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5: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数字化传播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 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问题研究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与思考 农村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探析 关于实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问题研究 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研究 数字化校园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 航道维护生态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 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研究 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问题初探 浅谈如何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问题 关于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对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建设刍议 数字化社区平台构建研究 数字化社区建设中平台整合问题研究—以温州学习网为例 水利水电科技文献数字化查询平台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贾桂林.加强互联网的新闻宣传[J].群众,2000(7).
[6]李志民,万猛.网络时代的科技论文快速分享与多维表达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5).
[7]在职研究生双证科技泄密渠道多,科技保密工作制度不健全分析[DB/OL].,2015-05.http:///shuangzhengzaizhiyanjiusheng/11957.htm.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数字化 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数字化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民族文化的属性和数字化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在民族文化形态上,将文字、图形、影像、音乐、语音等信息数字化并整合应用,是继语言、文字之后人类媒介系统的又一次革命。
1数字化对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1.1数字化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播向高时效性发展
民族文化同一切现实的、具体的存在和关系一样,都具有存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特征。数字化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凭借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几乎可以在瞬间传达到各用户,实现文化传播的零距离。数字化的高效率、高时效性特征,不仅改变着文化本身,也日益广泛深入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1.2数字化实现着民族文化向全球性的变迁
如果说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那么,当人们改变了文化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后,也就改变着文化的属性。传统文化都是地域性文化。数字化使文化的全球传递和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没有数字化,就没有当今文化的全球化。数字化所实现的人类文化的变迁和对于传统文化的超越正在于它把地域文化提升为全球文化。从地域性文化向全球性文化的拓展和演变是人类文化变迁的规律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则既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环节又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标志。
1.3数字化实现着民族文化向虚拟性的转化
数字化把现实的客观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转换成了数字化的符号,从而表现出数字化的虚拟性,这是人类文化直接基于数字化而产生的文化新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数字化是虚拟文化。数字化使世界二重化了,在数字化世界的语境中,存在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和分裂。数字化主体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和实现着现实世界未曾有过或难以实现的假想和计划,实现着自我的追求和肯定,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实然和超然生活的双重世界。在数字化世界中,人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想象、设计出虚拟的自我、虚拟的社会、虚拟的文化关系。在虚拟文化世界中,任何个体都可以匿名制、虚拟身份、多重角色表现自我并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各种关系,进行文化交流。数字化以虚拟的形式实现了对现实文化形态的超越。由于数字化超越了任何一种文化传媒手段,因而对民族传统文化冲击尤其明显,民族语言、艺术、习俗、礼仪、观念以及民族成员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等都不断地消失。年轻一代痴迷于手机、电视、互连网。衰退不仅是表层的,甚至是深层的。在“民俗村”或其他形式的民族旅游区,虽然表现民族文化的各种建筑、用具、服饰和礼仪等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着意夸示甚至扭曲,与民间的本色已有相当的距离。这些现象表明,当今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复兴,更多是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在它下面还泛动着衰退的潜流,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衰退。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消失状况有增无减,且呈加速度态势,任其自然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就有消失的危险,只有积极回应,民族文化才能存在、发展。
2民族文化数字化的具体途径
21世纪是数字化工具大发展的时代,致力于实践的合理化,正确解答、掌握民族文化与数字化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以宽广的眼界和胸襟,大胆吸收数字化成果,另一方面又要立足民族实际,面向数字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1对数字时代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各民族创造的共同成果,只有学习、吸纳其他先进文化,才能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必须具有科学的现代形态,才能融入世界先进文化的主流。否则,传统文化就只能成为地域文化、边缘文化,甚至成为只能在博物馆中展览的文化。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2.2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抢救、保存
民族传统文化尽管近几十年来在抢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依然不断地消失。如何解决,运用数字化手段不失为最佳选择。数字化保存的优点:(1)“原汁原味”。图、文、声、动作并茂,真实地记录民族传统文化的实际,其效果是传统记录方式不可比拟的。(2)可以资源共享,能够迅速复制。三是成本低廉,易于保存。
2.3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亨廷顿认为,现代化的文化不是单一文化,而是多元文化,“单一”文明的胜利,将导致许许多多世纪以来体现在世界各伟大文明中的历史文化的多元性的终结。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文化正在从根本上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但这不等于说文化的多元化是个自然过程,文化的多元化实际上是个自觉自为的矛盾运动过程,需要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才能实现。数字技术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对保持和发展各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数字化已经融入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对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数字化技术成为一个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待我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连线》杂志专栏作家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在美国出版,他在书中将数字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如果说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进入数字化新时代后,从某种意义上说,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digit的缩写)。“,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数字地球”这个新概念。
1999年1月号的《ComPuterworld))刊登了微软毕业论文董事长比尔.盖茨访问记,使用的标题便是《未来走向纯数字化》。比尔.盖茨预言:“随着硬件、软件的进步,一切的一切都将数字化。我相信,今后10年图书、音乐和照片都将走向纯数字化,从作者到读者都将采用数字化方式。”数字技术在信息处理和传送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得它和新闻传播的结合变得顺理成章。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和新型网络媒体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尽管尼葛洛庞帝将“比特”褒扬得近乎无所不能的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广泛质疑,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新闻传播领域。因此,探讨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非常必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有社会学家和技术专家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未来的冲击》、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等。这些著作对数字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给未来的信息社会勾勒了一个大致的轮廓。由于当时数字技术毕业论文的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这些著作对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问题,涉及甚少。直到1994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才明确地提出了“媒体世界改头换面”的说法,并且在书中提到了数字电视、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概念。
20世纪末,日本、英国、美国等数字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开始出现了一批研究新兴网络媒体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桑野幸德的《数字革命新时代》、冈特利特的《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和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缓慢。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数字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国外相关学术著作陆续翻译出版(如上文提到过的《数字化生存》、《第三次浪潮》和((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等),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绩。这主要表现在:1、相关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张咏华曾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和《新闻大学》上1996年至20世纪末刊载的论文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涉及传媒技术分析的文章总体呈增长趋势,均是从以往的个位数百分比增长到2570以上。在由新浪网、浙江在线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网络平台《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上,刊登了大量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章。2、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举行的大型学术会议宣读的论文中,有关新闻传播新技术研究的论文比重大幅度上升。2007年12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变革”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研讨的毕业论文中心问题就是数字技术对媒体的影响,与会专家研讨了数字媒介的最新发展趋势、人们使用新媒介的行为和特征,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问题。3、国家社科基金对此领域也非常关注。1996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相关课题立项,如1996年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2000年设立的8个项目(包括《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等)。
国内相关研究中,较有影响的著作有:孟群的《电视数字制作技术》、张丽和孟群合著的《电视新闻编辑与数字制作》、吴廷俊的《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阂大洪的《传播科技纵横》和《数字传媒概要》等。另有学术论文如:王忠岩的《数字时代的影像叙事空间》、张慧的《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及其反思》、刘梅的《数字技术与知识类电视节目》等。
三、研究目的和价值:
一、国内期刊数字化发展现状
数字时代,为了寻得一线生机,传统期刊开始探索转型的途径和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面临哪些现实困境,值得总结和思考。1.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优势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容量,它能比传统期刊更早地报道消息、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满足数字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调查发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很多传统期刊或采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创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市场规模在探索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期刊的功劳,这也证明了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是在不断发力的。3.数字技术人才稀缺,亟须培养笔者认为,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这与期刊业是长线运作的产业,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交流服务等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保驾护航有相当大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期刊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管理人才的稀缺,传统期刊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建议,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转型的期刊不在少数,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缺乏创新、数字版权纠纷频发、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模式
传统期刊在摸索和试错中前行,有那么几家脱颖而出,找到颇富个性、属于自己的转型模式。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传统期刊转型模式,以期为业界同人提供些许参考。1.传统期刊的“互联网+期刊平台”转型“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期刊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或借力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向数字化目标进军。但部分传统期刊仅仅是将文章原封不动地搬到各个平台上,这样的方式表面上看比较省力便捷,但却缺乏创新性,因此对提高传统期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帮助不大。那么,值得借鉴的“互联网+期刊平台”的转型模式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读者》的转型之路可称为典范。(1)“互联网+期刊平台”的形式《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杂志。多年以来,《读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大众喜爱。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读者》与时俱进,逐步实现全媒体布局,打造“内容平台+智能终端”的新型数字出版生态圈。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初尝转型滋味,将集团的纸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梳理,同时,将旗下的读者网、飞碟探索网等网站整合为新的集团门户网站。该网站除了具备门户网站的功能,如日常内容的更新,还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收入了包括《读者》杂志在内的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和图书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在线阅读、下载。这个集团门户网站实质上成为读者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一个窗口。2010年,《读者》进军新浪微博,截至目前,其新浪微博企业号粉丝数量已达143万多人;2012年,《读者》进军微信平台,其微信公众号分为“微刊”“书房”“读者+”3个板块,包括各类精选文摘、趣味杂谈等内容。《读者》微信公众号的作用除了吸纳读者、提升影响力,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其推出了“优选商城”。总体来说,《读者》将长期积累的人气分流至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扩大期刊影响力,线上线下业务相辅相成,才实现了顺利转型。除了《读者》,很多传统期刊也采取这种转型模式,但为什么《读者》发展得更快?笔者认为,其内容上的转型可圈可点。(2)精简内容,重视互动传统期刊如果不注重内容的创新,只是转变形式,是无法顺利实现转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习惯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针对这种现状,《读者》在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不断精简。从2014年第16期开始,《读者》的栏目从20多个调整为8个,而后针对读者意见反馈,在2015年增加了《互动》栏目,这个调整的过程可谓以读者为中心。同时,《读者》还大量采用手绘图,增加记叙文和小说的比重,以吸引读者眼球。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的《读者》,审时度势,做出符合时展潮流和读者需求的改变,因此在期刊界畅销不衰,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传统期刊借鉴。2.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期刊模式开放存取(OpenAccess,简称OA)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大规模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2004年得到我国政府的公开支持。虽然开放存取目前在我国学术界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却使我国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简单来说,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受时间、空间影响,也不用考虑版权和经费等问题。开放存取模式的推广不仅使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许多传统期刊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其中,可作为典范的当属开放存取模式运作得比较成熟的学术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1)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针对科研人员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而创建的科技站,于2003年10月15日正式开通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精简传统出版物的发表程序,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及时、便捷的交流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史上具有领航者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同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公益OA平台,科研人员在该平台上在线发表、评审论文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其他独立经营的OA平台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则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的运营模式。目前来看,无偿支持作者和期刊进行网络,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众多传统科技期刊愿意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2)资源丰富,功能强大浏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发现,目前网站上主要包括首发论文、优秀学者、科技期刊、专题论文、高校认可等栏目。截至笔者统计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刊载首发论文共92730篇、优秀学者论文共92595篇、自荐学者论文共31310篇、科技期刊论文共1277866篇,可谓规模庞大、学术资源丰富。网站为用户提供对所收录文章统一检索的服务,是科技期刊、高校学报以及优秀论文便捷展示内容的集成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开放。以科技期刊栏目为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按类别将收录的期刊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人文社科五大类,囊括了各大院校学报以及地理、大气、医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期刊,分类详细,检索便捷,为用户检索所需科技内容提供极大的帮助。目前,开放存取模式处于快速发展期,面对学术成果愈加丰富多样、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好形势,我国传统期刊采取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的策略非常切合实际,发展前景也日趋明朗。3.传统期刊的二维码模式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打开我们的手机中具有相关功能的软件,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实现其指向的功能。谈及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二维码模式,就不能忽略《玩手机》杂志。《玩手机》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月刊。在期刊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下,《玩手机》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转型,其具体方式是将二维码印制于平面杂志上,几乎每页杂志都有3—10个二维码供读者扫描,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进入服装、化妆品、箱包皮具、手机配件等网上商城。对《玩手机》杂志来说,二维码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数字化,而且延伸了纸质媒介和广告内容的影响范围,帮助杂志实现内容的传播并获取经济效益。就目前情况而言,《玩手机》杂志的二维码数字化转型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平均每本杂志被每个读者扫描二维码的次数为10次。但笔者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仅靠在平面杂志上印制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读者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新鲜感,传统期刊应将二维码作为一种转型的辅助模式,与其他模式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转型探索。
数字时代,为了寻得一线生机,传统期刊开始探索转型的途径和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面临哪些现实困境,值得总结和思考。
1.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
数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优势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容量,它能比传统期刊更早地报道消息、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满足数字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调查发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很多传统期刊或采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创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
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市场规模在探索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期刊的功劳,这也证明了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是在不断发力的。
3.数字技术人才稀缺,亟须培养
笔者认为,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这与期刊业是长线运作的产业,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交流服务等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保驾护航有相当大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期刊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管理人才的稀缺,传统期刊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建议,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转型的期刊不在少数,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缺乏创新、数字版权纠纷频发、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模式
传统期刊在摸索和试错中前行,有那么几家脱颖而出,找到颇富个性、属于自己的转型模式。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传统期刊转型模式,以期为业界同人提供些许参考。
1.传统期刊的“互联网+期刊平台”转型
“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期刊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或借力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向数字化目标进军。但部分传统期刊仅仅是将文章原封不动地搬到各个平台上,这样的方式表面上看比较省力便捷,但却缺乏创新性,因此对提高传统期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帮助不大。那么,值得借鉴的“互联网+期刊平台”的转型模式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读者》的转型之路可称为典范。
(1)“互联网+期刊平台” 的形式
《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杂志。多年以来,《读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大众喜爱。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读者》与时俱进,逐步实现全媒体布局,打造“内容平台+智能终端”的新型数字出版生态圈。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初尝转型滋味,将集团的纸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梳理,同时,将旗下的读者网、飞碟探索网等网站整合为新的集团门户网站。该网站除了具备门户网站的功能,如日常内容的更新,还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收入了包括《读者》杂志在内的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和图书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在线阅读、下载。这个集团门户网站实质上成为读者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一个窗口。2010年,《读者》进军新浪微博,截至目前,其新浪微博企业号粉丝数量已达143万多人;2012年,《读者》进军微信平台,其微信公众号分为“微刊”“书房”“读者+”3个板块,包括各类精选文摘、趣味杂谈等内容。《读者》微信公众号的作用除了吸纳读者、提升影响力,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其推出了“优选商城”。总体来说,《读者》将长期积累的人气分流至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扩大期刊影响力,线上线下业务相辅相成,才实现了顺利转型。除了《读者》,很多传统期刊也采取这种转型模式,但为什么《读者》发展得更快?笔者认为,其内容上的转型可圈可点。
(2)精简内容,重视互动
传统期刊如果不注重内容的创新,只是转变形式,是无法顺利实现转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习惯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针对这种现状,《读者》在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不断精简。从2014年第16期开始,《读者》的栏目从20多个调整为8个,而后针对读者意见反馈,在2015年增加了《互动》栏目,这个调整的过程可谓以读者为中心。同时,《读者》还大量采用手绘图,增加记叙文和小说的比重,以吸引读者眼球。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的《读者》,审时度势,做出符合时展潮流和读者需求的改变,因此在期刊界畅销不衰,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传统期刊借鉴。
2.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期刊模式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大规模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2004年得到我国政府的公开支持。虽然开放存取目前在我国学术界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却使我国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简单来说,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受时间、空间影响,也不用考虑版权和经费等问题。开放存取模式的推广不仅使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许多传统期刊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其中,可作为典范的当属开放存取模式运作得比较成熟的学术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针对科研人员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而创建的科技站,于2003年10月15日正式开通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精简传统出版物的发表程序,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及时、便捷的交流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史上具有领航者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同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公益OA平台,科研人员在该平台上在线发表、评审论文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其他独立经营的OA平台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则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的运营模式。目前来看,无偿支持作者和期刊进行网络,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众多传统科技期刊愿意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
(2)资源丰富,功能强大
浏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发现,目前网站上主要包括首发论文、优秀学者、科技期刊、专题论文、高校认可等栏目。截至笔者统计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刊载首发论文共92730篇、优秀学者论文共92595篇、自荐学者论文共31310篇、科技期刊论文共1277866篇,可谓规模庞大、学术资源丰富。网站为用户提供对所收录文章统一检索的服务,是科技期刊、高校学报以及优秀论文便捷展示内容的集成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开放。以科技期刊栏目为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按类别将收录的期刊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人文社科五大类,囊括了各大院校学报以及地理、大气、医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期刊,分类详细,检索便捷,为用户检索所需科技内容提供极大的帮助。目前,开放存取模式处于快速发展期,面对学术成果愈加丰富多样、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好形势,我国传统期刊采取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的策略非常切合实际,发展前景也日趋明朗。
3.传统期刊的二维码模式
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打开我们的手机中具有相关功能的软件,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实现其指向的功能。谈及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二维码模式,就不能忽略《玩手机》杂志。《玩手机》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月刊。在期刊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下,《玩手机》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转型,其具体方式是将二维码印制于平面杂志上,几乎每页杂志都有3—10个二维码供读者扫描,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进入服装、化妆品、箱包皮具、手机配件等网上商城。对《玩手机》杂志来说,二维码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数字化,而且延伸了纸质媒介和广告内容的影响范围,帮助杂志实现内容的传播并获取经济效益。就目前情况而言,《玩手机》杂志的二维码数字化转型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平均每本杂志被每个读者扫描二维码的次数为10次。但笔者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仅靠在平面杂志上印制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读者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新鲜感,传统期刊应将二维码作为一种转型的辅助模式,与其他模式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转型探索。
三、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模式的探索实践
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相比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我们不难发现,经过多年的摸索,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已经初具规模。比如美国赫斯特集团、康泰纳仕集团、阿歇特集团等世界传媒巨头及其下属的《好管家》《纽约客》《名利场》等杂志,已经“冒险一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什么我国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笔者认为,我国期刊社可以通过研究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经典案例,获得一些启示,找到适合自身的新的发展模式。
1.从内容为王到产品为王
长期以来,传统期刊依靠在内容领域的精耕细作获得大众的青睐,内容为王是出版业奉行的不二法则。然而,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面前,如果只注重内容而忽视了用户的实际需求,显然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此时的发展趋势应以产品为王。产品为王简而言之就是在数字时代实现从内容到产品的升级。比如美国康泰纳仕集团旗下的科技类月刊《连线》杂志,在杂志平台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快速变化的阅读需求,设计卡片式的新版网页,兼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所有内容都可以在各种终端上一目了然。由此,《连线》杂志不再是单纯向读者传播内容的媒介,而是多媒体产品的生产者,在向用户传播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影响他们的阅读体验。我国大部分期刊在转型时,采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在微信公众号和网页上常照搬期刊内容,长篇累牍不仅难以扩大杂志的影响力,还容易引起读者反感。因此期刊转型在内容和产品上采用什么样的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量。
关键词:数字出版;稿件采编系统;网络监督;期刊推介;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67-03
技术决定论者坚信传播技术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1]。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正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许多方面。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印刷版中国科技期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在许多环节进行了各种积极尝试及措施以应对网络的深刻影响,并正在发生着各种发展转变。
一、对科技期刊传统稿件处理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中国科技期刊在网络应用及普及前,对稿件的投稿、审稿、退修、编校等环节均在纸质稿件上进行,并通过邮局邮寄方式联系,费时费力。
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网络的运用逐渐推广并在近十余年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技学术期刊稿件的处理方式也悄然而不断发生改变。
在21世纪初,有期刊就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利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作者、专家进行稿件的传送,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稿件的处理时程;之后,逐渐出现专业的开发软件公司,制作并推广使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
该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期刊门户网站和期刊采编业务集成化信息平台,将在线投稿、查询和在线审稿、流程监控等采编业务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以实现传统平面期刊的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和个性化利用的目标[2]。
目前采用稿件采编系统的期刊已较为普遍,这种方式易于实时查阅稿件处理进度,而且快捷、方便,提高了稿件采编流程的效率,有效缩短论文编审及发表时滞[3]。
二、对科技期刊编辑策略及传统印刷出版方式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互联网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及方便快捷和可主动选择等优点,正在深刻影响着科研工作者查阅文献的方式,即不只是受限于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获取科研学术信息,而是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或各种专业数据库,主动检索并查阅所需内容。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积极改进并提升编辑策略,以应对这种转变。如对网络检索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篇名及摘要等正投入更多精力,编修中不断提升其关注度,以便于科研工作者查找到相关单篇文献,提升论文的传播效果[4]。
同时,网络普及也促使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发生着深刻转变。由于网络的即时快捷,可避免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发排、印刷装订等过程延搁。为了使科研论文及时与传播,现今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正处于印刷版期刊与数字出版并存的阶段,并逐渐走向定量印刷或全部数字出版的未来。
目前,有些科技期刊在保存传统印刷版期刊的同时,自建期刊网站,应用网络即时论文,随后再按期印刷出版。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有6000余种[5,6]。也有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数字化期刊或论文平台。自20世纪末以来,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这种全新的学术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长足发展[7-8]。如中国科研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即通过网络即时来自不同作者和不同领域的电子版论文,并逐渐开始尝试同时也出版纸质期刊。
此外,优先数字出版也是一种迅速发展并得到认可的科技期刊网络化数字出版模式。这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期刊。目前大多数期刊选用的优先出版模式是录用并完成编修的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一般以期或单篇论文为单位出版。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学术期刊都有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如Springer创办了“Online First”, Nature的“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cience的“Express”, Elsevier的“InPress”;国内期刊大多采用中国知网平台进行优先出版。这种即时发行且灵活的出版方式,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与读者见面[9-12]。这些不同的网络数字化出版方式,顺应了科研工作者在网络上查阅信息并阅读的现状,也便于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读者主动推荐、推送,有力促进了期刊论文影响力的提升。
三、科技期刊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监督的发展转变
随着网络应用及对期刊出版方式的影响,逐渐出现了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出版是否是正式出版以及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新问题,并进一步产生了大讨论和新的思考[13-17]。例如,互联网普及之前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仅在答辩后收藏于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关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司法界都将之视为未公开发表。因此,国内外学术期刊传统上并未将学位论文内容再次发表认定为重复发表。但近年来,随着网络出版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建立了硕博士学位论文库,读者可以检索并阅读全文,这一传统认识已受到挑战。张小强等[18]认为学位论文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属于正式出版——网络出版。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法规或规范,但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很多编辑工作者,已对其学位论文内容的研究论文投稿采取尺度不一的拒绝。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硕博士研究生对此不能理解,或产生不满而抱怨甚至责问期刊编辑部,或者对毕业时学校要求上传电子版学位论文并网络产生抵触情绪,但为了顺利毕业而委曲求全并被动放弃投稿期刊。这些均对科研工作者的情绪、工作热情等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及相关各方均急需重视并积极应对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如完善规范制度和机制,形成共识,达到有据可行,避免混乱;目前也并非所有高校都提供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子版全文,故是否应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如研究生只提供毕业论文摘要或应有自主决定权提供全文,或数据库按研究生论文下载支付给研究生费用等措施,以期达到互利共赢。这些均需进一步深思并转变。网络普及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所刊发论文质量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网络数据库检索的广泛性及文献不端检索软件的应用,均有效避免了刊发抄袭、文字复制等不端行为,保证期刊的原创性和首发性,提升了期刊论文质量和传播效果。
四、中国科技期刊利用网络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和影响力并有望促进学术交流
利用网络的无地域、时间限制的优势,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占主要份额的中文科技期刊走国际化之路并减少知识产权外流,是一个有利时机,必须积极利用互联网,寻求走出国门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侨居海外的华裔科学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近三十年来迁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时期移民逐步增长,这一时期的移民大多具有高学历或为技术移民。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含中英文版)的国际化进程,可为遍布全球的华侨华人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查阅和了解中国科研成果的机会,也利于增进国际化传播。
中国知网数据库正在积极探索将中国科技期刊推介到世界各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此外,科技期刊也应进一步开拓各种方式,在国际范围内拓展更广泛的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如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国际间校际交流和科研合作优势,将其科技期刊网站在对方院校或研究单位的互联网站上建立广泛链接;或借助海外科研工作者及编委等,在其名片、电子邮件末尾签名处或博客主页等,标注上相应中文科技期刊的网址等,通过其与其他科学家交流或参会等机会,便可以使中国科技期刊得到积极推介,并逐步扩大国际传播及影响力。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过500家的大型海外机构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中文期刊,中国的传统期刊在通过互联网发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及皇后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等海外大型图书馆的借阅者们,可通过互联网阅读到了中国的科技期刊。而且,很多中国科技期刊也已拥有国际编委或审稿专家,正是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促进了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科技期刊通过互联网的这种广泛传播,也将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内科技期刊以这种方式走出国门,特别对不容易收录入以英文为主的SC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的中文版期刊,通过利用网络的各种方式推介,将极大促进中国科研成果的传播,并为世界各地掌握汉语或以汉语为母语的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科研发展的窗口。在增进国际科研工作者了解中国科研成果及期刊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吸引更多海外华裔科学家将其科研成果以其熟悉的中文撰写,并投往中国科技期刊,从而形成科研成果共享与期刊发展共赢的良性循环。随着其在国外推广力度的加大和提升,对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推动;而且也方便世界各地华裔或他国的科研工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开辟并寻找更多与国内同行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中文版科技期刊还应进一步重视并提升论文的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和规范,为不掌握汉语的国际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解中国科研进展的窗口。相信科技期刊在传播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发挥其促进交流的作用,这也顺应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到中国声音“走出去”的需要,避免科研领域购买国外试剂、仪器而将科研论文成果发表在国外英文期刊的“两头在外”的弊端。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等知名学者建议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重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改革旧有的片面追求SCI评价体系的奖励和职称评定体系,对国内外期刊一视同仁,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不采取双重标准。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及积极应对转变的进程中,这些无疑又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要坚持世界一流和国家需求方向,要关注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妥善处理好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中国科技期刊是国际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并采取各种应对方式,不断转变思路和运营模式,建立自己的科技文献品牌体系及学术期刊评价的国际话语权。目前,利用网络平台,将以往小而散的期刊进行整合并实现集约化发展,也是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又一个趋势,并正在不断发展。这必将使中国科技期刊经历深远而有历史意义的发展阶段,更高效地发挥科研成果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巴兰,(美)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科,王景发.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研发及系统功能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3] ,韩锟,游苏宁.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时滞的影响——以《中华神经科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
[4] 国荣,邱芬,胡爱玲.重视呈现度和发展机遇:提升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11(6).
[5] 刘虓,冯金东,刘飚.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调查[J].编辑学报,2006(S1).
[6] 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3).
[7] 李若溪,黄颖,欧红叶等.国际学术出版开放式访问(OA):实践与前沿问题研究进展[J].编辑学报,2006(3).
[8] 曾湘琼.学术信息开放存取模式运行机制与前景探析[J].情报科学,2006(2).
[9] 陈海燕,卢有泉.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J].编辑之友,2011(3).
[10] 郑丹.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探究[J].今传媒,2011(7).
[11] 郑爱莲,任玉欣,张晓晔.抓住机遇走网络化出版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12] 谢明俊.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再认识[J].出版广角,2011(6).
[13] 张小强,张苹.学术期刊开放式访问中的著作权问题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09(1).
[14] 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J].出版发行研究,2011(3).
[15] 施勇勤,张凤杰.数字版权概念探析[J].中国出版,2012(5).
[16] 施勇勤,张凤杰,马畅.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出版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2(3).
[17] 董琳.网络版权技术措施刑事保护研究[J].中国出版,2012(7).
1学术信息资源发展趋势
学术信息资源是指通过学术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各种相关信息,也指从事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专著、标准、专利、研究报告、演示报告、实验操作说明等多种文献类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近20年的时间里,学术信息资源的发展便经历了纸质文献资料、数字图书馆和数据库学术信息、到目前电脑手机可随时随地下载的开放获取信息资源.数字化和开放获取成为学术信息资源管理和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更高效地保存、传播、利用学术信息资源,很多学术信息的产生便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即使是纸质文献也大多转为数字化的形式.数字学术成为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知识传播的主要方式,和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学术信息数字化的环境下,资源形态、用户服务、发展模式等都正在发生改变[1-2].开放获取是在学术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海量增长,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数字学术环境下,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理念、出版机制和资源获得方式在研究机构、图书馆、学术社群等的积极推动下不断拓展和深入.
2学术信息资源的存取运作模式
当前,科研工作者获取学术资源的途径越来越多.学术信息资源的存取运作模式主要有四种:1)传统或数字图书馆模式,其中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的网络模式,它们主要为高校、科研机构或社会公众等特定目标人员,一般是公共服务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模式;2)机构知识库模式,供机构内外用户共享的学术文献数据,并具有协助教育科研机构知识资产保存和知识管理;3)各大数据库模式,包括CNKI、万方、维普、超星等单独发展的数据库,一般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发展模式;4)互联网公司创办的文库模式,如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等;5)期刊网站模式,一般是单本或多本期刊的网站,可自行上传论文资源,供目标读者阅读下载.图书馆和机构知识库模式一般是由高校、科研院所支持和管理,而且机构知识库是由高校或科研院所图书馆进行组织建设[6-7].它们具有经费来源稳定,学术信息资源针对性、实用性较高等优点;缺点是服务对象相对单一固定,访问人员数量有限,存在着学术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全文数据库是广大学者获取学术资源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重庆维普是我国的三大全文数据库,收录文献类型包括期刊、博硕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全文数据库并不意味着收录了全部期刊文献,而且其报道时效比纸质期刊有所推迟.对于购买了数据库资源的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下载文献仅限于在单位IP范围内,而没有购买数据库资源的单位科研人员,更需要自己付费才能下载.在文库模式下,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多个领域的资料,同时可以上传平台所累积的文档,供其他网民分享[8-9].该模式的一些作品版权问题存在争议,另外,其信息检索功能较弱、学术信息资源的可信性无法保证也导致文库模式无法成为主流的学术信息资源利用模式.期刊网站对于固定读者是最实惠方便的学术信息资源使用模式,一般更新迅速,但是资源单一,仅适用于少数科研人员.
一、创新办刊理念
办刊理念是期刊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理性思考所形成的思想和观念,它决定着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先进的办刊理念是对期刊出版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对办好期刊、提高期刊影响力具有总体性和根本性的指导作用。理念创新处于一切创新的顶层,办刊理念创新就是对整个办刊工作的顶层设计。“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发展遭遇“寒冬”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学术期刊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对科技期刊来说,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纸质期刊不可能完全消失,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纸质期刊发行量将会大幅度减少。媒体融合将是期刊发展的大势,期刊工作者的重心将不再只是传统的三审、编辑、校对,传播特别是新技术传播将成为期刊工作者的一个新的工作重心。关注、学习和应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产品是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做的日常工作之一,也应当成为现代办刊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创新不是完全推倒重来,办刊理念创新既要尊重期刊实际,也要认清期刊发展大势。对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来说,既要有坚守学术定位的阵地意识,又要有“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理念,认清大势,抓住机遇,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在传统学术期刊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中找准新时期办刊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找准新的定位,形成新的办刊理念。在先进办刊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期刊编辑部才能在办刊实践中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在媒体融合中更好地抓住关键,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数字化、工具化、网络化等新媒体技术融入今后的编辑出版工作全流程,使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影响力,为向国内外展示我国高校先进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学术价值决定传播力,内容仍是根本
期刊影响力受制于传播力。对包括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而言,主要读者对象局限于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有着小众性特征。尽管所刊载论文的影响力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从根本上讲,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论文影响力决定期刊影响力。学术价值越高的论文越能得到相关学科专家及研究生的认可,即刊载论文的学术价值决定期刊传播力。刊载论文的传播力大,对应期刊的影响力才会大。因此,刊载论文的整体学术质量,即内容的生产仍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1.稿源拓展,着眼学术热点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已近6000种,其中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有1000多种,完全称得上是科技期刊的量产大国。但若以学术质量和学界认可度评判,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的国内外影响力则不容乐观。狠抓稿源建设,多渠道组约优质稿件依然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根本途径[3]。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可利用网络优势和文献资源大数据库,使用科学的文献检索和分析方法去发现学科热词,动态定位学术研究热点及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以此作为潜在目标作者群,着眼学术热点,定向约稿,持续拓展优质稿源并迅速处理刊发,抢到学术热点并及时传播,自然有益于提高论文质量和期刊影响力。此外,积极参与相关学科的重要学术会议,关注国家立项的各类基金项目等也是定位学术热点的有效途径[4]。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建设一批与我国科研能力大幅提高相匹配的科技期刊已日益成为我国科研管理部门领导、科研工作者、期刊出版领域等专家学者的共识[5]。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推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方案,为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科技期刊(学报)要依托高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导向和任务,着眼学术热点,组约优质稿源,构筑内容特色,提升特色栏目学术品质,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和集聚国内外读者群,培育潜在作者群,实现科技期刊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本质上取决于选题的创新及研究成果的层次和水平,但很多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发现,有些作者的研究选题非常新,也处于学科研究前沿,却由于水平有限,未能很好地将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编辑加工工作来提高论文的撰写水平和表达层次是编辑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途径。需要强调的是,在网络大数据普及的环境下,论文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被读者检索到,并能依靠内容质量“粘”住读者,无疑将极大提高论文直接被引的可能性。从检索角度来说,关键词是论文的首要检索标志,它在提高论文的被检索和引用概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选用不当,他引自然不会高,同样也很难被第三方文摘库收录。因此,关键词的选用不宜片面追求新颖,应选用规范化的并收入正式主题词表中的叙词及其上位词、下位词或替代词,在此基础上可结合文章主题选用必要的或能彰显新颖性的自由词作为关键词,但总数应控制在3—8个。此外,提高科技期刊标准化水平也是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如计量单位的标准化、专业术语的规范化、英文摘要的国际化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论文被国际同行检索或被国际主流数据库收录的可能性,也关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
三、媒体融合中要有所作为
1.主动参与,注重大读者思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加速步入以“数与网”为典型特征的互联网时代。作为传统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期刊,在出版发行模式、传播渠道、读者范围以及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都面临媒体融合大势的冲击和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的形势,高校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克服观望心理,不断转变传统办刊理念,积极适应国内外办刊环境变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不断开创媒体融合发展的办刊新局面。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用户价值,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垂直化服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数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潜在读者范围将会更加广泛,这对提高期刊影响力来说显然是个很好的机会。由于现实原因,我国不少高校科技期刊虽号称面向国内外,但很大程度上是为教师评职称或研究生获取学位服务的,读者范围更是局限于以作者本人为主体的少数人。新媒体时代,高校科技期刊(学报)要有大读者思维,要通过思维互换来夯实读者基础,想读者之所想;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现实途径分析所有潜在读者的信息获取习惯和喜好,在确保内容品质的基础上,传播力求简单,服务注重精准定位和方便互动,让读者参与期刊媒体的生产流程,让更多的读者成为高校期刊的“粉丝”。
2.树立技术先导理念,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期刊融合的有力支撑,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要树立技术先导理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期刊融合发展所要依赖的新技术。树立技术先导理念,就是要结合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实际,勇于学习新技术,不断开发期刊出版传播的软件和技术,引领和驱动传统科技期刊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要在获取优质内容和条件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软硬件投入,搭建采编、出版发行网络平台,架构多媒体传播渠道,实现高校科技期刊和各种媒介资源、技术要素的有效整合,逐渐形成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和人性化的传播体系。拥有相对稳定的网络平台和高质量的技术架构为科技期刊的弹性发展提供支持,将是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得以持久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数字化产品开发方面,力求兼顾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同时有利于第三方检索。一方面,专业读者既是读者又是潜在作者,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期刊的科技含量和文章的学术价值,吸引专业读者,也是培养潜在作者,是保持科技期刊生命力的源泉,是期刊之本。另一方面,方便快捷获取阅读内容是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对科技期刊的共同期待,数字化产品既要让专业读者及时获取和感受到其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新颖性,又要让包括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在内的读者及时感受到其便捷性。此外,高校科技期刊在自身人力、财力、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与知网、超星集团等高端数字化平台合作的方式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如超星集团开发推出的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移动客户端,得到越来越多期刊的认可和使用,特别是在高校师生中颇受欢迎,可谓媒体融合中技术开发的成功案例。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应用好新媒体工具,积极探索开发适合作者、编者、读者全流程互动参与的出版传播形式,找到真正符合高校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更好地与新媒体融合,不断增强期刊的品牌建设力和传播能力,不断应用新技术拓展期刊的影响力。
3.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目前,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大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立体化网络平台,以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和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科技出版集团为代表的出版巨头仍在持续投入巨资建设先进的数字平台,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也正朝着与期刊数字化、网络化相适应的方向逐步完善,媒体融合程度日益加深。而国内科技期刊仍然停留在“观望者众、行动者寡”的阶段,甚至有些人仍认为“把论文电子版挂在网上就是数字化”了,媒体融合意识欠缺,改革积极性不够,期刊数字化水平明显滞后。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大众传媒领域,也是涉及学术期刊领域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但目前国内还缺乏有关数字出版等网络信息产品的管理或指导规范,科技期刊基本上还在沿用传统的编辑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要想在数字化大潮中持续绽放生机和活力,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必须行动起来,优化、升级采编流程和出版流程,积极推动学报编辑部改革创新,敢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再造适应期刊融合发展的编辑出版体系。在经费使用上,改变以往大量资金单纯投入具体编辑业务的片面做法,大幅度向技术投入倾斜,增强开展数字化出版业务的自主研发能力。在流程分工上,不仅要打破编辑部内部不同角色、不同板块之间的分工模式,还要主动出击,打破科技期刊(学报)编辑部与现代媒体行业的业务边界,让传统科技期刊与现代媒体产业充分融合,以积极的心态解决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创新传统编辑部工作机制,构建适合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现代出版传播体系。
4.完善学习和激励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与一切实践活动一样,从事编辑出版及传播工作的主体是人,因此,传统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最终也要归结为人的融合。传统期刊要进一步树立人力资本观念,促进传统编辑的身份、角色转型,完善学习和激励体系,倒逼传统期刊编辑向全媒体编辑转型。由于管理体制及技术人才稀缺的原因,高校科技期刊难以大量引进新媒体技术人才,宜通过改革现有的管理和激励体系,促进现有人员的融合转型。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一要结合当前的职称改革,完善编辑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激发编辑人员在组稿、编辑、传播等整个生产流程中应用新媒体技术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强化整个团队的新媒体意识。二要加强与新媒体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对现有编辑队伍开展音频、视频、新媒体平台等内容的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既具有期刊相关专业知识,又掌握编校技能,还通晓现代信息传播规律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支全媒体型科技期刊队伍,提升编辑团队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关键词】大数据;科技期刊;数字化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 从西方到东方,从硅谷到北京,大数据的概念正被不断地传播与推广,大数据无疑已成为新技术与和产业聚焦的热点。因此,顺应时代形式、力求创新发展无疑是科技期刊的必行之路,以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乃是大势所趋。
1 大数据与数字化出版
1.1 大数据
1.1.1 大数据的发展历程
“大数据”一词首次被提出是在2011年有关机构的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驭》之中。这份报告研究了数据和文档的状态,同时分析了处理这些数据能够释放出的潜在价值。此后,IBM、甲骨文、EMC、SAP等全球IT巨头纷纷把长期部署的海量数据设备、数据分析、商务智能等硬件、软件与服务以“大数据”这一概念推向战略前沿。大数据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1.1.2 大数据的涵义
大数据(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或海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对企业经营决策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咨询。大数据具有4V特点,分别是海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价值化(Value)。这些特点预示着大数据将改变目前“IT”架构,将信息界变革的重点由“T(技术)”转向“I(信息)”,以形态多样且富有价值的数据为主体,借助一定的技术,分析得出大量额外的有价值信息和数据关系,帮助指导人们优化自身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1.2 数字化出版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数字化出版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用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和文化形式,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应在网上完成,是融语义信息、听觉信息、视觉信息、行为信息、符号信息于一体,突破时空、学科、语言的限制,将期刊带入一个超立体空间和多维的环境。数字出版包括了三层递进的含义,基本上反映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从低到高的演进过程,见图1。
2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
2.1.1 有助于期刊出版模式多元
当前,虽然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已开发打造,但所提供的资源形态一般仅为文字或者图片,相对较为单一,同时也尚未建立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搜寻与分析,聚合优质资源,并利用数字出版技术、信息技术、知识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了解学术前沿情况,发现研究机构及相关作者的研究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选题策划和组稿,并“协助”各类编辑软件对日常稿件进行筛选、选择审稿专家、、规范基本格式、校对等,快速完成资源的优化,为用户提供多维的资源服务。科技期刊将改变以往以书、文献等为单位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转而强调科研全过程的发表,为作者提供深入的知识服务,实现科技期刊跨学科、跨行业、多角度应用以及多媒体展现。
2.1.2 有助于期刊品牌价值提升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分析能够成为科技期刊质量管理、规划和决策等提供对维度的支持,有助于科技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要善于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科技期刊编辑根据对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全面挖掘和分析,了解用户的关注点和知识需求,预测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展示学术前沿、热电等,为编辑筛选、评判稿件提供学术依据和技术职称,从而进行针对性约稿,开发学术前沿与热点的专栏等,解决科技期刊内容创新度不高的问题。同时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可以了解作者近期的研究方向,推测遇到的问题,实现数字期刊的精准推送,一方面提高期刊论文的引用率,一方面培养作者群,扩大期刊的流通范围,均有助于科技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
科技论文出版周期长、流通环节不畅、时效性差等问题不仅广被诟病,更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认定、传播和利用价值,以及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流程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论文的出版周期。大数据时代,作者、编辑、专家等的信息传输和决策行为均纳入了数字化管理轨道,并与中外公共文献数据库实现了链接与共享,这使期刊编辑中的数据互通共享、数据计算分析及数字化作业成为可能,将对优化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流程提供帮助。科技期刊编辑智能型办公系统将以多维度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计算工具,以达到减少重复劳动和简单劳动,提升编辑质量与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从而最终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2.2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
2.2.1 保密工作更加复杂
当前,科技期刊发展进入数字出版时期,期刊编辑出版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投稿、审稿均已实现网络化,开放存取平台(如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日益完善,覆盖的期刊种类日益增多,国际检索系统收纳的中国科技期刊类别也越来越多,同时,媒体融合态势明显,网络平台种类增加,普及到数据库、期刊网站、手机平台等,特别是数字优先出版模式的出现,更是加快了科技期刊的出版速度。在学术指标评价方面,论文作者的学术指标往往以文章公开发表数量、原创性以及是否被EI、SCI等检索为职称评定的关键指标,科技期刊则以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反应速率、期刊他引率、期刊被引半衰期等为指标,这些都是以科技期刊能够网络出版、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为前提的。这就直接导致期刊发稿时效加强,科学研究原创性成果上网周期缩短。如果存在科研机构作者保密意识不强,科研成果定密标准认知不一,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保密审查不严,即使单篇发表作品看似没有泄密,但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下,泄密可能性将大幅增加。
2.2.2 期刊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产业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的数字化建设水平阻碍了大数据在科技期刊业的应用。目前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网络传播,加快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将有效促进国内外用户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积极向国外同行、国际重要检索机构进行推送,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然而目前,国内很多科技期刊编辑尚对数字技术认识不足,局限于现有的出版模式。同时,科技期刊编辑的数字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缺乏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主观愿望。
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论文的发稿时效和稿件审稿编辑周期都将大大加快,对期刊编辑和身高专家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各个科技期刊编辑部不仅需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新环境的具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还需要一批乐于奉献的高水平审稿专家队伍,在新的大数据环境下,需要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协同努力,以适应新的编辑环境。
3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对策
3.1 以发表优质稿件为宗旨,坚持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
中国传统的科技期刊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想在内容、管理等方面实现数据化运作,首先必须彻底推进期刊数字化。科技期刊编辑应主动顺应这一潮流,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推进期刊的数字化改革进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应该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到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加强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主动寻找适应数字化出版需求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出版业做出贡献。但主动迎接大数据给予的发展契机的同时,科技期刊的定位应该是做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应认清并巩固自身的核心价值所在,坚持优质稿件的办刊理念。已经起步的数字型编辑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内容质量的问题。对于大数据的分析使用始终无法代替文化产业属于人的精神创造活动,编辑只有对文字内容资源,包括稿件的收集、编辑加工、知识体系的分类等进行整合和管理,坚守角色定位,专注内容质量和价值提升,大数据才能在科技期刊业得到科学利用和持久发展。
3.2 以保密管理为抓手,坚持贯彻期刊保密审查制度
一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依据《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的原则和要求,加强期刊保密审查和监督工作,促使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落实保密制度和保密责任。二是,期刊出版单位要高度重视。要在日常管理中健全保密管理、严把保密审查、加强保密教育,通过物理隔离和定期检查等做好稿件各环节的管理,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保密警示教育,针对保密审查中发现问题的稿件,要禁止编辑或其他人员通过任何渠道获得或传播稿件。三是,期刊编辑人员要高度重视。编辑要从思想上树立会保密、善保密的坚实防线,应在日常业务中学习保密法律法规知识,牢固掌握保密的相关规定和业务技能,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保密审查制度。
3.3 以传统编辑为基础,坚持提升编辑人员信息素养
首先,科技期刊编辑要搞好选题策划,除了通过参加会议与专家交流获得选题外,还要善于挖掘和借助行业创新库,实现信息的获取、存取、交换、传递和应用,运用技术手段挖掘优质作者、寻找创新点及热点等。其次,科技期刊编辑要搞好稿件审读。编辑虽然不能对工作中涉及的专业领域做深入研究,但应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科技期刊的编辑可以借助各类信息平台为专家提供辅助审读依据。如编辑可以根据期刊自身要求,将是否具有创新点作为投稿必要条件,并借助平台提取稿件的创新点。第三,科技期刊编辑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搞好期刊营销。编辑要运用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新技术)将出版物中的文字视为信息符号,将文章进行碎片化处理,得到文章的标题、摘要、创新点、关键词、主要内容、潜在用户等信息。期刊编辑按照不同终端用户需求对碎片进行打包和再加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全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完成对这些信息符号的不同处理,最后推送给各类终端用户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