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养生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5: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养生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养生论文

第1篇

文献标题:基于CNKI的中医养生保健文献计量学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敏.北京市公务员和科技人员亚健康及生活状况调查[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2]于琦,李敬华,高宏杰,等.中医养生数据库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8):73-75.

[3]薄智云.亟须系统构建“治未病”学科[N].中国中医药报,2015-05-29(3).

[4]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养生保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策略研究[J].中医研究,2014,27(9):4-7.

[5]朱吉,贾杨,陆超娣,等.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下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5):13-15.

[6]袁尚华.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8-10.

(收稿日期:2015-11-10)

(修回日期:2015-12-10;编辑:向宇雁)

附1: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世界中医药.2009(2).

[2]黄建银.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国际服务需求曲线模型.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中医研究.2013,26(7).

[4]刘薇.WTO对法律服务贸易的规制及中国应对.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5]木泉.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石静霞.WTO服务贸易法专论(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6.

[7]吴益民主编.国际服务贸易法学(第1版).上海交通出版社.2013.

附2:芍药谷景区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苑庆磊.中国芍药花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2]宋焕芝,于晓南.中西方芍药花语及其景观应用_宋焕芝[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02-1003.

附3:中医养生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邸朝华.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教育科技资讯,2010,(23):210.

[2]伍婷.简论文化中的情绪养生[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1):5255.

附4:中医养生儒家思想探讨

参考文献:

[1]毛淳.论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03).

[2]徐正德.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3]彭昊.与道家思想[D].湖南大学,2010.

[4]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5]魏胜敏.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2.

第2篇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已知的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三、声乐艺术实践者的“品位”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因为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情感、人生体验的外化,是其艺术观、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常有强烈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因此,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趣味低俗的、气质猥琐的人能唱出优雅高贵的歌声;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设想一个艺术感迟钝,对音乐缺少本质理解的人能唱出令人感动的歌声。所以,我们要想让歌声打动人,震撼人的灵魂,那么,我们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爱憎分明、抑恶扬善的人,做一个真诚而又自然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做一个既能被别人打动又能打动别人的人,做一个远离世俗、远离浮躁而又贴近现实的人。总之,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而要想成为这样的人,依然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当我们凭借着文化修养真正的成为“美”的人了,那我们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的魅力,富有美丽的生命色彩,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声乐大师的身上得到印证。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吸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是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比如周小燕先生不但有丰富广博的音乐修养,而且受过哲学、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崇尚理性,热爱和平生活,一直没有停止用音乐来追求真善美,追求艺术的真谛,培养出了很多世界歌唱艺术的拔尖人才。多明戈在上海演出,因感冒演唱有些纰漏(失声),但是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以及他富有神韵的面部表情实现了高度和谐。难怪有人感叹:“多明戈用心在演唱”依然令人陶醉、令人震撼。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自觉地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并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并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初中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

1.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1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学生提问的情况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对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能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去探求知识,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1.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强化训练后会表现出好问、多问、善问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也会积极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学会探究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可以这样说,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好的完成新课程的目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1.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接受式学习,是学生变得内向,被动,不愿意动脑,自然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努力实现包括教的方式在内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由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转变,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主体性,能动性的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不同,学生的收获也不一样,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不同的意义。

2.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在学生学习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涵,了解学生已掌握旧知识的情况学生的智力水平,只有学生碰到自己“似懂非懂”的知识时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对问题的探索,对学生而言就有了问题性有了问题情境。另外,问题意识的创设和问题解决有关,当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经验越接近,问题也就越容易解决,相反,当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经验相差很远,问题解决起来越困难。

如利用新旧知识的关联诱导问题。知识总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善于运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因果联想等,在新旧知识之间点燃问题意识的火花,如:学习了体细胞的增殖方式,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那么减数分裂是如何进行的呢?进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实验,发现问题。科学离不开实验,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操作各个步骤程序,这是发现问题的很好的途径。如,在制作小生态瓶的实验中,让学生选择和准备材料,并且试图构建生态瓶,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创建合理的生态瓶,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为什么生态瓶要求是无色透光的?在生态瓶中没有植物可不可以长久维持平衡等。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2.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是中学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能使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到实处。

因为探究性学习每个要素开展的过程需要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例如,通过生物问题讨论,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解疑;通过收集相关生物学信息,学生从多种媒体和不同场所获取生物知识;通过生物学习方案设计,学生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生物实验探究,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揭示生物规律;通过调查咨询,学生理解生物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反思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学到的是“活”的知识,而不是把别人的科学活动结果生吞活剥的接受下来,从而避免了“听和理解”,真正实现“做和理解”。

2.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方法如下:通过集体讨论,分组合作,组织学生问题探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教学平台,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领悟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亲身感受合作学习和问题学习,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研究,逐步培养收集分析数据、交流表达等能力,提高观察的敏锐性、细致性及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体验成功,享受乐趣。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大大增加背景性、活动性、综合性、创新性、决策性等教学内容。提供一部分现成的知识内容,而学生则必须通过其问题研究活动从各种途径中去获取知识的全部,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拓展。这一教学过程并不像传统的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程序那样,由教师讲述各种知识,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要领和方法,把实际的观察经验和技能转化为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去想,了解学习的规则和方法,充分注重知识或规律的建立过程,注重发现,而不是给予;注重过程,而不是结论;注重分析、运用、讨论、对比和优化。学生按照这一教学程序进行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科研过程,不仅能体现出知识的运用与能力的发展等教学要求,也能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和创新培养的新要求。

3.结语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学生提问的情况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对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能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去探求知识,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意识;提出问题;人才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出问题,应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然而,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回答问题,致使学生不善提问不愿意提问,创新精神缺乏。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要树立“提问”不是教师的事,而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意识,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生物课堂,是单一授课,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学生被动接受,毫无主动性可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解决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问题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品质、主体性也会得到锻炼。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源于对“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地”的提问,青霉素的发现也是弗莱明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因为有问题才会想去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周而复始,才出现了不为常人知的伟大成果,可见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3)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人的认知总是由零开始,好比是一个由问号组成的圆,问号愈多,圆就愈大,知识也就愈多。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总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发明和创造。对学生而言,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知识体系变得系统化、条理化、全面化,锻炼了学生知识撷取能力。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措施

(1)融洽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正如我国古代思想家韩愈所言:“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凌驾于课堂及学生之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教学观才能消除学生紧张和畏惧,才能提出更好的有意义的问题。再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敏感时期,很多同学常常有怕自己问的问题过于简单惹人笑话,或是怕别人不能明白自己的问题影响教学进度,或是没有勇气提出问题等等诸多情绪。此时,教师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示自我,发展个性,当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才能使得学生个体敢于并乐于想象、批判、创新,问题意识也才能得到培养。

(2)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①加强基础知识学习。肚里有墨才能书写文章,同样,学生要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储备才可能对新的知识产生问题意识。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知识的传授,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信息量。比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学生最起码要先知道有丝分裂有哪些过程,分裂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都有哪些特征,这些基础知识是必要的。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保证,多渠道地呈现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问题冲突和问题意识。1)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应用普遍融入了课堂教学,通过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使得实验过程、生物原理呈现得十分具体形象。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才会活跃,问题意识也接踵而来。比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等实验,都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牛津剑桥植物百科》《牛津剑桥海洋百科》等多媒体教育光盘,都是根据教材制作的很好的课件。2)联系生活引发探究。在讲解鱼的呼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鱼呼吸时的状态,鼓励他们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再比如,一些生物专有名词和实际不尽相同,鲸为什么不是鱼,蝙蝠为什么不是鸟,两栖动物的两栖的含义等等,可通过比较日常和科学概念,形成问题情境。再如讲解肠腔动物时,可以用生活实物和之前学过的单细胞动物类比,学生不免产生水螅如何消化食物、水螅怎样排泄等问题。当然,还有其他创设情境的方式,比如通过谚语、典故、实物展示、生物实验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展开。③变“纵向提问”为“横向提问”。比起纵向提问,横向提问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发现问题、议论问题、回答问题创造了条件。例如生长素学习过程中,可以改变提问方式:“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此,你想知道哪些内容?”紧接着,可能学生就会翻阅书本,寻找自己好奇和有兴趣的点提出问题,如“生长素是怎样合成的”“生长素有什么作用”。当然,看书仔细的同学可根据教材内容找到相关答案,就可以代替老师回答。这种“横向提问”模式,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动力和热情去学习生物,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点,旨在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欲望,改正传统“只答不问”的坏习惯。要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和老师双方面的生物素养和知识储备,实现双赢局面,培养和挖掘学生问题意识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乔青祝.浅议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

导,2011(6).

[2]唐成亮.探究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朱党生.培养问题意识推进有效教学[J].中学物理,2011(16).

第5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培养 历史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内容的一种深入思考的意识。长期以来,学生对历史课兴趣索然,历史思维能力低下,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传统的课堂模式影响,教师向学生提问多,学生向教师提问少,学生提问能力差,几乎无问题可问。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国内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的教育理念支配下,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即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高度肯定和重视,已成为广大中学教师的共识。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环境,使学生敢问

学生之所以不敢或不会向教师提问,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缺少让学生提问的环境。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采用填压式的教学方法,把自己要讲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不顾学生的个性特征,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也习惯了充当接纳知识的容器,以教师的讲解为真知灼见,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或只学不问。

要让学生敢问,首先,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抛开所谓的“师道尊严”,放下架子,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去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其次,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提问,即使他们的提问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诞的,也要保护他们的这种热情,并加以表扬。教师要经常用一些鼓励的语言,如“不管对与错,有胆量提问就是好样的”、“我最喜欢那些敢于大胆提问的同学”等等,日久天长,自会形成争先恐后发问的热闹氛围。第三,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满堂灌”自然不好,而“满堂问”也未必可取。在学生有了“问”的机会后,教师才有可能去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足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二、依托文本,合理引导,让学生会问

事实上,学生不问问题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有问题可问,而是不会发问,因此教师要通过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寻疑意识和质疑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材各个方面进行提问:①从教材章节中的历史概念、章节与章节间、段落与段落间关系等方面诱导学生广泛地提出问题;②启发学生进行横向、纵向联想,有意识地对中外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提出问题;③鼓励学生就教材中的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反复深入思考,不仅从常规的环节中生疑,而且由提出单个问题逐渐过渡到提出系列性问题,逐渐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手段应用适当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学生提的都是简单、重复、不着边际的低层次的问题,不但不能达到教学和训练的目的,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三、活化教学方法,通过导读交流,让学生互问

通过鼓励提问,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和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并从学生中收集问题,比如课前的个人笔问、开课内的个人口问。小组讨论的笔问、同桌间的互问和向全班推荐的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一定需要,灵活多变地组合相关因素,独立提出新的设想,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甚至是开放的。例如,在讲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一节时,我首先交待导读提纲,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以“笔问”形式提出各自的问题,汇总分类后发现有一位学生提出富于创新的问题:“尼德兰革命是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向,但为什么它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而却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呢?”于是,我把它推荐给全班学生,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

四、创设历史情境,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乐问

第6篇

当今的中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他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表现出青年学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对他们的还仅仅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注定要失败。高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中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高中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他们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需求,自我发展,却极少关心社会,关心他人。近几年来,高中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因此,培养高中学生责任意识这一课题在当前抓公民道德建设和思想工作中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责任意识培养的背景: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的问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上海市二期课改对本市中学生的素质提出如下要求:有强健的体魄,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有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有开放的意识和文化包容态度。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发现问题,能收集、加工、处理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而“责任意识”则是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就取得了成功。

三、责任意识弱化的具体表现:

(一)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

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曾有学者作过抽样调查,18.5%的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又有11.4%的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

(二)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

作为新世纪高中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然而,一些高中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混日子、混文凭的大有人在,因此出现作弊,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厕所文学”、“课桌文学”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

(三)、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

责任感是人们所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青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并随着进人高中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加以强化,但因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及社会交往的贫乏,使之在高中阶段并未使这种责任意识的内涵、外延得到扩大和深化,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于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自私自利。当二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更多的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四、责任意识培养的实施体系:

主题:对己讲自尊,对人讲尊重,对事讲责任,对社会讲奉献。

1、学生发展的“五个阶梯”目标:

目标阶梯之一:对自己负责。培养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意识。

目标阶梯之二:对他人负责。尊重与接纳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

目标阶梯之三:对集体负责。主动关心爱护集体,珍视集体的荣誉,解决参加集体事务和各项活动履行应尽的义务,学会共享,主动为集体发展尽职。

目标阶梯之四:对家庭负责。尊老爱幼,为父母分忧,营造温馨家庭氛围。

目标阶梯之五:对和国家负责。勤奋和努力工作,讲爱心与奉献,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爱护环境,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2、责任意识培养的重点序列和操作载体:

第一层次:感受现实,增强学习责任感。了解社会关爱,奋发努力学习。操作载体:新生入学(军训、行为规范教育);访谈有关人士(校内: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层干部、校级领导。校外:政府官员、社会贤达、家长代表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了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对人才的呼唤,思考对自己、对它人、对社会负责的人生设计;参加党课学习,开展学习小组活动。

第二层次:从小事做起,在岗位上体验对他人的责任。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竞争岗位(设立多层面工作岗位,让每一位现实都能早道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培养主人翁的负责精神);岗位评价(从社会服务、行为规范、学习等方面评优表彰)。

第三层次:欲长辈对话,理解家庭责任。呼唤真诚的理解,渴望亲情的牵手。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营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谐互动的教育形态。学生与家长书面交流、直接对话(节假日、双休日做家务等活动进一步沟通两代人的情感,体验位家庭尽责的愉悦,并把学习与承担家庭的责任联系起来。)

第四层次:在对“二期课改”的思辩中,坚定对生活的责任意识。直面教育改革,增强人生能力。开展“二期课改”大讨论、(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和老师都是知识的共同构建者,提倡接受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与性学习的融合。)读书征文活动、读书报告会,开拓视野,提高鉴赏品位,反思人生感受。

第五层次:探究生命的意义,明确生活责任。关注祖国和人类的命运,让小我融入社会根据学生是毕业班特点,以做全校榜样为目标,设计活动;提倡助人为乐的风尚,鼓励学生个体对生活的关注,对学习困难同学的关心,带着对生活的不同理解,独自走向社会,走近弱势群体。

第六层次:走向明天,将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履行公民权利,承担公民责任。18岁承认仪式。共青团致辞、前辈的祝福、成人的心声、党的祝愿以及宣读成人誓词等,以高年级的姿态,为校风建设承担更重的责任。毕业班特色教育活动。

五、责任意识培养应遵循的原则:

1、性原则:21世纪的教育的突出特点是着眼于个体的健全发展,包括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趋势决定了我们责任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将来能立足与生存于社会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2、科学性原则:任何一种发展目标的制订都要有科学性,责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的制订要遵循教育和人的发展学说的,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每一个年级段的学生提出的责任教育目标,都要遵循教育学和心的科学规律,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即责任教育目标的制订要体现教育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层次。制订各个年级段的目标时,既要注重阶段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注重各阶段目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4、操作性原则:即目标要有可行性,能够根据各阶段的目标制订相应的教育内容,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案。

5、渗透性原则:即对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停留于口头的说教,而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中,渗透到学校管理中,渗透到平时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到学校开展的活动中去。

第7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自主学习

一、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角色往往是纯粹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往往被轻视或忽略,这样的情形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越来越薄弱。

但是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层面,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目前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学自然也不例外。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为了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笔者走访了部分中小学,情况并不容乐观。虽然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很多一线教师的思维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面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在各类考试中获取较为优异的成绩,恨不能将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学生的承受力和接受力。尤其是当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点时,也许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很快就能加以理解。但是,当学生自己运用的时候,却不知从何处下手,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第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不仅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是学生真正领悟到一些知识点的本质与内涵。试想一下,学生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问题意识又从何谈起呢?

三、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之所以会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是因为问题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今社会,真正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问题意识恰恰与这种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而且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敢于提问,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后,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思考—提问环节中也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尽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发问”奠定有力的基础。为了进一步验证课堂氛围和学生提问之间的关系,我曾做过这样的对照实验: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普通组和实验组。在给普通组学生上课时,我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我的讲授为主,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讨论和思考;但对于实验组的学生,我采用教学模块的方式,即首先提出我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在课堂上,学生与我争论的局面屡见不鲜。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实验组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见在数量上多于普通组的学生,而且在质量上也要优于普通组的学生。(表1)

从上述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组的各项数据都要优于普通组,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为主要的是,在与实验组学生的争辩中,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悄然形成。

(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当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提问意识后,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其有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可能。例如,在一年级“空间与图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摆放在一起,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图形教学:

(1)大家能分别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吗?

(2)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点呢?

(3)闭上眼睛,摸一下这个图形,你认为这是什么图形?

(4)你能用尺子在自己本子上把这个图形画出来吗?

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教师以有趣的方式将各个图形的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之中,避免教师上课与学生的学习脱节,让学生逐步学会图形的辨识、特点记忆和图形的绘制。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给学生了提供了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可能。

事实上,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事情,它需要多环节的共同努力。但是,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首先应对问题意识给予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建立与维持。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第8篇

一、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教育形式下,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尚显不足,对于这些知识储备尚浅的中学生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意志力是最可行的途径之一。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缺乏对学生意志力培养的评价机制。

面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不难发现应试教育的弊端,然而尽管如此,在“中考”,甚至是“高考”的巨大压力下,评价学生的好坏,完全是依赖分数的高低。而学校的优劣也完全依赖升学率的高低来评判,这就造成了学校和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的培养,其中意志力的培养就是在现代中学生教育中被忽视的问题之一。

2.教师对提高学习成绩认识的不足。

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师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在于学生花费多少时间在语文的温习和学习上,他们认为,只要拉长了学生的背诵、默写时间,就能够提高成绩。虽然我们不否认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但是如果对问题更深入的研究,就能发现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在长时间的语文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量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利用剩余的时间发现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对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求最大程度的提高;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完全是被动的学习,如果再加大学习的时间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学习的时间长短并不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但相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具有坚韧的、持久的意志品质就是关键所在。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与提高语文成绩还是有密切关系的。

3.教师自身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影响。

在很多电视采访节目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名人在提及影响或改变自己人生的关键人物时,都会非常感慨的想到自己的中学语文老师。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正是意志、情感形成的过渡时期,他们常常将自己的语文老师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或者是生活中的偶像,因此,中学教师自身的意志品质将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现在的中学教师,很多都缺乏对这份职业的热情,也缺乏教学的积极性,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这些不良现象也常常会把自己的职业形象,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必要性

人的意志力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的。意志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1.意志力能够克服中学生的思维懒惰。

在语文教学中,每当教师要求学生用新的理论和知识结构来解决新的问题,学生们往往觉得无从着手,因为他们习惯了过去学习中形成的思维定式,不愿意思考,只是等待老师的答案。而语文教学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就能够很好地克服学生懒惰的行为,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就能够坚持不懈的去探索问题的本质,以求更多的发现。

2.意志力能够增强中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对于一些明星的事迹,流行歌曲的记忆都不在话下,但是如果让他们无意识地记忆语文知识就难得很多。因此,无意识记忆就有着这样的局限性,因为在中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都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当然也难以让学生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记忆。所以说,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意识的记忆才是关键,要做到有意识的记忆,就必须有意志力的参与,只要有意志力的强制,才能让中学生避免很多不良因素的干扰,也能增强识记效果。

3.意志力能够维持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一般来说,中学生在学习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学生听讲时会漏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长时间的积累下来,在考试中漏洞百出也是在所难免的。据统计看来,中学生在初一的时候是注意力最不稳定的时期,尤其是男生,他们好动、好奇的天性,更容易被其它因素干扰。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应该通过意志力的培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强制学生不要被学习之外的事物干扰或分心。这样不仅能够使听课效果更佳,也势必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三、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力培养的方法。

1.设定培养学习语文意志力的目标。

对于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是自主性,一般来说,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无论对错,也都要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要有独到的见解,不能一味的盲从他人的想法。只有自觉,才能真正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语文,提高成绩,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

2.明确培养学习语文意志力的原则。

人的意志力不是天生就存在的,因此,学生学习语文的意志力要不是天生就有的,这是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人的意志力的培养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软弱到坚韧的,所以,在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上,一定要耐心,从一些简单的事情人手,不能急于求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意志的形成是缓慢的,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3.实施培养学习语文意志力的策略。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

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约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分配在阅读方面的。即便如此,在考试时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方面的能力却依然不尽如人意。因此,若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那么首先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认真聆听,平等交流

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切记不可漫不经心,即使再简单的问题也不要嘲笑学生,一定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和提问,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只有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和蔼可亲,才能使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

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敢于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已,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主要是因为有心理顾虑。他们担心: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简单了?会不会被同学讥笑,被老师批评?或者又会想:我的问题会不会老师答不出来,让老师下不了台?……所有这些担心心理,都禁锢着学生,使学生有疑不敢质、有问不敢提,久而久之,便使学生有了问题也不提问。因此,语文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安全自主的交流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沟通,做朋友,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尊重学生的提问,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问题,即使这个问题过于简单和幼稚,教师也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多鼓励、少批评、杜绝嘲讽,构建一个“问比不问强”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疑”敢问。

三、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问”

当前语文课教学中,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旺盛的求知欲,缺乏思考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一切设想、探索和安排都将成为泡影,变成没有生命的木乃伊。”这说明旺盛的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提问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引起他们的求知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初中生好表现的特点,通过引入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语文,感受生活;教师要敏锐地联系发生在学生周围和身边的实际问题,使每堂课都有新异的信息,并通过图画、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感受,尽量避免知识内容的枯燥和学习方式的格式化;教师要使学生始终处于存疑的状态,将“问号装进学生的头脑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将学生置于“愤”、“悱”的状态之中,只有学生出现疑惑才能体会到“发”时的惊奇和探究的乐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探索的喜悦,从而乐于提出问题。

四、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能问”

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涉猎信息的范围较广,但由于认知水平的关系,提出问题的能力仍然有限,加之教材所选课文的单一性与复杂性特点,也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进而提出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地地精选一些课外类文、美文,有意识的给学生提供激发想象的材料⑤,从而加强知识的突出性,典型性,使学生通过自我总结探索,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内容要点与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初步敏锐地构建一些疑点,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积极去思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让学生警觉问题时时处处都存在,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不知有疑”到“处处有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有疑可问、有疑要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成为真正的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五、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他们“留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