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一年级语文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4: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一年级语文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年级语文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2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好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第2篇

作为医疗服务机构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文化具有以下3个特点:①亲情文化。护理文化要求护理工作者热情地为各类患者服务,做到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和体贴患者,最终用真情赢得患者的赞誉。②实践文化。护理文化始终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护理服务过程中,更注重人的价值、心理和服务质量,护理工作者应积极研究患者的不同需求,并求得患者在心理和文化上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提供优质的服务。③管理文化。护理文化在不断从“以患者医疗为中心”向“以患者健康为中心”转变,它要求多部门、多范畴的各类人员密切配合,突出服务的整体协调性,从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2改进医疗护理管理工作的途径

2.1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指南,是行动的核心价值。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使护理工作者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积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即护理工作者要处处为患者着想,切实尊重患者的权利,一切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人性化服务。比如,在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应更加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帮助他们打消讳疾忌医的顾虑,争取患者的协助配合,努力实现治疗效果最优化。

2.2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护理工作者,要想建设护理管理文化,就必须积极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他们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以关爱和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热爱护理事业、忠于患者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上。因此,要不断地举办培训、开展讲座和举行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对护理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同时,还要积极制订和实施相应的约束机制、考评机制。

2.3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夯实护理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技能,对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护理工作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每个护理工作者都是一个为患者服务的平台,代表着和谐的形象。因此,要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要想不断提高护理技能,一方面要规范护理技术,比如配药、送药、涂擦和扎针等,要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做到娴熟自如、一气呵成,避免手忙脚乱、毫无章法;另一方面,护理功底要扎实,配药要掌握好剂量,扎针要一步到位,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3结束语

第3篇

摘 要:木版年画既是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巨大遗产,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它展现出农耕时代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全景。木版年画艺术风格独特,地域性及民俗性突出,又有数量大、产地多、风格多样、技术高超等特点。本文在了解了年画的分类、艺术特点等内容后,再将其与设计文化意识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出中国设计的传统意识对中国年画的影响――应时而动、因人而异及和出于适。

关键词:年画种类;艺术特点;传统设计意识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00-01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年画起源于“门神”,关于门神的传说有很多,据说唐太宗生病时常梦到鬼哭神嚎,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便身披铠甲守卫在旁,这才安然成眠。后命画工将二人威武形象画在宫门上,才有了门神,并在民间流行起来。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形式内容。张道一提出中国古代美术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中民间美术工艺表现出的质朴纯真,反映了劳动者健康的情感。

木板年画艺术风格独特,地域性及民俗特点突出,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笔巨大遗产,本文对古人传统设计思维方式进行探索找出中国设计的传统意识对中国年画的影响。

二、年画的种类及艺术特点

年画的种类多种多样,极具艺术风格。在这选取几种独具特点的年画种类进行简单的介绍:苏州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其制作工艺精美,色彩多样,有桃红、大红、蓝、紫、绿、淡墨、柠檬黄等多种。画面构图丰富,色调艳丽,极具装饰性,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朴实、稚拙、简练和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天津杨柳青年画在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很是流行,内容大多是传统戏曲、人物等。其线条工整,色彩艳丽,画面构图丰富。对人物头部、脸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晕染,独具特色。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盛于清代,其风格重用原色,想象丰富,线条粗犷而对比有力具有北方特色。四川绵竹年画的雕版艺术十分精湛,有很高的艺术情调。造型质朴简练,色彩鲜艳悦目。朱仙镇木版年画在明、清时期畅销各地,影响深远。画面中人物形象夸张,构图饱满,左右对称;色彩艳丽,而且门神题材多,严肃端庄。

三、年画的社会意义及价值

(一)年画的社会意义

年画从最初的神祗信仰的表达逐渐发展为具有承载人们的愿望――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及装饰美化环境的工艺品,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年画的题材内容、刻印技术及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式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年画的价值

1、年画的收藏价值

首先将年画视为一种独特文化和艺术并进行收藏和研究的是西方学者。他们从异文化的视角,比较容易看到年画的形态具有强烈的中国特征。历史上最早进行年画研究的是俄罗斯汉学泰斗阿理克谢耶夫院士。他在我国北方一些产地广泛地收集年画,继而从事研究,著书立说,逐渐成为一位中国年画的专家。苏州桃花坞年画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艺术馆都有收藏。钟敬文先生创立的民俗学为我们这种文化上的自觉奠定了理论基础。现而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年画的文化底蕴和收藏价值,年画也成为收藏家的藏品之一。

2、年画的人文价值

年画的题材里边有避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木版年画往往是在广大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所涉及的历史、宗教、神话、传说、小说、生产、建筑、风光、戏曲、自然、游戏、节庆和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对了解和研究人文有非常大的帮助。

3、年画的艺术价值

年画的艺术特色鲜明,具有艺术性和独创性。为了满足殷实与丰足的年心理的需要,年画的画面基本不留空白,画面饱满和内容的红火。色彩基调是相互对比的,使画面强烈又明快,明艳夺目,简洁又丰富,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这正是木版年画独到的色彩表达。年画的表现手法又与吉祥喜庆的文字谐音有关。利用与字同音的形象,将美好的寓意和词句通过视觉形式展现出来。如出现蝙蝠寓意“福”也谐音;露出许多籽儿的石榴寓意“多子”;一匹马、一只蜜蜂和一只猴子的组合表达着“马上封侯”的愿望等。不谐音的吉祥图像大多源于历史典故,具有象征与寓意的性质。这些只有在年画中才能见到。

4、年画的经济价值

木版年画在表达美好愿望辟邪纳祥时也会改变当地民众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现而今已悄然成为礼品、纪念品,或收藏品,而不仅仅是年货,特别是盒子装、礼品装以及清代版的木版年画尤为受人青睐。收藏年画更多的是一种怀旧情结,或出于对艺术学习及欣赏的需要。

四、年画与传统设计意识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在古人的千万次造物设计实践中不断积淀并日趋稳定、明确,成为古人对造物设计认识的定势和进行设计思维活动的样式。年画的设计从色彩、构图及寓意上具有一定的潜科学的特质,既能反映出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能从侧面了解到古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古人对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年画的演变特点受传统设计意识的影响,表现为应时而动、因人而异及和出于适。

(一)应时而动

“天”对应的是时间。不同时代社会结构、生活内容的变化必然在年画的题材和表现技法上有所反映。一开始年画用于佛教的传播,发展到后来就成为普通老百姓表达美好愿望、驱邪纳祥的载体了。它的题材和表现技法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域有不同的展现方式并受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同样是孩童,有的年画中孩童的刻画是简单的线描,干练简洁,有的是丰富的色彩填充和纷繁的装饰。

(二)因人而异

年画因为地域和人的性情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地”对应的是空间。北方地区的年画粗犷豪放色彩艳丽,南方年画线条细腻色彩柔媚。就北方各个产地的画风也不尽相同。比如山东杨家埠受地域影响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天津杨柳青显示着都市大户人家的审美要求,精雅华美。在清代中晚期,木版年画带有都市文人性质的绘画倾向,在构图和技法上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华贵富丽,达到了另一种极致。这些北方木版年画产地虽然同属北方的乡间美术,因制作者的不同技法和购买者的审美要求影响彼此又都是独树一帜的,而且不同的购买者贴不同内容的门神这使得年画的题材广泛丰富。

(三)和出于适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以“和谐”作为价值结构模式,将“适”置于“和”的范畴上。年画中无论是吉祥图案还是具有象征和寓意性质的形象组合都是在适应自身资源和外在环境下发展演变的。在有限的时间、人力和资源技术等有限条件下生存,传播。年画在适应了“天时”――时间、气候,“地利”――地域环境、资源,“人和”――使用者三者的情况下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

五、结语

年画既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在题材内容里,从各个年画产地习惯的体裁、用色,线条及其不同的版味,也能一眼识别出来它的地域特点。由年画可以认识到全面的中国民间及了解中国传统设计意识的出发点,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设计意识。

第4篇

一、二十世纪人类国际私法理论之嬗变轨迹

(一)美国国际私法理论之演进:功能主义勃兴之后的概念主义复苏

无可否认,人类二十世纪的历程是美国强盛的历史见证。在二十世纪人类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美国国际私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与欧洲国家国际私法一起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国际私法发展的两大中心。

1、美国传统国际私法的理论渊源

美国传统国际私法的主要理论渊源来自于欧陆的“国际礼让说”(十八世纪),与英国的“既得权理论”(十九世纪),「3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斯托雷(Story)为代表(十九世纪)和比尔(Beale)为代表(二十世纪前叶)的美国国际私法理论流派。斯托雷认为,一个国家在其自己的领域内享有绝对的和管辖权,所以一国的法律只有在其该国的领域和管辖范围内才有效力,只有在“国际礼让”的情况下,才能让外国法在内国领域发生效力。「4比尔的思想体现在以其为首编撰的1974年美国《第一次冲突法重述》(RestatementofUnitedStates,ConflictofLaws,First,1934)中,其认为,跨国(州)民事纠纷实际上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之争,内国并不承认外国的法律在内国的效力,内国仅承认根据礼让可以获得承认的外国的权利。「5

2、传统美国国际私法理论的特征:概念主义的国际私法观

“美国冲突法是美国法中少有的具有大陆法系传统的法律部门之一”,「6因此,传统美国国际私法理论同大陆法系国际私法理论较为近似,都体现为概念主义的特点。所谓概念主义,以法国民法典的冠名者拿破仑的名言最有代表性:“将法律化为简单的几何公式是可能的,任何一个能认字并能将两个思想联系起来的人,就能做出法律上的裁决”。「7因而德国法学家耶林批判此种观念所指导的法学理论为“概念主义法学”。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1934年美国《第一次冲突法重述》中,根据该示范法,为了使外国的权利根据礼让可以在美国法院获得承认,建立了一套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的冲突法规则体系,其通过连结点这一抽象概念将某一权利固定在某一地域(该地域必定是该权利得以产生的地方),形成了一种概念化的系属公式以及固定的冲突规则来解决适用何国法律的问题。“毫无疑问,概念主义占据了比尔在《第一次冲突法重述》中所采取的方法中的主体地位,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既得权理论基础之上的……”「8美国法学家庞德曾经指出:“十九世纪的法学家曾试图从司法中排除人的因素,他们努力排除法律适用所有的个体化因素。他们相信按严密逻辑机械地建立和实践封闭的法律体系,在他们看来,在这一封闭的法规体系的起源和适用中承认人的创造性因素是极不恰当的。”「9尽管庞德的评论是针对十九世纪所有法律领域而言的,但我们仍可以将之视为对美国传统国际私法理论的精辟论述。

3、美国“冲突法革命”-概念主义的衰微与功能主义的勃兴

概念主义的国际私法观指导下的传统冲突规则具有明确性与稳定性的特点,但其最大的缺点“在于机械地抽象预设单一连结因素以供做选法之媒介,法院依此模式机械的操作,往往将导致不符合个案公正(individualjustice)之判决结果。”「10传统的冲突规则“过于僵硬和机械,使得法官必须运用一切可行的例外条款,如识别、公共秩序、程序问题与实质问题的划分甚至反致制度来寻找公平的判决结果,《第一次冲突法重述》也因为这些例外条款而受到重视。由于频繁而广泛地适用例外条款,《第一次冲突法重述》渐渐地被认为不足以实现它的制定者所肯定的法律确定性及可预见性目标。反过来,这样的结果进一步促进和刺激了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冲突法革命……”「11

1933年,凯佛斯(Cavers)教授于《哈佛大学法学评论》发表了《法律选择过程批判》(ACritiqueoftheChoice-of-lawProcess)一文,「12拉开了冲突法革命的序幕。作为这一场大批判运动的第一人,凯佛斯以其冷静的思维、敏锐的视角揭示了传统规范的痼疾所在:传统的冲突规范是一种管辖权选择规范,并不是对实体法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方法根据一个机械的冲突规范,通过单一连接点的盲目指引,确定某一国法律具有管辖权,将其实体法用于审理案件的是非曲直。「13到了六十年代,美国国际私法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更为激进的柯里(Currie)教授指责传统国际私法理论是“概念式的”、“毫无用处的”,“是一个诡辩的、神秘的和失败的领域”,「14他极力鼓吹要彻底抛弃旧的冲突法,取而代之以政府利益分析方法,即“冲突法的核心问题或许可以说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州的利益存在冲突时,确定恰当的实体法规范的问题,换言之,就是确定何州利益让位的问题。”「15他的学说中新的视角、独特的分析方法是国际私法学说史上的一大进步,因为他揭示出一切法律冲突背后所隐藏的实质,而在传统的理论几乎全“用一些被普遍适应的抽象的规范来掩盖法院实际上最先考虑的问题”,即选择什么法律才符合本国对内对外利益,其作用影响深远。与之同时,还有艾仑茨维格(Enrenzweig)与利佛拉尔(Leflar)提出的“法院地法说”与“较好的法律规范”等大量学说先后涌现,「16目的都在解决传统冲突规范只指引管辖权法律的弊病,试图从实现实体正义的最大化出发来重构理论体系。

可以看出,美国冲突法革命的实质是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对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的革命,所谓国际私法的功能主义,是指“通过对案件中涉及的法律规范所体现的立法者的目的和政策的考察,更确切地说,就是考察立法者对于其法律在该案件情势中适用的期望和意图以及在其适用中的利益,确定是否适用该法律,以解决法律冲突问题……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就在于排除冲突规范的运用。”「17

4、“冲突规则的回归”-概念主义的复苏「18

冲突法革命之后的各种美国现代冲突法学说虽为美国各州公共利益的实现和公平解决个案纠纷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但纯粹功能主义的美国现代冲突法学说运用于司法实践,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造成法官在选择法律上的擅断,致使所追求的实体法上的公平目标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各种灵活的现代方法实际上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恋家情节”(homewardtrend),即扩大法院地的适用,以至有损于内外国法的平等地位;其次,过犹不及,美国现代冲突法方法一味追求以功能主义的“政策定向”解决法律冲突,使得法律选择过于灵活,再加上各种方法五花八门,同一种方法又有不同版本,而且新方法层出不穷。方法上的混乱使得法律选择的稳定性、连续性、统一性及可预见性荡然无存。此外,这些功能主义方法的运用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分析过程复杂,适用这些方法的结果,使得法官不堪重负。

因此,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各种激进的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缺陷的日渐显露,以及面对不断遭到美国司法实践冷落的现实,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新检讨纯为法律选择“方法”的功能主义学说,逐步认同概念主义的冲突“规则”在解决法律冲突中所具有的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理论上的转型导致了七十年代以来冲突规则在美国回归倾向的出现。1971年,美国法学会公布了由里斯(Reese)教授负责起草的《第二次冲突法重述》(RestatementofUnitedStates,ConflictofLaws,Second,1971),该重述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理论基础,将传统的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与现代的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协调起来,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冲突法体系。

(二)二十世纪欧洲国家国际私法理论演变历程:功能主义对概念主义之改良

1、传统欧洲国家国际私法的理论沿革-概念主义的国际私法观

传统欧洲大陆国家的国际私法理论源自德国法学家萨维尼(Savigny)的“法律关系本座说”。萨维尼从普遍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为了使涉外案件无论在什么地方,均能运用同一个法律,得到一致的判决,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只应是依其本身性质确定的其“本座”所在地的法律。在萨维尼看来,每一个法律关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总是与一定的地域的法律相联系,联系所在地即法律关系“本座”,该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即是其本座法。「19萨维尼及其后来的学者在法律关系“本座”学说的基础上,抽象出每一种涉外民事关系的“本座”,建立起一套稳定的冲突规则体系。萨维尼的学说是典型的概念主义思维方式的体现,即将法律关系与“本座”的联系固定化、机械化、公式化,唯心地认为每一个性质的法律关系只有一个本座法与之相适应、相联系,并将它作为一种硬性的冲突规范,以为就可以解决国际私法中法律适用的所有问题。「20“他们最终都以构造基本相似的普遍适用的抽象的冲突规则来解决各种法律冲突。可以说国际私法在几百年的发展史中,学者们追求的是法律适用的明确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普遍性规则的统一适用。”「21自十九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国际私法立法受到萨维尼的影响,根据法律关系本座说,人们只要通过对各种法律关系的性质进行分析,就可以制定出各种双边冲突规范去指导法律的选择,因而该学说对各国国际私法立法乃至制定国际私法法典都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这些立法都明显地出现了对涉外民商事关系进行集中、系统、全面、详细规范的趋势。「22

2、二十世纪后叶欧洲国际私法新动态:规则、方法并重-功能主义对概念主义之改良

六十年代大洋彼岸的美国“革命浪潮”波及到了欧洲,1964年,德国国际私法学者克格尔(Kegel)在海牙国际法学院作了题为《冲突法的危机》的著名演讲,「23揭开了欧洲传统国际私法改良的序曲。与美国学者完全摒弃冲突规范的作法不同,欧陆国家国际私法的改良(而不是革命),「24还是以冲突规则为主来构建国际私法法典,只是在其中引入了功能主义的方法。对此,美国国际私法学者西蒙尼(Symeonides)的评论颇为精辟:

“旧的冲突法规则不是被彻底摒弃,而是逐步得到改进。此外,欧洲国家对于落后规则的主要反应不是以立法取代它们,也不是在司法实践中抛弃它们。通过立法方式干预冲突法的变革是少见的,即使有也是经过了充分的辩论。司法领域对冲突法的修正是谨慎并且尊重现有规则的存在价值和功能。欧洲国家的国际私法从来没有倾向于抛弃冲突法规则而采取美国国际私法意义上的‘理论’方法-即开放式系属公式。此种系属公式并不明确指定准据法,而是规定法院确定法律选择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和指导原则。实际上,大陆法系国际私法的长处在于其认为所谓的方法与法律法典化的观念格格不入。因此,对于法典化的国际私法体系来说,由里斯教授提出的困扰美国国际私法的‘规则’与‘方法’之间的选择问题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压倒性地倾向于规则而不是‘方法’。另一方面,正如几个世纪以来法典化实践所表明的那样,采用成文冲突法规则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排斥司法裁量权。相反,司法裁量权在新的国际私法立法中得到了大量的反映。理论上倾向于法律灵活性的国际私法立法者可以选择多种立法工具实现法律的灵活性,最常见的是可选择连接点(alternativeconnectingfactors),弹性连接点(flexibleconnectingfactors)和例外条款(escapeclauses)。”「25

西蒙尼教授所指出的功能主义的工具集中体现在最密切联系原则当中。以1999年通过的德国国际私法改革法案为例,该法案在传统的冲突规范的基础上,引入了大量的功能主义的新方法,出现了由“规则”向“方法”转变的趋势。「26例如在非合同债权关系上,其接受了“意思自治原则”,其第41条采纳了“例外规则”的规定,“只要另一国的法律比本法所确定的法律存在实质性更密切的联系,则适用一国法律。”这就是最密切联系原则。事实上,二十世纪晚期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国际私法改革立法及国际立法均采纳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如1978年奥地利《国际私法法规》第1条的规定,1989年《瑞士国际私法法典》第15条的规定,1992年罗马尼亚《关于调整国际私法法律关系的第105号法》第73条、第77条的规定,1996年列支敦士登《国际私法法规》第1条第2款,第19条第2款的规定等等。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欧陆国家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对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进行改良的重要手段。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功能主义与概念主义交互作用的结果

从上文之论述可以看出,二十世纪国际私法理论发展的基本轨迹是功能主义与概念主义的交互作用,而这两种理论的斗争与妥协的重要结果之一便是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一方面传统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由于呆板、机械的缺点,已很难适应变化中的形势发展需要。另一方面,种种现代学说又由于‘矫枉过正’而使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最密切联系原则应运而生。它对传统国际私法并未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而是对其进行了扬弃,即它吸收了‘法律关系本座说’的合理因素,但同时指出:‘本座’不是只有一个,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密切联系原则不象‘本座说’那样希望人们接受其结论,相反,它本身并没有结论,而只是试图告诉人们走到目的地的途径。这种合理的改良主张是为那些习惯于历史渐进沿革的人们所乐于接受的。「27同时,这一学说又借鉴了‘结果选择说’、‘政府利益分析说’等学说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现代、当代国际私法理论各派的学说,凝聚了它们的总体力量。显而易见,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在‘法律关系本座说’基础上发展起来,但它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它们之间反映了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因此,可以说,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国际私法传统法律选择方法与现代法律选择方法的融合与折衷,是国际私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该原则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目前已为世界许多国家的立法所效仿,在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运用,呈现出勃兴之势。”「28

(一)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形式渊源与实质渊源

1、密切联系原则形式上的渊源来自于概念主义国际私法理论

根据通常的理解,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主要内容是:“在选择某一法律关系的准据法时,要综合分析与该法律关系有关的各种因素,确定哪一个地方(或国家)与案件的事实和当事人有密切的联系,就以该地方(或国家)的法律为法律关系的准据法。”「29用规则表述就是“某某法律关系适用与该案件的事实和当事人有密切的联系的地方的法律”,因此从形式上看,这与传统的概念主义的国际私法观指导下的系属公式-“某某法律关系,适用某某地方的法律”是一致的。实际上我们可以将最密切联系看作一种新型的连结点,一种新创的、并列于传统的国籍、住所、物之所在地、行为地等的又一连结点,尽管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还存在着分歧,「30有人认为最密切联系是法律选择适用之原则性指引规范,而不是连结点。对此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应从分析连结点概念入手。所谓“连结点”是指一种把冲突规范中“范围”所指的涉外民商事关系与一定地域联系起来的纽带或媒介,从而在实质上反映了该涉外民商事关系与一定地域之间存在的实质性的联系。而最密切联系原则要求通过对具体案例中各个连结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做出利害的抉择,其注重的是争议问题与选择法域法律的实质上的利害关联性,体现着实质上的“最密切”。虽然在具体的连结因素上不确定,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在具体个案中取决于法官对其司法经验、理性认识的把握来权衡确定,但这一过程本身是一个确定连接点的过程,即在诸多连接因素中选择出最为反映本质利害冲突的连接因素,完成客观媒介指引准据法的作用。从其形式到实践应用都应当认为“最密切联系”是作为连接点在产生具体的作用,而不是一种概括的宏观的从思想、认识上的指导原则性规范。

2、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实质内容上的渊源来自于功能主义的国际私法观

最密切联系原则从其诞生起便在于打破传统冲突规范的僵化,媒介连结点的单一化,在选择法律时要求突破旧的框架局限,从一个新的浮动连接点“最密切联系”出发,以功能主义的灵活的法律选择方法取代概念主义的传统国际私法规则的机械与盲目,无论是从范围到视角、还是思维过程,最密切联系原则都对传统进行了革新,赋予社会公正理念的追求于其中。因此在看待最密切联系原则本身性质时,也不可拘于旧有“连结点”的框架,不可否认最密切联系的具体实用的媒介指引。

不仅如此,最密切联系原则还标志着人们对国际私法功能的传统认识的改变。国际民商事交往需要有序的法律规制,但各国均将其纳入本国法调整,使得国际民商事关系没有一致规则可循。在各国实体法律无法统一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企图在适用哪一国国内法上达成一致,从而间接实现法律适用及法院判决的一致,以实现法律关系的稳定性。这就是国际私法产生的缘由。此外,由于长期以来无法寄希望于直接协调国内法,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于认为只有冲突法才能在国际民商事关系调整中起作用,渐渐将国际私法等同于冲突法,将其功能局限于在各国立法管辖权之间统一分配案件,而忽略对相关实体法(实际上后者才直接决定案件的结果)的关注,不管这种分配是否适合于案件的实际。于是人们十分强调冲突法指引的确定性,对同一类法律关系往往只规定一个连结点,以确保案件无论在何处诉讼都适用同一法律,取得相同的判决,不得已时,不惜削足适履。传统国际私法的种种不合理性如机械性、僵化即根源于此概念主义的理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则与此相反,它认为国际私法不应只起到路标的作用,为当事人提供公正的行为规则才应成为其宗旨,也就是说,合理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才是其功能,在个案中,公正的解决才是首要的追求,其价值高于确定性、可预见性及一致性等目标,而这就要求对案情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适于解决案件的相关法律,以对案情的全面分析代替“闭门造车”的演绎过程,有效地克服传统国际私法之盲目性、机械性。另一方面,最密切联系原则又通过对传统冲突规范的改造,增强其适应力,在冲突法范围内尽可能促进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合理调整,将其从激进的美国“冲突法革命”的炮火中挽救出来,并为之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作为“革命”成果,它终于成了美国国际私法学界占主导地位的理论,《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便是充分的证明,并且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理论也得到广泛的承认与运用。「31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之不同立法模式「32

1、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为主导的模式(美国)

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在美国目前还是占据主流地位,这从《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中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解释可以看出,其第6条规定法官在进行法律选择,判断何地的法律是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时,要考虑“州际和国际制度的需要;法院地的有关政策;在决定特别问题时其他有利益州的有关政策及其相应利益;公正期望的保护;构成特别法律领域的基本政策;法律的确定性可预见性和统一性;法律易于认定和适用。”「33综合“革命”的各派学说所总结出的这七条联系因素,并不强调其先后优先顺序排列,相反起草者只希望法院在冲突法的不同领域分别有针对性的对某一特定因素或某些因素的重要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即赋予法官以充分的自由裁量权,以求实现所选择出的实体规则的具体个案功能,达到功能主义所追求的目标。

2、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为主导的模式(大陆法系国家)

第一,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冲突规则的一般原则。以奥地利为代表,在其国际私法典中第1条便开篇名义地提出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其法典的普遍性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有着一般指引的意义。其规定:“与外国有连结的事实,在私法上,应依与该事实有最强联系的法律裁判。本联邦法规(冲突法)所包括的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则,应认为体现了这一原则。”这条规定明确指出,最密切联系(最强联系)原则是整个奥地利法规的基础,法规在确定每一项法律适用时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第二,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冲突规则的补充原则。以瑞士为代表,其在立法之初便考虑到法律本身固有的滞后性,为了防止这一缺失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在立法时便早先为之预留余地,其在《瑞士联邦国际私法典》的第15条的例外规范中规定如下:1)、如果从全部情况来看案件显然与本法指定的法律有很松散的联系而与另一法律却有密切得多的联系,本法所指定的法律即例外地不予适用。2)、前款规定在当事人已进行法律选择的情况下不予适用。可以发现,瑞士的做法是界于美国与奥地利之间的,较为合理的处理了稳定与灵活的矛盾,形成较为客观的统一。

第三,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一个具体的冲突规范。如中国《合同法》第126条第2款的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具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此外还有《民法通则》第145条、《海商法》第269条等类似模式的规定。在这种立法模式中,最密切联系被当作一个连结点而使用。

三、功能主义与概念主义之互动:最密切联系原则于当代国际私法之意义

首先,最密切联系是功能主义的产物,其本身是一个不确定概念,其外延界定是一个浮动框架,有着弹性的伸缩机制,与传统的以国籍、行为地、物之所在地等明确概念界定,相对固化的双边或单边冲突规则相比,前者的灵活性优势明显,其突破了条块局限,为选择法律提供了一个充分、完整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法律的公正性实现,有利于案件中实体权益的保护即“结果最优”。在当代社会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环境中,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而面对这些不断涌现的问题仅以传统的单一、封闭体系来解决问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发展的动力便在于不断的变革,“变则通”,最密切联系原则便是对传统的变革,在面对具体个案中个别、例外的情形,旧有的连结点指引相关的准据法将导致案件处理不恰当的情况下,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便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法,最有可能实现法律公平正义的秩序追求。

其次,在最密切原则的具体运用、法律选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法官的司法判断,这就赋予了法官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使得法官能在整个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充分运用其司法实践积累的经验与法律逻辑思维,本着法律公平正义理念来实现法的社会价值能动追求,这一特色是受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地-美国的判例法特征影响的。因为在英美法系国家中,注重于司法审判的实践,判例也成为其司法制度的正式渊源,为司法审判所援引,在他们看来,司法审判过程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法律条文运用操作过程,而且为法官在法律精神指引下运用法律进行再创造性劳动提供可能。「34正是基于这一观念,最密切联系原则也得以在其国内最先予以确立并为司法审判所运用,成为对旧有概念主义国际私法的突破。

再次,法律冲突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冲突,因而以最密切原则来解决冲突,就是通过对于当事人意思、当地政策、案件的性质以及不同的法律领域等各方面客观影响的考虑,来把握其关键的、不局限于表象的、本质的利益上的矛盾因素,即要求法院对不同连结点在具体案件中的相对重要性做出认定,从而确定最密切联系。从利益冲突本质来把握问题,便不会在一些细枝末节问题纠缠,法律的最高价值是公平正义,但也因具有效率性追求,有限的社会成本应力求其效用最大化,运用最密切的联系原则,就是在把握“主脉”,寻求利益争端焦点,以期最迅捷化解纠纷。

最后,最密切联系作为功能主义对传统规则的变革,其出发点便是在于对旧有封闭冲突法的突破,摆脱简单的静态的公式化模式,以期实现在制度层面的弹性化、体系的开放化、个案的公正化等社会功用的价值目标。将此问题上升为法理学的思考,将演化为对于法律的秩序与公平价值的衡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秩序束缚而牺牲个体利益的作法日益为人们所抛弃,相对于概念主义的传统冲突法模式的简单的、静态化的统一,最密切联系原则突出其灵活性,其要求从多个连接因素中,权衡确立决定因素所指引的准据法,即由偏重于秩序、稳定而转向注重具体个案中的正义公平的追求,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秩序与公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在有的情况下也会发生龃龉,如何平衡两者成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确实目的。

四、功能主义的矫枉过正:最密切联系原则之隐患

第一,如何避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如何实现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范化?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考虑最密切联系原则赋予法官自由裁量的灵活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自由裁量权力本身,使其有了随意适用的空间,这对法律内在的稳定秩序、追求可预见性目标构成威胁。设立司法制度目的便在于追求法律公正目标的实现,在此存在着一个预先的假定前提,即法官能本着客观公正的观念,毫无偏差的领会法律的精神,并具有高度的技巧,能妥善的处理面对的案情。然而,“由于最密切实际原则本身没有提供必要的严密而精确的分析方法,就使得它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官的分析和判断。法官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对发生冲突的有关法律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根据这一印象确定法律的适用。这种做法潜在的弊端是:缺乏精确性;无法排除法官的地域偏见;比较适合于判例法国家而不太适宜于法典化国家。”「35所以为了使法律制度的运作在具体的实践中不偏离其原有的初衷,为了避免学者们以上批评所指出的问题,有必要形成一些原则性规范来对最密切联系原则进行补充修缮,即有必要进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范化。

任何理论的成熟都必须经过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进入实践的不断循环前进的过程;在一开始并没有现成的模型可以直接运用,便应在不断实践中去发现、归纳、总结、完善,然后提升为结论予以确立。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萌芽、发展与推广,已日趋成熟化,也即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的富德法官是在司法实践中引入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的第一人,其在1963年审理的贝科克诉杰克逊案(Babcockv.Jackson)「36成为国际私法发展史上的经典判例,在该案中富德法官采用的是一种抽象的最密切联系原则,而到了1972年在同为富德法官审理的纽迈椰诉库切纳案(Neumeierv.Kuchner)「37中,便明显的体现了最密切联系原则从任意性而渐渐转化为规范化的趋势。该案从性质上同于贝科克案,亦是关于免费乘客遭受交通事故侵权的案件,在该案中富特法官提出了三条规则:1)、如果免费乘客与驾驶者在同一州有住所,且汽车是在该州注册登记的,那么该州法律就应支配和决定驾驶主人对其客人的注意标准。2)、如果驾驶者的行为发生在他的住所州,而该州法律不要求给予赔偿,一般情况下免费乘客就不能因为其住所地法规定其可以获得赔偿,而要求驾驶者承担责任。3)、如果乘客与主人位于不同的州,一般应适用事故发生地法。此三条规则成为在交通事故侵权案件中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范,从而避免了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的随意性。

由于法官自由裁量的扩大而导致法律判决的随意性,是片面关注个案“具体的公正”而对法律普适性、秩序安全性的最大破坏,从特殊正义为出发点而最终导致普遍不正义的做法将为社会最终淘汰。判决的随意的恶果是严重的,是对法律根本价值目标的违背,人们之所以在社会治理模式中选择法治、舍弃人治,其原因便在于相对于人治,法治更为稳定,使人们可预见自己行为结果,从而维持心理的安全感,秩序与安宁是与公平并存法律价值追求。由此,我们有必要对最密切联系原则予以规范,这种规范更应偏重经验上的归纳总结性,即选择法律的管辖范围有个大概构架,而不是重新将法律选择问题置于固化,否定灵活机动的最密切联系原则本身。规范最密切联系原则绝不是建立于对概念化国际私法规则简单的“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对传统观念的不断的超越、重构、充实与完备。

第二,如何避免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时,片面强调法院地利益的“返回家去的趋势”?富特法官在审理“贝科克案”中,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政府利益分析方法相结合,从此这两种理论似乎结成不解之缘。在今日推崇“至上”,政治国家林立的现实世界中,法官虽然是司法运行程序中的“中立者”,但亦绝不可忽视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施加的影响,权力对司法的干预从来便不曾间断过,尤其在涉外案件的处理中,涉及争议的是本国或与本国相关的利益与外国利益之争,法官基于其主观前见,在法律选择中不免有所偏重。这样一来,最密切联系原则有时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成为了一场虚假游戏的道具,这是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精神实质的违背。在当今这样一种经济全球化局势下,以政府利益分析方法为根本出发点,片面强调法院地法优先,来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作法将被唾弃。随着各国经贸往来的增加,相互间经济上的依存性也日渐加深,在目前这样一个利益日渐复杂化的网状结构中,司法的透明、公正成为必要,否则引致的负面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经济冲击的压力下使政治干预威势在日减,“市场是天然的法制经济”,相信在市场一体化的大潮中,政治权力对于司法的渗透将得到排除。

第三,如何避免最密切联系原则颠覆整个国际私法规则体系?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私法领域适用范围的过于宽泛化,最终可能导致这样一种后果:即从整体上抛弃旧有国际私法规则体系,而忽视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性的积累,最后所有的国际私法规则全部变成了“某某涉外民事关系,适用与其具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这样一条规则。这种全盘推倒重来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在法律选择这一本来就比较混乱的领域中希求以模糊不易把握的最密切联系原则来解决一切纷争,无益于在浑浊的池水中再搅拌几下,使得更为混浊不堪。批判的目的只应为更好的继承。因而,最密切联系的适用不可过于宽泛化,而应量入为出,即在适时必须时运用,而不可凡是都援用,而将经历实践运用行之有效的旧有冲突规则搁置。综观历年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作为软化传统概念主义国际私法的弹性规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充斥变量因素的侵权法、合同法等领域发展迅速,并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历有革新。这是因为,传统冲突法以法律关系的“本座”为出发点,单一化的强调侵权行为地在法律适用中的绝对化作用,而在今日随着法律关系变化的迅捷,行为地的支配性地位日益受到挑战,尤其网络经济中大量存在的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地的分离,再简单地以静态的行为发生地作为指引规则将不合适;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合同法领域,由于合同本身的技术性,意思自治便不再是简单地以单边或双边规则机制可以解决,因此在这样一些领域内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突破成为必然。然而并非国际私法所有的问题最密切联系原则均可包办,在一些传统领域如婚姻、家事领域,概念化的传统冲突规则更具有市场。

总之,新生事物往往在一开始,由于寄托了人们过多的热情而感情化,不可避免的存有隐患之处,只有经历实践的不断磨砺,新理论才能在不断的提升与总结中形成理性化的成熟形态,最密切联系原则亦是如此。

第5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语文 课堂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学前班上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无拘无束。他们对新环境感到新鲜,对新老师感到好奇。在课堂上,有时他们还要玩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些自己忽然想起的话。假如我们用强制的手段限制学生的“动”,强制他们听课,到头来,他们的行为是控制住了,但思维却被束缚了。我在学习新课程标准之后,对课堂结构的安排有了新的认识,并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设计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教得也轻松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刚从学前班上来的学生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他们爱看动画片,喜欢小动物,爱听故事。上课时,讲个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扮演其中―个角色,为故事里的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那兴奋之情真是溢于言表。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我利用图片、音乐,把小朋友们带到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小马要帮妈妈把半袋麦子送到磨房去。去磨房得经过一条小河,小马该怎么办呢?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小松鼠说河水很深,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小马到底该相信谁呢?小马非常着急。小朋友们,请你们帮帮忙,帮小马解决这些难题,可以吗?孩子们可高兴了,谁都想帮助小马。整节课,小朋友都把自己当成了大英雄,每解决一个难题,就感觉成功一次。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掌握了课文内容。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成长的文化氛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五第一项字词句的训练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年有几个季节人手,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喜欢的季节,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四组,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种和谐氛围,从而主动地学习。接着,我抓住时机,出示一幅黑白风景画,让他们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孩子们没有束缚,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根据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自由组合、讨论:春、夏、秋、冬四季各是什么颜色?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学们经历了对四季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但他们没有感到学习的沉重与压力,他们和老师一起经历了欢乐、思考和收获,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对探究学习有了信心。实践证明,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获得深刻的理解,也便于今后应用。

三、游戏活动,发展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而且是很有效的教学手段,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游戏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比如,在教学识字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苹果熟了”的游戏:画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上面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苹果上面写着生字,学生念对了就奖给他。这样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

四、激励斗志,增强信心

儿童是娇嫩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不是都说“儿童的脸像天气预报”吗?阴、晴、雨都在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喜欢得到表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一些激励童心的语言。比如“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勇敢”、“你比以前强多了”等等。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表扬后,便会信心倍增,更加认真地学习语文,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年级的老师,如果能够把小孩子爱讲、爱动的特征用到课堂上来,抓住这些特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与认识规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且有趣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从而达到想学,爱学,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第6篇

1.1ESP教学的特点

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即特定目的英语,是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分支。早期研究者如Dudley-Evans和StJohn(1998)等对ESP进行了各方面的定义,其中Strevens(1988)系统分析了ESP教学的特点,提出了绝对特点和变量特点的区别。绝对特点(AbsoluteCharacteristics)包括:(1)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2)教学内容集中在特定科目、专业或社会活动;(3)目标语言的学习在词义、语法、语义、语篇以及文本分析等方面符合所涉及目标活动中的实际使用情况;(4)此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普通英语而言。变量特点(VariableCharacteristics)包括:(1)针对某一技能集中学习;(2)没有既定的教学法。

1.2ESP教学理念与我国高校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在某些双语运用程度特别高的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印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等教育体系中是主流的教学模式。根据我国教育部对双语教学的规定,“双语教学”课程是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由于该定义的界定比较模糊,而我国各个高校根据自己学校师资、生源以及课程开设的情况进行调整,我国高校双语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模式并无统一范式。现阶段,我国国际贸易双语课程开展的主要模式有:(1)浸泡式教学法,即采用原版外文教材英文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在全英文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2)采用原版外文教材,以英文教学为主,中文教学为辅;(3)采用自编或原版外文教材,以中文教学为主,专业英文为辅。鉴于学生和教师情况的不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往往采用第二或第三种模式。然而,无论是以上哪一种模式,专业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是双语课程中的关键环节,甚至成为了某些高校双语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基于以上分析,结合ESP教学的特点,关于ESP教学理念的研究的确能够给现阶段我国高校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提供参考。首先,两者都是将专业知识与英语能力两者相结合开展教学;其次,两者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在专业领域能够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再者,两者在教学模式上都没有形成既定的范式,均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因此,探讨国际贸易双语课程设计时采用ESP教学理念具有启发作用。

2.ESP教学理念下国际贸易双语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分析

课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包括了确定教学目的、学科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以及效果评估等多个方面。根据ESP的教学研究,影响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需求动机、教学资料和教师角色。

2.1需求动机

学习者需求分析是ESP教学的首要考虑因素(Harding,2007)。在ESP教学中,确定学习者需求动机可以分为三个范畴:目标情景分析(Targetsituationanalysis,TSA),当前情景分析(Presentsituationanalysis,PSA),以及学习情景分析(Learningsituationanalysis,LSA)(Dudley-Evans&St.John,1998)。目标情景分析(TSA)指学习者的客观需求,即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中应该要了解的知识和技能。在目标情景分析中,分析的主要范畴包括:(1)目标语言的使用动机;(2)目标语言的使用方式;(3)目标语言使用时涉及的内容;(4)语言的使用者是谁;(5)使用目标语言的地点或环境。当前情景分析(PSA)指学习者的当前缺失,即学习者所欠缺的知识和技能。在当前情景分析中,分析的主要范畴包括:(1)学习者目前的目标语言水平;(2)学习者目前最急切需要提高的目标语言技能;(3)学习者采用目标语言的交流对象;(4)目标语言学习和分析的地点或环境。学习情景分析(LSA)指学习者的主观欲望,即学习者主观上认为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学习者的主观欲望取决于个人认知,因此个体差异性较大。通常情况下,学习者的主观欲望也往往与客观需求相结合。作者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21名学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问题包括了自我评价、课堂体验期待和教学效果期待三个方面。其中挑选了有效问卷200份,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对课程开设的客观需求,即TSA维度:(1)双语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国际贸易行业对专业外语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2)主要涉及内容与外贸实践有关。其次,当前情景分析方面,即PSA维度:(1)语言水平:被调查对象接受双语教学的时间集中在大三第二学期,已经完成两年大学英语教育,多数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个别通过了大学六级考试,英语水平比较参差,但总体符合双语课程基础要求;(2)专业水平:被调查对象均已完成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均在大三阶段开设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双语课程的开展与其他专业课程基本同步。最后,对学习效果的期待,即LSA维度:(1)81%的学生在问卷中提到了希望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2)问卷答案中,被调查对象希望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实现交流的对象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在英语面试过程中与面试官交流表现一定的专业素养,二是外贸工作开展时与外国客商交流顺利。

2.2教学材料

学习者需求分析可以帮助教学者决定教学材料的设计和选择,而教学材料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影响至少有三个方面。首先,教学材料决定了学习者将会学习到的语言技能;其次,教学材料对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产生影响;第三,教学材料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我国国际贸易专业课程采用的教材良莠不齐的现象十分严重。除了教材,真实的教学材料也对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格的真实材料应该符合以下几个特点:(1)跟课程大纲一致;(2)应该反映不同学生的需求;(3)与学生的语言水平相符;(4)曾收到材料使用者的积极反馈。我国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经济管理类和外贸实践类,这两大类课程的双语教材选择有比较大的区别。首先,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教材多采取国外原版教材,理论论述相对严谨,但需要教师搜集相关的本土化教学材料作为补充;外贸实践课程如外贸实务、外贸谈判等,由于对本土化要求高,而由于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差异,国外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不太实用且难以理解,所以大部分院校采用的是国内出版或教师自编的外文教材。

2.3教师角色

ESP的教学者在教学中发挥了多重角色:教师、组织者、课程设计者、资料收集者以及研究者。为了同时满足这五重角色的要求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者必须参与这些活动的实践。其次,ESP的教学者应该创造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学环境(Tudor,1996)。为了创造这样一个环境,教学者需要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和偏好,准备结合实际运用的教学材料,并构建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渠道。此外,为了使课程的日益更新的知识领域,并且使语言技能跟学习者的专业知识提高相匹配,教学者应该提供实时真实的教学材料。我国高校国际贸易双语课程的教学主力主要分为两大人群:一为国际贸易专业研究者或教师,这一类教师的要求往往需要具备海外背景;二为高校英语教师,兼外贸英语等实务类课程。大部分双语教师对自己在双语课堂中的定位往往比较困惑,主要矛盾包括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传授专业知识点之间的矛盾,各个学生英语水平之间的矛盾,以及双语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之间的矛盾等。

3.ESP教学理念指导下国际贸易双语课程设计的策略

明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是课程设计的基础。教师们应该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对课程教学大纲、课堂模式、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面规划。基于上文中对ESP课程设计要素分析在国际贸易双语课程中的启发,结合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以下一些策略:首先,构建以学习者需求动机为基础的任务式双语教学模式。我国国际贸易传统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与双语教学中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理念相违背。教师们可以运用ESP对学习者需求动机的三重分析法,采用多渠道了解学生需求,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其次,“教产研”三位一体,完善双语教材和教学资料体系。双语教学是普通专业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不是单纯以语言能力提高为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平衡两者关系成为了教学中的难题。教学材料作为教材的补充,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等优点。教学者应该与行业变化接轨,尽量采用真实的资料和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再者,师资队伍构成多元化,构建课程设计团队机制。由于我国高校双语师资相对缺乏且背景构成不一,可以推行团队课程设计的方法,将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进行有机结合。

4.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阔叶树类;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苗具有培育时间短,造林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因而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立足于实际生产,着重在苗圃选择、苗床整地、基质配制、种子处理、苗期管理、成品苗出圃及造林等环节介绍一年生容器苗的育苗技术。

1、育苗地点选择

为了便于运输和管理,在选择苗圃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交通、水利条件;其次,整个苗圃要求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好。注意不要在低洼地、易被水风冲击地、易积水地、菜园地及林下育苗。

2、建遮阴棚

由于阔叶树幼苗一般有喜阴的习性,在育苗前需建好遮阳大棚。材料可用毛竹、遮阳网和铁丝。先在苗圃地固定好毛竹桩(桩高一般为2.5~3m,根据苗圃地形和阴网的宽度布成方形的桩柱阵),将铁丝架在桩柱的上端,四周边桩用铁丝斜拉固定,盖上遮阳网将其两端用铁环扣在铁丝上可以自由拉动,便于晴天和阴雨天的管理。高温天气拉上阴网遮阴降低温度,利于苗木生长。低温天气(包括阴雨天)拉开阴网提高棚内温度,促进苗木生长。

3、容器基质配制

基质配制是培育容器苗的重要环节,基质的配比直接影响容器苗的生长。为节约育苗成本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笔者选用经筛选过的细黄心土、废菌棒(经腐烂)、腐殖土和焦泥灰等物做基质。配制比例:细黄心土40%、废菌棒20%、焦泥灰20%、腐殖土17%、基肥(鸡粪、过磷酸钙、钙镁磷等)3%。将配制的基质喷洒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硫酸亚铁溶液)消毒,充分搅拌后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7d备用。基质pH值应控制在5.5~6.5之间。

4、平整苗床

育苗地块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后平整土地。选东西朝向将土地划分成1~1.2m宽的苗床,苗床间保留40cm的步行道,苗床高出步行道约20cm,并在圃地四周及中间开40cm深的排水沟。

5、基质装袋

育苗容器常选用塑料容器。考虑阔叶树苗木根系生长特点和减轻重量,一年生苗用口径小、有一定深度的容器(如口径6~8cm,高度13~15cm的容器,重复使用需消毒),将消毒过的基质装入容器中,在装基质时要注意填实装满(约低于容器上口1cm)。防止施肥浇水时流失基质和肥料。完成后将容器整齐地排在苗床上,尽量减少容器间的空隙,防止高温时基质干燥,同时用湿土垒边以防容器倒翻。如发现排水不良的容器,要及时用竹签在底部技术扎1个排水孔。

6、种子消毒催芽及播种

6.1选种大颗粒种子以手工选种为主,而小颗粒种子则可以用竹筛等工具或通过一些溶液进行选种。

6.2消毒种子消毒采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多菌灵溶液浸种5h;或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4h;也可用石灰水等进行消毒。种子消毒后用清水漂洗阴干备用。

6.3催芽常规方法用40℃的温水浸种24h,中间需换1次温水,然后捞出种子摊开,等种子破口露白即可播种。

6.4播种容器苗的播种期要根据培育期限、造林时间、育苗树种特性、当地气候、容器规格大小等因素来确定。对于阔叶树种(一些速生树种除外),由于它们生长相对较慢,基本采用春播(2~5月)比较合适。播种时,可根据种子的大小采用点播、芽苗移植两种方法。

6.4.1点播。点播适用于大颗粒种子。在装基质的容器中,每个容器播入经催芽的种子1粒(如是小颗粒种子,每只容器需放2~3粒),深度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覆盖好营养土后再覆盖1层细土等,以起到遮阴保温作用。

6.4.2芽苗移植。对于一些需精细管理的幼苗,不论种子大小,一般采用芽苗移植法。①苗床制作:就近选择排水和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点,按1m宽、自然长的标准制作苗床(如有必要,可用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以干净粗沙盖面,厚度一般为5~6cm。②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地播撒在苗床上,大颗粒种子可适当深埋至平沙土面,再用细沙覆盖至不见种子为宜。同时需建成小拱棚,用薄膜、遮阳网覆盖。雨天用薄膜,晴天用遮阳网。注意保持苗床湿润,如遇连续阴雨天,需翻开小拱棚两头的薄膜以便通风。③移植:当种子发芽出土侧根初形成时即开始分期分批移植,移植时间一般在3~5月份。移苗时,先用水浇透苗床,用小笔签帮助挖出健壮芽苗,同时保护好芽苗,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干,未栽的芽苗可存入脸盆等大容器中,并用湿毛巾等遮阴保湿,以防芽苗生理性缺水。移植前2d内将容器内营养土淋透。栽植时用长20cm左右的尖头竹签在容器营养土表面中间开1个孔,其深度相当于芽苗主根长度。放入芽苗后,再用竹签从其两侧回压,使根系能与营养土紧密结合,并在移植结束后即用喷雾状浇水。要做到边起苗边栽植(晴天早晚移植)、苗直根舒。在移植后的1~2d内,如芽苗还不能舒展就要进行补植,以减少容器空置率。成活芽苗在移植后10d左右可长出新根。

7、苗期管理

7.1保湿、遮阴管理在容器育苗中,保持土壤湿润及芽苗遮阴是确保苗木成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移植后的10d内,除阴雨天或土壤潮湿外,每天需喷雾状水1~2次,以土壤湿透为止。如在高温天气,要用遮阳网(遮阴率≥75%)遮阴,有条件的,使用悬挂式微喷设备,在中午前后喷雾,以降低大棚内湿度,增加棚内温度。

7.2施肥管理坚持先淡后浓、量少次多、多磷钾少氮肥的原则。初次施肥在芽苗成活且有新叶长出时进行。肥料以稀薄腐熟人粪尿进行喷施为宜,浓度掌握在1%~2%。施肥后结合保湿喷雾,清洗芽苗叶面。以后可逐渐增加浓度,肥料可用2%进口复合肥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雾。忌用化肥干施和高温或高浓度施肥。

7.3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以早中期危害较多。病害以茎腐病等为主,可用敌克松1000倍液喷洒。虫害以蝼蛄、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为多。蝼蛄等地下害虫,可在晴天晚上用敌百虫500倍液进行喷洒或用毒饵诱杀;其他害虫用马拉硫磷1000倍液加敌百虫800倍液喷洒。

7.4除草容器育苗一般不会有大量杂草生长。如有杂草,应及时采用人工拔除,或用23.5%果尔600~750ml/hm2对水600~750kg/hm2喷雾,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7.5其他措施

7.5.1防冻、防干旱。在春、冬季

节要注意苗木的防冻,可用叶面施肥等方法提高苗木抗低温能力。在夏季要注意苗木防日灼、干旱危害,要保证水分供应,同时充分发挥遮阳网的作用,以降低苗木叶面温度。

7.5.2填补基质。发现容器内基质流失或下沉的,应及时填补,以免积水或损伤根系。

7.5.3促进根团形成。为促进容器苗根团形成和防止根系向苗床生长,在平时管理中应经常搬动容器。在搬动时可适当用手轻揉容器,能起到松土、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如另有炼苗场地的,可以在炼苗场地上使用断根剂,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7.5.4间苗。1个容器中如有2株以上苗木的,在苗木生长稳定后,及时进行间苗,保留1株壮苗,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7.5.5炼苗。对于上半年特别是4~5月份培育的容器苗,炼苗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在撤去遮阴设备时,不能一次性撤去,而是先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逐渐增加苗木的日照时间,使其能适应全天候生长。

8、苗木出圃及植苗中的注意事项

8.1出圃规格容器苗以具备形成根团完整、径干粗壮通直、叶片色泽正常、整体发育整齐、无虫害无损伤为优质苗。苗高按培育期的长短而定,笔者培育的苗木分为半年苗和1年苗。半年苗平均高度不低于10cm,1年苗平均高度不低于15cm。

8.2出圃准备在苗木出圃前2d左右,要进行1次施肥并浇透水,两者可结合进行,先用磷钾肥喷施,再用清水浇洗叶面直至基质湿透。

8.3运输为减少运输成本,在装车时可将容器苗横向垒叠,这样能使装苗量达到最大,但注意车厢边缘层苗木全部朝内,以免擦伤。此外可以用塑料箱等器具进行分箱装运。

8.4容器在造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薄膜型容器,只需用小刀片将容器划破即可栽植。硬质容器苗分离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苗圃时分离,便于容器回收和减少运输费用,但不利于保护苗木根系;二是在造林现场分离,可以更好地保护苗木根团。苗器分离时,要一手拿住苗木根基,一手拿容器,轻轻外提,即可将苗木与容器脱离。栽植时,要注意保护根团完整,全部埋入泥土下。

参考文献

[1]胡睦荫,蔡庭付,吴夏华,等.工厂化容器育苗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099-4100.

[2]朱锦茹,江波,袁位高,等.阔叶树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5):728-733.

[3]俞建国.南通地区观赏苗木容器育苗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43.

第8篇

转化医学研究提倡建立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双向、开放的研究平台,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为实现实验室和临床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需要建设强大的、稳定的研究平台。转化医学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强调多学科交叉性的课题攻关协作,力求实现多学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它强调医学研究要“来自临床,服务临床”,将成为现代和未来医学研究的主要模式。转换医学倡导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又能及时反馈到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良好的双向互动可推动医学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基础医学教育与转化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现行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体制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的直接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而许多临床上有价值的发现无法准确反馈给基础研究工作者。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割裂状况,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针对性的基础医学教育是转化医学发展的良好基础。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始着手规划,培养出既懂基础研究又精通临床、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能较好结合基础与临床的高水平人才是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2009年9月,在中国工程院与上海院士中心联合举办的转化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转化医学未来的发展战略重点应放在以医、理、工结合的方式培养临床医学科学家。

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在医学领域中,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是指导科研与实践的基础。转化医学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最终服务于病患为目标,其实现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转化医学研究队伍。高等医学院校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主体之一,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在保持注重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培养学员以临床实际需求为研究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科研能力,让学员在开始就建立基础医学研究来自于临床、根植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基础科学必须与临床医学结合,才有生命力。

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也是未来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如何把握教育、研究和实践三者的关系及其定位,通过教育弥补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必须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只有以转化医学理念作指导,注重培养临床和基础一体化高水平研究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强化基础医学教育,促进转化医学研究发展

转化医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之间的脱节:临床医生不关心也难以理解相对深奥复杂的基础医学研究,而基础医学研究者对于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缺乏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研究工作难以切合病人的实际需求。在未来基础医学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教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反哺教学,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大力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1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适应转化医学的发展学科建设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建设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促进新型转化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是转化医学研究顺利开展的根本。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首先要根据转化医学发展要求调整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我们要以转化医学的思想统领医学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与临床工作紧密合作的意识,鼓励学员培养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的学习和研究习惯。其次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转化医学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的发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的新开设一些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课程。还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特别是设立打破传统医学的学科分隔、能够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我校新近综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实验室,融合多学科特点而成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正是顺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未来也将在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提高基础医学科研水平,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基础医学研究是转化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支持,基础医学研究的水平是转化医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近代医学发展进程中,医学基础研究进展迅速,而临床医学研究则相对滞后,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搭建了沟通二者的桥梁,一方面促进医学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临床选题,为解决临床需要提供了迅速有效的途径。转化医学的发展要求重建注重基础医学研究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一方面通过针对临床问题的基础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转化医学的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转化作用;另一方面,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在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开展基于转化医学思路的课外科研活动,使课堂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基础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优化先进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空间及资源,将基础科研与临床紧密衔接,把医学研究实验室建成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教育实践基地,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转化医学人才,从而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第9篇

[关键词]苏教版语文教材;习惯;中小衔接

一、习惯培养华而不实

1.以图呈现的形式不能满足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苏教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册开头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以图片方式呈现,将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听说读写”的习惯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笔者认为,课本插图定格的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瞬间,仅靠一两个醒目的标题,远远不能满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逐渐增强的六年级学生的需求。

2.习惯的培养不能随文落到实处。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翻开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教科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勤于收集资料”这六个字赫然映目,可惜,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只是这样一个标题和与之相关的图片,图片展示的是收集资料的方式、方法,至于该如何将这一习惯落实到本册课本的学习实际中去,全册教材未有任何文字对学生加以引导。整册书,仅有五处对学生提出了搜集或查阅资料的要求,可见,教材开头安排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仅是一个口号。

二、中小衔接准备不足

1.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培养、渗透不够。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科书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方面能否与七年级语文教科书实现有效对接呢?笔者觉得,教材在这方面准备明显不足。教材体例从“简”,单元“导读”、课文“预习提示”之类的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渗透自主学习方法的栏目均未设立。课文后面安排的练习一般包括如下内容:朗读、复述、背诵;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读、抄常用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的词、句、段、篇方面的阅读训练(一般为一到二题)。极少数课文后面安排“小练笔”。练习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占主导地位,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能力培养不够。

2.浅易文言文未加选编。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从小学高年级开始,教师可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同时,又能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一些基础。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但浅易文言文未加选编,实属遗憾。教材中的练习虽也安排了几则古代名人名言让学生读背,但它们毕竟仅是只言片语,与完整的篇章还有很大差距。

三、苏教版如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与苏教版教材相比,人教版教材在以上几方面都有许多值得苏教版教材借鉴的地方。

1.习惯培养随文落到实处。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来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后安排了“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这一读写例话。这则例话向学生介绍了为什么要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从而鼓励学生逐步养成注意收集资料的习惯。配合这则例话,教材在本组课文的“导读”中精心设计了导语,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要求收集资料的选做题,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也提出了收集资料的要求。教材第三组的训练重点仍然紧紧围绕“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来展开。

教材训练重点突出,训练要求随文落到实处,不仅利于教师教、学生学,也利于家长的督促检查。这样,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组课文之前安排“导读”“精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略读课文” “阅读提示”。此外,每组课文之后安排“积累、运用”,开设“阅读”一栏,让学生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材还安排了“选读课文”,扩大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量。教材既是教师的“教本”,又是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十分值得苏教版借鉴。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