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课外生活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4: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课外生活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课外生活论文

第1篇

一、明确课外活动中能力培养的目标

化学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发展才智的天地,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觉能力等,对于这四种能力的培养目标可简述如下:

1.观察能力的培养目标:①在观察时会确定观察目的,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②会做观察记录或报告;③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

2.实验能力的培养目标:①了解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和操作原理;②能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技能;③能独立设计一般性的实验或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实验。

3.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能运用化学知识对化学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解释。

4.自学能力的培养目标: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正确选择有关内容,通过自学解决课外活动中碰到的难题。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及组织

1.课外活动的内容

①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进行的课外活动。例如讲过绪言课后,我组织学生观看化学与生活的投影片,再如对课本插图中科学家作介绍。既增加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种活动的特点是结合学习过的内容,教师容易组织、指导,且参与面广,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

②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的课外活动。教学内容要坚持联系实际,是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对农村中学生来说,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是教学的方向。如围绕[讨论]怎样才能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增产效益,我组织学生对当地土样、水样进行测试;再如结合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对当地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防治措施等。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在实践中获得一技之长,甚至有所创新。

③结合思想教育进行的课外活动。例如我给学生做“鬼火”试验;巫术手中木剑变红色实验。通过这类课外活动,学生明白了巫术的鬼把戏,破除了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端正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视野,又收到了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2.课外活动的组织

①成立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小组一般由7至10人组成,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内独立活动的机会多,教师指导的机会多,学生自己挑选自己想做的题材的自由度也大,且可以互相合作、比较,有利于各种课题的选择和能力的培养。

②组织各种竞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视野,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实验操作竞赛,实验设计,观察能力竞赛,小论文,小发明等。但是,不管哪种形式的竞赛,其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符合教材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要求。

③指导家庭小实验。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家庭小实验,从教材的选用,操作的要求,安全方面等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学生做家庭小实验时脱离了教材的直接指导和对教师的完全依赖,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大大增加,既弥补了学生实验的不足,又增加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④组织讲座、观看科技电视电影、参观等也不失为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课外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上述各内容和组织方式都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是指导教师是否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教师本身的目标要求层次决定了课外活动的层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则是如何积极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挥,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做好有效的指导工作,包括计划、目标的制订、具体的指导内容及方法等。其中如何把学生的积极兴趣引导到持久的使能力得到培养上来是关键。

2.更多地让学生有观察、实验、思维的机会,把握住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探索。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校体育;体育课外活动

在教育竞争的主流影响下,大多数高职院校重视学生专业课学习,关注学生就业率,却往往忽视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培养,忽视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无法安排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从而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参加运动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但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却并不尽如人意,多方面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制约

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体育锻炼时间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且在课余缺乏活动的放松时间,种种强压学习,成为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在高校,虽然对学生的早操、课外活动时间有明确的要求规定,从制度上强制确保了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真正利用这些课外活动时间的可能性。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课学习时间安排得紧凑,实训时间安排得满,想要进行适度的课外体育活动就需要等到下课之后,可是一般下午下课就已经接近吃晚饭的时间,学生想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就只能利用晚餐的时间了,或者更多的学生情愿放弃活动,去寻求更多的学习时间。

2.场地设施和器材不完善

受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条件的制约,无法满足高职院校所有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虽然教育部每年都会将大量的财力投入到高职院校发展上,但由于全国高职院校数目众多,基数大,因此分配到各个院校的支持资金数额就很少;而院校需要维持学校各方

面的提升运转,因此会对资金进行多方面划分利用,重点一定是在教学方面,从而不难设想,投入到体育设施建设上面的费用肯定少之又少。现有的体育设施无法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护理,只能任由公共体育器材老化和损害,报废在一旁,无法被学生使用,远远满足不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同时,在近几年中,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为了保证在现有条件内,能够满足学生的教室和住宿需求,有的院校不得不去占用体育课锻炼场地、场馆,使得原本就不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资源和体育锻炼设施又一次

被强占使用,直接从基础条件上影响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也严重打击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

3.缺少教师组织和指导

受院校教学任务安排的影响,专业体育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活动的缺乏也成为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已经进行了小学、中学、高中等十多年的体育学习,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仍然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因此,需要专业的

体育教师进行组织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却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人数不足,教学工作量重,在很多时候,只能在早操和课间操期间能够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组织和指导,其他

时候,尤其是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教师都在忙于课程教学,因而很难看到专业教师出现在锻炼场地上进行活动组织和指导;还有

部分高职院校体育部师资中存在着兼职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无法合理有效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和指导,从而在另一方面也制

约了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兴趣。

二、课外体育活动存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建议

(1)学院领导应当重视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以院级领导为首设立专门的小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考核、评价。组建由领导、教师、学生组成的监督管理体制,做到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场地器材落实、活动内容落实、评价措施落实,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整体效益。

(2)学院应建立和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考核制度和奖罚措施,

推动体育教师不断地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

外体育活动的热情。教改委应制订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评价体系,学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建设情况,应作为高职院校评优考查

的必要条件。

2.对策

(1)在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同时,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结合自身能力和爱好,参考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开展学生所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同时,我们还应该始终秉承“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动学校树立以适应学生生存发展、强身健体为主的体育锻炼机制,打造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新局面。

(2)场地、器材、经费是体育活动开展实施的首要问题。为此,现有场地、器材的利用效率要充分提高,同时,各级领导要重视体育经费的投入,使场地、器材逐步完善。

(3)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院校可以从学生社团方面入手,成立一些专项体育社团,由社团牵头组织一些体育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体育才能的舞台,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同时还让学生体验尝试了“社会角色”,将体育锻炼与社会生存技能培养充分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制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制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赵金凤.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4.

[5]范立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02).

[6]徐玉娟.南京市高校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03.

作者简介:

第3篇

一、开展生物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做法

1.呵护好奇心,激发探究欲。笔者所面对的学生全为高中生,他们喜欢形象的、刺激的、新奇的和有趣的事物,厌烦枯燥无味的东西。要想激起学生对生物科技活动的兴趣,可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让学生主动体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产生科学情感,学会科学探究,形成研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生物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交谈,主动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科学问题感兴趣,不断地给学生创设能激发新异感的科技创新活动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

2.激趣点拨,发现问题。生物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旨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也是扩展想象、激活发散思维的过程。在学生自主开展的科技活动中,教师跟踪辅导,不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及时点拨、不断涌现新的问题。比如,在开展“验证细菌分布广泛性”研究性课题时,及时设疑:“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能否出于好奇,随便打开培养皿盖?为了提高温度,能否放到太阳底下晒?观察过程中能否随便接盖后习惯性用手去摸或用口去吹?实验结束后,培养物、试管棉塞如何处理以及试管、培养皿如何洗涤”等等。学生受启发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发现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值得去探索。同学们在思考、讨论、归纳、寻找答案等过程,也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通过此活动,同学们对教材中“学习微生物培养基本技术”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和完善。

3.自主选题,自主探究。教师在平时生物教学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辅导过程中,不断积累具有兴趣性、新颖性、前瞻性、创新性等特点的课题素材,为学生的自主选题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便于操作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从农村来的学生,选择与“三农”有关的课题,便于就地取材;城市学生可以选择社区规划、城市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相关课题,更加贴近生活;也可以充分利用城乡同学地域互补优势开展相关调查课题。如在学到种子结构时,在课堂上观察几种作物种子结构的过程中个别同学发现蚕豆种皮上有虫蛀孔,剥开皮发现有虫,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经专家鉴定为蚕豆象,全班同学对此现象自主展开了临夏地区蚕豆象发生区域和危害情况的调查。

4.积累素材,撰写科技创新小论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从另一个侧面分析是一种收集、筛选、处理、加工信息的过程。学生不仅捕获闪光点(创新成果),而且要真实记录所有环节,获得第一手材料。如《塑料地膜二次利用探究》《探究菇蚊、菇蝇的防治措施》《培养基分装环节的改进》等科技创新小论文的形成,小作者亲自走访、问卷调查、市场随机抽查、互联网查询、可行性分析、论证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完成了此文。因此,创新成果的形成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从一个“闪光点”到另一个“闪光点”捕获、积累、梳理的过程,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举办科技创新成果汇报展。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校教研室每年举办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的形成经兴趣小组、班级、年级组层层推荐、选拔。在汇展的过程中,个人或集体代表现场介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现场答辩等形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信心,使“闪光点”不断闪光。全校层层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提升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创新成果汇报展,使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课外实习、实践调查等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收获与体会

第4篇

论文摘要:传统高校公体教学,强调运动技能和运动素质的培育与提高,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项目为主,带有一定的强制学习的因素。在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上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使体育课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是本文所力图探讨的。

长期以来,公共体育课教学并不完全被认可,的确成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教学内容不被大学生们接受。究其原因,主要是开设的项目枯燥乏味,如“推铅球”,从小学一直推到大学;再如“跳远”,同样从小学一直跳到大学,这种重复的教学项目根本不能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成为大学生们终身的健身活动,这样的体育课教学自然没有吸引力,更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个体发展非常不利。本文通过总结我院两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仅供参考。

1设置大学生喜爱的前沿运动项目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的运动项目,如跳高、跳远、推铅球等项目缺乏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体育育人的独特功效,可以根据条件在传统三大球的基础上开展健美操、健美、乒乓球、棒垒球、贻拳道、武术搏击、形体、体育舞蹈、瑜咖、街舞和棋类等实用性、终身性的技能项目;同时向外拓展,如定向越野、野外生存、徒步旅行等新兴健身项目。2003年对我院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所占比例如下:羽毛球占53.1%,篮球占52.6%,野外生存占5 0. 5%,乒乓球占40. 1 %,武术占32. 3%,足球占31. 8%,健美操占26 0 o,排球占21. 400,形体占20.8%,体育舞蹈占16. 7%,网球占13%,健美占13%,围棋占9.4%,田径占2%。由此可见,老的教学内容离开了大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大学生不愿上体育课,因此,应该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教师的各种特长技能,多开设学生喜爱的前沿运动的项目。

2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单单以项目调动兴趣显然不够,更为重要是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从接触体育课以来,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体育课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内容,终身体育思想并未形成,我们在教学思想上,强调培养学生达到个体发展目标,全面的身体素质达到健康体适能的要求。项目内容的选择则强调符合学生需求、易成为终身参与的健身项目,这类项目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3建立特色体育项目—“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

我院进行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拓展,把原有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跑、跳、投、攀越和跨越等基本内容,拓展到社会,拓展到大自然,从而打破体育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模式。“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强调健身胜、娱乐性、终身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中途径多样,方法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学生的不同体育需要,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这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可以解决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问题。开课方案是:利用周末两天进行,凡参加“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学生,免去两周体育课,按个人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给出该课程成绩占总评分的3000(即原素质考试分),未参加该课程的学生照常上课,素质考试分占总评分的3000。总之,我院开设的特色体育项目“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既贯彻了《纲要》的精神,又拓展了当前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开设普及性的体育人文知识讲座和体育知识竞赛,达到宣传体育知识的目的

我院体育课另一大特色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体育人文知识讲座和坚持举办体育知识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已经成为体育课的补充,将课堂上无法办到的或没有时间细化的体育文化教育放在课外完成,对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5对担任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师的要求提出更高要求

第5篇

为了使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好生物课,我到我市各类幼儿园调查了生物学知识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情况,及我院往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情况。通过调查得出以下几点:

生物学知识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市各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中,生物学知识内容很多,所占篇幅很大,讲述了植物117种、动物77种。语言教材里涉及植物lO多种、动物20多种。在计算、美工、音乐的教材里也有许多动植物内容。此外,科学、健康、社会、语言和艺术的教材中都有不少动植物内容。总之,任何幼儿教材都向幼儿提供丰富的动植物知识,渗透着生物种群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教育。

幼儿园每班都有自然角。自然角随着季节的交替,设置不同植物的枝叶、花、果实和种子,培植着花草,饲养着鱼、虾等小动物。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求幼儿参与种植、管理花卉和作物,喂养鸽、兔等小动物。这样,在帮助幼儿获取动植物及其与季节、环境关系的感性认识过程中,在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和保护周国环境的思想意识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春游、秋游和参观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团等都是幼儿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活动使得幼儿广泛接触大自然,获取大自然中许多动植物的感性认识,获取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动植物关系的感性认识。指导幼儿活动的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知识。

可见,在幼儿园的整个教育活动中,生物学知识具有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地位。

我院往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物学知识的欠缺

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包括我院往届毕业生)制作动植物标本、培植花木的能力差。幼儿园在活动中采集的或其它单位赠送的一些实用、有保存价值的动植物,青年教师往往不能将其制作成合格的标本,常常在自然角放置一段时间便丢弃了。各幼儿园所陈列的标本,绝大多数是花钱买的,仅有的几份自制标本也不规范。

青年教师的生物学知识不全面,在教育括动中经常出现知识性错误。教幼儿栽种大蒜的老师,自己不清楚蒜瓣是什么;把核桃说成是种子;把从河边边拾来的蚬当成小的河蚌;把林间飞舞的绣眼等鸟,统统说是麻雀。又例如,教师把“高高的水杉”。一课讲得绘声绘色,站在水杉树下时却不知道这就是水杉;教完一首儿歌,还说不出儿歌中有5对足的动物是什么。

幼儿园里种着许多花草树木,饲养着一些小动物。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许多青年幼儿教师对自己身边的这些动植物约有一半以上叫不出名字;对宝鸡著名的动植物,往往仅知其名,不识其貌;对一些常见的动植物有时也会混淆,如桂花和女贞、梧桐和法国梧桐、鲤鱼和鲫鱼。

有些青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就信口开河、胡乱搪塞,影响不好。我遇到过这样一些情况:秋游时,幼儿问老师农舍旁的金瓜是什么.老师说是一种桔子;幼儿问大树上为什么有许多疙瘩?老师回答那是树的正常生理现象;幼儿看到的马陆,老师说是蜈蚣。调查结果说明,往届毕业生的知识不能联系实际,某些基础知识如分类学知识太少,缺乏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因而在完成幼儿科学教学目标,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然界,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和科学活动兴趣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生物学在一年内要讲完初中植物、动物和高中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只能讲授教材里的内容,不可能过多联系实际,也不能详细讲解动植物分类学和生态学等。其次,以往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实验课和课外活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参与生物科技活动较少,学生的基本技能较差。第三,学前教育生物教材不可能与幼儿园教材吻合。学生毕业后又没有进修生物学的机会。因此,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上述情况。

开展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生物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幼儿教育活动的需要,我借鉴以往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开辟了课外活动。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扩展,用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措施。

同年级的4个班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是对照班。实验班在自愿的原则下.成立了生物兴趣组小组。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双体日到宝鸡附近的自然保护区、林业科研所、公园等进行珍稀动植物和常见动植物的识别、标本采集、挖掘化石,进行生物资源调查和生卷调查等;用课外活动进行动植物标本制作、动植物解剖、花卉栽培以厦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还随着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进行生物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的竞赛活动。实验班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全体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学院动植物标本室等。要求学生观察认识各种类群(主要是书本中学到和生括中常见的动植物,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种植、记录黄豆等植物的萌发、生长情况以及饲养金鱼等,要求学生能识别校园里各种动植物,井把后一项要求列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定期考核。学期末,实验班(包括生物兴趣小组)学生的小论文、小创造造、小制作等向全院师生展出,并对其中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课外活动成绩显著,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加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约占实验班人数的40%。学生以很高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参加活动,勤动手、勤思考、勇于探索,取得可喜的成果。例如,一个学期学生就制作宝鸡的珍稀植物和常见植物标本260多份、动物标本22件、昆虫标本10盒、小论文28篇。学生的成果展出后,获得学校和上级领导部门的一致好评。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物学成绩和思维能力均获提高,学期末年级统考,实验班的平均分比对照班高8. 96分,其中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实验班平均比对照班高3.12分。课外活动中运用的许多科学知识,是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学生还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课外,环境,留学生

 

一、引言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热”也逐步升温,作为我们民族事业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在当下,唯有高效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才能使我们这项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跟其他教学工作一样,影响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笔者在此尝试从课外环境与教学的关系来做探讨,提出几点拙见,供同行考议。

所谓课外环境,即课堂教学以外的条件和情况。相对于课堂上人为刻意营造的小环境而言,它是比较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了,这里的语言材料鲜活、实用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和锻炼交际能力的大好场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适当地加以引导和强化,使他们学更好更快地习汉语。开外的环境主要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它有助于汉语学习的业余生活条件,如果以合适的方式将这些学生体验过的鲜活语言素材和他们的课堂学习摘要充分利用这些课外环境、力争做到扬长避短。然而,在对外汉语研究中,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还有待进一步认识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究竟哪些课外因素我们可以利用?如何利用?哪些又应该避免呢?下面,我们来分析认识。

[1]

二 课外环境与对外汉语教学

在课堂外,学生的活动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对于我们探讨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若我们将这些学生的课外生活环境进行合理归类,在尊重和互助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引导工作,这是可能的,对辅助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加强这一环节的工作,可以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学习汉语,更能体味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快乐,这对快速掌握汉语将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如何利用课外的环境因素,来帮助留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汉语。

(一)给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校内活动环境,对他们学习汉语是十分有益的。在课外,很多学生会组织或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以合适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交流的活动平台,如:汉语角、汉语桥等。在这类活动中,最好能有教师或者汉语基础较好的中国学生辅助协调,促进大家积极参与交流和学习。老师主要是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对于一些突出问题做出相应地指导。在这其中,要注意营造宽松积极的氛围,鼓励大家不要怕犯错误,勇敢地交流,并肯定和鼓励进步者。对于那些不影响交际理解的语言问题,要抱以宽容的态度,不要过多地干涉对外汉语教学,让学生在自然交际中自觉发现并纠正自己失误,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纠错。

在这类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竞争意识进行积极引导。比如:东方的日韩留学生与西方英美等国留学生在性格和思维上差异较大,各有优长,可以让善于积极表现的英美学生去鼓励和刺激那些不爱参与活动的学生,增进他们的汉语学习信心和动力,同时也能增进友谊,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像这样的活动,具有生活的真实素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二)儿童学习语言时,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是很重要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周围的语言交际环境对于他的语言面貌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留学生的韩语学习也是如此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在课外,很多外国留学生也会结交中国朋友,一起去旅游,购物、闲谈等,这样较自由灵活的汉语交际环境也是学习和提升汉语水平的好机会。在这过程中,如果利用周边良好汉语交际环境的方法适当、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也会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的。

曾经有一个来北京学汉语的北美留学生,他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去转北京的大小胡同,体验真实的百姓语言生活,他很快就学到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这样的汉语学习体验方式体现了交际环境的必要,增进了学习的动力。当然,汉语学习不是都有北京这样的条件的,但这种课外交际环境可从中国朋友那里获得,可以结交一些性格开朗,普通话较好,善于交际的中国人,这会对他们的汉语学习生活带来很多帮助的,在这样的交流生活中,他们会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生什么有用(如购物用语、打的用语等),差距在哪里(如量词误用、语气失误等),这对课堂教学也是正面的回应对外汉语教学,让他们明白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更加有利于学习提高。除此之外,在这种环境中,也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运用汉语的语感,还可以学习到很多的交际技巧和文化知识,对于完善他们的口语交际技能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营造一个良好的居室氛围,提供适宜的饮食安排,这对留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留学生初来中国,肯定想念家乡,在饮食、气候、住宿条件等诸多方面都有些不适应的反应,甚至产生负面的心理负担。加之汉语可能与其本族语言甚为不同,也会产生对汉语学习焦虑感,我们可以从留学生的身心入手,在饮食生活及居室条件为他们的学习着想,尽量提供方便,使之能专心与学习。

在留学生的住宿和饮食安排中,在尊重其民族习俗和特色之外,我们也可以增添一些适宜的中国元素与之搭配,让他们能在自己的生活小居室中就能感受到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熏陶与交融,从中找到一些共鸣点和兴趣点,逐步适应汉语的学习生活,消除焦虑、思乡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在他们生活的居室环境和其他接触较多的环境中多予以人文关怀,如:来自同一国家的学生安排在一起,鼓励用自己喜欢的中国元素装饰寝室,适时组织寝室活动等。另外,在一些细小的环节,如中西方装饰品的选择,色泽的搭配等也是需要注意的,有了这些人文化的后勤工作,并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让他们在较舒适的环境中全心学习汉语

(四)加强对留学生网络汉语学习的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人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工作和交流等已十分频繁对外汉语教学,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生活也不例外,除了在课堂上有时利用多媒体网络每题进行教学之外,在他们的课余生活中也会用到网络这种现代工具,他们可以自己通过网络来了解新闻、时尚,或用它来了解中国文化和交朋友等。正因为网络世界资源丰富性,所以,如何做好这一领域的汉语学习指导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利用网络学习汉语现在也已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开发更多更好的汉语学习网络资源,华东师范大学专门建设网络汉语课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对于我们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学习汉语提供了很多有益的资源。汉语教师在教学之余业应做一些引导,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网上学习汉语和了解汉文化的途径和技巧,甚至可以留一些这方面的课外作业。是当地引导他们建立一个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平台,积极向课外的网络拓展汉语学习空间,增加汉语学习的容量和途径。

(五)在引导留学生利用课外环境学习汉语时,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使之体会到因需求学,学以致用的快乐和益处,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将所学汉语知识最终转化为具体环境中的交际应用能力,,会用才是目标,灵活运用是最高最高目标。如:学习了汉字,可让学生到大街小巷去认识街名、店铺名字等,看是否有些写法不一样,不妨天天都可以作一点这方面的作业。此外,还可以鼓励他们听广播、看报刊,拓展学习汉语的渠道,在这些语言的实际运用中,遇到了问题,在学习中才会针对性地学习,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语言问题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便可以促使主动多渠道地学习,也能让他们养成勤问多查的语言学习好习惯。但也要注意一些不规范用语的纠正,特别是一些广告语中的用语用字,要尽可能避免这一负面影响的发生。这样才有好效果。

三、结语

我们在探索课外环境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影响时,一定要把握各个环节的尺度,意识到课外环境因素对汉语教学重要性后,还须知教学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两个环节的关系,使二者密切配合,才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因此,这些细心周到的工作都要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这些工作还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地探索认识,以助于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

正如前面所说,影响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笔者知识从头课外环境这一角度作了一点探索,笔者认为,我们在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时,要有学科系统全局观念,要从长远考虑,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汪培光:语言和语言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5]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7]李纯.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分析[J]. 史教资料2008;

[8]吴小雪.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

第7篇

【关键词】日语 情境教学 课外学习 生活化

对于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学生来说,要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掌握并自如地运用日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仅仅只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更有效的日语学习。如何将课堂上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这也是日语学习的一个难点。笔者从这个难点出发,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将枯燥的语法词汇等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对话中逐渐适应日语生活化,并指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户外情境更好地联系起来,使得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日语户外学习,能够更高效地学习和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各种场景中。

一、组织感兴趣的学生,成立一个社团

对于课外学习来说,它与课堂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对学生本身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自觉性这一方面,教师无法像在课堂上一样用各种规则守则来强迫学生,只有靠学生自身的自觉性以及活动的趣味性才能保持学生将这一课外学习继续进行下去。因此,我们要将日语课外学习生活化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只有先将一部分同学的日语水平提高了才能通过这个活动带动更多的同学。

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好的开端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挑选社团成员时对参与的学生进行多项考察,自觉性必须作为考察的重点之一,其次才是该生的学习能力文化基础等。

二、如何做到将学生的日语课外学习生活化

1. 鼓励学生将自己平时生活化对话拍摄下来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摄影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基本上所有学生的手机都带有此项功能,更有一部分家境富裕的学生,拥有专业摄像设备。既然摄影已经如此普及,我们没有理由不将摄影好好地运用于提高我们的学习。

让学生将自己平时生活化的场景及对话拍摄下来有几点好处:①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即兴对话时,学生们都是脱口而出,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很自然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很多地方可能都与他们所学的语法有着细微的出入,在通过视频回放时,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纠正。②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督促和指导。拍摄下来的作品不同于学生的其他作业,拍摄作品能够最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该生的真实水平,且无法作弊。传统的课外作业,由于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的,教师无法监督,且抄袭现象严重,有些高校甚至出现了花钱请人作业的现象,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无法做到完全监管。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学生,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只有与时俱进地运用逐渐普及的高科技教学资源才能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拍摄自己的课外生活片段,正好与现今流行的微电影微视频采用同一手法,这样学生能够拿出自己的作品,既提升了自己的学习热情,也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

2. 巧设情境,将学生课堂所学编入生活对话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日语学习必须贴近生活,与生活脱节,那就是割断了学习语言的源泉,没有源泉,语言是没有生命的,它的光彩也必将黯然失色。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我们经常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微型的社会,把花草树木、鸟兽动物、高楼大厦请进课堂,让学生看到、感受到生活就在你身边,在真实情境中感受、知觉、记忆、思维,把学生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功能调动起来,并使之互相协调。如在学习“い物”话题时,课前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商品,然后在课堂上创设“い物”情境,充分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学生们把观察生活中的情境搬进课堂,十分投入。

既然我们在有限的课堂上都尽量融入社会,那么我们如果直接将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效果当然要比课堂强。但是如果光是靠学生自己,他们能想到的会话总是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帮助指导。教师可以适当地提示学生在某些场景中运用某些句型。在课堂上毕竟局限于想象,学生很难记住,经过教师的加工,再加上真实环境的影响,学生大脑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当相同场景出现,就能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记住课堂所学知识了。

3. 鼓励学生大胆地接触外教以及偶遇的日本友人

在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会有两个以上日本外教,这些外籍教师一般工作量都要比本国教师小,而且一般都住在学校。大部分的外教是很愿意和学生以及教师交流的,我们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在课外常常找外教聊天,也可以陪外教一起逛街、进餐。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学会的东西,能够让学生一辈子牢记。

三、小结

让日语走进学生的课外生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宿舍、在食堂、在图书馆甚至在购物中心都能够尽可能使用日语进行交流,课堂上的语法阅读的学习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只有当我们的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将日语运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我们才能说自己是一名合格的日语教师。

【参考文献】

第8篇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锻炼和培养学生道德生成的自觉性、习惯性,构建德育教育的有效环境,我校始终把“崇德尚学,有声人生”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墙壁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爱科学”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互助合作、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使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走廊文化设置《弟子规》《三字经》便于学生诵读;名人故事时刻感染和熏陶着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先贤憧憬未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智慧设置文化园地、生活园地、图书角、展示台等活动板块。留给学生自由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像小鸟一样在环境优美、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汲取营养,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二、小学德育教育方法的探讨

2010年开始,我校就开始探究小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教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采取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为基本内容的探求方法。家庭生活作业不同于家庭作业,重在生活与实践。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教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导向性、针对性、教育性、长期性、实践性和可操控性。各年龄段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水平不同,所以我们要求“家庭生活作业”一定要适合每个学龄段分层布置。我们为学生设置了《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卡中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1.生活作业的内容;2.完成时段;3.生活作业完成的过程;4.我的收获;5.家长评价;6.教师评价。一、二年级教师布置,学生完成,通过定期召开班级生活会,邀请家长参加的方式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实践中收获的快乐。三至六年级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生活作业内容自己填写记录卡。另外,学校给教师配发《家庭生活作业记录本》,让教师记录填写每次布置作业的时间、内容、目标、学生完成的时限,教师检查跟踪记录,阶段性总结。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归档整理,载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再在总结反思过程撰写德育教育论文。学校对“家庭生活作业”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期中、期末进行总结,并对教师学生事迹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学生奖设金卡、银卡、铜卡三个奖项。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的学生收获了很多。在完成“家庭生活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给爸爸妈妈洗脚,给爷爷奶奶端饭、倒水,学生学会了感恩;通过洗手绢、叠被子、洗碗活动,学会了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动手完成;通过捡纸屑、清理街头小广告活动,树立了保护环境意识;通过洗脸、刷牙,学生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唤起了人与人的友善;学种花、学种菜、饲养一种小动物活动,学生学到了种植和养殖的知识;通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学生主动为灾区的小朋友捐出纸和笔,礼物虽小可彰显了学生的爱心;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给同学讲一个故事和童话,培养学生渴求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参观革命圣地、祭扫革命烈士陵墓,点燃了学生爱国的激情,诸多事例证明了我们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有效性。

三、结语

第9篇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A)―0009―01

中学图书馆为师生提供教与学所需的书刊文献,为师生更新理念、汲取新知识,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途径,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好期刊文献,这是值得管理人员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掌握期刊特点,有针对性地订阅期刊

近年来,由于社会不断发展,期刊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学科范围亦不断扩大,在传播新学科、新技术、新发明、新思想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期刊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及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学图书馆服务的主要读者是学生和教师。中学时代,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都要发展,图书馆在针对学生订阅期刊时,要强调趣味性、益智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对学习参考资料的需求很大,内容太专和太深都不适合。因此要及时订阅与学生学习同步的期刊,如,《数理天地》《中学生英语之友》《中学生数理化》《中学文科》《中学理科》等期刊。教师是学校阅览室的另一个重要的服务对象,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有教科研的重任,在确定教师使用期刊和学生使用期刊时,要随时注意各种书报介绍以及期刊网络媒体的广告、读者文章所刊信息,按照照顾全面、保证重点的原则,及时了解本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知识的范围来确定订阅种类及数量。对于知识类、文学艺术类、科学普及类期刊,不能滥订。在选择期刊时,不能凭管理人的兴趣、爱好和对刊名含义的推测而订,也不能迎合少数人的需要订大批电影、电视画报以及休闲生活类的期刊,在众多的期刊中选出适应中学师生的期刊来充实图书馆。

二、期刊的管理与利用

期刊由于内容新颖、信息及时的特点,成为读者争相借阅的首选,这就需要管理员编制一种期刊登记簿,及时登记,否则会影响期刊使用的时效性,给读者借阅带来不便。阅览室期刊可按所属部类,如学习参考、科学普及、文学艺术等分类法相对集中的定点陈列,实行开架或半开架借阅。

为了让师生了解馆藏期刊和提供借阅服务,中学图书馆应根据设备的配备情况,采取以下方式:①编制当年期刊目录,将全年征订的期刊分学科列入,每年更换一次,便于师生了解馆藏期刊体系。②按学科来确定核心期刊并定期编制题录,及时汇编核心期刊所刊载的文章。还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科设置,每月将各科核心期刊中的重点文章目录编制成期刊题录表。通过对读者的导向和对馆藏期刊的展示,引导师生正确选择和有效利用期刊,并迅速、准确地获取其中有价值的文献信息。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