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本阅读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3: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本阅读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本阅读论文

第1篇

社科论文,是指哲学、美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论文,大多具有较强的文化色彩、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能引导考生关注世界、人类、社会、民族等人文话题。

【考点解读】

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主要是指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语句。做这类考题要养成释词看篇的阅读习惯,不要孤立地就词论词,而要根据社科背景(如语境)来理解。

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内涵较为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对这类句子的理解,既要注意分析句内的结构,也要分析句外的语境联系,还要分析句子的中心作用。如:分析句内的结构,既要区分单句还是复句,还要从中找出表达重点;分析句子的主题作用,要看这个句子对文章主题或段落中心是理性解说,还是具体例证等等。

考点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社科论文的重要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文中某一观点或结论的依据,包括有关理论、相关事实、现象等;三是某一现象或行为的原因、目的或者它所包含的范围;四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筛选这些信息时要仔细推敲题目,大体框定相关的阅读语区,从文中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加以概括、重组、融合。

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指对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文章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文章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思维过程,即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考点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如果是全文的,则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整体阅读、分段总结、归纳要义、总结中心几步进行;概括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则要借助上下文与全文的中心思想完成。

考点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复杂的,表述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因此需要筛选辨析,综合分析,全面概括,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答题要旨】

一、“整体感知”明大意

不要急于看考题,要先总览全文,形成整体感知。基本知晓文章的写作意旨以后,再解读局部语段和有关问题。浏览文章时,可用铅笔勾画一些重要内容:1.直接宣布观点的句子;2.证明观点的相关论据;3.对前文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议论;4.标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如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句等。

二、激活“背景”作基础

高考阅读题中的社科论文往往是反映某一个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同学们来说是比较新的。平时可以根据近几年高考社科论文的角度及其“惯性”,积累一些美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以备考试时随时“激活”。

三、明确要求审题干

1.明确题干要求。要看清楚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符合”还是“不符合”的,“属于”还是“不属于”的。

2.明确题干关键词。注意“观点”“态度”“意义”“原因”“条件”“方法”“关系”“异同”等关键词,解题时紧扣它们作针对性思考。

四、对照原文识选项(选择题)

1.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2.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3.排除确认:每个错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进行排除的。对摘抄原文语句较多、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变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

4.识别陷阱:①偷换概念――看原文词语在选项中有没有被换成其他词语。②以偏概全――看单称(某一个)、特称(部分)、全称(全部)是否被改变。尤其注意“某些”“部分”“这个”“凡是”“一切”“全”“所有”“主要的”等词语变化。③混淆时间――看“已”“曾”(已然)“将”“会”“一定”(未然、将然)等时态词的变化。④过于绝对――看“或许”“可能”(或然)“必然”“一定”等词语的变化。⑤无中生有――此错项常在“是否符合文意”题中出现,要注意选项中有、原文没有的说法。⑥强加因果――注意因果关系的句子会有“推不出”的问题。

五、审清方向答要点(简答题)

1.弄清问题区域:弄清楚某个问题与文章的哪个角度、哪个段落、哪些句子有联系。

2.梳理答题思路:理清提问的角度与文本阐述的关系,怎样把它们组织起来才符合题目要求;需要引用文章的哪些材料,对原材料做怎样的筛选、概括或转述的工作。

3.组织答题语言:社科论文阅读题一般不需要丰富的想象,要精练答题,概括表述。尽量分点作答,并适当参考题目的赋分。

【考题演练】

建构主义也可以称为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1.下列关于“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理论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构主义创造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B.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既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也需要学习者重现教师的思维过程。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传授者、灌输者。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教学之中常常提及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B.学习效益既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也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C. 应该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动者的新型教学模式。

D. 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教学的中心,也不是传授知识的“讲师”。

3.“同化”与“顺应”相比,哪一个更复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哪些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A皮亚杰不是建构主义创造人;C不需要“学习者重现教师的思维过程”;D“帮助者、促进者”“传授者、灌输者”两者位置应互换)

2.C(A传统教学并不提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B不能“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D“一般情况下”不当,应该是全部情况)

第2篇

(一)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资源

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或作为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或作为课本内容的延伸,或对课文内容做进一步的解释,这些插图使得单调乏味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充满了乐趣,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些插图的重要性,并且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插图。例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将插图画出来,然后对插图进行分析讲解,或者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去解释插图的含义,在学生完全理解插图含义之后,教师再将插图和文本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掌握文章的内涵。对于内容较为简单的文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画图,然后对所有学生的图片进行比较,最后选出最接近文章内容的图片。

(二)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其他所有学科中都可以发展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例如,当我们在学习关于“人与动物”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将这些文章与生物课本中关于人与动物的知识结合起来,应用生物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讲解,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内容。在初中地理和数学课本中有大量的图表、表格和曲线图等,我们可以选取部分简单的图表和曲线图让学生自己去理解。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大部分语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就会发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组织户外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受写出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关注车站的公交车站牌上的内容、各种加点器的说明书以及药物的注意事项等,让他们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渐渐了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内容,并且认识到生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必不可分的,体会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在阅读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最终提高自身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四)学以致用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得所学的知识能够发挥它的用处。例如,在预习之前教师可以设计图表,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复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然后用图表的形式将知识总结起来。另外,教师可以在语文考试中加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通过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进行考查时,教师还可以采用笔试和面试测试、问卷调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等,还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使得学生感受到在学习中取得成就的喜悦感,进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宇宙的形成时,教师可以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图书或者互联网查阅资料,搜集与宇宙有关的诗歌、音乐和传说等,宇宙形成的过程和意义,最后教师对搜集的所有知识进行比较。

二、提高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的意义

提高学生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由于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习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开阔学生的视眼以及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从而为我国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三、小结

第3篇

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它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5年全国15套试卷中,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文本内容广泛,彰显了语文大教材观。首先,选材文化气息浓郁,文化特征明显,给考生以强烈的文化熏陶。如广东卷的《文化的生与死》、四川卷的《两汉经学》、安徽卷的《中国经典》等。其次,选文富有艺术品位,引导学生重视人格或艺术品格的培养。如新课标卷Ⅱ的《艺术是什么》、江苏卷的《罗丹的雕刻》、山东卷的《性格组合论》等。此外,选文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科技文明、新能源、新家园等,紧贴考生生活实际。如重庆卷的《关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天津卷的《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湖南卷的《生物电池》等。选取的文本篇幅一般在千字左右,而且语言规范、难易适中、文体鲜明。

2.题型丰富多样,设题难度增大。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主观简答题,填空题,探究应用题。

3.考点明确,略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稳中有变的特点。论述文阅读常常涉及“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等考点。总体来看,2015年高考论述文阅读同往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但侧重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理解能力。这类试题侧重考查对文中关键性词语、句子的理解,要求考生从表情达意、理清思路出发,立足于篇章和主旨去分析句子。如重庆卷第4题:下列对“传统技艺”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再如广东卷第14题: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文本回答。

(2)分析综合能力。①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将文中相关而又分散的信息提取并集中起来,加以处理。以此立意的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是对文本信息的高度综合,又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北京卷第7题: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②归纳内容要点。所谓“要点”是指作品全文或段落层次中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既可以是几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层次或几个层次的内容,也可以是整个作品的内容。对归纳能力的检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抽象的含蓄的内容加以阐发、解释,使之具体化;二是将具体的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提炼出其核心内容。如江苏卷第17题: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重庆卷第6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的途径是什么?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考生思维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关注与考查。如浙江卷第10题: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④考查文章思路结构。这类试题多从文章开篇构思或段落间关系入手,考查考生对作品结构脉络的把握能力,以及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分析段落之间及段落内部层次关系的能力。如福建卷第11题: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3)探究应用能力。这类试题在考查筛选分析、提炼概括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如江苏卷第18题: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

二、趋势预测

1.定位更加清晰,命题难度适中。社科类文本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基本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总体来说设题难度并不会很大,同时,分值权重与选考部分也会基本相当,设题会尽可能贴近考生实际。

2.命题式样稳定,调整幅度不大。大多数省市将会继续沿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再加上简答题的命题样式。简答题的设题上会尽可能避免一题多问,同时,将逐步增加分析、探究的成分。

三、备考策略

1.研读考纲,明确考点。考生在平时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明确考查方向和重点,然后着重加以训练。

2.探究真题,对症下药。认真研究和试做真题、样题,有利于考生对考试形成直观感性的认识。做题时,考生要认真研究每一道题目,并与考纲逐一对照,以此明确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3.细读文本,把握用意。要逐字逐句细读文本,逐段总结,步步为营。明确文本中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欢迎什么,拒绝什么等等。弄清了这些,也就弄清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审读题干,理清要求。社科类文本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是有本质区别的。对社科类文本的考查,除了包括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外,还包括对段落、主旨的理解,即作者的论点、论据和结构安排等。做题时应当针对具体题目审读题干,按要求作答。

5.掌握方法,区分正误。尤其是针对论述文的选择题,要依据题干的要求,判断命题者所列信息的正误。方法一般分三步: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读)――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段(找)――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段细加对比,求同寻异(比)。即做题时首先要确认与题目要求有关的信息区间,然后把所给选项的信息与原句中的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最后紧扣语境,结合题干中的相关要求准确筛选。

第4篇

一、要有筛选信息、标出关键词句的意识

俗话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首先要养成读书动笔的意识,一边读一边标出关键词、关键句,这不但能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内容,提高考场阅读的速度,而且能强化记忆,加深理解,透彻地把握文章精髓。那么,哪些是关键词、关键句呢?关键词主要包括:

1.文本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即要明确议论的对象及其本质特征;重要修饰语、限制语,即在阐述重要概念术语时所使用的定语和状语。

2.表明结构标志的词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词语。像关联词,可以辨明各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意思侧重点所在;像解说性的词语,如“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说得正确些”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像概括性的词语“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总之”“因此”等,表明下文是总结的话,是文章(或段落)的结论(或观点)所在。

3.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同时”“另外”“还”“首先”“进而”“并”“又”“那么”这些词表示不能只限于前面或后面的意思,要追溯下文或上文的意思。

4.表示论述角度的词语,就是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关键句应该是每一段中的重要句子,比如:起始句:起始往往有提示、概括或转承的作用。议论文的论证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所以在阅读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二、要有梳理层次、把握思路的意识

标出关键词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梳理层次、把握思路。行文思路就是文章思想的路径、脉络,它具体表现为文章的结构。结构与思路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构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分析行文思路即在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即在梳理行文思路。文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重要参考。

在教学中,如果能教给学生一些答题技巧,教会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答题时要联系上下文答题等,这样,学生答题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本的思路包括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首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末了写什么。总之,要体现思路的承接性,表现脉络的过程性。

三、要有审读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的意识

信息类文章的主要功能是介绍知识、传递信息,命制题目时都是依据文章相关字句表述的,答案就在文中。答题时要认真审读题干,揣摩命题意图,明确题目的要求,弄清答题方向。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第5篇

关键词:一般类论述类文本章 重要概念 句子 分析综合

新课程改革后,全国各地的高考模式有了新的变化,考题的顺序和考试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是不管采取那种考试模式,它们都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基本题型不会变。其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是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就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中的位置,具体考查要求,以及做题技巧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和广大教师共同进步。

一、在“宁夏――海南”模式考题中,一般论述类文本章的考题设置是单选题,共三道题,每题3分,共9分。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做不好这道题对于考试结果看似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它是高考的第一题,这道题的完成质量对于考生的心情影响非常大,而且由于这道题在逻辑推理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不少考生在这道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导致后面的时间过紧张,而导致做不完题。所以这道题看似分值不大,但对考试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考生在对这一块复习的时候,要在考纲的理解上、做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上多下功夫。

二、解读考纲。《新课程考试大纲》对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能力要求: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住处。(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顺利地完成这种题首先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即理解重要的概念和句子的含意。重要概念指的是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涵文章主题思想,能够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重要句子,是指他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提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在段落中有概括作用的句子;从表达式上看指那些抒情或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指领起下文、收束全文或者过渡性的句子;此外,位于文中开头、结尾的,使用修辞的以及一此富含哲理的句子,都是我们应该理解的重要句子。

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包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即在阅读中能够有目的的取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的能力(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能够了解作者的语言材料的安排,文章的骨架及组织本专科在的思维过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吾理解具体材料,进行归纳和概括,逐步上升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通过整体阅读并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选题。从高考的选题特点来看,所选择的文章往往是凸显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文章。重点考查理解与阐释、筛选与整合、归纳与概括能力。所以教师就要精选十套左右考查类型全面,难度适中的练习题。题量不宜太多,并做好复习指导。选题最好是近年来各地的高考题,因为部分地市的模拟题有时候太偏太怪,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四、 方法和技巧。考生完成这道题,就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理清线索,找到重点概念,能够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合,能够依据文本进行分析综合。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我指导学生在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要把做到三要:

(1)要整体把握,读懂题。考生不要急于答题,在通读了全文之后再动手,有时甚至需要读两遍才能真正读懂。只有读懂了答题才会准确。为了使理解更有针对性,往往要浏览问题的内容,一般问答题都是会涉及全文的主要内容,带着问题阅读,有利于迅速把握文章的要点。

(2)要找出论文的三要素。通过阅读思考,可以在文中找到明确的论点。找准论点,考生便于把握文章,理解重要概念和句子。同时要分析论据。在文中要分清是事实论据不理论论据,并且要知道这些论据是证明是什么时候观点的。还要搞清楚在文中使用了什么时样的论证方法,是道理论证还是事实论证,是比喻论证还是对比论证。

(3)要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是为了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中间从哪几方面来论证。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这样把文章进行了“肢解”降低了理解难度,便于筛选和整合文章的信息。为进一步归纳和概括打下了基础。

另外考生在具体做题时, 还要注意做题步骤,掌握技巧,在做题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 找准问点。在审题干时要弄清题目要求,要善于从题干中搜寻隐含信息,体会命题意图,知道问题考查的是什么能力。

(2) 锁定范围。根据选项的内容,找出题目的相关段落和区域,搞清楚各选项分别和哪里些语句有关,再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

(3)细做比较。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考生一定要在这一步上下功夫,不少考生做错题就是在这一步上囫囵吞枣,没有下到功夫,。在对照原文看选项时,要仔细揣摩,着重关注“异”和“同”的辨析。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语意的必然和或然,条件的充分和必然、程度的深浅,时间的先后等。“形同意同”的,可以直接做判断“形异意同”的实质是一致的对于“形似异”必须格外留意。对于命题者常用的几种干扰方法,(偷换概念、改变概念外延和内涵、以偏盖全、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弄错时态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4)筛选答案。一般采用排除法,找到依据,把错误选项排是除掉。

第6篇

根本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完全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主要义务或预期违约致使履行不能,其结果严重影响到另一方根据合同有权期待的经济利益的情形。根本违约责任或补救方法主要可采取赔偿损失、解除合同、宣告合同无效等三种。根本违约的免责理由主要是不可抗力,它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人力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在根本违约问题上,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不够具体、明确,笔者建议对之区别规定并进行立法上的完善。

一、根本违约的界定

(一)根本违约的相关规定之分析

在英国普通法上,合同条款分为违反条件和违反担保。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带有根本性的条款,危及合同成立的目标时,即构成违反条件;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中的次要条款,只是一些从属性的条款,并不危及合同成立的目标时,即称为违反担保。在美国判例法上有关于重大违约和轻微违约之分。前者指由于一方违约,致使另一方未能从该合同取得主要利益。虽然英美国家没有采用根本违约的提法,但我们可以认为,其中的违反条件和重大违约就是一种根本违约行为,因为它已使合同的存在失去了实际意义。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5条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的一方不预知而且同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因此,《公约》衡量是否根本违反合同,有三个条件:第一,违反合同结果的严重程度,即是否在实际上剥夺了另一反给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第二,这个严重结果能否预知;第三,不能预知者的标准是处于相同情况中的同样通情达理的第三人。[1]

中国1999年《合同法》第94条第(4)项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它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这种情形可以说是对根本违约的规定,但在根本违约的构成,责任与补救等方面规定得不够具体、明确。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不履行合同义务”包括完全不履行合同义务和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前者如货物买卖合同卖方不交货或买方不付款,借贷合同中借方到期不还本付息等,这应属根本违约;后者如不完全履行的是合同中的主要义务,也应属根本违约,如不完全履行的是合同中的次要义务,则不应属根本违约。“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指虽然履行了合同义务,但与合同规定的条件不符。例如卖方所交货物与合同规定的质量、数量、包装等标准不符,这显然不构成根本违约,可用换作、修理等方法进行补救。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该条实际上是预期违约中的两种情形,即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对于前者,债权人可以不待履行期到来,以其拒绝履行作为根本违约。对于后者,如果债务人的信用状况严重恶化而致履行不能,自然也应作为根本违约处理。可见,第107条和第108条只是一般性规定,对根本违约并未具体规定,而要视情况由法官认定。

(二)根本违约的主观过错之分析

大陆法系国家认为,合同债务人只有存在可归责于他的过错情况下,才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大际法系国家采取的是过错或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前者如《德国民法典》第276条:“债务人,法无其它规定,应就其故意或过失的行为负其责任。”后者如《法国民法典》第1147条:“凡债务人

不能证明其不履行债务系由于不应归其个人负责的外来原因时,即使在其个人方面无恶意,债务人对于其不履行或延迟履行债务,如有必要,应支付损害赔偿。”英美法系国家不以当事人有过失作为构成违约的必要条件,而认为一切合同都是“担保”,只要债务人不能达到担保的结果,就是违约。《公约》也没有采取过失责任原则,只要一方违反合同,并给他方造成损失,他就要负损害赔偿责任,至于他违反合同有无过失,在所不问。根据中国《合同法》第107—108条和第120—121条的规定,只要违约,就应承担违约责任;双方都违约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使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仍应承担违约责任,该方与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或约定解决。可见,我国的规定与《公约》的规定是基本一致的。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对于根本违约,应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或严格责任原则,其宗旨在于合理补偿债权人的损失。其理由有两点,第一,这是由根本违约的性质决定的。一旦根本违约,当事人的整个合同目的落空,严重损害了当事人订约的预期利益,因此,有必要归之以严格责任,督促合同当事人谨慎履行合同义务,合法行使合同权利。第二,符合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一般认为,该条款是对公平责任,无过错责任的法律规定,换言之,该条款为严格责任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2]同时也符合《合同法》和《公约》有关规定。

(三)根本违约的界定

归纳上述分析,同时借鉴《公约》的有关规定,我们不妨可以给根本违约作如下界定:当事人一方完全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主要义务或预期违约致使履行不能,其结果严重影响到另一方根据合同有权期待的经济利益,即构成根本违约,而不问其主观过错与否。二、根本违约的责任与补救

任何违约都会引起一定的法律责任,或者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这里,违约责任和违约补救的实质含义是相同的,只是角度不同。根本违约责任与补救是指合同当事人根本违约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和补救方法。

根据《公约》的规定,是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对当事人可能采取何种救济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某种违约行为已经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受损害的一方就有权宣告撤销合同,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或采取其他救济方法;如果不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则受损害的一方不能撤销合同,而只能要求损害赔偿或采取其他补救方法。[3]英国《货物买卖法》规定,“违反要件方可给予对方解除契约的权利,违反保证则对方只能要求损害赔偿。”《商法》一书指出,“条件是合同的致命条款,为合同的根基,违反它,受害方如果愿意的话,即有权撤销合同并主张违约损害。”“担保并非合同的致命条款,而仅具附属性,违反它,不产生撤销权,而只能主张所受损失的损害赔偿。”[4]在美国判例法所形成的原则是,只有当一方的违约构成重大违约时,对方才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否则,只能要求损害赔偿。根据中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一方违约时,另一方有权要求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解除合同或采取其他合理的补救措施。在履行义务或采取其他合理的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综上规定,笔者认为根本违约责任或补救方法主要可采取赔偿损失、解除合同、宣告合同无效等三种。关于赔偿损失的范围问题,一般应包括财产的毁损,减少和为减少或消除损失所支出的费用,以及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在货物买卖合同中就是利润。关于赔偿限额问题,应考虑两个因素:第一,不得超过根本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因根本违约而可能造成的损失。第二,受害方因对方根本违约而严重影响到的订约时的预期利益大小。关于解除合同的问题,解除合同即撤销合同从而使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归于消灭的行为,但是解除合同并不影响非违约方要求根本违约方赔偿损失的权利。关于宣告合同无效的问题,根本违约方应对合同无效造成另一方的经济损失负赔偿责任,而且宣告合同无效、赔偿损失并不影响非违约方采取其他补救方法。

三、根本违约的主要例外

在发生根本违约时,原则上不允许免除根本违约责任,因为根本违约破坏了合同的根基,使非违约方的整个合同目的落空。因此,对于免除根本违约或重大违约责任的合同条款应予以限制,这一法政策已为多数国家所奉行,在我国也应如此。[5]笔者认为根本违约的免责理由主要为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人力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它通常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前者如地震、水灾、火灾、风灾等引起的事件。后者如由战争、罢工、封锁禁运等引起的事件。因此,合同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事件的出现而违约时,可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那么,不可抗力引起的法律后果有哪些?1、免除赔偿责任。即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免除因不可抗力而根本违约一方所造成的赔偿损失责任。同时我们认为,为了维持长期的经济合作关系和顺利处理违约事件,要求因不可抗力而根本违约一方作适当补偿。因为根本违约的不可抗力较其他非根本违约的不可抗力的免除责任范围和影响要大得多,这对受害方来说,其风险是很大的。2、解除合同。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根本违约,另一方有权撤销合同,消灭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解除合同”与前文所述的根本违约责任中的“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是不同的,由于根本违约引起的解除合同,并不影响受害方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但由于不可抗力引起的根本违约,则属于免责情形,由此引起的解除合同,受害方并不能要求赔偿损失,最多只能要求适当补偿损失。3、免除不等于不负任何责任。一般而言,因不可抗力而根本违约的一方当事人,无论属于上述何种法律后果,都应承担如下义务:第一,通知义务,即将遭受不可抗力而根本违约的事实及时通知给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如果未及时通知,致使加重对方损失的,应对加重损失部分承担赔偿责任;第二,采取适当措施的义务,即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负责;第三,提供证明的义务,即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有关机关出具的不可抗力的证明文件。如果提供不出证明的,仍应承担根本违约责任。

四、一点立法建议

可见,根本违约不同于一般违约,它的构成要件十分严格,它的法律后果也是违约责任中最重的一种,所以我们要谨慎对待,从严把握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一方面要防止根本违约的滥用,另一方面要对违约情况调查清楚,要区分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一般根本违约与不可抗力的根本违约。同时我们要区别规定,在立法上相应完善根本违约制度,便于合同当事人交易时认识把握,便于法律、仲裁机关处理合同纠纷。因此,笔者不妨建议在《合同法》第七章违约责任部分第108条后面增加一条如下:“当事人一方有第107条和第108条违约情形之一,其结果严重影响到对方根据合同有权期待的经济利益,则构成根本违约,对方可以解除合同或宣告合同无效并要求赔偿损失。”

(本文与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王吉文合作)

【注释】

[1].国际经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3.

[2]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680.

[3]沈达明、冯大同.国际贸易法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94.

第7篇

2015年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题材、题型上,各省市有一定的差别。从对2016年高考命题的影响角度看,全国新课标卷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而各省市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的探索对此类文本考查的改革也将有一定的启示。

近三年来,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题材、题型上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创新。从题材的选择上看,或为文艺理论,或为历史专论等。从题型上看,都是选择题,而且每个选项50个字左右,侧重于对一个方面的表述。从考点上看,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其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重点,命题人往往从选文中选取相关概念、信息和观点等,通过变换说法、拓展举例的方式让考生辨析正误,探讨研究。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省市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方面多有创新,如2015年北京卷实行专题阅读,围绕汉字印刷这一话题,选取三则阅读材料,总篇幅近3000字,既有历史知识介绍,也有理论分析表述,设置8道选择题,综合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的辨析,概念理解,信息筛选与整合,要点归纳,观点概括等能力。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字数不多,重在内容概括,着重考查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上海卷、江苏卷在文本选择、命题设置上都比较灵活,如上海卷选择说明性文本,考查说明方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主客观题兼备;而江苏卷则以主观题为主,考查论述层次等。

2015年其他省市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选材与题型上延续了其以往的特色。偶有自然科学类文章,但大多还是社科类文章。与全国新课标卷相比,随笔杂感较多,专业性不及全国卷突出。就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和考点来看,考生要重点掌握以下答题技巧:

一、掌握答题步骤

1.读。粗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定要通读全文,一字一句地读完,理解文章大意,即使不能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也要明确它在文中所指。

2.审。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如“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意味着某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文意的理解等是不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意味着某选项的观点、态度等是从原文中推断不出来的的。

3.找。准确查找,确定区间

要在原文中准确找出与各选项对应的语句。有时对应的语句不止一处,要全面查找,不可遗漏;有时选项是对原文的归纳与概括,要找出相关的论点论据,进行整合。

4.比。比照分析,判断正误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要判断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的改写有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有时两者的差别很小,只在个别词语的表述上有区别,一定要细心。

二、掌握比对方法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方法主要有比对法和排除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对法。一般而言,在整体阅读全文之后,再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到原文中的相应区域;此后,所要用到的答题方法就是比对。当然,不排除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直接对选项做出判断。这时,仍需要通过比对来检验判断的正确与否。

1.比对句中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有时只是在个别词语上对原文的表述稍加变换。这些变换主要是增添、删去或是更改某些词语。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词语。

(1)表示范围的词语。表示全部范围的,如“全”“都”“所有”“囊括”“共”“统统”“一概”等;表示大部分范围的,如“大多”“多数”等;表示范围限定的,如“只”“仅仅”“光”等;表示范围涉及两种及以上对象的,如“以及”“及”“和”“也”“又”等。此外,要特别注意修饰性词语(一般是定语),这些词语往往圈定了范围,比对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有扩大和缩小范围的情况。

(2)表示程度的词语。表示程度高、深的,如“很”“挺”“怪”“更”“最”“太”“忒”“好”“真”“非常”“十分”“特别”“极其”等;表示程度一般、适中的,如“较”“比较”等;表示程度轻的,如“稍微”“不大”“有点儿”“有些”等。比对时要注意加重或减轻程度的表述,注意轻重倒置、过度夸大的现象。

(3)表示指代的词语,如“这”“其”“它”等。比对时,要注意指代对象是否一致,特别要注意是否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等错误。

(4)表示时间或时态的词语,如“后来”“最早”“近来”“正在”“日前”“一旦”“立即”“马上”“目前”“已经”“早已”“曾经”“刚刚”“即将”“就要”“了”等。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时间先后错乱、混淆已然与未然等情况。特别要留心是否有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发生的情况”的内容。

(5)表示否定的词语,如“莫”“非”“否则”“切忌”“禁止”“防止”“难以”“忘记”“忽视”“放弃”“拒绝”“杜绝”“差点儿”等。

(6)表示语气的词语。表示肯定的,如“决”“必定”“必须”“一定”“的确”等;表示揣测的,如“或许”“大概”“可能”“似乎”“也许”等。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混淆偶然与必然、说法绝对化的情况。

(7)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主要是判断一些词语的替代有没有篡改原文,有没有曲解文意。

2.比对句间关系

比对句间关系,要求的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而是要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关系。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分析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及其关系;二是分析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1)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要注意省略、添加、更改的部分,特别是一些修饰成分的增删与改动。

(2)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这就要求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划分句子的主干,从而判断选项有没有杂糅、笼统、混淆等问题。

(3)比对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分句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转折、并列等,特别要注意强加因果、因果关系倒置、必要条件变成充分条件、并列关系变成转折关系等情况。

3.比对论点论据

对理解与分析作者观点的题目,需要综合全文进行比对。这种题目的选项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判断型的,一种是完整推断型的。

(1)单一判断型。要看原文有没有类似的表述,如果没有,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如果有,看它是否与原文表述一致,看它在文中的作用。

(2)完整推断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同时出现,比对时,看原因与条件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看结果与结论在原文中是否有现成的表述,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典型例题解析】

(201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元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解析】原文第一段说“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原文第二段结尾说“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文第三、四、五段主要介绍性格元素的两层意思。原文第六段指出“性格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结论是“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再次点明主旨。综合各段内容,可知整篇文章都在讨论“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 C项正确。A项是对文章第一段的概括,但第一段并不是文章的主旨段。第二段指出性格的模糊性对写作的影响,统领第三至六段,结尾段再呼应第二段,可知第二段才是作品的主旨段。B项的依据是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D项是第三、四、五段的概括。A、B、D项均是部分内容,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 “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第8篇

【课堂实录】

(一)从感性现象切入

师:下面请同学观看两段视频:视频(一):西方拳击比赛;视频(二):中国太极表演。(师生一起看视频)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西方拳击和中国太极带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

生:西方拳击充满暴力,柔性缺失,刚性有余;中国太极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生:西方拳击视觉冲击力强,中国太极更能给人审美享受。

师:回答得很好,两位同学都能从现象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

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文《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从文中或生活中找一找中国与西方还有哪些不同的文化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归类。

生:在绘画上不同。中国以水墨画为主,画面意境深远,西方以油彩画为主,富有色彩视觉冲击力。

生:在音乐与舞蹈上不同。中国古典音乐中透着一股柔美,西方霹雳摇滚现代感极强。

生:在建筑艺术上不同。中国方圆别致,西方庄严肃穆。

生:民间活动不同,西方表现出肉体的沉醉,擅长挑战生命极限,中国注重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二)追溯思维根源

师:这些是摆在作者以及更多人眼前的文化事实。作者针对中西诸多不同的文化现象,做出了怎样的理性分析?为什么中西方的文化现象会出现诸多不同之处?

生: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在宏观的视野下考察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并加以比较”。最后“在比较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西方文化在感性与理性的两极最为发达:在感性一极,表现为体育活动;在理性一极,表现为科学活动。与之相反,中国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两极都不发达,而发达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艺术和工艺。”这是作者对产生中西文化现象不同的原因的高度概括。

师:你回答得很好。形成一个观点有一个复杂思维过程。从观点的雏形到观点的成立,往往需要自我不断的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再现这个过程。但是,研究的视角,立论的大前提或者研究方法有必要予以交代。

(三)把握论证的有效性

师:另外,作者这个基本观点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作者让更多的人理解他的意思,他是如何做到的?

生:作者把文化资源比作“矿藏”,这样中国与西方都各自有“富矿”。西方的“富矿”在感性与理性的两极,中国的“富矿”在感性与理性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地方。通篇都采用比喻论证的说理方法。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到位。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将这个问题论述透彻的?

生:作者立足于这个基本认识,在比较中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针对西方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的极度表现,作者先交待其存在的优势之后,再交待其弱点。针对中国,是先交待弱点,再强调其优点。

师:关于这一点,请大家在课文中画出表明论证过程的一些标志性词语。为什么作者不先交待西方的弱势后再阐明其优势,先交待中国的优势进而指明其弱势?又为什么作者不先交待中国的,再交待西方的。

生:这与作者的落脚点有关。按课文的行文思路,自然地推出了中国也有它的优势在。这为后文说明对待中国文化现象的态度做了铺垫。

(四)探明论述意图

师:作者为什么要引导读者密切关注中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

生:首先要增进对西方与中国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西方文化固然有其强项,亦有其弱项;中国文化固然有其短处,亦有其长处。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应该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之更加丰富、更加健全。”其次,要重视并弘扬文化传统。

师: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把握住意图很重要。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论述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主要针对“我们在文化问题上常常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意在让更多的人增进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识,弘扬传统文化。

师:阅读以下文字。比较一下,看看你更倾向于谁的观点。

陈炎认为西方的艺术由于受理性冲动的影响而被科学化,或者由于感性冲动而被体育化,从而多少失去了艺术自身的特点。然而,王雷认为艺术本来就是内心思想和情感冲动的外化,没有冲动,何来艺术?陈炎认为西方的优点就在于两极体现在感性的冲动和理性的冲动上,是一种肉体的沉醉和精神的沉醉,而中方恰恰是两极薄弱,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王雷则认为没有两极,何来中间?没有感性和理性的充分发育,怎么会有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交融?中国人既没有肉体的沉醉,又没有精神的沉醉,只有一堆在现实欲望中蠢蠢欲动和苦苦挣扎的肉体和精神的混合物。

生:两者都有道理,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陈炎从历史的高度宏观地把握中西文化的不同,是大文化背景下的比较。王雷则从现实出发,立足于当下。

师: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这一点你做得很好。

师:作者阐释任何一个观点都是有意图的。因此,作者在尽量充分占有感性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正确,论证有力。基于一个基本事实,这是展开论证的大前提。观点从现象中来,再到现象中去,这是论证的基本思维过程。

【教学评议】

这节课论述类文本教学内容是明确的,教学方式是自由开放的;学生的能力训练点是正确的,学习活动是多边有效的。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考查:一是“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二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其中,“教什么”往往决定着“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学什么”决定着“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

(一)教与学内容的确定。《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资源》这节课在围绕什么内容展开?很明显,整节课都在围绕“不同”二字展开,这个“不同”就是这节课的“课眼”。从教材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从标题到文本内容无不阐释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的“不同”问题。这是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来看,读懂并理解课文的核心内容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任务。对论述类文本来说,中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显得格外重要。出现理解上的任何偏差都是不允许的。由此来看,教学围绕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的“不同”推进课堂,是理解的前提,这些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合理科学的。同时,这节课还在解决论述类文本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为何不同,为什么要写它们之间的不同。这就是论述类文本论证的问题。这是课堂“教”与“学”内容的核心所在。教与学内容就是“航标”,先有了准确的“标”,这样,课堂教学就不会偏离航向。

关于“标”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作者写论述文的目的是什么。学者陈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表达他对中国和西方文化资源的看法,就这个问题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就是对话。要有效对话,首先要做到观点明晰,其次是观点要站得住脚,即观点有效的问题。他的观点是怎么来的?是对中西文化现象以及文化资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得出来的。其次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教学论述文干什么用?学生要能读懂论述文,还要跟着学学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阐释自己的观点。

这节课“教”和“学”内容,按论述类文本形成的思维过程推进,由“现象”而“观点”再“结论”。这一点探索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在这节课上这个思维过程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刻,还需要强化。

(二)教与学方法的选择。目前,论述类文本教与学为什么一直困扰着老师与学生?这与教与学方法的选择不当不无关系。合适的教与学方法应该达到两点要求:有效与有趣。这节课基本上做到了这两点。

1.“问题式”教与学——“有效”。论述类文本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能解决问题。问题导向课堂的进展。这节课设置了一组递进有梯度的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问题式是适宜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写作论述类文本特别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与推理性,写作的时候实际上潜藏着自我提问的思维活动过程。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该解决问题。本节课大致设计了以下几个中心问题:

西方拳击和中国太极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引导问)

你还能从文中或生活中找出哪些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现象?(推进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文化现象?(原因问)

作者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资源?(结论问)

比较陈炎和王雷的观点的不同,你赞成哪一个,说说理由?(探究问)

这一组问题按顺序推进,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现象到本质。实际上这体现出了一种思维过程,或者说是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从现象出发,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形成观点,得出结论。这是由“感性”而“理性”的过程,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这与文章的行文思路又有所不同。文章是总说观点,再比较、例证,最后得出结论。

2.合理运用教学素材——“有趣”。教学从两段很具有吸引力的视频材料切入,这样,使抽象概括的社会科学论文轻松化,直观化。视频媒介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作为教学的跳板自然妥帖,如果在教学结束时能对视频材料再做个性化的深层次阐释,可能效果就更好。论点来自于现象,从根本上说要能解释现象。另外,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从生活当中找材料,也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这样拉近了论述文与人们实际生活间的距离,至少不会觉得这类文章面目可憎。还有,增加拓展问题,以别人的不同观点来引发学生对论述文本内容的质疑,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意识。有不同观点,就容易形成思想的交锋,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问题。

3.教与学效果的验证。从“教”的效果来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集中火力解决问题。解决“不同点是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怎么样”等问题。层次感、结构感、思维力都比较强。这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全由“不同”这个课眼来统领而形成。

从“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参与度比较高,阅读与思考的积极性充分表现出来。这节课,学生除了理解作者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之外,还学习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问题过程。当然,一种思维方法,需要不断强化,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这需要老师适时训练,不断总结与提升。

第9篇

高考语文每年都会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所考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伦理、哲学以及教育探索、考古研究、诗画评论、文学评论和艺术鉴赏等。这一类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社会科学的了解,是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点。

综观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17套试卷,其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学术性强

学术性一是指它的专业性,二是指它的系统性。无论是经过命题者删改的文章,还是命题者从原文中节选的片段,都是如此。

二、品位高雅

高考所选的论述类文本,其作者多为一流学者或作家,既有名家经典也有鲜活时文,所论述的多为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不仅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信息量大,语言也比较规范。同时,这些文章也体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

三、重点突出

高考语文试题的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科技文化和文学艺术两大类。这主要是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背景和解读能力,尽可能减少一点解题的障碍。

除此之外,从题目的设计来看,题量一般为3~4题,分值为9~18分不等,基本上维持高考小阅读的形式。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辅以简答题。选文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

命题特点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了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理解能力

理解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对文章各个段落、整体文意的把握;要求考生从表情达意出发,从理清思路出发,立足于篇章和主旨去分析句子,读懂文章。2011年高考语文17套试卷对该类试题均有所涉及。

二、分析综合能力

1.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将文中相关而又分散的信息提取并集中起来,加以处理。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体现为几个层次能力的综合考查,又体现为对文本信息的高度综合考查。如2011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12题: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再如2011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第14题:综观全文,请谈谈你对麦克卢汉所说“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的理解。

2.归纳内容要点。所谓要点是指作品全文或段落层次中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它既可以是几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层次或几个层次的内容,也可以是整个作品的内容。对归纳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抽象含蓄的内容加以阐发、解释,使之具体化;二是将具体的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提炼出其核心内容。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考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关注和考查。如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9题对文章主旨的考查。

4.考查文章思路结构。这类试题多从文章开篇构思或段落间的关系入手,考查考生对作品结构脉络的把握能力以及能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段落之间及段落内部层次关系的能力。如2011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第15题对文章论述思路的考查。

总之,“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等考点,在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均有涉及。同往年试题相比,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更加突出了对考生在文意方面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考势预测

一、选文题材范围稳定,变化不大

论述类文本的题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候、哲学、美学、生物学、历史学、建筑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评说、文学现象、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等。这个范围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笔者建议考生对本年度科技界的一些热点课题,如资源环境、公共安全、信息学、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等加以特别关注。

二、定位更加清晰,命题难度适中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主要侧重对考生基本阅读能力的考查,命题难度适中。这与选考部分更加注重分析归纳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清晰的不同定位。笔者预测2012年这种定位将更趋稳定。基于这样的考查定位,相对于选考部分来说,考生在这一部分的得分率更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