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5: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教育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数学课也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学生在学习中必定会伴随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的渗透与影响,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个性品质的养成。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不可能像单纯的思想品德课那么明显,但是在数学课堂的教与学的互动中可以做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为了使德育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达到比较明显地效果,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课堂上的一切资源。
教师除了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之外,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德育资源。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与情感陶冶的过程,教师形象和教师身上散发出的气质与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教师得体的着装,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老师的亲和力都会让学生感觉到这位老师看着舒服,听着开心,学着轻松。学生就会愿意与这位老师接近,也会不知不觉中就把这位老师作为学习、模仿的标杆。对待学生出现的失误或错误,老师就应该做到严肃对待,一丝不苟,有错必纠,老师这种认真的教学态度就会给学生一种有错必改的心理暗示,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承认,敢于承担的性格情感。老师的课堂表现时刻影响着学生,所以老师就应该时时注意自己形象,时时注意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和教学艺术水平,充分利用好自己这个德育教育资源。
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个例题的教学中,我就觉得这是个很好地德育资源。通过情境创设与主题图的展示,火车在巍巍雪山前行驶,学生们可能先感受到的不是火车,而是雪山的壮观美丽,我就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和美好的自然风光;飞驰的火车让学生了解到我国铁路建设大发展,感受祖国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同时进行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教育,这样既很好地完成了知识教学,又渗透了德育。还在本单元里的“租船问题”中,我们除了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租船、包车等问题的同时,可以不失时机地插入合理花钱的话题,帮助学生树立和增强节约意识。
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一、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及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学习知识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的阶段,因而小学生具有比较显著的心理特点,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心理十分简单但又十分矛盾。一是基本上都有美好的愿望,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不够努力,特别是对现实荣誉十分看重。二是基本上都缺乏理智,感性往往往都会“战胜”理性,很多时候都非常感情用事,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其自我意识更强。三是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强,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口头上”,付诸行动的时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困难普遍都有畏难情绪。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有针对性的解决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情绪不稳、学习困难、缺乏毅力以及抗打击、抗挫折能力不强等问题,能够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适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能够改变小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团队精神不足的问题,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班主任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加强“学情”分析,特别是要通过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让小学生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心理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小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因而必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把创造“和谐班级”作为重中重,鼓励、支持、引导小学生树立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注重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谅解,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小学生感性思维都比较强,因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常常会表现为外在的变化。比如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不爱说话,有的小学生也会莫名的出现脾气暴躁,还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成绩下降,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细心的去观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四)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应用于教学中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班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推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各维度上的综合体现。从6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共同点:
(1)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多元。从目标的表述上,6所高校均致力于“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的培养,但在具体表述上各有侧重,如培养“教育工作者”(学校A)、“应用型小学教师”(学校B)、“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学校C)、“专业人才”(学校D)、“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E)、“复合型人才”(学校F)等。
(2)培养目标在素质要求上追求全面。6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大多数强调人才培养的“一专多能”“能力全面”“素质较高”,从“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到“教育管理能力”“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
(二)专业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的比较
专业培养规格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反映了本专业培养的最基本要求,是新入职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标准。从6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的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出,在培养规格上,6所院校专业培养规格具有如下共同内容:
(1)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具备儿童保健知识与能力,注重个人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
(2)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一定的小学生保健知识。
(3)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6所高校在专业培养规格上均突出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兼顾到时展对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如艺术素养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三)课程体系结构与学分、学时分配的比较
分析从6所高校制定的课程计划表来看,课程体系结构一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又称“教师养成课程”或“教师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又称“任教学科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构成。从表1来看,6所高校在课程结构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比较的具体情况如下:
(1)在学分学时比上,6所高校总学分幅度为160~18分,课内教学总学分幅度为125.5~154学分,课内教学总学时幅度为2072~2472学时,6校之间学分最大差距2分,课内学时最大差距为400学时。
(2)在周学时安排上,六所高校课内教学总周数幅度为104~112周,课内教学周学时幅度为19.2~22.时,6校之间的平均周学时数差别不大。
(3)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分配上,6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6.1%~33.4%;“教育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1.2%~37.6%;“学科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15.3%~27.1%;“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10.6%~27.2%。6校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分配上,除“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差距不大外,其余三大类课程学分比例的最大差距均超过10%,依次为16.4%、11.8%、16.6%,可见各校在课程学分分配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
(4)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时分配上,6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34.0%~40.1%;“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25.3%~45.6%;“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18.9%~34.6%。可见各校在课程学时分配上总体还是呈现出较大差异。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比较分析
6所学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情况比较如下:
(1)关于“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6所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一致,范围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习领域,具体内容基本包括思想政治、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四类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21.2%~26.7%,学时比例幅度为27.8%~31.6%;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4.1%~8.2%,学时比例幅度为5.4%~10.0%。可见,6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差别不是十分明显,但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存在明显差距。
(2)关于“专业课程”①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35.3%~43.8%,学时比例幅度为44.3%~53.3%;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6.1%~17.5%,学时比例幅度为9.7%~20.1%。可见,6校在“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差别较明显,必修课程最大学分差距为22学分(8.5%),最大学时差距为344学时(9.0%),比例均接近10%;选修课程最大学分学时比例差距均超过1倍,其中学分比例差距接近2倍。
(3)关于“实践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必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8.1%~21.4%;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5%~11.2%。从学分分配上来看,6校实践课程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分配差距较明显,必修课程学分最大差距接近2倍,选修课程学分差距接近4倍。至于学时分配情况,从统计表上来看必修课程差距不大,比较一致的地方是,六所学校都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集中(或综合)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但在选修课程上有一定差别,由于各校实践类课程设置不一致,有些课外拓展课程不便统计学时,导致在学时安排上差别较大。
(五)专业必修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从6所高校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具有如下共同点:
(1)6所高校专业必修课程的组成部分基本一致,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艺术与技能类课程。
(2)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中,教育学基础、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6门课程是6所高校基本都开设的课程。
(3)在学科类课程设置中,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两门课程是6所高校都开设的课程,现代汉语、写作、高等数学、初等数学等四门课程是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专业学科必修课程。
(4)在艺术与技能类课程设置中,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教师技能课程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等艺术素养课程被绝大多数学校列为必修课程,反映了对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的重视。不过,6所高校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
(1)教育学类课程设置的门数、学分存在较大差别,门数幅度为9~18门,学分幅度为26~46学分。
(2)在学科类课程设置上,课程门数、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门数幅度为5~11门,学分幅度为13~34学分,在学科方向门类课程设置上,大多数学校仅开设小学语文、小学数学2个学科方向,仅2所学校开设有3个及以上学科方向。
(3)在艺术与技能类课程设置上,课程门数、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门数幅度为0~12门,学分幅度为0~24学分。
(六)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6所高校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具有如下共同点:
(1)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皆是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力求达到在门类总量上的一种平衡。
(2)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类和学科方向类两大课程模块。差异性表现为:
(1)专业选修课程在学分学时上存在较大差别。选修学分幅度为11~28学分,学时幅度为232~416学时。
(2)选修课程的类型上存在差别。四所学校专业选修课程仅设有专业任选课程,两所学校既设有专业限定选修课程,还设有专业任选课程。
(3)选修课程可供选择的范围上存在差别。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范围最多有四大类课程,最少仅一类课程;可供选择的课程学分与所需学分的比例最高为2.8∶1(50/18),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比例最低为1.1∶1(24/22),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小。
(七)实践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6所高校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如下:
(1)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必修课程。
(2)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选修课程。
(3)创新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实践等反映时展需要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并未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仅有两所学校开设有此类实践课程。
(4)实践课程设置在门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多达16门,最少仅3门。
二、讨论与对策
根据对6所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修订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培养方案的基本特点
1.在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要求上
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是6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定位,但6校又各有侧重,有的偏重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的偏重于教育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有的偏重于学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6所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求均比较全面,人才素质结构既包含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如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也兼顾到时展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如艺术素养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等。
2.在学科归属和培养模式的选择上
在学科归属上,6所学校一致同意,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修完规定学分,可以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学校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反映其培养模式的差异。6校培养方案表明,学校A、E倾向于“综合培养”模式,学校B、F倾向于“分科培养”模式,学校C、D倾向于“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中间模式。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三种主要模式。
3.在学分与学时分配与安排上
六所高校平均总学分为175.1学分,课内教学平均总学分为140.3学分,课内教学平均总学时为2301.8学时,课内教学平均周学时为21.3学时,课内教学学分学时比平均为1∶16。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3∶2∶2,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大致为37∶35∶28,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为3.5∶1,学时比为3.4∶1。以上数据表明,6所学校的总学分略微偏高(160~170为宜),课内学分和课内周学时比较适宜,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较适宜,但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比例(≈1∶1较合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7∶3较合适)略微偏高。
4.在课程设置上
(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没有较大差异,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四大块,学分学时的分配与安排各校之间差别不大。
(2)专业必修课程体系比较全面,涉及教育心理类、学科类(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方向)、教师技能类、艺术素养类,各校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在心理学类课程设置上比较一致,但在其他类型课程设置上是差异性大于共同点。
(3)专业选修课程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涉及教育心理类和学科方向类,并呈现出一种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平衡的特点。
(4)实践课程相对比较集中在一些传统项目上,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是6所高校共同的实践课程,但在素质拓展性实践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上,除少数学校有所重视外,其他高校相对都较为缺乏或忽视。
(二)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的多元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即是回应专业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虽然目前在国内,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定位在理论上达成了培养“小学教师”的共识,但就具体学校而言在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颇,培养目标的外延较为宽泛,内涵素质要求较高。从湖北省属6校培养目标来看,6校均倾向于培养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优秀小学教师,即“教育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我们认为专业培养定位明显存在偏高的倾向,仅靠4年的职前培养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从世界范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的成长必然要经历“师范生———新教师———优秀教师”这样一个过程,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磨砺,方能实现“优秀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
2.专业培养特色上的模糊
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自设置之日起,目的就非常明确,即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落脚点是“小学教师”,“本科层次”是针对原有培养模式下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学科程度不高和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而提出来的。那么小学教师,相对于其他学段的教师而言,在专业培养上其特色应该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学校尚未进行过深入思考,现有的培养方案或沿用中师的“浅泛型综合式”培养方案,或沿用高师培养中学教师的“学科本位”式培养方案,或采用当前多数高校采用的文理“分科教学”的培养方案。国外不少发达国家在专业培养特色上更注重小学教师“怎么教”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相对弱化“教什么”的知识与能力。专业特色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培养模式、学科归属、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
3.专业学科归属上的矛盾与纠结
由于在专业特色问题上不明确,因此,在专业的学科归属上也存在含糊的认识,虽然6所学校一致同意在学生修完规定学分的基础上颁发“教育学学士学位”证书,但在一些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还是存在诸多矛盾的地方。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在国内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从学科归属上来看,到底是属于“教育学”学科,是属于语文、数学等具体某一学科,还是属于“双专业”学科。从学位授予情况来看,6校又一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显然存在相互矛盾之处。
4.课程设置上的两难分立
鉴于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综合性特点,要培养合格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就既要兼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双专业教育”(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并重)的专业个性,又要兼顾“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专业特性,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平衡,这就给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6校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中的两难问题不可避免,一方面表现为课程设置“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游离”,同教育学专业和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小学教育专业在“师范性”上难以与教育学专业相匹配,在“学术性”上难以与学科专业相抗衡,“师范性”不足,“学术性不高”的问题必然会阻碍专业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综合培养”与“分科培养”的“分立”,取向于“综合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学科专业的丧失,取向于“分科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又导致教育专业的迷失。
5.课程数量与质量要求上的分野
湖北省作为全国较早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省份,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专业设置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专业发展与建设方面参差不齐、各自为政,各校之间尚未达成明确共识,“协同创新”的意识有待加强。从培养目标定位来看,虽然共识大于分歧,但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显然是分歧大于共识。譬如专业总学分差距最大达2分,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2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17学分,实践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30学分,教育专业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9门,学科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8门,实践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13门。同为省属高校同一专业,但在课程设置数量与质量上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反映了对小学教育专业知识构成的基础与范围的认识不足,对具体课程设置对小学教师从业影响力的分析不够,反映了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性认识不深,对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不强。
(三)培养方案调整和修订的思路与策略
1.结合小学教育、小学教师的特点,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培养道德高尚、知识丰富、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为小学生的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制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基本取向与多元取向的关系,在坚持基本取向的基础上兼顾多元。即在坚持围绕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基本取向上,构建素质要求的多元化,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理念、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管理、科研及教育创新等综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为将来造就小学教育专家、优秀校长奠定基础。
2.坚持“综合培养”思路并赋之新的内涵,打造专业培养特色
关于小学教师综合培养问题,国内学术界在设计理念上基本达成共识,争议较小,但在释义和实践操作层面存在明显偏差。也就是说,现在存有争论的难点是“课程如何综合”的问题。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坚持“综合培养”思路,从小学教育教学和儿童认知规律出发,赋予“综合培养”思路新的内涵,凝练和打造专业培养特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应在建立“双专业”(即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学科基础上,坚持“综合培养”的思路,打造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即大学普通教育的通识性;也要体现高等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即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更要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性”,即小学教师教育的全科性与综合性。
3.依据教师专业标准,逐渐规范专业课程设置
“模式”一词在汉语中是指标准的形式或样式,学界一般将其理解为感性、具体经验与理性、抽象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它对于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确保社会生产实践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并最终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有着积极意义。在我国,关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因研究者研究视点、研究方法及采用数据等因素的不同,使得这一探讨一直呈现出论说不一、争鸣不已的态势。比如有范型说、结构说、策略说、理论说、方式说、程序说、表达说、动态说以及选择说等。针对诸说,细审之后我们认为既有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的单向度性。究其根本,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充满生命意蕴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两个核心主体,二者以生命主体交互的实践方式共同成长,此正所谓大家熟知的“教学相长”。单向度倾向于教师或学生一方的教育,只能是片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既有诸说事实上更多地是以学生为目的,以教师为工具或手段的单向度培养模式。作为核心主体之一的教育者,是缺位的或被边缘化的。二是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的局域性。依场域论来看,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除了上述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外,还有教育管理者。三者间有限性的利益冲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场域。其中,任何一个相关者的缺位,都必然导致场域的失衡或破裂。既有诸说同样只是将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局限于排斥教育管理者“在场”的课堂教学之中,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相关性被忽略不计。于此,我们基于教育的本质,从生命场域论的视角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尝试,提出“全员参与,利益均衡,和合共生”的培养模式。其中,“全员参与”是主体,“利益均衡”是内容,“和合共生”是目标。全员参与。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趋善尽美求真的实践活动,依场域论来看,其实践主体应当包括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三者凭借各自不同的场域资本,在持续动态地相互影响中,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缺少其中任何一员,都会弱化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领域中,三者分别是高等教育管理者,包括高校内部管理者,也包括行政隶属层次上的高校外部管理者,及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三者的场域资本分别是资源配置、学术素养和学生法定权益。利益均衡。处于教育场域中的每一个主体都是具体而真实的人的存在。作为人,利益是其本能且又自然的一种生命诉求,它由满足人自然性存在的物质利益和满足人社会性存在的精神利益所组成。无利益诉求的存在只能是非人存在,而利益的满足只能在人的世界中,以人的方式公平地去实现。实践中,由于主体间存在先天与后天因素的差异,所以在利益诉求的满足中必然会出现“量”与“质”的不同,而这也正是利益均衡而非平均的表现。小学教育专业师资培养场域中的高等教育管理者、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分别凭借资源配置资本、学术素养资本和学生法定权益资本,在既定场域规则的约束下,积极主动地寻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三者间的利益诉求始终保持着适度紧张。当然,阻挠或侵占任何一方合法利益的僭越行为都会受到场域规则的惩罚,从而被淘汰出局。和合共生。即在资本的动态持续性博弈中,教育场域中的三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偏好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资本最具劣势的学生的心智得以开启,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资本最具强势的高等教育管理者的品性得以提升,成为一心为公、大公无私的教育行政人。资本次之的高校教师的职业人生得以圆满,成为桃李满天下的教育者。在这个意义上,高等教育管理者、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三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每一主体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既在教化他人,也在受他人的教化。
二、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路径
倡导“全员参与,利益均衡,和合共生”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由指导性的规范约束转化为具体的路径选择,有赖于能够将全员利益统筹兼顾的有效发力点作为支撑。由此,我们立足于教师的“我的关切”,提出“上什么课?用什么教材上课?给什么人上课?怎么上课?”从而将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路径选择的有效发力点,解析为课程管理、教材编写和教师评价。
(一)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教育管理者为保障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对课程的设置、实施与评价所进行的规范而有效的管理实践活动,它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要素。针对各级各类不同的教育目的,课程管理中的设置、实施与评价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课程设置。即教育管理者对所辖教育机构或组织中的课程所进行的安排或计划,其内含有设置主体、设置方式与设置内容三个维度。其中,设置主体既包括行政性主体,也包括专业性主体,如高等教育行政人、高校专职教师、大学生,及小学教育工作者。设置方式既有行政命令也有市场调节,既有集中制,也有民主制。设置内容因学习要求与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普通基础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规定课程与学校课程。③依照五种课程类型,我们又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课程模块。基础性模块,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学科性内容表现,如人文历史、思想品德、天文地理、计算机网络和数理统计等;技巧性模块,即将基础性模块内容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现实的内容设置,如口语表达、书面写作、身体语言、板书设计、活动组织、学业评价和班级管理等;理论性模块,即与小学教育教学相关的基本原理或理论体系,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师职业道德、学科教学论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实践性模块,即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专业教育大纲的总体安排,对课堂教育教学内容与效果的实践性检验,如校外参观、社会调查、专业论文与学位论文等;选修性模块,由学校自主确定。课程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无论如何多元与丰富,在其终极意义上,设理论课与实践课是其不二法门。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可以着眼于高等教育工作者与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合作。在课程实施中,由高等教育工作者承担小学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授,小学教育工作者承担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讲授。当然,这必然会涉及高校与小学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事宜。其中,小学教育专业兼职教师的岗位设置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合作平台。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设置与实施状况的反馈性调节,目的在于督促课程管理实现科学、规范和有效。实践证明,课程评价相关主体的多元化是这一目的充分实现的必要选择。也就是说,在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评价中,除了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之外,还应当把小学教育工作者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当中。同时,期待着他们以教育服务消费者的社会角色,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施状况进行评价。
(二)教材编写
教材是课程的有形载体,教材编写即是对课程内容的有序呈现。④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内容的全科性,决定了其教材编写的全科性,这表现在两个层面。教材编写主体的多元化,既包括高等教育的管理者、研究者,也包括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的管理者和教师;教材编写内容的五个模块化,即通识性课程教材,教学技能课程教材,教师教育课程教材,教育实践课程教材和选修课程教材。当然,这些教材应当具备四个基本特征:⑤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源;能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蕴含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符合标准的编辑和出版制作水平。
(三)教师评价
评价是实践主体以特定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基于质与量的双重维度,而对实践客体所做的主客体关系的价值评判。教师评价就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引,以教师职业素养的应有之义为依据,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状态及效果所进行的测定与判断。教师评价与教师的工作热情度、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有效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路径选择中的教师评价,涵盖了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两个阶段,包括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的高等教育者和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在职教师。对此,我们可以分别从个体与群体、分科与全科的角度,对其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相关评价。个体者,高校与小学专职教师本人;群体者,高校与小学专职教师团队。对于高校专职教师及其团队的评价,应当侧重于专业理论素养的考核。对于小学专职教师及其团队的评价,则侧重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本身的考核。
三、进一步的思考
论文格式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2.一级标题应该设置为黑体三号加粗居中(即每一章节的标题如第一章)
3.二级标题应该设置为黑体四号加粗,对齐方式为左对齐(即每一章节的下一级标题如:1.1)
4.三级标题应该设置为黑体小四加粗,对齐方式为左对齐(二级标题下的小标题如1.1.1)
5.中文“摘要”两个字应该是三号黑体加粗居中,应该设置为一级标题。
6.中文摘要内容字体应该为宋体小四,两端对齐,行间距为1.5倍或是20磅。
7.英文摘要(abstract)应该是罗马(TimesNewRoman)三号加粗居中,应该设置为一级标题
8.英文摘要内容字体应该是罗马(TimesNewRoman)字号为小四,两端对齐,行间距为1.5倍或是20磅。
9.“关键词”三个字应该是黑体小四,其后为关键词(宋体小四),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要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10.“目录”两个字应该设置为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11.文章正文应该是宋体小四
12.文章正文段落行间距应该是1.5倍行间距或是20磅,首行要空两格。
13.文章正文段落格式应该设置为两端对齐
14.文章中出现的图片,其位置应该是居中,且图片下方要有中英文对照的说明文字。其中中文说明文字应该为楷体五号,英文说明文字应该是罗马(TimesNewRoman)五号字体,中英文说明文字位置均为居中。图片及其中英文说明文字应该位于同一页。
15.文章中出现的表格,其位置应该是居中,且表格上方要有中英文对照的说明文字。其中中文说明文字应该为楷体五号,英文说明文字应该是罗马(TimesNewRoman)五号字体,中英文说明文字位置均为居中。且文中表格的风格要保持一致,表格内容的字体,字号设置要统一。表格的宽度不应该超过正文的宽度。表格如果转页的话,在随后的页面上应表明如:表一(续)
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例欣赏:
【摘要】随着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竞争力度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重点难题。特别是计算机行业,近年来的计算机领域快速发展,各高校向社会输送的计算机人才也日渐提升,同时也加大了就业竞争力度。所以,学生掌握一种制约芯片的电路设计,并且熟练使用一种编程语言,不仅能够提高竞争实力,也可以增强自身的技术水平。本文中通过面向技能抽考的单片机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能抽考单片机教学多元化单片机
单片机是一种微型计算机的分支,以体积小、功能全、性价比高等特点著称,被运用到工业制约、通信设备、信息处理、电器等诸多领域。单片机技术在整个课程中处于核心位置,是电子信息、机电、自动化等专业学科必备技术,也是工科学生就业的一个基本保障。
一、单片机教学目前状况
单片机教学中,教师以汇编语言版本和C语言版本为编程工具的单片机为学习对象,这种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单片机指令系统的操作,也可以对单片机软、硬结合的特点做深一步的单片机原理理解[1]。
“单片机”是一门专业课程,基于电工学、电子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学、接口原理及汇编语言学基础上的一门课程。以上课程是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对单片机的学习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加强学生对相关课程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单独的学习单片机课程,没有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因素影响,将会很难入门[2]。
二、单片机教学的理由
2.1单片机教学的实验设备单一
教学中使用的实验设备通常是学校为学生准备好的包含十几种实验内容的实验包,学生对实验包里的设备进行试验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通过这种实验包学习产生的理由是无法提供更高层次的动手实验,实验包里的实验项目硬件已经连接完毕,学生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连线就可以使用,导致了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少,线路已经固定,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转变线路,在实验中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2.2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不符
学校的教学策略中,基本以理论为主,造成设计效率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大、理论性过强、语句不易理解等理由,另外由于编程的代码结构复杂,学生对硬件结构的依赖性比较大,不能够完全在不同种类之间相互移植。
三、技能抽考在单片机教学中的作用
3.1技能抽考的理论
技能抽考是根据教育学的要求,依照专业特点对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标准化的考核,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核。具体做法分为三种:制定统一的抽考标准;制作抽考标准的试题库;根据专业学习的人数,采取随机筹钱的方式进行学生的独立抽考。
这种技能上的抽考相当于一种技能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相比职业技能竞赛的方面更为广阔、参与的学生也比较多、比赛的内容全面,抵制了一直以来的“重技能轻综合”的不足[5]。
3.2技能抽考在单片机教学中的作用
技能抽考运用到教学模式中,能够重新建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使学习中实现车间与教室、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业与产品、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比赛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水平的发展。
3.3技能抽考重建教学模式
技能抽考是以学生的综合实力为评价标准,在学习范围的完成情况来进行对专业能力的衡量,对能力、策略等进行务实、高效的教学目标。因此,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从原有的教学方式转向行动教学方式,让课堂从理论性教学转向实践性教学,以“教学工厂”为实训教学模式,使车间和教室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四、结论
单片机原理和教学中的自主研发、开放性和创新性,比较容易符合新世纪人才的培养,符合高校的教育规律。在教学中加快改革步伐,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开拓思维、注重创新、提高素质为教学中心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和动手能里为教学目标,将教学层次加深,全面展开单片机教学的最新模式,为电子信息行业培养大批量专业知识强又掌握应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牛骁.单片机和C语言的教学探讨[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1,04:136-138
[2]陈华珍,夏国清.基于单片机系统开发的C程序设计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1,03(09):143-144
[3]张金果,宁亚媛,姜睐.基于Proteus和Keil的单片机教学改革的探讨[J].华章,2013,12(23):263+366
参考文献是体现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同时也是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那么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要怎么写呢?关注学术参考网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22~124.
[2]何齐宗.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6.
[3]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2000(8),13~15.
[4]刘久成.建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4(1):88~90.
[5]李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29~132.
[6]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刘兴杰.台湾小学教师素质培养及其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4):6~9.
[8]刘瑞琼.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素质提高与自我发展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9):69.
[9]刘聪.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0(12):191~192.
[10]蒋亦华.我国小学教师培养路径的现代特征与实践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26~28.
[11]荣鸿利、王丽丽.论小学教师专业素质[J].教师园地,2006(9):64~65.
[12]蔡秀玲.课程改革与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求[J].教育管理研究,2010(37):60.
[13]李瑾瑜.专业精神——教师的必备素质[J].中小学管理,1997(4):13~15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彭玉琨,张捷,贾大光.教育平等理论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998(06)
[1]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
[2]都阳,JohnGiles.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冲击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04)
[4]岳昌君.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4(S1)
[5]孙志军.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05)
[6]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04)
[7]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04)
[8]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04)
[9]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09)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2]马越越.低碳约束下的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3]范丹.低碳视角下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4]颜敏.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我国工资收入差异[D].东北财经大学2012
[5]黄万阳.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测度、效应与矫正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6]孟军.能源节约、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3
[7]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
[8]张有绪.品牌资产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
[9]徐勇.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
小学教育论文参考的题目有哪些呢?小学教育非常的重要,对初中、高中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份精彩的论文,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题目,小编为你们精心挑选了100篇小学教育论文的题目,仅供参考!
1.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分析
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规划与实施探讨
3.关于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4.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政策探析
5.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的编制
6.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类课程设置该走向何方?——基于中美比较研究视角
7.关于中央苏区小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8.探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9.新课改下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10.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设计”课混合学习设计研究
11.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12.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问题
13.促进区域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策略
14.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以湖北省属6所高校为例
15.文化视域下的中美小学教育对比分析
16.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建设的途径 优
17.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及建设策略分析
18.关于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19.江苏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
20.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
21.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探究
22.回眸与反思: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
23.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探析
24.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整合研究
25.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6.对小学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27.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训练体系的构建
28.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
29.小学教师专业化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30.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综合培养模式
31.今日加拿大小学教育的特点
32.小学教育与“小升初”选拔模式的思索
33.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探析
34.小学教育应融入创新思维的渗透
35.小学教育中惩罚有效性的分析研究
36.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与启示
37.本科层次小学教育音乐学专业素质探究
38.地区间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河北省各县为例
39.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探析
40.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与学科建设
41.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核心任务——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
42.浅析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进一步推动的策略
43.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探讨 优
44.清代学海堂中的小学教育与小学研究
45.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46.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
47.中国和英国小学教育制度差异分析
48.本科层次全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反思与建议
49.从教师专业化视角看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
50.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人本主义理论的应用 优先
51.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
52.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
53.日本小学教育发展历史、现状及特征研究
54.宽与活: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55.关于当今时代小学教育性质的讨论——当代小学教育宏观理论研究之一
56.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的思路与出路
57.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所在
58.基于儿童生命的小学教育之思
59.以未来的视角探问今天的小学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
60.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四问”
61.专业化背景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研究
62.中国地区间小学教育投入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财政能力和财政需求的视角
63.关于小学教育性质的再认识
64.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
65.美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探析及启示——以佐治亚州立大学为例
66.新西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特征及启示——以奥克兰大学为例
67.小学教育改革的途径与启示
68.试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征——关于小学教育特点研究之一
69.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性”诠释——基于我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现状的分析
70.美国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加州小学为例
71.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
72.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73.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思考
74.浅谈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75.关于当今时代小学教育作用的讨论——当代小学教育宏观理论研究之三
76.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研究
77.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数学教师知识的状况及来源分析
78.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研究
79.创新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80.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
81.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82.专、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
83.美国小学教师标准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以佐治亚州立大学早期儿童教育专业为例
84.认识小学儿童 认识小学教育
85.论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
86.清末新式小学教育改革述论
87.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小学教育——兼谈《教育哲学视野下的小学教师知识基础》
88.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89.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90.中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启示
91.小学教育福利供给的地区差异: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基于我国31省、市小学教育状况的定量研究
92.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向度分析
93.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育普及情况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94.关于中国地方小学教育财政支出的实证研究
95.论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96.“全科—应用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刍议
97.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特质和目标
98.实践取向的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实践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论》等四门课为例
教育学课程作为师范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不高,大多是抱着应付的态度来上课,上课不学习,考前要重点,考后忙打听,成为这门课程的真实写照。面对这样的情景,任课教师在访谈以及书面调查的基础上,从课程本身和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面着手,进行了教学反思,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定位偏差
当前的教育学课程偏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对教育实践者而言,该课程的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有人说:“只要当过学生就能当了老师”。这是对教育学课程的最大讽刺。通过对毕业生的访谈,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多数认为教育学课程对他们应聘工作和当前工作没有帮助。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定位于师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注重师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书本知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比较弱。
(二)课程内容陈旧
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在教育学课程中无法获得和培养。纵观当前教育学课程体系,主要是围绕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体系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围绕教育基本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和管理论展开。理论偏多,内容空洞,很多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用“正确的废话”来概括比较合适。教学内容不能紧密结合当前课改要求,很多教育改革的新经验、新观点没有反映在教学中,如课程设计、导课、说课等技能的系统掌握,以及教学方法内容方面只有教的方法,课改倡导的教与学新方法没有涉及,缺少学的方法的指导,很多内容陈旧繁冗,理论和实践的价值较低,教师讲课没有说服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教师限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教育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学生在课堂处于被动状态,思想完全被束缚,老师所讲内容就是“圣经”(这是考试评价时的标准),容不得半点质疑。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局限于教师摆出理论,然后举例分析,学生抄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相脱节,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其将来的教师生涯有深远影响。媒体教学应用不足,老师把媒体教室当做板书的另一种模式而已,缺少创造性和新颖性。老师讲的累,学生写的累,严重影响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
(四)课程评价机械
当前,根据我校对公共课程的管理规范,教育学课程的评价主要由2部分构成:平时成绩20%,主要包括考勤、课堂提问和作业三方面,考试成绩80%,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一方面,学生的课堂提问和作业要求量化,致使教师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探索得不到应有的展现,教师在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多样性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另一方面,卷面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缺乏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导致评价方式机械呆板。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探索与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也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处于改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应抓紧机遇,积极促进师范生培养目标的转变,使其更好地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笔者对榆林学院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重视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
“当前,高师教育学的教学内容只有理论性的规定和原理,而无实践性的思想;只有理想形态的考虑,而无现实形态的认识;只有概念与理论的说教,而不是从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走向理论升华”。长期以来公共教育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实践者而言,理论没有指导意义。师范生作为将来的实践者,需要的是能指导其将来实践的知识,因此,立足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实践需要确立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是教育学课程改革关键。公共教育学应重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把师范生培养成应用型的中小学教师,使其更好地胜任教师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转向。
(二)改革教育学课程内容
实践取向的教育学是我们确立教育学课程内容的依据。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加实践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教育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核心。掌握必要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是建立教育理论素养,形成教育技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放之四海而皆知的知识点概括讲解,将陈旧的知识删除,增加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体系,给教育学课程注入新的鲜血,使其焕发活力。如,将课程内容中的教育本质、起源、产生发展、以及教育与社会等知识点进行概括性讲解或课外阅读;对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制度方面的知识进行更新,与当今的教育改革密切结合,学习相关政策。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有关教师和学生方面的知识;结合当今课改新要求,多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教学论部分紧密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更新教学方法的内容、增加教学设计、说课、评课等方面的内容。
(三)探索尝试新教学方法
讲授法因其能满足高速度、高强度、高效度的学校教学,在教育领域中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赫尔巴特创立的“四段教学法”更是将讲授法应用到了极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如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教学内容安排教育热点问题讨论,不仅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在讲台上的课前讲课进行观摩教学,学生能很好的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知识的转化。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也收到学生的好评。带领学生进入中小学课堂进行见习。此外,利用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可通过多媒体进入课堂。
(四)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1.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培养
我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在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中充分的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及艺术造诣,语文知识的学习,除了要对作者的艺术手法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与学习古人的先进的情感认知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还很欠缺,学生的性格特点还没有完全的定型,这时候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采用的情感认知培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体来说,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情感扩展,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予以说明。小学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反应爱国精神的课文,在此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课本内容予以适当的扩展、引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深切爱国情怀,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起强烈的民族意识及爱国精神,这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是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的。虽然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的打基础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对学生的文学修养进行适当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语言知识的学习中,积极创造意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强学习过程中字、词、句的延伸意义的理解与掌握,为后续的复杂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培养目标的改革创新等,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任何存在于社会大环境的事物,要想跟上社会的前进步伐,就需要不断的革新与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一样。正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中存在种种的弊端,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在语文教材中的实例的选择时,应该选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接近的事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其次是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对于基础的字、词、义、音的掌握,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反复抄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具有很低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变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正确的引导,采用各种高效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除了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培养能容,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积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自主的学习、探索所学知识,最终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当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另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应该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所学的新知识,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领悟,这对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