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5: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舍生取义的议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言文议论文体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议论文体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议论文体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新课程改革下地方教育课程中对此种文体教学的要求以及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具体。提升了语文教学文言文中议论文体的地位及重要性,并做了更加详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其次,各地方中考要求语文教学科目中文言文之议论文体知识的掌握更加严谨,并严格要求按照文体知识来明确采分点。
由此看出,议论文体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能忽视其对教学结果的影响。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教学解决建议
1.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掌握和知识理解;第二,教学过程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具体表现在:
(1)学生对文言文文体辨别的困惑。在进行孟子《鱼我所欲也》的教学中,让学生辨别一下此文章是何种文体时,学生有的说是记叙文,还有学生回答是说明文。可见,针对文言文阅读中学生就会出现对文体辨别不清的问题。
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困惑,我认为作为教师解决此问题的建议是: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而言,当学生知道了议论文的概念后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接着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了讲道理摆事实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性。在《鱼我所欲也》作者摆出了这样的事实:“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其次,作者运用了道理论证论述了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的道理,有力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命的道理。以此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在《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
(2)论点与论据的关联性。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能掌握论据是如何证明论点的。针对这个问题,解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明确解决论点与论据两者概念的界定和辨析。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问题或事件的见解、看法、主张,论点主要解决的是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依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据主要解决的是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在《鱼我所欲也》中开篇作者提出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作者以鱼和熊掌做比,并以鱼喻“生”,以熊喻“义”,形象地区别出“生”与“义”的价值高下。在引用到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中,引导学生掌握论点的知识,就要让学生在整体和宏观的角度看,如此也可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放到《告子上》文章里面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但是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实则,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知道本文所选取的文章的主旨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在第一段中,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在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既是本心。文章第二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述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人都不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说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论文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于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
2.让学生进行相关文体知识的练习,以此来进一步掌握知识。例如,让学生在学习了《鱼我所欲也》中有“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可以让学生分析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
3.学生对文言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作为教师,讲解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并且要结合具体的文章进行分析解决。在《鱼我所欲也》中为增强文中说服力,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服方法。比喻论证文章一开始就用“鱼”和“熊掌”来设喻,得出的结论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以此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显得通俗形象。举例论证,作者举出“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典型例证,有力正证明了义重于生的观点。对比论证,这篇选文第一段从正反两面说明为什么要“舍生”,第二段中把“向”与“今”对“万钟”的不同态度做了对比。
4.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学习和掌握,教师要对本文进行整体的知识梳理。在本文所选取的文章中作者用了讲道理和摆事实的论证方法,在讲道理中作者提出论点即舍生取义,并且从正面和反面阐述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在摆事实中作者正面举例论证“义”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并且还从反面说明“万钟”也不应该接受。
通过对具体文章的讲解,来使得学生充分掌握文言文中的议论文体知识,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5.通过引领学生对《鱼我所欲也》的学习,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文言文中议论文体的运用,还要让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本选文中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和学生由官能感觉上升到审美认识的审美历程。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 教学现状 应对方法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初中语文研讨课上,一名语文老师讲《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讲课过程中设置了很多问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设置的问题有: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是围绕什么进行阐述的?第一段段意怎样概括?当今我们怎样看待舍生取义等许多问题,但就议论文的论据及结论则一言以蔽之,总之,授课不是按照议论文的思路去讲,而是作为记叙文去讲。诚然,学生在理解本文时有一定的难度,但我认为,老师应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不能回避重点和难点。由本节课,笔者联想到初中语文议论文教与学现状,对此进行粗浅分析。
议论文教学现状:学生阅读能力太低。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基本任务,这几种文体进行对比,最难的就是议论文阅读教学,表现于:
1、学生不愿学。与其他文体相比,记叙文的小故事能引人入胜,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征服了同样爱美的学生,说明文难度小,容易理解和接受,科学现象又能给学生科学知识。议论文太抽象,逻辑性太强,论点的提出,论据如何支撑论点,论据的选择,结尾如何提高文章的深度,整篇文章的逻辑关系,段之间的关系,段与中心句的关系,凡此种种,导致个别学生看不懂,即使看得懂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
2、教师教学中的困惑。笔者观察到,教师上研讨课时,在课型的选择上,一般都避开议论文,因为议论文的教学内容无法用课件或投影展示出来。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也不像讲其他文体那样激情四射,有的老师私下里抱怨说:议论文知识学生都掌握了,练习题做得不少了,考试中好学生议论文阅读才得了四五分,太让人失望了。
应对方法:
1、规范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认真谋划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其他语文老师的意见,整理出议论文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课型:新授课
环节设计(含时间分配):
(一)初读课文,找出文章的论点(10分钟)。
(二)分析文章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5分钟)。
(三)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及作用(10分钟)。
(四)深入课文分析(13分钟)。
(五)总结课文内容,整合议论文文体知识(7分钟)。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个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再生动,环节设计合理,知识传授准确,如果节节都是一人堂、一言堂,学生都会厌烦的,我们不妨让学生当回“小老师”,让他们到前面讲讲自己的观点、思路,老师是聆听者,是事后的评判者,让学生的思维与自己的思维碰撞,产生的可能是智慧的火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利用好课上2分钟。建议:议论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每节课上课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2分钟演讲,演讲内容可以谈对时事、家庭、学校、社会的看法,要求有理有据,感情激昂,这种做法坚持下去,对加强学生的逻辑表述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大有益处的。
1.概念的古今联系
出于对篇幅、体例、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的考虑,课本的编写者对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些古代的概念(如官职、行政区域等),或者不作解释,或者只说明某个概念在古代的含义。至于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在今天有没有相对应的东西,课本一般是不作说明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求知欲就难以得到满足,而这就为教师的讲课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等方法,帮助学生从现代社会中找到与文言文中的某些概念相对应的事物。例如,有些文言文中出现“州”这一概念,课本一般是不作解释的。但是课本不解释并不等于教师也不必解释,因为学生都想了解这一概念。查《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它对“州”的解释是:“古代行政区,辖境大小各个时代不相同。两汉三国时州在郡之上,隋唐时州相当于以前的郡。”这样的解释对于缺乏社会阅历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些抽象,这就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解释。教师可以作这样的补充说明:“两汉三国时,州相当于现在的省;隋唐时,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例如广西的南宁市、北海市等。”通过这样的古今联系,学生对“州”这一概念就有了较好的理解。再如,课本对“县尉”的解释是:“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员。”通过提问就会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一注释并没有真正理解(未能说出与县尉基本对应的现代官职的名称)。因此,教师有必要作出这样的补充解释:“县尉这个职务大致相当于当今的县公安局局长。”这样一来,古代的概念与今天的概念就有了直观的联系。
2.社会现象的古今联系
文言文中的议论文,一般都有较丰富的思想内容。要使学生对这类课文有较深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对文章本身议论的分析上,还应当将文中所议论的社会现象与当今社会的类似现象联系起来。例如,韩愈在《 师说 》中指出:士大夫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教师来教他,而他们自身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是一种糊涂的思想。讲到这里时,教师可进一步指出:现在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很严,甚至花大钱请家庭教师辅导孩子学习,但是他们本身却不读书,不看报,似乎学习只是孩子的事情,与成人无关。这也是糊涂的认识,跟韩愈所批评的现象很相似。又如,《 察今》一文论述了机械地死守先王成法的危害和因时变法的必要,有力地批判了守法不变的错误思想。该文所运用的“循表涉江”“刻舟求剑”“引婴投江”这三则寓言故事对顽固守旧者的批判是极为辛辣的。教师分析课文时,除了讲明这些寓言本身对当时的意义,还可以与当今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例如,现在也有不少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甚至反对改革,其目的就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再如,孟子的寓言《 揠苗助长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一个人因担心自己的禾苗长不高,就辛辛苦苦地去将禾苗拔高了,结果害得这些禾苗都枯槁了。孟子通过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蛮干的人。讲解这篇寓言时,教师可进行这样的古今联系:实际上,“揠苗助长”的现象不但古代有,当代也一样有。当今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便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过早地让孩子学习太多、太难的知识,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真可谓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有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不顾客观条件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对土地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致使资源过早枯竭,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发展的“禾苗”必然会因此而“枯槁”。这样的古今联系,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又能将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3.思想观点的古今联系
文化和思想观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所以古人在文言文中的某些观点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某些观点具有相通之处。但是,在讲课过程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古人观点的分析上,那么讲课就活不起来,古人的观点与今人的观点就缺乏直观的对接,就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应将二者联系起来,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 鱼,我所欲也 》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舍生取义”的观点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观点是相符的。教师讲到这里时,可以适当阐发“舍生取义”这个观点在当今的积极意义,并以当代的一些英雄人物作为典型例子加以证明。又如,课文《 论语十则 》中有“见贤思齐”的观点,这跟我们现在提倡的“学先进,赶先进”的观点是相似的。教师讲解时,可首先说明“贤”在课文中的含义,然后说明“贤”在今天的标准,最后适当强调“见贤思齐”在今天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修养方面的重要性。再如,在《 指南录后序 》中,南宋爱国政治家文天祥追叙了自己在国家危急关头出使元营、与强敌抗争以及南逃途中备受艰辛、九死一生的战斗历程,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虽然文天祥所爱的国并不等同于今天的中国,但是他的爱国精神是值得今人继承的。作为教师,讲解该文时,除了强调作者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外,还可“借题发挥”,通过举例,简要说明文天祥的爱国思想长期以来对后人特别是今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以实际行动把学习搞好,将来为祖国建设服务。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感觉考生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
一、内容丰富,立意高远
以“根”为话题表现生活,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写作空间。考生的文章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爱国情、故乡情,也涉及挑战自我、个人品德、自然环境等方面,展示了他们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表现了他们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勇敢、奉献的品质。
散文《祖国,我不会忘记你》写了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奋力拼搏的故事。小作者借刘翔之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的根在这里,我永远不会忘记她!”
记叙文《心中的“根”》写道:“今后,我无论走到何处,都不会忘记我的‘根’――中国,不会忘记我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不会失去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情结,同时,我要回报我的‘根’,因为,‘根’永远生在我的心中,‘根’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以“根”为话题去感悟生活,提升了考生的思想境界,使他们有感可发。此次中考佳作中,许多文章的立意都很高远。
议论文《责任――人性之“根”》论点明确,论证有力,表现了考生较强的思辨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文章写道:“责任是我的生命之‘根’,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把‘责任’随身携带,就一定会走得更长、更远,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散文《中华之根》表现了考生对民族文化的关注。文中写道:“中华文明的根是什么?是五千年积淀下来的宽容与理解,是尊老爱幼,是舍生取义,是不屈不挠……只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这些传统美德,我们中华文明的根基就会越来越牢固,中华民族就如同松柏一样万古长青。
二、修辞手法多样,语言生动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此次中考涌现了不少佳作,这些文章以多样的修辞和优美的语言打动了阅卷者。
散文《家》感情真挚,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文章写道:“我家的根啊,那是父母为我埋下的根。它在爱的滋润下渐渐延伸,牢牢地抓住每一寸土地,即使在风雨中也不会动摇。它从土地中汲取营养输送给我这棵不断生长的小树,使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记叙文《友谊水晶是感情的根》写的是失去母爱的“我”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同学们关心和帮助的故事。文章行文流畅,事例生动。文中写道:“现在想起此事,心中犹有暖意。我在寒冷的黑夜,不敢涉险前行,是友谊的感情之根在我心中萌发出信心之芽,开出希望之花,使我勇敢地向着目标前进!”
散文《我是树,不是根》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爷爷、爸爸、妈妈给“我”的启迪。文章的语言富有个性,处处流露真情实感。文中写道:“爷爷是文艺根,多才多艺,教我下棋、画画儿、拉小提琴,用文艺滋润我快乐成长。妈妈是衣食根,在物质上供给我营养,使我健康成长。爸爸是知识根,用知识哺育我茁壮成长。”
散文《永远的葱郁,永远的根》热情地赞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章的结尾写道:“青苔斑斑的长城迎接着改革的春风,滚滚长江流入一望无垠的大海。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华夏子孙不妨‘抚摸’一下几千年沉淀的中华民族之根,感知我们民族血液中流淌的精华。”这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巨大作用,也让人感受到了文明古国在改革开放中前进的脉搏。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许多文章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穿靴戴帽”的情况严重。一些考生没有紧扣话题“根”去选择和组织材料,只是摘抄了提示语中的一些文字,硬扯到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文章里,给人一种生拉硬拽的感觉。
二、选材雷同或编造故事。一些考生的文章由于缺乏真实性,因此漏洞百出。
三、语言表达能力差。一些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很差,语言唆,病句较多,错别字较多。
四、过于追求形式,忽略了内容。为追求形式新颖,一些考生以“书信”、“实验报告”等文体写作,但所写的内容与“根”无关,脱离了中心,游离于话题之外,造成文不对题。
那么,同学们该怎样提高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写作的素材,同学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关注度,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能力。
如何使学生在高考语文复习时改变“大运动量”的被动状态,关键在教师如何领路。
一
高考命题遵循《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教学当然要严格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逐项逐条熟悉和掌握《考试说明》,认真研究和领会其精神实质,把《考试说明》做为复习的依据。这无须赘述。
为了保证测试更公正、更合理,坚持考查能力为主,试题取材于课外是必然的。“高考”不再考虑直接从课文中出题所占的比例,但绝不等于扔掉课本,而是很重视“课本依据”。命题更灵活地以课外材料检查课内学习质量,所考查的知识有的在课文中学过,或间接涉及过,有课文依据。一九九四年全国高考出现了判断“令尊、令堂、令郎、令媛”几个传统礼貌称谓正确与否的题目。大多数考生找不到它们的出处,这是因为他们不熟悉课文。熟悉课文的学生会想到《守财奴》中的两段:
“小姐,令尊既不愿意把产业分开,也不愿意出卖,更不愿意因为变卖财产,有了现款而付大笔的捐税,所以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你得放弃登记。”
“哦,你得在这张文书上签个字,表示你抛弃对令堂的承继权,把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全部交给令尊管理,收入归他,光给你保留虚有权……”
两段话,五次出现这类传统礼貌用语,只要熟悉课文,谁称谓谁,具体含义是什么,都弄清楚了,解答此题难度不大。
命题的难度要求,能力要求,与课本的要求“相当”。1990年全国高考题中有“阅读文天祥《念奴娇》,完成××题”,文天祥的《念奴娇》学生没学过,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规定的基本篇目。学生背熟苏轼的《念奴娇》就不难推断出此题答案。
我们应当尽力改进课堂教学,科学有效地使用课本,在复习中充分重视课本的作用。教师对课本要讲深,讲透,讲全面。高考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关键在于课内的学习不扎实,不得法。应多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思想的深度及文字表现特点方面去发掘教材。
二
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题成了全卷的难点,这是师生公认的。教师当然要认真研究近几年所出的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但有一条最根本的作法必须牢牢抓住不放,即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逐渐养成精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只是一般性地、笼统要求学生仔细、认真、反复读,不行;必须指导学生具体地掌握精读的基本方法,抓住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的精读能力在训练中不断强化。因为精读乃是掌握各种阅读方法的基础。
在阅读训练中,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准确地解释词义,选择恰当的义项,对陌生的词语进行恰如其分的解释。使用工具书不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根据构成该词语的各个语素推断词义的能力。还应该使学生熟悉词语的适用范围,要理解某些特殊词语的特定含义和作用。
在阅读训练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要让学生练习抓住并突破关键词语。因为有些句子意思的表达和句中某些词语关系至为密切,抓住了关键词语,句子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确切了。有些句子要让学生结合句子表达上的特点来理解它的确切含义,或让学生通观上下文,以辨别句子含义,对含义抽象的句子可举例说明。还应该让学生具有对句子的含义进行提要式或评析式概括的能力。
不同体裁的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所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依靠逻辑思维进行写作的文章,要训练学生采用提取中心语句的方法来抓住文章的内容要点;对小说、戏剧和一部分散文,要让学生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抓住人物的特点,来概括作品的主旨;有些文章应训练学生善于借助背景材料,即作家的思想、经历和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文章的内容要点,需借助材料来表现,不能对文章中材料作出确切分析,就难以准确抓住内容要点。因此,平时要训练学生对材料进行量的分析,即明确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哪几件事例,哪些方面的情况;不同逻辑层次上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不可混为一谈,要训练学生分清材料的隶属关系,同一类属的材料,在文章中处于不同部分,也应恰当归纳;主要材料是观点的直接支撑物,而陪从材料则从反面或侧面起到对比烘托的作用。要让学生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
要训练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及作者思路,熟悉常见的层次关系,如纵向递接的关系、横向并列的关系、逆向转折的关系、阐释解说的关系、因果推论的关系、比照烘托的关系等。这样,可全面了解作者意图,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此外,运用图解法分析文章层次关系较好,因为图解过程就是使分解和综合的思考活动进一步明晰化的过程。
学生具有以上所说的“精读训练”作为现代文阅读的扎实基础,教师再注意到近几年高考试题选文多样化的特点,适当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选文精当,不拘一格,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把握各类文体的不同要求。同时,根据题型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加强解题技能的训练。突破现代文阅读这一难点是有可能见效的。
三
高考作文命题方式几乎年年不同,或采用传统的一卷一文命题方式,或给文字材料作文,或给图画材料作文,或一卷两题一大一小,或两文两体(或两种表达方式)。怎样才能使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呢?
首先,在思想方面,要使学生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健康的思想感情,一定的政治理论常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观察研究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写出思想正确,感情健康,有积极意义的文章。的基本哲学观点近些年好像不大流行了,其实还有许多现实意义,诸如“存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外因和内因”,“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坏事和好事”,“偶然和必然”等等,不仅政治课上要向学生灌输,而且作文课上也应以此武装学生头脑。使学生面对不同题目或所给的不同材料,能用正确的观点做出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分析,这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而这方面恰恰是终日忙于应考的众多学生作文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其次,切不可让学生的思想终日禁闭在备考的象牙塔里,应引导他们随时注意观察、体检、研究、分析自己所接触到的人和事,从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和社会有很多接触和联系,日常总会耳闻目睹一些社会现象,应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他们听到或见到过坚持实事求是好作风的干部,也听到或见到过某些人身上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言过其实的坏作风。教师要引导他们分析研究。他们也听到或见到过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中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与特长的强者。教师要引导他们讴歌与赞颂。他们还听到或见到过能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舍生取义”的英雄模范人物。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习与效仿。他们还听到或见到过祸国殃民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种种丑态。教师应引导他们斥责与批判。总之,要引导学生平日准备写作材料,就像为了做饭准备柴米油盐一样,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既有骨头,又有血肉的好文章。
再次,要克服偏重议论文训练,忽视记叙文训练,偏重给材料作文训练,忽视命题作文训练的错误倾向。注意“叙议并重”的试题走向,从强化实践操作角度兼顾说明文与应用文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各种文件,各种方式的写法。
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熠熠生辉。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上所选的篇章大多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但是如此优美的文章,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究其原因,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致。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课上记翻译,课后背笔记。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记个不停。长期以往,在学生眼中,文言文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变得面目可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便会荡然无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让老师易教,让学生乐学。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有了一点浅见。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1.1以经典的故事传说引出课文。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学生们也非常熟悉和喜爱三国里的人物。在讲《隆中对》时,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评析历史事件。一开课,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有为诸葛亮的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有为曹操评反的,有为二乔命运担忧的。好像故事就发生在昨天。在讲《木兰诗》时,让学生讲讲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因为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兴趣很浓,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
1.2以文中成语名句引出课文。导入《桃花源记》的时候,我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状态,学生众说纷纭,最后我总结道:“这就是你们的世外桃源。”然后我由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引入新课,效果颇佳。文言文中的成语名句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和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1.3借助多媒体,用图像或声音资料引出课文。《出师表》一文,我截取三国演义的片段导入,学生们看得如此如醉,引入课文,也就水到渠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核舟》一文,我搜索了“核舟”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栩栩如生的图片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愚公移山》一文,我用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曲《愚公移山》导入,此歌已概括了此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学起来就轻松易懂。
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讨论导入,名言警句导入等,只要能让学生平静的水面产生涟漪,不拒绝文言文的方法,都是可取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正如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2朗读教学,不可忽略
首先,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从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他们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万地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效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再次,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总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古之良训。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对课文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才能培养语感,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情、特色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愿意读,也喜欢读。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多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
3理解内容,尤其重要
3.1积累文言知识: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后,要学生深入学习,掌握一些文言知识。在最初学习的时候,教师引导同学学习文言知识的方法:注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词义的差异、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让学生心中有数,从中摸索出规律。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讲授过的方法,布置小组成员每人一段或二段,先独立思考完成应积累的文言知识的归纳,然后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对照纠正。全班交流时采取竞赛的方式,让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小组的成果。说得不够或不完整的,其它小组补充。
开始学生会找得较少,错漏也会较多。但我不急于批评,而是肯定他们的成果,并进行表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竞争、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赏析精彩片段:古文的写景、叙事非常精炼,抒情议论典雅隽永,手法巧妙,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在辅导学生欣赏、品位时,要指导一些切入点:
(1)写景的,要注意写景的方法、描写的手法、情景的交融、修辞的运用等。例如《与朱元思书》中写富春江一带的天下独绝的奇山奇水。除了会欣赏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及作用外,还要从如何抓住写作方法来分析。写水的“异”是从水的色、深、清、急来表现。山的“奇”是通过以动写静,以声写静,写出群山的高、密、幽深、寂静的特征。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慕之情。
(2)写人叙事的,要注意叙事的顺序、叙事要素的交代、人物的描写、表情达意的重点句等。如《五柳先生传》,先说“传”,作者用勾画点染之法描写了主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质朴自然、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后说“赞”,采用与古人做比拟的手法,从侧面反映了五柳先生对黑暗现实的厌弃态度。文章的构思及写人手法就值得品味。
(3)议论的,要弄清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特别是论证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在进谏中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之间相类似处进行类比,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今后写议论文,如何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通过赏析、品味,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探讨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好途径。但教师不能包办,要放手给学生去感受、训练,能力才能不断的增强。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3品味高尚情操。海德格尔有句话:“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文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传承着古人的精髓。作者往往在记事、写景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在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时,一定要结合重点句、当时的写作背景和生平来把握,才能准确地把握。例如在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操。如果我们只凭文章的内容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他的生平:他年少有大志,生活虽贫苦,却刻苦读书,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从小就立下“不能够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在他的从政生涯中也始终践行这一信念。天圣七年因上书请章南犬太后还政退位,因此被贬离京城,三年后才回来。景三年向宋仁字进《百官图》捐斥宰相吕夷,又遭贬斥。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这厚重的一生,才能承载这一高尚的情操。
4熟读背诵,传承文化
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传承中国古文化之精髓,这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根本之所在,但怎么去传承它,背诵应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可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古文,是因为文言文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加之一些同学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近些年来总结出几种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记诵的方法。
4.1还原式。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如是几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又能更深一层掌握文意,还能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现代文之美。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公与刿的三问三答一段,学生不易记诵,但通过翻译还原这种方式,学生之间尝试互相问答,很快便诵之如流水。
4.2问答式。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如在教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第三小节时,可设置四个问题来帮助学生记诵:“滁人游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太守在野外以何宴请众宾?众宾欢饮又是怎样的热闹场景?太守醉态如何?”用几个简单有趣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记诵课文的积极性,又化繁为简,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便将课文记住,而且对内容理解得也更深入了。
4.3连贯式。此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教师诵出上句,学生很自然地接出下句。
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在平日的写作中尽可能多地引用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为我们的作文添彩。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无疑是作文“出彩”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高考语文;复习;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117
一、高考命题遵循《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教学当然要严格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逐项逐条熟悉和掌握《考试说明》,认真研究和领会其精神实质,把《考试说明》做为复习的依据。这无须赘述。
为了保证测试更公正、更合理,坚持考查能力为主,试题取材于课外是必然的。“高考”不再考虑直接从课文中出题所占的比例,但绝不等于扔掉课本,而是很重视“课本依据”。命题更灵活地以课外材料检查课内学习质量,所考查的知识有的在课文中学过,或间接涉及过,有课文依据。一九九四年全国高考出现了判断“令尊、令堂、令郎、令媛”几个传统礼貌称谓正确与否的题目。大多数考生找不到它们的出处,这是因为他们不熟悉课文。熟悉课文的学生会想到《守财奴》中的两段:
“小姐,令尊既不愿意把产业分开,也不愿意出卖,更不愿意因为变卖财产,有了现款而付大笔的捐税,所以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你得放弃登记。”
“哦,你得在这张文书上签个字,表示你抛弃对令堂的承继权,把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全部交给令尊管理,收入归他,光给你保留虚有权……”
两段话,五次出现这类传统礼貌用语,只要熟悉课文,谁称谓谁,具体含义是什么,都弄清楚了,解答此题难度不大。
命题的难度要求,能力要求,与课本的要求“相当”。1990年全国高考题中有“阅读文天祥《念奴娇》,完成××题”,文天祥的《念奴娇》学生没学过,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规定的基本篇目。学生背熟苏轼的《念奴娇》就不难推断出此题答案。
我们应当尽力改进课堂教学,科学有效地使用课本,在复习中充分重视课本的作用。教师对课本要讲深,讲透,讲全面。高考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关键在于课内的学习不扎实,不得法。应多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思想的深度及文字表现特点方面去发掘教材。
二、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题成了全卷的难点
教师要认真研究近几年所出的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但有一条最根本的作法必须牢牢抓住不放,即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逐渐养成精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只是一般性地、笼统要求学生仔细、认真、反复读,不行;必须指导学生具体地掌握精读的基本方法,抓住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的精读能力在训练中不断强化。因为精读乃是掌握各种阅读方法的基础。
在阅读训练中,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准确地解释词义,选择恰当的义项,对陌生的词语进行恰如其分的解释。使用工具书不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根据构成该词语的各个语素推断词义的能力。还应该使学生熟悉词语的适用范围,要理解某些特殊词语的特定含义和作用。
在阅读训练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要让学生练习抓住并突破关键词语。因为有些句子意思的表达和句中某些词语关系至为密切,抓住了关键词语,句子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确切了。有些句子要让学生结合句子表达上的特点来理解它的确切含义,或让学生通观上下文,以辨别句子含义,对含义抽象的句子可举例说明。还应该让学生具有对句子的含义进行提要式或评析式概括的能力。
不同体裁的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所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依靠逻辑思维进行写作的文章,要训练学生采用提取中心语句的方法来抓住文章的内容要点;对小说、戏剧和一部分散文,要让学生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抓住人物的特点,来概括作品的主旨;有些文章应训练学生善于借助背景材料,即作家的思想、经历和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文章的内容要点,需借助材料来表现,不能对文章中材料作出确切分析,就难以准确抓住内容要点。因此,平时要训练学生对材料进行量的分析,即明确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哪几件事例,哪些方面的情况;不同逻辑层次上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不可混为一谈,要训练学生分清材料的隶属关系,同一类属的材料,在文章中处于不同部分,也应恰当归纳;主要材料是观点的直接支撑物,而陪从材料则从反面或侧面起到对比烘托的作用。要让学生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
要训练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及作者思路,熟悉常见的层次关系,如纵向递接的关系、横向并列的关系、逆向转折的关系、阐释解说的关系、因果推论的关系、比照烘托的关系等。这样,可全面了解作者意图,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此外,运用图解法分析文章层次关系较好,因为图解过程就是使分解和综合的思考活动进一步明晰化的过程。
学生具有以上所说的“精读训练”作为现代文阅读的扎实基础,教师再注意到近几年高考试题选文多样化的特点,适当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选文精当,不拘一格,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把握各类文体的不同要求。同时,根据题型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加强解题技能的训练。突破现代文阅读这一难点是有可能见效的。
三、高考作文命题方式几乎年年不同
高考作文命题方式或采用传统的一卷一文命题方式,或给文字材料作文,或给图画材料作文,或一卷两题一大一小,或两文两体(或两种表达方式)。怎样才能使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呢?
首先,在思想方面,要使学生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健康的思想感情,一定的政治理论常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观察研究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写出思想正确,感情健康,有积极意义的文章。的基本哲学观点近些年好像不大流行了,其实还有许多现实意义,诸如“存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外因和内因”,“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坏事和好事”,“偶然和必然”等等,不仅政治课上要向学生灌输,而且作文课上也应以此武装学生头脑。使学生面对不同题目或所给的不同材料,能用正确的观点做出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分析,这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而这方面恰恰是终日忙于应考的众多学生作文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其次,切不可让学生的思想终日禁闭在备考的象牙塔里,应引导他们随时注意观察、体检、研究、分析自己所接触到的人和事,从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和社会有很多接触和联系,日常总会耳闻目睹一些社会现象,应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他们听到或见到过坚持实事求是好作风的干部,也听到或见到过某些人身上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言过其实的坏作风。教师要引导他们分析研究。他们也听到或见到过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中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与特长的强者。教师要引导他们讴歌与赞颂。他们还听到或见到过能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舍生取义”的英雄模范人物。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习与效仿。他们还听到或见到过祸国殃民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种种丑态。教师应引导他们斥责与批判。总之,要引导学生平日准备写作材料,就像为了做饭准备柴米油盐一样,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既有骨头,又有血肉的好文章。
再次,要克服偏重议论文训练,忽视记叙文训练,偏重给材料作文训练,忽视命题作文训练的错误倾向。注意“叙议并重”的试题走向,从强化实践操作角度兼顾说明文与应用文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各种文件、各种方式的写法。
四、对文言文复习做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