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4: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理财投资分析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理财投资分析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本文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一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家庭投资理财制胜之道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所帮助。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

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在众多的资产选择方式中,及时引导家庭利用资金市场的不景气,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就是一种不景气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选择策略。

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金融投资工具大体分为保守型的如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如债券、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型的如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精专业知识的如邮品、珠宝、古玩、字画等。尽可能地使投资多元化,但切记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发挥个人特长,尽可能多元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

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

3.投资基金。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

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4.债券投资。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5.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

6.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

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7.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8.艺术品投资。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人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组合

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从持有一种资产到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从只拥有非系统性的单一资产变成拥有系统性的组合资产,这是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成熟的重要标志,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因为资产间具有替代性与互补性,资产的替代性体现在各种资产间的需求的多少。

相对价格、大众投资偏好,甚至收益预期的变动均可能呈现出彼消此长的关系。资产的互补性表现为一种资产的需求变动会联动地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的需求变动,如住宅和建材、装修业的联动关系等。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不难证明,过多地持有一种资产,将产生逆向效应,持有的效用会下降,成本上升,风险上升,最终导致收益的下降。这不利于家庭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实行资产组合,家庭所获得的资产效用的满足程度要比单一资产大得多,这经常可以从资产的持有成本,交易价格、预期收益、安全程度诸方面得到体现。比如,市场不景气时,一般投资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同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房市、邮市、卡市、币市、股市、黄金首饰、古玩珍宝的市场疲弱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低于面值或成本价,有的维持较高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头脑清醒,有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会及时选择上述形式的资产中,哪些升值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组合投资,也会获得可观的效益。我国已有不少家庭不仅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资产组合的一般投资技巧,在投资项目上注重资产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做到长短结合,品种互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机互为兼顾,并且在市场的进人与退出技巧上亦能自如运用。自有资金与他人资金互相配合,从而使家庭投资理财的效益大力提高。这是效益较佳的资产组合方式。

资产投资需要组合,才能既有效益又避开风险,许多家庭已懂得这一道理,并付诸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但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将增加几种投资品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凑合”在了一起,并不考虑资产间如何组合才能做到有比例地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其实资产组合是优化家庭财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变短期的低收益资产组合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有一部分家庭,以中老年家庭为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资产组合中,投资意识不强,保值的意愿使其资产过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种集中,比如储蓄可能占银行与金融资产的85%以上,证券投资的比重过小,其家庭的实物资产多选择有较强消费性质的耐用消费品,是一种较典型的低效益资产组合方式;也有的家庭,以年轻夫妇为重要构成部分,其家庭投资又过份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品种集中,带有明显的追求投机利润的家庭投资组合,如过份投向股票、期货、企业债券、外汇等形式,甚至为贪图高利参与各类社会集资,一旦失手,往往可能血本无归。这也是一种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还有的家庭虽然也认识到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道理,并开始按多品种,多期限组合投资项目,但对投资与投机的双重功能,相互关系,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割与转换认识不足,以及自有资产与他人资产的关系处理上容易失误,这也是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

三、家庭投资理财的调整

资产的组合要长期且经常处于效益最大化的状态,资产的组合就不能只是短期的静态剖面,而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是对各种市场因素进行合理预期后,不断修正完善已实施的资产组合方案的过程。所以资产组合实际是一系列变动因素组成的函数,不断进行合理地有效地调整的依据是决定这一函数的基本变量是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家庭在占有信息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组合,信息的无限性与信息占有的有限性间的矛盾始终存在,资本市场的不均衡是经常的,均衡是偶然的瞬间的,这里存在市场预期的困难,此外,政府的干预更具有不确定性,我国投资市场的政府干预力度较大,有时干预的依据不足,随意性的主观存在,使家庭关注客观经济运行走势的同时,经常要揣测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干预,以此来决定投资组合与调整,比如我国股市的大起大落和其基本运行趋势,经常与政策的干预有关。

资产调整基本反映出家庭对自身拥有资产的均衡预期的要求,家庭在投资调整过程中,决定各种资产相互依存关系并合理构筑自己的资产需求函数时,首先要考虑资产构成的均衡状态,是以市场上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产偏好,收益支付能力为依据,从中发现最优的资产构成及实现方式,其次是对资产变动进行合理预期,使效益不仅在短期内符合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原则,而且在长期运行中,也要使资产的效率最大,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选择

与调整理论:资产的组合顺序是,先选择无风险资产,再选择风险和收益都一般的资产,最后追加风险和收益都较高的资产投人,这样的资产调整是按照风险收益的要求进行的,符合资产组合的层次性,系统性要求,这样的资产调整是高效合理的。

确认家庭是投资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的地位,认识其投资行为正不断趋于成熟,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品种的选择,尤其是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不同方面拓展渠道和品种是政府从宏观角度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为例,在金融工具的提供上,在普通股之外,能否考虑增加优先股等种类,能否在现有国债的基础上增加品种,扩大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股票期货,指数期货,债券期货等也不应持拒绝排斥的态度,衍生工具有投机性强、风险大的一面,但管理得法,规范得当,还有降低风险的一面,发达国家对衍生工具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四、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

现在,不少家庭投资理财收效不理想,有的甚至因投资失误和理财不当而造成严重损失。那么,家庭投资理财,到底如何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收益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一)、制订投资理财计划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所谓安全性,将家庭储蓄投向不仅不蚀本、并且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途径,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收益哇,将家庭储蓄投资之后要有增值,当然盈利越多越好,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所谓流动性,即变现性,家庭储蓄资金的运用要考虑其变成现金的能力,也就是说家里急需用这笔钱时能收回来,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条件,如黄金、热门股票、

某些债券、银行存单具有较高的变现性,而房地产、珠宝等不动产、保险金等变现性就较差。

(二)、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家庭投资理财过程中,将涉及金融投资、房地产投资、保险计划等组合投资,因而,首先要了解投资工具的功能和特性,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家庭资产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大小不同的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投资工具,制定有效的投资方案,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了解国家的时事动向,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投资离不开国家经济背景,宏观经济导向直接制约投资工具性能的发挥和市场获利空间;同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投资合法化,不参加非法融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避税提高收益。

(三)、家庭投资理财要有理性,精心规划,时刻保持冷静头脑。

科学管理如何妥善累积人生各阶段的财富,并且将财富做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理财观。(1)建立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规模通常应该等于3个月或6个月的家庭收入,以防可能出现突发的、出乎预料的应急费用。流动资金的合理投资渠道应是银行的常规性储蓄存款、短期国债等可变现资产。(2)建立教育基金。当今高等教育的成本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如果现在预测的资金需求在十几年后可能会与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得进行长期的资产积累,并保证资产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目前很多理财专家都推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您可以选择一股只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或偏股票型基金,每月定期购买相同金额,通过时间分散风险。(3)建立退休基金。在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的早期阶段,投资策略应该偏重于收益性,相对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越接近退休,退休基金的安全性就越发重要,保险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养老型险种投入。

(四)、计算“生活风险忍受度”,量力而投。所谓“生活风险忍受度”是指如果家庭主要收人者发生严重事故,家庭生活所能维持的时间长度。因而对家庭主要收人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人身保险投保力度,尤其是家里有经济上不能自立的家庭成员,要为其做好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免在主要收人者发生意外时他们无法正常生活;此外,在正常生活过程中也要预留能维持3个月左右的生活开支,然后再选择投资,以备急需之用;同时,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而过度投资。

五、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

凡是投资都有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己,家庭投资亦如此。家庭投资理财可能遇到的风险: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一旦不利的影响或不利的结果产生将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由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如国家政策的大调整、经济周期的变化等;非系统风险主要由企业或单个资产自身因素导致。家庭投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指因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出台实施或调整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指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金融投资而形成的风险。市场风险,指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风险。机构风险,指因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诈骗风险,指家庭在投资过程中被人诈骗而形成的风险。操作风险,指家庭进行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形成的风险。

(一)建好金融档案。在家庭金融活动频繁的今天,众多的金融信息已经很难仅凭人的大脑就全部记忆清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有的银行存单和其它有价证券被盗或丢失后,却因提供不出有关资料,无法到有关金融机构去挂失;有些股民股票买进卖出都不记账,有关上市公司多次送股后,竟搞不清帐上究竟有多少股票,以至错失了高价位抛出并盈得更多利润的良机;有的将家庭财产或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凭据乱放,一旦真的出了事,却因找不到保险凭单而难以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等等。

只要建立家庭金融挡案,这些问题就完全可以避免。建立家庭金融档案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入档内容。(1)各类银行存款和记账式有价证券存单姓名,账号、所存金额和存款日期及取款密码;(2)股票买卖情况记录;(3)各类保险凭据;(4)个人间相互借款凭据;(5)各种金融信息资料,如银行分档存款利率、国库券发行和兑付信息、股市行情信息等;(6)家庭投资理财方法和增值技艺的资料。其次,掌握入档方法。家庭投资额不多的,可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载即可;如投资较多,则应建立正规账册,区别类型,分别将家庭金融内容逐一记入,并将每次金融活动内容一笔笔记清;家庭有电脑的,则可发挥这一优势,将个人家庭金融档案存入电脑,以便随时检索。再次,把握重点问题:入档要及时,不能随便乱放导致金融资料散失;内容要全面,应入档的各种金融内容,都要完全齐备地进入档案;存档要保密,对存单(身份证、个人印章、取款密码等有关家庭金融安全的重要档案资料,要分别存档,电脑建档还应设置密码;资料要纳新,定期清理老资料,存入新资料,使档案任何时候都有投资参照价值;应用要经常,坚持常翻阅,常研究,籍以提高理财本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防止存款到期忘记支取,避免家庭投资利益损失。

(二)、打造个人信用所谓个人信用,即个人向金融机构借贷投资或消费时,所具有的守信还贷纪录。它是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通行证”。目前,居民建立个人金融信用,可采取两种办法:其一,利用银行金融创新机遇证明个人信用。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信用卡、贷记卡,持卡者守信还贷,就能建立起个人信用。其二,借助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个人信用。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就为银行和个人提供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通过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咨询、评估及管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数据中心,为市民申办信用消费提供配套的个人信用报告。广大居民在进行冢庭借贷投资或消费时,应借助这样的中介服务,建立个人信用,取得向多家银行借贷的“通行证”。

(三)、家庭投资者要及时查明实际遇到风险的种类、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风险,如存折丢失、密码被盗等造成的风险,应及时与银行联系挂失;如由于金融诈骗所形成的风险,应及时采取多方式、多手段进行摧收,直至诉诸法律,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造成的风险,应及时调整修改投资计划和投资方案,如利率下调,就调整储蓄结构;如资本市场不景气,就调整股票、期货、基金、债券结构。

结论:家庭投资理财是一项家庭中的系统工程,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来周密规划、精心搭理;要科学合理地掌握理财原则,扩大投资渠道,运用各种理财工具,科学组合、分散风险,走出理财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应。总之,家庭投资理财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家庭理财的科学规划,建立适合自身的理财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机构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理财产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使用家庭的投资资金,提高其投资的收益率,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家庭家庭持有的资金,从而实现家庭财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使家庭投资理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家庭投资理财ABC柯静时代金融2004年第11期

2.家庭投资理财之我见董雪梅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年第2期

3.家庭投资理财之道薛韬国际市场2001年第11期

4、家庭理财与保险投资张勤朴上海保险1998年第08期

第2篇

来自国家劳动和保障部的消息,为做实个人账户,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而划入社会统筹。“11%变成8%”到底会对我们的养老金账户以及将来要领的养老金产生多大影响呢?

2000年,国家体改办等8部委出台《关于城镇医药卫生工作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卫生部等4部委推出《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把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较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从此开始。政府负担减轻了,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改善,但医疗费用随之上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人生阶段、财富需求、理财建议

面对上述资料您做何感想?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您又拥有多大的信心?未来十年乃至更长的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增长、高通胀,如何规划您的中长期投资理财计划,轻松面对未来所必须面临的养老、医疗、购房、教育等压力,这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要想成功的投资理财,您就需要更细致地去考虑您的未来。只有弄清您一生中各个时期可能需要些什么,您才能够制订出一个有效的投资计划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人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年轻时期、建立家庭、步入中年、退休养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收入、支出上差别也是极大的。

一、年轻时期

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旅程,这个时期最重要的莫过于是“独立”,而钱似乎永远不够花。对于手中的钱财,常会停留在学生时期有多少花多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阶段,甚至因为可以利用银行借贷,而随意扩张信用,造成负债累累、入不敷出的窘境。大学毕业前,花的是父母辛苦赚来的钱;毕业后情况完全发生了改变,要靠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只能在不超出收入的水平上进行消费。根据现有的经济实力,形成自己能承受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必须在能够承受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决策。不论是房屋、家具、汽车、衣着,还是娱乐,都要与现状吻合。必须考虑的是在收入范围内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做出理性的决策,还是继续依靠父母支付账单;是享受不必要的高消费,还是理智、耐心地期待美好时刻的到来。

不如先学会记帐吧!把自己每个月的支出记录下来,然后制订一个符合自己收入状况的预算,坚持执行它,避免因为年轻而产生的冲动消费。适时的建立自己的应急备用金,货币基金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有了应急储备,接下来该是储蓄第一桶金了!未来您将面临购房、结婚的压力,凡事不能都靠父母,自己储备些,您会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开通定期定额基金会帮助您养成一个良好的储蓄习惯,由于短期内您就会面临购房、结婚压力,建议考虑债券类或平衡类基金,它会帮助您抵御风险,尽快累计财富。早日购房,拥有一项有价值的资产,买房其实是长期储蓄的一种方式,总有一天您会还清贷款,在此过程中,您不仅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消费,更可以不付房租,在房产上未来您会得到很大的回报。

如果是单身,可能暂时不需要寿险。不过事故和疾病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面临,所以聪明的做法可以考虑一些健康和残障险,消费性的保险会是一个更经济的选择。

二、三十而立

经过五至七年的打拼,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财富积累也经历了初步阶段。事业逐渐步入稳定,收入处于一个高速的增长期,同时家庭也逐步地开始完善起来。多数30岁的人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早一点的,已经在策划为家庭添一个新成员,或者早已是“三口之家,其乐融融”了。在这个年龄段,消费和支出也渐渐地开始进入一个比较高峰的阶段。理财,自然也就格外重要。

财富巨子李嘉诚就非常重视30岁的理财。他在总结自己的理财经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20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

那么,在这个时候您同样需要一份备用金,另外也请为您的房屋贷款储备一份备用金,数额最好能满足您3-6月的总支出,储存的方式仍建议为货币基金。如果不是丁克族,那么该开始考虑为孩子储备教育基金了,尤其是准备今后送孩子出国念书的家庭。由于可投资的年限较长,不妨考虑放大些投资风险,定投股票或股票基金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仍是收益最高的投资利器,而风险完全可以利用时间来冲淡。

在这个人生阶段,很多人不仅要抚养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如果家人依赖您的收入而生活,您就该购买人寿保险以防不测,当然健康险和残障、失能险也是必须的,这时的保险该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了。

三、步入中年

事业、收入达到顶峰,而此时孩子的教育、上一辈的养老,种种支出也把你变成了一块“三夹板”。对于40岁左右的中年人而言,家庭正处于较为稳定的时期,事业步入丰收期。在这个时期内,家庭收入较高,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并且能够较快地增长,同时家庭又面临着教育、养老等责任。

从财务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应当是自我养老的理财规划。社会保障能够提供的保障比较有限,按照常规的估算,国家社会大致能提供30%左右的养老保障,而为了建立您年老以后的财务尊严,每个人都需要靠自己积累的养老金来养老。生活的成本在提高,人均寿命在延长,养老金的需要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40岁时再不进行养老规划,您将会后悔终生。

您或许已经累计了一定的经验和金钱,有足够的知识来进行更积极的投资,以便资本增长的更快些。或许您该建立一个投资组合,不妨用试试这个公式,100减去您的年龄,用这个数的百分比投资于风险类资产,随着年龄的上升,逐步降低风险资产的比例,适时的往低风险的债券类资产转移。如果有能力或许再投资一套房子出租,它会更好的帮助你抵御通货膨胀,建立更完善的养老基金组合。

处于这个阶段,您的人寿健康保险可能更贵了,但是为了您的家庭,请合理规划您的保障。

四、过了六十

开始收获果实,日常支出可能下降,其他费用(如医疗等)却会上升。有的人可能在高龄时仍有可观的收入,但大多数人会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工作。退休之后您的花费多半会减少,但收入同样也会减少。如果您自己的收入和来自家人的赡养已足够让你生活,那么可以把投资的目标放在财产的增长上。不过,多数人总会需要从原有的资产中取出钱来,以贴补生活。和从前相比,保护您的资产不受损失已成为一项更重要的任务了。

现在带来定期收入的理财工具越来越丰富,之前您购买的养老保险可以为您受益,债券、债券基金、结构存款、低风险的信托产品都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组合。总的来说,加强对财产的保护,把风险降到最低,将是最为明智的决定。按使用时间的远近,购入不同到期年限的债券,哑铃式的债券期限组合,将会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如果您的健康状况还不错,又在多年前买下保单,您现在可能还不难支付上涨的保单;那么也请准备些应急医疗基金,应付突发状况,还是必须的;如果可能的话,保持一张年轻时使用的信用卡,将会是一道有利的护身符。随时您也可能告别您的亲人,为了不给您的家人造成任何烦恼,不妨建立一份遗嘱,让后人感受一份您对他们的关怀。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轮回,每个人的幸福都是如此的重复,如何轻松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做的更好?也可参考一下如下的财富建议。

一、尽早投资

您可以三十岁建立教育基金,也可以四十岁建立养老基金,但是您是否知道晚7年出发,可能要追一辈子?

投资要获利,一定要先行。就象两个参加等距离竞走的人,提早出发的,就可以轻松散步,留待后来出发的人辛苦追赶,这就是提早投资的好处。

假如您20岁起就每月定期定额投资500元买基金,假设平均年报酬率为10%,投资7年就不再扣款,然后让本金与获利一路成长,到了60岁要退休时,本利和已达162万元;而假如您26岁才开始投资,同样每月500元,10%的年报酬率,整整花了33年持续扣款,到60岁才累积到154万!相比之下,早投资是不是更轻松?

另一方面,投资一旦开始,就千万别停下来。时间越长,投资的效益就会越显著。假设您26岁都没有停止投资,而是继续坚持每月投资500元,那么,到了60岁,累积的财富将是316万,几乎是2倍的收益!时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魔法师,它对投资结果的改变是惊人的。

二、长期投资(定期定额)

每个月给您100元,能用来做什么?下一次馆子?买一双皮鞋?100元就花得差不多了吧。您有没有想过,每月省下这100元,您也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呢?

如果每个月定期将100元固定地投资于某个基金(即定期定额计划),那么,如果在基金年平均收益率达到15%的情况下,坚持35年后,您所对应获得的投资收益绝对额就将达到147万。

过去,银行的“零存整取”曾经是普通百姓最青睐的一种储蓄工具。每个月定期去银行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存起来,过上几年会发现自己还是小有积蓄。如今,零存整取收益率太低,渐渐失去了吸引力,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月去储蓄一笔钱的习惯换作投资一笔钱呢?结果会发生惊人的改变!这是什么缘故?

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的作用,投资金额的累计效应非常明显。每月的一笔小额投资,积少成多,小钱也能变大钱。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一个好的习惯,可能带给您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会改变您的一生。

更何况,定期投资回避了入场时点的选择,对于大多数无法精确掌握进场时点的投资者而言,是一项既简单而又有效的中长期投资方法。

三、组合投资(资产配置)

俗语说:“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分散投资却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策略。

如果您只买了1只股票,一旦选错,赔个精光;但您如果买的是20只股票,不太可能每只股票都涨停,但也不太可能每只都大跌,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在涨跌互相抵消之后,结果可能是小赚或小赔。显然,全部的钱投资在1只股票上的风险,比分散投资在20只股票上的风险要高得多。

除了在一种资产类别中进行分散投资以外,您还可在不同的资产种类中选择多种投资方向,如股票、债券、现金和银行存款等。选择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投资品种构建组合,您可以兼顾风险与回报。例如,一个股票占40%、国债占40%、定期存款占20%的投资组合,1996年至2003年间的平均年回报率为9.07%,高于100%投资于定期存款的组合;同时,其标准差(衡量回报率的波动程度)却远远小于100%投资于股票的组合。

四、优质投资(相信专家)

基金将会是个人长期投资理财过程中,一个非常好的帮手。门槛低,通常最低的定期定额计划只要100元至300元每月。而从中国开放式基金诞生的2001年至2005年,中国的股票型基金连续5年跑赢了大盘,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得到了有力的证明。站在投资专家的肩膀上,您有机会赚得更多。

选股票呢?每天博傻于硝烟弥漫的股市战场,您是否会感到彷徨?您又是否感到无奈?买什么套什么!恐怕是大多数人心中永远的痛。何不考虑些大蓝筹股票长期持有,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而优质大盘蓝筹绝对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

以上只是几个个人中长期理财的小建议,其实我们大家可以做的更好。这篇论文,主要就是阐述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需求,各种问题,以及各种合理的规划手段。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财务状况,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的理财需求,尽早规划,长期投资、合理组合您会拥有更幸福的明天!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国年度统计公报》2003年、2004年、2005年。

2、(英)利奥·高夫:《花旗银行引领您构筑个人财富》,2005年10月出版。

第3篇

摘要: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人力资本必须经过投资才能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有政府、企业和个人。本文是从个人的角度,从经济学和财务学的视角来分析人力资本投资的两方面的决策,并提出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影响投资收益率的风险因素,试图比较全面地分析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对本领域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风险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最初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研究美国经济中物质资本存量与产出差距在不断加大,出现巨额余值时使用,并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及以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在随后的近半个世纪在西方发达国家牢固树立起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产”的理念,并掀起了人力资本研究的热潮。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体现了个体或群体的知识、技术、能力等,并能够为其带来长期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本化了的人力资源。马克思曾指出,资本的本质属性在于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人力资本既然属于资本化形态,当然就不例外了。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希望能在将来获得回报(如通过增加收入或提高公司的生产力)。

本文主要讨论通过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形成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问题。

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一)、是否继续投资的决策: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因而有必要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下图显示了学校教育投资的可能分析。一个人面临两种选择:需要S年全日制学校教育,在完成后如果就业,会有年收Ws,直到退休年龄,比如65岁。更一般地说,年龄T。学校教育有直接成本如学费、书本费等K。另一选择是不接受学校教育,直接工作,可赚得工资W0,(从决策开始到退休年龄T)。

这里有一个假设前提:没有能力限制,没有退学风险,收入在整个工作年限内不变。工作经验与决策无关,没有失业风险(见图1)。

假设投资成本(或教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K和机会成本W0(可能赚得的工资)。而放弃的收益即机会成本是成本中较大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种方案中整个生命周期贴现收入,选择贴现收入较高的方案。我们还可以将不接受学校教育的收入从接受教育的收入中减去,如果结果为正,可以预测该个体会选择投资于学校教育。在第一个S年,每年的差距为-K-W0,

该个体必须付出学费和书本费等K,并且不能享有收入W0,因此,每年的W0为机会成本,即由于选择了教育而放弃的收入。W0+K为每年的投资成本。从整个生命周期看,贴现后收入为图中的B+C,在S年之后,两种收入流改变:获取Ws(超过不接受教育的收入W0)。差额Ws-W0为教育带来的利得。较高的年收入是由于学校教育。同样考虑折现,可以发现贡献于整个生命周期的收益差额为A。

如果由教育决策带来的终生净收入为正数,或所得利益(Ws-W0,从年龄S到年龄T,贴现后)大于投资成本(W0+K,从年龄0到年龄S,贴现后),那么该个体会选择学校教育。如果人们可以以市场同期利率进行借贷,则该市场利率为折现率。

这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有以下几个结论: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则参加学校教育的人数会增加(虽然每种条件的影响大小可能不同):(1)未来收益增加,即工资奖金对那些已经完成其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增加了。(2)直接教育成本减少,比如学校降低学费或政府增加教育补贴。(3)贴现率降低。由于未来工资收益相对于以前工作阶段中的成本增加了,或者说对那些着眼于未来利益而非当前利益的人来说,贴现率较低会使人们倾向于学校教育。(4)教育筹资变得容易。如银行更愿意贷款并且降低利率甚至提供免费的奖学金。

进一步分析,如果给定受教育的年数,与工资增加Ws-W0相对应的年回报率(学校教育的回报率)是投资决策中必须知道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每增加一年的教育会产生一定收入百分比的增长,这个增长的百分比则是教育的回报(Mincer,1974)。为了计算它,理论上必须知道某人实现的收入并等到退休。

关于是否投资教育或继续投资教育已经有许多公式化研究,美国人口经济学家恩格尔曼认为,人力投资的时间比较长,难以根据已知的投资期限来计算投入量与收入量,为此,他把投资期限限定在一个时期(例如13年),而把收益扩展到其他时期带来的收入,用来分析教育(正规学校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公式为式中,C表示受过第13年教育的直接费用,W0表示受过第13年教育而放弃的收入,Xi表示受过12年教育的人的收入,Yi表示受过13年教育的人的收入,n表示受了13年教育之后可以赚取收入的总年数,r表示第13年教育的收益率,i表示观察的年份。根据这个公式,利用所要求的资料可以计算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个人就可根据对投资与收益的分析,做出是否继续投资教育的决策。决策基本原则是,预期收益流量(流入量)之和不能小于人力资本投资流量(流出量)之和,否则,人们就不愿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即受过13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不能低于受过12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否则,人们只进行12年教育投资,而不选择13年教育投资。

(二)最佳投资的决策:

由于学校教育具有连续性,有的个体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学校教育,在做出最佳投资决策时,我们必须分析学校教育的最佳长度。受教育每增加一年,就会增加生命周期的收入,但并不稳定。在最初的几年,如果一个人继续增加教育年份,生命周期收入的增长幅度会增加,但以后年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投入学校教育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Yoram,1975)。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YoramBen-Porah公式化了教育投资过程并描述了其主要决定因素。在他的模型中,个人通过已有的人力资本和他自己的时间、其他市场资源相结合来达到产出(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Yoram最佳资本积累的模型是个人人力资本生产函数:Qt表示个人在时期t人力资本的总投资;Kt表示个人在时期t初始人力资本存量;St表示个人在时期t内贡献于存量Q的时间(Q:人力资本存量总增加);Xt表示积累人力资本(生产中)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如果初始人力资本较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首先会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也就是说,全部时间都花在学校教育上。在完成全日制教育后,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他的在职培训(on-the-jobtraining)。参数B是由Becker在1975年运用同一生产函数时增加上去的,它表示“有限的个人体力和智力”,使Yoram的规模报酬递减的假设合理化。原因是(1)随着个人在增加其人力资本累计的过程中,成本增加。(2)个人生命是有限的,随着受教育时间的不断付出,工作年限会缩短,这减少了获得利益的时间,结果最终是收益的增长幅度减少。而且个人继续延长其受教育时间,增加的教育年限的成本是增加的,一个简单的原因是:机会成本增加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越长,在同等教育水平下获得的工资越高,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花费(见图2)。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学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边际收益(每延长一年增加的收益)会下降而边际成本会上升。受教育的最佳年限出现在边际成本线与边际收益线相交的那一点。如果教育年限超过S*,则产生的额外成本要大于额外的收益,此时再选择学校教育从经济上来看是不理性的。

因此,S*为最佳投资点。在此点上,投资者可获得最高的收益率,即内部收益率(IRR),是投资成本现值与投资收益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即教育投资的净现值NPV为零时的贴现率),也就是说图1中面积A=B时的贴现率。这个模型也可得出几个预测(允许成本和收益曲线随个体不同而不同):

(1)边际成本曲线较低的人(总成本线较平坦)选择更多(时间更长)的学校教育投资。如较易获得贷款的人,资金成本较低(筹资费用较少)。如图中A曲线。

(2)边际收益曲线较高的人会选择更多(时间更长)的学校教育投资。比如由于家庭关系网络、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或智商很高而学校教育恰好能与之互补等原因较易在接受教育后找到工作的人。如图中B曲线。

三、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因素

简单的模型能反映问题的实质,却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风险,下面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风险因素。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较少被论及。但事实上,有投资就会有风险。与证券市场相同,人力资本市场包含许多资产,即各种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不仅与受教育的时间长度有关,而且与所受教育的种类有关。每个人选择与其未来收入的风险和回报相匹配的资产来获得最优选择。与证券市场不同的是,教育资产市场有几个重要的限制:首先,多样化不可能。第二,任意调整不可能。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套利来调整投资。投资于教育是不可撤回的,一旦你持有某种教育,你就不能再出售它。加之投资收益具有很强的滞后性,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以及市场环境等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增加。

这些投资风险概括起来说,有市场风险和个别风险。(尽管在有关研究中有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的描述,但在本文中为了简洁起见,统称为风险。)

(一)、市场风险:影响整个市场上或一个受教育群体内所有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的不确定因素。

1.未来人力资本市场供需变化

假设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能力获得在任何教育水平的期望回报,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投资者,只关心生命周期收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选择有最高净收益(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成本后的值)的教育。则我们只需观察接受每一种教育的人群。在一种教育下,每个人的净收益都是相同的。这种相同可以通过弹性工资来建立。如果太多的人选择同一种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会使接受这种教育的毕业生的工资下降。相反,如果只有少数人接受这种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短缺会使接受这种教育的毕业生的工资上升。只有当工资产生的终生收益相等时才会出现均衡的态势。

2.市场分割

YumingFu和StuartGabriel研究得出结论:教育投资在私人部门(单位)的回报要高于在国有单位的回报。另外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由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有着较强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而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如果就业时选择了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就长时期处于闲置状态,最终将逐渐贬值。因此,投资回报中包含了失业风险和由于就业于不利的行业或部门而导致的低收入风险。

此外,还有市场平均工资、流动限制等风险因素。

(二)、个别风险:只影响个体或群体中少数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因素。个体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比如智力能力、动机、兴趣等。这些因素使教育回报的估计变得不是很准确。受更多教育者获得较高工资不仅因为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由于他们的能力及其他特征。具体地,个别风险有以下:

1.自身认识的不确定性:

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面临几种不确定性。首先,人力投资者(即潜在的学生)对其所选择的教育本身的信息了解并不充分。比如,许多教育系统在学生步入大学教育之前向学生展示越来越多的选项(如课程、专业等)。而潜在的学生并不知道哪种学科对自己来说是必要的,以及喜欢与否,能否达到学科的要求(智力水平、耐心或能力等)。第二,在完成学科(毕业)后,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同样面临不确定性。即便是接受过职业或专业教育,他仍可能缺乏职业所需的能力或其他要求。而个人并不能明确地知道他相对于职业的真实能力。AdamSmith早在1776年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任何特定的个体永远拥有资格于他的工作的可能性在不同的行业中有很大的不同。让你的儿子去当鞋匠的学徒,几乎毫无疑问他会做出一双鞋;但如果送他去学法律,精通法律的可能性与他会在此行业中站得住脚的可能性相比,至少为20比5。”

2.生命风险。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周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将会下降,人力资本受益期也将随之缩短,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则必须在更短的时期内得到补偿。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也随着主体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大。极端地说,人力资本投资也会随着一个人的生命或工作能力的丧失而全部损失掉。

此外,还有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中个人承担的份额、个人已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时间的投入(总时间=受教育时间+工作时间+用于消费的时间)、机会成本、经验等。

总之,我们在进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需要进行是否继续进行教育投资的决策以及最佳投资的决策,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风险,能够帮助投资主体做出更客观准确和相关的决策。文章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如何进一步将风险因素量化,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更加完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2]雅各布•明塞尔,张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第4篇

第一,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学生的期望出入较大。现有教材基本上都是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忽视了实体投资的重要性,教材设置缺乏国、内外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环节。同时,一些教材的章节之间缺少逻辑关系,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投资经济学课程整体脉络的把握,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重复讲解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已经学过的投资理论没有多少兴趣,对于老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非常反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与未来职业规划和个人投资理财有关的经验和知识,也希望投资经济学课程能够与项目管理、创业投资等课程成为一个更为系统的课程群体系。第二,青年授课教师普遍缺乏投资实践经验。现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本硕博直读,进而进入高校任教,对于证券投资和项目投资等内容虽然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和短期培训,大致了解一些案例。而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方式也使得青年教师无暇去系统搜集和深入了解各类投资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投资经济学课程的授课质量。第三,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单一。传统的教学形式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迫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于其他课程,投资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开拓精神。但是传统的考核形式往往局限于闭卷考试或者交课程论文,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结合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培养计划,我们认为当前投资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难以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要求,需要调整宏观投资理论教学的比重,将授课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投资理财的能力,培育学生的风险意识、商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同时,也要改进教学方式,引入研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题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形式,改变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我们以2012~2014年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经济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评估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效,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结论,与同行分享。经济学是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下设的本科专业,2010年被列入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投资经济学课程在2012年被湖北经济学院列为校级优质课程,这门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一般在本科三年级时开设。

第一,更换授课教材。过去投资经济学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罗乐勤,陈泽聪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投资经济学》,这本教材虽然知识点涵盖范围广,但是知识点较为浅显,缺乏投资理论的前沿知识介绍,也没有案例设计。这本教材比较适合作为财经类专业专科学生的教材,但是对于大三本科生来说,这本教材已经无法适应需求。因此,近年来我们选用了张中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投资学》作为授课教材。选择这本教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本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投资总论、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宏观投资四个部分,系统介绍了现资理论和分析方法。由于这本教材的信息量很大,一个学期难以讲解完,因此,我们尝试将教材内容分为课堂教学部分和课后兴趣阅读部分。同时,预留课堂时间与学生交流课后阅读部分的心得,逐步调整教学内容的设置。二是这本教材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教材,而近几年来我校考入该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选择这本教材也可以帮助我校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一专业的特点。三是这本教材里设计了一些案例和习题,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使用这本教材授课3个学期以来,学生对这本教材的反映良好。

第二,引入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为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每次上课即将结束的五分钟时间里,教师一般会向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些话题,并在下一次上课时做五分钟的主题发言。如在学习中国投资体制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双轨制、国退民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信息;在学习证券投资知识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股权分置改革、大小非解禁、原始股大案等信息;在学习马克维茨模型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马克维茨、威廉•夏普等学者的生平趣事;在学习证券市场及其运行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去搜集纽约、伦敦、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区证券交易所的特点,等。对于一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或国际投资事件,教师会引导学生成立多个研究小组,运用所学知识系统分析案例,并要求各个研究小组提交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做主题发言,主题涉及大学生创业、中国的期货市场现状、中外投资监管体制的比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等。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扩展;而教师在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背景后,再进行系统教学,教学效果也有显著提升。

第三,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往的投资经济学课程主要由一位教师担任所有教学任务,为了给课程改革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近两年来该课程尝试由多位老师分别承担授课任务。对于任课教师的人选,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系,而是与我校金融学院合作,聘请金融学院的资深教师来讲授投资经济学课程,强化学生对于金融实务知识的理解。通过比较不同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不仅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授课经验和心得。近两年来,学校也非常重视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每年暑假都会选派这一课程的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课程培训。第四,调整课程考核的方式。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学生参与资料搜集、课堂讨论、主题发言的效果进行评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将学生围绕投资经济学课程主题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和公开作为平时成绩加分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改变期末考试的试题结构,试卷里不再仅仅是名词解释、简答、计算等具有标准答案的题型,而是引入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投资案例分析,投资项目设计,资产组合的选择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建设的反馈信息,调查结果反映出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首先,大部分学生普遍认同这本教材,但是有12%的学生认为这本教材偏难,希望能够降低数学推导和统计模型的难度,而这些学生大多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生。其次,92%的学生赞同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后资料搜集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但是只有54%的学生愿意花费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准备一次课堂发言或者课题讨论,这些学生的发言一般都非常精彩。最后,有63%的学生认为投资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虽然有助于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个人理财没有什么帮助,他们或是认为自己无财可理,或是认为个人投资理财是工作以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三、对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第5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企业财会治理机构改革

 

一、引言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财务管理愈来愈重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而正确处理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是企业管理中心的中心。但在现实工作中,有的企业常把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混为一谈,在财务工作中片面强调会计工作,有的甚至把两者等同起来,认为财务工作就是会计工作,片面扩大了会计的职能,从而使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显得被动、单一,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能,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筹资、投资等理财活动日益复杂化,由于财务与会计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导致了种种矛盾。

二、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两者的工作对象不同

资金运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涉及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盈利管理等几个方面,是一种实际活动,属于物质流,是对价值运作的直接管理,即是对资金运动所进行的直接管理,财务管理属于业务管理,以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直接的管理对象,是一种实体管理;而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所形成的信息,属于信息流,主要是搜集和输入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等几个方面,是对资金运动的间接管理。

2.2两者的工作性质不同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心,它是根据特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的原则,合理组织企业财务活动,正确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而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工具,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账、报账、算账,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全面、系统、综合的反映。

2.3两者的工作任务不同

企业财务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原则,合理组织企业财务活动,正确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确保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运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的任务侧重于事前预测、决策和计划及事中反映和监督;会计的任务是搜集和输入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做好帐务处理工作,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一般侧重于事中的核算和事后的反应和监督,严格遵守和维护有关财经法律法规,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

2.4两者的工作目标不同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追求企业的高利润、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等方法为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

三、财务管理与会计的联系

尽管财务管理与会计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应分属不同学科,但两者之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两者工作的对象都是资金运动。硕士论文,企业财会治理机构改革。

两者工作的对象都是资金运动,都是对价值形态进行管理,两者都是通过价值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一种综合力。会计信息系统为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从而帮助财务管理顺利实现其业务管理的职能;会计工作本身就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以资金运动为共同的工作对象,携手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转。

3.2会计是财务的基础,财务离不开会计

财务管理与会计两者相辅相成,贯穿于企业生产过程的始终。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本身就是价值管理的一部分,其本质是反映价值运动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如果没有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作为依据,整个财务管理都是凭空设想,纸上谈兵;另一方面,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只有满足财务管理者和其他信息管理者的需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否则,也即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硕士论文,企业财会治理机构改革。

3.3财务管理与会计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有交叉现象,在内容上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财务管理与会计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除不相容职务以外,好多岗位可以重叠。有些财务管理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会计岗位的主要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会计控制有机结合,可更有利于对企业资本进行优先控制。

四、现代企业中财会组织机构的设置

为了正确处理好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更有效的促进企业的顺利运作,合理设置企业财会组织机构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4.1理财部门与会计部门的分立势在必行

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如“管理活动论”和 “大会计观”、“财会管理观”等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关系上一塌糊涂,在实践中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中理财与会计部门仍合二为一,没有分立,这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更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硕士论文,企业财会治理机构改革。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完善,企业理财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外部环境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有所改善,而且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规模等理财内部环境与过去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企业实行政企分开、职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理财主体更加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变的更为复杂,企业会计人员已经无暇顾及企业的财务管理了。另外,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提高其企业理财水平。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迫使企业理财和会计部门分立,有些发达城市已经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而且财会理论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在大力倡导企业理财部门与会计部门的分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谋其政,既做好理财工作,又做好会计工作,所以,我们我国企业理财部门与会计部门的分离已经迫在眉睫。

4.2合理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机构

考虑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实际,我们有必要合理设置企业中的财会组织结构。我个人的想法如下:

在财务总经理的统一部署下,财务管理机构根据有关的财务管理法规和原则,通过多种有效的方法来对资金进行管理。具体做法如下:筹资管理部主要负责拓宽筹资渠道,从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优化资本运行结构,维持最佳资本结构,并且正确处理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的关系,对筹资风险进行合理估量;投资管理部主要负责做好投资分析并提供投资决策,处理好摘要合理分配这几个部门的任务,使其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硕士论文,企业财会治理机构改革。

五、结束语

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我们应用全面的观点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硕士论文,企业财会治理机构改革。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相互区别,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根据每个人的经历、修养与性格以及个人的工作兴趣,合理选用人才,尽人所长、尽人所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其次,按照财会管理的层次性规律,统筹合理安排工作,作为财会的领导者,应掌握好工作的侧重点,提纲挈领,正确处理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再次,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理论培训,熟悉财务管理与会计知识,提高其业务技能和业务水平,做全面性、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硕士论文,企业财会治理机构改革。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又是相互渗透的,我们应把财务管理与会计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理查德.A.布雷利.公司财务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刘建民.谈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

[3]吴留全.财务与会计之关系及财务的变革.沈阳大学学报,2003.

[4]余绪缨.管理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葛加澍.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会计研究,2003.

第6篇

【关键词】异质合作 swot分析 双主体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3-02

一、“异质合作”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异质合作”作为一种以人际合作性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方法,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和全员互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开发学生个性潜能,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由于“异质合作”成效显著,很快成为各国教育界主流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因此被誉为“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

国外对“异质合作”的研究较早,也较成熟。早在十九世纪初,“异质合作” 观念从英国传到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广泛推崇,并于七十年代在美国正式兴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教育理论与策略体系。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献和主题活动主要有:约翰逊的《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以及纽约市公立学校第二学区的教学改革等。国外“异质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研究,主要有集体动力理论、社会凝聚理论、动机理论、认知理论、课堂教学工学理论等;(2)具体组织应用研究,主要从课堂合作学习的适应条件、合作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3)效果研究 ,主要从学生的智力品质、非智力品质、班级共建、对异几现象的认同以及课堂环境的改善等角度出发探讨合作学习的意义。

国内对“异质合作”的研究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比国外晚了一个世纪,并从一开始引进就重在应用与实践。早期实践研究典型代表有浙江杭州大学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实验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的主体性教育实验等,这些教育实验对我国“异质合作”模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异质合作”模式的推广,“异质合作”成为新一轮课改中研究的焦点,教学改革研究者结合西方“异质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从中国国情出发因材施教,如杭州市临安城南小学 “大班额条件下如何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以及长春市第九十中学研发实施的“异质合作,同质选学”模式。

二、“异质合作”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困境

对于以上研究,存在三方面不足:(1)充分把握不同情况下“异质合作”的适应条件是实施“异质合作”具体对策的前提,而现有 “异质合作”策略过于单一,忽视了对于不同国家、地区、学科、学生、知识层次的具体情况分析,更没有针对具体条件展开swot分析。(2)原有的“异质合作”只重视课堂学习主体层面的异质合作,忽略了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的异质合作,从而由于教师缺乏独立的职业精神,导致“异质合作”教学改革模式经常不幸夭折。(3)“异质合作”的具体研究和实施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 但原有的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导致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在具体操作实施方面缺乏适应性,而一线教师的“异质合作”则因缺乏理论支撑成效不大。

三、解决策略

“异质合作”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弥补个别学习的不足,促进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发展,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原有的“异质合作”有很多缺点。对此,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人才培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以往“异质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结合该专业建设的背景和条件,提出“异质合作学习”新内涵,破解“异质合作”人才培养困境。

1.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指导新原则

(1)“异质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着重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三个层次的培养和提高;(2)“异质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结合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环境,立足于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团队,与政府、企业深度合作,对推行双主体“异质合作”模式进行swot分析,并针对投资与理财专业不同知识层次和不同学生实行课堂学习主体层面以及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的双异质合作。

通过以往的不足,结合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环境,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在现有含义基础上,更加强调课堂学习主体与指导主体双主体的作用,立足于专业、政府、企业三个平台,针对“职业素质结构、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岗位能力”三个层次,提出适应于不同层次需要的双主体“异质合作”。

2.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准备

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依托于政校行企专家组成四方联动机制―专业指导委员会。然后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和帮助下,聘请海南省证监局、证券业协会、海南省保监局、中银国际海南营销部、海南省金元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国人寿海南分公司等政府、行业企业专家能手参与,形成一系列辅助材料。

(1)进一步深入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学生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2)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完善基于投资与理财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实施、评价、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理实一体课程、实训课程,采用项目教学的实践教学法,建设教学资源库,为人才培养提供软件资源。

(3)通过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学习、现场锻炼及聘用投资与理财企业兼职教师等途径,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4)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健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管理办法、学生校外实践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

(5)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分析专业教学内容和投资与理财的典型工作任务,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6)在整个培养阶段,始终把行业特有的职业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贯穿其中,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教育相结合,形成浓厚的“双主体”育人氛围。

3.针对不同层次,推进双主体“异质合作”新模式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课堂学习主体层面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创建学生异质小组;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突破单个教师授课模式,根据“校企合作,共育共管”原则,由专业教师组成校内指导教师、企业高管与政府人员组成校外发展导师,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导师组成异质小组共研学习项目、编制专题情景、指导学生异质小组活动。并根据不同层次组织实施双主体“异质合作”,具体情况如下:

职业素质结构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政异质合作”。学生分小组学习职业通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校内专业指导导师负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职业素养;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人员)深入课堂,针对历年违反职业道德和法规的典型案例做专题讲座,并带领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参观,指导学生初步熟悉投资与理财行业特点、行业规范和企业基本工作流程。

职业基础知识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师异质合作”。学生在校组建投资团队进行模拟投资。校内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甚至不同专业指导导师联合授课,指导小组成员学习单项技能,比如对于个人理财课程来讲,因为其所含理财项目较多,包括现金理财、保险理财、投资理财、房产理财、个税理财等各项理财知识,可考虑由理财专业不同理财领域的教师分阶段授课。对于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程,则可由投资专业老师指导技术分析,而财务分析可由会计专业教师来指导。

职业岗位能力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企异质合作”。首先组织学生在校外进行投资与理财专业综合实训。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对学生的管理意识和入职心态调整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学生在校学习部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同时进行部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实训,组织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和专业知识的迁移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负责学生的岗位服务技能实训。然后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组织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定期下企业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初级管理能力。同时,“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与答辩。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层层提升,职业素质全面提高,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逐步转变。

参考文献:

[1]袁力.加强保险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险研究,2007年第6期.

[2]邢天才.我国保险文化与保险教育问题探讨.保险研究,2009年第11期.

[3] 约翰逊・史密斯著,刘春红、孙海法译,合作性学习得原理和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巴洛赫著,曾守锤、吴华清译,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5] 曹十芙,转换传统教师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成人教育,2008.

[6]郭福春,金融专业及专业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7] 威尔伯特・麦肯齐著,徐辉译,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金融行业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也在动荡中前进。因此,国内金融行业对高素质投资与理财等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迅猛增加。据2011年前程无忧统计数据显示:1-5月,金融业(包括投资、证券、保险、银行等行业)网上职位数总量高达425451个,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36%,比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2.9%。其中,以金融、投资、证券行业的需求最旺,在招聘总量上遥遥领先于其他金融业。其中,浙江省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省份之一,证券行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家庭财富迅速累积数额较大,投资意识强烈;对投资于理财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全国其他地区更加明显。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中提出的: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前述数据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从目前全省的高等院校对投资与理财人才培养情况来看,投资与理财专业毕业生主要来自高职大专类院校,且大多属于新专业,人才培养缺乏系统且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金融市场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与高等院校对相应专业人才的培养之间存在巨大的衔接问题。因此,从地区经济情势探讨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我国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在普通高等院校大多是应市场需求在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下开设投资与理财方向,专门的投资与理财专业大多在高职大专类院校最近开设。各类高职类院校对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多处于分析某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讨阶段,缺乏完整系统的培养模式探讨。



本文系浙江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投资与理财专业适应浙江中小型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研究成果。



王淑云:山东安丘人,硕士,浙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525号(310023);电话:0571-85076884/ 15868825655;电子信箱:whiteyun@126.com。



由于高职院校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阶段,因此,势必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对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课程设置时追求全面而不能突出重点;②确定培养目标时,容易依附会计、财务管理等老专业而不够明确,且导致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多而乱;③师资欠缺:满足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职业实践的教师队伍少之又少,大多是没有金融行业相关经验且只是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专业教师转任而来;④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⑤教学方法和模式等还在摸索阶段,虽然也有将相关专业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1221模式、4.5+1.5等引入,但大多从某个侧面来研究问题,且少有实证分析。



结合浙江经济发展情势下金融市场对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对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结合浙江经济发展情势的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从市场需求、岗位分析、课程体系、教学和实践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人才培养应该以课程体系为核心,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改善师资队伍,尝试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的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其他课程围绕核心课程设计



简化课程体系的框架核心,所有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围绕核心课程展开,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对专业理论知识有基本且扎实的掌握,并学会举一反三;使学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自学能力。



2.核心课程尝试“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教室与实训室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课程是指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的课程。尝试以核心课程开始,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作引领,以移植的岗位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以模拟岗位操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以实训室作为教学场地,教学练相结合,是仿真的实践教学。通过这一步模拟的训练,学生能够具备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但此时学生尚未从事过真实的业务。



3.主干课程实行“企业参观、校园指导、校外实习”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企业参观,是在课程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投资与理财专业相关岗位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校园指导,即聘请企业的行家里手到学生中进行现场的演示与指导。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技能教学,比如,在“模拟操盘”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聘请证券从业人员进行演示指导。校外实习,是在整个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岗位实习。



该开放教学方式,使学生与企业实际的从业人员接近,与实际工作接近,有利于学生熟悉整个工作流程,掌握最先进实用的技能方法,强化了职业能力的培养。



4.一般课程尝试“项目教学”、“案例导入”、“角色扮演”、“投资模拟”等教学方法



依据具体的课程特点,采用适合的,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却能满足课程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而开展教学活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状况。改善高职院校学生不喜欢学习的状态,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该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等优势,希望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学习认识,实现学习目标。



5.完善“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内专职教师有机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堂和岗位的对接,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学院外聘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作为兼职教师。可以与专职教师互补:对于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由学院专职教师来担任教学;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等由企事业兼职教师来讲效果将更好。为完善教师队伍,学校还应鼓励专职教师前往企业工作半年以上的时间,获取一线工作经验。提供专任教师在职培训的机会,例如指派教师参加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岗前培训。



6.建立与用人单位合作的“订单式培养”班级



“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是为避免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方向不清楚等缺点,根据企业要求培养学生的一种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为用人单位培养特定人才的教育模式,对于订单班写生来讲,毕业即就业。对学校、对学生、对单位来讲,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目前金融行业以及有较强投资与理财意识的企事业单位有极大的投资与理财人才需求量,可以尝试这种“预订”的培养模式。



7.加强“双证”培养模式的推行力度



“双证”是指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除完成学习任务拿到毕业证书之外,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一种培养模式。双证制度,课证融合,能够提前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工作的知识和素质要求,提前学生应对社会工作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体现了“技能+证书”的产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



四、结语



结合浙江经济发展情势,分析此经济形态下各相关金融行业以及占据浙江经济主体的民营中小企业对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明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和技能需求,并与高职院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结合,构筑合适的课程体系,开拓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教学模式,发展和完善系统的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效的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2010年9月.

第8篇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个人财富的增加和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与对外开放的加快以及国内外投资机构、投资中介机构迅速增多,投资学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开设投资学专业的高校从2010年的21所增加到2016年的80余所。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探索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以适应金融投资业对投资理财人才的需要变得尤其重要。文章从师资结构优化、强化校企融合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改进考试方法等方面来探索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提高投资学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双创”;投资学;人才培养;特色

在金融学类中,投资学专业相对金融学专业属于小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尤其是师资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够合理,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人数过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投资学专业的建设发展。投资学专业是具有融实业投资、金融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于一体并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投资的综合学科,该专业要强调投资理财实务操作能力和投融资研判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投融资理论基础的强化。然而,现行的本科院校在开展投资学专业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却难以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时有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尤其在校企融合方面做得不够好,不能很好的体现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教学贴近市场需求,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投资学专业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存在因师设课的情况,教学手段与方法陈旧,采用传统单一的一张试卷考核方式居多,专业建设特色不明显,导致学生择业时无竞争优势。结合“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创业需求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所需要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研究能力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改革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优化师资结构,努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之根本,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深刻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首先,要拥有一批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一方面要积极物色并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他们提供便利,鼓励高级职称教师到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并根据投资学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派部分教师到著名高校去进行系统性的再学习。其次,要立足行业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一方面在引进新教师上,可以针对性地向有行业背景的应聘者倾斜,如可以引进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有工作经历的新老师讲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学》、《综合理财规划》等课程。另一方面对于现任教师,设置类似“访学”的“访企”进修方式,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推动投资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不同岗位体验学习、去挂职或担任企业顾问。这样授课教师就可以紧贴行业实际更新知识,能根据当前行业发展调整授课内容与重点,甚至纠正书本中错误的理念或方法,同时加强自身的实务能力,使得教学能接地气。此外,选聘一些业界优秀人才为客座教授、外聘专家等壮大投资学专业的师资力量,邀请他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各类实战讲座,甚至在某些课程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章节的授课中,可以灵活调整授课人员,如邀请金融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课堂教学。学校相关部门如教务处、人事处、评估中心、财务处为此种灵活调整授课形式的授课教师开设绿色通道。

二、新专业建设要紧扣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强化校企融合的实践教学环节

投资学专业既具有较为复杂的理论体系,又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复合型专业,是金融学专业的深入,主要培养了解中国金融市场,能够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投资分析、投资管理与咨询工作的高素质投资理财专门人才,以及到各类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的应用性人才。当今经济金融环境瞬息万变,金融产品与金融交易模式创新层出不穷。若脱离行业实践,按照书本固化的理论体系培养投资学专业的学生,是一种舍本求末的方式。为此,地方本科院校投资学新专业建设必须紧扣“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而基于此,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构建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使人才培养适应地方金融投资发展的需求,为学科专业建设及发展培养专门人才提供保障。首先,学院领导和专业责任人要积极开拓,主动与行业对接,搭建校企双向互利性的投资学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企业提供的业务实习实训场所和就业市场,向相关行业、企业输送更多适应性更强的投资人才,也可更深入一步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其次,学校要紧跟目前行业对投资理财人才的需求,组织开展金融业务知识竞赛、投资理财大赛、模拟炒股大赛或金融机构模拟招聘等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外实践中主动走出去,积极寻求业界人士的支持与指导。如在金融机构模拟招聘形式的课外实践中,可以聘请金融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的从业人员到比赛现场给予指导与评价,向参赛学生提供鲜活的招聘案例和应聘技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举行此类课外实践的效果与目的,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此外,高校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与企业的横向科研课题,让学生在横向课题研究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横向课题会有多方面的行业调研等机会,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对行业了解与认识。

三、开设多元化课程,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首先,要夯实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作为学科基础课,以夯实学生经济学理论基础,理解投资学作为应用经济学分支的深刻涵义,掌握发现和认识经济生活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方法,还应注重与国际接轨,开设拓展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的投资学理论到课程内容中来。另外,学校在强化学生经济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学生的投资理财实务能力培养,以达到均衡发展,如在专业课程中开设《证券投资学》、《投资项目评估》、《综合理财规划》等实战性较强的课程。其次,要与时俱进,顺应金融投资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动态,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调整,如开设《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期货与期权》、《互联网金融》等课程。

四、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

改进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要积极探索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积极引进或开放MOOC课程,将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师讲授相结合,利用快速课件制作工具制作重点知识点短视频供学生课下学习,利用QQ群、微信或论坛等新媒体与学生进行课内外互动;选取受到大学生高度关注与专业相近的投资理财案例、创业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利用课堂时间,组建学习小组,模拟投资项目开发,实施项目报告或者演示等训练利用所学信息知识提供解决投资理财方案。

五、积极推动考试内容改革与考试方法改进

考试内容要侧重对学生基本知识与原理的掌握,知识的迁移和创新等方面的考核,而不是纯粹检查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客观点考核中,题型要多样,加大考试题量,考试内容覆盖面要宽泛,增加主观题比重,特别是要多出一些综合性、一题多解的题,避免答案标准化,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改革考试方法,要克服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做法,采取多种考试形式,要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以及难易程度,做出不同的考试安排,可以采取多种考试形式,如课程论文的写作,像投资项目评估、公司金融及综合理财规划这样的涉及实践的课程,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数据做出一份项目评估报告、投资理财的案例分析等考核方式,并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如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学习笔记等纳入评价之中。

参考文献

[1]何平均.投资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理论课设置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2]张卫东.创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需要明晰的四个基本问题[J].太原大学学报,2015,(6).

第9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仰恩大学传统的《投资学》课程教学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导下,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对该课程进行“体验式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从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体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投资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投资学;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人才强国的重要使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很多大学生已陆续尝试互联网理财,如余额宝等,还有一些学生不惜利用学费或生活费投身股市,不得不说,在校大学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投资理财群体,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金融投资理财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王心如(2006)指出金融专业的教育应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作为双重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金融人才。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并遵从仰恩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仰恩大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前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仰恩大学《投资学》课程改革意义

《投资学》是国内外大学金融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基础的投资理论教学,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投资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运用投资学的前沿理论,分析思考证券市场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但同时它又必须依托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知识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需要学生在学好统计学的前提下,才能理解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行为金融学理论,需要学生在学好认知心理学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心理预期如何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从仰恩大学的课程设置来看,《投资学》是证券投资系列课程的先导课,理论色彩相对较浓,着重介绍投资学领域的基本知识、规律、投资理念和思维方法。受课程性质制约,以及仰恩大学自身发展状况影响,《投资学》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此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科定位模糊,课程安排不合理。由于金融系老师内外交流沟通不足,各专业课程相互独立,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易出现交叉重复的问题或盲点现象。《投资学》课程与证券投资系列教材《证券投资学》《证券技术分析》就存在大量重复内容。学科定位模糊,使得课程重点难以把握。二是现有教材与中国现实脱节。由于我国投资学起步较晚,最近十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现有的教材基本采用西方的主流投资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如此教学模式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亟需加以改进。三是传统的教授方法过时,学生吸收知识有限。传统教学流于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导者,负责讲解和向学生灌输知识,但缺乏实践深度。四是基础理论数学模型复杂,不易为学生直观理解。数据分析是此课程教学的基本手段,书中运用大量的公式、图形和数据资料对相关证券投资组合进行决策分析,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学习吃力,也加大了此门课程的教学难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此可以说在传统投资学教学中,强调的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注重知识传授,但无法避免的是枯燥灌输。学生的学习兴趣没调动起来,真正学到的知识有限,他们习惯于用既定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虽然进行了《投资学》课程的理论学习,却没真正树立起健康科学的金融投资理财意识,比如不清楚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报酬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对自己生活、事业的实际影响;不会运用“投资理念”对自己进行人生规划、理财规划等等。因此针对传统投资学教学所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树立“体验式教学”观念,推进《投资学》教学改革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仰恩大学金融系现状,参考国内外高校投资学教学模式,对《投资学》进行“体验式教学”改革。所谓的“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由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科尔博完整提出的。对《投资学》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改革,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时代的便捷性,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亲历投资(包含模拟投资)过程取得经验,并对投资过程进行深刻思考和反思,得出自己的结论,强化对证券投资理论、知识、工具、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这个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做中学”,强调“知行合一”。在此观念的指导下,围绕体验式教学要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

(一)优化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定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投资理论及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金融系老师加强了内部沟通,并积极向外咨询,调整了课程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课程重组和整合,使得课程体系更为规范完整。《投资学》是金融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融追求真理和追求财富两者为一体的学科。因此对该课程的定位是旨在培养学生追求财富的同时,树立健康正确的“理性财商”。基于课程定位,我们选用的教材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系列精品规划教材《投资学原理及用用》(第2版,贺显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包括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等现代金融研究的基础理论。此门课综合性还是比较强的。

(二)推进“体验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中理论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课程之一,在学习投资学之前,绝大部分学生并未接触过资本市场,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实践的分析和应用。1.依托模拟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分析技能。学校定期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模拟炒股比赛、模拟外汇比赛或模拟期货比赛等等。在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竞赛当中,然后依托模拟竞赛平台,加强“模拟竞赛-具体分析-反馈检验”学习。每节课随机抽点几位学生对行情进行日评、周评或相关预测,随后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进行点评。此外模拟竞赛,也能极大地刺激学生关注证券市场、学习投资知识的兴趣,实战中了解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运作模式和规律,赚取投资理财的宝贵经验。另外,还能借此平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赛况结果可作为为课程考核的衡量标准之一,这也是“体验式教学”强调的“过程化考核“”能力化考核”。2.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引入案例分析教学。由于《投资学》的实践性很强,所以课堂教学可采用基础理论与市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以简要阐释投资的基本原理,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对相关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投资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融会贯通。如讲解融资融券时,让学生结合当前股市,分析融资融券的风险控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课堂,达到教学同步互动,教学效果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3.建立专门的证券投资实验室,开展实验室教学。在“体验式教学”观念的推动下,《投资学》需加强实践式教学,学校也建立专门的证券实验室。于实验室进行授课,相关理论能能得到及时验证,增强对证券市场的基本交易规则和原理的感知。在实验室中,观看实时行情,不断总结投资经验,指导于实践。在认识与理解证券市场运行过程和运行规则的基础上,掌握现资组合基础理论及现代证券投资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构建自我理性的证券投资决策思维框架,成为投资市场中的佼佼者。4.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导师进课堂。目前金融系和多家金融机构已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因此可邀请企业导师莅临讲解,把企业培训员工的内容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金融企业的运作,加强对相关岗位的认知,完善职业规划。这不仅能深化校企合作,还能为合作企业后期的学徒制、订单班等打下一定的基础。当然,学生在学习投资系列课程后,也可去合作基地实习,继续加深对金融企业的感知。

(三)提倡过程化考核,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投资学》课程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倡导“过程化考核”和“能力化考核”,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核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纯理论考核,考核方式多元化,大胆创新地引入了投资策略报告和辩论赛等考核方式。学生的考核成绩包括平时分、期中和期末考核三部分。首先,平时分主要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讨论研究的表现打分,重点考核他们对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问题表达能力等因素。其次,期中和期末考核方式多样化。如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考题则多采用原理应用、案例分析等开放性试题,评分时,答案也并非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有创新点和独特性见解的,还可加分;也可采用辩论赛考核方式,即让学生就投资领域比较有争议的几个议题展开讨论,根据团队表现和个人能力综合打分,在轻松愉悦的辩论中,提高他们的辩论技巧,同时加强理论思考深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也可采用让学生撰写投资分析报告或小论文,系统全面阐述分析思路,提高锻炼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仰恩大学《投资学》课程进行的“体验式教学”改革,加强了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硬件配备与软件配套相结合,课程教学不再枯燥无趣;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也得以全面提升。可以说,通过此教学改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体验式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不仅需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还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宽阔的视野,用最新的理论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钟高铮.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探讨.科教导刊,2012(9)

[2]王心如.浅谈以金融实践教学培养现代金融人才.北方经贸,2006(8)

[3]吴成颂.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当代经济,2014(2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