要编排历史剧,还要编排反映时代潮流、贴近民族生活的戏剧,不仅要吸引“老观众”,更要吸引“新观众”包括青少年,只有拥有了观众的支持,才能促进少数民族戏剧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庚.当代中国戏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3]柯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观[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4]王艳辉,曹阳.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典型调查[J].现代经济信息,2014(2).

第5篇

【关键词】音乐产业;文化;解决方案

一、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

音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已达百年之久,它开始于20世纪初期,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这条百年之路艰辛、曲折而漫长。20世纪后期,盗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刚刚有所起步的音乐产业首当其冲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音乐市场岌岌可危,大量的盗版活动严重影响了正版作品的市场份额。2005年,数字音乐的出现给我国的音乐产业带来了又一沉重的打击,这条路愈发地艰难,主要表现在:第一,原创音乐作品匮乏问题日渐突出,一方面,新作品缺乏投资,另一方面,市场需求难以满足,严重阻碍了音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第二,无需付费的数字音乐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视线,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利用网络进行音乐下载方便又快捷,同时,越来越多的盗版音乐出现在网络上,正版音乐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第三,虽然无线数字音乐发展迅速,但是音乐制作人和音乐提供者的收益得不到保障,他们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

二、我国音乐产业的现状

我国音乐产业是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甚至政治现象的一种综合体现,中国音乐产业在不断影响着世界音乐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模式,例如百度和谷歌免费音乐下载模式就是最好的体现,某些产业形式和系统正在逐渐成长为音乐产业新的主导产业,例如数字音乐产业。不仅如此,这些新的主要产业也将会引领整个文化产业,就像过去的音乐唱片产业引领整个文化产业一样。因此,我国的音乐产业面临着极好的市场机遇,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我国的音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很多问题:

其一,在现代产业体制下,尚未确立一个统一和规范的音乐产业市场体系,这大大制约了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的构建能够为现代音乐提供规范的渠道,有助于保障音乐产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收益,有助于促进产品的自由流动和传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整个流程来看,我国音乐产业制作市场发展落后,产品销售市场渠道受限。这种发展状况大大阻碍了音乐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音乐文化市场发展缓慢。

其二,国家有关音乐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完善,由于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使得音乐文化产业方面的立法问题一再被搁置,音乐文化市场管理滞后,但音乐文化产业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有配套的法律法规相配合,才能使其首先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保护。

三、针对我国音乐产业发展提出的建议

鉴于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关对策来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进步。

其一,必须加大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法制建设,比如,可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设置相关规定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依法取缔违法盗版场所,加大检查力度,对危害音乐产业的行为加以严厉的制裁。反不正当的竞争,反垄断,优化音乐产业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明确各环节责任人的职能并对其加以保护,调节各方面利益的分配。

其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府投资,以缓解投资来源减少的尴尬局面,可以设置专门的基金进行扶持和发展产业建设,推动其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政府扶持,鼓励原创,鼓励正版,努力培育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致力于将中国优秀的音乐文化推向世界,走向国际,打造属于我们的音乐品牌。

其三,在更多的城市设立国家音乐文化产业基地,协调发展各个地区的文化建设,为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有特色的音乐搭建一个平台,实施一系列的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其发展。

最后,应大力发展和保护高校音乐文化的发展,高校音乐文化不仅在音乐人才培养上,而且在促进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教育模式滞后、教育资金缺位等因素制约着高校音乐文化的发展。因此,应该全面提升高校音乐文化建设,引导高校音乐文化更好地为文化产业发展。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本着“发掘江财最动听的原创之声”的宗旨,学校吉他协会每年都会举行原创音乐大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还会送到江西省省团委参加比赛。这就是一种保护原创,珍惜原创,鼓励原创的高校活动,是需要大力提倡和宣扬的。

四、结语

音乐无国界,纵使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背景,每个人却都能在音乐的世界里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梦想,快乐而满足。因此,音乐文化产业也是最值得去发展,去壮大的产业之一,因为它无界限,它能到达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被每一种肤色的人所聆听与传唱,音乐是世界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音乐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文化。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一起见证中国音乐产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广.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J].中国市场,2007年第22期.

[2] 李彦荣.建设文化产业、保护传统音乐和母语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年第3期.

[3] 李方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产业研究活动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J].黄钟音乐学院学报,2010,3.

[4] 张浩.刍议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异化[J].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3期.

[5] 宋瑾.冲突与选择: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不同价值立场[J].音乐艺术,2009年第1期.

第6篇

【关键词】音乐文化产业;城市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是指特定城市在精神、制度和物质层面所展示出的价值追求、发展特点、创造活动和历史底蕴。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还是迅速崛起的当代新城,无论是繁华兴旺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宁静幽雅的中小城市,城市文化无一例外地忠实传递着城市的韵律和脉动。

一、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原本由国家、省和一些地区管理的文艺团体,先后被无情地推向社会、推向演出市场,甚至个人通过申请可以组团进行商业性演出和音乐制作、销售等活动,于是,中国与国外的音乐市场一样,音乐人、音乐经纪人、音乐策划人、音乐制作人等行业应运而生。这些现象促使中国音乐产业化的快速形成,同时促进和丰富了中国的音乐创作实践。

音乐文化产业的建立以及逐步扩大,一切文化与经济的互动都难以脱离大众消费人群的积极配合与参与,而且,音乐的审美活动的广泛展开又同时拉动和刺激人们的审美消费激情,因此音乐产业(职业、业余音乐人)与审美消费(大众消费人群)几乎是不约而同、情不自禁地走在了一起,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携手并肩同步前行。原来局限于物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各种法则,开始逐渐被移用到精神文化领域。文化事业单位由原来的国家包办,到‘以文补文’再到企业化;文化产业从无到有,渐成规模,至今已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予以培育和发展。

音乐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几乎走完了欧美国家一百年走过的道路。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空间。巨大的经济效益与高新技术的参与,使音乐文化产业拥有自我扩张的内在动力和势头,可以突破任何阻碍与约束而拥有一个广大的前景。这一切都促使了音乐文化产业的领域与空间呈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就这方面来看,我国音乐产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音乐艺术作为一定时代、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映照,代表着一定社会的审美心理结果。近年来,音乐这一特殊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二、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不仅以其所具有的城市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同时也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显示出鲜明的独特性。城市文化建设是赋予城市个性、魅力和创造力的关键。而城市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一个充满小农意识和市井习气、封闭保守的城市,是无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第二、建筑具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广告等等,都不能凌乱无章、残缺不全、千人一面。要讲究城市的整体和谐和审美情趣,有文化个性和艺术感。形象文化就像一个人的脸,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像巴黎、伦敦、莫斯科、法兰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标志性的文化、体育设施必不可少,往往一两个标志性文化设施就能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个著名的海上歌剧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第三、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特别是中国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像世界文化名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曾经产生过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个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名扬世界的城市。如国内的曲阜,也是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蜚声国内外的。

第四、形成若干个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教育是文化的基础,科技是文化的精华,艺术团体是文化的结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将这三者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由移民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像美国的波士顿,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这三者。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培养了不少总统,还有数不清的专家学者,其中不少人获得诺贝尔奖。波士顿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第五、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现在,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许多城市,都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也已将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点。

第六、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所谓群众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间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也指一些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节庆文化活动,对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养成群众的文化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三、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音乐文化是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力量不可低估。在将音乐文化转化为城市文化的实践中,我们不能不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从中获取本质上理性的指导。如音乐资源与城市文化传统、音乐个性与城市品格、音乐与城市的本土化和现代性、在全球化背景下音乐文化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取向等等问题,无不隐含着深(下转第93页)(上接第92页)刻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认识。

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文化风格、文化气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得到、体味得到,因为它是这个城市的魂,是这个城市所独有的,是它与其他城市不同之处。常说,文化是城市的名片。而音乐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有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每一个音符都流淌出亲切的画面,每一幅画面又都定格为美丽的音符。它是一座城市的听觉符号和情感寄托。

什么是城市文化品位?目前还没有人给出一个定义。功能是物质层面的,比较实;品位是精神层面的,比较虚。虚则虚,但它是客观存在,难以言传但不难意会。概况地说,功能的核心是“用”,品位的核心是“美”。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美的,也不是城市的各个部分都是美的,美不美,每个成熟而正常的人都能感觉出来。游历独具匠心而建造起来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都市,它们精湛的建筑艺术会使我们赞叹,它们诉说着的动人史诗会催生我们的激情,它们千姿百态的形态会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需要城市更有品位,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品位作支撑。一座城市的品位,虽然可以由专家们去评判和论证,但最终要取决于市民和顾客的感受,取决于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多少愉悦和美感。音乐文化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是别的行业难以替代的,它可以提升全体市民的整体素质,可以包装城市、推荐城市、树立城市丰满的形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对提升城市文化的品味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在人类城市化的进程中如影随形,是人类无障碍交流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同时更是观察一个城市的风貌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窗口。一首歌可以唱响一个城市,打造一个品牌,活跃一方文化。音乐与城市在当代文化社会里已经成为一种共时、共生,并可以互证、互进、互促的关系,它是一座城市的听觉符号和情感寄托。音乐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神奇和伟大的;同样,城市文化品牌的构建,往往也给音乐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平台、载体与媒介,它们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城市文化.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2008.

[2] 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陈宇飞.城市文化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4]张晓明,胡惠林等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7篇

音乐传播作为信息社会一个新的行业与专业,涵盖广泛,牵涉音乐与传播相关所有专业与从业人员,汇集着按传统职业和学科分类习惯难以划分的人群。音乐传播学科与专业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传媒事业的急速发展,产生出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应需而生的新学科和新专业,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既无现成的西方模式可照搬,也无中国传统模式可承袭。所以,没有人能预料这架在新世纪强行起飞的“专业客机”的航向与前程,但可以明确的只是乘客们从事的是朝阳产业,乘客们想去的地方想干的事情,就是音乐传播的目的。

由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中国音协音乐传播学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承办的“2007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于10月27-28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音乐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师生与新闻出版单位文化传播人士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大会论文60余篇。

音乐传播教育之现状

在26日上午举办的新闻会上,音乐传播学会会长曾遂今介绍了前两届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情况,及其教学与科研在各地院校的发展,指出从本科到博士的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在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形成,目前已有5届学生毕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王建元在介绍本院音乐传播专业本科毕业生分配与就业情况时指出,音乐传播专业本科就业率高达97%,以广播电视和文化传播公司为主,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的局面下,已成为本院音乐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记者从会议了解到,近十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音乐传播专业,一个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蔚然形成。

音乐传播理论之思考

音乐传播(Music Communication) 究竟为何物?是学科、是专业、是研究方向、论文题目,还是职业方向,或者公司运营项目?从第一届音乐传播研讨会开始,这就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这个争论也延续到本届研讨会。与会代表除开对音乐传播学的音乐学归属、传播学归属等学科性质地位的讨论继续深入而外,许多研究者跳出各执己见的争论,直接进入学科主体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曾遂今教授《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与薛艺兵教授《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论文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前者提出音乐传播“零信道、信道、盲信道、网络信道”四种模式,探讨其时空规律,解释音乐生命力形成的时空原因;后者以论文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音乐传播“狭域、广域、泛域、异域”和“即时、共时、历时、待时”时空传播各自四种不同的模式。王建元教授则根据音乐传播专业在本院建立10周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学科建设“音乐编导策划、音乐商务、音乐传播研究、音乐治疗”四个发展方向;庄元教授“试论数字化传播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论文集中讨论了数字化传播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冯光钰先生“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和伍国栋教授“江南丝竹的传播”等论文则集中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流变情况。

音乐传播实践之研究

音乐传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必然介入新闻出版、传媒工作的实践活动中去,会议一大批论文集中于各种不同的音乐传播实践活动研究。音乐传播,自然是传播音乐,从理论上讲不是一个问题,而面对实践却成为问题。

人音社杜晓十副总编发言以音乐出版现状介绍为主,指出全球化大潮来势汹汹,文化大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已被美国、欧洲、日本瓜分,中国文化产业的落后需要迎头赶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音乐》赵志扬副主编的即席发言根据信息时代音乐文化传播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局面,提出一个传播节制和有理性的理念。高级编辑黄大岗论文“音乐编辑学提纲”则分16个章节详细介绍了音乐出版行业工作的编辑应该具备的知识。《音乐研究》陈荃有副主编以“实践:音乐传播学永恒话题”为题作了发言,强调音乐传播的实践品格,人才培养基本功基本素养的重要性。《音乐与表演》冯效刚副主编发言探讨音乐家与传媒革命的关系,指出严肃音乐从业者面对大众流行音乐的挑战,要争取话语权,不要自说自话,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边缘地位。曾田力教授近年来身体力行于古琴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面对大河奔流的大众音乐传播主体,介绍了自己反其道而行之,传播传统文化“高雅音乐”的经验,提出音乐“高文化”传播的理念与实践方向,强调“小众传播”、“自然传播”的重要性。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云南 文化产业 演艺业 优势

近年来,伴随云南旅游业的扩大发展和持续升温,文化产业日益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其中旅游演艺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由此激发了旅游业与演艺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新兴旅游演艺市场的勃兴,已经成为云南文化产业中引人注目的新景观和新增长点。从产生初期到如今,不论是景区内的小型旅游表演还是大型的实景演出,其带来的效应和作用是独特且显著的。

一、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云南拥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其中,云南民族民间传下的舞蹈品种1095个、舞蹈套路6718个,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云南民族舞蹈都属中国之最。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云南省共有37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这两个名录。新公布的两项名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别,如传统音乐——姚安坝子腔等;传统戏剧——滇剧、佤族清戏等;传统舞蹈——傣族象脚鼓舞、彝族打歌等。此外,云南民族民间曲调歌谣更是丰富多彩,甚至连人们说话发音都是一种奇妙的乐音,正所谓“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云南映象》作为云南文化产业产品项目最具代表意义。著名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用了一年多时间,深入云南,走村串寨,甄选了具有典型云南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舞蹈及音乐元素,用了15个月的时间精心排演,以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力构架了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通过把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与现代艺术构思进行有机融合,集中展现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不难看出,《云南映象》正是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提炼才使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俗风情,同时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生命力。“原生态”是《云南映象》独有的特质,是区别于其他演艺产品的一大卖点,同时也是产品本身的魅力所在。“原生态歌舞集”的命名既体现了产品的文化内涵、艺术体征和风格,又能产生较大的市场吸引力。

《云南映象》中70%以上的演员为土生土长的本土演员,包括了彝、白、哈尼、布朗、藏等少数民族,他们来自云南各地州的田间地头,保留着古朴的形象。这些“原住民”的质朴表演是其原生态性的重要体现。

二、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及产业平台优势

云南文化演艺产品的开发,一方面不能偏离传统,要保持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充分展示其古朴风格和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时展,忽视大众的现代需求心理和审美要求。产品的编创既要保持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又应体现现代大众的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突出产品的娱乐性、体验性及赏析性的特点。通过灯光、舞美等先进舞台技术的运用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如在大型主题性旅游演艺产品中,可利用帕尼灯制作形成的立体舞台画面、布景灯营造各种各样的鲜活场景、升降移动舞台显现的动态场景等。这些科技手段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冲击力和感染力,使原始古朴的民间歌舞充满了时代感,迎合了现代市场需求。使观众无论在感官视听还是在心理体验上都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实现“注意力”与“体验”的完美结合,同时,通过此种特定的视觉效果和精神感受形成对云南的特殊印象。 转贴于  这种文化产业与市场需求的相互整合,形成了文化与旅游市场的双赢格局,为云南旅游经济带来了一片新的绿洲。目前,云南已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到云南的游客每年以500万人次的数量增加,2007年云南接待海外入境游客高达458.36万人次,全年接待国内游客高达8986.15万人次。

三、丰富的文化项目创新理念及内在品质优势

云南文化产业项目不同于一般曲高和寡的艺术作品以及粗俗滥造的娱乐节目,始终坚持用创新的思想指导产品实现资源与市场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部又一部既有传统美感又有现代感染力的后现代新结构作品。《云南映象》采取的是田间地头的原生态舞蹈跳法,但并非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它将原创乡土经典和创新的舞台艺术经典整合重构,通过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舞与经典的民族舞表演组合,构成了一种与一般民族文化截然不同的舞蹈艺术。改变了传统民间歌舞零散纷乱、粉饰造作的弊病,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和精神抚慰。同时,在舞美设计上也尝试了一种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抛弃传统的具象造型,通过灯光、舞台的转换来变换场景,给人以立体感和层次感,使舞台变得极为灵动。《云南映象》根据自身特点在实践中找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契合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融合,为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创新的理念更是体现在节目主创者的身上,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编创者不断为作品注入新的艺术元素和文化元素,才能使其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第9篇

一、为何开展传媒音乐人才培养

传媒音乐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传媒音乐教育发展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传媒技术和音乐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传统音乐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革,也为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通过采访的定性研究方法,围绕演出、影视音乐传媒、无线音乐等三个行业展开调查,针对每个行业选取了相关个案,重点调查了相关企业的主要部门、运行机制以及相关职责,分析与总结出具有共通性质的业务类型,并以此为依据来说明开展传媒音乐人才培养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也为如何培养传媒音乐人才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演出行业①

当下中国的演出市场,根据演出的音乐类型和经营主体,可以分为音乐厅音乐经营、体育场馆演出经营、小众音乐的现场演出经营和音乐节等四个主要方面。

【个案调查】国家大剧院:在国有体制框架内产生,在国家资金注入和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承担公众艺术教育、商业演出、公共文化交流等多项音乐文化传播职能。基本的业务部门及职能涉及如下:

(二)影视音乐传媒②

在传媒娱乐空前活跃的时代里,更多文化传播、传媒公司涌现出来,融合艺人经纪、唱片制作、影视传媒、演艺交流、无线音乐、版权等业务类型为一体,很多传统的唱片公司和演出公司也挣脱单一的经营模式,以市场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向综合娱乐行业迈进。

【个案调查】北京美乐文化传播公司:综合性音乐传媒公司,曾签约和彝人制造、阿木、李健等百余名艺人,是一家致力于中国原创音乐的推广和发展、唱片制作、艺人经纪、演艺交流的综合性传媒公司。各个主要部门及工作内容如下:

(三)无线音乐③

无线音乐是运用数字化手段,以计算机为主体而制作的数字音乐产品。其业务是用户利用手机等通信终端,以SMS、MMS、WAP、IVR、WWW等接入方式获取以音乐为主题内容的相关业务的总称。具体包括现有的彩铃、振铃、无线音乐俱乐部、无线首发、无线音乐搜索以及即将推出的音乐随身听。

【个案调查】无线星空音乐有限公司:专注于数字发行领域在无线、互联网、终端、运营商等多渠道的营销推广活动,力图实现数字音乐版权在信息网络传播领域中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各个业务部门基本工作内容如下:由以上案例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这些行业内部所蕴含的共通业务类型可概括总结为如下九个方面:音乐产品及活动监制;音乐市场营销与推广;媒介运用与宣传;音乐市场开拓与调查;音乐产品研发;音乐市场培育;音乐产品与活动策划;艺人经纪;音乐版权洽谈。这些具体环节构成了传媒音乐行业中的核心业务类型。

针对以上产业共通的业务类型,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音乐产业所需人才的跨界交叉能力,以及传媒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跨学科性。而目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音乐院校音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传媒音乐教育)的培养目的各不相同。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更多的音乐表演或音乐理论方面的突出人才,要求具备高、精、尖的专业水平;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服务,具有师范性、专业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在传媒技术与音乐文化产业结合越来越紧密的态势下,从上述传媒音乐行业案例调查的实际情况而言,在音乐文化产业领域中,我们所培养的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并且,这种复合型的传媒音乐人才的培养是音乐院校教育和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远远不能完成的。因此,培养适应当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传媒音乐人才也是一种时展的必然走向。

二、何为传媒音乐人才

从学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高校传媒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全国近一百三十个专业艺术院校、高师院校所设立的,具有传统学科色彩的音乐学专业相比,既有根本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我们所谓的传媒音乐教育是指以音乐学为基础,以传播学为依托,以音乐在现代传媒中的多元组合方式和传播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音乐策划、音乐传播、音乐营销等新型音乐应用门类作为主要的研究和教学手段,是跨学科的新型专业④。因此,传媒音乐教育是一门极具包容力的综合型学科。如果我们把音乐院校培养的专业音乐工作者称之为“音乐人”的话,那么,传媒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可以称之为“传媒音乐人”。传媒音乐人具有双重职能。第一,要为当代传媒系统中所有与音乐相关的传播活动服务。他们应具备音乐传播调查、音乐项目策划、音乐产业管理、音乐节目制作与编辑的能力,并且熟悉音乐著作权法、经济合同法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了解音乐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前沿及其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具有音乐市场的分析、观察能力。能在音乐传播的各个环节(音乐剧场、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唱片、音乐报刊媒介等)与时俱进地适应社会发展。第二,他们也是音乐家的合作者。他们和音乐家一起,共同站在当代与未来的社会音乐生产平台上,为社会提供音乐产品。在当代和未来,音乐家们的艺术与技术,只有在传媒音乐人的协助下,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更全面地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如何培养传媒音乐人才

由于传媒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和复合型,所以,其学科设置要求具有极强的传媒类指向性。再加上传媒音乐教育系统与各类媒体的悠久渊源关系,为传媒音乐理论资源贮存、媒体内部实地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就目前我国相关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等)所开设的与传媒音乐行业相关的课程设置而言,大致可以总结为音乐传播、音乐编辑、电子音乐制作、音乐商业管理和艺术管理等几个主要专业方向。构建并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传媒音乐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关键。因此,必须全面推进传媒音乐教育的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传媒音乐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完善传媒音乐专业方向设计,丰富培养方案。要根据传媒音乐人才的市场需求及培养目标,设计大致的专业方向,如音乐传播方向、音乐编辑方向、电子音乐制作方向、音乐商业管理方向,等等。并以相关音乐和传媒理论课程、实践系统、创新环节和音乐文化活动等为主要载体,运用学校、媒体单位和社会的各种资源,来实现传媒音乐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进行。总体而言,各个传媒音乐专业方向构成的教学体系和各种实践(如音乐传播调查、音乐行业职业状况等专业实践或者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由科研、音乐作品创作与展演等组成的创新教学体系构成了传媒音乐人才的培养体系。而这三大培养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决定着传媒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