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职数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5: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职数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职数学论文

第1篇

大学数学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知识有十分深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又不明显,为此在以往的教学中除了理科专业的学生会对其进行研究和学习之外,很少有其他专业涉及数学知识。但是近几年,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等数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看到了高等数学知识对于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重大作用,认为高等数学知识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工具,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学生在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中能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这种意识逐渐被社会及教育界达成共识,这就使得我们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地掌握数学工具的教学目的,上升到为了培养学生思维和审美能力的素质教育上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更应该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数学作为一种基础教学学科,不仅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实际生活中必需的知识之一。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掌握的知识更加广泛和丰富,数学作为具有工具性的知识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凸显出了其强大的力量。在一些新兴的学科教育中,都是由数学知识而引入的,必须深入地研究和运用数学知识才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然而,现代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还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大责任。抽象性、思维性以及逻辑性超强的高等数学知识历来都是人们十分推崇的学科之一,数学自身包含着深邃的内涵,渗透着一种唯美的感觉,为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数学字里行间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审美能力,顺利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二、教师要积极采取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深化数学教育改革

,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思维性,所以数学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是数学也是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为此,我们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体系和教学理念也要进行更新及发展。在高职高专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根据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修改教学大纲,更好地体现大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积累,数学知识体系越来越庞大,数学教材所容纳的知识也是越来越丰富,可是由于我们有限的教学时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把每一个知识都牢固地理解和掌握,为此学生就无法形成扎实的基础,这样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就十分吃力。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不但不能够增加,还应该适当减少。当然并不是按比例去减少数学知识,而是要经过提炼把重要的基础知识归纳出来,在保证数学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的逻辑训练,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打牢,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2.运用新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职高专的数学知识十分抽象,这种抽象性不但体现在数学概念以及基本理论中,而且还在于数学学习的方法之中。为此我们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组织学生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以便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3.要尊重数学教学及发展的规律,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想要顺利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学生必须对其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是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理解较难知识的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好对学生的基础训练,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由于高职高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除了重视理论知识讲授之外,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结语

第2篇

一、教育思想的改革

当前,高职数学是高职所有学生、尤其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其它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现在高职数学课程是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出现了另一特殊情形,大多数高职学校没有重视数学的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基础较差,特别是数学更差,从而也不会重视高职数学的基础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出现了厌学、甚至逃课,不配合数学教师教学的消极情形。同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又没有切实做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过多地强调纯数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体系的严谨性,让学生更加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高职数学课程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学校不太重视,教师教学模式比较老套,学生不大配合。高职教育也属于高等教育,但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它是注重动手能力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与普通的高等教育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因为高职教育是以注重培养专业动手能力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因此高职数学的教育应以实用为准则,以必需、够用为度,将高职数学教育作为工具,而不能把高职学生培养为“学术研究型”人才。高职数学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与普通高校数学对本科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对高职学生不能够过多强调数学知识体系的严密性与严谨性,而只能将高职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只能作为有些专业课程的基础,主要强调高职数学这门课程的应用性、工具性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效性。因而,可以调整原有教材内容,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有些与相关专业关系不大或无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更能够为专业服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的内容最好与专业课教师联系协商,根据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以及相关专业课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当的筛选。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3篇

1.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供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其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就如苏格拉底的观点:知识本身存在于学生的大脑里,教师的职责就是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将学生的知识引导出来(即所谓“产婆术”).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还要负责班级的管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很多学校都分了“快班”和“慢班”,归根究底,就是根据班级的学习环境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划分的.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极具重要性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础.

2.教师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被普遍采用.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可以对一道题进行更为详细的讲解.因为高中的数学题计算量较大,费时较多,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会省去一些步骤,但是这样就容易造成知识的缺漏.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则不用担心这一点,在电脑上可以快速地进行计算和解题过程.可以说,通过多媒体教学,有效地提高了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1.学生应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生作为教学主题,其学习态度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目前,很多学生都出现了“偏科”的问题,尤其是数学,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考到一百三四十分,成绩不好的连及格都难,这些主要就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就舍得花时间去钻研,去学习,从而使得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就不愿意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学习数学上面,没有付出,自然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学生首先就得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培养自己对于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确保自己愿意去学习数学,才能促使数学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2.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练题

数学和绝大多数的科目一样,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不够的,学生难以真正的有所收获,更多的是需要课余时间的练习,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在课堂上学生看似记住了知识,实则只是短期记忆,如果在后面不加以巩固的话,很容易就会忘记,而做练习题则是对数学知识最有效的巩固措施.一般来说,学生手里的资料主要以教材为主,因此,教师需要广泛地去查寻资料,或以课堂练习,或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多做习题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真正地学得知识,教学质量也就自然提高了.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教学观念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职数学的教学方式

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新课程强调了探究式教学,那是否就意味着数学教学要以探究式为主呢?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数学新课程之所以强调探究式教学。那是因为过去我们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探究.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一般来说,高职学生要探究出某个数学问题或者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得到解决,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应该承认,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它不能和“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划上等号。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越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关于讲授教学法的研究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甚至是一句话,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职数学教学方法

2.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

例如对于课本例题:“求函数y=x+的单调区间”的学习,在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以后,我们对它进行了引伸,设计了如下程序性问题:(1)研究该函数的主要性质;(2)设计做出其图像的方案,并找出其图像的特征;(3)分别做出函数y=2x+,y=ax+(a>0,b>0)的图像,并概括规律;(4)请同学找出一个具有此类函数模型的实际问题,并予以解决。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后,同学们情绪高昂,思维活跃,积极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研究。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比较顺利,第二个问题则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异,第三个问题的结果丰富多彩。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问题获得了圆满的解决。同学们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们主动的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2.2准确定位新增加内容

高职数学课程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对于这些新增内容,不少教师普遍感到难教。一方面,这些新增内容不像老教材内容那样轻车熟道,另一方面,对新增内容的标准把握不透。新增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标准进行教学。例如,对导数内容,不应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几个求导公式,进行简单求导训练,而应首先通过实际背景和具体应用的实例了例如,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密度、速度、加速度、电流强度、切线的斜率等反映导数应用的实例少引入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的背景和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率都可以用导数来描述,要避免过量的形式化的过程练习.又如,欧拉公式内容,应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欧拉公式的过程以及对欧拉公式证明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关注学生对拓扑变换的形象和直观的理解.例如,把拓扑变换理解为橡皮变换,不要引导学生追求拓扑变换形式化的定义应注重对拓扑思想方法的介绍。

2.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丁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2.4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井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职数学还应当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此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现行的新教材很好地执行了这一理念。因为每册书都设立了研究性学习材料,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应重视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我觉得只利用好这儿个研究性学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应从教材的例习题和平时的练习题中,合理选材、组材,编制研究性学习素材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能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发现、探索、提炼、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品质。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将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高职数学教学方法是一个长期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积极地参与,更需要我们不盲目迷信任何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希望我们的教学方式能日新月异,能带给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能带给我们自己无愧的“辛勤的园丁”称号。

参考文献om在线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职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

摘要: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出发,应用系统论基本原理对高职教学改革作了初步探讨,并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为例,具体论述了系统化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最后就此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显著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它的学科性,注重学科理论的深度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及知识基础的宽厚性,其培养目标是中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或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型人才,因此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更加强调理论性,以理论教学为主体,辅以实践。中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岗前培训教育,技术含量低,强调操作性,不要求理论知识,其培养目标是一线熟练工人。这在经济不发达,工业企业技术含量低的时代,还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每个角落,中等职业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另一角度来说,根据传统的二八定律,能够做中高级管理层或研究型的人才毕竟是社会中的少数,而一个社会的发展最终依靠的还是最广泛的劳动者,因此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普通高等教育都不能满足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要。要想加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实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型、技术应用型、职业代表型的高等教育,其突出特点是既有高等教育的学科理论教育(相对要求低一些),又具有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线技术工作或中低层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职业资格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特点及培养目标,决定了这一层次或领域内的教育,必然不同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它要求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二、系统化教学的涵义和特征

处在一定环境之中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称为系统。系统的功能是接受信息、能量、物质进行处理加工,产生信息、物质、能量,即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如新生从入学到毕业就业整个过程即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分层次的。每一层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它又是上一系统的子系统,系统可分为子系统,次子系统等。以上图为例,我们可以将学校教育看成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再向下划分,教学系统又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研究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论文格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主要针对的是教学系统,即探讨如何将系统论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研究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结构,最终实现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观。它的思想是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看到其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从整体的角度来协调好这种关系,使系统在我们所要求的某种性能指标上达到最佳状态。将这一基本理论应用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上,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块分割,树立整体观念。第一,课程之间的条块分割。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课程往往由不同的教师来承担,而教师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容易造成即使是同一专业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断裂,而恰恰高职教育不象普通高等教育那样可以在某一专业方向进行研究,高职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或技能,可能这些学生对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并不深入,但他们必须学会如何将这些有限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将来职业的要求。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教育模式或方式就必须起到这样的引导作用,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进行课程的设计。第二,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的条块分割。高职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具有一定学科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技术、技能的人才。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性,它培养的是能够胜任生产、管理一线岗位需要的实践技能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方面往往是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方面有两种基本方式,其一,在每半学期期末,就某一课程进行短时集中实习。如学完《前厅与客房服务与管理》后,实习两周;其二,毕业前半学期,进行较长时期(一般为半学期,3至4个月)集中实习。当然这两种方式都各有优点,能够较集中地应用所学过的知识,适用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前厅与客房服务》、《餐饮实务》等;但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原理性课程《管理学原理》、《旅行社管理》等,采用以上两种方式就不易使学生掌握,往往在短期或较长期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很难感触得到。对于这样的课程,我们可以使用新的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将原理与实践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有机地联系起来。将教与训揉和在一起,随时随地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参与,提高动手能力,减少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的分割。系统论认为,构成整体的各个层次和部分不是偶然地堆积在一起,而是依一定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化教学的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或课程之间的关系,甚至某一课题项目(作业)进行逻辑分析与系统设计,建立模型,最大程度上发挥各要素的功能,同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根据学生(在校的,毕业生及潜在生源)的反馈信息,不断进行调整,使结构在动态上保持最优化,最终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

三、系统化教学的应用

教学系统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涉及到的要素非常繁多,虽然大系统与小系统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但它们所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是一致的。因此,为了便于理解与论述,笔者以教学系统中最小一级的次子系统———课程设计为例进行分析。系统分析如,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设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如旅行社的设立、旅行社产品开发、旅行社的主要业务、财务管理等。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不易操作,因此单纯依靠短期集中实习学生很难掌握。笔者认为,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重点应是激发学生的思考,不要老师讲一遍,学生听一遍就过了,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真正地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如给定条件下)能够应用,通过课题项目(作业)的设计,将教与习有机地联系起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比较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操作性与职业技能性,而且要有更强的人

际交往能力,表达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良好的个人形象。因为该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的主要环境就是与人相处,这些基本素质与能力是学生未来工作所必备的。而这些素质与能力我们又不能够开设单独的课程来讲解(也不可能单独讲解),这些能力的培养就要依靠平常的训练,教学的引导,这些综合素质可能比实际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这也是我们在进行课题设计时必须要考虑进去的重要因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在第三学期下半学期开设的课程,此时学生经过一年来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管理学原理》、《旅游公关》、《导游学》、《旅游学概论》等,同时开设了《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等。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综合各门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使课程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理论知识,并在这样一个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或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设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材共分九章,除第一章绪论、第九章发展中的中国旅行社外,二至八章分别讲授了旅行社管理的主要问题。笔者根据所讲内容设计了七个课题(见表)。具体运作过程:全班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代表两家旅行社,每个课题都要先做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然后开新闻会,宣布讨论成果。评分内容及标准如下:①组织协调/团队合作(30分);②阐述问题(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所学知识的运用与扩充)(60分);③个人形象(10分);附加:提问准确恰当(1~5分)。信息反馈系统论认为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是动态系统,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要想保持结构的最优化,就必须根据变化进行调整。教学系统也是如此,我们应根据学生(在校的,就业的或潜在的)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笔者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设计运行过程中,会对每次课题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总结。一方面,将教师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作论文格式业情况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信息调整下次课业,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信息的双向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相长。例如在做第一次课题项目时(旅行社组织结构设计),就发现了许多没有预想到的或通过其他方式不可能发现到的问题。如学生对市场宏微观环境的分析出现理解上的混淆,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我不是说了吗?”,“你没有听到”,很少考虑受众),组织结构层次设计问题等等。但更为可喜的是,通过做这样的课题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我们当时还未讲过的,可他们已经开始涉及到了并主动地去思考了,如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标准化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这种主动思考打破了传统式的被动接受,既使学生易于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激发出创造性的思维,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笔者也发现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传统教育模式只把学生看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教师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的任务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教授学习的方法,而这正是系统化教学模式的特色。

第6篇

1.1美术教材的实用性不强,很难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材内容过分强调美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内容过难、过深,严重脱离学生的美术基础、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产生畏难、逃避、甚至排斥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1.2美术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知识方面较为匮乏。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多半是美术学院和高师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二者的知识结构都偏重美术技能的掌握,而在美术理论方面学习研究的很少,尤其在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知识方面就知之更少。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这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教学过程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过程,很多也在模拟美术专业院校的授课程序,在美术教学中过于强调绘画技能技巧的传授与接受,把“绘画技能训练”作为高职美术课程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对于写生要求的过于专业化,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是很困难的。这种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同时,这种过于专业化的教学内容与将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是脱节的,不利于学生上岗就业。

1.4教学方法单一、滞后。教师过多地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学习方法,忽视个性教育,强调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教师示范学生看”“学生练习教师看”的教学方法很是常见,教师一成不变地教,学生机械地模仿,其结果是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由空间。

2、高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思路对策

2.1明确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适度地调整美术教材,增加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美术课程也要体现幼儿美术的特点。美术教师可以科学适度地调整美术教材,不能始终把技能训练放在首位,也不能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只有明确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从理论中学习和认识幼儿美术独特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幼儿审美心理发展,才能在今后的实际美术教学中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开设幼儿美术教学论、幼儿审美心理、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理论课程。

2.2加强美术课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授课教师,这是推动美术课程教学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2.2.1美术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他的专业功底是否深厚,影响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也是完成各种课程任务的基本条件。美术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其本人应该具有全面的美术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具备较为全面扎实的美术造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否则,即使你再认真努力,也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2.2.2美术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美术教师不但要传播人类文化、艺术修养、开发人类智能,还承担着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美术教师与学生能做到相互尊重、理解、民主、平等、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平台,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美术教师能够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2.2.3美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美术教师除了钻研更宽、更广、更深的美术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当具备更广博的人文知识,美术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会遇到学生提出的难以预料的难题,渊博的知识会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3采取探究与互动的教学方法。

2.3.1在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和探究的兴趣。

2.3.2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在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活动中,须重视“以活动促发展”,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创造实践活动,使学生能产生有现实意义的创造成果。比如,设定一个主题,开展简笔画的设计竞赛;模拟情景,开展幼儿园的环境设计比赛。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独立思维与独立操作能获得的乐趣。

第7篇

1.教师个人素质能力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责任意识淡薄

个别教师的心理在职业教育长期受社会偏见的影响下,教学观念陈旧。普遍认为:职业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失败的延续,是学生混文凭,混技术的教育。学生没有升学的愿望与压力,教师没有成绩的考量,教育管理无从评判教学水平的高低,故而,一部分教师便错误地认为教学效率高不高没关系,没必要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学生成绩差点也不影响外出打工,不出乱子就行。放弃研究、学习、严谨教学的态度,简单应付;没有形成良性竞争型的教育发展环境。同时,受社会拜金主义思潮、奢靡慵懒之风的影响,更多的教师责任意识淡薄,工作消极应付,工作时间上网游戏、看视频、炒股、购物,工作时间之余专注于拉关系,搞应酬,对教学一事全然不顾、抛之脑后,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2.学校经费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薄弱,教学硬件和教学人才短缺

职业教育长期得不到良好发展,社会关注度偏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师工资低下,不能很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教育人才的分配上缺乏政策引导,许多职业教师队伍存在素质良莠不齐和数量“缺斤短两”。学校教学管理力度薄弱,对于教师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监督,对于优秀教师不能创造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机会,在工作绩效和职务的晋升晋级上不能很好地体现考核量化,从而最终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应对策略

1.针对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应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策略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结构层次不齐的特点,在入学时,通过学情测试,生源情况的调查摸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础状况,并根据学生的选学专业与期望信息,结合办学的特点、机制、目标,通过分班、专业意向等方式进行大致的分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尽可能低趋于一致。对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学生实施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查漏补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勇气和自信,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验独立解决问题后收获的成功与愉悦,强化自信力,消除学习的畏惧心理;消除“听不懂、学不会”错误意识支配,促进数学基础知识的建构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并使之形成长期坚持学习的习惯和意志品质,确保能够顺利接受后续的学习任务,逐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2.诱发并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目的策略

第8篇

在高职院校当中,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无论从学校发展,学生基础以及学生就业等多重角度分析,在高职院校当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学生的各项基础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基础底子薄,由于之前所受到的环境和教育经历的影响,导致学生会学习和形成一些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价值他们对于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有限,因此,在高职院校当中,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这样,从深化意识角度出发,来更进一步的加强学生的全面建设。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专业性的要求十分高,要想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需要从加强思想教育角度出发,来更进一步的强化学生的各项基础。

(二)帮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思想政治建设的另一个积极作用就是可以帮助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通过协调三方面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在高职院校当中,许多同学由于考试的压力、对于未来的迷茫以及对于高职院校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对于自己缺乏自信心,从而不能认真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长期发展下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制约。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我,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的树立自信息,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从而为学好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岗位奠定基础。

(三)消除学生过分自我伴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人口压力。但是,也因此,家庭对于独生子女的宠爱过多,便导致在当下的高职院校当中学生都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写作能力,沟通方式都存在问题,而且集中表现在自私自利上。因此,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处理班级、同学、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感恩思想,这样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学生才可以拥有更加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他人进行协作。从而使得他们拥有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

(四)满足企业对于学生的刚性需求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就是立足于企业就业,为校企以及其他合作或者有需求的企业定向的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在对高职院校输送的专业人才进行专业技能考核的过程当中,更加重视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考察。因为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保证他们在今后工作当中能够拥有端正的心态,全面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在这个的要求之下,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性人才过程当中,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在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时,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优势

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下,面向市场,拥有专业化的教育团队,而且有合作的企业进行强化学生技能等优势的作用下,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上具有更多的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能够经受住社会的考验。

(一)培养实践性人才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当中,除了讲述给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同样注重实践性的培养。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高等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在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社会调研和人才市场调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教学内容,建立职业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在这样的作用之下,人才的实践性更强,同样的在结构内容上的调整,通过加入职业道德教育部分,充分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因材施教正确定位学生在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过程当中,高职院校同样注重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发现,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运用和综合。因此,在将可缓解,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比如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突破口。同时,在艺术设计专业当中,学生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基础差,学习困难等,教师都根据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扬长避短,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正确定位学生。

(三)借助校企强化学生能力在高职院校当中,他们树立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观,旨在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着经费投入少、办学条件差的普遍性问题。但是,在高职院校统筹考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利用社会、企业的资源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之不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校企以及一些拥有定向输送关系的企业,争取到他们的赞助资金,来更进一步的推进学校学生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坚持“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走“依托行业、紧联企业、股份运作”的道路,按照“校企联合、优势互补、产学互动、互利双赢”的原则,依据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的特点,同这些企业进行合作,不仅为学生正确到了加好的锻炼机会,也为他们能够直接同毕业之后同职务的无缝对接做了良好的铺垫。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很好的一次历练,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在企业学习当中,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学习,也是加强他们学习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四)技能学历双管齐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就是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对于理论知识也进行一定的教育,从而使得学生成为技能和学历都拥有的复合型人才。在训考结合、训赛结合过程中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标准,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使学生毕业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取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将相关的培训和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计划。这样,使得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历资格得到认可的情况下,就业更加有保障。同时,高职院校利用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性,也增强了在校学生综合运用国家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认证考试机制。从而使得艺术设计的学生面对就业竞争,可以比同等学力的高校毕业生更加具有优势。

三、思想教育同专业结合建设

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不仅可以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们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一次有效探索。

(一)理顺工作思路,在专业知识上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和提炼,要抓住着力点——突出职业素养教育。在艺术设计专业当中,课题的制作比较多,素材也比较丰富。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题材融入到教学训练当中,让学生多制造些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艺术设计,从而使得他们在专业学习和练习过程当中,深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认识。同时,在课堂之上,教师也有有意识的教育学生要有进取意识、敬业精神,要学习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二)把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同艺术设计融入社会活动当中在高职院校当中,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设计在工作开展上的共性就是可以借助于实践反应出两者之间的内涵。因此,在社会活动的开展当中,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然后主动贴近社会、融入社区、走进企业,充分利用学校各种人力、物力资源为企业和社区服务,经常为当地社区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等。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承办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通过对于宣传图案的设计以及口号的编撰,让学生在社会活动当中既宣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让学生在社会活动当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另外,也可以开展类似形式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一些公益性活动,进行社会调研、参与企业改革等。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较为全面的锻炼机会,而且能使社区、企业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促进高职院校与社区、与企业形成更为紧密、有效的合作交流、良性互动。

第9篇

高职院校目前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学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参与度低。忽略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缺失了应用性。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大量重复的机械训练,才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套用现成公式做一些计算。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大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长生厌恶情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受到影响。另外,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模式落后,缺少多样化,不能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思维僵化,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2数学建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变化。现代的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须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并积极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教堂中的问题积极进行探索,主动思考,增强学习的能动性。由于我国教育模式一直为应试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并且应用意识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若想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要培养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不论在课堂上或者是课外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并适当的给予鼓励,不要轻易否定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善于思考、勇于提问和辩论,让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使他们成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既培养他们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坚强的意志、宽广的兴趣、坚定不移的信念及积极主动进取的品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对他们进行分组然后进行讨论或者是竞赛,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同学友情,又可以让他们共同进步。每组学生还可以布置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他们合作解决问题,最终完成题目的解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他们意识到创新的价值和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另外,当今学生的薄弱方面主要是语言能力及表达能力,所以对他们进行特定的培养,提高他们这两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语言表达,包括表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解题思路等,从而完成数学建模论文。在训练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在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简洁性等方面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错误,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黑板加粉笔转化为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包含大量信息,可以直观形象的呈现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课程教学过程变得顺利,授课速度变快,教学效果也变得更好。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采用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数学建模教学。

4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几年来,全国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通过竞赛,可以提高查阅收集资料的自学能力,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身运用计算机解决数学模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探索研究精神增强,为成为全面性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在竞赛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的同时也有助于自我提高各方面能力。高职数学教师指导数学建模竞赛可以改变其缺乏研究主动性的现状,可以摒弃老旧的知识学习。有利于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教学模式,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创新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5总结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