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四德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3: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四德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四德育论文

第1篇

1.树立正确观念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基础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树立德育优先思想观念十分必要。教师要提高对德育教育内涵的认识,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结合到一起,提高德育教育的社会实践性,促使德育教育能够服务于学生生活。另外,高校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提到首要位置上,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监督和管理,督促辅导员认真落实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高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大学生,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关心、理解学生,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发挥创造性、能动性,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主体素质的目标。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待遇、政策等方面向德育教育队伍倾斜,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

2.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环境与学生息息相关

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大学生德育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促使环境发挥优势,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保障,提高高校德育教育整体质量。另外,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高校应积极推广全面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从课内发展到课外,从校内发展到校外,通过构建网络,覆盖整个校园。

3.建立高素质德育教育队伍

教师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重心和基础,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大学德育教育队伍综合素质并不高。因此,在“大思政”视野下,高校要加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育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整治、思想等综合素质,使其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疑惑,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从而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4.进行全过程德育教育全过

程德育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渗透德育教育,它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手段。由于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是具有差异的。因此,高校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大四阶段的学生即将参与社会工作,德育内容应转向社会化,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根据上文所述,德育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总结

第2篇

1.德育评价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评价结果不一定客观大学生德育测评实际操作中,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有75%的同学表示,不仅是他们本人,身边同学也一样,如果和参与测评的其中某一个同学关系很好或不好,会受心理驱使而影响对其他同学的客观评价。但是有25%的同学还是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地填写测评表格。正是由于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的一些方面缺乏公正客观性,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德育素质评价当成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认为最后得出的结果无关紧要。那么,学校进行的这一项测评就不能达到其通过测评成绩激励和鞭策学生培养和加强自身德育素质水平的目的。

2.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上的立体性不够

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现有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得出的结果在参与期末学生综合测评的工作中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和登录项目内容的直观性。但是,从内容来看,评价的立体性还有欠缺。所有数据内容不能准确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有立体体现。为了便于社会和他人,以及学生对自身的德育素质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提高对于激励学生自觉加强自身德育素质和提供学生就业信息的实用性。

3.知行不统一,德育评价结果存在片面性

学校现行德育评价方式仅通过学生对其他同学思想道德素质和文体素质的等级评价,除了前面提到的同学之间会由于接触的多或少对互相的了解存在差异,除此之外的问题就是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德育评价无论是作为教育评价研究的分支还是德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都应该从学校及社会整体角度和从学生个体角度对德育进行整体评价。

4.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素质评价结果

重视程度不够学校仅以学生的德育素质评价体系算做期末综合测评的成绩一小部分,对德育评价的态度不够重视,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更不能在学生之间产生对于德育素质评价重视的态度,反而变成走形式。正是由于学生对于德育素质评价工作缺乏重视,造成评价过程中出现不严谨认真的态度,成为恶性循环,从而使评价者不能全面认识评价体系,使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无法正确发挥对于大学生德育素质等方面的激励作用。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对策与建议

1.评价内容科学合理

在原本划分的两项文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项大的分类方向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科学的划分,如划分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公德素质、法纪素质及身心素质五项,更贴近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必需的自身素质要求。

2.评价方式切实可行

在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之前,自我评价应该放在最先且面向全部同学和老师的情况下。如在班会上做德育素质评价之前,每个同学可以从上面五个方面分别谈谈自己这一个学期以来的表现,在鞭策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同时,让其他同学更加了解你,增强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3.评价主体多元化

对学生进行的德育素质评价工作应该不仅局限于同学之间的互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评价时能否考虑拓宽参与评价的主体,如应该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社区评价,等等,旨在全方位了解学生真实状况,对学生的德育素质做出科学评价。

4.认真对待评价对象的差异性

就当前大学生现状来看,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可能在有些方面会不同。如大一新生,除了需要考察评价的基本几项素质之外,还有一些对于大学生活适应性和参与能力的需求;以及大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所需的素质要求。

5.发挥评价目的的激励作用

第3篇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活动中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技术,在这种应用过程中,就会提升他们在网络中有目的、有意识的道德实践活动能力,在问卷调查中,关于“上网对处理人际关系的影响”及“网络对道德行为的帮助”两个问题中,分别有44%和52%的学生认为网络能够较好的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行为。由此可见,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使大学生的道德实践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扩展。

2网络文化下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对策

2.1利用网络文化拓展大学生社会道德关系

首先,应当监督与引导网络文化下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道德关系。大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往往会为其形成一种正确的道德意识与行为奠定基础,在这种社会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大学生在心理、情感、道德等思想层次上实现与外界的交流,并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启发,对不断充实与丰富其自身道德意识与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并逐渐摆脱一些消极的思想道德意识与行为,最终引导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下建立正确的、积极的社会社会道德关系。其次,应当监督与引导网络文化下大学生协调好与自我的关系。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与行为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受到自我本身的约束与影响,协调好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是保障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其他事物的基础,同时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一切活动,实际上也是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大学生直面的去处理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而是为大学生认识自己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不断的反思自己,提高其认识能力。通过对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中自我之间的差距,并能够在正确的道德意识指导下完善自己,改造与提升自己。

2.2促进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

首先,应当努力提升网络文化下大学生的道德学习能力,即大学生参与网络活动并认识与引导自我发展的一种能力,这也是信息化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为大学生提升其道德判断力、思维力及注意力提供了条件,同时促进了大学生道德兴趣、知识与方法的养成,这些都将有力的促进大学生道德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网络文化下充分利用网络提升大学生道德学习能力。其次,应当努力提升网络文化下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这也是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核心,随着网络文化的深入,大学生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在逐渐加强,这就为其提升自身的道德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对大学生正确处理网络文化中各种关系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改造网络文化的能力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多方面的品质与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提升其道德实践能力。

3结论

第4篇

五年制大专兼具了中专、职高和大学专科的特色及优势,实现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合理有效衔接,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校学习的五年制大专学生基本上都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从总体上看,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这一代人是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其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环境,面对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络环境下各类新文化、新观念的碰撞和融合,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方面比较模糊

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对比较轻松开放,而当前社会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风气盛行,一些所谓的“高富帅”、“白富美”群体热衷于奢侈、享乐等生活方式,其不当的言行举止通过互联络大肆传播,对身心尚未成熟的五年制大专学生影响很大,表现为:有的学生缺少对国家、民族“公而私”的精神,对个人利益更加注重;有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知之甚少,却热衷于追求欧美日韩等国家(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的学生对我国的各类优秀楷模式人物缺乏尊重和了解,但对一些娱乐明星却盲目的追捧。这些表现充分说明了当前的五年制大专生在理想信念方面缺乏正确的导向,处于一个非常模糊的状态。

2.道德认知与践行严重脱节

当前“90后”的五年制大专生对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知,认为应该做到国守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等方面,但在践行方面却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崇尚奢侈、不劳而获、欺负弱小、考试作弊等不当行为。充分说明五年制大专生存在知行分离、重知轻行问题,其道德认知和践行严重脱节。

3.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突出

五年制大专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从小集数名长辈的宠于一身,基本上没遇到过生活上的困难与挫折,没有经过劳动的锻炼,这就造成缺乏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缺少抗压和自我排解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学习中、生活中稍稍遇到一点儿的困难和挫折,便表现的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变得消极、阴沉、怨愤,缺乏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一些人甚至因此产生了心理障,做出了极端行为,给自己、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危害。

二、五年制大专生德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五年制大专生的平均年龄为15、6岁左右,普遍年龄较小,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其道德认知和道德习惯正处于一个逐步形成的时期,在沟通交流、接人待物、自主学习和处理事务等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这说明五年制大专生在中小学时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准备升学考试,忽略了道德认知和实践方面的学习,不会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家庭环境方面因素影响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成功与否不仅仅关系到青少年优良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还是每个人的人生的起点和基础,它涉及到人生的各个领域,有终身性的特点。作为父母,无论其文化水平或素质的高低,都应明确教育子女是权利更是责任的观念。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部分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目标或愿强加到子女身上,对孩子抱有很大期,一旦其学业成绩没有达到家长所预设的目标,轻者受到言语上的训斥,重者则会遭致拳脚相加,使孩子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抑制了其自身的个性发展,甚至导致逆反心理的出现;部分家长对于子女过分溺,这种溺表现为对子女的各类要求一味的迁就,却忽视了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为人处世的方式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致使子女自小就养成唯我独尊、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部分家长自身道德水平不高,但没有意识到这样将会对子女带来不良影响,发挥不出正面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

3.学校的教育引导方面因素的影响

学校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道德理论、培养道德素养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在五年制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轻视德育。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的意识;(2)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缺乏实效性,对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的方式方法明显滞后,跟不上当前社会发展趋势;(3)教师队伍自身道德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根本起不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正面引导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是学校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4.社会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其对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五年制大专学生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当前社会中确实存在着“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正之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理念、价值观不断涌入,部分报纸、杂志、站等媒体受到利益驱使不良信息,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文化”,个别社会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不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身心的健康、价值观和道德素质的养成带来不利影响,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巨大落差,可能会导致青年学生失去对思想道德教育的信心。

三、加强五年制大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1.五年制大专学生加强和改进自身的自我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教师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情况出发,给予其相应的德育指导﹐从而充分发挥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辨别何为美丑、真伪和善恶。学生逐步培养出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监督自己的能力﹐学会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我教育的方法进行学习、生活等活动。通过自我教育,五年制大专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道德理论知识,根据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更新评价自我的标准,积极参加各类健康向上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促进自身未来的多元化发展。

2.进一步提高五年制大专生的家庭教育的水平

作为家长,应不断更新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认识到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从当前社会发展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更新自己的家教理念,进一步优化家庭环境。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转变评价子女的标准,从孩子童年时期开始,有意识培养他们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品行端正,给子女展现一个具有高水准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形象,从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道德准则传授给子女。

3.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职(高专)院校应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教育学生不仅仅只是教授其文化和专业知识,学生的道德素养更为重要。学校教育担负着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塑造高水准的道德素质的重任。因此,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道德教育功能,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高雅、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将各类课外德育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切实提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4.构建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第5篇

高职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中国民众认可。但由于高职学院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底层,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学院的学生的复杂多样性,接下来就对当前高职学院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简单的总结。

1、成分多样,参差不齐由于高职学生是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属于最后批次录取的考生,因此会出现高职院校的生源成分多样,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学生是因为本科落榜了,降录到了高职;有的学生是因为成绩不好,只能选择高职;有的学生是因为专业调剂,调剂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有的学生只求有一个高校就读,因此选择了一个水平较低的高职院校,……。诸如此情况,成就了高职学院的大学生成分多样,参差不齐。

2、学习能力不一由于高职学生成分多样,有来自发达地区的,有来自贫困山区的,因此由于基础教育的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培养的学习能力各有千秋,学习意识也大不一样,接收知识的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3、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进入高职院校的考生,一般来说都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及文化熏陶,都有待在高职院校提高。目前,中国的高考大军主要是90年代的考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溺爱教养方式,导致了进入高职校的考生自私心理较重,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团队意识薄弱。这些现状都势必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困难。

二、加强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分析,再加之对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剖析,结合多年来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针对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提出如下的建议:

1、加强高职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做好高职学院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首先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者,这个实施者就是辅导员。只有大力加强辅导员的师资队伍,对辅导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才能让辅导员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游刃有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交心朋友”,“沟通大师”,“良师益友”。通过对多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经验发现,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可以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向快速成长,也可以帮助学生洗涤心灵,指明方向,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一个不合格的辅导员,不仅不能好好的教导学生,更可能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导致与学生之间沟通困难,交流不畅,最后出现“学生不好管,学生管不了”的尴尬局面。由此看来,加强高职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加强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势必放在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的首位。

2、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仅仅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里开设了思想政治修养课,制定了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的评分制度,这些方式只能从初级层次完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对于自身约束力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这些思想道德教育都不能起较大的作用。因此,建议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从本质上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如何能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符合实际需要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改善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目前,在多数高职院校里思想道德教育的模式单一,采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评比思想道德优秀学生等方式,这样的教育模式单一,而且所能受用的学生范围也较小,对于自身约束力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收效甚微。因此,应从当代学生的特点入手,改变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让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能提供更加适应当代学生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增设诸如开创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周,设计一系列宣传思想道德的FLASH动画,听取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意见后制定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改善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让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地深入学生的心中,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6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思路;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工作思路

1.把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做大:形成有生产力的工作体系

大学文化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着眼于学校发展的总体战略,逐步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和长远规划,构筑大文化建设格局。大学管理者要由建文化转向管文化,理顺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让科学的管理产生文化生产力。

2.把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做细:形成有操作性的施工图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源,高校也在积极制定文化发展规划。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由于缺乏通向现实的路径,很多高校的文化发展规划最终的实施效果欠佳。要想将蓝图变为实现,还需要把各项任务做得更加精细,让有任务更有明确性,政策有可持续性,措施有可操作性。

二、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1.意识层面:树立文化自觉

目前大学的各个部门,都在自发地开展具有文化属性的各项工作,但是大都是零敲碎打,缺乏整合,造成了Y源的浪费。同时,也缺乏对大学文化自身的审思、觉醒与扬弃,使得文化建设工作处于低水平的重复,难以真正提升水平。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大学文化重要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统领大学文化建设各项工作。

2.机制层面:建立工作体系

(1)建立职责体系。大学要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学文化建设格局。

(2)建立策划机制。大学要在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工作的同时,充分吸纳社会专业人才,以专家咨询委员会或专题策划组的形式建设专业的咨询队伍,吸纳智力资源,帮助我们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出谋划策。

(3)建立投资机制。就笔者的调研来看,国内高校的文化建设经费投资随机性强,缺乏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应尝试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建设经费筹措机制,除了学校把文化建设纳入财务预算,还可以通过与政府和社会资源结合、民间赞助、社会(校友)捐赠、社会投资冠名等多种途径为学校文化建设筹措经费。

(4)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文化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价反馈,一方面,通过科学设计评价体系,能够发现大学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使建设工作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把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同各部门的其他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一同考核,能够有效调动各部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3.实践层面:建设大学文化精品

(1)文化提炼工程:文化提炼主要是指通过对学校发展历史文化的梳理,着重对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优秀传统等内容进行系统建设,树立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并明晰其表述。

(2)文化彰显工程: 文化彰显主要指大学文化的外在表征建设,形成大学育人的和谐氛围和良好环境,这体现了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

(3)文化提升工程:文化提升主要是完善文化的体制机制,强化文化载体建设,提升大学文化管理和建设的水平。该项工程主要可包括大学文化管理和传播、交流机制的建设、媒体平台的融合搭建、大学文化理论研究等内容。

4.目标层面:形成文化认同

大学文化建设效果评判有多个维度。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和开展改革,各群体的利益都有所调整,师生难免出现思想上的动荡、交锋和失衡。在这样的背景下,亟须用高尚的、科学的、富有吸引力的大学文化来凝心聚力。因此,笔者认为师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是在现阶段关于大学文化建设最主要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第7篇

引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国际之间的竞争日趋频繁,在表面上看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竞争,但是从深层次上来看,是整个民族精神以及整体素质的竞争。若要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至对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全面发展的人才上来,就需要将高校思政教育当成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对待,积极地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加以培养和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表现。本文就是针对当前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当前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时期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利益关系的繁杂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大学生功利主义的思想日益严重,在大学生人群中,谈论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少,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顺利地通过各种专业等级的考试并且能够取得合格证书,为今后的工作作打算以及埋下铺垫,从而对自身的人格却忽略了。他们最终的期望达到的目标就是能够找到一份较体面的工作,对于那些不能为个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以及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人文学科根本无法引起他们产生兴趣。况且,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材虽然经历了几次改革,但是依然沿袭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追随潮流的不断发展趋势。思政教育教学的教师在授课时也仅仅是拘泥于课本,有的甚至是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这就使得理论严重地脱离实际。大部分大学生人文,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内容十分宽泛,与自身的知识学习以及将来的就业前途关系不是十分紧密,因此对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抵触感甚至是一种厌恶感,失去了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和激情。上述各种因素都严重地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那么学生也很难在思政教育中获得多少收益。

教学内容较为繁冗,学生文化基础差,教师教学压力过大。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每一本教材均包含了丰富的以及大量的理论知识和道德规范,而且每门课的课时安排得也非常之少,要在非常少的时间里完成如此多和繁杂的教学任务实属不易。而且,随着近年来高校对高中毕业生的大量扩招,这就导致了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比往常要低很多甚至已经接近底线,所招来的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理论素养极为匮乏,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存在着抵触的心理和情绪。基于此,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能够结合当前的形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高校思政教师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有的教师不仅要组织教学活动,而且还兼职了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例如行政方面的工作。教师不仅要忙于思政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忙于学校行政方面的工作,这就使得其教学的心思分散了,而且由两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足以使得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感觉到教学上的力不从心,感觉非常难以胜任。

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着“过重的功利导向”以及“过度的工具作用、”过弱的人文陶冶“和"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倾向,这一切使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受到了削弱。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育。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针对如上关于当前时期下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提出如下几点关于如何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建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对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加以提升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该能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及理念加强学生思政教育,这也是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加强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地关键要领及步骤。思政教育作为民主社会的基石,应该成为解放人的一种强有力的后盾及推进力,应该积极地成为唤醒以及弘扬个体内在潜能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尤需要加强对其进行人文精神的积极培养既建构,使得大学生能够形成宝贵而又高尚的人格,使得人文教育能够获得与时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性的特征与意蕴。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作为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深化与具体化,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对道德教育所作的价值追求。

(二)教师应该注重思政课程内容能够贴近生活实际和贴近学生自身实际

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持有很大的抵触心理和情绪,而且理论性也较强,因此,很容易使得思政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加强思政课堂的活跃性。笔者根据多年的思政教学经验,认为在内容上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这样可以吸引学生,从而对思政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动力有了,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学好该门课程。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1)贴近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否在思政课堂上具有说服性地回答学生中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和重大问题,这是思想政治教学成败与否极为关键的地方。思政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靠两个方面才能够使其对理论知识进行很好地掌握,一是靠本学科完整的学科体系,二是靠对现实中存在的且为学生所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很好地回答。为了能够切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贴近,在教学正式开始前,可以对该课程进行预设,如可以通过网络征集意见、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各类学术交流以及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尽量使思政理论知识的传授做到有的放矢且能够接近学生们的生活。为了避免单纯理论的枯燥乏味,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调“三结合三不回避”,既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成就,又不回避社会存在的问题;既结合思想教育工作的实际,又不回避理论难点问题;既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又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2)贴近大学生自身实际。唯有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传授,才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思政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思政中的某些问题,很难一时半会地进行详细讲解,而且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更是无法从政治理论知识上加以解决和说明。而且,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也是具有时效性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和补充。例如当讨论一个重大而又敏感的问题时,思政教师要坚持使用横纵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问题的比较,努力运用马列主义的历史观、辩证法,引导学生看大局、看主流、看主导、看趋势,使学生对社会问题有一个较正确的认识。对于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一系列重大而敏感的问题,教师当然不可能一一作出圆满的回答,但至少应该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视角、立场和思考方法。

第8篇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 经济发展; 新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针对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在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很多创新思路,概括地讲主要是“一个转变”、“三个格局”、“六个体系”。

一、“一个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报告》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并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协调好投资、出口与消费的关系。近年来,投资、出口增速较快,而消费增速相对缓慢。要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是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要坚持走内需主导型发展道路。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可能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外需上,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扩大内需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二要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以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尤其是要走好新农村建设这一着“活棋”。通过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从而带动内需和消费。三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我国仍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呈规模发展之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巩固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从加工业优先发展逐步转向服务业率先发展。一要围绕现有产业来延伸,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互动发展。二要围绕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三要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四要培育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市场主体,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

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通过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实现的。200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5.5%,却消耗了约占世界50%的水泥、30%的钢材、15%的能源。大量消耗的能源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绝大多数需要进口,大量进口我们又缺少价格话语权。因此,必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从目前的不足30%向发达国家的70%以上提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管理创新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条件。

二、形成“三个格局”

形成“三个新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三个格局涵盖了城乡、区域、社会经济结构,是更新、更深层次的改革。

(一)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应当明确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短板”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只有农村实现现代化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趋势明显,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条件。

一是要城乡规划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从整个行政区域范围进行整体规划,以节约土地、优化资源配置为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二是要城乡市场一体化。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完善商品流通市场,构筑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完善各类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互动交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三是要产业发展一体化。要根据资源、环境、土地和劳动力条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四是要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要交通一体化。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体系,建设城乡之间人员往来、资源流动的通道,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交流。六是要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

(二)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报告》提出把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这是从我国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就是要在调整国土开发格局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相均衡的原则,统筹规划,优化开发,合理布局。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均衡、和谐、效率和可持续的国土开发格局。当前,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点,一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同时,还要促使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政策优势逐步均等化。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思路,“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基本原则就是“尊重自然、有限开发”。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三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首先,要从国情实际出发,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次,要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报告》明确指出,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的前提下,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对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的新阐释,对于完善所有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明确提出,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实现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一是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通过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通过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竞争主体机会平等,创造充满活力的竞争新局面。通过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促使国有企业像其他企业一样,税后利润中的相当部分要回报给出资人,而不是任由企业支配。在各项改革的基础上,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使国有资本得到有效监管和经营。同时,通过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二是提升非公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竞争能力。与国有企业相比,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处在竞争弱势地位,要消除体制障碍,从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破除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三是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产权制度基础上,要通过股权合作、战略投资等现代产权形式,进一步增强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内在联系。三、建立和完善“六个体系” 建立和完善“六个体系”,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所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

(一)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当前,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

1.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以突出公共化为重点,不断拓展和充分发挥财政调控、收支、管理的重要职能作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一方面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拓宽公共财政覆盖领域,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全社会。另一方面,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公共财政的内涵和外延,使公共财政手段更加灵活,作用更加积极有效。

2.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涉及金融机构体系,重点是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金融市场体系,主要是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金融监管体系,主要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国家规划体系是一个创新概念,主要包括发展规划,如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区域性、行业性的发展规划;发展计划,主要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计划;产业政策,这是国家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其实施是落实国家规划的重要过程。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分重要,特别是把计划列入规划体系中,更有助于规划的完整性、可行性。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此,必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1.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是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把国家目标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一是优化研究结构,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完善创新体制与机制。一是加强创新管理体系建设。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二是完善企业创新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通常分为决策机制、运行机制、调节机制、扩散机制。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落到实处。

5.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要正确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6.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一是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大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要继续发挥创新的表率作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要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二是造就创新人才。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1.完善产业体系结构。第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现代产业结构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意味着我们将从“加工型经济”向“制造型经济”转变。为此,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中最具成长力的产业,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依托。加快发展服务业既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际。第三,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加快解决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根本出路是要加快新能源开发和产业化,要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合理布局,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第四,协调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知识资源“成为先进经济的核心资源”,推动建立在知识资源基础上的虚拟经济快速发展,虚拟经济正在“取代实体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动力”。在这一大背景下,产业选择和结构调整必须要兼顾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开发,协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坚持在提升实体经济水平的同时,注重发展虚拟经济,以使我们在新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2.强化体系功能,提高体系化程度。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要放在努力提高产业体系化程度上,围绕重点企业和核心技术,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一是加强优势产业。对于比较优势产业,重点是加强体系建设。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为核心,加强产业联系,促进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二是调整弱势产业。对比较弱势产业,要加大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向区外转移,包括部分具有加工优势的产业以投资合作方式向境外转移。三是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四是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企业和产品集聚,建设一批规模实力强、核心竞争力明显、产权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产业体系的龙头。五是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型工业区,作为资源集聚、产业集群、经济集约的重要平台。六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强产业体系的活力。

(四)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新要求,这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因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当前,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发展的能源资源约束已近极限,并且正在扩大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能源资源紧缺问题,增加供给是重要的,但关键还在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假如全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取节能措施,那么2030年前,全球能源需求年均增长将由1.6%降至1.2%,年均增速将低于过去30年的2%。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重化工业阶段,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仍然要持续增长,能源短缺将是长期现象。因此,加强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节约发展,是缓解能源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还很低。我国每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必须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要重视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标准,加快技术进步,加强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完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实现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化、体系化。

(五)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过,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加以强调,可见其对于体制完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有:

1.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适应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围绕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使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同时,要加强市场现代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展经销、采购和配送网络;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变小市场为大市场,变小物流为大物流,发展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的大型市场组织;发展连锁经营,采用统一采购、集中配送、购销分离等现代流通方式。

2.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如发展土地、技术、产权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资源通过市场实现最优配置。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培育新的要素市场,进一步增强市场体系的活力。

3.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形成,要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同时要把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作为价格形成的重要参数,适当增加其在价格形成中的权重。这有利于引导经济向节能环保和效益方向发展。

4.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各类中间机构是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越发展,各类中间机构越重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间机构发展同时存在着总量短缺与结构过剩、定位不准与服务不规范的问题。随着发展空间的扩大、发展机会的增多,各类机构会越来越多。所以,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加强规范发展。

5.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加快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报告》强调提出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全面提升我国开放经济水平的重大战略措施,对于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包含三层含义:

1.内外联动。就是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首先要在对内对外开放上体现公平互利的原则,并在开放中相互促进。其次要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精神 科学发展观 新的物质观 诗意人生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化精神的四个层面

近年来,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网络世界、大众媒体以及环境与生态危机引发了思想教育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关切与思考,面对这些新课题、新机遇、新挑战,也展开了诸多方面的讨论,这些讨论毫无疑问,包含着我们的热切期望即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无疑,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所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富时代气息的新课题,应对新课题,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多年来,学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政治性”、“社会性”、“科学性”等角度做过丰富且极具价值的探讨。然而,在众多的探讨中,我们恰恰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文化精神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政治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它“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以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社会历史的变革时期,这种变革不仅会引起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也会在精神文化方面引起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一个无限参差驳杂的现实世界中,在无数个体与群体的社会互动中,在主体与客体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发展着自己的文化精神意识的。所以,笔者认为,从文化精神的培育入手,是新时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那么,什么是现时代的文化精神呢?我们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在哲学层面上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存层面上,倡导新的物质价值观;在文化境界上追求诗意人生与和谐相处。这种包含着时代气息的文化精神,所展开的四个方面的意蕴,折射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意义观。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思想。学者们从不同层而、不同角度对以人为本作了深刻生动的阐释。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它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中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二是,它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三是,在思维方式上,要求我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坚持历史的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我们认为这种阐释无疑具有前瞻性,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包括人民,还包括社会群体的人,类存在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人以及一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这里的“人”更是有着具体的社会关系的人,是生动的现实世界的人,当然包括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是现实世界殊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具有创新才能。他们是社会思想文化的承载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理念,要通过,就是一方面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时代心理、道德信念、价值取向和政治认同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通过对文化精神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意义的判断和选择,满足了大学生的价值需要,才能被他们的心理机制内化为意识,才可能发展为一定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增强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现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整个思想、感情和价值意识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或生物物理世界,并不是直接由物质世界所决定的,而是来自于由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语言、教育、政治、法律、礼仪、制度以及神话、文学、艺术等等构成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现象世界。它建构、发展了人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也告诉人应该怎样生活以及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或者说人的内化过程,就是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也是人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于促进大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在他们的内在世界形成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精神图景。

三、倡导新的物质价值观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坚定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的时代迈进了市场经济的时代,现代大都市的出现,商品流通的发达,科技的迅速发展,对外交流和文化交往的扩大,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金钱。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深刻的指出,在日趋成熟的现代物质文明中,金钱作为衡量社会经济价值乃至个体价值的标准,以客观化、量化和平均化的导向渗透经济、文化和精神生活。人的价值日益被物质化、客观化,金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内在维度不再需要,人与人内在情感的维系被人与金钱物质的抽象关系取代,人跟钱更亲近了,人跟人反倒更疏远了。在现代,“有这么一些东西,其自身价值完全来自于其作为手段的特质、来自于其能够转化为更具体价值的能力,但从来还没有一个这样的东西能够像货币一样畅通无阻地、毫无保留地发展成为一种绝对的心理性价值,一种控制我们实践意识、牵动我们全部注意力的终极目的……货币本质的内在两极性有两个原因:1.货币是一种绝对的手段;2.对大多数人来说,货币因此在心理上成为一种绝对目的。货币从“绝对的手段”向“绝对的目的”的转换是现代货币经济深度化的逻辑产物,西美尔认为,现代经济活动导致了人们心理认识和心理依附价值重心发生了偏移,金钱代替其他价值生活追求的最终目标。货币超越人生的终极目的,引起了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方式与目的、技术与价值、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的倒置。在现代大都市,从流行音乐到服装,从装饰艺术到广告媒介,现代生活的外在化依靠的是“物的完美”而不是“人的完美”。最终,人的精神中最内在、最隐秘的领域也被金钱或货币这种“绝对目的”物化和客观化了。西美尔提醒我们,现代精神中神性―形而上的品性消退,以货币为象征的工商主义精神取而代之,它的精神结构因子正是物化、理性化和世俗化的品性。从金钱的角度看,世俗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就在于金钱不仅成为物质―经济世界的流通物和统辖者,它还成为精神世界的流通物,占据了精神世界的地盘,金钱实用主义已经内化于现代文明深层的意识形态,甚至是现代社会的“世俗的宗教”,这一过程加深了现代社会世俗化的精神景观,西美尔在《货币哲学》一书中,分析了很多与金钱这一纯粹经济物相关联的社会精神――文化现象,给我们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沉思和凝视一些现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姿态和方法。

在现代大学生中,诸如高级时装、服装、香水、项链、珠宝,品牌用品,手提电脑,移动电话等等消费,是非常流行和令人向往的。现代社会的金钱实用主义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倡导新的文化精神,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得大学生在物质化时代树立新的物质价值观即反对资源的浪费和物质的挥霍,主张更节约,更自然,更和谐,更健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实现自我理想与抱负。我们认为,其中节约和保护环境是当代大学生新的物质价值观的最基本的诉求。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与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消费伦理观念的培育,以使得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获得强有力的道德支持。节约作为一种消费观和消费方式,在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反映了一定社会,一定民族的人们的价值取向。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表明,物质财富的增长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经济的无限制增长,顺从了人们的贪欲,但带来了资源的无限制开采和滥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我们在社会和思想层面上,倡导新的物质价值观,可以在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好的兼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价值理念的转向。

四、诗意人生与和谐相处

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被技术大地化了,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改造使得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失去了原初的自然形态,从遥远的乡村到现代大都市,到处漂浮着的广告,影像和技术化的产品构筑了我们的生活世界。技术化给我们带来舒适,便利和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技术产业化把消费、商品、技术、大众文化、知识的分类等注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传统开始解体,技术理性取代人文关怀,器物取代观念,零散取代整一,世俗取代典雅。工业技术和市场经济使人们的物质欲望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显示出双忍剑的另一面,它快速地从自然庞大的躯体上剔除财富的同时,也在顷刻之间把人同精神家园的亲缘关系割断,给人们带来了“失乐园”的痛苦。胡塞尔看到了形成近代工业技术的理性主义世界观的缺陷,提出向人类意识策源地的意向性和作为本真世界的纯粹客体还原,找到意识的真正形成机制;弗洛伊德看到了人的非理性中许多本真的人性的内涵;尼采说“上帝死了”,人们便失魂落魄地去叩问、追寻那种能够有效、合法而且可靠的阐释支点。从叔本华的“意志”到萨特的“自由”,从罗素的“实证”到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西方思想家们费尽心机地向他们认定的终极本源的还原,以此来重建新的形而上的理解方式和价值观念。到了后现代时期的德里达、福柯,那种先验本体或自我开始彻底消失,人们只能在符号、器物和话语留下来的点点踪迹中寻找到碎片般的意义了。技术使得自然破坏、大地污染、诸神逃逸、人倍受伤害,这就是技术化给我们带来的处境:人无家可归。“现代人居住在一个技术的世界里,居住于大地,确是大地的异乡人,大地已经瓦解,自然已被破坏,大地不在是家园。人居住在家里,却被电视广播和网络带到了一个陌生的、想象的或虚拟的世界。人们被各种消息扰乱或影响,变得焦虑、无聊,在希望和失望中左右摇摆。”

在这样的时代,诗意人生与和谐相处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文化境界与追求。诗意人生与和谐相处一直是中外很多哲学家共同追寻的理想。中国古典哲学与艺术所追求的“天人合一” 的理想就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人在文化境界上的本真追求和对和谐的向往。《周易》认为,天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人是天地化生的结果,但又不是被动的顺应自然。在《周易》中,天既象征着自然规律,又具有人格和道德意义。《周易》特别强调刚健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看成是天道的体现,这是对天人合一自觉意识的寻求,也是人的主体生命和自由意志的体现,在此基础上,主体的心灵与宇宙精神浑然合一,从而使自我突破有限的感性生命,进入到诗意的人生世界中,达到了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与人生万物。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真正和谐在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提出过两大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解,这正是人类及其社会的两大变革目标。诗意人生与和谐相处,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诗意关联,也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所在。它标示着一种文化境界上的精神向度和人生存在的独特姿态与现实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实现,在于我们培育一种文化精神,因为人的存在不仅是生物性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存在。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度立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川教函〈2006〉486号)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思想理论教育》,2008.3。

[2]蔡永海:《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探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2。

[3]司马云杰:《文化主体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1。

[4]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5]冯黎明:《技术文明语境中的现代主义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