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治理技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5: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治理技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治理技术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稻象甲已成为影响六安市金安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介绍稻象甲的发生及危害特点,分析稻象甲近年来在金安区为害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是夺取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各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危害水稻生产的有害生物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水稻白叶枯病和三化螟的危害大大减轻,而稻象甲、稻曲病以及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病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逐步成为影响我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掌握了稻象甲的发生特点和综合治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1稻象甲的危害

2000年以前,稻象甲在我区仅零星发生,未构成危害,一般农民也不了解稻象甲;2000年后,稻象甲才逐渐被农民所认识,不少农民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曾经深受其害。

(1)高梁育苗缺苗一半。2000年施桥镇旗杆村与安徽迎驾集团签定高梁种植合同。播种育苗后疏于管理,稻象甲防治不及时,10hm2种植计划,移栽5hm2,仅占合同生产任务的50%。

(2)早稻减产30%。2003年施桥镇金斗村桑朝阳户,1700m2双季早稻,抽穗扬花后,发现上部叶片叶尖逐渐发黄、早衰,谷粒不饱满,提前收割后减产约30%。农户不知原因,农技人员现场拔起稻桩检查,确认是稻象甲幼虫为害。

(3)育秧田受稻象甲为害,造成缺苗空田或迟栽改种,影响茬口和收成。

(4)直播田受稻象甲为害,基本苗不足,生育期推迟,危害严重田块翻耕补种、延误农时。2007年施桥镇河口村久户0.23hm2杂交中稻减产达1000kg以上。

(5)玉米苗期受稻象甲为害后,造成缺苗或迟发,整齐度下降,成熟期推迟,减少产量。

2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

2.1发生特点

稻象甲又称稻象鼻虫、稻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异型亚科,不仅为害水稻,还能取食小麦、玉米、高梁、油菜以及稗草等多种作物和杂草。成虫咬食叶片,幼虫为害新根,以丘陵山区为害较重。我区1年发生1代,多以成虫在稻花、土缝、田边、杂草上越冬,4月中旬前后相继为害各种农作物。

2.2为害症状

稻象甲成虫以管状喙咬食水稻秧苗心叶,抽出后形成一排小孔,被咬稻叶易折断,漂浮水面,水稻分蘖后为害逐渐减轻,玉米、高梁幼苗为害症状与水稻秧苗为害症状相似。稻象甲幼虫为害水稻新根,被害稻株叶尖发黄,叶片枯死,严重时整丛枯死,稻穗不能抽出或形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

3稻象甲近年来为害加重原因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我区冬季气温升高,有利于稻象甲越冬,越冬虫量增大。

(2)适宜越冬及栖息的场所增加。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燃料多样化、农机替代耕牛以及种植结构、耕作方式等变化,使整个农田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有利于稻象甲的越冬和栖息。

(3)稻象甲食性杂。我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种植方式不一,给稻象甲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非常有利。

4综合治理措施

(1)清洁田园。通过铲草皮、割草或喷施除草剂等措施,破坏稻象甲越冬及栖息场所。

(2)午季作物收获后及时灌水翻耕,消灭部分虫源。

(3)水稻育秧田应尽量选择远离山坡、堤坎等杂草较多的虫源区,并相对集中育秧,减轻为害。

(4)适当推迟一季中稻播期,避开稻象甲为害高峰期,食源植物大量发生后,可以分散稻象甲为害;同时还可推迟水稻抽穗扬花期,避开7月下旬高温热害,增加结实率。

(5)喷撒农药时,不仅要对秧苗喷药,还要对秧田周围杂草喷药,能起到较好的杀灭和阻隔作用,对为害较重的田块,可增加用药次数。

(6)为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可随药配用农田有机硅助剂“展透”,既增加叶片的农药附着率,又增加农药对害虫的渗透性。

(7)早中稻本田防治稻象甲可选用锐劲特、毒死蜱、三唑磷等,也可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混剂对水喷雾防治成虫取食叶片,拌毒土撒施防止幼虫为害水稻根部。

参考文献

[1]高成,郭书普.农业病虫草害防治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程满枝,张传根.皖南山区稻象甲回升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78,80.

第2篇

高盐水处理技术概述

1热蒸发技术

热蒸发技术主要针对含盐量在4%(质量分数)左右或更高浓度的含盐废水进行蒸发浓缩的工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①一般使用物理方法进行蒸发浓缩,有时可见化学法(焚烧、高级氧化等);②废水处理量普遍不大,有的甚至很小;③处理成本和能耗普遍较高;④固废产生量大,成分复杂,无法有效回收再利用等。热蒸发技术主要有多效蒸发、机械压缩再蒸发、膜蒸馏等技术。(1)多效蒸发(MED)技术多效蒸发是让加热后的盐水在多个串联的蒸发器中蒸发,前一个蒸发器蒸发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蒸发器的热源并冷凝成为淡水,每一蒸发器称作“一效”。一般情况下,循环蒸发器的串联个数(效数)在3~4个。根据工艺条件的不同,其工艺流程主要有并流法、逆流法、平流法、混流法四种。在废水处理上,多效蒸发主要适用于高盐份、高有机物含量废水的单独处理,同时配合膜技术实现全范围的“零排放”工艺。(2)机械压缩再蒸发(MVR)技术利用高能效蒸汽压缩机压缩蒸发系统产生的二次蒸汽,提高二次蒸汽的热焓,并将二次蒸汽导入原蒸发系统作为热源循环使用[4]。该技术大幅度降低了蒸发器生蒸汽的消耗量,补充的生蒸汽也仅用于系统热损失和进出料温差所需热焓的补充,节能效果相当于十效蒸发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和先进的蒸发器技术。(3)膜蒸馏(MD)技术膜蒸馏是一种以蒸汽压差为推动力的新型分离技术,即通过冷、热侧相变过程,实现混合物分离或提纯。与传统蒸馏方法和其他膜分离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运行压力低、运行温度低、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废热和余热等作为热源。根据膜下游侧冷凝方式的不同,膜蒸馏技术可划分为接触式、空气隙式、气扫式和真空膜蒸馏四种形式[5]。近些年来,膜蒸馏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与膜分离技术相同的问题,如:膜污染、结垢堵塞等,应用领域还不是很广泛,可商业化运行的技术难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2膜分离与热蒸发组合技术

随着国家及地方针对煤化工废水排放的环保政策与要求的不断深化,高盐水处理的工艺组合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研究,正向多样化、可协同处理的成熟路线稳步发展。该组合工艺最大的优点在于工艺的选择性多,水质适应性好,可根据脱盐规模大小、水质要求、地理气候条件、技术与安全性、投资来源与管理体制等实际条件形成不同的处理方法。该工艺主要采用了石灰石软化、超滤、反渗透、热蒸发组合技术。其中,石灰石软化预处理工艺增加了PAM加药系统、高效沉淀器、中和池及二次过滤系统,可进一步提高析出盐分的絮凝、沉降与分离,并具有一定程度的CODcr去除能力。超滤与反渗透的工艺组合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除盐技术,处理效果明显,运行较为稳定,适用于TDS<6000mg/l的含盐废水的再处理、再利用,回用水率可达70%以上,膜使用寿命可达3年。外排的浓盐水可通过DM(蝶式振动膜)装置进行回收再利用,其最大优势在于膜污染控制效果好、水质适应性强、能耗较低,污水回收率最高可达85%以上,并同时设置了机械压缩再蒸发系统和盐分离器,使盐水得以完全分离,达到“近零排放”的处理需求。

第3篇

1.单一的网络平台无法适应跨媒体融合的趋势

目前多数高校已做出顺应“网络技术条件”发展趋势的举措,不断通过整合网络资源来实现德育教学工作的多元化渠道联合与信息共享,并通过开展一系列学校官方网站、校园信息论坛、网站新闻、网站咨询等宣传平台来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然而,其整体传播途径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与实效性,存在新闻更新速度慢、内容不充实、网页链接失效等问题,不利于德育新媒体融合的发展。

2.“微主题”的“边缘化”干扰着高校政治理论教育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其核心思想道德素质是德育工作的宗旨与根本方向,无论以何种方式、途径施以教育,都不可脱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这一主流理念,然而,“网络技术条件”中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传播、开展存在明显的“边缘化”现象,过度多元化的思想价值使得核心价值理念受到了影响,学生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离奇事件,发表对于热点新闻的个人偏激看法,助长了亚文化的嚣张气焰,偏离了德育工作的核心指导原则。

二、“网络技术条件”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

1.关注网络舆情变化,实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追求新潮流与新思想,充分展现自我个性化理念是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思想表征,然而他们热情、开放的学习态度并不较多地体现在课堂上,相反在“网络技术条件”中微博、微信、QQ以及来往等网络媒介中却大显身手,其主动性在网络传播渠道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这就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优良契机与可能,需紧跟时代潮流,通过不断关注大学生微信、微博信息来进一步把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及时通过分析、定位学生关注的某些网络资源、网络视频来对其进行必要引导,以此达到更深层次上了解施教对象心理动态,加强德育工作预见性与针对性的目的,通过网络互动讨论分享,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思想价值理念。

2.提高新媒体应用技能,增强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网络育人能力

“网络技术条件”德育工作教育媒介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政治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网页浏览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刚性需求,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查询相关新闻知识信息,并且还要掌握最新4G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功能和用途,及时学习各种手机参与互动活动以及最新音乐、视频下载技能,认真掌握学生最新社交网络平台、论坛、评论等互动平台思想,以跟上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为此,高校可针对德育工作者开展相关培训指导,以全面提升政治理论队伍的实践操作水平与技能。

3.健全新媒体监管制度,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第4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大树移植管理技术,包括移植前准备、吊运及运输、定植、定植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大树移植提供参考。

大树是指根干径在10cm以上,高度在4m以上的大乔木。近几年来,笔者连续给机关单位及学校进行大树移植,通过几年的亲身操作,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大树移植管理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移植前准备

1.1栽植地要求

大树栽植的地块宜选择排水较畅的地方,忌积水,如果是在规划线上,地势低洼,要进行人工营造高凸地面。

1.2移植树的确定

根据绿化地的需要,合理安排好树的大小及品种,并依据所购树的大小挖好树塘。树塘的大小应根据树品种及该树根系情况区别对待,一般按所确定的树种,依据树的土球,不论土球大小所挖的树塘再在四周加大40~50cm,深度加深20~30cm,如在规划线内,挖的树塘遇有砖瓦、石砾,要进行换土。确定好的树品种、挖好的树塘要进行编号,同时在起挖大树前要标记好大树的正南方向,栽植时要尽量保持与原方向一致。起挖大树土球的大小,依据树木胸径大小确定土球的直径和土球的高度,一般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8~10倍,土球高度一般70~80cm,留底直径为该土球的1/3。起挖土球时,要先铲除树干周围的浮土,以树干为中心,比所确定的土球大5cm划一圈,并顺此圆圈往外挖沟,沟宽70~80cm,深度以挖到土球所需高度为止,随后逐步修整土球,修整后用草绳包装好。

1.3移植的时间

大树移植应在最适宜的移植季节进行。一般阔叶树在春季移植,针叶树既可在春季也可在秋季进行。无特殊情况下,大树移植的最佳时间是早春,因为早春时大树叶芽才刚刚萌动,根系还处于休眠状态,此时移植大树,在移植过程中损伤的根系容易愈合和再生,移植后随着气温逐渐上升,新芽在移植之后萌动,根系在移植之后再生新根。移植时要选阴而无雨、晴而无风的天气。

2吊运及运输

吊运的好坏,直接影响树木的成活及树形美观,因而要根据所确定树木的大小,先进行1次平衡修剪,目的是保持树木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水分代谢平衡,从而减少树冠水分蒸腾。对落叶树和再生能力强的常绿阔叶树(如桂花)可进行适当的树冠修剪;对香樟树,直接按照所需主干高度定干到位;而对常绿针叶树和再生能力弱的常绿阔叶树(如广玉兰)只可适当疏枝、打叶。修剪重点是将徒长枝、交叉枝、下爪枝、病虫枝、枯枝、伤枝及过密枝去除,以尽量保持树木原有树形为原则,其他树木待运到定植树塘时再进行1次修剪,修剪可进行2次。进行2次修剪的目的是防第1次修剪后在运输过程中损伤枝干,先修剪1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运输。修剪后主干上的剪口用漆涂好,枝头用塑料布扎好,防剪口流液及风吹失水。吊车的选用,一般树木的胸径15cm以内,可选用3t农用吊车,树木胸径15cm以上要选用8t汽车起重机。吊树的绳子要尽量选用专用吊绳,不能用钢丝绳,如果没有专用绳,用粗麻绳替代。在起吊时,为防止勒坏土球,在绳与土球接触处用木块垫起,以确保起吊过程中土球不坏。起吊时将树冠向着汽车尾部,土球靠近驾驶室,树干包上柔软材料放在“X”字型木架上,用软绳扎牢固,树冠也要用软绳适当缠拢,土球下垫好衬垫,然后用木板将土球夹住或用绳子将土球缚紧在车厢两侧。吊运时视天气做好遮阳、补水保湿,减少树体水分蒸发工作,确保运输安全。

3定植

运输到位后,经过科学修剪后起吊时,土球离开车后,车子开走,人注意安全,并用手扶土球或树干。将树冠最丰满面朝向主型观赏方向,按事前标好的方向即树木原生长地的朝向。扶正并调整好位置后,每1棵大树用生根粉10~15袋,即100~150g,先用酒精溶解,再加水30~40kg对成药液泼浇在土球上,填土压实土球1/2时,在四周浇足水,待水渗入土中再填土压实。

4定植后管理

4.1调整好植株,支好架

填土压实后,为防止水分蒸腾过大,可用草绳将树干包扎起来,用草绳围树干,高度为2.0~2.5m,目的是夏天喷水保湿,冬天抗寒保暖。支架时进一步扶正树干,支架大小依据树木胸径大小选适合的毛头。绑扎好后,要做到风大树干不摇,雨大树干不倒。

4.2浇足水,围好堆

在土填实后,要再次浇足水,并以树干为中心,推土围成一个土堆,土堆的直径一般是树干胸径的10倍。土堆上端略小,底部大,既便于排水,又防倒。

4.3上下齐攻,促活棵

移植后的大树,前几个月是管理的关键时期,如果缺水,会导致树木死亡;水多会导致土壤通气性差,根系呼吸困难而腐烂,因而同样会造成大树死亡。因此,浇水时期、浇水量和次数对树木成活至关重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晴天要坚持对树体进行喷水,移植前期每天要喷3~4次,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喷水次数酌情递减,尤其6~7月要加大喷水量,增加喷水次数。根部土壤见干浇水。在浇1次生根剂药液后,每隔30d连浇3~5次生根剂药液,方法是在围好的土堆上打眼淋浇。有条件的再在树干上挂营养液,提高大树成活率,促进生长势。

4.4自始至终,攻成活

三分种,七分管,春、夏两季视土壤旱情、天气状况、树体长势科学浇水喷水。冬季加强抗寒,主要是浇防冻水,检查绕树干的草绳,如果坏了,及时补绕可保暖。移植1年后,基本活棵方可撤除毛头支架,并视生长情况追施肥料。一般大树移栽损伤较大的,栽后1年内不能施肥,翌年根据树的生长情况于早春或秋季施1~2次农家肥,以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促进树体健壮,施用时,要防肥料浓度过浓对根部造成伤害。防病治虫,考虑大树移栽时伤口多,萌芽的树叶嫩,树体的抵抗力弱,比较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应加强预防,可选用多菌灵、氧化乐果等药剂,混合防治病虫害。

第5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医院建设应用

引言

医疗改革必然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为了更好地适应医院从“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再到如今的“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转变。医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都知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道理。因此,医疗建筑就更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SD)和人性化。

1.门急诊楼的特点和任务

医院门急诊楼是医院的窗口和门面,是患者最先接触医院的地方。门诊人流复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易形成健康人与患者混杂的局面,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1]。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现代化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快捷的通讯网络、智能化门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人性化的候诊大厅,必将成为医院门急诊楼建筑智能化的全新理念。

2.门急诊楼智能化设计原则和目标

2.1设计原则每个时代的建筑无不打上时展的烙印。在智能化门急诊楼的设计上,将技术先进、符合主流标准、满足实用要求和便于系统维护作为出发点[2]。由于智能化建筑有很好的投资汇报率,经济效益显著,给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提供了良机,综观国内外医院建筑设计主流思想和设计理论,突破了以功能为主的设计理念,“以人为中心”成为医院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因此,在进行医院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时,既要做到功能的叠加,又要防止设备的堆积[3]。避免以“A”的多少来评价智能建筑水平的高低。将建筑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以及设计、施工与管理作为门急诊楼的设计原则。防止“病态建筑[4](sickbuilding)”或“室内空气质量(1ndoorAirQuality,IAQ)恶劣”的建筑出现。以结构化布线为基础,架构智能化门急诊楼的信息高速公路,给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集人性化、信息化、专科化和商业化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化门急诊楼。

2.2设计目标广大患者渴望有一个温馨、舒适、方便、和谐的就医环境,渴望医院提供高水平、快捷周到的医疗服务。而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患者的要求[5],是建设智能化、现代化门急诊楼的宗旨和努力方向。门急诊楼在软环境的设计上除应具备完善的数据、语音、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综合服务功能外;在硬环境上也应将门诊医生诊室设计成“一医一患一室一床”,以便保护就诊患者的私密。

3.门急诊楼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内容

3.1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作为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神经中枢——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CablingSystem,SCS)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6]。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必须充分重视SCS。从技术的角度讲,应根据SCS技术的发展适度超前,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FTTD)的布线方案,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等的投入运行,以及电子商务(EC)、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在医院的应用等都离不开SCS。而且随着医院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在未来的5-10年内,门诊医生工作站必将全面投入使用,更是离不开SCS的支持。

3.2BAS的设计广义的BAS不但包括建筑物楼宇设备的监控,还包括安全保卫系统

(如电视监控、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等)、管理服务系统(如各类报表编制、计量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此外,用于消防的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A)也属于该范畴,因其要求更高,国内近年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BA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空调系统对空气流通有特殊要求的医院门急诊楼建筑,应以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和节约能源为目的,同时综合考虑中央空调的类型、辅助设备、末端设备,气流、风量等因素。以外,在医疗建筑中将医疗环境检测系统纳入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的不同区域和空调系统的排风口等处安装相关传感器(如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进行必要的环境检测,同时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参考防治“非典”的空调设计要求。

3.2.2停车场管理系统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加快,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就诊患者车辆的停放及管理将成为门急诊楼建设又一重要课题。采用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既能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2.3建筑医疗设备的设计和传统的楼宇建筑设备如电力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相比,建筑医疗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与建筑环境结合紧密,如集中供氧、负压吸引、压缩空气以及笑气供应和回收等子系统都必须结合医疗环境需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第二,各子系统前没有国家规范,医院在进行三气系统的设计时,必须结合医院需求,量身定做。同时在管理上,应将三气系统纳入BAS系统进行统一监控,实现普通楼宇设备与建筑医疗设备的统一管理。

3.2.4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往往与BAS分开考虑,但是,在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子系统与BAS分开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模式,是与今天的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不利于BAS的系统集成(systemintegrated,SI),不能达到节约人员,节省维护费,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设目的。在施工期间,强调隐蔽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杜绝消防隐患,同时在建筑设备的选择上,严把质量关,因为建筑产品有使用后不可逆的特性,即建筑安装完毕后,很难通过“修改”的方式弥补缺陷、完善其功能。智能化建筑尤其如此[7]。

3.3门急诊背景环境调节系统的设计用于对门诊大厅、候诊厅等公共场所的软环境进行调节。从就诊患者的心态来讲,都想尽快就医,离开医院。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候诊是必然的。在候诊期间,患者及陪护者如何度过这段时间,是医院在建设门急诊楼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背景环境设计是门急诊楼家庭化设计的体现,优美的轻音乐,舒缓的旋律萦绕在门急诊楼内外,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背景灯光通过计算机来调节照度、色度,如在夏季以冷色调为主,冬季以暖色调为主,系统对改善门急诊楼的就医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论述,虽然文献报道了许多有关智能建筑的最新技术,但对于医疗建筑智能化方面的报道较少,作者就医疗建筑智能化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和归纳,期望为国内医院门急诊楼智能化建设与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医院建设应用

引言

医疗改革必然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为了更好地适应医院从“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再到如今的“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转变。医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都知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道理。因此,医疗建筑就更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SD)和人性化。

1.门急诊楼的特点和任务

医院门急诊楼是医院的窗口和门面,是患者最先接触医院的地方。门诊人流复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易形成健康人与患者混杂的局面,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1]。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现代化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快捷的通讯网络、智能化门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人性化的候诊大厅,必将成为医院门急诊楼建筑智能化的全新理念。

2.门急诊楼智能化设计原则和目标

2.1设计原则每个时代的建筑无不打上时展的烙印。在智能化门急诊楼的设计上,将技术先进、符合主流标准、满足实用要求和便于系统维护作为出发点[2]。由于智能化建筑有很好的投资汇报率,经济效益显著,给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提供了良机,综观国内外医院建筑设计主流思想和设计理论,突破了以功能为主的设计理念,“以人为中心”成为医院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因此,在进行医院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时,既要做到功能的叠加,又要防止设备的堆积[3]。避免以“A”的多少来评价智能建筑水平的高低。将建筑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以及设计、施工与管理作为门急诊楼的设计原则。防止“病态建筑[4](sickbuilding)”或“室内空气质量(1ndoorAirQuality,IAQ)恶劣”的建筑出现。以结构化布线为基础,架构智能化门急诊楼的信息高速公路,给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集人性化、信息化、专科化和商业化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化门急诊楼。

2.2设计目标广大患者渴望有一个温馨、舒适、方便、和谐的就医环境,渴望医院提供高水平、快捷周到的医疗服务。而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患者的要求[5],是建设智能化、现代化门急诊楼的宗旨和努力方向。门急诊楼在软环境的设计上除应具备完善的数据、语音、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综合服务功能外;在硬环境上也应将门诊医生诊室设计成“一医一患一室一床”,以便保护就诊患者的私密。

3.门急诊楼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内容

3.1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作为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神经中枢——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CablingSystem,SCS)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6]。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必须充分重视SCS。从技术的角度讲,应根据SCS技术的发展适度超前,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FTTD)的布线方案,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等的投入运行,以及电子商务(EC)、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在医院的应用等都离不开SCS。而且随着医院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在未来的5-10年内,门诊医生工作站必将全面投入使用,更是离不开SCS的支持。

3.2BAS的设计广义的BAS不但包括建筑物楼宇设备的监控,还包括安全保卫系统

(如电视监控、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等)、管理服务系统(如各类报表编制、计量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此外,用于消防的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A)也属于该范畴,因其要求更高,国内近年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BA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空调系统对空气流通有特殊要求的医院门急诊楼建筑,应以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和节约能源为目的,同时综合考虑中央空调的类型、辅助设备、末端设备,气流、风量等因素。以外,在医疗建筑中将医疗环境检测系统纳入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的不同区域和空调系统的排风口等处安装相关传感器(如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进行必要的环境检测,同时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参考防治“非典”的空调设计要求。

3.2.2停车场管理系统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加快,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就诊患者车辆的停放及管理将成为门急诊楼建设又一重要课题。采用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既能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2.3建筑医疗设备的设计和传统的楼宇建筑设备如电力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相比,建筑医疗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与建筑环境结合紧密,如集中供氧、负压吸引、压缩空气以及笑气供应和回收等子系统都必须结合医疗环境需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第二,各子系统前没有国家规范,医院在进行三气系统的设计时,必须结合医院需求,量身定做。同时在管理上,应将三气系统纳入BAS系统进行统一监控,实现普通楼宇设备与建筑医疗设备的统一管理。

3.2.4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往往与BAS分开考虑,但是,在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子系统与BAS分开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模式,是与今天的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不利于BAS的系统集成(systemintegrated,SI),不能达到节约人员,节省维护费,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设目的。在施工期间,强调隐蔽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杜绝消防隐患,同时在建筑设备的选择上,严把质量关,因为建筑产品有使用后不可逆的特性,即建筑安装完毕后,很难通过“修改”的方式弥补缺陷、完善其功能。智能化建筑尤其如此[7]。

3.3门急诊背景环境调节系统的设计用于对门诊大厅、候诊厅等公共场所的软环境进行调节。从就诊患者的心态来讲,都想尽快就医,离开医院。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候诊是必然的。在候诊期间,患者及陪护者如何度过这段时间,是医院在建设门急诊楼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背景环境设计是门急诊楼家庭化设计的体现,优美的轻音乐,舒缓的旋律萦绕在门急诊楼内外,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背景灯光通过计算机来调节照度、色度,如在夏季以冷色调为主,冬季以暖色调为主,系统对改善门急诊楼的就医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4.门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系统以患者信息为依托,通信网络为基础,智能化导医为核心,计算机为工具,从而完成门诊各项服务性任务。该系统借助系统集成技术,将硬件(含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等)、网络、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组合成为有效实用的,具有良好交互界面的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查询系统,消除长期困扰医院门急诊楼“三长一短”现象。

4.1门急诊大屏显示系统采用大屏显示系统,可对医院概况、科室设置、出诊专家、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等及时提供给患者,方便患者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从而实现诊间医令、划价、取药等快捷准确的计算机管理。

4.2智能化导医系统为避免患者就诊时的顺序混乱和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在门诊管理系统的挂号预约子系统基础上,增设患者就诊科室的相关信息,设计安装小型电子屏幕,导向标志,指示患者就诊去向。导医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应充分展现计算机技术,发光二极管(LED)、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电视(PNP)等显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优势,并结合医院HIS系统,将门急诊叫号和导医系统进行柔性设计。患者挂号后即生成患者就医的相关信息,提示就诊科室的去向,门诊管理系统将挂号患者的信息传递给门诊智能化导医系统。该系统完全以患者就医为中心,以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为目的,以提高医院门急诊楼的使用效率为目标,来提高门急诊楼的整体功能。克服目前医院门诊患者就医由专人负责维持秩序和增设导医人员的诸多不利因素。

4.3增设计算机查询系统系统采用条码识别技术或密码确认技术,在门急诊楼的不同功能区域配置计算机触摸屏,方便患者查询在医院内的所有消费及患者所需要的各类医学信息资料,加强医院宣传力度,提高对患者的吸引力。

4.4构建全信息化门诊专用视频会诊系统根据科技的发展和21世纪就医模式的需要,智能化门急诊楼建设应设有电话预约挂号、医疗咨询、远程门诊视频会诊系统等,从而实施交互式多媒体有偿服务,解答患者常识性的医疗问题,指导就医,方便那些只需询问相关症状即可解决病痛的患者[8]。也为被距离和时间分割开的医、患之间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在智能化门急诊楼的建设中,构建一个集多媒体教学、远程门诊视频会诊系统于一体的全信息化门诊医师平台,通过门诊专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专家门诊。系统联结成功后,异地协作医院只需将患者安排在有门诊视频会诊系统的门诊办公室或其他适合的场所,患者与远端的医学专家即可进行异地门诊。该系统将充分利用我国宝贵的医疗资源,同时可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开支。这种异地门诊的就医方式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很快得以推广。

6门急诊楼智能化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6.1注意协调各工种的关系在建筑上,各工种工程师所面对和处理的对象不同,智能建筑工程师由于掌握着最新知识,对技术的追求可能走在其他建筑工种的前面,而其他工种的工程师由于对“智能建筑”认识的偏差,于是便有了“智能建筑”无非是“一套综合布线,少些墙,多些孔”而已的观点。其实在国内有关“智能建筑”的文献中,“智能建筑≠建筑十智能”几乎是一致的说法(张瑞武,1996;李博贤,1997;林贤光,1997)。当然智能建筑技术的合理性不等于建筑的最终成功。各工种要相互合作、理解和沟通,才能完善“智能化建筑”。

6.2强调建筑施工与楼宇物业管理同步设计传统建筑物物业管理的内容较为单纯,智能建筑具有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因此管理和维护相对复杂。建筑智能化系统所使用的设备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对操作和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高。同时智能建筑建成后,其维护和保养将成为正常运行的关键。基于以上因素,门诊楼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应包含物业管理的内容。

6.3注重工程与科研的关系信息社会的特点是知识、技术更新快,医疗建筑有公共建筑的特点,即为共性:但更多地是其他建筑所不具备的个性。比如门急诊大屏显示系统、智能化导医系统、建筑医疗设备系统、全信息化的门急诊视频会诊系统、门急诊患者输液管理系统等都是其特有的。有些系统是成熟的,也有些系统是不成熟的或没有的,医院必须结合具体的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前期的论证、规划和开发,从而使工程和科研紧密结合,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医疗建筑。

7.结论

21世纪医院门急诊的就医环境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医院门急诊楼的建筑品位。让患者是“上帝”这一理念在医院得以充分体现,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使患者感受人生价值的升华[9]。同时,将门诊楼建设成为具有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标志性建筑,为医院实现医疗建筑跨越式发展铺平道路,也为今后实现医院数字化管理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新明.[C].2000上海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2000:193—194

[2]刘国林.建筑物自动化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33-434

[3]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编.智能建筑技术与应用[M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92—195

[4]李先庭.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与发展.暖通空调[J],2000,30(3):36-40

[5]郭锡斌,张岚,张群,病人为中心,建设温馨家庭式服务窗口[J]医院管理杂志,2003,7:35-37

[6]吴达金编著.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4.6-10

[7]金磊.建筑科学与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0

第6篇

鱼种投放一般在3月至4月初进行,要选用鳞鳍完整、游动灵活、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体长16~20cm的隔年鱼种。大规格鱼种只要规格整齐,可不用再分养,小规格鱼种进行1~2次分池,以免饵料缺乏时引起弱肉强食。鱼种规格150g/尾时,投放密度3.75万尾/hm2,鱼种规格200g/尾时,投放密度3.00万尾/hm2。投放前,鱼种要用3%~5%NaCl溶液药浴10min。选择晴天中午在上风口下塘,温差不超过2益。

2饲料投喂

乌鳢为肉食性鱼类,喜食新鲜“杂鱼,但因动物饵料来源有限,饲料系数高,不适合集约化养殖,所以提倡使用浮性颗粒饲料。浮性饲料能长时间漂浮于水面,易于观察管理,节约饲料,并降低粉料残饵对水体的污染。鱼种下塘后要先进行投饵驯化。开始投喂鱼糜,2次/d,然后在鱼糜中逐量掺入乌鳢专用配合饲料,让乌鳢逐步适应配合饲料,最后即可完全使用浮性颗粒饲料。投喂前先敲击容器发出响声,让乌鳢建立吃食条件反射。整个驯化过程约需15d。食台可用PVC管圈成正方形,将饲料投入其中,以最大限度减少饲料浪费。浮性饲料粗蛋白含量要跃40%,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8院00要9院00,占日投饵量的35%,17院00要18院00,占日投饵量的65%。在生长旺季的6要9月,日投喂量要占鱼体重的6%~8%,其他季节可适当减少。具体投喂时遵循“四定”渊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冤、“三看”渊看鱼吃食情况、看水质情况、看天气情况冤和“88”投喂渊80%的鱼吃8成饱冤原则。

3水质调节

在高密度和投饵条件下,池底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硫化氢、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使水质变坏,抑制鱼类生长,引发鱼病。因此,所以要加强水质调控,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cm以上,pH值7.0~8.5,氨氮小于0.02mg/L,水质“肥、活、嫩、爽”。6要9月高温季节要保持高水位,每7d换水1次,每次换去池水的30%~40%,其他季节每15d换水1次,每次换去20%。每15d泼洒1次生石灰改良水质,使浓度达到15g/m3。每15d施用1次EM菌液、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底质。高温季节中午开机增氧2h,阴雨天翌日清晨及时增氧。

4饲养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2次。观察水质变化情况、浮头情况、病害发生情况、鱼类吃食及活动情况、防逃设施完备情况,及时清除残饵污物和病死鱼,水草生长过旺时及时捞取。建立池塘生产日志,做好水质测定、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

5鱼病防治

第7篇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而言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理解,人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提高,这不仅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速度更保证了其质量,传统意义上而言,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施工,它不仅需要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知识更需要掌握其他学科内容,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调整,以便更好的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发展。例如,在控制爆破中,基岩保护层原为分层开挖,现在发展到水平预裂爆破,确保了开挖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特殊部位的控制爆破技术解决了在新浇混凝土结构、基岩灌浆区、锚喷支护区附近进行开挖爆破的难题。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导致了新机械的不断更新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真正意义上的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例如,近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爆破技术的同时,机械化的施工设备为其爆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设备支持。传统的爆破技术都是手工进行钻探,不仅难以掌握施工技术的准确度,更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难度大,施工作业效果差,这些都影响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然而机械设备的发展却大大改变了这一现状,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采用自动爆破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精准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完全是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结果。近几年来,连续实现了现场连续式自动化合成炸药生存工艺和装药机械化,深孔梯段爆破及硐室爆破开采技术也日渐完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的水利施工技术得到了改进更新,在大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视的土石方平衡技术;有利于抗滑锚固及排水等综合优势的高边坡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治理滑坡的抗滑桩技术;阻止滑坡体变形延展的挡墙技术等,这些新技术都在新形势下的水利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水利工程质量保障

水利工程建设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严格意义上而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加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水利工程工作者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如何有效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成为了水利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施工技术的提高是质量的根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其质量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合理的水利建设施工,绝对不能因为抢工期或是减少建设成本而任意的改变施工作业方式,进而影响整个施工作业的质量。良好的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更好的促进其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保证质量。下面针对其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保证其施工质量等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第一,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是行之有效的保障手段,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发挥舆论的力量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还要配有先进检测设备,对有质量问题的工程要及时到现场进行取样,然后经过分析,立即提出解决的相关的措施,对问题质量进行处理。工程项目部要本着对待工程认真的态度,对工程中的重点难点负责,对待问题要有具体的处理措施,集团内指挥中心,要调度协调,突出工程重点,提高工人警惕性。

第二,企业在建设发展的同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的加以创新,改变原有的体制制度,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以便更好的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在发展创新中,要注重人才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法,来吸引人才,提高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增强其信誉,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企业。

第三,如何有效的保证其施工质量,其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做好事前的准备检查工作,工程建设在进行建设施工前必须加强设备的管理,材料的检查,针对不同数据进行合理化的分析总结,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次检测。相关工作人员要将检测好的数据结果及时的上报给有关部门,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检测的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3结束语

第8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对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有爱有恨的评说。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有什么好的方式可以让整合更加有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主任苗逢春博士。

信息技术素养是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

记者:现在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教师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您能介绍一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如此紧密联系的背景吗?

苗: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受到重视,首先是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借助计算机、数字媒体和因特网搜集信息、管理信息、综合信息、评价信息、加工信息、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世界主要国家在改革中小学课程时都普遍加强了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通过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人员(尤其是教师)的培训为两大基础,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加强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两大核心任务来达到培养人才的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

其次,是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空间。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如果没有基于计算机的各类学习工具的支持,没有因特网提供方便的信息搜集工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没有网络支持下的交流和研讨,那么,这些学习活动的实施只能像戴着锁链的舞蹈一样,难以尽显其潜在优势。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原有的教学行为的效果和效率,例如,只要运用合理,多媒体可以增强教师讲解的表现力,提高现象展示的直观性,改进过程演示的逼真性;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也可以适度地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不能一味追求技术奢华和技术时髦,永远追求的应是教学效果

记者:现在有一个现象,不是不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而是应用的过程中有过分强调技术的倾向。您认为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苗:在学校层面实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时,要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原则一,要明确以课程为本的信息技术整合目标,坚持以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方式。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技术的有无、多寡和先进与否。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都应服务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理解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时,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避免单纯为了炫耀技术的优势,而偏离课程培养目标或忽视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同时,作为学科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学科本体目标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不管采用何种技术、何种应用方式,应首先保障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等发展性目标有机融合进来,不能在学生未掌握本领域或本学科必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就本末倒置地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或其他能力,并损害课程基本目标的实现。

原则二,在追求课程“效果”的同时兼顾“效益”。不采用信息技术就可达到很好教学效果甚至教学效果更佳时,就尽量不要刻意使用信息技术;不能不加选择地将信息技术用于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有多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时,利用低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就能达到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时,就不要脱离实际地一味追求技术奢华和技术时髦;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时,应注意考察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全面发展是否有效、应用是否适度,而不要过多关注技术应用的多寡和技术是否精美;在学校具有不同层次技术设备时,应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功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结合使用,不能因为购置了新设备就盲目地弃置原有技术设备。

原则三,不应限于教师使用。现在教学重心已经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师不能垄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使用权,而应创造条件、创设机会,鼓励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学习需要评价和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原则四,在选择或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时,应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教师应注意有机组合各种技术手段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学习活动,并积极探索和组织学生开展信息环境有的学习方式,如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远程协作学习等,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一定要注意避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原则五,要注意处理好技术活动与其他学习活动之间、虚拟交流与真实的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要将计算机演示、利用计算机查找资料等信息技术应用活动与学生的思考、建构、理解等认知活动,实验、制作等动手活动,调查、访谈等综合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避免用计算机演示或模拟实验取代学生所有的动手实验,用上网查询资料取代学生的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应特别注意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需求和社会化体验,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虚拟交流互动(如借助E-mail、BBS、视频会议系统的交往)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活动相结合,创设人际交往和人机互动良性互补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有充分的社会交往机会,避免“用技术活动取代社会活动”或者“用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的错误做法。

信息技术只有用于学生深层次的探究、理解与表达,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高水平思维,实现深层理解的学习目标

记者: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影响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

苗:教师在教学中大多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以下方面:教学资料搜集工具;情景创设工具,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故事情景导入新课,创设课文意境支持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创设任务情景激发和引导学生问题解决过程;教学信息工具,利用多媒体(或网络)课件教学资料、直观演示现象,模拟动态过程,以辅助学生理解;操练与练习工具,呈现问题或练习,供学生操练技能、巩固新知、检验学习效果;交流讨论工具,借助BBS等网络功能,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和合作研究;教学管理工具,通过教学平台管理教学进度、课程、作业收取、评价与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等。应该说中小学教师在以上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优秀经验,但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着眼于借助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深层次认知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唯此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的深层次认知活动可以用“探究——交流——建构——表达”这种循环的活动环节来表达。如学生借助各种建模工具支持思维和探究,借助数据库访问专业数据,借助探测器、远程仪器设备等工具开展数据采集,借助数据分析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等,都是“信息技术用作探究媒体”的具体实例;而学生利用文字、图表和软件准备各类文档,借助电子邮件、同步或异步的远程会议系统或者互联网信息、开展交流,利用各类共享、协作平台开展合作等,均属于“信息技术用作交流媒体”的具体应用方式;而制作机器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展设计等活动属于建模探索工具和模拟工具“信息技术用作建构的媒体”包括的应用领域;而学生利用画图软件、动画制作软件、音乐创作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各类作品,呈现信息、表达想法和创意、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则属于“信息技术用作交流媒体”的范畴。

通过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通过教师的不断成长实现信息技术整合的持续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吸附制冷研究概况空调应用

1引言

吸附制冷系统以太阳能、工业余热等低品位能源作为驱动力,采用非氟氯烃类物质作为制冷剂,系统中很少使用运动部件,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无噪音、运行稳定可靠等突出优点,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制冷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吸附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多孔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周期性的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在冷凝器内凝为液体;吸附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冷量。图1是吸附制冷的理想基本循环系统示意图,图2是理想基本循环热力图。

图1理想基本循环系统示意图图2理想基本循环热力图

图1中、为切换系统吸附/解吸状态的控制阀门,为节流阀;图2中、分别为吸附态吸附率和解吸态吸附率,、为吸附起始和终了温度,、为解吸起始和终了温度。吸附制冷理想基本循环的由四个过程组成:(1)12,等容升压;(2)23,等压解吸;(3)34,等容降压;(4)41,等压吸附。(1)(2)过程需要加热,(3)(4)过程需要冷却,12561为制冷剂循环过程,当吸附床处于41阶段时,系统产生冷量。

2吸附制冷技术研究进展

吸附制冷工作原理最早是由Faraday提出的[1],而后在20世纪20年代才真正开始了吸附制冷系统的相关研究,由于当时提出的吸附制冷系统系统在商业上根本无法与效率高得多、功率大得多的系统竞争,因而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为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为吸附制冷系统可用低品位热源驱动,在余热利用和太阳能利用方面具有独到的优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不使用氟氯烃作为制冷剂的吸附制冷技术引起了制冷界人士的广泛兴趣,从而使得吸附制冷技术的研究得以蓬勃的发展起来[2]。

吸附制冷吸附研究主要包括工质对性能、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和系统循环与结构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无论哪一个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化工和热工理论为基础的,例如传热机理、传质机理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概括吸附制冷的研究进展。

2.1吸附工质对性能研究

吸附制冷技术能否得到工业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工质对,工质对的热力性质对系统性能系数、初投资等影响很大,要根据实际热源的温度选择合适的工质对。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为吸附工质对的筛选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渐优化出了几大体系的工质对。按吸附剂分类的吸附工质对可分为:硅胶体系、沸石分子筛体系、活性炭体系(物理吸附)和金属氯化物体系(化学体系)[2,3]。由于化学吸附在经过多次循环后吸附剂会发生变性,因而对几种物理吸附类吸附体系的研究较多。几种常用工质体系的工作特性总结于表1[4]。

表1固体吸附制冷工质对的工作特性和应用范围工质对

制冷剂

毒性

真空度

系统耐压强度

解吸温度

驱动热能

标准沸点

汽化潜热

kJ/kg

沸石-水

100

2258

>150

高温余热

硅胶-水

100

2258

100

太阳能、低温余热

活性炭-甲醇

65

1102

适中

110

太阳能、低温余热

活性炭-乙醇

79

842

适中

适中

100

太阳能、低温余热

活性炭纤维-甲醇

65

1102

适中

120

太阳能、低温余热

氯化钙-氨

-34

1368

95

太阳能、低温余热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在吸附工质对方面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各种工质对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综合考虑强化吸附剂的传热传质性能,开发出较为理想的、环保型吸附工质对,从根本上改变吸附制冷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是推动固体吸附式制冷工业技术早日工业化的关键。

2.2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研究

吸附床的传热传质特性对吸附式制冷系统有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吸附床的传热效率和传质特性直接影响制冷系统对热源的利用;另一方面,传热传质越快,循环周期越短,则单位时间制冷量越大。因此,提高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是吸附式制冷效率提高的关键。

传质速率主要取决于吸附解吸速度和吸附剂的传质阻力,吸附剂的传质阻力主要是由其孔隙率决定的,此外制冷剂气体在吸附剂内的流程也对传质阻力有很大影响,合理的吸附剂填充方式和吸附器设计可以有效降低传质阻力。对于传热来讲吸附床主要存在两种热阻[6]:吸附换热器的金属材料(换热管道与翅片)与吸附剂之间的接触热阻;固体吸附剂的传热热阻。因此,改善吸附床的传热特性,主要从减小这两个热阻的角度出发,或者依靠增大换热面积来增加总的换热量,也就是通过合理的吸附器结构设计来增加换热量。

在加强传质性能方面,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吸附剂颗粒的形状增加床层孔隙率以及在吸附床设计时设置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通道。

吸附器传热性质的加强首先是对吸附剂的处理,目前比较公认的方法有:采用二元混合物,让小颗粒吸附剂掺杂在大颗粒吸附剂之间以减小吸附床的松散性;在吸附剂中掺入高导热系数材料;通过固结等手段改变颗粒形状,增大相互之间的传热面积,减少颗粒间的接触热阻[5]。减小吸附剂与吸附器翅片或器壁之间接触热阻可采用压实或粘贴等方法。在吸附床的设计上,比较成熟的吸附床结构有翅片管式、板式、螺旋板式等[6]。

传热和传质的加强经常是关联在一起的,二者有时是对立的有时是统一的,例如床层孔隙率的增加会减小传质阻力,但却导致导热热阻的增加;而一个结构设计良好的吸附器往往会同时对传热和传质起到促进作用,例如Melkon[7]所采用的将沸石粉末以极薄的厚度粘附在换热管表面上的做法。因此,在具体实施传热传质强化措施时必须综合全面的考虑,选取最佳的方案。

2.3系统循环与结构的研究

从工作原理来看,吸附制冷循环可分为间歇型和连续型,间歇型表示制冷是间歇进行的,往往采用一台吸附器;连续型则采用二台或二台以上的吸附器交替运行,可保障连续吸附制冷。如果吸附制冷单纯由加热解吸和冷却吸附过程构成,则对应的制冷循环方式为基本型吸附制冷循环。如果对吸附床进行回热,则根据回热方式不同,可有双床回热、多床回热、热波与对流热波等循环方式。下面简单阐述一下几种循环的基本原理。

基本循环在吸附制冷基本原理中已作介绍,其制冷过程是间歇进行的,增加床数并通过阀门的切换可实现连续制冷,但床与床之间无能量的交换。

20世纪80年代后期,Tchernev[8]、Meunier和Douss[9]等构建了双床回热循环,所谓回热即利用一个吸附床吸附时放出的吸附热和显热作为另一个吸附床的解吸热量,回热的利用率将随着床数的增加而增加。回热循环依靠床与床之间能量的交换来实现显热、吸附热等热量的回收,不仅可实现连续供冷,而且可大大提高系统COP。

热波循环也是回热利用的一种循环方式,是由Shelton[10]提出的。普通回热循环中吸附床的温度随时间逐渐下降,同时解吸床的温度逐渐上升,当两床温度达到同一温度后,便无法继续利用回热而需采用外部热源继续解吸过程。Shelton认为,在吸附床中,如果能使床温在与热媒流动相垂直的方向上保持一致,而在热媒流动方向上产生一陡坡(热波),则能大大提高回热效率。这一概念所描述回热效率很高,但其实现尚有一定困难。

对流热波循环是由Critoph[11]提出的,这种循环方式利用制冷剂气体和吸附剂间的强制对流,采用高压制冷剂蒸汽直接加热、冷却吸附剂而获得较高的热流密度。

根据吸附式系统的特点和温度源的选择,还可构筑多级和复叠循环制冷系统[2]。

从系统结构来看上述循环目前都是采用固定床方式实现的,因此在此有必要提及一种旋转式吸附制冷系统,这种系统形式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些专利文献中,但直到2000年左右才有比较系统的研究见诸报道[12,13]。这种系统结构采用旋转方式使多个吸附制冷单元联合运行,有效地利用了回热,并在冷量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可控性等方面远远的优于以往的系统结构方式。

3吸附制冷技术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前景

目前投入实用的吸附制冷系统主要集中在制冰和冷藏两个方面,用于空调领域的实践很少,只有少量在车辆和船舶上应用的报道。这主要是因为吸附制冷系统暂时尚无法很好的克服COP值偏低、制冷量相对较小、体积较大等固有的缺点,此外其冷量冷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控性较差也使其目前不能满足空调用冷的要求。赵加宁[14]提出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可以结合冰蓄冷或作为常规冷源补充两种方式将吸附制冷用于建筑空调。本文认为吸附制冷技术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应立足于本身特殊的优势,扬长避短,在特殊应用场合占据自己的位置。

吸附制冷与常规制冷方式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利用太阳能和废热驱动,极少耗电,而与同样使用热量作为驱动力的吸收式制冷相比,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良好抗震性又是吸收系统无法相比的。在太阳能或余热充足的场合和电力比较贫乏的偏远地区,吸附制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1可用于吸附制冷的热力资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年平均日照量为5.9GJ/(m2·a)[14]。利用太阳能制冷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太阳能辐射最强的地区,通常是最需要能量制冷的地区,并且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制冷的时候。

我国工业余热资源的量很大,分布面很广,温度范围也很宽,1990年的工业余热统计数据[15]表明:我国工业余热资源的回收率仅为33.5%,即2/3的余热资源尚未被利用。

吸附制冷的良好抗震性使其在汽车和船舶等振动场合的应用成为可能。虽然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艺比较成熟,也可直接利用排气废热,COP值相对于吸附式制冷来说也较高,但在车船这样的运动平台上,吸收式系统的溶液容易从发生器进入冷凝器以及从吸收器进入蒸发器,从而污染制冷剂以致不能正常运行。而吸附制冷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运行维护费用低,能满足车船的特殊要求。

常规汽车空调中使用的压缩机要消耗大量的机械功,通常开动空调后,汽车发动机功率要降低10~12%,耗油量增加10~20%。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一般为35%~40%左右,约占燃料发热量1/2以上的能量被发动机排气及循环冷却水带走,其中排气带走的能量占燃料发热量的30%以上,在高速大负荷时,汽车发动机排气温度都在400℃~500℃以上[16]。

船舶柴油机的热效率一般只有30%~40%,约占燃料发热量1/2的能量被柴油机的气缸冷却水及排气等带走。其中柴油机冷却水温度约为60℃~85℃,所带走的热量约占燃料总发热量的25%;而柴油机排气余热的特点是温度高,所带走的热量约占燃料总发热量的35%[17]。

3.2吸附制冷系统自身的改进

吸附制冷系统能否最终在空调领域取得自己稳固的地位,最主要还要依靠吸附制冷系统自身性能的提高。在COP、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量、单位时间制冷量的提高等研究方向上,许多研究者已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并仍在辛勤的努力着。

此外,空调负荷对冷量的要求与制冰和冷藏系统不同,在实际中无论是建筑物还是车船的空调负荷都是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冷源能够及时响应空调系统的冷量要求,并且能够保证连续的在一定时间内平稳供应冷量。吸附式制冷由于本身固有的特点,使其在试图进行连续供冷时制冷量以波的形式出现。而且目前吸附式制冷系统运行的控制手段比较单一,公认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改变解吸阶段的加热速率以及吸附阶段的冷却速率来改变循环周期;二是强行改变等压吸附时间,利用吸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吸附速度不同来调节冷量。由于吸附制冷系统的慢响应特性,这样的控制手段无法使系统的冷量输出满足空调冷负荷经常变化的要求。冷量供应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控性可以统称为冷量品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有效地改善冷量品质是吸附制冷系统走向空调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4结论

本文简要介绍了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并从吸附工质对性能、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和系统循环几个方面介绍了吸附制冷技术的研究概况。吸附制冷技术目前在空调领域的应用较少,本文认为吸附制冷凭借自身以太阳能和废热为驱动力、节能环保、运行可靠等优势,将来很有希望在特殊场合的空调应用中找到自己稳固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1.EHahre.Thermalenergystoragesomeviewsonsomeproblems.ProceedingConferenceHeatTransfer.1988:279~292

2.王如竹等.吸附式制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张学军,施峰,曾言行.固体吸附工质对的研究.新能源,1998,20(1):27~31

4.崔群,陶刚,姚虎卿.固体吸附制冷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9,21(6):102~107.

5.王如竹,戴巍,周衡翔.吸附式制冷研究概况.低温与特气,1994,(4):1~7

6.张辉,滕毅,王如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传热传质的简化分析及吸附床的设计.低温工程,1995,(6):43~48

7.MelkonTather.Theeffectsofthermalandmassdiffusivitiesontheperformanceofadsorptionheatpumpsemployingzeolitesynthesizedonmetalsupports.MicroporousandMesoporousMaterials,1999,28:195~203

8.TchernevDI,etal.Highefficiencyregenerativezeoliteheatpump.ASHRAETrans,1998,94:2024~2032

9.DoussN,MeunierFEandSunLM.Predictivemodelandexperimentalresultsforatwoadsorbersolidadsorptionheatpump.Ind.Eng.Chem.Res.,1988,27(2):310~316

10.SheltonSV,Analysisofthesolid/vaporheatpump.ASMEJournalofEnergyResourceTechnology.1990,112(3):69~78

11.CritophRE.Aforcedconvectionregenerativecycleusingthecarbon-ammoniapair.ProcoftheSymposium:SolidSorptionRefrigeration.Paris,1992,80~85

12.RECritoph.Simulationofacontinuousmultiple-bedregenerativeadsorptioncycle.In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2001,24:428~437

13.JLlobet,VGoetz.Rotarysystemforthecontinuousproductionofcoldbysolid-gassorption:modelingandanalysisofenergyperformance.In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2000,23:609~625

14.赵加宁,邱玉瑞.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暖通空调,2001,31(6):32~34

15.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工厂动力与节能分会.工业余热利用技术政策研究报告.1993,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