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典诵读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6: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典诵读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典诵读论文

第1篇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提倡利用青少年的记忆黄金期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通过对经典诗文和名篇名句的学习,使学生打下传统文化的修养,理解其思想内涵,汲取人文精神,丰富自身文化。

1.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价值

中学语文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语文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更加使语文学科大放异彩,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对于中学生的思维、智力发展、审美能力、自身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对听、说、读、写的全面贯通,而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作为语文文化的精华,经常诵读和品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

(2)提升口语表达。

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欠缺,并没有规范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而传统经典作品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面,这些名篇名著蕴含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文化的精髓,长期诵读经典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规范、积累语言能力,培养说话的逻辑性,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能够逐渐将其吸收和内化,在口语表达时能够“出口成章”,“随机应变”。

(3)扩大阅读视野。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报纸报刊、电视媒体、互联网络等都已进入到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但作为中华传统经典的作品,是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来源,因为经典的价值是恒久的,而且传统作品中立意比较巧妙、语言比较优美、描写的比较细致、意境比较深远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所以诵读经典作品能够扩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4)提高写作能力。

我国有一句名言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千万,写作时就能挥手即来。语言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大大的提高,而对于语言素材的积累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经典名篇佳作是提高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大量诵读和背诵古文佳句时,在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语感,学习到经典作品的佳句,精致的修辞,巧妙的布局,感受情感表达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等,在写作时引章据点,为自己的习作增色不少。

2.提高学生自身价值

(1)健全人格。

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和未来的发展。通过名族优秀的传统和优秀的民族精神,使中学生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民族的认同感,以健全学生优秀的人格。

(2)强化记忆。

对传统经典的诵读有益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值记忆的黄金期,诵读经典作品可与记忆力发展相互促进,诵读经典的传统文化,领略先哲的教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不断提高。

(3)增强审美。

在对学生的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经典作品之美,通过对经典作品美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美的创造。

(4)提高修养。

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有助于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充实精神生活,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和中学生的精神家园,塑造完美人格,提高自身修养。

二、实现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价值的途径

1.每天定时阅读和经常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学生自身要主动和积极的进行阅读经典文化,对古诗文的意境和语言的了解,长期如此,对学生的感悟能力,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语文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组织定期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古诗文朗诵、背诵比赛和相关的活动等,推动诵读经典活动的深入和持久发展。

2.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内经典作品只是一小部分,对于大量的课外的优秀的经典作品,还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在周末和假期鼓励学生去游览历史文化公园和历史名人的文化古迹,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实现传统经典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3.培养个人兴趣

对于传统经典作品,学生要自主选择,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自由的汲取营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目的。

三、结论

第2篇

[关键词]中华传经典诵读;文化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45-02

1 前 言

经典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精华,中华传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料。中华传经典诵读是我们延续上千年的优良教育传,尤其是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是完全不能被忽视的。近几年来,经典诵读的浪潮在逐渐涌现出来,特别是出现了很多有关青少年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事件,进而也产生了很多的争论,逐渐朝着“读经现象”发展。正当中华传经典诵读在全国开展很激烈的时候,中学语文却出现了对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其中有些中学非常重视中华传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时学校也开发出了很多有关经典诵读的课程,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相反,有些中学却忽略了中华传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只是在语文教学中略微涉及一点有关中华传经典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系;还有一部分中学根本就不学习中华传经典诵读的内容。由此看来,中华传经典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2 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2.1 可以提升语文素养

(1)可以大量积累文化知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内容也比较独特,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涉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很多,例如:建筑、饮食、服装、文学、舞蹈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中国传文化,如果只讲解一些观念文化,而缺少具体的文化成果的讲解,那么教师并没有全面的将中国传文化介绍给学生,更不要说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传文化的兴趣了。不管我们生活在什么样时代,积累文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大量诵读中华传经典,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开阔视野。例如:中国的传节日文化不仅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传节日都具有独特的来源。例如:春节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代表着做任何事情都顺利,有一个好的开端。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人们每年都有赏灯、猜灯谜的习俗。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节气,清明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人们在这一天要插柳、放风筝等。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要赏月和吃月饼,代表着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2)扩展阅读视野范围。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是和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文化素养转变为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然而文化修养的提高就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在语文教学中叫做阅读教学。现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在努力研究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方法,但是,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语文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现如今,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危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的读书看报形式,人们逐渐在怀疑阅读的意义,特别是对经典阅读的程度大大的下降了。中学生应该大量吸收各类知识和信息,但是,由于他们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时间紧张,相对阅读的时间就很少,这使得他们将阅读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了课本和考试的材料中,阅读面较小,不能开阔阅读视野,这样将直接阻碍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例如,网络、电视、光碟等,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趋势,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的内在要求。然而,中华传的经典作品也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经典作品,同样,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华传经典诵读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能扩展阅读视野范围,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知识,尤其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不仅要将表达的内容表达完全,而且还要带有一定的情感,解决语言干瘪的问题。经常诵读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储存各种材料和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华传经典内容丰富多彩,覆盖了很多领域的信息。如果经常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将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记在头脑中。经过不断的积累,很多经典语句慢慢的内化语感。如:古代的经典诗歌,尽管和现代相隔的距离较远,但是,我们可以经过想象,领略作者真实抒发的情感,从而不会阻碍现代人的阅读。

2.2 凝聚精气神

(1)有利于培养强烈的责任感。一个人身体里是不能缺少强烈的责任感的,在中国传文化中,主要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体验生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真实的生活中领悟自身存在的世界,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另一种途径就是从书籍中学到,和他们进行交谈,从而走进他们构造的精神家园。古时候的英雄和文学圣人的事迹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他们精神的传递却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在阅读每一本经典作品时,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和情感都会融入到读者的心里。由此看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2)有助于培养旷达的精神。现代社会中,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一道坎,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分数,而且还是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有很多学生承受不了高考带来的压力而出现了轻生的现象,真是让人汗颜。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点,如果因为一个简单的考试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人生漫长的路有很多都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由此看来,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才能让人们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找到心灵归宿,让生命充满无限活力。

2.3 传承和发扬中华传文化

(1)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认识。每个人都是传文化的继承人,但是近几年由于传文化经典出现了断层,结果使上千年的传文化之经典渐渐地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学校中听不到学生东渡诵读经典名句的声音。学生对中华传的经典作品不加了解,那么更没有办法理解其内在的真正含义和价值。现如今,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青少年更加喜爱西方的文化,他们在沉迷于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将中华传的经典忘掉了。例如:青年朋友喜欢圣诞节超过了春节,外国的情人节是情侣之间送玫瑰花和巧克力来表达各自的情意的,他们却忘了中国的情人节也蕴涵着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甚至有些青年人连端午节、中秋节是哪天都不清楚。因此,学生要大量诵读中华传的经典,从而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认识。

(2)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现如今,我们又重新提到经典诵读,而且将中华传经典诵读归纳到教育体系中,从而构建了传文化和现代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典的无穷力量,将民族文化血脉注入到青少年的心里,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展示出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

3 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学校可以开展中华传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朗诵,用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比赛获奖只是表面形式,而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的机会,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中华传经典的作品。

3.2 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鼓励学生多诵读中华传的经典作品,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中华传的经典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修养。所以,中学生读经典作品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诵读的数量而不求诵读的质量,而是要将诵读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增加文化涵养。因为文化涵养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只是表现在人头脑中储存能量多少,同时人的语言和行为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所以,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不管是用什么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

3.3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中华传经典诵读和历史内容结合在一起。我们在诵读中华传经典时,往往不清楚其历史背景,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才能真正读懂文字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所以,在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时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打破学科间学习的障碍,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4 结 论

总体说来,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都称之为经典的艺术作品,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在这些优秀作品中还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美德和伟大的精神。我们在欣赏和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而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学知识,同时也能增加我们的爱国情感,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诵读中华传经典的文化价值,并找到一些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守海,韩娇.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宁殿霞,张青丽.开展经典诵读提升综合素质[J].新西部(下旬刊),2011(2).

[3]陈雨曦.从经典诵读活动看大学生对传文化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10).

第3篇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唐诗宋词到元曲,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中华古诗文经典,知识广泛,包容博厚,辞章精华,内涵丰富。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长的深厚土壤。灿若星空的优秀诗篇,熏陶着、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正是国人醉心诗词,热恋古文化的真实写照,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古诗文:是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诗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

经典: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诵读: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二)、课题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经典诗文,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3、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能背诵一定量的经典诗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和人文修养。2、 通过对诵读经典诗文与古诗文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探索经典诵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诵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构建古诗文“知―读―悟―拓”课堂教学模式。3、通过对罗浮文化资源的收集、开发和整理,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4、通过课题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师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怎样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研究如何把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3、新课程下弘扬罗浮文化策略以及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4、如何融合新教材古诗词、罗浮诗词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诗词,精心筛选,编写一套以中华古诗文经典为核心的具有罗浮特色的校本诵读课程。。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有关经典诵读理论和案例。借助理论和经验,指导实验研究。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对古诗文教学和乡土文化研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反思、论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5、总结研究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对研究实验中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出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1)课题的提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关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讲座,明确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2)撰写并修改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方案。(3)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2、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2年8月。(1)课题开题,完善方案。(2)"罗浮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3)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古诗文,制订教学方案。(4)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5)举行课题研究展示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课题全面实施研究。(6)收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资料,建立档案。(7)完成课题阶段总结,编写校本诵读课本。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1)做好教师论文、课例、教学设想等资料汇篇。(2)完成课题总结报告。(3)申请结题;推广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邱婉嫦 副组长:陈凤娇 李颖红 骨干成员:邱嘉恩、朱燕玲、陈秀玲、邱嘉艳、陈燕芬2、实验人员:园洲中心小学全体学生3、实验老师:全校语文教师

八、课题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健全制度,完善机构。为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学校负责人直接抓,业务主任具体抓,建立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为一体的组织网络。全体语文老师为具体实施者,做到组织机构细化、层层落实,职能明确,形成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管理体系。学校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了《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评估细则》等制度,并落实到位,确保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为检查和督促同学诵读古诗文,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以每学期“假日读书活动”为契机,要求全体师生都参与诵读活动。学期初各班定好诵读计划,并围绕学校创书香校园举行一系列诵读活动:古诗接龙赛、经典诵读我能行 、中华经典诵读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诵读大考场、开展小品、故事、歌咏、表演、展示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让浓郁的书香味溢满校园。

3、健全考评长效机制。落实考核评估诵读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注重实效。因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诵读篇目、完成目标、巩固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课题实验报告。2、课题教学论文、案例集、课堂实录、教学课件。3、教师、学生诵读成果集。4、园洲中心小学校本诵读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

第4篇

【关键字】经典诵读 培养情操 提升能力 教学相长 和谐社会

【正文】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它凝聚了前贤的大彻大悟,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正是有了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像丝雨一样默默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真正做到了“进人耳,入人心”。时刻指导着我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华少年。

一、传诵经典,培养高尚情操。

司马迁曾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诵读经典,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感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不为李白人格的独立清高而仰慕!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不为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呢?……诵读经典,口惟心诵,咀嚼体悟,共鸣感情,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着精神原动力。诵读经典,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淡泊,使灵魂净化。

二、传诵经典,提升文学素养,强化阅读能力。

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的识字量显著增加,可以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古典文学的阅读。读不懂自己民族的传统经典书籍,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啊!接受过几年经典教育的儿童,头脑中装有几万字的传统经典,就为孩子古典文学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孩子再读古典文学也就不困难了,孩子没有困难,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孩子读古典文学没有困难,那么读白话文还会有问题吗?

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典诵读可为孩子写作和言语表达引经据典提供丰富的更具文化内涵的内容。胸有万书,下笔自有神!经典教育还可以学习到古人的逻辑思维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大大提高孩子的语文程度。

三、传诵经典,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技能的优化,需要坚守与超越。坚守是优化的前提,没有成功经验的坚守,优化就失去了基础,而超越则是优化的本质。“人的发育史就是阅读史”,这项学生活动的开展,需要“平等中的首席”领读,需要全校氛围的熏陶。在必要的时候,把阅读上升为诵读内心体验外化为外部情感,进而可以通过你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回低转,变成一声声动人的船歌,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引人入胜,你的诵读技能就在此时被不断超越。

四、传诵经典,促进社会和谐

“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 “和谐社会” 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我校经典诵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学习上的成功,使得国学教育从学校唱独角戏,逐步演化成了一个“小手拉大手”的全民文化工程,经典诵读活动在广大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自觉地加入到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

第5篇

本文从“诵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启迪心智,充实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厚积薄发,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无心插柳,墙内开花墙外香”“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诵读经典诗文的有益之处。“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精神乐园,引领学生诵读经典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诵读,引领着学生们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在成长的旅程中“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

【关键词】

诵读经典少年君子启迪心智激发潜能学习文言文学习型家庭优化技能

【正文】

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它凝聚了前贤的大彻大悟,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正是有了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它在微笑地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年君子。

自从接触经典诵读以来,我校师生甚至家长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开展经典诵读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诵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我们中华文化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忠恕之道;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之道;还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业尊生、与时俱进之道。这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社会实践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而对品德教育起到深远意义的,就是传统价值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孝”“家庭和谐”等传统价值观远播欧美,发扬光大。甚至在新加坡的教材中还编进了100多个中国儒家和东方传统价值观的故事和典故。因此,无论从历史的责任感还是从时代的需要出发,通过倡导小学生诵读千古美文,引领孩子们争做少年君子,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成了我们必然的选择。

二、启迪心智,充实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

熟读并且背诵经典,其核心是要增加小学生的原始积累。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达到顶点。一旦错过了,就不能形成知识、情感与经验的丰厚积累,那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读得多、背得多,文化底蕴自然就能厚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积累多了,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对此,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同志曾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

三、厚积薄发,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小学生的记忆力正处于训练、养成阶段,最合适“熟读”成诵。日积月累,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而文言与白话,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源流关系。白话绝大部分来源于文言,大部分双音节词是文言的附缀、演绎而来;绝大部分鲜活的成语,源自文言典故。不少中学老师认为许多老一辈的人之所以能够对文言等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是得益于他们小时候读私塾的那几年。培养语感,小学是关键;诵读经典,当从娃娃抓起。

四、无心插柳,墙内开花墙外香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的角度证明,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是一个出力少、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方法:

出力少――每天只需诵读20-30分钟即可,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不需要多加解释,不增加家长负担。

见效快――学生诵读2-3个月后就可发生明显

改变。

后劲足――在学生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五、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我们应该站在五千年中华文化这个历史巨人的肩上,静下心来诵读、品味经典诗文。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培养读书兴趣,变化身心气质,使人心地向善,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使其社会关系和艺术修养得以提高;可以启悟生命智能,开拓人生境界。

“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让经典渗融于学生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让经典萌发种子的力量吧!

【参考文献】

1.《浅说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性》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诵读千古美文、滋养一代新人》

第6篇

一、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为了有效的实现国学经典诗词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需要坚持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纵向贯穿角度,旨在能够根据各个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确定两者的侧重点和结合点,实现纵向推进,由韵文转变为散文,由阅读教学转变为作文教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

1.实现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

在国学教育中,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诵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楚辞》等内容的古代诗歌。这些国学经典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具有音节美和意境美的特点,可以和初中语文的课外阅读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诗词的音韵格律进行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汉语语感,而且在对这类诗歌体裁进行分类后,加强学生对某种意境、情境的感悟,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情感。例如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然后教师对陶渊明的经典诗歌进行拓展,让学生对陶渊明诗歌的朴质温厚风格进行体会;通过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教师对李白的经典诗歌进行拓展,对李白天马行空的诗歌风格进行体会。

2.实现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的“集”类经典、“经、子、史”类的经典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互相结合

实现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的“集”类经典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互相结合,要以唐宋家的散文和明清小说为主;“经”主要指的是《四书》、《五经》;“子”主要指的是《老子》、《庄子》;“史”主要指的是《史记》。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散体文,从写作方面属于经典文章,是古作教学的经典范例,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蕴含丰富的写作方法。初中作文除了记叙文形式之外,还具有议论文的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吸收丰富的养分。例如学生阅读《论语十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言简意赅的风格;阅读《世说新语》,学生能够体会其中运用的简约传神的写作技巧。

二、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

1.抄录法

所谓抄录法,指的是运用手抄的方式,一笔一划、一字一句的对作品进行抄写,这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中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具有“零距离”接触作品的特点,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诗文中的细微意蕴进行体会,而且还具有静心清神的作用,使学生快速融入到古典诗文阅读环境中。另外,还可以实现抄录法与语文课堂习字教学相结合,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古今交通法

对于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影响古诗文学习的最大障碍就是受到古今时空不同或者心理阻隔因素带来的陌生感的影响。由于距离古诗文的年代较为久远,现代的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融入到古人生活的环境中,对他们而言,古诗文已经没有了生命。因此,教师要注意古为今用,从心灵方面架起古今交汇的桥梁。例如,在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将诗歌中所表达的诗人的天涯沦落感情和现代人具备的孤独心态相比,并说明这种心态是人类永恒具有的心理感受。

3.意境法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特色建设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在国学热持续升温的今天,国学在幼教中运行是适合现实需要的一种文化继承,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新途径。幼儿园开设国学教育课程,不是简单地择取一些诸如“三字经”一类的经典经书文献要儿童记诵,而是要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进行一些具体化的教学改进,使幼儿懂得国学文字背后的国学道理,并要加深研究,建立一个系统的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国学教育其首先教育的不是幼儿而是幼儿教师,通过再学习可以使幼儿教师把我国古代的经史、科学、技艺、家教等内容纳入到幼儿教育的体系中来,使国学教育能够完全成为一个特色的幼儿园办学理念和教育系统。

一、以课堂诵读教学为中心,探索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

从2008年9月起,我们开始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诵读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学中经典的诗、词、曲,古代蒙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并以学院古诗词经典诵读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体验式诵读。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我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唐彪的话充分说明诵读的重要作用。真正意义上的诵读不仅仅是一个识记认知的过程,而是融入了情感、态度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是一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体验式诵读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通过亲临其境,亲历其事来认识、理解事物,在实践活动中多种感官及认识、情感、意志等心智全身心地投入,真情实感地去体验和感悟,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其常见形式有:情境体验、角式体验、生活体验、观察体验、想象体验等。例如诵读学白的《将进酒》,首先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挑起学生的诵读愿望,然后鼓励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诵读,如领读、齐读、轮读、赛读、自由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一些有创意的形式,如配乐吟诵、唱古诗词、表演形式的小组分角色诵读,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古诗文的意境中,初步体验古诗文的节奏、韵味、内容、情感。然后让学生进行创意表达,这样的诵读比之背一背、记一记,要高出许多。

(二)鉴赏式诵读。优秀的诗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的使命,并启迪真理。学生在体验了古诗文的情感之后,还应进一步反复品鉴,悟出诗的“弦外之音”、“象外之境”。惟有如此,学生的审美才能从“体验”的层次上升到“鉴赏”的层次。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两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合典故的原意及词的上阕诗人对孙权、刘备建功立业的赞颂,反复品鉴,学生悟出了诗人以廉颇自比,抒发了抗金救国、壮志未酬的忧愤,也理解了诗人的忠义之心。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后两句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对敬亭山的喜爱。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反复品读,则可悟出:诗人越是写山“有情”便越是表现人“无情”,“惟有”一词正突出了“知音无多的人事”。可见,古诗词鉴赏式诵读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品出了诗的妙处,悟出了人生的哲理。这也正是国学经典教学要努力达到的更高目标。

(三)研究式诵读。研究式诵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或互相合作地开发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阅读活动。古诗文教学要深入到那些诗人、文人的生活,去观照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去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知识,去了解他们成长历程,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去感悟超越知识的智能,就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去解决。为此,我们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诗人或词人,成立了“李白研究小组”、“王维研究小组”“苏轼研究小组”等。同学们广泛地猎取资料,去藏书室搜集,到网上浏览。在实践中,同学们感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千百年前的诗人、词人也在自己的心里变得鲜活起来,学生通过诵读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小论文《试探李白与屈原的浪漫诗风》、《浅谈王维诗的“诗画合一”》、《论苏轼的入世与出世思想》,有些虽然写得还很幼稚,但毕竟有他们自己独立的思考。

二、以课外诵读教育为载体,开展校园特色文化活动

目前全国合格国学教师缺口很大,且薪资比其他科目的老师要高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应自觉把传承中华文化当成一种使命,秉承“先育人、再教书;先做人、再求知”理念,着眼于学生品格塑造和人文精神的滋养,系统地开展国学教育,形成以“读国学-讲国学-演国学-践国学”为主体的国学经典诵读体系,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都有重要意义。

(一)营设书香校园,人人以诗为伴。“以文为友,以诗为伴”是古人生存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现代人渴慕的一种理想,更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精神追求。如在班级诗词园地中定期推介一首古诗词;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应时即事式的常规活动,如节假日、纪念日、赛诗辩论、知识擂台、网上博览、板报专刊、文艺舞台等。更提倡将国学经典的诵读融入到学校日常阅读的大环境中去,形成有序的国学经典诵读平台,将经典诵读变成学生和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8篇

【关键词】经典美文;诵读积累;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时,它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常有老师为学生的作文干瘪乏味、缺少真情实感而长吁短叹。《新课标》要求在新的教学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研究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技巧,通过阅读、体验和尝试写作,促进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1]。语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和知识积累,而阅读正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经典美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被历史证明是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思想宏远,构思巧妙,语言精美。加强经典美文诵读与积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在这里谈几点个人实践与看法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激趣诵读经典美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因子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了。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喜爱读书的习惯,使其乐在其中,才会取得良好效果。正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营造诵读的氛围

加大宣传的力度,端正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可开展“名人读书故事”系列讲座活动;搜索历年高考满分作文中读书“痕迹”明显、构思巧妙、语言精美的篇目展示给学生看;开展“图书捐赠”活动,组建班级图书角;动员学生踊跃参与“我与经典之作对话”等读书活动。掀起学生购书读书的热潮,点燃学生的阅读经典美文的热情。

(二)保障诵读的时间

诵读时间的保障十分重要。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课业负担,充分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同时,可利用早读课、上课前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诵读,高一高二年级甚至可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保证学生有时间诵读、消化、吸收。

(三)搭建交流的平台

阅读心理学认为,当阅读者读完某一文本时,总会有一种与人交流和对话的欲望,而这一欲望的达成,能促进阅读理解,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可开展“读书交流会”、“写读后感”,举办“朗诵比赛”,评选班级“阅读大王”等,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机会,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

二、品味经典美文语言,生动学生的语言表达

当前,很多学生的写作语言的表达浅显单一,总是抓不住要表达的东西,常常词不达意,能写出跌宕多姿文采飞扬的文章的更是凤毛麟角。学生语言表达欠缺的原因是:一是读书积累少,词汇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即使积累了一些词汇,但不懂得运用,缺乏推敲锤炼的意识。

(一)品精妙字词

通过鉴赏品味,让学生明白经典之作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泻”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如用“照”字则不能与“流水”照应,显得呆板、不灵动;后半句写雾,用“浮”不用“升”更为巧妙,因为“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出了雾的轻飘柔美的状态。又如,在鲁彦的《听潮》中,“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一个“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在赏析经典美文的语言精妙时,鼓励学生要从名家的文笔之长中吸取语言滋养,在写作中尝试推敲、炼字,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赏灵动语句

经典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唐诗宋词,通常都会成功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语句生动、感人。而容易让中学生借鉴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通感、叠字等。如:“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运用了比喻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触觉和味觉,即我们常说的通感。写出了落潮时大海的静柔、清丽。细腻传神,充满柔情,读来令人陶醉。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叠字的运用比比皆是,如“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余音还袅袅的在我们的耳际”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些叠字句无不生动传神,读起来和谐、流畅、清隽、悦耳。让学生多诵读这些名篇、名段,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借鉴。鼓励学生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可增加文章的文采,又可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三、巧学经典美文谋篇,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

学生写作文时,怕的因素很多,其中打不开思路,不知如何谋篇布局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经典美文,通常都是构思巧妙的作品。指导学生梳理经典美文的行文思路,掌握一定的谋篇方法与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

(一)记叙类文章

学生写记叙类文章很容易犯“记流水账”的毛病。一味的平铺直叙,毫无波澜起伏,那是很难赢得读者喜欢的,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但有不少经典作品,其构思情节曲平起伏、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其“尺水”也能“兴波”。比如《老人与海》的故事就很曲折:桑地亚哥84天没有捕到鱼了,第85天又出海了――他终于遇到了一条大鱼――搏斗了三天三夜才捕到――突然却来了一群鲨鱼――拼死搏斗赶走了鲨鱼――船帮上却只剩下一副鱼骨架。在曲曲折折中,读者完全被故事吸引,也被桑地亚哥的“硬汉”精神所感动。经典作品为何能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呢?这涉及构思时成功使用了一些记叙方法和技巧。如《变色龙》使用了设置悬念法,情节构思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刘心武的《等待散场》则运用了误会法,以“我”对小伙子的误会为主线,一波连一波,不断推进情节的发展,最后误会解除。此外,还有巧合法、抑扬法、倒叙法等。这些方法和技巧如果学生运用得体就能使事件或故事收到慑人心魄、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二)议论类文章

中学生所写的议论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开头、结尾和主体。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模式是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几种基本模式的,如陈群的《理想的阶梯》,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主体部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充分论证中心论点:①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②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③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结尾部分紧扣中心,联系实际,总结全文。文章在总体上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采用并列式。此外,还有林家箴《说“勤”》、的《谈骨气》等名作都是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容易学习借鉴的,因此,可以把它当做重中之重来训练。

四、广泛诵读经典美文,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曾广泛地诵读过大量的经典作品,矛盾能把《红楼梦》倒背如流;巴金诵读《古文观止》200篇,才有了《家》、《春》、《秋》等文学巨著。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写起文章来才能信手拈来、笔酣墨饱、笔头生花,成为一代大家。其实,早在西汉时,著名的词赋学家扬雄,就从写作的角度,最先提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他所说的“善为之”,即指善作文。通过广泛地诵读经典美文,学生的头脑里记住了大量的词语、精彩句段或美文,融会贯通后就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观点,丰富了自己的作文素材,写起文章来,自然有内容可写,并写得比较精彩。

五、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什么要读书,要读以前的经典作品,就是可以从中得到一种有形无形的借鉴。”[2]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因为读是吸收,写是倾吐。加强学生对经典美文诵读与积累,让学生走进一个更宽广的语文世界,享受语文、享受经典阅读,并对学生加以写作指导,做到读写训练有效结合,能让学生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殷小平.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学语文・下旬,2010,(4):93

[2]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63.

第9篇

【关键词】深度挖掘;资源;提升;阅读能力

一、适度讲解,引导学生初读感知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名言警句、谚语等内容,都属于经典诗文范畴,这些诗文大多具有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韵律整齐等特点,非常适合展开诵读训练。教师要对教材学习内容展开适度讲解,引导学生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朗读、多元赏读等方式,对经典诗文展开学习感知。教师在对诗文展开解读时,不仅要从不同视角进行设计,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学生诵读基础、诵读习惯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具体讲解时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需求设计有针对性指导方案。

在学习《古诗两首》时,教师对《江南春》诗句进行解读: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随处可见水村山郭,酒旗招展,好一幅春色图画。南朝统治者希望获得神灵的庇护,当年建造的四百八十座寺庙,还有多少掩映在烟雨楼台之中呢?朗诵这首诗,要注意前面写景是铺陈,后面抒怀才是作者真正意图所在。学生开始朋读,教师矫正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朗读古诗不可太急,要注意节奏变化,给人以寻味的余地。学生朗读渐渐找到感觉,朗读效果显示出来。

教师对古诗内容进行适度讲解,让学生明确古诗内涵,掌握朗读需要在哪些地方呈现起承转合。教师不断矫正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适当传授一些朗读的技巧,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教师要从古诗内容方面展开教学突破,这对改变学生朗读习惯有重要帮助。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小学生诵读诗文时很容易陷入习惯认知之中。很多学生认为诵读就是大声朗读,要注意情感投入,甚至要“拿腔弄调”,这样会将诵读引入“死胡同”。为提升诵读引导效果,教师不妨多进行一些诵读示范,通过教师的亲自朗读展示,让学生产生更直观感知。或者是借助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读音频,也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诵读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感染。经典诗文都属于名家名作,有很多精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让我们去诵读体验感知,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这也是诵读教学的重要选择。

在学习《三顾茅庐》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展开示范朗读,并给出具体的引导:这篇课文中有三个人物,诸葛亮、刘备和张飞,他们性格特点鲜明,在朗读时要体现不同个性特征。学生展开朗读训练,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跟进纠正。为提升朗读气氛,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分角色朗读,学生参与热情很高。

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都给学生创设良好朗读情境,学生朗读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朗读训练自然进入佳境之中。这篇文章虽然是用现代文手法写的,但内容设计古文名著,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时,需要运用不同的引导策略,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诵读认知。

三、拓展内涵,提升学生诵读品质

经典诗文诵读不仅要关注诵读技巧,还要注意拓展诗文内涵,探寻更多认知渠道,以提升学生诵读品质。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照单元主题展开的,每一个单元都有比较统一的主题内涵,针对单元主题内涵拓展诵读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诗文内质核心。同一单元内容都有相似性,不管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散文,都会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组。教师从单元角度引导学生展开诵读,学生会感觉有章可循,学习效果也会更显著。

如,教在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小儿垂钓》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然后组织学生对配乐朗读进行评价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朗读节奏快慢掌握很好,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也有的学生说:古诗朗读最讲究抑扬顿挫,朗读者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完美,我们需要好好学习体会。教师给出观点:这首诗内容是写儿童的,朗读者读出了活泼、可爱、稚嫩的感觉。在学生展示朗读时,很多学生都能够有不同的进步表现。

教师组织学生对范读进行集体讨论,就是要让学生对照自己找不足,学习人家朗读的长处,这对提升自身朗读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诵读是一门艺术,让学生从不同维度展开认知体验,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方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