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河洛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6: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河洛文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河洛文化论文

第1篇

(一)河洛大鼓的发展

河洛大鼓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洛阳方言为载体,以说唱为表演形式的兼顾视觉与听觉的民间艺术。在表演的过程中一边说唱、一边表演,观众不仅可以得到一场视觉盛宴,而且可以收获听觉享受。可以说河洛大鼓是洛阳琴书和南阳鼓儿词的结合体,它不仅具有洛阳琴书的优雅,同时融入了南阳鼓儿词的通俗,因此,河洛大鼓也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河洛大鼓表演所需的设备极其简单,舞台布置也少了现代表演中所饱含的奢华。一张桌子、一把折扇、一个钢板、一面书鼓便构成了一个简单的舞台,并不需要太多的现代化乐器伴奏,可以没有伴奏直接开始表演,也可以简单地以秦琴、三弦作为伴奏,质朴的舞台设置、简洁的伴奏、通俗易懂的说唱、熟悉而又亲切的腔调都传递着一种劳动人们的质朴,透露出洛阳人民的直爽。河洛大鼓主要通过说唱的方式讲述人们生活中的小事,也讲述古人历史,更多的且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讲述历史发展中的那些英雄豪杰的历史传奇。不仅可以娱乐大众,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向人们渗透美好的传统道德观念。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赶上时代的步伐,逐渐摒弃了家乡方言,遗忘了此类古老的民间艺术,使得河洛大鼓跟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逐渐被世人遗忘,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

(二)河洛大鼓的文化价值

河洛大鼓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就在于河洛大鼓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诸如民族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语言学价值等,并且其传承已经受到威胁。首先,河洛大鼓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价值。河洛大鼓以说唱的形式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述,而讲述的故事大多数传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德行。举例而言,河洛大鼓中有一个叫作《慈母经》的曲目,用生动形象的故事、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诫人们要孝敬父母。再比如一名为《酒色财气与名利》的曲目,用质朴的语言向人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健康的人生追求。其次,河洛大鼓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价值。所谓的民俗是指民间风俗,包括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河洛大鼓中的《朱买臣休妻》曲目,讲述的是朱买臣的妻子嫌贫爱富,强迫朱买臣休掉自己,然后再转嫁给一个比较富有的石匠的故事。故事生动形象,使人们在听表演者说唱的过程中既能够对该地区嫁娶方面的一些风俗有所了解,还能向人们传递传统嫁娶观念。又比如《兰老汉拾钱》曲目,这个尤为简短的故事包含了当地关于丧礼的一些风俗习惯。由上述例子可以得知,河洛大鼓的民俗价值不可小觑。除此之外,河洛大鼓还具备一定的语言学价值。河洛大鼓说唱时以洛阳方言为主要载体,而洛阳方言中的诸多词汇存在着古音的痕迹,腔调与众不同,语法也不同于现在的普通话。因此,河洛大鼓一方面使听众在欣赏该艺术时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洛阳民俗的质朴,另一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二、河洛大鼓的生存现状

河洛大鼓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该时期较为有名的河洛大鼓大师,往往会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有些表演者只要上台,无需多讲便能使现场观众欢呼雀跃。当时由于一些地区比较偏远落后、经济欠发达,河洛大鼓是人们少有的娱乐方式之一,所以受到追捧,还有些地区办丧事或者喜事都请大师来进行河洛大鼓的表演。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方式趋于多样化,人们被眼花缭乱的各种表演所吸引,逐渐开始追求奢华的表演,从目前河洛大鼓的发展来看,其生存环境令人担忧。河洛大鼓的发展和传承之所以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原因大体涉及三方面:其一,缺乏优秀的领军人物;其二,缺乏优秀的传承人选;其三,缺乏变化和创新。河洛大鼓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到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当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说唱表演者,如今这些表演者大多已经年迈,无法再继续登台表演。而近年来,学习河洛大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数量无法保障,人员的表演质量也就无从谈起。河洛大鼓缺乏优秀的继承人。河洛大鼓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不仅传承着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记录了河南洛阳的一些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河洛大鼓以洛阳方言为载体,以生动形象的故事为讲述内容,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听众倍感亲切,这是河洛大鼓受到人们喜爱的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娱乐方式单一,部分人因单纯的喜欢而选择学习河洛大鼓的表演,部分人因河洛大鼓表演可为其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而参与学习。现如今,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喜欢这种传统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河洛大鼓简单的道具和单一的表演方式决定了要想切实学好河洛大鼓,务必要靠勤奋来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而有天分又肯努力学习河洛大鼓的年轻人则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在当今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岗位可供年轻人选择,这些岗位带来的经济效益远比靠表演河洛大鼓带来的经济效益多得多,种种原因导致学习河洛大鼓的人逐渐减少,而现在能够欣赏河洛大鼓这门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使得河洛大鼓的表演者缺乏表演机会,无法获得丰富的表演经验,这些因素造成的结果就是河洛大鼓缺少优秀的继承人,使这门艺术濒临失传。河洛大鼓缺乏变化和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不被社会淘汰,人们只能加快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河洛大鼓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娱乐诉求,无法吸引年轻人的注意,无法使其喜欢上这门艺术。如果想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促使他们去了解河洛大鼓进而喜欢上河洛大鼓,就必须改变河洛大鼓的传统表演模式与表演内容,使其蕴含现代气息,实现河洛大鼓的传承与发扬。

三、河洛大鼓的保护和发展

首先,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政府是进行河洛大鼓艺术保护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河洛大鼓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政府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因此,可以利用政府这一特性,制定一些针对河洛大鼓这门民间艺术保护、发展和继承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得对河洛大鼓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提升自愿保护的层面,而是提升到法律的层面,对河洛大鼓艺术实施强制性保护。现如今媒体行业迅速发展,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媒体,对河洛大鼓予以宣传,使人们逐渐了解这门艺术。还可以通过组织诸如河洛大鼓的历史发展、河洛大鼓的文化内涵等有奖竞猜活动,举行大型免费表演的形式,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关于河洛大鼓这门艺术的知识。另外,政府需要加大对河洛大鼓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行河洛大鼓大型表演竞赛,这样的活动既可以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河洛大鼓,又可以为新一代河洛大鼓传承人提供表演机会,使他们积累更多表演经验,为传承人的培养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来奖励那些在河洛大鼓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使更多的人意识到政府对河洛大鼓传承与发展的重视,以此提高大众对河洛大鼓艺术的保护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的人从事河洛大鼓艺术的传承及发展事业。

第2篇

峨口铁矿明确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规划:2012年为试点推进阶段;2013年为全面推广阶段;2014年为整体提升阶段。

2012年第一季度,在峨口铁矿安委会上启动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并且成立了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推进职责、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及具体工作要求。

为了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让全矿管理层及基层职工了解此项工作的意义,峨口铁矿编制了安全文化宣讲材料,从管理体系、安全文化目标理念、员工安全意识、行为控制等方面,通过干部大会、安全文化建设专题会、有线电视、橱窗等多种渠道对职工进行宣传。

根据各单位管理特点,采用作业区推荐、各部审核、矿安委会最终确定的方式选树试点单位。2012年上半年,峨口铁矿共选树10个作业区、20个班组作为试点进行推进。下半年非试点作业区的10个单位和42个班组以“严格管理”为前提,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试点单位部门负责人监督检查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工会负责分批组织班组长完成“白国周班组安全管理方法”的学习、讨论与培训;安全综合组负责检查所属试点作业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日常工作进展情况;推进办安全管理科负责试点单位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策划、指导、验收、奖惩,组织试点单位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互动交流工作。

及时发现和表彰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工作方面的先进典型。2012年,对上半年进步较大的运输作业区、检修队、破碎作业区、焙烧作业区4个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2013年对3个安全文化先进作业区、1个先进科室、1个先进单位、5个先进班组进行奖励并颁发奖金27500元,2014年矿部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30万元,用于安全文化推进方面的表彰奖励。

各层次具体推进重点

作业区以安全绩效分配体系为支撑,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现场环境、安全管理4个方面重点抓好、落实13项具体工作。从安全家访、贤内助评比、党团共建等方面,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班组以安全正激励为主,全面引入“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落实10项具体工作。班前安全交底和安全培训,班中危险源辨识、安全互保、岗位练兵等,班后知识竞赛、沟通交流等。

组织人事科按照“三个转化”的要求,在24个党支部中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和“安全卫士”活动,并将其纳入党委每月的工作任务中,坚持日常检查落实。2013年以来,为使峨口铁矿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扎实开展了“各级管理者上讲台”活动,分阶段组织矿部领导、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讲课,内容涉及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管理、劳资人事等各个方面,营造了良好的培训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工会将“白国周班组安全管理法”融入“星级班组竞赛”标准评定。对情绪不稳定、违章行为多的职工,开展谈心、家访活动。安全管理科牵头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现场观摩和交流,理思路、出方案、定措施,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

为进一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宣传文化科和安全管理科联合举办“一人平安,全家幸福”主题巡回宣讲活动,通过在各事业部、作业区和班组开展“一人平安,全家幸福”主题巡回宣讲活动,收到了用事故案例的教训警醒人、用亲人书信真挚的感情打动人的较好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突出表达了安全文化的感召魅力,营造了浓厚的全员安全文化氛围。为吸取女工事故案例教训,防范事故发生,定期组织女工开展事故案例讨论活动。

安全文化创建中的亮点

通过正激励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形成有效的安全绩效分配体系,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中作业区管理人员安全绩效分配: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取平均分数,低于平均分数者,当月安全绩效奖不予兑现。高于平均分数所得的分数,乘以每个分值所赋的金额,作为个人安全绩效奖最终金额。

班组职工安全绩效分配:为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主要以正激励为主,只加分不扣分。运输作业区牢固树立“安全与车辆同行,安全与家庭同福”的安全文化理念,有效运用安全绩效,提高全员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该区细化制订安全绩效分配办法,确定了管理人员、大车司机23项关键加分项;2012年,运输作业区发放的安全绩效奖比矿部多发18165元。

PDCA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职责。突出对高危作业岗位、检修作业的安全检查及对管理人员岗位作业跟踪。作业区每周回收跟踪记录,及时通报、公示,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单项考核和绩效分配中。焙烧作业区以“高温铸就安全责任,精细践行安全承诺”为主题,以严格管理为前提,实现精细化管理。作业区围绕岗位精细化,每天上午8:00开始,作业区管理人员对承包的岗位进行重点跟踪。针对现场跟踪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岗位职工整改,对违章行为及时纠正,让职工受到教育。8:30早会进行小结,针对发现的问题、管理缺陷和标准缺陷,及时组织整改。每周一9:30组织作业区管理人员进行一次综合大检查;11:00将查出的问题汇总归类,制订整改时间、责任人逐条逐项落实完成。

第3篇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能够促进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从而使得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二)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需要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是国家兴盛强大的主要源泉,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将自己的前途和理想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盛结合起来,从而为国家的强大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以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一)构建网上教育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媒体渐渐地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基地来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在构建网上教育基地时我们可以采用现在的主流文化,从而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我们可以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了解并且掌握这些知识,最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同时,我们可以在网上举办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理念。我们也可以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另外,我们也可以将图片、声音、影像和视频作为教学手段之一。

(二)积极开展网上教育活动

开展网上教育活动能够大大地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定时举办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开展网上交流学习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畅所欲言,然后,可以由教师进行总结工作,并且将交流的最终结果公布,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强化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另外,我们可以开展网上心理辅导课程,每天由不同的教师向学生讲解,学生可以向教师咨询关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实施网上考试制度

我国的许多大学对于大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都比较低,这就使得大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压力,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程更是枯燥乏味,许多大学生只是将这一课程作为选修课对待。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我们必须制定网上考核制度。教师可以定期在网上对学生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测试,对于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并且让他们参加补考,如果补考成绩仍然不合格,应该扣除他们的所有奖学金和学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四)传承传统文化,借鉴国外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主要内容,例如,善良、理解等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文化并不是完全正确,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并且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外优秀文化相结合,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更加丰富。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国外优秀文化,并且将他们变为自己的文化。另外,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知识。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聘请国外相关专家与大学生进行文化交流,使他们学习国外的优良传统文化,不断的强化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小结

第4篇

1数据处理与网络构建

1.1数据搜集与处理从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ACS、BIOSISPreviews以及S大学网上人事考核系统,搜集S大学D学院教师于1998~2009年发表的期刊合著论文997篇,其中不包括独著、与非本学院教师合作论文、会议论文与专利。每篇论文合著人数为2~5名,比例分别为64.62%、27.34%、7.64%、0.40%。1998~2009年D学院教师共174名,分别从1~174进行编号,涉及合作者共129名。D学院3个系分别为化学系(记为A)、生物系(记为B)和环境工程系(记为C),参与合著的教师A系59名、B系61名、C系9名。包括了整个学院超过74%的教师,可以看成学科群的主要部分,对这一网络进行分析,可以刻画出整个学科群的结构特征。建立D学院教师和论文数据库,根据每篇合著论文的作者情况,在Excel中按照年份建立合作关系邻接表,使用Matlab转化成邻接矩阵,采用Ucinet及NetDraw软件绘制网络图,并结合Matlab计算网络结构指标,与学院领导及主要学科带头人确认实证结果,通过深入的访谈以了解影响合著网络演化的主要因素。

1.2网络构建以n=129名教师为顶点,以年为单位,结合每篇合著论文中出现的所有教师,任意2名教师i、j所在行列交叉处各增加1条边,构造当年加权合著网络Gwt=(gwij(t)),t=1998,…,2009。逐年累积后可形成累积加权网络Awt=(awij(t)),t=1998,…,2009。对Gwt和Awt分别进行阀值运算。若gwij(t)>0,则gij(t)=1;否则,gij(t)=0,可得到当年无权矩阵Gt=(gij(t));若awij(t)>0,则aij(t)=1;否则,aij(t)=0,可得到累积无权矩阵At=(aij(t))。所有网络均为无向网络,无权矩阵表示i、j之间有无合作关系,加权网络表示i、j之间合作多少次,2个顶点间的边记为(i,j)。

2网络结构特征

2.1度特征顶点i的度ki(加权度wi)为与i相邻的边的条数,即顶点拥有的联系数或邻居数,可直观反映顶点在网络中的核心性和重要性。

2.2连通性网络中能够相互可达的顶点组成联通分量,C为联通分量个数,其中,顶点数最多的称为最大联通分量或巨元组(GC)。常用顶点间相互可达程度及所需最少步数(即距离)刻画网络连通程度,顶点i和j间的距离记为dij。对于连通网络。

2.3顶点与边的显著性顶点和边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导致地位或作用的重要程度[18]称为显著性,可用中心性指标、聚集系数和边中间度来刻画。度中心性指每个顶点的度占最大可能度的比例,记为Cid=di/(n-1),Cid比ki更能反映顶点的显著性[17]。接近中心性考察某个顶点与其他顶点的距离有多短,距离短的顶点越多,说明这一顶点与其他许多顶点都“接近”,在整体中的中心性高。

2.4网络紧凑性与传递性紧凑性指顶点间联系的多少,以及网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围绕某些特定点组织起来的特征,可用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势来描述[18]。网络密度D=m/[n(n-1)]指网络中所拥有的边数占最多拥有的边数的比例,表明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根据顶点的不同中心性指标,分别定义度中心势、接近中心势和中间中心势来反映网络凝聚力的大小。

2.5层次性可以用社群分析和k-核分析来讨论网络的层次性。社会网络表现出社群结构,即组内密度高、组间密度低的现象。有多种方法划分社群[20-22],通常采用Newman等[23-24]提出的快速算法。定义Q=∑i(eii-a2i),其中:eii为社群i内部联系数;eij为社群i、j之间的联系;ai=∑jeij。Q>0.3时,认为网络有明显社群特征。拥有至少k个邻居的顶点组成的子网络称为k-核心网络,使用k-核分析可以发现,网络的高凝聚力区域,k-核塌缩是网络核心涌现的过程,塌缩序列指k值增加1时损失的顶点数与比例。

3静态网络分析

3.1整体网络特征整体特征主要涉及网络的规模、紧凑性和连通性。表1列出了A2009整体特征。由表1可知,平均每个顶点与5~6个顶点合作过,平均合作次数为30~31次,网络密度不高,紧凑性较低,传递性一般,距离分布中3出现的频率最大,任意2个顶点平均通过3~4个顶点可达,网络不具有小世界特征。

3.2社群分析使用Girvan-Newman快速算法对A2009划分子群,Q>0.3时,可划分为5~58个社区(Q值从0.328~0.502,Q值为0.502时分为11个社群)。说明网络存在明显的社群结构,学科群虽然初步形成,但研究领域有待凝聚。图1为A2009被划分为5个社群(Q=0.449)时的情况。图1中,出现A系和B系2个大的学科群,但A43、A53、A126和A27、A59、A72与其他部分相对独立,C系通过B165和B166这2个顶点与B系连接,B153属于A系为主的学科群。当划分为11个社群时,A2、A45和A51通过B162与B系其他4个顶点形成一个子群。说明学科主要以系为单位,已初步形成跨学科合作,但未成为主流。表2共包括23个顶点,其中14个顶点属于A系,9个顶点属于B系。A6、A10、A15、A18、A42、B85、B153和B164等8个顶点3种中心性都很高。12条中间度大的边中,有6条(A5-B164,A10-B164,A13-B164,A13--B95,A45-B162,B165-C171)连接不同系,这些边可认为是弱连接[27],对不同群体之间起着关键的知识与信息沟通作用。

3.3k-核分析对A2009进行k-核分析,生成了有向3k-核心网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129个顶点组成的合著网络中,sk-核(s为阶数,s=1,2,…,7)包含的顶点数依次为129、106、78、54、37、19和9个。7k-核的9个顶点学术联系最为紧密和活跃,均来自于A系,6k-核只有1个顶点B153来自B系,5k-核有18个顶点来自B系。塌缩顶点数分别为(23,28,24,17,18,10,9),核塌缩序列为(0.178,0.217,0.186,0.132,0.139,0.078,0.070),3k-核和5k-核塌缩速度较快,表明网络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性。

3.4顶点与边的显著性顶点的显著性表征其在学院内产生影响的重要程度,边的显著性指合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表2列出了Cid、Cir、Cib、Cic、Cijb排名前10的顶点和边。

4网络演化分析

4.1合著情况演化合著的顶点数与人均合著论文数的逐年演化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3(a)可知,当年参与合著的顶点数从1998年的17个增加到2007年的71个,随后有所下降。图3(b)中,当年人均合著论文数小于2篇,累积数量持续增加到7篇。当年参与合著顶点数与合著论文数的增长可分为1998~2000年和2004~2007年快速增长、2000~2004年持平以及2007~2009年下降4个阶段。在进一步访谈中,学院领导及相关学科带头人认为其中2个增长阶段与人才引进、科研奖励政策实施及科研项目增加有关,2009年稍有下降,主要是强调论文质量的结果。

4.2度特征演化Gt和At的密度、平均度、度-度相关系数逐年演化情况如图4所示。图4(a)中,Gt和At的密度总体上随t下降,G2000和A1999之前下降速度较快,之后趋于缓和。图4(b)中,〈kt〉在均值2.8(标准差0.4)附近波动,尽管Gwt出现2次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顶点增加程度超过了边增加程度。图4(c)中,〈wt〉呈增加趋势,但G2005~G2007略为下降,是参与合著顶点数增加较快的结果(见图3(a))。图4(d)中,所有rt为正,累积网络呈现典型的同配性,Aw2002和A2003分别达到最大,后续年份同配性逐年下降,说明度大顶点与度小顶点合作趋势不断增加。

4.3连通性演化A2008及之前的网络都不连通,A2009形成了全连通网络,网络连通性演化如图5所示。图5(a)中,Gt的连通分量数呈增加趋势,A1999和A2000达到最大值8后,最终减少到1。表明巨元组之外合作增加,网络是由1个核心演化为多个核心,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图5(b)中,At网络效率上限(以每年实际参与合作顶点数nt作分母)、下限(以最大顶点数n=129作分母)总体上都在增加,最大效率E2009=0.3395,表明网络结构对信息与知识扩散的促进程度在增加,但效率仍然不高。

4.4核心区域演化对At进行k-核分析,最高阶k-核的演化情况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k-核的增长包括阶数的增长和顶点数的增长,At最高阶k-核先是顶点数增加,然后是阶数增加,是一个间断跳跃的过程。最高阶k-核所有顶点全部为A系,而且十分稳定。图2(b)中的9个顶点,A13、A15、A81和A84等4个存在于A1998的4k-核中,A6、A18、A76、A82存在于A1999的4k-核中,A3进入A2000的6k-核中,而且一直保留到A2009的7k-核。表明由于累积优势,主要学术骨干在学科发展中一直起着核心领导的作用,学院合并未产生新的高阶核心成员,同时其他成员难以成为学术骨干,这些困难主要来自于团队搭建、科研项目与经费的获取等方面。

5结语

第5篇

【关键词】 2G网络 核心网络 共存规划

一、2G网络的定义

如今,手机制式主要包括了GSM、TD-SCDMA这两种形式,手机从诞生之日开始,就经历了第一代的模拟制式机、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欧洲的电信运营商以及生产制造厂家组合而成的标准化委员设计出来的,其是在蜂窝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中包含了GSM1800MHz以及GSM1900MHz等几个频段。GSM操作体系中有几种比较重要的特点,包含了防盗能力强、网络容量大、储存资源丰富、通话质量好以及稳定性强的特点,并且信息操作更加灵活、通话死角更少、手机耗电量少等等。

TD-SCDMA是中国移动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底正式向国际电联提交以来,已经发展了十余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内完成了标准的专家评估、ITU的认可以及第三代伙伴项目的体系融合,全新技术的加入,各项国际化标准工作的开展,使得TD-SCDMA标准成为了第一个通过中国发出的,主要是以中国的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在国际范围内被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是国际上的无线通信标准。

庞大的用户资源是2G运营商最重要的财富,建设3G网络需要将对用户的影响率降至最低,其中包含了不换号、不换卡以及业务受理更为方便的原则。号码的携带能够让整个的GSM网络的用户在不换号的情况下转网成为3G用户。移动电话存在较高的个人特性,是个人身份的标志。3G网络实现号码可携带能够帮助2G用户更加平滑的过渡为3G用户,并且从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完成GSM网用户的号码可携带能够减少之前的用户再次选择运营商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绑住了用户,增加了用户的忠诚度。

二、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的意义

第一,能够保证现如今网络的基本运营状况,实现客户群体间的整体性保证与转移。巨大的用户操作群体以及先天的市场操作份额是传统运营商发展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主要的操作业务与利润来源。2G向3G、4G过渡的时间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在过渡的过程中,特别是在3G、4G刚刚发展的阶段,2G用户仍然会有较高较快的持续性增长。

第二,需要顺应时展的不断推进网络业务的发展,全方位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共同关注网络的投资保护,将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的意义发挥出来,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形式,能够避免因为3G网络的出现,而造成2G网络资源浪费的情况。

和2G无线接入网覆盖方式、储量以及互相操作形式等的各方面整体配合,核心网因为具有较好的协议继承性,所以一体化建设更加显得有充分的必要性。

三、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的基本操作原则

对于已经存在的2G GSM网络的移动运营商而言,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资源需要以GSM网络资源当成发展基础,主要的原则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握。

第一,优先原则是2G网络的稳定有序;第二,2G网络和3G网络互相结合,二者全面均衡发展;第三,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第四,推行网络平滑发展的形式,切不可操之过急;第五,严格遵守安全性原则。

四、2G核心电路域一体化建设

4.1 语音IP化

2G核心网络的的语音IP化是实现整体IP化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促进2G时代平滑过渡至3G时代的关键步骤。从优化网络的角度上进行观察分析,语音IP化能够使的网络的基本结构逐渐朝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网络层次的减少,能够简化网络的互联复杂程度。而从资源减少的监督分析,能够通过加入IP端口,有效的降低交换局的TDM端口的占用情况,最大程度的节约了各项电路的数量,同时减少TDM的资源投入数量[3]。

4.2 MSC的建设方案

2G MSC的设置方案有以下几种形式:

方案一:设置独立的MSS,以及独立的MGW,简单的说也就是两个系统分别建设MSS和MGW,如图1所示。

方案二:3G与3G共用MSS,MGW独立设置

2G和3G的MSS共用,但是各自的MGW做分别设置,如图2 所示。

将两种方案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综合比对两种安装方案,优先选择方案二。

4.3 分组域网的共存规划建设

在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过程中,设置的SGSN方案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升级已经存在的GPRS SGSN,与此同时对3G RSN的接入条件的满足;另一个是新建一个3G SGSN,专门使用在3G RAN的接入操作上。

两种方案各有优劣,方案一使用已经存在的GPRS SGSN当成Iu的接口,硬件设备上需要加入一个新的ATM接入口,在软件上需要同时支持Gb与Iu的接口,对现在的网络SGSN分区以及网络的变动情况较大。另外,因为现在的SGSN容量有限,3G用户还没有过多的发展空间。方案二并不会对已经存在的GPRS有任何的影响,可是,3G用户数量正在不断增加,GPRS用户的数量正在不断的增长,有可能会造成用户使用情况减少的状况,这样会浪费之前存在的GPRS SGSN设备。综合分析,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五、结语

文中对GSM/TD-SCDMA共同融合组网情形下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就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未来的3G以及4G时代的到来,2G/3G网络共存规划建设将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并且对业务的开放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潘兆辉. 2G/3G网络共存情况下若干问题的探讨[J]. 移动通信. 2009,07(15)

第6篇

【关键词】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

文化 生成 发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33-0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对现代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文艺、哲学及大众文化领域都深受其影响。因此,把握好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意义及本质,成为我们探讨文化(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理论,更是我们探讨文化生成问题的一个重要入口。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怎样的社会文明观,而在这一社会文明观的影响下,精神分析的未来走向又是如何,这些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了现代西方的人文科学、语言文学、宗教、文艺、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使得这些学科精神分析化。这源于弗洛伊德深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哲学渊源是叔本华、尼采的学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病患者增多,到了18世纪末,精神病患者开始被社会承认与重视并得到了人文关怀与人道治疗,这为弗洛伊德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舞台。弗洛伊德是学医的,他对精神病的解释及治疗是独特的。在这样的哲学、社会、医学的融合背景下,弗洛伊德通过自己的深入反思和实践,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化见解。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病的治疗技术,二是潜意识的心理学说。其中,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弗洛伊德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无意识”这个被传统心理学所忽视的领域上。在他看来,心理学就是有关“无意识”的科学,人的精神过程就是无意识过程,而意识部分内容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因而并不重要。同时,无意识领域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因此,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才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这样一来,性的本能冲动就应该成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而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主要就是寻找隐藏在病人无意识深处的病原,将无意识“翻译”为有意识,揭示症状的真面目,从而使患者的症状消失。这样的研究,便形成了弗洛伊德自己的理论观点和体系。那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人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问题又有何关系呢?这正是接下来要谈的问题。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文化内涵

(一)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与文化

生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从理论上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无意识。对无意识领域的研究为全面认识人类文化、社会、道德、精神等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不仅关心人、研究人,还以人为目的,一句话,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研究“人的文化”,进而从“人的文化”折射出“社会的文化”。因为,人的精神疾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精神疾病的反映。弗洛伊德在创立精神分析学的早期,把人类的心理文化划分为三层,即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到了后期,弗洛伊德则把心理文化发展为人格文化学说。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无意识,是本能和欲望,它不为社会、不为个人意志所允许,往往被压抑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也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一种智慧,正如孔子的“明德”理念,即人的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美德和智慧,人要擦亮之使其发挥作用。弗洛伊德还进一步提出了性本能说,认为人的一切活动乃至文艺创作只是依赖于对人的本能欲望中最强烈并最容易冲动的“里比多”的摄取和表现。精神分析学所提出的“超我”,是指挥“自我”向“本我”施加压力的最高层次的人格,一旦这种“超我”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人类完全可以用自我之手加以毁灭。可见,“超我”是后天的产物,产生于自然,但又不属于自然的范畴。

事实上,“超我”是由家庭、社会、文化、历史形成的对人内心世界的压力,是在漫长的社会文明历史发展中,在个体的经验和心理积淀产生无意识,再由个体的无意识凝结成群体的无意识,从而最终形成超越个人力量的社会压力。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人有可能失去本真的自我,于是便出现今天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不同的自我。在文明的边缘,这种社会现象似乎也会成为一种大众的社会传统文化,并一步步地延续下来,成为一种文化模式、观念、习俗,成为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道德选择、信仰模式和思维方式,且深深地隐藏为人们的心理态势。可见,社会文化既是一种定势,是人们思维言行生活情趣的规范,也是一种“无意识”。因此,我们可以说,无意识总是蕴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并不为人所知晓,是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非自觉的意识。

(二)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文化观

最初,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领域,后来他把研究目标指向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上,并提出了有关的社会文化观点,这使得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实现融合,由此而来,一种无意识的心理体系便发展成为一种人性哲学、文化哲学。同时,弗洛伊德还指出:“文明只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御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或累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显然,文化(文明)不仅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含了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包含了社会的生产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正是由于自然界加给我们的那些危险,我们互相联合起来了,并创造了文明”。而文明产生的内在条件,则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精神特点或人性特点。

弗洛伊德还进一步指出,文化(文明)与本能是相反的,文明就是对本能的超越与压抑。文明还要求限制人们的攻击性本能,在这方面作出牺牲,因而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人类很难感到幸福。在弗洛伊德看来,资本主义文化抹杀了人类社会文化,因为它颠覆了人类社会文明。可见,弗洛伊德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独特的尖锐批评,同时,他还认为,建立文明社会,丰富文化生活,就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发展和幸福,而实际上当代社会的文明离人类的幸福期望还具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因而,弗洛伊德认为,要正确认识人的文化,正确对待人的各种本能,必须依靠理性和科学的力量,既要满足人的本能需求,又要善于引导和控制这些本能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文明的积极作用,以此来达到解决文明中的冲突。如我们社会所实行的一夫一妻、禁止等制度,其实就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限定人的性本能的范围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家庭文明的重要内容。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文化、文明的发展,并看到了文明与本能的联系和差异。但他把文明与本能分裂开来,认为文明就是对本能的否定、限制与压抑,这是不全面的。因为,本能总是以文明的形式表示出来,受文明的制约。同时,在文化(文明)的引导下,本能也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精神分析与文艺

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发展虽然意味着本能的压抑,但这种压抑是可以得到补偿的。这就涉及精神分析理论与文艺的关系问题。在弗洛伊德看来,文艺的功能就在于使读者和作者所受本能欲望的压抑都得到补偿或变相的满足。一切文艺作品都和梦一样,是欲望的化装,是一种弥补。实际生活上有缺陷,在想象中求弥补,于是才有文艺。这样,文艺创作整个过程无非就是始于自我并终于自我。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文艺观的基本观点是:文艺本身是在某些受压抑的迫切需要的推动下创造出来的,是某些无意识冲动的升华,是得不到满足而转入其他排遣途径的性能量的创造物。因此,文艺是被压抑的本能升华的结果,是无意识的象征表现,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而文艺作品则是一种下意识的愿望,它使人获得一种无意识的满足,从而使压抑的本能得到了一种健康的满足。可见,弗洛伊德的文艺观一方面是提倡无意识,另一方面是主张幻想,从而形成了新颖的文艺心理系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艺观并不是从社会生活而是从个人心灵中去寻找艺术创作的根源。它否认了现实生活对个人心理及文艺的影响,又把艺术完全局限在个人的小天地里。这种文艺观使文艺脱离了现实,走向虚无缥缈,最终对文艺是有害的。

三、精神分析的发展趋势

现代精神分析的特点基本上都是在弗洛伊德和荣格所建立的精神大厦的框架内,那么,精神分析的未来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是“适应性”的概念。“适应性”的概念对精神分析的整个框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适应的才是健康的”。因此,人们便发现,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不一定就是适应自己发展的东西,而适合自己的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人才获得一种真实的健康,而不是失去适应而进入一种“亚健康”状态。

其次,是精神分析的生物学趋势,即人的心理活动接近于动物习性。但是,把人“生物化”也是一种危险,如用克隆人去发动战争,这与今天美国研究的用机器人去发动战争一样,最终会毁灭人类的社会文明和物种文明。

最后,是东方哲学引导着精神分析的发展,或者说是精神分析被东方哲学生活化。东方哲学的起点是整体观,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而精神分析在方法上基本是分裂的、破坏性的,强调的是主客观分离。可见,现代精神分析中的一些系统观点,无不受东方思想的引导和影响。

总之,精神分析实现了两极化的发展,一极是分裂性的,一极是强调整体和综合,甚至是整合。但更大的希望在于精神分析与东方哲学的融合,可以说,精神分析的未来在东方。当然,这只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也有人认为精神分析的未来在西方。但作为东方的一分子,我们更应该肩负起精神分析未来发展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3]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4]包华富.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5]车文库.弗洛伊德主义评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6]杨一涛.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一点新认识[J].外国文学研究,1997(2)

[7]王树洲.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5(1)

[8]王光荣.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9]张宁.精神分析学一个重要概念演变的文化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10]余祖伟.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社会文化[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第7篇

关键词:和谐文化;图书馆;参考咨询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54—02

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而和谐文化的建设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图书馆作为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是人类文化的存储中心,精神产品的聚集地,更是社会文化的传播窗口。因此,图书馆在进行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不断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这既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图书馆自身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的“心脏”,是读者服务工作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图书馆网络参考咨询服务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一步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网络参考咨询服务是基于图书馆的WEB网页由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员或专家以现实的或者虚拟的信息资源为参考源回答读者提出的有关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一系列问题。是图书馆在网络化发展的环境下专为特殊用户打造的特色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也是适应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主要服务方式是通过本馆网页建立虚拟咨询台,面向所有利用本网页的信息用户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并且服务对象逐渐社会化、服务内容广泛化、服务方式网络化、服务工具现代化。这不仅增加网站网页的服务功能与范围,而且还使网络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异步服务模式

他是目前网络环境下最简单、最流行的一种服务模式,同时也是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所采用的参考咨询最早的模式,其顾名思义就是:图书馆的用户提问的问题与参考咨询员回答的问题不是同时进行的。目前异步服务主要通过常见问题解答(FAQ)、电子邮件、BBS公告板系统等方式综合使用来完成的。

(一)常见问题解答(FAQ)

常见问题解答(FAQ)其实就是图书馆设计的一个有关读者常见问题解答的数据库。在我们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参考咨询人员经常会遇到很多用户向你提出相同的问题,为了方便读者能够及时方便的使用图书馆,图书馆的参考咨询人员将在日常工作中或者对用户进行调查时发现的共性问题或者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问题答案编辑成图书馆的专门网页,放在图书馆主页的显著位置上并进行网络连接。一个检索方便、内容全面且问题解答清楚详细的FAQ数据库是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服务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读者只能被动的接受图书馆提供的这种服务,而在读者遇到没有FAQ提供的问题答案时就会感到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二)电子邮件参考咨询服务

这种服务方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飞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这种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本的电子邮件咨询服务,一种通过电子邮件和咨询表格结合进行服务。基本的电子邮件咨询服务一般是在图书馆网站的主页上设立一个电子信箱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公布一个图书馆参考咨询的电子邮箱地址,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参考咨询人员发送自己的基本信息和所要咨询的问题,然后咨询人员再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问题的答案传送给用户。另外一种是电子邮件和咨询表格结合的方式,可以直接向咨询专家进行提问,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填写图书馆特定的咨询表格和咨询的问题,咨询专家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电子邮件把答案发送给用户。

(三)BBS电子公告板系统服务

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翻译为中文就是“电子公告板”,他很类似于我们平时各种公告板,是图书馆利用网络进行信息资源可显示交流的一种服务系统,他其实是在网络上开辟了一块“公共”空间以供用户进行交流和讨论的平台。BBS可以根据不同内容把图书馆需要服务的分成若干个公告栏,每个公告栏都以一个能够书写的文本格式的公共电子版组成,而且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该公告栏和接收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入任何公告栏并发表相关信息和浏览其他读者对该问题的各种看法和观点,同时各个读者之间还可以进行单独或者群聊的方式对一个问题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另外,读者还可以针对有关图书馆的各种问题向参考咨询人员进行咨询和讨论,并能得到积极地响应。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BBS公告栏举办各类知识讲座、有针对性的培训、新闻公告、提供在线帮助。BBS公告栏目前不但成为读者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重要中心,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信息沟通与反馈速度,同时也进一步缩小了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距离,符合和谐文化建设的宗旨。

二、同步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同步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也称实时交互式服务,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效果,能够实现“面对面”交流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参考咨询模式。这种服务方式真正达到了用户提问和咨询员回答的即时性,他不仅使参考咨询员更清楚的知道读者的需求,提供方便快速的服务,节约了读者的时间,而且也进一步拉近了读者和图书馆的距离,增加了图书馆的亲和力,扩大了图书馆在读者中间的影响。目前主要采用的形式有:网络聊天室、网络白板、网络视频会议、QQ、OICQ、网络电话等等。这种实时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的方式缩短了咨询时间,加速了读者与馆员的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同时他虽然能够使读者快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却受到网络带宽以及文字输入的限制,实时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聊天式参考咨询。它是基于“网上聊天”技术或WEB联系中心软件技术,有图书馆员在虚拟聊天空间“直接”面对用户的一种同步的或实时的交互式参考服务。它突破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它,人们可以在任意时候获取或提供信息。由于当时的聊天软件只能传递纯文本文件。而后出现了一些改良的聊天软件。如网络会议、网络大师、报告厅、网站管理员等。

(二)即时短信服务。它是在网络聊天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服务,它提供共享信息的环境。诸如AOL和ICQ这类的即时短信传递软件,更方便咨询员与用户同时浏览网络信息和文件。但用户和馆员必须同时安装此软件。

(三)网络呼叫中心服务。通过电话或者聊天与用户交流,同时传递相关页面。这种功能方便咨询员与用户同时在浏览图片和文字材料的环境中进行讨论。利用同步信息交流和共享网络信息的环境,如同面对面的参考咨询,咨询员可以在演示并回答的环境下回答用户的提问。有专门为图书馆参考服务设计的这类软件,如:虚拟参考服务孵化器。全天候提供即时信息的同步参考咨询为参考咨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是拓展参考咨询服务时空的一个便利而有效的方式。

三、网络化协作的参考咨询服务

网络化协作的参考咨询服务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读者咨询问题的层次及难度增加,再加上受咨询人员能力的影响,单个图书馆感到要完全满足读者的咨询需求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为了适应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和为读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一个图书馆利用网络和其他图书馆或者相似的科研机构进行网络协作,共同为读者提供服务,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担责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读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图书馆的合法用户,他都可以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而图书馆的咨询人员无论你是哪一个图书馆或者科研机构,无论你是在家或者是在办公室,只要你能够上网你就能为分派给你的用户解答咨询问题。网络化协作的参考咨询服务的口号就是“全世界的图书馆员联合起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作,为所有用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都已经设立了参考咨询部门,同时也开展着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但是有很多图书馆读者还是感觉到自己咨询的问题得到答复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咨询服务质量不高,而且有的图书馆服务对象还仅仅局限于自己本馆的用户,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下一步进行认真的解决,以便逐步达到和谐文化建设的要求,为建设和谐图书馆、和谐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晓雁.中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

[2]秦波,兰芬.Library2.0条件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2009,(5).

[3]程欢,戴起伟.My Library系统特点及其应用于网络教学的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3).

第8篇

【关键词】网络化 图书馆管理 管理员素质

一、网络化图书馆的转变特征

从服务对象来看,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服务对象已从先前较普遍的学校师生向社会大众延伸,在现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下,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在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

从信息服务内容来看,从传统的馆藏查询、借阅已扩展到电子资源的检索服务、网上信息资源的导航服务、信息传递、电子邮件服务、专利查询、网上咨询等动态服务;信息种类不再局限于读者所需的图书、期刊、报纸,已扩展到科技报告、产品样本、专利文献等。

从信息服务的领域看,已从较单一的教学、科研所涉及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更广泛各个领域,学科范围和知识点更多更广。

从信息服务的载体看,已从单一的印刷型图书、期刊发展到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资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从服务模式来看,已由单向的提供转变为双向互动,从单一的借阅、导读发展到对原始文献的二次分析、研究和整理,信息需求者更多的主动参与到信息的检索与提取过程中。

从馆藏资源来看,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实体馆藏扩大到基于因特网的虚拟馆藏,实体馆藏是指图书馆所拥有的以不同的实物载体形式而存在的各种印刷型文献、声像文献、缩微文献及电子文献等;虚拟馆藏是指图书馆只有使用权,本馆读者必须借助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才可以利用的本馆以外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总和。

二、网络图书馆管理员的必备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网络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图书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事业心。图书馆馆藏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记录和总汇,是各行各业的人们进行学习和参考的知识源泉,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和智慧结晶的使命,图书管理员要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到爱岗敬业,干好干精,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职能作用。

(2)高度的责任感。图书管理员从事的既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而又默默无闻的工作,需要管理员具备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尽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

(3)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信念。管理员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高服务效率的基本保证,图书文献管理工作要一切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至上,做到热情周到、积极主动,耐心细致,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以服务读者为荣,以读者满意为准。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图书文献管理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要与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等不同的读者打交道,为读者提供信息和资料,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这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具有心理耐压、心理应急、心理平衡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这样才能与读者和用户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的相容愉悦关系,维护图书管理的良好形象。

(三)专业技能素质

(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一个合格的图书管理员首先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图书馆的功能、构成、作用等,熟知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分类和检索知识,掌握图书学、版本学、文献学、信息检索、分类编目等专业知识。

(2)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通讯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的,并辅以缩影、光盘、声像、通讯等新技术,针对读者需求,开展电子资源的检索服务、网上信息资源的导航、信息传递、电子邮件推送、拓展专利查询、网上咨询等服务形式,形成了高密度存贮、远程传输、快速检索的图书情报处理特点,这就要求管理员不仅有扎实和丰富的图书馆基础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使用操作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与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从而对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3)丰富的外语知识。作为网络化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还要掌握外语知识,提高服务水平。虽然多数图书馆均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但这些外文文献的利用率并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图书管理员和读者对外文文献种类、内容不太了解。因此,图书管理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语素质,才能将外文文献、外文数据库有效地处理并推介给读者,才能在互联网上搜索更多有价值的外文资源为读者服务。

三、管理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途径

(1)在岗自学。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不便参加脱产学习,更好的形式是自学。图书管理人员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结合本人实际和具体的业务工作,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把业务学习当作经常工作去抓,并不断将所学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工作中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2)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地派人参加各种级别的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管理人员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图书馆应给管理员营造一种学术氛围,支持和鼓励有科研能力的管理人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有目的地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去其他图书馆学习,参加业务培训,加强馆际交流与协作。

(3)组织培训。组织管理员参加兄弟院校的图书管理方面的培训,或者推荐新进图书馆的高水平管理员对一些图书管理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强制性业务培训来提升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并进行相关的绩效考核,建立督促竞争机制。

第9篇

一河洛佛教音乐的历史演进

分析河洛佛教音乐的历史演进,需要对佛教音乐是否随佛教同时传入中国作一简要分析。学界既往的观点大致有二:一是同时传入说;另一种则是滞后说。笔者认为,前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因为东汉明帝以后,陈思王曹植之前,便已有梵呗的存在。从理论上说,既成僧伽,就要有礼佛之仪;既有礼佛之仪,便有梵呗之需。两汉之际,随着西域的稳定与丝绸之路的畅通,梵呗完全有可能经丝绸之路由西域或天竺传入内地。尤其是,东汉桓帝时,安息国高僧安世高来中国参拜汉帝时就能用梵语唱颂梵呗。据《后汉书•桓帝纪》记载:“桓帝好音乐善琴笙,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斯将所谓听于神乎。”(范晔:《后汉书》,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54页)虽然,当时的梵呗唱诵还没有越过王宫的高墙深院,唱诵的场合少之又少,但佛教音乐随佛教一同传入之说据此可信。进而可知,佛教音乐艺术的历史演进与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具有同步性和一致性。河洛佛教音乐作为中国佛教音乐的源头,其历史演进不仅展现了中国佛教音乐演进发展的普遍性风貌,也展示了河洛佛教音乐的区域性文化特征。人们知道,中国佛教音乐发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其中,王日昌、田青等前辈提出的“四阶段说”是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即“佛教初弘期阶段、自东晋至齐梁的华化及多样化阶段、唐代繁盛及典型化阶段、宋元之后的通俗化时期”(王日昌:《谈古代典籍中的佛教音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4期)。与此相比,河洛佛教音乐在此基础上则显示了其本地区的特点,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河洛佛教音乐的初弘阶段(东汉时期)。东汉明帝时,佛教以官方形式正式传入中国。“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教入中国之始。”(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50页)这一时期佛教音乐随佛教一起传入洛阳,由天竺来华的竺法兰大师传入。竺法兰大师在翻译佛经、弘扬佛法的同时,也带来了天竺的佛教音乐———梵呗。佛教梵呗产生于佛教圣地印度,来源于佛教时期以前印度吠陀时代的“赞颂”,其中《姿摩吠陀》记述歌咏的方法奠定了念诵佛经的基础,以乐咏经,以歌诵经,是原始佛教音乐梵呗的前导。梵呗主要用于讲经仪式、六时行道和经忏法会,既有赞诵佛德的作用,又能使听者心灵净化,潜心向佛。王小盾认为:“我们可以用三分法来看待原始佛教的音乐。从表演者角度看,它是乐伎供养音乐、佛陀说法音乐、僧侣诵经音乐的三分;从音乐体裁角度看,它是歌舞音乐(用于礼赞佛陀)、呗赞音乐(用于歌咏经偈)、吟诵音乐(用于唱诵经文)的三分。”(王小盾:《原始佛教的音乐及其在中国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东汉时期,佛教及其艺术处于初弘期阶段,传播范围极为有限。由于梵汉之间的语言差异,虽然天竺佛经已经被译经家用汉文译出,但由于当时通晓梵文的受众极少,梵呗在河洛地区的传播存在严重的困难。虽宋代赞宁在《高僧传•读诵篇》记载,“原夫经震旦,夹译汉庭。北则(竺)法兰,始直声而宣剖;南惟(康)僧会,扬曲韵以讽通”(转引自徐湘霖:《净域奇葩———佛教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但竺法兰的赞呗歌诵,系“直声而宣剖”,其音乐性不强。当时佛事方兴,译业草创,他所咏赞的,想必是原来的天竺音乐。无论是竺法兰,还是安世高在东汉桓帝时所唱颂的梵呗,在梵汉语言差异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以及正式的佛教仪式还未形成之前,他们所输入的是以梵语歌咏经偈的呗赞音乐。第二阶段,河洛佛教音乐的中国化与多元化阶段(三国至北朝时期)。梵语化的佛教音乐输入到河洛地区初期,与河洛地区的语言及音乐传统都不能完全协调,难以配合用汉语译出的偈颂和汉地创作的佛教歌词。三国时期,中国佛教徒注意到了这种矛盾。河洛地区的乐僧于是采用河洛地区的民间乐曲创作新佛曲,从而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音乐。同时,河洛地区的文化精英与艺术家们也在为梵呗的中国化而努力,在梵呗的中国化中曹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苑珠林》记载曹植游鱼山时,闻空中梵天之响而“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之讽诵,咸焉”(释道世:《法苑珠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版,第398页)。曹植通过删治《瑞应本起经》,改编而成的鱼山梵呗是一组由四十二个曲调组成的联奏,既保留了印度佛教音乐的特点,又具有洛阳地区的音乐风味,即传统的相和歌的特色。相和歌是对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其中,既有原始的民歌,也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它属于汉代乐府歌曲中的一类,是乐府歌曲中的精华部分。魏晋之际﹐相和歌有较大发展,在河洛地区极为盛行。曹魏政权对相和歌尤为喜爱﹐写有大量歌词交乐工演唱。曹植将天竺梵呗与盛行于河洛地区的相和歌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创制了中国化的佛教音乐,既有利于梵呗的中国化,又丰富了河洛民歌的艺术形式。西晋至北朝时期,崇佛之风在河洛地区日盛。《洛阳伽蓝记》里详细记载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佛教发展之盛状:“时佛法经像,盛于洛阳;异国沙门,咸来辐髫,负籍持经,来此乐土,宣武故立此寺(永明寺)以憩之。房庑一千余间,百国沙门三千余人。”(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73页)洛阳吸引了世界各地来中土弘扬佛法的高僧,他们带来了新的佛教音乐形式,使河洛佛教音乐突破了单一的人声用乐系统,促使器乐化的河洛佛教音乐逐渐形成与发展。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龙门石窟伎乐人造像中便可看出,如北魏时期修建的宾阳洞,内刻有八身伎乐天,皆面向主尊,演奏的乐器依次为笙、笛、阮、细腰鼓、磐、排箫、筝、铜钹计九件乐器。在这些器乐中,既有西域化的乐器,也有河洛地区传统的乐器。这一时期随着正式的佛教仪式的形成,河洛佛教音乐体裁也变得丰富起来,不再局限于初弘阶段的赞呗音乐,歌舞音乐与吟诵音乐兴起,并运用于佛法宣扬与佛教庆祝活动。第三阶段,河洛佛教音乐的繁荣与定型阶段(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河洛地区的崇佛之风与以前相比更加兴盛,这极大带动了佛教音乐的繁荣,这一时期的河洛佛教音乐在乐器上和曲目上都在不断增加。隋唐时期新开凿的龙门石窟中,有11座石窟含有乐器,所有乐器竟达70余种,较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了箜篌、拍板等乐器。唐代长安和洛阳的宫廷中也有佛教音乐的演奏。从《羯鼓录》《唐会要》《乐书》(陈旸)以及《敦煌经卷》等文献中可以看出,当时唐代宫廷演奏的佛曲达70多首,其中《普光佛曲》《弥勒佛曲》《如来藏佛曲》《观音佛曲》《释迦牟尼佛曲》《龟兹佛曲》《卢舍那佛曲》《四天王》《阿弥陀佛曲》等,这些著名宫廷演奏佛曲大多是器乐曲,是与本民族音乐结合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体现了河洛佛教音乐特色鲜明的艺术风貌。这一时期河洛佛教音乐在数量上繁荣的同时,在河洛佛教音乐创作、表演、管理上日益规范化。再加上隋唐社会的开放性,河洛佛教音乐也在不断吸收外来音乐的营养,在乐器、曲目编排上不断创新,隋唐时期官方化的音乐管理机构不断设立,佛教仪式活动比较频繁和固定化,使得体系化、制度化的河洛佛教音乐日益形成,河洛佛教音乐日趋迈入规范化阶段。第四阶段,河洛佛教音乐的世俗化阶段(宋元时期)。随着宋元社会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形成,佛教的世俗化趋势逐渐明显。特别是宋元俗文化的发展,加速了河洛佛教音乐的世俗化趋势。王俊义指出,“宋元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便是俗文化的发达”(王俊义主编:《炎黄文化研究》第2辑,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河洛佛教音乐与世俗文化的结合,在民间说唱中多有呈现,极大丰富了市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宋元朝代更替之际,由于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政权的连年战争,使得河洛地区的佛教音乐遭受严重破坏,流落民间,又加速了河洛佛教音乐的世俗化倾向。从现存宋词、元曲的词牌、曲牌中,均可见到佛教音乐影响的痕迹,如词牌《菩萨蛮》、曲牌《双调五供养》等比比皆是。第五阶段,河洛佛教音乐的式微阶段(明清时期)。随着全国政治中心的北移,经济中心南移,位居中原的河洛地区,其区位优势逐渐丧失。加以明清时期的帝王虽不乏宠佛者,但相比藏传佛教,中原佛教日益失去了昔日皇家的支持。此期的河洛佛教音乐除了延续既往的佛教轨仪形式之外,逐渐转向与民间音乐相结合的轨迹。河洛佛教音乐在转向过程中,逐渐从宫廷、寺庙走向与民间音乐相融合的道路,并逐渐演变成后来以至近代的洛阳十盘音乐、洛阳庙会音乐、洛阳跑经调等民俗佛教音乐形式。

二河洛佛教音乐的表现特征

河洛佛教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既表现出中国佛教音乐的普遍性特征,又具有河洛特色的区域性特征。同时,河洛佛教音乐伴随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彰显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佛教音乐传入中国以后,逐渐由中原地区扩散至中国的其他区域,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区域佛教音乐风格。不同区域的佛教音乐受其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桑德诺瓦在探讨藏族佛教音乐时指出:“云南藏传佛教修供音乐涉及皈依、礼拜、赞颂、发愿、供奉、迎请、祭祀、祈请、恭送等一系列崇拜仪式和法事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云南藏传佛教音乐形态,既具有藏族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又具有较为典型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等的地域性特征。其主要表现在:音阶、调式、旋律、节拍、节奏、速度、曲式、词律、结构以及乐队组合等方面。”(桑德诺瓦:《云南藏传佛教音乐的形态特征》,《中国音乐》2013年第2期)作为汉传佛教音乐代表的五台山佛教音乐也有其自身的特征,韩军在《五台山佛教音乐的特点、价值与现状》一文中指出:“五台山佛教音乐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并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特征。”(韩军:《五台山佛教音乐的特点、价值与现状》,《五台山研究》2011年第1期)而河洛佛教音乐相比于其他地区的佛教音乐,有其显著的地域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领作用的根源性。河洛地区作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发端地,对佛教及佛教音乐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早期的佛教音乐由河洛地区扩散到其他区域。东汉时期,白马寺高僧竺法兰“直声而宣剖”。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白马寺僧人释僧饶就“善三《本起》和《大拏》”。齐白马寺释昙凭善“颂三《本起经》”。中国化的佛教音乐也与河洛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曹植通过删治《瑞应本起经》,改编而成鱼山梵呗,融合了天竺佛教音乐与河洛地方传统音乐,并在河洛地区广泛传播。二是色彩浓郁的皇权性。河洛地区有“天下之中”之称,洛阳城更有古都之美誉。悠久的建都历史,使河洛地区形成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都文化,这也是中原文化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河洛地区佛教音乐的兴盛与河洛地区的国家皇权的支持密不可分。在河洛佛教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一个明显的地域特征就是具有浓郁的皇权色彩,表现出官方性特质,河洛地区的佛教音乐常用于国家礼仪之中。“丝竹杂乐,皆由旨给”,“梵乐法音,聒天动地”(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13页)。由皇家拨专款进行佛教音乐活动。不仅从横向比较的视角上看,河洛佛教音乐具有自身的诸多特点,而且从纵向历史演进的视角来看,不同时期的河洛佛教音乐也各有其特点。其一,初弘时期的河洛佛教音乐表现出外来性特征,音乐形式较为单一。早期的河洛佛教音乐完全秉承了天竺“梵呗”形制,也就是佛教史上所称的“西域化”讲经吟唱方式。袁静芳认为,“‘梵呗’即是模仿印度的曲调创为新声”(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436页)。初弘期的河洛佛教音乐,其受众和用乐系统也极为有限。此期的河洛佛教音乐只掌握在少数外籍僧人手里,由于那时的佛教没有明确的形态,更谈不上仪轨性的佛事活动,奉佛者也仅限于皇宫贵族。用乐系统也较为单一,仅为声乐系统,主要靠人声传颂。其二,三国至北朝时期河洛佛教音乐呈现出本土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从龙门石窟现存的伎乐人与伎乐天的佛教音乐造像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佛教音乐的多样化趋势。皇甫公窟里雕刻有八身伎乐天,从窟顶东端分为南北两列,每列四身,皆面向主尊,伎乐各持一件乐器,皆作演奏状,所持乐器有笙、笛、排箫、筝、阮、五弦琵琶、鼓、细腰鼓八件乐器。这一时期河洛佛教音乐的用乐系统已经突破了单一的声乐系统,开始使用器乐演奏佛曲,演奏人数有所增加,佛教音乐的表演开始仪式化、规范化,并且佛教音乐开始走出宫苑寺庙,向广大公众开放。随着河洛地区佛教的普及,其音乐形式已由单纯天竺风格的梵呗演变成以中国式的唱导与转读相结合为主的梵呗。其三,隋唐时期是河洛佛教音乐的兴盛时期,其音乐形式趋于定形,其特点日益规范化与专业化。隋唐时期河洛佛教音乐不但在寺庙盛行,而且在宫廷中也盛行。朝廷还大力吸纳民间音乐,进一步丰富了佛乐。这一时期的河洛佛教音乐除在数量上庞大以外,还在艺术水平上大为提升。隋唐时期的河洛佛教音乐广泛吸收中外音乐精华,利用当时作曲先进技法,创制佛曲,如利用当时“大曲”组曲技法,创制法曲,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来创作和传播河洛佛教音乐。如隋炀帝时创制的法曲有《万岁乐》《泛龙舟》《斗百草》。唐朝时期,在唐玄宗的主导下,法曲《霓裳羽衣舞》影响深远,它代表了唐代佛教音乐的最高水平。其四,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河洛佛教音乐基本承袭唐代,其总体特点是由宫廷走向民间,佛教音乐的世俗性增强。这一阶段的河洛佛教音乐由社会上层广泛走向社会各阶层,一些流行的民间乐曲为寺院利用,或在佛教节日和庙会中使用。元代的河洛佛教音乐与唐宋时期相比,由于蒙古族佛教音乐文化的日趋繁荣,藏传佛教音乐的兴起,使得汉传佛教音乐从整体上看显得日趋衰微。元明以降的河洛佛教音乐逐渐进入严重的衰退阶段,除保留了以前的艺术特色之外,其他特色已经基本不再存在。其艺术特色的持续暗淡,甚至面临永远再无光彩的危境。

三河洛佛教音乐变迁的动因分析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