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分析化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6: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分析化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分析化学

第1篇

1、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是鉴定物质中含有那些组分,及物质由什么组分组成,测定各种组分的相对含量,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

3、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测定物质的有关组分的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和存在形态(价态、配位态、结晶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主要是进行结构分析、形态分析、能态分析。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从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名称与内容、实验课程名称与内容、实验类型、实验考核及实验效果检验等方面进行讨论,探讨分析化学的改革,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积累经验.

关键词 :分析化学;改革;实验;技能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18-02

基金项目:赤峰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201435)

不论是医学检验专业,还是药学专业的学生,在修完无机化学之后,均开始接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是定性分析,而分析化学则是定量分析,无机化学实验主要是看实验现象,而分析化学实验则要求进行定量计算,此外还涉及到异常值的取舍、有效数字的运算和显著性检验等内容.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分析化学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在学院转型发展的大框架下,我们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此我们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1].作者准备对分析化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进行初步改革,将其与药物分析专业课进行整合,精简内容,节省学时,重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用人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

2014年下半年,药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层次学生.作者意欲在本届学生中实施分析化学的改革.下面从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名称和内容、实验课程名称和内容、实验类型、实验考核及实验效果检验等方面进行探讨,积累专业基础课改革的经验.

1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名称和内容的改革

药物分析是采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因此分析化学是药物分析的工具,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应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往的分析化学理论课程主要讲解各种分析方法,与药物分析的联系较少.为了凸显两门课程之间的这种基础与应用的密切关系[2],作者欲将分析化学课程更名为“药物分析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各种分析方法之外,还要加入部分药物分析的内容,加深两门课程之间的联系.

以容量分析为例,在药物分析基础(即分析化学)课程的每一章内容中,首先详细介绍分析方法,然后讲解所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最后加入采用此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药物实例,其中必须包含标准溶液浓度和药物的含量测定计算,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所选药物实例最好是一些经典药物,同时也应该是实验项目中的测定药物.这样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应用,环环相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并付诸实践.

2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名称和内容的改革

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为了体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将分析化学实验与药物分析实验合并,称为“药物分析综合技能”.在药物分析综合技能中,前半部分主要进行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及简单药物的含量测定,后半部分主要进行一些单方或复方制剂的质量检验,参考中国药典的质量检验方法,让学生提前熟悉法定药品标准.药物分析综合技能中的大部分学时用于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加入部分综合型与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实验类型的改革

目前的分析化学实验主要以验证型实验和操作型实验为主,鲜有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这些实验无法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使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差.在学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准备将分析化学实验中加入部分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又能发展创新能力,可按不同比例安排不同类型的实验.操作技能型和验证型实验所占比例约为40%,综合型实验约占30%,设计型实验约占20%,另有10%可安排一些趣味性实验,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实验,而不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

譬如综合型实验以维生素C片为例,首先要求学生自行配制和标定碘标准溶液,然后测定维生素C片的含量,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测一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维生素C较多的蔬菜或水果,可将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及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分析化学在各个学科领域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认真刻苦地学习分析化学.

也可以让学生以水杨酸为原料,自己合成阿司匹林,精制后检测其质量,然后制成阿司匹林片,再检测片剂的质量及其中的杂质.整个实验中既涉及药物化学中的合成、分离及纯化技术,也包括药物分析的分离检测技术,此外还有药物制剂技术.通过这个综合实验,可以锻炼学生在各个相关学科的综合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实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比如设计型实验,实验前一周,可以将普鲁卡因的结构式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分析它的结构特点及性质,推测可用何种方法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然后写出设计方案,方案中应包括试剂的配制、方法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处理及结果的计算等.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配制试剂并进行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最后得出合理的结论.在此过程中,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完成实验,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加深学生对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应对不同问题的能力.

4实验考核的改革

我们以前从未在药学专业的学生中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技能考核,因此也无从知道学生的实验效果.又因为实验类型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大多是“按方抓药”,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锻炼,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教学目的,因此作者准备将实验技能考核纳入考试中[5].

考核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一套实验考核标准.既要包括定量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技能,也要有综合技能,可将容量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均纳入考核标准中.标准中的每一个实验步骤应被赋予一定的分值,要求学生必须规范操作,否则不予计分.还要进行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通过化学专业术语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药品质量的能力以及对反常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和解决能力.考核结束后,要求学生必须将所用的实验用具清洗干净方可离开,此项操作也应赋予一定的分值,培养学生及时清洗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考核标准一定要内容全面,应从多方面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不能仅仅拘泥于操作考核.可将出勤率、实验报告、平时操作和期末实验考核成绩赋予不同的比例,综合起来计算总分.

其次是在平常的实验课中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4].每次必须保证4学时以上的时间用于操作训练,为了保证实验质量,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抽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让学生重视每一次实验.然后将学生的错误操作制作成视频或幻灯片,所有实验完成后,抽出少量学时,让学生观看视频或幻灯片,找出错误操作,提出改进方法,加深学生对正确操作的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学生已经掌握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后,可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轮流为同学们准备每一次实验的耗材和试剂,在准备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准确选择实验器具,同时熟练掌握配制各种浓度试剂溶液的方法.比如,维生素B1的含量测定中,中国药典规定“取本品0.1g,精密称定”,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准备的是托盘天平,还有的学生准备的是千分之一精度的分析天平,这就是对测量精度理解不准确造成的.发现这个现象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他们准备的实验用具进行探讨,让学生用心思考或查找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或找教师咨询,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就能够正确选择实验用具.

最后抽出一部分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考核.考核采取抽签制,实验类型以设计型和综合型为主,几个教室可同时进行,每一个教室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测定的是不同的药物,这样可以防止学生透漏考题、互相抄袭.

5实验效果检验的改革

为了配合学校转型发展及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我们准备进行实验效果的检验.可以通过实时追踪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情况,定期到实习基地和工作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实习和工作动态,倾听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即时检验实验效果,并及时调整实验体系和实验内容,进一步完善实验考核标准,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新云.构建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新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9):135-136.

〔2〕钮松召,屈爱桃,卢菲.药学类《分析化学》新形势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123-125.

〔3〕蔡怀鸿,孟建新,杨培慧,等.药学专业实验课程整合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总267):176-177.

第3篇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和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含量,形态等重要的化学信息分析理论的一门科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它不仅仅是在化学各个学科的发展起着很重要作用作用,而且在,工业,农业,国防、资源开发,医药卫生,对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分析方法的更深一步的发展、分析仪器的较快的更新速度,以及各个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对每一位分析化学人才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要具有坚固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准备运用电脑处理各种类型的复杂数据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分析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教授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和方法使学生建立一个对于分析化学的扎实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分析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最大可能的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于分析化学的学习兴趣。下面我从分析化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模式,教学手段和方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于进行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内容改革

结合专业培养和根据社会发展的总需求来设计相关教学内容,理论切合实际,通过各种有趣的实例来讲解使学生更深地认识和理解分析化学的应用和重要意义。为更好的培养综合能力超高的高水平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上增加一些经济发展相关实例的分析测试方法。为了更全面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首先应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的目标引导下,努力培养创造性发展的人才。同时使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分析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相关的内容对于引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不利于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限制性,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分析化学相关的研究特长,要尽量邀请在分析化学方面具有优秀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优秀学者来给学生授课,跟学生通过与优秀的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思考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分析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领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模式改革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分析化学面临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分析化学教育应适应这一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跟随经济发展的及其需要、为了先进的教学模式接轨,将分析化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性,专业性。按照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对分析化学所包含的原理方面,探讨实际,定量分析等各个方面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强调精讲的原则,老师的辅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讨实际方面,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意见,充分讨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多多发表意见,积极引导让学生设计分析方案。通过此过程,使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学习兴趣,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氛围和课堂气氛;同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既能增加讲课时间内的信息量,也可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在实际中不可能接触到的大型分析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要下面的几个方面我们需要调整:

(1)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教师应要重点的传授一些相关的题和它的解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科学的综合能力,使其合理安排学生个人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此课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进取的良好氛围。(2)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的进一步的形成。因此,开拓学生的视野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应转变教育思想,理念和行为,努力提高自身创新教育意识。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想法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意。这十分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加强课堂讨论,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要善于与学生相互讨论研究,以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各个方面更全面的,简单的,有趣地介绍分析化学的历史与发展和现状的同时,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世界重大事件,材料信息的相关内容等,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化学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扎实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要改革分析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加强业务方面的综合能力,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纵观当前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先进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程度,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华中师范大学.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俞汝勤.漫谈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J].大学化学,2008.

第4篇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高效教学的重要基础,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采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黄君礼等编写的《水分析化学》[1],该教材为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融合的信息量大,具有较高的知识性,概念准确、严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另外,结合教材内容,我们为学生指定相关的书籍作为参考资料,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合理的教材,不仅方便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率大幅提高。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因此,水分析化学教学,首先从讲好概论入手,概论是这门课程的缩影,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学习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更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概论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介绍本课程在给水排水领域中的地位、用途,与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等专业课程的联系,涉及的主要内容,现状及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水分析化学是分析化学在生产实践过程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是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在水资源保护、水处理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3教学方法探索

近年来,随着教育模式的改革,“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社会更加需要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学校要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取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方法上,一改过去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讲解式、提问式、对比式等,同时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1)讲解式教学:基础知识的一般以教师讲解为主,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同时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理解能力。(2)提问式教学:它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两方面。教师提问可针对上节课讲授的内容进行复习式提问;也可在讲课间遇到学生曾经学过的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连贯起来,加深理解。学生提问是指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本课程学过的内容,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解答,它既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回答的问题要给与以肯定或进行补充,对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进行解答。(3)对比式教学:既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又是,比如讲解滴定分析时,在讲解完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等四种化学平衡及其相应的滴定分析方法后,引导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加深理解、掌握,让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4教学手段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水化学分析中的基础理论、公式的推导及例题解答,采用板书的方式按逻辑顺序进行详细讲解,教学效果要比多媒体演示好;分析仪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水样的采集、保存等则采用多媒体演示,则形象生动,清楚透彻。实践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5实验教学

水分析化学这门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为了巩固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验课是本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验课能够培养、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传统的实验课,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验后的整理工作,全由教师完成,学生仅参加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对整个实验了解不够,对实验缺乏整体性的理解。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很小,达不到预计的效果。针对此问题,对实验课进行了尝试。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来参与准备实验和完成整理工作。学生对实验的准备和操作过程都非常清楚,实验目的由盲目变得明确。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项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学科特点,所选实验项目既包括四大滴定等基础项目,也包含一些仪器分析的项目,让学生全面了解分析化学在水处理的应用及发展。实验先由教师示范,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与纠正,使学生通过有限的实验操作,培养科学严谨的作风,良好的实验习惯。

6结语

第5篇

一、分析化学在本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学校分析化学课程安排时课时安排不够。分析化学较无机化学相比有以下特点:原理和仪器结构复杂、抽象、难懂;概念多、抽象、计算复杂、公式多难记忆。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分析化学的教学中老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教学效果不太好现象。而学校安排的课时不太宽裕,老师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摘重点讲,按着PPT一页页的往下翻,不管学生听懂没,只按教学计划讲,因为时间紧凑,只能在一节课安排更多内容才能完成教学安排。基本上没有习题课与答疑课,这就导致学生很难理解课程内容,也跟不上老师进度。学生在学习分析化学课时自信心不足,也不够重视。原理和仪器结构复杂、抽象、难懂;概念多、抽象、计算复杂、公式多难记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加之老师讲课快,自己学习时间用的也不多,导致学生不懂得地方越积越多,而且有些知识点联系紧密,就会出现这一节还没听懂,下一节又开始了,更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了。自信心与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加之觉得学这门课没有用,老师讲的比较枯燥,自己以后也不会干跟分析化学有关的工作,考试过了就行,便产生放松甚至放弃的态度。于是便出现了逃课,课堂上睡觉、聊天、玩手机等不合适的行为,如此恶性循环,不懂的地方越来越多,学习兴趣越来越少。老师讲课枯燥无味,课堂要求不严,缺乏与学生沟通。原理和仪器结构复杂、抽象、难懂;概念多、抽象、计算复杂、公式多难记忆,给老师备课带来不小难度。很多老师上课很枯燥,没有创新,引发不了学生兴趣。学生课堂表现不积极,老师上课积极性也就不高了,照着PPT读,一节课说个不停,与学生没有互动,上课方式很机械,一点也不灵活。有的代课老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轻视了理论教学,这也是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课堂要求不严,期末考核较松,考前划重点,有时甚至把考题范围都给了,学生学习压力不大,自然不会太用心。实验安排的不合理。分析化学实验大部分是验证型实验,做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太大变化。实验讲义太细致,实验步骤详细,所需要药品溶液都已经提前被准备好了,学生做实验时只需按着讲义机械的做就行,不能彻底理解实验原理以及为什么做这个实验。有的老师在实验开始后便离开了,根本没做到用心指导。有的学生根本不动手做,老师在监督方面做得不到位。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有的学生也不认真处理,抄完就算完事了,能力一点也没有提升。

二、关于分析化学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探索

第6篇

关键词:转型发展;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合并、升格、更名等形式,地方本科院校经历了以办学层次提升、办学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转型发展。而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变革的生态体系中,已经处于了一个尴尬的状态。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地方本科院校的初次就业率不仅低于重点本科院校,更是远远低于高职高专类院校,这种现象虽然由很多因素造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与许多地方院校在办学理念上一味攀高求全,重学轻术,忽视实践密不可分[1]。而正是由于地方院校发展定位不准,本科职业教育的匮乏,导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不足,无法满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加快地方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大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了当前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2]我校作为新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也是此次转型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借助转型的契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也成为了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3],而“分析化学实验”作为我院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更是承担了培养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重任。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教学过于呆板化,使得学生对于实验课程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达不到实践训练的目的。因此,必须清醒地认清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客观地理清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根源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作为实验教学的首要目标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实验项目的设置缺乏应用性

分析化学实验是以分析化学理论课为依托开设的,所设项目也是按照理论课程的相关内容而定,因此内容单一,且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即使设置了综合性实验,仍然不具有探索性和应用性,缺乏与生产实际的联系,这难免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不予以重视,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思考,按部就班操作,这样的状态不仅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还会影响实验教学的秩序。所以要实现实验教学条件和组织方式的转型。

1.2实验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

目前对于实验课程的教学,大多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师将实验目的、原理、内容、注意事项等以板书或ppt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逐一给学生讲解,有的教师甚至因为担心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疑难问题而影响实验进度,就将所有可能存在的现象和解决方法详细地交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地操作。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几乎可以不动脑筋思考,甚至不需要预习实验。久而久之,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受到了抑制,也难以胜任今后的工作。因此,要实现实验教学方法的转型。

1.3实验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其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和考勤成绩组成。而平时成绩主要以实验报告成绩为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实验报告仅能反映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部分问题,较难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成绩评定形式,使得学生将重心放在了实验报告的编写上,有的学生甚至为了获得高的分数而在数据上作假,这不仅助长了部分学生伪造数据的不良风气,更违背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初衷。所以,要实现实验考核制度科学化的转型。

2推动实验教学改革,适应转型发展需要

2.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型实验技能

由于分析化学实验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于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为主,因此,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应该兼顾其可操作性和应用性,所谓可操作性,即能够通过实验过程,使得学生掌握相关化学器皿的正确使用方法,由于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主要是化学分析,即常量和半微量分析,因此,要求所设置的实验项目也应该符合这一用量要求。而实验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要与企业检验检测环节相匹配上,因此应更多地深入地方企业以及相关检验机构进行调查了解,按照企业和相关单位的需要对实验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而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中,应更多地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并以实际样品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更能将其置身于今后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操作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增强其职业竞争力。

2.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分析化学实验作为训练学生分析检测技能的入门课程,在教会学生标准操作的同时,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树立起正确严谨的科学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其主体地位,将实验设计成带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并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与学生经过探讨后再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独立解决工作难题提供有效的思维方式。此外,还可以尝试开放性实验,即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实验进行改良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以自我为主体的实验环境[4],使得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也符合学校对在转型发展规划中对实践教学要在“练中学,做中学”的要求。

2.3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实现学习效果评价的科学性

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改革,应该与学校转型发展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将重点放在学生操作技能的考评上。具有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是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实验考核上,首先,应该改革过去的仅通过实验报告成绩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方式,将学生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和熟练性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指标,并将此贯穿于整个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在上课期间,通过巡视的方式,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对屡次纠正仍不能正确操作的学生予以扣分并留下单独培训。其次,由于操作技能的规范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在成绩的分布上,应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这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态度,也能体现出学生技能训练的效果。最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更高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因此,对于期末考核,除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可用工厂中分析人员常做的工作为实验题目对其综合能力进行考评,比如给定一个样品,让学生用相关国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结语

在当前全国新兴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传统的基础实验课程,承担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检测人员的重任,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与时俱进,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锻炼其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缩短学校到企业,课堂到岗位之间的距离,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作者:吕瑞 谭晓磊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兄武,许庆豫.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93-97.

[2]刘教民.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大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J].华夏教师,2013(9):5-8.

第7篇

本书共8章:1. 生物分子:介绍了与生物分析相关的分子,它们的物化特性及功能,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生物学理念;2. 色谱:讲述了色谱分离法的原理,分离及纯化的基础理论,以及广泛应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色谱法;3. 电泳:电泳分离的基本原理,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的不同之处,用于分离生物分子的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4. 质谱:讲授了质谱的基本原理以及MALDITOPMS和ESIMS两种质谱仪,如何用质谱来检测生物大分子(DNA或蛋白质)的重量、分离、以及获得多肽和多核苷酸的结构信息;5. 光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原理及基本理论,荧光F和标签,用荧光术分析生物分子和细胞,以及荧光显微测量;6. 免疫测试、生物传感器、DNA阵列以及焦磷酸测序中的分子识别:如何识别抗体和抗原,将生物检测应用于临床诊断,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单链DNA间的分子识别,核苷酸测序等;7. 核酸分析:核酸的萃取和分离,DNA分子的放大,测定核酸序列的各种技术;8. 蛋白质的分析:蛋白质的展开,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方法,基团的鉴别,产生蛋白质碎片的反应,蛋白质碎片的测序,以及蛋白质整体结构的测定。本书目录的后面有序言和缩写字表。每一章的结尾有总结和参考书目。书的末尾有主题索引。

本书第一作者Manz Andreas博士是德裔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KIST)的教授,他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包括:机电一体化、生命科学、生物分析化学、分离科学、微型分析系统以及过程分析化学等。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掌握一定分析化学知识的化学系和工程系的大学生,也是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有益的参考书。

第8篇

由于实验考核是阶段性的,目的是检查学生阶段学习之后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实验考核应结合前段所学的内容,并尽可能反映出实验操作质量的实验。例如:在定性分析实验中,选择几种常见阴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鉴定。将分析化学实验的实验一和二中的已知改为未知,但可以指定一定范围,适当降低实验考核难度。再如:在分析天平与称量的实验中,可以将笔试与称量练习相结合,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笔试知识点可以选择:

①分析天平的性能测定(分析天平的结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天平性能的检测方法,天平的使用和保管规则共三部分的内容);

②分析天平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③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包括天平室的规则和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

④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直接称量法、递减称量法和固定质量称量法三种基本方法);

⑤进入实验实训环节,完成“实验四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⑥课后两天上交完整规范的实验实训报告。实验考核的内容应该从一般的简单实验到较难的综合实验慢慢过渡,逐步提高。

二、公布实验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笔者认为,实验考核应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事先将实验考核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印发给学生,等到考试时,再临时抽签,以确定每个人的具体实验考核项目。一般是在相近的分组内容中,相邻或相对的实验台选择不同的试题。例如:在定量分析中,从四大滴定中,各选择一组实验题。将分析化学实验的实验六至二十三作为内容。教师从基本操作技能,仪器的使用、药品的配制与取用,实验步骤的安排、书写,关键注意事项,实验数据的记录,误差处理,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课后实验思考题的完成情况等几大方面进行详细要求。

三、仪器药品的准备及收集结果

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实验考核处于等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用品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根据实验结果所作出的评定,才能反映各人完成实验的能力。依据公平原则制定统一的评定标准。让每位教师最多看两名学生,只有这样的纪律保证,才能使学生的实验努力完成。例如:在定量分析中,误差是评定实验结果这一成绩的重要指标。实验完成后,及时收集“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的记录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清楚,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禁随意拼凑和伪造数据,尽可能采用列表法做原始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经监考教师检查签字后方可有效。而且允许学生实验报告回去再做,然后统一交来。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应加以分析和讨论,总结经验和教训。特别要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和年轻教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成绩评定

这是一项综合的、较复杂的工作,要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评分标准,可参照分析化学实验附录三: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核项目与评分细则,宜采用等级制评分(5分制)。从分析天平的称量操作,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与定容、移取溶液的操作,滴定管的使用与滴定操作,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等精密仪器的操作。这四大方面,制定评分细则,超时扣分,应采用百分制较公平。对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仪器分析三部分内容的评分细则,逐条逐项给出评分标准,并在今后的实验考核中逐步完善。这样,既突出了考核内容的整体性,又把握了评分标准的可操作性。

五、考核后的分析讲评

第9篇

关键词:分析化学 实验技能 激励

Shallow disscuss on the skill operation training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Liao Lixia1, Liao Xiaoli2, Fang Tao1, Chen Ligang1, Li Wei1, Liu Yuqi1

1.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2.The first senior high school of Yingcheng, 432400, Xiaogan,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learned by compulsory specialty undergraduates, several measures in fostering analytical experiment operation skill were brought forward.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peration skill was improved by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teaching system unit elements, playing teacher’s role by giving guidance, incitement and supervision, emancipating ideas of "stress results, despise process". In these methods, some beneficial attempts have been employed, which adopts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the recognition of experimental operation skill, improves experiment skill of undergraduates to a certain degree.

Key words: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skill; incitement

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课程,已经被我校化学、化工、应化、食品、环境、高分子、轻化及林化等专业列为必修课。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化学教学中起着课堂讲授所不能取代的特殊作用[1]。实验课的开设,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和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2]。

目前,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多,一般侧重于以下3个方面[3-5]:(1)优化实验内容;(2)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3)改革成绩考核方式。以上研究对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很多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在后续实验课教学、研究生阶段自主学习及工作中暴露出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的规范实验操作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实验操作技能对实验结果准确度的影响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重结果,轻过程”的实验数据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兴趣,容易产生轻视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思想。因此我们应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实验技能不规范,创新能力再强,得到的实验结论也不可靠。

1 深化学生对实验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分析化学实验在我校很多专业于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开设,是在完成或部分完成无机化学实验之后进行的。无机化学实验一般是定性实验,侧重于实验现象的观察,例如物质状态、颜色的变化等,因此学生定量意识不强,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严谨性重视程度不高。此外,在高中学习阶段,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学生对理论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实践操作,这些都给分析化学实验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从事分析化学教学的工作者来说,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教育,提高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措施。我们认为深化学生对实验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1 课堂教育

实验课一般是在理论课部分完成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的。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实验技能操作对分析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规范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一切科研探究活动的基础,也是学习后续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保障。我们在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将分析化学中的定量概念与实验操作联系起来,例如,讲到误差时,列举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引起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视。

1.2 课外教育

学生工作部门要加强学生对高中与大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教育,改变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强化学生的实验动手意识。学校教学部门应积极推动教学单位与负责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联合,建立相关的活动机制,出台引导性措施。加强学生与专业教师的联系,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增强学生对实验课及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视程度。

2 激发学生学习实验技能的积极性

在分析化学实验开展前,让学生观看优质的实验录像和多媒体动画,给他们展示指示剂在不同pH值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变化,由此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积极性。音像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较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转变“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我想做实验”的认识。此外,还有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智力发展,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利用分析化学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提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样品,增强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如采用配位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钙的含量时,颜色变化应该为酒红色到纯蓝色,即便滴定过量,锥形瓶中的颜色也不会像酸碱滴定实验那样发生颜色变化。若我们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溶液颜色立即变为紫色(酒红色与纯蓝色的中间色),即验证了学生实验滴定终点控制得较好,若加入较多的自来水仍不变色,表明滴定终点控制得不好,过量太多。借此可为学生提供一种便捷的检验方法,也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主动思考,提高了实验的积极性。

3 加强教师指导作用

分析化学实验大纲前面几个实验都是基本操作技能练习,从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玻璃器皿的洗涤,滴定操作练习到标准溶液的配制,这些基本操作技术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要做到准确、规范、熟练必须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作为教师,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3.1 采用韵语教学

韵语教学,便于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要点和关键操作技术。分析化学实验中包含基本操作技术较多,涉及分析天平的使用、仪器洗涤、滴定操作技术、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和重量分析等操作技术。每项操作技术中涉及的操作要点又很多,实验课程的学时毕竟是有限的,为便于学生记住操作要领,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韵语教学的形式。例如在酸式滴定管的滴定操作技术中,其滴定操作韵语如下:用右手 摇锥瓶,用左手 把活塞;拇食中 包塞拿,不能推 轻拉拉;先快滴 后慢滴;半开塞 挂半滴。

3.2 巡回指导,多鼓励,少批评

对于刚做完定性无机化学实验的学生,要很快接受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手法,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严谨、规范、准确的实验操作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规范地为学生演示每一个步骤,耐心讲解每一个操作要领,不能让学生有“操作差不多”的思想。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操作,在进行言语指导的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重点指导,手把手地教,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对操作有进步时,要适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消除紧张心理,以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3.3 前期实验结果考核要“重过程,轻结果”

对前期几个验证性实验,不必太追求实验数据的精密度、准确性等,否则导致学生为获取较好的数据,赢得较高实验成绩,而忽视实验数据的获取过程,甚至篡改实验数据,影响了学生实事求是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具体原因,并尽可能纠正,以便学生尽快掌握操作技能。

3.4 认真批改实验报告,重视课前总结

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与可信度不仅与规范的操作技术有关,而且与实验数据的记录、结果的计算和报告的书写相关。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要指出数据的记录、结果的计算、报告的书写是否规范,并结合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教师自身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对实验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学生重点辅导,实时帮助校正。

另外,在实验课结束后,教师要对实验课所学操作技术进行演示,对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并指出不足,使学生明白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下转页)

(上接页)

4 将操作技能考核融入分析化学实验成绩评定中

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在后续的实验中要将操作技能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要求教师将实验操作技术涉及的各项操作要领细化,融入实验成绩的评定中,并将其公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认识程度,使他们目标明确地规范实验操作。表1给出了我们平时实验中各项操作的考核项目、要点及具体分值。

表1 基本操作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5 开展分析实验技能大赛

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为依据,定期举行分析实验技能竞赛,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认真细致的思维方式。

6 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落脚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操作规范的科研工作者。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看似简单,做起来绝非容易,必须耐心、循序渐进地加以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张有弛,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宽容对待学生的失误,鼓励学生积极纠正,增强学生规范操作技能的意识,主动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刘艳,徐嫔.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77(1):67-69.

[2] 张腾云,范洪波.以哲学思想分析实验教学目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8):156-157.

[3] 高妍,张永宏,张嘉保.建立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45-14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