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商品学概论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5: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商品学概论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商品学概论论文

第1篇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物流经营管理实践能力,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法、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配送与配送中心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商品学概论、电子商务、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第2篇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对于中草药教育重视不够,使得台湾中药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才有较大的发展。现将主要的中药高等教育院校的办学理念、师资、课程设置概况介绍如下。

1 台湾中药高等教育现状

1.1 长庚大学天然药物研究所

该所主要培养硕士研究生,于2005年3月经台湾“教育部”审查通过。该所硕士研究生毕业时,若入学前具有药学学士学位者则授予药学硕士学位,其余则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1.1.1 办学理念

该所的中药教学理念是:培育有能力“以西药方法论进行中药研究的药学科技人才”,建立能结合中药方剂研究与临床疗效评估的研究团队,使中草药科技早日升级。为此,在课程设制中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学习,在研究上建立临床与基础整合的研究发展模式。为了配合台湾省发展中医药的重点计划,结合先进的农业及制药科技,该所以中医的经验法则来确定其研究目标:中医药信息系统化、中草药种源标准化、药用植物育种及组织培养、药材有效成分最佳化、中草药最佳化。

1.1.2 师资队伍

该所现有专兼职教师11人,其中包括教授5人(专职2人、兼职3人),副教授3人(专职1人、兼职2人),助理教授3人(专职2人、兼职1人)。涉及研究领域包括:药理学、生化/分子生物;肿瘤药物化学、药物输送系统设计;药剂学、药物动力学;药理;药用植物学、本草学等方面。

1.1.3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理学组和药学组的区分,其公共必修课设有:生物药学特论、天然药物学特论。公共主要选修课设有:分离技术、中医药基础理论、有机光谱学、科学研究方法、醣类分子免疫学等。理学组设“六选三”科目,即从仪器分析、药效学特论、基础药学研究方法、药物设计及实务(必选)、药物分析方法、药效筛选等6门课程中选择3门课程。药学组设“八选四”科目,即从药用植物学、药效筛选、讯号传递、中药药理学、药物设计及实务(必选)、药效学特论、中药信息研究(一)、中药信息研究(二)等8门课程中选择4门课程。

1.2 中国医药大学

1.2.1 中国药学研究所

该所创立于1974年5月1日,创立时主要培养硕士研究生。于1992年11月18日成立“中国药学研究所博士班”。

1.2.1.1 办学理念

该所的办学理念是:以固有中国传统药学为经,从历代的丰富文献资料中整理、探讨、研究药学。以现代药学为纬,即以现代的科学方法、现代的药学理论,从各个药材的原植物调查、采集、鉴定,确定真品来源,进而从化学、药理学分析,探讨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探讨其效价,改良剂型,扩展其应用范围,开创新有效方剂。

1.2.1.2 主要课程设置

药学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35学分(硕士论文6学分另计)才能毕业。硕士班必修的课程设有:本草学专论、药用植物学专论、药用动物学专论、药理学专论、生物统计学、生药学专论、植物化学专论、药局学专论、专题讨论、中药学专题讨论、生物科技专论、中草药产业技术。药学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20学分(博士论文12学分另计)才能毕业。博士班必修的课程设有:本草学特论、药用植物学特论、药用动物学特论、中国药学特论、中国药学研究方法特论、生药学特论、植物化学特论、药理学特论、药局学特论、中药学专题讨论、生物科技特论。

1.2.1.3 师资队伍

中国药学研究所现有专兼职教师19人,其中包括教授9人(专职6人、兼职3人),副教授4人(专职3人、兼职1人),助理教授6人(专职4人、兼职2人)。涉及研究领域包括:生药学、植物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质量管理、中药方剂学、中药炮制、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植物生理学、酵素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1.2.2 中药资源学系

该系于2002年成立,并于同年开始招生,主要培育中药专业的本科人才。

1.2.2.1 办学理念

该系以融贯中药系统、建立最新中药学术体系、培养中药专业人才为宗旨,培育中草药资源研发人才、中草药生物技术研发人才、中草药资源管理与行销人才等有特色的中药人才。

1.2.2.2 专业课程设置

该系的专业课设置为:生理学实验、本草学、生物技术概论、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实验、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及免疫学、药理学、仪器分析、中药药理学、生药学、药用物理化学、生物统计学、药用动物学、植物组织培养、中药炮制学、天然物化学、中药质量管理学、中药质量管理学实验、中药方剂学、中药药剂学、中成药商品学、中草药产品开发研究、中药调剂学、中药栽培学等。

1.3 大仁科技大学药学系暨制药科技研究所

1.3.1 办学理念

该系以配合医药及发展生物科技的政策,参酌国际药物发展趋向,旨在培育制药科技人才,为台湾制药工业培养各种制药事务,包括生技药物的研发制造等适用人才为目标。

1.3.2 专业课程设置

该系核心课程涵盖制药技术与药剂学、生物技术、生药学及药物化学等4个专业。学生除共同课“生物技术”外,分别依主修专业设专业课程,其中中草药技术专业课程必修课设有:天然物化学特论、高等有机化学、光谱学、中药药理学特论、科学论文写作;选修课设有:仪器分析、分离技术、中药鉴定学特论、中药炮制学特论、毒理学特论、组织培养学特论、生技药品工业制造技术、药用植物学特论、中药方剂学特论。

1.3.3 师资队伍

大仁科技大学药学系暨制药科技研究所现有专兼职教师30人,包括6位教授,18位副教授,6位助理教授,其中有25位具博士学位。

1.4 台北医学大学生物资源技术学系

该系为2年制在职进修专班,于1999年起招生。

1.4.1 办学理念

将“传统中国医药融合现代制造技术,使中药科学得以传承发扬”作为该系办学理念。

1.4.2 师资队伍

该系现有教师10人,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4人,助理教授2人。

1.4.3 专业课程设置

必修60学分,公共选修10学分,专业选修18学分,毕业共计需88学分。必修课设有:生物科技讲座、传统医药概论、普通化学、本草学、药用植物学、生物化学、生物药品学、天然物化妆品学、仪器分析、物种鉴别、分子生物学、生物制剂学、药膳食疗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生理学、生物技术、有机化学、炮制学、方剂学、基因工程概论、天然物分析。选修课设有:生物技术信息、生物技术专利法规、酵素学、蛋白化学、海洋生物资源、微生物免疫学、企业管理、组织培养技术、药物食品法规、生物活性分析、细胞生物学、酦酵学、标准研究室规划、优良制造规范、医药法律与实务、醣生物学。

2 台湾中药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据上述,台湾中药高等教育已涉及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中药人才的培养。但台湾在中草药相关教学方面,普遍缺乏深入的中药教学。如长庚大学天然药物研究所明确指出其中药教学理念就是培育有能力“以西药方法论进行中药研究的药学科技人才”。可见其自身的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2.1 向“西化”趋势发展

台湾在中草药专业培养人才方面有向“西化”发展的趋势。由于对培养中药研究的中药学专业科技人才的传统中医药理论不够重视,各医学院校的药学系教学大都以西药为主,即使是中药专业培养人才也以“用西药方法论进行中药研究”为理念。随着中药现代药理、化学成分研究的日趋深入,却丢失了中药“汤剂”的特色。许多中医师也直接将现代药理、药化的有关理论移植并指导中医临床治疗,严重地干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特色的发挥。

第3篇

药学专升本人才培养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社会对药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与学历层次,增加就业机会,不少药学专科生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药学专升本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笔者根据浙江中医药大学近几年来全日制药学专升本的教育情况,针对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就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毕业课题实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药学专升本学生的自身特点

相对而言,专升本学生属于较为特殊的人群:一方面,他们已经历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有些学生已经就业过,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心理年龄较一般的在校生成熟,自觉性和自律性较强;普遍具有学习的需求,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另一方面,由于受专科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缺乏创新能力;掌握的专业知识面比较浅,重在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此外,专升本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要比4年制的本科生差,不能较好地正视在学习、生活、实习或就业等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药学高等院校应采取措施,提高药学专升本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首先,学校应对专升本学生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弥补学生的心理缺陷,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提升其对环境等的适应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团举行的各类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草药”嘉年华等,通过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打造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最后,药学专升本学生的专业理论性和技术性较高,从长远发展考虑,毕业生考研是提升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很好的途径,可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深造。

二、药学专升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1.课程设置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专升本的学生专科期间所学专业涵盖药学、中药、生化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和药物制剂技术,因而学生基础存在着较明显差异,对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特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偏重补充、巩固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并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即以药学专业知识为主干,以化学和基础医学为基础,以外语、数学、计算机为基本手段,重点讲授药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和前沿性内容。

全日制专升本的学制为2年,其中还有一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真正只有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安排十分重要。根据药学专业方向的需要,可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天然药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等设为专业必修课;并增设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基础性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学科,在专科期间已学过,也是入学考试的考察科目,不必重复开设,可适当增加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艺设计学等学科课时;同时,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技能,开设英语、文献检索、计算机、医药数理统计等应用型和综合性课程。另外,浙江中医药大学属于以中医学和中药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可将中医药学相关知识如中药学、中医学概论、中药炮制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设为公选课,让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利于他们结合药学与中药学知识,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所长。

2.教学模式

由于专升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可借助录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技术,开展问题式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增加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授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科的当前现状及发展动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例如,药剂学课程中讲授靶向制剂章节时,课堂讨论后老师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靶向制剂,围绕其辅料、制备、优点和不足等,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论文,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通过小组答辩、教师点评的形式予以评价。此种方式不仅极大地巩固了相应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

实验课的教学则可融合药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药学各专业课程的独立实验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性实验。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通过分组,分别完成药物化学部分合成阿司匹林原料药、药物制剂部分制备阿司匹林片剂;药物分析部分检测阿司匹林原料及片剂的质量、药理学部分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生物药剂学部分开展药代动力学和稳定性研究等。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衔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也对每一门课程的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步入社会、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药学专升本毕业论文导师制的开展

由于目前大多数药学高等院校往往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进行毕业论文的导师选报工作,而此时专升本学生刚刚入校,在校时间较短,不知道导师的专业方向,导师也不清楚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相互间缺乏了解,造成了专升本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因此,学校在专升本学生进校后应给予学生与导师充分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网站上导师的相关信息、与导师的见面会等方式,使学生与导师间相互熟悉,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首先由学生自愿选择导师,导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合格后开展论文指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由于此时专升本学生也正在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结合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课堂上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导师也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依据毕业论文计划表,要求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任务后进入实验室;同时指导学生在毕业环节合理安排好毕业课题、实习、考研等的时间,协助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地完成学业和就业。

参考文献:

[1]邵海燕,蒯丽萍.药学专升本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6):375-376.

[2]姜远英,孙华君,曹永兵.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J].药学教育,2008,24(5):9-10.

第4篇

关键词 平台 模块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50-4 文献标识码:A

1“两平台+N模块”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简称,它是指在按学科大类招生的基础上,通过“平台+模块”结构的课程设置和弹性修业年限,实施宽口径培养,即前期加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后期按照人才需求变化及个性发展要求设置柔性专业能力方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两平台+N模块” ,即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N个专业能力方向课程模块。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与正确的人生信念,并具备良好的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专业基本素养和较强的发展后劲;N个专业能力方向课程模块,具体到市场营销专业,这一模式的具体意义在于在两个平台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产品销售能力为主,企划能力、营销活动策划能力、渠道建设和管理能力为辅的四项能力。平台是一种框架结构,是学校对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学分的统一要求,既包括理论性课程也包括实践类课程或环节,为学生全面了解管理学科、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或再次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可能和保证。

2市场营销专业“两平台+N模块”模式的课程教学体系

2.1市场营销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市场营销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运用能力及基本素质,主要课程包括:思想道德政治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A、文献检索、C语言程序设计与操作实践、就业与创业教育、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运用通用能力、英语运用通用能力、数理知识运用通用能力、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

2.2市场营销专业学科基础教育平台

市场营销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专业的通用及实践能力,较系统地掌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经济法、管理学、 统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通过对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市场营销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具备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等专业基本技能素质,具有经营管理、成本效益意识等能力。

2.3市场营销专业“N个专业能力方向课程模块”

市场营销专业“N个专业能力方向课程模块”的具体意义在于在两个平台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产品销售能力为主,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企划能力、营销活动策划能力、渠道建设和管理能力为辅的五项能力。主要课程包括:商品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心理学、广告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分销渠道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推销策略、销售团队管理、商品流通概论、营销案例分析、特许经营、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策划、电子商务。通过对这些市场营销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个别能力模块。

3“两平台+N模块”模式课程教学体系设置的优化对策

3.1科学搭建学科平台、科学设置教学课程

首先,对于基础平台的课程设置,学校应该高度集合并精炼市场营销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基础会计等。其次,对于模块的课程设置,学校应该设置强调能力本位,重视职业资格导向和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以职业分析为依据,针对该职业群的某一特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块。

3.2专业方向模块的设置更好地对接社会行业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形象一点来说主要分为台前和幕后两大类。台前类是指销售一线工作,渠道开发、建立和维护工作;而幕后类则是指市场调研与预测,企业策划、营销活动策划工作。市场营销专业通过设置专业方向模块使学生具有产品销售能力为主,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企划能力、营销活动策划能力、渠道建设和管理能力为辅的五项能力。在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设计中应突出对这五项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与实训课程、学期实践与毕业实习结合起来强化专业能力,争取就业时,更有效、更快速地与具体行业对接。

3.3有效地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地学习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从大一至毕业四年期间需要参加入学教育与军训、市场调研实习、商务谈判实习、ERP实习、企业经营模拟实习、电子商务实习、客户关系管理实训、市场营销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些实习及实训课程的学习,能够及时地锻炼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

参考文献

[1] 付立彬.创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3).

[2] 刘叶志.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下实验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3] 胡健.创新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21).

[4] 蔡小飞.“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第5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行创新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的营销人才。但目前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中关于创新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目前部分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或为了晋升职称,或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性质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究其原因在于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一些学生也盲目地认为教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考试及格万事大吉,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记忆和模仿。

2.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础。然而一些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存在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问题。这样的课程体系设计无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实践途径。

3.教学手段、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有些院校主要的教学手段仍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国内营销教学重点大多放在理论上,基本上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一味追求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过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不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缺乏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目前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以教师命题考试为主,考试方法大多采用笔试,缺乏科学性。这将会形成学生单纯以背诵现有知识为特征的学习模式,学生运用知识、实践操作、探索创新的能力基本被。

5.师资队伍缺乏

一些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理论比较熟悉,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由于自身缺乏实践,在教学中很难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巧妙的结介,往往会导致所带出的学生理论上头头是道,行动起来却步履艰难,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的对策

1.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这是一切行动的基础。要明确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评价体系等要素科学结合起来。要树立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一次教育终身受用转变为终身教育、重理论转变为重技能教育的理念,打破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在知识继承与积累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格完整和个性独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使经过塑造的学生,能从固有的知识结构中,经过整合转化进而能自发或自觉地从事创新活动。

2.确立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设置

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理论基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掌握通识必修课、选修课的内容之外,还应掌握营销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知识等。

(1)营销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必修)中的《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商务沟通》《商品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广告学》《营销策划》《推销学》等多门课程上。

(2)相关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选修)上,涉及到会计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骨干课程,具体有《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计量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上。此外,还应选修与今后工作所属行业的一些行业基础知识。

(3)人文知识。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中(选修)的课程上,如《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美学原理》《宗教学原理》《伦理学》《书法》《食品营养学》等课程。

3.构建合理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合理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一个中心、二个主体、三个层次、四个原则”的要求。

“一个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中心。

“二个主体”是指对学生实施实践和创新教育的第一个主体是学生所在学校的任课教师,第二个主体是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教师。

“三个层次”包括认知实践层次、专项实践层次、综合实践层次。认知实践层次包括入学教育、社会调查、普通劳动等内容;专项实践层次包括针对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或其他专项环节,如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的课程实习及针对“学年论文”等进行的专项实习;“综合性实践层次”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全部知识进行的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项目实习。

“四个原则”是指在实习方案设计及实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四点原则,即目标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4.改革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积极推广讨论式、辩论式、研究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变“教师”为“导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多传授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对问题的过程多作分析,少下或不下定性的结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不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处理,更不要不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通过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使学生从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从个体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从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5.完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试方式

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做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闭卷考核与多元化考核相结合。考试的方式除了最常采用的试卷考试即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专题报告、课程论文、角色扮演等多种考试方式。在考试内容方面,要着眼于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知识的迁移和创新等能力。

6.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鼓励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科研团队,提高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水平。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切实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精神对待学生,培育学生对其创新能力的自信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创新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课程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新的经济形势要求高校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整体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外贸人才。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贸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晓我国外贸政策和理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进出易程序与合同条款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际经济金融、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第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意外贸工作的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捕捉国际贸易信息和良好商机。要敢于创造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从而在商战中出奇制胜。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许多高校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因此设置了很多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疲于应付,难有时间和精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方面,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践课,甚至取消实践课或任意缩短实践教学的课时。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以致用,走向社会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交叉、严重重复

由于课程设置贪多求全,使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学生重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也难组织教学。除此,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跟不上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而在课时分配上,受传统旧体系的影响,难于舍弃。

(三)工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分理论化

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在“以就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培养宽口径复合人才”的指导思想上,部分高校依旧过分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实用技能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培养多元化和动态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强调所有课程模块之间、教和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下,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关课程的结合点,通过各课程模块相互的结合点展开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第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坚持以“就业主体”为主,兼顾个体发展的原则,国际贸易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接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在基础课设置上主要有: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具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经贸应用写作、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二是经济类公共课程。包括金融学、国际贸易原理、风险管理概论、财政学等。三是经济类基本专业课。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掌握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国际金融学理论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国际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四是经济类基本技能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企业、金融、电子商务等外贸业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现代企业制度、电子商务、CI策划与企业文化、证券投资与期货、企业战略管理、消费经济学。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尉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专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

(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4.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与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掌握和固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接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团结共事能力,最后达到具备跨学科溶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ERP实战模拟实习、海关报关实务课程实习,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

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多数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培养国际贸易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可建立国际贸易网络模拟实验室与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将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设计在内。实习形式包括商贸实习、行业见习、专业讲座和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因此应拓展教学空间,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实用型人才。

第7篇

早在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就已经出现了“保险”的课程设置。《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开设十一项课程门目:算学、博物、物理、外国文、舆地、史学、掌故、理财学、交涉学、法律学、政治学。其中,“理财学”相当于今天的“经济学”,其课程安排涉及三个学年:第一年开设理财学通论,每周4学时;第二年开设国税、公产、理财学史,每周4学时;第三年开设银行、保险、统计学,每周4学时。而且,对于“不习外国文者”,规定“于理财、交涉、法律、政治四门各加课一小时”,亦即有部分学生的“理财学”课程是每周5学时。这是北京大学史料中有关保险课程的最早记载。

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设立银行及保险学门。当时,大学堂设八个分科大学(注:“分科大学”相当于今天大学下设的“学院”):经学科大学、政法科大学、文学科大学、医科大学、格致科大学、农科大学、工科大学、商科大学。其中,在商科大学之下,设有银行及保险学门(注:“门”相当于今天大学学院下设的“系”)、贸易及贩运学门、关税学门。根据当时的课程安排,在银行及保险学门的主课中,有一门课程是“保险业要义”,它是所有课程中对学时要求最多的三门课程(注:这三门课程是外国语、银行业要义、保险业要义)之一:第一年每周3学时,第二年每周4学时,第三年每周2学时,三年共18学时。从学时要求看,“保险业要义”这一门课程相当于今天大学里六门课程的容量。

1909-1910年间,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筹办工作紧锣密鼓,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不过,鉴于师资和经费限制,《奏定大学堂章程》原定的八科46门的宏大计划被迫大幅缩减为七科13门,它们分别是:经科大学(毛诗学门、周礼学门、春秋左传学门)、法政科大学(法律门、政治门)、文科大学(中国文学门、外国文学门)、格致科大学(化学门、地质学门)、农科大学(农学门)、工科大学(土木工学门、采矿及冶金学门)、商科大学(银行保险学门)。商科大学原计划开设三门,大幅缩减之后,银行保险学门成为仅存的硕果。

关于这一筹办和开学过程,北京大学史料有较为详细的记载。1909年《学部奏筹办分科大学情形折》记载,“除医科,须俟监督屈永秋到堂,再行妥筹办理,计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分门择要先设”。1909年《学部奏筹办京师分科大学并现办大概情形折》记载,“商科原分三门,现拟先设银行保险学一门”。1910年《学部奏分科大学开学日期片》记载,“京师分科大学,迭经臣部商同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筹划开办事宜。…… 现在中外各科教员均已到堂,应行升学各生,业经详加考验,分别录取。兹定于本月二十一日行开学礼”。经查,该“本月二十一日”为当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即公历1910年3月31日。

1912年,保险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据1912年《民国元年所订之大学制及其学科》记载,大学商科共设六门:银行学门、保险学门、外国贸易学门、领事学门、税关仓库学门、交通学门。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大学规程令》对此亦作同样规定。有学者认为,从学科设置看,商科专业比清末多了三门,保险学从银行保险学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一门,这不仅意味着保险学本身的发展,也反映了民国初年保险业的兴盛以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张亚光,2011:《中国近代金融学教育考探》,《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当时,保险学门的课程包括:经济原论、商业数学、商业地理、商业簿记学、商业各论、财政原论、商业史、商品学、商业通论、商业经济学、保险通论、生命保险、损害保险、决疑数学、应用统计学、商业政策、统计学、民法概论、商法、破产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会计学、英语、第二外国语、实地研究。其中,“保险通论”相当于今天大学课程里的“保险学原理”,“生命保险”相当于“人寿保险”,“损害保险”相当于“财产保险”。

不仅保险学门开设保险课程,经济学门也开设“保险学”课程。1912年《民国元年所订之大学制及其学科》和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大学规程令》均规定,大学法科之经济学门开设“保险学”课程。据《国立北京大学学科课程一览》记载,1919-1920年度,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本科课程设有一门“保险学”,主讲教师为教授(注:曾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并于1919年出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据1922年《国立北京大学职员录》记载,经济系教授讲授银行论、货币论、保险学、国际金融论等课程。

除了保险学门和经济学门,法律学门和政治学门也开设过与保险有关的课程。据《政治学系课程沿革说明书》记载,1917-1918年度,北京大学法科之政治学门开设“保险统计算学”课程。1918年《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记载,北京大学法科研究所法律门设有“保险法”这一研究科目,担任教员是左德敏教授。《法学院法律学系课程一览》和《法学院政治学系课程一览》记载,1935-1936年度,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法律学系和政治学系均开设“保险法”课程,主讲教师均为戴修瓒教授。

在检索史料的过程中,我们还捕捉到一些零星的与保险有关的资料,也一并记录于此。在留存很少的大学堂毕业考试试题资料中,我们发现了有关保险的考题,如在“学部考试译学馆甲班学员毕业全题”中,商业经济学题为:“近来各国盛行保险事业,其种类如何?其效用如何?能详举否?”1917年,北京大学法科四年级学生王杰撰写题为《保险论》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为周家彦教授。1929年,北京大学图书部新到中文书有徐兆荪翻译的美国大学教科书《人寿保险学》,原书作者为美国保险学科奠基人、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保险学系主任Huebner博士,该中译本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25年出版,北京大学图书馆至今仍有收藏。

第8篇

[关键词]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研究综述;研究框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05-0116-11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5.016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游客在境内外购物消费逐年递增,相关的现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关于旅游商品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这种研究的停滞,主要源自国内学者们对于旅游商品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旅游商品的概念边界比较模糊,虽然出版了近十本旅游商品相关的教材,但仍存在几个相关概念混用的现象[1]。在旅游研究中,存在一些来自经验生活的概念,往往难以进行统一的定义,从最为核心的概念“旅游(tourism)[2]”,到旅游研究中的一些常用概念如“旅游者(tourist)[3]”“旅游吸引物(tourism attraction)[4]”等,都难以找到一个统一的概念性定义,学者们则常常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概念进行讨论,这些不同的角度也有利于对概念本身的理解以及解释不同的现象。在国内,一方面,由于对“旅游商品”的关注较少,所以概念的混淆尚未引起重视,但由于概念上缺乏共识,不仅给旅游商品的研究造成了诸多的不便;另一方面,“旅游商品”术语应用的个人化,还会导致研究成果难以对话,难以形成知识的积累。因此,厘清“旅游商品”概念上的分歧显得极为必要。

在旅游产业中,旅游商品是旅游六要素中“购”的重要环节,旅游商品的消费是旅游总消费中重要的一部分,旅游商品的发展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5]。由于旅游商品的消费主要为弹性消费,所以促进旅游商品消费可以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增加旅游地社区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时,在理论研究中,旅游商品则是旅游学独有的研究对象之一,与其相关的现象和规律是旅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讨论并厘清旅游商品的概念具有现实与理论双重意义,不仅有助于将此前模糊的、不精确的概念明确化,还可以明晰旅游商品概念的应用,加深与之相关现象的理解。

1 概念的共识与分歧

从国外研究梳理可以看出,与旅游商品对应的研究往往被分为两个重要的议题,分别是旅游者艺术(tourist arts)与旅游纪念品(souvenirs),前者主要研究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相关的旅游商品,后者则是与旅游者相关的旅游商品。而由于国内术语应用的重合,便常常出现混淆。国内的学者们往往通过直接整理国内相关学术论文与旅游专著中对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将其列举、梳理、比较,来认识概念之间的共识和分歧,进而总结得出旅游商品的定义。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共识有两点:第一,购买行为的异地性;第二,商品的属性有别于服务产品,具有有形性,且这种实物的所有权可以在购买过程中发生转移。分歧则基本有三点:第一,对旅游商品、旅游产品、旅游购物品、旅游纪念品各术语的定义及其适用的争议;第二,对旅游商品所对应的购买行为的发生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争议;第三,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的争议[1, 6-9]。但这种通过列举总结的方式界定出的概念由于在列举概念时脱离了语境与具体研究问题,虽然能在总结中达成部分共识,但分歧依然存在,难以在之后概念的应用上给予指导。对于现存的三点分歧,可以进一步做以下的辨析。

对于第一点分歧,由于许多学者在研究时缺乏共同的语境,存在同一个术语联接了不同的定义,或同一个定义下有不同的术语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存在于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购物品和旅游纪念品这几个语意相近的术语中,因此容易产生概念的分歧,以下总结了这几个术语较为常用的用法:首先,从旅游者维度出发,一般认为旅游购物品与旅游商品(tourism commodity)1是等同的概念,旅游购物品所代表的是旅游者购物行为的对象,即是旅游商品的另外一种说法[10]。第二,对于旅游产品与旅游商品之间,旅游产品(tourism product)指的是旅游产业生产的所有商品[11],其概念内涵包括旅游产业中有形的商品以及无形的服务,而旅游商品指的是可流通的有形商品[7, 12-14]。第三,旅游纪念品(souvenir)的概念在国内外定义有略微差异,国内学者基本将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商品的某一种品类[1, 15],而国外研究中旅游纪念品具有两层含义,除了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者的商品(tourist commodity)外,旅游纪念品还被定义为是某种事件或者经验的象征性的纪念物,可以提醒旅游者记住那段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旅游经历[16-17]。它与商品存在交集,但不具有包含关系,它也可以是一些具有纪念功能的非商品类的物品。

在科学研究中,对概念的详述依赖于概念性定义(也被称为名义定义)和技术性定义(也被称为操作定义)。概念性定义是指某个术语被赋予的意义,而技术性定义明确、精确地规定了如何测量一个概念[18]128。以上对旅游商品相关概念的辨析主要是概念性定x上的分歧,主要代表了有关如何使用这些特定术语的某种共识或者惯例。在此共识之下的约定俗成将有益于研究成果间的交流。

对于第二点分歧,旅游商品所对应的购买行为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争议属于技术性定义的分歧,这种分歧的产生源自对资料收集的要求,这种操作使得概念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尽可能的清晰,一定程度来说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虽然这些技术性定义存在差异,或者不同学者对技术性定义有异议,但并不影响概念的一致性,因为这些技术性定义是清晰的,可以明确地解释结论。由于技术性定义主要是用来服务于具体的研究或统计,所以脱离具体的研究问题来讨论这些技术性定义上的分歧则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如单纯讨论旅游商品是否应该包括旅行前为旅游所购买的商品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在讨论旅游消费统计的问题时,在操作上便可以包括旅游前购买的为旅游所准备的商品,但在讨论旅游购物动机的问题时,在操作上则不包括旅游前所准备的商品。

经过这几年旅游学术界的讨论,大多数学者已认同“一个现象的本质应由其概念性定义而非技术性定义所界定”的观点[19],而且,将技术性定义的结果变果为因地讨论概念性定义,也是造成旅游概念长久以来混乱的原因[20],所以对于旅游商品概念的讨论主要应该放在其概念性定义的共识。

对于第三点分歧,旅游商品概念被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相应现象和经验更有效的概括。因此,“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分,也是旅游商品概念被建构的主要意义。对于一个商品来说,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从规划开发、生产、流通、消费到废弃[21]10。由此可以得出旅游商品概念的三个不同的维度,这些维度指的是旅游商品概念的一个可以指明的方向[18]125。第一是需求者维度,因为旅游情境与日常情境的不同,导致了旅游者会在旅游情境中表现出与普通人日常购物不同的行为特征,因此所需求的商品会与一般商品有差别。第二是供给者维度,因为旅游生产系统[22]中的商业或公共机构,通过赋予一般商品“旅游”的意义来实现商品的价值,因此所供应的商品会与一般商品有所差别。第三是商品流通维度,一般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是由无数个流通主体的共同行为来完成[23]65,旅游市场较之一般市场存在特殊性,因此所流通的商品会与一般商品有所差别。

当前,对旅游商品概念的讨论主要基于旅游者维度对旅游商品进行定义,但仅从这个维度进行定义是不完全的。为了进一步厘清旅游商品的概念,本文将通过对旅游商品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梳理旅游商品在不同研究中的含义与应用,进而总结旅游商品的不同概念性定义。从以上分析来看,旅游商品存在需求者、供给者与商品流通三个不同的视角,以下主要通过对这三个视角对旅游商品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以展现旅游商品概念的含义及应用上的差异。

2 概念讨论

2.1 需求者维度

从需求者维度出发,旅游商品是旅游者购买的商品。在这个维度下,旅游商品的概念主要用来区分“旅游者”作为购买主体的商品特殊性。在此视角下,旅游者与商品的购买关系被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者的购物行为与动机,旅游者所购买商品的分类以及商品的用途与意义。

2.1.1 旅游者的购物行为与动机

在旅游者的购物行为相关的研究中,与旅游商品相关的研究问题主要在于旅游购物者的类型区分与动机探索,旅游商品被作为旅游购物的对象涉入其中。对于旅游购物者的动机研究,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类主要的动机:

第一类动机是基于旅游者对物品的需求,动机要素主要在于商品的物理和审美特征,与商品相关的经历或知识,商品的价格,商品的原真性等[24- 25]。不同动机的旅游者所选择的商品也有所差异,Littrell[26]对四种风格的游客购买的商品类型与选择标准偏好进行了整理(表1)。此后,还有一些学者也通过类似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与类型的样本,对旅游者类型与其所购买的商品进行交叉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旅游者与商品选择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得出了一些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购物行为差异[27-31]。

第二类动机基于旅游者对待购物体验的需求,这里包含了购买(buying)与购物(shopping)的差别。严格来说,购买是指从销售者那里获得特定的物品,而购物还包含了分类、对比、询问价格、挑选款式、浏览商品、行走、与其他人交流等活动。因此,购物不仅在于获得新的商品,它的目的还包含除了获得物品之外的服务性需求,包括社交、感受期望以及与亲人和朋友在一起度过休闲时光等[25]23。购物所展现出的不仅是“购买一个商品活动”中“购买”这个点,通过交易获得物品仅仅是很小的部分,购物行为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不但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还是一种社会的交换。对于旅游购物来说,它除了包含商品的购买活动外,往往还包括参观、游览、娱乐等体验当地文化和传统的行为,这些行为共同构成完整的旅游购物活动[32]。

由此,一些学者便直接将旅游购物行为分为产品导向与过程导向两种类型进行分析,其差在于产品导向的购物行为注重了解商品的材料以及背后的制作过程,而过程导向的购物行为较为注重寻找当地的手工艺人、倾听他们的故事、体验现场的制作过程以及了解商品本身的文化与历史的意义等[27, 33]。

2.1.2 旅游者购买商品的类型

目前,学者们在讨论旅游商品的分类时,一般都从“旅游者购买了什么?”出发进行分类。在这种分类方式下,仅仅强调把“以商业目的的购买”排除在外,而没有其他的限制。所以旅游商品的分类标准较为模糊,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从当前学者们的旅游商品分类来看,其共同点都会包含旅游纪念品与旅游日用品两种商品类型,差异点在于,有的归纳中还包括旅游准备品、旅游消耗品、旅游专用品、旅游工艺品、仿古制品、旅游食品、土特产等不同的商品类型[1, 6, 10, 34-38]。这些分类往往存在两种分类方式的混合,一种是以旅游活动为标准的分类,包括了旅游日用品、旅游准备品、旅游消耗品和旅游专用品等;另一种是以商品特征为标准的分类,包括了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仿古制品、旅游食品与土特产等。

但是,这种对于“被购买”的商品进行区分很容易重合且难以穷尽,常需要用“其他商品”来代表不能预测的部分,且对所有类别的商品进行分析也没有太大意义。由此,学者们往往针对旅游市场中较为重要且普遍的、满足纪念需求的旅游纪念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如Gordon[16]将具有符号功能的旅游纪念品细分为五种类型:图片类纪念品(pictorial images)、天然类纪念品(piece-of-the-rock)、象征类纪念品(symbolic shorthand)、标识性物品(markers)与当地特产(local product)。正如此前讨论,国内外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定义存在差异,在这种分类中有部分纪念物(如图片类纪念物、自然纪念物)并不一定是商品。而国内一般则将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商品的子类进行分类,如石美玉将旅游纪念品细分为四类:旅游景点型、事件依托型、名优特产以及品牌商品[34]76-79。

2.1.3 商品对于旅游者的意义

另一部分旅游者视角下的商品研究着力于探索商品在被旅游者购买后商品对于旅游者的意义、用途和价值等。Littrell[24]通过大量的访谈资料总结出旅游者从旅游中带回的纺织品对于旅游者可能存在以下八种象征意义:体验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体验,对某种文化的原真生活取样,拓展视野,将自我与他者区分,将自我融入他者,提升自信的感觉,表达自我的创造力以及体验审美的乐趣。这些纺织品对于旅游者的意义则可能源自五个方面:购物的体验,手工艺品的原真性,旅程的特殊性,手工艺品本身的品质以及这些工艺品可以为旅游者表达独自的个性。

商品的购后用途与购买目的是直接相关的,Wilkins[39]指出,旅游商品购买行为中的三种主要目的在于将其作为礼物,作为记忆与作为证据。同时,商品的目的也一定程度决定了旅游者对其价值的衡量,Paraskevaidis和Andriotis[40]根据购买目的的不同将旅游商品的价值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使用价值,其购买目的在于将之作为旅游经历的纪念物以及旅游过程中和回家后的日常使用;第二类是交换价值,其购买目的在于价格因素以及出于投资的考虑;第三类是符号价值,其购买目的在于增加个人声誉和社会地位;第四类是精神价值,其购买目的在于以及相信某些宗教纪念品可以让其获得超自然的力量。

2.1.4 需求者维度的定义

总的来看,从需求者角度出发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旅游者与其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商品。从这个维度可以将旅游商品定义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有形商品。这种定义方式与当前国内大部分对于旅游商品的定义相似。这个定义主要强调的是旅游者与商品之间的“购买”关系。由于旅游者是商品的接受者,所以这个定义难以对商品的范围有所限定,旅游商品可以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任何商品。因此,这个定义在旅游者与商品的关系研究中较为适用,如对旅游者的购物行为以及商品对于旅游者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

2.2 供给者维度

从供给者维度出发,旅游商品是旅游生产系统为旅游者所提供的商品。这里的旅游生产系统,指的是提供旅行或旅游者体验的商业或者公共机构[22],这种命名的好处是可以整合供应体系所有的旅游机构,同时绕开是否将旅游当成是单一产业或者产业间的混合体的问题。在这个维度下,旅游商品的概念主要用来区分“旅游生产系统”作为供应者的商品的特殊性。所以旅游生产系统与商品的生产关系被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主要在于旅游商品的内涵,旅游商品的特征以及商品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变迁。

2.2.1 商品的“旅游”内涵

在旅游商品的界定上,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如果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仅在购买者上,便会把旅游商品概念中的“旅游”含义的界定泛化,包括了对旅游者的外延界定泛化;对旅游活动的外延界定泛化以及对旅游实际持续时间的界定的泛 化[41]。囊陨闲枨笳呶度的定义来看,旅游商品的“旅游”内涵指的是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只要是处于这个活动中,商品便具有“旅游”内涵,便应该被认为是旅游商品,这便明显显示出了在旅游商品界定时对旅游活动以及旅游实际持续时间的泛化。

从供给者维度来看,其对于“旅游”内涵的生产并不是针对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活动,而仅仅是针对其中具有“旅游”本质的活动。对于旅游本质的认识,一般是狭义地认为只有旅游者的内在体验才能概括旅游现象的本质[20]。所以,世界上不存在某种东西,仅仅因其自身的某种或某些属性就成了旅游商品,而是需要通过旅游生产系统将文化活动以及相关的物质商品打包在旅游生产活动中,将“旅游”体验整合进商品而成了旅游商品。所以,从这个维度来看,旅游商品的“旅游”内涵应该是“文化因素”[42]、“配景”[43],或者是“符号价值”[44]。

2.2.2 商品的双重特征

从供给者维度来看,这种“旅游”内涵可以通过生产与加工体现在商品本身特征中。胡铁生[15]最早提出旅游商品应该具备“三性”“三风”,“三性”指的是纪念性、艺术性与实用性;“三风”指的是中国风格、民族风格与地方风格。综合其他一些国内学者们所归纳的旅游商品(或旅游纪念品)的特征:纪念性、实用性、艺术性、地方性(或地域性)、便携性(或轻便性)、民族性、文化性、经济性、时尚性、独特性、礼品性等[6, 10, 34-38],可以将其归为两类,一类为功能特征,即实用性、便携性、经济性、礼品性,这些特征主要展现了旅游商品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另外一类为符号特征,即纪念性、艺术性、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时尚性、独特性,这些特征则主要展现了旅游商品的象征意义。

事实上,不论是否是旅游商品,每一个物都具有自己的个性。这里的个性主要指的是非功能性的,使该物区别于其他同类物的特点[45]。而旅游商品区别与其他商品的特点即是其符号特征,从以上的归类来看,这些符号特征主要与地方性、艺术、民族等文化要素相关,也与商品的“旅游”内涵息息相关,也被认为是旅游商品(或纪念品)最为本质的特征[1]。

2.2.3 商品的变迁

事实上,许多商品在旅游产业出现之前便已经存在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这些商品经过旅游生产系统的加工成为旅游商品,而这种加工的过程可以笼统地称作是商品化的过程。在旅游发展中,商品化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它体现了一种经济资本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具有垄断性和唯一性的文化资本逐渐被广域的经济资本所取代的过程[46]。

这种商品化的过程较为典型地体现在旅游地传统手工艺品或者艺术的变迁上,往往最后变成了常见的旅游商品类型。Graburn[47]将功能性艺术转变为旅游商品(纪念品)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从功能性艺术转变为商业性的艺术。在大多数的传统社会中,手工艺品最初以功能性为主,比如陶瓷被用作盛水容器、烹饪用具以及储藏食物的物件,纺织品被用来制作毯子,遮蔽物或者衣服。而随着旅游者(或者外来者)开始购买一些传统的艺术品,这使得当地居民开始制作一些复制品作为销售,许多物品在形式上以及功能上发生了改变[17]110。第二个阶段,是从商业性的艺术形式转变为旅游商品(纪念品)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为了回应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往往以远离传统和生产的流程与材料的改变为特征。这些商品的基本设计和图案被保留,而尺寸和其细节复杂性可能减少。

旅游生产系统对传统手工艺品和艺术的加工改造往往引起较大的争议。对于这种争议,Cohen[48]认为并不是所有商品化都是负面的,他根据传统商品本身的活力,以及引致变化的外在力量类型,总结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商品化模式:补充的商品化(complementary),替代的商品化(substitutive),侵蚀的商品化(encroaching),复原的商品化(rehabilitative)。这些商品化的主要影响是由于偏好、品味的差异引致的新手工艺人对商品革新以及商品中文化重要性的下降。但如果因此就此认为商品化过程一定会对原有文化产生破坏,则有失偏颇,除了侵蚀的商品化外,其他形式的商品化并没有对文化的原有意义造成很大的影响,替代的商品化与复原的商品化反而拯救了正在消亡的艺术。

但是,不论何种形式的商品化过程都可以认为是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之一,会致使传统商品本身发生变化。Cohen[49]总结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传统商品与艺术变化的八个方面:主题坚持传统或革新,形象倾向于自然主义或抽象主义,商品变得标准化或个性化,设计变得简单化或复杂化,颜色与设计变得收敛或夸张,商品形态变得巨大化或缩小化,使用新奇的材料或本土的材料,商品功能为了展示或为了使用。这些变化进一步引发了学者们对于商品原真性(authenticity)的探讨[50-51]。

2.2.4 供给者维度的定义

总的来看,从供给者角度出发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旅游生产系统与其所生产的商品。从这个维度可以将旅游商品定义为:旅游商品是指由旅游生产系统供应的,具有“旅游”内涵(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体验)的有形商品。这个定义主要强调的是旅游生产系统与商品之间的“生产”关系。供给者维度的定义与需求者维度定义的差异在于界定旅游商品时,对商品的“旅游”内涵是由供给者赋予的还是由需求者赋予的。因此,这个定义在旅游生产企业(者)与商品的关系研究中较为适用,如旅游商品的内涵研究以及旅游商品的变迁等问题的研究。

2.3 商品流通维度

从商品流通维度出发,旅游商品是在旅游市场中流通的有形商品。这里的旅游市场指的是旅游商品交换过程中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 系[52]399。进一步来看,旅游市场是在旅游目的地以旅游者为消费主体的商品市场。在这个维度下,旅游商品概念主要用来区分“旅游市场”作为流通场所的商品的特殊性。所以旅游商品市场与商品的流通关系被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主要在于旅游商品市场的结构与特征、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等。

2.3.1 市场的结构与特征

市场结构是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53]。旅游产业中的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等往往被作为同一产业进行分析,但鲜有学者将旅游商品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进行市场分析。因此,当前研究中对旅游商品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等市场结构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只是针对旅游商品市场特征的定性描述。结来看,旅游商品市场相较于一般市场有两个特点:第一,消费群体主要为旅游者,所以其销售网点的布局往往设置在旅游者活动较多的场所,如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周边区域。同时,由于旅游者活动的季节性,市场需求的波动性较大。第二,消费场所具有异地性特征,所以存在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有较高的退换商品的成本[54],这一定程度导致了旅游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55]。

2.3.2 市场的行为与绩效

市场行为是指市场上的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所采取的战略性行动[53]。市场行为的研究可以分为针对团队游客的市场行为以及针对散客的市场行为两个方面。团队旅游产品是一种组合服务产品,涉及交通、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诸多方面,一般情况下,游客完成了旅游线路的全程支付以后,旅游线路中团队消费分段产品的交易都是旅行社与供应商间的私下交易,是一种“黑箱”交易行为[56]。所以旅游商品企业针对团队游客的市场行为,普遍需要从旅行社购买旅游者的“接入权”[57],便是所谓的“非规范利益分配链”[55]。针对散客市场,主要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宰客、欺客)。由于游客对旅游商品的质量、工艺、材质等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使得部分商品企业可以不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而是通过降低质量或模仿来降低成本,获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这一定程度引致了旅游商品市场的“逆选择”[54],使得“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现象屡见不鲜。

从市场绩效来看,这些市场行为都会导致消费者满意度、市场效率、利润水平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如零团费、强制购物、劣币驱逐良币、商品同质化等现象。这些现象历来是学者以及舆论关注的焦点,旅游商品的中文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便是学者们对治理旅游商品市场行为的探讨与建议[54-60]。

2.3.3 商品流通维度的定义

总的来看,从商品流通角度出发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旅游市场以及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从这个维度可以将旅游商品定义为:在面向旅游者开放的市场上流通的有形商品。这个定义主要强调的是旅游商品市场与商品之间的“流通”关系。流通维度的定义与需求者与供给者角度的定义的差异在于界定旅游商品时,它不以“生产”与“购买”的关系成立为标准,而是以“流通”的状态为标准,所以它包含了旅游者购买的但不是旅游生产系统生产的,或者旅游生产系统生产的但没有被旅游者购买的商品。这个定义指代对象的范围较生产维度与供给维度的定义所指代的对象更广。因此,这个定义在旅游市场与商品的关系研究中较为适用,如旅游商品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等问题的研究。

3 概念总结与研究框架

在一般的定义陈述中,结构是“A就是B”,其中A为“被定义项”,“就是”为“定义联项”,B则是“定义项”,定义项的构成是“属加种差”的方式,“属”表示被定义事物所属于的更大的类[61]。对于旅游商品的定义来说,它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维度,便是由于对“商品”之前所冠以的“旅游”的含义所产生的“种差”界定。本文认为旅游商品是不同“角色”的商品,不仅仅是“旅游者”购买的商品,它还可以是“旅游生产系统”生产的商品,以及“旅游商品市场”流通的商品。旅游商品的概念性定义由于商品所联接的“角色”与所联接的“关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总的来看,可以从需求者、供给者和商品流通3个维度的概念性定义组成旅游商品全面的概念框架,来适用于广泛的研究中(表2)。

对于这三个概念性定义,可以进一步通过商品的层次对各旅游商品概念的层次进行分析(图1)。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它存在商品的功能/效用、商品体、有形的附加物与无形的附加物四个层次[21]4。以上所总结的不同维度下旅游商品的概念性定义,实质上是在不同层次对商品的限定结果。商品流通维度下的概念限定在商品体层次,其指代对象需要存在于旅游市场上,面向游客开放;需求者维度下的概念限定在有形附加物的层次,其指代对象需要添加与旅游活动有关的有形附加物,如相关的标签与包装;供给者维度下的概念限定在无形附加物的层次,其指代对象还需要有与“旅游”w验相关的无形附加物,如相关的文化元素与符号意义。

旅游商品概念层次体系的建立,回应了开篇旅游商品概念分歧的问题。由上可知,旅游商品的概念分歧主要存在于三个维度,不同的维度的概念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概念层次体系的建立,并不致力于得出一个统一的“旅游商品”概念及概念适用,而是将其进行了分层,一方面确保了不同的视角研究的存在,有利于新观点的产生;另一方面提供了整合的框架,有利于各种观点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此外,层次模型使旅游商品成为了一个综合的概念体系,不仅能够促进旅游商品的概念在研究中的应用,还能便于该领域学术成果的整合。

基于对以上文献的总结,笔者尝试用三个要素:旅游商品、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来建构旅游商品框架(图2)。总的来说,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主要在于三个方面(表3):单要素的研究,即关于旅游商品本身的研究(商品类型、商品特征、商品结构等);双要素的研究,其中包括旅游者与旅游商品的关系(旅游者的购物行为与动机,商品对于旅游者的意义等)以及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商品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对商品市场的管理以及旅游商品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表征);三要素的研究,其中包括两条回路,旅游者-旅游商品C旅游目的地,即旅游者通过旅游商品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与体验;旅游目的地-旅游商品-旅游者,即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商品的目的地形象建构。

通过这三个要素的排列组合关系,基本可以将现有旅游商品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包含在框架中。而旅游商品三个维度的概念性定义的分层体系,则可以用来明晰旅游商品相关问题的建构和研究路径。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与旅游者相关的研究较适宜从需求者维度下的定义出发,而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研究较适宜从供给者维度下的定义出发,而基于商品本身等普适性的研究则较适宜从旅游市场维度下的定义出发。总的来说,研究框架有助于发现现象中的问题,而概念体系则为分析问题提供了钥匙,均具有相应的应用价值。

此外,通过该研究框架还可以为未来研究提供建议,丰富当前旅游商品研究的内容体系。从现有研究来看,旅游商品更多的被作为一个研究其他旅游现象的媒介,如旅游者购物行为,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等,而极少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主题)被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就旅游商品为研究主题的研究进行专题的探索,如旅游商品对旅游者的作用,旅游商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等的作用,以及旅游商品的市场结构与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这些主题的研究在当前是相当匮乏的。此外,对一些旅游者相关的和旅游地相关的理论,也可以通过旅游商品来做进一步的论证与讨论,如旅游者动机与旅游商品类型的联系,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商品的变迁等,这类讨论将有利于对部分理论进行补充与修正。

4 结论

“旅游”本身是个多元的概念,涉及了多个学科对其的研究,旅游本身也代表了多重含义。在这种多元的研究环境中,旅游商品的概念也是多元视角并存的。多元环境下的探索虽然容易产生新的知识,但也容易造成知识的碎片化。由此,通过厘清不同情境的概念对相关研究的整合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当前旅游商品概念的分歧进行了辨析,然后通过文献综述分别总结出旅游商品在三个维度下的定义:在需求者维度下,旅游商品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有形商品;在供给者维度下,旅游商品指由旅游生产系统供应的,具有“旅游”内涵的有形商品;在商品流通维度下,旅游商品指在面向旅游者开放的市场上流通的有形商品。最后,分析了各维度下旅游商品概念的层次与关系,并尝试构建了旅游商品研究框架,以求对概念的应用提供一点参考与启示。

由于“旅游”概念的多重含义,本文回避了旅游商品概念中一些技术性的限定,对“旅游”内涵、“旅游”活动、“旅游”市场等定义,对这些术语的使用仅仅是基于广泛的理解。因此,在正式的学术研究中,仍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界定。总的来说,当前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相当缺乏,本文也希望通过对旅游商品概念的辨析,能引起学界对旅游商品研究的关注与讨论,进一步推进旅游商品的相关研究。

致谢:感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崔庆明博士,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翁时秀博士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意见和帮助;向外审专家以及编辑们的工作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Miao Xueling. Tourism merchandise and souvenirs: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ual definitions and local features[J]. Tourism Tribune, 2004, 19(1): 27-31. [苗学玲. 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 旅游学刊, 2004, 19(1): 27-31.]

[2] Cooper C, Fletcher J, Glbert D, et al.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the 2nd Edition)[M]. London: Longman, 1998: 8-16.

[3] Cohen E. Who is a tourist?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J].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1974, 22(4): 527-555.

[4] Leiper N. 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0, 17(2): 367-384.

[5] Zhai Fudong. Probe into the six components in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4): 18-22. [翟辅东. 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探讨[J]. 旅游学刊, 2006, 21(4): 18-22.]

[6] Zhong Zhiping. Tourism Commodity[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05: 3-10. [钟志平. 旅游商品学[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3-10.]

[7] Chen Shengrong. Concept analysis and definition about “the tourism commodity”[J]. 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2006, 17(5): 516-519. [陈胜容. “旅游商品”概念内涵之辨析与定义[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5): 516-519.]

[8] Chen Xi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ourism commodity on domestic research[J]. Tourism Research, 2013, 5(1): 19-23. [陈昕. 国内旅游商品研究综述[J]. 旅游研究, 2013, 5(1): 19-23.]

[9] Wu Rulian.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domestic tourism commodities in China[J]. Tourism Research, 2012, 4(3): 90-94. [吴儒练. 国内旅游商品研究述评[J]. 旅游研究, 2012, 4(3): 90-94.]

[10] Liu Huiyu. Tourist Commodities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M]. Kunming: Yunnan University Press, 2007: 5-7. [刘慧余. 旅游购物品开发与营销[M].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5-7.]

[11] Smith S L J. The tourism produc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 21(3): 582-595.

[12] Xu Chunxiao. Thoughts on the theory of the life cycle of tourist products[J]. Tourism Tribune, 1997, 12(5): 43-46. [许春晓.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的理论思考[J]. 旅游学刊, 1997, 12(5): 43-46.]

[13] Li Zhou. On“the theory of the life circle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A discussion with Yang Senlin[J]. Tourism Tribune, 1997, 12(1): 38-40. [李舟. 关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的深层思考――与杨森林老师商榷[J]. 旅游学刊, 1997, 12(1): 38-40.]

[14] Liu Gansheng, Fu Jianqing.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protection for tourism products[J]. Tourism Tribune, 2004, 19(3): 37-41. [刘敢生, 傅剑清. 论旅游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J]. 旅游学刊, 2004, 19(3): 37-41.]

[15] Hu Tiesheng. Giving advice about developing souvenirs[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1984, (3): 27-29. [胡铁生. 开发旅游纪念品之管见[J]. 社会科学, 1984, (3): 27-29.]

[16] Gordon B. The souvenir: Messager of extraordinary[J].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1986, 20(3): 135-146.

[17] Swanson K K, Timothy D J. Souvenirs: Icons of meaning, commercialization and commoditiz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3): 489-499.

[18] Babbie 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the 11th Edition)[M]. Beijing: Huaxia Press, 2009: 125-128.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9: 125-128.]

[19] Xu Jufeng. On the consensu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tourism discipline[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10): 21-30. [徐菊凤. 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J]. 旅游学刊, 2011, 26(10): 21-30.]

[20] Xie Yanjun.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nd its way of cognition: View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cipline itself[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 26-31. [谢彦君. 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J]. 旅游学刊, 2010, 25(1): 26-31.]

[21] Wan Rong. Essentials of Commodity Science (the 5th Edition)[M]. Beijing: China’s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3: 10. [万融. 商品学概论(第五版)[M]. 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10.]

[22] Britton S. Tourism, capital and place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of tourism[J]. Society and Space, 1991, (9): 451-478.

[23] Wang Xiaoping, Rong Suyun, Zhang Shumei, et al. Commodity Circulation[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1: 65. [王小平, 戎素云, 张淑梅. 商品流通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65.]

[24] Littrell M A.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extile crafts for touris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0, 17(2): 228-245.

[25] Timothy D J. Shopping Tourism, Retailing and Leisure[M]. Clevedon: Channnel View, 2005: 23.

[26] Litirell M A, Baizerman S, Kean R, et al. Souvenirs and tourism style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4, 33(1): 3-11.

[27] Anderson L F, Littrell M A. Souvenir-purchase behavior of women touris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5, 22(2): 328-348.

[28] Turner L W, Reisinger Y. Shopping satisfaction for domestic tourists[J].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2001, 8(1): 15-27.

[29] Hu B, Yu H. Segmentation by craft selection criteria and shopping involvement[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4): 1079-1092.

[30] Liang Xuecheng, Hao Suo.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of domestic tourists’ demand for tourism commodities: Taking Xi’an tourism commodity market as an example[J]. Tourism Tribune, 2005, 20(4): 51-55. [梁W成, 郝索. 对国内旅游者的旅游商品需求差异性研究――以西安市旅游商品市场为例[J]. 旅游学刊, 2005, 20(4): 51-55.]

[31] Wang Rui, Su Qin. Research on segmentation of shopping tourists: A case study of domestic tourists of Huangsha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30(2): 313-319. [王蕊, 苏勤. 旅游购物者分类研究――以黄山市国内旅游者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 30(2): 313-319.]

[32] Shi Meiyu.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ourism shopping[J]. Tourism Tribune, 2004, 19(1): 32-36. [石美玉. 关于旅游购物研究的理论思考[J]. 旅游学刊, 2004, 19(1): 32-36.]

[33] Yu H, Littrell M A. Product and process orientations to tourism shopping[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3, 42(2): 140-150.

[34] Shi Meiyu. Research on Tourism Shopping[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06: 74-81. [石美玉. 旅游购物研究[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74-81.]

[35] Xin Jianrong, Bi Hua, Chen Yangle.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Commodity[M]. Harbi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45-50. [辛建荣, 毕华, 陈扬乐. 旅游商品概论[M].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2: 45-50.]

[36] Shan Shan.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Commodity[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3: 63-92. [山杉. 旅游商品概论[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3: 63-92]

[37] Liu Dunrong.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Commodity[M]. Beij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ress, 2013: 208-216. [⒍厝. 旅游商品学概论[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3: 208-216.]

[38] Fang Baishou, Shen Lijing, Zhang Fangfang. Tourism Commodity and Shopping Management[M].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1: 20-22. [方百寿, 沈丽晶, 张芳芳. 旅游商品与购物管理[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1: 20-22.]

[39] Wilkins H. Souvenirs: What and why we buy[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1, 50(3): 239-247.

[40] Paraskevaidis P, Andriotis K. Values of souvenirs as commoditi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48: 1-10.

[41] Xie Yanjun. The tendenc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tourism” concept [J]. 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1999, 10(1): 18-20. [谢彦君. 旅游概念存在的泛化倾向及其影响[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10(1): 18-20.]

[42] Wu Kexiang. The cultural ele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ommodity[J]. Tourism Tribune, 1994, 9(3): 38-40. [吴克祥. 旅游商品开发与文化因素[J]. 旅游学刊, 1994, 9(3): 38-40.]

[43] Cao Guoxin. On ontology of tourist commodities: A study based on ontology[J]. 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2004, 15(5): 28-30. [曹国新. 配景:旅游商品的本体存在――一种基于本体论的考察[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5(5): 28-30.]

[44] Ma Xiaojing. An interpretation of consumption of tourist commod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J].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5, 25(4): 58-61. [马晓京. 旅游商品消费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25(4): 58-61.]

[45] Kong Ming’an. From the consumption of things to that of signs[J].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2002, (11): 68-74. [孔明安.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 哲学研究, 2002, (11): 68-74.]

[46] Xu Hongga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path dependence for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commercialization[J]. Tourism Science, 2005, 19(3): 74-78. [徐红罡. 文化遗产旅游商业化的路径依赖理论模型[J]. 旅游科学, 2005, 19(3): 74-78.]

[47] Graburn N H H. The evolution of tourist ar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4, 11(3): 393-419.

[48] Cohen 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thnic crafts[J].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1989, 2(2-3): 161-168.

[49] Cohen E. Tourist arts[J]. Progress in Tourism, Recreation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92, 4: 3-32.

[50] Cohen E.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 15(3): 371-386.

[51] Littrell M A, Anderson L F, Brown P J. What makes a craft souvenir authentic?[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1): 197-215.

[52] Shao Qiwei, et al. Chinese Tourism Dictionary[M]. Shanghai: 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2: 399. [邵琪伟,等. 中国旅游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 399.]

[53] Zhang Anmin, Li Yongwen, Liang Liuke. On the operational measurement of China’s travel agency industry based on SCP model[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10): 44-49. [张安民, 李永文, 梁留科. 基于SCP模型的我国旅行社业的经营测度[J]. 旅游学刊, 2007, 22(10): 44-49.]

[54] Yang Yong. The homogenization of souveni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putation system: A design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conomics[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06, (4): 83-86. [钣. 旅游纪念品市场同质化与信誉机制的构建――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和机制设计[J]. 开发研究, 2006, (4): 83-86.]

[55] Li Zhifei, Li Jiangmin. An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solution of informal chain of profit distribution in tourist shopping system [J]. Consumer Economics, 2003, (3): 46-49. [李志飞, 李江敏. 旅游购物消费的非规范利益分配链解析与优化[J]. 消费经济, 2003, (3): 46-49.]

[56] Ning Zequn. On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 access into China‘travel service market and the black-box pricing’ pattern of travel service enterprises[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5): 80-85. [宁泽群. 我国旅行社市场的进入悖论与旅行社企业的“套中套黑箱定价”模型[J]. 旅游学刊, 2006, 21(5): 80-85.]

[57] Cao Guoxin. An analysis on the malfunction of government guide of the China’s tourism products[J]. Tourism Science, 2006, 20(2): 6-9. [曹国新. 解析中国旅游商品的政府失灵[J]. 旅游科学, 2006, 20(2): 6-9.]

[58] Miao Xueling. A study on the kickback of China’s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2001, 16(2): 31-34. [苗学玲. 对旅游业回扣现象的反思[J]. 旅游学刊, 2001, 16(2): 31-34.]

[59] Rao Yong, Huang Fucai. On adverse selection and repeated games in tourism market: A case of Hainan tourism industry[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6): 33-38. [饶勇, 黄福才. 旅游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重复博弈――以海南旅游业为例[J]. 旅游学刊, 2006, 21(6): 33-38.]

第9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长期以来是以学历教育为主,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其培养目标及市场定位与现实相脱离。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并依据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安排课程结构。我们对会计专业教学计划重新设计,将实训由半年改为一年,减少基础课,增加实践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科学的安排两年的理论教学和一年的实践教学(简称2+1教学模式),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2+1”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理论依据

200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在江苏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绝不是中职升高职,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专业实训时间应为半年至一年。这种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和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指示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办学模式和观念,也是我们推行“2+1”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可行性分析

第一,“2+1”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训时间,强化了职业技能的培养,符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目标的要求;第二,“2+1”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培养,减少了理论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的特点,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第三,我校会计专业已连续招生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办学经验,有一支善于改革的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和校内外实训条件完备,完全能满足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第四,按“2+1”教学模式的理念,可将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演化为“1+2”模式、“1+1”模式等。它是一种可以根据定单要求进行调整的教学模式,必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三)推行方略

第一,要求专业系部依据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制定出新的科学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及学时分配、实践教学设计及实行学分制等内容。第二,学校对系部提交的专业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研讨,制定出实施性教学计划。第三,各科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根据新的教学设计认真组织教学,把教改的精神落实到实处。第四,强化实践教学,各专业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进一步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二、“2+1”教学模式设计

会计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之一,本专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及学时分配、实践教学设计及实行学分制等内容。

(一)招收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既具有会计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会计专业技能,适应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具体要求是:

学生应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学生应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各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及健全的心理。

(三)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

1、知识结构。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应用文写作、经济数学、计算机应用等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税与金融、经济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3)掌握会计、财务、审计及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通过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2)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公关能力;(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4)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及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分析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6)具有较强的企业财务管理、分析与决策能力,筹资、投资分析与决策能力,盈利分析能力以及计划编制能力。

3、就业岗位。根据劳动力市场战略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及本专业的特点,本专业就业岗位主要有:(1)企事业单位的出纳人员;(2)系统管理员;(3)系统操作员;(4)数据审核员;(5)专职会计员;(6)系统维护员;(7)企业内审、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之审计人员;(8)其他行业经济管理人员等。

(四)课程设置、学分及时间分配

根据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的要求,本专业的课程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训课几部分组成。

1、必开基础课。主要包括:计算技术、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体育、思想品德修养等。

2、必开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法、财税与金融、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统计学原理等。

3、选修课。包括: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公共关系概论、小企业会计、思想品德修养、市场经济概论、财务会计法规、商品学、电子商务基础、管理会计、商品经营、商务礼仪、商业心理学、创业与就业、生理卫生与健康等。

4、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见习、教学过程的课堂实践、专业模拟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课程实践教学反映在相关课程的教学进程中,专业实践教学有以下内容:

(1)社会见习:第一、二学期各安排一周。教学见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情况,了解企、事业单位各业务部门的性质和任务,了解会计人员应有的业务素质及业务工作范围。

(2)会计电算化培训及考核:应在第四(或第五)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集中培训,并参加财政部门的会计电算化考核,毕业生应获取会计电算化等级证书。

(3)珠算等级证书培训:在第一、二学期应组织学生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珠算练习,直至达到普通五级以上水平,毕业生应获取珠算普通五级以上证书;

(4)专业模拟实习:时间第五学期。主要任务是对会计核算进行模拟操作,可安排在校内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或教室分别进行,其主要内容有:

①会计基础模拟训练 ,包括数码字的书写,原始凭证的填制等;

②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包括出纳岗位模拟训练、债权债务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存货会计岗位模拟训练、费用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工资岗位会计模拟训练、成本会计岗位模拟训练、投资会计岗位模拟训练、收入和利润会计岗位模拟训练、会计报表岗位模拟训练等;

③综合会计模拟训练,可设计一套综合模拟习题,以原始凭证的方式给出经济业务,让学生按规定的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建账、结账、对账)、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整理装订、会计报表分析等。

④会计电算化模拟训练,可利用手工综合模拟习题,在电算化实验室采用不同的会计软件进行上机模拟,并把模拟的结果与手工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5)毕业实习与论文: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实习期间,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就某方面的问题联系实际撰写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

(五)教学进程及学时、学分分配表(略)

三、教学实践探索

“2+1”教学模式设计,只是新的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教学计划或教学指导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教学过程检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应把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贯穿到教学之中,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和科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

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理解并具体化 ,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则是关键性的前提,没有合乎时代的教学观念,也就没有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现代教学观念,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因培养目标和学生来源异于其他教育机构,要树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共融的教学观,树立培养职业能力与职业操守相结合的发展教学观,树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启发式教学观。特别是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服务意识,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用自己积极健康向上的言行引导学生,用自己精业敬业的工作精神感染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二)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教学方法种类很多,要根据授课内容及教育对象的不同灵活选用。一位老教师说的好:只要你课讲的活,学生愿意听,且能学的会,就是好方法。这里的“活”主要是教学方法选用得当,驾御课堂能力强,还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这里的“会”是指教学结果,是对教学方法及过程的检验。我们在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教学中 推行“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 和“讨论式教学”;在会计电算化、会计实践课推行“模块教学”、“示范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法,同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方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服从服务于培养目标,包括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的改革。课程设置的优化在教学设计得到体现,即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和选修课。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2以上,实践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已达到总学分的57%。在授课内容上,按照“需要”和“够用”的原则,重点是抓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删减,对不同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科学协调。加强与证书教育的衔接,把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有关考核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多媒体教室、会计模拟实训室、电算化实训室的利用率。

(四)考试方法的改革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废除学好学坏期末看试卷的考试观,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实行教学过程的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开卷考的不闭卷,能考实践的不考理论。以能力考核为重,使学生不畏考、不唯考,通过考试体验成功。

(五)实践教学的组织

会计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和核算方法,最关键的是组织好实践教学,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实践、多媒体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校内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校外基地实习、社会调查等。由于会计专业毕业生数量多,安排顶岗实习难度较大,故校内模拟实训成为各财经类院校的首选,这也是我们增加半年校内实训的原因。但长时间多个班级在校内专业实训,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老师和学生亦会对单调枯燥的操作感到厌烦。为此我们在制定实践性计划时,增加了基础训练、就业指导和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相关课程,用以调整单调的专业训练氛围,排列了课程表,经检验比单纯的专业训练更具科学性。

(六)评价及特色

该模式在2005级和2006级六个会计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召开的师生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来看,满意度达到95%以上,特别是对强化职业能力的一些实践措施给予充分肯定。从检验结果来看,同学们手工处理账务更加规范,对各个会计岗位的业务更加熟练,珠算等级合格率100%,会计电算化证书考取率100%,会计从业资格证考取率95%以上,其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得到任课教师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大家认为新模式具有以下特色:第一,更加强化实践教学。与传统模式相比,增加了一个学期的专业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时数达到授课总时数的56%以上,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第二,有具体的 “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针对一年时间的会计实践,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性实践教学计划,确定了实训项目、实训课时及实训地点,并根据学生在校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就业的实际,增加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的强化训练摸块;第三,专业课前移。因减少基础课,增加实践课,使专业课能够前移,即第一学期就开专业课。专业课前移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又为以后进行会计实践和毕业前的就业活动预留了空间,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既要专业实习、撰写论文,又要考从业证书,还要到处求职的矛盾。第四、注重教学过程的改革。对教师师德建设、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等,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要求。

四、需完善及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我们安排双师型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他们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实际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应加大对师资培训力度,可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或到企业锻炼培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