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3: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顶管技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秦岭路热力管网是我公司供热主干道,肩负郑州市西区6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该工程全长3980米,热力管管径为DN1000-DN900,热水双管直埋。秦岭路热力管网随着郑州市道路改造施工,全长穿越现状重要道路6个,分别为岗坡路、伊河路等交通要道,这些路段车流量大,交通压力大,因此办理破路施工许可证非常难。郑州市是创建文明城市,对城市文明施工要求严,过重要路口一般只允许顶管施工。该工程于当年9月10正式动工,11月15日必须正式投运确保原有600万平方米采暖用户正式用热。为此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大胆提出创新,在穿越岗坡路、伊河路路段采用预制保温管直接顶管施工。面对重重压力,我们克服困难,保证质量,最终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2.顶管方法、过程、措施
2.1施工顺序
采用先施工顶管工作井平台及后靠背,再进行管道顶进施工。顶管施工采用人工挖掘顶进施工,在管道头部安装导向纠偏节,管道顶进随时进行测量、纠偏。管道顶进时,将人工挖掘管道前端的土体,利用小车运送至管外的弃土区。设备→吊装预制保温管到轨道上→安装顶铁→管道顶进→管道焊接贯通。
2.2施工设计
顶管的施工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顶进方法的选用和顶管段单元长度的确定;工作坑位置的选择及其结构类型的设计;顶管机头选型及各类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顶力计算和后背设计;洞口的封门设计;测量、纠偏的方法;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布置;下管、挖土、运土或泥水排除的方法;减阻措施;控制地面隆起、沉降的措施;地下水排除方法;注浆加固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2.3施工方法
施工管道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根据郑州市西区地下水位低,地下8米均不见水,施工热力管径较大(DN1000)等特点,本次采用手掘式顶管。顶管施工中应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处。
2.4顶管工作坑的选择
2.4.1顶管工作坑的位置选择
顶管工作坑的位置应按下列条件选择:管道井室的位置;可利用坑壁土体作后背;便于排水、出土和运输;对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易于采取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措施;距电源和水源较近,交通方便;单向进时宜设在下游一侧。
2.4.2顶管后背墙选择
采用装配式后背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装配式后背墙宜采用方木、型钢或钢板等组装,组装后的后背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后背土体壁面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装配式后背墙的底端宜在工作坑底以下,不宜小于50cm;后背土体壁面应与后背墙贴紧,有孔隙时应采用砂石料填塞密实;组装后背墙的构件在同层内的规格应一致,各层之间的接触应紧贴,并层层固定。工作坑的支撑宜形成封闭式框架,矩形工作坑的四角应加斜撑。顶管工作坑及装配式后背墙的墙面应与管道轴线垂直,其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2.4.3顶管工作坑深度选择
工作坑深度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H1=h1+h2+h3(2.4.3-1)H2=h1+h3(2.4.3-2)式中H1——顶进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H2——接受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h1——地面至管道底部外缘的深度(m);h2——管道外缘底部至导轨底面的高度(m);h3——基础及其垫层的厚底。但不应小于该处井室的基础及垫层厚度(m)。
2.5设备安装
2.5.1导轨的选择安装
导轨应选用钢质材料制作,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为:轴线位置:3mm顶面高程:0~+3mm两轨内距:±2mm安装后的导轨应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并应经常检查校核。
2.5.2千斤顶的选择安装
千斤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千斤顶宜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的垂直线上;当千斤顶多于一台时,宜取偶数,且其规格宜相同;当规格不同时,其行程应同步,并应将同规格的千斤顶对称布置;千斤顶的油路应并联,每台千斤顶应有进油、退油的控制系统。
2.5.3油泵的选择安装
油泵安装和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油泵宜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油泵应与千斤顶相匹配,并应有备用油泵;油泵安装完毕,应进行试运转;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顶进中若发现油压突然增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2.5.4顶铁的安装
顶铁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后的顶铁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顶铁与导轨和顶铁之间的接触面不得有泥土、油污;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顶铁拼装后应锁定;顶铁的允许联接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当采用截面为20cm×30cm顶铁时,单行顺向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1.5m;双行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2.5m,且应在中间加横向顶铁相联;顶铁与管口之间应采用缓冲材料衬垫,当顶力接近管节材料的允许抗压强度时,管端应增加U形或环形顶铁;顶进时,工作人员不得在顶铁上方及侧面停留,并应随时观察顶铁有无异常迹象。
2.6顶进
2.6.1顶进前的条件确认
开始顶进前应检查下列内容,确认条件具备时方可开始顶进。全部设备经过检查并经过试运转;工具管在导轨上的中心线、坡度和高程应符合规定;防止流动性土或地下水由洞口进入工作坑的措施;开启封门的措施。拆除封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钢板桩支撑时,可拔起或切割钢板桩露出洞口,并采取措施防止洞口上方的钢板桩下落;
2.6.2顶进预制保温管的保护
由于采用的是预制保温管直接顶进,对头一根管道预留的300mm管头必须做保护,否则保温层会破坏、摩擦力大顶进难度加大。可采用披肩法,在管头周围焊接一圈与工作管成15°的披肩。
2.6.3顶进过程
千斤顶的行程为28厘米,用扁铁制成的紧固件将其固定在预制保温管上开始顶。顶进完一节管后应及时焊接下一节,焊完后按规定探伤,焊接合格后保温完毕进行下一段的顶进。预制保温管开始顶进5~10m的范围内,允许偏差应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正。
3.预制保温管顶管的经济性、效益性分析
3.1缩短工期、减少难度
由于直接采用预制保温管,省去了砼管的吊装、土方量大大减少。以DN1000热力管为例,如果采用砼管,每前进一米至少需要挖直径为1700mm的圆隧道,每米土方量为2.27立方,而采用预制保温管只需1200mm挖直径为1700mm的圆隧道,每米土方量为1.13立方,土方量只需采用砼管的一半。24小时可顶进12-14米,进度可以加快一半。省去了在砼管内穿预制保温管的难度。
3.2节省投资
可以节省砼管材料费用,顶DN1000热力管为例,需要1500mm砼管材料费为每米750元。因减少土方量,节省劳动力费用及运输费用。节省了穿管机械费用。如果采用破路施工,每米管网施工需开挖3.5平方米,按郑州市市政局的收费标准,正常开挖及恢复路面每平方米造价850元,即每米管网破路恢复费用为2975元,而我采用预制保温管顶管双管每米造价在2800元以下。
3.3减少环境污染
非开挖顶管施工采用油压驱动施工时噪音远远小于开槽式敷设管道,几乎没有地盘沉降的现象,对周遭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而且在较深的埋深情况下施工成本要小于开槽式敷设管道,不影响交通,减少尘土飞扬,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有力保障,百姓不会埋怨天天挖沟破路造成的出行不便。
4.预制保温管顶管的适用性
4.1管径的要求
进行预制保温管顶管适合热力管径在DN700以上,因为管径太小无法进行手掘式顶管,人体无法在管内操作。当然管径小不经济。
4.2顶管长度的范围
该顶管适合顶管长度在26米范围内,如果太长,钢管会变形,超过30米长建议使用砼套管顶管,然后穿预制保温管。
高新技术在国外一般称之为高技术(HighTechnology),而在我国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新技术是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高技术的概念,广义的高新技术,则包括“高技术”和“新技术”。
高技术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国内外目前关于高技术、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业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义,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关于高技术,有以下一些代表性观点:
美国学者的定义。美国学者D.Crane指出:应用研究如果同科学有联系,那么它有时被称为高技术;如果没有联系,它就被称为低技术。美国的J.Utterback认为:高技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所指,冷藏技术、电器、汽车和航空技术,都曾是不同时期的高技术,高技术不局限于电子学、计算机、生物工程、材料、激光、海洋工程等六个领域。美国《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词》定义高技术是:使用或包含尖端方法或仪器用途的技术。
日本学者的定义:建立在当代尖端技术和下一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即为高技术。日本学者津曲辰一郎认为高技术是经济过程中的主导技术,他将高技术定义为下述技术的总称:①为提高现有商品功能的必要的中心技术;②具有能赋予产品以新功能的主导技术;③构成下一代产品基础的技术。
国内学者的观点。高技术是指能带来高效益、具有高增殖作用,并且能向经济和社会广泛渗透的技术,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涌现的新技术群的核心。王伯鲁提出枚举定义法,即当代高技术领域是指: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与机器人、生物技术(包括制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包括核技术)、航空和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高技术应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的高技术内涵是不同的。现代高技术应反映如下3个方面的要求:
从技术的结构看,高技术是尖端技术,其主要原理建立于人类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技术,这一点有别于传统技术,传统技术是经验的积累;从时间上看,高技术是新技术,是以最新成就为基础的技术;从与科学的关系来看,高技术是基于科学的发现而产生的技术,即高技术是Science-based技术。
因此,高技术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最新尖端技术。必须强调,新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新技术仅仅代表了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对新颖的技术形态,而不是技术内涵的革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高技术,是指运用当代最新科学知识和尖端技术而形成的技术群,它们构成新一代产品的基础技术和主导技术,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具高增殖作用和广泛的渗透功能。
2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
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定义:高技术产品是指每1000名职工中有25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把3.5%以上的净销售额用于研究开发而生产的新产品。
美国商务部依据某类产品销售额中R&D支出的比重和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为标准确定的高技术产品为:①导弹以及航空器;②无线电及电视接收设备;③通讯设备;④电子元器件;⑤飞机及零部件;⑥办公设备及计算、会计仪器;⑦军械用品;⑧医药制品;⑨工业用无机化工制品;⑩专用设备及科学仪器;(11)发动机及涡轮机;(12)塑料材料及其合成制品,合成纤维及其他人造纤维(不包括玻璃制品)。美国海关合作理事会在以往对高技术产品定义和分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定性分析,对高技术产品进一步筛选,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产品定义为高技术产品:①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②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据此所确定的技术10大领域为:①生物技术;②生命科学技术;③光电技术;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⑤电子技术;⑥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⑦材料设备技术;⑧航天技术;⑨武器技术;⑩核技术。
广东省“高技术企业统计方法研究”课题组认为:符合下述条件的①、②、③、④中的任一项及⑤、⑥两项者,即为高技术产品:①(在国际或国内)首次应用新科学原理生产的产品;②(在国内或省内)首先应用我国独创的新工艺或国际上最新工艺,并使产品质量或功能或劳动生产率、成本有显著改进的产品;③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生物品种,并使质量或劳动生产率或成本或功能有显著改进的产品;④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公布的高技术产品目录;⑤符合国际标准或技术先进国家标准,若无国际标准,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符合国家、专业、地方或企业标准;⑥达到本年代技术先进水平。
我们认为,所谓高技术产品,是以高技术为主导技术而生产的具有新的用途和性能,或质量、劳动生产率、成本有显著改进的产品。
3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
美国方面的研究。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定义:研究试制费和科技人员与职工总数的比例,比整个制造业高出1倍以上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国立科学财团的定义为:研究和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为3.5%以上,职工中每千人中有25人以上的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商务部的定义为:研究开发费用在总附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而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总职工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学者纳尔逊(R.Nelson)在《高技术政策的五国比较》一书中指出: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以大量投入研究与发展资金,以及迅速的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美国学者戴曼斯叙(D.Dimancescu)在《高技术》杂志上指出:对高技术企业的定义,主要依据两大特点: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高;二是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投资比例高。这两大特点又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东西,即知识密集,这是高技术产业的一个必要成份,也是技术持续创新的必需。美国学者杜迪(F.D.Doody)和芒塞(H.B.Muntser)认为,高技术部类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类体现出高增长率、高额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高附加价值、强烈的出口导向和劳务密集(这里专指高技能的劳务)的生产技术公司。
在英国,高技术产业被认为是一组包含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许多位于科学和技术进步前沿的其它技术的产业群体。
法国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当一种产品使用生产线生产,具有高素质劳动力队伍,拥有一定的市场且已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技术产业。
在加拿大,高新技术产业被定义为是一种技术水平相对高的生产部门,这种相对高的技术水平通过劳动力的技术素质或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来反映。
在澳大利亚,科学与技术部将高技术产业定义为投入大量研究与开发经费,与科学技术人员联系紧密,产生新产品并且有科学或技术背景企业的产业。
在日本,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定义为: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技术密度高,技术革新速度快,且由于增长能力强,能在将来拥有一定水平的市场规模,能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的产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R&D密集度(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将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
《欧盟科学技术指标报告》把有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能力,有较大的就业潜力,同时R&D投入高于所有部门平均水平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化工产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科学仪器制造业等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或先导产业。
在中国,目前采取的主要是概括法,也叫例举法,即按技术类型定义高技术产业。《中国科技产业》公布的目录包括:①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②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③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④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⑤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⑥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⑦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⑧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⑨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⑩医药科学和生物科学工程;(11)其它的新工艺、新技术。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具有以下4项特点:
它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所用的设备、材料涉及到现代技术领域的许多尖端成果;它是资本高度密集型产业,其科研费用和设备投资大,产品的附加值高;它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科技开发人员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经营管理人员;它的产品具有国际性和前景良好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技术产业是指由高技术成果转化形成的具有知识密集、R&D投入高、附加价值高、增长速度快、技术进步快等特征的先导型产业。
【参考文献】
1蔡莉,王新.高技术产业的划分及发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 不稳定性 矛盾管理理论 博弈论 协同论 委托――理论
[分类号]G250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合作形式,然而落实到行动上,资源共享还是存在着各自为政,我行我素,口是心非,身不由己的现象。长期以来,国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都存在着“议而不决,决而不作”的弊病,出现共建共享作为课题研究轰轰烈烈,作为工作任务冷冷清清、动力不足的尴尬境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图书馆联盟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图书馆联盟的合作共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联盟在组织上的不稳定性和管理中的各种风险一直困扰着联盟组织者及参与者。图书馆联盟既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又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图书馆联盟并不是万能的,要树立危机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尽最大努力消除联盟的不稳定性。因此,对图书馆联盟不稳定性的内在规律进行理论解析,找出其不稳定的因素,是保证联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基于矛盾管理理论的解析
1.1 矛盾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最早系统阐述矛盾管理思想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李占祥教授,他突破传统的职能管理理论体系,提出矛盾管理的概念,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学派,即矛盾管理学派。矛盾管理思想把现代企业看作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生命实体,主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动力学原理来研究和处理这个生命体成长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矛盾管理理论以研究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为主题,运用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和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来看待管理问题,为分析管理问题找到一条根本主线,为实施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和长寿提供了独特的思路。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是一切发展动力的原理,是矛盾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基础。矛盾管理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和矛盾动力学的原理,来分析事物的矛盾运动,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推动事物的可持续成长。
1.2 图书馆联盟中的矛盾冲突
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馆之间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联盟的这种特性决定了联盟的运行充满各种矛盾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矛盾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一切事物都是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因此说,矛盾也是图书馆联盟的本质属性。而联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又深化了联盟运行中的矛盾。
1.2.1 联盟成员的独立性
图书馆联盟是各成员馆遵循自愿互利原则而形成的联合体。在联盟中,各成员馆拥有独立的身份,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各成员馆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组建联盟的同时,又保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和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和利益的不同使得图书馆联盟的整体利益与成员馆的个体利益之间以及各成员馆的个体利益之间经常存在矛盾,这就必然会在运作过程中产生多种冲突。
1.2.2 联盟的动态性 图书馆联盟主要以契约作为各成员馆合作的基础,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组织形式。联盟自身在发展中会不断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特点,并且随着联盟的发展,也将不断拓展新的功能和活动。另外,组成联盟的成员也会变化,原有的成员可能退出,新的成员可能会被吸纳进来。联盟的这种动态性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关系,使联盟一直处于不稳定性中。
1.2.3 联盟的复杂性联盟成员的多元性使其管理比单一图书馆的管理更复杂。图书馆联盟作为一种竞合组织,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竞争中的合作与合作中的竞争并存,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联盟的复杂性加深了矛盾解决的难度,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分歧,就会导致冲突的产生。
图书馆联盟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导致图书馆联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而矛盾管理理论则要求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处理联盟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正确对待联盟成员馆之间的矛盾关系,引导积极矛盾,化解消极矛盾。矛盾管理理论的启示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关系,引导联盟向有利于图书馆联盟整体目标和集体利益的方向发展。因此,矛盾管理理沦为分析和降低图书馆联盟的不稳定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指导。
2 基于协同论的解析
2.1 协同论的主要观点
协同论由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创立。H・伊戈尔・安索夫用“1+1>2”形象地描述了协同的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增值效应。协同论的思想告诉我们,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组分的协调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2.2 图书馆联盟中的协同基础与内耗风险
协同论强调了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同工作的重要性,图书馆联盟作为各图书馆之间为了共同日的而组建的松散的联合体,其作用的发挥更加依赖于其成员的协调配合。各成员馆作为图书馆联盟的子系统,不仅要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在服务中互相补充,而且在符理中也要互相协调。
图书馆联盟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重要组织形式,资源协同共建、共享是联盟组建的最初动因,也是各项活动开展的基础。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联盟各成员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共享信息,加强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并为协作提供技术支撑平台,以确保联盟合作目标的实现。因此,技术协同是图书馆联盟的重要支撑。数字环境下,单一的图书馆无法满足用户复杂多元化的服务要求,这就需要各图书馆服务的协同。服务协同是图书馆联盟的目的。图书馆联盟资源的集团采购。用户服务的提供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来实施。图书馆联盟本身并不能产生协同效应,是联盟内的人员的工作促使联盟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人员协同是图书馆联盟开展各项工作的关键,人员协同强调各馆人员通过协作共同完成联盟的任务。图书馆联盟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这四个方面的协同作用。
在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馆之间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如果各成员馆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就会出现系统混乱,内耗增大,增加联盟的不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各成员馆之间的协调,通过各成员馆之间的有效协同,尽可能减少系统的冲突、摩擦,降低图书馆联盟的不稳定,促进其整体效应的发挥。因此,协同论为协调好各成员馆之间的关系,提高联盟的协同效
能,降低联盟内部的不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3 基于博弈论的解析
3.1 博弈论的基本观点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即研究当一个局中人的选择受到其他局中人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又影响其他局中人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一般由4个最基本的要素构成:①局中人,指在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②行动/策略空间,每个局中人有一系列不同的可供自己选择的行动方案或策略;③支付函数,支付是局中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每个局中人的支付是全体局中人所取策略的函数,该函数称为支付函数;④信息结构,即局中人有关博弈局势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局中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
根据局中人是否合作,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能,就是合作博弈,否则就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全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根据全体局中人的支付总和是否为零,博弈可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如果对博弈中的任一局势,全体局中人的支付总和均为零,则称为零和博弈,否则为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的局中人之间的利益始终是对立的,无法和平相处。现代经济博弈论在承认各经济实体利益的基础上,更加侧重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通过行为方案与利益得失关系的研究,以求协调他们的利益。因此,作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与工具,博弈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3.2 图书馆联盟中的博弈现象
在图书馆联盟中,必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馆,某个成员馆的行为必然受到其他成员馆行为的制约并对其他成员馆的行为产生影响。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图书馆联盟活动中各成员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不仅可以指导参与者做出合理的决策,而且可以帮助寻找提高联盟效率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联盟内的成员馆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参考咨询、集团采购、联合编目、技术开发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联盟的整体收益大于各个成员单独运行时的收益之和,同时每个成员都能获得比不加盟时要多一些的收益。因此,图书馆联盟是一种合作博弈,表现出的是团队精神和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图书馆联盟是一种非零和博弈,也即图书馆之间的联合是一种效益大于零的合作。
从我国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现状来看,有一部分博弈活动是合作的,参与者之间达成了有约束力的协议,参与者的个体利益通过补偿得到最大化,并且集体利益也实现了最大化,如,电子资源的集团采购博弈。此外,由于各参与者的实力存在差异,其所能提供的共享资源数量、质量各不相同,在联盟共享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在联盟中会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博弈,以期在付出成本最小或最合理的情况下,获得最满意的结果。联盟在形成之初一般都会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但个别成员馆为了自己的私有利益,往往想方设法违反协议规定,结果是使共享成员馆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存在着“囚徒困境”现象,反映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这就从博弈论角度解释了每个图书馆都有资源共享的愿望,但图书馆联盟实际运行起来却特别困难的原因。
3.3 基于博弈论的图书馆联盟合作与冲突分析
图书馆联盟在组建阶段都有许多成员馆参加,签订了共同认可的协议,但是在具体的运行中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缺少约束机制,造成在共享活动中做出贡献的成员得不到实际利益,而无所作为甚至不作为的成员也没有足够的制约,导致联盟运行的困难。博弈分析注重参与人的得益与策略选择的密切关系,通过联盟活动的博弈分析,可以找到联盟运行的根本障碍。在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馆作为理性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理性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需要相互合作,而合作巾又存在冲突,为了实现合作的潜在收益和有效地解决合作中的冲突问题,理性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制度以规范他们的行为。因此,博弈论的合作理论和非合作理论也为解决合作与冲突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和重要工具。
在图书馆联盟中,由于各成员馆利益的不同以及各种博弈行为的存在,使得联盟很不稳定。即使是联盟的各方可以选择合作使之实现纳什均衡,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联盟成员不了解对方在合作中的支付函数,个别成员为了防止对方选择欺骗或者背叛行为给自身带来的损害,会采取较为消极的合作态度,根据公平性原则其他伙伴也会随之降低合作的积极性。博弈理论以理性决策主体之间的交互影响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因而是以联盟风险和不稳定性研究为核心的,因此博弈理论也为联盟风险的规避和如何维护其稳定性提出了指导性思路。
4 基于委托――理论的解析
4.1 委托――理论的主要内容
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在信息经济学中,常常把博弈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人”,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委托人”。委托问题是由参与人拥有的私有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委托理论模型刻画了如下一类问题:委托人想使人按照他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人选择了什么行动,他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随机因素共同决定,这也就是说人行动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因此,委托人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4.2 图书馆联盟中的委托――问题分析
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没有任何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各馆在加入某个联盟时,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开展合作对策研究。在图书馆联盟中,一方面是参与组建联盟的各个成员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一个成员馆并不十分清楚其他成员馆的资源优势、服务能力、核心竞争优势等;另一方面,联盟的盟主单位或联盟管理机构对各成员馆也不可能拥有全面的信息,因此,盟主单位或联盟管理机构和成员馆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合作中,信息的正确、快速传递对整个联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的情况下,很难达到资源共享联盟真正的优化效果。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联盟管理带来一些难题,影响联盟的合作关系和合作稳定性。
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图书馆联盟中存在两个方面的委托――问题:①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合作关系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对各成员馆进行选择和评价,如果某一图书馆为了加盟而提供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做出不切实际的错误承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盟主或管理机构难以正确辨别,就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②联盟各成员馆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当个别图书馆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遵守协议或采取欺骗行为时,就会给联盟整体带来损失,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图书馆联盟运行中存在复杂的委托――关系。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强凋一种持久稳定的伙伴关系。个别成员馆的短期行为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好处,但会给自己带来声誉损失,导致伙伴关系终止,同时,委托双方角色的动态转换也可能导致自己的利益面临损失。而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收益远大于短期利益。正因为联盟成员间的委托问题是多阶段、动态的重复博弈过程,图书馆联盟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才显得更为重要。
5 结语
由于图书馆联盟运行中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联盟内部存在系统混乱和内耗风险,各成员馆之间存在多种博弈行为,以及联盟中存在复杂的委托――关系,才使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存在多种不稳定性因素。而本文所论述的矛盾管理理论、协同论、博弈论、委托――理论等又为研究图书馆联盟不稳定性的内在规律、消除联盟的不稳定性因素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解决思路。运用矛盾管理理论中的矛盾分析方法去解决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的“竞合”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正确处理好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利于引导联盟向整体目标和集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运用协同论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促使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由松散联合体状态转向相互依赖与紧密配合,为消除联盟系统混乱,将联盟内耗降到最低程度提供了方法与策略;分析作为理性人的各成员馆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博弈关系,从参与馆的得益与策略选择方面寻找联盟运行中的根本障碍,为图书馆联盟风险的规避和稳定性维护提供了方法和参考思路;委托――理论中的最优契约设计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为图书馆联盟合作契约的设计,寻求激励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柳春阳,刘兹恒,OCLC对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启示――纪念OCLCAO周年,图书馆,2007(5):20-23,28
[2]张淑香,省域内信息资源服务共享体系建设思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6):62-65
[3]高凡,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事:图书馆联盟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54
[4]赵晖,图书馆联盟风险及其防范研究,图书馆,2009(3):94-95
[5]李占祥,矛盾管理理论,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22-127
[6]斯塔格奇,协作领导力,燕清联合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1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
[8]王文举,王国成,李雪松,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学发展,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随着技术研发产业的飞速发展,技术型研发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给企业核算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在具体实务中,有关固定资产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往往存在着很多细节性问题。比如,实物盘点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要点来操作导致账实不符;没有按照规定对设备、厂房或者办公楼计提折旧;对账面上的固定资产进行随意拆换;没有建立固定资产账卡导致漏登固定资产(如办公桌椅、电脑等);没有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相分离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细节性问题的存在,技术型研发企业固定资产核算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才受到管理层的质疑,影响着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研发、经营等方面的重大决策。
二、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信息化平台有待进一步加强
正如上文所述,技术型研发企业固定资产数量较多,其精细化管理的实现以及核算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都需要有健全的信息化平台作为支撑。目前,很多技术型研发企业通过运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开展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但是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功能运用不全面的问题。比如,一些技术型研发企业并没有实现固定资产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只是简单的运用系统对固定资产的入库、使用、处置、盘点等进行管理。此外,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在给固定资产核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其核算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企业财务岗位较多,相应的财务人员也较多,较为随意的部门内部系统权限设置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核算信息的安全性。
三、完善技术型研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
(一)规范固定资产各环节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固定资产采购的可行性分析要贯穿技术型研发企业的预算编制阶段以及整个采购阶段,否则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重大影响。以上海某研发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预算编制之前,由企业各个部门上报下一年度对相关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的需求,在对这些数据进行详细统计与多次反馈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对这些固定资产采购的可行性(种类、数量、用途、预期带来的收益、对研发成果的影响等)进行分析,保证企业资金效用最大化。对于固定资产采购中的招投标问题、合同审查签订问题等细节性问题,企业也要结合采购习惯对其进行规范。比如,可以通过制作采购流程图的方式来规范各个流程的操作,对不同的固定资产采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也要注意各项规范的灵活运用。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要重点注意其维护保养工作。以某技术型研发企业为例,该企业借助条码打印机以及条码扫描建立了“固定资产数字条码”,在此基础上将固定资产的日常保养、检查与维护工作明确到员工个人,建立责任考核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延长相关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为企业节约一定的资金。此外,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时,技术型研发企业要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可以结合上下游客户的需求,将一些机器设备予以合理定价卖给需要的客户,而不是单纯的低价贱卖。
(二)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健全固定资产核算基础性工作
固定资产核算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着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的质量,技术型研发企业可以从内部控制制度着手,形成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内部监督,健全固定资产核算基础性工作。在内部控制环境上,主要是要提高固定资产核算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精神,尤其是细心、谨慎以及规范的工作态度,这是做好核算工作的基础。在内部控制活动方面,要严格执行“岗位不相容”“重大事项审批”等原则。为了形成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监督,一些技术型研发企业建立了轮岗制度,一方面调动核算人员提升业务能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各项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之间形成监督,在规范各项核算操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各相关账簿的登记以及固定资产的盘点。在内部监督方面,不仅仅要注重事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内部审计,还要注重事前与事中的内部审计,将固定资产核算中可能存在的会计失真现象遏制在事前、阻止在事中。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技术研发型企业应当借助企业自身优势,充分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配合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实现对各项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保养、处置的全程动态化跟踪管理。以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数字条码”为例,企业可以借助该条码在管理系统中对固定资产建档,通过该条码以及管理系统的结合,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程跟踪。同时,企业可以借助局域网、共享软件以及各种聊天工具建立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沟通平台,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为其他部门的工作奠定基础。对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软件,除了要提高财务人员对操作程序运用的熟练程度外,还需要严格管理核算软件的权限。企业可以结合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岗位的具体分配情况进行分板块权限设置,即仅相关人员可以对对应板块的核算信息进行记录、删除以及更改等操作。
四、结论
关键词:燃气;管道;顶管作业
随着燃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展,管道气既安全实用又不会占用客户过大的空间位置,是人们选择使用燃气燃料方面的理想选择。在燃气管道的作用日益彰显的同时,在燃气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管道穿过公路、河流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而要解决燃气管道穿越公路和河流的问题,除了我门日常见到的开挖和架空外,非开挖技术虽然造价较高,比起开挖和架空但确实更加实用。这里不从商业角度展开论述,只从技术角度讨论穿管方面的水平定向钻施工中的一些技术上的注意事项。不妨从钻孔到敷设管道,再到穿管和验收这个核心环节来做探讨。
1 现场勘察等钻前技术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1、制定钻前计划
燃气管道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说透了就是是对各项现场勘察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后,制作、完善和完成技术性文件,并通过技术文件指导施工作业的过程。勘察现场状况是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首先,在定向钻作业中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桩位,编制桩号。其次,要根据现场勘察情况确定钻杆的入土位置,保证在整个钻进长度上有足够的空间调节钻杆,使其不会超过弯曲极限。再次,通过对现场的熟悉,确定变向的位置,以避开公用设施和满足斜度变化。最后,钻孔选择位置时还要考虑把对行人和车辆交通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2、施工设备准备:
1)选择好定位仪器
钻具是钻机钻进中钻孔和扩孔时所使用的各种机具的统称。钻具主要有适合各种地质的钻杆,钻头、泥浆马达、扩孔器,切割刀等机具。辅助机具包括卡环、旋转活接头和各种管径的拖拉头等。而这些工器具中,定位仪显得最为重要,因为在地面下钻孔时,就是靠定位仪来确定方位的。在定向水平钻钻孔过程中,其主要系统包括钻机系统、动力系统、控向系统、泥浆系统,而控向系统如同人的大脑,起着总指挥的作用,而控向系统的核心部分就是定位仪。定位仪是定向钻钻孔的工具关键器具,一般选择用手持式或有线式系统的定位仪器。
2)熟悉定位系统组件
不论是何种型号的位仪器,主要由接收器、遥显仪、信号棒三个部件组成。正常的水平定向钻施工中,一般采用手持式定位设备以便于追踪钻进中的钻头。控向仪操作手在钻头行进路线的上方行走,使用手持式接收器定位钻头。标准的手持式接收器由控向仪操作手携带,通过在钻头行进路线上方前后移动来确认钻头的位置和方向。遥显仪从接收器接收数据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司钻手可以迅速地断定钻头的位置。信号棒安装在钻头体内,发射信号,向接收器提供钻头在地面下相对位置的数据。它包括电子装置和电池,根据所需的钻进深度可以采用不同能力或信号强度的信号棒。
2 施工过程的控制
1、钻导向孔
导向孔钻进就是从起始位置沿预定路线向目标位置钻进的过程。为了准确地沿预定线路前进,司钻手必须控制钻头体的钻进方向,有时还需要变向。变向的简单原理是:当边旋转边推进时,钻头体直线行进;当不旋转只推进时,钻头体沿弧线行进。实质上,一个完整的导向孔就是由一系列的直孔通过变向推进连接而成的。
2、回扩
回扩是将导向孔扩大,使其与所要铺设的污水管线直径相适应的过程。假设要铺设一根直径?110厘米的管子,就需要将孔径扩大到管径的1.5倍或者约直径?350厘米左右。使用回扩器要一次或多次穿越孔道,目的是在回拖管线通过孔道前,使导向孔达到合适的尺寸和条件。回扩是钻孔后的一个修正过程,对孔的大小,畅通都有一定的完善作用,只有经过回扩才能达到穿管的要求。
3、敷设管道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在导向孔钻进和回扩过程中,始终保证泥浆输送畅通。在施工中随时抽取排出的废泥浆,保证不外溢,避免造成对道路和环境的污染。在回扩好的孔道中,将已经准备好的全部管道在回扩器的引导下拖入孔道中,完成管线敷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钻机就位后,需采用地锚加固定位。
注意事项:大中型穿越管段应在拖管前进行吹扫,试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穿管多用的是聚乙烯燃气管道。聚乙烯燃气管道硬度较金属管道小,因此在搬运、下管时要防止划伤。划伤的聚乙烯管道的运行中,受外力作用,再遇表面活性剂(如洗涤剂),会加速伤痕的扩展,最终导致管道破坏。此外,还应防止对聚乙烯管道的扭曲或过大的拉伸与弯曲。管道管道敷设后,留出待检查(强度与严密性试验)的接口,将管身部分回填土,避免外界损伤管道。施工结束后,清理和恢复现场。在PE管的选材上我们宜选用厚壁管。可预防在拖管过程中无法估计的个别擦伤,从而造成的壁厚减薄.管材的焊接只能采用热熔连接.如de63管的穿越必须采用盘管,而一捆盘管一般只有100m,所以大大限制了顶管的长度,故不提倡施工中采用小管径的PE管.
4、PE管材熔合要求
上面提到聚乙烯燃气管道的敷设注意事项,但在这里有必要专门就聚乙烯燃气管道的管材熔合要求再做一点说明。
熔合达到要求也是穿管的重要环节,熔合达不到要求,可能在穿管过程中出现管道的焊接处断裂的现象,一旦穿管完成发现所穿管道出现断裂,修复的过程将十分复杂,影响到整个工期。所以顶管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只注重钻孔还不够,要注重各环节的有效结合。
3 水平定向钻长度的控制
因现场施工条件限制定向钻的长度一般不长于300米,这主要涉及穿越管段回拖时的最大回拖力。一般的公路过路口穿越,可采用小型的顶管机,出入土点在避开一些障碍物的情况下,以选在人行道较为合适。水平定向钻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燃气管道的焊缝应进行100%的探伤;燃气钢管的防腐应该为特加强级防腐;燃气敷设的曲率半径应满足弧度要求,且不得小于钢管外径的1500倍;在水平定向钻的管段上不得有任何附件。
4 水平定向钻的优、缺点
水平定向钻具有速度快、施工精度高等优点。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具有不会阻碍交通,不会破坏绿地,植被,不会破坏周边建筑物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开挖施工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干扰等问题。而且具有施工周期短、人员少、进出场地速度快,施工场地调整灵活,施工安全可靠等特点,尤其在城市施工时可以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水平定向钻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对管道日后的应用及维护有几个遗留问题。首先在管网周边的用户在未预料到的情况下,施工后无法就近开口,而只能从定向钻出入点处引管,这样反而造成了浪费;其次因为是非开挖管线,在深度较深处仪器无法探测。很有可能被其它施工单位的管线顶穿。
总之,水平定向钻作业的过程是一个综合作业的过程,只注重钻孔技术还不够,更是一个各环节的有效结合过程。定向钻钻孔和后续的熔合、穿管、吹扫和强度实验等是一个整体,前后环节衔接到位,才能保证整个管道建设的质量,只有把定向钻放入到整个顶管作业中进行管控,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也只有将这些关联的环节当作一个整体来考量,才能保证管道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定向增发 折价 市场效应
一、引言
定向增发具有发行门槛较低、审批流程简单、融资方式灵活的特点,被认为是融资“pecking order”中仅次于公开增发的次优选择(Ferreira and Brooks,2007),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途径,2010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定向增发融资额分别为3300亿、3588亿和3441亿,后两年融资规模均超过IPO。
定向增发在国内股权融资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原因,除了近年来的政策支持,重要的一点是其用途并不限于融资功能,实施定向增发主要基于三个动因:首先是对大股东实施增发以收购资产,甚至是母公司整体上市;其次是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提高公司竞争力,或是实现战略重组;第三则是为新的募投项目筹集所需的项目资金。
二、文献综述
总体来看,定向增发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解释发行中的折价现象和股价的市场效应两个方面,并由此延伸到大股东利益输送、定增前后企业的绩效变化、定向增发的投资价值、定向增发盈余管理等领域。研究的出发点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和问题。
(一)定向增发的基本现象
定向增发折价、短期市场效应是定向增发现象研究的主要结果。
1、折价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私募的折价率约为11.3%-20.14%,而台湾地区的定向增发折价率约为20%。
2、短期公告效应
对于折价发行的定向增发股票,市场上基本上持乐观态度,而定向增发中的短期市场效应(公告效应),则并未发现一致的国际证据。Wruck(1989)最早研究发现,宣告日前后存在4.5%的异常收益,Hertzel and Smith(1993)发现1980-1987年间,NASDAQ106家定向增发公司的公告期超额收益为1.72%。一些学者对日本、挪威、美国、新加坡、瑞典等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但是Chen et al.(2002),Anderson et al.(2006)的研究没有发现显著的正异常收益。
国内方面,戴爽(2007)选取已实施定向增发的57家上市公司作为统计样本,发现了11.8%的异常收益,章卫东(2007)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规模的公告效应,且面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定向增发将获得更高的累计超额收益。此后陆续也有学者发现股改后定向增发存在正面宣告效应。
3、长期市场效应(公告效应之谜)
与短期公告效应相反,Hertzel et al.(2002)发现,市场对定向增发的长期反应为负,三年持有期异常收益为-23.8%。Krishnamurthy et al.(2004)和Marciukaityte et al.(2005)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这一问题被称为“Puzzling announcement effect(公告效应之谜)”。
公告效应之谜在我国目前尚无定论。吴育辉等(2010)分析发现,增发后的6个月时间段,股票具有更高的累计超额收益率。章卫东、李海川(2010)的研究表明,资产注入类型、注入资产与主营业务的相关性,将显著影响到定向增发股票的长期收益率,而与短期市场表现无明显关系。邓路等(2011)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后5年业绩显著好于配比公司,定向增发后两年内总体上表现强势特征,原因是投资者对定向增发的公告反应不足。徐静,余斌(2012)则发现了公告效应之谜的现象,即短期内定向增发股票市场反应为正,而长期的市场反应为负。
(二)定向增发的影响因素
对于定向增发的影响因素,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有形式的新股发行都具备的一般性影响因素;另一类为定向增发的特有研究成果。
1、定向增发的一般影响因素
(1)价格压力假说
Scholes(1972)指出,每只股票彼此之间不可完全替代,因此需求曲线应该向下倾斜,任何股票的发行都会导致价格下跌。有大量文献实证研究了股价和发行规模之间的关系,但是得到的结果并不明确。Loderer et al.(1991)对增发宣告异常收益与需求的价格弹性进行了检验,但是并未发现需求的价格弹性导致了负的异常收益。盖锐、熊发礼(2010)指出再融资将会导致企业长期财务指标下降,尤其是以包括定向增发在内的股权再融资行为。
(2)投资机会假说
Miller and Rock(1985)指出公司的投资需求为定值,任何再融资行为都是对未来现金流预期下降的结果,从而构成了公司未来收益的负面信号。Healy and Palepu(1990)认为股票发行体现了预期未来收益的波动性变大,经营风险将出现上升,再融资行为是一个“坏消息”。贺薇(2011)也得出了类似结论。顾馨、李双杰(2012)以2006-2009我国主板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定向增发对股权结构的改善有积极影响,70%左右的上市公司增发实施后业绩指标出现提升。
(3)财富转移假说
股票发行伴随着财富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重新分配,Galai and Masulis(1976);由于股权融资可以降低公司的债务风险,超预期的股票发行会使得财富从股东向债权人转移。因此,股票增发导致公司的D/E比例下降,同时出现负的异常收益,DeAngelo and Masulis(1980)。但是在韩国市场,Kang(1990)和Dhatt et al.(1996)发现配股前后伴随着正异常收益,其根本原因是股权融资使企业出现财务困境的概率下降。
(4)流动性假说
交易受限股票的折价均值达34%,Silber(1991);Brennan and Subrahmanyam(1996)、Fiori(2000)等发现,股票的流动性与收益率负相关。考虑到定向增发股票往往存在限售条款,因此其应当存在发行折价,并具有正的异常收益。
2、定向增发的特有研究成果
(1)监督效应假说
Wruck(1989)的监督效应假说指出,定向增发会带来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或是产生新的大股东,随着大股东利益与公司趋同,大股东可能凭借自身的影响力改善公司的资源分配,或者促使公司进行有价值的兼并收购,那么公司价值将得到提升。值得注意的是,Hertzel and Smith(1993)以及Wu(2004)的实证结果并不支持监管假设。
(2)管理层权力扩张假说
Wruck(1989)还发现,如果定向增发导致管理层滥用权力,公司价值将会下降。基于此,Barclay et al.(2007)提出管理层权力扩张假说解释定向增发,他们认为管理层只会对不会影响其地位的友好投资者实施增发,因此定向增发对于非参与(不干涉公司管理)投资者来说是不利的,而折价现象正是对这种非参与的补偿。
(3)大股东利益输送假说
Cronqvist and Nilsson(2005)发现家族企业为不稀释控制权,不愿意选择配股和公开增发,Baek et al.(2006)通过对韩国企业集团的研究,对此提供了证据证明。张鸣、郭思永(2009),何贤杰、朱(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影响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的重要因素。李传宪、何益闯(2012)指出大股东有更大的动机和能力借助定向增发进行隧道行为,而股权制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这一行为。邓路等(2011)也未发现直接证据支持大股东将定向增发作为实现利益输送的工具。从投资者保护,监管大股东行为的角度,郭思永(2012)提出,良好的投资保护环境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财富转移行为。
(4)信息不对称假说
Hertzel and Smith(1993)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的折价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显著正相关。他们认为,在支付一定的搜寻信息成本前提下,投资者可以观察到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企业的内在价值,而定向增发的折价就是为了补偿信息获取成本。同时,定向增发本身也释放了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信号,投资者的认购就是对公司价值的鉴证。因此,定向增发公告会带来正的市场效应。Lee(1997),Kahle(2000)的研究支持了公司会凭借信息优势在股价被高估时实施股权再融资的结论。Anderson et al.(2006)对新西兰的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认购者对企业的价值挖掘付出了较高的成本,折价将作为他们投入信息成本的补偿。
(5)市场时机
Huson et al.(2006)提出,定向增发的定价和数量受资本市场的状况影响。当股市市值上升时,定向增发数量也会增加;定向增发折价与市场收益正相关。耿建新等(2011)发现公司长期经营业绩与长期回报率会出现下滑,其原因不是市场对短期公告效应过度反应的修正,而是投资者对募投项目过度乐观。卢闯,李志华(2011)研究发现市场错误定价是投资者情绪和定向增发折价的中间变量,投资者越乐观,定向增发折价越大。徐静、余斌(2012)进一步发现,无论是长期或是短期,市场低迷时定向增发的市场反应较之牛市行情下的市场反应更好。
三、总结
近年来,我国A股市场定向增发相关问题研究已经日渐成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我国定向增发市场开展较晚,研究样本的时间跨度相对有限,且市场环境、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很多研究结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首先,除了最简单的融资目的外,国内的定向增发还被广泛应用于如并购重组、整体上市等领域,《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对以重大资产重组、引进战略投资为目的的发行和以筹集资金为目的的发行采取了不同的定价方式。然而由于定向增发一般以相对二级市场价格折价发行,定价水平较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谋取私人利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如何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定向增发的定价机制,修正其缺陷已成为学界的一个重大议题。
其次,国内发行周期长于国外的私募发行,一般来说,从董事会预案公告到定向增发完成需耗时半年到一年,更有甚者可以达到两年以上。这其中主要包括董事会预案公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证监会审核通过,发行批文颁布,承销路演,股权登记。
最后,国内定向增发还面临着“九折规则”的约束,《管理办法》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上具有模糊性,公司可以自由选择基准日。目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基准日普遍选取董事会预案公告日,其原因可能是以董事会预案公告日作为定价基准日,方便董事会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对发行底价区间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司法会计鉴定书
文号
(鉴定专用章)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送 检 人:
送检材料:×年×月至×年×月,某银行所提供的储户活期历史明细对账单和乙公司、丙公司、丁站有关记录工资发放信息等涉案会计资料复印件及相关证明。经整理分类,编号如下:
鉴定要求:A某某,男,×岁,系甲站原站长。任职期间,自×年×月至×年×月止,A某某利用职务便利,从同时掌管的乙公司、丙公司和丁站三家企业中,以“C某某”的名义先后共领取挂名工资×万元人民币,由其个人支配使用。委托要求本鉴定对以上三家企业这部分支出的真实性予以证明。
检验:
一、划入存折部分的情况
1.×年×月至×年×月,乙公司先后三十七次向“C某某”储蓄户支付工资,共计×元。其中,八次计×元,记增加应付工资、减少银行存款;其余×元记增加营业成本、减少银行存款(详见附表一、附表三、C001至C005、C 008至C013、C015、C017至 C041)。
同时,乙公司先后二十六次向 “D某某”储蓄户支付工资,共计×元,均记增加营业成本、减少银行存款(详见附表一、附表三、C015、C017至C041)。
2.×年×月至×年×月,丙公司先后八次向“C某某”储蓄户支付工资,共计×元。其中,三次计×元,记增加应付工资、减少银行存款;其余×元记增加营业成本、减少银行存款(详见附表一、附表三、C006、C007、C010至C014、C016)。
3.×年×月至×年×月,丁站先后十四次向“C某某”储蓄户支付工资,共计×元,均记增加应付工资、减少银行存款。另有一次支付现金1 800元,记增加应付工资、减少现金(详见附表一、附表三、C042至C056)。
同时,丁站亦先后十四次向“D某某”储蓄户支付工资,共计×元,均记增加应付工资、减少银行存款(详见附表一、附表三、C 042至C055)。
4.以上第一至第三项涉案会计事实中所涉及的“D某某”储蓄户数额均并入“C某某”储蓄户计算(详见2002)。
5.以上第一至第三项涉案会计事实时间跨度为×年×月至×年×月,三家企业先后共五十六次向“C某某”储蓄尸支付工资×元。其中,乙公司支付了×元,丙公司支付了×元,丁站支付了×元(详见附表一、附表三)。以上五十六笔工资中,三笔未储入“C某某”户,即×年×月至×年×月和×年×月,共计3 400元;另一笔×年×月×元系直接领取现金,有“C某某”签字。其余五十二笔计×元,与银行“C某某”户储蓄记录吻合(详见附表一、Z001)
二、领取现金部分的情况
6.×年×月至×年×月,丙公司向“C某某”支付工资,计现金×元。计入应付工资(详见附表二、附表三、X019)。
7.同期,丁站先后四十七次向“C某某”支付工资,共计现金×元。其中,二十三笔计×元计入应付工资,其余×元计入营业成本(详见附表二、附表三、X001至X009、X010、X011至X017、X018、X020至X048)。
8.×年×月起,丁站在支付“C某某”每月×元的工资中代扣个人调节税×元,实际发放现金×元(详见X020至X048)。
9.除×年×月份外,每份现金报销单均有“C某某”签字(详见X001至X048)。
论证:
1.本鉴定所依据的检材均由委托方向案发单位收集取得,并由提供方盖章,因此,检材符合证据证明能力假定。
2.按照会计核算原理,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引起两个方面或两个以上方面的会计记录。本鉴定均由两份或两份以上检材证明同一涉案会计事实,即存入银行和领取现金的部分分别由银行存折记录与有“C某某”签字的现金报销单印证;不仅如此,每一次付出均由传票、应付工资或营业成本、银行存款日记账或现金日记账等记录相互印证,体现了会计勾稽关系,所以,检材符合证据证明力假定。
3.根据第二项论证所述原理,本鉴定对以上第一部分第五项检验和第二部分第九项检验中的那些或缺乏银行存折记录、或无“C某某”签字、或无现金报销单的涉案会计事实将不予认定,显然是合理和谨慎的。
4.同理,根据第二项论证所述原理,以上第一部分第四项检验所提及的存入“D某某”户工资实际上也是存入“C某某”户的涉案会计事实,也应由相关检材印证。因此,在缺乏银行及其结算凭证、但合并计算又符合银行记录的情况下,采信乙公司和丁站所出具的书面证明并以此修补检材断层,仍符合检材的证据证明力假定。
5.自×年×月起,检测站每月发放“C某某”工资时均代扣了个人调节税,使“C某某”每月确实少领了×元现金,累计×元,似乎应从其领取总额中予以扣除。然而,此类代扣是基于前一工资数额而发生的代缴,仍应视为是从这一工资数额中发生的支出,因此,本鉴定仍然将这一部分金额计入“C某某”工资总额中,方法也是合理的。
结论:
×年×月至×年×月期间,乙公司、丙公司和丁站三家企业先后向“C某某”支付工资,累计×元。其中,四次计×元(大写)不能肯定是否客观存在,其余一百次计×元(大写)事实客观存在。
鉴定人:(签名)
鉴定人:(签名)
复核人:(签名)
日期:
第二部分文证审查意见
司法会计文证审查意见书
文号
一、基本情况
×年×月×日,公诉人某某某提出委托,要求对案件中的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文书进行审查。
该鉴定结论称,乙公司、丙公司和丁站三家企业先后向“C某某”支付工资一百次计×元。
二、审查情况
该鉴定文书检验与论证合理、周密、严谨,前后呼应,所以,鉴定结论依据充分。
三、审查结论
可以作为鉴定结论使用。
【关键词】市政排污 顶管测量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顶管施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适应性问题。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选用与之适应的顶管施工方式,如何正确地选择顶管机和配套辅助设备,对于顶管施工来说将是非常关键的 。
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二.工程实例。
1.工程概况。
某地外环路,路段I
2. 施工方案。
顶管全长535.5m,检查井按30m或40m两种间距设置,管材采用抗渗等级为S6的C50II级加强离心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F型柔性接口。顶管施工,选择管道的相应检查井位置设置2个工作井和3个接收井进行顶进,工作井作管道顶进用,接收井为顶管出洞回收工具头用。顶管最大单元长度140m。管道顶进完后,再施作污水检查井。
3.工作经设计、施工。
工作井上设活动式工作台,台上设起重架,用于起吊管井。
(1). 工作井井底长、宽尺寸可按式(1)、式(2)确定。W=D+(2.4~3.2)(1)式中为工作井底宽度,m;D为被顶进管外径,m;L=Ll+L2+L3+L4+L5(2)式中为工作井底长,m;L为管节顶进后,尾端压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混凝土管一般留0.3m;L2为每节管长度,m;L3为出土工作间隙,一般为1.0~1,5m;L4为千斤顶长度,m;L5为后背墙厚度,m;
本工程工作井长宽为7m×4m,工作井护壁为厚0.4m C30钢筋混凝土,底板为厚0.5m钢筋混凝土
(2). 水泥搅拌桩施工。为保证施工时不塌方和减少地下水的流入,在工作坑外侧设置了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桩径D=0.50m,相互搭接0.15m,水泥掺入量19%,水泥用量70kg/m,水灰比为0.45~0.50,用P.0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四搅四喷”施工工艺。
(3). 工作井开挖。采用人工垂直开挖,每开挖1m即护壁1m,井底施打木桩进行加固,及时对井底进行封闭。
4.顶管参数及设备安装。
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顶管推力就是顶管过程中管道受到的阻力,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管壁摩阻力。
(1). 工具管切土正压力。
F1=S1×K1=πr2×K1=π×0.482×50=36.2t(式中F1为顶管正阻力,t;S1为顶管正面积,m2;K1为顶管正阻力系数,t/m2。) ,工具管切土正压力与土层密实度、土层含水量、工具管切土状况有关,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软土层一般为20~30t/m2,硬土层一般为30~60t/m2,本工程顶管经过地层为亚粘土和砂质亚粘土,K1。取50t/m2
(2). 管壁摩擦阻力。
F2=S2×K2=πDL×K2=π×0.96×140×0.9=380t( 式中F2为顶管侧摩擦力,t;S2为顶管侧面积,m2;K2为顶管侧阻力系数,t/m2。) 管壁摩擦阻力一般在0.5~1.2t/m2之间,本工程采用触变泥浆减阻,管壁摩擦阻力取0.9t/m2,顶进长度按140m计。
(3). 顶管总阻力。
F=F1+F2≈420t 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1.4倍能力储备,设备顶进能力应为600t。
(4)千斤顶安装。本工程采用3台200t的千斤顶。千斤顶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要求其合力的作用点与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在同一轴线上,防止产生顶进偏差。根据施工经验,千斤顶的着力点作用在管节垂直直径的1/4~1/5为宜。
(5). 顶铁的安装。顶铁是顶进管道时,千斤顶与管道端部之间临时设置的传力构件。其作用是将一组千斤顶的合力,通过顶铁均匀地分布在管端,并起调节千斤顶与管端之间距离的作用。顶铁可分为环形顶铁和u形顶铁两种。安装顶铁时,顶铁与导轨之间、顶铁与顶铁之间的接触面,要擦拭干净,防止接触不良,相互滑动。安装后,要使千斤顶轴线、顶铁轴线和管道的轴线相互平行。顶铁轴线必须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避免顶力产生偏心,导致“崩铁”。顶铁拼装后要进行锁定。(3)顶铁与管口之间垫缓冲材料联接(胶合板),使顶力均匀地分布在管端。
三. 顶进施工以及相关措施。
顶进过程中的管道轴线和高程的测量控制:在顶管施工中,激光束的投射通过机器中开口(激光窗)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到装在掘进机前部的目标靶上。由于激光发射器定期拆卸校对,重新按照定位销装上下来可能会有少许位移,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调整激光束的方向。
1. 正常顶进施工。顶进管道前,进行全部设备检查与试运转。护壁上的管孔凿好后将工具管立即顶人土层。每顶进30cm,测量不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cm,测量不少于一次。工具管开始顶进5~10m的范围内,允许偏差为:轴线3mm,高程0~+3mm。否则要采取措施纠偏。顶进时遵循“边压触变泥浆边顶进,不压浆不顶进”的原则,新开顶时需对整个管路进行补浆。
2. 测量与纠偏。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和激光水准仪。测量频率。顶进第一节管节时为20~50厘米/次,正常顶进时为1米/次,校正顶进时为每顶进半节管测量一次。中心线测量。在工作井边的两方向桩上挂铅锤至工作井底部,在工作井内用激光水准仪照准两铅锤,读管前端的中心尺刻度,若与中心尺的中心刻度相重合,说明其方向准确,否则其差值即为偏差值。高程测量。在工作井内引设水准点,在停止顶进时,将激光水准仪支放在顶铁上,测量前端管底高程。纠偏。工具头前方有纠偏节,纠偏节中安装有纠偏千斤顶,顶进过程中,当工具头的方向偏差超过5mm,即应纠偏,调整纠偏千斤顶,实现顶进方向的控制。
3. 顶管节接头及防水措施。混凝土管采用F型橡胶密封圈柔性接口,氯丁橡胶楔形胶圈,由制管厂配套供应,接头内设止水钢环。当管节正常顶进安成后,管节之间都能达到良好的密封状态。
4. 穿墙顶进。顶管出洞口对顶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顺利顶进,在接收井四周仍然采取了深层水泥搅拌对穿墙管前方2m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固,起到挡土、阻水的作用。
5. 作业面通风。选用大型风扇作鼓风式通风。
四.结束语
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快速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临近大中城市的县镇,发展势头迅猛,目前世界上的顶管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各种各样的顶管方式方法出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顶管施工技术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一般都是垂直地面做工作井,然后用高压液压千斤顶,将水泥或者钢制管道涂抹介质顶入地下,各种技术的差别就在于运输管道内挖掘出来的泥土,石头等渣子的方法,有人工的,有水抽式的,先进的还有遥控的。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更科学的对施工范围及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勘测,保证工程的圆满。
参考文献:
[1] 蒲吉见Pu Jijian市政道路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期刊论文] 《路基工程》- 2007年4期
[2] 马庆洋张卓慧浅谈市政道路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排水管,顶管技术,施工
某给排水施工项目位于开发区内,顶管工程全长215.5m,工作井处左侧为某建筑工地,右侧为居民楼,接收井处左侧为医院,右侧为空地,地下有污水、雨水、电话、上水四道管线。
1.施工准备
1.1顶管机头选择
根据土质和施工环境条件,同时考虑到顶管距离、顶管施工排土、施工时地面沉降控制难易程度等,顶管机头选型为:Ф1000管和Ф1350管,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Ф1650管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机。
1.2顶管总推力计算
掘进机头迎面阻力F0
经计算机头切削面泥水压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为:
机头土舱实际控制值应介于理论计算值的上下限之间。如设定值为:
Ф1000管机头:110KPa 上限值130KPa
Ф1350管机头:115KPa 上限值135KPa
Ф1650管机头:125KPa 上限值145KPa
此时机头迎面阻力按式F0=1/4πD2Pmax计算,则有:
F0(Ф1000管机头,外经1.24m)=157KN
F0(Ф1350管机头,外经1.65m)=289KN
F0(Ф1650管机头,外经2.07m)=488KN
管道的综合阻力F1
F1=μπDL
考虑施工时实测管壁外周摩阻力值,在管壁外侧同步注入触变泥浆情况下,平均值均为4KN/m2,故μ取此值。
1.3洞口地基加固
在洞口围护桩外圈增加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与围护结构同时施工,该排桩宽度比洞口宽度大3m,深度比洞口下沿深4m,施工方法与洞口水泥土搅拌桩类同。
2.施工技术
2.1顶进施工
2.1.1 注浆减摩
在顶管顶进过程中为使管壁外周形成的泥浆环始终起到支承土体和减阻作用,在中继环和管道的适当点位还必须进行跟踪补浆,以补充在顶进过程中的触变泥浆损失量。一般压浆量为管道外周环形空隙的1.5~2.0倍。要达到以上的效果,压浆不仅要及时和适量,还必须在适当的压力下由适当的点位和正确的方法向管外压注。压浆压力应根据管道深度H和土的天然重度γ而定,一般为2~3γH。
2.1.2注浆孔布置
注浆砼管的安排:在掘进机头后连续放4节有注浆孔的砼管子,然后隔2节管子放1节有注浆孔的管子,这样放设4节带注浆孔的管子后,每隔6节管子安放一节有注浆孔的管子,在中继环前后各连续放3节管子。
每节带注浆孔的管子设1个补浆断面共4个注浆孔,均匀布置。带孔管1个补浆断面上的4孔为对称布置,但安装时不能将注浆孔按水平轴、竖垂轴这样的状态布置,左扭转22.5°~40°,前后相邻带孔管上的注浆孔扭转至孔位相差45°左右。
2.1.3泥浆施工
由于顶管机头外周空隙是压浆的主要部位,施工中采取同步注浆方式,即在机头被顶进过程中所有补浆管路关闭,只开通注浆管路,注浆量要根据机头型式具体情况具体确定,主要以压力控制,约为0.2~0.3MPa(太高的压力会产生触变泥浆向机头前端泥土仓(泥水仓)内串聚,使机头段周围泥土在泥浆液压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空隙容纳触变泥浆。
在后续管道的四周泥浆套,由于可能产生的局部漏失,泥浆微粒渗入土体空隙内,管壁的拖动作用等原因,使局部泥浆套厚度变薄,甚至消失,难以始终起到支承土体和减阻的作用,就需要进行跟踪补浆。补浆按顺序进行,定量压注每班不少于2次。
洞口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根据洞口止水装置情况实际确定。
总之,施工中应坚持“先压后顶、随顶随压,及时补浆”的原则。
2.1.4泥浆置换
在顶管结束后,立即用纯水泥浆置换膨润土泥浆,水泥浆水灰比为0.4,置换量约为:
Ф1000管:0.12m3/m
Ф1650管:0.20m3/m
2.1.5排泥系统与弃土
泥水式盾构排泥管与机头输泥泵出泥口口径相同,管节接头采用卡箍式活络接头,在中继间处用高压橡胶波纹管过渡,以适应中继间的伸缩。泥水输送距离较远的顶管区段(>150m)在工作井底增设一台管道泵串联在管道线路中接力输送泥水提升至地面沉淀箱内。论文参考网。
直径较大(Ф1650管)的顶管,由于采用泥土平衡式机头,顶管距离全长为71m,故本工程中间采用手推车将土从管道内运至工作井内,再由起重机将手推车吊运出井。
输泥泵输出的泥水被泵送到地面上的5只储泥箱(每只容积8m3)内,经沉淀后(除泥浆被调配改良后返回到泥水仓继续使用)的稠泥浆通过密封车外运、小车运出的土方,在工作井附近设土方临时堆场,晚上用土方车外运。
2.2管道接口施工
接口是顶管工程的关键部分,保证做好接口部分是顶管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对组成接口的每一部分都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规程的要求逐一分别严格制作。
2.3顶管机头出洞与防旋措施
顶管机头出洞的步骤是:机头被主顶顶入洞口止水钢橡护套内,穿过内衬砼墙,旋转切刀切削洞前搅拌水泥土加固土体,主顶回缩,加装砼管,主顶顶进送机头出洞进入自然土层。
顶管机头穿过加固土体后,正面即受到约0.12MPa以上的水土压力,使顶进机头后退力约140KN,因此当千斤顶缩回安装管子之前必须作临时支撑。机头正面承受的140KN的退缩力需要顶入4节管子后产生的摩阻力才能被平衡掉,因此在出洞施工中必须按防退要求周密考虑安排施工。
4节管子顶入后不再安装临时支撑,但洞口附近管子由于管接缝受到地下水的压力仍有被推出的可能。因此必须在靠洞口的管缝间安装临时连接钢板,防止收回千斤顶后管子后退而使管缝脱开。
为了防止顶管机出洞时产生磕头现象,应在洞口下部制作一块素砼托板。
当顶管机头开始切削搅拌水泥土体时,推进速度应较慢。因为机头在一定的坡度上且土体面不平整等原因,开始切削的土体只是断面的一部分,而且顶管机只靠机壳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来承受切削的反力矩,如推进速度过快,有可能刀盘不转而机身转,因此,设置防旋转措施很有必要。
防旋措施之一就是在机身和洞口上各焊一环,之间用5t手拉葫芦连接起来,用以承受顶管机切削的反力矩。
顶管机出洞的推进过程是一个泥水平衡建立的过程(对泥水压平衡机头而言)。泥水机头施工前,必须有一定粘度的、足够量的泥水供应,在泥浆槽里第一次准备的泥浆量应有5m3。
机头在出洞段施工中,开始时由于处于水泥土加固区域,在不影响泥水系统正常输送平衡条件下,切口水压较低。论文参考网。当机头穿越加固区后,随着顶进距离增长,必须提高切口水压达到正常控制状态。
2.4机头纠偏操作
顶进纠偏普遍采用调整纠偏千斤顶的编组操作,若管道偏左侧千斤顶采用左伸缩方法,反之亦然。如同时有高程和方向偏差,先应纠正偏差大的一面。顶进中发生顶管机头旋转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偏转扩大,常用措施为改变切削刀盘的转动方向和在管内的相反方面增加压重块直至正常。
2.5顶管机头进洞段施工
2.5.1接收井准备
接收井施工完成后,必须对洞内的方位测量确认,根据实际标高安装机头接收基座,并配备拔提接收井洞口H型钢的机械设备。论文参考网。
2.5.2机头姿态的复测
顶管贯通前的测量是复合机头所处的方位,确认机头状态、评估机头进洞时的姿态和拟订机头进洞的施工轴线及施工方案等的重要依据,必须使顶管机在此阶段的施工中始终按预定的方案实施,以良好的姿态进洞,正确无误地座落到接收井的基座上。
2.5.3接收井洞口临时支护
为了顶管机头快速进洞,又不致于出现施工风险,拟将洞口H型钢在机头靠近接收井前便进行拔提,让出洞口位置,封内衬洞口的砖砌体不拆,在洞口处砼内侧连同砖砌体采用16厚钢板临时封挡,并用钢管水平支撑杆撑住,以抵抗机头进洞前洞口截面土体的水平推力。
2.5.4机头进洞
当机头接近洞内时,保持好顶进时的泥土压力在0.1MPa左右,在距洞口砖墙前0.5m左右时,停止前进,拆除内侧临时封挡。当封挡拆除后应迅速、连续顶进管节,尽可能缩短机头进洞时间,让机头破开封洞砖砌墙,在充水水囊的止水状态下完成安全进洞。
3.结束语
本工程采用顶管施工方法,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对施工沿线房屋和公用管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基本没有影响施工沿线居民的出行交通,也无噪音、粉尘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褚若升.大口径供水钢管顶管出洞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09,(01).
[2]黎雄锋.浅谈给排水管道的顶管施工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