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5: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育管理研究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提高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指导。为此,应切实重视抓好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尤其要重视提高教师对落实《规范》的认识。在落实《规范》中将思想统一到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规范》是知与行的统一体。日常《规范》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包含人类传统和人类优良品质的复杂的道德体系,是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简化为具有明显行为标志的伦理纲要。“听腻了”,正说明我们长期停留在口头说教阶段而忽视了行为的养成,应当把“讲”的过程深化为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的过程。《规范》是知与行的统一。“知”是简单的(这里指口述或背诵而言,彻底的“知”应指真正理解其复杂的道德内涵)。“行”则困难得多,所谓“困难”主要是难在持续不断,难在养成习惯。实践告诉我们:时断时续的教育结果往往是功败垂成。
(2)落实《规范》需要全体教育者形成“合力”。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是分工不同,培养学生的大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班主任抓了行为规范,为任课教师上课创造了条件;任课教师以自己的良好习惯影响学生,并时时配合班主任抓好行为规范,又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方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使行为规范较快地影响到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认真品味“养成”二字,可以认识到,它就是连续的、一贯的,而决不是时续时断的。
(3)落实行为规范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的。落实《规范》中关于“学习方面”的准则,实际上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它对于大多数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应当在抓学习成绩的过程中落实《规范》,应从落实《规范》的实际行动中要学习成绩,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讲究养成教育的方法。养成教育的方法论,首先要求我们必须端正指导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事,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讲求养成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
(1)定时专一法。行为规范的内容广泛,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训练达到要求。可定时重点抓“一”条(专一),要求学生对照《规范》,努力改正“一”个缺点。只有目标专一,才便于强化训练,也易于见到成效。第8条规定:“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要节约水电。”在进行教育时要求学生对照这一条,进行检查。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爱护学习用品”这一具体的“点”上。如,有一学生有十几支圆珠笔,经常乱丢。集中了一条后,他主动把多余的圆珠笔放回家中,只带一支到课堂上;这时,教师给予表扬,使其他学生也受到教育,纷纷仿效。
(2)分类突破法。在落实《规范》的过程中,学生既有菜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有落实起来感到困难的答款,也有落实起来相对容易的条款。对共性的、难以落实的条款,可组织学生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或由教师把《规范》分解成具体细致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这些“行为目标”或“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实践。教师利用班会时间单独立项检查,经常给以鼓励表扬。通过检查、鼓励,提醒学生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目标”是否落到实处。
(3)自我教育法。要求每个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周记本中,每周开辟几行字的专栏,以“教师”的口气评判己一周的表现,由教师阅读这些评判,看看是否与事实吻合。应该看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是教育者、被教育者在信息传递与行为反馈活动中的协调过程,只有充分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之与教育者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被教育乾缺乏主动性,就不可能把《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日常行为。进行养成教育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便于观察和操作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生依赖性和冲动性的心理特点。
(4)说理引导的主要措施有:联系学校实际表现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开展日常行为问题讨论;找不同类型学生谈话;到校外进行调查、参观、访问等等。
[关键词]周记窗流的纽带班级管理自我比照
随着高中学生生理上、心理上的成长,接触到的新事物形式、内容的变化多端,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日趋丰富、复杂起来,本来天真幼稚的童心变得日益成熟复杂,开始不太轻易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活动在言语上表露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大多数的青春期学生(尤其是女生)会拿起手中的笔和精致的日记本,把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顺心之事,受到的委屈,甚或是同学复杂关系,师生关系,家庭问题等写进自己的日记,收藏自己的喜怒哀乐。知识的日益丰富和思想的不断成熟使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以自己的尚未成型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审视身边的人事世界。但是,高中学生还只是停留于所学的书本知识,缺少足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在看待身边的事物时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对事物的本质没有进行理智的分析,进而作出不甚科学、不甚全面的判断,甚至是错误的判断。因此学校教育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是班主任老师,因为班主任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因材施教的第一手信息。在此我认为正确地利用学生周记,并发挥周记评语的教育作用,是班主任与学生间建立起感情,沟通思想的一种良好手段。下面就本人在担任班主任及语文教学期间,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周记,并通过详尽、温馨评语来管理班级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周记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心灵的一个窗口。
布置学生的周记,我的要求是让学生像对待自己的私人日记一样,写出自己所看、所感的事和情,不讲求形式内容,对篇幅长短不作严格的规定,放下包袱,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就写什么情感,追求个性的充分舒展,性情的充分张扬。这样,班主任便可借此了解学生近期的情绪变化和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真情实感,通过翻阅周记及时发现学生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并随时通过评语和他们作情感上的沟通,开启学生心灵之门。起初不少学生对此心存顾虑,生怕班主任看后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看法或偏见,但见周记中班主任善意的批评,积极的肯定、适时的鼓励和引导式的点拨时,对班主任的信任便随之而生,心灵之窗自然向班主任敞开。比如:在我班中有位女生在一次高一的期中考试之后,心情郁闷,独来独往,郁郁寡欢,甚至茶饭不思。她在周记中写道:“自从这次测试之后,我那颗想学好知识、努力上进的心被打倒了,因为我不管多么努力,到后来却还是考得不好。这个学期以来,我每天晚上复习功课,花的时间比同班同学多几倍甚至多几十倍。可这次的成绩使我那颗热心又冷了。老师,我该怎样才能恢复我的自信心?我该怎样取得我应该取得的收获?我该怎样提高我的学习成绩?”面对这位学生的求救,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先应冷静下来,然后再找找原因。在学习生活中,本学期来你其他各方面都挺优秀,成绩不尽人意原因有多方面:比如在遵守纪律方面,你是班级同学的模范;在卫生打扫方面,你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佼佼者;在学习方面,你的学习态度在班里无人能及,只是收获与你擦肩而过……但是只要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定能不断地提高。我和同学们相信你会成功的一天。”经过这段评语的精心指导和鼓励,同学的帮助和家庭的配合,最终使这颗冷却的心重新燃起了继续拼搏的斗志。
班主任可以利用“周记”这个窗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并及时发现和排解他们心中的情感困惑,解答他们在学习生活上产生的疑问和难题,或分享他们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与欢乐。这样,一方面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抒发并得到积极的回应,排解了紧张学习的各种压力,另一方面,班主任在管理上可以因势利导,尽可能地缓解了管理中的隐性困难因素。
二、周记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
教师和学生之间原本是相互平等的朋友关系,而非古代所谓的片面的师徒关系。班主任可充分利用周记这一书面媒介,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互通感情,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亲切的学习生活氛围。
班中有位性格开朗,无话不谈的女同学,她在一次周记中这样写道:“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喜欢看老师所给的评语,包括周记、日记、作文中对我的批评与表扬等。小学时经常写日记,日记本一发下来,我就急着看老师有没有给我打上五角星,还有写了什么评语。初中,就开始写周记,同样,发下来的第一件事还是看评语……看老师批改我周记的评语经常是我的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她的评语一般较多,而我的经常只有一句话,唉,真不过瘾。”我认为,要在学生面前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对老师而言并非易事(虽然口头上常说对每位学生要一视同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包括写周记评语在内)都逃不过他们那一双双雪亮的眼睛。如果稍微处理不慎或不公正,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地位就大打折扣。因此我在她的周记评语中写道:“作文水平已不错,又何必在乎评语的多少呢;只要自己尽力,又何必在乎别人的评价。”在下周的周记中她马上写下了:“不错不错,还对偶呢。上周的评语不错,但是您的评语内容和我的看法多少有些偏差,再好好品味品味吧。嘻,小丫头不懂事,说话冒犯了……”字里行间透露出师生间其乐融融之感。
无穷乐趣,学生们也有此同感。班中有位姓刘的学生,因家庭的关系较为冷漠,父母经常吵架,这种局面造成她性格内向,同学之间交流甚少,但内心世界极为丰富,情感的矛盾也比较激烈。她常把内心的想法倾注于笔端,与我进行思想交流,她说:“每周的本子上我都会写上满满的三页,我把自己所有的不快乐、不开心之事全都告诉您,因为您不仅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最信赖的朋友。”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冯骥才语。
师生之间应注重情感交流,班主任可充分发挥周记评语的功能,沟通师生情感,并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评语去鼓励、带动学生。这种方式便于老师最深程度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通过老师的评语了解老师对他们的看法,也乐于接受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情回报老师,这使周记俨然成了学生与教师间心与心对话的桥梁。作为班主任,心中时时装着学生那一份份沉重或欢快的情感,对优等生进行正面表扬,让他们在班中树立起榜样的示范作用,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后进生则进行侧面鼓励,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通过细心观察,积极去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我想:只要人人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真情,学校将会变成师生们美好的乐园。
三、周记是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加强班级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集体教育形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等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生周记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不可轻视。由于碍于学生自己的面子和同学关系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不愿意直接向班主任反映班级状况,而乐意通过周记的形式间接地为班级集体建设和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或反映班级中新近发生的事情。作为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周记这一媒介与学生共同探讨治理班级的人性化的“政策”,充分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或建议,并鼓励他们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又起到了了解学生、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作用。比如班中的劳动委员在一次周记中向我反映:“最近几天,同学们经常买零食吃,而且有个别同学吃完后把话梅核随意地吐在地上,特别是吃泡泡糖的,吐在地上扫也扫不起来,时间久了粘在地上并且发黑,造成一块块的污迹,这严重影响了我班卫生情况。尽管我会及时制止同学们乱扔垃圾这一不文明现象,但希望班主任能让同学们不吃口香糖或泡泡糖。”他及时的反映得到了我的高度重视,随后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充分调动了他作为劳动委员的积极性,认真地和他探讨整改的措施,并且大多数地采用他所提出的方法,不出两天,这个问题便得到了全面、较为彻底的根治。同时以点带面,使得班级其他方面的卫生工作蒸蒸日上。
又如我班的班长在管理班级上有这么一种想法,他在周记中这样写道:“一个班级综合实力的强弱、学习风气的好坏并不是靠班主任或几个同学的努力就够的,而是靠全班同学为一个共同目标,并一起朝这个目标不断迈进才行的。只有大家团结,才能把本班的文化课和美术课成绩赶上去,我真希望我们班同学能做到这一点,真正提升我们美术特色班的形象。”我在评语中充分肯定了这位班长的工作思路,赞成并支持他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给他充分的班级管理权力,结果在他的影响下,班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井井有条,整个班级呈现出齐心协力、团结向上的良好局面。这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们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使整个班集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好局面。超级秘书网
四、周记是班主任在教学教育中自我比照的一面镜子。
1.明确核心目标,透彻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
如果想有效地实施创新知识管理,那么首要条件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深刻了解到底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就是把知识作为一个主要的资源,对一个群体或者组织来进行一种科学有效地管理。利用知识来提高效率,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并创造出更好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新维度。
2.与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相结合
虽然原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传统管理理念非常注重知识的积累和集中的管理。传统教育管理中的教学系统性比较强,管理严格规范;师生、生生之间有充分交流。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知识管理的创新发展,但同时也为创新积累了足够的可参考资料。而新的教育理念中更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管理方式也比较自由。正所谓有反思才会有创新,要把积累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创新中去,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方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也就是说在系统性的教学管理思路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再由老师从中加以引导。
3.建立有效知识管理的安全架构和知识管理机构
我们需要在不损害原有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优点的基础上,合理构建一个安全有效的创新知识管理结构。同时,需要发展一种创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制定一种灵活的、参与性强的、安全有效的知识管理结构,以团队合作的概念,将相关人员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知识管理机构,而一个专业的知识管理机构需要对知识进行搜集和加工,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机制,提高研究生对知识的利用率。只有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才可以更好地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并依靠这样的专业团队来指导知识管理机构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知识管理的方式方法。
二、结语
作为学校领导,不能仅仅要求教师去作贡献,而更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体现生命的价值,使教师有成就感,同时还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理解教师,爱护教师,尽力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和创造展示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满足教师被尊重感和归属感等需要。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我是学校的一笔财富,我的价值体现在对学校的贡献度上”,“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人生价值。那么,作为学校领导的你,如何让教师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呢?
一、管理行为中“权治”到“情治”的转变
以往,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通常侧重于“领导说了算”,校长“唯权至上”,无视教师的感受,工作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不仅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斥退了教师的个性,更大程度上还会摧残人、摧残精神和摧残文化,忽视教育管理的人文因素而造成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束缚甚至压抑了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因此,在这里特别强调,管理者要实行“情治”,工作由“强加”变为“委任”,通过调整管理行为,创造一个为促进教师发展服务的教学管理环境,使教师“心服”、“心乐”,让教师群体活得高兴、干得痛快、干出名堂。“情治”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教师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不仅不愿受制于物,而且无法忍受上级的遥控指挥,他们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其次,部分教师往往比学校领导更加专业,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比学校领导掌握得更多,更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再次,教师被学校委以重任的成就感需要,使他们对工作抱有更大的热情。因此,学校领导不应独揽大权,阻碍教师发挥专长,否则不仅会扼杀教师的创意和才能,而且会扼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然而,下放权利并非放任自流,也不是一切决策权都下放。按照决策内容的不同,我们将决策分为:技术决策、管理决策和战略决策。技术决策是关于工作本身的决策(如教学决策);管理决策是确保学校管理顺利运转的决策(如教育奖惩);战略决策是确定学校发展方向的决策(如学校规划)。一般来讲,技术决策下放的程度可以高一些,而管理决策和战略决策下放的程度应该低一些。
二、管理方式中的“管”到“放”的转变
教育管理理念转变后,我们认为,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对教师而言,好的教学管理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例如,不少学校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强化了组织管理职能;通过竞争上岗、绩效评估、结构工资等,强化了领导功能;通过量化评价标准,强化了对教师工作行为的监控。这一系列化管理,看似科学,学校工作程序化、标准化了,但真正达到科学化了没有呢,答案就不太满意了,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是被“管”的对象,试想,把规章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不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教的对象了?管理变成了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最为严重),这样教师疲于应付,导致做表面工作,搞形式主义,根本谈不上教师个人工作价值的体现。
这里的“放”,也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的放矢,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要根据教师的个性专长,留点工作弹性和空间,如,不应强求备课形式的划一;不必苛求课堂结构的完整等,对象有别,要求不同。由于教师具有自主性,他们不愿受制于一些刻板的工作形式,如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固定的工作场所,而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并且教师从事的是思维性的工作,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制定弹性工作制,在核心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之外,允许教师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及地点以把个人需要和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降至最小。
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手段的完善也正为弹性工作制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随时在家与学校联络,并传输信息和数据,学校领导也可借此向教师进行指导与帮助,从而避免管理失控现象发生。
三、赋予挑战性工作
与一般工作人员相比,教师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克服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要使工作富有挑战性,除了下放决策权外,还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来实现。
当教师觉得现有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战性时,学校领导就可以把他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岗位上去,例如,一位经验丰富的但已疲惫于当班主任的教师可让他试试当教研组长,这样,由工作轮换所带来的丰富的工作内容,就可以减少教师的枯燥感,使积极性得到增强。
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基本的改变,旨在向教师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它使得教师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身发展。但在实施充实工作内容过程中,应遵从下列五个原则:
1.增加工作的责任和难度;2.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3.赋予教师自;4.将有关工作业绩及时反馈给教师;5.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在教师当中,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努力晋升为学校领导;另一部分人却只想在专业上获得提升。因此,学校应该采用双重职业途径的方法,来满足不同价值观教师的需求,但必须使每个层次上的报酬都将是可比的。
四、实现无缝沟通
沟通对于学校提高教师忠诚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沟通能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管理能通过教师的业绩反馈来强化教师的积极行为,这就是强化激励作用;管理层通过教师目标完成状况的反馈来激励教师向学校目标前进,这就是目标激励作用。
其次,沟通有利于教师的情绪表达。对于教师来讲,工作群体是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满足感的主要社交场所。因此,沟通提供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情绪表达机制,并满足了教师的社交需要。同时,良好的沟通环境,还可以起到教师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补的作用。教师在沟通中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提供者,又是知识和信息的吸收者,他们彼此学习,互相提高。超级秘书网
五、关心教师,让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
关心教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却是从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我国很多出色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强调遵循的“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原则,说的就是关心教师,但在现实中,一直是说得多,做得少。
首先,学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健康状况。由于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锻炼和娱乐,因此,长期下来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威胁。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发生了变革,出现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教育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给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远程教育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通过强化教育成本管理以提升教育产出效率,不仅直接影响到远程教育机构自身的发展壮大,也与整个远程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息息相关。对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管理研究,是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远程教育经济分析、政府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远程教育机构发展决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的概念
建立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远程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相比有很多鲜明特点。如:机会均等、时空自由、交流无阻、信息多样、评价及时、互动性强的独特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并已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促进其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教育成本概念是随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的。1958年,英国研究教育经济学学者约翰。维泽在出版的《教育成本》专著中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首次提出了教育成本的概念。随着教育成本的进一步研究,与成本会计学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如何能够保证远程网络教育组织发展壮大,使整个远程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本管理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是对实际发生或支付的教育资源进行计量、分类而形成的成本概念,即以办学机构作为计量主体,确定时限,计算出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成本。它是通过对于从课程开发到实现整个远程教育运营过程中所发生或支付的教育资源耗费进行计量、分类和统计所形成的。
2我国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管理现状
在我国,1998年9月教育部批准4所大学作为网络教育首批试点高校,开始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学历教育。2000年到现在我国网络教育规模迅速扩展,68所试点院校被批准开展网络教育。随着远程教育实践的逐步深入和发展,教育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非常重视对网络教育市场的规范与管制,通过各种政策法规引导市场的发展如(1)市场准入制度,(2)教学质量监管等。同时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断得到拓展。但是,由于我国相对于国外的远程与继续教育发展相对较迟,各个继续教育学院往往以“低投入,高产出”方式来扩大招生规模来获取相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略了在成本管理带来的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其后续产生的连动效应。从目前对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管理的研究上来看,也只有极少数学者和网络学院重视。按照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的系统管理要求,其涵盖面将涉及教育产品的信息来源、市场拓展、课件资料开发、技术、人力资源、质量控制评价、教学过程管理、学习材料的分发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成本各个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无一例外都应进行严格、细致的管理,以增强远程教育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分析和研究远程与继续教育的成本管理问题,从理论上讲,可以弥补与充实远程与继续教育经济实效研究的缺失,丰富教育经济学的内容,推动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从实践中看,通过构建远程与继续教育的成本分析模型,有助于办学机构实现对教育运营成本进行经济核算,为优化决策和加强日常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促进办学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3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管理新思路
3.1结合成本管理理论,
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管理应由日常经营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是将学院继续教育发展战略与成本管理结合起来,从战略高度对成本结果与成本行为进行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进而寻求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成本管理手段。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由战略定位、价值链和成本动态分析三部分组成。其中战略定位是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创造和提高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3.2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管理导向:要“以人为本”
远程与继续教育成本管理应以“人”为中心,人的因素是决定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立足于市场来实施全面的成本避免和成本控制,。一方面、从市场经济出发,更多关注他的用户即学生的需求,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毕业生率降低退学率。另一方面充从管理者出发分挖掘管理人员的潜力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忽视人本理念的成本管理在实践中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也难以适应需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现有的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远程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及教育服务经验,开展教学咨询、学术交流和引进课程等方面与人有关的固定成本的降低,在规模效应的带动下这方面的成本将会大幅度减少。
3.3由传统“成本节约”观向成本效益观转变
我们说远程继续教育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是为了尽快实现由传统的“成本节约”观念向现代成本效益观念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发展远程与继续教育的今天,远程教育管理更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教育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尽可能完善的教育服务,力求使远程教育事业获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远程网络教育运营过程中,一切成本管理活动都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办学实体获取最大的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
3.4树立系统的成本管理理念
按照远程教育成本的系统管理要求,其管理的涵盖面将涉及到教育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市场拓展成本、课程资料开发成本、技术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控制评价成本、教学过程管理成本、学习材料的发送以及学习支持服务成本等各个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无一例外,都应进行严格、细致的管理,以增强远程网络教育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如此,方能使学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在远程网络教育产品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分析,就是一种技术与经济、学术与商业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手段。
3.5建立成本管理体系,保证成本控制
在远程网络教育实体内,要真正实行全面、科学的成本管理,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方能确保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要建立准确的信息渠道,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要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完善成本核算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简.传统成本管理面临的挑战—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
[2]茂华,市场经济的成本控制新理念,财会月刊,2002,02.
[3]周佩.成本管理的新思维,统计与决策,2005.10.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教育批判教育实践多维综合
中国分类号:C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60(2003)02-0002-09
值新世纪之际,反思教育理论,洞见教育理论研究的明天,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每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思考着教育理论的未来形态及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对世纪的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会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它应该关注什么?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下文展示的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
一、走向教育理论自身的批判
着眼于批判,于理论自身的反思与评判中增强理论研究的自我意识和活力。
(一)批判之必要
人们常说,中国正处于一种社会转型期。所谓转型,也就是从传统社会转变到现代社会。既然转型意味着对传统社会路向的偏离,那么在整个转型的过程中,就应该一刻也不放松对旧有传统的批判。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就是文化更新的过程,传统的文化心理、思维定势、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倘若得不到改造,转型的过程便永远不会完成,现代社会也永远不会到来。教育理论研究也是如此。如果不能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正视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弊端,那么,教育理论自身就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自身也就少了一份更新的基础,少了重新建构的可能性。
从理论的一般发展逻辑上看,批判也是理论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没有德国古典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倡导的批判精神,哲学本身的发展就会大受制约。这里说的批判精神,就是对过去各个范畴重新衡量和估价,也就是对那些未经追究的范畴进行考核,探讨这些范畴在什么限度内具有价值与效用。批判是不接受未经考察的前提的,它具有反对盲从、反对迷信、提倡独立思考的意义。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学者开启了批判精神的先河,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权威是宗教、自然观、社会还是国家制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这种批判精神给予理论研究以很大影响,催生着新理论的萌生。
教育理论研究少批判之风,少反思之风,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它既没有文学的唇枪舌剑,也没有哲学的究根追底;既没有科学的反求诸己,也没有文化学、社会学的自我批判。它常常是以一种波澜不惊、四平八稳的形态向前运行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是根本性的,那就是教育自身往往倾向于构成一种保守、封闭的体系,作为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研究者,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这种保守、封闭的罗网,而无开放的胸怀,也就少自身的深刻反思与探究,拒斥彻底的批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批判对理论的研究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一是监督,通过透视教育理论研究的运行情况,提示着理论研究依循原有预定的路向前进,使理论发挥其自身应有的功能;二是规范,及时捕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研究过程、研究方式甚至理论成果的表达形式规范化;三是引导,通过对理论研究的评析,辨识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及形态,使研究适时转型、变化;四是重构,“不破不立”,批判所担负的并不仅仅是解构的功能,而且也承担着重新去“结构”的角色,正是在批判之中,理论的新形态得以生成。教育理论研究中少了批判,多了“共鸣”;少了彼此间的对立,多了一团和气和自说自话,其后果是许多研究陷于低水平的重复,理论上一片沉寂,缺少新的生长点,同时研究缺少应有的规范。
(二)批判之含义
这里我们要认识到批判绝不仅限于否定、批评,它是与分析、评判、甄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批判既有反思的意味,也有建构的功用。理论在着眼于自身批判的同时,也正是于深刻的自我反思中寻求着建构的路径。就此而言,批判至少意味着下列几个方面:
批判意味着距离:对这样的距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从批判的立场上来看,批判总意味着与批判对象的不一致,如果两者完全趋同了,也就没有了批判存留的必要与可能;第二,从批判所处的角度来看,批判总意味着中立与客观,站在一定的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被批判对象,角色的任意调整,都有可能使批判的立场颠倒或转换。正是由于这种距离,使得批判显得冷峻与不尽“人情”。就拿教育政策的批判来说,它几乎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领域,在这种批判中,教育研究者既要看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研究之间存在的张力。这种张力既体现了研究者自身的独立性,也体现了教育理论研究的独到价值。换句话说,教育理论研究之所以对教育政策、决策有所助益,正是在于你首先是一个研究者,你的立场、观点、角度是与决策者不同的,你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儿。没有认识到这点,你的研究也就在决策者心目中失去了光彩。
批判意味着究本溯源:批判不是在表面上看问题,不是认同和首肯所呈现的种种结论,而是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做前提上的探寻与思索,分析其前提存在的合理性及依据的确当性。它常常表现出一种穷追不舍的态度与精神,有一种“吹尽黄沙”的执着。正是这种追本溯源,使得研究更具理性,认识日趋合理。
批判意味着重新衡量和估价:批判常是与对历史的反思、对既有事物的重新甄别和评判结合在一起的。它对那些既定的标准进行再审视,为事物的分析提供新的坐标与标尺;为历史的演进进行“盘点”,对历史作出重新的梳理与评定。正是这种重新衡量和估价,使得批判常常与重新的建构结合在一起。正所谓“不破不立”。
批判意味着独立:批判应该有一种不强人从己,也不强己从人的洒脱,它以“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为特征,不盲从,不轻信。以批判为己任的研究者,有时嬉笑怒骂,有时坦诚直言,表现得特立独行。正是这种独立,使得教育理论研究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注意到自身的运行与发展。
批判意味着质疑和否定:批判既然总是与分析、评判、批评等结盟,也就常表现出对既有结论和认识的质疑与否定。质询某一认识是否合理,重新审视某一结论是否正确,这些最终达成的往往是否定。好在正如霍葆奎教授所言的:“只有一种观点的学术,是窒息了的学术;没有争论的学术,是死亡了的学术。”正是这种质疑和否定,才使得理论繁荣,认识日益趋向于真理。
(三)批判之指向
教育理论研究的批判可以指向许多方面,大凡其中诸多事物,如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研究群体,都可以置于批判的视野中加以审视和打量。这里着重分析对研究前提、概念与命题的批判。之所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批判,是由教育理论前提的不确定性、概念的歧义性和命题逻辑证明的非终极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在教育学的每一具体理论中,都有其确定的理论前提,但每一前提不仅是解释某种理论的出发点,而且本身也是需要解释的。理论的层次是无限的,不存在确定不变的终极前提。任何理论前提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总是依靠某一或某些条件而存在的,因而需要寻根究底的考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育理论与其前提的关系有着两重性:一方面前提是理论本身的一部分,是理论各环节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前提又不完全在教育理论之中;因此,对教育理论前提的批判反思,不能完全在教育学自身内部进行,否则就变成了用教育学自身理论说明前提,即用此前提说明此前提,用此推论说明此推论的循环论证。而就教育学中存在的若干概念、术语来讲,无一没有歧义。因为概念总是从教育实际经验中得出的,在实践领域甚至是理论领域,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操作情景来界定概念,选择概念某一方面的含义。这种以多样性为前提所进行的选择,就造成了教育上的概念、术语的多样的可能性。①此外,以概念为基础的命题的逻辑说明,也不存在同一的、终极的层次。在每一命题的逻辑论证中,每一说明层次当中都含有一个自身尚待说明的问题。教育理论自身的这些特征,要求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向理论的根本点发问,在宏观的理论背景下对它进行哲学层次上的批判反思。
对教育理论中的理论前提、概念术语、命题所作的反思,是在四个依次展开的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对规范性的批判反思;二是对合规则性的批判反思;三是对真实性、可行性或者说合理性的批判反思;四是对有效性的批判反思。
第一种反思是考察、追究概念、术语、命题等“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是与不是”以及“针对什么或相对什么而言”等等,也就是要追究、考察规范和标准。
第二种反思是在确定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判定它们是否合乎逻辑等方面的规则。合乎规则的思维,是产生和形成正确命题、概念的条件之一。对于判定理论观念来说,合规则性是从形式上进行的判定,或者说只是形式上的要求。只有这些尚且不够,因为符合规则的思维也只是一种可能的思维,其真实性、可行性即合理性还需要从事实方面去追究。这就需要第三种反思──考察分析它在实践上真实程度如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真的这样;它是否可行,可行与不可行的条件和根据怎么样。由于“真实”就是能被实际从事的相应活动所实际地把握,“可行”就是能成为实际进行的活动,因此,真实性是可行性的前提,可行性是真实性的验证。
第四种对有效性的反思,就是考察、追究其“作用”、“影响”、“价值”或“意义”,分析其预期效果、潜在意义,质询如果这种思想观念成立且可行,意味着什么,会引起什么后果,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一般来说,对于教育学中的任何命题、概念等,都可以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例如,对“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这一命题,就可以首先弄清什么是“经验”,什么是“学校情境”等;把“课程”归属于“经验”在逻辑上是否相悖;这种课程界说在实际中能否把握,运用它可否分析学校中的有关现象;它与教育学中其它相关概念关系如何;它在整个教育理论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及意义等。
应该指出,在批判中既要反思旧的观念和做法,对研究传统进行梳理,同样也需要甄别新的认识和行为。新的并不见得是对的、好的,旧的也并不意味着就是落后的、不好的。任何一种新思想、新潮流,不论是好是坏,在尚未深入研究前,不少人就一窝蜂地赶时髦。推其学理上的原因,主要就是庸俗的进化观给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受其支配的“新”与“旧”的观念,总是觉得“新的总比旧的好”,“越彻底越好”这样一来,谈论旧的就被视为保守,批评新的就被视为顽固。
二、走向丰富的教育实践
着眼于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于理论与实践的两相融合中寻求教育理论的生长点。
(一)理论需要借助于实践才能得到发展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界一直论争不下的一个命题。理论与实践的对立是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例如,理论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理性,而实践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感性。理性与感性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深入本质,后者则囿于现象世界,囿于直观世界。任何事物、任何实践活动都有其具体的表现形态或形式,它们与事物内在的本质并不是等同的,马克思也曾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但理论毕竟需要直面实践,在实践中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归根结底是来于实践,又归根结底是要指导实践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理论是需要以实践为土壤的,正如迪尔登在《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中所讲的:“教育理论是一种独特努力的产物,这种努力是要去获得教育实践的理智而深沉的理解;这种理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既有课程的,也有制度的;既有经验的,也有评价的。但是实践并不一定借助于理论来进行。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指出,从历史的观点看,实践先于理论;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很多没有理论体系指导的理智的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实践视野的重要
教育学从根本上讲,是应用的学问。
理论有两种基本的指向,一是解释或预测,二是规定或建议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与这两种指向相对应,可以将理论分成解释理论和实用(应用)理论。解释理论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实用理论则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也就是说,实用理论是关于如何进行改进的建议或规定,其主要功能在于指导实践。从教育理论的功能来看,教育理论主要在于指导教育实践,在于对教育实践提出处方或建议,因而主要归属为实用理论。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排除教育理论中有解释理论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主要是从其他学科引进的,是给定的。比如说,在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中,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引进的。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论,则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和建议人们怎么做。
(三)教育理论总体上是落后于教育实践的
表现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对教育实践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实践工作者大多是借助于自身的经验而不是理论来观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形成自身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参照体系。迄今为止,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学校教育活动等缺乏基本的了解,更缺乏深入的探究与说明,以至于支配教师实践行为的不是理论,而是积习已久的教育上的惯。
第二,不能对教育实践的发展作出预测与评判。描述、解释、评判、预测,是任何一种理论对相应的实践行为应该发挥的四种作用,也是理论功能的有效体现方式。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状况来看,教育理论由于自身解释功能的降低以及对实践行为的“规避”,使得
自身无法对实践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对实践的评判也常常显得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第三,用超乎教育现象的理想化认识来指导实践。由于这种理想是在摆脱对教育现实的真切感受的状态下提出的,因而指导意义有限。这样还会产生的一个副产品是,久而久之,实践界会对理论生厌,说不定哪天还会“揭竿而起”。教育学不是玄学,不是闭门造车的学问,这点是每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应该记取的。
第四,用简单化了的推论来认识、界定复杂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为,在它的内部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它的外部所形成的方方面面彼此羁绊的联系,是简单的眼光所无法打量与把握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对教育内部的复杂系统知之甚少,研究者大多是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推论和演绎在认识着教育,为实践工作者提供着这样或那样的学问。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隔绝已久的理论与实践的壁垒。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体现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话语方式,因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应该以“对话”作为沟通性前提方式。对话的目的是增进两个群体的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结成研究共同体,共同面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形形问题。
(四)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形成多样化的理论形态
虽然有人指出:“什么样的理论能够向教育实践提供最多的帮助,这是一个真问题;而教育理论是否能够提供帮助,这只是个假问题。”但是,的确存在着一些对实践缺乏效用、缺乏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而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相对说来得当的选择,就是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
其一,把握实践问题,分析实践问题。实践是活生生地存在着的,它的生机活力和多样态的存在方式,使得它与抽象的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如果理论是停滞不前的,缺乏自我更新的机制与活力的,那么,
它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无法适应实践的挑战与要求。理论的抽象与一般意义,不应成为远离实践的借口,只有在分析实践中存在的多种多样问题的过程中,理论才能“活化”,从静态的语言表述转化为动态的生成。
其二,转变研究方式,实施“田野作业”。时下教育理论研究有一种趋向,那就是尚清谈,尚书斋式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无疑有着一定的效用,能够在理论形态和思维深处澄清一些问题,但是,若大多数理论工作者均以此为业,以此为乐,终其一生都是在与书本打交道,那么,研究的结论要指向实践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解决实践问题就成了一句空话。“到现场去”,感受现场,体验课堂,体会学校的实际生活,通过定性的或定量的研究方法,汇总、提升实践形态中的各种资料,大概才不至于使理论工作者一味地陷于“无现场”的玄思状态。
其三,解构研究话语,形成新话语方式。许多理论工作者不愿深入课堂,深入学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他们看来,实践工作者不理解他们的理论,“层次”太低。这种想法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分析,也许就会得出另外一个不同的结论:理论工作者尚没有找到一个与实践工作者对话的机制,他们是使用一种与实践工作者不同的话语方式在交流与活动着,从而在某些情况下,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沟通就成了“鸡同鸭讲”、自说自话的游戏。实际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在其职业生活中,由于成长经历以及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沟通与对话是教育自身发展所必需的途径。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角度讲,以批判的姿态分析自身的观念、偏见、行为以及话语方式,是理论研究本身应有的使命与责任。
其四,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构成研究共同体。直面实践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如理论工作者将自身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验证自身的理论;如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一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共同合作去解决问题。无论何种方式,理论工作者都应以一种合作者而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指导者的角色出现,他应注意倾听中小学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与他们共同分析所面临的困境,寻找解决困境的方式与方法。这种研究共同体不仅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提供着一些新的信息和经历,而且为他们提供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实践问题在得到解释、解决,理论问题在得到生成、提升。
卡尔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中谈到:“显然,教育实践并不是能够按一种完全无思维的或机械的方式完成的机器人式的行为。相反,教育实践是一种有意识地作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活动常常只能根据缄默的、最多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阐述的思维图式来理解,实践者用这种思维图式来认识他们的经验。……从事教育实践总是必须先有一种理论图式,这种理论图式同时又是构成这种实践的要素和理解其他人的教育实践的手段。”实践的丰富多样性,同样需要理论的丰富多样。我们期待着这种理论多样性的到来!
三、走向多维度的综合
着眼于综合,于分析的基础上探寻综合这一教育理论发展的机制。
(一)综合是教育的总体特征
任何一个现象或事物,都有其不同的活动方式和特性,也正是由于这些千姿百态的活动方式和特性的存在,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除了具备一般的社会活动的特征之外,还有着自身的一些独到的表现样式,构成自身独特的特征。
其一,教育是一种多维度的活动。从时间维度来讲,它是在过去、现在、未来这样三个时间点上构建一个连续体,试图让过去在今天能够得以延续,让今天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础,让未来有过去和今天的烙印;从空间维度来讲,它是在社区、国家、世界这样三个范围大小不一的空间上构建一座桥梁,试图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身的位置,认识到三者间的有机构成等;从个人成长发展来看,横向上涉及人生活空间、生存方式和生活形态的各个方面,纵向上与人的成长发展史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其二,教育是一种多种因素构成的结构性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涉及的因素众多,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等无不在其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它们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于教育活动中,而是常常构成这样或那样的结构性联系,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联结方式。因而,单因素地看待问题,分析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常常会失却它的整体性,从而使得对其的分析处于一种“失真”的境地。
其三,教育是一种富有情境化、个性化色彩的活动。教育与其他活动方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教育自身的情境化。它几乎没有一个恒定的表现方式,在此时此地适用的行为,在彼时彼地就不见得适用;事先精心策划的行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见得能够“畅通无阻”。对这样一种活动的分析与研究,需要从具体的情境出发,着眼于特殊的场景,从整体上进行探讨。
其四,教育是一种动态发展、生成的活动。它在变化中逐渐生成,需要根据教育演进历程加以调整,是以事物间的不断转化为典型体现方式的,“这里不仅有形态的、结构的转化,而且有物质与精神间、不同主体间、实践阶段与水平间、人所在的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社会与个体间等多方面、多形态、多时态、多事态、多主体的多重多次转化。”
凡此种种,都显示出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对这样一个事物,不能沿着把局部要素从整体中孤立出来,研究其性质,再把它们“相加”,得出对整体的认识这样的道路前进。对复杂的事物,不能通过将其还原为简单事物的方法来认识,而是应该研究复杂事物本身,在整体的关联中认识教育。
(二)综合的种类
综合的种类多种多样,这里仅从实践与理论形态的典型体现样式──学科的角度加以粗略地介绍和分析。
1.实践样式的综合。
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形形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做法。对这些模式与做法,教育理论界长期的态度是或不理不睬,或冷嘲热讽,极少投入理论热情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探讨。这样一来,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行为,就处于一种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状态;没有了理论工作者的分析与探讨,这些行为常常显得表面与感性,不能很好地提升出来,成为一种“有根有据”的东西。大概也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在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个怪诞的现象:一方面是实践中一些新样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较大的市场,深深影响着广大教师的实践行为;另一方面是这些样式没有理论舞台,甚至在理论工作者看来是一种不值得分析与探讨的行为。实践中的“热火朝天”与理论界的“隔岸观火”形成鲜明的对比。
的确,就实践本身来说,势必会出现一些新的表现样式,尤其在社会变革、教育转型的今天。但是,由于实践工作者自身的局限,这些样式难免会流于感性与直观,借助于感性的、缺少理论支撑的手段来传播。如果理论工作者能够与实践工作者结成研究共同体,两者以一种互补的姿态进行对话与交往,提升出来的经验与做法或许会更具说服力与实践意义。布鲁纳并不是一个实践工作者,但他对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理科教学中的发现学习进行的概括,使得发现学习摆脱了一般的现象层面,成为一个为世界范围教育工作者共享的行为样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前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等无一不是如此。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很少有纯粹的实践工作者行为为后人所采纳。
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需要理论工作者的综合,实践工作者因视野所限不能去做的事情,恰恰给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形形的模式与做法,也需要综合评判。
2.学科间的综合。
我国的教育学大体走过了大教育学──分化的教育学──大教育学──分化的教育学这样一个历程,也就是从刚传人的大教育学形态,到20年代以后教育学一分为多;从1949年重新采用教育学形态,再到70年代末以后大教育学瓦解,成为众多不同的形态。时至今日,教育理论的分化已为既定事实,先前的教育理论已分化为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几十门不同的学科。这正如日本《教育大事典》中有关“教育学”的条目所讲的:“现在有关教育学的研究已分得很细,所以进行笼统的教育学研究的学者已经很少。如果说到某人在进行教育学的研究,就必须问一问他是在研究教育学的哪个专业领域或哪个更加细小的分支。但……非常专门化了的研究恐怕也要犯视野狭小的毛病。为此,有必要对教育学的专业分化有个整体观,对诸多专业领域作综合治理。”教育理论的这种分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理论分化了,先前的一些整体性的研究内容被各个分支学科“蚕食”了,这是不是如同剥笋一样,剥到最后,教育学自身也不存在了呢?并非如此。任何一门科学,其发展既离不开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在思维中把事物加以分解,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体。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方法中不可分割的环节,两者是统一在一起的。对此。恩格斯曾有这样的论述:分析与综合“是必然地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并未能与分支学科的发展同步,未能及时汇综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进一步抽象,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范畴与命题,或为已有的范畴与命题提供新的依据,这恐怕也是众多的教育学书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根源所在。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而是反映出一些教育学研究者把教育学这门学科看得太简单了,他们从功利的目的出发剪贴教育学,不仅无益于教育学的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为教育学掘墓。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综合是必要的,没有了综合,作为教育学基础学科的教育学就不存在,分支学科的发展各自提出自己的研究规范和概念体系,也就失去了分支学科间相互对话、吸取的根基,这些学科也就不成其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了。其次我们还应认识到,综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付出的辛劳甚至要较分析为多,因为它要求研究者在占有众多分支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抽象出共同性、普遍性的东西来。没有对分支学科的熟话以及分支学科间联系的洞察,综合就难以进行。
在这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综合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式,它要求教育理论工作者至少要具备这样一些本领:第一,对教育自身要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第二,注意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不要漠视其他学科的成果;第三,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做到学科领域间的融汇贯通。对学科间的汇总,非不能也,是难为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理论研究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它比其他学科领域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更高。
在21世纪,可以预期,中国教育理论研究除了上述发展走向外,还会存在其他走向,如走向教育自身独有的领域,即教育理论研究不在教育的兜圈子,直指教育自身的问题;不停留在“抄”与“搬”的水平上,构建起自身的理论体系;不附庸于社会意识形态,走向理论的自立等。这里限于篇幅,恕不—一介绍。重新审视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在正确把握发展走向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实践,相信会使中国教育理论日益成熟并走向真正的繁荣!
注释:
①[美]爱因斯坦著,许基民译。在谈到概念的确定时,爱因斯坦曾指出:“一切概念;甚至那些最接近经验的概念,从逻辑观点来看,完全和因果性概念一样,都是一些自由选择的约定。”爱因斯坦文集[M].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②人类学提出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有助于加强我们对研究传统的认识。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大体相当于“五四”时期所说的贵族文化,这多半是经由思想家或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英文为refinedculture。与此相对应的所谓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大体相当于“五四”时期所说的平民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也可称之为高文化与低文化(hingandlowculture),接近于我们所说的雅文化和俗文化,或者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这两种传统运行轨迹不同,表现样式不同,实际的内涵也有着不小的差距。一般说来,大传统常常是以小传统为媒介传播到民间的,因此,它就不可能完全保留其本来面目,而是经过了民间的筛选和转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取舍,也有引申、修订、加工甚至再创造。反思大传统,甄别小传统,探讨大小传统如何转化、运作、相互关联,也应成为批判的主要内容。
③具体内容可参见: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理论的反思[N].上海:教育发展研究,1999(10)。
参考文献
[1][德]霍埃著,兰金仁译,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英]迪尔登著,唐莹等译,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沈剑平,论教育理论的结构,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英]迪尔登著,唐莹等译,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翟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英]卡尔著,郭元祥等译,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模块化活动化互动化教学法旅游管理
一、构建同伴探索导向的Ms
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的实践中,过程模式理论和学习情境理论是指导创新行动的理论基础。过程模式重视开放的、非正式化的学习环境,强调教育的方式(manner)而非教育的内容(matter),强调学生如何学习而非教师如何教。情境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活动。
旅游管理教学主要立足于三个理念:第一,旅游管理学科的本质特性;第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第三,国际化竞争性人才的成长规律。我们在进行旅游管理教学法的创新过程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改变只使用一本教科书的习惯做法,选用了在国内比较权威的5本教科书、6份报刊、3个网站作为教材的主要资源,形成了开放式的属于自己的、更新更合理的知识体系;二是改变只由教师照本宣科的课堂讲授方式,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系列教学活动主题,由学生小组主持主题教学活动,形成了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模式;三是改变只使用黑板和粉笔的简单传媒手段,以教学过程为线索合理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保证了教学技术的先进性和教学手段的实用性;四是改变只由一张试卷评判教学质量的僵化做法,采用主题活动占40%、实践学习占30%、课程测评占30%的三维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结构化方法),保证了教学质量评价的适应性、多样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主要形成了以教学内容模块化为基础、教学过程活动化为主体、师生关系互动化为媒介、教学质量结构化评价(Makeup)为导向的Ms框架性教学法。
我们在旅游管理教学创新进程中构建的模块化(Module)、活动化(Movement)、互动化(Mutualism)和结构化(Makeup)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系统化思想的教学框架体系。”模块化“是指将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工作核心,充分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选择权,通过整合优化对本科旅游管理课程进行模块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功能,实行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活动化“是指将学习进程的运行作为关键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竞争力,通过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和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对本科旅游管理教学过程进行活动化,主旨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互动化“是指将师生关系的改进作为重要保证,在师生双边关系问题上实现开放性的互动化,促进师生在共同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尊重、支持和激励,从而保障师生的共同成长。“结构化”是指采取多元化的途径和方式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进行评价,主要是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旅游学科建设的学术需要、高校教育改革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个体需要为标准。
二、实现旅游管理教学法的系统目标
旅游管理Ms教学法是为了充分利用学院课程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现实课堂教学环境和虚拟的真实案例学习环境,全面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人格魅力和多样化的创新能力。
直接目标:通过实施Ms教学法,使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基础旅游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经营战略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思想和方法有框架性认识,初步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的个性化素质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多样化创新能力。
中介目标:按照本科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保持学科体系的合理性和教学技术的先进性,真正体现“以旅游学为本,以经济学为纲,以管理学为用”的旅游管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旅游管理教学法的一体化设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和可选择的教学资源,创造一个互动化学习的良好环境。
终极目标:突破以教学目标为焦点、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通道的封闭式传统教学模式,开发以教学过程为焦点,以价值活动为核心、以师生互动探索为通道的开放式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个性化高素质和多样化创造性的旅游管理人才,提升学院国际化的可持续竞争力。
三、创新旅游管理教学法的路径选择
1.教学过程坚持学生导向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面对技术现代化、经济国际化、竞争战略化、人才综合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必须重视基础、鼓励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从体制到内容将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具有前瞻性。这就决定高校旅游管理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教育的内容,而是教育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实现全程化的学生,充分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Ms教学法是通过学生主张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课程教材,师生共同确定教学活动主题、制作多媒体教案和组织教学过程,学生主题活动小组主导教学活动进程,学生评价教学效果,教师自始至终担任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等途径来体现学生中心原则的。
2.教学设计体现操作弹性
我们看到,当达国家的高校旅游管理教育是以旅游业的现有成果、经典着作的教学为根基,以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学科建设需要、学生学习与就业需要、人才市场竞争需要为导向,形成了旅游学专业教学、旅游学与相关学科混合教学、旅游业实践教学的旅游管理教育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Ms教学法根据本科生的学年周期,把旅游管理教学设计为三个层面:一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修养课程。二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课程,三是培养精英式专家的技能课程;这三个层面的教学分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个阶段是一年级多元化学科的基础性混合教学,第二个阶段是二至三年级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我们学院实行一学年三学期制,在正常的春、秋学期之间设有6月中旬~9月中旬的暑期社会实践学期)的综合性专业教学,第三个阶段是四年级以毕业学位论文为线索的框架性个人研究教学。三个层面与三个阶段不仅互相交叉渗透,而且灵活可变,从而构成了具有旅游学院专业特色的旅游管理教学过程操作体系。
3.教学资源实现平台共享
1998年教育部重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旅游管理教育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资源来保障教学活动的推进与深化。旅游管理Ms教学法主要注重了四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是学院拥有的专业教师队伍、图书资料中心、多媒体课室和旅游星级饭店等内部资源;二是学院所在中国主题公园之都——深圳华侨城的主题公园、星级饭店和旅行社,以及深圳市相对集中的旅游企业资源;三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的信息资源;四是学院与世界旅游组织教育机构、发达国家旅游高校、国际性旅游学术组织的广泛联系的国际化资源。从而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体系:一是通过优化学院内部资源,构建了“以校为本”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二是通过整合旅游企业资源,建立多样化教学实践基地,构建了“前店后校”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三是通过配置网络信息资源,构建了“虚拟现实”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四是通过国际旅游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了“国际接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这种多元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体系,为旅游管理Ms教学法的开放性、兼容性、国际性和时代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师生关系注重协调互动创新
教育要求师生关系民主化、教育主体个性化、课程设置综合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评价方法科学化。旅游管理Ms教学法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基本探索,这种探索必然要反映创新教育的要求,所以这种探索必须将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放在第一位。旅游管理教学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边关系,这种多边关系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有这个关系民主化了,才能有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民主化。大学生具有比较成熟的认知能力、价值评价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在尊重、保护和关爱学生的行动中,通过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创造一种平等、开放、合作的民主化教学氛围,提升教学过程的人文价值,才能培养出个性化高素质和多样化创造性的旅游管理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参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旅游管理Ms教学法就是基于这种理念而逐步成熟起来的,在实施别强调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互动过程。
5.教学质量建立保证体系
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讲,产品质量标准不能低于用户的需要,也不宜超过用户的需要,因为随着质量的提高,产品成本就会提高并影响价格,因此应在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求得平衡。同样,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也存在成本与效益的问题,这里体现为旅游管理Ms教学法的适应性、效益性和发展性。实行教学质量保证,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旅游管理Ms教学法赢得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研究高校旅游管理教育质量的四类标准: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学科建设需要、学生学习与就业需要、人才市场竞争需要,提出了旅游管理Ms教学法质量保证的四个体系:一是教学活动方案的策划体系;二是教学活动过程的执行体系(过程性控制);三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后勤体系(管理与服务体系);四是教学质量控制的督导体系(自我评估、专家评估、社会评估的三个层次)。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旅游管理3M教学法的积极意义和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汪霞: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外国教育研究,2003,30(4):60~64
[2]姚海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教育研究,2003,2:60~63
[3]董观志:知识经济时代旅游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旅游学刊,1998年12月,旅游教育专刊:18~21
[4]张勤: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03,18:40~41
《母语教材研究》是专门研究母语教材的系列书。共十卷,五百万言,洋洋大观,探讨了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语文教育及课程教材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母语课程教材的情况,称得上煌煌巨著。该书主要编者洪宗礼老师,一个在一线任教的中学教师,联手上百位有建树的语文专家,历经十多年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完成了这样一部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重大突破的著作。实在令人敬佩。
这是一套奠基之作,为语文课程与教材的研究打基础,为当前正在推行的语文课改打基础。课改的大方向正确,成绩显著,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面临不少问题与困扰,需要认真总结。这些总结不应停留于一般的经验描述,也不止是向上的汇报,应当有一些专门的研究,能把课改问题提升到教育科学的层面,前提就要有开阔的视野和清醒的理论参照。当前课改的实践经验以及所需解决的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和生长点,也是研究的“归宿”:我们的研究终究还要解决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推进学科的发展。目前有两样基础性的工作必不可少:一是弄清“家底”。百年来尤其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的历史经验,就是“家底”。尽管人们对语文教学状况有这样那样不满。甚至有些愤激,但无可否认,以往的语文教学还是成绩巨大,经验丰富。当我们进入研究,就必须对此保持一种温情与敬意,当然还要加上分析的态度,守正创新,把以往语文教学好的东西继承下来,绝不能搞虚无主义,一切推倒重来。其二,就是放开眼界,广为借鉴外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特别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是照搬理论,而是结合国情,让异域文术新宗。真能落地生根,为我所用。应当说,如何结合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来清理“家底”,借鉴域外理论,这样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母语教材研究》在这节骨眼上出版,如同及时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该书共十卷,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回顾总结我国由清末至今语文课程与教材的历史经验,梳理语文课程教材演进的线索,比较精彩的是其中对代表性教材的评价。编者从搜集到的数百套教科书中遴选出有代表性164篇课文,深入探究其选文(或自编自撰、特约撰文)的思路和原则,讨论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基本规律,总结成败得失,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科学编制教科书提出一些建议。这也是前面所说清理“家底”的工作。心中有数,才不致于妄自菲薄,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仍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第二部分是翻译介绍国外母语课程标准和教材情况,材料丰富,博取约说。例如。外国的母语教学课程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其理念和侧重点各有哪些不同,教材编制、审定和使用有哪些规定等等。都有精到的叙述。这对于当前新课标的修订以及教科书编写,无疑都会大有增益。
书的第三部分力图从前两部分资料评述中超越出来,进行中外比较,包括语文教材编制基本问题研究。中外语文教材模式比较,等等。这些研究往往扣紧当前课改所面临的某些问题,反思中求突破,借鉴中求创新,洞烛幽隐,多有辨证,新见叠出。这套书非常实用,是概观性、资料性的工具书。研究者、语文工作者和老师可以顺藤摸瓜,从中获取许多语文教学研究的信息资源;又是很有问题意识、非常切合实际的一部专著,预料对当前的语文课改能起到大的推进作用。
我们一直都在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事实却并不那么乐观。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与青少年相关的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方向。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却呈上升趋势,并由单一性、松散性、突发性、偶然性向纠合性、紧密性、智力性、反复交叉感染等新的特征转化,已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牵动着千家万户。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更不要说青少年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行为更是多不可数。可见,其违法犯罪的极度严重性己经到了让我们不得不去重视,不得不采取多方而有效的措施去预防和解决的地步,它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给社会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间接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
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纠其根本不外乎三个方面:家庭、学校教育及社会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本文着重从家庭及学校教育的缺陷以及社会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造成的影响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关键词]:家庭学校教育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和解决
随着社会日新月益的快速发展,与青少年相关的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却呈上升趋势,并由单一性、松散性、突发性、偶然性向纠合性、紧密性、智力性、反复交叉感染等新的特征转化,已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牵动着千家万户,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我认为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一、法理界定“青少年违法犯罪”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青少年犯罪是否就是青年犯罪和少年犯罪的合称呢?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条上,对犯罪主体的界定中,只有未成年人之说。少年是未成年人,这是很明显的。而“青年”就不一定都是未成年人,从年龄的划分来看,大部分青年的年龄段都处于成年人的年龄段里。而成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在所承担的法律后果上是有显著区别的。我国现行《刑法》第十三条指出了法律意义上“犯罪”的含义:一切危害国家、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有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青少年犯罪和非青少年犯罪在表现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犯罪的内容上是不同的。第一,犯罪主体不同。第二,处罚所坚持的原则不同,《刑法》规定对一般犯罪坚持“惩罚、打击”的原则,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娇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对青少年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从生活实际和具体的工作中,结合《刑法》精神,青少年犯罪应该是:第一,绝对无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不满14周岁的人对所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第二,相对有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几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从宽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实施了犯罪且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这一阶段的人犯罪,通常又称之为未成年人犯罪。18周岁以上的人犯罪,都称为成年人犯罪。
二、具体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从家庭教育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结合社会学我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只传授知识,同时它还传授生活知识和灌输道德观念,并且指导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等。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不论在哪一阶段,家庭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在家庭中,我们索取温暖、享受物质消费,而家庭在给予我们许多物质享受和亲情温暖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心理态度、人性人格的发展、情感发泄、爱情观等。家庭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对我们来说,是生活和休息的港湾。同样的,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教导和关爱,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一则广告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位年轻的妈妈在给自己的母亲洗完脚后,发现自己的儿子也为自己准备了洗脚水。那一双稚嫩的小手和纯真的笑脸给予父母的不仅仅是感动,更让我们了解了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多么的重要。父母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时期的他们就如同白纸一张,父母就是执笔的人,画什么是什么,时时刻刻都在起着浅移默化的作用。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内容的不断改善,现代家庭在经受各种诱惑的同时,也逐渐在发生变异。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各种心理“畸形”的孩子应运而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压力。导致家庭教育缺陷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家庭残缺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良好的家庭能够让青少年体会到亲情可贵,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信任。如果家庭结构破裂,父母感情失和,或者放弃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使孩子得不到爱和家庭教育,那么心灵也会是不键全的,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长期的内心痛苦,心理的失衡,渐渐地的使他们产生心理偏差,形成变态人格,很难融合到正常的社会中去。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孤独和封闭的,不愿和人交往,也不愿和人交流。同时,这些青少年,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便在社会上去寻找朋友的慰藉,从而最容易成为违法犯罪团伙猎取的对象,受到诱惑与利用,心情忧郁、精神空虚,沉溺于网络、吸毒、酗酒等不良活动中去。
2.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过分溺爱子女是最常见的现象。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赖,甚至袒护包庇致使孩子性格脆弱无法接受任何挫折;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他们无法形成社会所希望的性格取向,因此,他们无法适应竞争化的社会,反而在欲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实施违法犯罪。其次对子女放任不管也是家庭教育缺失的一项主因。主要表现为父母忙于自身的工作、应酬等,无暇顾及子女。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任性与孤避冷漠,他们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造成子女和父母缺少情感沟通,子女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指点,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心理问题积重难返,进而形成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实施暴力犯罪。还有就是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使孩子压力增重造成反效果。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付出全部的爱,为的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每个孩子的潜质不同,有时即使尽了最大的努力也达不到要求,这时就会沮丧、无助,还会产生逃避和逆反心理。当他们不能承受时,便会产生错误的行为,最后误入歧途
3.家庭贫困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虽然整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一穷二白的局面,但是还是有很多家庭正在承受着贫困所带来的痛苦。由于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又无挣钱致富的技能,谋生变得非常艰难,更不要说照顾孩子为他们的教育操心了。在这种状况下,这一类青少年便多出许多参与违法犯罪的机会。另外,城市下岗职工和经济落后的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中途缀学的占大多数,这类家庭中的青少年很容易过早的涉足社会,外出打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文化教育,他们中的很多人误入犯罪群体中,从而沦落成为犯罪分子。
(二)从学校教育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
在许多人心中,学校是一片净土。青少年是这片净土上的小花小草小树苗,而植根于这片净土上的教育工作者便是赋予花草营养的园丁,他们为这片净土创造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心灵后天的成长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教育都存在着误区和盲区,从而直接导至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学校教育的错失主要有以下形式:一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重压导至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甚至为保优生而将差生拒之门外,导致学生厌学、逃学,憎恨学校仇视社会,甚至会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学校管理不善,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进行及时的帮教处理,导致问题沉积,校风不正,甚至产生违法犯罪团体;三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水准整体下降,少数教师忘记了为人师表的宗旨,利欲薰心,向家长索要财物,暗示家长向其送礼等现象层出不穷,学生不能满足其欲望时则遭受百般歧视;四是教育方式的错误,直接造成青少年犯罪的极端心理。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施用体罚和变相体罚手段,致使学生畏惧、逃学,流入社会违法犯罪。在近期央视播出的校园题材电视剧《炫年华》,就对应试教育提出了一个大大的挑衅。剧中的班主任谷雨虽然是一个未毕业的师范在校生,但是却勇敢的向应试教育提出了挑战。、她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是有道理的。那么既然她使学生们认可了她,就是让学生们认可了她所提出的素质教育。这虽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有了好的开端就会有更好的成效。
(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犹如一个大染缸,五花八门干什么的都有。这对于对社会毫无经验的青少年来说是十分不利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贫富差距较大,而青少年盲目膨胀的高消费意识和强烈的的攀比心理,不断的侵蚀着他们的健康的心灵和意识,促使他们为金钱丧失自我走上犯罪道路。虽然青少年被学校的围墙所包围着,但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恶化造成校园周边环境混乱。在我的工作中也时常会遇到校园案件,可以说现代校园周边己经成了一个犯罪分子重点扎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地方和滋生犯罪的新场所,校园周边的电子游戏室、网吧、卡拉OK厅等,吸引青少年出入其中,染上不良习气。电子游戏、网络游戏让他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或者无钱上网进而去偷、抢甚至杀人。形成犯罪。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
从一方面来说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认为要想真正预防青少年犯罪,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要完善家庭教育功能,以家教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那么正确的教育方式最应当引起家长程社会的重视。据相关资料表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青少年养成互助、互爱、关心他人、勤奋劳动、独立生活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品格,增强家庭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二)要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和交流。家长要对子女在成长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的发现,通过与子女间的沟通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将不好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即教育好了子女,又使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当今许多家长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原因很多。有因工作的烦忙缺少耐心的,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的,有的家长干脆就说小孩子懂什么呀,有吃有喝的就行了,根本就不关心孩子心里真正想些什么。然而事实是精神比物质更为重要,只有真正明白了他们的思想和想法才能为更好的教育他们做好功课。
(三)立足学校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学校应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德育放在首位,德、智、体全面发展,解决好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功课过重的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武装青少年的头脑。
对中小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采取停课、推向社会的不负责任的办法,坚决制止以罚代教。学生之间发生较大的问题,如把人打伤要通过法制和学生家长来解决,决不允许发生学生自己找钱解决的这种渎职行为。坚持以学校为主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使学生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在学校外,始终处于一种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讲道德、守纪律的氛围里。同时建议切实重视素质教育,在学校增设一些有实质性内容的心理辅导课或心理咨询,帮助青少年学生解答各种因生理成熟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同时客观真实、公正公平的评价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这样才能共同营造出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健康教育环境。
(四)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防范体系。青少年的人生起点在家庭,知识基础在学校,健康成长在社会。要真正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力量,帮助青少树立法制观念,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要建立起家庭、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防范体系,构筑起“三道”防线,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和互动,保证孩子在家庭中受到家长的呵护,而且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关注,随时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监控之下。完善法制体系,构筑社会防线。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我认为现如今许多专家和社会组织所提倡的“三个工程”是个很好的建议。面对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家庭、学校、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实施“三个工程”,消除和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和蔓延。一是实施“家庭细胞”工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有关部门可与青少年家庭签订防止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二是实施校园“育苗”工程。在加强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使青少年在安定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是实施社会“防护林”工程。社会各界要自觉地参与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要严格管理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要深入学校进行面对面的法制宣传,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同时要加强社会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发挥综治办、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心理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把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切实解决好,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材。
结束语
青少年是祖国母亲体内最年轻最新鲜的细胞,直接关系着祖国母亲的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好坏与否切实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做得还远远不够。我想,这需要全社会对青少年共同关心和努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让青少年这个群体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成为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康惠农、王汉林
2.振想:《青少年犯罪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6月北京第1版。
3.史焕章、武汉:《犯罪学概论》,华东政法学院编(1993年5月)。
4.王春光:《澳洲反家庭暴力法律机制及启示》,载于《法律适用》,2004年第10期。
5.陈光学:《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中国法院网》2003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