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医学中级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3: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学中级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医学中级论文

第1篇

(1)从中医药的角度来看

有机化学是药学研究与药物应用的有力工具。用于临床上的大多数药物(包括合成药、生化药、天然药等),其主要成分几乎都是有机化合物。因此,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充分发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这都需要我们了解及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状。有机化学同时也是中药研究与创新的必备手段。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继承与发扬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的优势与特色,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与应用中药的特长,开发与创新临床上有效的中药新品种,是我国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临床上使用的中药方剂组成成分复杂,同一种中药出现在不同的方剂中其所起的功效不同,这与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有关,可以说一种中药自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复方。比如:中药的配伍,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使用。在熬煮中药的过程中,药与药之间发生了某些相互作用,其实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使中药材中原有的主要成分结构发生了改变,而结果是有的增进或减低了原有药效,有的则抑制或消除了毒性和烈性。因此,弄清每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对临床用药是多么的重要。这也就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有机化学的又一原因了。

(2)从化学学科的分类上来看

有机化学在大化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在大学的课程安排中,都是先学习无机化学,然后再学习有机化学,最后学习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即没有有机化学的学习,是学不好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机化学还是中药相关专业学生考研的一大必考科目,考研的同学只有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成为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关键。由此看来,无论是从有机化学的历史上、从它与生活的联系上,从它在临床用药上、在中医药的研究领域上还是在大化学中的作用上、在学生考研上,它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有机化学虽然知识点多、记忆困难,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它不是问题。

2.1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课堂上认真听讲

做好笔记(1)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有机化学体系中,各部分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对某些知识不了解,那么在学到与之相关的知识时就会特别吃力。例如,醇、醛、酮这几章节的内容没学好,后面再学习糖类化合物这一章节时就很吃力。因为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糖类是多羟基醛(酮)及其缩聚物和它们的衍生物,糖的结构中含有醇羟基、醛基和酮基,它同时具有醇和醛、酮的性质。因此课堂上能不能跟随老师思路,不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2)老师在课堂上会反复的强调某些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考试恰恰不都是考重点难点么?如果掌握了这些,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应该就不成问题了。(3)老师教学多年,不管是在知识层面上、解题思路上还是在常见错误分析上,经验都十分丰富,尤其是我们的大学教师,他们大部分都是优秀的硕士、博士甚至是教授。在课堂上,老师大都遵循着这样的古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古训必定有它的道理。老师除了传授给我们知识外,更多的是传授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经验与方法,定能学好有机化学。

2.2课上做好笔记至于笔记

我建议大家记些老师强调的重难点、解题思路、方法以及例题。不懂的课下可以问老师,即使将来忘记了,还可以再复习。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做个有心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也许这就会成为你学习有机化学更好的捷径。

2.3课上、课下积极地记忆“记”即记忆

与数学、物理等理科相比较,“记忆”对有机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习化学的最基本方法。这是由于化学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当然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有理解记忆、有意记忆、联系实验记忆、对比记忆、归纳记忆、趣味记忆、记错记忆等等,这么多方法并不是每个都适合我们,我们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做好实验我们都知道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因此,要想学好有机化学就必须先要做好实验。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动手,不要眼高手低,而且要学会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曾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6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而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进而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的重要性。在化学实验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实验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反应,从而更轻松地记住反应。

2.5学会思考柏拉图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华罗庚曾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发明,都是和发明者深入看问题的方法密不可分的。可见在学习知识上,学会独立思考很重要,它会使你对知识有更透彻的了解。尤其是有机化学,更要学会独立思考,要能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

2.6培养信心与兴趣以上的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第2篇

com/)上查询。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设有18个大栏目,其中的内科11 个栏目外科3个栏目,以报道中医药临床研究为主。本刊在 对期刊中的文章进行筛选时,首选基金文章,由于版面需要, 再补充非基金文章,制作文摘。所以,本刊基本能完全收录 各期刊中的基金文章(中药类期刊除外)。本文首先对收录 的各类基金文章进行梳理分析,再结合栏目设置,探讨基金 资助的方向及中医各科的研究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对2011年全年共6期《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各栏目进 行进一步统计,得出每一个栏目的基金文章比。研究方法

为了便于统计,本文将各种基金按级别从高到低进行分 类,共分为五类:1类:863、973、十五、十一五、全军级、博士 后;2类:省部级(包括厅局级)、全国性学会、直辖市(包括局 级)、中医局、军区;3类:地市(包括局级);4类:院校级;5 类:区级及以下。使用Excel 2007软件,对《中国医学文摘- 中医》2011年度收录的1 348篇基金文章按各级别进行统计 分析,并生成透视图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18个大栏目、14个小栏目的收 录情况

对《中国医学文摘■中医》18个大栏目、14个小栏目的收 录情况进行统计,见表2、表3、图1。基金文章比超过50%的 栏目有10个:心脏血管疾病、消化系及腹部疾病、创伤感染、 骨伤科、肿瘤科、神经精神科、针灸针麻、按摩及其他疗法、中 药学、方剂学;其中中药学、方剂学的基金文章比分别高达 98.58%、6.27% ,说明在中医药研究领域,重视中药、方剂 的研究与开发,高于重视中医药的临床应用。

    2.2 基金论文统计

使用Excel 2007软件的统计结果为,1类基金论文276 篇,占全部基金论文的20. 48% ;2类基金论文770篇,占全 部基金论文的57.12% ;3类基金论文180篇,占全部基金论 文的13. 35% ; 4类基金论文85篇,占全部基金论文的 6. 31% ;5类基金论文37篇,占全部基金论文的2.74%。

对收录的基金文章按各栏目进行分类,见表4、图2。对 1类基金文章进行分析,基金文章比為50%的栏目有结核病、 中药学;30% -50%的栏目有医史、历代医家论述、基础理 论、造血系及淋巴疾病、方剂学;1类基金文章为0的栏目有 寄生虫病、泌尿外科、男科、眼科、口腔科等。可以看出,在这 些中医药临床领域,重点基金资助为空白。

    2. 3 文献来源统计

本刊以筛选中医药临床类文章为主,实验类文章均没有录用。限于本刊的录用范围,对各来源期刊的基金文章比的统计有失偏颇,仅供参考。见表5。

    3讨论

第3篇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的就是反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传播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第4篇

一、数学与理论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起源于古希腊,两千多年特别从牛顿时代以来,数学及其具体应用-----自然科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认为,能充分应用数学的学科或领域等价于科学,数学所显示出的人类理性能力、根源和力量在诸多自然科学领域也似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自然使人们猜想,为什么不能把数学方法应用到社会学科领域去寻求其真理呢?西方经济学也许正是这种猜想的一个主要结果或实验。数学究竟能给经济学带来什么呢?在进一步分析经济学中数学的意义之前,我们应先来概略了解一下几个数学基础问题。

1、数学是什么?

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十分抽象的。例如若干著名学者认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科学“。“数学是结构及其模型的科学”。等等。数学在理论上的概括和科学的实际发展中,一般给人们的印象是,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特点可归结为更高度的抽象性、更严密的逻辑性和更广泛的应用性。因此,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基础,是科学的皇后,是十分自然的。

稍具体说,首先,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典范,几乎它的所有基本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例如,点、线、面;自然数、实数、虚数和四元数等等;它们是抽象的,又是深刻的,极其奇妙地、精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某种基本特征。其次,数学是严密逻辑推理的象征,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演绎法,即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其实质含义是,若公理为真,则可保证其演绎的结论为真;从逻辑上看,演绎法是清晰、合理和完美的,由数学推出的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正确结论。最后,由上面两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不言自明的。

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由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自然要进一步问,数学是绝对真理吗?亦即数学的抽象性是绝对无误的吗?数学的严密逻辑性是绝对可靠的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无限的吗?稍考察一下数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数学的真理性问题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之前,数学的发展是顺利的,人们对于数学的真理性是确认的。特别是十五~十八世纪,数学的顺利发展达到高峰;这一时期一大批数学家同时在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惊人的成就,如哥白尼、开普勒、伽里略、笛卡尔、惠更斯和牛顿等。他们从许多方面证明了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与数学定律相吻合,最突出是牛顿力学;所有这些极大地加强了数学作为绝对真理的信念,人们相信上帝设计了宇宙,而数学的作用就是揭示出这些设计。

然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非欧几何的提出和集合论中悖论的出现,使整个科学界震动,它迫使数学家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数学性质的认识,以及数学和物质世界关系的理解,由此引出数学巨人之间关于数学基础的新数学方法而展开激烈的争论。如由弗雷格、罗素和怀特海为代表的逻辑主义认为,逻辑法则是一个真理体系,而所有的数学是可以由逻辑推导出来。同一时期,以克罗内克、鲍莱尔、彭家勒和贝尔为代表的直觉主义却认为,从逻辑原理所推导出来的东西,不比直觉感悟的更可信,数学可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并不真正源于经验,而是来源于心智(经验只是唤醒心智)。第三大派系大卫·希尔伯特领导的形式主义认为,数学实际上是一些形式系统,各有各自的概念,各自的公理,各自的推导定理的法则,以及各自的定理,把每个演绎系统发展起来,就是数学。最后是以策梅罗、弗兰克尔为代表的集合论公理化学派,他们把解决悖论的方法寄托于集合论的公理化,即对所容许的集合类型加以限制,同时又使它们有充分的性质作为一切数学分析的基础。

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这四种彼此独立、不同的关于数学基础的方法已形成并相互对峙,人们再也不能说某一个数学定理已证明了,这时还必须加上是依哪个标准它才是被证实了。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数学是相容的吗?除了直觉主义认为人的直觉能保证相容性外,这个问题对于数学和科学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和严峻。然而1931年著名数学家哥德尔得出了震惊世界的两个结论,其中对于数学基础问题研究具有毁灭性的结论是:任何数学系统,只要它能包含整数的算术,其相容性就不可能通过这几个基础学派(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集合论公理化学派)采用的逻辑原理而建立。另一个结论也可称作“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它断言:不仅数学的全部,甚至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用类似哥德尔使用的能算术化的数学和逻辑公理系统加以概括,因为任何这样的公理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哥德尔的结论实际上表明,我们使用的任何数学方法都不可能借助于安全的逻辑原理来证实其相容性,亦即表明数学结果的绝对确定性和有效性已丧失。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歌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是对排中律的否定;即有些命题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而又有意义。

3、数学的有效性

现在数学已发展这样一个阶段,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形式主义和集合论公理化主义,它们都有着某种不同的哲学基础,而难以形成某种共同的基础。而这似乎意味着这样一个事实:并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多种数学;亦即数学并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严格的逻辑结构;它也许是一个人造体系,是一系列经过逻辑筛选、抽象和组织、是某种人所公认的非凡的直觉;这些直觉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大脑和外部世界相结合的产物。任何一种数学或其分支都只是提供了某种可用的理论,根本意义上说数学也是一门自然科学,任何为其寻求绝对基础的企图是注定要失败的。

当然,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与任何其它实验科学相比,数学作为一种精确而有效的思维方法,相对来说是最为广泛和深刻、有效的;其作用也更为基本、更为重要。例如,在其它科学的历史发展中,都曾经发生过若干次根本性的变化,而在数学中,大部分逻辑和经典分析已使用了许多世纪(虽理论上存在某些深刻的问题),现在仍然还适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又的确不同于其它科学,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准经验知识。

数学在自然科学的应用中为什么能得出非凡的实际结论?为什么那些长而复杂的纯推理过程(纯推理是独立于经验的)能产生意想不到而又准确的结论?现在并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人类试图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猜想(提炼)出某些简单的系统,其性质能用数学来描述,正是人类这种抽象化能力产生了对自然令人惊异的数学描述。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成功是有条件限制的,例如,数学成功的领域主要是物理世界或无生命的物质,其方法论是把物理世界用长度、质量、重量和时间等简单概念来刻画,也许由于其行为是可重复的,因而用数学描述是有效的。另一方面,其代价是牺牲自然世界的丰富性;数学只能是描述了自然某些简单化了的方面和过程,决不是全部。另外,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生物学等领域,数学的有效性就非常不明显了,这自然是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性质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如何认识数学的真理性问题,如何看待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有效性问题,如何理解数学在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作用问题,等等;这类的问题大都属于哲学的范畴;虽然实难形成确定性结论,但通过学习和思考得到的有关认识,对于我们学习和认识西方经济学是十分有益的,能使我们的看法更加深刻起来。

二、经济学中数学应用意义的初步思考

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国富论》起的二百多年来,已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我认为这实际上表明,数学作为一种理论信念、方法论和研究手段,十分明显地体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中。下面具体展开谈一谈。

1、经济学能成为一门科学吗?

提出这个问题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经济学和一般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根本差别吗?二是西方经济学是如何具体进行科学研究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某些自然科学成功发展的历史似乎明确告诉人们,一门学科要想成为一门科学,起码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要有坚强的科学信念,即坚信其理论研究对象的客观性或研究对象客观规律性;二是数学方法要成为研究的主要方法;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众所周知,经济学是研究关于人类行为的学科,而人类行为是很难简单看作是客观的。因此,西方经济学首先要解决其研究对象的客观性问题。

西方经济学在讨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往往引用最多的著名论述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观点,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一书中,他指出“一门实证科学……是关于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一门规范科学(或称管理科学)……关于应该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标准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一观点把经济学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同时强调实证经济学作为整个经济学基础的重要地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也在其著名论文《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中指出:“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简言之,实证经济学是,或者说可以是一门‘客观的’科学,这里‘客观’一词的含义完全等同于任一自然科学上的定义。”西方经济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模仿自然科学及方法的信念是十分坚定的,仅从其内容和研究方法看也是有效的。这一点从许多基本概念及思想就可见一斑,例如效用、边际、理性经济人、均衡、最大和最小原则、需求定律、理性预期等等。从方法论看,这些基本概念设定的一个核心思想是避免或消除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其研究能得到确定性或“规律性”的东西。又例如,“均衡”作为西方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是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演变而来,实际上“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并不完全等同于“均衡”思想,原思想更深刻、更复杂和更宽泛得多,“均衡”是对其的简化,即去除其不确定性部分,形成某种确定性或新的明确信念。“均衡”似乎给我们更多的是某些确定性的结论或信念;(在某些非常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如供求定律、均衡价格的存在性、一般均衡、局部均衡、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等等。“均衡”是什么?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或基本状态吗?我认为,“均衡”是一种精巧的理论构思,更是一种“科学的信念”,在解释和理解某些常规经济现象时是有分析力的,但更重要地是希望符合一般科学研究特征的要求。

如果我们期望(或假设)把人类经济现象能够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或者说具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则西方经济学的确是有成效的和富有智慧的。因此,经济学是否为一门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信念问题,或者说其信念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把人类经济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的问题,光有信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具体的思想、创造和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也就是要解决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基本思想及其假设。

2、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思想及其假设

按传统流行的科学观,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西方经济学认为这对经济学也应是对的。另一方面,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又非常不同,它是一种与人、人类(文化、政治)历史进化、人与人关系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因素有关的、比自然现象更加复杂、不稳定的现象。把这样一种现象人为地转化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达到数学能运用之,的确需要坚定的科学信念和具体的研究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确定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基本假设及其思想。根据作者的初步认识,西方经济学中基本假设及其思想可概括如下:

(1)注重静态忽略动态。如“均衡”思想,强调静态均衡状态(特征)是一般经济运行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经济学中的中心地位,而忽略实际经济运行过程及其不确定因素的分析。西方经济学相信任何经济运行过程是围绕均衡进行的,均衡是实际运行轨迹的中心线;均衡是客观的、确定的,即使实际经济运行可以是不稳定的但最终总是收敛于均衡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不考虑诸如历史文化、人际制度等复杂、易变的动态因素;着重研究静态的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而不考虑人与人的关系。例如,“均衡”这个概念没有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差异涵义,象一个物理定律(均衡概念及思想实际上来源于比较静态力学的研究思想);又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假设条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也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反映。

(2)强调理性拒绝非理性。实际经济中,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如历史的、文化的、进化的、心理的和经济的等等因素混合其中;简言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科学(数学)的力量主要在于理性分析,而对非理性等的分析是无力的,理性等价于逻辑和确定性而排除不确定性。西方经济学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分析人类经济行为方面,可以说极端地相信和强调理性因素在人们行为中的作用,而完全避免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若干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效用的量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只追求最大利润和效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知识)、供求定律、理性预期等等,十分明显的反映了这一思想;这些有关完全理性的假设在经济学中的核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追求确定性避免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成功及其信念就是其理论在一定时空内的确定性;从方法上讲,上面两点的思想及有关假设的具体作用,实际上也是追求经济理论上的确定性,亦即为其理论的数学应用作信念及方法上的准备。另一方面,在具体研究中,则进一步表现为追求理论上确定性的形式,亦即分析、结论的几何和数学模型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得到这些确定性的形式又需要具体满足各种数学方法正确运用的种种假设条件,哪怕是完全不现实的。例如,有关均衡的若干假设、市场上存在充分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保证他们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完全可替代性、供求曲线的设定、边际概念等价于导数、变量之间某种形式的“线性型”关系假设、规模收益不变假设等。

总之,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学的科学信念,方法上必须引入数学思想和方法,亦即演绎法:从创造性假设出发──经逻辑推理(数学推理)──得到确定性结论。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学中演绎法(数学)成功应用的关键,是巧妙和创造性地构思其演绎的前提──假设条件。我认为深入认识和理解其主要的假设及其思想,是认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及其数学意义的关键所在。

3、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方法论意义

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西方学者认为,十九世纪其思想基础是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证实主义”,而二十世纪则是“证伪主义”;“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是彻底反对归纳法而推崇演绎法,而数学是演绎法的典范。我认为演绎法及其思想在经济学中应用的方法论意义,简单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创造假设、数学推理、检验理论。下面稍稍展开谈一下。

(1)创造假设条件是理论假说演绎推理的关键和必要条件。确立假设条件一个最基本目的,就是要创造性地简化现实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从而确立现象间联系假说的核心结构,并建立演绎推理确定性的前提。一般来说,不同假设下所形成的分析思路、分析范围和分析方法往往是不同的;不明确提出假设条件,理论本身将显得含糊不清,无法形成理论讨论中的共同规范,往往会造成对同一理论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容易引起理论基本概念的混乱,这将阻碍理论研究中科学探讨统一基础的形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中往往包含了其理论假说演绎的大前提;这里所谓“大前提”即是理论假说或假设条件的核心;它实际上蕴涵了理论假说的基本思想、主要结论和演绎的最终前提。应指出的是,根据“证伪主义”的思想,所谓“大前提”的形成是研究者“自由创造”的结果,而无需什么严密的逻辑推理或经验事实依据;实际上,不同理论或学派的主要思想分歧或创新,往往表现在其演绎“大前提”的不同。因此,我们应特别认识到假设条件在经济学中的方法论意义。

(2)演绎法的典型推理形式是数学推理。数学推理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前提(即假设条件)应十分确定和严格的;经济学中的假设条件往往确立了逻辑推理的“大前提”及其变量间的具体数量关系、演绎方向等;西方经济学中演绎推理的基本过程可简要概括为:提出假设条件(大前提)------逻辑推理(数学推理)------结论(并检验结论)。根据演绎法的特点,如果推理的结论不正确或通不过检验,则问题一定出在假设条件部分,而与逻辑推理过程无关;因为演绎法中,结论只是其假设条件(大前提)必然的逻辑结果,逻辑推理(特别是数学推理)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这正是演绎法逻辑清楚或简单的科学方法论意义所在。这个意义告诉我们,任何经济理论存在问题是肯定的,也是十分明确的,即问题肯定在假设条件中,理论的发展或创新在于对原有假设条件的修正或创新。

(3)理论的可检验性是演绎法的目的。“证伪主义”判断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是看理论是否具有可证伪性或可检验性;一般来说,假设条件和数学推理将使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明确具体、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理过程的严密性,最终将保证理论结论的具体明确,亦即具有经验的可检验性(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检验方法是计量经济学),从而保证了其理论假说科学性的主要特征。值得指出的是,按照证伪主义思想,就一般经验科学而言,演绎法意义上的检验是检验理论的结论,而不是检验其假设条件。但就经济学来说,是检验假设条件还是理论结论或是都检验是有争论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演绎法或数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具有科学方法论上的意义,是将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信念的必然结果,它的研究思路、体系和研究方法应该说是按科学研究的要求来设计的,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技巧水平。当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有(根本?)差别的,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也应有差别;我认为这个差别集中反映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上,或者说可以从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及其思想上去认识。另外,确立假设条件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创造过程,按照“证伪主义”的思想,理论核心假设的提出是一种大胆的猜想、“自由创造”或某种非理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没有什么逻辑的方法可循。但在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信念和数学应用的条件,实际上对其基本假设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其基本假设的思想是尽量去掉不确定性因素,而经济学中的任何事实又渗透了人们心理变化的不确定性;在处理更加复杂经济社会现象的面前,数学的威力仍在吗?因此,在我们分析了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科学意义后,还应更深入地思考另一方面的问题,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限制又在哪里呢?

三、经济学中数学应用限制的初步认识

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有效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方法论问题。我认为其关键点在于,如何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差异,以及怎样认识数学有效性的深度和广度;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问题。虽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很难说理论上会有什么最终定论,但某种深层次的思考和了解,将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学方法论目前仍存在的某些基本问题有所理解。

1、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

一般性讨论已告诉人们,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确有某些根本性的差别。与自然现象根本不同在于,社会现象中人及其关系在经济事件实际过程中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影响在自然科学中也存在,但影响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作某种严格的假设,这种差别将限制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分析将最终归结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心理学的等方面的分析。因此,如何认识这种差别及其性质,是认识经济学中数学应用限制大小或性质的关键。下面稍展开分析:

分析之一:两种现象演化过程的客观性不同。在观察自然现象演化过程中,人和自然现象演化过程(主体和客体)是明显分离的,除了人的观察和认识可能有(某种相对固定)偏差外,自然现象演化过程本身相对来说是一个客观过程;简单地说,其过程是一个客观事实直接连接着下一个客观事实,与人的观察和认识无关。而在社会现象演化过程中,由于其过程本身参入了有思考能力的人,人与社会现象演化过程不能明确分离开来,亦即人不能独立或脱离自身来观察自己;简单地说,如若以事实为起点,事实经过人的思考产生认识或决策,进而影响到人的行动,而人的行动结果形成下一个事实;这里一个事实并不直接连接另一个事实,事实本身不是客观的,而是参入了人的观察或认识,亦即事实与人的思考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现象有人称为“反射”现象),这时主客体是合二为一难以明确分离的;因此,我们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演化过程很难说是一个客观过程,其不确定性因素是显然存在的。

分析之二:两种现象演化过程的科学特征不同。自然现象演化过程客观性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相对来说,在人所能控制的范围内(或在相同的条件下),其现象演化过程是可重复的或可控制的,这实际上是产生科学研究和确定性知识的基本特征。而社会现象的演化过程则完全是一个不可重复的历史过程,亦即人们在其研究中,无论利用多少人为的条件(总是有限的)来刻画条件相同但时间不同或地理不同的两个实际社会(或经济)状态,都是不准确和客观的,有时甚至是差别巨大;历史事件是不可重复的!这突出地表明,历史的、文化的、制度的和心理的等因素复杂作用、进化的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也表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远甚于自然现象。

分析之三:人的认识偏颇性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不同。众所周知,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亦即总是存在偏颇或不完全性,但这种偏颇对我们所考察的两种现象过程的影响是非常不一样的。对于自然科学来说,由于其现象过程的相对客观性,人的认识或偏颇相对来说不可能影响现象过程(事实)本身,亦即这里人的认识或偏颇和其现象过程实际上分别属于两个相互隔离的空间,客观过程能不断纠正认识上的偏颇;也正因为如此,自然现象或事实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既是扮演着可观察的独立现象,又实际上扮演着独立而客观标准;亦即相对来说,人的认识或理论的正确与否可以通过与现象或事实的对应得到客观地检验或确定;因此,这种研究结论才可称之为确定性的和科学的知识。而对于社会科学来说,由于其现象过程的非客观性,即人的认识或偏颇渗透了现象过程本身(事实)之中,事实和人的思考两者是互相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因而造成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非客观性,例如,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中缺乏象自然科学中那样无可争议的假设或概念;这种状况下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很可能是,要么是确定性的而脱离实际,要么是不确定性的而失去科学研究的意义。

我认为,以上的初步分析反映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之间差别性质,也是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限制的深层次原因。

2、常规事件与历史事件

我们自然想到,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有效性可能受到限制,怎样来认识这种限制的大小呢?又怎样来认识经济学的实际作用呢?我认为认识和区分社会经济现象中所谓“常规事件”和“历史事件”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1)常规事件和历史事件。社会经济现象(事实)中参入了人的思考(为)因素,事实和人的思考(行为)相互影响,不可分离,这里的事实相对而言失去了其客观性;因而我们说经济(社会)事件相对来说更具有不确定性;当然这并不能认为,经济(社会)现象完全无稳定性、无研究意义,而是要着重指出它与自然现象的重要差别;这里历史学研究及其内容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一般历史学研究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描述和分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即所谓“历史事件”,从时间上衡量,“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长度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而其余大部分时间中所发生的相对稳定、普通的事件,我们则可称之为所谓“常规事件”,但它并不是历史研究所描述的主要对象。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照来看,可以简单地说,所谓经济中的“历史事件”部分主要对应于较大经济波动时的波峰或波谷时期的经济状态,或者说是指那些远离“均衡”时的经济状态;而经济波动其余部分相对较稳定时期,或者说那些较接近“均衡”时的经济状态则对应于所谓“常规事件”部分。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事件”和“常规事件”的区别本质上是不确定性和确定性、非理性和理性的区别。

(2)经济学与“历史事件”。值得指出的是,“历史事件”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往往是历史进程重要的转折点,也是难以事先认识和预测的。同样,经济(社会)现象中的不确定性也主要突出地反映在其所谓“历史事件”中,简单地说,即指较大经济波动中的波峰和波谷部分(较大经济波动转折点的某一邻域),目前的经济学或经济数学模型对此的解释或预测是十分无力的。经济中“历史事件”的形成,实际上是人们思考或认识的偏颇逐渐加强(或非理性作用突出),并不可遏制地、不断放大的结果,亦即实际事实与参入者的偏颇不断相互影响、一致偏颇(或非理性)行为的程度积聚放大最终导致崩溃(突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不确定性(或非理性)特别显示在波峰和波谷的形成上。这一过程的典型例子在金融证券市场上是十分常见的,也许目前科学方法对此的解释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对这一过程的形成,均衡的力量或均衡思想的解释力是微不足道的,更不用说去预测它了。

(3)经济学与“常规事件”。当然,社会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不可能总是激烈地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在“常规事件”时期,人们的偏颇及行为相对处于稳定(或较理性的)状态,与实际状况比较接近;这时,人们的总体偏颇状态不会形成某种变化的趋势,人们的思考及行为与实际状态的相互影响处于稳定,不确定性或非理性的程度相对较小或相互抵消。这时“均衡”经济学的确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或者说在“常规事件”条件下或某种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意义是显著的。但我们应注意的是,由于“常规事件”本身的稳定特征或属于经济现象中常规部分,使得这种解释力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骤然变小。这里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主要是“常规事件”还是“历史事件”呢?西方经济学显然是选择了具有较好确定性特征的“常规事件”作为其研究对象和经济本质特征的,而把“历史事件”作为例外加以处理。

3、检验经济学的困难

众所周知,自然科学真理性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理论能相对其对应的客观事实得到检验,这种检验不会因人的认识或理论的不同而改变,也不会因研究者的不同研究动机而改变;其基本原因是这里的“事实”是唯一的或客观的,通过这种检验而得到的理论(或知识)是科学性的保证。然而,对经济学的检验却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经济学及其实际预测无论正确与否,它们都会对人们的思考和行为产生某种影响,特别是有重大实际经济意义的预测,可能会对预测的事实本身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亦即经济学预测的事实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或客观的,是可以变化的,这样的预测成功或失败似乎并不能客观地说明其理论的正确或错误。在经济学的检验中,在用什么“事实”作为检验的共同标准问题上,实际上缺乏一致和明确的认识。

其次,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预测成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谓“有条件预测”,亦即相对而言,其预测的假设(或前提)与其预测的结论之间是逻辑或直接(客观)的关系;或者说,在相同条件下预测过程是可重复的或多次有效的。我们已知道经济学预测不存在这种“有条件预测”的特征;在实际预测过程中,预测的条件(假设)与其预测结论之间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尤其在经济波动的转折点时更是这样。经济学中的大量不同理论学派或预测模型之所以可以长时间地同时并存,是因为与自然科学不同,某个模型的某次成功预测并不能表明其理论的正确或有效;同样,某个模型的某次失败预测也不能表明其理论的错误或无效;因此,经济学的检验意义是有限的。

最后,在任何科学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动机主要有两种类型,可分为追求真理和追求功利的动机。在自然科学中,无论研究者的动机如何,检验研究者成果的标准是唯一的----客观事实,来不得半点虚伪的东西。而在经济学研究中,由于检验的标准可能是不确定的,不正确的动机、错误的理论或预测也可能取得“成功”,因为它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影响到经济现象本身或所检验结论的形成;如果加上政治和个人利益等倾向的影响,某些研究结论的偏颇性将十分突出,再利用经济学“科学性”分析声誉的影响,短期内使实际状况达到某种检验目的的要求是完全可能的和有效的;这种检验破坏了科学检验的客观性。

总之,经济学的检验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检验具有较大的差别,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这一问题的存在也是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一个主要限制。

四、小结

以上从不同的方面,初步探讨了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意义及其限制,应该说还是十分粗浅的。总的来说,我认为经济学中数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纯理论的信念统一和理论体系完美的结构上。因此,西方经济学对于我们进入经济学领域能够起到基础知识和技术的作用,学习经济学不可不了解和学习西方经济学;另一方面,对经济学中数学的意义也不应过分夸大,特别是在实际应用时,要深刻认识经济学的局限性。举一个例子,在实践意义上,经济学中数学的作用很类似计算机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例如计算机在解决那些被严格限定的问题(如逻辑问题、国际象棋等)方面,的确具有超人的能力;但如果它面对大量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解决的那类问题(诸如辨认一张面孔、一种声音,或在拥挤的人行道上行走等)时,可能会一筹莫展。因此,许多时候,经济学上的优美数学结构和确定性结论,一用到具体实际中往往会感到无用武之力或失效;特别是,数学在认识类似“历史事件”的经济问题时,其实际作用可能是十分有限的。

第5篇

1.1人工处理医学信息的局限性

人工处理信息是有很大缺陷的。第一,速度慢,手写字符平均为40字每分钟。第二,人工的处理繁杂的医学信息出错率很高,一旦出错,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医患关系。还有,人们凭着自己的感觉直觉在识别信息上是很弱的,在推断和概率估计上存在着很大的主观倾向,这是万万不行的。如上的种种局限性在医学信息管理中会严重影响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适用性。医学信息管理的中的各类信息,是在诊疗康复过程中相互依赖,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会引起“水波效应”,使整个有机整体处于紊乱状态,影响工作的进行。

1.2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优越性

众所周知,计算机以迅速,准确,可靠和拥有极大的储存能力为突出优点被广大工作者所喜爱。而且,其计算和分析能力远远的超过人工可能达到的最大程度。计算机用于处理医学信息适应了其信息量大,面宽的特点;与医学信息处理的及时,准确的要求相适应。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了医学信息管理人员工作性质和条件。所以,计算机技术用于医学信息的处理,是医学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繁杂的医学信息一旦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就会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错失,保证医疗过程科学而协调地进展,对病人,对医生,对有的医疗机构乃至整儿社会,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1.3辩证地看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有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我们不能否认医学信息管理更协调,更有效率;但是,计算机也不是万能的。计算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尤其在信息采集方面,对于涉及面广的信息很难实现计算机化,自动化。而且,计算机毕竟是机器,在灵活性方面就明显的没有人工有优势。因而,在信息管理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来对信息进行管理;才能让信息不但具有准确和高效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因才施用,才能更好的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二、对计算机技术教学方式的建议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于医学信息的管理意义是重大的。儿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事情了。当今时代,每个医疗机构在每个季度,都会有一定的计算机教学,对象上至院长下至护士,可见其重要性。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多媒体教学相对于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有如下优势: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5、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6、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7、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8、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教育,是的医务工作者快速的,有效的,持久的掌握计算机技术与医学信息技术的结合使用,这不仅仅使利医疗机构本身构成更加精准,有效,有机,更是让病人得到了很大的便利。

三、结论

第6篇

一、关注“激发兴趣”,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体验求知的愉快,可以提高学生观察思维的敏感性、灵活性,记忆的牢固性和想象的丰富性。托尔斯泰说:“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我觉得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起良好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渗透些激发兴趣的环节,巧妙设计学习形式,挖掘教材的趣味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诱发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兴趣环节的设计要适合儿童的特点。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唱歌,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讲故事、唱儿歌来“激发兴趣”,比如在课前讲《三只小猪》、《喜羊羊与灰太狼》、《白雪公主》、《蜡笔小新》等,课后唱一些儿歌,尤其是动画片的儿歌,例如《金刚葫芦娃》、《健康特工队》等,让孩子们愿意早早地到学校,盼望着老师来上课。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选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寓言、故事、史料、身边实例、自身感受和时事热点等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者在课堂中穿插一些精心设计的小游戏,引导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愉悦的学到知识,掌握知识。

二、关注“学习习惯”,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是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起始年级,养成好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终生有益。首先,说话能力的培养,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所以首先应加强说话训练,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开展讲故事大赛、说日记活动等,要让学生敢说、想说,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其次,写字基本功的培养,注重一年级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培养,只有端正坐姿,执笔规范后,才能写出端正、匀称的字,重点指导23种基本笔画,让学生认真观察汉字的运笔方法、间架结构,从“摹”到“临”,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从而培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再次,预习、复习习惯的培养,要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的特点,合理培养学生预习、复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教字母时,开展预习比赛,看谁能合着书,将未教的字母写出来……在教完生字后,第二天,看谁能将生字写出来,并且给每个字注上拼音等。逐步形成自觉的预习、复习习惯,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得到更好挖掘。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一年级学生日常良好学习行为的培养,比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去记等学习行为,注意教育引导学生课堂上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只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才可能有高效课堂的生成,才能为学生学习的良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关注“个体差异”,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生的个体差异注定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效果的差异。同一时间、同一内容讲授完以后,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对新知识理解、掌握不够透彻的“学困生”,这一现象在低年级孩子中显得尤为明显。因此,在一个班里面,老师经常不经意地就从学生中分出了后进生或者叫“差生”。其实“差生”并不姓“差”。在教学中,尤其我们一年级的教师,要改变自身偏见的认识,要改进教学策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别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真正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坚持分层次教学,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落到实处,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发现、及时弥补,巩固新知的同时,注意适当安排一些以往旧知的练习穿插其中,让学生在练习中时刻回忆旧知,从而加强记忆,减少遗忘,让我们的学生永远站在所学知识的同一起跑线上。针对后进生,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对待。是家庭原因的,就多家访,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换思想、意见,帮助学生进步;是教育方式的就改变教育方式等等,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老师都要有诚心和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使学生感到温暖,同时多注意后进生的“反弹”,真正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四、关注“合作意识”,从小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合作意识的培养简单地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和文字,还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关键词、精彩句子以及文章的内涵。第二种合作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这时,学生就会成为完全的指导,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科技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广泛应用,可以让一年级的学生小组合作去尝试搜集一些信息资料,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多想去看看》,可以上网搜索一些有关北京天安门及天山的图片及内容,让各小组分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让孩子们在合作中相互促进,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后,课堂就变得容易、生动了起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是需要老师付出真情和真爱的,教师要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去关注学生的一切,这样才会得到学生们的欢迎、信赖和爱戴。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在这和谐与轻松的氛围里得到开展和完善。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我国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措施,希望此文可以促进自身教学的进步,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点帮助,文中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参考文献:

[1]王惠琴.把脉当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第7篇

关键词:翻译理论 译者文化 翻译策略 文学解释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13-02

1 文学翻译的本质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它的宗旨依然是一种交流和人类的社会活动。我们研究文学翻译的目的,是将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进行交流,使其产生新的思想和文化的碰撞,从而引导人们对世界新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活动,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意义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还涉及到正确传递原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重任,也就是说翻译要用目的语的语言去再现具有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原语言的意义和内涵,更明确的说就是要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文学翻译因为涉及到翻译者自身的文化素养、政治立场、民族以及翻译过程中策略的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对译者的文化身份要求具有特定的限制。文学翻译的本质要求,我们对于文学表达,一定要体现其文学性,并且是通过一定的文本表现出来,这是文学翻译的文学表达要求。所以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必然有审美系统的介入,这是文学翻译的艺术创作和美学体现,但是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文学翻译依赖原作品的本性来翻译,对艺术创造的发挥有一定的控制,并不能随意发挥美的想象和勾画,必须在原作品的意境中来实现这一美的理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对这些内涵的统一认识,我们得出了人类对于文学活动需求的相对―致性。

综上所述,文学的丰富内涵及其与各类文化现象的复杂关系造成了“文学”普遍性理论存在的困难,也为文学翻译的欣赏与批评带来了问题。我们了解文学,所以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文学翻译的认识。文学翻译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进行美的加工,从而使我们看到一个美的文本表达,这是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其在翻译和再创造的过程中,有两个基本点:第一,对原作的原始美的再现,这是文学翻译的起点。第二,进行二次创造,这是对文学翻译的起点的补充。文学翻译有别于一般翻译,出于翻译对象是文学文本,原文本自身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因而文学翻译要求再现原文的文学性。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学体系的不同,如何在文学翻译中完美地再现原文的文学性,其至对原文本进行再创造,是文学翻译中的一大难点。这既要有语言的天赋,还要有艺术的灵感。通过这种形象的艺术思维,将文学的魅力更好的展现给另一个领域的人们欣赏,这是我们文学翻译的理想,也是文学创造者的追求。但是,现实的翻译实践证明,我们对于文学翻译的理想还在完善过程中,这是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不过,文学翻译的本质依然是翻译界研究的重点,这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对自身精神的完善。

2 翻译策略的选择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虽然有新的思路及发展方向,但对其基本解决方法,依然是首先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人类的认知遵循着自我与他者互为主客逐步接近这一模式。我们在正常的行为过程中,都是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模式选择。任一个体都会选择一种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归属加以认同,绝大多数情况下母语文化即是这一选择,其他文化则被视为他者。文化身份的形成就是在自我与他者的相互对比审视中完成的,从这―点来说,翻译作为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无疑是自我与他者相互关系定位最佳场所。相关学者研究发现,翻译策略较多,但是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主要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式翻译往往采用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和符合译文读者审美心态的方式。这种和读者零距离的思想交流,没有任何陌生的感觉,是熟悉而痛快的。而异化是追求一种新的方式,这种方式将突破已有的模式,使用非常规的语言表达,具有独具一格的风格。通过这种方式,将所要表达的语言彻底的表现出来。翻译策略不仅仅是翻译方法的选择,更是一种文化进步和文化立场的选择。越来越多的翻译活动中,由于译者身份的双重性的融合,使得翻译的“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也在不断地融合统一。我们可以这样来看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导化都有存在和应用的价值,究竞选择哪一种策略涉及各方面的因素,二者并不是矛盾的是互为补充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并行存在,共同发展。

3 翻译理论的几点应用

3.1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显性体现

文学翻译是打破一件作品的沉默,通过新的语言工具,结合社会环境和新的社会因素,使其获得一个重生的机会。这是一个生命再现的过程,它与原作的产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并且文学翻译的创造过程将使我们对原作的认识更深一个层次。虽然两次创造的性质不同,但是,二次创造的文学翻译仍然是我们对翻译的一个新的体会。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文学翻译的再创造性质的认识还是不够的,人们往往以为,再创造比起原作的创造来总要低一等。其实,原作的创造与详作的再创造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文学翻译的创造性,还体现在它的叛逆性。这是一个伦理概念。

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创造性叛逆,也就没有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给中外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的新的文化火花,这些建立在多种不同因素基础上跨领域的文化和语言元素,将通过一部作品全部由译者通过文字文本表现出来。

3.2文学翻译中的比较研究,这是一个不同于翻译的研究

这种研究只是针对某种过程,不会去研究其结果。通过不同的方法,去对比翻译中的某些语言现象,从而加深对其理解。但是对翻译的结果,却并不是十分看重。比较文学的研究是文学翻译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它是物种进化的标志,有了比较才有了对文学翻译的语言的参考。因此,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就摆脱了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传统翻译研究的是语言,通过其转换的过程,发现其相关理论,并用于后期的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的是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文化、不同文学之间的交流和碰撞,通过对这种的语言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同进行分析,从而为语言的交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为社会交往提供一个理论基础。比较文学的研究中,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误解和排斥,以及相互误释而导致的文化扭曲与变形,这些现象都会产生,但是我们关注的是转换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不断消融消极的影响文化和文学交流的因素。在日程研究过程中,比较文学学者一般不会涉及这些现象的翻译学意义上的价值判断,他们主要是对其形式及其产生的过程进行分析,这与传统的翻译的最根本的区别是研究目的的不同。

3.3现代解释学美学认为,理解就是文本与理解者之间的对话

当代解释学美学的奠基人海德格尔认为,文学翻译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一种意义的“转渡”。面对语言的转换,如何运用解释学,这是一个现实的任务。从操作层面来看,文学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版本的作品,用另一种语言来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其文学性、文化性,并且其表达方式能够具有一定的美及艺术性。翻译就是一种解释,通过你的语言的实现,让别人能够理解你的作品所包含的意义。这是解释学的重点,但是,解释学美学还包括美的成分,你的解释不能是单一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美,这是文学的自身特性所要求的。只有在解释的过程中,不断释放美的成分,完善文学的品行。文学翻译所运用的解释学美学是一个综合的语际解释,通过这种语言和文学的相互转化和解释完善,使文学翻译的转换过程更加完美。

4 结语

文学翻译的研究是个传统的课题,但是在翻译理论的研究背景下,文学翻译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我们如何来认识和掌握这些变化,这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文章通过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研究,发现翻译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通过策略的选择,我们又可以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在翻译理论中,我们选择通过归化和异化的处理,对文学翻译的优越性又有了新的提高。随着翻译理论的新的研究,比较文学、文学翻译的二次创作以及现代解释学都对文学翻译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翻译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文学翻译体现的更多的是文学和文化交流,这是人类心灵的交流基础,我们应该上升到美的层次,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美在文学翻译中多停留一会。

参考文献:

[1]祝惠娇.从《译者的任务》到翻译的伦理[J].科教文汇,2010.06.

[2]李冰梅.文学翻译新视野[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1.

[3]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6.1.

第8篇

有去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针对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的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创建的科技站。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传统出版物的概念,免去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提供及时发表成果和新观点的有效渠道,从而使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科研创新思想得到及时交流。

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为学术范围内的讨论,有一定学术水平,且符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基本投稿要求,可在一周内发表。专业领域按自然科学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分为39类。

论文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观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所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为在本网站的作者提供该时间的证明,并允许作者同时向其它专业学术刊物投稿,以使科研人员新颖的学术观点、创新思想和技术成果能够尽快对外,并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了解会议动态不难――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面向广大科技人员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本着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宗旨,针对当前我国学术会议资源分散、信息封闭,交流面窄的现状,通过实现学术会议资源的网络共享,为高校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以利于开阔视野,拓宽学术交流渠道,促进跨学科融合,为国家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专业学术人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积极贡献。

第9篇

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遵循差异化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包括集体目标和具有层次的个人目标。集体目标是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全体学生都应当达到。个人目标是在集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体的原有知识基础、兴趣、能力等确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提高目标的达成率。

2.教学内容的确定

从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看,很多操作实践、较为简单的理论探究都遵循差异化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有选择的学习。这要求教师在进行差异的教学时必须基于同教材、同进度的前提下采取差异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量、范围、深度、实践操作等多方面进行有目的性的开展学习活动。当然,教学内容的调整要适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既要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差距适度,确保能在同一课堂中有效组织。教学内容的设计形式有两种,一种主干上有一些分支,一种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主干的不同位置停留。这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A类的学生可将富有探究性的、思维量较大的内容设计进去,促使在知识的横向纵向上有所拓展;对于B类的学生重在调动非智力因素,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有效指导,有意识将他们向A类生转化;对于C类生重点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指导,以基础性知识、巩固技能为主。

3.课内外作业的设计

课内外作业的设计要遵循“差异教学”要求,分层次进行设置。课堂内以基础性、操作的作业为主,同时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机会,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对于一般性同学,以巩固性的练习为主,在做好基础性练习后,体现探究性的作业设计,激发他们的兴趣。在作业设计的“量”上,应符合不同学生的差异需求。可设计必做题、选做题、机动题,使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具有弹性,实现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同时要保证作业的“质”,一般可按问题难易程度和涉及问题的多少分为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

4.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其特殊性,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性原则。在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课堂教学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1)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是教师经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取长补短,发现自身不足。在实施小组合作时,首先需要合理分组,可以同质小组或异质小组,同质小组是将同类或知识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编排在一组,并为他们确定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研究。异质小组是将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分配在同一小组,共同收集资料,发表见解,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异质小组中,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必将带动和感染其他同学,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使自己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2)伙伴教学

伙伴教学是将一批学习基础比较好,综合能力比较强并有一定探究潜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分组,做基础薄弱学生的“伙伴教师”。当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首先请教伙伴老师,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全体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互助合作的精神。

(3)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针对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需要教师个别化指教,在强化基础学习的同时,还应该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个别化教学体现在不同的教学策略上,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辅导训练、提供的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有时还需要教师帮助其查找原因,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达到学习目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注意课外拓展练习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进行科学合理的差异评价,并及时反馈

通过科学合理的差异化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好的投入到信息技术探究活动中去。首先,教师要针对教学过程每位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点评,并作为平时定性评价记录下来。其次,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差异评价,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催化剂。

6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