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师能力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4: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能力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师能力论文

第1篇

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职业意识、实践能力、综合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等。只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为人师表,才能为学生做出榜样。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进行理论教育,更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综合教学包括多项内容,其考验了教师的综合能力,不但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在遇到问题时,从容、冷静的面对,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高职教师必要撰写教研论文以及学术性论文,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以提高自身服务能力。

2高职教师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2.1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职教育越来越关注,对高职教学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这也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部分高职教师收入比较低,而且社会地位也不高,这也使得高职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高。有的高职教师教学理念定位不明确,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也缺乏耐心,教学墨守成规,方法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2.2专业实践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数量越来越多,学校开设的专业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学校的师资力量投入不足,而且教学结构出现了不合理性。一些新开设的高职学校,青年教师比较多,高职称教师偏少“,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总体比例偏低。

2.3教学基本功不扎实

由于新引进的教师大部分是非师范毕业生,教学基本功较弱,虽然他们也学习了职业教育理论的相关课程,但是由于没有系统学习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缺乏现代职业教学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认识不够到位,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能力明显不足。

2.4科研能力总体不高

高职教师在科研能力方面与本科教师存在较大的差距,他们往往在论文撰写、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偏弱,虽然部分院校将教师业绩包括立项课题、的数量等的考核与其职称评定、工资定级挂钩,但结果是课题和论文数量不少,却质量较低,且为社会、行业的服务能力不足。

3提升高职教师专业技术服务能力的措施

3.1学校方面

应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各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在校内提供场地,吸引合作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实训,也有利于教师在校内的实践培养;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定期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顶岗实习锻炼,使其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成为理论水平高、实践专业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在学术考核方面,注重教师的论文、课题的质量,比如论文以四大索引、中文核心为参考,课题以区级以上为参考,等等。

3.2教师方面

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高职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热爱职业教育,不畏困难和挑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同时,应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理念,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对于提高高职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增强自觉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参与实践。目前高职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实践能力不足,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是提高专业能力的重中之重。教师应深入生产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在企业生产现场观摩、讨论、实践,向工厂技术人员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了解了企业现状,掌握最新技术信息并将之引入课堂教学,进而增强教学能力。

4结语

第2篇

论文摘要:以问卷方式从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两个维度对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教师自评结果在年龄和学科因素上显现出显著差异,在性别、毕业院校、教龄、职称、学位因素上未显现出显著差异;教师自评结果和学生评价结果相比较显现出显著差异,教师自评结果明显高于学生评价结果。

一般而言,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含3个维度: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笔者认为关于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实践研究。对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为进一步研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某高校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328份,回收问卷281份,有效问卷235份。接受调查的教师性别分布:男性124人(占53%),女性111人(占47%);年龄分布:30岁以下的有45人(占19%),31-40岁的有105人(占45%),41-50岁的有50人(占21%),51-60岁的有32人(占14%),60岁以上的有3人(占1%);教龄分布:5年以下的有75人(占32%),6-10年的有51人(占22%),11-15年的有34人(占14%),15年以上的75人(占32%);职称分布:教授56人(占24%),副教授67人(占29%),讲师95人(占40%),助教15人(占6%),没有职称的2人(占1%);学位分布:博士137人(占58%),硕士74人(占31%),学士20人(占9%),无学位4人(占2%);毕业学校分布:师范院校188人(占80%),非师范院校47人(占20%)。被调查者中文科学院84人(占36%),理科类学院119人(占51%),艺术类32人(占13%)a

发放学生问卷3268份,回收问卷2756份,有效问卷2671份,接受调查的学生男生739人(占28%),女生1832人(占72%)。其中,一年级学生769人(占29%),二年级877人(占33%),三年级683人(占25%),四年级342人(占13%)。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自行编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问卷。问卷包含:指导语、基本信息和教学能力评价三部分内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评价内容相同,包含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和反思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包含6项评价指标,教学实施能力包含7项评价指标,教学研究和反思能力包含2项评价指标,每项指标分为5个评价等级,要求被试者在相应项目上做单项选择。

(三)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SPSS11.5录入与管理数据。研究中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共有巧项指标,每项指标分5个等级,分别赋值:5,4,3,2,1。通过对15项指标得分的累加形成总分(满分75分),并计算平均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教师自评结果在年龄、教龄、职称、学位因素上和学生评价结果在年级因素上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教师性别因素、毕业院校因素、学生性别因素、教师和学生的总体评价结果及在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上进行差异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教师自评结果分析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自我评价结果见表1。表1显示: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在学科因素不同水平之间显现出显著差异:理科与艺术学科、文科与艺术学科之间显现出显著差异,而理科与文科之间都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从平均成绩上看,学科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文科、理科、艺术学科。

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在年龄因素不同水平之间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但通过LSD多重分析结果显示,在31-40岁和41-50岁两组之间显现出显著性差异,31-40岁的自评成绩明显高于41-50岁的自评成绩。从平均成绩上看,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31-40岁、30岁以下、51-60岁、41-50岁。

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在不同性别、毕业院校、教龄、职称、学位的不同水平上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从平均成绩上看,女性教师的自评成绩略高于男性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略高于非师范毕业的教师;教龄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教龄1-5年、教龄11-15年、教龄巧年以上和教龄6-10年;职称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讲师、副教授、教授、助教;学位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博士、学士和硕士。

(二)教师自评与学生评价差异性分析

大学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自评与学生的评价对比结果见表2。表2显示:师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在总体平均分和各项指标的平均分上均显现出显著差异,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的各项指标之和的平均成绩和各项指标的平均成绩均明显高于学生。师生在各项指标上的平均成绩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教师自评成绩在1,4,5,6,''''7,8,9,10,11,12,13,14,15项得分基本相近,折线基本平缓,2(明确单元教学目标),3(分析教学内容,必要时进行选择或调整)项得分较其他项得分偏高;学生评价成绩波动较大,其中1(了解学生的有关特征),9(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课堂氛围),12(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13(及时评价学生学习效果),14(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项指标上的得分较其他项偏低;师生在4(根据需要选择教学媒体),6(制作必要的电子教案及其他教学资源),11(熟练操作各种媒体)项的评价分数距离较小,1,8(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9,12,13,14,15(思考改进教学的途径)评价分数距离较大。

(三)讨论

1.影响教师自我评价结果的因素分析

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毕业院校、教龄、职称、学位的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评均未显现出显著差异,只有年龄因素和学科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自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教龄并未对教师教学能力自评造成显著差异,因而年龄因素上的差异很难用教学工作经验积累、以及相应的教学能力评价标准的演变来加以解释。因此推断:教师教学能力自评结果的年龄差异是教师作为一般的社会个体在成长中发生变化而影响其自我评价结果,与教师职业生涯中经验积累相关J性较小。学科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自评构成的影响,体现在艺术学科和文科、理科这两个非艺术学科之间,文科和理科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笔者认为:艺术学科与文科、理科相比,教师个人魅力(知识、技能、态度和个人特质)更容易得到充分展现,教师性格方面也较文科和理科教师更加开朗、乐观、活泼,可能导致艺术学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更强。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职业的从业人员,其专业能力或职业能力总是要经过一个逐步积累、提高、完善的发展过程。尽管从业者并不一定从一开始就能够准确地评价自己的专业能力或职业能力,其自我评价也并不一定和从业时间、能力积累形成直线型的关系,但如果自我评价和从业时间、专业能力或职业能力提升无关,则需要作出解释。笔者认为,对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解释:其一,该职业或专业原本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能力,只要是一般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劳动者,都可以胜任该职业的工作,而且时间积累或进修提升等变化都不能使工作绩效发生任何改善;其二,虽然职业本身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但如果从业者不知道从事该职业应具备的能力标准,无法准确判定自身能力与能力标准之间的差异,仅凭借猜测和自信进行自我评价,也会导致能力自评与从业时间等因素无关的情况。显然,教学工作不是机械的不需要专门能力、也不需要逐步积累和改善的简单职业,且本次调查中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显著低于教师的自评,表明调研的教师并非如自我评价结果显示的那样具备了较好的教学能力,因而只能解释为:由于大学教师职业缺乏相应的能力标准供教师参照,加之教师在工作中未对教学能力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思考,因而自我评价中未能准确评价自身的教学能力,导致本调查中显现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自评与教龄无关的情况。

2.影响师生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因素分析

师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出现显著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角度来看:其一,扩招以来,高校教师教学任务负担沉重,他们在努力完成工作之后自然倾向于基于自己一个更为积极的评价,对自己的工作给予较高的认可;其二,部分高校教师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欠缺,认为只要把学科知识内容说出来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倾向于给自己一个比较满意的评价;其三,目前高校生师比较高,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内与课外交流,对学生的期望和诉求了解很少,进行自我评价时对学生的感受考虑不够,也是教师自评高于学生评价的一个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一,扩招以来的高校生源整体在自我监控和管理方面相对降低,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充分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大学教师的评价偏低;其二,在学习中学生更关注个人感受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但由于当前高校往往很难贯彻落实助教制度,加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这不但使教师不能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而且也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指导和情感上的关注,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偏低。这说明,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现状认识不充分,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结束语

第3篇

通过板报宣传,座谈交流,会议等方式使青年教师提高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自觉主动地加强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充分发挥青年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认识到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在业务能力上既要具有高校教师理论教学任职资格,也应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从我们研究中期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来看,青年教师中认为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比例较课题初期的调查问卷的比例提高了20%,说明教师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建立学习型组织

不仅建立以教研室为单位的研究团队和工程项目团队,也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现代化的网络通信工具,加强不同专业间教师的交流,建立论坛、沙龙、QQ群组织,采取传、帮、带的方法,让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带领青年参加项目实践,及时在线交流经验,总结成果。在教师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增强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选派了一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访学,赴外地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熟悉先进的科研思想和方法。同时,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进行相关学科领域理论和实践探讨,也进行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的交流。让在校青年教师不出校门即可了解最前沿的科研动态,拓宽视野,在与名家面对面的交流中汲取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近年我们请了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校的专家来讲学,在青年教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青年教师的科研动力不断增强,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科研成绩。科研能力的增加,又进一步反哺到了教学上,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组建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基地

利用现有的实验和实训资源,组建供教师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青年教师深入到专业实验室进行学习,熟悉实验设备和教学实验,带领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活动。进入专业实训基地参与实训项目的开发研究,让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的锻炼落到实处。现在我们已经组建了企业化仿真、网络集成、嵌入式开发等专业实验室,教师可在课余时间进入这些实验室学习。正是由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现在学生的应用实训课程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这在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对口率以及全国性的学生应用技能的比赛中都得到了体现。

横向课题研究

地方高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横向课题不仅可以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也可以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我们以项目团队的形式承接横向课题,参与企业生产工艺改革,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参与这些项目,一方面检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找到地方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

国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

专业技术水平考试是衡量技术人员是否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体现技术人员工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院出台了不少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技术水平考试的政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现累计已有近70人通过专业技术水平考试,占到青年教师的80%。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选送青年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习,全方位接触课程中的各个实践环节,突破专业课理论框架的限制,了解先进技术和工艺手段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一部分教师顺利从完成从“学生教师”变成“工程师教师”的转变。目前我们与IBM软件产品实训基地、深圳软件园、九江升阳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都签订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协议,每年派送青年教师进入这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第4篇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对于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教学反思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反思能促使实习生在教学方面有所提高。叶澜(2001)和姜勇(2004)均指出:职前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既需要课堂中理论的灌输,须要通过教学实践将其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教学反思是联系理论与实践,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次,通过反思会促使实习教师在经验方面有所增长。进入实习学校之前,大多数实习生缺乏教学经验,学生须要有效地利用宝贵的实地接触教学的机会,通过反思最大限度地利用获取的教学经验,汲取富有创新意义的智慧和力量。最后,通过反思可以促进实习生的专业化发展。师范教育是职前教育阶段,应届毕业生进行教育实习是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准备,是教师教育的一部分。只有使实习生尽早进入角色,培养其自我反思能力,使其自我察觉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才能进行自我教育,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教学反思方法主要包括:录像反思法、教学反馈反思法、行动研究反思法、课堂观摩反思法、教学日记反思法、讨论探究反思法等。本研究中主要应用的方法有课堂观摩反思法、教学日记反思法和讨论探究反思法。其中,课堂观摩反思法可以从上课教师的体态语态、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可行性进行反思,教师本人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反思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教学日记反思法就是教师将自己的课堂实践连同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诉诸于笔端而实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教师的反思日记的内容涉猎应十分广泛,既可涉及到专业自我方面,如个人的生活经历,与他人的对话等;有关教学方面的,如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成功之举,及时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灵感,或对课堂上的疏漏失误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可吸取的教训。

二、教育实习三个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反思能力发展记录

本研究通过对7名在小学二年级进行教育实习的实习生进行观察与访谈,分析这些实习生的实习日记(包含其课堂观摩反思和讨论探究记录等),发现教学反思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一)实习初期———反思能力初步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第一周到第四周的教学反思主要体现在听课反思和作业批改反思两个方面。实习初期,实习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接触以听课为主,通过听课可以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观摩和了解学生。该阶段须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观摩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为自己走上讲台作好准备。通过对听课后进行反思的实习生进行访谈,发现实习生的反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实习生发现优秀的课例在知识的传授方面会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遵循“引出新知———呈现新知———操练新知———巩固新知”的过程,每一节课都要围绕一到两个知识点展开,该知识点则为本课的重点。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今的课堂,尤其是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因此,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游戏的设定。然而课堂上并不是游戏越多越好,课堂上的游戏要既有趣又能与所学的知识点衔接。第三,在与学生的互动方面:课堂教学中有“热身”这一环节,它能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语言的运用,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运用也十分重要。若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直以平缓无变化的语速讲课,学生易产生疲惫心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学生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批改是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作业批改能检测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实习初期,对于实习教师来说,作业批改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刚刚实习的学生不适应这么多的作业量,只想尽快地完成指导教师任务,对于练习册中出现了哪些题、考察了哪些知识点,缺乏了解和探究。但以速度为前提的作业批阅方式不会增加教学经验。经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生逐渐认识到:通过作业批改,教师可以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有的学生丢三落四,反映的是粗心大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方面的题错的多,反映的是基础知识不牢固等等。同时,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写评语,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二)实习中期———反思能力迅速发展通过听课和作业批改,实习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掌握了一些教学技巧,在实习的第五至八周,实习生的反思进入下一阶段———发展阶段,即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反思和对习题课的反思,逐步深入课堂。反思教案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教案进行反思和再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很好地改善了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教案不仅是教师对授课重难点、授课过程的基本把握,也是对教学的设计,教案优秀与否直接影响整堂课的课堂效果。通过反思教案,能够反思整堂课的预期效果。教案中除了教学环节设计,还应记载授课的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反应等。然而,教学是一个不可完全预测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并以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思考问题,才能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因素,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习题课是对知识查缺补漏、巩固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习题课可能是枯燥乏味的。这就要求教师处理习题课不能仅遵循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多做题”授课模式,而应积极创新。通过习题课的讲解,实习教师作了如下反思:第一,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教师不仅要关注讲课,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同时,讲解的知识点应该以课本为主,不要一个知识点拓展很多,学生由于年龄因素,单位时间内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受限。第二,讲解时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习题课应该创新,应该达到既巩固了知识点又在娱乐轻松的氛围内完成。

(三)实习末期———反思能力逐渐成熟在实习的第九周之后,实习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和学生有初步了解,课堂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反思能力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通过对实习教师的观察发现,在第一次进行授课时,由于紧张,原本设计的一些有亮点的环节没有展示出来,学生的反应也不热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两节课之后,实习教师主动反思,逐渐意识到每个班级孩子的程度不同、特点不同,应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习教师增加了热身环节,让学生随着歌曲做动作,但是热闹过后发现课堂纪律出现了问题;该实习教师又在反思后想出解决办法:在课堂上提出一条规定,当喊出口号“1、2、3,收”时,学生立刻坐好,安静下来;实行过程中,学生对指令不熟悉,无法配合,实习教师反思后发现指令须要多次练习。通过实习过程的反思,实习教师发现:对自尊心、荣誉感都很强的儿童来说,竞赛的形式能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情绪高涨,学得主动、记得牢固。

三、结论

第5篇

本文作者:刘艳杰工作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

为确保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不断提高,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机构要每年制订教学基本技能培训计划,同时聘请教学理论丰富、实践水平高的退休老教授担任专职的培训指导教师,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平台。教学基本技能培训的内容主要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以及多媒体教学基本技能。其中,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讲评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等;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则包括导入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试误技能、结束技能等。青年教师今后都将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进行试讲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根据今后工作安排,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准备第一次试讲。试讲时,将由学校教学职能部分根据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中。一方面,评价结果为青年教师的今后努力方向提供依据;另一方面,用于培训结束进行第二次试讲时的比较和参考。另外,还要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是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个性化培训,是各系(部)在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机构指导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开展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各系(部)要每年制订具体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主要针对本单位所开设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使青年教师熟悉相关课程及对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提高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为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技能纯熟的名师的传、帮、带作用,要由各教学单位遴选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通过教学结对指导、教学规范培训等多种形式,搭建专业技能教学交流平台,使青年教师较迅速地熟悉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及要求,较好地进行教材、单元(章节)分析,形成较强的授课能力。指导教师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以教学工作为主的全面指导,包括试讲、备课、教学观摩、参加实验等,指导教师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要为青年教师写一次评语。每个学期,青年教师所经历的教学工作和培训内容都不尽相同,所以在每学期结束时要进行工作总结。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有“量”与“质”两方面的要求。在“量”的方面,要求按照培训计划完成全部内容,并认真总结和填写考核表。在“质”的方面,要求进行第二次试讲,并与第一次试讲比较,证明教学质量是否提高。

要拓宽培训平台,注重把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建立、健全以更新知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制度,坚持在职为主、形式多样、加强实践的原则,实现有明确目的性和较强针对性的培养,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进修,做国内访问学者,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或高级研讨班,开展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新办专业或新开课程进修培训等,实现培训形式多元化。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青年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提供进修机会,明确支持培训经费、保留学习期间相关福利待遇等,以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

第6篇

1.什么是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框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结构

是界定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对深入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本质,合理设计教学能力的测量手段,科学地设定能力培养的原则,都有重要意义。关于能力的定义有很多,比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能力是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水平(Stoof,Martens,VanMerrienboer&Bastiaens,2002;Tigelaaretal.,2004)。麦克利兰将能力划分为五个维度:知识,技能,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等,特质和动机(McClelland,1973)。麦克兰甘(Mclagan,1997)认为建构能力框架应从工作任务,工作努力的成效,产品,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优秀品质,属性群等六个方面来考虑;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将能力框架定义为一整套使个人可以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有效完成特定职业或工作职责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能力是个人针对特定职业或工作产生优秀工作表现的、可预测、可测量、可改进的知识、技能、内驱力等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根据斯杜夫等(Stoofetal.,2002)和泰格勒(Tigelaar,2004),对教师能力比较普遍的理解是“在各种教学情境中,教师整合个人特征、知识、技能和态度而实现有效教学的能力。”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因此可以被定义为:使英语教师能够在我国语境下,面对新的学习范式,以目标为定向,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综合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策略、工具、技术和传递艺术,持续引起、维持、促进学生产生稳定、正向的学习意向和学习成果,从而较好地完成英语教学工作的,可测量的知识、技能、内驱力等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框架就是英语教师不同专业发展时期所应达到的几个水平层次的教学能力的有序集合。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师教学能力

框架作为英语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更新的顶层设计的基础,应该研究在我国语境和发展需求下的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框架,此框架应以英语教学实践为基础,明确新教师、熟练教师、资深教师和专家教师在职业生涯不同时期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解、专业技能素质和专业品质,以从满足新教师招聘、培养、指导新教师专业发展路线图到提高资深教师的专业能力、改进教学工作等用途;应具有引领作用,能对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标准和课程设置有引导、反拨作用,能指导英语教师入职、在职不同阶段培训的具体过程,为即将入职和在职的不同生涯阶段的教师设定专业发展目标,制订行动计划,评估英语教师表现。

3.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建构的依据

二十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学者提出的教学能力结构以经验总结、理论分析等为主的思辨性研究居多,以文字表征为主,缺乏实证性的论证。2000年左右,关于教学能力的研究开始摆脱了思辨性描述,有了一些使用行为分析法(贺永旺等,2011)、德尔菲法(台湾潘慧玲等,2004)、实证调查测量的研究(周建达等,1994辛涛等,1995,2000),新近的一些研究开始对教师能力或教学能力进行具体的结构分析(申继亮等,1998;台湾冯莉雅等,2001),这有助于对教学能力做形象描述,也有助于对教学能力做客观测量。较具代表性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有:申继亮等人建构的一般教学能力结构,包含: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等三个维度;香港师训与师资咨询委员会(2003)的香港地区教师专业能力理念架构教与学范畴的能力要求,包含学科内容知识、课程及教学内容知识,教学策略和技巧,媒体与语言,评核和评估等四个领域;台湾潘慧玲等(2004)的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结构,包含规划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评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五个维度;潘彦燕(2008)的教学基础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发展能力三维度教学能力结构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学者以标准(standard)、模型(model)、框架(framework)、评量规准(rubrics)、评价(assessment)、教学观察(observation)、观察协定(protocal)等名义进行的关于有效教师/有效教学、好教师/好教学、优质教师/优质教学、教师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能力框架/教学框架、教师行为/教学行为、教师表现/教学表现、教师/教学等的研究,都殊途同归地指向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建构了教师教学能力结构。较有代表性的有几类:一类是以知识、技能和态度为划分维度的结构,如,英格兰教学协会(Gtc,2006,2012)的完全注册教师标准,包含专业知识和理解、专业技术和能力、专业价值观与个人承诺三个维度;第二类是流程性维度划分,从教学的过程及教学效能的角度进行划分,如,美国丹尼尔森(Danielson,2007,2011,2012,2014)的教学框架(TLF),包括计划和准备、课堂环境、课堂教学和专业职责四个领域,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的Praxis™III(ETS,1992version)教师课堂表现评估标准,包含领域为学生学习组织内容知识、为学生学习创设环境、为学生学习而教和教师专业性四个领域;第三类是从教学表现的角度进行维度划分,如美国州首席教育官理事会(CSSCO,2011,2013)的州际教师核心教学示范标准(InTASC),包含学习者和学习、内容、教学实践和专业责任四个范畴。这些教学教师能力结构的共同特点是类属关系较清晰,较少概念重叠,可操作性强,对教师实践中专业能力发展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4.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初步研究和建构英语教学

应该具有教学的共通性以及不同于别的学科的教学特殊性。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应该是基于通识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以及有别于通识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充分体现英语作为语言、作为外语教学的学科特殊性。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外语考试部(CambridgeESOL)就针对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中小学或成人英语教师开发设计了英语教学能力证书考试TKT(TeachingKnowledgeTest)。国际英语教师协会(TESOL)也开发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对申请者的英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并制定了国际英语教师专业标准来规范考试和教学实践,包含:了解学生、了解语言和语言的发展、了解文化和多元性、对学科知识的了解、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知识的多元途径、教学资源、学习环境、评价、反思、与家长联系、专业化引领共十二项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从该表中可以看到通识教学能力结构内容中所没有的一些能力要求,如:了解语言、文化和多元性、有意义的学习等。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有其特定内涵和独特的存在意义。我国语境下的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必然有异于西方外语教学能力的一些要求。对此,笔者以中学英语教师为对象,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首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BEI)访谈了三十名不同类型的中学英语教师,根据访谈资料编码确定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构成,然后使用编制的《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确认问卷》对样本人群进行测量,收回有效问卷1,081份,对测量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此确定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确认问卷》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数据分析结果证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各项指标参数均达到理想水平。据此,我们建构出我国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包括三个维度:教学基础、教学控调和教学发展;三个维度下包括十项能力和四十五个能力要素。能力包括:英语学科内容知识、英语能力、教学设计、激发、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动机与投入、支架式教学、评价与反思、拥有教学智慧、专业承诺、专业成长、有效沟通等。

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框架:英语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

依据与专业提升培训的目标以往全国各地的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内容、试题等差异基本上都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主的针对非师范生的补偿性考试,考试内容泛化,设计缺乏学科意义上的信度、效度。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确立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必需成分,规定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科,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三科。尽管针对中学教师申请者有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科目要求,但是却没有参照标准,对小学教师更是没有明确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科目要求。小学教师申请者只需参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考试,选择任何一个学科进行面试都可以成为所选学科的教师,不需要学科专业背景。这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作为英语学习的启蒙老师,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有基本的英语学科内容知识、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教育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例如,小学阶段的语音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是否具备Phonics(语音拼读)知识、能否使用Phonics教学法,关系到小学生能否在英语学习起始阶段具有关系到一生英语学习的最基本能力——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这也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要发展的语音能力。现实却是很多地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给在职小学教师进行类似的教学能力补偿性培训,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没有统一的学科教学能力标准和考试,职前教育和在职培养要求难以清晰明确,不利于选拔人才,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建构的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框架的三个维度、十项能力和四十五个能力要素,贯穿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部过程,涉及了所有可能涉及的问题,每一项能力和每一个能力要素又可以从“需要改进”、“基本合格”、“熟练”、“卓越”等几个层级分别进行描述,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能力评估体系。整个体系可以作为英语教师资格考试借鉴的重要内容。例如,能力一,具有英语学科内容知识,包含具有英语语言知识、具有语境知识、具有语用知识、具有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了解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具有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等能力要素,可以作为英语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部分的内容依据。同时,框架也可以作为专业提升培训的内容参照和标准,例如,能力三,教学设计,其中所包含的一个能力要素是教学资源整合,有四个水平的描述:分析、处理教材,拓展教学资源,创生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课程人力资源等,可以作为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该能力要素的培训标准和目标。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受到重视的今天,教师资格考试走学科化考试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专业化测评与认定应该得到应有重视,应从理论认识、专业测评设计到实际运作都积极研究和推进。就英语教师资格考试来说,参照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和“基本合格”标准设计英语教师资格考试对申请者进行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应该可以甄别申请者是否够格成为英语教师,并有效指导英语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专业发展。

三、结论

第7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教师教学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分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足成为了课程改革实施和落实的最大障碍,课程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瓶颈”。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是落实好新课程的关键。

一.传统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传统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过多地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学习更加关注。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定论为宗旨,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师要对教材全面掌握,深层次的挖掘。教学内容上重视按照学科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实行分科教学,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主要对教材中的现有知识进行直接阐释。在教学监控方面,注重终结性评价,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试卷以及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改革的核心目标。然而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阵地,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践行者是这一系统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1.教学认知能力的要求

(1)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按照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实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与技能得来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学目标设计时还应注意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也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教师首先在其课堂教学的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陛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

教学设计能力具体表现在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的能力;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本文所指的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指课程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和教学方法设计能力。

(1)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层次的掌握。做到眉目清楚,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材实际是为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把握标准。教师首先要分析这些素材中自身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品格因素等;其次考虑如何将这些因素拓宽、扩展,最后确定本节课对学生终身打基础的素质进行重点开发和培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2)教学内容设计能力。传统的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各个学科的内容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设计内容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已学的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形成较大规模的知识体系,在各学科之间建立科学的联系并保持科学的衔接,各学科内容不仅突出知识教学,而且更突出智能教学、学会学习教学、非智力心理品质教学和品格教学。

(3)教学方法设计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他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自己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外塑的结果。未来的教育方式正向更加开放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5.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看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规范纯洁、鲜明生动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应注意语言使用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对非语言表达要求是,例如课堂教学中,目光是教师给学生传递信息时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使用非言语行为时要恰当、适度,应是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对于教师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必须形成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4.教学监控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要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要具备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评价的目标要综合,方式要多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新的历史重任,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标准。由于过程和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与技能更不可测量,加上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前两者,结果,课堂教学仍然主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师在写教学目标晡总会将其三者写上,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了吗?尤其在中学教学中,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能正因为不可量化,所以在实现方式上也显得难以把握,有些教师为了实现三维目标,在某个教学环节强加进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者专门留出一个环节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以上都说明教师对于课程标准还没有掌握理解清楚。

2.教学方式技术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中小学公开课的课堂,都会用多媒体。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有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吏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但有时反而帮了倒忙例如,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无数朵鲜花争芳斗艳,河岸上一排排垂柳,长出嫩芽。如果教师用画面展示其景物,可能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时运用课件不当,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如果教师能够亲自在黑板上画出这幅美丽的春天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出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操纵教学的现象,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学方式技术化。

5.注重课堂教学表面,忽视教学的本质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然而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表面,却忽视教学的本质,也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例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几乎在小学的课堂上都会看见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然而,仔细观察发现多数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给专家或听课教师的感觉场面很热闹,但是实质上当师让学生回答讨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自己的想法,并没有代表小组。这反映合作学习没有落实在教学的本质上。以上隋况表明教师对教学只注重表面而对学生的发展却忽视了。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

1.独立思考和学习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要学会独自思考,即认真地反思及总结,独立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如何将理念转成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要深思的事情。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深人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例如教师要备一节课,首先应该是自己先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基础,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来。这样的过程,凭的全都是教师自我的积累,发挥的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

2.同行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人才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其中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新时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合作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交流与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展示给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教师也在身体力行他们所倡导的信念;作为一个集体,教师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通过分析材料、计划及共同努力,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所以,与同行交流合作,是教师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3.学习书本与理论

教师学习,是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是保持自身素质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从教室的认知能力到教师监控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对教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那么知识来源于书本上的理论,书本理论是教师最直接、最简便地吸收新的理论的来源。当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打开理论书籍,可能使你茅塞顿开。教学的知识是不变的,但是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多变的,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观念的输入,才能觉醒,才能去比较、反思,才能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超级秘书网

4.回到课堂再实践

第8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从知识的传承性考虑,工程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工程实践。青年教师只有自身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才能用工程的视野去指导教学和研究,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将实际工程知识与理论知识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工业行业里,具有工程能力的合格的水处理工程师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理念还未完全转变。目前一些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是理论课程的补充。忽视了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这种教育理念违背了工程教育的特点,致使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之青年教师的角色基本都是直接由学生转化而来,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他们无论是在学生时期,还是在从事专业教师的工作中,重理论,轻实践,虽然在学术研究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却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等专业工程素质。目前这种传统培养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致使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仍旧重视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2.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内驱性不强。现阶段由于高校的考评体系不太完善,造成绝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学术研究,追求论文数量,专业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不太看重青年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的建设。因而这也导致各高校在制定考核和考评政策时,重视科研成果,而非教学质量和工程实践。而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工程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并不会影响其职称晋升,这一机制加深了青年教师对工程实践的忽视。并且青年教师为了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在这样的考评和考核机制下,也自然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科研上面。

三、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也是密切相关的。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后能胜任所从事的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工作,对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青年教师除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外,自身还需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通过各种校企合作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工程训练和实践锻炼。通过分批安排青年教师进入给水厂、污水厂、设计院、研究所和环保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使他们尽快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通过工程实践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完善其知识和素质结构。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要切实注意不能仅仅只是作为一名实习者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学习,而是要真正地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中快速成长,并丰富其工程实践经验。青年教师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和技术改造等活动,能使他们迅速深入到本学科工程实践领域的最前沿,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从中探索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性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教学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政策引导加强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政策,比如在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方面,重视教师工程实践水平与成果的评价。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使广大专业教师对提高个人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紧迫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工程实践意识,使参加工程实践锻炼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每一个青年教师的自觉行为和长期行动。比如我院要求,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具有6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以此引导青年教师走入企业,主动进行工程实践。

3.强化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学校的新教师入职培训一般只是针对教育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知识进行,没有涉及到相关专业知识。对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青年教师而言,可能很多都是毕业于环境工程或化学工程等相近专业,因此可在其入职培训中增加给排水工程方面的教育环节,安排给排水相关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授课;组织新进青年教师去给水厂、污水处理厂了解水的取用、输配及净化过程及污水的处理和回用过程,为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学校在聘任新教师时,除了注重他们的理论层次和教学技能以外,还应充分考虑他们是否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若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更好。若是刚毕业不久的应聘者,则可考虑先采用师资博士后形式,在此期间,可在获得企业实践1年的工作经历后,再考虑其正式聘用问题。

4.外聘企业导师。建立企业导师制度。各高校可定期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高级工程师来校对专业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或开设专题讲座。企业导师在工程实践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充分发挥他们经验多的优势,为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和指导,逐步增强青年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参加注册考试。目前大多数工科行业已实行了注册工程师制度,这是一种执业资格制度。注册工程师制度涉及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加强工程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虽然通过注册考试并不意味着工程实践能力就得到了飞跃。但是由于注册考试的很多内容都是和工程实践紧密相关的,因而通过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可使青年教师进一步厘清专业知识体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青年教师可以报考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或注册环保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考试来进一步梳理自己的知识储备,进一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四、结语

第9篇

关键词:魅力;课堂掌控;能力

新形势下,我们不断对学生有新的要求,同时我们也该对教师自身有一个新的认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如何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才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也是对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内省和思考是必要和迫切的。

今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坚定地意识到我们目前的教育改变,是迥异于今日的教育之貌的。在这样一个过渡阶段,我们尝试着从各个方面颠覆旧有的教学模式,索性也扯出一角来反应我们教师本身。在课堂上,我们又该怎样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呢?

一、教师个人魅力的表现

教师的魅力当然不会因为他们职业的相同就会达为一类,恰恰相反,他们的魅力都带有个人色彩,幽默的、风趣地、委婉的、有哲思的、有逻辑性的,如果你不是一位教师,你不必在意你要吸引哪一部分人,而作为一名教师,你可要明白,不管你的魅力有什么样的特色,都必须要具有普遍接受性,因为你要面对的全部是在教室听你课的学生。

1.师德魅力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严格地说,应该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师德,就笔者个人看来,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对待工作,对待课堂上几十名学生的一个态度。教师的工作态度,甚至每一天的工作情绪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坐在你面前的都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了,他们已然具备了相对稳定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是非判断的能力,你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就是亢奋的;你的态度是消极的,他们就是茫然的,又何谈对你所讲的内容有什么强烈的兴趣呢?尊重是双方面的,你要尊重学生,但更要让学生尊重你。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的“教师就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那么你的态度是向上的,你的情绪是高亢的,你是正直的,你是他们眼中美的正确的判断,那么你的魅力就是闪耀的。

2.语言表达的魅力

如果说笔者上面所说的师德魅力是对所有教师而言的话,那么,笔者现在说的就是具体我们英语这一科目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说,有它必然的弊端,没有语言环境,听,说,读,写的能力差,提高速度缓慢。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的时候,笔者总结了五个字,应该“短、慢、易、畅、准”。句子拣短的说,缓慢的表达,甚至多变重复,要拣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句子来讲解或举例,那最后无论如何要流畅,准确自是不必说了。为什么要这样呢?笔者听过有些教师自顾自地表达,痛快淋漓,台下的学生却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昏昏欲睡了。讲台不是演讲台,更不是你表现你口语有多流畅的地方,台下不是评委,而是你的学生,他们的水平你要清楚和明白,当然这个过程也要随着你对学生能力的把握来调整它的速度和内容。

3.肢体语言的表达

如果说中国英语教师前两项做的会很不错,我们都不否认,可是这一项就和国外的教师有很大的距离了。这是受各种条件所限制的,一是受先天条件决定。中国人较含蓄,对这种比较夸张的表现形式本就不擅长。二是中国英语教师可以用本土语言快速解释,不必使用肢体语言,费力也未必能表达清楚。可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忽视了肢体语言,你不仅限制了你自己的表达方式,也忽视了这种方法的趣味性。

笔者听过一位外国教师的课,他讲到蚊子一词时,几乎所有的学生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于是他一边嘴里模仿着蚊子的“哼哼”声,手指还在空中比划着蚊子上下乱舞的情形,接着啪一声假装着把它拍死在墙上,学生当然一看就明白了,而且觉得外教表达的非常细腻准确,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外语课要区别与其他课程的讲解方式和特点,笔者认为肢体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二、教师课堂控制能力的体现

教师课堂控制能力就是指教师在一节课的讲授过程当中,能够做到注意把握课堂上学生的心理变化,对课堂氛围收放自如,能够平衡优中差学生的学习需求。

1.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自如收放课堂氛围

每个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许都有碰到过这种情况,你如果喋喋不休、语调没有抑扬的说上十分钟,就会有很多学生伏倒而睡了。所以说,知识内容如何传达给学生们还需要教师精心的安排和即时的控制和调整。譬如,要讲BritainIsles,你可以让学习画地图;要讲FreedomFighters,你可以让学生讨论;要讲GreatWomen,你可以让男女生辩论;讲Poem,可以让他们竞赛写出一些也未必是诗的句子等等。

2.平衡优中差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名合格的教师的眼里,不该存在对学生优中差的分类,然而这种区分必然是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优中差学生的知识需求方面要有一定的区别和过度,英语方面的这种区分,是容易进行的。比如我们在讲分词做状语的时候,可以先讲一个一般的状语从句,Whenthebuildingisseenfromthemountain,thebuildingisbeautiful.接着讲分词做状语Seenfromthemountain,thebuildingisbeautiful.最后讲分词加关系词做状语Whenseenfromthemountain,thebuildingisbeautiful.这样讲的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个过渡的认识,都会感到自己有所收获的,尽量避免了差生觉的难,程度好的学生觉的太容易的局面。

三、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现

教师魅力的最终所在,应该是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来完成每一节课大纲中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当然,现代教育在课程的讲授中必然离不开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的辅助。

1.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不管你使用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最终让学生评价的还是你这节课讲授了多少内容,让学生们掌握了多少内容。不能说高高兴兴的一节课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学到,所以井然有序是要做到心中有数的。如笔者讲《Bodylanguage》时,利用图片演示,问题导入及师生互动,引入正文,接着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学生讨论复述所阅读的内容,最后完成课后练习,加强巩固。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有步骤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当然不是所有的课文内容都像《Bodylanguage》这篇文章一样生动有趣,但也可以通过辩论、对学、群学的方式等等,来达到学习的目标。

2.多媒体教学的辅助运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