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4: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文地理教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

第1篇

1.教材内容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为工业的区位选择,包含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两部分内容,涉及一个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一个阅读材料(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三幅独立图像。本部分对应的课程标准为: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活动建议为: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本部分内容是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相关问题分析能力。

2.授课群体及过程

授课教师为华师一附中高一地理备课组长李斌老师,授课对象为华师一附中高一年级6班(普通理科班)。教学课时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多媒体教学)。首先在对比农业生产特点基础上,介绍什么是工业以及工业区位因素。按照学案内容,分小组阅读材料,归纳分析武钢的区位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武钢区位图,上讲台分析武钢位于青山区的原因。第二课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本节内容依然以学案武钢为教学主线。首先,分析为什么武钢由原来的青山区搬迁至阳逻区。接着进行小组角色扮演,分别作为武汉市长、武钢集团执行总经理、阳逻经济开发区领导、阳逻居民,如何看待武钢在阳逻建立子公司的行为。最后,对区位因素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

二、研究方法

从实际出发,本研究采用具有“解释的”和“实证的”特征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虽然其哲学基础不属于“实证”,但其研究形态却是标准的“实证的”,它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如深度访谈、开放式观察、实物分析等),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同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具有探索社会现象、阐释意义、发掘整体和深层社会文化结构的作用。

1.直接访谈法

鉴于与授课教师有长达三个月的连续接触,所以,直接采用非正式的直接访谈法,在授课结束后随即进行。访谈问题主要围绕为何如此准备本节教学内容进行。另外,本部分内容有一位华中师范大学研二学生一同观摩听课,该生在2013年于华师一附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教育实习,遂也对其进行了直接访谈,主要围绕听课后对本节人文地理教学的看法进行。

2.参与观察法

进入现场观察在质性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的成败。所谓观察,就是一边看,一边想。也就是说,观察不仅仅是一种外显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在本研究中,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深入课堂,全程参与听课。为尽量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使课堂更为接近实际,事先未给学生进行任何特别说明,同时,进入教室听课时,从教室后面进入,以减少对学生的心理干扰。

三、研究结果分析

1.教师访谈

根据访谈内容,主要整理出如下信息。学生大都对人文地理不感兴趣。在进行人文地理内容教学时,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案例教学,可提高学生兴趣以及认同感。鉴于学生缺乏对工业的直观认识,遂采用多媒体把课本第58页进行图片化处理,以钢铁工业为例向学生展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不能为了案例教学而进行案例教学。本节内容,武钢的区位选择作为一条教学主线贯穿始终,且在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也可以作为案例继续分析。但是一定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充分提高综合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课堂参与度,减轻学生的疲劳感。但需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开展。

2.研究生访谈

访谈对象在2013年参加教育实习时,主要是必修一自然地理内容。针对本节内容听课之后,她感叹做好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对于初入职教师而言是很难的一个坎。同时,认为要将如此困难的内容讲解有趣严谨实属不易,需要教师的信息整合、课堂调控能力,案例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3.参与型观察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对三段材料独立阅读分析,而不以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不会因为小组讨论而存在蒙混心理。同时,教师注重引导,注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讲解区位选择时有理有据。学生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方面得到有效训练。在让学生上讲台分析为什么武钢位于青山区时,首先要求画出武汉市的盛行风向以及河流流向。在这里,体现了人文地理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对学生认识地理图像的能力的培养和分析问题的严密逻辑性。第二课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变得十分活跃,热烈讨论。最后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人。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小组内部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意见,如作为武钢集团的执行总经理小组,其中一位成员就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武钢由青山区搬迁至阳逻区,会由于一部分工人因为家庭、距离等原因不愿意跟随工厂走,另一方面也存在阳逻区这边不一定能寻找到掌握核心技术并娴熟的工人等,以致增加生产成本。面对如此临时突况,教师机智应对,先肯定武钢集团内部其实也可以有不同声音,但随即进行深入分析为什么搬迁至阳逻区利大于弊。

四、讨论与建议

1.充分运用乡土资源

生活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一种,它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引述地理问题、印证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规律,将抽象的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具体化,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本节内容直接采用武钢为教学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运用发展变化观点

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来源于人类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的人文地理现象也在不断变化。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运用“历史分析教学法”实现人文地理教学的过程化。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过程,探究人文地理规律,以及有利于学生对人文地理问题进行动态分析。本节内容分析武钢随着时间推移,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分析教学法”。

3.适当利用角色扮演

第2篇

地理教材对人文意识的挖掘和渗透不够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与人文精神有关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加强地理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此外,发掘教材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意识的渗透。而在现实中这方面做的不足:教师对教材研究的深度还停留在表面;对学生人文意识的渗透培养意识较弱。如以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时代变化4000年前远古时代2200年前战国时期1100年前唐代1840年前后民国时期建国初期现今覆盖率<60%46%33%17%8.6%12.51%16.55%资料来源:中国木业资源。我国森林总面积世界第5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第119位;我国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但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按人均计算人均蓄积量更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我国的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我国森林覆盖率低,引起大量土地沙化、荒漠化,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森林的减少对我国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的影响。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3]。

二、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以空前提高,世界经济也得以快速的发展和高度的繁荣,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也由和谐到不断地恶化,大自然在赋予我们生命、给于我们资源的同时却得不到我们应有的尊重和呵护。大自然也以它特有的方式在给人类敲警钟,森林资源、水资源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不断增多,洪涝、干旱、台风、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仅是发展问题,也是道德伦理问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更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将中学地理人文精神教育作为地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归宿点。

三、小结

第3篇

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我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建构的一般步骤概括为任务的设计阶段、任务的实施阶段和总结评价阶段这三个阶段。

1.1任务设计阶段

任务驱动教学是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因此任务的设计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任务设计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任务驱动教学中涉及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教师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把握任务设计的方向。当一项任务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从任务中我们要了解这项任务的目标即我们要“做什么”和完成任务的方式即我们要“怎样做”。因此,任务的目标和完成任务的方式是任务的主要构成要素。设计任务时,主要是对任务的目标要素和方式要素进行设计。

1.2任务实施阶段

任务的实施阶段主要是教师将设计好的任务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给出的任务进行分析,最后完成任务的过程。任务实施阶段可以分为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及展示成果三个过程。教学过程涉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蕴含着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

1.3评价总结阶段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学评价具有反馈调节的功能,教师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发展的情况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各个因素,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学生通过教学评价了解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学习不足的地方,从而对自己的学生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评价还具有激励的功能,当学生获得了好的评价时,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当学生获得不好的评价时,学生为了避免再一次获得不好的评价而更加努力的学习。因此,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2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为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2.1任务设计阶段

首先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任务要求、参考资料和设计意图。其次把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资源发给学生或者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使用。最后,教师总结学生课前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课中阶段学习内容的设计。任务设计阶段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阶段,教师要科学的设计学习任务单,使学生自学的任务方向明确,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注意任务的梯度以及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学生自学的信心。

2.2任务实施阶段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组织引导、答疑解惑的作用。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适度的合作探究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这一阶段需要教师灵活有效地制订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学活动(见表2)。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另一方面,在点评时充分肯定学生的成果,给予激励性评价,从而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探究信心;第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注意生成性学习,引导学生的合理发展。

2.3评价总结阶段

评价总结阶段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监测阶段,总结反思阶段。该阶段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行为,优化叫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寻找优势与不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结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中学地理学科的专业性强,它以整个地球为对象,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地球、地图、世界气候和自然带以及分洲区域地理等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和运用图表、地图的初步技能,初步懂得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涉及的时间悠久,地域广阔,加上内容复杂,且以描述为主,理解难度大,背记知识多。令人感觉烦杂,枯燥乏味。面对这些情况,如何教好这门课?十几年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

一、认清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

教与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决定教学的效果。从两者关系看,学是目的,教是手段,教师的“教”,归根结蒂为了学生的“学”;“教”的好坏要通过“学”的好坏来衡量。这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原意学、容易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除自我主观努力外,必须取得学生的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采取了如下做法:

首先,自己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备好每一堂课。对于备课教案的作用,很多老师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也许是习惯使然,对备课教案的依赖性很大。不备好一节课,不写好详细的教案,就好象心里没有底一样,我是不敢进课堂的。并做到每一节课后有小结。五个班级,每讲完一个班,都对教案进行补充完善,发现问题,改进教法,力求精益求精;我觉得只有充分地备好课,作好有关方面准备和设计,才会胸有成竹,从容上阵,忙而不乱。

其次,注重讲好绪论课,打响头一炮。“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绪论课讲解什么叫地理学。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等问题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是一门课的总纲;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自觉性和兴趣的关键课;是给学生第一印象,为日后课程铺道路的奠基课。因此,我牢牢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讲起、与人类生存悠息相关的生产、生活资料之源泉,沧海桑田的变迁,威胁人们生命财产的地震开始,引出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通过对比中国地形图和展示中国名胜挂图,提出了:为什么形成了地形的如此格局?为什么中国气候东南湿润、西南高寒、西北干旱?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祖国的名山奇峰为什么如此奇丽多姿、栩栩如生?等问题,揭示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神奇感和求知欲;又跟大家交底:地理作为中学七科统考学科之一,经过短短两年的学习,就要参加全市的地理结业会考,考试成绩将按50%的比例计入中考升学成绩,并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着重阐明教与学的关系,希望同学们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学好地地理这一学科而共同努力。

第三,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中,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注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语言,来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结合“地理就在身边”教研活动,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与本节知识点有关的联系学生实际的资料。比如:讲气候,就联系长岛的气候特点;讲季风,就联系本地的冬夏风向;讲地层,就联系海边悬崖的层叠现象;讲地震,就联系长岛地震频繁的原因;等等。使课本知识结合于实际,使理论知识具体化,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教法学法两手抓,重视学法指导。教法和学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没有好的教法,就谈不上培养科学的学法,它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有只研究教法不一定就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法,对学法的指导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一个教师来说,通过自己的教学能够形成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才是自己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强调学法指导,才是抓住了根本。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通过教师的“教”去指导学生的“学”:

(一)凸显前后知识点的内在因果联系,交给学生理解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比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一节,是世界地理教学的重点,但也是教学上的“老大难”。因为要在四课时的时间内学会辨别八种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的特征和成因以及分布,每种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尤其是涉及到气压带和风带的部分,当初我自己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上课听老师一种一种地讲,也很感枯燥无味;我在教授这节课时,就尝试从分析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记成因、知特征、推分布”的理解记忆法。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对成因理解了,那么对特征、分布也就自然容易记忆了。

(二)指导创造灵活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中学各个学科中,地理可以说是个介于文理科之间的“边缘”学科。虽说是要以理解记忆为主为基础,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还是难免许多死记硬背的东西,遇到这种情况,我教给学生许多灵活的记忆方法,比如:对于枯燥的数据,多采用谐音记忆法。“爸爸誓爬珠峰颠, (8848米)姨舞舞进吐鲁番,(-155米)”,“海岸线有一把钱,(18000千米) ” “我国水能储量大 ,不要浪费留点吧!(6、8亿千瓦)”“马里亚纳最深处,累得尧尧扔三次。(-11034米)” 对于重要的规律,多编成歌诀。象《雨带推移歌》《全国省名歌》,对难记的图形,多采用象形法,比如“非洲是梯形加三角”“澳大利亚象螃蟹”“南极洲象逗号”,诸如此类。也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此类方法,去联想,去编写。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记忆压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 用新旧对比法,以旧引新,讲新复旧,异中求同 。讲新概念、新知识时,利用新旧对比法和前后联系法,启发学生寻求新旧之间的共性和内在联系,找出它们间的个性和区别,例如:学习“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先回顾复习“地球的经纬网和经纬网所指示的方向”;讲授“季风的形成”,先复习“海陆的热力差异”;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旧知识的网络中,既便于掌握新知又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达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原先想,作为任课老师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尤其是所谓的副科小科教师,尽全力把书教好就行了,与学生的距离比较远。可教育教学实践告诉了我:一个学生学习上不去,固然有智力问题、方法问题,但首先是学习目的和对待困难的态度问题,一句话是思想问题、精神状态问题。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书不育人不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着力于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不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及时排除他们学习上的思想障碍,书也是决然教不好的,何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是每个老师的共同责任,从此后,较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列入教学工作日程,把它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来做;把课外教育和课内讲授很好结合起来,把它当作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常到同学中走走、看看、问问,既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身体、思想、和生活;平时以平等宽容的态度,以“过来人”的身分与他们谈心、交心。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渐渐与他们的关系融洽了,心心相通了。大部分同学有话敢跟我讲也愿跟我讲了。这使我最大限度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品质、个性特点和家庭情况,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为我的教学工作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三、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目的、方法、效果是辩证统一的。教学方法为学科教学服务;只有抓住本学科的学科特点才能选择相应的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地理学科以地球和自然界为对象,研究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一方面,特别强调现实性、实践性、实用性;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可能都到各地典型现场去参观,更不能直接感知那些或缓慢或激烈的地质作用过程和地理规律展示。如果光凭书本理论教学,既抽象又枯燥,既死板又脱离实际,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多用直观教学法,力求把平面问题立体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一)、启发提问处处结合实际。地理规律和理论很枯燥,但地理教材可联系实际的方面很多,既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又有丰富人文知识、人地关系充实教材,并明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为教师结合实际进行启发,然后上升为理性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比如讲述中国地势的特点时。先提疑问,我国的许多大河都向哪个方向流?为什么?思考题的出现,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和希望作出解答的好奇心。学生自学课文后,分组讨论,选出最佳答案是:河流大多向东流。因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我适时提问:“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流和河流有什么的影响?”同学们认真读课文领会全文后学生得出:使我国多数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使东部海洋的湿润气流顺着东低西高的地势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再如,讲述中国地形变化时,我先从黄河的淤塞说起:“历史上黄河宽阔的河道由于河水带来的泥沙日积月累,慢慢被淤平,形成冲积平原——华北平原,河口处也形成越来越大的三角洲;而一个地区发生地震时,却由平坦的地形变的高低不平。那么地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想得到答案,他们急切的去读课文,从而得出了地形变化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这一结论。

(二)、重视运用地图和图片导教、导学、导练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部分,具有全面、形象、直观的特点,被称为“百科全书”,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因为地图不仅能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从中我们还能分析出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等。我把阅读、记忆、使用地图视为学好地理的秘诀。首先,教给学生阅读地图的“三看法”:一先看位置和轮廓中国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所以打开地图后,先看该区域的经纬度是多少,是位于沿海还是地处内陆,该区域大致是什么形状。这样就有了空间感和方位感,以后一提到这里,在头脑中就有一个比较确切的印象。二看颜色。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通过仔细观察不同的颜色的范围大小、地区分布,即可掌握该地的地形地势特点。三看“面、线、点”。 就是指按“面、线、点”的顺序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面”是指像高原、平原、湖泊、海洋等地理事物,它们所占的空间范围大,在地图中最为显眼,所以先从认识它们入手较好,要看清这些事物的名称、位置、范围等特点。“线”是指像山脉、河流、交通线等地理要素,要注意其走向、名称等;“点”是指城市、村庄、工矿区等点状分布的地理要素。然后,还要学会分析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地形对气候、河流走向、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影响。其次,不管是讲授新知识,还是复习旧知识,还是做练习,我都以地图为先导,没有挂图,就用手绘板图,课上画图费时间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就在课前画好小黑板。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加强地图运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的能力,又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比如地形、气候、工业和农业的分布等。

另外,我们平时注意 想方设法,尽力收集有关的地地理图片,如:火山喷发、钱塘大潮、壶口瀑布、海啸与地震等,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出示,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且寓学于乐,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中涉及到的事物和规律,也尽量以图片图像直观的展示在课堂上。例如在教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时,我先出示《熟视无睹》和《就地取材》两幅挂图,然后出示疑问:“我国水资源相当紧张,但利用中又存在哪些问题?”激励学生联系图像得出答案:①是浪费惊人;②是污染严重。课堂讲授中,也随时手绘板图,比如:火山的构造、高低气压带的形成、地形雨、河流流域与分水岭,等等。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再现了在自然界中很难直接面对的现象和规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 结合演示实验激发兴趣。利用地理教学仪器进行演示,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而且理解透彻。例如在讲述等高线地形图时,我设计了山峰演示图,在山峰(用玉米棒代表)上缠上等高线(铁丝),并标上海拔。然后把玉米拿走,按住顶端压下去,等高线图出现,是一个闭合多圈图,并且海拔由外向内逐渐升高,从而根据此图判断它是山峰。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盆地地形图、陡崖地形图,由于是自己动手,所以印象深刻。在讲述地壳运动时,褶皱和断层对地形的影响很明显,它们的作用会形成两种不同的山脉。学生们很难判断到底是哪种作用所形成。我制作了《褶皱模型》和《断层模型》在课堂上演示,并提出疑问'为什么断层形成的山边缘往往是陡崖?'(因为断层形成的山,是沿着断裂部分错动而形成的,所以边缘往往是陡崖)。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了形象思维,比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

 

长岛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刘长庆

二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将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优秀文化成果,经过环境熏陶、知识传递等方式,内化为人类个体的气质、修养、智力、品德、感情等,从而使个体的整体素质实现全面提升,它包括人文精神修养和人文知识修养两个方面,而相对于知识修养而言,精神修养处于更高层次。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研究中,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人文知识的传授和指导,进而达到培育陶冶其人文精神素养的目的,使其充分发展成为全面、健康、和谐的人。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地理学科特点的根本要求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内容丰富的学科,除了一些特定的地理常识之外,它还包括物理、历史、文学、数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初中地理作为整个地理课程的入门阶段,肩负着学生初步接触人文知识、锤炼人文精神素养的重要责任。因此,中学初级阶段的地理课程可以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奠基石”。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地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地理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七至九年级的地理课程要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态度的形成、情趣的培养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环节。

3.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地理教学方式的具体体现

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是高明的领路人和指引者,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但是在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地理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探索地理学科未知内容、培养对待事物和生活的态度等方面却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就是人文精神素养培育的一个方面。

二、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缺乏人文素养的具体表现

1.课堂教学侧重于应试,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往往要融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小组讨论、总结纲要、分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于一体,但是目前我们的初中地理课程往往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画出重点内容,学生单纯记忆,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经常会被家长和老师当成是“非主课”,因此对地理教学方式的探索相对薄弱,基本上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抛之脑后。

2.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了解,应形成彼此信任、平等、自由的关系,而目前我们的很多教师在学生面前仍然是一副严师尊长的面容,学生纯真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在教师权威的“恫吓”下,要么所剩无几,要么“改旗易帜”,教师成为“一统天下”的“君王”,这使地理课堂没有了师生的互动,更没有了言辞激烈的争论。

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策略

1.强化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初中地理中不乏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图表,对于初中刚刚接触地理学科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直观、活泼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材料,把一些抽象的地理事物、现象展示出来。例如,在“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中,就可以借助幻灯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利用一个椭圆形的橙子引入,让学生对地球的形状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借助幻灯片和三维动画,向学生展示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从宏观上给学生留下印象,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再引入地球的半径、周长、表面积等一系列较为抽象的数据;最后介绍一些地球环境被破坏的相关知识,号召学生爱护地球、爱护人类。通过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实到科学、由知识到情感的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到地理知识的乐趣,还可以间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以及规划未来的能力。

2.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讲究以情动人,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要有丰富饱满的热情,对教学要有孜孜不倦的恒心,对生活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然后才能润泽学生的心灵,才会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学组织、设计、表达、调控、反思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所贡献。

3.重视乡土地理教学,拓宽学生视野

乡土地理展现了学生本地感性丰富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是地理教材的延伸和拓宽,学生通过亲自收集、发现身边的地理现象,然后运用掌握的各种地理知识对其加以解释和说明,在自我探究和学习中发现学习地理的乐趣,进而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懂得欣赏、玩味生活的情趣。

参考文献:

[1]张 芳.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文精神;构建;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05-02

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通过尊重地域文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结合理论和实践的形式进行人文精神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价值观,还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中的精髓,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良好的应用在地理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另外,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发展观,进而促进我国社会更好的发展。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1.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1.1 尊重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存在很强的地域差异性,在人文地理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具有区域性,不管是人口的分布,还是工农业的布局等。因此,地理课程的教学也具有相应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注重人文地理知识的教授,让学生逐渐树立区域多元化的意识,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1]。世界上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而且这些地域上的差异都会逐渐转变成文化上的差异。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构建人文精神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世界地域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地理课程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1.2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中,要想构建人文精神,必须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不仅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还能促进地理环境的良好发展。目前,我国环境破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仅背离了人文精神的构建,还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充分反应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被"人定胜天"的思想所替代,人类对环境的不断破坏会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来讲述一下自己是怎样保护地理环境的、怎样才能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说一下在我国有哪些新型的能源,有什么优点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能够对我国的地理环境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以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

1.3 结合理论和实践。对于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而言,主要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学生多多少少会感到乏味和枯燥,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构建,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的交通进行积极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着重对我国重点城市的交通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布局以及布局影响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相关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让学生充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人文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

2.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作用

2.1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价值观。在进行高中地理的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地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将各个地域的环境情况和资源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并且根据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价值观。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的联想,从而深刻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到环境是需要人类去维持和保护的,而且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在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种环保意识,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能力[3]。

2.2 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中的精髓。高中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其中主要分为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而人文地理知识是建立在自然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人文地理也是自然地理最终的落脚处。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从人文精神的角度能够将教材中每个知识点全部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学生只要能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和谐发展的内涵,就一定会掌握地理知识的精髓,从而更好的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其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3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高中地理而言,是一门具有发展性的学科,而人文精神的构建能够将这种发展性转换到学生自身的发展中。大部分的地理问题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总结地理原理的能力,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广泛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加强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构建,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人文精神的构建时,应该从尊重地域文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结合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入手,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但是,目前我国高中地理课堂中人文精神的构建还不够到位,还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如霞. 地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路径选择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6:123-124.

第7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版本;教材评价;编写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35-03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的教育,有助于丰富其科学认知,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更好发挥人文地理学在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一系列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教材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伴随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编写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同升和赵荣曾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改革思路;王富喜等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有见地的设想;汤茂林对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作了诸多评析,对国内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其优缺点所在,提出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设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类型

笔者所收集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共7种,分别出版于1991~2013年。这些教材在不同时期被我国各个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广泛采用,分析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一)理论分析型

这类教材以王恩涌编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为代表,教材体系以文化和文化景观分析为主线,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结构比较相似。教材结构借鉴TerryG·J的《TheHumanMosaic:AThematicIntroductiontoCulturalGeography》。对地理文化现象都是从文化区、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2012年出版的由顾朝林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相似,侧重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二)总论分论型

这种教材早期以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和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为代表,后期以赵荣的《人文地理学》和陆林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教材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形式。在教材前面的总论部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在后面分论部分介绍人口、城市、政治、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属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三)概括论述型

这类教材以陈慧琳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已出版第三版。教材内容比较简明,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人地关系的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各个研究对象设置章节,最后探讨人地关系的时间、空间演变,研究各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内容上升地理学的学科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不再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是各分支学科的简单堆砌组合,这是与总论分论型概论教材最大的不同。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特点及不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教材体系内容上,过去的人文地理学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新近出版的教材则摆脱了这一传统,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基础理论设定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体系,各分支学科主要作为实例来验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主题等。在教材风格上,过去追求教材内容的广而全,新近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越来越重视从基本概念、理论方面塑造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形象,着重介绍人文地理的新视角、新进展以及应用价值。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我国人文地理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在教材体系上,大多数教材没有建立起起既符台教材特点,又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文地理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以及被学术界公认的逻辑结构,使人文地理学缺乏统一、完整的学科形象。

在基本理论、研究主题方面,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存在分歧。有些教材也多以文化为主线,这一点受到了不少教师的批评。有的人文地理学者认为,人文地理学毕竟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类教材不应该以文化为中心。有些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始终,但此类教材内容较浅,难度过小。

在时代性上,现有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落后于时展,教材版本更新非常缓慢;教材引用著作较多,论文较少,时代感不强。

在学术规范上,教材普遍大段引用别人的著作却未在文献中注出,只是在章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编写思路

(一)理想的概论教材框架结构

对于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框架的探讨,王富喜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建议,认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以及相应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以及随着时展出现GIS、遥感等新技术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以及新近发展的文化转向和计量转向,女性主义视角等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存在矛盾及其解决手段。

(二)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与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相邻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缺乏统一的、普遍化的方法论体系,基础理论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理论多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或者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理论,这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更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介绍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最新的理论导向,这也有助于未来青年学生、青年地理学者的成长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方法介绍并重

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区域人文地理和部门人文地理实际,教材可以采用区域地理的内容和案例来验证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前者的理解。教材编写中,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方法介绍有机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每一种社会文化景观现象,应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总结。

(四)遵守学术规范

规范严格的教材每一章后面都应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论文和著作皆有,新老并重,并在文中进行准确标注。国内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可堪称是地理学教材中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不仅在章末的参考文献进行准确标注,在章节内文里面也严格注明。树立严格学风是学术的根本,教材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理应规范,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编写配套教材、翻译外国同类教材

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配套教材及翻译的外国同类教材较少,甚至没有。迄今为止,我国所翻译的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还是2O世纪8O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翻译外国优秀教材是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者应结合主教材内容,编写配套相关教学资料等。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环境学概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先后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并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现在已分为人文地理与城系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及与其相关的各类新专业,着重培养与环境科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将《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充分显示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但是,由于环境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依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概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

1.课程定位

作为理科专业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目标为“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环境学概论》课程属于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产生与分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使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协调统一的唯一途径,在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中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将其纳入规划方案中;同时,在明确污染物的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后,了解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技术,为解决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2.课程内容体系

(1)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专门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有地理科学背景的通常将针对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拿来使用,如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贾振邦和黄润华编著的《环境学基础教程》酒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通常将针对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拿来使用,如杨志峰、刘静玲编著的《环境学概论》,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吴彩斌等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的结果,由于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就不明确,各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通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授课内容,将相关专业中的《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移植到本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之后专业目标定位更明确,因此授课内容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使其与培养目标相符。

(2)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迄今尚未有统一的看法,但通常认为,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社会学等分支学科。从“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这一说法中可以推导出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开设的环境学概论至少应包括以上环境科学各分支的主要内容,但是在一门概论性的课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确定课程内容体系还应考虑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进一步要求,对以上内容有所取舍。

由于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落脚点是“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而规划中必然涉及环境专项规划,在做环境专项规划时重点关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因此这些内容理应成为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环境科学的其他内容简要介绍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课程后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弊端

(1)教学模式传统。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与控制,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时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并未有明显改变,环境学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调。由于《环境学概论》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多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与分析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致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尝试

适宜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多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适当观看环保视频,重点加强讨论、实践性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做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1)利用课前十分钟观看教学视频。笔者在近十年的《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起初是选择典型且有针对性的内容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但是后来由于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时压缩,为了节省课上时间,笔者在每次上课前抽出10~15分钟为学生播放与本次课程有关的视频。观看视频直观、轻松,对课程内容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深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对有效组织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有积极作用。根据《环境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课堂讨论可涉及大气环境问题;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土壤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物理性污染问题(包括光,热,声,电磁,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每次讨论的选题或者紧密联系课堂内容,或者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或者与各种环境纪念日结合。如讲到生态问题时,讨论过“大树进城问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讲到人口问题时会讨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时就专门讨论“邻避”运动及相关问题;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水资源短缺”问题;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环境保护的历史”问题。讨论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定期的课堂随机讨论,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当时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在每章或节之后组织专题讨论。讨论时可开展互问互答、个人分别讲述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本环节可以在学生建立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发生的现象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3)组织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环境学概论》课程课外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管理现状,熟悉相关企业的污染控制设施、城市的园林绿化现状等,这一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的优劣。

概括起来本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可分为: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状况和管理现状的认识、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案的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三大部分。课外实践以室外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严重区及其产业布局的考察、对城乡污染控制设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环境管理现状等,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实践之后,重点考查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环境科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形成,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因而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仍然处于逐渐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笔者重点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教学内容的固定性、教学模式的传统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性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及新专业课程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影响。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主要在于对本门课程的正确定位、适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重点在于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9篇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地学思维 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长期以来,地理学已逐步从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有力工具发展成为改造世界的科学,它已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为一系列勘测、设计和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解决重大的国民经济问题。①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12年对地理科学专业进行了调整,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地理学下属学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被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这一专业的拆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学科的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地理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经典地理学思维和素质的培养。

1 地学思维

传统地理学提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和类比方法等,是地理学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科学方法。②现代以来,地理学有了更强的整体性观念,更多地从地域系统的整体出发,注意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能够相互补充、辩证统一,并积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了一种复杂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③

从具体研究方法来讲,现代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两大方法为区域法和因素法,④即以区域为基础的综合研究和以要素基础的集成研究。但无论是区域法还是因素法,都要借助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和辩证思维,以探究地理综合性问题的求解途径,这类研究方法和地学思维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现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理学地理科学大类下面的二级学科,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依托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侧重于应用领域,着重培养我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与管理的专业性人才。⑤城市规划一般依托建筑学平台建设,侧重于技术领域,重视物质规划和形态设计,如建筑设计、住区规划与设计、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市政工程规划等,其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大城市的设计院、政府部门、城市建设咨询和研究机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立的目的是希望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且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专业设置学科背景看,全国大部分高校资环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身)是在地理学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京大学黄贤金⑥等人于2011年对98所开设有该专业的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98所高校中67所是以地理学为学科背景,占68%;11所高校以地质学为科学背景,占11%;以农学和测量学为学科背景的各为4所,分别占5%;其他以建筑、环境、林学、经济学等为学科背景的高校11所,共占11%。然而,在一些开设该专业的普通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专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学科定位不明确、⑦⑧尤其是轻视对学生地学思维的训练,过分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向建筑类倾斜,无法凸显地学特点、展示专业特色,导致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情况不乐观。

3 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地学思维的重要性

3.1 有助于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跟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也最具活力,该专业面向全球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等,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⑨学生只有具备了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方法等地学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理解并接受相关理论,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关于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有具体认知和理解,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才能得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2 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也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等地学思维方式,而学生仅通过城乡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的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得到有效训练的,因此,需要重视地理学经典的理论教育。

3.3 有助于学生完成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的设定

有效的职业规划对于促进学生实现其人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学思维的特色之一在于训练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点在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时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综合地思考问题,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客观全面地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并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