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4: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商品混凝土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混凝土楼板的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长时间振捣,结果使混凝土中的石子﹑骨料下沉,浆体上浮,造成作业面砂浆层。这就使它的干缩性能增大,等到水分蒸发后,混凝土失去水分而变得更加干燥,从而使毛细孔收缩或沉缩引起了混凝土楼板的龟裂。(1)由于在施工中各工种操作人员没有相互配合,人为地将楼板钢筋的成品(板面负筋)踏坏﹑压弯,出现了支座的负弯矩,在浇筑混凝土后便出现了板面裂缝。(2)在施工中由于要提前预埋线管,而且加上预埋线管外表光滑,混凝土经过振捣,石子滑落,水泥砂浆浮于预埋线管上层,这就会使混凝土楼板沿管线预埋方向产生干缩裂缝。(3)施工方为了赶超进度,节约替换模板和支撑系统,当混凝土没有达到规定的强度标准时,操作人员就过早地将模板拆除;或者在混凝土还没有完全终凝后,就在上面加压重荷,甚至上人作业等。这都会使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发生变性,破坏混凝土楼板结构,从而出现裂缝。(4)混凝土浇筑后,还有大量的水化热量得不到散发,在内部就产生了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容易被温度引起的拉应力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这就给施工后的养护带来了难度。如果在楼板养护时没有采取覆盖或覆盖措施不到位,养护时间不够,也会使楼板产生裂缝。
因此,民居工程的施工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控制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发生。施工方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易性及实验室配合比的要求,确定各种标号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照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少孔隙率以减少收缩量;严格控制砂子的含泥量﹑泥块含量,采用中粗砂,避免使用过量粉砂。同时,要求严格审查出厂合格证及设计配合比报告,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便提高它的抗裂性能。
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不仅能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楼板的裂缝。(1)梁、柱浇筑完成后,制定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案,并对楼板模板支撑系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模板及支撑系统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而且根据工期要求要准备充足的模板,以确保按标准﹑按要求拆除模板。梁、板、柱宜采用同一标号混凝土。(2)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用水浇湿润,避免模板干燥而吸收水分。同时,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防止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沉降收缩,使楼板出现裂缝。(3)现浇楼板中的预埋线管必须布置在底部钢筋网片之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接线盒集中钢筋网带,严禁将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混凝土楼板中;而且在埋管集中的地方,切不可管与管紧密相列,要留有适当的间距。(4)现浇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并作保湿养护,12h后应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个星期。对于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个星期。同时,对于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楼板,严格禁止人或重物加荷其上,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楼板结构的人为破坏,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综上所述,混凝土楼板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居民楼层与层之间的抗渗能力,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还会降低楼板的耐久性,影响整个居民楼的使用寿命。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和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质量管理,民居工程中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文作者:柴燕仑工作单位: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企划部
商品混凝土裂纹,特别是梁板裂纹始终是大家十分头疼的事情,现就裂纹的种类,产生原因和防治办法作以下分析:
1.1沉缩裂纹
商品混凝土早期沉缩裂纹往往出现在梁板结构浇注后几小时,多数沿钢筋开裂,长度10cm~100cm,宽度0.1mm~1mm,也有宽达1cm的贯穿性裂纹.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板面上部钢筋保护层偏小、混凝土搅拌用水量大、坍落度偏大,混凝土沉降收缩导致裂纹产生。
防止此类裂纹产生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控制搅拌用水量,在满足泵送前提下,尽量降低钢板结构混凝土砂率,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混凝土中适量掺入粉煤灰和矿渣微粉。
1.2混凝土干缩裂纹
春季大风天,夏季高温、久不下雨,空气相对湿度较小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急剧蒸发,形成很大的混凝土内外湿度梯度,混凝土表面在很大的拉应力作用下而被拉裂,这种裂纹上宽下窄,施工风口处、高层建筑楼板尤为多见。
防止此类裂纹的措施是:改变传统观念,混凝土浇筑后及“早”养护,减少混凝土内外湿度梯度。商品混凝土施工对环境湿度的要求要比传统现场搅拌混凝土高得多,养护时间也要大大提前,这是预防混凝土干缩裂纹的主要措施。根据笔者近几年来施工摸索,逐渐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即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立即用压力水(水管端插扁头钢管)向空中喷琳水雾,加大空气湿度,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些时千万不要使混凝土表面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当然及时覆盖塑料布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但往往由于施工放线等原因,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当混凝土初凝(表面收水,用手轻按无手印)时,楼板表面开始浇水养护,水流随混凝土强度增长逐渐加大,混凝土终凝时(表面变色),表面宜蓄水养护,这种养护条件大约需要3d,因为3d后水泥桨体中的毛细孔已被水化产物填充的部分孔径变窄,水的蒸发速度已减小,对干燥的敏感性就差了,但浇水养护仍需14d。
除了养护抓“早”外,就要“适时”搓毛抹压,抹压过早起不到消除裂纹的效果,过晚混凝土已终凝,又压不动了,所以抹压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第一遍时普遍抹压,第二遍则应重点寻找裂纹,用木抹子在裂纹处拍打,使混凝土二次液化,愈合裂纹,掌握抹压的“火候”是关键。
1.3缓凝裂纹
每年春季,北方地区温较低,多见混凝土长时间“数日”缓凝现象,随之出现一种缓凝裂纹,混凝土表面一层硬化膜,下部混凝土未凝结,或脚踩似橡皮土,此种裂纹很难靠抹压愈合,笔者不成熟分析此种裂纹产生的原因是:缓凝剂掺量过大,尤其是采用糖作为缓凝剂者,与柠檬酸、木钙比,在相同的剂量下,蔗糖的缓凝作用最大,会造成较长时间缓凝,使用时剂量须严格掌握,春季缓凝(尤其是采用蔗糖缓凝)的混凝土表面接触阳光处较内部先硬化,导致梁板上下硬化速度、化学收缩不一致而开裂。处理此种裂纹靠搓毛拍打比较困难,比较好的办法是用膨胀胶泥(水泥:膨胀剂=9:1)于终凝前搓抹裂纹处并用湿草袋子覆盖养生。
1.4温度裂纹
此种裂纹一般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浇筑后3天内会放出50%水化热,中部温度达热峰(一般1m~1.5m厚混凝土底板,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浇筑第3天中部温度可达50℃~60℃,甚至更高。)未采取有效降温措施,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由于内外温度梯度过大产生裂纹。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热工计算,采用中低热水泥、矿渣水泥,适量掺入Ⅱ级粉煤灰、微矿粉,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降低热峰值,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
施工单位根据测得混凝土表面及内部温度,确定表面是否需要覆盖保温材料以及保温材料的厚度。
混凝土裂纹应尽力在终凝前消除,一旦形成,最简易的办法是“无压注浆法”。具体步骤是:裂纹清理(可用气管风吹),待裂纹内部清洁干燥后,采用注射器将环氧浆注入(一般3~4次将裂纹注满)。如果贯穿性裂纹,应提前从下面用环氧浆加水泥和成胶泥,将裂纹底部堵塞,待其硬化后再从上部注浆。环氧浆可将裂纹密封,保护钢筋不锈蚀。
1.5混凝土速凝、假凝
混凝土搅拌后,在运输和砂送过程中,偶而可见假凝或速凝现象,严重者造成运输车或运输泵的损坏,造成速凝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1.5.1速凝
水泥熟料加石膏共同磨细时,磨机温度过高,二水石膏脱水成半水石膏。这种半水石膏会造成混凝土速凝。
1.5.2假凝
水泥生产时采用无水石膏,在外加剂掺入木钙溶液中,无水石膏吸咐木钙能力很强,被吸咐的木钙起了硫酸钙溶解的屏蔽作用,因而硫酸钙的溶解速度大大降低,水泥中C3A。不能充分与硫酸钙水化生成钙矾石,而直接与水生成水化铝酸钙,因而引起速凝,此外多羟基碳水化合物和羟基羧酸类外加剂也有与木钙类似的作用,造成混凝土速凝。鉴于以上原因,搅拌站在采用水泥时,应事先对水泥厂生产原料进行调查,不能采用无水石膏、半水石膏、磷石膏等配制的水泥。
2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
混凝土搅拌后,经一定时间后,搅拌料逐渐变稠,流动性逐渐变低,称为“坍落度损失”。这将给泵送、浇筑等过程带来很大困难,或混凝土振捣不实,出现蜂窝麻面;或施工现场为满足泵送要求,随意在运输过程中加水,会造成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2.1造成坍落度损失的原因是:
2.1.1高温季节混凝土运输和现场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
2.1.2混凝土早期水化,尤其是含C3A高的水泥,水化消耗部分水分,气温越高水泥反应越快,坍落度损失越快。
2.1.3新形成的消化产物表面吸附部分水分;
2.1.4水泥生产采用硬石膏、磷石膏等,由于其溶解速度很慢,水泥水化早期C3A在硫酸根离子不足的液相中水化,造成混凝土迅速稠化,坍落度损失;
2.2解决坍落度损失的办法是:
2.2.1采用与水泥匹配的缓凝剂。近几年来,随着外加剂技术的发展,保塑粉日趋取代木钙,其用量可随季节变化,大部分掺量大后,不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而且一般不会造成混凝土成型后长时间缓凝,影响工作进度。
2.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考虑掺加微矿粉、粉煤灰等混合材,根据笔者实际考核,在北方地区,微矿粉混凝土早期强度较粉煤灰混凝土高,坍落度损失较小,取代水泥量大,比较适用。
2.2.3混凝土中适量引气,不仅提高混凝土保塑性,而且可提高其耐久性、可泵性、抗冻性。
3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搅拌后其各组分相互分离,而造成不均的自身倾向,称为离析。混凝土离析后在泵送过程中易堵管,爆管,泵送到模板中结构易分层,上部出现砂浆层,造成柱、墙强度不均,或楼板开裂。产生离析的原因是:①高效减水剂掺入过量,混凝土会产生离析,但不会缓凝;②混凝土骨料级配不良,石子过大;③搅拌用水量过大;
防止离析的办法是:①改善集料级配,适当提高砂率;②混凝土中掺入微矿粉或粉煤灰,提高胶结料保水性;③混凝土中适量引气,控制混凝土水灰比。
关键词:浅谈,原材料非标准,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
0 前言
一般情况下商品混凝土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分为六组分,即水泥、碎石、中砂、粉煤灰、减水剂、水等等,各项原材料的指标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在混凝土企业生产过程中部分原材料标准很难做得到。博士论文,原材料非标准。如粉煤灰,在丰水期间,电厂停电检修,粉煤灰供应紧趋,供应商提供的粉煤灰粗细搭配,往往达不到Ⅲ级灰标准。又如中砂,由于天然中砂逐年减少,中砂价高且细度模数达到3.5以上,抽检结果经常超标。碎石5-40mm中的超过40-50mm大石头较多,这些非标准的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很大,企业必须给予重视。
原材料非标准的情况下抽样检验试验值
下面是广西某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原材料进料检验值
粗、中砂原材料检验
编号 公称粒径mm 4.75 2.36 1.18 0.6 0.3 0.15 ≤0.15 小计 细度模数 含泥量% 备注 1# 分计筛余 5.8 23.8 18.7 29.3 15.5 6.7 0.2 100 累计筛余 5.8 29.6 48.3 77.6 93.1 99.8 100 3.39 2.1 粗砂 2# 分计筛余 0.5 1.2 3.1 27.7 45.5 21.5 0.2 99.7 累计筛余 0.5 1.7 4.8 32.5 78 99.5 99.7 2.15 2.3 中砂
碎石
关键词:水泥,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1.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为了适应新形式的需求,针对车辆交通量大、吨位大的问题,公路建设部门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公路等级,推广使用高强度高稳定结构。科技论文。水泥稳定路面基层就这样得到了很快的普及。
2.为防止不合格水泥用于建筑工程,保证工程质量
2.1各施工、监理企业、商品混凝土公司应严格落实对进入施工现场及搅拌站的水泥检查制度,必须查验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加强防范工作。
2.2施工企业要选用合法渠道供应的水泥,要按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抽样频率、检验项目进行100%见证取样送检,严禁“免检产品”不送检。要向有资质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订购商品混凝土,供需双方签订的合同应明确各项技术指标及双方的质量责任,并做好交货验收以及试件制作、送检工作。
2.3商品混凝土公司实验室未取得资质的对每批次、每编组水泥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未取得资质的商品混凝土公司实验室检测报告结论不得作为依据。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在交验商品混凝土时必须查验该批次商品混凝土水泥检测报告,必须核对检测单位资质。
2.4工程监理企业要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交货验收、质量控制资料收集整理等方面的检查督促,做好有关记录,落实见证取样送检,发现不合格水泥流入施工现场和水泥检测不合格的必须责令退场,已经使用的必须向建设单位和工程质量监督站报告。
2.5工程质量监督站加大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监督抽检频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抽检每月应不少于一次。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抽检不少于有见证取样送检数量的20%(与中介检测平行实施)。科技论文。发现问题的,要加大对相应批次水泥的抽检,并跟踪其流入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销相关人员资格证,上报不良行为。否则按无效报告处理并全市通报。
3.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材料选择:水泥稳定基层这种结构对原材料要求较严,所以材料必须要到达设计要求。如碎砾石的粒径、颗粒级配、压碎指标值等,材料配比后必须在级配范围之内。
3.2材料堆放:各种材料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积水。
3.3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生产: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目标配合比,计算生产配合比。拌和站配制混合料,灰剂量、含水量、级配都要符合设计值。由于机器运行误差、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混合料各种指标偏差设计值;混合料含水量或大或小,灰剂量或大或小,通过百分率或超上限或超下限。质量检测人员应及时监测、调整,使之保持在设计值内。
3.4控制混合材料含水量:在高温30℃天气情况下,混合材料堆放一小时,含水量平均损失0.5%;而摊铺后停放1小时,表面3cm能损失含水量2%左右。这样,拌和站从出料含水量5%,到摊铺碾压前,混合料含水量平均损失1%左右。考虑到从出料到碾压,混合料含水量损失1%,应控制处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5%,为6%。
3.5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运输:长距离运输,混合料含水量容易损失,产生离析,照成摊铺碾压后,基层局部平整度差,确需长距离运输,应通过实验,采用措施,保证混合料在碾压时有较适宜的含水量。
3.6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从出拌和站到摊铺地点,应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及时摊铺,在水泥的终凝时间内,完成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整平等。不得使用时间超过水泥终凝时间的混合料。
4.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事故成因及解决办法
4.1平整度差:是由于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含水量不一致,级配变化,再一个就是摊铺机履带轮下有垫物,这几个原因导致混合料实度系数不一致。因此应保持混合料的各种指标一致性,提高碾压工艺水平。压路机的操作司机水平高低,也可以星象基层的平整度。
4.2厚度(或高程)不够:这也是混合料含水量、级配变化造成的。含水量和级配的变化,使压实系数相应改变,测量人员不可能不断改变压实系数。最终致使基层(薄)不均,高程超过容许偏差。
4.3压实度不够: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碾压的问题,据我通过长期检测发现,造成基层压实不够,还是混合料含水量、级配的问题。在同等碾压条件下(以含水量为例),以一段混合料含水量低于最低含水量1%,对于另一段混合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1%,混合料含水量低的一段基层的压实度为97%,而另一段能达到99%。
4.4强度不够:直接表现为取不起样芯,或取得起表面粗糙,不密实,试压强度低。造成基层强度不够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混合料灰剂量和级配不够、不合理造成的。因混合料灰剂量偏小,起粘结作用的细颗粒偏少,导致基层成型、钙化后有一定的间隙,不密实。在基层混合料中,水泥起到主要的钙化作用,细颗粒起着粘结的作用。科技论文。因此我在混合料配比中,控制细颗粒的通过百分比,以减少空隙增大密度。通过几次对比试验,发现基层密度、强度同时提高了。
5.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5.1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灰剂量、含水量、级配范围。
5.2调整好摊铺设备,不得在工作中停车检修,以免混合料因长时间放置,影响碾压密实度和强度。
5.3压路机手必须在混合料可塑状态下,即水泥的终凝时间之前完成碾压成型。
5.4派专人跟机找平、处理基层平整度。
5.5碾压成型后及时洒水养生,使基层混合料始终保持在潮湿的状态下。
6.结论
水泥稳定基层有诸多优点,但也不能忽视它的缺陷,这种结构如果操作不好,容易出现裂纹,影响整体强度。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控制基层混合料灰剂量、含水量和级配范围,完善施工工艺。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分析,控制措施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reinforced concret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mad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for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but,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crack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light person is only affect building beautiful, serious, can destroy houses inherent structure, and lead to decline, seismic safety decreased ability. Finally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houses, especially some residential floor crack happens, often can cause for complaint disputes, constructor and users are caused a los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crack is discussed: floor crack phenomenon, floor cracks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floor crack control method.
【 key words 】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cracks, cause analysis, the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528.5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建筑事业也飞速的进步,当前钢筋混凝土建筑趋于主流,其配料,运输,筑造工艺也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我们知道比较传统的空心板已经逐渐走向淘汰,钢筋混凝土楼板日渐取代其重要地位,使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大大的提高了楼板的承受能力,也更加的美观。其特性明显优于空心板。但是遗憾的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钢筋混凝土楼板也出现了裂缝。这样就不仅影响了其外观而且影响了保温、隔热和防水等一列的功能问题,甚至影响建筑的安全使用。所以防治楼板裂缝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增加美观性,实用性及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步骤。
二.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钢筋混凝土特别是商品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而且也比较复杂。只要出现裂缝,那么处理起来难度很大。所以裂缝问题也受到了各个单位重视,因此从图纸设计到建筑施工我们都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用严谨的态度去执行操作,来防止楼板缝隙的出现。混凝土配合比例、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力都是其影响因素,但是其具体的产生原因分析如下:
1、设计方面:在设计时考虑不周,结构形式不正确,结构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凹腔四角等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地方钢筋布置不当,构件不能随温度变化而自由伸缩,伸缩缝、沉降缝过少,基础设计不合理,梁的嵌接端缺少斜筋加强。非结构性的连接构件配筋不足以及各种结构缝设置不当等都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
2、配筋:涉及钢筋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有两种情况,其一是钢筋配筋率过高,出现超筋;为了满足结构受拉的需要,在结构断面面积有加大的情况下,过度增加的数量,从而容易引起混凝土碎裂。其二是钢筋被腐蚀:正常情况下,混凝土中的钢筋处于混凝土的包裹之中,接受钝化保护。然而,当其钝化保护遭到侵蚀离子(主要是氯化物)的破坏后,钢筋就有可能遭到腐蚀。由腐蚀引起的体积增大使钢筋周围的混凝土要承受很大的径向突发应力,从而导致出现裂纹,裂纹沿钢筋方向扩展,最终形成与钢筋平行的裂缝。
3、模板以及模板支撑力不够
由于模板以及模板支撑力不够导致模板的下沉变形,这主要是出现在模板的跨度较大的地方,由于模板的下沉变形,会导致模板与模板之间形成缝隙,那么在浇灌的时候就会出现漏浆,浇灌出来的楼板也会不规则,导致受力不均,易出现断裂。
4、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不规范
如果浇筑混凝土的方法不规范,比如混凝土在浇筑时被过分的振捣,就会导致粗骨料全部下沉,反而水分及空气全部被挤出表面,这种材料的分布会极大影响楼板受力度的。再如混凝土被连续的浇捣以及浇岛后又长时间的不做其他工序的处理,这些都是一些不规范的浇筑方法,也是产生缝隙的主要问题。
5、商品混凝土的缺陷所致
水泥的水化热是水泥固有的性质,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高,内外产生温差,温差引起的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越大,总发热量越大。混凝土的温度会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大,水化热高,产生非受荷裂缝。特别是现在各地都普遍地使用商品混凝土,而商品混凝土为了保证其和易性和便于泵送,减小了粗骨料的粒径和用量,增加了粉料的用量,增加了混凝土因温差引起的裂缝。
6、钢筋位置以及保护层的厚度出现偏差
钢筋在楼板中承受着巨大的拉力,所以钢筋的位置十分重要。如果钢筋的位置不能控制好,就会导致楼板内的钢筋受不到力或者受力太大,甚至出现漏筋的现象,这都是在浇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7、建筑施工的荷载超过了实际设计的荷载
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在楼板的局部堆放大量的工程物资,其重量太大楼板不能承受,或者因为其堆放太过其中,楼板受力不均导致楼板局部下沉破裂,出现缝隙,同时,还应尽力避免为抢工期而产生的楼板过早堆载问题。所以在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到楼板的受力程度,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堆放。同时要注意堆放的技巧不要过于集中堆放,要不堆放在楼板跨度最大的中央,尽量堆放在墙角处,以减轻楼板受力。
8、浇筑后的养护不合理
我们知道现在建筑楼板浇筑后的养护方法已经比较落后,这种老式的养护方法已经不符合现代建筑的需要,所以探索改进新的养护方法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失水情况会影响到水泥的水化作用,如果在水泥的水化作用完成之前,失水太严重就会造成混凝土的结构疏松形成干缩裂缝等导致楼板的渗水性过大。
三.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今建筑的主流结构,其优越性和科学性是十分明显的。如果浇筑方法规范合理其缝隙的产生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即使如果出现了缝隙,但是其有害程度也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控制方法涉及到了设计的科学性、材料质量、施工程序等各个方面。如何将裂缝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严格遵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在图纸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个设计细节。并且根据施工的经验对一些部位作出增强构造配筋等措施,使用细筋密配的原则,周全的考虑并作出慎重对策,来减轻缝隙的产生。
严格的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施工,包括材料的选用,施工的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特殊加固的部分要严格规范的执行,因为图纸的设计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施工出现偏差一样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2、 严格控制上层钢筋的正确位置
在现浇楼板施工中,上层钢筋的准确高度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也是楼板支座裂缝和转交裂缝得主要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钢筋较细、人员踩踏、弯曲下坠造成变形;钢筋网离模板有一定的高度,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和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行走频繁,无处落脚,难以避免踩踏;上层钢筋网片支撑间距设置过大。宜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①合理安排各工种的交叉作业时间,各工种完工后做到不留“尾巴”或少留“尾巴”。②在楼梯和主要通道处,铺设简易通道供施工人员走动。③做好职工班前技术交底,重视保护好上层钢筋正确位置的重要性,行走时必须自觉沿钢筋网中支撑点行走,支撑点设置要以人为本,间距应控制在0.6m 左右,呈梅花形布置。④混凝土浇筑前,现场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⑤混凝土浇捣工在浇筑时应铺设活动跳板以扩大接触面,尽量避免上层钢筋网受到踩踏而发生变形,避免因混凝土保护层偏厚产生裂缝。⑥预埋管线处增设垂直于管线的短钢筋网加强,管线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穿越处应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管线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性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
3、模板及其支撑使用规范
模板及其支撑应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其规格,不仅要能够满足强度要求还要能够满足变形的要求。其具体的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如位于回填土上的一系列支撑应该首先将回填土夯实,再加垫上满足厚度条件的垫板,以增大支撑物的受力面积;再如当板跨大于等于4m时,中部最好有一定角度的拱起。
4、浇筑混凝土方法规范
在浇筑楼板时要充分搅振混凝土,但实际不宜过长,最好使用平板式振动器来搅振。在振捣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搅振均匀和时长,当表面均匀的溢出浆液为最佳。具体而言每一个位置连续振捣的时间一般在二十五秒到三十秒之间,不宜过长的振捣。
5、混凝土养护十分重要,如果墙体和柱、梁的保温养护不到位或养护时间过短,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初凝之前养护不当会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引起失水收缩。此时骨料和水泥之间也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变形,其收缩量可达1%左右。在混凝土表面上,特别是在抹压不及时和养护不良的部位出现龟裂,宽度达1~2mm。
6、按规定处理后浇带和施工缝按照设计的规定,必须把后浇带及施工留下的缝隙留在受力较小的部位,这些部位相对的脆弱必须减少其受力。再之后浇部位浇筑时间间隔在六十天以上的应该确保新旧混凝土能够紧密连接。
7、认真做好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建筑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建筑物的管理和保养,避免温差过大或者楼板过于干燥导致裂缝,所以必须根据施工环境做好覆盖和保水工作,必要时还应采取室内喷水的方法解决。
四.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在整个建筑行业中都是一个常见却也比较难以克服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在结构设计、施工程序、材料选购使用等发面严格按照规范的技术标准执行,于此同时不断加强监督和管理养护力度,我们就可以做到缩减其产生的可能性的效果,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及危害。
参考文献:
[1]王欣 徐传磊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期刊论文] 《土木建筑学术文库》 -2011年1期
[2]祝泉林 杨盈琴 某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期刊论文] 《江西水利科技》 -2004年z1期
[3]张盛旺 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屋)面板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期刊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13期
[4]朱永平 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期刊论文] 《科技与生活》 -2010年9期
[5]余国章 浅谈钢筋混凝土板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2年4期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控制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城市设施建设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用的商品混凝土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的,但施工中的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日显突出,并成为具有相当普遍性的问题,给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材料、施工等方面提出了相对应的裂缝控制方法有很重大的实际工程意义。
1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1.1混凝土本身的影响
主要是水泥水化热过高,混凝土在浇筑振捣以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水化热聚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引起急剧升温,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为20—30℃甚至更高。由于结构物在一个自然散热条件中,实际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混凝土浇筑的最初3d—5d。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弹性模量的增高,对混凝土内部降温收缩的约束也就愈来愈大,以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应力时,开始出现温度裂缝。
1.2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的收缩,也是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实际所需拌合水比水泥水化所需的水要多得多。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是水泥水化所必须的,其余的都要被蒸发掉。水分蒸发之后,引起混凝土收缩,当收缩受到约束时,则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凝上的抗拉应力时,则裂缝随之产生。
1.3地基和老混凝土与约束
当混凝土浇筑在比较坚硬的基岩或老混凝土上时,混凝土浇注初期的水化热升温,产生膨胀,受到岩石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较小的压应力。而当混凝土温度继续下降时,由于基岩或老混凝土对温降引起的收缩变形约束的结果,混凝土块内将出现较大的拉应力,裂缝随之产生。
1.4施工方面的因素
违章施工、不当施工造成混凝土裂缝,夏季施工时由于运输车交通不畅耽搁时间,在泵车出料时混凝上的经时坍损较大,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较差,现场工人人为加水,造成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加水部分的混凝土水灰比和强度与原配合比的混凝土不同造成不同配比混凝土的凝缩裂缝和干缩裂缝。另外,振捣方式不当引起裂缝不正确的振捣方式会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而使混凝土面层开裂,或造成混凝土砂浆大量向低处流淌致使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沉降收缩而在结构厚薄交界处出现裂缝。另外,现场养护不当是造成混凝土收缩开裂最主要的原因。免费论文参考网。目前,许多施工现场在浇筑混凝土时都不能做到及时覆盖保温养护,一般总要等到最后一遍抹光结束后才覆盖,还有很多工地根本就不予覆盖,结果混凝上表面开裂。
1.5环境气候的因素
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情况对防止混凝土开裂有重大影响。外界气温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越高。免费论文参考网。如果外界温度下降,会增加混凝土的降温幅度,特别是在外界温度骤降时,会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差,这时对混凝土抗裂极为不利。免费论文参考网。
2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要点
2.1重视材料的选用
使用低热水泥如矿渣水泥和大坝水泥等,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伴随减小混凝土内表温差,起到减小温度应力的作用。从而减少产生裂缝的充分条件。水泥水化热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水化热实验方法(直接法)》测定,要求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7d的水化热不大于25KJ/kg。为降低水化绝热温升、减小体积变形,混凝土一般不宜使用水化热高水泥,应使用水化热较低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水泥:更不宜使用早强型水泥。因此,在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其次是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以便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流动度条件下,尽量节省水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按照基于绝热温升控制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四功能准则对配合比进行优化。最后,掺用混合材料以减少用水量、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2.2施工阶段的裂缝控制措施
(1)控制浇灌温度。要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和温差,比较直接的措施是降低浇筑温度,但其实施必须拥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在特大型工程中可能才用得到。为了降低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到卸料,泵送和浇灌振捣后的温度,减少结构的内外温差,一般按季节采取措施,如夏季施工时,则应以减少冷量损失、着手在整个长度的水平输送管道上覆盖草包并经常喷洒冷水、在浇灌混凝土时,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灌、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等措施来缩小混凝土暴露面积以及加快浇灌速度,缩短浇灌时间。在冬季施工时,对结构厚度在1.0m以上的混凝土可继续施工,但应保证保温浇灌、保温养护,一般可利用混凝土本身散发的水化热养护自己,并要求在混凝土没有达到允许临界强度以前防止冻害。根据试验资料证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达到临界强度后,在零下温度作用下不会遭到冻害,小于该“临界”强度时则会遭到冻害。
(2)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对混凝土浇筑,应遵循“同时浇捣,分层堆累,一次到顶,循序渐进”的成熟工艺。在每次浇筑中,又分几层,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上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开始浇筑下层混凝土。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上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①消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上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②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水;③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改进搅拌工艺和振捣工艺。在搅拌的混凝土时,改变以往的投料程序,采取先把水、水泥和砂拌和后,再投放石子进行搅拌的新方法。这种搅拌工艺被为“裹砂法”,也可称为二次投料法。这种搅拌工艺的主要优点是无泌水现象,混凝土上下层强度差减少,可有效地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浆面的集中,从而使硬化后的界面过渡层的结构致密、粘结加强。
2.3混凝土的养护
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混凝土终凝后,筏板边缘、剪力墙中间等不易被塑料薄膜完全覆盖部位,可采用浇水保湿。混凝土升温阶段如果因表面未能完全覆盖而出现局部干燥时,可浇热水(40—50℃)湿润表面,防止出现干燥裂缝。降温阶段可浇自来水养护,保温保湿养护时间为14天。施工前还应再准备好一层养护用塑料薄膜和一层再生棉毡,以便根据环境气温变化情况对保温保湿质量作以调整。如果养护阶段混凝土表面温度过低,导致温差过大,可在混凝土表面采取加热措施,如碘钨灯照射。浇筑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混凝土内部及表面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
3结语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规模的扩大,施工中混凝土出现逐步增多的趋势。混凝土刚度较大,但由于它往往属于地下隐蔽工程,裂缝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本文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现场施工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尽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例设计强度检测探讨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混凝土配台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出混凝土的组分,即水泥、粗细集料和水的比例。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按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过试验室试配调整,然后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合理的配台比。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大都是根据经验试验确定。由于商品混凝土多数需通过泵送完成浇筑任务,基本属于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一般耍使用高效减水剂或掺活性掺和料,使配合比基本参数的确定经过大量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实践而得到。
二.混凝土配合比例设计。
1. 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
在配合比设计前,设计人员要做好下列工作:
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全部要求,重点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结构件截面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以考虑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粒径的大小等参数;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便于决定所用水泥的品种和粗骨料粒径的大小;了解施工工艺,如输送、浇筑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主要是对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量;了解所能采购到的材料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根据这些资料合理地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
2.混凝土混合比设计。
传统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以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所得的经过28d期龄标准养护的抗压强度为依据来设计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这种方法存在着试配周期长、不能适应材料变化和现代快速施工的需要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试验室可采用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进行快速配制的方法,即通过检测水泥3d强度值来推算水泥28d的强度值,具体为按公式来推测出混凝土28d的强度值。
(1).水和灰的确定。
根据水灰比定律可知,在材料品种相同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其变化规律呈曲线关系,而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的变化规律呈直线关系。在关系曲线未建立之前,可以采用《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 55-2000(以下简称《规定》)提供的公式 进行初步计算,该式中的回归系数A和B随所用材料的品种及质量不同而异,在试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结合丁程实际使用的材料通过试验求出;当缺乏试验条件时,可参照《规定》中的有关数据:碎石混凝土A取0.46,B取0.48;卵石混凝土,A取0.07,B取0.33。 为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
但是,从多年来水泥的实测28d强度结果看,不同水泥厂的水泥富裕强度不尽相同,同一水泥厂同一品种水泥在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大部分施工企业为节省试验费用,不能严格按施工检验程序送检,一般仅在一个单项工程开工前进行一次原料检验。若仅以这一次送检结果作为整个工程的材料质量指标是不适宜的,因此,可以将此次检测结果仅作为一个参考性的指标,在实际配合比设计时采用一个系数加以折算修正,该系数可取0.7~0.9,这样既考虑到水泥富裕强度的变化,又可以不使折减值低于标准值以致影响合格判定。
(2). 单位用水量的确定 。
单位用水量的选取通常参照《规定》进行,即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粗骨料的品种以及粗细骨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只有水灰比w/C
坍落度按lO~30mm、35~50mm、55~70mm 、75~90mm的顺序每调一档,用水量应增加lOkg/m3 左右;
细骨料按粗、中、细的顺序每调一档,用水量应增加18kg/m3 左右;
碎石比卵石的用水量应增加15kg/m3 左右;
粗骨料最大粒径按40 mm 、31.5 mm、20mm、16mm的顺序每调一档,用水量应增加12kg/m3左右。
三.混凝土强度检测。
1. 混凝土取样。
对于按照既定配合比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全方位地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测与评定,是保证混凝土工程满足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性能要求较直接的手段。混凝土试件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的依据,是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的重点。根据《规范》,混凝土试件类型与数量的确定应满足几个基本原则,即独立的试件类型、足够的试件数量和试件取样频率的代表性。
《规范》针对留置强度试件的作用,强调应留置3种混凝土强度试件:第1种为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第2种为用于确定施工期间混凝土强度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第3种为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
2.强度检测。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试验检测技术人员除了在试验室依据混凝土试件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进行检洲评定之外,当需要对被检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作出准确的判断时,还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情况及检测条件进行现场检测。
目前,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的方法很多,例如超声法、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后装拔出法、抗拔法等,其中以回弹法、超声法、钻芯法较为常用。至于采用何种方法为宜,需要对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检测结构构件的适用性、检测费用、检测速度以及对结构构件的破坏程度等条件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当需要准确判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且有条件时,可优先考虑采用钻芯法或采用钻芯法修正;当混凝土质量比较均匀时,可采用回弹法和超声回弹法,如果用钻芯法进行校核,可以提高回弹法和超声回弹法的精确度。
四、检测验收风险存在的具体问题。
实体检验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现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在判断结构混凝土的强度验收时都将标准养护抗压强度作为重要标准,而且它的概率已经保证在95%左右。我国制定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l07-1987)就对我国的工程建设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在GB 5024-2002中制定的相关规范的基础上规定,在检验建筑实体强度时不仅要采用标准强度检验的方式,还要对结构混凝土实体的强度进行测试。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这样所得出的结果就能更真实的反映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另外,作为一种材料强度,标准强度主要反映的是混凝土的质量以及组成成分等的质量控制状况,然而同条件养护强度是对施工以及养护状况对结构强度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反映。这两种方法是从两个角度来反映工程的结构强度的,所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的结构安全以及工程质量。
五.结束语
水泥混凝土是近现代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是当前最大宗的人造材料。进入20世纪以来,以混凝土为建筑材料的工程结构物得到飞速发展,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已成为楼宇、桥梁、大坝、公路和城市运输系统等现代化标志的首选材料。混凝土耐久性已成为国际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生产活动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各种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混凝土工程,如跨海大桥、海洋工程、核反应堆、电站大坝等不断增多,这些工程关系国计民生,必须实现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这就更加要求混凝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即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李慧 浅析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1年34期
[2] 陈桂秀 浅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期刊论文] 《科技风》 -2010年2期
[3] 乔志琴 张万祥QIAO Zhi-qin ZHANG Wan-xiang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期刊论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4期
[4] 殷清瑶 潘凤利 对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研究 [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14期
[5] 邱平QIU Ping 混凝土强度检测用专用或地区测强曲线 [期刊论文] 《施工技术》 -2006年8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 建筑施工混凝土控制高层施工混凝土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各类高层建筑也不断涌现。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结构复杂,建筑施工工期较长,混凝土用量较大等特点,为避免施工后期出现质量问题,要加强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其混凝土控制手段也较为特殊,本文从高层建筑特点入手,分析了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2.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2.1.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在现代高层建筑结构中,一般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以及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等。
(1)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
合理利用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功能,根据受力性能进行配比,这种结构在现代高层施工中,应用较多,因为其本身具有造价低、耐水性和结构灵活,可塑模性好,整体性能好等优点,由于这些优点,使得钢筋凝土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
(2)钢结构体系。
钢结构因为构件截面较小和自重轻、抵抗地震性能好、工厂制作程度较高且建筑周期短等优点,被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但钢结构材料较贵,造价高,而且易于锈蚀,抵御火灾能力较差,在施工设计时较复杂,由于上述缺点,导致钢结构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未普遍使用。
(3)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
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就是将钢构件和混凝土构件二者混合使用,互相取长补短,既利用钢结构的硬度高,又利用了钢筋混凝土拥有的较大刚度的抗推性和抗剪承载能力。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可以形成高效的抗侧力体系,同时因为用钢量较少,造价较低。对于此类结构,一般被应用到30-80层的高层建筑施工中。
(4)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由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组成的结构,为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其拥有承载能力较高,具有较好的抗裂性和抗震性能。一般在高层建筑的底部或者用于跨度比较大的部分。
2.2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高层建筑施工规模庞大,施工工期较长,施工成本高。
高层建筑建筑面积大,对各类建筑材料使用量较大,建筑施工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上高层建筑施工工期较长,施工单位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给付建筑施工的消耗,这样就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成本压力,如果一旦工程出现延期,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投资成本的增加,影响了投资收益。
(2)建筑施工难度较大。
高层建筑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需要进行基础开挖,要选择多种基础方案。同时为了利用地下空间的需要,还会增加地下室的开发,这导致高层建筑的基础需要埋置更深,地基处理较为复杂,对深基础开挖和支护技术要求较高,也增加了施工难度。
(3)施工工期长,难避免气候的影响。
高层建筑由于建模面积大,需要较长的施工工期,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避免出现在冬季或雨季进行施工,当建筑高度增加时,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作业环境也越来越恶劣。气温变化和低温天气都对高层建筑施工造成影响。
(4)施工空间较小,组织难度高。
高层建筑的施工是在一定的空间内,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施工空间变的狭小,不利于施工的组织和安排。同时,高层建筑施工需要突出解决材料、施工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并做好防止物体坠落事故。
(5)施工要求高。
高层建筑施工通常是采用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结构,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是采用现浇的方式,这就要求对各种施工模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安装、钢筋连接以及建筑制品安装等施工技术要符合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相对于底层建筑来讲,高层建筑施工要复杂的多,施工要求也要高很多。
(6)项目复杂,管理杂乱。
高层建筑的工程项目内容繁杂,其施工工种多、施工项目多、施工技术应用多、施工机械设备投入多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人、物、设备的消耗和投入,这无疑增加了管理难度。加上技术层面要求严格,在设计、施工、检查中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同时也需要多部门配合和协作。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大型高层建筑,通常都存在一边设计一边进行施工准备,一边开始准备一边开始施工的现象,由于工程量大,施工层包单位多,导致各部门出现协作困难,加大了管理难度。
3.高层建筑混凝土控制要点。
3.1高层建筑中混凝土质量问题。
在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主要质量问题是产生裂缝。高层建筑一旦出现裂缝,对导致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无法达标,容易形成功能缺陷。高层建筑混凝土产生裂缝通常有三个因素:
温差裂缝:在高层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需要释放热量,但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其内部的热量发生聚集无法及时排除,导致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温差,一旦温差较大就形成了温差裂缝。
收缩裂缝:在高层建筑混凝土中,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发生收缩应力,其收缩应力超过水泥混凝土最大抵抗强度就形成收缩裂缝。同时,由于选用水泥的标号不同,也会容易形成收缩裂缝。
安定性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导致混凝土发生龟裂,出现膨胀性的裂缝。
3.2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强度控制。
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前,要根据混凝土的不同强度,结合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配比的研究,通过工地实验室的配比实验,找出离析小强度高,符合设计质量的配比率,并通过验证,确定配比率是否符合建筑物质量要求。要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对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查和评定,选用同一种强度进行配比和生产工艺实验。同时要根据建筑施工工期和养护天气等因素,确定混凝土强度,必要情况下,要超过设计标准进行配比和评定。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是采用泵送水泥混凝土施工方式,虽然可以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工期,但同时更要注意泵送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控制,不能出现只顾施工工期,忽视施工要求。
(2)混凝土材料控制。
高层建筑混凝土材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关键所在。对混凝土的材料要严格控制,对砂、石的含水量和含泥量都要进行控制和检测。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中,由于水的加入使混凝土具有可塑性,这就要求混凝土拌合用水不能掺杂其他过量的酸、盐、碱等矿物质和有害成分。通过加强对各材料的选用,提高混凝土配比准确性,降低混凝土的离析性能。
(3)混凝土施工控制。
落实混凝土施工工序是混凝土施工要求的保证。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指导,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保障施工质量。现场监督人员要对施工方案进行把关,对混凝土浇筑工艺和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督导,对混凝土浇筑、振捣、支模、拆模等工艺要进行检测,督促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施工,提升混凝土强度。同时要根据设计要求,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避免出现养护不足导致建筑物出现质量问题。
4.结束语
高层建筑具有特殊性,其施工难度较大,工期长,对各项资源消耗较大,施工投入也较多。对高层建筑混凝土进行施工控制,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质量,保障高层建筑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 黄锦富 高层住宅建筑中砼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 [期刊论文] 《科技与生活》 2010年8期
[2] 马成山 浅议控制高层施工主体砼施工质量措施 [期刊论文] 《投资与合作》 2012年12期
[3] 曾海明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0年12期
[4] 贺西安 试论大体积砼的施工技术及防裂缝对策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2年5期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随着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的不断提高,商品砼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是商品砼不是最终成品,是半成品;砼生产和应用单位都应遵循国家标准、规范进行控制,才能确保砼质量。一些生产和应用单位对商品砼的性能和应用方法等同了普通砼,没有按商品砼的性能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而造成许多质量缺陷,本文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影响商品砼质量的因素,以利于商品砼的质量控制。
1.商品砼原材料控制
1.1水泥是商品砼应用材料之首,商品砼中需要掺入适量的掺合料。目前,我国有关标准、规定粉煤灰在砼中掺量不能大于25%,对预应力砼中粉煤灰的掺量更为严格限制,这是由于过去没有大量使用减水剂和粉煤灰质量低等原因限制了煤灰的掺量,如今,不但有了减水剂,并且高效减水剂的应用也很普遍,而水泥又等同了ISO国标标准,水泥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因此,应加大粉煤灰在砼中的掺量;而高性能砼对掺合料的掺量要求可达50%以上;预计今后掺合料将成为砼材料的主料。
1.2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必须严格限制。泵送砼规定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10%,一旦大于标准要求,对砼质量就有较大影响。通过试验得知:(1)直接影响砼和易性、粘聚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在10%、15%、20%、25%时,可分别降低砼强度3.3%、9.9%、13.3%、16.8%;(2)影响砼耐久性,增加骨料和砼空隙率,浪费水泥;(3)造成砼用水量增加,加大砼变形,使新拌砼坍落度损失加快,易堵泵、堵管。
1.3石子粒径越大配制的砼强度等级就越高是错误的陈旧观念;砼强度随石子粒径的加大而下降,砼渗透性随石子粒径增大而增大。颗粒小的石子存在缺陷的几率小,相对比较致密,破碎时,消除了薄弱部分,故石子本身强度比大颗粒的高。小颗粒的石子尚可降低骨料与水泥石界面的应力差;水泥浆与单个石子界面的过渡层周长和厚度都小,难以形成较大缺陷。小石子增加水泥浆的粘结面积,改善了砼的孔结构,使粘结度提高;在砼拌合物中,大石子下沉速度快,造成砼内部分布不均匀,影响砼的强度。科技论文。
2.商品砼配合比控制
2.1商品砼生产一般掺入掺合料以改善砼的各种性能,掺入粉煤灰的同时,再掺入磨细矿渣粉或其他掺合料,即两种以上的掺合料,称为复掺技术,该技术应用时,可产生单一掺合料不能有的叠加效益,发挥两种掺合料的更大优势,在强度上有一定互补作用;复掺不是1+1=2,而是1+1>2的技术经济效益。这一论点,已从试验和实践应用中得以证明。科技论文。
2.2有人认为砼强度增长越快越好,砼早期强度越高越好;实践证明,砼强度增长越快危害越大;砼越早强,越不利于砼耐久性;还有些观点认为砼用水泥强度越高越好,水泥用量越多越安全;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水泥强度等级的高低应和砼等级高低相匹配。科技论文。砼强度增长应缓慢均匀增长,不宜太快、太早。如果砼早强必然要加大水泥用量,产生较高的水化热,对砼强度增长不利。一般砼养护温度不宜超过40℃,如温度过高,对砼后期发展很不利,据有关资料介绍,砼养护温度在6--10℃内为优,对砼强度发展,及长期耐久性等都大有益处。砼早强恰恰是砼结构早期开裂和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3实践证明:水泥用量也不能偏低,尤其是泵送砼更要有一定的胶凝材料数量;如果胶凝材料少,骨料挤在一起,挤紧、卡死、阻力增加,造成堵塞。水泥用量如果偏多,又可能增加砼的内摩擦,使泵送压力增加,恶化了砼的可泵性。因此,水泥胶凝材数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佳用量。
2.4对泵送砼而言,优质的砼也不是坍落度越大越好,一般泵送砼坍落度在160-180mm为优,140-160mm和180-200mm坍落度为良,200mm以上和140mm以下坍落度为差,坍落度差的砼易造成水泥浆流失、离析或干稠,不易泵送,易堵泵、堵管,影响砼耐久性能等。
2.5泵送砼的砂率应严格控制,一旦高于最佳砂率值3%以上,砼强度就会下降约4%左右。对中砂而言,泵送砼最佳砂率在39-43%范围内为宜。
3.商品砼搅拌、入模时间的控制
3.1目前,商品砼搅拌时间一般都达不到最低30S的时间要求;往往只有10--20S的搅拌时间,错误观点认为卸入到砼运输车后,在路上运输车还在不停的搅拌,这是错误的;运输车的转动,是为防止砼粘罐,而只有3-6转/分的匀速转动,并没有搅拌力,与砼在搅拌机内的强力搅拌完全是两回事,不是一样的效果。
3.2目前,商品砼从砼公司出机后到现场浇筑入模时间,往往超过规定要求时间。由于运到现场后,不能及时入模,压车时间较长,造成砼坍落度损失加快。
要改变上述现象,供需双方应加强协调配合,根据运距、泵送高度、气温、结构部位、施工难易等等情况,控制砼出机到入模时间,一定要控制在90min内为佳,否则,就要影响砼质量。
4.商品砼生产、施工存在的部分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在近几年商品砼发展较快,在发展中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发展晚、慢的地区,更会出现一些生产、施工方面的问题。
4.1商品砼坍落度太大,一般均在200mm以上的坍落度,砼振捣人员为省劲,在砼中随意加水,更加大了砼坍落度。这么大的砼坍落度,稍振石子就会下沉,浆体上浮。砼表面出现大量塑性裂缝,且影响砼密实及其他性能。泌水失水过多,几何尺寸减少,砼中多余水分蒸发,较易出现干缩裂缝等等。
4.2砼养护不及时,养护龄期不足;一般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7d到14d养护时间,砼早期脱水严重,影响砼强度的发展和长期耐久性能等等。烈日暴晒,大风天气时,砼表面出现一层巧克力硬皮,而内部砼尚未初凝,表面的硬皮产生裂缝。
4.3掺加膨胀剂的砼,更要加强早期养护,因膨胀剂结晶钙矾石形成时,更需要水;浇筑1-7d内是膨胀砼的重要阶段,要特别加强砼的湿养护;7-14d仍需湿养护,才能发挥砼的膨胀效应,否则,更易造成砼开裂。
4.4为了缩短工期过早拆模、上料承重等,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掺膨胀剂的大体积砼,更不宜过早拆模,因3-5d时水化热温升最高,砼抗拉强度最低,如过早拆模,更易开裂,应在砼中心和表面温度基本接近时,才能拆模。
4.5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在保证浇筑坍落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水量,夏季施工,应用缓凝型的泵送剂。(2)选用粒形好、级配好、含泥量小,空隙率小的粗细骨料,并优选最佳砂率。(3)用Ⅱ级以上粉煤灰和S75级以上磨细矿渣粉等进行复掺,避免用矿渣水泥(特殊情况除外)。(4)施工时,不能过振、欠振、漏振,要快插慢提振捣棒。(5)砼接近初凝时应反复抹压或滚压,如表面开始硬结,人力抹不动时,可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反复抹压、搓压时,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砼的初凝时间。(6)遇到大风或暴雨时,应及时复盖、保温,避免砼失水产生裂缝,当砼表面出现硬皮时,可用喷壶喷雾水进行表面处理。(7)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后立即浇水或复盖塑料薄膜等进行保温养护,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模。
5.结束语
大量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商品砼原材料控制、商品砼配合比控制、商品砼搅拌、入模时间的控制及商品砼生产及施工存在的部分问题是影响商品砼的主要因素。
在商品砼的生产、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我们要确实加强砼的质量控制,确保商品砼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向华.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2]彭圣浩.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二册).
[3]陈昌明,刘志平. 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