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3: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

第1篇

1.人数多、师生比低。2002年至今,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至三倍还多。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虽然证明了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但是由此造成的如科研动力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等教育管理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2.办学特色不明显,盲目追求招生规模和学科数量。我国高校当前的现状是以综合型、研究型大学为主。因此多数高校不顾办学条件是否完备,盲目增设硕士点,片面地在学科布局上追求学科门类的数量。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高校办学特色缺失,专业同化,更使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大大下降。

3.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也是从零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不仅具有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共性,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民族高校研究生生源比普通高校要更加复杂。同一专业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教育水平。此外,一般民族高校的研究生贫富差距较普通高校要更大一些,其知识面与思维方式也各有差异,由此可能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冲突和问题。因此,民族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一直处在一个边摸索边发展的状态中。

二、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1.转变教育管理理念,严把招生入学质量关。为符合新时代对研究生的高要求,坚持把好研究生招生入学质量关是第一要任。高校应当以“高层次、高质量、特色化、精英化”为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积极调整招生政策。为避免单纯以高分作为标准选拔研究生的现象,以提高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应该在统考课合格的前提下,更多地注重导师的自。这就要求研究生招生更加重视和规范复试考试程序,让学生在导师面前有更多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也让导师在选拔符合自己研究领域的学生时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决定权。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础,先进的管理理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为了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服务的对象获得全面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服务、为老师服务也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服务,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合理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应该更加注重制定切实科学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需根据高校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在指导学生如何在课题研究中完善课程学习方面多下功夫,使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互相促进,更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在办学条件上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氛围浓厚的科研学习环境,从而全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带动科研热情,培养科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高校专业化的发展,改善盲目申报和增设硕士点、片面追求学科门类数量的现象,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专业化的学习环境可以在导师指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空间,更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动手建立技术方法、进行实验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善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民族团结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更是“和谐社会”理念别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特殊化对待。从事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者,需要认真学习并深入领会“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精髓,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平,并把这项工作同我国大局发展形势结合起来。这里我们应该明白,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管理与服务并不是一个矛盾的概念,要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民族高校研究生产生的矛盾多数是由于彼此间文化差异和传统观念的不了解或不理解所造成的。因此管理工作应当从深入了解民族政策和相关民族文化入手,就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管理者不仅要树立服务意识,多关心、帮助学生,还要多学习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和同学交流沟通,可以更妥善地解决同学与同学、同学与学校之间的各类问题。此外,管理者需要提高对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重视程度,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民族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该为这些学生提供基本的便利和帮助,使他们更好的完成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多设立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鼓励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三、结语

第2篇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高职院校的养成教育背景下,管理者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最为基本的思想观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学习很难的问题,只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觀、价值观。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教会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增强面对困难的能力,并逐渐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高职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因此管理者应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拓宽自身的视野,从而不断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

二、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做到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从生活中的小事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管理者应该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能力,并且可以作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来让学生学习先进的文化,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管理者应该充分运用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其次,管理者应该关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对一些行为不恰当的学生提出批评,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学生会有自己的课余生活。因此,管理者应该多深入学生课余生活区域,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比如不要对游戏有瘾。最后,在教学课堂上,管理者可以让任课教师将养成教育思想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比如学生不可以出现迟到早退、不可以不完成作业。管理者在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体系建立。

三、将养成教育延伸至课外

与高中生相比,高职生具有自己的时间,课余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多了起来。然而,大部分的高职生并没有对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往往出现浪费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高职生的综合能力,管理者就要将养成教育延伸至课外,使养成教育思想与实际专业培养进行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应该注意到理论、实训、演练三者的时间比例。比如以舞蹈专业学生为例,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舞蹈排练室,使学生可以将舞蹈动作及时进行回顾。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与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对社会有所认知。

四、加大养成教育资金投入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对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性的行为习惯,还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然而,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资金投入较少,不仅不利于教学设备的建设,还不利于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一般会注重对专业课程的投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相对较少,这样就会让相关的实训教学减少。所以,加大对养成教育的资金投入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实训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培养。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增加思想政治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从而调动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养成教育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总而言之,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将养成教育延伸至课外,加大养成教育的资金投入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在养成教育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管理时,管理者一定要遵循养成教育的标准与目标,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制定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陈敏.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职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培养和提升[J].高校论坛,2015(03):18-20.

第3篇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自1998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由1999年的23.4万人发展到了2012年的171.98万人,其增长速度惊人。在这快速增加的背后,引发了许多问题,使得高校研究生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原有的制度和教育管理队伍也渐渐的难以承担重负。研究生的快速扩招与教学资源的相对缓慢的增长,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的主要矛盾。

2.扩招带来的挑战

研究生的传统培养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精英式教学,具体表现在小班上课,获得导师亲身指导,以公开为答辩前提条件等。扩招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教学上的平衡,教学资源出现了匮乏。所谓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导师、教室等),研究资源(经费、课题等),从而导致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2.1硬件资源

导师人均需要指导的研究生数目增多,原来一个导师带领2-3个研究生,现在则需要带8-10个研究生。教室资源的限制,则使得某些专业还在进行100多人的大班教育。实验室资源的限制,使得学生们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做实验,从而只能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

2.2研究资源

近年来,高校的科研经费和课题数量在快速增长,但其速度却远低于研究生的扩招速度。高校的许多实验室因为经费缺乏,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不能支撑足够的课题,失去了原有的研究性。

2.3质量下降

经过上述资源的限制,研究生的教育基本就出现了“严进宽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研究生的扩招甚至不能保证“严进”。这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入学“3+1”考试的单一化,使得本科阶段的基础型学习不重要,学生只要把考试所需的部分专业知识熟悉即可。基础不扎实的跨学科研究生以及时间不充裕的在职研究生的存在,给传统的研究生优质教育带来了难度,甚至出现了教师为保证整体进度而降低研究生教学深度的情况,使研究生课程的信息量不够饱满,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科研热情,从整体上降低了学校以及学院名声,形成了恶性循环。

3.互联网思维解决问题的初步探析

教育资源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因而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不能显性的转化为对学生有利的教学资源,而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情同时又决定了研究生扩招的必要性。因而,想要解决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另辟蹊径。而当下最大的机遇来源,就是互联网。

3.1信息共享

互联网的本质,其实是信息的流动。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以往学生从导师处才能获得的信息,现在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就能得到。以往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现在从在线教育课堂就能学到。每周的课程分为多个视频模块,每个模块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通常为10分钟左右。>多种形式的课程作业及评价方式。作业类型包括视频、图片、类型等。>固定的模块测验及灵活的评分策略。这种在线课程如何解决教学资源问题的呢?首先,既然是在线教育,那么信息就被记录了下来,在这里就是视频的方式,这种教学视频再传播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老师们无需再回到三尺讲台就能够桃李满天下。其次,课程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第三,在线课程体现了互联网一贯的“众筹”色彩。例如学生们可以互批作业,因为是多对多互批作业,所以批改质量得到保证,免去了老师们的工作;学生们可以在论坛进行激烈讨论等等。

3.2团队作战

以前的研究生精英式教育中,往往是一个学生研究一个课题,导师从中起指导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产生了爆炸,即便没有扩招,原有的精英式教育也会出现问题,那就是知识的爆炸使得一个人往往很难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研究生的扩招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机遇,那就是研究生团队作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等。如果多个人之间形成一种信息分享的良好机制,那么很多问题可以自行解决而无需咨询导师,这时,导师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在关键问题方向上给予指导。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导师的工作量,并且提高了效率。

3.3制度变革

以上两点就是本文对互联网思维解决研究生教育问题的初步探析。简要概括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之前这句话也曾提出,不过其所指受众是学校和导师,是希望学校和导师提高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本文的认识不同,“以学生为中心”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来解决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那么相对应的,应该有以下几种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学分保证,建立与在线教育平台的合作制度,并制定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学生培养制度。承认在线教育平台的学分。小组科研制,明确指定科研小组的划分,明确科研小组成员之间的责任和义务。由导师分配给每个小组相应的研究型课题,允许多人以相同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毕业标准统一化、严格化,主要是用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研究生教育“严进宽出”的问题,扩招所带来的生源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以及小组科研制带来的吃“大锅饭”的问题。

4.结语

第4篇

摘要:本文讨论了“孤立观察”的概念及涵义以及在一些领域中的应用,并应用“孤立观察”法分析了生源质量与教育资源的关系,提出了分析中得到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生源质量教育资源孤立观察

1“孤立观察”法的涵义及应用

“孤立观察”法是一种实验方法,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而成的科学方法,主要研究一事件在其他事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的发展变化状态,从而找出其发展变化规律。孤立观察法就是保持其他因素均不变,而使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因而引起结果的差异的一种实验方法。

“孤立观察”法最早应用于研究客观事物的变化过程中的某一些物理现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孤立观察”法得到了广泛地运用。笔者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通过日常观察触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生源质量与教育资源之间存在着一个怎样的关系,本文旨在运用“孤立观察”法的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的规律,从而对学校要优化生源质量和教育资源、要树立新的人才观、新的质量观和新的教育管理观等有一个新的认识。

2应用“孤立观察”法分析生源质量与教育资源的关系

笔者从事多年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工作中常听到“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的生源质量在下降”、“为什么同一个教师、同一个教育资源学生毕业时差异很大?”等问题,究其原因,非常复杂。笔者在工作中也体会到优质的生源质量才能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好的作用。似乎得到一个结论:在教育资源大体相同的条件下,学生毕业时综合素质的差异主要是学生的生源素质的不同引起的。此结论符合“孤立观察”的条件,下面应用“孤立观察”的方法来分析这一结论。但如何分析呢?不妨假设:选取不同生源质量的学生安排在大体相同的班级,其他教育资源(入学时间、教育方式、方法、管理、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各种教育设施等等)都相同,观察不同学生的发展变化。由于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变化过程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观察其发展变化,笔者认为此过程与下列的变化过程相类似。设物质A、B、C,其浓度分别为a、b、c,反应过程为物质A与物质B合成物质C,同时物质C分解还原成物质A和物质B,反应过程表示如下:A+Bn1CCn2A+B这里“n1”表示正反应,“n2”表示负反应,n1和n2是非负常数,分别表示正反应和负反应的反应速率。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建立数学模型来加以描述。考虑三个物质的变化率dadt、dbdt、dcdt,它们与正、负反应有关,物质A在正反应的作用下减少,在负反应作用下增加,由正、负两反应得到物质A的变化率方程:物质B的变化率与物质A完全相同,则物质B的变化率方程:dbdt=-n1ab+n2c(2)类似得到物质C的变化率方程:dcdt=n1ab-n2c(3)综上所述得到三物质反应的变化率方程为dadt=-n1ab+n2cdbdt=-n1ab+n2cdcdt=n1ab-n2c(4)其中n1和n2为非负常数,当t=t0时,a0、b0、c0为初始值,该解描述了此反应的变化过程。利用上述方法分析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个体综合素质这一变化过程。这里先给出假设,学校的教育资源是指能使受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的一切因素之和,它在教育过程中反复作用于教育者,不会消失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当教育与受教育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时,可用下列的数学模型的形式来表示:H+Ln1MMn2H+LMn3H+这里包括三个过程同时进行,H代表学校的教育资源,L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校的教育资源的条件的作用下需要提高的量,称待教育量。待教育量与教育资源溶为一体变为复合体M,其中通过教育、学生内化转变为学生的自身素质,称学生的素质改变量,H在教育过程中反复作用不会消失。设H、L、M、的量分别为h、l、m、δ,其中n1、n2、n3分别表示变化率,均为非负常数。由上述方程(4)得到如下方程组:dldt=-n1hl+n2mdmdt=n1hl-n2m-n3mdhdt=-n1hl+n2m+n3md¨adt=n3m(5)假设此过程刚开始只有教育资源和学生待接受教育量,则此方程组的初始条件为当t=t0时,h=h0、l=l0、m=0、δ=0由方程组(5)可得下面的关系:dmdt+dhdt=0则m+h为常量,应等于初始值m+h=h0将h=h0-m代入方程(5)得dldt=-n1h0l+(n1l+n2)mdmdt=n1h0l-(n1l+n2+n3)md¨adt=-n3m(6)在此变化过程中,由于学生接受教育到一定程度后,M的变化十分微小,即假设为常量,则dmdt=0,由(6)式中第二式得m=n1h0ln1l+n2+n3代入(6)式中第一式得dldt=-n1n3h0ln1l+n2+n3,解微分方程得l+n2+n3n1lnl=-n3h0t+c,其中c为积分常数,由初始条件得l-l0+n2+n3n1lnll0=-n3h0(t-t0),这里考虑L、的变化率,一般可以看出学生待接受教育的量L通过教育不断减少,学生综合素质的改变量不断增加,可假设他们的变化率近似相同,即dldt=d¨adt。由t=t0得的值,即dldtt=t0=l0h0n3l0+n2+n3n1,令a=n3h0,b=n2+n3n1,得dldtt=t0=al0l0+b图1在一定的教育资源条件下生源质量与学生素质变化量的关系

3用“孤立观察”法分析得到的启示

综上所述,在一定的教育资源条件下学生的生源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改变量是呈现出有界的增加函数,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从图形的变化可得如下启示。

(1)从图形来观察,当接受教育的量很大时,受教育者的素质改变量的变化率就很小,由于接受教育的量很大反应了学生的生源质量很差,素质改变量很小说明同样的教育资源对生源质量很差的学生几乎不起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源素质;从图形中接近0点来观察,当接受教育的量变小时,受教育者的素质改变量的变化率同样也很小,由于接受教育的量很小反应了学生的生源质量好,素质改变量很小也说明同样的教育资源对生源质量很好的学生几乎也不起作用,因此,在一定的教育资源条件下,如果学生的生源质量特别好,教育过程中同样制约教育的效果。

(2)一定的教育资源只能培养一定的生源质量的学生,也就是说不同层次的学校担负起培养不同层次的生源质量的学生的任务,只有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质的生源才能发生作用,才能受到很好的教育,综合素质也才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要正确看待学生的生源素质,学校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追求生源的质量。

(3)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生源质量,如果说一味地做广告、搞宣传等进行激烈的生源大战并非良策,笔者认为只有提升优化教育资源才是吸引优质生源的唯一途径。本文利用“孤立观察”法分析了学生的生源质量与教育资源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要学生的生源质量与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教育的功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生源质量的分析,做好学生的生源质量调查,适度调整教育资源的结构,使之发挥最大功效,其次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管理观,引导受教育者朝向教育的目标前进,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协调、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